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之班级管理论文

2022-04-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之间是一种密不可分的重要关系。不仅有利于辅导的工作开展,还可以促进学生们的进步和成长。因此,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之间的信任关系是至关重要的,该问题是有待人们进行思考和探究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学生之班级管理论文 (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学生之班级管理论文 篇1:

高校辅导员班级目标管理体系初探

[摘要]高校政治辅导员对大学生的班级管理是一个系统化的组织目标管理。要构建班级目标管理体系,把具体工作纳入目标管理的轨道,从而使班级管理工作目标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提高工作效率。辅导员要实现此目标,需要构建一个明确而具体、科学而有效的班级目标管理体系。文章从构建班级目标管理体系的原则、内容、监督服务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政治辅导员 大学生 目标管理 体系

[作者简介]张善英(1966- ),女,重庆人,重庆文理学院政法学院讲师,长期从事学生管理和研究工作;邓永奎(1963- ),男,重庆人,重庆文理学院政法学院讲师,长期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庆 402160)

一、目标管理的内涵

目标管理,最初由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在其《管理的实践》(1954 年)一书中提出,其核心含义是“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经过发展和完善,现在它的基本含义为:“以组织的总目标为中心,运用系统方法建立分层的目标体系,通过分权调动被管理者的能动性,从而有效地完成组织任务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其基本内容有五个层次:(1)将整体目标分解为具体单位和个人的目标,形成目标体系。(2)建立分权组织体制,上级在一定范围内给下级最大限度的权力,使下级充分运用权力谋求目标的完成。(3)制定实现目标的具体计划、方法和评价标准。其依据必须以人为中心,以目标为转移。(4)对实现目标的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考核,并据此实行奖惩。(5)在目标完成后,再制定新的目标体系。目标管理方法在企业管理领域已具有普遍的应用价值,因为它以来自内部的更严格、更有效的控制替代来自外部的控制,它激发起人员的积极性,不是因为有人要他做某些事,而是因为他的任务目标需要做某些事。所以,德鲁克把目标看成是一个企业的方向,一种承诺,是实现未来的手段,也是用来衡量企业绩效的标准。

二、目标管理理论对构建大学生班级目标管理体系的意义

在大学生的教育管理中,要把他们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甚至能让他们甘心情愿、积极主动地把自己培养成“四有”新人,且卓有成效,难度是较大的,要求是很高的,需要科学而有效的方法。那么,什么方法可实现这个转变呢?我们认为:目标管理是一个有效的方法。从目标管理的内容和要求看,对大学生进行目标管理,不仅可行,而且必要。因为,目标管理自身所包含的特点和功能符合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具有很强的实效性。教育方针为思想政治工作者设计了科学而正确的总目标,即为社会主义培养“四有”建设者和接班人。政治辅导员的责任就是和大学生一起制定适合每位大学生个性发展的分目标,共同实现总目标。目标管理的实质是运用整分合原理将整体目标进行分解,再将分解的小目标进行综合,使之发挥大于整体目标的工作效果。所以,运用目标管理方法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是对思想政治工作者提出的更高要求。理由是:其一,市场机制代替计划机制,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目标等变得多元而又有层次;其二,人的天赋和才能参差不齐。因此,目标管理就是要在确保实现总目标的前提下,制定适合每个人个性发展的分目标并变为现实。辅导员要因材施管,构建大学生班级目标

管理体系。

三、构建大学生班级目标管理体系的原则

根据大学生的特点,辅导员在构建班级目标管理体系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唯实性原则。即实事求是,在构建班级目标管理体系的运用时一切从实际出发。因为不同高校、专业、地区的学生,其素质不同。所以,辅导员应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在对大学生全面调查研究,获得第一手资料后,结合本班实际,依据学生的天赋和特长,构建班级和个人目标管理系统。

2.系统性原则。所谓系统,就是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辅导员在构建班级目标管理体系时,必须依据系统的整体性、开放性、效益性、动态性、综合性原理,使班级目标管理体系同国家、社会、班级、学生个人目标之间达到高度和谐,以实现整体效果最佳。

