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视觉设计探究论文

2022-04-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如今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的模式呈现出统一发展的趋势,为了能够在现有基础上促成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创新,我国尝试通过强化“非遗”文化的元素去丰富视觉传达设计模式,以期能够创造多元、多样的设计格局。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包装视觉设计探究论文 (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包装视觉设计探究论文 篇1:

包装视觉设计中的留白探讨

【摘 要】现如今,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包装设计,这是营销的一种重要手段,是吸引消费者的有效途径。对于包装设计而言,其最为重要的当属视觉设计,通过视觉上的冲击来吸引消费者眼球,有利于提高销售额。在包装视觉设计中,留白是一种重要技术,旨在利用空白来表达作者的心思,烘托包装的意境之美,是包装设计中必不可少的设计元素。为此,本文就包装视觉设计中的留白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包装设计 视觉感 留白

经济产业的蓬勃发展,拉动了包装设计行业的全面发展,包装设计工作至关重要,会直接影响产品的销售量。留白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是包装设计师将意蕴与所要表达的情感利用空白的空间进行表述,别有一番韵味,会给人以视觉上的层次感与协调感,对整个包装的设计质量与效果会产生很大的影响。首先,应对留白做一个综述,为其在包装视觉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1 留白的概述

留白是一种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法,属于传统绘画技法,是常见的绘画构图形式,同时也能表现设计者的思想情感与艺术情节,对绘画视觉上的冲击具有很大的影响,充分诠释了底与图、虚与实的关系。

留白指的并不仅仅是绘画中的空白,也包含对色彩与肌理的设计,是烘托绘画作品整体性的关键[1]。很多绘画作品中,大都利用留白来表示水、云雾与风等形象,留白方式的选择在表现效果上要远远高于色彩和实际景物的绘制,重在烘托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能够对绘画作品的效果进行调整与优化,能缓解大量构图给人带来的压抑感,烘托绘画作品的主体地位,对人们的视觉会产生直接性的影响。

2 留白在包装视觉设计中的作用

2.1 缓解视觉疲劳

通过对留白的具体性分析,了解到其在绘画设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增强包装设计的整体性与协调性,应从视觉感知着手,将留白应用到包装视觉设计中,以彰显包装设计在视觉上的协调性与合理性。包装视觉设计工作,若长时间保持同样的设计形式,久而久之,会让人产生视觉上的审美疲劳,为了缓解视觉上的疲劳感,应运用留白进行处理与完善。

2.2 有效突出主题

在包装视觉设计中,应重视对主题的突显,借助包装设计来展示所宣传产品的形态与优势,通过留白的方式弱化包装的模糊区域,突显包装的主题。借助留白形成空白来彰显主题,能有效达到包装视觉设计的目的,在视觉上更具影响力。在包装设计中,部分人物形态或产品图形会凸显出来,而部分则会成为背景,将其作为留白处理[2],在背景与图片之间大都会注意图片,强化产品的主体地位,是留白使用的主要目的之一。

3 包装视觉设计中留白的有效利用策略

3.1 留白在包装平面元素上的应用

一般情况下,包装设计中出现留白设计,会附着上一定的文字或图形,通过虚实结合的方式来实现视觉上的相互呼应,可增强设计的美感。在对产品包装进行设计时,要对产品的主题形象进行烘托,将产品图片、产品名称、品牌等进行重点的标注,并在周围腾出一定的空间,借助留白来彰显商品的主要信息,并通过视觉的传输功能将商品的信息传递出去。在进行留白尺寸与比例设定时要根据整个版面设计、商品的具体特点等进行调整,以保证设计的合理性与统一性。以五粮液酒厂“五粮液1618”酒的包装为例,瓶身以上下不同的色块进行反差性设计,构图更为大胆,红、白相互对应[3],名称被设计在白色的空间区域,弱化了其他的视觉元素,将品名强烈的凸显出来,非常具有视觉的冲击力。

