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国际上的市场营销发展论文

2022-05-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通过分析龙岩市产业结构变迁历史和发展趋势,揭示龙岩市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龙岩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模式,阐述龙岩市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政策选择。关键词:龙岩市产业结构产业政策研究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结构的划分。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简析国际上的市场营销发展论文 (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简析国际上的市场营销发展论文 篇1:

我国城市发展会议产业的实证分析

摘 要:太原市作为山西省的省会城市,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旅游资源,良好的区位条件,因而,太原也应开始积极争取举办大型会议,积极开拓会议市场,从而带动整个太原市经济的发展。文章通过对太原市发展会议产业的优势和不足之处的分析,提出了太原如何发展会议产业的措施和方法,希望对太原市发展会议产业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太原市 会议经济 制约因素

一、引言

会议产业作为服务经济范畴的特殊领域,成为现代城市市场经济高速发展中的一个朝阳产业,成为推动城市经济体系发展的“引擎”。举办一场大型会议,不仅能交流信息、搭建平台、创造商机,而且成为能利用其产业连带效应带动相关产业全面发展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在城市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全世界每年举办的国际性会议大约有40万个,与会者总消费达2800亿美元。不但推动了举办城市经济的发展,提升其城市整体竞争力,还为其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推动会议产业发展的基本动因,城市则是会议产业发展进程的直接推动者和最大受益者。2011年9月28日,第六届中博会精彩落幕。作为东道主,太原市在本届中博会上收获颇丰。本届中博会,太原市签约97个项目,签订合同和协议项目94个,总投资2172.3亿元,加上3个战略合作协议,总投资6082.3亿元。这些都说明了会议产业给城市发展带来的巨大经济效应,因而,太原应开始积极争取举办大型会议,积极开拓会议市场,从而带动整个太原市经济的发展。

二、会议产业概述

1.会议产业的概念。会议产业,是指以规模化、集中化、现代化的手段运作会议及相关活动的行业。会议产业所包含的行业和组织,按照国际会议协会的分类主要有旅行社、航空公司、会议筹备机构、观光局或会议局、宾馆、会议展览中心、外围合作厂商等。其中会议筹备机构及会议局发挥着组织、筹备等职能。会议筹备机构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协助会议举办的各项事宜,是系统中的管理者和媒介,整合、联络和协调各项细节,以完成会议等的顺利举行。其业务活动包括选择会议地点、会议程序规划、会场管理与执行、评估等。会议筹备机构分为公司企业会议筹备机构、社团组织会议筹备机构、独立或私人的会议咨询顾问等,或由上述会议专业筹备机构与其它服务公司组合的会议管理顾问公司、奖励旅游管理顾问公司等。

2.发展会议产业的意义。会议产业,素有“触摸世界的窗口”之称。对优化城市社会资源、发展城市经济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能提高城市的基础设施资源、人文资源,以及派生的品牌资源、形象资源等利用程度,并使之不断优化,从而提高城市社会经济的运行效率。(2)会议经济能够强劲地带动城市相关产业的发展。可拉动城市交通、旅游、餐饮、宾馆、商业、保险、装演、视听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城市带来大量的收入和税收,带动城市经济的繁荣。(3)能全面带动城市的资源运行,产业关联系数高,如中国海南的博鳌、日本千叶县的幕张在短短几年间的巨变。(4)誉为“城市的窗口”,是提高城市知名度的有效载体,是向外推广城市形象的一个重要手段。(5)能展示举办地城市产业优势,充分展现当地风土人情、旅游资源、文化传统等,为挖掘旅游和文化资源提供良机。(6)是吸收国际新知识、科技交流的最佳渠道,可以使城市掌握世界最新信息,促进城市和国家的科技产业发展。(7)是山西商人通商的“钥匙”,是他们交流信息、互通商机的一个重要场所。

三、太原发展会议产业优势分析

1.成功的品牌会议经验。2007年9月,太原市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太原)国际煤炭与能源新产业博览会,从此拉开了太原市大型会展业序幕。首届煤博会无论宣传力度、展会规模,还是配套服务,都以高标准、高水平展示了太原市会展业的实力。

2008年9月,太原市举办第二届中国(太原)国际煤炭与能源新产业博览会,国内23个省、市、自治区的218家企业和境外18个国家和地区的103家能源企业云集太原,共计签约项目343个,内资累计到位193.29亿元人民币,外资累计到位2.87亿美元,合计到位资金折合人民币213.39亿元,会展搭台,经济唱戏,取得了明显成效。

2008年9月,第一届晋商文化艺术周让满城欢动,百万民众参与。晋商文化艺术周不仅是一次“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而且通过举办首届“新晋商大会”,弘扬晋商诚信创新精神,打造了天下新晋商“共赢、联辉”的平台。

2009年,太原市主办、承办和参与举办了国际镁协2009太原国际镁业大会暨展览会、2009山西·太原春季汽车博览会、2009太原首届啤酒美食节等12个大型展会,项目签约金额近169亿元,在引进国际性展会方面取得突破。

2010年1月29日,“中国会展业新世纪十年创新发展论坛暨新世纪十年会展中国颁奖盛典”在太原隆重举行,太原与上海、杭州、青岛等市共同荣膺新世纪十年中国十大创新会展城市,会议产业已成为太原市第三产业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2011年9月28日,第六届中博会精彩落幕。作为东道主,太原市在本届中博会上收获颇丰。这不仅表现在招商引资方面,也表现在城市建设、城市功能完善方面;不仅会为太原未来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推动城市经济的转型跨越,也将为城市带来全新的发展模式,为城市整体转型跨越带来新的动力。

2.良好的旅游环境资源。太原市具有良好的城市形象和较强的城市吸引力,拥有丰厚的会议旅游资源。城市形象是办会竞争的重要武器,发展会议经济的城市必须要有鲜明的城市形象。太原,是一座具有2500多年悠久历史的中华古城,素有“锦绣太原城”之美誉。2010年2月9日,山西省太原市被授予“国家园林城市”称号,2011年3月14日,太原市被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太原市荣获了2009至2010年度“中国十大最受关注会议目的地”称号,曾被列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太原是山西省的旅游中心城市,是中国北方著名的军事、文化重镇和闻名世界的晋商都会。太原市有寺观祠庙、古遗址、石窟造像、名人故里和故居、名人陵墓等人文旅游资源80多处;历史名山、河流和湖泊、泉水、溶洞、森林、避暑地等自然旅游资源40多处;旅游博览与会展设施、公共休闲园林设施、瞻仰纪念类设施、旅游购物设施、旅游娱乐健身和艺术表演设施等社会旅游资源100多处。有晋祠、天龙山石窟、龙山石窟、晋阳古城遗址、窦大夫祠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永祚寺、纯阳官、崇善寺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7处,在全省乃至全国都位居前列。可以说,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自然旅游资源、社会旅游资源,为太原市发展会展旅游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旅游的“食、宿、行、游、购、娱”6要素基本上均衡发展,能满足各类旅游消费者。这为太原举办会议、节庆和赛事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3.便利的交通。太原作为山西省省会,是古代沟通中西商贸、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和中心城市,与京津塘、京深高速公路和京包线、京广线、陇海线相衔接,特别是太原至北京高速铁路、太原至宁夏中卫(银川)铁路竣工后,西部地区到达华北主要城市的运输距离缩短100公里至500公里,从而将西部地区与环渤海经济圈、东北沿海地区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

