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安全教育校本培训

2024-06-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安全教育校本培训(共8篇)

小学安全教育校本培训 篇1

活动名称:安全小卫士 目标:

1、了解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安全知识;

2、初步建立自我保护意识。准备:

1、课件;

2、实物:鞭炮、气球

3、录音机、图片、方向盘 过程:

1、导入活动,激发兴趣。

今天,同学们一起玩玩。看!他们在干什么?

(高年级同学表演放鞭炮不小心炸伤手的事情)

老师问:哥哥姐姐这样做安全吗?为什么?我们能不能这样做?

2、观看录像,讨论娃娃丫丫的行为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

“娃娃、丫丫的妈妈不在家,他们做了许多不安全的事,请小朋友仔细看,他们做了哪此错事,这样做好不好,为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去做?”

①不能戴大人的眼镜;不能玩煤气;不能玩插头;不能玩刀.②手破了不能用脏抹布擦;不能乱吃药;喝水前要试试水温;不能用手捡碎玻璃.③不能在看电视时离电视太近;不能给陌生人开门;不能玩锤子;不能乱掏耳朵、眼、鼻.3、平时在学校还有哪些地方要注意安全,请学生讲述。

4、电话铃响,原来是邀请小朋友去看健康安全图片展(征求小朋友的同意)

学生判断图片上安全行为的对与错,并说出原因。

当学生讲到玩滑滑梯注意安全时,与学生一起唱滑滑梯歌曲,并与学生一起出去玩滑滑梯,然后结束。

小学低年级安全教育教案:我的设计

为了唤起低年级学生的相关经验,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我决定采用看图讲述的方式,从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境出发,提供多样化的危险场景画面,引导学生观察并体验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为什么不可为,可以怎样为等,帮助学生树立防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目标:

1.仔细观察画面,自主发现路上的危险因素。2.讨论自我保护的方法,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准备:

1.教师和家长平时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路上的安全问题,使学生积累相关经验。

2.事先与学校附近路段的交警取得联系。3.多媒体课件或图片。

画面一:兔妈妈、兔宝宝以及生病的兔奶奶。画面二:坐公交车。包含以下几个小画面:

(1)上车时小兔们你推我挤,一只小兔跌倒在车轮边。(2)有序排队上车。

(3)两只小兔抢座位,互相拉扯;一只小兔把手伸到窗外,把头探出窗外:站在车内的两只小兔没抓住扶手,在玩拍手游戏。(4)安全乘车。

画面三:过马路和十字路口。

(1)小兔边过马路边捡皮球,一辆汽车迎面而来。(2)小兔离开队伍单独跑开了。

(3)小兔被陌生人的气球引诱而去。(4)小兔闯红灯。(5)小兔不走斑马线。

(6)小兔排着整齐的队伍,按照交通规则.在交警和兔妈妈的帮助下穿过十字路口。

画面四:和兔奶奶快乐相聚。

4.创设公交车站、公交车、十字路口等情景。过程:

一、进入情境

(点击画面一,引导学生观察画面。)(1)兔奶奶怎么样了?你是怎么看出来的7(2)兔奶奶生病了,兔妈妈和小兔们很担心,准备去看望兔奶奶。它们是怎么去的呢?

二、观察画面,交流讨论

(一)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二“坐公交车”。1.幼儿观察小画面(1)。

(1)公交车来了,小兔们是怎样上车的?(2)有一只小兔怎么样了?它怎么会跌倒的?(3)它倒在什么地方?如果车子开动。它会怎么样?(4)这样上车危险不危险?应该怎么做? 2.结合小画面(2)小结。3.学生观察小画面(3)。一

(1)这两只小兔在干什么?要是车子开动了,它们这样推来推去抢座位会怎么样?做得对吗?(2)这只小兔把手和头伸到哪里去了?这么做有什么危险?应该怎么样?(3)这两只站着的小兔在于什么?它们这样做有什么危险?如果车上没有座位,要怎么样才安全? 4.结合小画面(4)小结。

(二)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三“过马路和十字路口”。1.学生观察小画面(1)。

(1)下车以后,小兔们走在宽广的马路上。这只小兔在干什么?(2)它有危险吗?为什么?(3)它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 2.学生观察小画面(2)。

这只小兔走在队伍里了吗?它离开队伍单独跑开会有什么危险? 3.学生观察小画面(3)。

(1)这个叔叔手里拿着什么?他会对小兔说些什么?(2)小兔怎么样了?它跟这个叔叔走可以吗?为什么不可以?应该怎么做? 4.学生观察小画面(4)。(1)这只小兔在干什么?

(2)这个时候可以过十字路口吗?为什么不可以?什么情况下可以? 5.学生观察小画面(5)。

(1)这只小兔也在过马路,但它走在什么地方?(2)过马路应该走哪里? 6.学生观察小画面(6),教师结合画面引导幼儿小结。(三)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四“和兔奶奶快乐相聚”。1.这是什么地方?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小结:小兔在妈妈的带领下和交警叔叔的帮助下知道了在路上应该怎么做,最后它们安全到达了奶奶家。奶奶很高兴。

三、模仿游戏:去兔奶奶家

l现在老师当兔妈妈,你们当小兔。去兔奶奶家的路上要乘公交车、走马路和过十字路口,兔妈妈要看看小兔是怎么做的。

2.学生模仿游戏20遍,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并结合模拟情景给予指导。延伸活动:

建议家长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引导学生观察路上潜在的危险因素,提醒学生注意安全,丰富相关经验,提高学生儿自我保护能力。

小学中年级安全教案

活动目标:

1.知道几种特殊的电话号码及其作用。

2.了解使用这些特殊的电话号码的具体情况。3.具备初步的自救意识。

重点:知道几种特殊的电话号码及其作用 难点:具体使用这些特殊的电话号码 活动准备:

1.写有“110”、“119”、“120”、“114”等电话号码的图片。

2.画有警察和警车、医生与救护车、消防队员与消防车的图片若干,电话或手机1部。

学生用书:《紧急电话》。活动过程:

1.教师通过提问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兴趣。

教师(出示电话):小朋友,你知道自己家的电话号码是多少吗?我们用这部电话打给爸爸妈妈好吗? 请学生现场打电话给家里熟悉的人。教师:有一些特殊的电话号码,它们是很有用的,你们知道有哪些吗?(学生自由讲述)

2.教师指导学生认识几种特殊的电话号码,知道它们的用途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教师出示写有“110”的图片,引导他们认识。

教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号码,它与我们家的电话号码有什么不一样,在什么情况下需要使用这个电话号码呢?它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样的帮助呢?打了这个电话什么车子会出现?谁会出现?他们会做什么?

依次出示“120”、“119”等电话号码的图片,指导学生了解它们的作用以及相关的工作人员及其活动,并知道这些人员的活动与人们关系。请学生看学生用书进一步了解几种特殊的电话号码。3.游戏“怎么办,做什么”。

教师:现在我们来玩个游戏,看谁说得好。这儿有一些图片,我们看看图片上发生了什么事,我们可以打什么电话帮助他们解决呢?谁出现了?他们来做什么?(游戏可进行多次)

学生分别扮演需要帮助的人及警察、医生、接线员等,进一步熟悉几种特殊电话号码及其相关人员的活动。

小学中年级安全教案:受伤了怎么办

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学会避免受伤。

2、培养学生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好品质。活动准备:

受伤的事例图片 活动过程:

1、启发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谈谈有关烧伤、烫伤、破伤的情况

教师:小朋友你们有没有不小心被烫伤、烧伤或者是摔到跌破、划破过呢?那是怎么样的呢?有什么感觉?

2、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讨论的方法了解应该怎样避免受伤(1)教师鼓励学生讨论预防烧伤、烫伤、破伤的方法:小朋友有时候会不小心受伤,那我们平时应该怎样做才能避免受伤呢?(教师提供时间给幼儿结伴讨论,同时深入到学生的讨论当中,听听学生说的有关情况是怎样的。)

(2)教师用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巩固记住平时生活中应记住的问题:中午老师在盛午饭的时候小朋友能不能靠近?能不能在教室里面跑跳呢?在平时能不能乱跑?玩耍得很过分呢?妈妈煮饭时能不能站在旁边呢?能不能玩火?能不能玩尖利的东西?

3、教师向学生简单介绍受伤后自救的方法

(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果大人不在身边,你或者别人受伤后,你该怎样做?

(2)教师总结:如果烧伤、烫伤,可以把伤口露在外面,用冷水冲洗,然后马上请大人帮忙等。

4、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小学中年级安全教案-好孩子不玩火

怎样避免火灾?

“一旦发生了火灾,对我们的危害特别大,房子没有了,人也受伤了。那我们平时怎样做才能避免火灾呢?”

学生讨论回答。

小结:小朋友说的都很好,但是光我们知道还不行,还要让别人都知道。那我们现在就到外面去,告诉别的小朋友,好吗?

