顶岗实习英语教育实习论文

2022-04-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顶岗实习拓展了高等师范院校与地方农村中小学的联系,既强化了师范生的实践教学环节,又促进了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本文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为例,通过实践探索,在分析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高效地推进顶岗实习工作提供决策支持。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顶岗实习英语教育实习论文 (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顶岗实习英语教育实习论文 篇1:

师范生“顶岗实习”的运行机制障碍及其最终归宿

摘要:顶岗实习为师范生培养和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顶岗实习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存在运行机制障碍以及现实基础正在逐步消解的困境:各自为政是顶岗实习的协调机制障碍,主体多元是顶岗实习的工作机制障碍,经费压力是顶岗实习的保障机制障碍,城乡一体导致顶岗实习现实基础的逐步消解。现阶段,要维持顶岗实习的有效运行,需要进一步完善其运行机制,而教师教育共同体则是顶岗实习的发展方向及最终归宿。

关键词:师范生;顶岗实习;运行机制;教师教育共同体

作为一种师范生实习模式,顶岗实习是高师院校实践教学形式的创新。它以师范生实习为突破口,旨在同步提高未来教师和在职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素养,带动师范院校和农村中小学共同发展,目前被很多师范院校采用。本文通过典型调查法,对西南大学、长江师范学院等院校开展顶岗实习的情况进行了考察,对顶岗实习的运行机制以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一、顶岗实习的发展轨迹

原西南师范大学(现西南大学)等学校率先提出“顶岗实习”以后,各地结合实际对此进行了多样化的探索,目前顶岗实习已经成为师范生的一项基本教育实习制度,下面以长江师范学院为例说明顶岗实习的不同发展阶段。

1.单纯顶岗实习的初级阶段。这个阶段是顶岗实习探索的初级阶段,主要是完成国家和上级部门对实习支教工作的规定动作,参与主体局限在师范院校与农村实习学校之间。2007年9月该校从中文、英语、数学等专业学生中,选派了31名学生分赴周边区县8所农村学校开展顶岗实习支教工作。学校在随后的年级中进一步扩大了“顶岗实习”的规模,扩大了试验范围。学校通过制定保障顶岗实习有效推进的系列政策文件,固化了顶岗实习制度,并逐步以之取代传统实习。

2.“顶岗实习,置换培训”的中级阶段。该校根据追踪研究,发现早期的顶岗实习中,师范生是单纯局限在低水平的农村学校实习,不能实现城乡优质教育资源的互动。于是学校进一步提出要盘活现有的优质师资资源,让师范院校的师范生深入农村中小学开展为期半年的教育实习,代替农村中小学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农村中小学教师利用这个时机,回到师范院校,接受师范院校的“回炉”培训,即“顶岗实习、置换培训”,这样既解决了农村师资队伍短缺的问题,也能够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在这个思路下,从2009年开始,该校派出师范生顶岗实习的同时,开展对农村学校老师的回炉培训。2009年,对来自周边区县45岁以下,5年工龄以上的乡镇中学的150名教师开展了为期12周的培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教师教育共同体”建设的高级阶段。通过深入研究世界教师教育变革的基本趋势,长江师范学院在借鉴其他院校顶岗实习经验的基础上,把西部农村地区教师专业发展与师范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紧密结合,进一步把松散的参与主体构建为四位一体的“西部农村地区教师教育共同体”,共同体的建立将顶岗实习运行机制的探索推向了最新发展阶段。长江师范学院搭建以“高师院校—地方政府—中心学校—基层中学”为模式的合作框架,在县域范围内,选取教学实力雄厚的重点学校,作为学校师范生见习基地,学校筛选的优秀师范生先在基地进行为期1—2个月的教育见习,由基地的优秀教师予以指导,完成见习后,学校再组织这部分师范生到农村中小学进行为期半年的“顶岗实习”,将其在重点学校获得的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方法和经验传递到农村中小学,从而放大重点学校优质师资资源的传递效应。通过这种方式建立与农村学校维持长期的顶岗互动关系,从而构建起“西部农村地区教师教育共同体”。该共同体模式不是停留在临时任务性的顶岗和置换,而是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实施,突破了师范院校培养师范生单兵作战的困境,促进了区域总体教育效能的提高,是对“顶岗实习、置换培训”的深化与超越。

二、顶岗实习运行机制障碍及现实基础的逐渐消解

从教育部到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均对顶岗实习给予了高度关注,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保障其顺利运行,使顶岗实习为师范生培养和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顶岗实习仍然存在运行机制障碍和现实基础逐步消解的困境。

1.主体多元:顶岗实习的工作机制障碍。由于顶岗实习牵涉多个实施主体,而且各个主体间不是平行的关系,其中既有合作伙伴关系,也有上下级关系,组织协调关系复杂。师范院校与中小学之间分属不同管理主体,相互不存在行政管理关系,双方的合作只能通过协议方式推动。师范生顶岗实习和单纯的教育实习也存在较大差异,涉及在岗教师与师范生等多个主体及其分属部门的协调沟通等问题,由于各方协调的成本高,制约了教育行政机构、中小学校顶岗实习的教师与学生等参与顶岗实习的积极性。

