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网络微喜剧也得到了迅速发展,网络微喜剧每集时间在5~15分钟。微喜剧中的故事都是独立的,故事叙述时间一般在4分钟范围内,并让固定演员扮演着不同角色的情景喜剧。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网络微文化发展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网络微文化初探
摘要:
网络微文化指的是一种进入个人互联网时代后逐渐形成并发展的注重微观和个体,以个体性、平等性为核心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的全新社会文化现象。网络微文化在兴起和发展中有其独特的基本内涵和深远的社会影响.网络微文化的健康发展也需要国家正确的引导,包括推进高新技术的发展、发挥网络微文化的正能量和推进网络微文化健康发展的系统工程。总之,对于网络微文化的正确探索和理解已成为人文、社会学者以及相关政府决策部门需要面对的时代课题。
关键词:网络微文化;内涵;现状;引导
文献标识码:A
人类文明进入到21世纪,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3G、4G移动通信网络的大范围推广,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为代表的移动个人互联设备的迅猛普及,这一切把我们带入了微交往、微传播和信息微循环的网络微文化时代。网络微时代的到来给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带来了极为深刻的变革,同时也对人们的社会交往方式和思想观念产生着颠覆性的影响。然而,目前学界关于微文化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尽管不少关于“微时代微文化”的学术研讨会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已有学者从多个角度对微文化进行了学术分析,但是,为了能够更全面地认识网络微文化的内涵并为科学性的决策提出有效的建议,笔者尝试对微文化的基本内涵与现状作一些初步的探讨,并提出关于引导网络微文化健康发展的思考,以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
一、网络微文化的基本内涵
对网络微文化基本内涵的分析,是对其产生之初的现象、形成文化的可能性和发展趋势的探析,同时明确微文化在网络文化中的定位,解读出网络微文化的概念,并理解微文化的主要特征。
(一)网络微文化概念的本质分析
时下一种新兴的网络文化形式,类似于“微时代”、“微互动”、“微关注” 、“微公益”等带有“微”属性的概念在网络中日益丰富和常见,这就是“网络微文化”。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我国博客和个人空间用户规模为4.44亿,较2013年底增加772万,增长率为1.8%,同时我国网民上网设备中,手机使用率达83.4%,首次超越传统PC整体使用率(80.9%)。一叶知秋,从微博发展和个人移动互联网设备使用率增加的迅猛程度我们就可以看出网络时代的快节奏和即时性究竟给微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多么大的原动力。微文化生根发芽的土壤就在于网络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将人类带入个人互联网时代。在这样的时代里,信息的输入、输出以及社会交流的方式和速度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此同时,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工作方式使得人们的日常空闲时间十分破碎。在这样的生活节奏中,拥有一段相对充分完整的时间去深入全面地了解某些文化内容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是一种奢望。不仅网络微文化实时性、碎片化的信息呈现和互动方式正好与现代人的这种生活方式完美契合,而且网络微文化依赖人际互动而产生,其本质是一种关系文化,所以“微”不仅是一种信息传播形式,更是一种与个体吻合的艺术表达和审美理想,人们对于个性化和自由精神的追求也充分地蕴含在微文化中。在网络微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人们日益体会到“微”是一种相对于“大”而言更加灵动、更富个性化和人性化的文化风格,微文化让人们的心灵回归随和并关注自身,且涉面之广达到了无“微”不至的程度。微文化是人类未来社会文化发展的主导趋势。
从逻辑关系的角度来看,网络微文化是从属于网络文化的。所以,网络微文化从产生之初就具有网络文化的特定属性,诸如虚拟性、交互性、共享性等网络文化的技术性特征,开放性、多元化、自由性的网络文化的精神特征以及个性化、大众化、集群化等网络文化的主题特征,在网络微文化中也体现得十分充分。网络微文化虽然称之为“微”,其文化个性却十分突出,可以说,“微”是一种信息传播技术和方式,是一种更随和、更具灵性的审美和文化理想,更标志着一种带有“微”理念的政治、经济、文化运转方式的形成。网络微文化的碎片化特征、两重性特征也尤为独特。所以,网络微文化既是网络文化的组成部分,又是网络文化中孕育出的一个独具魅力的文化样态。
透过网络微文化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具体表现形式,结合微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而应当具有的本质属性,我们能够更好地把握网络微文化的概念。目前看来,对网络微文化概念的分析呈现出两种切入方法,一个是从网络的角度来看微文化,另一个则是从微文化的角度来看网络。前者强调由网络信息技术变革引起的信息传播方式的变化对目前网络文化的革命,并推导出网络微文化的主要特征是传播的便捷性和扩散性以及媒介的丰富性和多样化;而后者则是从文化的视角来分析,更强调“微”的内容显现出的文化属性,并指出微文化现实与虚拟交互存在的特性,以及微文化表现出的主体去中性化、信息碎片化、关系平等自由化的特点[1]。应该说,这两种视角都有一定的科学性,将二者综合起来看待更为全面。从广义的角度来看,网络微文化指的是借助科学互联网络技术和个人互联网信息产品来进行信息传递、互动等活动而产生形成的具有显著的个体性导向特征的社会财富的总和,包括物质财富、精神财富以及政治、经济和社会现象。而狭义的网络微文化是指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个人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而形成并发展的注重个体性和平等性,蕴含了尚简、崇微观念的,并以碎片化、多中心化、以微显巨为主要特征的行为、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
(二)网络微文化的特征
1.碎片化特征
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公益、微广告、微小说、微管理、微信用、微经济……这些网络微文化组成内容之所以称之为“微”,主要就因为其内容的简洁性,即呈现“碎片化”的特征。现代生活中,人们在地铁里、公交上的随身读物早已不是杂志或报纸,每晚睡前也不再有枕边读物,几乎所有阅读的体验都被浓缩进了各式各样移动终端的小小屏幕里。每天接受碎片化的信息成为了我们融入世界最主要的方式。网络微文化表现出碎片化的特征,是对社会分化的直接反应。今天的社会是充斥着变革和转型的社会,各个阶层人们的生活方式差距拉大,也在促使着个体的审美趣味、消费方式、价值观念之间差异的扩大[2]。即便是在同一社会阶层的范围内,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意识也日趋多样化。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以前人们只是单纯地获取“丰富信息”,而现在则是要获取“更多有效的有针对性的信息”。网络微文化之微就是在解构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微博140字的字数限制,微电影30~300秒的时间限制等等都使微信息的内容便于当今快节奏下的受众接受,人们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时间“碎片”来接受信息。微文化碎片化的信息呈现和传播方式适应着现代人碎片化的阅读需求和思维习惯。
2.多中心化特征
网络微文化的原始推动力在于便捷社交,便捷性互动的推进促使人们形成了有较强信息共享性和认同感的兴趣联盟,人们可能生活在不同的地方,没有太多的生活交际,只因关注同一个事件,玩同一款游戏,看同一部电影或热爱同一项运动而成为这个联盟的成员,这样的直接结果加快了社交中心的分化,加深了社会的多元化。与此同时,伴随多元化而生的自然就是文化的草根化趋势,一个人不管你在日常生活中的身份如何、地位高低,在网络微文化这样一个网络中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拥有与别人平等的发言权。在这种环境之下,网络微文化削平了文化的专业门槛,脱离了文化的精英性,每一个人不再是单一的信息接受者,还可以是信息的传播者。网络微文化是真正属于大众的文化,它不再追求一种标准、一个声音,它是个体的表达,是对传统文化中的禁区发起的冲击。所以说微文化打破了传统广播、电视等信息以官方或某一些人为中心的特点,体现出了强烈的文化多中心特点,实现了信息的充分交流、融合,给予大众更广阔的话语表达空间。
3.两重性特征