活动延伸:户外游戏“勇敢的消防队员”

目的:训练学生在垫上滚动、爬行和往返跑的能力。

准备:体操垫、红布

玩法:教师发出指令,排头学生迅速跑到垫子前,从有红布的地方爬行或滚过去,表示避开烟或滚灭火源,然后爬起来,绕过垫子,跑到队伍前拍一下第二位学生的手。被拍的学生迅速起跑,重复前一名学生的动作。

火的小实验

目标:引导学生观察燃烧现象,了解火的用途与危害,增进学生安全防火的意识。

准备:蜡烛若干支,大、中、小玻璃杯,小烤炉等。

过程:

1、燃烧蜡烛

点燃几支蜡烛,观察蜡烛燃烧的过程。注意火焰的颜色、形态,感知火发出的光和热。将一张纸用烛火点燃,观察纸燃烧的过程。让学生用手在蜡烛附近烤一烤,并说说有什么感觉。

教师提醒学生火能燃着许多东西,火会烫伤手指和皮肤。不能随便玩火。

2、玻璃杯“灭火器”

教师用一个杯子扣住正在燃烧的蜡烛,观察火焰熄灭的全过程。启发幼儿思考火被熄灭的原因(燃烧需要空气)。

用大、中、小三个玻璃杯盖住三支燃烧的蜡烛,观察三个杯子里哪支蜡烛先熄灭。想一想为什么三支蜡烛熄灭的时间不同(大小杯内空气的多少不同,影响燃烧的时间)。

3、讨论

火有哪些用途?(烧饭、取暖、照明等)。

火对人有什么危害?(如烫伤皮肤、烧毁房屋、森林)。

怎样防止火带来的灾害?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介绍一些安全防火措施。

如不要随意玩火,不在火炉附近玩易燃物,不放鞭炮等。

4、请学生参与做点心,然后用小烤炉烘烤点心。实际体验火给人带来的快乐。

建议:

教师在引导学生认识火的同时,要特别强调安全防火要求。

小学生消防安全教育教案:防火知多少

活动目标

1、培养学生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2、让学生了解火灾发生的几种原因,懂得如何防范。

3、初步掌握几种自救逃生的方法及技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课件、图片、玩具、毛巾、电话、几种防火安全标志。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防火;

难点:自救。

活动过程

1、从一些物品中找出学生不能玩、易引起火灾的东西,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

2、观看课件,引导学生说出火灾的危害。火不仅能烧毁房子,烧伤人,还会烧毁森林,污染空气。

3、通过课件,引导学生说出预防火灾的方法,认识“防火”标志。

①预防火灾,小朋友们不能随便玩火。

②蚊香不能靠近容易着火的物品。

③不能随便燃放烟花爆竹。

④小朋友不能玩未熄灭的烟头,见了没熄灭的烟头应及时踩灭。

⑤认识“严禁烟火”的标志。

4、简要说出火的用途,消除学生惧怕火的心理压力。

5、让学生初步掌握几种自救逃生的方法与技能。万一着小火了怎么办?着大火了呢?困在房间里?公共场所着火怎么办?

6、游戏:“安全防火自救”游戏。通过游戏培养学生遇火不惧怕、不慌张,提高学生防火自救的能力。活动延伸:认识标志,设计标志。让学生为不同的场所设计并张贴相应的“禁止烟火”“当心火灾”等标志。

活动反思

自然是如此美好,生活是如此安宁。然而,躲在和平、文明背后的火魔,正窥视着我们。在所有的自然灾害中,发生频率最高的,莫过于火灾。一个小小的火星可以使人类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化为灰烬,可以夺走人最宝贵的生命。新的《中小学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

出:学校必须把保护学生的生命和促进学生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然而对于火,学生缺乏相应的防火知识和能力。因此,增强学生的防火意识,提高学生的防火自救能力,加强学生防火安全教育至关重要。

活动开始,让学生主动探索、寻找日常生活中不能随便说的易引发火灾的物品,并让学生自主地说出不能玩的原因。体现《纲要》理念,发展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活动中,通过看火灾录相及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几个片断,使学生在大脑中形成表象,并让学生通过观察、思维、想象,自主做出判断,丰富学生安全防火知识,从小培养安全意识,为学生一生可持续性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最后,采用游戏形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自救知识、技能。总之,在整个教育活动中,坚持面向全体,尊重、关注每个学生,给所有学生提供开放的环境,同他们一同探索,始终做学生的支持者、参与者、引导者、合作者,丰富了学生防火知识,提高了自我保护能力。当然,活动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对中年级龄普遍偏小的特点,把握不到位,活动难度稍有些偏大。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互助合作方面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

小学安全安全教育教案:防火

南岭中心小学 钟开云

学生随着生活经验和安全知识的不断丰富,有了一定的自我保护技能,但当意外灾害真的发生时,他们会感到束手无策。本活动除了让学生了解有关火的知识处,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当意外灾害真的来临时,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做,学会自我保护、自救。

活动目的:

1、引导学生燃烧现象,了解火的性质、用途及危害。A:如果所在房间有电话,赶快打119报警,并说明着火的详细地址,什么街,哪号楼或附近有什么明显标志及单位。

B:室外着火门已发烫里千万不要开门,并用毛巾、衣服或床单塞住门缝,以防浓烟跑进来,如门不很热也没看到火苗,赶快离开。

C:受到火势威胁时,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物、被褥等向安全出方向冲出去。穿过浓烟逃生里,要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D:身上着火,千万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滚用厚重衣物压灭火苗。E遇到火灾不可乘坐电梯,要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

F:若所有逃生线路被大火封锁,要立即退回室内,用打手电筒、挥舞衣物等方式向窗外发送求救信号,等待救援。

2、逃生演习

老师发出发生火灾信号,学生自选逃生办法进行自救

2、向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增进学生安全防火意识。

3、一旦发生火灾,要知道如何自我保护和如何自救。

活动准备:

纸、蜡烛、火柴、大中小玻璃杯、电话、湿毛巾、毛巾被等。

活动过程:

活动一

1、老师出示一张纸和火柴,提醒幼儿注意观察纸被点燃后的情形,注意火焰的颜色感知火发出的光和热,让学生在火附近伸手烤一烤,说说自己的感受。

小结:纸点燃后发出光和热火焰是红色的。

提问:火还能燃着哪些东西?(布,木头、汽油、酒精、蜡烛等)

2、知道了火能发光发热,组织学生讨论火的用途和危害。

(1)、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火,请幼儿说出火的用途。(烧饭、取暖、照明等)

(2)、火对人类有什么危害?(烧伤皮肤、烧毁财物、房屋、森林等)

3、实验:火的熄灭

(1)、老师用一个杯子扣住正在燃烧的蜡烛,观察火焰熄灭的过程,启发学生思考火焰熄灭的原因。(燃烧需要空气)

(2)、老师用大、中、小三个玻璃杯同时扣住三只燃烧的蜡烛,观察哪去蜡烛先灭,想一想为什么三支蜡烛熄灭的时间不同?(杯中空气的多少,影响蜡烛燃烧的时间)

小结:如果想使火焰熄灭,必须使火和空气隔绝。

活动二

1、组织学生讨论:

(1)、发生火灾的原因有哪些?(小孩玩火、乱丢火烟头、在禁放区燃放烟花、用明火照明寻找物品、地地

震、打雷、乱拉乱接电线等)

(2)、怎么样防止火灾发生?

(3)、如果发生火灾,我们应该怎么样做才能实现自我保护与逃生自救?

小学安全教育教案:火

活动分析:学生随着生活经验和安全知识的不断丰富,有了一定的自我保护技能,但当意外灾害真的发生时,他们会感到束手无策。本活动除了让学生了解有关火的知识处,更重要的是教给幼儿当意外灾害真的来临时,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做,学会自我保护、自救。活动目的:

1、引导学生燃烧现象,了解火的性质、用途及危害。

2、向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增进学生安全防火意识。

3、一旦发生火灾,要知道如何自我保护和如何自救。

活动准备:纸、蜡烛、火柴、大中小玻璃杯、电话、湿毛巾、毛巾被等。

活动过程: 活动一

1、老师出示一张纸和火柴,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纸被点燃后的情形,注意火焰的颜色感知火发出的光和热,让学生在火附近伸手烤一烤,说说自己的感受。

小结:纸点燃后发出光和热火焰是红色的。

提问:火还能燃着哪些东西?(布,木头、汽油、酒精、蜡烛等)

2、知道了火能发光发热,组织学生讨论火的用途和危害。

(1)、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火,请学生说出火的用途。(烧饭、取暖、照明等)

(2)、火对人类有什么危害?(烧伤皮肤、烧毁财物、房屋、森林等)

3、实验:火的熄灭

(1)、老师用一个杯子扣住正在燃烧的蜡烛,观察火焰熄灭的过程,启发学生思考火焰熄灭的原因。(燃烧需要空气)

(2)、老师用大、中、小三个玻璃杯同时扣住三只燃烧的蜡烛,观察哪去蜡烛先灭,想一想为什么三支蜡烛熄灭的时间不同?(杯中空气的多少,影响蜡烛燃烧的时间)

小结:如果想使火焰熄灭,必须使火和空气隔绝。活动二

(1)、发生火灾的原因有哪些?(小孩玩火、乱丢火烟头、在禁放区燃放烟花、用明火照明寻找物品、地地 震、打雷、乱拉乱接电线等)(2)、怎么样防止火灾发生?

(3)、如果发生火灾,我们应该怎么样做才能实现自我保护与逃生自救? A:如果所在房间有电话,赶快打119报警,并说明着火的详细地址,什么街,哪号楼或附近有什么明显标志及单位。B:室外着火门已发烫里千万不要开门,并用毛巾、衣服或床单塞住门缝,以防浓烟跑进来,如门不很热也没看到火苗,赶快离开。C:受到火势威胁时,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物、被褥等向安全出口方向冲出去。穿过浓烟逃生里,要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D:身上着火,千万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滚用厚重衣物压灭火苗。E:遇到火灾不可乘坐电梯,要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F:若所有逃生线路被大火封锁,要立即退回室内,用打手电筒、挥舞衣物等方式向窗外发送求救信号,等待救援,不可盲目跳楼。

2、逃生演习

老师发出发生火灾信号,学生自选逃生办法进行自救

小学安全教育教案:锋利物品怎样用

1、知道尖利的物品,如使用不当会伤害身体。

2、学习使用剪刀、筷子、笔、刀、吸管、游戏棒等物品的正确方法。

活动准备:

准备若干尖利物品,筷子、剪刀、笔、刀、吸管、游戏棒等

活动过程:

1、幼儿观察了解尖利物品,知道名称,了解它的用途。

(1)在小朋友的桌上摆放着些什么东西?