3.引导性原则。在目标的制定和实现过程中,必须以引导性的原则,使目标与大学生的天赋和特长、心理状态达到一种契合状态,使大学生的人性得到完美的发展。否则,将不利于目标的实施和完成。

4.自主性原则。大学生是一个有独立思想的群体,因此,要在辅导员的指导下,根据各班实际,以学生会、班委、社团等组织为依托,以个别谈话、主题班会、文艺晚会、各类比赛、旅游等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由学生自主制定不同阶段的目标及其具体实施细则。

四、大学生班级目标管理体系的内容

1.总目标——培养“四有”建设者和接班人。“四有”新人代表国家意志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是社会对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性质、方向和期望的要求,它规定着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和规格,集中地反映了国家和社会对年青一代的要求。然而,这种培养目标通常具有抽象性、概括性的特征。高校政治辅导员的责任就是根据不同的任务和教育对象,制定具体的班级和个人分目标。

2.辅导员经过调查研究后,制定适合学生个性充分发展的个体目标是建立目标管理体系的前提和基础。从多方面调查了解学生是顺利建立目标管理体系的前提条件,所以,我们每新接一个年级,都要先进行调查研究,精心编制《学生思想状况调查表》《学生个性调查表》等系列调查问卷,全面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兴趣爱好等详细情况。然后,分类归入学生的个人档案,即四年的成长记录单。最后,要引导学生制定适合自己个性发展的目标。个体目标反映了每个学生自身的需要和个性特征,具有强烈的个性化特点。辅导员在引导学生制定四学年、八学期的长、中、短期目标时,应注意一条主线,即一年级防盲,二、三年级防油,四年级防散。具体需要注意几点:(1)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待征和实际能力,每一阶段提出的任务和个人目标不仅要具体、明确,而且应该是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2)辅导员通过《历次成绩卡》等向学生交底,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和发展情况有一个实事求是的估计,对自己存在的问题有个清醒的认识,使学生能做到自己存在什么问题,怎么去解决都了然于心,对自己要达到的目标胸有成竹,产生责任感、紧迫感。(3)辅导员要用疏导方法,利用周末思想教育,开设《大学生理想信仰教育》《人生价值观教育》等系列专题讲座,给学生以宏观指导和微观帮助,引导学生找准“突破口”,并具体帮助学生采取实现和推进目标的措施,使之努力突破。

3.打造具有优良班风和学风的学习型班级目标是建立目标管理体系的关键。大教育家马卡连柯曾对班集体的作用做出高度评价:“不管用什么劝说也做不到一个真正组织起来的、自豪的集体所能做到的一切。”无数事实说明: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优良学风和高尚思想道德情操的形成、对学生的成才都具有实实在在的和不可估量的作用;有了良好的班集体,学校和辅导员的意图才能化为全班同学的行动、变为班集体的意志。辅导员在构建班级目标管理时应扮好三个角色:一是优良系统的设计师;二是共同愿景的缔造者;三是好教练。辅导员要通过各种途径为从事学习的个人、团队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规范学习行为;建立一种促进学习的体系;鼓励学生提出创新目标;保证知识传播和学习渠道的畅通;真正体现“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

班级目标是实现总目标和成员个体目标的桥梁。因此,辅导员在班集体目标设计和管理中,既要充分体现国家的方针政策,又要充分考虑每个成员各自的期望目标,即总目标、班级和个体目标的和谐统一。只有在班级和个体目标在相互渗透中达到“求同存异”“和而非同”,才能培养与造就一代“全面提高素质、个性健康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辅导员可以通过启发诱导,用班干部的倡议或班集体决议的形式表现出来。如,先争创院系优,再争校优,最后争省(市)、全国优秀班集体;入党率,考研率,四、六级英语过关率等。这样的目标一经确定后,辅导员必须指导和帮助学生订计划,组织力量开展活动,务必达到预期目的,使全班同学看到共同努力的成果,再引导大家奔向新的目标。

