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网络发展趋势(共8篇)
一、2009 年 IPTV 行业发展形势
2008 年,中国 IPTV 市场实现了用户数的飞速增长,同比增长率达到 100%,同时也拉动了 IPTV 设备市场的增长。在免费和捆绑套餐的营销推动下,上海、浙江、福建、广东等地区 IPTV 用户数已初具规模,然而,电信运营商在 IPTV 方面仍然盈利艰难。全球经济环境恶化、金融危机来袭的 2009 年,在 IPTV 推广方面的资金与资源的持续投入将迎接考验。
政策环境有望迎来进一步突破
2008 年 1 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鼓励数字电视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出台。然而,由于缺乏后续的具体法令、措施、条例,在 IPTV 的近期发展中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
2009 年,“三网融合”的时机正在走向成熟。随着中国大部制改革的推行,“三网融合”将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实现稳步发展。解决制约“三网融合”的标准化、市场准入等问题,与“三网融合”相关的具体政策将进一步出台,政策环境有望迎来进一步的突破。
市场运营从粗放推广到精细营销
2008 年,中国电信在 IPTV 方面的发力,引领了整个 IPTV市场的成长。上海电信在“IPTV 欢乐体验”的免费促销推动下,用户数一路飙升,到 2008 年底,用户数达到 70 万。浙江、福建、江苏、广东等地区的推广方式与上海电信基本一致。随着用户规模的形成,电信运营商的推广将不仅仅停留在免费和低价促销阶段。对于用户消费行为、使用习惯等细节的研究将有助于电信运营商进一步了解用户需求与期望,从而面向不同细分用户群体有针对性进行营销,IPTV 将进入精细化营销时代。
业务内容进一步体现差异化优势
2008 年北京奥运会为 IPTV 的发展提供了展示平台,用户对 IPTV 业务的认知度不断提高,IPTV 的回放、点播等差异化功能的美誉度不断提高。2009 年,用户数量的不断增长将吸引更多的内容与服务提供商进入 IPTV 领域,开发更具特色的音乐、影视、游戏、公共服务等节目内容。IPTV 与数字电视的竞争将着重强调产品内容与功能的差异化,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行业应用向纵深化发展
中国 IPTV 市场在短期内难以实现用户数的井喷增长,以 UT 斯达康、中兴通讯、华为为代表的设备商在 IPTV 系统设备方面的研发不断深入,基于 IPTV 的业务功能,不断开发出面向行业用户的应用内容。UT 斯达康将注意力转向视频监控市场,辽宁本溪平安城市视频监控项目揭开了 UT 斯达康的转型序幕。中兴通讯推出“网络视讯”系统,融合了视频监控、会议电视直播、可视通信、广告投放等多种业务形式,向家庭用户、中小企业、行业客户提供丰富多彩的业务,在江苏为企业用户提供视频监控、在湖北支持党员教育、在重庆提供包括全球眼、IPTV 在内的统一视讯的综合应用。2009 年,IPTV 的行业应用范围不断拓展,以行业应用为市场突破口,加速区域布局,从而拉动当地公众用户市场的增长。
二、中国 IPTV 的发展趋势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深入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我国面临的长期任务。我国广播电视、电信和互联网等原本不同的网络设施产业正加快从分立走向融合的步伐。在此背景下,我国包括 IPTV 在内的三网融合性业务正在进入快速发展期。
IPTV 竞争优势来源于其个性化、人性化的电视节目内容和互动形式。随着应用的不断普及、市场规模的扩大,IPTV 市场将吸引更多的内容提供商、内容集成商和增值服务提供商的进入,他们将为内容的创新、业务模式的探索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而随着 TD-SCDMA 的大规模商用和新一轮电信重组的完
成,3G 已经走入大众市场。从用户角度来看,3G 终端可以成为 IPTV 用户终端的有效延伸。借助于 3G 终端个性化,IPTV 以人为本的发展目标将会得到极大释放。
随着新一轮电信重组的完成,运营商不同的发展战略对 IPTV 的发展将形成不同的影响。但是,对于三大全业务电信运营商来讲,IPTV 都会是其业务组合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已经获得 IPTV 牌照的 5 家运营商已经借助 2008 年北京奥运会开始发力 IPTV;而广电运营商通过数字电视双向改造和互动化也在推进向数字新媒体转型。
产业共赢是 IPTV 和数字电视融合发展的必由之路。IPTV 的媒体属性要求 IPTV运营商以市场为基础,以网络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积极与媒体、娱乐、信息内容服务合作。IPTV 业务运营的核心问题并不在接入带宽上,而是在内容上,这是电信的弱项。因此,要满足市场需要就必须发挥 IPTV 与数字电视的功能互补性。除功能互补之外,还表现在覆盖区域的互补上。在那些有线电视不能覆盖的地区,IPTV 有很大的发展空间。IPTV 是下一代网络(NGN)中最重要的业务之一,也是未来数字家庭中非常重要的一种业务形态。电信网、互联网、有线电视网三网融合已成必然趋势。三网融合发展要求电视机终端和 PC 终端都可以同时连接互联网和有线电视网,在接入互联网的同时能够接收数字电视广播。多种接入方式并存保证了能够以最优的方式提供单播、组播、广播和双向交互业务,满足数字新媒体的需求。在这样的趋势下,电信与广电产业价值链的融合也必然随之而实现。
三、IPTV 四大增值业务发展预测
国内广电与电信分立的现状决定了电信运营商开展 IPTV 业务不能只依靠基本的视频服务,只有充分发挥 IPTV 的交互特性,才能实现 IPTV 与有线电视、数字电视的差异化竞争。目前 IPTV 运营商已经总结出一套 IPTV 增值业务的发展规划,信息类、游戏类、通信类和交易类增值业务成为 IPTV 打开局面的杀手锏。
1、电视投票打开新互动模式
2006 年年底,上海电信 IPTV 除了传统的直播和点播业务外,增加了一种全新的业务模式——通过遥控器参与东方卫视热播节目“舞林大会”的投票。这是国内第一次通过遥控器投票的方式让普通观众参与到真人秀的节目中。
由于投票方式的简洁化,用户参与投票的概率提高了数倍。这也意味着随着 IPTV的推广,这一模式前景惊人。在相同时间段内,拥有 10 万 IPTV 用户的上海和哈尔滨两地共投下 5000 万票,而 2000 万普通电视用户通过手机短信方式参与投票的仅有 4万多。可见,与传统手机投票相比,电视投票拥有更大的利润空间。
此外,用户还可以通过遥控器直接参与竞猜、问答等活动,此类业务被统称为 IPTV的互动消息服务,它能做到更加个性化的消息互动。
它的技术实现同样并不复杂,只需要头端系统支持消息发布功能,支持字幕广告、文字通知业务功能。结合系统网关,可实现与短信平台的互通,实现互动消息,用户在观看过程中可参与短信竞猜、互动答题等娱乐活动,真正实现家庭娱乐的互动,为用户提供了采用遥控器直接参与各种电视节目的机会。
2、定制广告有的放矢
有人认为 IPTV 最大的特点就是点播,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节目,避免充斥于传统电视节目的众多广告。IPTV 不会封杀广告,也不会像传统电视一样将广告强压给观众,其特色之一就是有针对性的定制广告功能。
IPTV 的定制广告可以利用链接的方式让观众完全自主地享受更多更好的广告。比如当用户在利用 IPTV 观看节目或玩游戏时,看到主人公的衣着、装饰非常漂亮、有个性,于是按捺不住用鼠标或控制器点击屏幕,画面上出现的不仅是前文所述的节目内容链接,同样会出现广告链接;不仅可以以文字、图片、广告片的形式让用户了解衣服的质量、品牌、价格,而且可以让用户查看同品牌其他衣服的款式、样式、颜色等,甚至链接到该
品牌衣服的时装展会。但是该功能有赖于设备商开发出具有内容链接功能的 IPTV 界面,用户不用返回菜单即可直接点入相关链接。
英国一家名为 Packet Vision 的新公司开发了一种“可寻址的 IPTV 广告”技术。该公司的设备可以根据观众的特征和偏好,将最适合的广告发送给消费者。该设备可以检测观众观看某广告的次数,从而帮助内容提供商更准确的设臵观众的偏好,从而推送他们感兴趣的广告。此外,该设备还具有“(按观看)频次升级”的能力,即限制一个观众观看某个具体广告的次数。对那些已经达到观看限度的观众,内容提供商会适时将其宣传推进到下一阶段。定制广告可能存在的问题是消费者是否愿意提供个人和偏好信息。
3、3D 游戏让 IPTV 走向高端
在大屏幕电视上玩 3G 游戏将成为一种享受。IPTV 目前定位的高端用户也恰好是网游的最大用户群,两者结合市场将会更加广阔。2004 年国家广电总局对游戏类电视节目在模拟电视上的禁播令使得网游转战 IPTV 迫在眉睫。
目前,除了基于 Flash 和 Java Applet 技术实现的机顶盒棋牌类游戏之外,很多设备厂商还采用 G-Cluster 技术,利用 IPTV 增值业务平台的流媒体服务和机顶盒内臵的播放器,在低成本的机顶盒上提供 3D 图形游戏的业务体验。G-Cluster 游戏内容都是由游戏服务器生成的,然后以流的方式传到客户端,客户端接受流、播放流,并将用户操作控制信息反馈到游戏服务器,由服务器作出响应再传回客户端。
但是目前 IPTV 游戏业务仍然缺乏像联众这样的强势 SP 介入,内容还十分有限。机顶盒的成本则是其最大的制约因素,“盛大盒子”的失败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价格居高不下。
4、IPTV 卡拉 OK 走大众化娱乐路线
在家里拿起麦克风也可以轻松实现卡拉 OK,这是目前 IPTV 已经实现的最具影响力的增值业务之一。目前台湾中华电信已经实现了 IPTV 的卡拉 OK 功能,并且成为其最受欢迎的业务。中华电信会向点播歌曲的用户以每首 0.5 元的价格收取点播费,而其操作的简便程度和音效也可与 KTV 歌厅相媲美。相比于传统的卡拉 OK光盘,IPTV 具有海量片源、共享存储空间、互动性强、音质优良、节省投资等优势。
其实,用 IPTV 系统实现卡拉 OK 功能非常简单,只需要头端系统支持附加的功放、麦克风等功能,机顶盒支持左、右声道输出,遥控器通过左、右声道的切换,从而实现原唱、伴唱的切换。
已开通 IPTV 业务的上海电信对卡拉 OK 功能也表现出了浓厚兴趣,并且和几家 SP 进行了合作开发。由于网络卡拉 OK 目前已经十分流行,这种类似的平台开发也不会十分困难。由于 IPTV 用户使用的是遥控器而非电脑键盘,相对于利用 PC进行点歌输入,语音点播更为便捷。从技术角度上讲,将现有网络卡拉 OK 资源转移到 IPTV 上已不存在问题。
