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间性中学生品德教育论文

2022-04-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当代学生处于思想解放、物质丰富、追求个性的年代,他们有着极强的表现欲和参与欲,并且具备相当的知识和认知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道德与传统美德教育的实效一直是学校德育工作重心所在。道德品质简称品德,就是道德在个人身上体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行为倾向和心理特征。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主体间性中学生品德教育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主体间性中学生品德教育论文 篇1:

新课改背景下乡镇中学思想品德教育探讨

摘要:中学作为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重要阶段,其教育主要难在中学生缺乏感恩和责任意识,没有或很少接受过有关于实践和挫折方面的教育。特别是乡镇中学的很多学生都是留守家庭的孩子,由于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方法不正确,使其难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导致了乡镇中学思想品德教育在新课改背景下面临挑战和新要求。本文主要探讨了当前乡镇中学思想品德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新课改背景 乡镇中学 思想品德教育 措施

中学阶段是学生思想品德逐渐形成的重要时期,如何让学生形成积极的思想,建立起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在这其中起到重要的教育引导作用。在新课改背景下,对中学生,尤其是乡镇中学生思想品德的正确教育和引导,是教育工作者必须考虑的现实问题。由于中学生尚未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难以有效分辨事情的好坏、善恶与美丑,给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带来了挑战和新要求。因此,在思想品德教育中,根据学生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教学,有助于学生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1]。

1 当前乡镇中学思想品德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不够重视思想品德教育工作

由于乡镇中学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重视力度不大,措施不力,使得很多学生思想品德水平不高,也突显了学校相关工作不到位的现象。目前,在新课改教育背景下,很多学校以升学率作为自身能力的标准,忽视了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工作,有时甚至仅仅是口头要求,而没有真正进行实际的系统教育,使得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进展缓慢。

1.2 社会中各种消极思想对思想品德教育的不良影响

社会中存在着各种消极思想,容易诱惑年龄小且缺少社会阅历的中学生,使其难以正确判断周身事物的好坏,而且由于中学生自身抵制力弱,常受不良事物和思想引诱,容易将不良思想误认为正确的人生观。在传统思想品德教育中,中学生由于受到学校影响,只将思想品德教育活动作为表面形式,对模范人物和事迹缺少认可和学习。除此之外,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由于缺乏社会的支持,严重影响了对学生的教育结果。

2 解决乡镇中学思想品德教育问题的有效措施

2.1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思想品德教育

中学时期,学生的身心处于发展阶段,同时也是人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重要的形成时期。所以,教师应牢牢抓住这一重要时期,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科学合理地开展思想品德教育,并以其周身发生的事例结合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对思想品德教育的学习兴趣。教师积极引导学生探索日常生活中发生的思想品德事件,有利于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能力,并消除教师与学生间的隔阂,活跃课堂氛围[2]。为有效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应让所有学生积极参与,并以轻松愉快的心情接纳知识,进而明确自我发展目标,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

2.2 各科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

中学思想品德教育应与各学科教学有机结合,在充分发挥各学科优势的基础上实现思想品德教育。为有效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品德,应在进行不同学科教学时,适当地在传授的知识过程中融合思想品德教育。如:第一,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文中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是非对错的引导与教育,在《农夫与蛇》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讲解,对蛇的忘恩负义与农夫的善良有充分了解,教师可以将这些寓意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教导学生做人要分清善恶,对于像蛇那样的坏人必须谨慎小心。第二,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教授历史知识的基础上对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思想。

2.3 教师注重教学理念学习并完善教学方式

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思想品德教师应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加强对教学理念及方式的注重和完善,以适应当前课改新形势。教育应以激发学生自身潜力为根本目的,加强对健全人格人才的培养,所以,思想品德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应用现代教育理念进行思想教育教学,将学生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3]。教师在教育工作时,必须了解思想品德教育对中学生的重要性,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水平和教学效率。

2.4 不断优化现有教学内容

新课改的提出对教师教学组织能力有了新要求,因此,教师必须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将教材中的内容和方法有机整合起来,加强对整个教学过程的控制能力。在思想品德教育教学中,教师以教材内容为基础,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与特点,通过对教学思路的不断拓展,有效丰富教学内容。在引导和教育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和道德观方面,教师应结合生活实例与教材内容有针对性的教学,并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共鸣,从而塑造学生良好的价值观念。