2.利益分歧:顶岗实习的激励机制障碍。我们调查中发现,顶岗实习主体间的利益分歧是影响师范生顶岗实习顺利展开的主要障碍之一。顶岗实习打乱了实习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各个环节需要重新安排,工作量大增,对实习生的学习进程也有较大影响,同时顶岗实习一般是多个专业学生集中实习,管理上的复杂化、差异化倾向显著。另一方面,与传统实习相比,顶岗实习使得师范生在实习过程中获得的专业指导弱化。由于实习生顶岗以后,农村学校教师要离岗置换接受培训,导致一些学校缺乏教师对实习生进行指导。同时,相对来说,农村学校的部分教师的总体专业水平不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师范生在实习中快速提升专业素质。[1]同时顶岗实习对其他参与主体的激励效应也不充分,特别是中小学校在顶岗实习中付出的时间与精力,没有充分显性化为工作业绩,使得中小学对顶岗实习的积极性大打折扣。

3.经费压力:顶岗实习的保障机制障碍。经费的缺乏是导致实习生生活质量、专业提升难以保障,学生难以安心教学,制约顶岗实习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相对于传统教育实习模式,顶岗实习的开展牵涉主体和环节较多,成本更高。顶岗实习学校的确定,实习生的指导费、生活补助、往返路费等费用都相对更高。从基础教育角度看,条件好的学校,一般不需要顶岗实习生,需要顶岗实习学生的学校一般来说本身条件较差,办学经费短缺,接受顶岗实习生会直接增加学校的经济压力,自然会影响其接纳顶岗实习生的积极性。

4.城乡一体:顶岗实习现实基础的逐步消解。顶岗实习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顶岗实习主要是基于两大背景而产生的:(1)相当一段时间以来,师范院校师范生教育教学实习难,实习实效性缺乏,师范院校的实习学校均为城市条件较好的学校,城市学校由于升学率等教育质量考评因素的考量,担心接受实习生会影响其原有的教育教学秩序,不放心实习生的教学水平,从内心不愿意接受实习生,导致城市学校接受实习生的容量受限,只在城市学校开展实习,实习生从事教育教学的机会短缺,自然实习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因此如何提高师范生实习的实效性就成了师范院校面临的现实问题之一。(2)长期以来,城乡经济社会等先天和后天条件存在巨大差异,农村学校难以吸引足够数量和质量的教师前往任教,师资短缺,而顶岗实习正是为同时解决上述两个不同方面的问题而提出的。上述两个方面问题的存在是顶岗实习得以产生,赖以存在的基础。

而我们调查的情况是,当前一些地方顶岗实习解决贫困地区师资问题的功能已经逐渐淡化。随着国家多年来对教育投入的不断加大,教师队伍持续得到充实,加上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使得农村学校适龄儿童逐年减少,农村学校师资缺乏的问题正在得到有效缓解,部分学校甚至出现有教师没学生的情况。因此,需要且愿意接纳顶岗实习的学校越来越少,中小学校参与顶岗实习的意愿越来越低。以重庆市黔江区为例,该地区长期是国家级贫困地区,师资不足一直是该地区教育发展的老大难问题。但随着国家教育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该地区经济社会教育等均得到了巨大发展,师资短缺问题已经大大缓解。近年来,该区在引进教师的时候,已经不是来者不拒了,对一些重点师范大学的毕业生也同样需要经过严格的考核挑选,而且现在每年还要引进一定数量的硕士生等高学历人才。地处渝东北的另一个国家级贫困县也与此类似,重庆某师范学院根据市教委的统一安排,与该县结对开展“顶岗实习,置换培训”,但派往该县一所乡镇中学的实习生,不但没有被安排“顶岗”,而且还被严格限制了上课时数,实习生抱怨上课机会太少,得不得真正锻炼。可见,目前原来师资缺乏的地方,这一问题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顶岗实习的现实基础正在被逐渐消解。

三、顶岗实习的推进策略及最终归宿

顶岗实习将师范生实习与支教相结合是制度上的创新,除了社会价值外,还有一定的教育价值。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中小学校尤其是偏远农村中小学校,对优秀师范生支教的需求还会在一定时期内客观存在。对于师范生与高校来说,师范生深入中小学校,一方面可以促进他们了解我国基层教育现状,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另一方面可将中小学校的诉求带回高校,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配置的全方位改革。[2]所以,在当前仍需要完善顶岗实习的运行机制,促进顶岗实习的高效推进。

