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专业自考

2024-11-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机电一体化专业自考

机电一体化专业自考 篇1

2.数字PID控制器的两种实现方式是:((1)在双传感器系统中,PI由微处理机位置控制器实现,D的作用是由测速负反馈实现(2)在单个位置传感器的系统中,PID由微型机单独实现)

3.怎样控制步进电动机输出轴的角位移,转速及转向:(步进电动机是脉冲电动机,它将数字的电脉冲输入转换为模拟的输出轴运动。每输入一个脉冲,输出轴转动一步。因此,输出的角位移正比于输入脉冲的个数,转速正比于输入脉冲的频率,转向取决于各相绕组通电的顺序)

4.全闭环控制系统的定义及特点是;(伺服系统中,当位置传感器‘安装于输出轴上时,传感器直接测量工作台移动,这种直接测量的系统为全闭环系统。特点:对输出进行直接控制,可以获得十分良好的的’控制精度。但受机械传动部件的非线性影响严重,只有在要求高精度的场合,才采用全闭环系统)5.步进电动机的工作原理(:采用磁阻原理产生电磁转矩,将数字的电脉冲输入转换为模拟的输出轴运动,输出步数与输入脉冲数相等,转速与脉冲频率相同)

6.采样周期的选择:(①考虑到对系统响应速度的影响选择的法则是:采样周期应小于或等于系统最小时间常数。2考虑系统的抑制干扰能力的选择:采样速率应为闭环系统通频带的10倍以上。3.实时算法程序所花费的时间总和最好小于采样周期的1|10:P:增加开环增益,降低系统的稳态误差,增加系统通频带,但会使系统变得不稳定。I的作用是使系统增加一阶纯积分,从而提提高系统一个无静差度,但会使系统相位裕量减小,稳定性变差D的作用是给系统提供阻尼,增加稳定性,但同时增加了高频增益,使系统中的高频噪声放大影响系统正常工作。)7.伺服系统是(反馈控制系统,由控制器、受控对象、反馈测量装置以及比较器等组成。控制器是按预定的控制规律调节能量的输入,以使系统产生所希望的输出。受控对象一般是指机器的运动部分。伺服系统通常是一个闭环的位置控制系统,其输入可以为

1、模拟电压

2、参考脉冲信号

3、二进制数字信号。而输出是机械角或线位移。)

8.数字微分分析法(DDA)(采用数字量表达加速度、速度及位置坐标,将加速度到速度和速度到位置的几分表达式,采用求和的方法进行近似值积分。从而产生增量式运动式控制指令)

9.超声波电动机(USM)(采用压电陶瓷逆亚电效应产生超声振动,并将这种震动通过摩擦耦合来直接驱动转子旋转或滑块的位移,具有结构简单。转速低,扭矩大等特点,作为一种无磁电动机而受青睐。)

性能指标:

(一)工作特性

1、量程,阈值,分辨率,灵敏度2,质量,(可靠性、漂移)3.环境影响

(二)静态特性,精度,误差,重复性,可复见性,线性度(动特性)1,时域指标、(上升时、峰值时间、最大超调量、调整时间、延迟时间、振荡次数

2、频域指标。机电一体化系统对传感器的性能要求需满足:1,量程足够,灵敏度高2,精度适当,线性度好

3、响应时间短,通频带宽

5、经济实用,成本低,寿命长)

10.机电一体化系统动态性能的参数设计原则:(1,足够高的谐振频率2,高刚度和低转动惯量3,适当的阻尼比4,尽可能小的传动间隙5,良好的摩擦特性伺服电动机的优点:它是受输入电信号控制,并作快速响应的电动机堵转矩与控制电压成正比,转速随转矩的增加而近似线性下降,调速范围宽,当控制电压为零时能立即停转。)11.感应同步器:

(是一种应用电磁感应原理来测量位移的高精度检测元件,有直线式和圆盘式分别用于大行程的线位移和角位移的测量,它的特点是抗干扰能力强,对环境要求低,机械结构简单,接长方便“路径”和“轨迹“的区别:路径只代表与轨迹有关的位置信息,轨迹是代表在空间直角坐标系或机器人连杆坐标系的位置——时间曲线,是具有适当的速度和加速度信息的路径轨迹不但要求路径连续,而且要求速度连续。)12.数据采样插补:

(采用时间分割法,是将定轮廓曲线分割为每一个插补周期的进给段,即轮廓步长,每个插补周期,执行一次插补运算,计算出插补点坐标,从而计算出下一个周期各个坐标的进给量。)13.PLC的定义:

(PLC是在工业环境中使用的数字操作的电子系统,他使用内部储存器存放的用户设计的程序指令,而这些指令用来实现逻辑运算、顺序操作、定时、计数及算术运算并通过数字或模拟输入/输出来控制各型机械和过程。)14.描写顺序控制的方法有:

(1,语句表语句表语句表语句表:是每一步必须实行的动作列表。

2、流程图流程图流程图流程图:采用方块表示每一个步骤,连线表示步骤到步骤的路径。3梯形图梯形图梯形图梯形图:表示各种触电、继电器线圈、电磁线圈、电动机等的电气连接图。4.、状态图状态图状态图状态图:表示每一步所产生的输出真值表,通常还表示由个状态到另一个状态的传递路径图

机电一体化中的模块机电一体化中的模块机电一体化中的模块机电一体化中的模块:控制模块包括通信模块。微计算机模块、软件模块和接口模块,其他还有接卸受控模块,测量模块,驱动模块,控制模块的功能是处理测量模块提供的信息,生成控制指令,输出给驱动模块的执行部件机。