(2)它叫什么名字,在生活中有什么用处?

(3)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4)它们为什么要设计成这个样子?

(5)你还知道哪些尖利的物品?

小结:在我们生活中,有些东西有着尖尖的头,有的东西有着锋利的边缘,这些东西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方便,帮了我们许多的忙。但尖利的东西却容易伤人。

2、交流生活中使用尖利物品不当造成伤害的体会。

(1)你在生活中用过哪些尖利的东西?

(2)它有没有对你造成伤害?

(3)为什么会弄伤?

使幼儿知道不正确地使用尖利的物品会给我们带来伤害。

3、讨论正确使用尖利物品的方法。

(1)这些尖利的物品使用不当会伤害我们,那我们应该怎样来使用它呢?

(2)请个别幼儿示范正确的使用方法。

4、教师进行小结。

小学安全教育教案:我们不玩火

活动背景:

现在越来越多的新闻上报导某某地方又着火了,损失惨重,或有人员伤亡。孩子们来到学校也会相互说着他们在电视上的所见所闻。安全教育无所不在,这不正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吗?因此,展开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几种常见的灭火方法,初步了解简单的消防知识。

2.教育学生不玩火,避免发生火灾。活动准备:

1.蜡烛2根,打火机一个,水、沙子、湿布、扇子等。2.有关灭火的录像。

3.人手一份操作图片(图上画的是在着火的时候,几个小朋友采取的不同的灭火方法)。

活动过程:

1.游戏:灭蜡烛

教师出示蜡烛,点燃。

“请小朋友动脑筋想一想,用什么办法能把蜡烛熄灭呢?” 学生想出办法后,教师提供备有的材料,请学生到前面试一下,教师小结。

2.讨论,“出现了火情,该怎么办?”“现在天气干燥,如果出现火情,我们小朋友该怎么办呢?”

引导学生说出各种灭火的办法。

小结;刚才小朋友想出的办法都不错,如果出现了火情,我们可以用水泼灭火、用湿布扑灭火、用沙子灭火、用灭火器灭火„„但小朋友要记住,如果出现大火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先拨打119电话。

3.请学生看录像。

“前几天,有个地方着火了,我们来看看他们想出的办法和我们想出的办法一样不一样?”

看完录像,提问:“他们想到了哪些办法?”“哪些办法是我们没想到的?”(开窗,捂着嘴、鼻跑出烟火区)。

小结:火小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采取开窗,用水、沙子、湿棉被、灭火器等灭火,火很大的时候,我们拨打119电话,消防叔叔还没到,我们小朋友一定要把嘴巴、鼻子捂上,以最快的速度跑出烟火区,学会保护自己。

4.学生操作

“请小朋友看操作图片,图上画的是几个小朋友在着火的时候采取的不同的办法,每幅图的左下方有一个圆圈,你认为办法好的就在圆圈内打上“”号。

讨论:用扇子扇,是不是最好的办法? “小朋友想一想,爷爷、奶奶生炉子的时候,用扇子轻轻地扇,火就越扇越旺了。如果火很大,用扇子扇来灭火行不行呢?着火的时候,我们可以想别的办法。

5.怎样避免火灾? “一旦发生了火灾,对我们的危害特别大,房子没有了,人也受伤了。那我们平时怎样做才能避免火灾呢?”

学生讨论回答。

小结:小朋友说的都很好,但是光我们知道还不行,还要让别人都知道。那我们现在就到外面去,告诉别的小朋友,好吗? 活动延伸:户外游戏“勇敢的消防队员”

目的:训练学生在垫上滚动、爬行和往返跑的能力。准备:体操垫、红布

玩法:教师发出指令,排头学生迅速跑到垫子前,从有红布的地方爬行或滚过去,表示避开烟或滚灭火源,然后爬起来,绕过垫子,跑到队伍前拍一下第二位学生的手。被拍的幼儿迅速起跑,重复前一名幼儿的动作。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以学生实际生活中有过多次体验的事情——着火为主题,对学生进行灭火、防火教育,带有普遍性与典型性。让学生带着问题“着火了,怎么办”,边思边做,从而引导幼儿进一步认识到“火灾”给人们带来的危害。从教育活动过程

来看,教师的目标意识强,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教师的每一个提问都紧扣“着火了怎么办”这一中心。一开始,教师在做完“灭蜡烛”游戏后,马上转入引导学生讨论“出现了火情怎么办?”充分激发学生想出各种灭火的办法。当学生看完录像后,发现自己想出的办法还有不足后,从而为“怎样避免火灾”问题的深入进行埋下了伏笔,使学生知道火灾给国家、集体造成的损失,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危害,增强了防火、灭火的意识。

小学安全教育教案:119消防日活动

活动目标:

1、知道11月9日是消防日。

2、初步了解消防队员的装备及消防的有关内容。

3、通过演习锻炼脱离危险的能力,培养一种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1、邀请消防队员8-10名。

2、话筒,音响,场地布置(每个班的座位放置)

活动过程:

各位消防支队的同志、学生、老师们:

上午好,明天是什么日子呀?(119消防日),所以,我们请来了消防队的武警叔叔和我们一起活动,好,下面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的到来,首先,我们请消防支队的刘指导员为我们的小朋友讲话。

① **指导员或代表讲话

② 教师和**指导员(代表)组织演习教师和小朋友都回教室,听口令脱离危险环境(我们教室北面起火了,请全园的教师组织带好自己班的小朋友,快速的跑到室外的大场地上来11121 11121 11121快速排队,请老师带好花名册清点一下人数报给**指导员(代表):一(1)班27人全到、一(2)班……)

③ 观看表演

(学生坐下来)接下来,我们要观看园区消防队叔叔的表演了,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看看他们可真勇敢呀,穿衣服的动作那么的快,他们的动作好快呀,你们看,他们跟时间赛跑,快1分钟就能够救好多的人,抢救出好多的财产,**指导员(代表)可以介绍消防队员的衣着和鞋子,跑时需接好管子等等。)

① 小朋友出题考考消防叔叔

我们对于消防叔叔肯定非常的好奇,肯定有许多的问题要问消防叔叔,我们看看消防叔叔的学的本领好不好,好谁想问?

② 参观(分散活动)

我们和学校义务消防队的叔叔们结为好朋友了,以后,我们就可以经常去那里活动了。

我们可以请消防叔叔坐下来讲讲消防的故事。也可以带消防队的叔叔去参观一下我们的幼儿园。

延伸活动:

1、多收集一些有关消防的实例(录象、幻灯、图片等),引起学生随时注意安全。

2、请学生回家向父母等询问防火知识或火灾中自救的方法等。

浅谈学生安全自护教育

小学安全教案:受伤了怎么办 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学会避免受伤。

2、培养学生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好品质。活动准备:

受伤的事例图片 活动过程:

1、启发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谈谈有关烧伤、烫伤、破伤的情况

教师:小朋友你们有没有不小心被烫伤、烧伤或者是摔到跌破、划破过呢?那是怎么样的呢?有什么感觉?

2、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讨论的方法了解应该怎样避免受伤(1)教师鼓励学生讨论预防烧伤、烫伤、破伤的方法:小朋友有时候会不小心受伤,那我们平时应该怎样做才能避免受伤呢?(教师提供时间给学生结伴讨论,同时深入到学生的讨论当中,听听学生们说的有关情况是怎样的。)

(2)教师用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巩固记住平时生活中应记住的问题:中午老师在盛午饭的时候小朋友能不能靠近?能不能在教室里面跑跳呢?在平时能不能乱跑?玩耍得很过分呢?妈妈煮饭时能不能站在旁边呢?能不能玩火?能不能玩尖利的东西?

3、教师向学生简单介绍受伤后自救的方法

(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果大人不在身边,你或者别人受伤后,你该怎样做?

(2)教师总结:如果烧伤、烫伤,可以把伤口露在外面,用冷水冲洗,然后马上请大人帮忙等。

4、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交通安全主题教案:繁忙的马路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讨论、感知交通规则的重要,掌握交通规则儿歌;

2、认识几种常见的交通标志,知道在马路上要遵守交通规则,建立正确的交通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1、录像带,大幅图片1张小图片三张;

2、六个交通标志

3、红绿圆形各一个,室外场地上用粉笔画好斑马线。

过程:

一、老师出示“人行横道”标志,提问:

1、你见过这个标志吗?你在哪里见过?

2、这是什么标志?它有什么作用?

3、当你看见这个标志时,你应该怎么做?

二、分组活动:请学生看《健康》第37页,互相说说六种交通标志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如果见过这些交通标志,想一想是在什么地方见到的。

三、了解标志

1)如果违反了交通规则会发生什么危险?

2)马路上来来往往的车辆真多,很容易发生危险,那么谁在维持交通秩序?除了交通警察,还有谁在协助管理?

3)马路上有许多标志提醒行人、驾驶员遵守交通规则,你还知道哪些标志吗?

