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专业化税源管理论文

2022-04-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本文从税源专业化管理角度阐述了其教学的必要性,就教学现状分析了当前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今后进行税源专业化管理培训教学进行了反思,结合自身的教学体会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实践专业化税源管理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践专业化税源管理论文 篇1:

基于西方实践的税源专业化管理研究

【摘 要】 税源专业化管理是全世界税收征管改革的趋势,西方发达国家基于长期的实践,在机构设置、风险导向和纳税评估、重点税源管理、信息技术应用、纳税服务、人才配置等方面积累了大量成熟的经验。文章对此进行了研究和梳理,从而为推进我国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改革提供可借鉴的理念和方法。

【关键词】 税源专业化管理; 税收征管; 西方发达国家; 实践经验

引 言

税源管理决定着税收征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是税收工作的核心和基础。全球经济日新月异的发展促使纳税人数量迅速增长,企业组织形式、经营方式呈现多样化态势,企业规避税收的手段越发隐蔽,这对各国的税收征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把专业化管理内涵引入税源管理成为当今世界税收征管改革的趋势,也引起了我国税务人员及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纵观我国目前的相关研究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从微观的角度研究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具体方法。如关云峰、崔孝宗(2008)提出税源专业化管理“应该高效利用各类数据信息,设置科学的分析指标,构建统一的数据仓库,促进信息共享,实现专业化管理的可持续性”;沈承纲(2012)认为“逐步建立以税收风险管理为导向的税源专业化管理新途径,已成为税收征管工作的发展趋势和努力方向”。第二类是基于系统观,对税源专业化管理的体系进行研究。如申作芳(2012)对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几种模式进行比较分析,针对不同的表现形式优化税源专业化管理;黄晶(2012)指出税源管理专业化要在更新治税理念,提高数据应用水平,培养复合型人才和健全定点联系企业制度等方面作出相应的制度安排。第三类是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实证研究。如刘芳(2013)以宁德国税为例研究税源专业化管理模式,字军宏(2014)以保山市国税局为例研究税源专业化管理推行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这些都是对全国各地税源专业化管理试点情况的总结分析。本文则把研究视角放在了西方,因为西方发达国家有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他们基于长期的实践,在税源专业化管理方面积累了大量成熟的经验。研究并借鉴国外先进的做法,结合我国的国情,可以使自身在推行税源专业化管理改革的过程中少走弯路。

一、税源专业化管理相关理论

(一)税源专业化管理及其内涵界定

税源专业化管理是在涉税信息广泛应用和共享的条件下,以组织架构优化整合和人力资源优化配置为基础,通过税收风险管理和分级分类管理,实现税源管理的科学分工与紧密协作,从而提高税法遵从度和税收征收率。

税源专业化管理具有以下特点:(1)突破了地域和层级的限制,在细分税源的规模和所属行业的基础上,根据企业和所属行业的自身特点非均衡配置征管资源,实现专业化、差别化的管理。(2)侧重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即根据不同纳税人具体的风险特征实行分类,将有限的税收管理资源高效地用于遵从风险较高的纳税群体和领域,以最小的税收成本代价降低税收流失。(3)重视用信息管税解决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涉税信息的广泛应用和共享是实现征管资源合理配置的基础。(4)关注纳税人权利,推行为纳税人服务的管理理念,使纳税遵从更容易。

(二)西方税源专业化管理的理论依据

西方的税源管理思想伴随着资本主义的进程而发展,总结起来包括三点:一是涵养税源,即要保护税源;二是税收公平,即纳税人的税收负担要与纳税能力相适应,税负要均衡;三是税收效率,包括税收的经济效率和行政管理效率,对效率的要求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税源专业化管理进一步使这些税源管理思想的精髓在实践中更具可行性。

