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校本培训实施方案(精选8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以科学发展观和坚持群众路线为指导,积极践行县教育提升计划中提出的“正教风、树形象、抓管理、提质量”的教育方针,以打造学习型团队为载体,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最终目标,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全面落实校本研究与教师成长要求,广开培训渠道,坚持走“教研训一体化”道路,努力造就一支师德修养高尚、业务素质精良、教学技能全面、教学基本功过硬、具有一定教科研能力、适应新时期新课程改革需求的教师队伍。根据《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山东省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评估标准》和《东平县教育局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特制订校本培训实施方案。
二、培训目标
1、师德方面
加强师德建设,树立现代教育思想和良好的道德风尚,为教育奠基,做一个高素质的教师。使教师师德素质合格率达100%。
2、业务培训
总体培训目标:
通过理论学习,技能训练和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以及读书活动的深入开展,使全体教师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掌握现代教育思想与技术,更新教育观念,具备较为扎实的教育教学素养,富有改革创新意识,不断提高其学习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通过培训,增强教师业务功底,达到“新教师要过关、青年教师要过硬、骨干教师要合格、老教师要适应”的要求。
具体培训目标:
(1)通过培训,进一步更新教师教育观念,树立现代教育思想。
(2)通过培训,了解基础教育改革与学科发展动态,不断探索学科改革的突破点,提升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的能力。
(3)通过培训,帮助教师进一步掌握教育科研理论和方法,增强教师教育教学研究意识,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工作,不断总结科研工作经验,提高教师自我反思、自主发展能力。
(4)通过培训,使教师充分认识读书的意义,使教师乐读书、读好书、多读书,开拓视野,丰富底蕴,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5)通过培训,促进教师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的联系,通过开展“教研协作区研究活动”,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鼓励教师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重点培训目标:
(1)注重新教师的培训工作,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努力提高他们的课堂实践能力。
(2)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形成人才梯队建设,不断发现新人、培训新人、鼓励新人,造就一支能拿得出、打得响的青年教师队伍。
(3)注重骨干教师管理,实行动态管理,启用骨干教师作为校本培训的师资力量,发挥其辐射和示范作用。
三、培训内容
1、师德培训
(一)创新学习形式。要不断完善师德师能学习“四一六有制度”。“四一”即每人每天自学一小时,每月参加一次学习交流,每月参加一次辅导讲座,每学期撰写一篇心得体会。“六有”即学习有材料,个人有笔记,班组有交流,集中有签到,工作有考评,结束有测试。采取个人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个人思考与座谈交流相结合,讲课辅导与集体讨论相结合,听取先进事迹报告与剖析反面典型相结合的办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自身师德修养,不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
(二)加强学习考评。坚持学以致用,以评促学。抓实“集体解读,辅导重点难点;个人自学,规范学习笔记;讨论交流,举办论坛演讲”三个环节,要将师德师风教育与师能提高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学习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业务培训
第一,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加强教育学、心理学、现代教育理论和学科发展前沿理论的学习,学习国内外、校内外课程改革的先进经验、课例。学习研讨“优秀课例”。学校教科室将定期组织学习或下发学习材料,使教师掌握本学科新课程知识结构和编排体系,掌握课程改革新动态。
第二,实施“强师战略”。以“教研培训一体化”为载体,实施校本培训,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和能力。
1、提高教学行为“六种能力”。一是提高教学设计能力;二是提高知识加工能力;三是提高教学组织能力;四是提高实践反思能力;五是提高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六是提高教学质量的监控能力。
2、注重两种培训。一是教育科研能力的培训:注重研究过程的积累,强化承担科研课题研究的教师在常规教学中进行研究实验的力度。二是“双新”工程培训,以备课组和学科教研组为主阵地,加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与《学科课程标准》解读;加强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角色及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学策略、评价制度的改革的学习培训。
第三、锤炼师功。
(1)教师基本功培训。培训内容包括:
一般教学基本功,有三笔字、朗读、普通话、简笔画、使用工具书、备课、课堂教学、教学研究、作业设计、考核、批改作业等。
学科教学基本功,如掌握学科知识结构与特点,探索在学科领域中提高课堂效益和质量的办法与途径,发挥与本学科相适应的教学风格与个性,让学生学会学习,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专业特长基本功,主要指教师除了精通所授学科知识之外,还应在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基础上,具有收集运用各种信息的能力,并能熟练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计算机操作、教学课件的制作、指导学生进行课外活动等。
(2)自我反思能力培训教师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下,要经常性的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自我反思。一是反思教育教学理念;二是反思教育教学行为。
四、本学期培训专题
1、提高教师利用多媒体手段教学的能力;
2、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打造高效课堂;
3、教师业务集体备课;
4、班主任培训。
五、培训形式
根据我校实际,采用自学与集中相结合的方法。(1)自学与集体学习相结合;(2)学习与交流心得相结合;(3)自己学习与讲座指导相结合。集中培训采取学校、学科组、备课组“三维培训模式”,落实校本培训计划;分散自学落实教师个人自培计划。
六、重点工作措施
1.加强师德教育。以积极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指针,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精神重要思想,学习《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根据《泰安市中小学师德建设工作考核办法(试行)》,配合市开展的师德教育活动,经常性检查、督促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执行和落实情况,坚决杜绝教师队伍中体罚学生、精神欺压等严重违反师德的情况,积极引导教师以先进为榜样,提高师德修养,努力塑造礼中教师良好的师表群体形象。教师的理论学习笔记每学期不少于5000字,并写出自己的教学体会与心得。
⑴利用每周一教师政治学习时间,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学习国家政策方针,有关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的文件和材料。
⑵利用有影响的报刊,如《人民日报》、《大众日报》、《人民教育》、《山东教育》、《现代教育导报》等,开展集体和自主学习、提高培训工作。
⑶学习教育法规,结合我县“师德标兵”事迹,开展校本培训工作。2.加强教师理论培训。培训教师掌握教科研的基本知识,增强教师进行教科研的自觉性,提高教科研水平。解决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师对教科研内容的选择、研究形式和方法的确定,研究过程的实施和研究成果的总结等方面的能力。
⑴开展有目的、有计划的专题教科研培训。发挥教研组、备课组、课题组群体的合力优势的作用。
⑵开展小课题研究培训。培训课题选择,设计报告,立项要点,研究成果,开展课题活动的能力等。