网络微文化带给我们最首要、最直接的冲击在于这个“微”字,传统意义上微文化之微应该是指隐秘地行走,其精神内涵有一种诸如细小、衰败、精妙的意思。网络微文化以其短小而精妙的灵动形式在现代人之间传播,从来不是社会信息或是舆论的主导,但当我们从微文化的社会普及面及其影响力来看,它仿佛又展现出了一种见微知著、以微搏巨的气势,并且还大有成为文化主导的趋势。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网络微文化产生及发展的一段时间以来一直是以辅助性文化的形式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可在之后发展的不经意间,网络微文化又显示出来了某些主导性的特点。网络微文化因为其参与主体为个人,且内容简短干练,给人以渺小之感,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个人的力量虽微小,一旦通过网络的群体关注,马上就可以转化为巨大的群体力量[3]。一条微博,一条微信,经过转发之后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引来广泛的关注,引发社会舆论的狂潮。可以说,微文化一方面表现出个人的“微小”,另一方面又凸显群体力量的“巨大”,在这一点上实现了个人与群体的辩证统一。所以,网络微文化既以辅助性文化的方式存在,又能释放出主导文化的冲击力,其中存在着既相互对立又常常交融的主导性和辅助性兼具的二重性特点。
二、网络微文化的影响
可以说,信息从未像今天这样如此深刻地影响着我们每时每刻的生活。网络微文化的发展蔚为壮观,给个人和社会的发展注入了全新的能量,但并非所有的微文化都是有价值的,它不是一个完美的乌托邦。
(一)网络微文化对个人的影响
网络微文化的广泛传播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现代人的个性需求,符合了新生代年轻人对于思想解放的要求,促进着全社会范围内的思想活跃。然而,由于网络微文化的信息传播在内容上呈多元化,形式上又呈碎片化,在微时代信息传播者和接受者年龄趋微的背景下,一部分人对“微内容”不能够正确地认识和判断,因此出现歪曲事实甚至价值观扭曲的现象,而盲目地转发或跟帖又会将恶劣的影响扩散开去。
1.网络微文化对个人的积极影响
网络微文化正改变着整个社会的文化生态,它无时无刻不解构着传统主流文化,让个人思想日益活跃。对于处在微时代下的我们而言,信息轰炸充斥在日常生活中,整个世界都被收进了个人移动终端的小小屏幕里,寻找信息变得十分简单和随意,不同国度、阶层、文化背景的人可以畅通无阻地交流,而人们在微文化中追求的就是个性的张扬。网络微文化是对传统文化正常秩序的冲击,是对传统伦理和信仰的冲击,人们不再以大的或是主流的意识标榜自己,转而追求有魅力的细微素材,追求一种对现实、对当下、对创造力的充分表达。大众对于文化的创作力也就以这样全新的方式被释放了出来,个人的价值能够在微文化中被关注和放大[4],给个人思想带来蓬勃朝气和清新的活力,并且弥补了东方文化中对个人关怀的不足。
网络微文化是一种互动文化、关系文化,人们参与在其中的过程不再像看电视那样只能被动地接受各种信息的输出,大家有了直接回应的途径,以致获得与权威对话的权利,这使得人际交往更加趋于合理,人际关系也能够在充分的交流中得以和谐发展。在高强度、快节奏的现代工作环境下,人们需要从高密度的时间链条中寻找到可以释放紧张和焦虑情绪的缝隙,网络微文化的及时性、碎片化、互动性的特质正是与这种需要的完美契合。可以说,微文化中蕴含的“微即温暖”的哲学思想是对个人微小行为的极大人文关怀,这对建构一种全新的追求个性和人性的文化形态提供了持续不断的力量。
2.网络微文化对个人的消极影响
微文化也绝非完美无缺。微技术日新月异,信息传播在方便快捷的同时,也让网络微文化中充斥着大量的信息垃圾,它在冲击信息自上而下单向传播的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引发了社会交往的小圈子化趋势,使得大规模、高层次的社会共识难以达到,社会群体力量的整合也变得更加困难。此外,每个人在微时代下都是广阔信息洪流中的一个节点,其中的信息几乎都是瞬间的、碎片的,然而我们一旦过于沉浸在文化内容支离破碎的表达方式中时,总体性的视野和全局观的思维就会缺乏,富有挑战性的怀疑精神也就无从谈起。同时,人们忙里偷闲地查看种类繁多的信息,只能习惯于快餐式的吸收,并且逐步习惯于单纯地接受而懒惰于思考,对于个体而言,微文化的世界成为了一个“他人引导”的世界。当下略显浮躁的时代氛围与网络微文化的便捷性交融时,人们并不会思考每一则微信息的深意,而只是简单地浏览或者有瞬时审美共鸣时点下一个“赞”。喜爱或尝试创作的人也容易陷入这个困境中,开始追求现场感极强的富有吸引力的小段子,并进行单纯的文字复制和图片拼接,这实际上对个人创作是无益的。以微媒体的新闻报道为例,新闻内容“碎片化”的过程实际上是对新闻完整性的割裂和内容的简单化,读者在翻阅这类新闻时,尽管是最新的信息,但也极有可能是最浅的甚至是带有误导性的信息,他们对人们思考的指导和生活的服务价值是很低的[5]。所以说,网络微文化一方面扩大了信息交流、增强着文化创新,另一方面又使得人们的思考趋向原始化和粗浅化,从而使现代人丧失了现代公民所应该具备的理性、责任和视野。我们每天蜻蜓点水般地接受大量碎片化的信息,其实也预示着我们正在丧失专注能力、沉思能力和反省能力。
(二)网络微文化对社会的影响
1.网络微文化对政治的影响
众所周知,网络微文化在技术层面由于其庞大的网络结构而不存在一个管理中心或者是权威机构,在网络中人们共享资源却各自独立,通常来说,在这里没有人拥有特权,阶级和阶层也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人与人之间趋于平等,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某个范围内的中心。这对于社会政治的影响是巨大的。首先,在政治体制方面,国家的政治制度受到了微文化简洁性和中心分散化的挑战,加之人们在网络中自我管理意识的空前加强,使得网络中权力机构分散化、权力模式多元化,网络管理者也更加平民化,这将推动政治体制产生与此相适应的改革,权力机构的层级建立方式和运作机制以及管理范式也将随之发生质的改变。其次,在政治决策方面,微文化让公众的意愿表达更加直接和广泛,大大缩短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距离,政治决策在形式和内容上必然更加具体和透明。最后,对于政治主体而言,整个社会的政治运行效果必将随着网络微文化的发展而日益公开和透明,公众参与政治事件的愿望也更加强烈,例如钓鱼岛事件、台湾问题、马航客机失联等事件在微博上引起广泛关注和议论。民众从以前单纯的目击者转化成了监督者,可以对国家的重大决策进行评论和干预,对国家机关和政府官员能够起到更加充分的监督作用。
但是,我们还必须要认识到的问题是,目前网络微文化出现了权力分散性和自治性盲目扩大的趋势,言论自由被提到了新的高度,如果这种趋势被过分张扬则极有可能使谣言传播更加容易,甚至导致无政府主义泛滥,造成政治生活的动荡,从而给社会带来危害。
2.网络微文化对经济的影响
在网络微文化中,个人的自由与创新力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促使社会经济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对社会经济体制而言,网络微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经济增长理念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因为网络微文化的核心物质基础是信息技术,所以高新信息技术以及与此相关的第三产业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新的经济增长理念也就理所当然地集中在了如何提高信息化程度、如何更高效便捷地使用信息化技术等经济环节上。在微时代下,市场信息的变化和传播速度加快,国家需要把握时机进行优化资源配置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企业对于信息的占有和利用程度也成为市场竞争的关键。
对于个人经济消费方式而言,转变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消费需求个性化,二是精神消费增加。网络微文化的兴盛使得传统的面向多数人的生产、服务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人个性化的需求,企业的生产和服务方式正逐步向“量身制造”发展[6]。同时,网络微文化的快速发展,也反映出当下人们物质生活已逐渐得到满足,人们对于商品的需求已经不仅仅关注其实用性,还要关注其舒适性、个性化、健康性甚至环保性,对于精神层面的消费也日益增多。这些因素都在加快传统消费方式向现代消费方式转变的速度。
但是,被这种新消费主义深刻影响的微生活可能使我们过度痴迷于电子购物的便捷性和多样化的选择,从而丧失理想消费的传统消费文化美德。对于整个社会经济市场而言,微时代下企业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国家的宏观调控也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3.网络微文化对传统社会文化的影响
在当前的网络微文化中,人们形成了一个普遍的道德共识:进入网络场域是无限制的,所有的微媒体网络中的信息是自由的。网络微文化这种碎片化、多中心化、即时化的文化形态正对传统社会文化产生着深刻的影响[7]。首先,微文化极大地繁荣了社会文化的内容。人们发现了“微”的魅力与“小”的美好,小的故事、微的创作、个人的评论等内容中的精华部分都可能成为微文化的内容组成部分,文化不再被主流内容所主宰。其次,相对于传统社会文化的传播过程而言,在网络微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看法去说或做自己想说或想做的一切事情,而每一种观点或思想都能够在微文化中找到自己的部落,这大大缩短了人与人之间在现实世界中的各种差距。这种相对单纯和非功利的交流能够加深文化之间的互相影响,也能够使社会文化充满创造力和活力。最后,对于社会文化的变迁而言,其本身就具有延续性,技术进步是推动文化变迁的最大推动力,所以网络微文化的发展自身就是一种社会文化的变迁。微文化也在重新定义社会文化的变迁,各种文化形式的交融速度空前加快,价值观的冲突加剧,传统文化产生了跳跃性的发展。但是,网络微文化对于传统社会文化的负面也是显而易见的。微文化在便捷信息传播的同时,也制造出大量的信息垃圾,甚至夹带色情、暴力、反党反人民的内容,影响着民族传统文化的宝贵精神,我们需要对此保持足够的警惕。