四、制约太原发展会议产业的因素分析

1.市场化意识淡薄。会议经济本身是微观经济活动,其内在的经济性决定其必然要走市场化的道路。但目前会议举办主体零散、单薄、各自为政,市场意识淡薄,缺乏危机感和竞争意识。

2.市场主体不清晰。目前会议产业化的主要障碍是市场主体的不清晰,或者说是清晰主体太弱小,无法有效地进行市场开发。太原目前专业的会议服务公司极少,比如旅游企业主要是被动地接待会议,会议产业只是它们的副业,因此无法以专业化的水准服务于会议产业。真正能承办组织会议的往往是一些占有客户资源的政府和社会机构等,但这些组织本身有自己的法定使命,承办组织会议也并非是他们的专长,因而无法按照商业化的手段来操作好会议,会议策划和组织的水平还比较落后,办会的质量也大打折扣。

3.市场营销意识还未真正建立。会议产业的营销有自身特点,那就是树立会议品牌意识, 使某个会议成为周期举办的会议,或吸引更多的客户参加会议。但一些会议的组织者往往考虑眼前利益,把接待的会议做成一锤子买卖,与让参会者满意的市场营销理念相去甚远。

宣传推介力度及对国际会议的招揽能力较弱。太原在突出其会议目的地主题形象的包装设计上还不够明显,无论是宣传推介的力度和广度,还是宣传推介的频度和影响力上都亟待加强。

4.缺乏高素质的会议专业人才和完善的服务。目前,太原会议专业人才严重缺乏,高校基本上没有培养出规模化的会议专业人才队伍。会议从业人员业务素质总体偏低。会议从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组织策划水平、市场开拓与创新能力,都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五、太原市发展会议产业的几点建议

1.加强对会议产业发展的定位,打造知名会议品牌。太原会议产业目前处于初步发展时期,非常需要政府在税收、人才培养、行业协调发展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和管理。太原相关政府部门应该进一步提高对国际上通行的MICE(即Meeting(会议)、Incentive(奖励旅游)、Conference(大型企业会议)、Exhibition(活动展览)的第一个字母大写组成)概念的认识,对太原会议产业给予有效的引导和扶持。

2.作出总体会议规划。政府应该努力从整体上作出会议产业发展的战略规划,以市场区域或经济地理区域为基础制定出会议产业发展的战略规划,表现为充分考虑区域经济的辐射范围和能力。

3.制定统一的会议法规,规范市场竞争秩序。由政府发起,政府、参会企业、会议公司共同制定统一标准,与国际接轨;加强信息技术方面的投入,以信息化推动会议产业的发展。

4.加强自我营销和推广的力度。太原的会议行业应该走出去,参加国际、国内知名的会议行业的博览会,加强自我推广的力度。同时行业内的会议专业组织机构也应对自身企业的宣传予以重视,加强自我推广网站的建设,网站多语种版本的建设,积极参加国外的会议及节事类展会推广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应特别强化太原市会议产业的“四大营销策略”。一是强化市场调查和定位策略。掌握市场基础信息,确定好会议的定位,寻求“买与卖”的有效结合。二是强化服务营销策略。从会前、会中和会后等三个阶段多方位地提供优质服务。三是强化网络营销策略。提供全天候、跨地域、跨国的会议环境,为各国、各地区贸易商提供一个丰富、开放、全息的信息交流场所。四是强化会议营销与旅游资源的联合。将太原的晋祠、天龙山石窟、龙山石窟、晋阳古城遗址、窦大夫祠等与会议旅游相结合,促进会议产业可持续性健康发展。

5.运作机制和方式要创新。一是建立有利于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通过合资、合作和改组、改制等多种方式,与各地联手,组建公司、共同办展。特别要加强与大的会议公司合作,以提高会议业整体水平。二是有利于调动各方积极性的激励机制,不仅要引进国内参会者,还需引入国际参会者,使参会企业等多方面获益,善于造势,引爆“流行”,与参会者互动,利用关键人物、附着某大部门或者同步进行相关比赛和论坛、晚会等“拖”住参会者的脚。

6.培育竞争优势。一方面要积极与国际会议协会开展会议设施、人员培训,与此同时,要增强政府、高校、企业之间的合作,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良性循环,根据不同的需要培养多层次的会议人才,对会议业的发展进行人才储备。

7.加速行业组织建设。太原的会议市场已经初步形成,虽然还很不成熟,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以2009年为例,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太原市全年共举办国际镁业大会、汽车博览会、啤酒美食节等12个大型展会。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加速成立行业协会或者行业间的协调机构,以进一步强化社会和政府对会议业成为相对独立行业的认识。整个行业有了协调机制,才能进一步开展行业标准建设,争取政府政策支持及进行全行业的推广和营销等一系列工作。

8.采用差异化或目标聚集战略,提高服务水平。旅游企业积极为与会者提供“食、住、行、游、购、娱”等一系列服务,并尽量将丰富多彩的旅游节庆活动与大型会议结合起来等。如在第一届煤博会召开期间,山西省旅游局与东方航空公司共同举办了“东方空中文化体验之旅——山西旅游文化宣传周”活动。在一周的时间内,东航以210架飞机、500余条航线以及东航国内外所有地面服务场所,在每天运营的1000个航班上,每周运营的近100万旅客面前,集中展示山西的文化旅游资源和风土人情。活动力求让旅客在一周时间乘坐东航航班时,看到的、听到的、品味到的、触摸到的都是与山西旅游文化相关的内容,这无疑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六、结束语

太原仍然需要加大举办会议的力度,挖掘会议经济的巨大商机。要建设和拥有高端的会议设施,优越的自然环境,传统与现代共存的多样文化体验,持续发展的基础性设施建设,专业化的服务人员优势,与会议、观光、休闲、旅游、度假、娱乐设施相结合,为来访者提供多种便利和体验,从而增强在国际会议市场上的竞争力,使太原的会议经济更加繁荣。

参考文献:

1.王丽琼,王铁骊.中国会展经济的现状与SWOT分析.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

2.乌兰图雅.中韩日国际会议城市的构建探析.城市规划学刊,2007(3)

3.谢祁.论城市会展旅游的发展.现代商业.2008(36)

4.转型发展中的太原现代服务业——太原市会展业发展简析.http://www.tyti.gov.cn/tongjijuWW/news/news.jspid=307,2010.09.27

5.郭娟娟.太原市会展旅游发展策略探析.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6.陈燕.我国城市发展会议产业的实证分析——以南京市为例.工业技术经济,2010(4)

7.尹彩霞.从会展业与旅游业合作的大背景中探讨会展旅游业的发展——以大连市为例.硕士学位论文.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8

8.苏莉娟.基于SWOT分析的重庆会展业发展战略研究.中国商贸,2008(9)

