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校本培训分析论文

2022-04-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已经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战略举措。新教师培训是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培训的重要环节,新教师职业素养提升更多地要依赖于校本培训。本文通过调研江苏省新教师校本培训现状,了解新教师培训需求,不仅可以优化培训方案,提高培训效果,同时可以使得省校协同分工开展高职新教师培训,节省培训资源,为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制定和实施新教师培养政策提供科学的依据。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教师校本培训分析论文 (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师校本培训分析论文 篇1:

“互联网+”时代小学教师校本培训路径分析

摘 要:在“互联网+”时代下,我国信息技术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其优势也在慢慢的凸显出来。在小学教育中,以往的校本培训路径已经没有办法满足当下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需要对互联网技术进行充分利用,进而通过新颖的形式,促进校本培训工作的开展。下文针对“互联网+”时代小学教师校本培训路径进行深入分析,希望可以有效提升校本培训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小学教师;校本培训路径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提出了三通两平台的工程,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以往的小学教师校本培训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并且和現阶段师资需求也存在一定的矛盾。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不仅可以小学教师校本培训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一定的契机。因此,在小学教师校本培训工作中,需要对互联网技术进行充分利用,通过新颖的形式,实施校本培训工作,进而有效提升教师校本培训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

1.“互联网+”时代小学教师校本培训存在的问题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在“互联网+”时代下,小学教师校本培训存在以下几点问题:一是,教师水平存在差异;二是,课程结构较为单一;三是,培训意识较为薄弱;四是,培训经费和时间存在一定的问题。上述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小学教师校本培训工作的质量和效果,进而导致教师的教学水平无法得到显著提升,无法对学生进行更好的教学和管理。想要有效解决上述这些问题,相关主体需要对互联网技术进行充分利用,利用新型的培训模式,来开展小学教师校本培训工作。

2.“互联网+”时代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的路径

(1)多个部门一起监督师资培训

在“互联网+”时代下,教师校本培训模式主要是由学校管理层和教育行政部分一起协作进行的,并且由相关培训教授和当地知名教师组成的校本专门培训团队。进行基础调研工作以后,根据学校类型和教师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师的实际需求等,对相关培训模式进行不断优化,加大培训的力度,进而有效提升校本培训活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培训过程中,培训队伍可以利用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和互联网,对教师实施远程辅导。通过这样的多部门好不同类型专业人员组成的管理模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供给参与培训教师可靠的保障,使不同能力和不同组合以及不同专业的教师在进行培训以后,个人综合能力可以得到显著提升。

(2)自主混合式师资培训模式

首先,根据培训资源与事例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结合现有的培训内容与学习活动,利用微课、解决难题、研究事例、探讨设计内容等模式,慢慢的实现对培训知识做到有效掌握的目的,并且把此作为教师不断进行自我突破的起点。在该阶段中,培训人员需要对优质的网络资源和接触培训团队等进行全面应用,提供给教师更多的新型教学设计方案、育人理念、教学事例等等,并且还可以对各个教师的具体学习效果进行宏观分析,实施大数据研究工作,针对复学次数、网络使用情况、教学习惯、计算机检测报告等内容进行具体研究,进而是每个教师都可以对培训内容的目的进行了解和掌握。此外,可以创建互帮互助的网络使用空间,在该空间中,教师可以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使教师可以和网络小组成员之间实现取长补短和互相学习,进而使不同教师之间的需求可以得到满足,进而使教师可以在进行集中培训的同时,利用网络快捷形式,对优质教学事例与教学知识进行更快的掌握,进而使教师可以对自己现有的教学工作进行不断优化和补充。

其次,教师之间协作,进行调研工作。该种师资培训模式又可以称作是混合调研,主要是指教师之间一起进行学习,通过小组形式进行调研学习活动,进而使教师可以对培训过程中的实践知识进行更好的掌握。在教师之间协作学习模式具有一定的熟练性以后,可以对互联网进行充分利用,进行深入学习和深入调研,调研较深的理论知识。教师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研究分析,使教师学会把教学研究和实践进行有效融合,进而对理论性的教学调研内容进行更好的解决,有效提升教学能力。