⑶运用理论和实践联系的方式,培养写作教科研论文和经验总结的能力。组织教师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参加教育机构的论文评选和各级论文竞赛活动。鼓励在正式报刊发表论文和经验总结。继续实行“四个一”工程,即:每学期写一篇优秀教学论文,写一篇优秀教案,上一次优质课,写一篇优秀教案。
3.加大教学业务培训。实施教师本职岗位的培训,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强化教育观念的转变,更新和拓展业务知识,进行教育教学能力和技能培训,适应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在课程理念、课程标准、课程功能和教学方式上的重大变化,达到更新教育理念,改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在校内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材教法学习研究活动,努力提高广大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
⑴加强理论培训,主要辅导《2011课程标准解读》、《教师校本研究》等,领会其精神实质,明确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革目标及具体要求,使各位教师弄清新课程标准内容,理解学科教学的性质、地位、理念及目标,正确把握学科教育的特点,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学科课程。
⑵抓好教师的业务学习。制定周密的业务学习计划,每周三下午的业务学习以“统一主题,集中与分组学习为主,测评为辅”为原则,确保学习有计划、有内容、有讨论、有中心发言人、有记录、有实效、有检查。并开展教学反思交流。培训反思能力,课堂教学实践能力,教学评价和检测能力。要做到:教师在学习过程中既要有摘记,又要写下教学中的心得体会,学校定期检查,并在学期末进行评比。
⑶组织示范课、汇报课、试验课实践活动和开展评议辅导讲座,提高操作能力。学校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外出听课、学习,结合听课的收获和自己的感想,写出学习汇报材料,上好汇报课,带领教师吸纳教育新理念、新方法,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达到“一人学习,多人受益”的效益。专任教师除参加上级组织的培训和学校的集中学习外,个人有学习、研修、提高计划。同时,为使全体教师尽快适应新课程实施的要求,学校配合市、县的教师培训计划,组织和安排好教师的培训工作,确保培训工作做到“五定”,即定时间,定人员,定地点,定任务,定内容。为促进教师的进步,努力搭建交流学习的平台,要求学科教师互相听评课,形成大家都深入课堂研究教学的良好氛围。继续组织教师参加多媒体课件制作和“班班通”使用技能的培训,以提高教师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的技能。
4.营造良好的研修氛围。我校把校本研修与教育教学、教研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从学校和教师的实际出发,通过培训解决学校和教师的具体实际问题,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能力。
(1)教研和集体备课活动常抓不懈。经研究决定每周二下午定为集体备课时间,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才智,研究教学内容、学生及教学方法。通过活动切切实实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学校围绕新课程的深入实施,以教研组组织主题性的反思教学实践活动,引领教师用新的理念反思自己的教学,反思自己的成长,反思自己的发展。及时记录自己的反思所得。精彩的一刻、难免的失误、新颖的设想,并从中捕捉典型,撰写案例、设计反思、论文等,指导教学实践。反思每学期不少于5篇。
5.开展网络研修活动。充分利用网络直播系统,发挥名师工作室、骨干教师等教育资源的带动和辐射作用,提高研修质量,组织教师开展网络阅读交流活动,鼓励教师建立博客撰写网络日志,丰富教师成长档案袋内容;组织教师围绕典型课例开展网上议课活动,帮助教师诊断课堂、研究课堂、改进课堂,丰富教师课堂教学实践知识;组织教师开展网络论坛活动,围绕实践提出主题,运用网络对话交流平台展开探讨和交流,思路更宽了,问题也更容易解决了。在充分运用上述研修方式的同时,各任课教师还要注重从实际出发,大胆创新,探索不同风格与特色的专业训练方式方法。
6.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培养中青年教师。认真开展以探索构建“务实、高效“主题的培训和研讨活动。学校将建立相应教学教研制度,详细制定出新教材培训计划。加强对各学科教师的培训,使他们在实施新课程前,对新课标有所了解,有所认识。另外根据学校实际,通过参加县开展的构建“一校一模” 高效课堂活动,选拔评比业务水平高,教改意识强,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作为重点培养对象,让他们通过上研究课,参加评比活动,成为各学科带头人。对中年教师提要求,压担子,同时又给他们创造更多的机会展示才华,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教学和研究水平,带动更多的教师以他们为榜样。认真抓好青年教师的理论学习,在教师中开展读书活动,培养青年教师的读书习惯。对具有发展潜力的青年教师以其课堂教学流程的诊断分析为突破口,从课堂组织、课堂教学、教学研究等各方面把关。
7.课题引路,积极推进校本专题研究,以教科研促发展。坚持“立足课堂,营造特色,提高质量”的原则,以应用性课题研究为主。要瞄准教科研研究的重点、热点、难点,充分挖掘提炼。在课题研究活动中,充分发挥骨干教师、教研组长、课题组成员在教研方面的核心带头作用,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活跃我校的教研气氛与提高我校教研水平,为校本研修增添新的活力。
8.抓好“一人学习,众人受益”式培训。学校选派骨干教师或课改积极分子外出学习、培训,回校归来要求他们写学习汇报材料,并利用校本培训时间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传达学习精神。培训可采用作专题讲座、经验交流、上汇报课、学术沙龙、教师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产生一人学习,多人受益的效应。
七、本校校本培训的组织与保障
1、成立以校长为组长、教务主任、教研组长为成员的校本培训领导小组,明确职责,认真组织此项工作,确保校本培训工作顺利进行。
2、完善制度,加强督查。学习制度:每周二下午为校统一安排学习、活动时间,平时老师抽时间自学。考勤制度:凡属继续教育活动、学习,均由登记员作好考勤记录,将记录作为核定继续教育学时学分的依据。
3、检查、登记制度。按上期计划规定要求,开展六个一活动。有一本学习培训专用笔记本,作好培训学习笔记;每月一次教学反思;每学期一个案例;每学期一节研究课、一节自荐课,每人建一个班学生成长记录袋;每月提一个有关教育教学问题并组织研讨,对以上工作予以督查并及时。
4、认真考核,奖惩兑现。学校要把继续教育工作纳入对教师日常工作的检查考核中,对继续教育工作任务的履行,与教师评职、评先、评优、评骨干挂勾,对未完成此项工作学时学分的实行一票否决。
5、保证经费投入落实,为教师学习、培训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购置有关的图书资料、设备设施。
6、建立和完善教师继续教育的激励机制。把继续教育任务完成情况与年度考核、评优、评先、评职称挂钩。完善教师继续教育登记制度,建立教师完成继续教育任务情况与教师年度考核、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和教师工作岗位聘任相联系的制度。对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成绩优异的教研组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对不重视教师继续教育的部门及无故不参加继续教育的个人要给予批评和帮助,对延误培训工作的要进行必要的处理。
湖北省当阳市当阳桥小学 (以下简称“我校”) 就围绕教师教育理论素养的夯实, 课堂教学技艺的锤炼, 案例研究水平的提升, 多形式、多渠道、多角度开展了富有实效性的校本培训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一、加强制度建设
如何建立科学有效的校本培训机制, 充分发挥其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支撑作用, 是一个需要在理论上不断总结和实践中深入探究的问题。学校校长是校本培训的第一责任人;中层干部都具体蹲点一个学科、一个年级, 参与培训活动, 起到督促、指导作用;教研组长是校本培训的中坚力量和关键人物, 对教学具有一定的研究;在组长的带领下, 全体教师都是培训活动的参与者、行动者、研究者。建立纵横交错的校本培训的管理机制, 是开展校本培训的组织保证。
为保证校本培训活动有序进行, 学校还拟定了相关的管理制度, 如《教研组长职责》《教科研活动考核办法》等。通过完善制度保障和强化规章约束, 促使校本培训活动由被动变为主动, 由自发走向自觉, 由无序走向有序。
二、营造学习氛围
理念是行动的灵魂, 教育理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让教师积极、主动、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自主学习中去, 大胆进行创造性的教育教学改革和探索, 是推动校本培训有效实施的关键。
利用校本培训的时间将新教材的特点作为重点, 通过组织教师进行系统性学习、专题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来抓理论学习, 促进教师观念的转变。为此, 我校积极为广大教师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 精心挑选各种教育专业书刊, 让教师们经常了解到教育的新信息, 经常学习到鲜活的教育理论。