4)小结:交通标志提醒行人和驾驶员安全行驶,安全过马路,遵守交通规则。

四、欣赏儿歌:《马路上》

五、游戏:看谁又快又对

1)教师任意说出《健康》第37页上交通标志的名称,让学生迅速指出对应的标志;

2)教师出示大的交通标志,请幼儿说出交通标志的名称。

六、游戏:快乐的小司机

附:马路上(儿歌)

大大的马路宽又平,车来人往忙不停。红灯这了车辆停,绿灯亮了赶快行。

小学安全教育校本培训 篇2

20世纪70年代以来, “教师即研究者”、“反思的实践者”、“行动研究者”等概念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种教育文献中, 这些不同的表述道出了同一理念:作为实践者的教师, 应当拥有教学研究的态度与能力, 应当提升教师的“教学实践性知识”。

当前, “教师即研究者”在基础教育新课程背景下显得尤为突出。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 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 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但是我们教师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研究?如果要求教师像专家那样, 用学院派的一整套操作来研究, 我们一线的老师能行吗?答案是不可能, 不现实的。那么, 究竟应当引导教师走一条什么样的的研究之路呢?眼下, 许多地方的小学教育研究, 一般指导的专家都是专业工作者, 接受过正规的专业训练, 他们在指导学校的研究工作时, 很容易照搬大学或研究机构的做法, 把大量精力投入到立项、开题、结题、撰写论文、评奖、发表论文等环节上, 而恰恰忽略了最核心、最重要的环节, 即坚持指导性、服务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通过学习教育科学的理论, 改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这种过分强调教师的专业化、专门化, 是值得商榷的。

再则, 教师的科研素养是小学教育科研的内在动因。当前小学教师科研素养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教师对科研的认识不明确或不正确, 小学教育科研与实际脱节, 教师缺乏对科研一般程序及方法的了解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 严重阻碍了小学教师科研素养的养成, 如果不加以解决, 小学教育科研必然会流于形式, 将严重制约教育改革的进程。

基于这样的背景, 我们在不停地实践、思考各种形式的校本培训模式, 希望能真正的提高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笔者在杭州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小学任教期间, 参与到他们的教师专业培训中, 他们提升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模式, 很值得借鉴。

二、进入现场——杭师附小“煲汤式”校本培训的体验

1.基本情况

杭州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小学以“促进每位师生人格健康发展”为办学宗旨, 以“出人才, 出课程、出经验”为办学的目标, 尤其是在教师“出人才”, 如何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方面, 更是本校“大手笔”的地方。杭师附小教师发展中心的近期规划, 到2010年, 学校骨干教师达30%, 50%~60%的教师做到专业精深, 教育有特点, 学校各学科均有1~3具有市、区级教坛新秀或市区级有影响的教师1~3名, 区特级教师2人, 省特级教师1人。培养出3名能独立开展“教师行为观察实验室”“儿童行为观察实验室”、“儿童数学思维开发实验室”工作的专职研究员。同时, 鼓励教师提高学历层次, 到达2010年, 有硕士学位的教师达到总教师数的10%。本科学历的达80%。

在这样的总目标之下, 杭师附小开展了“煲汤式”的教师培训, 并逐步形成“煲汤式教师发展课程”指导纲要与内容系列。

2.“煲汤式”教师培训的开展

杭师附小的“煲汤式”教师培训分为:班主任培训、全员培训、新教师培训。全员培训有计划进行, 包括了教研组的活动、以及师德培训。这些所有的活动、培训, 都统一纳入教师培训课程这个范畴, 教师培训课程又分为四个类别:理论课程、操作课程、健康课程、体验课程。

理论课程的培训, 一般分成三种形式讲座、座谈、讨论。由比较权威的专家及学校教师实践者主持, 承担角色。并特别注重挖掘本校老师教学生活中比较成功、创意的经验, 供大家学习。这点笔者深有感触, 与本县许多学校轻视教师的教学、管理经验, 忽视教师创造性教学活动形成了鲜明对比。要使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 使教师感到教学生活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除了让教师接受高端的理论培训外, 更要学学杭师附小这种基于本校实践者, 以身“显法”的培训理念。

杭师附小的操作课程一般是指课堂的教学实践, 包括课堂观摩、课例分析、磨课反思、同课异构等, 形式多样。每星期的周三、周四、周五分别安排各个学科的组内教研, 由教研组根据省、市教研室及本校的校本课程制定主题, 定时定期举行。让笔者赞叹的是, 一个学期下来, 几乎每周各教研组都能定时定主题进行学习, 教师这种自觉性, 对专业发展的渴求性, 让人敬佩。我想这缘于杭城整个文化背景、历史传统、教育氛围, 也更缘于杭师附小管理制度严格性。每次各组的教研活动, 都有教师发展中心专人负责管理教师参训的考勤、记录、考核、总结等, 促进学习和研究的良性互动。我想, 每个学校如果能坚持这种“钉子式”的“不放弃, 不抛弃”的坚持, 那不仅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 更重要的是形成了本校教研的传统与特色。

杭师附小的“人格发展研究所”为全国首家在小学部设立的研究所, 他们以促进“师生人格健康发展”为主旨, 所以特别注重健康课程的设置与培训。

杭师附小的体验课程内容最为丰富, 也是最富有特色的。有各科教学计划的制定、讨论, 教学沙龙, 学力调查反馈等。在体验课程中, 杭师附小给每位老师创造学习平台, 创造展示机会, 每位老师从中找到适合自己胃口的食物。杭师附小的这种“菜单式”的体验课程能给我们带来些启示。

杭师附小的教师培训课程, 虽然分四种类别, 但不难发现整个学期他们都是以“校本课程”开发为研究主线, 围绕“小学生亲密接触情感教育课程开发”、“儿童国际象棋课程开发”、“教师发展课程开发”三个校本课程开展校本培训。

3.“煲汤式”教师教育研究能力培训制度

为了切实落实“煲汤式”教师培训, 提高教师的教育研究能力, 杭师附小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首先, 完善科研组织和制度。随着教育科研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普及, 一套保证教育科研能持久、健康发展的相关制度渐趋完善。

该校成立了教师发展中心, 有负责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副校长一人, 教师发展中心主任一人, 研究员2人。组建了校长、主任、教研组长三级管理系统, 建立制度, 统一管理, 特别重视实验研究的过程管理, 提高实验效率。教师发展中心按月对各位教师的工作进行考核, 每学期评比科研积极分子和优秀课题组长;制定“教职工论文发表、交流、获奖的奖励条例”, 对教师在教育科研上取得的成果给予奖励;另外, 学校教科室配有专用电脑;校长直接抓科研。

其次, 杭师附小从形成小学教师教育研究的意识和观念、促进教师掌握教育研究基本知识、培养教师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三方面入手, 研究提高教师教育研究能力的有效途径;学校在培养教师教育研究能力上措施得力, 具体做法有:

(1) 校长每学期至少为教师做一次科研讲座。

(2) 每个教职工每月必须有二篇教学札记, 500字左右的体会或评论, 上传校网。

(3) 学校平均一个月请一位教育专家给全校教职工作一次专题讲座。

(4) 学校教科研档案齐全, 并努力做到资料管理数据化。

(5) 对参加立项课题研究的实验教师, 按月考核并根据科研工作情况给予一定的科研补贴。

再次, 重视课题的管理。教育科研工作, 以校儿童人格发展研究所为研究平台, 落实到申报、立项、研究、研究总结和成果推广等每一过程。课题分校级、区级、市级、省级和国家级, 以“课题管理办法”来统筹管理。

最后, 规范教师专业知识培训与学习。以“自学+讲座+专业知识年度考核”形式, 教师专业知识考核原则上每年一次, 放暑假结束后进行。如果考试成绩属于优秀等级, 可以每两年一次, 若考试成绩不合格, 每学期一次, 直到合格为止。男55周岁、女50周岁以上的老师选考, 成绩记做合格。教师专业知识考核成绩折算分数后进入星级教师评比。 (附:从2008年下学期开始实施星级教师评定)

三、“煲汤式”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培训的启示

1.通过教师培训规划, 增强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

杭师附小以自己学校的特色课程为研究主线, 以学校总目标之一“出人才, 出课程、出经验”, 定位每位教师的职责, 规划教师培训框架, 更新观念, 增加教科研意识。开展科研培训要扫除教师科研的认知、精神障碍, 调动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积极性。

2.关注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

杭师附小采用了刚性的管理机制和柔性的管理机制。建立刚性的管理机制, 规范科研行为:建立规章制度, 加强过程监控, 让每一位教师都经历真正的研究过程, 不仅能确保课题的质量, 更能确保教师健康地发展。建立柔性的管理体系, 诱发科研动机。柔性管理是一种“以人为本”的非强制性的管理。诱发, 促进人追求成功体验的本性, 使之成为推动其行为的强烈动机。教育科研是一种艰苦的探索, 因此教育科研的管理者, 应肯定他们每个哪怕是细微的成绩, 这是促使教师潜心科研、努力工作的最好方法。

3.形成研究型教师群体, 发扬合作优势

在杭师附小的教师培训中发现, 必须要面向全体教师, 才能全面提高小学教师的科研能力。要达到这样的目的, 就需要构筑研究型的教师群体, 利用小学教师的群体优势, 来带动学校的科研活动。通过构筑“研究型”教师群体, 影响和带动广大的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 全面提高全校教师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

4.理论培训为先, 丰厚教师的科研素养

教育理论是指导教学活动的强有力的武器, 也是提高教育研究能力的首要条件。教育科研知识是保证教育科学研究规范性、有效性和科学性的前提和基础。小学教师由于在中师学校的课程设置原因, 没有学习过有关教育科学研究方面的知识, 因此, 科研知识是严重缺乏, 致使他们很难开展科研活动。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深有感触地说:“离开教育理论, 学校教育工作是很难开展起来的, 因而我非常看重教育理论。”所以, 杭师附小提高小学教师的科研水平, 加强对他们的科研理论的培训。

5.以课题研究为载体, 提高教师的科研实践能力

科研能力的提高不是仅仅通过理论培训就能够实现的, 它需要教师们通过具体的课题研究来锻炼自己, 提高自己的实际能力。这一点是我们进行科研实践得到的最大的体会, 也是广大的小学教师最喜欢的一种科研的培训方式。在杭师附小的教师中, 大多数人都认为, 在目前她所参加的教育科研培训中, 最有效的形式就是“真实任务”或以课题为依托的培训形式, 即由某一个科研单位或导师带领几个小学教师主持研究一个具体的课题。因为以目前小学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还不能安全胜任对一个课题的研究, 通过完全参与一个课题的研究, 在有关人员指导下, 一边进行理论学习, 一边开展研究, 通过一次比较规范的课题研究的全过程, 小学老师才能很好地了解科研活动的流程, 从文献收集、课题的立项申请、实施、数据收集、统计处理、得出结论到撰写报告, 经历了一次以后, 对教师们以后单独开展课题研究会有很大的帮助。而且杭州教育科学院对几所小学的教师在开展课题研究前和研究后的统计处理的结果也表明, 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科研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 其开展科研工作的水平与参加前有着非常明显的差异。

参考文献

[1]袁振国.教育研究方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2]郑金洲.校本教研指导[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

[3]毕田增.走进校本学习与培训[M].开明出版社, 2003.