3.2 留白在包装造型设计上的应用

留白除了对包装平面元素会产生影响,对包装造型的设计也发挥重要作用。可以采用雕刻、镂空或编织等方式对商品的包装进行创新性的设计,是对包装结构空间的调整与优化,借助空间与立体上的设计来调整包装造型的空间布局,实现虚实相结合,对包装设计的结构进行个性化的设计。包装的底板作为留白,通过立体结构的设计,可彰显包装造型设计的层次性,在视觉上的感受更为和谐。在包装视觉上运用雕刻或镂空的形式,对包装进行趣味性的设计,能够缓解人们对普通商品广告的认知,打破传统的包装设计形式,可极大地吸引人们的目光,将留白在造型上的设计更具创意性。例如,在对生日蛋糕盒进行设计时,将盒子进行镂空或立体式处理,即使不使用任何颜色也会很大程度吸引人们的目光,提升商品的宣传价值。

结语

综上所述,在包装视觉设计中应用留白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能通过留白来表达文化以及心理上的情感,可有效缓解视觉上的疲劳,促使整个包装设计作品更具生机与活力,实现视觉上的层次感。包装视觉设计中的留白,应从包装的平面设计、造型设计以及色彩设计等方面着手,既要考虑到包装设计的整体性与意境美,也要彰显视觉上的震撼力,实现虚实结合,以提高包装设计水平。

参考文献

[1]张静.包装视觉设计中的留白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1,12:78-80.

[2]文思,韦晓娟,刘华尧.论“留白”在商品包装设计中的运用[J].艺术科技,2015,01:145-146.

[3]白雪.浅议包装视觉设计中的留白[J].艺术科技,2012,04:47.

作者:刘丽雪

包装视觉设计探究论文 篇2: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视觉设计元素传承与创新研究

摘要:如今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的模式呈现出统一发展的趋势,为了能够在现有基础上促成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创新,我国尝试通过强化“非遗”文化的元素去丰富视觉传达设计模式,以期能够创造多元、多样的设计格局。在本文当中将立足于“非遗”融入设计的过程中可以采取的形式展开探究,尝试从传承和创新两个视角分析视觉传达设计的新发展途径,以期能够为视觉设计、非遗传承提供一些可行性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觉设计;传承;创新

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事业发展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下文简称为“非遗”)的传承和保护始终都是文化事业发展和建设的关键内容。作为拥有数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我国除了历史文明深厚,各种艺术文化和生产技艺也是十分丰富,这都促成了“非遗”的出现和发展,时至今日,我国的“非遗”依然是各行业,尤其是艺术创造和设计领域所重点考虑的文化因素和灵感源泉之一。视觉设计在这一过程中起到的作用自然是十分重要的,其对于“非遗”的传承和创新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助推我国的传统文化进一步发展、符合新时代的特征的重要动力。

一、中国“非遗”视觉设计元素的形式分析

(一)文字

“文字”(此处特指汉字)是在我国的“非遗”视觉设计当中非常直观、常见的一个元素,其发展并非一蹴而就,它伴随人类的文明发展不断變化,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文字符号的传承和创新是比较复杂、动态的,拥有很大的多元性,必须要设计者充分了解其含义和发展背景,并融入到现代艺术、当代文化当中,为其创造新的表现形态。

例如我国“中国铁路”路徽,是通过“工”和“人”两个字所组成的,而两个汉字融合在一起,又突出了“火车头”形象特征,巧妙的是,“工”字位于下方,还是铁轨横截面的意向表达,整个路徽十分简洁明快,形象地传达出铁路人的形象,甚至于在如今的视觉艺术设计领域当中,这一标志也仍然是经典之作;与之相似的还有“京杭大运河”的标志,其logo应用“运”字作为表达,又展现出了河流的形态,十分有内涵。毕加索先生曾经说,汉字每个字都可以是一张画作,证明汉字是具备十分深度的内涵的,在视觉艺术的创造下,赋予了另外的灵活性和审美价值。