要给学生一杯水, 教师更需长流水。这就要求教师自主学习, 促进自身专业化成长。我们要求教师每学年至少研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 把自己认为好的教育思想或教学案例及时摘录下来, 每人每周至少学习1小时, 每月写一篇学习心得, 还不定时组织“读书沙龙”, 举办以“我与教育专著共成长”“塑师德、精师艺、铸师魂”等为主题的比赛活动。这样, 教师通过自主学习教育理论, 研读教育专著, 结合教学实践, 撰写教育叙事, 交流读书心得等使自身观念获得转变, 更使读书成为教师的一种生活习惯, 一种自发的需求, 从而提升了自己的文化底蕴和专业素养。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手段。学校组织教师开展白板应用培训与课件制作评比, 迫使老师自制课件并运用多媒体设备上好课。在学科方面, 学校除了对老师的专业知识进行培训外, 还选派教师参加省市的培训学习, 同时分批组织教师到省直属重点小学观摩学习, 拓宽视野。
三、进行专业引领
校本培训是基于学校, 以学校为单位进行的, 但是不能局限于本校。要想得到实质性的进步, 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开展多样化的培训是一个关键因素。
为了更好地培养、造就一批业务过硬、师德高尚的教师, 我们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利用五年的时间对学校教师实施“素质提高工程”, 形成各级各类教师的培训梯队。在几次商讨后, 我们拟定了“当阳桥小学教师分期外派跟师学习方案”和制定了一套“当阳桥小学教师跟师学习的文本资料”。从2011年春季开始, 分期分批地组织教师到有先进教学理念和优质教学资源的学校跟师学习培训, 观摩取经, 为老师们搭建“交流平台”, 以开阔眼界、拓宽视野。学习后的老师将在校内讲“引路课”和“示范课”。对每一个外派学习的老师, 学校都有明确的要求:
(1) 师徒结对。
跟师学习要处理好“导师与学员”关系, 履行学员的职责, 有正确的自我定位。
(2) 身临其境。
跟师教师要身临其境地进行持续的、随时的、细致的观察与体验, 从导师那里获得真实、全面、深刻而又强烈的印象, 来指导自己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
(3) 经验借鉴。
武汉水果湖小学为跟师教师所提供的“现场体验”, 如同一面镜子, 将会产生明显的“认知、行为比较”效应, 跟师教师要不断反思, 为自己的行为改变或调整提供动力与目标。
(4) 合作伙伴。
专家导师和跟师教师要尽可能通过平等交流、合作研究、相互讨论等多样化的方式, 实现取长补短的目标。
(5) 自主学习。
跟师教师要主动地判断自己的学习需求, 确定学习目标, 选择学习资源并评价学习结果。
经过为期一周的“跟师学习”之后, 教师们满载而归。返校后, 每个人都精心准备了一节汇报课。汇报课精彩纷呈, 其中何卫红老师执教《体积和体积单位》、江德荣老师执教《解比例》, 他们巧妙又贴近生活的教学设计、良好的课堂组织艺术与独特的教学风格, 无不令人欣喜与赞赏。更难得的是, 何卫红老师已年近50岁了, 对电子白板和课件教学都是相当陌生的。但为了把这节课展示好, 他虚心请教同行, 精心设计课件, 不断练习白板操作技术。课堂上一改往日严肃拘谨的教学风格, 始终面带微笑, 尊重鼓励学生, 把一节难度很大的有关几何知识的数学课上得生动、上得精彩。听课教师和学生不但被深深地吸引了, 同时还被深深地感动了。
同时, 在听汇报课之后, 我们特意安排了跟师学习教师的专题报告会。他们有的与我们分享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 有的与大家交流培训的心得。这样的学习相得益彰, 令人受益匪浅。
四、鼓励互相学习
新教材需要教师协同作战, 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加强集体备课、互相听课和评课, 才能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形成好的氛围。
集体备课是我校长期倡导并努力实施的一项措施。同学段的教师群策群力互相备课、互相听课、互相评课。每位听课教师 (即评课教师) , 对上课教师所上的那节公开课评议“肯定一条最值得借鉴的优点、找出两条突出性的问题、提出三条有操作性的建议”, 以帮助上课教师改进其存在着的问题。
此外, 为了顺应教改的发展, 我们将探索跨学科、跨年级的培训新格局。使学科之间、年级之间可以相互衔接, 可以取长补短。我们教导处想方设法开通多种渠道, 为教师跨学科、跨年级听课搭建平台。这样互相的学习才不至于走形式, 而是有实效。
五、开展集体研讨
邀请教研员来学校进行教学现场指导。实践证明, 这是最有效的形式, 也是最受教师欢迎的形式。我们的老师普遍觉得, 教研员与教师零距离地接触, 教师的收获最大。负责教学的领导也要深入教学一线, 将“随堂听课、课后评课”作为常规, 促进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提高和教师的发展。
为了让校本培训带动校本教研, 我们还采取了“请进来”的培训模式。2011年10月, 武汉市水果湖第二小学罗校长带领四名骨干教师送课来到了我校。当阳市教育局领导、市教研室教研员等亲临现场观摩、指导, 附近兄弟学校的教师们也都纷纷前来学习, 这一活动掀起了一股教研热潮。它不仅让我校的老师们足不出户就开阔了眼界, 增长了见识, 而且在共同研讨中获得了感悟。
关键词:校本培训 有效实施
【中图分类号】G451.1
校本培训对教师产生的经常性、直接性影响是其它教师培训所无法比拟的。所以,大力推广校本培训并确保其有效实施应该成为教师教育和师资队伍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和中心工作。近几年来,我校着眼于教师群体素质的提高,着力于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从本校实际出发,以本校师资为基本教学力量,坚持开展卓有成效的校本培训活动,来提高教师的群体素质,逐步完成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学者型、创新型的转变,从而适应学校课程改革和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一、校本培训要坚持本土性
校本培训的目标应以解决学校问题、促进教师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我校在校本培训和校本研修活动中都创造出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有的还形成一些特色鲜明的亮点和成果.这本身就是良好的培训资源,无论是成果本身还是创造成果的教师,都是学校可以通过发挥示范作用产生辐射效应的载体和途径。校本培训的地点以校内为主,这样做既可以减少培训对正常工作的影响,也便于发挥校内设施设备,重视提炼了本校的亮点和特色,发挥骨干示范作用,将培训与解决实际问题更紧密地结合起来, 在节约经费的同时扩大培训面。还是宣传名师、创造名师的便捷方式.
二、校本培训要坚持专业性
当前的校本培训更多的是“通识培训”,即以教育理念、教育策略、教学模式、教学艺术等为主要内容的培训。这些固然重要,其实我们要当一个好的老师,能不能很好地启发学生,课讲得比较精彩,让同学们听得很有兴趣,主要不在于他是不是掌握教育思想、对教学法有多么深刻的体会,关键还是在于他自己学术水平的高低,在于他本身对这个问题理解的程度。新课程理念推崇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推崇探究性学习,而这一切对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绝不是单纯学习、复制新课程的理论及他人成功的教学模式就能达到的。经我校100个教师调查表明,“教师最需要的培训内容是学科专业知识,占85.5%”。基于此,学校领导和广大教师首先要达成一个共识:通识性培训只能向教师提供条件性知识、本体性知识,学科专业知识才是教师安身立命、专业发展的根本,是学校教学质量、教学品味提升的根本。
三、校本培训要坚持梯次性
校本培训应面向全校教师,即促进全体教师的成长和发展,同时又要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分别组织培训,即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的层次和需要,进行教坛新秀、青年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精英教师和名师五个梯次的培训,把握因材施教、分类指导的原则,设计不同培训内容,采用多种培训方法,使各个层面的教师都能立足自身基础得到有效发展,切实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如对新教师培训,进行职业道德规范、政策法规、新课程标准、教育理论和课堂教学基本功等方面的培训,确保达到一年内培训时间不少于30学时,使新教师尽快完成角色的转换,在试用期内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熟知教育教学常规,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基本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对骨干教师的培训要发挥二次培训的作用,促使其向优秀教师发展为主。
四、校本培训要坚持激励性
建立激励机制的目的是调动校本培训组织者和参加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应包括反馈机制、保障机制、奖励机制、导向机制。根据教师新的培训现状,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和促进办法,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專业技能,从而对教师的培训进行有效的支持。学校要注重对培训成果的提炼和总结,并以恰当的方式向有关单位和人员传达,扩大社会影响力和认可度.特别是要对优秀成果进行表彰奖励,引导全体教师把精力转移到基于教学实践的探索和研究上来,走研究型教师发展之路.
