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机电一体化论文

2022-04-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工业机器人是面向工业生产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它能在生产环节替代人工完成生产活动。随着国家智能制造政策的引领,工业机器人技术受到企业的广泛关注;机电一体化是电气自动化专业重要的专业课,是工业生产领域自动控制的基础课程,学生在全面地掌握了上述两门课程后,其电气自动化专业相关技能才能得到快速提升。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工业机器人机电一体化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工业机器人机电一体化论文 篇1:

工业机器人嵌入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

摘要: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工业机器人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为了解决工业机器人才紧缺的问题,将工业机器人技术嵌入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对于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改,融入工业机器人专业的专业课程,让机电一体化的学生参加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证书的考试并获得证书,既满足教育部提出的“毕业证+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要求,也可以充分锻炼学生在工业机器人方面的能力,满足工业机器人人才培养方案的需求,满足企业对于机电一体化人才从事更高一级的设备维修与维护和直接面向工业机器人工作对象的需求,使得学生更好的胜任工作岗位,促进机电一体化学生的就业,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的专业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0 引言

根据工信部发展规划,2020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应用人才缺口将近20万,且每年有望在增速25%以上,制造业高技能人才缺口逐年加大,因此工业机器人应用人才结构性矛盾也日益突出。面对企业对工业机器人人才的需求,切实需要实用、有效的教学资源培养更多能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工业机器人本质也是一种机电一体化设备,工业机器人的核心技术有三大领域,分别是伺服电机、控制器和减速器,这些课程也是机电一体化专业学习的内容,但是机电一体化专业的课程更加侧重于工厂电气控制、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基础等课程的讲解,为了解决工业机器人快速培养工业机器人人才,将工业机器人课程植入机电一体化专业的课程中,使得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具备工业机器人人才技能。

1 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研究的重要意义

目前机电一体化行业就业形势虽然很好,但是随着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企业对于机电一体化人才要求越来越高,简单设备维修维护的工作都分配给中职的学生来做,高职的学生主要从事更高一级的设备维修与维护,有一部分同学直接面向的工作对象就是工业机器人,为了更好的满足岗位对于机电一体化人才能力需求,将工业机器人专业课程融入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中,使得学生更好的胜任工作岗位。

2 工业机器人人才培养方案调研

2.1 对安阳市周边高职院校工业机器人人才培养方案调研

课题组对安阳市周边开設工业机器人专业的近10所高职院校进行网络调研,通过调研各院校工业机器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目前工业机器人人才培养方案中无论是人才素质培养目标、专业培养目标都区别不大,课题组着重从课程方面研究,经过调研课程安排区别也不是很大,以安阳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方案为例如表1。

2.2 对安阳周边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调研

课题组同样对于安阳周边开设机电一体化专业的近10所高职院校进行网络调研,通过调研各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人才素质培养目标和专业培养目标都区别不大。通过调研目前机电一体化专业培养方案中的课程区别不是很大,以安阳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方案为例如表2。

2.3 对安阳市工业机器人相关企业人才需求调研

课题组通过走访部分相关企业,目前我市经营工业机器人的企业不多,目前有安阳德众工业自动化有限责任公司、哈工大安阳智能制造机器人小镇等公司,经过调研对于工业机器人人才所提供的工作岗位如表3。

课题组通过对一些公司走访调研发现,一些公司由于缺少专业工业机器人运行维护人才,以及专业的编程操作人员,只能放弃采用工业机器人,所以安阳需要培养一批素质较高,技术过硬的工业机器人人才。

2.4 对数据分析并找到目前两种人才培养方案的联系以及企业对于工业机器人人才技能的需求

经过课题组的调研发现安阳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方案上的差别在于机电一体化专业侧重于通用设备的自动化生产线的检测维护改造和运行管理等方面的人才的培养,工业机器人专业的侧重于工业机器人操作、工业机器人调试、工业机器人生产线维护、工业机器人设备集成和改造等方面的培养,以安阳职业技术学院的课程对比来看,工业机器人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仅有三门专业课的差别,再加上工业机器人从本质上来讲就是机电一体化产品,将机电一体化专业中的一些专业课深入研究,就可以引入工业机器人相关的专业知识,让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既能够满足本专业人才岗位能力需求,同时也可以满足工业机器人人才岗位能力的需求。