(二)色彩

我国的传统文化当中,不同的颜色都有不同的含义,其中红黄蓝“三原色”作为较为基本且多见的色彩,更多的人会在前面加上一个“中国”,如“中国红”和“中国黄”,其展现出了中华民族的喜庆和温暖的含义,如在2008年奥运会上,我国在开幕式上展示的“火炬”设计就同时应用了这两种颜色,展现出了大国向上、热情奔放的内涵;再如,“中国蓝”作为一种相对较为沉稳的颜色,体现出了十分人文艺术的内涵。

色彩本身也是“非遗”视觉设计当中的关键语言形式,其和其他符号共同组成了设计元素的体系,而色彩本身构成要素相对丰富,需要注意在应用的过程中投入大量精力和时间,成本也偏高,对于设计者本身的审美能力来说也有较高的要求,这显然会令“非遗”通过色彩呈现出来的传承和创新发展面对较高难度,必须要加以完善。

(三)图形

在非遗当中,很多图形具备精致且细腻的特征,比方说无锡的“精绣”,其绘制事物的形态,同时也绘制颜色,拥有非常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美学美丽。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非遗”当中对传统图形符号的传承和创新也面对着较大的窘境;图形符号是否能够更好地融入当代社会和现代汉语语境,必须要“非遗”保护者、传承者依照现代设计手法和艺术技巧针对“非遗”传统图形符号加以二次创造,强调“非遗”典型特征,令其更好融入到现代语境当中,促成有机融合。

比方说,我国央视借助公益宣传广告“品牌的力量”,将我国的“水墨”所具备的“从无形至有形”的特征利用起来,融合了鱼、山水、仙鹤、龙、长城等形象,还展现了“太极”、“奥运”、“航空”等等现代形象,将广告想要传播出来的人和事物都意义呈现出来,无论是画面质量或者艺术表达都行云流水,十分流畅,创新了设计技巧,也给广告包装带来了新的思考方向,自然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二、中国“非遗”视觉设计元素的传承和创新

(一)传承:重视保护,智慧赋能

1.政府出面,出台落实支持决策

“非遗”视觉设计元素传承并非简单且能在短时间内完成的任务,它是一个持续性、系统性的工程,必须要整合社会各界的力量,才可以真正意义上促成“非遗”视觉设计元素有效保护和全面传承。作为行政单位,政府部门在这一过程中占据较为主导性的地位,政府部门也必须要积极提升自身的责任意识,认识到非遗视觉设计元素传承和创新的价值,配套政策和扶持方案,积极调动政府部门的主导性作用。

其一,完善制度设计。政府部门可以结合“非遗”视觉设计元素传承和保护的制度予以全面的强化设计,立足国家文化和民族精神传承的高度探索非遗当中具备较高审美意义的设计元素予以传承和创新,配合相关决策,提升政府宏观引导的力量,令地方政府得以在引导下发展设计艺术,同时鼓励地方政府部门和各级行政单位、民间力量等合成一股合力,共同促进非遗设计艺术的发展和进步。

其二,落实鼓励政策。在非遗视觉设计元素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因为其属于一种文化表达形式,因此经济效益是很难在短时间内体现出来的,也正因如此,非遗视觉设计元素的传承和创新始终缺少人力、财力等方面的支撑。显然,这需要政府部门立足文化遗产和民族精神传承高度,落实政策,积极鼓励民间企业、设计社团等参与到设计元素的保护、创新和传承当中。

其三,发展人才团队。政府介入主导发展的最重要的体现就是强化“非遗”传承人才队伍的建设工作,这也是非常关键的任务之一,作为政府部门必须要立足于“非遗”人才需求,落实相关的政策方案,促成非遗人才队伍培养和建设的完善体系;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和当地的职业院校和高等院校合作,实现“校企对接”,广泛吸纳优秀的视觉设计人才,为“非遗”发展和传承奠定人才基础、提供关键性的执行力量。

2.信息途径,促进智慧传播传承

其一,积极应用网络平台加强传播。网络在新时代背景下拥有了前所未有过的覆盖能力以及渗透性,在“非遗”视觉设计元素传承当中,网络技术平台显然是不可或缺的,从业人员可以尝试和当地的文化部门合作,或者和旅游企业合作,利用其网络平台,构建立体且全面的“非遗”和视觉设计元素传承重要性宣传的系统,实现全民化宣传教育。

