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突出了项目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较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的优势。介绍了项目教学法的特征、项目的选取与设计、项目的准备、项目的展开、项目的评价与考核及实施项目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机电专业课程实践教学论文 (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教学助理在机电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
DOI:10.19392/j.cnki.16717341.201722016
摘要:教学助理是教师和学生沟通和交流的重要桥梁,对于保障课程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吸收具有重要作用。 围绕《制造装备设计》课程的特点及其培养目标,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了教学助理制度。实践证明,教学助理可以很好的充当学生和教师之间沟通的媒介,传达教师布置的任务,同时还可以把学生的想法、对课堂教学困惑之处准确而及时地反馈给教师,从而实现对课堂教学进行改进、保证并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 教学助理;机电专业;课程教学
机电专业是一门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从而解决机械电子工程领域实际问题的专业。随着社会对机电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高校担负的培养优秀机电专业人才的任务也在逐渐加重。而机电专业具有很强的学科交叉性和工程实践性,其课程体系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这就对新形势下的机电专业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1, 2]。作者所教授的《制造装备设计》课程就是在当前机电专业教学面临的新挑战下开展的。为了提高学生对枯燥乏味的专业课程的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吸收进而保证教学质量,作者基于所承担的《制造装备设计》这门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培养目标,并借鉴国内外已有的各个专业领域的先进教学助理模式[35],在机电专业《制造装备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入了教学助理制度。实践证明,教学助理制度的引入有利于加强学生和教师的沟通、改进课堂教学氛围和品质,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高教学助理的科研工作能力,并最终实现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高。
一、教学助理的选拨及工作
教学助理一般由任课教师从硕士研究生中选拨[35],且以低年级的研究生为主,这主要是因为低年级研究生和本科生年龄接近、易于沟通,而且低年级研究生课业负担较轻,对于课程内容也更为熟悉,从而更易于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基于作者所在研究团队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制造装备设计》课程的要求、特点以及班级的学生规模,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建立了一支人数为23人的教学助理队伍。这支队伍人数基本固定,但是会根据课程性质和内容的变化做出适当的调整。作者一般会选择研究方向和课堂教学内容较为一致的研究生作为教学助理的主力成员,这样才能发挥出他们的辅助作用,促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也可以检验研究生对于所学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情况,并实现对研究生科研工作的锻炼与提高。
《制造装备设计》课程共有40余名学生选修,作者对于教学助理的分配是平均每名教学助理负责约15名学生的辅助教学工作,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与学生沟通交流、作业批改、习题解答等工作,还有对课堂上问题讨论、小组作业展示的初步引导以及疑难问题的收集与反馈工作。而作者作为课程的主讲教师会在每次讲授课程之前对每名教学助理进行课程相关知识的介绍与培训,以及布置相关课程任务,对教学助理收集来的学生疑难问题进行研究,而后在课堂上做出相应的解答,并对教学助理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难点进行指导和帮助。
二、教学助理制度的实践研究
《制造装备设计》课程内容丰富且涵盖的基础知识点范围较广。而这门课程在我校机电专业教学体系中属于选修课程,学时较少。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培养学生对《制造装备设计》课程的兴趣、并使其真切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是任课老师需要面临的难题。因此,作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大段地灌输教材中给出的枯燥死板的“官方”定义,而需要以一种适当幽默、贴近学生生活的表述来解释其中的含义,并通过大量的实例来阐释说明相关的知识点。课堂上还要增加小组作业与讨论,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同时,课下留给学生的思考题应具有一定特色和趣味性,以引起学生思考和深入探究的兴趣。为了实现上述教学效果,作者给教学助理布置了以下四大任务。
(1)实例的收集。《制造装备设计》课程中涉及大量的概念和定义,虽然学生前期均接受过精工实习等相关课程的学习,但是其中很多概念仍然较为抽象、难以准确理解。比如“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的类型”一节中,涉及到了“创新设计”、“ 变型设计”以及“模块化设计”三种概念。如果没有具体实例加以说明,学生很难掌握概念的准确含义和其中的不同之处。同时,实例的选择应该是学生都易于理解,深有体会的例子。比如,为讲解上述三种设计概念的区别,教学助理收集的实例之一是iphone的诞生(创新设计)和后续发展(变型设计)。