2.5 展开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思想品德教育活动

教师依据教学大纲与课文重点内容给学生布置讨论作业,有助于学生反复巩固并深入了解所学知识。学生在教师设计引导下,根据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层次性原则,围绕课堂主题进行讨论,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教导学生明辨是非,学生作为讨论的主体各抒己见,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思想品德教育活动应具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等特点,才能正确引导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如:第一,积极开展相关的影评和观后感征文活动。第二,经常召开革命传统教育主题班会,如学习英雄事迹、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等。第三,倡导并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祭扫烈士墓、参观革命纪念馆等教育活动。第四,积极参与新课改的合作探究教育活动,从中辨析出事物的真善美来。

3 结语

总之,在乡镇中学思想品德教育中,应注重学生其他方面的因素,而不能单纯依靠思想品德课来教育学生,从而确保学生在学知识、长本领的中学黄金阶段,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达到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思想品德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并对其进行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预防和纠正不良思想倾向,这样才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温雅.中学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J].新课程学习:上,2012,(5):174.

[2]方衍贵.中学思想品德教育方法探析[J].黑河学刊,2011,(7):87-88.

[3]王华政.新课改背景下中学思想品德教育探讨[J].新课程(教研版),2012,(12):184-185.

作者简介:黄新道,广西崇左市扶绥县东门镇初级中学,广西扶绥 532108

作者:黄新道

主体间性中学生品德教育论文 篇2:

品德教育中应注重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

当代学生处于思想解放、物质丰富、追求个性的年代,他们有着极强的表现欲和参与欲,并且具备相当的知识和认知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道德与传统美德教育的实效一直是学校德育工作重心所在。

道德品质简称品德,就是道德在个人身上体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行为倾向和心理特征。个体的品德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习得的,是个体所具有的道德价值观念不断内化的产物。品德教育长期以来成效不高的重要原因,就是忽略学生的“自我性”,而道德实践是以自我为承担者。从本论上看,“我”的存在是道德行为所以可能的前提;德性的完善也以自我为出发点;对道德现象的理解,显然不能略去道德自我。作为道德的主体,自我具有多方面的规定,后者既展开于自我之间或主体之间的互动,又制约着道德自律的实现过程。如何增强品德教育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充分发挥品德的“内塑”效应呢?笔者认为,如果教师能从研究人的内在心理机制出发,通过“活化”课堂教学中的各种有效资源,唤起课堂的生命潜力,让品德课堂散发出生命的活力,更能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增强品德教育的实效性。

一、民主平等的教学观念是学生提高“自我”意识的关键

一个人的品德是在系统的教育影响下形成的。正确的教育是学生品德形成的重要条件。而教师的教学观念直接影响教师施教的组织操作方式,从而影响学生的品德发展。因此,品德教育教师必须要有民主平等、教学相长的教学观,这是学生提高“自我”意识的关键。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不要求关心学生想什么,要什么,而是只要求学生该做什么。而品德教育要塑造的是学生的灵魂,这就要求施教者要把学生作为一个人来看待,把学生的人格、感情、要求放在应有的位置,因此,施教者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以平等的态度与学生交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平等、互尊、互爱的师生关系、愉快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学生敢于参与和主动参与学习的条件。只有民主平等的教师,学生才有自由的思想和言论,教师也才能深入了解学生在想什么,才有解决问题的机会。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不怕被学生问倒。在信息化社会中学生提出的问题让老师无法回答也是正常的现象,品德教育教师的职能不仅在于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鉴别、学会选择。教师对善于提问的学生要给予鼓励,并与学生一道讨论研究,在讨论中共同提高。以“友谊与爱情”一课教学为例,这部分内容集中了学生的热点问题,学生对这些内容有许多自己的见解,因此,教师可以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比如选择一个环境优美的自然的场所,让他们围坐在一起,畅所欲言。在教学实践中,笔者通过他们的谈话、争论,发现学生在“异性间是否有真正的友情”“友情与爱情”、“学业与爱情”、“恋爱与公德”、“宿舍中的同居现象”等等问题的讨论中虽然夹杂着他们原始的本能、欲望和冲动,但是也不乏深刻的见解,这个时候只要在理解他们的基础上采用共享的方式,指导学生在共享中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看问题的偏颇即可,这种方式对帮助学生加深对爱情本质和特点的理解效果更好。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没有了“听大道理”受“训导”的感觉,接受起来自然,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一名好的品德教育者是能够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和谐、愉悦而紧张的良好氛围,唤起学生对学习的内在需求,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才能和潜能,从而发挥师生共振效应。