从企业对于工业机器人人才能力需求分析,从事工业机器人相关工作的学生需要能读懂工业机器人系统机械结构图、液压、气动、电气系统图;会使用电工、电子常用工具和仪表,能安装、调试工业机器人机械、电气系统;能选用工业机器人外围部件,能从事工业机器人及周边产品销售和技术支持;完成机器人精密组装,能够集成机器人周边设备,实现机器人与外围设备通信,机器人简单示教调试和生产过程中操作机器人等工作,需要学生们具备设备拆装、电气控制部分的安装、工业机器人与外围设备通讯、机器人调试以及操作编程等能力。

3 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教学对策

3.1 根据数据分析对机电一体化专业和工业机器人两种培养方案的联系进行准确定位

对比安阳职业技术学院工业机器人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与机电一体化专业的课程,为工业机器人课程融入机电一体化课程提供了基础,从工业机器人课程安排来看,工业机器人专业的课程是将机电一体化专业中的电子技术、机械设计和数控编程换成了工业机器人概论、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和工业机器人虚拟仿真课程,最后的综合设计也有所不同,分别为机电专业毕业设计和工业机器人专业的毕业设计。

3.2 合理编排增减教学内容

通过分析两个专业的联系,为了使得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既可以完成本专业人才培训计划,同时满足工业机器人专业人才能力需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增加《工业机器人概论》、《工业机器人编程与应用》以及《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等课程,去除掉《机械制造基础》、《数控编程》、以及《电力电子》课程。机电一体化专业《传感器》这门课程中,选用教材是既要展示出传统传感器的种类和工作原理,同时也要讲述工业机器人设备上使用的视觉、压力、温度和湿度等传感器,侧重于工业机器人的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安装使用方法;《自动化生产线》课程教材选择的时候侧重于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的工作原理的介绍,这样在讲述的过程中,学生们可以更加清楚了解工业机器人在生产线上的使用;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中,讲述机械零部件设计的时候,将工业机器人零部件的结构和设计融入进去,例如讲减速器的时候可以将工业机器人使用的RV减速器、谐波减速器融入进去,这样可以让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更好的了解工业机器人的结构;在实训课程方面,安排有金工实训、机加工实训、工业机器人操作实训、工业机器人电气与装配实训。通过这些教学设计与改革,培养出符合工业机器人专业的能力需求的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

3.3 优化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

基于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考核试点的建设,该考核试点建设过程中,基于平台开发了新形态课程及资源包,技术基础类资源包,操作与编程类资源包,维护与维修类资源包,教师们不仅可以上课使用,丰富自己的课堂内容,同时可以将资源包发布到网络平台上,建立翻转课堂资源,使得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同学们可以在课下多接触一些工业机器人相关的专业的知识,学生们通过学习知识与老师交流,可以加深理解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4 转变考核评价方法

课程考核方式改革要着眼于科学全面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强化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核,把“注重考核学生实际能力”、“全面考核”、“过程考核”等先进理念贯彻到课程考核方式改革中,建立双向式、沟通式的考核信息反馈机制,发挥考核促进教法和学法改进的作用。

3.5 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水平是影响和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要想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也获得职业技能证书,需要老师也具有“双素质”,这也是高校提出“双师型”教师队伍内在需求。所以在教学改革与教学过程中,还特别重视和强化“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与成长。鼓励机电一体化教师去工业机器人企业兼职,积累实际工作经验,并把这种实践经验进一步充实和丰富到教学内容中,提高教学质量。

3.6 优化教学设计

新时代的年轻人思维活跃,对新鲜事物接纳度很高,教师要积极提升自身信息化教学水平,尽可能多了解学生的喜好,充分利用新媒体、新技术、新理论在学生中的优势,坚持教学手段创新。积极学习多媒体教学理论和技术,例如数字化、信息化教學,不拘泥于课本,采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教学手段结合,为学生营造真实、具体、生动的工作场景氛围,尽可能消除对于机电一体化或是工业机器人设备的陌生感,引导学生“体验式”学习,充分获得知识,将教学设计融入信息化手段,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课程知识。

4 结论

总之,将工业机器人技术嵌入机电一体化专业中,加速工业机器人人才培养速度,同时也为机电一体化专业提供新的就业途径,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的专业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义节.工业机器人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展望[J].科学技术创新,2020(1):89-90.