(2)作业批改。由于课后的思考题有些部分是发散性思维的,不具有标准答案。这时教学助理应该依据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分析思路、方式以及得到的结论进行判断并加以引导,鼓励学生提出创造性的观点。
(3)课后答疑。课后答疑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解决有关课程问题,对知识进行理解消化的一种途径。为了准确、高效的解答学生的疑问,作者建立了《制造装备设计》课程的微信群,群内包含学生、教学助理以及任课教师本人。当学生遇到问题时,可以在微信群中提出,并@负责的教学助理或者任课教师本人,教学助理会第一时间研究学生的疑问,并给出合理解答,如果该问题超出教学助理知识范围,教学助理会把问题反映给任课教师,并提出一些建设性思路和看法,最后由教师给出专业性解答。而其他学生也可以在这问题答疑中,巩固相关知识的理解,相互借鉴学习新思路。
教学助理的实践研究路线图
(4)专题内容设计。为了更好的呈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的核心知识点,作者以专题的形式对系统设计方法等内容进行具象化的讲解,这就需要在課堂上运用动画、视频等生动形式进行讲解以便于学生对知识高效理解。所以教学助理的工作之一就是根据教师所讲授的专题,收集资料、构思PPT,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相关小动画、视频的制作等工作,为生动的上课模式提供支持。
三、实践效果总结与分析
教学助理制度的引入对《制造装备设计》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了显著的作用,对课程参与者都产生了有益的影响,主要概括为以下几点:
(1)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教学助理参与到课程中后打破了原有的教学模式,课堂变得不再死板,精心准备的实例经常会引起课堂上热烈的讨论,使得课堂的气氛更加活跃,进而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相关核心知识点的消化和吸收。《制造装备设计》课程中有大量专业知识点需要学生去掌握,而由于学生对制造装备本身并不熟悉,导致其对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有一定困难,久而久之可能会使得学生产生厌烦心理,不利于保证教学质量。而生动活泼且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能够让理论知识鲜活起来,则会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们在讨论中对一些专业化的概念加深了印象,继而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点,并且对《制造装备设计》这门课程产生浓厚兴趣,让难于理解的专业知识不再“高冷”。
(2)有利于引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在《制造装备设计》课程教学中,作者引入了一些专题,将相关知识点融入其中。教师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布置一些虚拟化的工程任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教学助理在课后引导、辅助学生去完成相关小组的组建、资料的收集、任务的分解等工作,最终协作完成一项虚拟工程任务。在团队任务完成过程中教学助理的引导作用十分重要,他们为学生的讨论指引方向,提供建议。而教学助理在指导学生完成任务过程中也为其日后从事工作或者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3)有利于教师改进教学方式和调整教学进度。教学助理最重要的角色就是任课教师和学生之间沟通和交流的媒介。在一般课程中,因为种种原因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沟通频率往往不是很高,学生的疑惑或问题没有及时得到反馈,这就造成课程效果的下降。在课堂中引入了教学助理制度后,学生和老师之间缺少沟通的局面被打破,教学助理们更能理解、明白学生遇到的问题,可以更好地将学生的想法、学生们更愿意利用微信群聊等方式把对课堂教学的意见以及学习中的困惑反馈给教学助理,而后教学助理再及时传达给教师本人。之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对教学方式和教学进度进行适当的调整,以降低学生理解关键知识点的难度,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制定出更符合学生心理要求的人性化课程。
(4) 有利于年青教师提升教学水平和专业水平。新入职的青年教师缺乏教学工作经验,如果没有教学助理辅助参与教学工作,则需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准备资料、实例等,由于精力有限,时常显得手忙脚乱,这样十分不利于对课程教学内容和进程的精细安排,甚至是事倍功半。同时也压缩了年青教师学习专业知识、进行相关专业研究的宝贵时间和精力。教学助理的参与能够显著分担年轻教师的教学工作,并且提供高效可行的教学支持,使青年教师把最宝贵的精力投入到重要的专业教学和科研中。
(5)有利于学生、教师、教学助理三方面受益。教学助理在机电专业中的辅助教学模式无疑是对学生、任课教师、教学助理本身三方面都有利的创新实践,三者构成了新模式下的教学链条,彼此促进。因为在《制造装备设计》课程,上课时需要结合知识点的实例,进行专题活动、小组讨论等活动。教学助理在其中承担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纽带与桥梁作用。对于教师,既适当减轻了青年教师的教学负担,使其更加高效地投入到教学与科研工作中;对于学生,为他们营造了更加活跃的课堂气氛,学生能更容易地理解专业知识;对于教学助理本身,他们在辅助教学任务中巩固了所学知识,也得到了工作锻炼,为其日后的科研工作打下基础。
四、总结与展望
以《制造装备设计》课程教学为契机,作者展开了教学助理制度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教学助理在机电专业教学中的实践,顺利结束了课程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教学助理制度是对学生、教师、教学助理都有益的创新实践。未来,作者还将对基于教学助理的机电专业教学模式进行更多深入的探索,应用到其他课程,探索更多具有价值多元、创新发散的机电专业教学新模式,以提升教学效果和质量。
参考文献:
[1]岳建锋,谢望.新形势下高校本科机电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索[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2(02):1062.