其二,有效融合新兴媒体传播平台。除了其他网络平台之外,设计行业的管理者也必须要立足实际,尝试探索更加便捷且零碎性的新媒体传播形式,“非遗”视觉设计元素传承借助自媒体传播形式,一般是通过自主APP来完成的,同时促进其市场化发展。

3.利用市场,打造新型运作形式

对于“非遗”来说,其视觉设计元素传承和创新必须要积极转变运作理念,配合良好的市场机制,建设市场运作模式以期促成更好的发展。

其一,入市。系统来说,“非遗”和视觉设计元素传承是长期的工作,最为直接有效的一个方式就是采用入市的方式,应用市场的力量为其赋能。首先,市场资金力量,这是任何文化传承和设计工作开展的大前提,而且需要持续、大量投入,有必要引入市场参与其中,保证“非遗”文化视觉元素的发展基础;其次,市场技术支撑,在市场化运作的大环境下,人才力量也能够涌入“非遗”视觉设计,带来各种新型的设计理论和设计方式,为传承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撑力量。

其二,品牌。受到市场化影响,品牌效应能够和经济效益相互转换,“非遗”视觉设计元素传承必须要以“品牌意识”为先驱,例如我国推广的“惠山泥人”和“景德镇瓷器”等等,除了能够带来大量的经济效益,还能够在经济效益发展基础之上传承传统文化,再反向作用于经济发展,不断良性循环,在社会广泛认可的基础之上实现积极创新。

结合这两个方面来思考,如今有一些单位已经注意到了“非遗”传承的渠道。以“剪纸”为例,如今民间剪纸已经形成了非常好的个性风格,设计师可以直接利用现有品牌将这些文化融入到市场环境当中,或者加以创新优化,或者丰富其刻画对象,令较为传统的老品牌也有了新的发展方向。如中国航空的标志(参考下图1),其设计的时候就考虑到了“凤凰”的剪纸图案,设计成了一只正在飞翔的凤凰,展现出航空企业的特征,同时也展示出了“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理念,加上“中国红”的配色,强调了航空企业的激情。

(二)创新:转变思想,有效融合

对于“非遗”当中的视觉设计元素加以保护和创新发展并不是“思维固化”,而是要在传承当中不断创新拓展,令其和时代发展大背景下的现代化因素相互融合。具体来说,需要积极调整思想,尝试从现代元素以及现代技术两个方面寻求创新发展。

其一,“现代元素+传统元素”。如今时代在飞速发展和进步,视觉设计元素呈现出越来越丰富多彩和多元发展的特征,显然,这导致了时代和传统之间的激烈冲突,处理这一矛盾冲突的关键方式就是促进融合,确保视觉设计元素“非遗”元素的典型特征基础之上,融入一些现代化的视觉设计元素,二者相互补充、彼此点缀,获得源源不断的生命力。最为典型的代表,就是“国粹”元素和“汽车”元素的古今融合,我国的国粹文化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上都非常多元,例如京剧、国画、中医等等,如果能够在设计现代化元素的过程中融入这些国粹元素,挖掘其内涵和深度,融入现代审美理念,创作出的产品势必会十分新颖且令人眼前一亮,如宝马汽车,其早在2010年前后就在拓展其高端市场的过程当中融入了国粹元素,探索了中国传统审美和现代交通工具之间的元素融合形式,发布了“BMW之悦”概念图,其结构设计以及视觉传达效果就是一种“非遗”的创新。