(3)对校内服务结构进行强化

想要有效提升小学教师校本培训工作的效果,学校可以自己成立一个培训模版,以便于高效管理教师。管理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教师的个人信息、教学成果、学习模式、教学作品、测试成绩等信息数据;创建专家管理体系,进而使培训专家可以利用网络工具,对教师在校的教学情况进行动态检测,对教师的教学模式进行远程质点,实现对校本培训模式的宏观调控,以便于可以对校本培训期间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发现和解决,针对校本培训机构模式提出具有较强实质性的意见。培训专家可以利用网络,帮助教师实施班级管理,科学教学指导教师,进而使教师之间可以实现共赢。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创新小学教师校本培训路径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有效促进校本培训工作的质量,还可以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和能力的提升。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小学教师需要对自身的教学理念、方案、模式进行创新,对互联网技术进行充分利用,进而对教学知识进行深化,使知识变得更加通俗易懂,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可以得到全面提升,进而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引兄.“互联网+”时代小学教师校本培训路径研究[J].学周刊,2019(17):125

[2]蔡文卉.互联网背景下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8(02):29-30

作者:高亚强

教师校本培训分析论文 篇2:

江苏省高职院校新教师校本培训状况调查分析

摘要: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已经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战略举措。新教师培训是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培训的重要环节,新教师职业素养提升更多地要依赖于校本培训。本文通过调研江苏省新教师校本培训现状,了解新教师培训需求,不仅可以优化培训方案,提高培训效果,同时可以使得省校协同分工开展高职新教师培训,节省培训资源,为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制定和实施新教师培养政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关键词:高职院校;新教师;校本培训

新教师培训是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培训的重要环节,是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和职业院校落实“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具体体现。近年来,江苏省教育厅依托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师培训中心,对全省高职新教师开展培训,具体包含新教师岗前培训和新教师职业素养提升项目等,同时,各高职院校也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本校新教师培训方案并实施。美国教育学者布什(R·N·Bush)认为“一个教师头几年的教学实践对他今后能够成就的效能水平有重要影响,对支配他以后40多年的教学生涯的教学态度有重要影响,而且决定他能否在教学领域持续教下去。”由此可见,新教师面临着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时期,入职培训是教师培养体系中不可或缺、极为重要的一部分。虽然新教师培训有省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安排与指导,但由于省级培训时间、培训项目有限,且有时与新教师承担教学任务有冲突,因此,新教师职业素养提升更多地要依赖于校本培训。本文以江苏省高职院校为例,调研新教师校本培训现状,通过现状调研分析校本培训具体状况,了解新教师培训需求,不仅可以优化培训方案,提高培训效果,同时可以使得省校协同分工开展高职新教师培训,节省培训资源,为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制定和实施新教师培养政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一、调研设计

(一)问卷设计

通过阅读大量有关高职新教师培训研究方面的期刊文献资料及硕博论文,并结合高职教育特点设计了问卷,问卷初稿形成后,在本高职院进行了小样本的预调研,随后修改,最后形成正式调研问卷。

第一部分为个人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职称、从事教学的学科类别、入职学校的属性、入职所在高职院校从教的年限以及入职所在高职院校从教前身份共7个方面的个人信息。

第二部分是有关校本培训的内容情况调研,包括参加培训的内容、对各类别培训内容的满意度的调研。

第三部分是对校本培训总体满意度调研,包括对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师资、培训期满考核指标的满意度等方面的调研。

第四部分是对新教师培训改进建议调研,采用半结构化的调研方式。

(二)调研实施和样本概况

调研采用网络调研的方式进行,通过问卷星设置问卷链接地址,在全省高职院校抽取不同规模、不同学科性质的高职院校10所,每所高职院校发放30份问卷,为了保证填答质量,通过运行时间控制填答质量,在问卷星填答问卷过程中有时间统计,回收问卷数据时,删掉填答问卷时间过短的样本,最后回收有效问卷225份。具体样本概况如表1所示:

二、数据分析

首先通过问题“您入职所在高职院校后是否参加过本校新教师培训”删选参加过校本培训的教师调研,去除没有参加校本培训的样本。所有分析数据都基于参加过校本培训的基础上调研。