目前, 网络广播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创新, 尤其以传统广播媒体嵌入式的加入到网站中实现在线收听, 在开发新媒体的同时并没有把握住媒体特性, 很大程度的只是将传统广播媒体的内容复制到网络上, 并没有充分挖掘互联网的优势与潜能, 不能充分把握媒体特性, 从而忽略了网上受众人群的真正需求。在媒体创新方面, 商业网上的网络广播形式要优于传统电台的单纯的广播网站。
尽管目前网络广播的存在价值得到了业内人士的认可, 但对于节目收费还很难被相关企业所接受。网络广播还需要不断扩大影响力, 培养稳定的收听人群及听众规模, 以此获得广告, 实现其商业价值。
人才缺失也是目前网络广播发展的“软肋”, 培养一批具备从内容策划、节目监管、市场营销到网络主持等各方面的人才是一个可持续性发展的网络电台必须面临的至关重要的问题。因此, 目前网络广播的市场应该整合具备采、编、播等人才优势, 同时整合节目优势资源, 提高节目质量, 从而促使网络广播走向平稳, 可持续发展的正轨。
当下的媒体竞争空前激烈, 因此其发展方向既要深入创新, 又要融合创新。内容上做到丰富优化, 制作精良, 这些是大型网络广播网站的发展方向, 努力打造网络化、多元化、个性化的网络广播内容。通过对网民收听习惯的分析, 充分了解和运用市场运作方式, 巩固和提升网站的浏览及点击量。通过对节目资源的发掘将网络广播打造成为一个独立鲜明的平台。
在政策上要加强对网络广播内容的审核和监管, 抵制不良的网络风气的侵蚀。同时, 相关部门也应对其加大监管力度, 出台行业自律标准, 大力提倡网络广播的职业素养, 从而在行业内形成良好的风气。
经营方面, 这是网络广播是否可以做大好强的命脉, 经营者应对市场营销方式和理念结合市场规律做出不断的调整, 并不断发掘网络广播的盈利空间, 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和目标。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崛起已成新世纪不可回避的话题。任何想单纯以传统方式在媒介领域独占鳌头的传播模式都将失去更大的发展空间。面对这种挑战, 各种传统媒体纷纷掀起了与网络捆绑的大潮, 以期在与网络的结合中获得一种整合传播效应。广播与网络的融合, 是一场深刻的革命, 变线性收听为非线性收听, 单项被动收听为双向互动收听, 参与性也增强了很多, 这已被人们普遍认识和肯定。与此同时也克服了广播收听群众的环境限制, 使得互联网的用户也变成了广播收听的潜在用户, 更重要的是不但可以克服传统广播稍纵即逝的弱点, 使得转瞬即逝的广播变成了可以保存的音频文件, 随点随播, 而且也提高了广播节目的利用率与收听率。
关键词:广播新闻 网络时代 新闻价值取向 扬弃
2012年1月1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突破5亿,达到5.13亿,全年新增网民5580万。而在互联网的使用功能上,信息获取排在第一位。互联网以信息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搜索便捷等优势已经成了新闻传播的重要渠道。
面对互联网上铺天盖地的各类新闻,媒体人早已开始重新审视网络新闻对传统新闻价值观的影响。作为经受过多种媒体冲击的广播,其新闻价值判断标准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广播新闻又将以怎样的面貌出现在受众面前,这也是值得思考的话题。
一直以来,新闻价值的判断在新闻界可以说是众说纷纭,较为权威的说法应该是“新闻价值有五性,即:新鲜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和趣味性。”①然而,这些判断标准并不是平行存在的,随着时间、条件等变化而各有侧重。
当今的世界早已不是“你说我听”的时代了,各种新鲜媒体的出现,各种传播途径的彰显,让新闻不得不更认真地面对受众,面对市场,也就是面对这样一个既永恒又不断发展变化的问题:“什么样的新闻才是当今受众欢迎的新闻?”
一、新闻价值取向变化的社会基础
当今的社会正处于一个转型期,经济高速发展既给人们带来了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也相应地带来了社会气氛浮躁、个人信仰缺失等一些负面影响,同时多元文化和价值观的输入,多元利益的产生,推动着公民社会的成长,这无疑对国民的心理产生重大的冲击,而对于新闻价值的取向也必然带来深层次的影响。
对媒体而言,在传播日益迅捷、社会开放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媒体有了更多的话语自由,各种媒体层出不穷、竞争激烈,尤其是以网络、手机等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出現,为新闻价值的内涵变化创造了外部条件。
在这样的内外部环境的交织中,媒体的传播对象已经不再是过往仅为倾听的“听众”,很多受众本身就是信息的传播者。比如,2010年1月29日天津河东区一栋经济适用房发生大火,面对突发事件,网友微博“直播”比媒体提前了四个小时,以至于凤凰卫视主持人闾丘露薇评论说“网络这一次走得比官方媒体还要快”。其实网络何止这一次快,社交网络、微博平台、手机短信早已成为了无处不在的信息传播平台。
无论从社会层面还是受众的心理层面,媒体已经无法用原有的新闻价值取向来面对当今的受众,“走近受众、走向市场”则显得越来越迫切和必然。广播也是如此,而在这一方面,网络媒体无疑早就走在了前面,其做法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二、广播新闻应该“更新鲜”
广播新闻讲究“先声夺人”,快速是其长项之一。而在当今的网络新闻中,可以说已经把这样的特点发挥到了接近极致的水平。网络新闻已经把通常所说的快速变成了“实时”。当重大新闻发生的时候,网络新闻基本保持了一贯的“实时性”,即:与新闻事实同步,预见新闻事实走向,表达对新闻事实的分析。这样的“实时性”让受众第一时间掌握了信息,让媒体第一时间掌握了话语权。
北京时间2003年3月20日上午10点34分,美国开始对伊拉克发动军事攻击,第二次海湾战争爆发!10点35分,搜狐新闻中心发出第一条快讯:“巴格达遭到美军轰炸,第二次海湾战争爆发”;10点36分,搜狐网在国内商业网站中第一个向其几十万新闻短信用户发出明确的战争短信:“伊拉克遭到轰炸,第二次海湾战争爆发。”②以第一条海湾战争快讯为起点,搜狐网一马当先,建立专门的规模宏大的海湾战争网站。网站内容丰富翔实,权威专业,搜狐为此专门增加了几十台服务器,成为国内最为快速、全面、纵深报道第二次海湾战争的商业网站。③看似仅仅几分钟的领先,让搜狐在海湾战争期间的网络浏览量激增过亿。
三、广播新闻要“讲故事”
相对于“新鲜性”的变化,新闻本身选择的变化显得更为重要。网络新闻在最初出现了“娱乐化”的倾向,这是“点击率”带来的现实思考,无疑也给正处于变革中的传统媒体带来困惑,打破了原来新闻价值选择取向的侧重点,“趣味性”变得极为重要。在工作生活压力加大的紧张的社会环境下,娱乐化的新闻赢得了受众的欢迎。
“讲故事”一直是广播的优势,以轻松的方式将内容传达给受众,加强新闻的“趣味性”,是网络时代广播新闻发展的一个探索方向。国外新闻媒体记者深谙此道,他们在新闻报道中常常围绕一个在特定场景中的人物或其轶事展开,然后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向同这个场景或事件紧密相连的问题,点明主题的真正意义所在。文章开头如同“故事”娓娓道来,接着,笔锋一转,向广阔的画面转移,通过细节、背景、事实和纵横对比等展开叙述,几个转折、几句评语。这种写作形式往往是通过普通人的眼光来考察,因此通俗易懂,颇具“趣味性”。④
当然,相比“讲故事”的形式,故事本身更为重要。内容选择不好,很可能就会把“讲故事”变成了“说教”。新浪网新闻总监陈彤曾经指出,从统计资料来看,除了大事,其实大家真正关注的还是社会性的、娱乐性的新闻。如果拿总的访问量作一个百分比的话,可能一半以上都是这种新闻。⑤对于网络新闻,点击率可以说是其生命,如果有一半以上的访问量都来自于社会新闻、娱乐新闻,那么面对这样的现实,新闻价值的判断可能就要向此倾斜。在网络时代,一条新闻是否受欢迎,往往取决于是否可以让受众能够得到及时的情感满足(包括快乐、痛苦、愤怒等),其趣味性、接近性显得更为重要和突出,而此类新闻正好为广播讲好故事提供了素材。
四、广播新闻要“讲策划”
面对激烈的媒体竞争,广播新闻的采写更需要策划,而一般意义上的日常采访,在网络时代是缺少技术含量的,也是缺乏竞争力的。面对迅捷的网络,同样一条新闻很可能在下一秒就变为了旧闻,而新闻“同质化”也变得越来越明显,同一时间打开各大网站,头条基本相同的局面并不鲜见,因此,独家的,有策划的,有见地的新闻就显得更为珍贵。只有这样的新闻也才更有价值,才能够为媒体赢得话语权,这其实就是新闻的差异化经营。当然,面对突发事件、重大事件,能够做到及时发现、实时报道、观点鲜明、深度剖析、互动活跃、后续不断,满足受众的立体化需求也是一种策划。
由于广播的先天条件,广播新闻因其采写、播出快捷在新闻策划中更具有优势。如2010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华夏之声推出的系列专题《透视9+2》,就是经过精心策划的一组新闻系列报道。这一报道立足港澳,记录内地与港澳之间的融合,通过记者的实地走访,采用见闻式、目击式的报道方式全面介绍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以来港澳与内地九省区在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合作。报道发挥了广播的优势,通过在九省区的连线、嘉宾现场介绍,突出了新闻性和可听性,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五、广播新闻在网络时代的“扬弃”
新闻在网络时代得到了巨大发展是毋庸置疑的,而其在发展中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显而易见。新闻的过度娱乐化、庸俗化甚至低俗化,是网络新闻在发展中所衍生的副产品,而且由于网络“把关人”的缺失,导致新闻失实也屡见不鲜,此类情况的大量出现,也导致了网络媒体本身形象的缺失。社会责任感低,公信力不足是当下网络媒体发展所急需面对的问题。由此,广播新闻在选择上更应该注意扬弃,应当确立新闻真实性的首要原则,所有新闻都必须经得起真实性的检验,树立广播新闻的公信力。
同样,关于新闻价值趣味性的选择方面,我国业内学者和专家历来强调:“社会主义新闻观,从来不是仅仅把‘趣味性’这一价值标准的内容局限在自然人的‘情’和‘欲’上,而是认为,趣味性虽然离不开人的自然性的‘情’和‘欲’的内容,但是它必然还有更为广泛的选择指向,大至世界、小至家庭、儿女情怀。更为重要的是,社会主义新闻传播活动不以追求利润作为唯一目的,而以服务于受众作为宗旨,它既不排斥人的情和欲的自然性方面,却更加注重人的情和欲的社会性方面,注重其中体现的社会历史内容。所谓趣味性体现出来的是一种健康的情趣,而不是什么低级趣味和欲望刺激的满足。”⑥