五、目标考评体系——监督服务体系

目标考评,是指以预设目标为准则,对班级不同成员实现各自不同阶段目标的程度进行价值评判的过程,这是一种信息反馈和目标检验的重要方式。然而,班级目标体系完成与否,不宜用企业奖惩制度来推行,只能建立系统的监督服务体系来帮助各种目标的实现。笔者认为,应建立这样的监督服务体系:

1.组建一支高水平的班级管理队伍。辅导员应授权他们独当一面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必要时,实行干部包干责任制。包括辅导员与党小组为主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班团干部组成的学生管理队伍,以及各种兴趣小组组长等队伍。班级目标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支队伍的水平和工作态度。班级管理队伍高水平的标志是:各支队伍的人不仅达到规定的素质要求,而且能够独立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既适应当前工作的要求,又能适应未来发展的要求。

2.建立完善的班级管理服务制度。管理是强化教育的必要手段,班级管理要制定一系列完整的、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达到规范管理的目的。要建立班、团干部的工作职责,规范干部的言行,明确干部考核标准,督促干部尽心尽职;要建立办事程序,既规范干部工作,又给班上同学明确办事规则,增加办事的透明度,增进班级团结;要强化考勤制度,严格的考勤制度能够有效保证教学秩序和各项活动的正常运行,养成良好的学风,增进同学间的团结和凝聚力,树立良好的班级形象,确保各种目标的实现。

3.充分利用非正式组织“头”的监督和服务作用。非正式组织是在正式组织中,一部分成员由于有共同的兴趣和爱好、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等因素,而自发形成的小团体。其中起组织和号召作用的就是该组织的“头”。辅导员充分利用好“头”对该组织成员的理想和目标进行监督和服务管理,其效果是非常好的。

4.充分利用寝室室长的监督和服务作用。优秀的寝室,能为大学生的成长提供激励、导向、监督作用,引导他们向具有实践精神与创新能力的路上走,督促他们不断调整自我的行为方式,从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其中,室长是一个关键性人物。辅导员一定要把室长教育培养成自己的得力助手,通过室长带领本室成员实现目标。

5.周记——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大学生周记制度,现已成为高校加强学生德育建设的一大特色。大学生处在迈向成人的阶段,其心理界于成熟与幼稚之间,在人生规划上容易片面化甚至走极端。加上学生平时的信息来源和认知渠道五花八门,导致思想上的多元化。这必须引起教育工作者的足够重视。我们认为:周记是一种了解、理解、教育、引导、帮助学生的好途径。师生用周记建立起温馨的对话平台,而学生在周记里写心里话是出于对辅导员的认同和信任。在周记里,学生希望老师成为自己的朋友,在师生交流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实现目标管理。对于学生的隐私问题,可通过师生个别谈话和网上交流完成。

[参考文献]

[1]马卡连柯.马卡连柯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

[2]毛泽东.唯心历史观的破产[A].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3]蔡宗乃.班级管理方法初探[J].教学与管理,2003(6).

[4]金建良.目标管理与班集体建设[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0(2).

[5]黄建东.目标管理的精髓[J].中外管理,2006(9).

作者:张善英 邓永奎

大学生之班级管理论文 篇2:

浅析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之间的信任关系

摘 要: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之间是一种密不可分的重要关系。不仅有利于辅导的工作开展,还可以促进学生们的进步和成长。因此,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之间的信任关系是至关重要的,该问题是有待人们进行思考和探究的。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大学生; 信任问题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们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密切的老师,他们主要为大学生们进行思想教育、引导大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三观、处理好大学生们日常生活和心理方面等问题。所以,如果能顺利地建立好良好的信任基础对于辅导员老师和大学生们都有较大的优势。

1.沟通是信任的前提

1.1促进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开展

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相互信任可以更好地进行班级管理。大学里的辅导员与中小学阶段的班主任有一定的区别,最大的不同是在于中小学是每个班都有一名班主任,只负责一个班,而大学里的辅导员一个人面对整个年级或几个班。辅导员与学生之间搭建了良好的信任关系会让班级管理得更顺心,对于发布的相关通知,学生们的积极性和关注度会提高,同时也会尽快完成相关信息的收集和工作的落实。