其二,“现代技术+传统工艺”。除了传统和现代元素的融合,工艺和技术上的融合也是“非遗”视觉设计元素创新发展的一个新尝试,同时也是一个新冲突。我国的传统工艺大多繁琐复杂,耗费大量的时间和成本,在一定程度上约束“非遗”设计元素创新发展,因此,可以尝试将其和现代工艺融合起来,促成现代价值观和审美情趣之间的新发展。例如,我国的毛笔文化(软笔书法)、陶瓷生产工艺、丝绸编织工艺、剪纸(折纸)艺术等等,可以将其和一些现代工艺相互关联起来,促成“古代”和“现代”之间的良好契合。以陶瓷为例,除了常用的陶瓷刀具之外,由香奈儿推出的“J12”腕表,應用了高精度的陶瓷材料,其硬度超过不锈钢,但是重量却下降了一半以上,耐磨损,设计精妙

结语:

综上所述,“非遗”当中视觉设计元素保护传承、创新发展是十分关键的,具备较为深远的时代意义,其除了能够有效扩张非遗在民间的宣传效果,同时还能够满足市场化运作对于经济效益的创造需求、对于文化内涵的丰富作用等等,强调文化影响力。但是就现实情况来看,因为我国尚且还处于发展中国家,经济、文化等环境都还在上升阶段,因此对于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来说还有较多的现实阻碍,需要从业者始终保持着强烈的责任意识,积极实践,在未来迎来视觉设计元素深度的保护和全面的传承发展。

参考文献:

[1]袁悦.湖南民间美术非遗保护视野下的电子书籍的视觉元素设计应用研究[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4(009):193-193.

[2]张会锋.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视觉设计元素的保护与传承[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002):126-128.

[3]袁悦.基于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的信息可视化设计中的交互性视觉元素设计与应用研究[J].魅力中国,2014(021):241-241.

[4]曾筠毅,何桦.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以壮锦纹样图形为例[J].智富时代,2015(01X):P.194-.

[5]闫涵.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包装世界,2019(003):79,83.

[6]邱志茹.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觉元素的特点及发展研究[J].设计艺术研究,2015(005):56-61.

[7]郝沛沛.上党地区旅游纪念品设计中非遗文化元素的应用研究[J].长治学院学报,2014(03):40-42.

作者简介:杨双,女,汉族,吉林四平,1989年6月,大学本科,助理研究员,非物质文化遗产、版画。

基金项目:四川文化艺术学院2020年科学研究项目,项目名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视觉设计元素传承与创新研究,项目编号:CWYA202026。

作者:杨双

包装视觉设计探究论文 篇3:

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视觉设计元素研究

【摘要】博物馆具有较强的社会教育功能,在宣传和普及传统文化知识等方面可以发挥出重要的价值和作用。博物馆开展文化创意产品视觉设计元素的分析和探索工作,主要目的便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当代民众对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的审美需求,进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博物馆所要宣传推广的文化知识,有助于其自身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因此,本文针对博物馆文创产品视觉设计元素做出深入的研究,促使博物馆可以赢得更多受众的认可和青睐。

【关键词】视觉设计;文创产品;博物馆

前言

博物馆运营模式具有非常强的公益性,主要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掌握相应的地域文化以及更好地传播地域文化。但是在传统运行模式下,大多数受众在了解博物馆承载的历史文化的过程中,却无法将大量的文化知识有效地转化为自身的文化知识,使得博物馆文化宣传教育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为了能够吸引更多的受众,同时加强受众对文化知识的理解,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博物馆逐渐重视将文物蕴含的文化知识与文创产品视觉设计元素进行有机结合,这也使得博物馆在文化传播方面从以往传统的灌输形式开始向着多元化消费宣教形式转变。

一、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概念分析

现阶段,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博物馆文化产业都呈现出了高速发展的状态,相应的文化产品设计方面也在不断地更新迭代,但是目前来看学术界依然没有对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的概念给出一个统一的表述。[1]在称呼方面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一是“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二是“博物馆文化产品”,三是“博物馆文化衍生品”,通过对三种称呼字面意思的解读不难发现,其共同点在于都侧重于博物馆的文化方面,也就是说产品属于博物馆文化的一种衍生品,所以基本上可以将其定义为,对博物馆中文物文化元素进行提取以及再造并开展设计之后得出的相应结果便可以称之为“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这种产品具备强烈的馆藏文物文化属性,并且拥有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可以充分实现寓教于樂。