1.以评促教。由学生、家长和社会共同参与评价,采取问卷调查和访谈等形式,把评价结果作为教师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对教师专业成长进行有效地支持。
2.进一步规范人才选拔制度。对专业水平提高较快的中青年教师优先提供评优选先、外出学习的机会。
3.对专业素养高、进步快的优秀教师委以重任,由他们担任相关课题主研或某领域的主要负责人,为其充分发挥个体的潜能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迅速地成熟起来。充分利用好骨干教师的资源优势,发挥好他们的示范辐射作用,积极支持他们参与各级各类的研讨指导活动。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展示机会,创造更好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让他们享受到自我价值实现、社会认可的喜悦。
五、校本培训要坚持保障性
1.组织保障:在校本培训实施过程中,校长的作用十分关键。要想把学校办学思想贯彻下去,要想解决困扰学校发展的困难和问题,同时使得教师的培训实在、有效,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在于校长 因此,学校专门成立教师培训领导小组,明确校长是校本培训的第一责任人,由校长担任组长,副校长、教导主任、各科骨干教师为成员,负责教师培训工作的指导、督察、帮助、评价、资料归档以及阶段工作总结反馈。由教导处具体实施,要把培训情况纳入学校目标管理体系,建立促进教师和学校发展的校本培训考核评价制度,评价结果与教师评优评先、晋职晋级挂钩,做到培训、考核、使用、待遇相结合,建立健全教师培训奖惩制度,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培训,切实保障教师的培训时间和培训效果,全面调动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推动校本培训工作深入开展。
2.制度保障:建立健全校本培训制度,要把校本培训列入工作计划,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合理安排、科学设计年度教师校本培训内容,完善培训登记制度,改进学分记录方法,全程监督和管理教师参训情况,从人力、物力和时间上确保全校教师全员参加,高质量完成培训任务。
3.经费保障:进一步加大对教师培训经费的投入,确保从公用经费中专项列支,每年不低于5%的经费专款专用。对校本培训的所有工作和活动,学校在经费上都给予充分保证。
参考文献:
[1] 傅建明.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教师与校长[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
[2] 毕田增 赵敬春.走进校本学习与培训[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
[3] [美]Bruce Joyce,Beverly Showers著; 唐悦 周俏纨译.教师发展——学生成功的基石[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一、领导重视,创造条件,为校本培训服务。
1、完善领导组织。成立以白文博为组长、分管副校长梅川剑及教务主任白思敏为主要负责人的领导小组,并明确了各自工作职责。白校长为校本培训第一责任人、策划者,全面负责校本培训工作;教务处为培训组织机构,白思敏负责校本培训工作的安排与落实,徐宪业负责校本培训工作的学时统计和博客等工作。学校设置了教研组和备课组,各教研组长负责本教研组校本培训工作,指导有关备课组活动。
2、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传达盛市、县有关校本培训的新文件、新要求,研究部署新一轮的校本培训的开展,制订了《萧江三小校本培训发展规划》。
3、健全培训机制,是校本培训顺利开展的保障。制订了《萧江三小校本培训管理制度》、《萧江三小教研组建设方案》《萧江三小教师外出学习培训汇报制度》、《萧江三小教学量化实施细则》等制度。
4、多管齐下,为校本培训搭建平台。分年段、分学科排空半天时间,进行校本培训、校本教研学习。为校本培训提供了时间的保障,并把出席情况列入教师日常考勤中,与教学量化挂钩。在教师培训的费用上从不吝啬,除了正常参与上级教研部门组织的各类教研培训活动之外,还确保我校制定的各项制度的落实和各项活动计划的实施,创造机会,让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外出培训学习。同时添置必要的研训设备,拓宽教师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学校200平方米的阅览室,学校校园网开设校本培训专栏,为广大教师提供学习资料,为做好培训活动作了有效的保障。
5、制订比较详细的可执行的年度计划。学校将校本培训计划纳入学期工作计划。教务处制订每年度校本培训实施方案并检查执行情况。严格执行教师继续教育登记制度。参加校本培训是每个教师的权利,更是每个教师的义务,全体教师必须按规定完成相应的培训计划。认真记录,并做到及时消化,应用于教学。
6、学校加强对校本培训过程的管理,做到了培训时间、内容、人员、考评“四落实”,做到主讲教师有讲稿、听课教师有笔记、学校有记录表、签到表及活动照片。学校负责对教师参加校本培训的情况进行考核登记,对培训过程进行检查和督促,建立健全教师培训的业务档案,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确保培训任务的完成。
二、开展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学校每年订阅书籍、杂志,不断补充图书阅览室教师需要的图书,给老师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开展全员读书活动,每位教师每学期阅读一到两本与自己的专业相关的书籍,写读书笔记、心得。本学期,杜秀英、缪迎春的语文课堂练习设计分别荣获市一、三等奖。
2. 为切实提升教师学科命题能力,切实把握教学重难点,开展期中学科命题评价研究活动。周金叶、胡小平、杜秀英参加县学科命题比赛,杜秀英获市学科命题三等奖。
3. 开展校本专题培训活动和教学技能培训。为提高培训的实效性,精心制定每次活动方案、主题。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培训,认真聆听专题报告,随听随反思,得到许多有益的启迪,开阔了教师的眼界,活跃了教师的思维,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XX年8月,申王雅校长组织教师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师德培训;9月30日,县发展中心黄德钦主任对全校老师进行一次教科研培训。11月13日,吴振都老师为全体教师进行一次教育技术培训。
5月7日,白文博校长以《师德新思考》为题的师德培训;5月2日,夏海虹、吴小青、薛爱霞举行先进教师交流会;全校教师参加浙江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技术培训;安排杜秀英等教师参加90学时集中培训。加强校本培训专业博客建设。
4.走出去学,请进来指导。通过请进来走出去活动,开阔教师视野,提高教师的素质。邀请县发展中心钟振环、姜丽青等老师来我校教学调研。通过调研,指出各学科教学方向。本学年,组织了160多人次的教师外出参加各级教研部门的教研活动学习,每次外出学习回来,按《萧江三小教师外出学习培训汇报制度》学习心得体会等汇报工作。鼓励教师积极进行教学反思,积累教学经验。
5.以教研组为阵地,扎实开展主题教研。
校本培训除了全校集中性的活动由教务处策划之外,其余的培训内容,培训方式方法都有各教研组长自行设计,自行策划,各教研组都展示了自己的特色。
(1)校本培训要充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阵地的作用,定期召开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会议,为校本培训做好宣传,提高认识。为了更好地发挥教研组的作用,修订与完善《萧江三小教研组建设方案》,调整量化的分值,突出“研修活动”板块的比重,纳入每位教师完成校本培训的情况。每学期根据各教研组的完成情况,作好考评量化,评出优秀、良好、合格教研组。
(2)教研组活动正常、有序,落实集体备课、公开课、评课等活动,让教研组长成为校本培训的主力军。为了更好地推进新教材的实施,我们强化课堂教学的研究,针对新课程改革的疑难问题,我们有目的地组织教师听骨干教师的引路课,领导的示范课。在评课过程中,着重对课程标准的落实、课程理念的把握、新教材的认识和使用以及存在的困惑、疑虑进行了平等、民主的交流。评课以教师的反思为主,共同探讨在新的课程改革中,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最好途径。各学科开展了6次以上的集体备课活动,各教师完成1次以上的公开教学和评课活动。
(3)深入开展真实有效的教研组教学研究与实践活动,努力追求教研活动的实效性。各教研组能基于教育教学疑难问题开展“一人一课”和“主题教研”活动,教研组长根据本组实际需要确定主题,通过主题学习、个人初备、集体备课、课堂实践、二度反思,最后以上课、磨课、评课的形式向全校老师展示,让大家共享每次活动。教研组长负责考勤、材料整理等,这样的主题教研,能解决教师实际问题,每次主题教研活动,主题明确,过程记载详实,不仅张扬教师个性,更加注重了团体协作,凸显了集体智慧,提高了主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受到教师的普遍欢迎,也成为我校校本培训的一大亮点。