三、积极主动引导网络微文化健康发展
对网络微文化的探析,是对目前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时代课题作出的应对,对其行为和现象解读的最终落脚点应当是对于引导网络微文化健康发展的思考。网络微文化是一种技术性的文化,是一种互动性的文化,也是一种蕴含系统性的文化,我们不能只从宏观的视角笼统地看待引导微文化发展的应对之法,转变看待网络微文化的理念并思考更具针对性的引导方法同样重要。
(一)加快高新技术的发展
文化是生产力的表现形式,网络微文化是最新现代生产力数字化技术的产物,是代表着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不管人们如何衷情于传统文化,不管人们是否接受网络微文化,其价值坐标是不可逆转的。目前,我国在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高新技术方面落后于世界先进发达国家,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信息不对称情况的出现。我们需要清晰地看到网络微文化预示出的未来高新产业的发展方向,针对相应的产业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实现生产力新的飞跃。这不仅有利于巩固网络微文化的物质基础,也有利于保障我国互联网的空间安全和信息安全。与此同时,随着网络微文化在社会中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微平台泛滥且良莠不齐、微信息垃圾增多等问题日益凸显,不断创新具有针对性的技术改良措施和优化媒体平台显得十分必要。
(二)发挥网络微文化的正能量
网络微文化是一种建立在人际互动基础上的关系文化,带有强烈的平民意识和草根意识,每一个独立的个体都能成为信息的发起者,也意味着微文化的内容鱼龙混杂,在传递善的力量时也可能传播恶的信息,因此要引导网络微文化向良好的方向发展,应当隐其善扬其恶。一方面,要促进优秀微文化的传播,鼓励高品质的作品创作。“微博”等网络社交工具营造出了一个虚拟的网络社区,善的力量由现实社会延伸至虚拟社区,又反过来促进现实社会的进步。例如“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微博打拐行动,“免费午餐”微博计划行动等,促进了社会正义的实现,传递了社会正能量。因此,应当发动诸如“网络大V”等网络精英的号召力,传播社会正能量。同时,要鼓励支持高品质的微小说、微电影等创作,提升网络社区的审美情趣。另一方面,应当加强网络监管,对消极的、负面的内容予以整治、清理、消除。加强网络监管并非打压网络创作,限制网络文化传播,而是要打击落后、淫秽、反动、甚至侵害他人权利等方面内容的形成与传播,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维护网络社区秩序。2013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条第1款规定,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246条第1款规定的“情节严重”:(一)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 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这一解释的规定即是对整治网络微文化要求的积极回应。
(三)打造网络微文化健康发展的系统工程
网络微文化已显现出主导未来社会文化发展的趋势,因此要引导网络微文化的健康发展,需要将其与主流相结合,建立起一个与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相联系的系统工程。首先,在政治上要积极利用网络微文化的力量,加强对网络微文化的监管,提高政府服务质量以顺应民众需要。比如建立政务微博,据统计,截至2013年10月底,新浪平台上的政务微博有100 151个,共有77家中央部门或其直属机构在新浪开通政务微博[8]。政务微博的迅速发展有利于加强政府与民众的互动,提高政府的治理能力以及对网络微文化的影响力。但政务微博也存在管理混乱、缺乏运行机制等问题,可以考虑对其进行整合,以加强内部管理。其次,在经济上,营造良好的环境,促进网络微文化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微文化为社会提供了新的营销方式和竞争手段,成为了新的经济增长热点;而商业力量的活跃也为微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要挖掘网络文化的经济潜力,需要技术上的支撑,也需要政策上的支持。诸如“余额宝”、“微信理财通”等网络金融工具的出现,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技术安全问题及法律上的困境。因此,各经济主体应当增加对网络平台技术研发的投入,并提高个性化服务的质量,这具有很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同时立法主体必须加快细化相关立法以规范网络虚拟市场的竞争环境。最后,在文化方面,滤除不良文化,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与传统社会文化不同的是,网络微文化缺乏对负面文化的强制力,行为者可以不用顾忌现实社会中的道德评价,随心所欲地表达任何观点,做不为现实社会所认可的行为,从而影响到网络微文化的健康发展。对此,应当从正反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奖励良好微文化的传播,必要时由官方或社会权威发布合理意见以形成正向引导;另一方面,要滤除不良文化,对于极端行为应采取适当手段予以惩戒,甚至采取法律手段进行规制。
展望未来,相信网络微文化在经历过最初的新鲜和浮躁之后,会有一个健康和美好的前景,并肩负起繁荣中华文明的重任。
参考文献:
[1]
万峰.网络文化的内涵和特征分析[J].教育学术月刊,2010(4):63.
[2]吴满意.试论网络人际互动的基本特征[J].天府新论,2012(4):98104.
[3]微文化需大关注[N].光明日报,20131224(14).
[4]张鸿声,郭兴.无“微”不至:当代微文化解读[J].艺术百家,2014(3):8487.
[5]方宏建.以微博为载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4):45.
[6]张东.互联网微内容对我国社会转型的作用与影响研究[J].理论探索,2010(1):3339.
[7]陶鹏.论网络中的文化冲突及其消解[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2933.
[8]新浪微博.2013年新浪政务微博报告[EB/OL].(20131219)[20140514].http://vdisk.weibo.com/s/Aq4TgwJBi_a?sudaref=yuqing.people.com.cn.
Research on Micro Network Culture
TANG Dengyun, LI Yao
(School of Marxism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Chengdu 611731, China)
Micro network culture has gradually formed and developed when entering the personal internet era. Micro network culture is a new social and cultural phenomenon. The core parts of this value and behavior pattern are individuality and equality. Micro network culture has its own basic meaning and profound social influence in their development.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micro network culture also needs the right guidance of our government, and this system engineering includes impelling the progress of HiTech technique, fully utilizing micro network culture’s positive energy and impelling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micro network culture. In a word, the correct exploration and comprehension of micro network culture has become the time topic of humanists, sociologists and relevant government authorities.