(作者单位:中北大学 山西太原 030051)

(责编:吕尚)

作者:屈有明 崔哲宏

简析国际上的市场营销发展论文 篇2:

龙岩市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发展研究

摘 要:通过分析龙岩市产业结构变迁历史和发展趋势,揭示龙岩市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龙岩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模式,阐述龙岩市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政策选择。

关键词:龙岩市 产业结构 产业政策 研究

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结构的划分。产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门称为第一产业,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称为第二产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称为第三产业。这种分类方法成为世界上较为通用的产业结构分类方法。我国的三次产业划分是: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第三产业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流通部门,二是服务部门。

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紧密相关,产业结构变迁本身属于经济发展的基本形态之一。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产业结构呈现不同的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说,经济发展史也就是产业结构变迁的历史。产业结构变迁反映着经济发展的阶段和水平。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生产力水平和国民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

龙岩市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工业化城市,作为福建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增长极,面对“三期”叠加、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复杂局面,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 龙岩市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发展情况

1.1 龙岩市产业结构变迁:1949-2014①

建国前,龙岩市产业结构一直是农业保持绝对优势的地位,1949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449万元,人均69元,三次产业比例为73.69:8.59:17.72。产业结构形态为“一三二”,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经济社会。

建国后,开始着手恢复和发展一些急需的民用工业,工业持续上升,经过恢复期后,1952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331万元,人均90元,三次产业比例为74.45:9.89:15.66。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时,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556万元,人均115元,三次产业比例为62.59:17.31:20.10。1958年是第二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144万元,人均139元,三次产业比例为53.11:26.73:20.16,第二产业产值历史上首次超过第三产业产值,产业结构首次实现了由“一三二”到“一二三”的转变。但仅仅过了三年,1961年第三产业产值又再次超过第二产业产值,三次产业比例为51.55:22.18:26.28。产业结构形态又恢复为“一三二”并保持到1970年。经过三年调整,而且不断扩大工业投资后,197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784万元,人均154元,三次产业比例为50.80:26.71:22.49,第一产业继续稳坐“头把交椅”,但比重呈递减趋势。而第二产业产值又再次超过第三产业产值,产业结构形态再次恢复为“一二三”并保持到1985年。

由于改革开放后,乡村工业逐步增多,乡镇企业异军突起,1985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8126万元,人均627元,三次产业比例为38.72:39.50:21.78,第二产业产值呈上升趋势,历史上首次超过第一产业产值,坐上了“头把交椅”,而第一产业比重继续呈递减趋势,产业结构首次实现了由“一二三”到“二一三”的转变。标志着龙岩市由农业经济社会进入到了工业经济社会。由于经济快速发展,仅仅过了二年,1987年第三产业产值历史上首次超过第一产业产值,坐上了“二把交椅”,三次产业比例为29.63:38.78:31.59,产业结构首次实现了由“二一三”到“二三一”的跨越。

2011年,龙岩市工业占GDP比重达56.5%,人均48554元,超过了7500美元。参照国际上衡量工业化程度的标准,龙岩市经济发展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迈进的时期,正是资源型工业优化升级和工业化加速的重要阶段。

通过研究典型资源型工业化国家经验表明,以钢铁、石化等为代表的重化工业比重在人均GDP达到11000国际元时出现峰值,然后大幅回落,重化工业必须进行大调整。而以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集群将快速成长(图1、图2、图3、图4)。[1]这种国际经验提示了龙岩市产业结构演变的长期趋势,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从“图5龙岩市三次产业结构演变趋势图”[2]能够更清晰看到改革开放以来龙岩市产业结构演变轨迹。

1.2 龙岩市经济发展情况

龙岩市是一个人文资源、生态资源和自然资源非常丰富的地方,如长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永定客家古镇、冠豸山旅游景区、红色古田旅游景区等,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丰富的生态资源;而自然资源现已勘明矿种有60多种,其中16种矿特别是金、银、铜、稀土、石灰岩、无烟煤等的产量在福建省排名第一,森林覆盖率达78%也是福建省最高的。这些都说明龙岩市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具有发展资源型产业的优势。

2014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21.21亿元,比上年增长9.7%,人均62716元。三次产业比例为11.58:54.05:34.37。产业结构形态为“二三一”。国民经济总体呈现第一产业稳定增长,第二产业较快发展,第三产业稳中趋升的发展态势。其中,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13.84亿元,增长4.0%。粮食生产连续七年增长,林下经济产值突破100亿元、增长105.8%,花卉苗木产值40亿元、增长25%,农副产品加工业产值242亿元、增长17.8%,茶叶、花卉、中药材产量分别增长10.0%、20.8%、331%。全年工业增加值702.05亿元,增长11.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38.06亿元,增长12.5%。工业生产总体呈现重工业生产快于轻工业、非公有制工业迅猛发展、小微企业稳定增长、重点企业增势良好等特点。规模以上工业中,重工业增加值增长15.7%,轻工业增加值增长8.2%;股份合作企业增长1.5%,股份制企业增长16.5%,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4.3%,国有、集体企业分别增长7.5%和22.9%;大中型工业增长14.2%,小微企业增长9.6%;亿元企业达319家,比上年同期增加34家。“四大天王”:机械产业、有色金属产业、烟草产业、能源精化产业共实现产值974.06亿元,增长11.8%,其中烟草产业税收突破100亿元;“八大金刚”:纺织产业、建材产业、光电新材料产业、不锈钢及特钢产业、农产品加工产业、商贸物流产业、旅游及文化创意产业、电子商务产业共实现产值581.31亿元,增长 10.6%。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551亿元、增长8.0%。新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676家、累计1546家,实现批发业商品销售额578.77亿元,增长20.4%。全年接待游客216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66亿元,分别增长19.5%和24.5%。分行业看,金融业增长7.7%、房地产业受宏观调控影响较大,呈断崖式下降7.5%。

1.3 龙岩市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1)第一产业:特色现代农业产业规模小。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色农业产业逐渐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近几年,龙岩市通过积极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农业结构发生了重大转变,优势产业效益凸显。全市形成以六大重点产业(畜牧、林竹、烟草、蔬菜、茶业、薯业)和七大特色产品(河田鸡、白鹜鸭、槐猪、黄[黑]兔、兰花、漳平水仙、咸酥花生)为重心的农业生产布局。[3]农业特色产业布局初步形成,但大多数农业特色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布局比较分散,还没有做大做强,且大部分局限于传统的种养业上,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比较低,规模效应、带动效应还远未形成。

(2)第二产业:工业结构重型化。

作为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工业化城市,工业在龙岩市产业结构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从轻重工业结构看,工业结构重型化特点显著。[4]近些年,重工业在龙岩工业经济中仍占有绝对优势,占规模工业的比重在65%以上,重化程度较高。龙岩市的主要工业行业有37个,这些行业中有3个行业是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比重为7.8%;4个行业是采掘业,比重为12.6%;其余30个行业是加工制造业,比重为79.6%,制造业在龙岩市工业产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从行业大类看,产值最大的是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其产值占规模产值的11.8%,其次是烟草制品业,占总产值的比重为10.1%,处于第三、四、五位的是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专业设备制造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它们所占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9.3%、9.2%和7.7%。这五大行业的产值占了全部工业总产值的48.1%。[5]这说明在龙岩市工业行业中,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对自然资源的采掘和对产品的粗加工,使得龙岩市形成了以资源加工为基础的特色工业。