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信任度,可以降低辅导员工作的疲倦感。学生们对辅导员的信任度较高,是可以促进自我价值的实现,能够带动辅导员对工作的热情,从而降低疲劳感。所以,在这样的氛围和状态下,相信一定可以更好地落实学校和学院发布的相关任务。

1.2有效推进高校辅导员的工作

师生关系是大学生人际关系中关键的一部分,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基础是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在校大学生在对辅导员有一定的信任基础上进行沟通和谈心,可以有效地促进师生关系和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在大学的校园生活中,有挺多的学生会有比较迷茫的阶段,从而导致在他们心理上有一定的困扰和压力。如果与辅导员有着良好的信任基础,能够促使这些学生主动去联系辅导员,从而帮其解决现有的困惑,也能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态及存在的问题。学生们如果都能信任自己的辅导员老师,多与其进行交流,那通常就能在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的信息,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1.3有利于构建和谐校园

大学生是高校中所占比例最高的人群,他们和辅导员的关系友好,也就意味着师生关系的融洽,这样可以尽量减少一定的矛盾和关键点问题。在师生间建立起彼此信任的条件下,整个大学校园都会营造出和谐的气氛。

2.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信任关系类型

目前主要是分以下几类:

2.1互相信任

互相信任是指辅导员与和学生彼此之间都信任。这类的信任关系在高校里一般是不常见的,关键是因为学生们日常基本是通过班委与辅导员进行联系,这样的方式会使得有些学生和辅导员之间交流地机会较少,所以想达到相互信任的关系是有很大难度的。

2.2单方信任

单方面信任存在两类情况。一类是辅导员单方面信任型,另一类是学生单方面信任型。辅导员单方面信任的主要表现为学生们基本不信任。学生们对于辅导员发布的通知及相关工作安排都被忽略,也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学生单方面信任是指学生们对辅导员的依赖性很强,希望辅导员可以处理好自己的所有困难。从中也能反映出,学生们对于处理事情的能力是较差的。

2.3互不信任

主要是指辅导员与学生们之间都是不信任的。这种关系是没有任何信任可言,直接导致学生工作很难进行。总体而言,目前高校里普遍存在的是单方信任和互不信任这两类。从中就能体现出现在高校辅导员和大学生们之间的相处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困难,而这些问题是应该得到重视和需要解决的。

3.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之间信任关系的形成

3.1注重大学生信任能力的教育

当今社会存在一些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的不良现象,在这样的社会环境影响下,学生们对辅导员会产生一定的信任危机感。高校可以开设一些相关的心理健康课程,通过有针对性的课程学习对大学生会产生一定的积极和良好的作用。学校还可以举办一些大型的活动,让学生们和老师们都积极参加,这样可以增加相互之間的信任度。

3.2提高辅导员素质

高校在招聘辅导岗时,应该将具有心理学、教育学、思政类专业的优先考虑录用或限定相关的招聘专业要求。对在职的辅导员,学校应该定期组织大家进行相关业务的培训,再进行考核,这样有利于辅导员们更好地处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从辅导员的岗位来看,辅导员自身就要有正确的三观、要有责任心、有职业操守,思想觉悟要高。辅导员要积极主动地深入学生群体,通过不同的方式去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和日常情况,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及谈心。

3.3完善管理机制

学校应该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让学生们除了给专业教师进行评分,也能对辅导员及班主任进行评教。辅导员对学生的管理是方方面面的,在许多事情上都会进行初步的把关,如果设立了相关的机制,让学生们可以对辅导员提出工作中的问题与不足,这样也可以让辅导员不断地进步和找到更合适的工作方法,还有利于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沟通。长此以往,辅导员和学生们之间就会逐步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管理班级时的问题和矛盾就会不断减少。

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之间的关系存在间接性和分离性,目前高校的辅导员与大学生之间存在信任危机等问题。如何培养和建立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之间的信任度,以后还是需要更多的理论探讨和研究,也需要结合实践来证明。

参考文献:

[1]沈晓敏.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沟通的重要准则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2018

[2]黄李超,周天.浅析大学生与辅导员信任关系的影响因素[J]人文之友,2018

[3]谢红雨.辅导员与大学生信任关系构建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2018

[4]潘露.师生信任的困境与突围[J]教育学术月刊,2008(4):10-12

作者:勒立

大学生之班级管理论文 篇3:

浅谈当好高校班主任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当好高校班主任是很多新任教师将面临的必修课题,结合自身班主任工作实践从明确职责协同配合、尊重关怀换位思考、发挥专业优势狠抓学风建设三个方面内容,提出当好高校班主任需要具备三种心态:责任心、爱心、自信心。为新任教师做好高校班主任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借鉴。

关键词:高校班主任;大学生;班级管理;学风建设

高校班主任工作责任重大,是班级管理和学生教育的第一责任人,与辅导员工作一起形成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的主体,也扮演着引导学生健康成才的角色。如何当好高校班主任是很多新任教师的必修课题,结合自身刚结束的四年班主任工作实践,从明确职责协同配合、尊重关怀换位思考、发挥专业优势狠抓学风建设三方面内容,提出高校班主任需要具备的责任心、爱心和自信心三种心态。期望能为新任教师做好高校班主任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借鉴。

一、明确职责、协同配合

辅导员和班主任均处在大学生教育第一线,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存在辅导员权利增强、班主任走弱的趋势。在教学、科研、职称等多重压力下,新任教师将班主任工作视为晋升职称的“软材料”,工作责任心不强的现象普遍存在。2014年中央16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就明确指出,班主任负有在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指导学生的职责。班主任的职责应贯穿于学生校园学习生活所有领域,而不应局限于辅导员的工作的“协助”,应不断提高对指导学生工作的参与和服务意识,积极配合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日常思想教育。

高校班主任工作责任重大,虽然在教师职称晋升、成果评定中所占比例有限,但对解答学生的专业问题具有重要作用。班主任应将带好学生班级当成一项科研项目来完成,端正工作态度,增强工作责任心。注重培养班级干部做好协同工作来带动班级工作的良性开展,好的班级领导集体可以起到积极带头作用。针对现在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往往处于“中心地位”,遇事只求自己合适不考虑他人和集体,缺乏责任感的现状,每个学年积极调整班委成员,鼓励学习优秀且富有集体责任感的学生参与班级工作,让更多学生参与到班级活动中来,为学生提供更多为他人服务的机会,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并通过班干部建立沟通机制,定期了解班级学生学习生活,关心其成长和身心健康,多开展课下活动,往往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安全2013—2班四年中参加的各类课下活动,由班级举办并有记录的达15次之多,极大增强了班级凝聚力,班集体获得了2013—2014学年年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先进团支部”、2014—2015学年年度“学风建设之金秋十月”第二名、2014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团支部”、2015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团支部”等多项荣誉。我认为,这种以明确职责为主要目标,协同配合为主要方式,贯穿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工作模式,需要高校班主任培养和保持其强烈的使命感与责任心。

二、尊重关怀、换位思考

自2014年起我国“95后”大学生逐渐成为接受高等教育的主力军,他们个性张扬、易于接受新事物,同时又过于以自我为中心、行为功利倾向性强,大学生活正是他们迈向成年的关键阶段,需要得到“导师”的尊重和关怀。但鲁迅先生在杂文《导师》中曾说过一段鼓励青年人的话:不如寻朋友,联合起来,同向着似乎可以生存的方向走。你们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因此,班主任要与学生成为朋友,在建立起平等讨论和相互交流的基础上才能真正成为其良师益友。