6.以“教育共同体”活动为契机,发挥校本培训的辐射作用。
依据《萧江三小教育共同体实施方案》,积极发挥领衔作用,在做好常规工作的情况下,开展资源共享、教学科研等工作,把萧江三小教育共同体工作落到实处,发挥了领衔学校的辐射作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1)19月30日,举行萧江三小教育发展共同体,提高科研意识、提炼科研成果。萧江三孝萧江五孝塘北小学、渔塘小学等4所共同体成员学校的全体教师参加了教科研培训,提高了共同体教师对读写互动有效性的认识。通过这次活动,提高了共同体老师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把萧江三小教育共同体工作落到实处,大大加深了共同体学校之间的了解,增进了教师的友谊,达到了共同促进的目的,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2)4月18日,举行萧江三小教育发展共同体心理健康知识培训。萧江三孝萧江五孝塘北小学、渔塘小学等4所共同体成员学校的全体教师参加了培训。通过这次活动,提高了共同体老师对心理健康的认识,更好的利用心理健康知识为教育教学服务。大大加深了共同体学校之间的了解,增进了教师的友谊,达到了共同促进的目的,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7.加强对新教师、骨干教师的培养培训工作。
为了促进青年教师、新教师、骨干教师的快速成长,我们制定了《萧江三小骨干教师培养计划》、《萧江三小新教师培养计划》,并按计划开展了一系列的指导帮扶活动,促进新教师、骨干教师的的快速成长。白洪岳先后获得县现场写生一等奖、县中小学美术教师优秀美术作品油画《小女孩》二等奖、县中小学美术教师专业知识竞赛一等奖、县中小学美术教师基本功教育理论三等奖、国画创作二等奖、色彩命题默写一等奖、平阳县中小学美术新教师课堂教学二等奖;周金叶先后获得县教学设计三等奖、县教学反思二等奖、县学科命题二等奖和县优质课评比三等奖等成绩。
市语文课堂练习比赛中:杜秀英、缪迎春的语文课堂练习设计分别荣获市一、三等奖。梅川剑、范姿姿《立足规范、关注细节、凸显特色》论文在市级刊物发表。
县教科研论文和案例评比中,杜秀英等6位获县二等奖;胡小平等9位获县三等奖。孔喜悦等老师指导的学生读后感比赛分别荣获县一、二、三等奖;儿童诗征文比赛,获县一等奖一篇,三等奖四篇。
8.加强课题研究,为校本培训提供科学依据。
加强教科研工作,完善课题管理制度,加强课题过程管理,继续坚持“务实、管用、先导、求精、创新”的教科研工作方针,倡导从教育教学实践问题出发,做好问题――专题――课题的转化,使问题课题化、工作科研化、结果成果化。以加强课题管理和指导为突破口,做到管理到实处,指导到要处,提炼并打造精品课题,提高教科研工作品位和质量。县级课题已顺利结题,邵小燕《小学互批作文的实践探索》和白文博《农村小学写字教学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均获县课题成果二等奖。
三、校本培训效果
1、校本培训是教师继续教育的主要形式,学校是教师继续教育的主阵地。广大教师真正学有所得,学以致用。终身教育理念已经初步形成,教师们深切地认识到,接受终身教育不仅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也是自身发展、自身生存的需要,提高了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自觉性。
2、探索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师继续教育运行机制,我校构建了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核心的校本培训模式:“集中培训、个人自学、教研培训”有机结合的继续教育运行机制初步形成。
3、推进了教育科学研究的进程,教师的科研意识、科研能力有了显著提高。广大教师结合教育教学实践,撰写了教学随感、案例分析、科研论文。
四、校本培训后的反思
1、教师的认识。尽管学校领导再三强调校本培训的重要性,但有些教师仍对此认识不足,思想上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对过去的教育教学思想未能认真加以反思,教师的理论学习仍要加强督促。
2、活动的形式。这些教师认为校本培训只不过是走走过场而已,热情不高,主动性不强。没有兼任学科老师的校本培训不能落实。
又是一年过去,自己的培训进行的如何呢?在此,我将2013年的自培工作做以下总结:
一、基本情况概述:
一年来,积极响应上级有关继续教育的政策要求,为了明天的教育而不断充实自我,始终自觉学习“十六大报告”和邓小平理论,关心国家大事,注重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积极参加高学历培训,教育教学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取得主要成绩:
1、新课程实验已经进入正式实验阶段,为了保证新课程实验能健康顺利开展,重要的是教师要树立的新课程理念,要以新课程的理念指导实践,在实践中进一步领悟新理念。为此,我非常重视学习,平时认真阅读教学杂志上有关新课程改革的文章,学习教科研专著,认真听讲座,积极参加校本培训,2、为了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我还虚心向同行们学习,积极参与教研组的备课、听课、评课、观摩、研讨活动,不断吸收新鲜血液,以适应现代化教育的需要,使自己的课堂教学跟上时代发展的脉搏。我平时还及时进行实践反思,写出教后感。
3、认真贯彻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深入领会《公民道德建设纲要》的职业内涵,对照、排查、纠正不良行为,树立爱岗、敬业、爱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习惯,杜绝了一切有悖于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
4、积发表论文一篇,极参加计算机和多媒体培训。时代在发展,新的世纪新的转变,不学习就会落伍,不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就不能带给学生丰富的知识,为此,不管是校内还是校外组织的计算机培训,本人均积极参加。并且按上级要求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校本培训。
5、搞好了自学自培活动,结合个人、学校实际,认真学习了《教科研课题研究基础》等专题学习,并认真作笔记,目前自学笔记达1万字。
6、认真组织和参加课题的研究实验工作,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角色的探索与研究》正在研究实验之中。
三、存在的不足及今后努力方向:
由于平时的时间紧,教学内容多,教学研究的时间教短,在经验上均有一定的缺乏,理论知识匮乏,故教学中创新的力度和效果不大;对多媒体计算机的学习研究不够深入,技术还停留在教浅的层次上;教科研方面投入的时间精力有限,取得的科研成果较少。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围绕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战略目标。以提高教师师德素养和业务水平为核心,深入学习贯彻《关于安徽省“十二五”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在寿县教育局、瓦埠学管委指导下,全面实施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有效学习” 为专题的新一轮继续教育校本培训。以有利于促进学校更加有效地实施新课程改革,提高办学水平;有利于适应终身教育要求,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有利于更新培训观念,变革培训模式,立足校情,开拓创新,构建新的培训内容体系,切实增强校本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实践性和实效性。坚持“夯实基础、面向课改、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的原则,以培养师德修养高尚、业务素质精良、教学技能全面、教学基本功过硬,具有一定教科研能力,能适应新课程改革需要的教师队伍为目标,大力开展校本培训工作,把学校建设成一个学习型组织,让全体教师在个人反思中提升,在同伴互助中发展,在专家引领中完善自我,更好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二、培训目标:
1、要根据省实施意见的总体目标制定计划,围绕“聚焦‘提高有效教学能力,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总目标,通过多种有效途径,分类分层分岗按需施训,使广大教师的师德水平与综合素养进一步提升,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进一步更新,实践与应用能力进一步发展,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2、通过校本培训,使教师形成共同的学习愿望,改善心智模式,转变教育理念,明确教育发展方向,树立自我发展目标。
3、以新课程改革为导向,深化培训工作,加强队伍建设,促进