现实情况是,在2011年之前,龙岩市工业产业充分享受了资源所带来的力量和机遇,涌现出一批比较好的产业,比如紫金矿业等产业经历了一段非常好的黄金时期。但是,随着最近“三期叠加”形势的到来,工业结构重型化的弊端暴露无遗,资源型工业受到比较大冲击,给资源型工业化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非常大的困难。

(3)第三产业:发展缓慢。

第三产业是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社会经济发达程度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龙岩市第三产业持续较快增长,第三产业发展与GDP发展水平基本同步。[6]1979-2010年,全市第三产业年均增长14.3%,比GDP增长速度高2.4个百分点。但是,近年来全市第三产业增速呈现了明显减缓的态势,2010-2014年第三产业增速分别为10.5%、8.1%、7.2%、7.8%、8.0%。2010年起,龙岩市第三产业发展步伐不仅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也开始慢于全省,特别是近几年龙岩市第三产业增速基本处于福建省九个设区市末位。第三产业发展缓慢问题已成为龙岩市经济发展的一块“短板”。

2 龙岩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途径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

去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了不小的下行压力,许多传统产业遭遇寒冬,新兴行业的增长不足以弥补传统产业下滑的速度,使得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整体趋缓,GDP增速仅为7.4%,为24年来的最低,我国经济步入了发展的“新常态”。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工业化城市,龙岩市去年GDP增速仅为9.7%,几大支柱产业:冶金、煤炭、建材、能源等行业发展速度整体下滑。

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龙岩市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2.1 通过产业规模化,壮大第一产业

农业特色化,是龙岩市农业产业优化升级的必然趋势,而特色现代农业产业规模小是龙岩市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壮大第一产业,实现产业规模化对于建设现代农业特色产业,有效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充分挖掘本地生态特色资源优势,以工业化的理念抓好农业特色产业,围绕“六大重点产业”和“七大特色产品”,大力发展、重点培育特色主导产业,把生态特色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2)充分发挥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领军企业作用,加强农产品加工深度和广度的开发研究,延伸农产品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扩张发展,解决企业“会老不会大”的问题。

2.2 通过产业高端化,做强第二产业

根据龙岩市的资源状况、产业规划和产业基础,对重点产业集中优势力量重点突破,实现产业高端化。

(1)机械装备制造产业。机械产业是福建省三大重点发展产业之一,已成为龙岩市产值最大的主导产业。产业基础良好,技术雄厚,优势明显。工程机械、环保机械、汽车构成了龙岩市三大机械主导产业。主要要重点培育三大产业集群,即以龙净环保为龙头的环保设备(产品)的项目设计、产品设计、制造与安装的环保产业集群;以龙工为龙头的工程机械制造产业集群;以现有骨干汽车企业的延伸拓展为依托中重卡项目为重点的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客货汽车以及汽车零部件生产的汽车产业集群。[7]形成以工程机械、环保机械、汽车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实现产业高端化。

(2)烟草产业。以龙岩烟草工业公司为核心的烟草产业是龙岩市的优势产业,对龙岩市的社会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和推动作用。龙岩作为全国优质烟叶生产科技示范基地,烟叶生长环境得天独厚,卷烟生产历史悠久。“七匹狼”卷烟在全国36种名优烟中销量排行第11位,为做强龙岩烟草品牌打下基础。去年,依托红色旅游-著名的“古田会议”开发的“古田”牌高档香烟,龙岩烟草在品牌发展上又前进了一步。

(3)有色金属产业。龙岩市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已经探明铁矿石储量5亿多t,铜矿资源储量400万t,白云石矿资源储量1.87亿多t,已经形成了采矿-冶炼-加工比较完整的产业链。在充分利用龙岩市资源优势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精深加工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扩大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在传统行业中找到转型发展的“生长点”。比如紫金矿业的铜产业,冶炼铜的下脚料可以衍生出硫酸,硫酸可以做磷肥,硫酸和磷肥的下脚料可以做石膏和碘酒,从而实现产能最大化。再如紫金矿业的黄金产业,原来单纯冶炼生产黄金,现在深加工做金首饰,同时在深圳设立紫金环球技术交易中心,在厦门设立厦门渤商紫金大宗商品现货交易中心,从而实现产品在国际上的控制权和定价权。

(4)能源精化产业。电力、煤炭产业是龙岩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丰富,优势独特。龙岩市水资源丰富共190亿 m3,蕴藏可供开发的水电装机容量245万 kW,除了已经开发165万 kW,还有一定的开发空间;煤炭资源丰富,已经探明储量6.54亿 t,年产煤炭1200万 t,可以满足冶金、化工、建材和煤电等企业的需要。稳步发展水电、煤电产业,并且在新能源开发利用上有所突破。

2.3 通过跨越发展,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既是龙岩市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的重要突破口,更是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迫切需要。随着龙岩市后工业化时期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集群的快速成长,随着龙岩市服务业发展政策环境和基础设施的不断优化、完善,旅游资源、文化品牌的深入挖掘和提升,加上“动车时代”的到来,龙岩市第三产业发展迎来重大的发展机遇。

(1)以发展旅游业为引擎,带动消费性服务业快速成长。龙岩市是全国重要的红色文化、客家文化和美丽的生态城市,特色明显,具有发展红色旅游、客家旅游和生态旅游,形成闽粤赣旅游片区中的旅游龙头的独特条件。通过加强旅游资源整合,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质量,带动消费性服务业迅速成长。

(2)以构建现代商贸物流为着力点,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随着区域交通条件的改善,龙岩市现已成为海峡西岸极其重要的交通枢纽,成为福建沿海辐射内陆经济腹地的综合运输通道,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沟通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内陆通道的交汇地。便利的交通,为大力发展商贸物流奠定基础。充分发挥龙岩中心城市独特优势,通过加快推进物流园区、新型流通业态和各类专业市场建设,推动商贸物流业提质发展,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

2.4 通过“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相融合,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从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来看,互联网的广泛运用将成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新引擎”,“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融合已是必然趋势。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5年两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现实生活中,广泛普及的互联网已全面应用到第三产业,形成了很好的结合,实现了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深度融合,形成了互联网交通、远程医疗、在线教育、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等,对传统产业起到了升级换代的作用。现在融合的浪潮才刚刚开始,大量的第一和第二产业已经开始对互联网的认知和拥抱,并且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示范效应的带动下,“互联网+”与产业的全面融合,将不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5 通过创新驱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1)通过创新驱动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一般情况下,农业比较容易向特色农业进行产品升级,重化工业比较容易向新材料进行产品升级,机械装备制造产业比较容易向智能制造产业升级。