二、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唤醒学生“自我”意识

品德教育的目标在于育人,学生是一个充满活力和生机的人,他们不是教育的工具,更不是教育的容器,而是品德教育的主体。因此,品德教育中教师要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唤醒学生“自我”意识。

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观,要求教师既要对教学大纲有整体的认识,又要研究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心理进行研究,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理解、认识、接受,又要提升学生的认识。以“人生价值观”教育为例,这个专题教材中选用的材料内容虽然都是真实的,可是更多的社会现象在起着相反的教育,因此,学生常有“人物可敬,但我是普通人”的说法,如果施教者不做教学调整缓和这个矛盾,那么人生价值观的教育在学生眼里等同于讲大道理,学生没兴趣,事倍功半。倘若换个方法从人的本质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展开对人的本性的探讨,深化学生对人的本性的认识,再提出“人为什么活着”“人生的价值在哪里”“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等问题,引导学生去认识榜样人物的人生价值,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自我意识被唤醒,他们可以在相互的探讨学习中更切实地实现人生价值观教育的目标,从而使学生自己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教育人不能总是牵着他的手走路,要让他独立行走,使他对自己负责,形成自己的生活态度”。品德教育不仅要培养人的理性思维能力,他必须让个体在情感上认同,接纳这些规范,用生命去体验、内化这些规范。因此,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唤醒学生“自我”意识对品德教育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将心理咨询方式与品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激活学生自我意识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大学》在论及如何进行个人修养这样一个德育问题时,提出这段文字,说明古人已经认识到修养不是外在的修身而是内在的修心,提出“正心”、“诚意”的修养方法。到近现代心理学和德育学都已成为独立的科学后,二者的联系就更为明显。早在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德育工作要到学生中去,通过谈心、咨询等活动,指导他们处理好在学习、成长、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国家教委更是在德育大纲中把心理教育作为德育课的必修内容。这是因为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有赖于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只有健康的心理才会有快乐的行为。一方面,健康的心理更易于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内化成自己的信念,外化成自己的行为;另一方面,一些学生的错误思想、不良品德往往是在不健康的心态下形成的,马家爵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这里我们说的学生的不健康心态通常又是指学生心理不平衡状态引发的,这种不平衡状态是指学生个体处于挫折、焦虚、压抑、恐惧、担忧、矛盾等的状态,例如,新生进校时面对的角色转换、大学生活、学习及环境的适应、人际交往和恋爱等问题引发的心理困惑和问题。虽然其中某些问题恰恰是因为缺乏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等引发的,但若在教学时不注意切合实际地进行一些心理疏导,思想品德教育就会成为空谈;学生的品德和人格的完善不但得不到实际提高,还会因此引发新的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这是在实际教学中需要常注意的问题。

心理咨询方式与品德教育的结合,可以使施教者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需要出发,激活学生自我意识,充分利用其积极因素开展品德教育,往往会收到一般思想品德教育收不到的效果。因此,将心理咨询方式与品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让品德教师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就一定能激活学生自我意识,开辟学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径。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为此,品德教师应把着力点放在激起学生自我塑造的欲望上,增强他们的自我投入意识,提高他们的参与程度,锻炼他们的自我完善能力,指导和督促他们自我塑造品德,走“外引内应、内外结合”的路子。因此,我们如果能坚持以人为本,引导学生自己走路,就一定能增强品德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黄希庭,郑涌等.当代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2] 朱小蔓.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思想的回应.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 张先华.教育思想的革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 关燕云)

作者:陈欢华

主体间性中学生品德教育论文 篇3:

初中政治“主体参与”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摘 要】学生学习主体性的缺失,已经成为我国中小学教育的重大问题。这一问题在中学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表现的尤为突出。本文主要探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发展的特征及基本策略。创设问题情境——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综合讨论——评价激励的“主体参与”教学模式,是对中学思想政治课新课程标准改革大胆探索与实践,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提高中学政治课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自主学习;主体参与;课堂教学