教师的自主成长和提高,建立现代教育思想,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通过培训,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本学科发展动态,加强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的联系,不断探索学科改革的突破点,促进每位教师专业发展。
5、通过学习、借鉴,进一步培养教师在工作中的学习意识与习惯,指导教师学会学习,学会反思,能取人之长,补已之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和教育创新能力,为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1、成立校本培训领导小组。
(1)组 长:王安全
组 员: 曹华贵 张友亭朱世华 李緖超 张友桃 张余家
(2)充分发挥本校的培训资源,以优秀教师的宝贵经验和丰富教育教学阅历引导广大教师。视学校新课改中出现的问题现象请他们作报告、剖析,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引领教师们更快更好地参与新课程改革。
2、围绕自身教研课题组织教师自主学习。教师在工作中的学习是校本培训的显著特征,教师要围绕自身教研课题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广泛阅览教育类报刊、杂志及专著,并围绕各自课题认真做好富有启发性、指导性的理论学习笔记,定期撰写学习心得。
3、举办读书笔记展览活动。学校推荐有关“有效学习”专题的教育论著,作为本学期自学内容,要求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认真阅读,作好笔记,以增强教师们的理论涵养与人文素养。并在此基础上定期组织老师进行交流并写读书心得,以此促进教师不断学习,形成浓郁的学习氛围,推进学习化组织建设的进程。
必读书:“有效学习指导”专题读本——《现代学习理论与学习心理分析》、《学习策略方法教学问题诊断与导引》。
选读书目:皮连生的《学与教的心理学》、夏雪梅的《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石中英的《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袁振国著的《教育新理念》(第二版)、陆志平、辜伟节的《新课程:我们怎样上课》、梅霆、林建中的《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方法的研究与探索》等。
4、与德育、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心理健康素质。
5、采用走出去、请进来、师徒帮带、网络交流、自学等方式,组织教师听专题讲座、学术报告,观看专题录像,经常浏览教育信息网、瓦埠学管委网站等教育信息,利用课题组活动、教研组活动等进行形式多样的学习,使全体教师在原有基础上都能提高教科研业务水平。
6、充分利用“安徽教师工作室”这个学习的平台,鼓励教师上网学习和查阅资料。借鉴他人优秀教学模式。建立教师专业成长博客档案,将教师的学习计划、学习笔记心得、撰写的案例反思论文等整理归档,使教师们能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学习成果与点滴进步,发现不足,随时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
四、培训内容及形式:
1.师德培训: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在校内开展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强化教师自我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坚持依法施教。抓住“提高教师职业理想和践行师德能力”重点。紧密联系“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为生服务活动。
2.教育理论和专业知识培训:根据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的要求,围绕新课程实验,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和学科专业培训,使教师
具有较高的教育理论修养和先进的教育理念,自觉将新课程的理念转变为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不断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
3.教学能力和教育行为培训:按照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开展教学实践和技能培训,帮助教师不断提高现代教育技术和课堂教学整合的能力,引导教师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育教学行为,并以“教学论坛”等形式对教育教学问题进行分析、反思、实践、总结,促进教师综合能力的提高和专业化成长。培训书目:《现代知识观与学生能力培养》。
4.教育科研能力培训:以目前学校正在研究的课题为载体开展教育科研基本理论及方法的培训,指导教师确立课题,撰写研究方案,有效地开展教育科研,将教育科研工作融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融入学校的学习型教育环境建设中,逐步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
5.自我总结、自我反思。
通过学习,使教师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下,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诊断与评价、研究与分析的自我反思。一是反思教育教学理念;二是反思教育教学行为;三是反思教育教学个性;四是反思教育教学科研;五是反思影响和制约学校发展的问题;六是反思德育工作的途径和实效;七是反思学校管理和学生管理工作。从而实现认识上的升华与飞跃,为开展教育实践创新奠定基础。每人每学期必须有一篇论文、一篇教学设计、一篇案例反思在网上与大家交流。
6、培训形式:集中学习“有效学习指导”专题读本-《现代学习理论与学习心理分析》(公共科目);听取专题讲座、学科教学最新动态与发展趋势的研究、2011年版与实验稿的《课程标准》学习内容要点比照、课堂展示、实践反思等。
五、时间安排:
1.学校集中培训,每周一下午集中培训、业务学习或政治学习。
每次时间不少于1小时。如有事不能如期参加,请自行补学。
2.教研组的学习交流为间周一次(双周二下午),进行集体备课、教学研讨、评课等。
3.教研组每月进行一次读书交流活动,交流读书感悟与收获。
4.教师树立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的意识,常浏览“安徽教师工作室”、寿县教育信息网、瓦埠学管委或其他各教育、文学网站。勤读好书,勤动笔。
5.按时参加县局安排的暑期“继续教育集中培训”,不得缺席。
6.参与上级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培训的人员要认真完成培训任务。
六.校本培训过程管理与考核
1.做好培训情况记载。包括:参培教师、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培训时间、授课教师、培训结果、教师发言情况等,作为教师考核的第一依据。
2.重视培训过程资料的积累。包括:文件、制度、计划、总结、培训教材、培训活动情况记载、考勤登记、考核材料等。
3.考核。把教师平时的学习笔记、听课记录、学习体会、案例分析、研究论文等材料和教师参加培训的考勤情况,作为教师考核并获得校本培训考核的重要依据。先由教师自我评定,再由学校考核审查后认定,并按不同的得分给予不同的评定。优秀者被评为校学习型教师。
方兴中学“校本培训”领导组
2013年6月
方兴中学2012年校本培训
工
作
计
划
一、当前农村中小学校本培训实施与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1. 没有理顺校本培训管理机制, 管理上存在校本培训与校本教研脱节的问题
据中心学校 (完职中) 校长、中心学校 (完职中) 分管师训工作副校长、中心学校 (完职中) 分管教研工作副校长反映, 当前中小学校本培训实施难以有效开展, 其中一个非常重要原因就是没有理顺校本培训管理机制, 管理上存在校本培训与校本教研脱节的问题。石门县中小学校本培训、校本教研一直沿袭双线管理模式:即校本培训为“教育局组织人事股—中心学校 (完职中) 分管师训工作副校长—中小学教师”, 校本教研为“教育局教研室—中心学校 (完职中) 分管教研工作副校长—中小学教师”。这样势必造成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两张皮”现象, 分管师训工作副校长和分管教研工作副校长“各开各的会, 各干各的事”, 两者工作上互不搭界, 教师们无所适从。据调查反馈:15%教师认为“校本培训与校本教研互不相干, 没有必然联系”, 20%教师反映“学校分别建立校本培训与校本教研档案, 教师疲于应付”。校本培训与校本教研本来是有机联系的整体, 因为管理体制的不顺, 在教师中造成了啼笑皆非的尴尬局面。据调查, 这一现象不仅仅在石门存在, 在常德市其他县 (市) 乃至湖南省各州市教育系统也普遍存在, 可以说, 这是影响校本培训有效开展的一个痼疾。
2. 强于校本培训宏观理论培训, 弱于微观实践指导