15.机械传动主要有齿轮,蜗杆传动,丝杠螺母传和谐波传动几种。(蜗轮蜗杆副在一定意义上可看做是一种特殊的齿轮,只能用于传递垂直交错轴之间的回转运动,蜗杆一般有1~8个头,优点是传动平稳,噪声小。可自锁,但传动效率低,功率损失较大。为了减小负载转动惯量,在结构可在满足强度的前提下尽可能吧齿轮做小,选用轻质合金以及在齿轮上开孔等措施。)

16.谐波齿轮与普通齿轮副传动相比具有:

(1、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传动效率高

2、传动比范围大

3、同时啮合齿数多,运动精度高承载能力大。4,传动平稳,无冲击,噪声小

5、齿侧间隙可以调整

6、可实现向密闭空间传递运动及动力7,可实现高增速运动8,方便地实现差速传动。导轨副:用于引导运动部件的走向,保证执行件的正确运动轨迹,并通过摩擦和阻尼影响执行件的运动特性,它包括运动导轨和支撑导轨两部分)17.在设计机械传动装置对动态性能的参数设计要求有:

(1.足够高的谐振频率

2、高刚度和低转动惯量。

3、适当的阻尼比4,尽可能小的传动间隙5,良好的摩擦特性。)

18.机器人按照控制水平分:

(1、点位控制机器人

2、连续路径机器人

3、控制路径机器人控制路径机器人代表最高运动控制水平。)19.半闭环系统的定义和特点:(伺服系统中,当位置传感器安装在伺服电动机轴上时,用以间接测量工作台的位移时,这种间接测量系统就是x特点是可以避免传动机构引起极限环和爬行振荡,比全闭环容易实现,节省投资。)

20.机与电设计思想:

机电一体化专业自考 篇2

21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 作为科技人才的摇篮的高等教育正面临着诸多挑战。我国传统的高等教育主要借鉴了原苏联的模式, 专业划分过多、过细, 已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针对这一情况, 在机械工程学科下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就诞生了, 它融合了以前的多个专业, 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厚基础、宽专业”的教育目标。在此大背景下, 原来的机电一体化设计的教学内容、手段和方法已不能满足整个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 因此, 其自身的改革势在必行。

一、现行机电一体化设计教学上存在的问题

机电一体化设计大多由机电一体化和机械电子工程等相关专业的主体课程演化而来。若教学对象为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 他们自然有机电一体化设计的相关课程作为支撑;电子学专业的学生有模拟电子、数字电子及电子电路设计等课程为支撑。而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学生, 由于他们在电子学方面的前续课程仅有涉及基础理论知识的电子电工学等极少数课程, 所以在教学对象变化的同时, 原有的教学内容显然已经无法满足要求。

非机电专业与机电专业的机电一体化设计教学的目的是不尽相同的。对于机电一体化或机械电子工程等专业的学生, 他们有较雄厚的机电一体化相关知识, 因此, 对于他们的教学主要是放在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等各学科的综合性、系统性的设计上;而对于机械类专业所开设的机电一体化课程应以学生实际所学各种知识为基础, 较简单地传授机电一体化的基本理论和思想, 并在其中加上一些电子、计算机等薄弱环节的知识。

传统的教学以讲授教材上的理论知识为主, 另外再加上一些应用实例以巩固所学知识, 缺乏实践环节, 因此, 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有限的。

二、机电一体化设计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

对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机电一体化设计课程进行的改革实践, 其内容主要为整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改进教学手段、改变考核等。

1.针对教学对象重新整合教学内容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应该具备的前续课程为机械设计、机械原理、电工技术、模拟电子和数字电路、控制工程基础及微机原理等等。但实际上, 本科四年制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所学课程较多、较广, 很难单单只为满足机电一体化课程教学而设计整个课程体系, 所以除机械类课程外, 其他课程有的只是相关内容的简单综合和概括, 如电子电工技术代替了电工学、模拟电子与数字电路等, 还有一些则根本没有开设。很显然, 在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相当薄弱, 这为开展机电一体化教学造成了不少的困难。因此, 在课程内容上要适当加入一些电子、计算机方面的知识。但是, 这部分教学主要是针对一些相关机电一体化实例而讲授的, 并且占用的课时也不是很多。毕竟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机电一体化设计的基本思想和原理。

2.增加实践环节, 巩固所学知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传统教学重理论轻实践。我们培养学生的目的, 不是让他们记住多少东西, 而是如何去应用所学的这些知识, 因此, 仅在课堂上传授知识是远远不能达到目的的。开展实践教学十分必要, 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对机电一体化设计的课时安排作了一些调整, 授课时间由原来的72学时减少到48学时, 将减掉的24学时用做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 让学生做一个机电一体化的产品设计, 如数控机床改造、简单机器人设计等。通过课程设计全面培养学生机电一体化设计的意识, 加深对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的认识。由于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因此, 相比以前的纯教学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们除了增加课程设计外, 还增加了一些参观实习的内容, 通过简单的动手操作、拆装数控机床等机电一体化产品, 加强了学生设计过程中的机电一体化意识。

3.在教学中使用各种现代化工具,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降低理解难度, 培养学生利用工具处理问题的能力

多媒体教学软件在高校教学中已经普及。最普通的多媒体软件PowerPoint, 虽然简单实用, 在教学中也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然而其交互性和专用性相对较差。针对这一情况, 我们专门开发了适合机电一体化教学的多媒体课件。该课件主要应用Authware、Photoshop、Firework等各种多媒体软件, 结合多年机电一体化教学经验, 在一些难点、重点地方多采用动画以及实体照片、录像等各种方式创建而成。这一课件在教学实践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降低了理解难度, 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 提高了教学效率, 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教学任务重与时间短的矛盾。“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即将步入机械工程行业的学生, 掌握各种先进的处理工具, 尤其是计算机工程软件, 是十分必要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 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学习SolidEdge三维设计、Protel电路设计与仿真、Matlab/Simulink控制仿真、Labview虚拟仪器等软件, 并利用这些软件对机电一体化的部分重点、难点进行分析, 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机电一体化的认识, 并初步具备使用这些软件解决一些简单的机电一体化设计问题的能力。