小学安全教育校本培训 篇3

关键词: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动机;效果

20世纪90年代,我国提出并逐渐开始实践教师教育一体化的改革目标,学者们展开了对教师教育一体化多视角、多层次、多方面的理论分析与实践探索。读研期间,在参与导师课题“文化视野下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农村教师校本培训机制创新研究”资料搜集时,笔者意识到,出于培训成本、管理等方面的考虑,校本培训越来越引起学校和教师的重视,得到了践行。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为**县内的中小学教师,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编制出《中小学教师参与校本培训的动机及其效果调查问卷》。问卷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指导语,说明本研究的目的和界定校本培训的概念。第二部分为基本情况的调查,包括被调查者的性别、年龄、教龄、所教学科等基本情况。第三部分为问卷的问题,包含对调查者参与校本培训的动机及其效果反馈等内容。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和目的性抽样的方法,共发放调查问卷250 份,回收问卷225 份,回收率为90%。其中有效问卷217 份,有效率为80.8%。

校本培训就是在教育行政部门及有关部门的规划指导下,为了满足学校和教师的发展目标和需求,由学校发起组织的一种教师的在职培训形式。学校教研组的活动、听课评课、专家讲座、师徒制、集体备课等这些都属于校本培训。接下来主要对被调查教师参与校本培训的形式、参与动机以及所取得的效果的反馈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找出教师参与校本培训的动机与校本培训效果之间的关系。

一、影响教师校本培训效果的因素分析

从上述表1可以看出,被调查教师认为培训内容和参与动机是影响自身校本培训效果的量大重要因素,此外培训目标、师资水平、培训方式对校本培训效果的影响较大,考核方式、培训管理、培训环境等因素也会对校本培训的效果产生影响。

二、被调查教师参与校本培训的动机分析

学者们在分析影响教师校本培训效果的因素时,一般将其分为教师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心理学相关理论指出内部持久的积极动机,可以维持一个人积极的行为。此处分析时,也将教师参与校本培训的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被调查教师在参与校本培训时,出于提高自身素养的内部动机的比例明显高于外部学校、社会等对教师的要求。教师们在参与校本培训时,越来越注重自身能力、素质的提高,但也有社会和学校要求教师必须参加培训的动机成分。

此部分通过对教师自身参与校本培训所取得的效果反馈的分析,看教师们在参与校本培训的动机方面与通过校本培训所取得的效果的自我评价上是否存在一致性,进而推断出那些动机影响教师的校本培训的效果。

从表2可以看出,教师们认为通过校本培训可以取得良好效果的内容主要是教育理论知识、教学技能技巧、学科前沿知识、师德几方面,而且多数教师认为理论知识的培训效果要好于实践经验的培训,这和我国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现实是分不开的。被调查的教师们一致认为通过校本培训自己取得收获比较大的方面主要是提高了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提高了自身的教育科研能力、掌握了一些新的现代教育技术与方法、提高了自身的师德和政治素质等方面。这和之前教师们出于提高自身能力、素质而参加校本培训的内部动机是一致的。

从上表我们可以教师们普遍认为校本培训的内容只有一部分能应用于自己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的内容还不到60%,也就是教师们认为校本培训的一些内容对于自己日常的工作作用不大。但是迫于自身专业发展的需求和外部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压力,还是得落实校本培训。

三、思考和建议

从上述的分析中,笔者发现,被调查教师在参与校本培训时,出于提高自身素养的内部动机的比例明显高于外部学校、社会等对教师的要求。在其反馈的校本培训的收获当中,被调查的教师们一致认为通过校本培训自己取得收获比较大的方面主要是提高了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提高了自身的教育科研能力、掌握了一些新的现代教育技术与方法、提高了自身的师德和政治素质等方面。也就是,教师和参与校本培训的动机与其所取得的效果具有一致性,当教师们是出于内部自身发展需要去参与校本培训时,往往获得的是自身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和发展,而当他们出于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压力去参加校本培训时,往往获得的是一些外部考核的达标。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教师内部的持久的、积极的校本培训参与动机,更有利于教师在校本培训中取得自身提高与发展的效果,而教师参与校本培训的外部动机也不可忽视,因为教师也是社会和学校中的一员,理应受到学校和社会规范的影响。

此外,教师在参加校本培训之前也要对自己参与校本培训的动机进行分析,自我制定一个完整的校本培训计划,在校本培训过程中和结束时,理性地分析自身的收获与不足,积极归因,为接下来的一次次的校本培训做好扎实的基础。**县教师的校本培训是民族地区教师校本培训的一个缩影表明,校本培训作为一种教师在职培训的新形式,还处在不断地摸索和完善当中,我们应该理性认识校本培训,鼓励教师们积极地参与校本培训。

参考文献:

[1]关楠楠.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效果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小学安全教育校本教材 篇4

目录

„„„„„„„„„„„„„„„„„„„„„„3

第一部分: 交通安全常识 „„„„„„„„„„„„„„„

第二部分: 消防安全常识„„„„„„„„„„„„„„„„ 6

第三部分: 用电安全常识

„„„„„„„„„„„„„„ 8

第四部分: 社会生活安全常识 „„„„„„„„„„„„„

第五部分: 校内外集体活动安全常识„„„„„„„„„„„ 12

第六部分: 饮食卫生常识

„„„„„„„„„„„

第七部分: 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 17 小学生安全知歌„„„„„„„„„„„„„„„„„„„„„18

前 言

抓好小学的安全保护工作,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做好基础教育工作的前提条件。首先学校、家庭、学生都要有强烈的安全意识,重视安全管理和对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及自我保护教育,这样才能使学校有一个安全、稳定的教育教学环境,才能保证学生健康成长。对小学生来说,一定要多学习一些有关安全教育方面的常识,加强安全意识,多掌握一些安全方面的知识和逃生的技能。才能远离危险,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为此我们特意编排了《冯庄小学生安全教育》这一校本教材,旨在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安全教育,减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第一部分:交通安全常识

一、道路交通安全常识

1、指挥灯信号的含义

(1)绿灯亮时,准许车辆、行人通行;(2)红灯亮时,不准车辆、行人通行;

(3)黄灯亮时,不准车辆、行人通行,但已超过停止线的车辆和已经进入人行横道的行人,可以继续通行;

(4)黄灯闪烁时,车辆、行人须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通行。

2、行人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须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须靠边行走;(2)横过车行道,须走人行横道。(3)不准穿越、倚坐道口护拦。

(4)不准在道上扒车、追车、强行拦车或抛物击车。

(5)列队通过道路时,每横列不准超过2人。儿童的队列,须在人行道上行进。

3、横穿马路注意事项:

横穿马路,可能遇到的危险因素会大大增加,应特别注意安全。

(1)穿越马路,要听从交通民警的指挥;要遵守交通规则,做到“绿灯行,红灯停”。(2)穿越马路,要走人行横道线;在有过街天桥和过街地道的路段,应自觉走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

(3)穿越马路时,要走直线,不可迂回穿行;在没有人行横道的路段,应先看左边,再看右边,在确认没有机动车通过时才可以穿越马路。

(4)不要翻越道路中央的安全护栏和隔离墩。

(5)不要突然横穿马路,特别是马路对面有熟人、朋友呼唤,或者自己要乘坐的公共汽车已经进站,千万不能贸然行事,以免发生意外。

二、铁路交通安全常识

行人和车辆通过铁路道口时应注意:

1、行人和车辆在铁路道口、人行过道及平过道处,发现或听到有火车开来时,应立即躲避到距铁路钢轨2米以外处,严禁停留在铁路上,严禁抢行超过铁路。

2、车辆和行人通过铁路道口,必须听从道口看守人员和道口安全管理人员的指挥。

3、凡遇到道口栏杆(栏门)关闭、音响器发出报警、道口信号显示红色灯光,或道口看守人员示意火车即将通过时,车辆、行人严禁抢行,必须依次停在停止线以外,没有停止线的,停在距最外股钢轨5米(栏门或报警器等应设在这里)以外,不得影响道口栏杆(栏门)的关闭,不得撞、钻、爬越道口栏杆(栏门)。

4、设有信号机的铁路道口,两个红灯交替闪烁或红灯稳定亮时,表示火车接近道口,禁止车辆、行人通行。

5、红灯熄白灯亮时,表示道口开通,准许车辆、行人通行。

第二部分:消防安全常识

一、基本知识:

1、燃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有可燃物、有助燃物、有着火源。

2、常见的火源有:明火、高温物体、火星、电火花、强光等。

3、生活中的因素引起的火灾主要包括:用火不慎、用电不慎、用油、用气不慎、吸烟不慎、玩火、燃放烟花爆竹等。

4、家庭易燃物品有:木制家具、被褥窗帘、衣物、沙发、书籍、煤气罐等等,二、学校及公共场所防火

1、禁止学生携带烟花、爆竹、砸炮、火柴等易燃易爆物品进校。

2、实验用的易燃易爆物品,要有专门库房存放,随用随领,不要在现场存放。

三、山林防火

1、教师和家长带孩子外出野游、打猎、放牧、采药时不要带火种进山,更不准在山林地区吸烟。

2、学校组织学生到山林地区旅游时,严禁组织野炊、篝火等活动。

四、家庭防火

1、安全使用炉火

(1)烟囱要远离电线、顶棚、木墙壁和木门窗等,至少相隔0.2米以上。(2)炉体周围应有防护或离开可燃物0.5米以上。

(3)清除炉灰、炉渣时不要乱倒,不可接触可燃物,最好要有固定的安全地方,刮风天倒炉灰更应注意。

(4)生火时千万不要用汽油、柴油和洒精等引火。

五、报警

一旦发生火灾,要迅速打电话“119”向消防队报警,报警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说明失火单位或住户所在的区(县)、街道或乡、村。有重名时,要区别开来,以免找错。地名或单位名称有相似或易混的字,要加以强调,说得清楚明白。