1.要维持顶岗实习的有效运行,需要进一步完善其运行机制。(1)做好实习生的各种权益保障工作,减少顶岗实习的机会成本。实习期间也是师范生面临毕业、考研、就业等重要任务的阶段,这些任务与顶岗实习在时间上和精力等方面存在一定冲突。高师院校要做好顶层设计,协调好几者的关系,将上述几方面有机结合起来,在制订课程计划时,科学设计各类课程设置的时间段,保证顶岗实习学生的理论学习不受影响,同时对顶岗实习学生的考研、就业等实际情况也要予以充分考虑。这样使师范生的实习、学业、毕业、考研、就业齐头并进、相辅相成,最大限度地降低顶岗实习的机会成本,调动师范生的积极性。(2)充分发挥评价和激励作用。由于顶岗实习的配套评价与鼓励政策不够完善,一些中小学甚至实施了限制教师脱产学习的政策。在师范院校中,不仅教师不愿意参与,师范生也缺乏参与热情。教育管理部门、师范院校与中小学校等主体需要加大对顶岗实习教师与学生的鼓励力度,将他们在顶岗实习中的表现纳入工作业绩奖励范围,在年度考核、职称晋升、奖学金分配、毕业生推荐等方面予以充分体现,从而激发教师与学生参与顶岗实习的积极性。(3)加大协调沟通力度。教育行政部门、师范院校以及中小学校等多元主体的联动协作直接决定师范生顶岗实习价值的充分发挥。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本地区顶岗实习政策的制定与宣传,特别是顶岗实习配套资金的筹集与管理,统筹协调师范院校与中小学校的之间的关系。中小学校要切实承担师范生的生活安排、安全管理、补贴支付,以及本校指导教师安排等主体责任。师范院校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前期培训、实习生选拔、带队教师安排,顶岗实习的全程跟踪与信息反馈,协调好师范生理论课程学习,毕业、就业服务等工作。不同主体间要明确各自责任、加强沟通交流,协同推进顶岗实习。[2]

2.教师教育共同体是顶岗实习的发展方向及最终归宿。顶岗实习解决农村师资缺乏的功能逐步消解之后,正在转化为教师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一体化的载体,成为师范院校与中小学资源共享、互联互通的一种渠道,成为师范院校、教育行政部门与中小学协同创新的一种形式。[2]从历史大趋势看,各个部门单兵作战,壁垒分明,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生产发展的要求,协同创新已经成为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重要的生产组织形式。各部门之间通过组建发展共同体,发挥各自的能力优势整合互補性资源,是当今社会科技创新、社会生产的新范式。在教师教育方面,教师培养的责任也将由师范院校独立承担,走向社会各部门共同承担,师范生与在职教师培养也必然会进入“教师教育共同体”时代。教师教育共同体是改革教师教育模式,拓宽教育资源,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实现多方共赢的新尝试、新举措,有利于有效提升教育系统的整体效能,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对顶岗实习的全面超越。[2]

参考文献:

[1]吕京.师范生顶岗实习支教存在的问题及实现机制[J].中国高教研究,2010,(6).

[2]杨晓峰.久远、蔓延、内涵:使命理性推动下的师范生顶岗实习[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10).

作者:张大友 杨晓峰

顶岗实习英语教育实习论文 篇2:

师范专业顶岗实习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顶岗实习拓展了高等师范院校与地方农村中小学的联系,既强化了师范生的实践教学环节,又促进了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本文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为例,通过实践探索,在分析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高效地推进顶岗实习工作提供决策支持。

关键词:师范生;顶岗实习;实践探索

根据教育部发布《关于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的意见》[1]和广东省教育厅发布了《关于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置换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2],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从2011年开始在师范专业学生中实行顶岗实习,专业涉及到数学、中文、英语、物理、地理、政治和体育,以全职教师的身份深入到茂名市三市一县二区145个农村中学进行顶岗实习,置换285名农村中学教师进行脱产培训。在教育局的支持下,从2011年开始在师范学生中实行顶岗实习。经过两年的顶岗实习,取得了较显著的成效。同时,也引发了我们对顶岗实习工作的一些理性思考。

一、顶岗实习在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顶岗实习作为一件新生事物,即师范生实习与教师培训相结合,虽已具备了可操作性,但由于各种客观因素,在实践过程中,也不断遇到新问题,亟待解决。

1.师范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得不到有效指导,实践教学效果受到了影响。实习生虽然在大学课堂上学到了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但是如何将理论运用于课堂教学实践中并内化为自己的能力,成为师范生实习过程中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而实习学校一线教师的有效指导将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由于实习生到农村中小学顶岗后不久,农村中小学教师就要离岗到高师院校参训,因此,教师在岗指导的时间十分有限,学生更多的时间是靠自己慢慢去摸索,岗位适应期较长。因此,在指导师范生实习时,偏重于经验性传授,缺乏现代教学理念和方法手段的指导,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习质量。

2.实习经费负担沉重。与传统实习模式相比,顶岗实习模式具有全职的特点,要求为实习生的劳动支付一定的报酬或实习补贴,如按照人均每月补贴200元的标准,有500人参加计算,则每次至少需要增加经费40万元。另外来回接送实习生交通费用和下去指导、检查的交通费用也是一笔不少的开支。由于费用由高师院校自行解决,因此顶岗实习工作大大加重地方高校的经费负担。

3.时间安排与就业、考研冲突。由于教育实习大多安排在第七学期,造成实习的时间刚好与大学生的就业或考研的时间相冲突,尤其是与师范生专场招聘会时间相冲突,不利于学生安心实习。实习效果难以达到理想目标。

4.地方教育主管部门、高等院校与实习学校的协调不畅。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还没有相应的政策和制度用于保障和指导师范生顶岗实习支教活动,制度的缺失制约了师范生顶岗实习活动的有效开展。同时在师范院校与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关系、支教指导教师与实习学校的关系方面缺乏得力的沟通和协调,未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