(2)通过创新驱动来发展新兴产业。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等手段,推进自主创新,使创新成果在各领域得到推广应用,形成新的产业集群。

3 龙岩市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选择

对一个地区而言,主导产业的竞争优势决定着经济发展的整体实力。做好产业规划,对重点产业集中优势力量,重点突破,加快发展。2005年,龙岩市提出“10+3”产业发展规划;2011年,提出要着力培育“1+2”主导产业,打造“155”产业基地;2014年,提出要形成机械、有色金属、烟草和能源精化产业“四大天王”,纺织、建材、光电新材料、不锈钢及特钢、农产品加工、商贸物流、旅游及文化创意、电子商务产业“八大金刚”的产业发展格局。从“10+3”到“1+2”、“155”,再到“四大天王、八大金刚”,是龙岩市在更宽的视野中审视自身,在更新的格局中定位谋划,而采取的更加科学有效的发展措施。面对错综复杂的发展环境,龙岩市既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又跳出现有产业格局,顺应产业潮流,瞄准未来发展,打造龙岩产业发展升级版。

(1)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做强做优特色农业。

加强“一区两园”建设,提高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高效化水平;完善农业设施建设,创建省级、国家级园艺作物标准园、畜禽标准化示范养殖场等,提升种养水平;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加强农产品市场营销,大力发展花卉苗木、茶叶、果蔬、林下经济等特色产业,进一步做大连城白鸭、上杭槐猪、长汀河田鸡等特色产品,打造闽西“八大鲜、八大珍”特色品牌。

(2)提升壮大优势工业产业,打造工业升级版。

实施“四大天王、八大金刚”产业产值倍增计划,着力延伸产业链、衍生新产品、拓展新服务,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机械产业重点推进新龙马客车、特种专用车以及福龙马环卫装备等项目,加快新能源汽车、烟气脱硫脱硝、有机废气净化等关键领域的研发步伐,促进制造业高端化;有色金属产业重点围绕打造采选冶炼、精深加工和虚拟经济“三个紫金”,加快推进紫金铜业铜冶炼技改、中宇有色金属及水暖卫浴生产、金龙稀土特种金属及合金等项目,支持上杭打造全省最大的低压电线电缆出口基地,延伸产业链和衍生新产品;烟草产业重点推进烟厂一区生产线技改、片烟醇化库建设等项目,做大做响“古田”香烟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能源精化产业重点发展磷化工、碘化工、氟化工与白炭黑等高附加值精细化工产业,加快推进稀土催化剂等项目建设。新兴产业重点推进武平正德光电、连城赛特新材、永定德晖照明等一批新兴产业项目,大力培育新型显示、光电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抓好马坑铁矿采选扩建、新罗喜鹊家纺等10重点技改项目,推动建材、煤炭、钢铁、纺织等传统产业加快调整升级。加强工业园区建设,培育发展汽车、稀土、新型显示等特色产业园区。

(3)培育发展现代服务业,实现产业跨越发展。

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继续推进农产品物流交易城、闽西汽贸城、闽西建材城、陆地港综合物流中心、龙门物流园等项目建设,带动农村物流、城市配送、冷链运输等物流发展;大力发展以电子商务为主题的互联网经济,推进电商产业园、淘宝·龙岩馆和永丰电子商务园等项目建设,加快互联网和传统产业的融合;加快金融商务中心建设,鼓励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放规模、创新金融产品,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支持更多企业上市融资;大力培育商务服务、服务外包、设计咨询、会展经济等新兴产业,鼓励更多企业总部、交易平台进驻龙岩。

积极发展消费性服务业。以“古田会议”品牌为引擎,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整合红色文化、客家文化、生态资源,推动旅游与文化相结合,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加快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建设,推进长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永定客家古镇建设,加快古田和冠豸山创建5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加快培育信息服务、教育文体、医疗保健、养老健康等新兴服务业,满足群众多元化消费需求。[8]

参考文献

[1] 任泽平.国泰君安:14张图看懂中国经济未来[EB/OL].(2014-07-10).http: //www.docin.com/p-864846555.html.

[2] 丁培荣,刘吴.龙岩市产业结构特征与产业政策选择[J].龙岩学院学报,2010(4):33-35.

[3] 廖进.关于推进我市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EB/OL].(2014-11-02).http://www.360doc.com/content/14/1102/00/20172937_421816181.shtml.

[4] 龙岩市统计局课题组.龙岩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思考[EB/OL].(2013-10-31).http://www.longyan.gov.cn/zwpd/tjxx/tjfx/201405/t20140509_422037.htm.

[5] 龙岩市统计学会课题组.从经济构成分析看龙岩工业发展方向[EB/OL].(2010-12-23)http://www.longyan.gov.cn/zwpd/tjxx/tjfx/201405/t20140509_421997.htm.

[6] 龙岩市统计局.加快龙岩第三产业发展的路径探析[EB/OL].(2013-10-29)http://www.longyan.gov.cn/zwpd/tjxx/tjfx/201405/t20140509_422032.htm.

[7] 毛高良.加快推进龙岩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J].发展研究,2007(6):18-20.

[8] 池秋娜.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EB/OL].(2015-01-20)http://xxgk.longyan.gov.cn/srmzf/zfxxgkml/04/01/201503/t20150318_502594.htm.

注释

①本文资料来源:1949-2012年数据来源于《2013龙岩统计年鉴》。

2013年数据来源于龙岩市统计局2014-04-09《2013年龙岩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www.longyan.gov.cn/zwpd/tjxx/tjgb/201405/t20140509_421988.htm;2014年数据来源于2015-02-10龙岩市统计局《2014年龙岩市全市经济运行简析》http://www.longyan.gov.cn/zwpd/tjxx/tjfx/201502/t20150210_485850.htm。

作者:林照兴 吴国章 卢德湖 赖茂涛

简析国际上的市场营销发展论文 篇3:

西部工业结构的“逆高度化”与装备制造业的振兴

内容提要 本文通过对西部与国内外的横、纵向的结构对比分析,揭示西部工业落后的根源在于装备制造业产值比重过低以及西部工业结构由此呈现”逆高度化”的趋势,并指出西部装备制造业的现存优势。确定西部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战略取向,提炼出“军民结合,再创优势;突破高端,强化中场;培育集团,争创名牌;承接转移,注重创新;整合布局,突出集群”的发展思路,最后针对性地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中场产业 产业集群

西部作为全国著名的老工业基地,其主体是装备制造业,在历史上曾经有过辉煌,对全国工业化和国防安全做出重大贡献。但是改革开放以来,西部装备制造业发展相对缓慢,在全国地位下滑,严重影响西部工业经济的发展和边陲的稳定。当前,在世界工业发达国家将制造业向我国转移和国家加大对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背景下,西部重振昔日装备制造业雄风,成为提升工业结构的高度化水平,以结构优化拉动经济总量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

一、西部大开发反思:重振西部老工业基地

对西部大开发进行反思,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困扰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是:经济总量偏低,财政紧张,就业压力大,县域经济发展缓慢,农民增收困难,城镇建设滞后等。究其原因,当然很多,但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工业落后所致。