[2]朴圣艮.工业机器人的应用现状及发展[J].农家参谋,2019,

(23):137.

[3]聂素丽,侯红科,邹少琴.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的内涵及需求分析——以厦门市为例[J].无线互联科技,2020(6):121-122.

[4]杨雪君.机电一体化技术及专业前景[J].商业文化,2013(20):140.

[5]田闯.工业机器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20):156-157.

[6]王艳波,等.1+X证书制度下高职工业机器人人才培养有效性研究[J].教育,2020(06):53-54.

[7]王艳波,等.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方法研究[J].社会科学,2019(08):345-347.

作者:王艳波

工业机器人机电一体化论文 篇2:

浅谈机电一体化与工业机器人结合教学

[摘 要] 工业机器人是面向工业生产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它能在生产环节替代人工完成生产活动。随着国家智能制造政策的引领,工业机器人技术受到企业的广泛关注;机电一体化是电气自动化专业重要的专业课,是工业生产领域自动控制的基础课程,学生在全面地掌握了上述两门课程后,其电气自动化专业相关技能才能得到快速提升。这两门课程有区别但又有相通性,如果将这两门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大大提升专业影响力,提高教学效率。将从机电一体化与工业机器人结合教学模式入手,探讨机电一体化与工业机器人结合教学的方式方法。

[关 键 词] 机电一体化;工业机器人;结合教学

作为职业院校来讲,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运用一体化教学方法,使課堂教学从传统的讲授法转变为学生为主体、老师辅助学习的模式,在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快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让学生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岗位需要。机电一体化与工业机器人都属于动手操作性较强的课程,将两门课程结合在一起进行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自动化控制领域相关知识的理解,快速提升学生技能。

一、机电一体化与工业机器人结合教学的原因

作为智能制造的两大热门课程,机电一体化与工业机器人结合教学,它的好处体现在:(1)知识点整合,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过程中,两门课程有很多知识点存在重复,学习进度存在不合理性。将机电一体化和工业机器人结合教学,促使两门课程形成一个理论系统,进行有效的整理后,最终形成合理的教学计划,使两门课程联系更加紧密,教学效果也能得到提高。(2)提高设备利用率。工业机器人实训室里面,机电一体化设备不可或缺,如果作为两门单独的课程进行学习,那么实训设备肯定会出现重复购置,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使用率也不高,结合教学可以减少设备投入,提升实训设备使用率。(3)促进教师提高。工业机器人作为新知识,懂专业教学的教师很少。结合教学可以促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该知识,教学生的同时也提升了自己。

二、机电一体化与工业机器人结合教学的具体方法

(一)突出能力本位,制订教学计划

在机电一体化与工业机器人结合的教学活动中,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机电一体化、工业机器人的相关知识技能,利用综合实训平台完成从原料到成品再到打包的整个生产过程控制。机电一体化作为自动化控制基础,工业机器人作为执行装置,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作为教学重点,以此为依据确定课程的知识结构和教学内容。将知识点和技能点进行整理,结合两门课程的特征进行有序编排,最终确定教学计划。

作为自动化控制领域的两门重要课程,机电一体化与工业机器人相辅相成,缺少了机电一体化,工业机器人的自动生产也就成为空谈。在开展两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以机电一体化作为教学主体,对其核心内容比如PLC编程、传感器、气动、变频器等内容有了大概认识后,引入工业机器人教学,两者结合教学,提高学生兴趣的同时,促进学生相关知识与技能的提升。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进行PLC相关知识的学习,例如:PLC的基本指令、常开常闭触点、输入输出信号等,再慢慢引入传感器的相关内容,然后让学生摸索工业机器人的控制信号,试探性地让他们用PLC的输出信号控制工业机器人的运行、停止。PLC触点及输入输出指令的知识较为抽象,学生学起来比较吃力,而通过这种结合、摸索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二)实行一体化教学,理论联系实际