二、师范专业顶岗实习的对策

为了优化顶岗实习,达到良好的实习效果,促进师范生专业发展。针对实习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从这些原因入手,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希望这些策略能够解决顶岗实习效果不好的一些问题,提高顶岗实习的质量,从而提高师范生专业素养。

1.适当调整培养方案。(1)改革课程设置,增开教育学类课程和心理学类课程。开设时间从一年级到四年级均有,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修。通过学习这些课程将有利于学生构建良好的教育学科知识结构,提高师范生从师任教的理论素质。(2)增加书画课、口语表达课,提高师范生的“三字一话”能力。“三字一话”可以说是教师的门面工作,一手漂亮的字、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及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顿时会让学生折服,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3)回应新课改需要,加强课程内容的时代性与应用性。学校的课程设置要回应新课改的需要,反映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让学生深刻理解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基本理念,才能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新课程理念,以新理念指导实际的教学工作。因此,学校可以以新课程改革为专题开展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活动。(4)调整一些课程开设时间,合理安排实习时间。对心理学、教育学、数学教育学等课程提前一学期开设,顶岗实习的时间一般都是一个学期,比较长,所以把时间安排在大三第二学期,一方面可以避免大四学生找工作,考研以及其他毕业前相关事宜而频繁请假离校,从而对实习学校造成的秩序混乱,影响实习效果;另外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从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了解到自己的不足,再回到学校,利用大四的时间进行专项的训練和补充,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2.加强顶岗实习期间的组织管理。任何活动开展之前都必须进行有效的计划和组织,在开展过程中要有效的管理,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顶岗实习也不例外。(1)加强实习期间工作指导。顶岗实习生实习质量及教学能力的提高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所以必须要为实习生落实指导老师,实习的指导老师包括师范院校指导老师和实习学校指导老师。首先对于师范院校的指导教师,选拔一些教学经验丰富且教育理论水平高,更重要的是要有责任心的教师担任此项工作,来给予实习生经验与理论两个方面的指导。采取巡回指导方式,在巡回指导过程中要经常检查学生的实习手册和教案准备情况,其次对于实习学校的指导老师,要选派一些教育观念先进,敬业,有责任心,有丰富教育教学经验的老师。(2)构建严格、公正、合理的评价机制。首先必须在“严”字上下功夫,让实习成绩和实习生的一些切身利益挂钩,如成绩不合格者,将不能顺利毕业;成绩不理想不能获得教师资格证;实习成绩没有到班上的平均分不能参加奖学金的评比等,这样让实习生知道实习成绩的重要性,在思想上重视实习。其次是一定要公正,在实习成绩评定的主体上实行多元化,包括高校指导老师,实习学校指导老师,实习小组成员,实习生自己还有实习学校学生;在评定的内容上不仅仅包括课堂教学、班主任工作、教育调查科研和课外活动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实习生在实习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另外实习前的准备工作和实习后的总结工作,在实习评定中也应该占有一定的比例。最后,注重实习生在实习过程的具体表现。采用档案袋评价的方法,要求实习生上交以下材料:顶岗支教实习的学期计划;实习生工作样本的收集;所带学生学习样本的收集;实习总结;实习生的反思材料。

3.重视顶岗实习前的培训工作。(1)教育理念的培训。邀请一些教育教学专家、一线名师通过讲座的形式进行培训,贯彻新课程理念和新课标的要求,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2)教学能力的训练。高校指派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工作責任心强,了解中小学教育情况的教师对顶岗实习生进行岗前培训。(3)做好实习生的心理辅导。在培训过程中,应该提高实习生的信心,对实际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并给予一些对策,减少实习生的心理压力。

4.加大经费的投入。教育实习经费是保障教育实习顺利开展的基础条件,将直接影响实习的效果和质量。所以,加强经费投入是做好顶岗实习的关键,这就需要地方政府、师范院校、实习学校和实习生自己共同努力。地方政府要认识到顶岗实习给当地的基础教育带来的效益,因此积极地争取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经费支持,师范院校应该开源节流,在有限的办学经费中划出一部分作为实习生的顶岗支教经费,而且要加强实习经费的使用和管理,确保经费的有效使用。实习学校应该大力支持顶岗实习工作,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尽量帮助实习生解决住宿和吃饭等生活基本问题。实习生也应该认识到顶岗实习对自己专业发展的作用,自行解决一些费用。

5.协调地方教育主管部门、高等院校与实习学校的关系。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在调查研究,充分分析地方师资状况的前提下,应统筹规划、形成制度,投入资金、保障安全,确保顶岗实习工作顺利开展。高师院校建立实现顶岗实习支教的具体运作策略,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好实习生的选拔培训工作,确保实习生的质量和基地学校的教学质量。实习学校要重视顶岗实习工作,负责安排经验丰富的老师担任实习指导,解决实习生吃住问题。

6.建立顶岗教学实习网站,运用网络手段加大顶岗实习管理。根据顶岗教学实习学校比较分散,同一个学校相同专业同学不多,实习生经常要与本部老师和其他同学进行大量教学信息资料交流。网上实习资料库可存放历届实习生的优秀教案、优秀教学实况录像、优秀微格教学录像以及优秀课件等资料,供实习生学习或下载。实习结束时,还可以将实习总结、实习体会、实习简报放到网站上,还可以在网上开展实习评价。[3]

顶岗教学实习能使师范学生受到全面锻炼,不仅提高了师范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也增强了师范学生的责任感和社会意识,对师范学生提前转变角色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的意见[Z].教师[2007]4号,2007-07-05.