从横向比较分析,我们选取2005年东、中部人均GDP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714美元)的11个经济强省、直辖市与西部12个省区、直辖市进行工业产值比重的比较。表一所示,东、中部除北京工业产值比重低于40%外,其余10个省和直辖市工业占GDP比重均在43%以上,超过和接近50%的有江苏、浙江、山东、黑龙江、天津等。相比之下,西部12个省区和直辖市工业产值比重除陕西外,无一超过40%,西部其余11个省区工业产值比重均在37%以下,问题的症结一目了然。特别是四川和重庆,工业产值比重为34.2%、33.3%,分别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8和8.7个百分点,与作为西部的工业大省和全国老工业基地的地位极不相称。

2007年第3期西部工业结构的“逆高度化”与装备制造业的振兴从纵向比较,根据经济总量增长引起结构转换的理论(库兹涅茨•1985),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依据国际上57个国家经济总量与结构变化的经验统计,提出在人均GDP1000美元以下阶段,二产业和工业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比重缓慢上升。在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以上阶段,第二产业和工业比重才开始下降,第三产业比重迅速上升。这里,经济总量达到人均GDP1000美元是第二产业和工业比重发生质变的“拐点”,并且在人均GDP1000美元时点上,第二产业和工业的比重分别为48.4%和41.8%①。从表三看,1980年全国人均307美元所对应的工业产值比重为44.2%,西部人均GDP与工业产值比重分别238美元和34.1%,而库兹涅茨模型在人均300美元阶段所对应的工业产值比重为28%(见表二),全国和西部分别高于库氏标准模型16.2和6.1个百分点,这是由于我国特殊国情及计划经济时期实施赶超型战略所致。但是24年后,全国在人均1277美元阶段上的工业产值比重为45.9%,与库兹涅茨模型在人均1000美元阶段所对应的41.8%工业产值比重相比较,考虑到人均GDP的差距,大致上符合库兹涅茨的标准模型。而西部改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工业的落后,派生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迟缓、农民增收困难、城镇失业下岗问题严重、财政拮据、经济总量偏低等一系列矛盾。当然,要解决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农业产业化、科技、教育、旅游、商贸等多方面的互动。但是紧紧抓住世界制造业向我国转移和东南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战略机遇,重振西部工业,提高工业在GDP总量的比重,进而调整产业结构,以结构优化促进经济总量上的跨越式发展,应成为西部解决上述一系列矛盾的突破口。

(注:①关于对库兹涅茨人均GDP1000美元工业占GDP比重41.8%的计算,由于《各国的经济增长》第118页表14中没有矿业及采掘业比重,故将I部门比重减去建筑业比重即是,其他人均GDP阶段工业占GDP比重也依此计算。革开放以来工业产值比重长期徘徊不前,甚至下降,2004年在人均GDP971美元阶段上,工业产值比重仍在33.2%,与库兹涅茨41.8%的产值结构偏差8.6个百分点,表明西部产业结构偏差度较大,显然有悖于产业结构演变规律。)

根据国家战略布署,西部大开发初期的重点是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但是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毕竟属于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本身并不产生经济效益,仅仅是经济发展的平台和基础,西部经济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提高,还要靠产业,特别是工业。西部大开发以来,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已初见成效,下一步的发展急需结构调整,在继续加强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西部大开发应更多地由基础类项目转向产业类项目,主要靠重振西部老工业基地,发展装备制造业来支撑。

二、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是振兴西部老工业基地的着力点

为缩小东西部差距,实现小康目标,西部经济发展战略应做出重大调整,确定工业强区的战略大思路,集中体现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但是西部工业庞大,门类齐全,覆盖了39个大类行业,要振兴西部老工业基地,必须找准西部工业的薄弱环节,进而突出重点,寻求着力点,因此,有必要对西部的工业结构进行比较分析。

1、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工业从门类上分为采矿业、制造业和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三部分,表四将西部与全国工业三大门类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进行比较,西部采矿业和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产值占整个工业比重为12.8%和11.7%,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9个百分点和4.2个百分点,而制造业比重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1.1个百分点,因此,西部工业的落后主要体现在制造业比重的落后上。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6》、《2005年工业统计年报(地区册)》计算整理而成。

2、问题在于,按我国现行统计划分,制造业由30个大类行业组成,大致可分为三大门类:轻工纺织制造业、资源加工工业(包括能源和原材料工业)和机械电子制造业(严格讲扣除约20%的消费类产品即是装备制造业)。从表五分析,经过多年工业结构调整,2005年全国轻工纺织制造业、资源加工工业和机械电子制造业占制造业的比重分别为23.8%、37.2%和37.9%,呈现由小到大的梯度排列,尽管一些差距还不明显(资源加工工业与机械电子制造业只差0.7个百分点),但全国制造业结构大致上是合理的。与此相反,2005年西部轻工纺织制造业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资源加工工业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而机械电子制造业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3.6个百分点,也远低于几乎所有工业发达国家(1996年美国为41.9%,日本为43.6%,德国为46.4%,法国为39.6%,英国为37.3%,韩国为45.3%)(朱高峰•2003)。

我们再从世界范围分析西部装备制造业产值结构。表六是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考察38个国家后提炼出的不同人均GDP总量阶段上所对应的装备制造业占GDP比重的标准结构。与此相对照,表七中2004年全国人均GDP1277美元,装备制造业产值比重为11.2%,与所对应的标准结构11%相比,基本符合;而2004年西部人均GDP971美元,装备制造业产值比重为3.8%,与所对应的标准结构9.8%相比,偏差度高达为6%,表明西部装备制造业产值比重严重偏离国际标准结构。

由此可见,西部制造业的落后主要是由于装备制造业的产值比重过低所致。

3、然而,更令人忧虑的是:

①西部地区一直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和军事装备基地。表八表明,15年来,西部装备制造业在全国的地位呈持续下降的趋势,贡献率降低,西部装备制造业总产值占全国的比重从1990年的14.7%降到2005年的6%,降幅高达8.7个百分点,已经严重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振兴西部装备制造业迫在眉睫。

②产业结构演变和升级的规律表明,无论一个国家或地区,其工业结构中主导产业的演变轨迹呈现出沿着初级产品中的采矿业-制造业中的轻纺工业-基础原材料的资源加工工业-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重加工组装工业的顺序依次递进,并且每一阶段都对应一定的人均收入水平。从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视角纵向分析,1994年至2005年期间,尽管西部工业总量有所增长,但结构水平低下,表九西部工业结构中2005年采矿业的比重较1994年提高了3.4个百分点,而制造业却下降了9.7个百分点,表明西部工业结构的演变出现“低度化”的倒退趋势。再分析表十西部制造业内部结构,自1990年代中期至2005年,资源加工工业产值比重上升了10.7个百分点,,而作为制造业结构中最高层次的“皇冠”——装备制造业产值比重却下降了2.3个百分点;并且2005年在人均GDP1200美元阶段的横向时点上,装备制造业产值比重不仅低于资源加工工业达25.9个百分点,而且还低于轻纺制造业的产值比重0.8个百分点,充分说明制造业内部结构也同样呈现出“逆高度化”的倒退趋势。表十:西部规模以上制造业内部结构1998年与2005年比较(%)年份轻工纺织制造业资源加工工业机械电子制造业其他制造业1994年33.139.526.60.82005年25.150.224.30.4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1995》、《2005年工业统计年报(地区册)》计算整理而成。