虽然目前对税源专业化管理的理论研究未成体系,但西方国家长期在经济学和管理学领域的研究为税源专业化管理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这里略举一二。(1)分工理论,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1776年就在其著作《国富论》中论述了分工有助于获得专业化的优势并极大提高生产效率。全球经济的发展使产业分工高度专业化,税务部门同样存在分工的问题,只有分工才能提升效率、应对经济态势。因此,科学分类税源、把专业化管理的内涵引入税源管理是必然要求。(2)系统论,认为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各个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税源管理也是这样一个开放、动态的系统,其每个业务环节相互影响和制约,专业化管理就是通过合理配置要素和优化结构达成系统整体功能的优化。(3)信息不对称理论,可以用来说明纳税人和税务机关之间容易发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比如纳税人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动机的驱使下具有隐匿真实信息以少缴税款的动力。因此税源专业化管理必须以涉税信息的充分获取和共享为支撑。(4)帕累托最优理论,探讨公平与效率的理想境界,是资源配置的最优状态,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税源专业化管理就是帮助税务机关找到管理资源配置策略和遵从目标最大化之间的最佳结合点。(5)激励理论,研究如何在管理中调动人的积极性,相比于强制高压的税收执法,以纳税人需求为中心,为纳税人提供帮助式的服务更能提高其税法遵从度。

二、西方发达国家的税源专业化管理实践经验

西方发达国家普遍认为税收是一项强调可行性的工作,而管理问题绝对是税收工作的核心而不是辅助问题。在税源管理上,各国纷纷简化税制,减少侵蚀税基的基础,并设立相应的法规作为制度保障,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专业化管理经验。

(一)按税源分布和经济区域划分税务机构

很多西方发达国家为了善用资源和提高税收行政管理效率,对税务管理机构的设置进行了大胆改革。通常的做法是撤销一些原来按照行政区划设立的行政区局,对基层税务机构进行大幅裁减、合并,然后根据经济区域范围、税源集中和分散程度、纳税大户分布情况、纳税人的分类情况及税收信息化程度来设置跨行政区域的大区总部以及若干下属的税收征收中心。荷兰在1988年以后就打破了行政区划界限,按照经济区域将全国划分为5个税区,在每个税区内下设若干个税务征收分局。美国联邦税务局也于1998年改革了传统的税务机构划分模式,同样根据经济特征将全国分为7个大区,大区税务局均设在大城市,在大区税务局之下又设有6个税务征收中心和63个税务分局,以及遍布全国的约800个税务支局。加拿大是将全国10省2区划分为6个大区,相应设立6个地区联邦税务局,不仅大区税务局的设置不受行政区划限制,而且其下属的征收中心也是按照经济区域来设置的。阿根廷国家税务局下辖24个分局,其中在税源集中且经济发达的布宜洛斯艾利斯省设9个,依据税源分布跨省设15个。西方国家不仅突破行政区划来配置税务机构,且扁平化已成为优化各级税务机构设置的不二之选,通常管理层级最多不超过三级。这样的机构划分和设置原则跟信息技术在税收实践中的普遍运用和资源的逐步集中密切相关,并有利于税源的集约化管理,更符合“经济决定税收”的基本原理。

(二)按纳税人类型实施分类管理

西方国家税源管理在二三十年的实践中有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由税种类型向纳税人类型过渡,税务机关改革了分部门管理税种、集税源管理全过程权力于一身的模式,按照规模和行业对纳税人进行分类,实施有针对性的税源管理策略。

不同国家确定企业规模的标准各有不同,但主要与其营业额、资产额、注册资本、应纳税款等指标有关。比如澳大利亚把纳税人分为6类,即个人、年收入小于200万澳元的微型企业、年收入在200万澳元到1亿澳元之间的中小企业、年收入大于1亿澳元的大企业、非营利组织、政府组织,并推行差别化管理,其中年收入大于1亿澳元的大企业是重点监控对象,由专门设立的机构来管理。再比如美国是把资产规模1 000万美元以上的公司和流通企业作为大企业,并在美国联邦税务局单独设立大企业和国际税收管理局对大型跨国公司进行管理。总结起来,按规模分类后的差别管理,国际上有一条通行的经验是对中小企业或个体税源多采用属地管理,并实行以纳税评估和日常税源管理为主的策略;对数量相对较少却是税源大户的大企业则上收管理权限,提高管理层级,实行跨区域的行业归口风险评估管理策略。这在征管资源的配置上体现了“突出重点”、“有的放矢”的合理性。因为大企业自身具有集团化、多元化、跨地域和税收博弈能力强的特点,又是纳税大户,所以西方国家普遍重视大企业的专业化管理,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对大企业提供“量身定制”的纳税服务和税收风险评估,并加强和大企业的动态联系。比如澳大利亚税务部门每年都会派出高级官员与排名前30的集团公司进行沟通,探讨公司的重大经营决策活动及税收的遵从问题,还定期邀请经济和行业方面的专家来参与税源管理工作,以增强对大企业的监控力度。英国税务局则设立了大企业论坛来提供流畅的沟通平台,促进征纳双方的理解。目前,世界上已有美国、英国、日本、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比利时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税源管理实践中设立了大企业税收管理机构。