4.改革考核方式,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在高校, 考试仍在很大程度上起着学习指挥棒的作用。在选修机电一体化设计的学生中, 有一部分人的主要目的是拿学分。他们平时学习不认真, 到接近考试时临时突击复习, 虽然也能通过考试, 但他们掌握的知识很不牢固, 没有达到教学要求。针对上述情况, 我们改革了对学生的考核方式, 变以往的闭卷考试为开卷考试, 变一卷定输赢为分批、分层、分散考查学生, 加大对学生平时的考查力度。另外, 在相应的重要章节布置一些小论文, 提高学生兴趣, 开发创造力。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措施, 扭转了一些学生的学习态度。课上认真听讲, 课下踊跃钻研的学习风气逐渐形成。

三、教学改革的主要成效

通过改革, 机电一体化设计教学取得了较大的成果, 在改革中获得了丰富经验。机电一体化设计教学改革有以下主要成果:重新整合教学内容, 使之更加适合教授非机电专业学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动手的能力, 增强了学生的创造性;运用现代教学手段, 高质量、高效率地传授知识;加大学生平时的考核力度,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然, 教学改革是一个长期的工作, 一次改革并不能做到一劳永逸。这就要求我们经常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及时解决这些问题, 让教学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

摘要:非机电专业的机电一体化设计课程教学改革, 针对教学对象重新整合教学内容;增加实践环节,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用各种教学工具, 培养学生利用工具处理问题的能力;改革考核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设计,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尹志强, 等.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2]张建民, 等.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3]吴振彪.机电综合设计指导[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4]刘杰, 张辉, 韩卫光, 范俭.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 1997.

机电一体化专业技师培养定位研究 篇3

一、机电一体化技师的人才培养定位

1.机电一体化技师职业定位

技师处于领导层的工程人员和操作层的技能人员之间的中间层。基本职能是从事技术的应用与运作,实施已完成的设计、规划和决策,并将其转化成现实的产品和成果。工作岗位在生产或服务的第一线,负责技术应用和现场实施,其工作中包括了局部的资源分配和管理职能。

同时,在整个技术技能群体中处于主要参与者或者骨干参与者的位置,熟悉生产中最重要的设备、机床、测量仪器和其他工具,掌握着详细的应用知识和操作技能,对一般的操作人员,负有监督指导的责任,并保证工作正常运转。

技师是将工程师的意图转化为实际工作的人,是技术技能群体活动的组织者和执行者。他们常常负责做出每日的工作安排,对日常的技术问题找出切实的解决办法。具体职位有车间技术组员、工艺员、施工员等。

2.机电一体化技师培养特点

机电一体化技师培养,有别于普通钳工或维修电工的技师培养,教学目标应围绕“计算机控制的机械设备”的安装、调试、检测、维修、排除故障等综合能力的培养,不能局限于具体的工件或部件。以机电设备为工作对象,要求技师应该充分了解设备“机”和“电”共性的东西。

3.“机电一体化”技术并不是机械技术与电气技术的简单叠加

机电一体化”技术并不是机械技术与电气技术的简单叠加,而是一种全新的技术发展趋势。它是在机械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处理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电子技术,并将机械装置和电子设备及软件等有机结合起来构成系统的总称。

4.机电一体化的分析研究对象

机电一体化的设备或产品,不论它的体积是大还是小,不论它的结构是复杂还是简单,也不论它的功能是多还是少,其实质都是由若干相互关联、具有特定功能的机械和电气要素组成的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这个课题的分析研究对象就是机电一体化设备或产品,是一个完整的“系统”。

5.机电一体化学科内容

机电一体化是一门跨学科的边缘科学,其知识结构由机械技术、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有机结合,涉及机械技术,如机械加工、液压与气动等;共性技术,如系统技术、接口技术、传感器技术等;电工与电子技术,如逻辑代数基础、集成电路基础、电动机及电磁装置技术等;计算机技术,如硬件系统、操作方法、软件等。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把机电一体化技师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在工厂企业的技术开发、技术改造、项目工程或生产一线等部门从事自动化控制程度较高的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维修等工作的复合技能型人才。

二、机电一体化技师必备的能力

现代新型技师除了能操作本专业领域内的普通设备,更应熟练掌握本专业领域内高、新设备的操作技能,同时技师又应该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具有独立解决生产技术难题的能力,具有现代企业管理的意识,具有良好的职业协作精神,具有吃苦耐劳、持之一恒的敬业精神。

1.理论知识

一般机电专业技师在企业所从事的工作都比较复杂、技术含量高、难度大、更新周期快,其专业知识所涉及的面往往包括了光、机、电、液、气、计算机等等。因此对技师的知识和能力要求是比较全面的,其应该具有较厚实的基础文化知识、较扎实的技术基础知识、较全面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应变和创新能力及不断更新知识的学习能力。

2.专业技能

技师应该是本领域的能工巧匠,高超的技能水平是其必备的素质。机电专业技师应全面、牢固、熟练地掌握本工种的操作及相关工种的基本操作技能。其从技能的层次上应该具有本领域的职业技能的自如性和敏感性,从技能的范围上应该是一个多面手,除掌握本工种的技能、技巧外,还应同时掌握其它一个或甚至几个相关专业工种的知识技能。

3.创新思维

在企业技师将是解决实际难题、研发新产品、技术创新及改造的主力军,而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创新的思维将贯穿始终,因此技师教育中将着重从学生的对职业技能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几个方面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培养技师所具有的技术创新能力也将是技师区别于高级技工的一个显著的特点。