新闻价值取向的变化是时代的产物,它和我国飞速发展的经济以及文化传播全球化的趋势密不可分,作为广播媒体人要“走向受众,走向市场”就更应该时刻审视自身媒体特点,把握新形势下新闻价值取向的变化,吸引受众、提高竞争力,从而使广播新闻事业在网络时代为两个文明建设发挥更大的促进作用。
(作者单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华夏之声)
(本文编辑:刘浩三)
一、新闻专题节目的现状及特点分析
近十余年,电视新闻专题节目在新闻理念、制作和传播上,都产生了划时代的变革。新闻专题节目将音、画、文字等视听手段融为一体,通过声音、影像、画面、字幕和特技等多种表现手法,生动地再现了新闻事件,使信息广泛地抵达受众,在充分尊重新闻真实性的基础上,构筑了一个节目形态、表现手法和风格样式交错融合的集合体。
1 新闻评论型
这一类型的新闻专题节目,以揭示事物本质、提供本看法、引导观众的判断和认知为特点,节目不断变换新闻评论的方式和视角,包托同期声评论、解说词评论、主持人评论、现场点评、采访评论等,评论的展开以主持人的思辨逻辑为核心,使信息的采集和选择具有很大的开放性。由于这些评论是在详实的事实基础上阐发,具有极大的说服力和影响力。
2 新闻调查型
这一类型的新闻专题节目,通过对观众关注的新闻事件、社会现象进行深入调查,把记者的调查经过和事件的扑胡迷离以悬念形式展开。通过叙事和调查,充分调动观众的关注热情,然后水到渠成地对事件进行分析或解决。调查型的新闻专题节目,往往在叙事中隐含观点的倾向性和引导力,通过对所追踪事件的内容、角度和重点的选择,对叙事结构、叙事材料的编排,使整个的调查即为一个分析、探讨的节目过程。
3 新闻评述型
这一类型的新闻专题节目,是目前具体操作最丰富的节目类型。多样的新闻评论被适时运用在新闻事件的叙述过程中,力求深度化,并与叙事互补形成统一整体,有效避免形式单一所造成的节目冗长感。
二、对电视新闻专题节目报道的思考
1 时效性不强
时效是新闻的永恒诉求,新闻节目的叙事时态都强调当下性,为了吸引注意力稀缺的受众,新闻节目需要极高的“保鲜度”。如今随着传媒技术的日新月异,新闻的进行时态得以不断强化,使观众置身于随时变化的动态中。但由于新闻专题节目需要一定的选题策划时间,而一个优秀的选题必然是在新闻事件发生后,经历一段时间的酝酿,才能确定和实施。一些调查型的新闻专题节目,往往需要记者在事件发生后或是获得新闻线索后,赶赴实地调查取证、深入事件,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这样时间跨度上就加大。新鲜度就可能会有所折扣。
2 个性化不突出
电视新闻节目有着独特的叙述方式,借助画面、声音等多种表现元素,对新闻事件进行现场记录报道,营造出现场感,同时也在深度报道上下功夫,对新闻事件深入调查,详实梳理,进行一针见血的评论。新闻专题节目对题材的选择、镜头的选取、画面的组接、声音的处理、情节的编排等,都直接或间接地体现着一个节目的风格,即个性。随着新闻专题节目品牌栏目的日益成熟和优化,似乎节目在操作上固化了一套叙事技巧,在一些情节安排和细节处理上,有着统一标签的痕迹,属于栏目的个性和风格有所缺失。
3 选材偶有雷同
近年来,电视新闻的出现了一些选题倾向。认为轰动、凶杀、稀奇古怪、有违常理的热点事件和恶性事件,就是电视新闻专题节目应该关注的新闻。很多节目大都取材阴暗面,将社会的丑恶现象和恶性事件昭然于世。使受众的猎奇心理得到满足,只在结尾象征性地加上评论。一些品牌节目的选题很多时候是有亮点、有锐气、有新意,但在一些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轰动性新闻的处理上,仍会有选题重复和雷同。这就需要新闻人在新闻同质化泛滥时,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深,人深我奇”的方式去挖掘题材,另辟蹊径,另寻角度。
三、电视新闻专题节目的制约因素
1 节目采编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素养
节目采编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素养直接决定着一个节目的成败,以前一些优秀栏目实行编导责任制,要求编导必须对每一个环节负完全责任。这就要求栏目拥有足够数量的出色编导,才能达到整体栏目的.发展目标,而全能编导的培养和获得很难。这就造成了节目机制存在过于依赖编导,编导能力素质高低几乎成为一个节目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中文标题、中文摘要、关键词-------------------------2 英文标题、英文摘要、关键词-------------------------3 前言---------------------------4
一、我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历程-------------------5
二、我国电视娱乐节目的现状分析-------------------6
(一)我国电视娱乐节目取得了长足发展----------6
(二)我国电视娱乐节目存在诸多问题------------10
三、我国电视娱乐节目问题存在的原因------------13
(一)旧时的传媒体制阻碍了娱乐节目的创新---13
(二)“收视率至上”影响节目质量----------------13
(三)传统文化与后现主义文化影响节目内容---14
(四)电视人追逐利润导致节目缺少内涵---------15
(五)受众的多变导致节目的内容和形式多变---15
四、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趋势------------------16
(一)寓教于乐,绿色娱乐---------------------------16
(二)以创新为主,借鉴为辅------------------------16
(三)提高传播的文化内涵和格调------------------17
(四)满足受众的需要与引导受众进步相结合---17 结束语----------------------18 参考文献-------------------18 致谢辞----------------------20
浅析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摘要:今天电视娱乐节目地位直线上升,其理论研究也在不断升温,研究的视野、角度、方法都有了较大的拓展和延伸,在众多电视节目中,电视娱乐节目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节目形式。自90年代以来,电视娱乐节目成为了荧屏“主力军”。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影响力日益增大。论文深入研究了电视娱乐目的特质及发展现状,指出我国电视娱乐节目的不足以及造成这种不足的原因,并据此探讨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趋势。
关键字:中国;电视娱乐;现状;趋势;受众
The Entertainment Programs,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Chinese Television Abstract: Today ,the status of television entertainment straight up, his theory has becoming more, point of view of research, methods have a greater expansion and extension of the many television programs, television entertainment programs as an important form of presents to the audience.Since 90 years, television entertainment beat a lot of other shows on main.Chinese television entertainment programs after 20 years of development went into the “entertainment first” circle.Papers from the original television entertainment programs to further study the nature of television entertainment programs and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points out the lack of television entertainment programs and resulting lack of reasons for this an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analysis from four of television entertainment programs trends.Key words: China;TV entertainment;status quo;trend;audience
前言
中国的电视娱乐节目经过几个时期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即平民“娱乐时代”。最初的娱乐节目是以《综艺大观》为代表的联欢时期——歌舞兼具,主持人与观众没什么互动;然后是以《快乐大本营》为代表的游戏娱乐时期——主持人和观众部分互动、以明星的参与作为卖点;接着以《幸运52》为代表的益智时期——观众走上舞台,成为节目中的主体,与主持人进行互动,但是这种互动的门槛较高,需要之前的审核和初试;而后的“超级女声”则代表的是平民造星时代,这类娱乐节目的特点是平民参与和评判过程的完全公开化。节目的全程跟踪式直播是吸引人们眼球的亮点。这种形式的娱乐节目打出的是“平民参与、观众做主”的口号,肯定了娱乐本身的平民性以及与大众进行亲密接触的可能性。
当前,我国电视明显呈现出了泛娱乐化态势,娱乐节目更是到了“娱乐致死”的境界。各个电视台不管是省级的还是地方的似乎看到了甜头纷纷模仿,为了吸引更多的受众,为了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很多娱乐节目抛开了应该承担的责任,低俗的、恶俗的、庸俗的、低趣味的娱乐节目大行其道。很多专家都在说“中国的娱乐节目是怎么了?”论文针对这一现象,对中国电视娱乐节目进行研究。文章首先简单介绍了我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历程,然后深入研究了发展现状,并对现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据此基础上预测我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趋势。