在按企业规模分设的税务管理机构下,西方发达国家通常还会选择重点税源行业建立相应的二级或三级行业税务管理机构,进一步细化税源专业化管理。如英国大企业税务管理局下就按照行业设立金融、保险、建筑、财产、零售等15个被派驻各地的行业税务管理组。

(三)侧重税收风险管理和评估

为了把税收不遵从风险控制在最小限度内,西方发达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末逐渐在税源管理实践中引入了风险管理的理念和方法。税务机关基于税收风险评估的结果,对处于不同风险等级的纳税人实施个性化的税源管理和服务。比如,澳大利亚税务局采取一种纳税遵从金字塔模型,对处在金字塔底部位置的纳税人建立自我评估机制,进行自我管理,税务机关只简单观察和监督;对处在金字塔中间位置的纳税人,采取有协助的自我管理模式;对处在金字塔顶层的纳税人,则采取强制管理的策略,比如100%的税务稽查覆盖。这有助于把有限的税收管理资源集中投入到最能产生税源管理效益的活动中。再以英国为例,英国国家税务局和海关总署根据纳税人的遵从程度、与税务局的配合情况、企业规模、涉税问题复杂性、国际化程度、行业发展等因素,确定企业的风险等级,对于低风险的企业,税务部门原则上不对其纳税申报等纳税事项产生质疑,没有明显的原始线索一般不采取干预措施,不做特别评估;对于高风险的企业,税务部门则相应有更深层面的业务流程检查、更多的税务调查、日常对话及风险干预措施。

风险管理是以合理分配资源为逻辑,而对纳税人税收风险的认知和管理是以专业化的纳税评估为支撑,西方发达国家普遍设置严密、科学的信息评税流程,配备专业的评税人员,按照既定的评税时间开展评税工作。西方发达国家和我国不同,其纳税评估通常有着明确的法律授权,税务机关在纳税人的自我评定基础上实施税收评定,即对纳税人纳税遵从风险进行综合分析判断,目的是审核确定或调整应纳税额。纳税评估作为风险应对的重要手段可以帮助纳税人降低税收风险,提高税法遵从度。发达国家的纳税评估非常专业和规范,一是分工明确而细致;二是评税工作依托信息系统,相当智能化;三是具备“柔性管理”特点,如果税务机关在评税过程中发现纳税人有违法情况,一般都会给纳税人一个解释说明和自查自纠的机会。亚洲地区的日本、新加坡和中国香港也是纳税评估做得比较好的,由此它们的税源专业化管理也走在了前沿。

(四)注重涉税信息的共享和应用

其一,在西方税务实践中,信息化运用广泛,通常由国家层面主导,建立统一规范的税收征管信息系统,并实现跨区域、跨部门的系统联网。比如美国建立了由国家计算机中心和分布在全国的10个数据处理中心组成的税务管理系统,工作效率极高。加拿大联邦税务局投资大量资金在全国建立了9个税务中心,可以处理纳税人的详尽资料并进行交叉审核。