4.敬业精神

由于技师在现代企业的技术创新中占据着越来越显赫的地位,敬业精神在其所担负的高、难、新创造性作业中将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技师教育中,要培养他们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培养他们热爱专业、热爱劳动、好学进取、高度负责、质量第一、严格纪律、团结合作、文明生产等优秀品质,培养他们在困难面前能吃苦耐劳、持之以恒的坚强的职业道德意志。

三、机电一体化技师的培养目标

1.思想素质目标

(1)强烈的创新意识,敬业爱岗

(2)技术精湛,德才兼备

(3)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

(4)对工作与学习锲而不舍,诲人不倦

(5)良好的公共关系,社交能力

(6)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7)饱满的工作热情,强烈的上进心

2.能力素质目标

(1)本专业知识结构。①有坚实的机械制造工艺、机床夹具及模具原理等专业理论基础,精通专业所涉及的机电、液气压控制、电工电子应用、自动化控制知识,并能达到综合运用;②具有机械原理及设计、数控机床与数控加工工艺编程技术等知识;③具备机电一体化产品或设备在安装、调试、运行和维护方面的基本知识,以及进一步开拓的各种新科技、新工艺、新知识;④懂得机械制造、安装、调试与自动化控制对接联系的边缘知识;⑤懂得本专业应用的计算机软、硬件知识和外语知识,能制定企业设备的年度或季度的保养和维修计划。

(2)本专业能力结构。①具备对机电一体化项目内各种内容的理解接受能力,并能在项目范围内提出自己的独到的见解,有创新与改进的能力;②具备对机电一体化项目进行制造、安装、调试的技术管理能力;③能对一般机电一体化项目按设计要求,编制出制造工艺方案,核定生产能力;④有良好的查阅、编写技术资料、技术报告、进行技术交流的工作能力;⑤能对引进项目进行有效的技术消化,至少一门的科技、公共外语的阅读能力;⑥能独立处理生产中出现的各种机械、自动化控制的技术问题;⑦熟悉各种通用机械设备、数控机械设备的基本结构、工艺特性、加工能力,并能操作、编程与维修;⑧熟悉各种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工作原理、元器件的属性、作用与适用范围,具备良好的查障、编程等能力;⑨能根据实际生产要求、按生产工艺提出组建计算机控制系统架构的技术建议;⑩有良好的生产设备、生产工艺的技术改进及技术革新的工作能力。

机电一体化专业自考 篇4

找中专上猎学网,中专学什么专业好,机电一体化专业就不错。查询拥有此专业的学校请登录猎学网。

专业介绍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将机械技术、电工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接口技术、信号变换技术等多种技术进行有机地结合,并综合应用到实际中去 的综合技术。是现代化的自动生产设备几乎可以说都是机电一体化的设备。中国机电设计迈入PLM全新阶段,正挑战着了前所未有的,不可预测的难题,一个个 久战沙场经久不衰精兵良将正褪去了昨日英雄的光环,唯有CAMEL VIEW 能够胜任军统三国,光复旧业的重任,此时数系科技与德国iXtronics GmbH公司携手共同开拓机电设计领域的新篇章,CAMEL VIEW 作为机电一体化设计系统,从产品的概念设计到产品性能的测试、验证、通过都是一体化的,流程化的、规范化的,在满足用户设计的前提下,数值实验的仿真与结 果的验证无不精确化,支持复杂环境下,多工况,多耦合场设计.就业方向

1.就业岗位群: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应用领域广泛。毕业生主要可从事数控设备的维护、调试、操作、制造、安装和营销等技术与管理工作,就业岗位群大。主要可适应的岗位与就业方向为:1)从事数控设备的安装、调试、生产运行、维护等方面的技术工作;

2)从事数控设备(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和其它数控设备)的编程、操作工作;

3)从事数控设备的技术改造、技术革新、电气维修、销售和售后服务等工作。

2.专业核心能力: a、掌握典型数控设备的维护能力; b、掌握典型数控设备的操作的能力。

3.本专业的核心课程有:液压与气动技术、机械制造工艺与工装、数控原理与系统、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模块、数控机床机械结构、数控机床电气控制、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模块、CAD/CAM应用技术、Solidworks以及电力拖动,电动机原理结构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机械、电子、液(气)压一体化技术基本理论,掌握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操作、维护、调试和维修,掌握应用机电一体化设备加工的工艺设计和加工工艺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中级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开设

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加工机床、机械加工工艺、互换性与找中专咨询电话:400-6869-113

找好中专 上猎学网:http://px.liexue.cn/course_941/15-15-0-0-1.html 测量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检测技术、数控技术、电气控制技术、机电传动控制、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可编程控制器及应用、机电一体化系统与设计等。

扩展介绍

机电一体化着重以电子硬件、电脑程式或软件,对机械进行控制,有别于以往机械工程专科较少触及电子方面。当中较为人熟悉的机电一体化成品为机器人,其技术 亦会应用到工业生产中所使用的机械臂及生产线自动化上。不单在工业生产上,在一般我们常接触的,如小至体内微血管手术机械臂,大至航天飞机、空间站都有应 该其技术。现时不少固有的产品亦开始加入自动化控制的元件,如汽车及铁路。

更多院校及专业详情请上猎学网查看!