中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学习能力不强,主动学习意识差。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教师滔滔不绝地在讲台上讲课,学生在下面听得昏昏欲睡,长此以往学生对课堂产生了厌烦感,学习效率难以提高。一体化教学模式将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做学习的主人,教师起到辅助的作用。通过分组学习、小组分工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查询资料、制订计划、方案展示、小组评价等活动,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在课堂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大家的学习兴趣高了,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

同时一体化教学在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注重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懂理论会操作,同时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能够满足企业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积极推行一体化教学,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模式是非常必要的。

工业机器人课程要求学生能够根据任务要求,编写出机器人运行程序,并配合PLC、传感器、气动系统、变频器/伺服驱动系统等外围设备,完成调试工作,使设备正常可靠运行。学习该课程的前提是学生要对电类专业课有一定的基础,当学生基础较差时,学习起来较为困难,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也不理想。同时,该课程的学习任务普遍较大,一名学生可能要耗费很长时间才能完成,但往往是顾此失彼,最后的成果并不理想。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是该课程教学的前提。

专业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摸索机电一体化与工业机器人结合教学的方式方法,寻找课程的相通性。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理论联系实践,督促学生学习进步,促使学生综合能力得到快速提升。

参考文献:

[1]叶辉,管小清.工业机器人实操与应用技巧[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2]狄建雄.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作者:吴洪兵

工业机器人机电一体化论文 篇3:

浅谈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汽车工业机器人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在汽车工业机器人中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实际情况,随后阐述了汽车工业机器人的实际应用要求,最后探究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汽车工业机器人中的应用,以此来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技术;汽车工业机器人;应用

0 引言

改革开放的顺利推进使得国民经济呈现出繁荣趋势,而我国科技领域也取得了较大进步。出于跟随时代发展脚步的目的,工业生产者开始将汽车工业机器人投入到生产线运作当中,并在汽车工业机器人中运用机电一体化技术,使得我国的工业领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1 在汽车工业机器人中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实际情况

相比与国际领先水平来说,国内的科技发展水平仍具有较大差距。国内科技发展的基础就是机电一体化,其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而机电一体化技术也是我国汽车工业机器人的研发基础,由于相比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科技发展史并不长,所以在汽车工业机器人的发展过程存在很多弊端,而想要改善这些弊端需要花费一段漫长的时间。同时,国内汽车工业机器人的精度也无法符合国际标准,也并不具备完善的感知能力。为此,国内相关领域需要加大对于汽车工业机器人研发工作的关注力度。因为无法和国际水平相比拟,所以我们需要紧跟机器人技术的世界发展趋势,从而更好地完善我国的机器人技术。现阶段我国国家部门出台了一批鼓励技术人才的政策,并向人才提供一定的福利补助。同时,国家部门应当向计算机技术提供更多的补助资金,从而推动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国内的经济水平会受到科技发展的影响,而机器人技术又属于当前国内科技领域的关键技术。当国内机器人技术水平得到提升,就会推动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进而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因此,我国需要对技术人员进行鼓励,激发他们研发汽车工业机器人的动力,以此来推动国内科技领域的快速发展。

2 汽車工业机器人的实际应用要求

2.1 对精度维持效果和末端负载性能具有高要求

在使用汽车工业机器人的初级阶段,使用者都能感受到机器人稳定的性能及良好的精度所发挥的优势作用,但是随着使用期限的增加,机器人内部的构件会被磨损,这不仅会降低机器人的精度,还会影响到机器人的性能。而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为了保持工业生产对精度提出的标准要求,机器人需要长时间重复单一的运作,长此以往机器人内部的构件就会被磨损。不过,相较于普通构件来说,末端负载方面的问题造成的影响会更大,它会影响到机器人的定位精确度,并且传动链处的偏差会逐渐加大,最终会导致机器人末端无法按照规范要求来进行运动,进而阻碍机器人性能的稳定发挥[1]。