(一)新教师校本培训专题参与情况及满意度调研分析

根据访谈调研高职院校人事部门选取了新教师培训内容构成,主要包括高职教育理念与国家政策、教学方法与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设计、学生教育与管理、校史校情与学校政策制度、校史校情与学校政策制度、教科研项目申报与能力培养、教师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职业生涯规划、专业知识更新与实践技能共9个方面的专题调研,主要调研新教师是否经历过这9个专题的培训以及本人期望选择的专题。通过调研发现这9个专题都有不同程度的被高职院校用于新教师培训,其中排名前三位的培训专题依次为教学方法与信息技术、高职教育理念与国家政策和课程与教学设计。新教师自己选择比较重点的内容是课程与教学设计(71.11%)、教学方法与信息技术(57.78%)学生教育与管理(46.67%)。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进一步分析高职院校教师对各培训主题的满意程度,结果发现仅有少部分教师在新教师阶段没有受到这4个专题的培训,分别是校史校情与学校政策制度(8.89%)、教科研项目申报与能力培养(2.22%)、职业生涯规划(6.67%)、专业知识更新与实践技能(6.67%)。此外非常满意排在前三位的培训专题是教师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53.33%)、高职教育理念与国家政策(51.11%)、教学方法与信息技术(48.89%)。具体情况如表3所示。

(二)新教师校本培训总体满意度调研分析

从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师资、培训结束考核指标这四个方面调研高职教师对对培训的总体满意度,结果发现近半数的高职教师表示非常满意,仅仅少部分老师不太满意或不满意。具体情况如表4所示。

进一步调研高职教师参加校本培训方式情况如图1所示:在六种培训方式中讲座这种培训方式最常见,其次为观摩示范课堂和研讨会。对“担任新教师培训的授课教师最适合的人选”调研统计发现95.56%的教师认为“一线教学能手”担任新教师培训师资,其次选择是行业企业专家和知名高校专家学者,具体情况如图1、图2所示。

(三)新教師校本培训不足之处调研

调研本校新教师培训存在额主要问题,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反应问题主要集中于培训机会少且周期短(44.44%)、缺少培训激励机制(35.56%)、培训方式单一(26.67%)这三个方面,其他方面如培训方式单一、学校培训缺少总体规划等也有少部分教师反应这些问题,具体情况如表5所示。

(四)新教师校本培训阶段遭遇困难调研

第四部分调研新教师在培训期间遭遇困难情况,通过数据分析有57.78%的新教师反应培训面临最大的困难是教学任务重,其次的困难是不了解学生学习(40%)和不熟悉教学内容(31.11%)。具体情况如表6所示。

三、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

(1)高职院校校本培训提供的专题内容与新教师个人意愿侧重点有差异。所调研的高职院校对新教师培训基本上都提供了高职教育理念与国家政策、教学方法与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设计、学生教育与管理、校史校情与学校政策制度、校史校情与学校政策制度、教科研项目申报与能力培养、教师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职业生涯规划、专业知识更新与实践技能共9个方面的专题培训。但是新教师比较侧重于课程与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与信息技术、学生教育与管理、专业知识更新与实践技能、教科研项目申报与能力培养等5个方面。

(2)新教师校本培训总体满意度较高,但是对待具体培训方式选择存在差异。在诸多培训方式中,讲座、观摩示范课堂、研讨会等方式也深受教师们喜爱。对担任新教师培训的师资选择方面,更多的新教师希望本校一线教学教育能手担任培训导师。

(3)有关新教师校本培训存在的问题调研发现存在如下问题:培训方式单一、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培训师资不强、与省新教师培训内容重复、学校培训缺少总体规划、培训机会少且周期短、培训效果不理想、缺少培训激励机制

(4)高职院校教师在新教师校本培训期间遭遇困难主要有教学任务重、不了解学生学习、不熟悉教学内容、融入学校困难、与领导沟通困难等五个方面。

(二)建议

(1)高职新教师培训要省校协同。省高职师培中心对高职新教师开展的培训项目有新教师岗前培训和新教师职业素养提升培训等,这些项目有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效果等,同时高职院校对新教师培训也包括相应的内容,应该根据省高职师培中心和高职院校各自的优势与特点,省高职师培中心和高职院校在新教师培训上的侧重点及分工安排。

(2)重点要优化高职新教师校本培训方案。新教师培训关系到高职院校师资质量,高职院校人事部门是新教师培训的执行者、管理者、考核者等诸多角色。应该新教师培训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进行系统性分析与考虑,研究新教师入职3年内(依据教师职业生涯理论),要完善新教师校本培训的内容体系,优化实施路径,提升新教师培训成效。