二、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类型分析

目前来看,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大体上能够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是馆藏文物的复制品。现阶段的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当中,文物复制品属于一个重要组成内容,其能够通过对文物的有效复制来发挥文化的传播功能,具体表现形式大多数都是“拿来”的方式,一般是采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对文物进行还原或者是再现。对此类产品而言,大多数都是作为文物的衍生品,主要具备装饰属性并不具备使用属性,所以通常情况下都是满足一些较为高端人群的需求。这些受众在购买文物复制品的过程中可以从其中有效获取到精神方面的满足感或者是物质方面的满足感。[2]

二是原创性产品。此类产品主要是对博物馆中各类元素的再设计,拥有较强的原创属性。原创性产品在众多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中具有较强的代表性,也是博物馆文创产品视觉设计元素设计时重点关注的产品,此类产品不但可以有效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同时还可以兼顾历史文化以及现代认知两者之间的契合。例如:济南市博物馆推出的“模块折枝花纹坚果盘”、以商晚期变形兽面纹亚醜铜罍为原型设计的“温酒器”便属于此类原创性产品。

三、博物馆文创产品视觉设计元素的主要来源分析

(一)地域文化元素

对博物馆而言,其与地域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地域文化中蕴含着大量涵盖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生活等各方面的元素,正是因为这些元素的存在使得博物馆成为当地民众以及广大游客观光旅游时的一个主要打卡地。在实际开展博物馆文创产品视觉设计工作时,选择设计元素便可以从这些地域文化当中进行汲取,借助能够充分代表地方特色以及地方文化的元素或者是代表性纹样、造型、色彩等,可以有效丰富和充实视觉设计元素,这不但使得设计元素有了更多的可选性,同时也能够实现现代认知与历史文化之间的有效契合。[3]

例如:济南市博物馆便将地方曲艺元素,融入到了文化创意产品视觉设计当中,济南一直以来都是我国较为重要的曲艺之乡,素有“曲山艺海”的美名。济南博物馆在文创产品视觉设计当中,将当地的曲艺表演者以及说书人等制作成了手办、摆件,如“说书人一手持板,一手遥指,形象惟妙惟肖”“曲艺演奏者浅笑吟吟,穿着古装,双手抚琴,既有一丝端庄典雅,又有一丝玲珑可爱”(如图1)。除此之外,济南市博物馆将曲艺卡通人物作为主要视觉设计元素的产品还有很多,比如:随手杯、环保袋以及陶瓷创意摆件等,这些产品或是色彩艳丽、或是玲珑精致、或是简单质朴,在类型上以及形式上都极为丰富繁多,有效宣传和展示了济南独具魅力的曲艺文化,同时也实现了现代认知与历史文化之间的有效契合。

(二)博物馆自身元素

对我国的博物馆建筑而言,大多数都有着属于自身的独特风格,这也是博物馆自身的一张名片,用以让大众广泛知晓。例如:南京博物院、北京故宫博物院以及中国国家博物馆等等,这些博物馆的建筑风格都极为独特,而且有着极为响亮的名声,同时藏品丰富,可以给很多游客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对这些博物馆而言,其建筑风格元素、博物馆配色元素还有博物馆Logo元素等都可以成为文化创意产品的视觉设计元素,从而使得设计元素的选择得到了有效丰富。

(三)馆藏文物元素

在众多视觉设计元素当中,博物馆当中的馆藏文物属于主要元素来源,也是最能够充分体现博物馆特色以及文化内涵的重要元素。对博物馆当中每一件文物而言,其都具备属于自身的独特文化背景、名人故事以及历史故事。对拥有这样背景的文物来说,消费者可以从其背景文化当中有效感知文物的艺术价值和文化魅力,所以可以说每一件文物及其蕴含的故事和文化信息都可以成为视觉设计元素的主要来源。但是在对这些元素进行提取的过程中,必须注重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充分把握好文物的外在元素,例如:造型、纹理、图案、颜色、材质等。其次,注重把握好文物的内在元素,即文物具备的历史事实以及文化底蕴。馆藏文物元素属于博物馆文创产品视觉设计元素的主要来源之一,对一些大型博物馆而言,其藏品丰富,所以馆藏文物元素可以说“取之不尽”,但是对一些小型博物馆而言,由于馆藏较少,所以还应该深入挖掘以及提炼文物元素,以此来提高元素资源的利用率,促使自身文创产品视觉设计元素能够得到有效丰富。[4]