机电一体化专业简历 篇5

机电一体化专业简历

姓名:

-

国籍:

中国

无照片

目前所在地:

广州

民族:

汉族

户口所在地:

阳江

身材:

168 cm 50 kg

婚姻状况:

未婚

年龄:

23 岁

培训认证:

 

诚信徽章:

 

求职意向及工作经历

人才类型:

普通求职

应聘职位:

技工类:技工类 机械/设备维修类 机电类 电子/邮电/通讯类

工作年限:

0

职称:

无职称

求职类型:

全职

可到职-

随时

月薪要求:

1500--

希望工作地区:

广州 东莞 佛山

个人工作经历:

/07--/01 广州华栋香精香料有限公司    设备维修与保养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

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

最高学历:

大专

毕业-

2007-06-01

所学专业一:

机电一体化

所学专业二:

汽车检测与维修

受教育培训经历:

/09--/09 阳春市第三中学       生物班         普高

2004.9-2007.6   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 机电一体化     大学专科毕业证

 

语言能力

外语:

英语 一般

   

国语水平:

良好

粤语水平:

优秀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本人工作认真,能吃苦耐劳.责任心强,在大学期间主修课程有大学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机械基础、机械制图、CAD制图、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工基础、单片机原理等专业课程。

 

详细个人自传

 

有一定计算机基础、office 、AOTOCAD知识,能从事于基本的.制图工作。有一定的电子基础、机械基础能从事与机电、电子方面有关专业的工作。

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发展 篇6

摘要:机电一体化是机械、电子、光学、控制、计算机、信息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它的发展和进步依赖于也促进相关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本文介绍了机电一体化的发展现状、就业情况,分析了机电一体化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发展对策。关键词:机电一体化发展方向 发展现状 对策

前言:本文主要介绍了机电一体化的发展现状、就业情况、发展方向,并就如何提高我国的机电一体化水平提出对策,解决部分人对机电一体化发展前景模糊的问题。正文: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出路很宽,正是因为太多的选择在我们面前,导致很多人在选择工作的时候迷茫,甚至工作后发展仍然迷茫。学机械的饿不死,也吃不饱!这个社会上很多有着相当机械天赋的人整天做着低层次没有创造力的工作,也有很多资质一般,但因为把握住某些机会生活的很滋润的人。因此,正确把握机电专业的发展方向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能让我们少走弯路,直奔光明前途。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又名机电一体化专业,是将机械学、电子学、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等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广泛应用于交通、电力、冶金、化工、建材等各领域机电一体化设备及生产自动化过程。主要研究对象是机电一体化系统,包括执行机构、控制器、检测装置、动力装置和传动装置。此专业以现代控制理论、现代检测技术、故障诊断技术、微计算机技术为基础,重点研究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制造、应用中的检测、诊断、控制和仿真等问题。该专业的研究生主要学习机械工程的相关知识,掌握基于计算机信息处理和自动控制理论的机电系统集成技术,日后多从事机电系统研究、开发、应用及教学工作。

机电一体化的现状:

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制造大国,随着产业结构的布局调整,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机床电气制造业等重点发展行业的工业总产值逐年增长。近几年的发展现状,已显示机电行业,特别是电气行业处于平稳和较快的发展态势之中,机电行业的经济运行持续高速增长,并保持持续稳定的增长。机电产业的发展必然带来人才需求的增长,技术的进步必然要求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从大体上来看,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处在前列,特别是高技能人才供不应求,十分抢手。信息控制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对个领域的渗透,电子技术对机械制造领域的渗透,以及新兴技术的综合应用,使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成为急需。大量的更为先进的机电设备投入生产,对操作和维修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机电技术应用人才的需求量将更大。随着我国和各地工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毕业生的需求量将逐年增加。随着产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机械与电子技术已变得密不可分。总体上,从业人员数量没有明显的上升,反而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呈下降趋势。与之相对应的是,机电行业对从业人员的知识和技能要求是越来越高,对机电技术综合应用的技能型人才有着较大的需求。同时,技术的革新,带来从业人员结构的变化,使机电从业人员的平均年龄呈下降趋势,而随着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生产效率的提高,员工的工资收入呈逐年上升态势。但是, 总体来说, 目前机电行业仍以劳动密集型为主, 自主创新能力还很薄弱, 尚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

就业情况:

机械电子工程是工科专业,应用面非常广泛,就业也相对容易。毕业生可进入企业、科研院所、政府机关、高等院校等部门,从事机电系统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电气控制、工程设计与开发、控制系统设计等方向的理论研究、试验测试、产品开发、技术管理等工作。具体到地域,主要集中在东北、山东、湖北、江苏等机械发达地区。具体一点来说,出路一:机械设计工程师;出路二:设备工程师;出路三:机械工艺工程师;出路四:机械加工等等。研究方向:

有机电控制及自动化、机器人技术、机械系统动态测试与故障诊断、现代传感器与测控技术、机电产品设计与控制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方向: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食品、钢铁、航天、航空、海洋勘探及煤炭等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使得这些行业有了日新月异的发展。比如航天、航空领域通过远程控制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技术的应用实现了航天、航空机械从有人化向无人化方向发展,从而能够进行许多由于人体本身局限而不能进行的科学探索。因此机电一体化技术在这些领域的广泛应用也是一个必然结果。由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独特性和综合性,使其发展更加具有自身特点。同时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学技术,也使得它能够向着不同的方向发展。如果它向着智能化、模块化、微型化3个方向发展,就使得机电一体化产品有了更高的集成性,从而实现了产品的模块化,这样就可以实现在一个平台可以集成多个功能。而不用制造单一的专用工具,只要更换不同的工作模块就可以完成各项工作,这样就可以扩大产品的使用范围。除了以上的 3 个发展方向之外,也可以向着数字化、网络化、人性化的方向发展。数字化使机电产品可以实现远程控制,而且也可随着人的想法进行控制,使得工作更加人性化,网络化则实现了多个机电产品的联合工作,从而能够完成一些复杂的任务,也使得人的劳动强度与风险有了很大的降低。机电一体化技术在这些方面的发展,使得产品具有了更广的应用和使用空间,也使得机电产品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实现了机电产品一机多用的能力,减少了重复制造、重复研发,使资源得到了有效的利用,减少了消耗,实现了机电产品的绿色发展。

我国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发展对策:

1:加强基础研究机电一体化涉及的学科领域广,要赶上或超过世界发达国家机电一体化水平,就必须加强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利用新原理、新理论带动机电一体化的突破。2:注重人才培养

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发展中国家的人才大量向发达国家流动是当今一个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问题。如何培养人才,如何留住人才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机电一体化涉及的技术很多,培养这方面的人才应按照“机为主,电为次,控制、计算机和信息为辅”的原则。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机械设计理论、方法,掌握电子、控制的基本原理,能利用计算机进行设计、管理,会选用电器元件和传感器,并具有初步的软件编写和开发能力。培养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大专生、技师、操作维修人员等各神不同层次人才从事和适应不同工作。3: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

机电一体化要注重产品的创新,当今的市场是用户的市场,用户至上是企业的宗旨。只有不断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要求,开发出新产品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开发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从产品的造型、功能、结构、材料、传感检测、控制等方面进行创新性的研究。机电一体化技术集中体现在其产品上,换句话说,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先进性反映一个国家科学技术的发达程度,特别是一个国家的加工制造、材料、传感检测、控制等方面的水平。企业的生存基础是产品,只有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开发新产品,企业才能生存、发展和兴旺发达。因此,一个国家和企业要抓住现在、着眼未来,用一只眼看着目前的市场,一只手握住现有的产品;用另一只眼盯着未来,用心去钻研未来的市场,去想将来的需求,同时用另一只手去组织研究开发满足未来需求的新产品。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经济全球化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结束语: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各种科学技术之间相互交叉、整合的结果也是科技研究人员辛苦的结晶,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对工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都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相信,随着科技人员研究的不断深化,将会有更多的技术相互交叉、整合,进而出现更为先进、便利、有效的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广阔发展前景也将越来越光明,它们将带动社会生产力向着更高层次发展,而我们人民生活水平也将提高得更快。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一定会有一番作为!

参考文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成文斌。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1(2)王宣银。机电一体化的创新及发展方向。2000,6(6)戴华。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11月第七卷第四期。孟庆春。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2年第 22卷第1期。袁帆。机电一体化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苏延年.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黄宋义.工程机械中机电一体化的应用[J].科技资讯,2009(18):33.刘庆民.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科技致富向导,2011,(12)胡家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21)。仝永康.浅析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趋势[J].科技风,2009,(10).刘占朝.浅谈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华章,2011,(20).孙虹丹。浅谈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煤矿机械中的发展及应用[J].2011,(24).陈鹰 机械电子工程学科的范畴与内涵 1998(z3)朱志成 试论机电一体化的发展方向 1997(02)张永红 任重而道远--自动化仪表行业机电一体化的回顾与展望1997(02)张建民 国内外机电一体化发展概况 1996(05)李天庆 计算机集成家电系统和HomeNet[期刊论文]-机械与电1999(03)荣烈润 面向21世纪的高科技--纳米技术[期刊论文]-机电一体化 2001(2)姚小群.陈统坚 展望新世纪的制造技术[期刊论文]-东莞理工学院2002(2)20、21、22、邱士安,胥宏.机电一体化技术[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张杨林.机电一体化技术进展及发展趋势[J].机械制造,2005,6(43):22-24.田永利 机电产品中广义执行机构方案自动生成原理及应用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特色建设 篇7

一、“分方向专门化项目 (2+0.5+0.5) 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分方向”即专业培养方向分为煤矿机电方向和通用机电方向。煤矿机电方向培养从事煤矿机电一体化设备和系统的安装、调试、运行、操作、维护、检修、技术改造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通用机电方向培养从事通用机电设备的生产、安装、调试、运行、操作、维护、检修、技术改造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学生可以按个人就业取向在第三学期末之前任选一个方向。

“2+0.5+0.5”即前两年进行理论课学习及基本技能训练, 第三年的前半年完成核心技能训练和毕业设计, 后半年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

二、“分方向专门化项目 (2+0.5+0.5) 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背景

我院为煤炭行业院校, 过去30年培养的矿山机电专业中职毕业生绝大部分服务在河南省的各煤炭企业, 良好的素质和技能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这为我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

河南是煤炭生产大省, 煤炭生产需要大量的机电技术人才, 尤其随着煤炭生产形势持续好转, 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人才资源不足已成为制约煤炭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同时, 与机电产品相关的其他企业对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型人才也有较大的需求。因此, 培养适合本地区发展需要的机电一体化高等应用型人才就显得非常必要而且紧迫。

另外, 调查显示社会对本专业学生技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加强实践教学也势在必行。

鉴于以上情况, 我院确立了“服务煤炭特殊行业, 兼顾社会通用行业的‘分方向专门化项目 (2+0.5+0.5) 人才培养模式’”。

应该指出, “分方向专门化项目 (2+0.5+0.5) 人才培养模式”也是在专业建设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专业开设的初期, 为使专业体现“服务煤炭特殊行业, 兼顾社会通用行业”, 只是采取在《机电一体化系统》课程中融入了部分矿山机电设备的内容, 在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方面偏向煤矿。由于不管将来从事哪种职业均学相同课程, 结果导致从事煤炭岗位的对煤炭机电设备认识不够, 而从事其他岗位的所学煤矿机电设备知识用途不大, 且影响其他内容的学习。针对这种现象, 在2006年暑假对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了及时调整, 形成了目前“分方向专门化项目 (2+0.5+0.5) 人才培养模式”。此模式经试用,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与“分方向专门化项目 (2+0.5+0.5) 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即两个培养方向在前三个学期开设完全相同的基础、专业基础和部分专业课程, 而从第四学期开始, 部分专业课程及实训项目根据不同的培养方向分别设置。课程体系框图见图1。

四、实施“分方向专门化项目 (2+0.5+0.5) 人才培养模式”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1.认真组织专业教育, 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培养方向。自新生开展入学教育起, 就让同学们为选择方向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加强就业形势的宣传, 让同学了解就业市场现状;邀请在煤炭企业有成就的校友来校讲座, 宣传煤炭企业, 引导学生选择煤矿机电方向。