Key words:micro network culture; meaning; status quo; guidance
(编辑:刘仲秋)
作者:唐登蕓 李瑶
中国网络微喜剧的艺术特征研究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网络微喜剧也得到了迅速发展,网络微喜剧每集时间在5~15分钟。微喜剧中的故事都是独立的,故事叙述时间一般在4分钟范围内,并让固定演员扮演着不同角色的情景喜剧。网络微喜剧与传统情景喜剧有着较大差异,各集剧情之间没有连贯性,故事情景也都是独立的,演员身份还会根据故事情境需要不断转变,网络微喜剧的故事情境并没有确定的故事结局,通常都是点到为止,在互联网浪潮下网络微喜剧便迅速发展起来。
一、 国内网络微喜剧的发展历程
(一)发展初期
我国第一部网络自制剧“Y.E.A.H”2008年9月在凤凰网首度出现在荧屏上,在网络自制剧发展初期,国内网络自制剧内容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仍然不够完善,视频网站运营趋向于无序化,在这样的网络环境下,网络自制剧制作素材和故事情节都趋向于成本低与周期短的短片。[1]在网络自制剧发展初期阶段制作短片缺少完整的故事情节,并且故事情节时间低于10分钟,极其缺少文化艺术美感,其创作情景剧情只是为了迎合广大网民的需求。但是正是因为该类影片符合互联网市场网民大众的基本需求,所以在互联网浪潮下得到了快速发展,网络视频制作也得到了不断规范,具有独特艺术特征的网络微喜剧也因此发展起来。
(二)发展阶段
我国第一步网络微喜剧是《屌丝男士》,该部微喜剧主要由搜狐视频投资制作的,其中网络主持人大鹏担任该片制片人和主演,在2012年10月首度搬上荧屏,自从上映后受到社会群众的广泛支持,成为国内网络微喜剧获得较大成功的经典剧作。为了推进网络微喜剧的快速发展,2014年3月搜狐视频和华裔美国电视媒体相互合作,成功将该部网络微喜剧引进美国市场,在美国电视媒体上映后收视人群超过7000万,成为网络自制剧拓展海外影视市场的经典之作。
自从《屌丝男士》在搜狐视频上映后受到了社会群众广泛好评,类似于《屌丝男士》的网络微喜剧也得到了不断发展,譬如由搜狐视频制作的网络微喜剧《极品女士》与《我的极品是前任》,由优酷网自行制作的《万万没想到》等,在网络上都获得良好反馈,网络微喜剧市场不断拓展,并成为推动网络自制剧发展的重要影视题材。
二、 分析网络微喜剧快速发展的因素
(一)社会环境影响因素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和信息时代不断深入,互联网新媒体成为网络信息传播的主要介质之一,并在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新媒体发展俨然成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衡量指标。
为了推进新媒体快速发展,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并在2012年7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剧、微電影等网络视听节目管理的通知》文件,积极鼓励投资者投资互联网视听节目和服务企业,积极鼓励互联网视听节目开拓创新服务业务,创作更多健康而优秀的影视节目,从而推动着网络影视行业的发展。
(二)网络视频内容不断创新
在互联网信息时代下传统喜剧剧情已经难以满足社会大众的情感需求,传统喜剧风格受到社会群众诟病,严重影响着现代喜剧的发展。[2]部分喜剧创作者轻视喜剧艺术的独特特征,认为喜剧中有关悲、喜元素必须要分离开来,受到传统喜剧不能混杂观念的影响,许多经典的现代喜剧受到喜剧界部分同志指责,这对于现代喜剧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在互联网迅速发展浪潮下,网络喜剧得到不断发展。当前来说许多网络影视剧的制作团队大部分是年轻人,许多制片人也投身到网络影视剧的创作中去,作为互联网受众他们更加了解互联网网民特点和需求,借助于互联网多媒体媒介来创作出具有创新性的影视作品,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将影视剧作生动形象展现在观众眼前。此外,网络影视与传统电视播放形式也有着很大差异,传统电视需要在固定时间段里播放,而且传统电视播放受到固定空间限制,网络视频和网络影视可以根据观众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点播”,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对推进网络微喜剧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三、 探讨网络微喜剧的主要特点
(一)人物形象接近现实生活
相对于传统喜剧来说,网络微喜剧更具有吸引力,网络微喜剧中的各个故事情节都属于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事情,或者社会群众的人物形象,网络微喜剧就是将日常生活同平常的事情通过夸张演绎并呈现到观众眼前。在网络微喜剧《屌丝男士》中,主人公大鹏有时扮演着面临高考的高考生,有时是肩负育人责任的教师,有时是生活在大都市的小白领,有时是不谙世事的程序员,有时是为人算命的算命先生,在该部网络微喜剧中他的人物形象始终停留在“草根”阶层;《万万没想到》主演王大锤更是扮演着社会生活中的底层人物,在情境故事中他所经历过事情和面临生活都是日常生活中普通人可能会遭受的挫折,这些人生挫折可能是来自于工作,也可能是来自于生活,情景剧中的困难和挫折都是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事情。大鹏在面临着生活中的困难和突发状况时显得尤为无助和无奈,这是现代生活的真实写照,更具有时代意义。
(二)叙事结构较为简单
网絡微喜剧与传统影视剧有着很大差别,传统影视剧一般情况下是使用线性叙述结构进行情节构造,将时间和空间作为故事发展线索,而网络微喜剧在叙述结构和情节线索上不同于传统影视剧,以小人物作为影视切入点,在很短的时间内不断改变故事主题以及故事情结,网络微喜剧没有结局也没有主题中心思想等,而是营造拼接感相对强的叙事氛围,该种类型喜剧没有刻意去表达影视主题,缺少确定性,叙事方式和创作内容也是非常创新,相对于传统影视剧来说没有受到内容限制,故事情节也相对夸张和惊奇,网络微喜剧通常以“吐槽”“恶搞”等形式展现出故事内容。网络微喜剧的叙述方式和叙事结构都相对简单,使得影视导演和影视制片人在创作时能够运用发散思维,创作出更具有创新特色的影视剧品,给导演和制片人以及演员等创造着更广阔的发挥空间。
(三)具有创新叙事风格
随着互联网多媒体迅速发展,网络微喜剧为了迎合互联网发展和满足网络民众基本需求,网络微喜剧想要在较短时间内叙述故事,则故事情节便会显得尤为紧凑,并且在短时间内将大量故事情节信息展现出来仍然是具有很大挑战,受到快节奏叙事风格的影响,网络微喜剧对剧中人物角色声音以及语言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当前来说网络微喜剧的主要叙事风格是“恶搞”“自嘲”,同时还是网络微喜剧的主要艺术特征。通过“吐槽”等方式来表现人类所面临的各种困境,通过“幽默”话语来表现出人物内心真实想法,当前来说“吐槽”俨然成为社会潮流文化。随着社会转型和经济结构转变,社会底层面临着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吐槽”形式无疑使得草根阶层获得情感释放。其中“吐槽”内容相对广泛,包含有社会热点、广告用语、网络热词等,目前许多网络影视作品都设置有“弹幕”,让更多观看者吐露内心真实想法,其中“弹幕”停留时间仅为1秒,不会对观看者观看视频遭称影响,这些吐槽“弹幕”可能是表达自身对影片的感受,也可能会和剧情没有关系的幽默言语等,对于网络微喜剧来说“弹幕”使得影视剧更具有幽默性和创新性。
四、 网络微喜剧所处的社会环境
(一)视觉文化发展迅速