笔者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检查验收中了解到, 当前中小学校本培训工作有百花齐放的一面, 但也发现很多学校为了应付上级检查或领导心血来潮, 临时组织一些培训, 针对性差, 缺乏规划, 效果低下。究其根本原因, 有学校缺乏培训整体规划的原因, 也有业务部门少于督促、指导的原因。据调查反馈:85%教师反映“教研室教研员只是忙于组织全县教师教学比武、论文评奖或组织全县中小学期考出卷工作, 对校本培训不闻不问”, 而80%教师反映“教师进修学校教师忙于继续教育集中培训、骨干教师培训、校长培训等院校式集中培训, 而涉及到校本培训也只是宏观理论指导, 很少深入基层学校进行微观实践指导”。据对县教育局教研室、县教师进修学校调查, 县教育局教研室办公经费非常有限, 没有校本培训专项列支, 而县教师进修学校师训办公经费连维持正常办公都困难, 只能对局部地区学校进行一些专项指导。
3. 农村中小学校本培训存在许多认识上的盲区与误区
校本培训作为教师继续教育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形式, 对于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提升教师教育技术素质, 提高学校教育整体水平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据调查, 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领导到教师都存在许多认识上的盲区与误区。一是部分领导认识上肤浅不到位, 校本培训理念缺失。据教育行政干部座谈会调查反映, 一些学校领导认为“教师校本培训劳民伤财, 是新的形式主义”;有的将校本培训工作和学校抓教学质量工作对立起来, 认为“抓校本培训工作, 不如抓教学质量见效快, 教师发扬‘蜡烛和春蚕精神’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比什么都重要”。据县教师进修学校反映, 部分学校领导将组织校本培训作为反对教师参加集中培训借口的“挡箭牌”, 说“集中培训的内容, 我们已经培训过”等等。二是部分教师理解上有偏差, 校本培训观念模糊。据调查, 在校本培训认识上, 全县教师呈现“金字塔”式结构, 在《调查表》上回答“校本培训对于提升教师整体素质, 促进专业化发展作用很大”为“是”的“县城学校教师—乡镇初中、完小教师—山区村小、点小教师”、“35岁以下教师—45岁以下教师—45岁以上教师”、“完职中教师—初中教师—小学教师”依次递减, 这不得不令人堪忧。据调查, 石门县山区中小学教师平均年龄48岁以上, 这部分教师如不加强校本培训, 日趋严重的城乡教育失衡将会越来越加剧。据《调查表》信息和教师座谈会反映, 有两类教师对校本培训的认识不十分到位:一类是45岁以上中老年教师, 在回答“什么是校本培训”问题上能正确作答不足15%, 他们有的人认为, “参加校本培训的原因不是在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而是为了捞几个继续教育学分, 怕影响以后拿退休工资”;另一类是已评聘为高级职称的教师, 回答积极性不高的原因时, 75%教师选择“缺乏动力, 有‘船到码头车到站’思想, 觉得再培训, 再提高已没有多大实际意义”。
4. 农村中小学校本培训实施存在资金瓶颈问题
根据国家和湖南省的要求, “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继续教育经费, 在教职工工资总额1.5%范围内, 由事业费开支”;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费按照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 用于教师按照学校年度培训计划参加培训所需的差旅费、伙食补助费、资料费和住宿费等开支”。但据调查, 这一政策落实情况不容乐观, 石门县2008年师训经费仅到位40万元, 其中20万元用于师训基地建设。据《调查表》信息反馈:教师继续教育集中培训仅仅报销校长培训、骨干教师培训、班主任培训等少部分培训经费, 而信息技术高级培训、普通话培训、中小学继续教育轮次培训经费则完全由教师个人买单;同时全县仅50%不到学校安排了校本培训专项资金, 而95%村小、点校基本没有校本培训开支。由于资金瓶颈问题, 学校只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在自己能力可能的范围之内组织培训活动, 这样受经济状况的制约, 培训的质量势必受到影响。据《调查表》反馈:40%中心学校近5年没有组织出县学习或参加教学比武等教研活动;90%村小、点校教师除参加中心学校组织的寒暑假集中培训外, 几乎没有参加任何校本培训活动。
5. 农村中小学校本培训运行困难重重
据调查, 当前农村山区校本培训运行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部分学校没有结合实际制定培训整体规划, 据查阅中小学校本培训档案资料反映, 50%学校校本培训方案近乎雷同, 这些方案没有根据不同的校情、师情、学情对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培训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因地制宜制定;二是校本培训师资短缺, 除了完职中、县城学校和部分距县城较近的初中、完小外, 90%以上学校都存在这方面的问题, 少数学校开展校本培训时, 授课教师临时指定, 其中领导占多数, 个别学校讲课教师竟然通过抓阉的形式确定, 这部分讲课教师专业理论素养不高, 专业引领能力不高, 前沿知识缺乏, 培训缺乏实效。据调查反馈:70%教师将“校本培训效率不高原因”归结为“校本培训师资素质不高, 专业知识不具备前瞻性, 教学方式、方法上没有引领能力”;三是校本培训内容陈旧, 据调查显示, 许多学校把校本培训的内容简单理解为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教师教学经验介绍、领导会议报告、示范课展示等。据《调查表》信息反馈:60%教师将参加校本培训兴趣不高原因归因于“培训内容陈旧、单调乏味”;四是校本培训模式单一, 据调查80%学校沿袭采用了专题讲座、集中观摩、教师自学等校本培训模式。这些单一的校本培训模式缺乏培训层次性、互动性, 培训实效可想而知;五是校本培训评价体系不健全。据调查, 目前对教师校本评价主要考察教师备课、听课笔记, 作业批改次数等一些教学基本功方面内容, 评价内容不全面, 体系不健全, 评价不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 缺乏激励性。据《调查表》信息反馈:59%教师反映“学校校本培训评价体系是‘旧瓶装新酒’, 不利于教师专业成长”;六是校本培训管理随意性较为严重。目前校本培训管理、学分填写权利在学校, 许多学校领导认识肤浅, 为了检查验收蒙混过关, 便出现了在《教师继续教育记分卡》校本培训一栏胡乱填分的现象。
二、当前农村中小学校本培训的对策建议
为推动新一轮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工作,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全面提升教师实施素质教育能力和水平, 切实发挥校本培训在教师教育中的作用, 笔者特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 理顺校本培训管理机制
笔者建议要理顺校本培训行政与业务管理体制, 有必要尽快将教研室、信息中心从教育局中剥离出来合并到进修学校, 组建师资培训、教研教改和教师学习资源中心, 实现教师进修、教研、科研、电教等相关部门和机构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合理配置, 形成“研、训、管”三位一体的模式。新一轮继续教育将突出网络培训和校本培训模式, 根据这一变化, 县教师进修学校职能必须适时转换, 实现行政任务式培训向满足需求服务式转换。一方面, 要不断丰富校本培训学习资源, 要根据全县不同地区、不同层次教师特点提供有针对性的校本培训网络学习资源, 同时, 要及时收集基层学校教师需要, 开列培训菜单, 开设网络培训讲座和bbs论坛, 满足山区学校教师多层面的培训需求;另一方面, 要变过去请进来集中式培训为走出去分散式培训, 可采用培训教师和中心学校、完职中“捆绑式”的方法, 培训教师定期参加指导基层学校校本培训实践, 指导制定规划, 参与校本培训授课等等。教育局、进修学校对基层学校、培训教师校本培训进行整体考核, 将参与校本培训年终考核情况作为教师职称、职位晋升的重要依据。为解决学校校本培训盲目性和随意性的问题, 笔者建议建立“申报-立项-实施-督导-验收”校本培训程序管理制度, 分别明确教育主管部门、教师进修学校、中小学各自职责, 强化考核评估和奖惩, 引领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有序有效开展。县教育局组织人事股要强化校本培训行政主管职能, 及时做好教师进修学校和基层学校校本培训督查、评估与考核工作, 把学校校本培训情况与学校评先、校长工作业绩、升迁、评优挂钩, 推动校本培训正常运转。
2. 创优校本培训工作硬环境
校长是校本培训第一责任人, 校本培训工作的硬环境建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长办学理念及社会责任感。故此, 笔者建议一方面教育局组织人事股要与校长签订校本培训工作责任状, 将校本培训工作纳入岗位刚性目标;另一方面, 要开展校长校本培训专题培训, 对校长进行洗脑, 使之对校本培训概念、意义、作用理解, 把握校本培训内容、形式、方法、模式, 转变观念, 明确校本培训的社会责任感, 将校本培训工作纳入学校全面工作之中, 进行统筹安排。同时, 学校要加强宣传力度, 营造校本培训的氛围, 使校本培训能深入教师人心, 消除教师的那种认为参加校本培训就是为了得到几个学分的错误思想, 使教师真正明确校本培训对自身发展或学校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另外, 建议教育局出台中小学校本培训刚性文件, 将教师参与校本培训与职称评聘挂钩, 将参加校本培训情况纳入教师资格证年审内容等重要方面。