[2]刘美荣.行动导向在高职机电类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29):144146.
[3]李洁,徐世猛.研究生教学助理制度:美国大学的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5(07):7277.
[4]周贤军,汪霞.芝加哥大学教学助理制度的理念及启示[J].大学(学术版), 2012(02):6975.
[5]张大志,金永生,赵靖霞,等.教学助理制度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实践[J].药学教育,2007(04):3840.
基金项目: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改项目,“教学助理在机电专业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2017JG05309Z
项目:“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资助项目”(英文标志:Topnotch Academic Programs Project of Jiangsu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英文標志简称:TAPP)标识
作者简介:王尧尧(1989),男,江苏沛县人,博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讲师;鞠锋(1982),男,江苏常熟人,博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副教授;陈柏(1978),男,江苏南京人,博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教授。
作者:王尧尧 鞠锋 陈柏
项目教学法在高职机电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实践
摘 要:本文突出了项目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较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的优势。介绍了项目教学法的特征、项目的选取与设计、项目的准备、项目的展开、项目的评价与考核及实施项目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高职机电 实施策略
一、传统机电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专业课程理论性太强,纯理论性的知识占的比例较大,对于高职层次的学生而言,在学习上缺少感性的认识,很难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由于专业课程设置、实验实训安排及实训工位不足等方面的原因,高职学生实践的机会较少,学生的动手能力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欠缺。
由于教材选取等方面的原因,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很难形成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各知识点之间无法实现有机的衔接。
二、项目教学法及其特征
项目教学法也称为“基于项目活动的研究性学习”,它是以实际的工程项目为对象,通过师生共同实施的一种教与学的模式。
项目教学法具有如下特征:用于学习一定的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能将某一教学课题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结合起来;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或现实商业经营活动有直接的关系;学生有独立制订计划并实施的机会,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可自行组织和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学生自己能克服和处理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项目工作具有一定难度,要求学生运用新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解决过去从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学习结束时,师生共同评价项目工作成果。
在项目教学活动中,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教师则是“项目设计师”及“教练”。师生在教学中充分互动,在积极探索、富于想象、热情洋溢的交流中获取新思想和创造力。
三、项目教学的实施过程
1.项目的设计与选取
(1)要与实践相结合。项目的选取应符合当前行业的实际,引进真实项目,不主观臆造脱离实际的策划与设计。否则会与现实脱节,学生就没有学习的兴趣。例如,三相异步电动机调速控制电路项目应结合工厂的实际应用,结合调速控制的发展动态,使学生在课程中所学的知识可在实践中进行演练。
(2)相关专业课程互相整合。机电类专业课程在项目设计时,要将相关的机械、电气各课程互相整合,使各知识点之间形成有机的衔接,复习并运用这些专业的知识。以电机与拖动课程为例,与该课程相关的课程有电工基础、电气控制等课程。
(3)项目的设计要有层次性。针对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在项目的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所教知识的深浅度,在强调基础知识的同时,对成绩优秀的学生可进行知识能力的拓展训练。
(4)项目的选取要有目的性。项目选取要适应教学的目的与要求,要求能突破课程的重点与难点,使学生对问题有深入理解,要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项目的准备
项目教学的准备工作要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教师对设计好的项目要认真备课,准备好在该项目中讲授的相关知识,分析在讨论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搜集相关资料,以便在讨论中向学生介绍。学生则应根据教师的安排认真阅读项目,查阅必要的参考资料,获得更多的行业动态和专业知识。教师要指导学生对相应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对策,并写出项目分析的实施方案。