[2]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置换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Z].粤教师[2008]39号,2008-07-07.

[3]刘红梅.地方高校师范学生顶岗实习探索——以嘉应学院为例[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0,(5):86-87.

作者:黄寿生

顶岗实习英语教育实习论文 篇3:

关于高职计算机及相关专业学生顶岗实习调查与分析

摘要:以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信息技术系2008级学生为例,对高职院校计算机及相关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了顶岗实习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并对顶岗实习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专业;顶岗实习;问卷调查

顶岗实习是指学生到企业的具体工作岗位上工作,一边学习理论,一边进行实践。顶岗实习对于高职院校而言,是实践教学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是了解企业一线人才需求的机会,是课程教学改革的推动力,是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则是从学校走向社会,检验前期学习成果,强化职业素质,提高专业技能实践水平,成功就业的一个重要机会。

高职院校计算机及相关专业学生的顶岗实习有其行业和专业的特殊性,为了充分了解学生的顶岗实习情况,以期改进教学方案,完善专业建设,提高实习指导工作质量,笔者于2011年6月对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信息技术系学生的顶岗实习情况进行了调查。

调查对象及方法

调查对象 本调查以我院信息技术系2008级学生为样本,分别对计算机应用专业、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共201名学生进行了无记名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90份。此外,开展座谈和个别交流25人次。

调查方法与内容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和访谈两种方法,问卷和访谈提纲综合了教务处实践科、系工学合作办公室及实习指导教师的意见,自制的问卷在小范围试测改进后才确定使用。调查内容包括学生所学专业分布、顶岗实习单位的性质、顶岗实习的基本情况、顶岗实习与课程设置的情况、学生对自己工作的评价、企业单位对学生的评价、顶岗实习管理工作的基本情况、学生给师弟师妹的忠告等共八个方面。

调研结果及数据分析

(一)所学专业分布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占54.1%,其中,应用方向占16.5%,网络方向占14.7%,多媒体方向占22.9%;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占45.9%,为计算机教育应用方向。

(二)顶岗实习所在企业单位的性质

行业分布 顶岗实习的企业单位分布于38个不同行业,排在前面7个的依次为计算机与教育(28.2%)、计算机网络技术(8.9%)、文秘与企业管理(8.8%)、软件技术(7.6%)、市场营销(7.5%)、电子商务(6.4%)、计算机设备营销(4.7%)。

企业单位类型 私营企业占54.7%,事业单位占25.3%,国有企业占11.2%,外资企业占5.9%,中外合资企业占2.9%。说明接受学生顶岗实习的主力军是私营企业,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合计36.5%,总体而言,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学生倾向于去公司企业实习,而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学生则倾向于去事业单位或教育机构从事教学相关实习。

企业单位的规模 少于50人的企业占32.9%,50~200人之间的企业占27.6%,200~500人之间的企业占16.5%,500~1000人之间的企业占10.6%,1000人以上的企业占12.4%。这说明学生顶岗实习的单位有60.4%属于200人以内的中小型企业,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培养人才的要求和方式也应当满足中小企业的“员工少而精,一专多能”的需求,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是否校企合作单位 不属于校企合作单位的占87.6%,属于合作单位的占11.2%,说明大部分学生在寻找顶岗实习单位时更倾向于自己愿意去的单位,仅有少部分学生去了校企合作单位工作。

(三)顶岗实习的基本情况

获得顶岗实习工作岗位的途径 学生自己找实习工作岗位的占48.2%,朋友介绍的占24.1%,家人帮助介绍的占22.9%,学校介绍的仅占4.7%。说明顶岗实习机会主要依靠学生自己的努力获得,靠家人和朋友帮助的合计占47%。

学生参加顶岗实习前的自我认可情况 认为自己大学学习成绩良好的学生占61.2%,认为一般的占26.5%,认为优秀的占11.2%,认为不理想的仅占1.2%。说明学生在进入顶岗实习岗位之前在学习成绩方面自我认可度较高。

在顶岗实习期间的薪酬待遇 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的平均月收入在2000元以上的占14.7%,在1500~2000元之间的占44.1%,在1200~1500元之间的占21.2%,在1000~1200元之间的占6.5%,在800~1000元之间的占8.8%,在800元以下的占4.7%。合计平均月收入在1200元以下的占20%。说明顶岗实习期间80%的企业和单位提供给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薪酬超过1200元,总体较高。数据表明,薪酬较高的岗位集中于平面设计、摄影、软件编程和销售这四种类型,地区集中于广州、深圳及“珠三角”地区。

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工作的稳定性 没有换过实习单位的学生占63.5%,换过1次实习单位的占21.25%,换过2次实习单位的占13.5%。说明大部分学生都比较珍惜顶岗实习的机会,愿意稳定地留在实习单位一段时间进行学习。