一、我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历程
电视娱乐节目就是指“通过电视这一特定的传播媒体传播的,大众广泛参与的,以审美性、娱乐性、观赏性、趣味性为突出特点的电视节目。”[1]美国是电视娱乐节目的发祥地,在美国的电视理论中,电视娱乐节目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外延上,电视娱乐节目包括:电视剧、艺术晚会、体育、谈话、音乐电视(MTV)、游戏等多种类别。现实中,综艺游戏节目,黄金时间电视剧、情景喜剧、谈话节目、猜奖节目等构成了电视娱乐节目的主体,其中综艺游戏节目一直是娱乐节目的重头戏。
电视娱乐节目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些基本的节目形式:综艺类娱乐节目、音乐类娱乐节目、娱乐咨询类娱乐节目、谈话类娱乐节目、游戏类娱乐
节目。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的电视技术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为我国的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做好了技术准备。随着人们对电视节目要求的不断变化,娱乐节目从众多的电视节目中脱颖而出,以它独特的综合性、参与性、媒介性及艺术性,逐渐成为深受大众欢迎的电视节目类型。至今,中国的电视娱乐节目已出现了综艺类、速配类、益智类、博彩类、游戏类、真人秀等多种形式,其模式和内容在不断更新,以满足广大受众的需求。
我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大致上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上世纪90年代初兴起的,以《正大综艺》《综艺大观》为代表的综艺节目类型,它将歌舞、相声、小品等艺术形式有机的结合起来,开创了我国综艺节目的先河,相声、舞蹈、歌曲、杂技,所有的艺术形式都可以在这里看到,但是主持人与观众的互动却很少。节目主持人行为表情过于死板、语言过于正规化,基本都停留在稿件的基础上进行二度创作,有极大的局限性。对于观众来讲,这些节目仅仅是一个观赏,而且是一种审美。观众与节目之间有一道鸿沟——观众只能仰望着这些美轮美奂的“展品”。主持人成为了舞台的“操控者”。
第二阶段是以《快乐大本营》《欢乐总动员》为代表的游戏类娱乐节目,以明星的参与作为卖点,主持人和观众部分互动。观众已经从早期审美转向一种“审丑”,人们看这类节目的一个重要驱动力是为了看明星出洋相。观众从心理上变成了一个评价者。舞台与观众之间的鸿沟已经开始退化,主持人也不再是绝对的中心。
第三阶段是以《幸运52》《开心辞典》为代表的益智博彩类节目,观众被请上舞台,与主持人进行互动,成为了节目中的主体,观众看节目时既不是审美也不是审丑,在演播厅直接面对王小丫和李咏的竞答者是观众熟悉的、如他们一样普通的人,这个时候观众已经和他们有了一种平视的态度,节目已经走向了平民化。可是这类互动的条件较苛刻,在节目录制之前需要进行选拔和审核。
第四阶段是以《超级女声》《我型我秀》为代表的“真人秀”节目,平民走到了观众的面前,而且成为明星。像李宇春、周笔畅、张靓颖、何洁等众多明星都是被《超级女声》打造包装出来的平民明星。“这类娱乐节目的特点是平民参与和评判过程的完全公开化,特别是节目的全程跟踪式直播吸引了众多的眼球。”[2]观众的参与度极高,因此也可以说真人秀娱乐节目也为观众提供了一个 5
表达展现自己的舞台,也是很多人眼中可以一夜成名的跳板,同时观众拥有了一定的决定权,为自己喜欢的选手投票、留言,这样的方式无疑把舞台外的观众拉到了舞台内,拉进了明星与观众的距离和观众与舞台的距离,对观众来说,舞台和明星们不再是那么遥不可及,所以越来越多的观众参与了进来。“我国现在的电视娱乐节目还没有完全从第三阶段和地四阶段分离开来,可以说两者都拥有一定的受众,齐头并进,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我国的电视娱乐节目已经进入了一个平民娱乐时代。”[3]这种形式的娱乐节目的口号是“平民参与、观众做主”,肯定了娱乐本身的平民性以及与大众进行亲密接触的可能性。
二、我国电视娱乐节目的现状分析
(一)我国电视娱乐节目取得了长足发展
我国的电视娱乐节目在我国的大众生活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电视娱乐节目的收视率在我国一直占有很大的份额。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其形式和内容不断变化,逐渐拥有了一定的市场受众。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大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电视娱乐节目作为大众的一种休闲方式,其社会需求也日益增大。在竞争激烈的传媒阵营中,电视娱乐节目自身的发展也有了新的变化。在目前,毫无疑问,娱乐节目的好坏已直接影响或关系到一个电视台的生存。
1.日益重视节目的娱乐功能,帮助人们舒缓身心
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可以说很多人都背负着巨大的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结束了一天的工作,每个人都需要放松,于是电视娱乐节目就成为了人们发泄放松的一种工具或者手段,更确切地说轻松热闹的娱乐节目迎合了人们的普遍心理需求与精神需求,充当了简单意义上的廉价“心理调节器”。
以前中国的电视娱乐节目说教色彩很重,甚至完全没有娱乐的特点,舞台上主持人连笑都有尺度的规定,只能微笑,公众看完此类节目不能感到彻底的轻松和愉悦,反而感觉内心憋得慌。娱乐节目,顾名思义,就应该以娱乐为主。1997年7月13日,《快乐大本营》在湖南卫视新鲜出炉,成为国内标志性的娱乐节目,随之而来的还有明星+游戏这一娱乐新概念,风行全国的电视娱乐热潮席卷而来。存在就是合理的,电视娱乐节目的出现,契合了社会转型期的大众普遍心态,是文化转型期与价值重建过程中产生的必然现象与结果。由于市场
化、商品化与城市化潮流的冲击,人们旧有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观念在逐渐改变,轻松、简单、快乐、宣泄、减压成为社会上具有普遍意义的精神需求。
现在,我国的电视娱乐节目已经不再是为了传达某种观念,也不再是一种艺术的追求,而更多重视节目的娱乐功能。有的娱乐节目甚至没有其他内涵,就是一种纯粹的娱乐;这样的娱乐节目能够帮助现代社会饱受压力的人们舒缓心情,振作精神,以便更好地投入新一轮的工作和学习中去。
2.日益重视与观众的互动
今天电视节目的价值还主要是由收视率来决定的,收视率决定了广告费,而收视率又是由观众决定的,因此对于当今的电视传媒来说观众就是上帝,观众才是衣食父母。在计划经济下的“计划电视”时代,电视人虽然也存在对产品质量优劣、受观众欢迎程度高低的考量,但作为一个特殊时代的生产方式,它基本不用估计市场“销路”,效益回报。它的产品可以悉数面世,“畅销”无阻,电视客观上完全处于卖方市场的位置。所以根本就不会有让观众参与来提高节目收视率的概念。
如今中国经济已进入到了市场经济时代,那么电视业就相应地跟着进入到了“市场电视”时代,电视业的娱乐性被承认,电视节目的商品价值被认识,并通过市场得以实现。电视节目走入市场,即意味着真正走进观众,走进社会,成为商品经济重要的一部分,同时也意味着它开始走向世界。电视产品要换回的是观众的收视率,收视率是电视产品价值实现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如果说广告是目前电视盈利的手段的话,那么,广告投入看好的是收视率,而收视率又取决于观众对电视产品的欢迎程度。收视率意味着隐性广告投放,是电视产品价值实现的一种置换中介。市场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不管你承不承认,电视产品商品化的时代已经到来。特别是随着有线网络的普及,各个电视频道展示在同一个“市场”平台上,而观众则是市场上完全自由的浏览者和“选购者”,他要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取舍。电视再也不是高高在上的操控者,而是电视市场中参与竞争的普通一员。任何成功的娱乐节目,为了能让自己在众多的“商品”之中有立足之地,不做乌合之众,它在决定做节目之前都要进行科学研究和市场调查,研究受众的心理需求,所以说它的市场目标、市场定位非常明确,它是为特定观众群的具体需要而量身定做的,故拥有固定的受众群。为了不流失观众,节目就必须让观众参与进来。
同时,现在的观众也已经不满于单单地看别人“耍宝”,他们也都想进入节
目中参与节目,各大电视台,不管是中央电视台还是省卫星电视台抑或是小小的地方电视台都想方设法满足观众的参与欲望,让观众感觉到自己也是这个节目的一份子。像《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等众多娱乐节目都很注重观众的参与度,每期节目都会有一个环节让观众与明星和主持人近距离接触。像浙江卫视的《我爱记歌词》和央视的《非常6+1》更是让观众直接参与,满足观众的“明星瘾”。很多人都说现在的电视娱乐节目就是“平民式娱乐”,因此各个娱乐节目一定会顺应潮流地拉拢观众。
目前我国的电视娱乐节目与观众的互动形式主要有电话互动、现场互动、网络互动。
3.借鉴外国形式,融合多种元素
众所周知,西方媒介的传播经营理念对我国的传媒有很大的影响,西方电视节目从节目形式、内容以及运作方式都对我国电视节目的演变和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几乎我国每一种新推出的节目都有着西方同类节目的影子,在娱乐节目的发展中尤其如此。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明星+表演”模式的综艺节目形式,“观众+游戏+巨奖”的竞猜节目形式以及现在收视率极高的真人秀节目形式都明显的有着西方节目的影子。从真人秀节目《超级女声》看到了《美国偶像》,从益智博彩类节目《开心辞典》看到了《谁想成为百万富翁?》。
我国的电视娱乐节目起步较晚,因此也就需要借鉴国外的多种电视娱乐节目的形式,然后再融入多种元素,包括带有本土色彩的中国元素。像09年的《超级女生》就将中国的很多元素融入其中,每期都有一个特定的主题,而且这些主题中绝大多数包含有我们中国自己特色的内容,比如有一期的主题就类似于“红歌会”,选手必须唱中国的民歌或者是带有中国特色的歌曲,这样不但可以考查这些选手的演唱功底,而且还能让更多的人通过这样一个收视率极高的节目了解喜欢具有中国特色的歌曲,这也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传承。由此可见,如今我国的电视娱乐节目不仅仅是只借鉴外国的形式,也能够将中国元素融入其中,使节目能够更好地为中国观众所接受和喜欢。