首先,对于学生的言语和行为班主任始终要有尊重的意识和包容的心态,以挚友的身份与其进行谈心,换位思考,对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当有学生询问大学期間是否要兼职时,班主任应尽量避免直接给出要或者不要的答案,而应从学生个人现状出发去分析问题帮助学生作出正确的选择;当大三学生提出考研还是直接就业挣钱多时,班主任应从近几年本专业本科生、硕士生毕业就业的统计数据出发分析工资待遇优劣与学历高低之间的关系。再者,班主任要尽量做好每一次的见面交流工作,重视每一个“第一次”:第一次迎新生见面、第一次检查宿舍、第一次与家长谈话、第一次开班会等。特别是第一次班会,围绕回答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等问题开展学生自我介绍,引导学生确立学期目标与实现目标的计划安排。在学期结束时,再召开以“一张全家福”为主题的班会,让同学们加深了解、增进感情。班主任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关怀与尊重。一句关怀的话、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微笑对于学生而言都是来自老师的一份肯定。

从细节入手做好班主任工作,这种尊重关怀、换位思考、亦师亦友、适度引导的方式比教条式、家长式处理方式更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认可,达到的效果也更为理想。我认为,以尊重关怀为主要目标,换位思考为主要方法,落实“走心”的工作方式,从获得良好人际互动的角度出发,需要高校班主任培养和保持一颗具有强烈使命感的爱心。

三、狠抓学风建设、发挥专业优势

个人认为,与辅导员比较而言,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专业学习与专业指导方面更具有优势,班主任应充分彰显自身在专业上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及目的,做好学习规划,狠抓班级的学风建设,使学生意识到高等教育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并组建一支强有力的学生班委成员班子,利用优秀学生榜样的示范作用(特别是班委中品学兼优者的学生),形成若干个学习小组,让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影响,找到适合自己的、有效的学习方法,实现良好的学风建设。

每次考试过后积极与学生谈心,鼓励学生不断提高学习能力与社会实践能力;工作之余与班级学生进行单独深谈,在交谈中做到因势利导、多肯定多鼓励、少求全责备。同时做到全程跟踪、重点突出,在关键时刻给予学生合理的建议,做学生未来人生和职业规划的好参谋。特别是本科生在大二下学期进行专业选择时,班主任可以专门召开学科专业介绍座谈会,详细介绍学科历史、当前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积极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类专业问题,让学生充分了解所选专业的特点,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大三下学期是大学生考研、就业的关键期,在学期开学就要通过班会为学生介绍现阶段大学生就业情况并回答学生存在的疑问,积极鼓励学生做好未来学业规划,为学生职业规划出谋划策,并向学生提供前届本科生和课题组研究生就业情况,帮助他们更好地规划未来。安全工程专业的教学大纲要求本科生在第五学期至第七学期参加大学生创新训练课程,包括选题训练和实践学习两部分内容,从选题开始班主任要结合安全工程专业的特色,指导学生积极开展查阅文献、课题申请、任务书撰写、实验方案设计、实验室试验、论文写作等相关内容,尽可能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通过大学生创新训练培养学生科研创新和团队合作的能力。我认为,这种以狠抓学风建设为主要目标,发挥专业优势为主要方式方法的工作内容,从学生的学业完成角度来看,需要高校班主任培养和保持具有强烈使命感的自信心。

四、结束语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安全2013—2班级共33人,通过四年的班主任工作,学生四级通过率达90.9%,六级通过率达45.5%,27名学生攻读硕士研究生,占学生总数的81.81%(8人被推免,14人考研成功,5人出国留学)。因此,我认为当好班主任需要做好三个方面工作:明确职责协同配合、尊重关怀换位思考、发挥专业优势狠抓学风建设;而做好这三个方面工作需要培养和保持三种心态:责任心、爱心、自信心。在担任班主任期间,我的工作得到了学生和学校的认可,获得了校级优秀班主任的荣誉称号,看着班级的学生们茁壮成长,我感受到了从事教师职业的幸福感和与学生共同进步达成目标的自豪感。

参考文献:

[1]王昭,廖衡.高校班主任的角色困境与应对策略论析——基于与辅导员的比较视角[J].湖北社会科学,2016,(03):174-177.

[2]栗婧.安全工程专业认识实习现状分析及改革模式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6,(13):125-126.

作者:解北京 杜玉晶

上一篇:员工绩效考核方案(精选2篇)下一篇:班主任新学期工作计划(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