工作内容与所学专业对口情况 实习与所学专业基本符合的占44.7%,符合的占21.2%,非常符合的占8.2%,有25.9%的学生认为工作内容与所学专业不符合。说明顶岗实习岗位工作总体对口率约为75%,对口率是比较高的。

公司或单位为学生提供培训的情况 由师傅带过一段时间的占38.8%,由项目经理或主管进行小组培训的占22.9%,在人力资源部门集中培训过的占20.6%,没有接受培训的仅占17.6%。说明有82.4%的单位会对顶岗实习的学生进行岗位能力培训,最重要的一种方式是基于师徒制的师傅传、帮、带,其次是由项目小组培训和由人力资源部门培训。计算机类工作的专业培训一般有业务介绍、设计和开发工具、技术培训及项目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学生职业技能提高的程度 对于通过顶岗实习后自己职业技能提高的明显程度,认为非常明显的学生占11.8%,认为明显的学生占55.9%,认为不太明显的学生占31.25%,认为根本没有提高的学生仅占1.2%。

在顶岗实习后,学生是否愿意留在原实习单位工作 非常愿意留在原实习单位工作的学生占12.4%,愿意留下的学生占49.4%,持无所谓态度的学生占24.1%,不愿意留在原实习单位工作的学生占14.1%。说明有61.8%的学生的意愿是留在实习单位工作。

学生被实习单位正式录用就业的情况 正在被实习单位试用的学生占48.8%,已签约录用的学生占17.6%,已被其他单位录用的学生占10.0%,没有被录用的学生占23.5%。这说明通过顶岗实习,学生正式录用率达到27.6%,加上试用共计占76.5%。“实习生是否愿意留在实习单位工作”的态度与“是否为公司聘任”的数据关联十分密切,验证了顶岗实习是促进学生就业能力提高、保证学生就业率的一个重要环节,使学生与企业单位双向了解和选择成为可能,对于学生而言,是一个实现初次就业的重要机会。

(四)顶岗实习与课程设置的情况

通过顶岗实习,学生所学课程与岗位符合的程度 认为非常符合的学生占7.6%,认为符合的学生占30.0%,认为基本符合的学生41.2%,认为不符合的学生占21.2%。学生所学课程与所在实习岗位总体有近八成达到基本符合的程度,说明各专业的课程设置相对比较合理,但仍有完善和改进的空间。

根据实习,学校所开课程的调整方向 (1)认为需要增加专业课的学生占48.1%,具体为软件编程类课程:PHP网站开发技术、C++、JAVA、网络编程与开发等;多媒体设计类课程:CAD、商业摄影基础、After Effect、MAYA、AI、Photoshop高阶技巧、建筑设计基础、影视编导理论与基础等;电子商务类课程:电子商务基础、网络销售、管理学、人际关系、行政事务管理、金融知识、市场营销等;网络工程课程:CCNP;现代教育技术专业课程:课堂表达、高等数学、平面设计、综合设备维修、计算机专业英语等。(2)认为有必要强化基础课的学生占18.8%,具体为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Flash、摄影、英语、人际交往与沟通、网络销售、软件项目管理等;现代教育技术专业课程:英语、教学技能与教学法、教师语言、说课、办公自动化、办公设备维护、教育管理学等。(3)认为需增加选修课的学生占18.2%,具体为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软件工程知识、3D MAX、CAD、网页美工、数据结构、商务基础、商务礼仪等;现代教育技术专业课程:思政德育教育、心理学、公文写作、色彩学等。(4)学生认为有必要删除或减少学时的课程占8.4%,具体为:Director、Authorware、教育理论、公文写作、数字电路与电工电子、C语言、ASP程序开发等;学生认为不用调整的课程占 35.1%,主要集中在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的课程。

(五)学生对自己顶岗实习工作的评价

学生对顶岗实习最关注的问题 关注发展空间的学生占46.5%,关注知识学习和技能提升的学生占37.6%,关注实习薪酬待遇的学生占13.5%,关注实际就业的学生仅占2.4%。说明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还是以锻炼和学习为主,对实际就业的关注度相对较低。

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 首先,认为操作技能欠缺,不能胜任工作的学生占50.3%;认为难以与企业单位领导、带教师傅和同事沟通的学生占23.7%;认为实习工作中容易出现差错事故的学生占21.3%;认为实习工作是走过场,学不到什么东西的学生占20.7%;认为实习工作太苦太累,困难多,不能完成实习任务的学生占12.4%;认为单位条件太差,耽误自己找工作的学生占8.9%。说明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是计算机专业教育最重要的一环,其次是提高学生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此外,要注意培养学生对职场规则和商务礼仪的认识,加强学生敬业爱岗与吃苦精神的教育。

在顶岗实习前后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比较 学生认为在顶岗实习前,自己专业实践能力良好的占47.9%,认为一般的占37.9%,认为优秀的占12.4%,认为不理想的占1.8%。学生认为在顶岗实习后,自己专业实践能力良好的占56.5%,认为一般的占22.4%,认为优秀的占18.8%,认为不理想的占2.4%。说明经过顶岗实习,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良好率提高了8.6%,优秀率提高了6.2%,一般率下降了15.5%,不理想率则提高了0.6%。通过顶岗实习,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有了显著提高。