其二,体现在统一税务代码,注重规范。一个纳税人终身只能有一个税务代码,用来办理一切纳税事宜,这有助于纳税人涉税信息的归集,是税源管理实现信息化、网络化的基础。比如美国建立纳税人的身份号码制度,个人使用社会保障号,公司、合伙和信托的雇主身份号由联邦税务局分配,以此交叉核对纳税人的各种信息,监督其照章纳税。澳大利亚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的出生证、护照或社会保险登记证赋予纳税人一个不变的9位数代码进行识别,税法规定对不能提供识别号的纳税人在支付所得税时按最高税率代扣税款。

其三,体现在第三方信息的充分共享,具有社会化的协税网络。发达国家普遍从立法上保障税务机关获取第三方信息的绝对权利。比如,美国规定政府的相关经济部门每年必须向联邦税务局提供各种税源信息,如货币收付报告、不动产转让、国外银行账户等,其每年收到的“税源信息报告表”超过13亿份。阿根廷税法规定政府部门以及公共服务部门(包括金融)的信息资料必须与税务机关共享,并通过公用数据网建立了税务、海关、银行、企业及社会各部门的监控网络。意大利自动化的税收情报信息系统可实现与纳税人、政府部门及欧盟各国的信息交换和数据共享。另外,纳税人和雇主的双向申报制度、代扣代缴制度、关联企业申报制度都使得这个协税网络趋于完善。

(五)注重纳税服务

西方发达国家在税务实践中发现“纳税人更乐于接受和回应税务机关积极的、提供帮助型的行政方式。”所以,其行政理念发生了由税务行政向服务行政的转变。比如美国已将税务机关的使命定义为“通过帮助纳税人了解和实现他们的责任,使税法公平适用于所有纳税人,以此给美国纳税人提供最高质量的服务”,并把纳税服务作为税收征管工作的核心业务。德国成立了纳税人协会,办有纳税人月刊,并建立了专业数据库,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地为会员提供税务信息服务。澳大利亚税务局称其服务对象为顾客,设立了顾客服务中心,为顾客提供直接上门咨询及完税服务。除此以外,税务代理等提供专业化纳税服务的社会组织在西方发达国家非常成熟,有超过90%的涉税事项是由涉税中介机构、第三方部门、志愿者组织等主体来提供的,在税源管理工作中起着有效的补充作用。比如在英国,个人和企业的财务状况都是由社会中介来实施监督。这种服务模式大幅度降低了税务机构的人力和成本,也降低了纳税人的税收遵从成本,增强了纳税人依法纳税的自觉性和合作性。

(六)注重人力资源配置

税源专业化管理是税务专业管理人员的团队管理,因此西方发达国家非常重视专业化的人才配备,比如美国税务工作人员都是经过严格考试择优进入,大多数不是终身制。由于西方国家税收信息化水平很高,专业化管理的重点转向了税务审计,所以其税务机关大幅度提高了税务审计人员的配置比例,几乎占了全体税务人员的50%左右。同时,鉴于税源专业化管理是非常复杂的技术性工作,西方国家都极为重视工作人员的在岗培训教育。比如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都借助专业培训机构对税务人员提供经常化的专业技能培训及专业知识更新,而且专业培训的鉴定结果要与工资和职务晋级挂钩,从而激励税务人员对专业培训的积极性。

三、西方税源专业化管理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综上所述,在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下,西方发达国家对于税源管理在机构设置、风险导向和纳税评估、重点税源管理、信息技术应用、纳税服务、人才配置等方面积累了大量成熟的经验,也给我国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推行税源专业化管理改革带来了很多启示和思路,总结如下:

(一)科学分类管理,特别是依据大企业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对其实施以风险控制为重点的专业化管理

鉴于西方的经验,有以下思路:一是着力于管理的个性化,针对大企业各自面临的税务风险制定差异化的管理策略。这个要以税务机构的省、市局为重点,充分发挥省、市局信息掌握全、机构层级高、协调能力强等优势,建立专家团队为大企业提供纳税服务与管理。二是管理环节前移,变事后管理为事前管理和事中监督,提前发现和预防风险,这需要依托信息平台,科学构建大企业的纳税遵从评价体系。三是以引导企业建立税收风险内控机制为切入点,帮助企业提高自我遵从度,解决大企业税收管理对象复杂、管理资源短缺的突出矛盾。四是将控制重大风险摆在首位,着重关注企业重大经营决策、重要经营活动和重点业务流程中的制度性和决策性风险,有针对性地关注税务处理和会计核算等操作性的风险。五是注重服务,加强与大企业的沟通对话和工作互动,建立和谐的征纳关系。