3. 建立校本培训经费多重渠道
为保证校本培训工作正常运转, 建立稳定和充分的经费渠道成为当前校本培训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工作。为此, 笔者建议一是保证主渠道, 要在继续教育经费中对校本培训进行专项列支, 而且要保证专款专用;二是用好支渠道, 要在学校勤工俭学、食堂节支、学校获得的上级奖励资金等可用经费中调拨部分经费作为校本培训经费必要补充;三是开发其他渠道, 要积极谋求社会对教师教育工作的支持, 争取社会资金用于校本培训工作开支。另外, 笔者建议对于村小、点小和个别负债严重学校, 教育局设立专项资金予以支持, 同时所在的中心学校也可以实行全乡 (镇) 统筹, 以片完小 (规模较大完小和附近村小、点小组合成的学校集群) 为单位进行全员校本培训, 保证校本培训参训率。
4. 推动校本培训工作有序有效运行
本学年度我校组织全体教师在全面理解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教育创新重要意义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和实践,进一步统一思想、更新观念,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高广大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教师专业化发展与教育创新”校本培训方案,并以此推动我校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从而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是教师成长的一只方舟。因此,做好校本培训工作非常重要,下面把我校本学年度开展的校本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认识到位,制度保证
领导都非常重视校本培训工作,成立了校长任组长的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加强对校本培训工作的指导,把校本培训作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通过开展校本培训,大力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学校加强了对校本培训过程的管理,做到了培训时间、内容、人员、考评“四落实”,做到了辅导教师上课有讲稿,听课教师有笔记,学校有记录和信息反馈记载。经常汇报和反馈工作进展情况,对教师产生激励作用。
(二)采取多种培训模式,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1)、导师指导模式。即以老带新的培训模式。对新教师的培养,学校采取了“拜师结对”的形式,扩展了师徒带教的内容,赋予这传统的形式以新的校本培训内容,且拜师是相互的,能者为师。在课堂教学方面,老教师是师傅,在网络教研等方面,青年教师是师傅。在教科研培训中,师徒可以共同承担同一科研课题,在研究过程中,相互合作,共同受益与提高。
(2)、案例培训模式。即从典型案例中获得启迪、寻求解决问题思路的方式。这种培训模式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效果较好。通过教师参与式的研讨,引导教师运用课改的理念,对课例进行分析、模仿、借鉴,从中领悟一些新颖的教学方式,启迪自己的课堂教学,取得了很好的培训效果。
(3)、自主学习模式。这种培训模式由教师进行自我反思,找出自己在某一方面的不足,然后制定自培计划,并实施计划,以弥补自身不足,提高自身能力的方式。
(三)校本培训内容丰富多彩。
(1)新课程理念培训。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程度直接影响课改实验的成效。为此,本学年度继续把学习、实践、验证新课程理念,作为师资培训的重点任务来抓,主要抓好四方面的工作:一是明确培训目的:掌握新理念、实践新理念、优化教育过程,为全面课改打实基础。二是确保培训时间:用足、用好业务学习时间。三是形成培训系列:重点围绕说课、上课、评课开展教研组活动,通过课堂教学达标评选出校内各科优质课、公开课、示范课和观摩课20节次,听评课20节次。在一个个案例中实践、体验新的课程理念。四是加强合作交流:派教师外出学习、观摩,要求外出学习的教师返校后,及时向教研组、学校传达先进思想、理念,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2)继续有针对性地开展现代教学手段技术的培训。我校积极为教师创设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平台。
(3)加强校本教研制度建设。
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决定了课改的深度和广度,“要引导教师学会理性地思考教学问题,不要小看理论思维。”理论的指导是促进教师专业提高的有效保证,这种理论学习,更加指向实践中发生的真实问题。理论学习采取了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形式,每次教研活动都要先进行半小时的理论学习的心得交流,这样既保证了学习时间,也保证了学习质量。课程的最终实施者是教师,学校发展的动力是教师,教师观念的转变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传统的培训把表层的土刨了一下,下面的土还非常坚硬。”要把新的理念转变为教师的教学行为,需要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传统的培训,形式上大多是讲座辅导,内容基本是从理论到理论,但教师最渴望的是如何将理论落实到实践之中。本学年度,“自主、合作、探究”成为我校教师校本培训的主旋律。可以将培训地点设在课堂,一边教学,一边研讨。由培训者先亲自上课,然后结合实践讲理论,将新课程的理念通过课堂直观地表现出来。还可以请教师先讲,针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培训者走上讲台,组织教学,进行即席指导,引导教师讨论,让课堂变成一个学习与交流的场所。在这里,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教师”和“学员”,大家都是平等的参与者,教师不再把自己当作被动的受训者,而是积极主动地参与。讲座学习也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不再单纯讲理论,而是分析案例,在案例中让教师潜移默化地接受理论。
(4)建立对话交流制度。我校努力创设一种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切磋、交流的学校文化环境,使学校不仅成为学生发展的场所,也是一个促进教师不断成长与提高的学习化共同体。具体形式是每位教师坚持每天下班前写当天工作日记,使领导及时了解到学校大大小小的人和事,便于及时沟通与进行信息的交换、经验的共享、深度会谈、专题研讨,共同提高。首先学校开展师徒结队,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学校要求徒弟积极听师傅的课,实地感受教学过程,学习成功经验;师傅主动听徒弟的课,了解徒弟的不足,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同时也吸收青年人的先进思想和新鲜做法。师徒既各展其长,又互帮互学,优势互补。
(5)抓好骨干教师培训工作。
本学年度我校组织了一次校内优质课评比活动,多名教师认真准备了公开课,取得了一致好评。另外,学校领导十分重视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想尽办法安排骨干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培训学习,如平时参加外出学习,学校给调课,解除教师的后顾之忧,安心学习。
(6)新教师培训。进行“师徒结对”活动,对新教师进行教学基本功的专项训练和辅导;开听、评课评估结果、学生座谈会、问卷调查、抽查学生作业本的批改情况、教学体会心得评比、教案评比和教学质量等成绩,对新教师排出等次。
(7)加强教研组集体备课的培训。教研组定期活动(每两周一次)与分散活动。以分组教研的内容为主,鼓励教研创新。教研组每月一次教研公开课,进行案例分析,使评课过程成为教学研究过程。案例分析有助于教师了解自身的缺失,从而有针对性地加强缺失方面的学习与锻炼,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四、校本培训后的反思
(1)教师的理论学习仍要加强督促。(2)教师的教育教学反思力度不够。
【2024年度校本培训实施方案】推荐阅读:
2024-2025年度中学校本培训方案10-06
2024-2025学年度校本培训工作方案10-10
2024年-2025年度校本研修实施方案10-19
2024学年度音乐学科校本培训心得体会10-21
个人年度校本培训计划07-24
2023年度教师个人校本培训总结10-18
广兴学区中心学校校本培训年度工作总结06-25
白旄镇小学2010年度校本培训工作总结07-27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师个人校本研修总结10-31
生物组―学年度第二学期校本培训工作计划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