2.2 对机器人的装配精度具有高要求

装配环节是制造机器人工作中最不容忽视的一项环节,如果这一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机器人末端的精度。在设计汽车工业机器人装配零件的过程中,如果不能对设计方面的科学性进行全面考察,就会造成在机器人的使用期间,传动链处会发生较大偏差,从而导致机器人无法精准完成动力传递工作,也很难为转轴运动的高效性提供保障,造成汽车工业机器人无法按照预计目标来完成工作[2]。同时,在这种情况下,工厂也不能正常开展工业加工生产活动,生产出来的产品也很难符合规范要求。

2.3 对传动部位的精度具有高要求

相较于大部分行业领域来说,工业领域将机器人引进生产加工环节的时间要更早。在该领域当中,汽车工业机器人的使用规模很大,并且发展空间也很大。根据工业领域中机器人的应用情况来看,直线运动汽车工业机器人和六轴旋转汽车工业机器人的使用频率最高。直线机器人顾名思义就是利用直线运动的方式来进行工作,通常情况下工厂会将其与上下料机械[3]。而六轴机器人则是通过六个转轴来进行工作,能够归属于旋转型机器人的类型。在汽车工业机器人的运作过程中,动力传递是其中重要环节,会对机器人末端的精度产生较大影响。而之所以会出现这一情况,是因为当机器人内部驱动电机的动力传递至末端处的时候,末端处的精度就会受到所有传递部件的精度影响,如果其中任一传递部件的精度和标准不相符,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末端处的精度。因为工业生产本身就对机器人精度提出了一定要求,所以任何阻碍机器人运作精度的影响因素都应当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我国的机器人技术本身就落后于国际发达国家,很多汽车工业机器人及其配套的减速器都是从国外进口的,这意味着我国还不具备自主研发减速器的技术能力。比如,在我国使用频率较高的行星齿轮减速器就是从日本进口的。另外,现阶段在工业领域中,串联机器人具有较大的应用规模,而这种机器人容易在前段运动发生偏差,并且其传动链处的偏差也是处于逐渐扩大的状态,而这会影响到传动部位的精度。

2.4 对设备零件的精度具有高要求

按照制造规模来说,汽车工业机器人的制造规模较小,所以制造汽车工业机器人被划分到小型精密加工制造业的范畴。相较于大型设备制造工作来说,汽车工业机器人的制造工作更加关注零件精度和设计细节。在制造汽车工业机器人的过程中,技术人员要按照设计规范来进行作业,从而为零件的精度提供保障,使得汽车工业机器人能够按照标准来进行运动,并且运动的精度能够合乎规范,且满足工业生产的需求。其次,在制造汽车工业机器人零件的过程中,技术人员要在结合实际情况的情况下来参考设计方案,保证零件的精度能够和标准要求相符合。零件当中占据关键地位的机械臂、电机是技术人员的重点关注对象,如果这些部件不能按照设计规范来进行加工,就会对汽车工业机器人的运动精度产生严重影响,导致机器人末端精度不符合标准要求[4]。

3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汽车工业机器人中的应用

3.1 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

汽车工业机器人可以将信息系统中的操作命令接收,并根据技术人员提前设定的程度来进行工作,这样能够使得工业生产效率得到提升。在研發智能汽车工业机器人时,科技人需要融合电子科技、信息技术、机械制造等多个领域的专业知识,使得汽车工业机器人的系统功能更加完善。技术人员按照人类手臂的形态模拟研发出了机械臂,在研发这种元件时,技术人员需要引进精度更高的电子机械技术来使得机械臂的动作更加灵活。同时,技术人员还需要保证机械臂所配套传感器的感知性更强,使得机械臂能够仿照人类手臂功能来完成同样的工作。其次,在智能机器人制造中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还能够使得机器人的导航功能能够自动完成[5]。同时,机器人还可以对生产线上产品进行标识,这样可以保证机器人装配的精准性,并保证机器人能够按照预设程度来调配产品。另外,技术人员还可以引进接口技术、传感器技术、电子技术等多种科技,这样能够保证机器人分类的合理性,提升工业化操作的效率,这样不仅能够保证工厂生产效率,还能优化产品性能,为工业企业争取更多的经济利益。例如,在领克汽车生产过程中,由于汽车焊点过多,为了焊接之后的车身细腻外观,领克工厂引入世界顶级KUKA生产线,采用零件尺寸精度达到0.05毫米激光熔/切割焊接技术,506台机器人同时开工,主焊线自动化程度达到100%。