当今社会,随着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知识更新迅猛,信息层出不穷,教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当今一个具有时代特征的教育口号。国家教育部已明确提出了教育的重心必须从掌握知识转移到发展学生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性上来。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强调对已有知识的记忆,并由此形成了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学习方法机械、呆板,靠死记硬背完成学业。这是一种被动的学习特征,难以适应新的学习。为此,我们进行了思想政治“主体参与”课堂教学尝试性的探讨, 力求通过探索学生自主学习、“主体参与”的方法和途径,努力构建起中学思想政治课“主体参与”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学习负起更大的责任,并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学的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

一、“主体参与”教学模式

“主体参与”教学模式是以心理学、教育学为依据,在传授知识过程中,选择有效的方法和手段,诱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以更多的独立思考问题与自我发展的机会,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和成长,具有主动参与、合作学习等基本特征。

活力教育就是关注个体的体、情、知三个维度的协同运作,其内涵在于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关系每个学生的健康快乐地成长,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其核心价值取向强调发展师生的潜在创造力,充分开发师生生命的活力源泉。活力教育凸显三个关键词:生命(对生命的尊重)、自由(对自由的推崇)、发展(对发展的引导),以促进师生的个性化可持续发展为取向,体现了对教育者和学习者的人本关怀和对其主观能动性的调动,因此,“主体参与”教学模式就是活力课堂的体现,活力教学的支点。

二、“主体参与”模式的实施策略

(一)以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为出发点,创设主体参与情境

课堂教学中参与情境的创设对主体参与过程起到了引发、导出和定向的作用,教师根据教学目的的需要,依据一定的教学内容创造某种认知情境和情感气氛用以调整学生的心理,形成参与欲望,从而进行生动活泼的教学。

1.创设民主情境——使学生有参与的机会

作为教学的主导者,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就首先要考虑民主平等气氛的营造,做到尊重学生。不训斥、不体罚;保持良好的情绪,不狂妄、不沮丧;语言亲切自然,态度和蔼可亲。

2.创设乐学情境——使学生有乐于参与的心情

课堂教学中可以引进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的材料,也可以开展“课前时政演说”、每周“时事讨论会”等活动,使政治课教学联系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认识。

3.创设悬念情境——使学生产生急于参与的心情

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需要,设置悬念情境,可以在学生的心理上形成一种强烈的挂念,使学生产生企盼心理状态,由此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和探求。

4.创设成功情境——使学生想再次参与

“在学习中取得成功是学生精神力量的唯一源泉”。使学生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是主体参与不断深化和参与步骤不断升级的重要保障。成功既是参与的结果,更是参与的起点。成功情境的创设是引发主体参与、促进主体参与、巩固主体参与的最佳手段,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由于学生回答的答案比较简单,因而可更多地创设成功情境,让学生体验政治课给他们带来的乐趣。

(二)以激发兴趣为先导,引发学生参与分析、理解问题

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的兴趣,被迫的进行学习,会扼杀学习掌握知识的意愿。”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有兴趣就会入迷,入迷就钻得进去,学习就会有成效,在政治课教学中可以抓住“新”、“趣”、“情”、“思”四个字进行。

1.以“新”激情

中学生具有的好奇好胜的特点,新异的刺激物能引起他们的定向探究活动,这里所指的“新”包括新的内容,新的知识,新的能力,还要注重新的角度的选择和时代活水的充盈。比如,导入“我国的分配结构”时,教师可根据它们各自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入口处,可让学生说出家庭成员的收入属于哪种收入分配方式,也可提问我国的分配结构怎样导入等种种,不胜枚举。

2.以“趣”激情

课要有趣味性是调动学生主体参与的重要因素。比如,在讲授《价值规律的形式和基本内容》新课之前,用投影仪展示出漫画“跟不上趟”的图片。这是一幅由三组画面结合而成的漫画,形象幽默诙谐,格调轻松欢快。漫画的正上方是鸡蛋市场的变化曲线,下方是相对应的养鸡老汉的表情及反应。妙趣横生的画面,使学生兴趣大增,议论纷纷,迫切要求了解漫画所包含的经济道理。受教育者急切的求知欲是教育的最佳契机,老师抓住契机,提出问题:“这幅漫画包含了经济学的哪些原理?养鸡老汉为什么总是跟不上趟?我们从中可以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通过设置悬念,进一步激发学生求知欲。通过老师极富情感色彩的漫画导入,很快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新课的内容上来。