2、要报清、报全单位和街、巷名称,不要用简称。

七、自救与逃生

1、楼房火场逃生

(1)要镇静分析,不要盲目行动。要明确自己所在的楼层,要回忆楼梯和楼门的位置、走向;分析周围的火情,不要盲目开窗开门,不然会助长火势,也不要盲目乱跑,跳楼,造成不应有的伤亡。

(2)要选好逃生办法,不要惊慌失措。如必须从烟火中冲出楼房,要用湿毛巾、衣服等衣物包住头脸,尤其是口鼻部,低姿行进,以免受呛窒息。如下楼虽已有火,但火势不大,就从楼梯冲出去。如楼梯坏了冲不出去,可利用房屋的老虎窗、阳台、水漏管、或用绳子(可用衣服或床上用品撕成系成绳索)系在牢固的门窗、重物上从窗口滑下。如果在二三层又无上述办法被迫跳楼的,也要向地位抛些棉被等物以增加缓冲,然后手扶窗台朝下滑,以缩小下落高度并保证双脚落地。如果各种逃生路均被大火切断,应退室内、关闭门窗,有条件的可向门窗上浇水,以延缓火势蔓延,也可向窗外扔小东西、打手电以求救。

第三部分 用电安全常识

一、学会看安全用电标志

明确统一的标志是保证用电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统计表明,不少电气事故完全是由于标志不统一而造成的。例如由于导线的颜色不统一,误将相线接设备的机壳,而导致机壳带电,酿成触点伤亡事故。

标志分为颜色标志和图形标志。颜色标志常用来区分各种不同性质、不同用途的导线,或用来表示某处安全程度。图形标志一般用来告诫人们不要去接近有危险的场所。为保证安全用电,必须严格按有关标准使用颜色标志和图形标志。我国安全色标采用的标准,基本上与国际标准草案(ISD)相同。一般采用的安全色有以下几种:

1、红色:用来标志禁止、停止和消防,如信号灯、信号旗、机器上的紧急停机按钮等都是用红色来表示“禁止”的信息。

2、黄色:用来标志注意危险。如“当心触点”、“注意安全”等。3、绿色:用来标志安全无事。如“在此工作”、“已接地”等。4、蓝色:用来标志强制执行,如“必须带安全帽”等。5、黑色:用来标志图像、文字符号和警告标志的几何图形。

按照规定,为便于识别,防止误操作,确保运行和检修人员的安全,采用不同颜色来区别设备特征。如电气母线,A相为黄色,B相为绿 色,C相为红色,明敷的接地线涂为黑色。在二次系统中,交流电压回路用黄色,交流电流回路用绿色,信号和警告回路用白色。

二、安全用电的注意事项: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中用电的地方越来越多了。因此,我们有必要掌握以下最基本的安全用电常识:

l、认识了解电源总开关,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总电源。

2、不用手或导电物(如铁丝、钉子、别针等金属制品)去接触、探试电源插座内部。

3、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拭电器。

4、电器使用完毕后应拔掉电源插头;插拔电源插头时不要用力拉拽电线,以防止电线的绝缘层受损造成触电;电线的绝缘皮剥落,要及时更换新线或者用绝缘胶布包好。

第四部分: 社会生活安全常识

中小学生虽然年龄尚小,但已经不同程度地接触了社会。目前社会治安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社会上还存在违法犯罪现象,中小学生遭到不法分子侵害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所以,中小学生很有必要学会正确认识遇到的人和事,明辨是非,区分真善美和假恶丑,提高预防各种侵害的警惕性,消除对危险的麻痹和侥幸心理。同时也要树立自我防范意识,掌握一定的安全防范方法,增强自身的防范能力,使自己在遇到异常情况时,能够冷静、机智、勇敢地去应付。

一、受到不法分子侵害如何报警

中小学生受到违法犯罪分子的直接威胁和侵害,仅凭同学们自身的力量很难防范,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向公安部门报告。

1、匪警电话的号码是110。这个号码应当牢记,以便发生异常情况时及时拨打。

2、拨打110电话,要简明、准确地向公安部门报告案件发生的地点、时间、当事人、案情等内容,以便公安部门及时派员处理。

3、打报警电话是事关社会治安管理的大事,千万不要随意拨打或以此开玩笑。

二、怎样避免陌生人闯入家中

当同学们独自在家时,要注意避免陌生人进入而发生意想不到的危险。

1、独自在家,要锁好院门、防盗门、防护栏等。

2.如果有人敲门,千万不可盲目开门,应首先从门镜观察或隔门问清楚来人的身份,如果是陌生人,不应开门。

3、如果有人以推销员、修理工等身份要求开门,可以说明家中不需要这些服务,请其离开;如果有人以家长同事、朋友或者远方亲戚的身份要求开门,也不能轻信,可以请其待家长回家后再来。

4、遇到陌生人不肯离去,坚持要进人室内的情况,可以声称要打电话报警,或者到阳台、窗口高声呼喊,向邻居、行人求援,以震慑迫使其离去。

5、不邀请不熟悉的人到家中做客,以防给坏人可乘之机。

三、外出或在公共场所自我防范

外出或在公共场所,同学们遇到的社会情况会比较复杂,尤其需要提高警惕,在自我防范方面应当注意:

1、应当熟记自己的家庭住址、电话号码以及家长姓名、工作单位名称、地址、电话号码等,以便在急需联系时取得联系。

2、外出要征得家长同意,并将自己的行程和大致返回的时间明确告诉家长。

3、外出游玩、购物等最好结伴而行,不独来独往,单独行动。

4、不接受陌生人的钱财、礼物、玩具、食品,与陌生人交谈要提高警惕。

5、不把家中房门钥匙挂在胸前或放在书包里,应放在衣袋里,以防丢失或被坏人抢走。

6、不独自往返偏僻的街巷、黑暗的地下通道,不独自一人去偏远的地方游玩。

7、不搭乘陌生人的便车。

四、被歹徒盯上怎么办

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为了某种目的,常会以中小学生作为侵害对象,遇到这种情况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l、发现被歹徒盯上,不能惊慌,要保持头脑清醒、镇定。同时,根据自己的体力和心理状态、周围情况、歹徒的动机来决定对策、2、如果只是被歹徒盯上,应迅速向附近的商店、繁华热闹的街道转移,那里人来人往,歹徒不敢胡作非为;还可以就近进入居民区、求得帮助。

3、如果被歹徒纠缠,应高声喝令其走开,并以随身携带的雨伞和就地拣到的木棍、砖块等作防御,同时迅速跑向人多的地方。

4、遇到拦路抢劫的歹徒,可以将身上少量的财物交给歹徒,应付周旋,同时仔细记下歹徒的相貌、身高、口音、衣着、逃离方向等情况,待事后立即向民警或公安部门报告。

第五部分 校内外集体活动安全常识

组织学生参加集体活动和劳动社会实践,事先必须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特别要强调遵守纪律,服从管理,听从指挥。活动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不宜组织学生参加有毒、有害、高温、繁重体力劳动等特种作业。

一、校内参加各项活动应注意:

1、在操场上运动的自护措施:

(1)准备:换胶底鞋,防滑并且增加弹性。女生摘掉发卡等饰物,衣兜不装东西。全身准备活动,以防肌肉拉伤、扭伤。

(2)服从:在教师指导下再做器械运动,投掷运动要听口令,闪开跑道以免冲撞。(3)严肃:垫上运动若嘻嘻哈哈,容易扭伤颈部,会伤害脊柱或大脑。

(4)处理:一旦受伤,不要着急,乱搬乱揉会加重伤势,要请校医来处理伤口,伤情彻底养好再运动。

2、课间活动的注意事项:

在每天紧张的学习过程中,课间活动能够起到放松、调节和适当休息的作用。课间活动应当注意以下几方面:

(1)室外空气新鲜,课间活动应当尽量在室外,但不要远离教室,以免耽误下面的课程。

(2)活动的强度要适当,不要做剧烈的活动,以保证继续上课时不疲劳、精力集中、精神饱满。(3)活动的方式要简便易行,如做做操等。

(4)活动要注意安全,要避免发生扭伤、碰伤等危险。

3、上体育课时衣着上的注意事项:

上体育课大多是全身性运动,活动量大,还要运用很多体育器械,如跳箱、单双杠、铅球„„所以为了安全,上课时衣着有一定的讲究。

(1)上衣、裤子口袋里不要装钥匙、小刀等坚硬、尖锐锋利的物品。(2)不要佩戴各种金属的或玻璃的装饰物。(3)头上不要戴各种发卡。

(4)患有近视眼的同学,如果不戴眼镜可以上体育课,就尽量不要戴眼镜。如果必须戴眼镜,做动作时一定要小心谨慎。做垫上运动时,必须摘下眼镜。

(5)不要穿塑料底的鞋或皮鞋,应当穿球鞋或一般胶底布鞋。

(6)衣服要宽松合体,最好不穿钮扣多、拉锁多或者有金属饰物的服装。有条件的应该穿着运动服。

4、上体育课应注意哪些安全事项:

体育课在中小学阶段是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重要课程。体育课上的训练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安全上要注意的事项也因训练的内容、使用的器械不同而有所区别。