(3)关注培训成果转化。培训的最终目的是新教师把培训学到的知识、技能和素养能够有效地转化到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和科研工作中。因此,高职院校人事部门要关注培训成果高效转化的途径、方式方法。

总之,将新教师培训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进行整体性分析与考虑,构建完整的新教师培训内容体系,形成省校协同、分工合作的高职新教师培训格局,优化新教师校本培训方案、培训内容、培训方式,提升新教师培训满意度。从而提升教师队伍建设,推动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

参考文献:

[1]孙露,王亚南,林克松.高职新入职专业教师培训现状、需求及建议[J].职教论坛,2015(14):8-13.

[2]徐国庆.从项目化到制度化:我国职业教育教师培養体系的设计[J].教育发展研究,2014,34(5):19-25.

[3]王斌,钟庆文.高职院校新教师职业素养培训模式创新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8(36):30-32.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省校协同背景下江苏高职新教师校本培训优化研究(D/2020/03/11)。

作者:张晓燕 吴红 冷士良 赵燕 苏晓丽

教师校本培训分析论文 篇3:

职业学校教师校本培训现状的调查分析与改进策略

摘 要:我国职业教育正在蓬勃发展,职业教育改革逐步深入,教师的专业发展越来越成为专业建设、学校发展、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议题。为加快教师专业发展,提升专业技能水平,国家、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大力倡导、组织、开展教师培训。很多职校教师都热衷于参加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培训,却忽视了实效性强、易开展的校本培训。本文从校本培训的现状入手,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分析,查找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并从培训的理念、需求、內容、方式和方法、管理和评价等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策略,以期促进职业学校校本培训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职业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改进策略

基金项目: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立项课题“校本培训促进职校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XHXS2017090)

作者简介:陆静,女,副处长,副教授,教育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吴洋,男,副处长,副教授,教育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学课程与教学论。

一、研究背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学校的教育必须满足社会进步的需求,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培养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而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绝大多数是中考落榜生,在以往的学习生活中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家庭也不富裕,就希望通过职业教育学到一门技术,成为技术技能型人才,这是摆在职业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教师专业水平的高低是破解这道难题的关键。而职业学校教师来源广泛,有来自普通高校的,教育理论知识高,有一定的教学基本功,但不太适应职业学校教育;有来自高职院校的,专业技术强,但文化基础知识弱;有从基础教育学校调来的,教学基本功扎实,但缺乏职业教育教学经验;也有从企业聘用来的,没有教育教学方面的知识积累,基本的教学规范做的不是很好,等等。因此,教师要胜任当今的职业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就必须要与时俱进,跟上技术革新的脚步,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

目前,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有很多,主要是利用寒暑假等课余时间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有高等院校组织的专业进修培训、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教学能力提升培训、企业专业实践活动,还有职业学校内部组织的校本培训等,让教师从思想上认识到培训对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所起的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受职业教育培训经费的制约,不可能大量外派教师到普通高校、教育培训机构等参加校外进修培训,到企业长时间专业实践也与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产生诸多矛盾,而且参加校外培训学到的新知识、新理论并不能完全有效的运用到实际教学中,毕竟企业和学校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校本培训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最有效、最直接的提高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水平的有效途径,但在实践过程中,校本培训在理论研究和系统的实践操作等方面尚不成熟,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实践。基于上述目的,设计了调查问卷,问卷共设计26个问题,其中,可多选的问题有5个。问卷内容主要涉及六个方面:职业学校教师基本情况7题、职业学校教师培训需求与开展情况7题、职业学校教师校本培训的内容与专题2题、职业学校教师校本培训的形式与方法3题、职业学校教师校本培训的政策与管理4题、职业学校教师校本培训的效果与评价3题。通过对扬州市部分职业学校以及参加江苏省职业学校德育课骨干教师培训、中职学校春蕾班班主任培训的部分教师,采取现场发放问卷、教师匿名填写的形式,累计发放问卷250份,回收有效问卷236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4.4%。