3.2 在机器人作业环境管理中的应用

汽车工业机器人本身就属于高精密度制造设备中的主要类型,在何种环境下工作中会影响到机器人内部的构造元件。出于保证机器人运行稳定性的目的,工业企业需要利用机电一体化技术来对机器人作业环境中的湿度和温度进行控制。在维护汽车工业机器人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必须对机器人的性能进行严格把控,按照机器人的实际运行状态来对运行环境进行控制。同时,管理者还要保证汽车工业机器人和配套设备都处在具有合适湿度、温度条件适宜的环境下,尽可能避免机器人由于受环境因素限制而导致生产工期延误。例如,现代数控车床与机器人完美配合,在数控车床上下料,机器人一拖二,全自动化生产,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能够极大的提高生产效率,让工人可以从作业环境中解放出来。

3.3 在检测机器人核心元件中的应用

在汽车工业机器人的主要部件中,各个运转轴关节处的减速器占据了其中的关键地位。出于保证机器人稳定运动的目的,技术人员必须将振动传感器配置在所有减速器当中,如果机器人的实际数据能够和机器人的振动状况保持同步,就代表机器人处于稳定的运作状态。如果机器人的振动过于频繁,而且振动的幅度并不小,这就代表减速器出现了问题。另外,技术人员应通过对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分析的方式来检测机器人各个减速器的实际情况,再按照振动频率来调整数据,提升汽车工业机器人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6]。

3.4 在机器人运动轨迹设计中的应用

工厂往往都是按照相应的生产需求来规划汽车工业机器人的运作轨迹的,而这项工作一般都是依靠电子计算机来处理。技术人员必须用数据记录的方式在计算机中录入企业生产位置和机器人运动方位等信息,然后就能够发挥计算机的优势作用来对转动轴的运动量进行计算,同时计算机还能够结合运动学原理来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另外,生产者还可以利用工控机中的驱动设备来向所有驱动电机发送计算数据,为运转轴提供稳定作业的动力。使得机器人能够按照预计规划的轨迹进行运动,而企业也能按照规范要求来进行生产作业。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汽车工业机器人的实际应用对精度维持效果和末端负载性能、对机器人的装配精度、对传动部位的精度、对设备零件的精度具有高要求,而现阶段工业生产者可以将汽车工业机器人应用在智能制造、机器人作业环境管理、检测机器人核心元件、机器人运动轨迹设计等方面。同时,技术人员还应当发挥自身的创新能力来研发新型汽车工业机器人,以此来推动我国工业领域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婷,敖茂尧.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机电一体化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以“汽车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课程为例[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1(5):62-66.

[2]张磊,李广宇,徐峰,孟长伊,杨少奇,张含思,张云硕,李玲玲.液压驱动技术在大型精密播种机上的应用研究[J].内燃机与配件,2020(6):231-232.

[3]扈凯,张文毅,祁兵,纪要,李坤,严伟.液压底盘在农业机械领域的应用与发展[J].江苏农业科学,2019,47(14):259-263.

[4]荣莉,王洪新,刘琼,龚冬梅,李鸿宾.基于工业机器人的机电一体化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科技经济市场,2019(2):98-99.

[5]唐万鹏,崔世钢,李冰,尹静涛,冯佳.机器人控制模块中的执行驱动技术研究——维工作平台电机选型计算[J].大电机技术,2019(2):75-80.

[6]邵雨露.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制造工程方面的发展方向[J].数码世界,2018(9):208.

作者:钱菊

上一篇:中学第二学期工作计划下一篇:酒店消防年度工作计划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