(二)我国电视娱乐节目存在诸多问题
1.受众高度参与,拉拢了受众与传媒人之间的距离,但部分节目立意不高导致舆论导向错误
以电视选秀节目为例,2005年的“超级女声”在一片喝彩和议论声中创造
了惊人的收视率。后来像“梦想中国”、“星光大道”、“加油,好男儿”、“我型我秀”、“舞林大会”和“红楼选秀”等节目也迅速占据了诸多电视台的黄金时间,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投入和造势,为电视台提高了收视率、赢得了效益,同时也为大众开启了走上电视荧屏的大门。中国人手多机多,一个“选秀”节目往往能在全国赢得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报名者,并获得数百上千万的手机短信“投票”。电视选秀,让普通民众体验了既能“当运动员”又能“当评委”的参与快感。
传统意义上的电视节目,门槛挺高,所以当“选秀”节目一出来,其低门槛甚至是零门槛的特点立刻吸引了无数的眼球,引发了最广泛的参与。加上最终的胜利者主要是由大众的手机短信投票选出,更激起了人们的参与意识。如此一来受众与传媒人之间的距离就明显接近了。很多节目为了让观众参与进来,不惜降低节目内涵,从而就导致了节目立意不高,甚至还会导致舆论导向错误。所以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周星认为:“不少娱乐节目走向通俗,靠拢庸俗,以致屈就低俗的倾向已经十分明显。特别是电视机构从被动求取收视率到主动媚俗更是十分危险。低俗化的结果,就是丧失电视的文化本性,让有文化的观众疏离电视,让电视人进一步追求无聊,进而导致民族文化传播途径趋于狭隘,让老百姓的思想懒惰,沉浸在低级的娱乐状态中。”[4]电视节目如果没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在背后作引导,不明白其传播主旨是什么,选取的题材立意不远,最终会“告知”大众一些错误的认识,传播一种不正确的导向,从而带来一些隐形的社会问题,不利于整个社会健康、良性地发展。
古有周幽王为博得美人一笑点燃烽火戏诸侯,如今的电视娱乐节目为了博得观众一笑也是不惜一切代价,节目主持人在节目中尽情地“展现”自己,任何出格的行为只要是想得出他们就做得出。在国内这样的节目还比较少,但很多娱乐节目还是在一步步地引领观众忘记一切地狂欢。根据巴赫金的说法,“狂欢节就其意义来说是全民性的,无所不包的,所有的人都需加入亲昵的交际。总的来说狂欢是对现代性的反叛,在狂欢中,人们通过消解现代性以获得暂时的平等甚至于自由的状态,这种状态更着重于心理层面。”[5]以《快乐大本营》《越策越开心》超级女声》《快乐男声》《名声大震》《舞动奇迹》《奥运向前冲》《奥运宝贝向前冲》《智勇大冲关》为代表栏目的湖南电视娱乐节目已成为一道引人注目的电视景观。从巴赫金的狂欢理论来加以审视的话,这些娱乐节目显现出一定的狂欢化特征:大众参与性、狂欢化广场语言、脱冕与加冕。这在一 9
定程度上体现了巴赫金狂欢理论所表述的现代都市大众文化趋势。这种都市狂欢诉求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如今的电视娱乐节目正在向全民狂欢努力,很多节目不惜降低节目品味来满足观众对狂欢的需求。但是任何事物矫枉过正,也会物极必反。大家发现中国的电视现在正在走向另一个极端:绝对鼓励纵容满足观众内心不太健康的阴暗面,把欢乐建立在别人的尴尬痛苦之上。我们可以看到如今的电视娱乐节目到处都是游戏、作乐、捉弄人,到处都是主持人港派十足的张牙舞爪、山呼海叫,一点正经没有,一点文化没有。没有自责没有反省没有内疚,好象不如此就不足以表现对过去僵化教条无趣的电视节目的反叛和决裂!没有想到这种弥漫在游戏中的玩世不恭气氛的喧染,会不会给观众带来的麻木和思考的退化?狂欢过后留给观众的到底是什么?像很多选秀节目鼓励全民狂欢,可是最终却有可能导致很多观众不切实际地想通过选秀节目一夜出名,比如有的学生放弃学业参加一些选秀节目,有的人还放弃自己原本的工作去参加选秀节目,这样的结果就是过度狂欢的缺陷。
2.对传播中国文化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节目中的文化含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现在的很多娱乐节目都注意引进的同时加入中国元素,最多的就是把中国文化融入到节目当中。比如《开心辞典》中的问题大部分都与中国文化相关,最显著的一次是举办了有关国学的知识问答比赛,在这个比赛中让很多人都对中国的国学有了更深的了解。再比如最擅长于“第一个吃螃蟹”的湖南卫视在08年推出的脱口秀娱乐节目《天天向上》更是将娱乐与中国文化联系起来,其中的一个环节就是请一老一少演员边演艺边讲述中国的一些传统文化,包括中国的一些礼仪、道德等等。节目受到了观众的好评和喜爱,这种让观众边笑边学的娱乐节目更是倍受推宠。最近湖南卫视又新推出了一档名为《以一敌百》的娱乐节目,这档节目在目前看来也是相当有文化水准的。
上面说的三档节目都是比较好的将中国文化融入到节目之中,但是有的娱乐节目虽然也在试着传播一些中国文化,文化含量却并不高,像有些选秀节目中的文化含量就较低,比如最初的《超级女声》,节目中除了比赛还是比赛,看不到一点中国文化,整个节目由于缺少内涵看上去要档次就低了很多,但是后来的《超级女声》在比赛的同时就加入了中国元素,像是在某个环节让选手只唱中国的民歌之类的,这样除了比赛还让中国的民歌文化发扬光大。同时节目的内涵也上升了不少。所以提高节目的文化含量,让观众在观看节目的同时也
能看到到中国文化的精粹是提升节目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
3.对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克隆抄袭之风导致节目周期性短、生命力弱
如今中国的电视娱乐节目正处于生机盎然的阶段,每一档好的娱乐节目推出后都会掀起一股“龙卷风”,比如湖南卫视今年推出了一档名为《我们约会吧》的男女速配节目,马上很多电视台也跟着推出类似的节目,如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但节目形式却跟湖南卫视的差不多,整个过程都如出一辙,就连用灯决定男生去留的形式都是一样的。“电视业一心追求作出广受欢迎的娱乐节目,而且迷信之称此类节目的唯一共识就是保持现状,追随现有的成功先例。其结果是所谓的新节目,无非是老套子的重新配置。种种因素的综合结果,使电视上的节目全都大同小异,看上去都差不多”。[6]
知名学者孙健说:“有些节目几乎就是原版,开场、音乐、音响效果甚至连主持人开场说的话都是一样的”。[7]此种完全“取之用之”的经营理念使中国的电视娱乐节目一度陷入泥沼,休闲大餐变成了“残羹冷炙”,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流失了观众,还阻碍了自身的发展。
如今的电视台为了降低成本,在最短时间内吸引观众,不断模仿红火的电视娱乐节目,热衷于追风赶潮,甚至形成了一条“欧美——日韩——港台——国内一线电视台——国内二线电视台”的流行风。像红极一时的《超级女声》由于引进时创新太少,07年停办,像有的电视台举办的一些选秀节目也没能红火多久。因此每一档新节目推出后如果只是模仿没有创新那么这档节目是不会存在多久的。像最开始的《超级女声》就是把《美国偶像》原封不动地搬过来,除人变了,其余的都没有多大的变化。由于国情、文化、传统、习俗以及收视习惯的差异,很多在海外很火的娱乐节目,移植到国内后并不一定能达到预期效果,即便是大体接近、开端良好,但由于受众的欣赏口味、需求和竞争这几个变量,这些娱乐节目的命运也充满了变数。比如05年的《超级女声》很火爆,观众好评如潮,但是06年的《超级女声》却遭来了观众的怀疑和批评,原因就是两年搞的都是一个样,所以07年停办了,再后来不得不改版。其实美国的很多节目也都是模仿其他地方的节目,像《美国偶像》《百万富翁》也都是从欧洲引进的节目形式,但是美国却把这两个节目的影响力扩大到了全世界,同样是引进与吸收,美国是把节目做出了异质性,而我国的电视娱乐节目却走不出同质化的怪圈,这其中的原因是值得思考的。当然,我们不得不承认国外娱乐节
目的运营模式和节目构想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并且通过这种模仿催生了很多成功的电视娱乐节目。但是如果只是模仿,不加入自己的思想元素,总有一天中国的电视娱乐节目会走进一个死胡同,因此要想中国的电视娱乐节目成为一棵长青树,就得在模仿中创新,走出别人的模版,真正体现中国的文化内涵和特色。
三、我国电视娱乐节目问题存在的原因
我国的电视娱乐节目之所以会存在这么多的问题,是与我国的国情分不开的。
(一)旧时的传媒体制阻碍了娱乐节目的创新
我国的媒体起步都比较晚,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媒体基本上还处于一个传播者的地位,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媒体事业才逐渐发展,电视娱乐节目也是改革开放后才渐渐有了雏形。受到传统的“传媒是宣传工具”的影响,我国的电视娱乐节目在有些方面还不敢大胆地创新。所以就只好模仿其他国家的娱乐节目,而模仿中又很少有创新,就导致了前面所讲的“借鉴外国形式,融合多种元素,但融合过程中创新性较差”。
(二)“收视率至上”思想影响了节目的质量
目前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尚不发达,我国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到现在的市场经济的一个转变,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规则,很多机构也必然要改革。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的媒体的所有开支都来源于国库,电视节目基本不会在意观众的看法,但是现在我国已经进入了市场经济时代,这就要求各大媒体都得自己养活自己,国家只是起到一个宏观调控的作用。如此一来传媒都得自负盈亏,如今的各大电视台的收入基本上来自于广告,而广告商投入广告的标准是电视台的收视率,这样就导致了一切向收视率看齐。电视台的收视率主要依靠的是娱乐节目,所以各大电视台的娱乐节目就得想方设法地吸引观众从而提高收视率。办好一台好的电视娱乐节目是需要很多人力、物力和财力的,首先要对受众进行调查研究就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加之如今的受众的品味每天都在变化,所以要想推出一档全新的好的娱乐节目是不容易的。很多电视台由于缺少资金,也没有更多精力去策划新的节目,所 12
以模仿成了一条抢走观众的捷径。在模仿过程中难免就会出现雷同缺少创新的情况。
(三)传统文化与后现主义文化影响节目内容