二、调查统计与分析

(一)职业学校教师校本培训现状的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年龄在49~40岁教师居多,其次是年龄在39~30岁的教师,年龄在50岁以上和教龄在20年以上的教师比例最小。对照教师的教龄、职称,不难发现,从教6~15年的教师占比很大,也就是说中青年教师占大多数,这个教龄阶段的教师基本处于教师专业成长的成熟期,最容易出现“高原现象”,教师专业成长出现“瓶颈”,因此,需要针对这部分教师进行需求培训,通过培训帮助他们走出困境,获得进一步的提升。同时,在调查教师“任教课程与所学专业是否一致”时可以发现,有20%的教师任教课程与所学专业差别较大或无关系,这进一步说明,教师需要学习专业知识,以更好的服务于学生。最近几年,各职业学校对新进教师的学历要求都很高,要求是硕士学历,在调查中有30%以上的教师是研究生及以上学历,53.4%的本科学历,可以看出教师们的学历不低,学习能力很强。

(二)职业学校教师培训需求与开展情况

统计发现,大多数教师所学专业与任教课程一致或相近,他们认为,现有的专业知识与能力能胜任所任教课程。但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几乎所有教师都对培训感兴趣,认为有必要参加培训。

职业学校教师有很多不同的培训经历,主要以校本培训、省级培训为主,有少数教师参加过国家级培训,当然,还有少数教师没有参加培训的经历。在对教师“对哪种培训最感兴趣”这项调查时发现,绝大多数教师首先倾向于国家级培训,其次是省级培训,最后才会考虑校本培训。说明职业教师追求高级别、高层次的培训,往往忽视本土实效性强、易开展的校本培训,究其原因,绝大多数教师都知道校本培训,但重视程度不高,认为学校开展培训没有针对性,专业水平得不到提高,学不到新知识和新理论,培训效果较差,这是很多教师参与校本培训不够积极的原因之一。

(三)职业学校教师校本培训的内容与专题

通过对职业学校教师校本培训的内容与专题情况统计发现,教师参加校本培训,培训内容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学习教育理论、培养师德修养、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而反观教师的培训需求,教师迫切想要在专业理论与实践知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及现代教育技术等方面得到提升。由此可见,校本培训内容与教师培训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四)职业学校教师校本培训的形式与方法

调查统计显示,职业学校教师校本培训的主要形式排名第一位的是专题讲座,这种形式的培训是目前绝大多数学校比较容易实施的,但教师个体差异比较大,培训需求不尽一致,而且讲座多以讲授法開展培训,理论知识多、实践演示少,专业理念高,实施难度大,与学校实际情况不符,导致培训效果不佳。很多职业学校都利用假期进行短期培训,这种方式学校培训虽相对集中,但占用了教师休息的时间,很多教师都不是很情愿。教师们希望能多一点兄弟学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多一些课题研讨、主题交流,解决教学中常常出现的问题,帮助教师更快、更好的成长。

(五)职业学校教师校本培训的政策与管理

调查统计表明,60%的职业学校有关于教师校本培训的相关激励政策或管理制度,但还有40%的学校没有。在学校校本培训时间安排上,很多教师不希望安排到节假日、寒暑假,希望安排在平时,但这会与平时工作产生矛盾(职业学校学生管理难度大,教学困难,教师工作任务繁重),再利用平时时间进行校本培训,可想而知,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同时,在调查中也发现,很多职业学校有校本培训,但对教师参加校本培训没有太多的考核,没有相应的激励措施,教师们应付、交差即可,培训管理不到位。

(六)职业学校教师对校本培训的效果与评价

从调查情况来看,职业学校教师对校本培训的相关政策满意度不高,有高达25%的教师是不满意的;也有19.1%的教师不满意校本培训的效果。可见,职业学校开展校本培训问题比较多,教师需要校本培训,但实际开展的校本培训与教师的期望差距较大,所以,职业学校要切实根据教师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方案,落实培训内容。当然,调查统计发现,有80%以上的教师因考虑个人专业发展,认为校本培训对提高以后的工作是有一定的帮助。

三、职业学校教师校本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培训理念不先进,没有紧跟改革发展的步伐

从问卷调查情况来看,学校层面,尽管展开了校本培训,但培训工作只是敷于表面,并没有把校本培训作为学校的一项重点工作,常态化;没有把“活到老、学到老”终身教育、终生学习的理念,教师专业成长方面前瞻性、先进性的理论作为校本培训的理论与实践基础;没有认识到校本培训对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促进专业建设、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教师层面,职业学校教师对于校本培训理念不熟悉,对校本培训的内涵不了解。[1]在调查中,绝大多数职校教师虽然接受过校本培训,但只是把培训当作一个任务,流于形式,并未认识到校本培训在促进自身专业成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二)培训内容不全面性,没有兼顾到不同教师的需求