(六)企业单位对学生的评价

实习生体现出的主要优势 诚实守信占47.6%,团队协作意识和能力占47.6%,动手能力强占46.5%,主动进行后续学习占41.8%,理论知识扎实占23.5%,创新意识占13.3%,公文写作和文书技能占11.2%,其他占1.8%。

实习生比较欠缺的能力 动手能力占45.8%,理论知识占42.2%,创新意识占34.3%,公文写作和文书技能占32.5%,主动进行后续学习占19.9%,团队协作意识和能力占12.0%,诚实守信占7.2%。说明要重点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自学能力,增强公文与职业文书写作能力。

单位招聘看重的因素 看重综合素质的占64.1%,看重应用能力的占47.3%,看重专业技能的占43.1%;看重口头表达能力的占31.1%;看重奖状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占6.6%;看重仪表的占4.8%。

对学生从业品质的要求 要求有吃苦耐劳精神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的占48.2%,要求脚踏实地、努力肯干的占37.6%,要求专业学习能力的占36.5%,要求具备合作精神的占32.9%,要求具备心理承受能力的占27.6%,要求具备表达能力的占20.0%,要求合理面对待遇的占4.7%。

愿意接受顶岗实习的时间长度 可以接受的顶岗时间在半年以上的占22.4%,在3个月到半年以内的占36.5%,在2个月以内的占38.3%,属于其他情况的占2.9%。

(七)顶岗实习管理工作的基本情况

家长对学生顶岗实习的态度 非常支持的占20.0%,支持的占61.8%,一般支持的占17.6%,不支持的仅占0.6%。说明绝大多数的家长(占81.8%)支持学生的顶岗实习。

指导教师与学生联系是否频繁 有时联系的占68.2%,频繁联系的占24.7%,非常频繁联系的占4.1,根本不联系的占2.9%。说明大部分学生认为在顶岗实习期间的师生联系不够频繁。

指导教师对专业指导的情况 偶尔指导的占68.2%,指导频繁的占21.8%,指导非常频繁的占2.9%,根本不指导的占7.1%。说明大部分学生认为学校的指导教师给予的专业指导不够充分。

学生认为教师应选择的指导时机 认为最好定期联系的占43.5%,认为应在实习开始1个月内联系的占24.3%,认为应在实习最后一个月联系的占20.6%,认为应随时联系的仅占11.2%。说明教师指导最好的方式是定期联系,在开始和结尾的一个月尤其要加强指导。

学生认为教师最有效的指导方式 电话指导方式占44.1%,现场指导方式占23.75%,邮件指导方式占18.2%,QQ在线指导方式占12.4%,其他方式占1.2%。说明学生认为电话联系和现场指导是教师指导顶岗实习的最有效手段。

学生对在线顶岗实习管理系统的需求与期望 认为可用于在线专业课程学习的学生占43.5%,可用于实习学生自我评价的占34.7%,可用于实习指导教师评价的占33.5%,可用于实习问题反馈的占31.8%,可用于实习学习记录日志的占24.7%。说明学生对在线顶岗实习管理系统的上述五种功能都有需要,其中专业课程学习的模块最为必要,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继续进行专业学习的意愿比较强烈。

(八)顶岗实习后学生给师弟师妹的忠告

这是一个开放性问题,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给下一届师弟师妹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经过量化处理和整理,学生的建议和意见集中于以下几点:“学好专业技能,动手能力要强”(29人次);“加强实践,尽早接触社会,体验职场”(11人次);“少说多做,珍惜学习机会,重在坚持”(10人次);“脚踏实地,要有不怕吃苦的精神”(6人次);“提高交际能力,要有协作精神”(5人次);“注意个人职业发展规划”(3人次);“学好一门技术,要精不要多”(2人次)。

顶岗实习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思路

(一)行业多,人员分散,管理容易不到位

根据统计,我校学生所在实习单位有132个,分布于38种不同行业,指导教师有4人,指导生师比约为50.2︰1;每个企业提供的岗位平均为1.2个左右。学生实习单位数量多,行业分布广,工作地点零散,指导教师人数有限,大多只能巡回检查或远程指导,在非计算机专业岗位工作方面的指导针对性相对不足。

解决的方法:建立有效的顶岗实习监督与质量管理体系,以制度的完善和执行为抓手,加大指导教师实习巡查和指导工作的考核力度,同时开发和利用基于网络的在线顶岗实习支持与管理工作平台,以提高顶岗实习管理工作效率。

(二)顶岗实习期间专业教育相对不足

由于顶岗实习期间学生肩负三年级计算机专业课程学习和岗位知识技能学习的双重任务,部分专业课程上课时间和课程安排不够合理,容易与顶岗实习工作产生冲突。另外,约有25.9%的学生的工作内容与所学专业不同,他们在转移学习重心的同时,对原专业的课程学习有所放松。这些因素影响了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校内专业课程的学习成绩和表现。