所谓视觉文化,指的是人類“看”后的情感体验和感悟,我国很早就已经有了视觉文化,随着互联网迅速发展和信息时代进程深入,信息传播手段接连不断出现,社会群众对于视觉文化认识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当前国内视觉文化主要以电视剧、电影以及广告等多种视觉形式呈现,并逐渐成为国内视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视觉文化主要以书记、文字等形式呈现,现如今多媒体信息媒介已经逐步取代传统信息媒介,对人们日常生活和艺术审美体验以及消费方式等都产生很大的影响。[3]伴随着视觉技术快速发展,社会人群对于视觉性文化也提出了较高要求,为了满足社会群众文化生活需求,各种创新视觉形式也在不断出现。视觉文化让社会人群有了更多消费形式,而社会人群的消费又会带动着视觉文化的快速发展,视觉消费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消费的重要形式之一。
实际上,视觉消费也属于社会群众体验式消费,其中视觉消费不但是指对商品与服务的视觉关注,还包括有对商品于服务本身关注。
(二)我国社会文化转型阶段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我国在国际社会上身份和地位不断提升。近年来我国社会文化和社会经济都有了全新转变,国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全面提升,社会群众对于精神文化和情感需求提出更高要求。社会阶级结构也出现很大转变,社会阶层已经从传统工人和农民转变为更加复杂的社会阶层。在我国社会阶层不断解构和重组过程中,大众文化得到了不断发展,正是在社会文化转型过程中衍生了许多新兴媒体介质和信息传播形式,让社会群众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从而推进社会的快速发展。
在互联网与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社会群众对于精神文化提出更高要求,在这种趋势下大众文化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中大众文化的基本特征是源于大众与服务大众,对于社会中的大众来说,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都在发生很大转变,从集体主义转变为个人主义,从提倡节俭转变为鼓动消费,从无私奉献转变为拜金主义等。在社会转型阶段过程中大众文化充斥着社会人群的感官体验。网络微喜剧是大众文化发展的阶段产物,该种类型影视剧以幽默搞笑的形式出现在荧屏上,获得了社会群众的热切追捧。
结语
伴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影视创作者充分借助于互联网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来创新影视作品,并形成全新的影视形式,也就是当前引起社会潮流的网络自制剧,是信息化时代发展的新兴产物。虽然网络自制剧在制作形式和传播方式以及藝术特征等多方面需要加强改善,但仍然具有广阔的发展市场,社会群众非常喜欢网络自制剧的创作内容,网络自制剧将会成为推进影视行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温冠男.利用新兴媒体 展示地方历史[J].黑龙江史志,2015(22):34-35.
[2]周清平.“互联网+”模式中现代影像艺术文化基因的融合与裂变[J].电影艺术,2016(1):60-66.
[3]唐宏峰.网剧生态观察:概念、历程与类型分析[J].中国文艺评论,2016(2):88-93.
作者:侯晓宇
微时代大学生群体政治态度生成及培育路径研究
摘 要: 微时代以网络技术革新和移动终端高端化、智能化开拓知识时代新纪元,促发社会结构变动,变换政治沟通路径。微时代政治环境变迁影响着大学生群体政治态度生成及演化轨迹,一方面,大学生碎片化时间的有效利用、政治参与意识增强、群体行为政治化等因素积极推动其政治态度的正向发展,另一方面,政治素养缺失、政治信仰危机、政治认同弱化等因素则阻碍此进程。因此,通过创设健康政治生态“微环境”,使大学生群体从关注政治到参与政治,从政治认知表象到政治实践,从传播政治话语到政治话语创生进行多维转向,进而培育其理性的政治态度。
文献标志码: A
关键词: 微时代;政治参与;政治话语;政治态度;培育路径
2016年春节期间,百度、阿里、新浪、腾讯借助百度钱包、支付宝、微博、微信和QQ平台展开红包大战,发放红包不仅烘托了春节气氛,还吸引着众多用户关注客户端中发布的各种文字、图片、视频信息,进而达到其产品销售、新闻宣传和思想传播等目的。其中,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微媒介改变了传统媒体的传播模式,将“微内容”“微话语”“微工具”“微视野”等新符号融入到了大众日常生活中。
当今社会,媒介借助于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实现了质的飞跃,大众借助“低门槛”华丽变身为“自媒体人”,参与到信息文本的生成、编译和传播链条中。大学生群体作为微时代中“微工具”的重要使用者、“微内容”的重要创生者和传播者,他们以“微视野”来观察和体悟社会变迁,以“微话语”来宣告对各种社会景观的态度认知,这种“微”变化反过来又引起现实政治环境的变化。微时代政治环境的变化引致大学生群体政治参与方式发生变动,他们的政治态度生成及呈现也随之发生变化。
一、“微时代”界定论争及言说
微时代是一种依赖于技术革新而出现的新生事物。学界关于微时代中心命题、发展取向、核心元素等议题设置仍存在着论争,可概述为以下四种言说:
其一,“未定说”。学者对于微时代的相关界定还未达成一致,甚至对于“微时代”这一概念的提法还存在着争议。如“什么是‘微时代’?学界还没有形成权威界定,但是‘微时代’信息传播的快捷性与裂变化、舆论信息丰富化与多样化、话语表达的交互性与个性化、人际交往的平等性与虚拟化等特征被广为认可。”〔1〕“未定说”表明人们虽能切身体会到微时代的到来,但却无法清晰认知微时代的运行轨迹及规律,也无力对其范畴及结构特征进行科学化界定。
其二,“微博说”。该观点将微博视为微时代的标识性符号,如“‘微时代’,即以微博这种近几年新兴的网络传播平台作为传播媒介代表,以短小精炼作为文化传播特征的时代”〔2〕。微博的问世将快餐文化中的碎片化、去中心化、浅俗化推向极致,网络平台在短时间内聚集了大量网络用户,在网络用户的迅猛增长中,微博的功能得以拓展与延伸,将大众引入微博时代。“2010年是‘微博元年’,2011年是政务‘微博元年’,2012年是反腐‘微博元年’,2013年将是政治思想多元化的‘微博元年’。”〔3〕微博发展至今,开创了一个新的纪元,它在微时代中占据重要地位,推动了网络问政方式变更,催生大量官方微博,拓宽和深化了公众政治参与途径,促进了精英政治向大众政治转化,使政治参与从阶梯化走向平面化。
其三,“载体说”。微时代是“以移动互联网技术为基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式移动终端为核心媒介,以微博、微信等应用软件为基本载体,以微内容、微传播、微公益等为表现形式的新传播时代,充分体现了移動互联网技术、意义和文化的高度融合,它是互联网发展的最新时代”〔4〕。微时代依赖于某种载体进行信息传播,载体的传播平台的功能及结构、议题设置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和制约着信息的传播速度和发展程度,相关技术的革新能够继续推动载体衍生与深化,使其在迎合大众的多样化品味中得以繁盛。
其四,“内容说”。“内容说”认为微时代是“以微博、微信为载体的‘微内容’是隐藏着复杂价值判断和行为取向的话语传播,在‘内容为王’的网络空间,需要通过对传播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才能获得点击和阅读,即能够获得传播的优势,从而在话语传播中掌握话语控制权和价值观的评判权”〔5〕。“内容说”未忽视微时代的载体性,但更重视的是“微内容”,即认为内容的言说形式与价值意蕴决定其在大众中的传播速度与接受程度,决定和支配着话语权力,在某种程度上,哗众取宠式、荒诞不经式、剑走偏锋式等内容议题的设置更易成为微时代的主流模式。