(1)短跑等项目要按照规定的跑道进行,不能串跑道。这不仅仅是竞赛的要求,也是安全的保障。特别是快到终点冲刺时,更要遵守规则,因为这时人身体的冲力很大,精力又集中在竞技之中,思想上毫无戒备,一旦相互绊倒,就可能严重受伤。

(2)跳远时,必须严格按老师的指导助跑、起跳。起跳前前脚要踏中木制的起跳板,起跳后要落入沙坑之中。这不仅是跳远训练的技术要领,也是保护身体安全的必要措施。

二、校外集体活动应注意事项:

1、组织学生参加集体校外活动,一定要事先经学校负责人研究,做出周密计划,严格组织,并有学校负责人或教师带队。要事先派人勘查活动场地、环境。要建立大型集体外出活动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的制度。

2、活动中如需使用交通工具时,必须符合安全要求,不得超员运载,不得乘坐没有驾驶执照的人员驾驶的车、船。

3、参加校外集体活动的场所、建筑物和各项设施必须坚固安全,出入道口畅通,场内消防设备齐全有效,放置得当。

4、到浏览区和游乐场所活动,一定要注意其合理容量。不要组织学生到超容量的地方或场所活动。

5、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勤工俭学和社会公益劳动,必须坚持安全、无毒、无害和力所能及的原则。要加强劳动组织,重视劳动保护,教育学生遵守劳动规则。

6、组织学生参加有关单位举办的集体活动,必须有安全保障措施。在没有严密的组织工作和切实的安全措施情况下,无论是何单位组织的活动,学校都可以拒绝参加。

三、外出时如何辨别方向

同学们独自外出到陌生的地方,可能会忘记或辨认不清来时的方向和路线而无法返回;和家人、同学等一起出行,也可能发生走失而迷路的情况。

外出时迷失了方向怎么办:

l、平时应当注意准确地记下自己家庭所在的地区、街道、门牌号码、电话号码及父母的工作单位名称、地址、电话号码等,以便需要联系时能够及时联系。

2、在城市迷了路,可以根据路标、路牌和公共汽(电)车的站牌辨认方向和路线,还可以向交通民警或治安巡逻民警求助。

3、在农村迷了路,应当尽量向公路、村庄靠近,争取当地村民的帮助。如果是在夜间,则可以循着灯光、狗叫声、公路上汽车的马达声寻找有人的地方求助。

4、如果迷失了方向,要沉着镇静,开动脑筋想办法,不要瞎闯乱跑,以免造成体力的过度消耗和意外。

第六部分 饮食卫生常识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有一些不卫生的饮食习惯和行为,但很多人对此尚未重视起来,这对身体健康十分不利。“病从口入”这句话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要注意:

1、养成吃东西以前洗手的习惯。人的双手每天干这干那,接触各种各样的东西。会沾染病菌、病毒和寄生虫卵。吃东西以前认真用肥皂洗净双手,才能减少“病从口入”的可能。

2、生吃瓜果要洗净。瓜果蔬菜在生长过程中不仅会沾染病菌、病毒、寄生虫卵,还有残留的农药、杀虫剂等,如果不清洗干净,不仅可能染上疾病,还可能造成农药中毒。

3、不随便吃野菜、野果。野菜、野果的种类很多,其中有的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毒素,缺乏经验的人很难辨别清楚,只有不随便吃野菜、野果,才能避免中毒,确保安全。

4、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食物腐烂变质,就会味道变酸、变苦;散发出异味儿,这是因为细菌大量繁殖引起的,吃了这些食物会造成食物中毒。

5、不随意购买、食用街头小摊贩出售的劣质食品、饮料。这些劣质食品、饮料往往卫生质量不合格,食用、饮用会危害健康。

6、不喝生水。水是否干净,仅凭肉眼很难分清,清澈透明的水也可能含有病菌、病毒,喝开水最安全

第七部分 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一、非典型肺炎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1、培养良好个人健康生活习惯。如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后要洗手;洗手后,用清洁的毛巾和纸巾擦干;不要共用毛巾;注意均衡饮食、根据气候变化增减衣服、定期运动、充足休息。减轻压力和避免吸烟,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2、确保室内空气流通。经常打开所有窗户,使空气流通;保持空调设备的良好性能,并经常清洗隔尘网;在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前往空气疏通不畅、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

3、出现症状要及时就医。

4、不要去探访已明确诊断为非典型肺炎的病人。

5、家长要教育儿童注意防护。

6、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报告、早期隔离、早期治疗。

7、对病人污染的教室、宿舍、厕所等地方要进行消毒。

8、加强卫生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小学生安全知识歌

小学安全教育校本培训 篇5

实施意见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工作实施意见

为落实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和省、市有关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文件精神,进一步规范校本培训管理,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益,结合我县实际,根据《安远县新一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意见》,现就全县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和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

与发展决定》、《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立足本校、立足教师、立足课程,牢固树立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训理念,以新理念、新课程、新知识、新技术、新教师为重点,以有[那一世范文网-http://找文章,到那一世范文网]针对性地解决教师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和困惑为突破口,充分挖掘学校的潜能,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和条件,扎扎实实开展培训和研究,切实做到教师全员参与,人人有提高,实现学校发展与教师个体发展和谐统一。

二、培训原则

坚持以校为本原则,因校制宜原则,校长责任原则及教师需求原则。

三、培训目标

校本培训的目标是为了教师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通过开展校本培训,使广大教师在政治思想与职业道德、实施新课程的教育教学能力与教育科研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有显著提高;促进

教师专业化成长;建设学习型学校;提高学校办学效益。在培训过程中着重提高教师以下三个方面的能力:

1、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能力。即清晰、准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能力以及实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和有效发展的能力。

2、自学能力。即在丰富的教育实践活动和生动的教育情景中吸收营养并总结升华的能力以及学会读书的能力,特别是通过网络捕捉信息并对有关信息进行重组、分析、综合的能力。

3、实施新课程教育教学的能力。即通过多种途径加深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掌握新课程教学规律和要求,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的能力。

四、主要内容

1、师德修养的内容。

2、有关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包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学科最新的基础理论和教改信息及教育教学实践技能等。

3、学校根据自身的办学思想、办学特色确定的内容。

五、培训模式及方法

1、课题研究式。以课题研究的方式来实施培训,要求教师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2、自修反思式。教师立足岗位,在自我进修、自我学习的基础上,就教学中的问题进行诊断、反思。可以是自我诊断,也可以是与他人共同诊断,通过诊断、反思,促进发展。

3、课堂观摩式。通过观摩课堂教学实况,让教师亲临现场观看、学习、交流、借鉴,以开阔教师的境界,使之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学技能。

4、专题讲座式。根据学校发展需要和教师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的有针对性的直接传授培训。

5、案例分析式。引导教师对一个具体的教学情景进行研讨,以解决特别问题为目的的一种参与式培训。

6、校际合作式。学校与学校之间开展的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一种互访互助的教师培训活动。

7、师徒结对式。教师间一帮一的培训模式。

8、网络交流式。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充分运用电脑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卫星传导技术等信息技术手段,利用教师教育系统、卫星电视网与计算机互联网相融通的全国教师教育网络平台,以虚拟学校、虚拟教室进行学习和交流的一种现代培训方式。

9、沙龙研讨式。由培训者与教师或教师之间围绕某一问题而汇聚在一起自由讨论,以解决其难点和疑点,形成共识的一种参与式的培训。

各校确定培训模式后,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参考以下方法进行:

1、教育专家、县内外优秀教师来校讲学,组织教师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工作、教学技能和教学方法。

2、组织同一学科或同一教研组的

教师进行交流,相互切磋教育教学技艺,共同研讨课程标准、教材、教学计划及教学方法,达到共同提高,共同进步的目的。

3、发挥本校优秀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指导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

4、通过组织教师听优质课、示范课、观摩课和相互听课、评课等方式,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水平。

5、组织专门的研讨会、交流会、教学沙龙、教学信息发布会为教师相互切磋教学技艺提供平台。

六、组织与管理

1、建立教师校本培训基地。县直学校、初中和九年一贯制学校以校为单位,小学以乡镇中心小学为单位分别建立校本培训基地。各基地校长为基地校本培训的第一责任人,非基地学校校长为本校校本培训的第一责任人。

2、县教育局是校本培训的行政主管部门,各县直学校、初中和九年一贯制学校校长为校本培训的责任人,对学

校校本培训基地的培训质量负领导与管理责任。

3、县教师进修学校是校本培训的业务主管部门,主要负责制定全县教师校本培训规划,为校本培训基地推荐培训者,提供业务指导及学分的审验等工作。

七、实施步骤

校本培训工作具体分以下三个步骤:

1、规划准备。成立组织,制定工作方案。各学校应根据本实施意见和学校自身发展和教师个人实际,及时制定教师校本培训总体规划。并分制定具体的校本培训计划,计划应翔实、周密、科学,具有可操作性,包括培训的目标、时间、内容、培训模式与方法、培训者、主要措施等,其培训计划于年初开学第二周报县教师教师进修学校培训处备案。

2、组织实施。根据学期培训计划,采用灵活、务实、高效的培训模式对教

师实施培训。实施过程中,学校应做好有关记载,教师应注重积累原始资料,如培训课、示范课教案、发表论文的原件及复印件、自学笔记等,以备学分登记时审验。

3、考核评价。校本培训以学校自评为主,主管部门评价为辅。一是对本培训学校的工作情况进行自评,二是根据教师个人参与培训和完成培训任务的情况,具体确定每个教师的校本培训学时学分,连同学校师资培训工作总结报县教师进修学校培训处。然后由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领导小组对各校的培训工作和教师的培训情况进行复评复审,在全面检查学校校本培训工作、核查教师学习过程资料的基础上,核定教师的校本培训学时学分。