例如:济南市博物馆文创产品“鹊华秋色织锦卷轴画”的元素便是出自元代画家赵孟頫《鹊华秋色图》,原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鹊华秋色图描绘的是济南东北华不注山和鹊山一带秋景,画境清旷恬淡,表现出恬静而悠闲的田园风味。秋天的济南,向来山高气爽,而且湖清泉旺,有着迷人的风光,可以说美胜江南,“鹊华秋色图”便将这一系列美景展现到了极致。济南市博物馆将这一名作,以织锦卷轴的形式开发成为一件文创产品,很好地利用了能够反映济南历史风貌的文物,不但有着一定的艺术价值,也有着较高的收藏价值。除此之外,济南市博物馆根据馆藏文物文征明的《荔枝图》这一IP,也对其内外在元素进行了充分的利用,开发出了多种寓意吉祥的文创产品,如:“荔枝丝绸方巾”“荔枝抱枕”“荔枝桌旗”“荔枝充电宝”等,很好地满足了不同品味消费者的需求。

四、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视觉设计元素探讨

(一)文字元素

对汉字而言其属于我国文化众多载体当中具备最强代表性的一种艺术载体,汉字当中蕴含的文化精神极其丰富。[5]现代博物馆在开展文创产品视觉设计工作时,通常每一项任务基本上都会应用到字体,可以说字体属于博物馆文创产品最为基本的一个设计元素,同时也属于一个产品设计理念必不可少的一种表达工具。设计人员如果能够在恰当的环境下合理选用最为适宜的字体,能够促使产品视觉设计更为严谨生动。

我国的汉字在书法当中强调行气,主要指的是一个书法作品当中,行与行以及字与字之间需要形成良好的呼应关系。通常需要做到笔断意连、连缀成行以及积行成篇,同时在文字的上下、左右以及首尾的书写中,不但要保证有变化,同时还要求和谐,所以书法字自身一般都能够有效承载无限的设计能量。基于此,博物馆在开展文创产品视觉设计时,如果需要用到文字元素,相应设计师应该倾向将相应的文字看作是一种图形来开展编排设计工作,同时对文字也应该尽可能地选择书法字体,尤其是一些实际含义与当代人较为流行的口语含义较为相近的书法字体更是要给予广泛应用,这样也可以进一步地促使广大受众的现代认知与历史文化产生良好的共鸣。

例如:某博物馆曾设计了一个“朕知道了”纸胶带文创产品,在字体上便运用了皇帝朱批当中的书法字体,同时在文字内容的选择上而言,“朕知道了”不但充分表达了“我知道了”这一意思,同时也比较符合现代人的口语习惯,这样一来受众在挑选文创产品时,很容易被该产品上面的文字及其内容所吸引。

(二)图形元素

图形元素,属于博物馆文创产品视觉设计元素当中的一个常用元素,也是展示产品文化内涵的一种重要方式和载体,在对图形元素进行运用的过程中,设计师应注重运用好以下几种设计或者表现手法。

一是对称。对图形的对称而言,其能够促使图形在设计方面带给受众一种整齐、庄严以及严谨的感觉。目前,在博物馆文创产品图形元素设计工作中,大多数设计师都会对这种手法进行广泛应用,主要目的便是借助这种最直观、生动的设计语言来带给广大受众直观良好的视觉感受。