2.针对学生选择不同的培养方向后, 给教学的组织和管理带来的困难, 主要采取了如下措施:相同课程仍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授课, 不同课程则打破按班授课的传统模式, 实行分方向组织教学和管理的模式。

五、“分方向专门化项目 (2+0.5+0.5) 人才培养模式”产生的效果

1.“分方向专门化项目 (2+0.5+0.5) 人才培养模式”受到了学生及学生家长的普遍认可与积极响应, 并且选择煤矿机电方向学生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

2008届机电一体化毕业生共489人, 选择煤矿机电方向的学生共225人, 选择通用机电方向的学生共264人, 分别占学生人数的46%和54%;

2009届机电一体化毕业生共621人, 选择煤矿机电方向的学生共298人, 选择通用机电方向的学生共323人, 分别占学生人数的48%和52%;

2010届机电一体化毕业生共721人, 选择煤矿机电方向的学生共446人, 选择通用机电方向的学生共275人, 分别占学生人数的62%和38%。

2.毕业生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充分肯定与赞同

机电一体化专业自考 篇8

关键词:职业教育 “一体化”教学模式 应用与实践

课 题:本文系2016年度山东省青少年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技师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一体化”模块式教学应用研究》(J14WG106)研究成果。

我国对教学模式感兴趣的学者从没停止过对职业院校教育模式的探索。他们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一是探讨国外职业院校的教育模式具有什么样的特点;二是探讨研究对我国教学模式发展方面的启发;三是探讨研究在我国职业院校教育模式改革与实践中的应用。其中对“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创新是最受关注的。

一、当前我国学者对“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情况

第一,考察“一体化”教学应用领域的范畴。逐渐拓展“一体化”教学应用领域的范畴,由最初的体育方面教学,到后来的以生产业为主的加工行业的课程,到最后发展到现在的信息、医学护理等不同领域的职业教育教学中。

第二,研究在不同专业的应用中“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不同特点,其中最为受到关注的是加工类专业的理论、实践教学一体化。

第三,从对“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由最初的认识层面逐步进展到运用过程方面的研究。从教学的各个方面如营造氛围好的环境、教学方面信息的充分运用和教学形式的合理安排、对教学内容的评价、师资队伍的建设与提升等等,侧重于将理论内容的学习与实践教学内容方面的结合,实现在实践中用理论指导。

二、职业院校教学模式的研究现状

职业学校的课程构架往往是以先语文、数学等课程,后机械制图、机械基础等课程,再技能实训课的三部走形式。其突出点是在课程顺利进行的前提下,保证课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并且做到以单一课程为中心。采取理论内容与实训内容联系不密切的教学方式;采用先进行理论课程的学习,再进行实训课程的学习,将学科分开进行,分不同的阶段实行,每科单独进行结课考试的实施程序;采用以每人的卷面成绩为标准,将测评学科的唯一标准确定为学科理论部分的测试,测试成绩被进一步强化的教学评价与反馈;在建设与管理方面人为地将理论课教师与实训课教师分开。在这种以往的教育模式中,仅仅把学生当做教育的对象和客体,学生的培养和发展的主体性被大大的限制和束缚。

当今社会的职业教育中,一种较普遍的现象就是学生厌学,学校、班级的管理和教学质量的提高等方面已经严重受到影响。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说,他们大多在中考时失败,有着薄弱的文化基础和较差的行为习惯,自制力极其缺乏;在性格方面早熟,表现欲望极强。职业院校的学生有其独特的个性特征。要想做到有的放矢的教学,在组织教学时就必须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智力水平。

三、淄博市技师学院机电专业教学模式的现状

通过几十年的发展,笔者学校机电专业在教学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特别是近几年来技能训练课以实训周的形式展开,学生进行技能训练的时间大大增加。2005学年第二学期,学校就开始实行机电专业学生实训周,由刚开始的每学期只有一周时间搞实训,到2006学年每班都有四周时间集中上实训课。实训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技能水平,但同时很多问题也凸现出来。与此同时,在学校与当地企业的密切联系下,近几年来多个校企合作班成立。学校成功地将近200名优秀的专业人才送入企业。学生学习专业的热情也从很大程度上被激发,形成了“以能促专,以专促教”的专业特色。但是,从长期的发展眼光来看,学院的专业发展遇到了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

1.专业理论课教学效率低

为了实现“一课一得”的教学目标,减少教学任务量,将学习难度大的内容删减的方法被大多数教师采用。教师虽然引导学生对机械制图等专业学科进行了有顺序的系统学习,但仍然没有得到满意的教学目的,更让人失望的是在进行了一年的机械制图等学科的教学后,学生在使用游标卡尺方面还是很困难。在进行专业课教学时,实习指导教师还要反复讲解没有被学生掌握的基本专业技能。这样就会不断地浪费时间,致使机械制图等学科教学的效率降低。

2.理论内容的讲授和实训内容的讲授做不到紧凑结合

要想让学生的实训内容有序地进行,我们将根据学校现有的资源情况,让每个班级交叉去进行实训内容的开展。通常按时间顺序来安排实训教学,让几个班进行理论知识的讲授同时让另外几个班进行技能内容的讲授。这样的安排致使只有极少的班级能做到所学理论内容与实践内容相结合,其他班级就会出现学生理论内容的学习与实操内容的练习相脱节。

3.实训内容的学习存在安排、管理、评价等方面的欠缺

虽然淄博市技师学院机电专业进行了有序的实训组织,各种资源也被充分的利用,但却导致工作过程中无形增加了实训指导教师的工作压力,在实训内容的测评考核与学生测评考核之间的衔接也就很难做到。这样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的有效体系很难形成,也就不能系统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方法。