3.以“情”激情

政治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学科,主要是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从而达到学校教育的目的。比如讲,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而资本主义国家的分配方式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被资产阶级占有,这就体现了我国分配制度的优越性,通过教学,使学生感到中国人的自豪、光荣,从而产生了爱国情感,达到了政治教学 的目的。

4.以“思”激情

学习内容能激发学习兴趣,而学生智力活动本身能激发学生更浓的兴趣,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认识本身就是一个激发生动的,不可熄灭的兴趣的最感人赞叹、惊奇的奇异的过程,自然界的事物,他们的关系和相互运动和变化人的思想,以及人所创造的一切——这些都是兴趣的取之不尽的源泉。”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地使学生开动脑筋,让他们的思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分析问题中来,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

(三)以思维训练为核心,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1.激疑

陆九渊语:“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众所周知,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没有思维的参与,任何训练活动都无从谈起,“疑”是促进学生积极思维的诱因,激发学习的动力,参与分析问题的关键所在。为此,在政治课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在求知过程中产生疑问,有所发现,教学中具体把握以下几点: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如在讲“国家宏观调控”时,教师可以分组讨论“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有哪些不足的地方?”讨论3—5分钟之后,让每一小组的代表发言,最后教师总结,从而提出“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同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第二,在学生不易产生疑问处设疑,启发学生开动脑筋。比如讲到“国家机构的职能,提出全国人大、国务院、国家主席是谁有立法权,谁有公布权,谁有实施法律的权力。”这样既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思考,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三,抓住矛盾加以展示,激发学生思考,对立的事物互相排斥,人们碰到这种情况容易引起思考,学习也是如此,抓住政治课本身的矛盾,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比如:“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为什么还要按生产要素分配?”让学生分组讨论,提高积极参与率,同时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理解能力。

2.辩疑、解疑

提出了疑问,势必要得到解答和疏通。当学生的疑惑解决之时,就是学生知识增长之时,也是学生获得成功之时。辩疑的作用就在于能发挥集体教育的作用,从而促进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积极进行。辩疑也为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谈提供了场所,使能力、性格等方面各有差异的学生集合在一起,在讨论中可以发现别人的思想火花,从而启迪自己的思维,产生共鸣。这种由讨论一石激起的浪花,由于它的持续进行,浪花形成波澜,一石撞击出来的新观念、新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逐渐可成为大家共同收获,促使大家共同成功。在教学中通常采用三段式:

首先,小组讨论方式。即采用四人小组形式,参照在预习时提出的疑难问题进行讨论,激发每个人的思维火花,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

其次,集体讨论方式。即在四人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开展课堂讨论,教师收集、提出在小组讨论中共同性的重点问题或学生中提出的疑难问题,要求学生充分运用课本中的理论,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恰当运用学习和生活中的实例展开,并让学生做出中心发言。

最后,教师点拨疏通。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对重点、难点、易混淆的内容,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思想误区加以点拨疏通。例如:在“我国的国家机构”,这一节教学内容,其中权力机关同行政机关、审判机关等国家机关,中央国家机关同地方国家机关难以区分、易混。教师就指导学生在自学讨论的基础上,列出我国的国家机构及内在联系。

3.探疑

探疑不是指探索疑问,而是一种创造性参与——举一反三,巩固提高。“举一反三”是拓宽思路,培养学生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教学原则和方法。孔子云:“不愤不起,不悱不发。举一偶而不以三偶反,则不复也。”教师教学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在巩固“一偶”的基础上,能通过此“一偶”知识加以提高,并能迁移至“三偶”知识,进一步掌握知识的本质联系和内在规律,达到知识、能力的创新。在思想政治的教学实践中,要实施学生举一反三的创造参与方式,必须开放学生的嘴、手、脑等各种感官。

总的来说,“主体参与”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将有助于培养学生达到创造性、好奇心和独立性等教学改革的目标。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转变为主动参与、发现、探究和知识建构的主体地位;在深入理解学科知识、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各方面素质都得到发展。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提高中学政治课教学信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叶圣陶.《中国现代文学百家——叶圣陶》,华夏出版社,1992年出版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百条建议》[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

作者:李昔贤

上一篇:学校转变教师作风品德演讲稿下一篇:卫生监督所长竞聘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