简言之,微时代根植于网络时代,是网络深化发展的新阶段,是与当前社会变革与文化变迁交融互动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小时代”,它未必是网络时代发展的最佳模式和终点,但却以其“微”之要义,借助技术革新推动大众日常生活模式的深度变革,从大众文化到日常习惯,从话语言说到行为交往模式,无不雕刻着属于微时代自身的精神烙印。
微时代大学生群体的交流、言说、关注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具体而言,微博或微信的围观量依赖于话题制造或网络推手的推动,对大学生而言,则只需在自己的朋友圈进行转载与评论就能以“手手相传”替代“口口相传”,使信息的传播具有瞬时性与不可逆性;微时代的网民们借助于段子或顺口溜的形式对原初文本进行分解,经过编码,形成新的琅琅上口、易于传播的文本,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对政治文本进行新的话语编码。如对习大大、彭麻麻的称谓,在尊敬庄重之余显得俏皮可亲;国家领导人的漫画、动漫卡通形象在网络中走红;四个全面、五大创新理念等以传唱形式承载着原初文本的意义,在新的媒介间进行信息传播和意义传递。复杂、枯燥的政治知识与信息在这种轻松、愉悦甚至是略带幽默、俏皮的话语风格中被大学生群体所接纳与消化。微时代的政治生活信息编码、传播方式与大学生群体的跳跃式思维形成无缝隙对接,间接改造着传统政治沟通路径,形成以平等、扁平化为特征的交流与对话模式。
二、微时代大学生群体政治态度生成的“双重”因素
(一)微时代政治环境的变迁
大学生群体是国家稳定与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和建设者,他们政治态度的取向影响和制约着政治价值观认同。不同时期大学生群体的政治态度不同,影响政治态度的社会因素和自我因素共同决定着这种变化取向。在以五四运动为代表的传统街头政治运动中,大学生群体显现出强烈的政治参与情感,他们的爱国情感中充满了激情与狂热;在以汶川地震、北京奥运火炬传递等为代表的现实事件中,大学生群体的爱国情感以一种理性的、带有浓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的形式展现出来,也改变了公众对“80后”的看法。微时代的政治环境与过去相比,带有明显的“微”之要义。一方面,政治话题、政治事件不只局限于宏大叙事,而是更加微观化、碎片化,逐渐形成网格化的“微格局”;另一方面,政治话题、政治事件的传播路径不只局限于大的政治环境,而是走向“微环境”。以一名网络大V的微博为例,他对自己关注的政治话题、政治事件的言说和态度会在对他微博进行关注的“粉丝群”中进行传播,并自成一个独立的“微环境”。
总之,微时代的政治环境变得更加“微”观化,在这个环境中,政府部门政策方针的制定、发布及政治人物的言谈举止等都被众多网民所围观、评论和言说,网民的政治参与热情高涨。政府部门对于这种政治环境的变化也采取了应对措施,它们主动开通政务微博、官方微信等信息平台,实施信息公开,对网民关注的政治问题进行及时回复,及时解决突发的网络舆情事件,与网民之间逐渐形成良性互动。这种网络“面对面”的对话模式与传统严肃、规范的政治交流形式形成鲜明对比,自然也影响着身处其中的众多网民的政治态度。对大学生群体而言,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处于形成时期,政治态度还处于变动过程中,他们对于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对于微时代的政治环境的变化感受明显,他们不再作为被动的受众而是借助于网络、手机等媒介积极地参与其中。
政府机构作为传统意义上的主导者无法独占舆论阵地,不能以俯视姿态掌控信息的传输路径与共享面,而是逐渐以平等姿态来看待大众尤其是青年知识群体在信息生成与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为权威型的政府在网络时代从无所适从到逐步适应,直至主动创新与众多网民的对话和交流模式,以政务微博、官方微信公众号等代表性“微”平台的搭建,将原有的“间隔化”政治对话模式推向“无距化”,这种政治环境的变迁为大学生群体的网络政治参与提供了便利,更有效地促动了其政治态度的健康发展与理性定位。
(二)微时代大学生群体政治态度生成的有利因素
1.大学生碎片化时间的有效利用
微时代是网络时代深化发展的新阶段,它给大学生群体的日常生活带来重要变革。它依赖于短小、独具特色的话语阐释模式,多维度的信息傳播平台和创新性的娱乐模式,将具有强烈猎奇心理的大学生群体吸纳到一个新颖化、扁平化、碎裂化和虚拟化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大学生群体通过对碎片化时间的有效利用,找寻到属于自己的特殊休闲方式。这种休闲方式是指大学生群体通过对“微媒介”的使用,去关注喜欢的“微内容”,生成与传播“微话语”,对“微环境”中的政治话题和政治事件进行评说,逐渐生成其政治态度。
网络技术革新为大学生日常生活及学业带来的便利性和愉悦感已成共识。大学生群体作为“网络土著”,他们通过对碎片化时间的有效利用,不仅摆脱了网络中存在的各种诱惑,而且还为日常生活及学业赋予了“休闲”意义,并在这种“休闲”生活中享受到政治参与带来的愉悦感。“从国际化和跨文化的视角来看,能使生活更有意义、提升生活质量的途径或机制包括:(1)从休闲生活中体验到积极的心态和康乐;(2)从休闲活动中获得积极的认同和尊重;(3)休闲产生的社会、文化联系与和谐;(4)休闲在人的一生中对学习和人类发展的贡献;(5)休闲作为背景,实现和利用人的力量和韧劲。”〔6〕“休闲”功能的多样化使大学生群体更愿意去有效利用碎片化时间,从中体味生活真谛,享受政治参与带来的愉悦感。微时代的政治参与摆脱了枯燥、无味,变得精彩多样,大学生群体政治参与的积极性获得提高,更加愿意主动去熟悉“微工具”的功能,使用“微话语”来表达对“微内容”的认知和喜好倾向,积极地探索政治参与的“微”路径。
2.政治参与意识增强
微时代中大学生群体碎片化时间的有效利用及网络行为空间的延伸为他们参与政治提供了时空上的便利,他们利用这个便利来关注政治话题和政治事件,并通过话语言说、评论和传播等方式来表达他们的态度。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政治参与意识逐渐增强。
一方面,在政治参与过程中,大学生群体通过对碎片化时间的有效利用,学会并熟练使用微时代中各种“微工具”,借助“微工具”来发布或传播“微内容”,并对“微内容”表达他们的政治态度与政治意愿。具体表现为他们不仅能够及时关注到各种“微媒介”平台上发布的短小精悍、风格迥异和内容丰富的政治讯息,而且还能熟练应用在碎片化时间习得的技能主动参与到信息的生成、传播和互动过程中,将他们的政治热情进行适度释放。
另一方面,网络空间的延伸拓展了政治参与的空间。大学生群体能借助“微媒介”与官方媒介进行网络“面对面”的交流与互动,网络空间的延伸拓展了政治参与的空间。政府对网络问政报以宽容态度,并通过开通政务微博、官方微信公众平台等积极回应众多网民对政治话题与政治事件的关注,对突出的网络舆情事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及时处理,同时主动将政府相关信息通过“微媒介”进行公开发布,使政务逐渐透明化。政府的这种平等对话、宽容态度及阵地建设进一步推进了大学生群体政治参与意识的培育与增强。
3.群体行为政治化
从微时代政治参与的有效性看,它在议题设置的科学性、内容的丰富性、程序的规范性及目的达成度等方面与现实政治参与相比还存在着差距,但其网络特性为大学生群体的政治参与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路径。网络政治参与作为政治参与的全新形式,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喜爱,网络政治参与缩短了公众政治参与的空间距离,给公众提供了一种公开、平等的问政方式。微时代政治参与是网络政治参与的进一步延伸,尤其受到大学生群体的喜好,它借助各种“微媒介”为大学生群体提供了一个能够“面对面”对话、互动及时、公开平等的政治参与平台。