4.品牌效益没有使每一名学生得到真正的关爱,只是让部分学生受益

近几年来,学校一直和企业合作成立校企合作班,在选拔学生进入校企合作班时需要经过学校和企业两方面的严格筛选。虽然从一方面看,进入校企合作班的学生非常优秀,有着非常突出的成绩和较高的道德品质,但他们却把学校各种资源的利用比例增大,绝大多数的资源被他们利用。从全院资源的分配角度来看,其他学生能利用的资源就会很少,对他们来说可能是一种教育上的不公平。

四、淄博市技师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一体化”模块式教学的研究

通过搜索国内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方面的各种文献资料,对搜集到的有关教学模式的资料进行提炼,着重从两个方面整理、分析近年来有关“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成果。其一,通过搜索关于“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不同认识的论文并且对其进行提炼和归纳总结,以便确定我们研究的依据;其二,较新颖的观点和看法被研究人员从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研究中提炼并整理出来,突出职业教育应用中“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创新点,明确这一领域的研究重点与方向。这方面主要包括营造氛围好的环境、教学方面信息的充分运用、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角色关系和多种形式的教学过程等环节,明确“一体化”教学程序等问题。

将淄博市技师学院机械工程系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设为研究对象,研究在钳加工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活动中“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情况,提炼出规律性的程序,将职业院校“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适用性和有效性进行总结,肯定对职业教育教学活动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总之,通过对这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的多年研究,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当今社会非常关注“一体化”教学模式,有关“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课题被广大教育工作者和教学一线的教师采用,进行了积极的、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显著的效果。学院若根据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发展现状,加大“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施,将对理论课程教学和实训课程教学的密切结合,提高实训教学的组织、管理、评价水平等方面有着重大的意义。

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 篇9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机电一体化;教学研究

机电一体化是综合性很强的专业,所涉及的课程理论和实践性均较强。

项目教学法是杜威在“做中学、学中做”中发展起来的教与学的模式,这一模式突破了传统的“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技能和知识创新,在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能有效地建立课堂与生产实践的联系,充分体现“以能力为本”的职教理念,有助于培养学生能力,体现教师的创造性。

一、机电一体化专业项目教学的特点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以信息处理为基础,集机械制造、微电子、计算机、现代控制、传感检测、信号处理、网络通信、液压气动等技术于一体的复合技术。

机电一体化的课程内容具有综合性、先进性、应用性等特征。

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方法,可以综合训练学生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其他关键能力。

而项目是指以生产一件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为目的的任务,能将某一教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结合在一起,和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有直接的关系。

通过项目教学,学生能独立进行计划、自行处理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解决实际问题。

结束时,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师生可共同评价项目工作成果。

二、机电一体化专业项目教学的设计

项目教学法与传统的教学法相比,有很大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改变了传统教学法的三个中心,即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由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由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现场教学为中心。

所以,在运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要遵守下面的四项原则:

1.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指导作用

2.项目的选取是学习的关键

3.创设合作学习的环境是教师最主要的工作

4.要以学生完成项目的情况来评价学习效果

三、机电一体化专业项目教学的案例——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是一种项目教学的很好的方法。

毕业设计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完成一个具体的项目为线索,把教学内容隐含在项目之中,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经过思考和教师的点拨,自己解决问题。

在完成项目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习惯,学会如何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查阅资料,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1.毕业设计选题

毕业设计要确定设计项目,项目中包含几个课题,由指导教师制订设计任务书。

每份设计任务书中包含课题名称、与设计有关的各项技术参数和条件、设计要求和任务、要求学生完成的工作量等。

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实际情况,选择所在单位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或有兴趣予以解决的问题。

2.设计过程

经过毕业实习阶段,学生围绕自己的设计题目搜集了有关的资料,对于要完成的课题有了一定的认识,就可以进入设计阶段。

这个阶段要经过形成设计方案、优选方案、设计计算、编制技术资料(包括绘图)等步骤。

形成设计方案时,教师的指导方法是立足于启发诱导。

启发学生形成正确的设计思路和确定方案,而不包办代替,但也绝不能放任自流。

由学生自己根据设计要求和对该课题搜集的资料初步定出一种或几种设计方案,然后对每种方案进行优选,这是学生学习一门课程所不能得到的训练,而又是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具备的能力。

方案确定后,就要进行设计计算,如果是结构类型的课题,必须进行传动、强度、动力等方面的计算;如果是工艺设计类型的课题,必须进行工艺余量、尺寸链以及工艺装备方面的计算。

同时要进行零件结构设计或编写工艺规程,绘制各种草图。

进行设计计算时要有科学的严肃性,要实事求是,一丝不苟。

在完成必需的设计计算之后,就要编写一份技术文件,包括设计说明书和一套图纸。

学生要认真按标准进行绘图,使绘图能力经过毕业设计能有显著提高。

四、项目教学法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把好项目设计关

在项目教学的过程中,“项目”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项目”设计、编排非常关键。

首先,“项目”设计要有明确的目标。

要求教师把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细化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课题”,用这些小的“课题”来体现总的学习目标。

2.“项目”设计要符合学生的特点

不同学生,他们接受知识的能力往往会有很大的差异。

教师进行“项目”设计时,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文化知识、认知能力、年龄、兴趣等特点,便于因材施教。

项目教学法是当今学校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没有现成的方法和模式,值得大家共同探究。

职业学校机电一体化专业《电工电子》课程教学【2】

摘要:职业学校《电工电子》课程在机电一体化专业中的地位与其他专业有区别。

本文根据中职《电工电子》课程在机电一体化专业中的定位,提出了在机电一体化专业中开展《电工电子》课程教学方法。

上一篇:纸飞机模型大赛作文500字下一篇:有奖问答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