各校在认定教师的学时学分时,应考查教师参与校本培训的态度和培训后的物化成果,并纵向比较教师参与培训后的进步情况,按照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评定结果,并将评定的

等次记入《江西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证书》的成绩栏中。

八、学时学分的认定

根据《安远县新一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意见》有关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学时的要求,中小学教师应完成校本培训高中每学期不少于18学时,初中每学期不少于24学时,小学每学期不少于30学时。各学校在认定教师校本培训的学时学分时,应统一标准,严格考核,凡积极参加校本培训,完成了学校计划规定的培训任务且学校考核在合格以上等次者,按省发标准填写登记学时学分。

九、具体要求

1、各校要加强校内的培训基地建设,努力完善培训设施,为教师参加培训提供必要的条件。

2、各培训学校应结合本校实际,周密部署、科学安排每学期的培训工作。原则上每学期应安排1—2项全员性培训,同时因人制宜地开展分层施训,使

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教师均有提高,体现校本培训的“校本”本质。

3、建立健全校本培训规章制度。各校应将教师参与校本培训情况列入考核范畴,将教师参与校本培训的结果作为评先、晋职、骨干教师评定的重要依据。

4、建立教师校本培训档案。各校要为每位教师制作统一的继续教育培训档案袋,教师参加培训的情况应记录在案,并及时存档备查。

小学消防安全培训教育制度 篇6

(一)学校消防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开展消防宣传,对教职员工、学生进行教育培训。

(二)学校应将消防知识纳入学生素质教育内容,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使学生了解应知应会的消防知识。

(三)学校应当每年对教职员工、学生至少进行一次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新教职员工上岗前、新生入学后应进行一次消防安全培训和教育。

(四)学校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有关消防法规、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

2、本单位和本岗位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

3、有关消防设施、灭火器材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4、报火警、扑救初起火灾及逃生自救的知识和技能;

5、组织、引导学生疏散的知识和技能。

(五)教职员工经培训后,应懂得火灾的危险性、预防火灾措施、火灾扑救方法、火场逃生方法,并会报火警119、会使用灭火器材、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组织人员疏散。

(六)进入实验室的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技能和操作规程培训;(七)每学期至少举办一次消防安全专题讲座,并在校园网络、广播、校内报刊开设消防安全教育栏目。

(八)组织新上岗和进入新岗位的员工进行上岗前的消防安全培训;消防安全重点单位(部位)对员工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消防安全培训。(九)对每届新生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由德研部组织实施);

农村中小学开展校本培训的策略 篇7

挖掘教师潜力,变独享资源为共享资源

教师作为一种人力资源,既是受训对象,也可以担当主训对象。农村中小学可以从校内选拔一些教师担当主训教师,负责全校教师的培训任务。主训教师既可以是学校的骨干教师、优秀教师,也可以是技有专长的普通教师。一般情况下,每所学校都有一定数量的优质课执教者、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等。他们有独到的教学经验,先进的教学方法,崭新的教学理念,让他们对本校教师进行校本培训,不仅能发挥优秀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也可以弥补专家培训的不足之处,如理论说教多、联系实践少、个人宣讲多、互动交流少以及不注重事后反馈等弱点。所以,利用校内资源开展校本培训可以避免空洞的说教,毕竟身边的榜样更容易学习。

学校里还有一些有专长的教师,有的教师常在报刊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可以让他们为全校教师进行如何写作教育教学论文的培训,帮助教师避免写作中出现的误区;有的教师对电脑应用比较精通,可以让他们为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有的教师精通书法,可以让他们为教师进行基本功培训等。只要学校领导能够发现教师的专长之处。让技有专长的教师担任主训教师,对教师本人来说是一种自我总结,自我提升,对其他人来说是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实现了资源共享。

利用有限财力,变一个培训为众人受益

农村中小学由于经费所限,教师大规模外出培训的机会较少,但是一般都会参加市、县、乡等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种培训活动。一些学校把培训当成一种待遇或奖励,常常只派领导或骨干教师参加,而且一派了之,至于教师的培训效果如何,一概不问。这种“只重参与”的做法常常达不到培训的目的,实际上是一种资源浪费。学校完全可以让受训教师变成主训教师,对全校教师进行二度培训。这样有利于外出培训的教师珍惜培训机会,增强培训的责任心,提高培训的质量,还有利于他们对培训内容进行消化和吸收。

结合业务活动,变突击培训为常态培训

学校通常会开展常规的教研、科研活动,如听课、评课、集体备课、理论学习等,这些教研、科研活动也可以成为校本培训。如针对一些教师听课时存在问题,学校印发了《教师听课的时候应该记些什么》《好课的五个标准》《对跨学科听课的思考》等文章,通过教师集中学习或自学的方式,提高教师听课的有效性。鉴于教师一般只重视新授课,而忽视复习课、讲评课、实验课的行为,可以开展如何上好这些课型的研讨活动,甚至专门进行这方面的听课、评课、赛课活动。为了克服教师理论学习的盲目性、随意性,可以根据学校教学实践发展的需要,规定教师必须阅读的图书或报刊。这些活动,是常规的教研、科研活动,也是对教师进行培训的活动。如果引导得当,完全能达到校本培训目的。

采取多种手段,变单向传输为多方互动

以往的培训常常是单向灌输,缺少双方或多方的交流互动,受训教师参与程度低。农村中小学开展校本培训应避免这种现象。在举办专题讲座时,要让主训教师和受训教师进行双向交流,互相探讨,并要注重培训后的反馈和总结。有的学校拥有校报和校刊,可以给校本培训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现在很多中小学都建立了校园网,可以利用论坛、博客、QQ群等方式开展研讨和交流。总之,在进行校本培训时,要采取多种手段,尽最大可能调动每一位教师的参与热情。

加强校际合作,变孤军作战为协作共赢

农村小学新教师校本培训的策略 篇8

[关键词]农村小学;新教师; 校本培训;

农村小学教师流动性大,每年都有一些新教师上岗,为了尽快地让新教师适应农村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解决农村小学新教师业务水平低、教学力量薄弱、教学质量低等问题,学校结合自身特点推出了“新教师强化培训”项目。

一、以“师徒结对”的方式强化新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对新教师而言,胜任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生涯中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也是新教师走上工作岗位的第一需求。为此,农村小学成立由校内省市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组成的带教组,采用一对一的带教模式,用“师徒结对”的方式强化新教师课堂教学能力,采取师徒共同建立“新教师发展档案”的方式,为新教师校本培训提供依据。

在课堂教学中,新教师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教学重难点的把握、教材的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的应对、课堂教学节奏的控制等。因此,学校可多让新教师上汇报课、展示课,带教教师可采取听评课、备课、观摩教学、说课和磨课等形式指导新教师;还可由带教老师示范课、公开课、研讨课的形式来磨炼新教师的专业技能,与学校其他校本教研活动进行有机结合。通过带教老师的专业示范引领,新教师借鉴到带教老师宝贵的实践经验,课堂教学能力在短期内得到了有效提升。

二、引领新教师在职业道德素养及教育理论知识方面自主学习

在业务学习中,开展新教师对于《义务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学习,引导新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教师职业观,形成良好的师德师风。

定期举办名师及专家讲座,在讲座中新教师可以学习到前沿的教育理论以及新课程改革的内容和方向,让新教师通过专业学习来提高教育理论能力。

为了充分调动新教师自主学习的能力,还可举办“教师读书会”活动,在读书会的沙龙活动中畅谈自己的读书心得,结合实际经验,交流讨论对书中教育思想的领悟及感想,为每一位新教师全面掌握教育教学的基本技能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三、开展校际协作联动培训新教师

在同一教学行政片区内,校际之间在资源共享、平等交流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多层面、多形式的协作培训新教师的活动,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

1.片区内几所学校以某项竞赛为载体,组织新教师围绕某一主题进行说课、上课、反思,并借此开展相应的集中研讨,一般过程为:校际(说课、上课、反思)竞赛——研讨式点评——专家讲座,整个过程就是新教师个体经验与专家引领、同伴互助不断交替反思的过程,新教师参与竞赛的过程就是一个领悟的过程,一个协同成长的过程。

2. 在教学行政片区内请某校的一位新教师就一研讨主题到片内其他学校上课,再组织片区校本教研活动,请片区内教研员、带教老师及片区内新教师参加研讨。由于片内学校存在的共性问题较多,活动主题的普适性较大,且活动由片区内各所学校轮流组织,这种校际协作培训的协作方式,给农村小学新教师的发展搭建了一个更广阔的平台,同时也促进了区域内新教师专业的均衡发展。

当然,农村小学有农村小学的特点,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设备落后、教育经费不足等问题都使新教师的校本培训受到一定的束缚。今后小学新教师校本培训还应加强:细化校本培训的制度,对零年教龄和一年教龄的新教师的培养侧重点应有所不同。对零年教龄的新教师应把重点放在对教材重难点的把握、课堂突发事件的应对及班级管理方面,一年教龄的新教师的培训重点应放在教学方法的运用、课堂教学观察及反思上,细化校本培训制度,加强新教师校本培训制度的建设,才能更好地构建新教师成长的保障体系;构建网络环境下新教师校本培训的新模式,学校可在校园网上建立专门针对新教师的校本培训网页,由专人负责信息收集、管理和更新,新教师可以随时登陆网站,根据自己的需要浏览培训资料,聆听市、区教育专家的视频专题讲座;增加有关新教师心理辅导方面的辅导内容,针对刚入职的新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把握、处理学生及家长的关系、公开课的展示、对农村小学环境的适应等,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焦虑、过分紧张、担心的一些情绪。学校可尝试在校本培训网上创办“心灵驿站”,聘请专业心理咨询师定期在线对新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让每位新教师以一种健康的职业心态投入到工作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事关系,促进新教师的和谐发展。

上一篇:学校督导整改通知书下一篇:生物老师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