项目讨论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共同讨论中,教师要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把他们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表达出来,包括论证实施项目的条件和方法。在讨论中,学生提高了对项目的兴趣,做好项目的信心不断增加。这时教师要启发和帮助学生积极探究项目活动中要解决的问题。例如,在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故障分析与检修项目的讨论中,通过教师的帮助,学生掌握了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原理、机械特性、起动、调速、制动以及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常见故障及检修方法等。这样,由教师审查方案后,学生方可依据方案进行项目的展开。
3.项目的展开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成若干个项目小组,教师根据项目的各个环节明确具体的工作任务;每个项目小组的学生有明确的分工,各自承担不同的工作任务。在项目展开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问题学生能够自主解决,对于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要主动参与,勤动脑,勤动手,要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如在项目展开的过程中学生要不断强化自己的各项基本技能,诸如故障的分析能力、元器件的识别、仪表仪器的使用、焊接技术、检测技术等。同一项目小组的学生按规定的时间进行岗位轮换,使每个学生学会完成项目各个环节的不同工作任务。在不同的项目小组之间形成竞争机制,项目小组的工作效率、知识的应用、解决问题的能力、技能的提高、团队的合作和创新能力等都应该成为项目小组的考核指标。
4.项目的评价与考核
这一阶段,每个学生要就自己所承担的项目任务进行讲述与现场答辩;教师要对学生提交的项目报告进行考查,对作品进行性能测试。然后,由各学习小组组长和教师根据学生的现场表现和学生的自评报告给出课程实践成绩,该成绩应占课程总分值的50%。课程考核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专业技能的测试。评价以创造性能力考核为主,这种考核评价方式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四、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效果及思考
通过学习评价反映,项目教学法能使学生有了明确的任务,能让学生围绕项目组织所学知识和学习资源,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得以发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这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所达不到的效果。但在项目教学法的具体实践中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应将项目教学法和传统的教学方法结合起来。对于一些基础知识的讲授,我们还是应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主。项目教学法应侧重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2.教师的指导要恰到好处。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指导的深度要有所不同。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指导的尺度,即使学生有问题,也应该是启发性的,非正面非全面的提示性指导不但使学生记忆深刻,还能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3.项目不一定完全来源于企业,只要能达到教学的要求,模拟项目也可。项目教学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中培养技能型人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开展项目教学,使学生把所学到的各门课程的知识在实际项目中得以应用和巩固。实践证明,项目教学锻炼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了创新能力,为学生零距离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贺平.项目教学法的实践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
[2] 刘增厚.谈任务驱动教学模式[J] .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责任编辑:王锋旗
作者:张文军
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模块化教学实践与探索
摘要:在现代职业教育中,理实一体化教学是顺应当前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教学模式。实施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模块化教学被实践证明是当前一个效果明显的、可行性强的教学模式。项目课程强调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理论知识完成工作任务,以典型产品或服务为载体使工作任务更加具体化。
关键词:实施机电一体化;课程模块化教学;项目课程
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当前劳动力市场人才需求,结合学校对机电专业的培养目标及行业特点,确定专业对应的职业资格标准,探索和改革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开展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模块化教学意义重大,它能充分体现出教师引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实现学生从理论学习到实际应用的过渡,实现理论为实操服务,提高学生对主体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一、理实一体化模块教学概述
在现代职业教育中,理实一体化教学是顺应当前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教学模式,是学生在真实工作情境中对技术工作的任务、过程和环境进行的整体化感悟和反思,从而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的统一。它强调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让学生不但借此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能够通过经历工作过程获得职业意识和方法,强调通过合作学习,学会交流与沟通并最终形成综合职业能力。