例如:济南市博物馆设计制作的“鸠宝宝”,便采用了对称这一设计手法。该图形元素的灵感来源于济南市博物馆的国宝级馆藏文物“负壶陶鸟”,设计人员将其进行了“夸张”渲染,尽可能地展现出了鸠鸟呆萌的卡通形象,并且配以博士帽以及眼镜等一系列现代形象元素,其中色彩以及对称设计都是源于该文物的原始形态。

二是均衡。均衡属于一种等量不等形的设计手法,其与对称设计相比,有着更为宽泛的使用范围,同时使用方式也更为自由。也就是说,其属于一种根据中心轴以及中心点而开展的一种等量不等形的色彩、形体以及构件等之间的合理配置。在具体视觉呈现上,均衡主要是借助各种元素的合理摆放以及组合等,促使整个画面能够通过受众的眼睛,产生一种心理上的物理平衡,其要比对称显得更为生动活泼,同时更加优美富有韵味。

三是对比。在图形元素当中,对比主要指的是图形与图形之间的一种关系,一般主要存于在形象表现以及构成方式中,同时设计者自身对各种因素的编排方面也存在这种对比关系,借助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地突出想要表达的图形元素,从而达到有效吸引受众目光的目的。

例如:博物馆在设计文创产品时,可以将一些大小不一的图形做出设计以及编排,这样能够带给受众良好的韵律感以及节奏感,同时一些较小的图案还能够发挥出装饰的作用,并且衬托出最大的主体图案元素。

(三)色彩元素

在实际开展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工作时,色彩属于设计师着重关注的一种视觉设计元素,此类元素能够发挥出的价值和作用非常大,通常都能够直接影响受众的视觉体验,一个良好的色彩元素设计可以显著增强产品的视觉感染力,促使其综合价值得到有效提高。除此之外,色彩也可以有效提高受众对相应文创产品的记忆程度,具备良好色彩构成的文化创意产品不但能够让受众更容易识别出此類产品,同时也可以引发受众的回忆价值,从而极有可能产生重复性的持续消费。另外,色彩在刺激以及影响受众情绪方面也同样可以发挥出积极作用,这是因为色彩可以通过视觉冲击,直接影响受众的感觉,从而能够左右受众的情感以及行为。所以,在实际开展文创产品设计工作时,博物馆设计师可以利用色彩的合理使用或者是转换,促使受众产生一些新的感官刺激以及获得视觉满足,从而影响其情感和行为,激发购买欲。

例如:冷暖色系,主要指的是借助颜色带给人的一种冷暖差别感受而开展的色彩搭配,以此来形成良好的视觉效果。一般冷色系的色彩能够带给人凉爽、清澈以及寒冷等感觉,暖色系的色彩则能够该给人温暖以及兴奋等感觉。如济南市博物馆设计制造的“青花茶具”,其元素提取于馆藏文物“明宣德青花束莲纹盘”,在色彩设计方面便应用到了冷色系色彩,洁白的壶身搭配一抹青莲,给人一种清冽、泉水叮咚等视觉享受。

五、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的概念及其类型做出了简要的分析,并基于此探讨了博物馆文创产品视觉设计元素的主要来源,一般可以分为博物馆自身元素、馆藏文物元素以及地域文化元素,在对这些元素进行运用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对图形元素、文字元素以及色彩元素等的合理运用,如此才可以使设计出来的文创产品带给受众良好的视觉感受,激发起购买欲望,从而充分发挥出文创产品具备的经济价值、文化价值以及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小茜.浅析博物馆文化产品的创意设计[J].艺术科技,2018(8):188-189.

[2]刘维尚,阳倩. 吉祥文化符号在博物馆文创产品中的应用研究[J].包装工程,2021(10):260-266.

[3]杨诗怡,陈香. 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问题及对策研究[J].艺术科技,2021(7):168-169,198.

[4]张宁宁.研究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的合理运用[J].产业科技创新,2020(36):1-3.

[5]徐婉珍,张红.新文创时代文创市场的发展策略探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36):178-180.

作者简介:刘小漪(1966-),女,山东诸城,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为博物馆展陈、文创。

作者:刘小漪

上一篇:学生公共安全法律论文下一篇:地理信息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