大学生群体通过各种“微媒介”,构建镌刻着群体印记、拥有群体自我话语特性的信息发布源,借助层层相绕、环环相扣的“朋友圈”—“粉丝群”—“公众号”等发布、关注、转发和评论各种社会现实,他们爱国情感和参与意识的高涨使得群体行为的政治化意蕴日益浓厚。“当个人聚集到一起时,一个群体就诞生了。他们混杂、融合、聚变,获得一种共有的、窒息自我的本能。他们屈从于集体的意志,而他们的意识则默默无闻。”〔7〕群体行为的集体化在微时代得以进一步的加强与升华,自媒体也以个体(表征)—集群(实质)形态改变了公众对大学生群体作为网络政治参与重要主体的定位和态度。
(三)微时代大学生群体政治态度生成的阻碍因素
1.政治文化素养缺失
政治文化教育环境存在的一些因素制约着大学生群体政治文化素养的提升。以某些高校为例,它们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进行多元化考核、综合素养提升的改革过程中,采用网络考核、社会实践等方式以期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性,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群体的政治文化素养。但在实施过程中,因网络题库资源的单一、考核难度的降低、综合评价体系的单向度和社会实践形式单一等多种原因,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效果不佳,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加疏离,高校对大学生政治文化素养的培养路径更为“窄化”。
这种阻滞大学生群体政治文化素养提升的现象在微时代进一步发酵,原本历史中具有正能量、客观存在的政治事件和政治人物被充斥于网络中的各种“微段子”所颠覆或消解。如雷锋、邱少云等优秀政治人物的事迹被少数网络大V和网民所质疑,并对他们的事迹进行解构、重新编码,以颠覆的、娱乐的方式予以叙说,大学生群体的“政治记忆”片段被扭曲,政治文化传承路径发生断裂。在此背景下,大学生群体深陷于去主流化、消费娱乐化的快餐文化之中,社会主流价值引导主体缺失,政治文化素养无法得以有效提升。政治文化素养的欠缺导致大学生群体在解读话语文本时常发生歪解,进而引起政治理念的消解和政治信仰的动摇,为其理性的政治态度的培育和引导设置了多重障碍。
2.政治信仰危机
信仰不仅是一种信任,更是一种对权威的尊重,是一种对未来的希冀和展望,微时代大学生群体的政治信仰正遭遇危机。
一方面,微时代政治参与的方式发生变化,客观地消解着传统政治领域中的政府权威。各种“微媒介”为大学生群体的政治参与提供了公开化、平等化、信息“面对面”的交流互动平台,大学生群体能够及时关注、表达自己的政治意愿,政府部门也愿意采取网络“面对面”方式及时发布信息,及时发现并解决网络舆情事件。但是,政治参与方式的变化并不会带来大学生群体政治文化素養的自动提升,从实际情况看,大学生群体政治文化素养还有待提升,他们在享受“微媒介”带来的政治参与便利之际,常忽略了自身责任感、认同感和荣誉感的培育,也缺乏对政治权威的敬畏之情,政治信仰容易发生动摇。
另一方面,微时代网络资源的共享更加便利,信息源更加多元化,其中裹挟着的西方价值观念和各种社会思潮的言论、观点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主流话语造成一定冲击,而大学生群体政治文化素养的不足使其难以清晰辨识各种价值观念的真伪,也难以有效抵御各种言论、观点对他们价值观的冲击,政治信仰遭遇危机。
3.政治认同弱化
微时代大学生群体政治信仰的动摇客观上削弱了他们的政治认同感。具体而言,一方面,现实政治权威和主流话语在网络中的影响力有所下降,无法覆盖到每一个角落,网络中的意识形态呈现多元化。大学生群体政治文化素养的不足使其对充斥于网络的多元政治信息和政治话语难以清晰辨识,对自身的角色认知和定位容易出现偏差,他们习惯于随声附和,或肆意转发,或无情嘲讽,或冷漠旁观,他们的政治归属感模糊,政治认同感有所弱化。另一方面,微时代政府政务微博、官方微信等平台的开通为网民政治参与提供了对话范式,但它们在覆盖面、活跃度及目的达成度等方面还存在不足。大学生群体网络政治参与程度还不高,多以围观为主,现实政治的层级结构在网络中依然存在,大学生群体的政治期望与现实之间的鸿沟难以根除,这种政治疏离感进一步弱化了他们的政治认同。
三、政治生态“微环境”的创设与理性政治态度的培育路径
微时代是一个开放式的“微环境”,它具有影响范围广、进出门槛低、人员众多和内容繁杂等基本特征。“微环境”与现实环境相比,缺乏规范、有效的管理制度,各个用户之间的人际交流方式、话语言说风格和信息生成传播途径等带有明显的网络化特点,“微环境”对大学生群体政治态度的生成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要培育大学生群体健康且具有理性的政治态度,必须优化“微环境”,积极推动大学生群体从关注政治到参与政治,从政治认知表象到政治实践,从传播政治话语到政治话语创生等多维转向。
(一)创设政治生态“微环境”
1.增强政府公信力
传统意义的政治常局限于精英人群范畴,它对普通大众而言具有浓厚的神秘色彩,大众日常生活与之相距甚远。政府政令通过多级官方机构自上而下传达,弱化了政府与大众之间的平层交流,信息的单向化传播加速了裂痕扩散。在此情景下的大众对政令的威慑式服从远超于认同式服从,政治参与热度日渐式微。当前,随着政治民主化、现代化的快速发展,政治参与及沟通路径走向多样化、深层化。微时代政府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介搭建了与大众交流和对话的平台,与现实世界相比,它呈现出即时性、公开化和平等化特性,带有明显网络印痕。政府在飞速发展的网络技术倒逼中,放低姿态并以开放心态融入网络虚拟世界,主动迎合大众问政与参与政治的需要并变革规则,通过交流和对话平台实现信息收集、宣传和反馈。这种即时性、公开性、透明性、对等性的方式,将政府形象在大众观念中进行立体构建,政府公信力在无形中不断得以增强。国家兴盛与中国梦的实现与大众利益紧密相关,微时代政府与大众互动模式的构建进一步推进大众政治参与进程,对大学生群体政治态度的塑造效果尤为显著。
2.提升国家认同感
改革开放至今,大众在国家发展进程中切身体会到生活的变化,其中信息传播模式从报纸、广播、电视提供的读、听、看单向传播向网络互动的双向传播转变。这种转变给大众带来的不仅是即时性、公开化的对话和交流平台的搭建,还促进了其理性审视心态的养成,进一步强化了对国家的认知度。十八大以来,一个“中国梦”、“两个百年”、“三个自信”、“四个全面”、“五位一体”等一系列政治话语通过各种“微媒介”跨越间隔,以“无距”方式抵达大众内心世界,远大的理想、独特的发展途径、创新型理念等国家发展观使大众对国家的认同感得以提升。微时代政治环境的生态化为大众政治参与提供新的促动力,借助于各种“微媒介”,大众不仅可以了解到国家各个层面即时性的政治理念和行为、国家间互动的动态信息,还能参与到相关的话题讨论中;不仅可以关注政府“微”平台发布的多样化信息,还可作为“自媒体”角色参与到信息的收集、发布进程中,实现与政府的良性互动。作为“微媒介”的重要使用者,大学生群体的国家认同也由原来集体记忆中神圣的、崇拜式的认同向内源式、审慎式认同转变。
3.参政议政的现代化
网络政治参与发展至今历经三个阶段:(1)匿名狂欢期。其主要标识是网络用户的大幅度增加、言论平台的多样化与自由化、网络政治参与热情的高涨、政治话语设置的匿名性与自由性、官方关注网络政治参与和政治参与路径及方式的摸索阶段;(2)理性调整期。其主要标识是“微”之要义的萌生与发展,期间网络用户的继续增加、言论平台的进一步多元化、网络政治参与热情由感性向理性转变、政治话语设置的实名制与规约化、官方与网民的互动频繁化、政治参与路径及方式的调整与优化阶段;(3)多元化构建期。其主要标识是全面进入微时代,网络用户的稳定性增加及大学生群体网民的凸显、言论平台的多元化与规范化、网络政治参与的日常化、政治话语设置的创新性发展与成熟化、官方与网民政治互动渠道的多元化及正规化、政治参与路径及方式的多元化构建及参政议政形式的现代化。简言之,微时代网络参政议政形式的现代化与社会发展的信息化、现代化进程遥相辉映,创设出一个新的政治环境,为大学生群体政治态度的生成及培育路径研究提供新视角。