综上,西部整个工业结构的低水平和“劣化”走势,已经严重制约工业经济总量的高速增长,这对于西部工业化和西部大开发都是极为严重的战略性失误。

4、尽管西部装备制造业发展相对滞后,毕竟西部装备制造业经过五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基础雄厚,“老底子”还在,雄风犹存,具有一定比较优势,是工业的支柱产业,在全国装备制造业中也占据重要的席位,并且已成长壮大出一批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大中型装备类企业和产品,大多处于“国家队”层次。在全国知名的大中型装备工业企业有:陕西的西飞、西电、彩虹、陕重汽、陕鼓、标缝、大唐、庆安等;四川的二重、东锅、东电、东汽、成都神工、四川空分等;重庆的长安、庆铃、嘉陵、四联、重庆潍柴、重庆ABB等;贵州的贵航等;广西的玉柴等。从产品看,有机械类的汽车及零部件、发电成套设备、输变电成套设备、冶金成套设备、内燃机、机床工具、船舶及配套设备、工程机械、铁路机车车辆和城市轨道机车车辆、天然气设备、环保设备、大型工业风机、工业缝纫机、制冷压缩机、电子信息设备、工业自动化控制仪表及装置等在全国有重要地位;电子军工类的军、民用飞机、数字程控交换机、彩管、军用雷达、导航设备、航天发动机、航天机载计算机、通讯发射设备及微波和卫星通讯等也在全国领先。

综上所述,西部工业经济的振兴不仅要靠制造业,而且最终要落到装备制造业的支撑上,只有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尽快提高其在制造业和工业结构中的比重,方能推动西部工业结构向更高层次升级。能否牵住这个振兴西部老工业基地的“牛鼻子”,直接关系到西部工业化的方向、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着力点及有限资源的分配方向。

三、西部振兴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思路

(一)战略取向

1、必须坚持以市场机制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调节,同时有效发挥政府产业政策引导作用的战略取向。

作为以竞争性为主的装备制造业,必须坚持以市场机制为主配置资源的主导作用,逼迫企业“下海”,通过市场机制引导生产要素向优势产业、企业集中,提升产业高度化,提高产品竞争力,所谓“面上提升”的装备就是指运用市场法则夯实这一基础,装备制造业的市场化取向改革对国有企业占较大比例的西部有极强的针对性。但是,对于地处欠发达地区、市场体系发育不完善的西部老工业基地,政府的适当干预仍有必要,主要是涉及到关系国民经济和国防安全的重大技术装备,特别是在所谓“点上突破”的原创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花钱国外也不愿转让的前沿性核心装备,多数为国有大中型企业,政府必须加大扶持和调控力度;同时在制订装备制造业专项计划、扶持战略性支柱产业的成长、装备资源的空间布局、技术标准的制定、鼓励及限制淘汰产品目录的定期公布、克服重复和盲目引进等,也都需要政府产业政策的引导,但必须控制在绝对必要的范围内。在操作中,关键在于找准不同经济发展不同阶段上市场与政府调节相结合的平衡点。

2、必须做强做大装备制造业大企业集团,又要不失时机地加快培育西部装备产业集群的战略取向。

要把任何一个产业做大,一般有两个途径:一是通过兼并重组的方式来构建大企业集团,西部各省区对大企业集团历来高度重视。二是产业集群的形式,长期有所忽视。如果说培育大企业集团是“航母型”战略,那么由众多中小企业通过集群的组织形式构成的“联合舰队”,小产品仍然可以做成大产业,提高产业和区域的竞争力。国内外的发展趋势表明,当今的竞争已不是大企业集团之间的竞争,而是产业集群之间的竞争。正确处理集团化与集群化之间的关系,直接涉及到西部产业组织结构调整的重点:重点究竟是通过兼并重组等形成大企业集团为主?还是对“大而全”的臃肿大企业进行拆分和剥离,“瘦身”为产业集群所要求的精悍的“龙头核心企业”为主?我们不否认在控制管理成本条件下发展和引进大企业集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必须看到“哑铃型”的产业组织结构是当前国内外大企业、大公司,包括民管大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的一个趋势(加快产业集群与城市集群发展研究课题组•2005)。西部不少国有大中型装备企业,如陕重汽、二重,长安等都不同程度地进行了分拆和“瘦身”,使剥离出去的企业成为自己的配套厂家。从这个角度看,大企业集团首先应该通过组织结构调整做强,增强外部企业为之配套的吸引力,其次才可能通过集群化的形式将规模做大。因此,西部装备制造业一方面继续引进大项目和通过兼并重组形成大企业集团,走集团化之路;另一方面,产业组织政策应由“抓大放小”调整为“抓大不放小,大、中、小并重”,对臃肿大企业进行拆分,同时培育民营中小企业的配套能力,以市场化手段培育产业集群。

3、必须坚持既要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又要防止出现新一轮重复建设的战略取向。

当前国际上工业发达国家正在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将制造业向中国转移,国内产业结构也面临向重加工组装工业升级,许多省区及时捕捉这一战略机遇,进行工业结构调整,把发展装备制造业置于重要的战略地位,纷纷大上项目,颇有“一哄而起”之势。在此形势下,西部振兴装备制造业必须防止新一轮低水平的重复建设、盲目上项目、铺摊子、以各种名目在开放区违规大量圈占土地、搞“大而全”。西部各省区要充分发挥在装备制造业某些领域的比较优势,扬长避短,实行错位发展,防止区域之间产业结构的雷同化。同时,还要加强市场预测和市场开拓,上新项目必须充分进行市场调研,发展有市场需求的装备产品,抓好市场营销工作。

(二)基本思路

技术装备按知识含量和技术难度可分为高技术关键类装备(即前沿性核心装备)、安全保障类装备、成套类装备、通用类装备(即一般类装备)和基础类装备(以中场产业为主)五种。就区域发展而言,由于生产要素禀赋不同,这五类装备发展的侧重点是不同的。振兴和发展西部装备制造业,必须结合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和西部工业的基础及特点,从西部主要装备制造业省区和老工业基地科教实力强,人力资源素质高,数量多,价位低,土地价格便宜(指土地的真实使用价格)和资本短缺的生产要素现状出发(陕西装备制造业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2004),确定以下基本思路:军民结合,再创优势;突破高端,强化中场;培育集团,争创名牌;承接转移,注重创新;整合布局,突出集群。