首先,我们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生活方式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特色,我国有着有别于其他国家的文化史,大多数中国人接受的都是传统的中国文化。与西方大众文化相同,中国大众文化具有娱乐性、平等性、参与性及商业性等特点,但这些并不是中国大众文化的全部。由于中国独特的社会主义体制,中国大众文化服务于全体中国人民;其次,中国几千年的农业传统使得如今的中国大众文化比起西方大众文化的表现多显保守。西方后现代主义研究及其大众文化理论与实践能够启迪中国文化建设与发展,然而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简单地将西方后现代主义及大众文化理论移植到中国是不恰当的,电视台在引进别国的电视节目时如果没有考虑中国特殊的文化背景只是一味地模仿那就注定了失败,中国的电视娱乐节目为什么周期性都很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考虑到中国人的观看习惯,节目没有融入中国文化,缺少内涵,最终流失了观众。
其次,自20世纪中叶后现代主义思潮兴起,大众文化开始被以高雅文化为主导的西方世界所接受,并逐步成为其主流文化。在中国,后现代主义同样扮演着使大众文化合理化的角色。自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中国不断加强与世界的联系,后现代主义思潮进入中国,并开始为中国大众所接受。在其反中心、反英雄主义精神的影响下,一直为中国知识分子所崇尚的精英主义文化的主流地位开始被大众文化所动摇。为了迎合受众的需求,电视娱乐节目就从精英形式向大众形式转变,从最初的有着精英性质的电视娱乐节目,到现在雅俗共赏的大众娱乐节目,电视娱乐节目的性质和内容都发生着极大的变化,特别是如今的80后、90后们受后现代主入文化的影响极大,如今的电视娱乐节目的主要受众群体就是这些80后、90后们,这就导致很多的电视娱乐节目抛弃了所谓的精英文化,把目光转向了通俗的大众文化,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有些电视娱乐节目把握不好度,把低俗也当作通俗加入节目当中,大大降低了节目的文化层次,甚至有些节目的内容还相当低俗。
(四)电视人追逐利润导致节目缺少内涵
如今的电视人都是以利益最大化为终极目的,为了争得更多的观众,电视人也是绞尽脑汁,为了最短时间抢走观众,电视人在克隆其他电视台的节目时
也来不及想要怎么样才能留住观众。主持人是电视娱乐节目的核心,很多主持人自身的修养和文化内涵就比较低,那么整个节目的内涵也就不会显得有多高。主持人和节目从来都是如影随形,如果娱乐节目不实现创新,娱乐主持人的可持续发展将无从谈起。虽然我们鼓励和期待原创,将娱乐真正地“本土化”、“民族化”,但是要实现这一点却并不容易。编创人员必须深入大众文化,深入生活,深入受众,多观察,多搜寻大众喜闻乐见的且有需求空间的娱乐元素。杨澜曾说:“美国仅有200余年的历史,但它的历史和人物传记可以支持整整两个频道,至今已播出了五六年,收视率一直在上升,利润也一路上升。中国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其丰富无比也灿烂无比的文化可以支撑无数个系列,关键在于电视人的眼光、视角和制作手段。”[8]电视人需要以虔敬的态度,向我们自己的优秀文化传统去寻找、挖掘和探索,不仅要把住市场和观众需求的脉,更要引导一种积极健康的文化与社会氛围。
(五)受众的多变导致节目的内容和形式多变
当今的电视娱乐节目都是围绕着我们受众而改变的,所以受众的观赏习惯和爱好无疑是电视娱乐节目发展的风向标。据陆地所著的《解析中国民营电视》中的数据显示:受众看电视的目的,娱乐占53.8%、消磨时间45﹒1%、获取资讯36%、掌握时尚潮流25.5%、宣泄情感增进情感18.4%、满足好奇心17.2%、增加与人聊天的话题9.4%、解决生活难题4.5%。[9]受众对娱乐节目这种强烈的需要使这个时代成为电视娱乐化时代,电视娱乐节目理所当然地承担起“解压阀”的重任。[10]加之受众地位的变化也是娱乐节目风行的一个重要原因。作为消费者身份的大众地位迅速提升,观众不再是单向审美的观众,而是双向互动的主体,电视娱乐节目恰恰迎合了这种互动的需要。“就传播角度而言,电视娱乐节目进行的是一种多点对多点的群体式的传播,讲求的是情感的互动和交流,所提示的是群体性娱乐活动,提供的是一个可以充分拓展的时空,观众是游戏节目的再创造者。”[11] 如此一来,电视娱乐节目就会随着观众的喜好而变化内容和形式,有的人说如今的电视娱乐节目低俗是因为观众的低俗。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是某些受众的需求导致了一些电视娱乐节目性质上的偏差。
四、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趋势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视娱乐节目被逐渐开发、重视、放大,娱乐类节目已
经成为仅次于新闻类节目的第二大收视焦点。我国电视娱乐节目应该克服上述问题向着健康良性的方向发展。
(一)寓教于乐,绿色娱乐
“电视娱乐节目是电视文化的四大功能之一,通过收看电视娱乐节目获得休息和消遣,这是人民群众非常普遍的一种生活方式。电视给人们带来娱乐的这种广泛性,决定了电视文艺节目必须从满足观众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出发,努力做到丰富多彩,雅俗共赏。”[12]所以现在大家都是呼吁电视娱乐节目应该寓教于乐,绿色娱乐。所谓寓教于乐指的是电视娱乐节目不应该只是娱乐至上,娱乐中应该有一定的文化内涵,让观众在观看节目的同时能够学到知识。比如在节目中直接或间接地告诉观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也就是说融入一些积极的元素,如诚信、孝顺„„让观众在观看节目时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如《天天向上》就将一些传统的积极的思想融入节目之中,让观众在看节目的同时也能学到很多东西。绿色娱乐指的就是娱乐节目的内容不 应该传播一些不健康的东西,电视娱乐节目传播的内容应该是积极的向上的。一档节目是有很多把关人的,这就需要每一个把关人都要把好关,坚决将不健康的东西不带到节目中。
(二)以创新为主,借鉴为辅
中国的电视娱乐节目要想很好地发展就一定要创新,借鉴是可以的,但是并不是说要原封不动地拿过来。特别是在电视节目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创新是长胜的一个众所周知的重要秘诀。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中国的电视娱乐节目的内容贫乏、形式单一,恶意模仿与相互克隆是导致娱乐节目陷入困境的原因之一。娱乐节目《欢乐总动员》的策划魏永刚认为:“如今国内综艺节目的制作和改版都面临着盗版的问题,一个综艺节目的优秀创意一产生,很多人就会不假思考地模仿,而不是学习、创新。但其实只有动脑筋的综艺节目才能生存,简单模仿,观众并不买账。”[13] 的确,“学我者生,似我者死”[14],只有在竞争中不断创新,才有生存的可能。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这是所有节目成功的通用法则,因此我们必须积极地、主动地吸收外部文化的因子,保持清醒与开放的心态,跨越模仿直接到源头去吸收原料和养分,把能代表我们特色的中国元素完美地整合到节目中,这样才能做出更好的娱乐节目。
(三)提高传播的文化内涵和格调
内容肤浅、格调庸俗已成为人们对娱乐节目的一大诟病。“思想淡出对话,内容淡出形式,感性驱逐理性,夸张取代真实,搞笑胜过幽默,表象打败内涵,形而上的关怀让位于形而下的自娱自乐”,[15]娱乐传播“繁华”的背后是思想和艺术的“贫乏”。“如今的电视一味追求娱乐效果,有人还主张电视就是娱乐,当娱乐成了全部目的后,电视就开始失去它的价值。”[16] 杨滨先生在《评电视文艺娱乐节目的庸俗化倾向》一文中说:“目前的所谓电视娱乐节目,已经是艺术之树上的病枝,享乐的麻醉剂,刺激收视以谋取金钱的商品。它们垄断着荧屏,逐斥着真正的艺术,它们以娱乐来以偏概全地冒充艺术在历史与现实中的多元化功能与性质„„丰满鲜活的艺术传统正在枯萎,尸骸标本式的华丽‘艺术’将成为我们后代子孙的精神食粮。”[17]
一个节目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做支撑,那么最终都会以失败告终。“如果说,没有传播的文化是死文化的话,那么,没有文化的传播就是死传播。”[18] 事实证明,娱乐传播也需要文化内涵的支撑,电视绝不能从“只讲政治”这一极端走向“只讲娱乐”另一极端,在当下“传媒文化的消费特性、市场价值、娱乐功能等得到了充分的强调,尤其在新兴媒体方兴未艾之际,异质的、感官化的、更具炫惑魅力的‘意象形态’价值被高度张扬,而传媒文化本该拥有的审美品格追求则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漠视”[19] 的语境下,电视娱乐节目更要坚守电视的文化品格,坚守娱乐底线,致力于提升电视娱乐节目的品质和品位,做到“不肤浅、不流俗,有深度,有品位”,或说“通俗而不庸俗,用情而不滥情、娱乐而不愚乐,平凡但不平庸”。
(四)满足受众的需要与引导受众进步相结合
要想获得更多的受众,电视娱乐节目一定要更深地了解我们的受众,了解我们的受众需要什么,喜欢什么,从而根据受众的需要来调整节目的风格和内容。但是一个好的电视娱乐节目,不能只看重收视率和广告效益,还要通过节目的内容引导受众。电视的主要功能之一是教育功能,因此通过电视娱乐节目让观众进步是非常重要的。
江苏广播电视总台综艺频道总监张红生在谈及如何成功推出《震撼一条龙》娱乐节目时,清楚地表现了电视娱乐节目制作人的受众意识。他说,在策划这档节目时,就明确地给它定位为:真正符合现代观众需求的新节目。该节目推
出一年后,其收视率之所以增长了31.7%,是因为它满足了观众“参与的欲望”、“求新的欲望”、“收视欲望” 和“心理期待”。张红生说:“不以评优评奖为指向,而是以满足观众的娱乐需求为指向;不以突出艺术水准为指向,而以满足观众休闲收视为指向,是电视综艺节目生产者和管理者进行的一次比传统综艺节目更为彻底的视角转换。”[20] 电视娱乐节目要真正地做到满足各种受众的需要,以特色节目满足特定受众需要,比如《绝对挑战》。这档“以白领人士向管理者转化事件为依托全面展示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主题的主持人版块式大型演播室真人秀话题节目,将受众锁定于知识白领阶层,满足了知识白领的需要。”[21]所以各个节目就观众需要娱乐,那么电视娱乐节目就是要做到与民同乐。此外现在的观众越来越多地需要一种可以展现自我价值的节目,因此各种节目就应该尽可能地满足观众的这种需要,让观众也可以通过节目一展风采。
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国内电视娱乐节目已经从“明星时代”走入“大众时代”,电视节目“生存还是灭亡”的大权越来越明显地掌控在普通大众手里。但媒体是不是因此就要对大众的需求进行简单迎合呢?