通过调查可知,校本培训内容与教师培训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原因是学校在开展校本培训之前没有进行必要的培训需求调查,有的开展了,但是了解不深入。教师希望通过校本培训学习掌握的知识、技能与经过实际培训所接受到的内容存在较大差异;培训多为专家讲座,理论过于宏观,缺乏操作性;培训内容陈旧,对新理念、新要求涉及的较少,没有一套成熟的内容供教师学习、参考,很多内容还都处于探索阶段;培训内容不全面,针对性不强,未按照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不同专业背景教师的需求去设计。[2]。

(三)培训形式不灵活,没有考虑教师们的愿景

学校组织校本培训的形式过于单一,最直截了当、容易实施的形式就是专题讲座。而教师所希望接受的培训形式并不是这样的,就跟教师给学生上课一样,单一的讲授,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毫无兴趣;学校应该充分接纳教师意见,按照培训内容以及受训教师的特点灵活选择适合的培训形式,由此真正贴近教师需求、贴近学校发展的需要,使培训收效显著。

(四)培训管理不实效,没有形成相关的制度文件

完善职业学校教师培训制度,使培训工作各环节有章可循,是提升职业学校教师培训工作整体水平、 满足教师专业化发展需求的重要保证。[3]在调查中发现,很多职业学校的校本培训开展比较随意,培训管理不实效,制度缺失。其实,校本培训是一项系统、繁杂的工作,从前期的调研、方案的设计、模块的设定、内容的选取等等,需要完成一整套工作,所以要想高效开展此项工作,必须组建严密的组织机构和完备的管理体系。[2]在所调查的一些职业学校中,没有校本培训组织机构、校本培训相关制度不健全,校本培训考核体系不完备、相应的激励措施流于形式等等,各种情况或多或少都存在,直接影响校本培训的有效开展。

四、职业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改进策略

(一)有效改变教师校本培训观念

调查发现,职业学校教师对校本培训不够重视,自主参与意识不强。为加强他们对校本培训的认识,学校可加强宣传引导,加大校本培训环境建设,营造人人参与校本培训、人人重视校本培训的良好学习氛围,让教师在不断了解校本培训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提高他们对校本培训重要意义的认识,推动教师个人的专业化成长。

(二)切实开展校本培训需求调查

通过校本培训需求调查了解到,学校教师现阶段需要研究和解决哪些新问题,在培训中加以研讨、解决,帮助教师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因此,校本培训需求调查要以职业学校的发展为着力点,以教师的专业成长为出发点,规范有序地开展校本培训工作。

(三)科学设计校本培训内容

职业学校校本培训内容安排要从满足社会、教育变革的需求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出发,以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目标,以前期教师校本培训需求为基础,科学合理安排培训内容。一是对培训需求进行评估、遴选,划分培训模块,科学制定培训计划;二是有梯度,能满足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需要,合理设计培训模块内的培训内容;三是让教师参与到培训内容设计和完善的全过程中,吸取教师意见,不但增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而且可以提高教师的自我诊断和反思能力,发挥他们的创造性。

(四)合理安排校本培训方式和方法

为充分体现教师的主体化需求和个性化发展,校本培训的方式和方法要多样化,要让教师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培训方式和发法,统筹安排,既兼顾全体,又考虑到个体的需要,最大限度的调动和激发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避免培训流于形式,浪费不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五)完善校本培训的管理体制和评价机制

学校开展校本培训的目的是要提高教师专业技术水平,发展专业建设,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高技术技能型人才。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光喊口号、做表面文章不行,有必要建立和完善教师校本培训的管理体制、评价机制,制定相关的制度文件,积极鼓励教师参培,为校本培训提供政策保障,确保校本培训持续、稳步进行。

参考文献:

[1] 李芳.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校本培训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3.

[2] 曾晓峰,孙富,张月娇.高等职业学校教师校本培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培训,2017(7):47-48.

[3] 曹鸿骅.培训专业化:加快促进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之路[J].江苏教育研究,2017(3):48-52.

作者:陆静 吴洋

上一篇:访学申请书下一篇:编剧辞职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