(二)培育大学生群体政治态度的路径转换
时代变迁映衬大学生群体政治观念的规律性波动,波动里投射出岁月印痕,镌刻着世人及社会各阶层对青年群体的认知心态。微时代大学生群体对政治的认知和参与方式均出现转变,要培育大学生群体健康且具有理性的政治态度,不仅需要优化“微环境”,还要积极推动大学生群体从关注政治到参与政治,从政治认知表象到政治实践,从传播政治话语到政治话语创生等多维转向。
1.从关注政治到参与政治
囿于地域阻隔造成的大学生群体人际交往的线条化、政治参与的底层化、信息来源的单向度困境被网络的出现所打破,“网络时代的技术革命导致社会全方位的深刻变革,政治参与空间的变换引发参与革命,各种各样的思想观念、价值观、意识形态以及思潮百舸争流,激荡飞扬”〔8〕。尤其是在以微博、微信等“微媒介”为代表的微时代,大学生群体间交往进一步深化,将原有的单一化的关系圈区隔为言说话题范围广、词语数量少、信息量大的朋友圈群。在微化进程中密切关注政治已经无法满足大学生群体的政治需求,而是转向深入参与即以“微视野”进行观察和信息收集,熟练运用“微工具”编辑发布“微内容”,以“微话语”来言说和表达自己的政治意愿进而切实参与到政治发展进程中,隐藏于其后的是大学生群体积极的、理性的、明确的政治态度。
2.从政治认知表象到政治实践
政治具有庞大的知识谱系,高校课程化教学模式传输的只是其中占比很小的一部分,关注点也惯于集中于社会热门话题和现象,缺乏科学化、体系化的学术训练和专业化实践,导致大学生的政治素养并不高,对政治现象的认知局限于表象,表现为口头上的夸夸其谈和实践中政治经验的极其匮乏,其中参与路径的狭隘化削弱了政治认知的深度及精准度。而网络海量的信息资源占据着这个空隙,多元化的社会思想、观念和话语言说充斥于现实与虚拟环境,试图左右着大学生群体政治认知态度与价值取向,微时代将这种影响进一步压缩至“微化空间”,群体间互动频率提升带动着政治认知从表象向实践转化。“网络论政”借助于各种“微工具”转化到客观实际中,通过大学生群体的政治实践日常化去验证政治态度的准确度及行为的有效性与合理化,进而为理性的政治态度培育夯实根基。
3.从传播政治话语到政治话语创生
权力是政治的核心话语,在网络中它相对集中,并不规则地分散到各个关键点,其中权力的存在形式和运行方式与现实相比也有所不同。“在网络社会中,权力是流动的,它往往遮蔽于网络‘去中心化’的影像中,从表面上看权力似乎少了规训性质,但实际上只是建构了一个不易被察觉和反抗的权力体系。……网络政治最大的影響力来自媒体中存在的‘话语’。”〔9〕话语将不同的群际组织在一起,围绕共同的议题设置展开言语讨论并引导行为实施。微时代政治主体与客体之间关系的扁平化、互动微化态势使大学生群体在政治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得以不断增强,使其从政治话语的被动接受者和传播者向政治话语创生角色转变。
(三)培育大学生群体理性的政治态度
微时代大学生群体政治参与具有局限性、渐进性、自律性特征,成为培育具有高度自觉性的理性政治态度的前提和基础。
首先,局限性体现在关注面和话语言说范畴“微化”,即囿于微时代的碎片化,大学生群体关注的焦点是动态化的国内外社会事件和涉群利益现象,话题围绕焦点进行设置,具有流动性、片段化表征,往往忽视对科学的政治理论体系、权力运行模式和政策制定与实施过程的关注。
其次,渐进性即大学生群体的政治参与进程不能一蹴而就,而是具有一个学习、调整和适应的过程。与现实政治参与相比,网络政治参与还缺乏一个成熟的体系或模式,大学生群体的政治态度常会经历“内心抗拒—尝试参与—从众性服从—情感化认同—内化于心”这样一个过程。
最后,自律性体现在大学生群体虽然因为年龄等原因导致政治经验不足、政治素养不高,但其具有较高的文化程度、爱国热情高、政治参与热情高,不仅能熟练使用“微工具”,还通过各种“微内容”以“微话语”来表达自己对国家的尊敬与关心和对社会各种热门事件的关注,同时,大学生群体具有较强法律意识和自我约束力。微时代大学生群体政治参与的这三个特征,为培养理性的政治态度提供了有益借鉴。
微时代不可逆转,一方面,可通过创设政治“微环境”,为大学生群体的网络政治参与提供一个健康的生态圈;另一方面,还需从大学生群体内部入手,培育群体各成员理性的政治态度。为此,首先,要将网络政治参与纳入政治文化教育体系中。不仅要高度重视网络政治参与的现实紧迫性,还要通过研究去探索科学、实效的参与路径,提升大学生群体的政治文化素养,引导其树立理性、坚定的政治态度,合理利用“微工具”,通过“微内容”的发布,以“微话语”来参与政治,表述群体的政治情感,进而推动网络政治的快速、合理发展。其次,培养大学生群体的大局观。以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为例,其不仅将热点话题和事件及时发布,并伴有特色的解读,还将常识性的政治理论知识融入其中,引导关注者树立积极的、正向的大局观。目前,大学生群体订阅官方微信公众号已成为一种常态化行为,既能满足其关注国家政治的需求,也能无形中培育其“三观”,为其政治态度正向的引导提供良好契机。最后,要引导大学生群体树立政治自信心,培育其理性的政治态度。政治自觉的基础是政治自信,微时代的扁平化使政治对话模式从“间隔化”转向“无距化”,大学生群体政治参与的对等化激发了其政治自信,人人都是“自媒体”进一步提升了这种自信,使大学生群体能通过自我话语表述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进而确证了其政治态度的合理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郭 超.“微时代”青年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危”与“机”〔J〕.理论与改革,2015,(3):185-188.
〔2〕赵 明.“微时代”党的群众基础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2:9.
〔3〕张爱军.政治文明视域下的微博功能研究〔J〕.晋阳学刊,2013,(5):44-49.
〔4〕罗 迪.微时代大学生思想行为新样态透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5,(4):80-84,103.
〔5〕周 炯.论微时代情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构〔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5,(3):80-84.
〔6〕埃德加·杰克遜.休闲与生活质量——休闲对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影响〔M〕.刘慧梅,等,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56.
〔7〕赛奇·莫斯科维奇.群氓的时代〔M〕.许列民,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19.
〔8〕程玉红.网络时代的政治参与和政党变革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121.
〔9〕蔡翠红.网络时代的政治发展研究〔M〕.北京:时事出版社,2015:22.
(责任编辑:陈艳艳)
作者:齐尚晓
推荐阅读:
网络文化建设措施07-27
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建议09-12
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措施10-02
网络文化许可证申请注意事项10-19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续期申请材料10-25
企业微博的营销推广技巧网络营销07-03
网络道德论文05-24
网络社区发展趋势09-24
计算机网络安全虚拟网络技术分析论文07-28
网络通信原理论文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