一体化模块教学的理论基础主要与“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CBE)、就业技能模块课程方案(MES)和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课程等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相关联。以CBE为代表的能力课程从满足职业或岗位工作的实际需求出发,通过工作确定职业和岗位所需的能力及其所包含的技能、知识和工作态度,并把培养这些能力作为职业教育的课程目标。
我们必须在更高的一个层面上探索建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课程体系。近年来,比较有代表性的有项目课程、任务引领型课程、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和学习领域课程等。
项目课程把实践理解为过程与结果的统一体。项目课程强调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理论知识完成工作任务,以典型产品或服务为载体使工作任务更加具体化。
项目课程满足的要求有完整的工作过程,能将某一教学课题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结合在一起,贴近企业,强调对学习过程的规划、思考、反馈和分析等。项目课程开发的核心工作是学习任务设计。
二、实施机电一体化模块教学的现况
围绕我校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及市场对机电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我们把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归纳为多个单元模块:如电工电子基础模块、电力拖动模块、电机与变压器模块、PLC模块等,对应的职业资格标准有上岗证初级工证考证模块、中级工证训练考证模块、高级工证训练考证模块。其中,每个模块又分有多个项目。在每一个模块中,学生的学习任务的完成是需要小组的共同合作才能完成,只有小组的每一个人共同努力、积极配合,才能做到很好地完成这项任务。
每个教学班级安排两位教师上课,学生人数控制在50人左右,根据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教学时间、设备数量、实训场地及实训周数,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教学。每个项目的完成效果由指导教师作总体评价。教师在整个模块教学过程中是以实际操作示范为主,是一个指导者。而学生是以完成项目为主要目的而突出其的主体地位。经调查,参与一体化专业课程模块化教学的学生学习积极性最高,课堂的纪律性更好,自觉性、自律性、主动性更高,学生们都把项目当做自己的任务想方设法地去解决问题、完成任务。这样,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式学习,更有利于学生主动实践能力培养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通过自己分析、思考、动手、交流,用具体的项目完成学习任务,使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得到提高。
三、实施一体化模块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与思考
实施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模块化教学被实践证明是当前一个效果明显的、可行性强的教学模式。它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改善课堂纪律,培养职业素养,锻炼实际动手能力,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索的品质,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实施模块化教学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面临一些困难,需要我们不断去探索、去思考、去完善和解决。
如教学的组织、管理、评价等水平和质量有待提高;教师的师资水平还要努力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学的课程内容与岗位能力匹配上要真正做到一体化模块教学并能根据企业的需要设置课程模块;一体化模块教材的编写是否更注重出它的实用性、针对性、启发性;各模块之间知识的衔接、场地不足、设备紧缺、一体化(双师型)的教师数量不足,教师工作时间、工作量明显加大等。
一体化模块教学以传授知识和训练动作技能为主,学习和工作实践无法直接联系,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发现、对学习的探究和行动在人的职业发展中的价值,而无法系统地实现经验的获得并影响最终形成的实践能力。因此,学校必须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实现校企合作、校企合一、引企入校,建立起一批有实力的校外学生专业实习基地,为学生的专业实习、就业实习提供充分的保障,为学生的就业实习和就业质量的转变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结束语
我们在实践中要不断探索专业发展的新路子,总结经验,并从教师、学生、教材、实训场等多个方面去总结思考。教师要不断去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知识结构、创新能力;学生要培养自己的沟通合作能力,探索解决问题的综合职业能力及坚强的意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这样,我们的学校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的学生才能适应社会、企业的需求,为自己的职业规划搭建一个理想的平台。
参考文献:
[1]陈宇,等.技能振兴:战略与战术[M].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2009.
[2]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广州市交通高级技工学校)
作者:黄 琴
推荐阅读:
中职机电专业论文07-09
电大机电专业毕业论文09-20
01自荐信机电专业06-05
机电一体化专业剖析06-16
机电专业求职自荐信06-25
机电专业实习过程及内容06-30
机电专业简单自荐信09-10
机电专业调研报告范文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