解决的方法:修改教学方案,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结构与时间进度安排,以适应顶岗实习的需求。以“学生自学为主,课堂讲授为辅”的方式,针对三年级专业课程教学建设网络课程,让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继续利用有限的时间进行课程学习,并由任课教师提供相关辅导。

(三)部分学生的职业意识不强

首先是就业目标和学习目的不明确,表现为部分学生对个人兴趣与能力认识不足,对所学的知识技能与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怎样对接不够清楚,缺乏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其次是从业品质不佳,表现为在顶岗实习过程中,部分学生对一些基础底层岗位的基础性、常规性、重复性认识不足,容易放弃薪酬低的底层工作。这些都是学生的职业意识不强的表现,尤其是普通高考生源相对于中职生源在职业意识方面的认识要弱一些。

解决的方法:将职业思想和德育融入职业素质教育范畴,贯穿于学习过程的各个环节。一方面,职业素质的养成要靠校内教育,例如开展新生专业教育,使学生尽快了解专业和选定方向,强化课程教学与实训任务中的项目管理,使学生提高纪律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则要通过参加社会实践、企业见习和顶岗实习,使学生直接体验和理解职业规则、办事程序、工作职责、工作纪律及商务礼仪等方面的职业素质。

(四)校企合作单位的顶岗实习利用率较低

目前,我校去校企合作单位顶岗实习的学生人数较少,其原因主要有:(1)学生已在二年级下学期在校企合作单位完成了见习与实训活动,学生乐于尝试新的公司和工作环境。(2)校企合作单位提供的机会有两种:面向新手见习的基础工作和面向准入职员工的专业性工作。正式顶岗的要求比见习的要求要高很多,只有在见习和实训两个环节中均表现最好和能力最强的学生才会被校企合作的单位录中选用,因此,胜任工作且能坚持留下来最终上岗的学生为数不多,校企合作单位在顶岗实习工作中的利用率相对较低。

解决的方法:根据学生分布行业及地点的数据分析,在计算机行业的企业或单位接受顶岗实习的学生相对较少,学校将学生所在的实习单位全部发展为校企合作单位也意义不大,因为仅有“量”的增长而不能在“质”上提高。所以,一方面,要针对个别接受顶岗实习学生人数多、专业相关性强的新企业和单位发展合作关系,使之成为新的校企合作单位,组织学生小组集中顶岗实习;另一方面,对校企合作企业和单位不应强求顶岗实习学生人数,而是要确保前一阶段见实和实训学生的人数和质量,从促进就业的角度努力提高这类企业对顶岗实习学生的最终就业录用率。

(五)对部分顶岗实习学生劳动权益的法律援助及法律保护相对不足

由于实习单位在按正式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准员工式”管理的同时,给实习学生的报酬标准比普通员工的薪酬标准低很多,部分学生表示不满和无奈。尽管学校已按规定与企业、学生签订了实习协议,但仍有个别学生表示曾遭遇过报酬标准比普通员工低、劳动工时过长、被拖欠或克扣报酬、实习中途公司倒闭等困境。另外,有14%的学生表示在顶岗实习过程中没有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更谈不上买工伤和医疗保险。

解决的方法:加强学生的法制观念教育,聘请司法界人士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帮助。其实,国家有关部门已相继颁行《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支付学生实习报酬有关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企业支付实习生报酬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等文件,对职业教育实习提供了一定的法律指引,这些文件有必要让学生有所了解。另外,应加强实习过程管理,努力协调各方纠纷,必要时运用法律手段保障学生的劳动权益。

对顶岗实习的反思

顶岗实习的本质是要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和职业素质 从顶岗实习调研的数据来看,专业技能与动手能力是高职计算机及相关专业学生人才培养的第一要务。要想保证就业,唯一的方法就是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要从改进课程体系入手,平衡好专业理论课程与实践教学课程的关系,重点突出实践环节。

应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持续深入地进行教学改革,以适应企业一线需求 教师要利用指导顶岗实习和校企合作的机会加强一线调研,充分了解企业的要求,了解计算机专业的主流开发工具和技术及各领域中最新的知识技能,将其融入教学体系,实现“教学做”一体化。要注意借鉴和学习国内外院校课程设置,尤其是专业精品课程设置的经验,加强交流学习,改进课程体系和内容设置。此外,还有必要增加管理类、市场营销、商务礼仪及商务公文写作等基础课程,适当压缩一些公共通识教育课程的学时,删除和改造一些相对过时的课程。

参考文献:

[1]张枝军.基于顶岗实习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8,(32):62-63.

[2]魏崴,常建平,魏影.顶岗实习中DL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18):85-86.

[3]刘峰.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9,(1):88-89.

[4]文媛.对高职理工类学生顶岗实习的调查与分析[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82-83.

[5]石月皎,覃庆芳,等.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求实,2010,(1):283-285.

[6]李干新,蔡东,等.高职建工专业顶岗实习的组织与管理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17):52-54.

[7]徐广舒.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顶岗实习问题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12):172-173.

作者简介:

杨伟杰(1981—),男,广东遂溪人,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教育与教育信息技术。

作者:杨伟杰

上一篇:学生会学期工作计划范文下一篇:后勤管理处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