1、军民结合,再创优势。走军民结合型装备制造业道路是西部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最大特色。这是因为在国家规划的装备制造业区域布局的四大基地中,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以电子信息设备、汽车及零部件为特色,珠江三角洲以通信设备和计算机为特色,东三省以重大成套装备为特色,而西部(陕西、四川、重庆等)则以军事装备为特色(原国家计委产业发展司•2002);其次,西部的军工无论规模、门类齐全、人才还是技术水平,均为全国第一,并且许多杀手锏工程就在西部;再次,西部工业化从一开始就带有明显的国防化特征,经过多年的发展,军工经济已深深地融入西部经济发展之中,从统计角度分析,除了武器弹药制造业外,装备的其他大类行业,如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等都包含军工产品的价值。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作为具有军工优势的陕西、四川和重庆等,装备制造业中军民融合度高成为推动区域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之一。因此,西部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战略思路首先要树立“大装备”观念,依托现有优势,嵌入军工这一优势资源和生产能力,确立军民结合型装备制造业的战略取向和产业内涵,要在全国善于打好“国防安全”这张牌。因此,要把国防科技工业纳入西部各省区经济社会总体发展规划,尽快打破独立封闭的军工体制,协调好条块利益关系,构建“寓军于民”的新体制。要按照“小核心、大协作,军民结合”的方针,重塑军事装备科研生产体系,促进生产要素在军工和地方之间合理流动,加强军用装备技术、人才和设备的优势与民用装备行业、机制、营销优势的互补,开展军民研发联合攻关,扩大军民两用主导产品规模,提高国防经济与地方经济的融合度,形成合力,加速推进军工和地方产业一体化进程,把军工优势转为经济强势,推动军工向军民兼容的高技术装备制造业跃升,把西部建成全国著名的军民结合型装备制造业综合基地。

2、突破高端,强化中场。突破高端:“高端”是指高技术关键类装备,指政府加大投入力度,优先支持发展高技术关键类装备。要利用西部科教优势,重点发展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在电子信息装备、航空航天、光机电一体化、精密仪器仪表等高技术产业,在尖端高技术(包括军事尖端技术),在国外不可能向我国转让的高技术关键类装备上率先突破,抢占制高点,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装备。强化中场:中场产业(中场产业是指处于最终产品装配工业和基础材料工业之间的零部件、元器件、中间材料制造业)多以中小型劳动密集型为主,是基础类装备的核心和整个装备制造业的基础,目前西部中场产业的基础已衰落,应采取引进、合资、重组等多种形式,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加快扩大有需求的中场产业规模,提高技术水平和档次,形成一批“专、精、特”的中小型零部件和元器件生产企业和专业化基地,形成新的出口增长点,为国内外的成套装备和主机提供配套的零部件。针对西部资本短缺的区情,主要抓技术、知识密集型的高端装备和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低端装备这“两头”,通过上拉下推的效应,带动以大中型资本密集型为主的安全保障类装备、通用类装备和成套类装备这一“中间”装备的发展,这应构成西部装备工业结构的调整方向。

3、培育集团,争创名牌。按照专业化分工协作和规模经济的原则,加快企业组织结构调整,以资产为纽带,通过采取参股、控股、兼并、重组、联营、组织专业化协作等多种形式,将一批主业突出、在行业内有一定规模和核心竞争力的重大技术装备企业集团建成“航母型”企业,成为西部装备制造业的支柱和参与国内外竞争的骨干;培育一批具有优势特色的“小巨人”企业,实现企业组织由“橄榄型”向“哑铃型”转变,构建起西部装备制造业新的产业组织结构体系。西部中观装备制造业的振兴最终要靠微观名牌产品支撑,要实施名牌产品战略,以培养优质名牌为核心,加大装备类产品结构调整力度,一方面要加快研制开发出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和高市场占有率的名牌产品,另一方面要解放思想,走引进嫁接国内外驰名品牌的路子,借“牌”引资,借“牌”发展。

4、承接转移,注重创新。抓住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的机遇,积极主动承接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对提高西部装备制造业技术和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促进装备制造业快速提升和发展是一个良策。西部装备制造业面临两个转移,一是国际上发达国家制造业的产业转移,二是国内东部沿海地区制造业向西部转移。我们接纳这种转移,决不能是全面照抄,盲目跟踪。也决不是无原则地承接国际上和东部地区淘汰的污染型低技术和落后设备,而是积极和有选择地接纳先进技术的转移,加快消化吸收引进技术的基础上形成二次开发和再创新的能力;加快引进国内外强大的研发机构,建立和不断完善技术研发体系;加强与技术、资本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合作,加快嫁接改造企业,培育优势企业和产品;“十一五”阶段的一个重点是组织军民科研院所和核心企业联合攻关,加大重点技术装备的研发力度,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能力。

5、整合布局,突出集群。要克服各园区产业结构趋同化倾向,必须优化区域和城市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制定出台装备工业布局规划,装备工业布局规划要纳入区域总体布局规划,并以立法的形式树立其绝对权威。由于典型的专业化园区就是产业集群,因此,主要依托西部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明确行业定位,各自裂变和建设若干个装备制造业专业化园区和小行业的子基地;依靠西部各区县劳动力低廉的优势,布局发展中场产业;各类工业园区都要朝专业化方向调整。现有装备制造业存量调整和新的招商引资项目、新建扩建工程都要与西部装备制造业的重新整合和配置布局结合起来。遵照“做强做大龙头企业,提高中小企业配套能力”的思路,在特定的区域内,以大型骨干企业集团和名牌产品为龙头,运用市场化手段,培育形成高度专业化分工协作,横向扩大大、中、小企业配套的数量和辐射半径,纵向拉长前、后续产业链条的产业集群,大量培育为产品配套服务的行业协会、融资机构、咨询服务等社会化中介服务机构,增强产业的聚集效应,形成若干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并在此基础上扩张建成相应的产业基地,成为“块状经济”新的增长点。

四、西部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对策建议

(一)尽快将西部老工业基地纳入国家振兴老工业基地的大盘子,享受与东北老工业基地相同的优惠政策。

(二)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应尽快制订《西部振兴装备制造业专项规划》,实施有重点、有倾斜的产业政策。

(三)打破独立封闭的军工体制,构建西部军民结合型装备制造业基地。

(四)组建跨行政区的省际合作、高层推进的制度性组织协调机构

(五)培育壮大西部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充分发挥产业聚集效应

(六)大力发展中场产业,把西部建成全国和世界重要的中场产业基地

(七)整合装备资源,规划和调整产业布局

(八)在改革上的重点是扶持行业协会的成长

(九)加强高级技能人才的培养

(十)优化投资软环境,吸引国内外生产要素参与西部装备制造业大发展。

参考文献

[1](美)西蒙•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中译本〔M〕商务印书馆,1985。

[2]朱高峰主编:《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制造》〔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3]杨治:《产业经济学导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

[4]课题组:“加快产业集群与城市集群发展研究”收入四川省科学技术顾问团编《科学发展观与四川战略发展重点研究》(简版)〔R〕,2005。

[5]课题组“陕西装备制造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R〕收入《陕西经济热点透视》,三秦出版社,2004。

[6]原国家计委产业发展司《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研究报告》(上下册)〔M〕,2002。

作者单位:西安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心远

作者:曾昭宁

上一篇:安监局加强矿山管理发言下一篇:工会春节送温暖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