自从传媒自负盈亏以来,观众就是上帝,所以电视台就尽量地满足受众的需要,可是在满足受众需要时也要注意传媒自身的责任,引导受众进步是必须的。受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影响,现在的人们都越来越追求金钱各名利。从当前很火的两档男女速配节目《我们约会吧》和《非诚勿扰》中我们可以看出很多人的择偶标准,如果对方有足够的经济实力,这个人一定会是被争夺的对象,特别是如果一个男嘉宾什么都有,那么为他亮灯的美女一定很多,如果这个男嘉宾说自己正在创业中,那么没有多少美女会承担一起跟他奋斗的危险。由此可见,如今绝大多数人的价值观念已经物质化,那么娱乐节目就应该在节目中指出某些价值观念的不合理,宣扬高尚的价值观如诚信,特别是要引导年轻的下一代,让他们能够通过娱乐节目提升自己的价值观。
娱乐节目的主要功能就是帮助受众放松,虽然电视是机械的,但是做电视的人是有文化的。因此好的电视娱乐节目应该让观众在放松的同时学到知识,比如在节目中加入一些常识性的东西,像《天天向上》一样,让观众在笑声中学到东西,这样受众进步了,同时节目自身的品位也提高了。电视是一个文化平台,它的责任就是满足观众精神需要和提升情感要求,这也是电视人应该秉持的职业道德。
结束语
在中国,娱乐传播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在当下消费主义盛行、电视庸俗化日趋严重的语境中,电视娱乐节目只有不断创新,从追求形而下的“快感”迈向形而上的“美感”,致力打造富有品格内涵的“绿色娱乐”,才能开拓新的生存发展空间。娱乐节目做为电视节目的一种重要形式,应当担负起教育的责任,节目不能仅仅只为博得众人一笑,而是应该让观众在笑声中收获有价值的东西。节目内容应该远离低俗、庸俗,节目形式应当不断创新,不要一味地模仿,应该做出属于我们自己的娱乐节目。
参考文献
[1] 邵培仁,潘祥辉.论我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困境与出路[J].嘉兴学院学报,2005,(5):24.[2] [3]于丹.“浙江卫视风格化打造研讨会”专家领导发言精选[J/OL].http://news.sina.com.cn/ 2005年5月12日.[4] 周星.21世纪电视传媒的责任与品格[J/OL].银海网,http:///zhuanjia/article/2005/5/10,10:24:3.[5] 周星.狂欢:自由生命的张显——论巴赫金的狂欢理论[J].巢湖学院学报,2004,(5):32.[6] 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78.[7] 孙健.娱乐资讯与民族精神的传承[J].青年记者,2004,(9):47.[8] 杨澜.凭海临风[M].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9):128.[9] 陆地.《解析中国民营电视》[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02.[10] 托德·吉特林.《在黄金时段中》[M].番佐恩公司,1983:156.[11] 张小争.娱乐:中国传媒业改革与发展的突破[J/OL].中华传媒咨讯网,http://info.mediachina.net/news/index.php,2009年9月28日 [12] 时统宇.电视影响评析[M].新华出版社,1999:96.[13][14] 魏永刚.《欢乐总动员》十一前整改谨防三面埋伏[N].北京晨报,2004年9月22日.[15] 刘智.新闻文化学[M].新华出版社,2001:47.[16] 戴婧婷.湖南卫视台长欧阳常林:电视娱乐节目就是要与民同乐 [J].中国新闻周刊,2005,(12):23.[17] 杨滨.评电视文艺娱乐节目的庸俗化倾向[J].世界传媒实验室,2006,(8):28.[18] 李瑞植,邱秀桐.我国内地电视娱乐节目解析[J].新闻前哨,2004,(6):39 [19] 杨峭立.论传媒文化的精神品格 [N].光明日报,2005,4.11.[20] 张红生.《震撼一条龙》:电视娱乐节目生产走向的一次探索[J].现代传播,2005,(2):39.[21] 靳智伟.《绝对挑战》开播带来什么? [J/OL].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m,2005年5月14日.19
致谢辞
高科技、网络股的调整可以看成是阶段性的必然,但就新经济而言,怀疑它,或许只能证明我们自己对时代的无知和麻木。无论如何,网络经济是大势所趋。 基于产业调整与发展的基本面,未来的市场一定会在融入现实的网络股与信息产业基础的高科技股带领下,走向前途光明的未来。不过,网络股的.大起大落,引起的反思又明确地告诉人们,网络公司作为一个商业活动的实体,重要的不仅仅是创造概念,而是必须寻找到盈利模式。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因特网在全球迅猛发展,网络股逐渐成为美国股市的新贵。网络股创造一夜暴富的奇迹始于1995年。这一年,开发因特网浏览器软件的网景公司上市。这家投资17000万美元、成立16个月未盈利一分钱的公司,一夜之间变成市场价值20亿美元的巨人,创造了互联网时代的第一个神话。紧接着综合门户网站美国在线和搜索引擎网站雅虎先后掀起热潮。雅虎股票在上市一年多后开始狂涨,股票价格一度达到450美元。
网络股突然间成了点石成金的魔杖。1997年5月,网上书店亚马逊公司上市。1998年电子商务热疯一时,人们突然发现亚马逊的模式就是虚拟市场战胜现实市场的最佳范例。到1998年11月30日,亚马逊股票涨了23倍,三个月后再涨4倍,规模达到400亿美元。同样,1995年美国在线想与网景合作,当时美国在线的市场价值仅为网景的1/10,然而1998年底,美国在线在购并其他公司后的价值已是网景的10倍。新世纪伊始,美国在线并购时代华纳,再一次向人们展现了互联网的无限扩张力和美好前景。
网络股的持续走红启动了美国的网络经济。经济学家通常把网络经济看作是知识经济的一个侧面、一种表象。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的一项研究报告指出,1999年因特网给美国经济增加了5070亿美元的产值,增加了230万个就业机会。网络经济已经超过了电信(3000亿美元)和民航(3550亿美元)等传统产业的规模,并在追赶出版业(7500亿美元)和保健产业(1万亿美元)。更重要的是,它还在以68%的年增长率飞速发展。
网络经济无疑是一种最具传奇色彩的经济形态。这一方面得益于它兴起的速度,另一方面是它极大地缩短了通往百万富翁乃至亿万富翁的路程。
网络及其相关产业就像一个神话,不断以令人咋舌的速度推出一个个像比尔・盖茨、杨致远、戴尔这样的亿万富翁。如果说福特(汽车)、洛克菲勒(石油)堪称昨日美国财富与繁荣的象征,那么微软、雅虎、思科似乎就代表了全球财富潮流的新方向。连美国总统克林顿也在感叹:互联网是获取财富的关键!
那么,网络股崛起的内在逻辑是什么?网络股的崛起究竟是经济发展潮流在资本市场的生动体现还是潮流中的泡沫呢?
事实上推动互联网经济高速发展特别是网络概念股持续倍增的内在动力,是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以及它所导致的生产与服务成本的下降和产品经济向服务经济的转型。信息技术进步对经济的实质性影响,可以通过“摩尔定律”、“梅特卡夫法则”和“雅虎法则”进行描述,人们称之为网络时代的新规则。
20世纪60年代以后,半导体的集成度每18个月翻一番,与些同时,半导体的价格却以6次级数在下降;半导体性能每18个月翻一番的局面已经持续30多年,估计还将持续20年
[1] [2] [3]
★ 浅析网络安全技术发展趋势
★ 广告业整合营销的发展趋势
★ 浅谈我国物业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
★ 现代家庭教育的发展趋势
★ 世界出版业发展趋势论文
★ 绿色建筑节能发展趋势论文
★ 21世纪财务报告发展趋势展望
★ 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及网络发展趋势
★ 现代机械制造技术发展趋势论文
宽带接入技术的发展造就了互联网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电视机上网就是一个突出代表。特别是近年来美日两国电视机网络化已成明显趋势, 这将改变传统电视机的定位, 使得电视机不再仅仅具有常规的电视机功能, 而且还可像计算机那样高速上网, 像电话那样进行通信联系, 这必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 应当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美国:Google率先推出Smart TV
Google于2010年5月20发布了Google TV平台, 以推进电视与网络的融合。Google还联合索尼、英特尔打造Smart TV (代号Dragonpoint) , 它以Android系统为基础, 融入了蓝光播放器和机顶盒, 兼具电视机和电脑功能。Smart TV的操作系统和软件由Google提供, Logitech公司负责开发取代电视机遥控器的键盘, 英特尔提供Atom CE4100处理器, 显示屏则由索尼生产。这些公司都将在2010年秋天向Google TV平台提供相关产品及网络, 北美头号家用电器、个人电脑、休闲软件和设备零售商Best Buy公司将成为Smart TV在北美地区的零售商。
Smart TV以社交网站、计算机和互联网为平台, 以Google的应用商店为支撑, 可让消费者通过Chrome浏览器购买游戏、杂志等应用。Google称, Chrome浏览器目前的用户总数已达7000万人, 今后电视用户还可利用Google Search技术, 一边从网络上搜索电视频道, 一边收看You Tube网站上的视频节目, 同时对Hulu等视频网站的视频进行检索, 用Amazon on Demand技术欣赏电视节目。
通过Smart TV, 用户除了能观看目前由付费电视提供商提供的数百个频道之外, 还能在电视上使用搜索引擎, 观看互联网上海量的网络视频内容和流媒体, 其中包括Netflix、亚马逊视频点播和You Tube等, Smart TV还支持Android平台的各种应用。用户可通过显示在电视屏幕上的搜寻列表去搜寻现场直播节目、数字录像机录制的影像或You Tube等网站上的内容。
经由H D M I线路, 用户可把Smart TV连接到Dish Network卫星公司的电视接收机上, 利用Smart TV的搜索功能, 可对Dish Network的电视节目与网络视频进行检索, Logitech公司也将推出一个特殊的小盒子, 该设备可将Smart TV与Ti Vo、Comcast、时代华纳等电视公司的任意高清电视频道连接。此外Smart TV还具备优先登录所喜欢的频道以及根据用户收看历史推荐节目的功能。与传统电视最大的不同就是, Smart TV将传统封闭的电视变成开放式, 包括系统、标准都是开放式的, 收益不是Google一家独占, 输入方式可采用软键盘和硬键盘。
三星也将和英特尔、Google合作, 开发基于Android操作系统的机顶盒和电视机。《韩国先驱报》称, 三星公司一位高层人士表示, 公司正在考虑生产基于Android操作系统的Google TVs电视机, 电视机可以通过网络连接, 并装置移动Widget应用程序, 用户可在Android应用商店购买到You Tube、天气、股票等应用程序。
日本:采用多种宽带接入方式
松下、LG与Skype联合推出网络电视机
松下目前也在开发自己的电视机软件, 或者使用第三方开发商开发的电视机软件。
2010年1月5日, Skype公司宣布, 松下与韩国LG电视用户将可使用其提供的业务, 届时这些电视用户间将可免费通话, 并可拨打固定和移动电话, 这将对思科等公司开发的会议电视系统造成威胁。两公司提供的网络电视机将在2010年中秋节向美国市场销售。两公司将要销售的网络电视机都将内置Skype for Windows 4.2β版本软件, CPU主频为1.8GHz, 并装有扬声器和摄像头, 电视机最低需具备1Mbit/s的宽带接入速率。该机型已经在拉斯维加斯召开的消费电子展会上展出。
KADENZA推出宽带网络电视机
日本软件开发商K ADENZ A于2009年12月21日宣布开发出了宽带网络电视机。宽带电视机上装载了英特尔的芯片, 操作系统为Windows XP, 并采用ROBRO综合视听系统, 可与光纤线路相连, 用户既可收看传统电视节目, 也可通过遥控器上网接收视频。
在网上视听方面, 该电视机支持包括WMV在内的多种视频格式;采用Adobe Flash Player播放器, 可连接多家视频网站;带有USB接口, 插上硬盘可收录数字电视频道节目。屏幕上显示网站图标, 在指示网站的链接位置上显示有3位数号码, 用户通过遥控器就可轻松操作。该宽带电视的推出适应了日本光纤通信迅速普及的趋势。
夏普推出带有无线上网功能的电视机
夏普公司近日推出了两款芯片, 该芯片符合802.11a/b/g标准要求, 可嵌入电视机的调谐器内, 使电视机具有无线上网功能。夏普于6月24日出售这种液晶电视机, 市价23万日元。该电视机装有数字高清晰度电视机端子及PC输入端子, 能够显示个人电脑与电视双画面, 可同CATV网络及互联网连接, 使用非常方便。
网络电视机配套产品同步发展
为满足网络家电无线上网的需要, 日本BUFFALO公司开发出了相应的无线路由器, 该产品有两种有线接口, 可同ADSL或光纤线路相连, 同时也支持802.11a/b/g/n等无线网络。该路由器采用Wi-Fi联盟于2004年9月公布的密码标准, 有很强的安全性, 对应的操作系统为Win 7、Vista、XP、Mac OS X。
2010年6月9日, 该公司宣布将推出WLAE-AG300N/V2新设备, 预计8月销售, 价格为1.46万日元, 配套的中继器也将同时销售, 售价为7900日元。新设备重量仅为155克, 支持802.11a/b/g/n, 最大传输速率为300Mbit/s。新设备有两个小盒子, 其中一个可作为中继器使用。
推进频率专业化,办特色广播
频率专业化是当前也是今后广播发展的方向。近几年,各级广电部门积极推进广播频率专业化,带动了广播全方位的改革,进一步优化了广播资源配置,广播媒体特色、个性日渐鲜明,推出了一批特色频率、强势品牌。据国家广电总局通报,全国2003年新增和改造的专业化频率大大增加,64%的电台或广播频率已初步实现了频率专业化、节目对象化。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2003年全面实施了“频率专业化、管理频率化”改革,先后成功推出了专业化频率:第7套“华夏之声”、第2套“经济之声”、第3套“音乐之声”、第4套“都市之声”、第1套“中国之声”、第5套对台湾广播“中华之声”、第6套“神州之声”和第8套对少数民族的“民族之声”。
北京、上海、广东、湖南、江苏、浙江、山东、深圳等较早进行频率专业化的电台,在“广播发展年”又重新确立了频率定位,深化了频率专业化改革。湖南和山东的新闻频率、上海东方广播电台《第一财经》、广东电台股市广播等,与专业相关节目已占播出总量的60%以上,专业化水平大大提高。
天津、吉林、河南、重庆、黑龙江等省市台都按照专业化原则进行了改版,调整停办了一批专业性不强、受众不清晰、定位不准的栏目和节目,增办了一批专业性、对象性强的栏目、节目,形成了广播媒体的专业化新格局,使广播更多地满足听众日益多样的个性化需求,提高了广播的到达率和收听率。据国家广电总局去年的调查显示,很多电台自频率专业化改革后,广播媒体到达率高达40.9%,受到广告商的青睐。
落实“三贴近”原则,办“平民”广播
“三贴近”已不仅仅是领导的要求和群众的呼声,而是广播人的自觉行为。各级广播电台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为原则,充分发挥广播的优势和特点,大力改进广播节目的内容和形式,广播日益成为百姓的生活伴侣。
不论是国家台还是省市台,都分别从栏目设置、节目内容、节目形态、节目包装等各个方面努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有的电台还实施了保障落实“三贴近”原则的机制,加强了新闻和其他节目的地域特点和本土特色,特别是发挥了广播互动性强的优势,注重宣传实效,提高了宣传水平。
为了更加贴近群众,许多电台对节目形式进行创新。一批电台将“播送”节目改为“说”,语言趋于口语化,同时增加了信息量,加快了节奏,适应了广播听众的需求。还有的增强了新闻类节目的互动性,使听众能够参与节目的讨论,直接表达对有关事件、观点的看法,为听众提供了一个表达思想和情感的平台,能较好地发挥凝聚作用,有利于引导社会舆论。
“三贴近”的程度同收听率成正比。据国家广电总局提供的数字,2003年广播的收听率比2002年平均上升了5个百分点。
组织社会活动,办“聪明”广播
在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办听得到、看得见的广播,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新策略。据悉,美国最大的一家广播公司CLEARCHANNEL,仅2001年一年就组织了两万场演出。在我国,近年来由广播电台主办的活动日趋活跃。广东电台是这方面的佼佼者之一。据不完全统计,2002年,广东电台各系列台全年有1万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在广场、剧院、公共场所举办广场活动、文艺演出、大众论坛、商务策划、户外直播等活动。深圳电台3套频率根据市场定位,全年开展各种户外活动100多场。如新闻频率每两周在中信广场举办一次“城市论坛”,邀请政府部门负责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就市民关注的热点话题展开讨论;音乐频率在2003年初创办的歌友会目前已有相对固定的会员6万余人;交通频率在2003年3月成立以出租车司机为主体的为需要帮助的人群无偿服务的“爱心车队”,开展的自驾游活动吸引了广大车友的参与。浙江广电集团广播频道也通过活动造势,把无形的声音变成有形的广播,成为近年来频道运作的一大亮点。2003年上半年“非典”一过,“旅游之声”主动出击,在杭州举办了“旅游媒介市场论坛”,全国14家旅游主管部门和媒体如期与会,向全国传递了浙江恢复旅游市场的信号。与此同时,他们还联合省市旅游主管部门连续推出了“百名抗非英雄游千岛湖”、“浙江人游浙江”、“携手长三角,同游苏浙沪”大型旅游促销活动,得到省市政府的高度赞扬。文艺频道、城市之声则是介入杭州西博会的前期策划运作,倒计时100天就开辟新闻专栏,对活动进行全方位报道。“城市之声”被指定为西博会开幕式、烟花大会、万人狂欢节三大主体活动的唯一现场直播广播媒体。“旅游之声”还被四川旅游局邀请至乐山举办“四川旅游文化节”开幕式作现场直播。2002年,浙江广播电台共举办各类活动110场。2003年1月至10月,仅文艺频道就举办了63场。把广播搬出直播室,办“聪明”广播,拉近了广播与听众的距离,也为提升广播自身的传播价值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更为直接的是,扩大了电台的品牌效益,促进了创收。
服务重心下移,办社区广播
社区广播是世界广播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1.3万多家广播电台中,大部分是社区广播电台。在我国,社区广播虽然还是凤毛麟角,但也有成功的典范,它就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天津记者站与天津市塘沽区广电局联手打造的《滨海之声》。
2002年1月1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天津记者站与塘沽区广电局在整合塘沽区人民广播电台频率资源的基础上创办的全新广播频率《滨海之声》正式开播,成为全国第一家跨媒体、跨地域合作经营的都市社区调频广播电台。《滨海之声》开办有《滨海特快》、《娱乐时空》、《楼市风向标》、《滨海夜话》、《午夜咖啡》等多档特色节目,全天播音19小时。
《滨海之声》开播两年多来,以其独特的节目定位、全新的运作模式和真切的人文关怀深得百姓信赖,成为滨海新区文化建设的新亮点。由国内广播专家组成的评估小组考察后认为:《滨海之声》探索现代都市广播新模式,显示出未来中国区域广播发展方向和蓬勃活力。作为国内首家社区广播电台,《滨海之声》已被载入《2002年中国广播年鉴》。
【广播电视网络发展趋势】推荐阅读:
广播电视发展前景如何12-17
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2011发布12-13
广播电视集团10-02
广播电视编导考试06-24
广播电视新闻作业07-02
03 广播电视编导07-12
广播电视文化产业07-20
广播电视采写重点09-08
长春广播电视大学10-28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