(二)强化纳税评估,将其作为税源管理的主体工作

首先,我国需要在《税收征管法》中明确规定纳税评估的工作规程和文书,学习西方从法律层面保障评估工作有效推行。其次,鉴于纳税评估专业性极强,人员素质要求高的工作特点,可以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或团队来开展评估工作,而不是把评估工作局限在税务机构的业务部门。对重大、复杂的纳税评估可实施上收管理。最后,西方发达国家都有非常人性化的纳税人自我评估机制,“自我评定,自主申报”是一种主流方式,但这一机制需要我国税务部门转变对纳税评估的认知。因为西方把评税工作定位在管理和服务上,推定大部分纳税人是诚实纳税,所以注重保护纳税人的自主纳税意识,并首先给予纳税人通过自查来解决问题的机会,而我们的纳税评估更多着力在“查”与“管”上面,体现的不是服务,而是强制,对纳税人自我评估的信任不足,这需要观念转变,还需要从立法层面确立纳税人自主申报制度,还责于纳税人。另外,因为纳税评估专业性极强,需要有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广泛的涉税中介机构来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帮助,才能推进纳税人自我评估机制的建立。

(三)加强社会合作,构建社会化纳税服务体系

我国税务机构应借鉴西方国家以纳税人需求为中心的管理理念,深化纳税服务意识,主动谋求对外合作,形成最高效的管理合力。一方面,自上而下,通过上层立法和行政沟通,加强国税、地税与财政、社保、公司、银行、海关等部门的配合协作,完善联席会议制度,加大协办、共办涉税事项的力度,为纳税人提供更加便利和全面的服务。另一方面,自下而上,倡导并支持纳税服务志愿者、行业协会、社区组织等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到为纳税人提供服务的行列,并健全涉税中介机构的执业规范和行业监管,充分发挥中介机构在纳税服务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四)强化信息支撑,构建税源专业化管理的信息网络

其一,借鉴西方国家经验统一税务代码,注重管理规范,这是税源管理实现信息化、网络化的基础。其二,加强第三方信息采集和共享,制定第三方信息采集标准,积极推进省、市级“政府主导、部门参与、职责明确、密切配合、定期交换”的公共信息交换平台建设,并借鉴西方国家以法律形式保障税务机关从其他公共部门、行业协会、商业机构获取涉税信息的权利。其三,加强数据质量管理,优化完善电子申报平台、前台校验软件、数据质量监控系统等的数据校验规则,完善数据质量的监控、通报、考评机制,建立事前、事中、事后多点防控的数据质量监控体系。

(五)优化人力资源,实现税源专业化管理的人才队伍建设

其一,按照“岗能匹配”的原则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把具备分析、评估能力的业务骨干充实到征管等一线业务部门,让业务技能相对熟练的税务人员管理重点税源,实现优质征管资源向税源管理的重点对象和重点事项集中。其二,加强专业人才管理和培养,开展人力资源结构状况分析,对专业人才科学分类、列名管理;制定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根据团队设置、重点岗位设置情况,实行跟踪培养,培育梯队式的税源管理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 关云峰,崔孝宗.实行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探讨[J].税务研究,2008(12):82-83.

[2] 沈承纲.关于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思考[J].地方财政研究,2012(7):45-48.

[3] 申作芳.税源专业化管理模式的比较与优化[J].山东社会科学,2012(5):126-127.

[4] 黄晶.关于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几点思考[J].天津经济,2012(9):63-64.

[5] 刘芳.税源专业化管理模式研究:以宁德国税为例[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6] 字军宏.税源专业化管理研究:以保山市国税局为例[D].云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7] 史爱生.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税务研究,2012(11):71-73.

[8] 刘慧平.税源专业化管理操作实务与案例分析[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4.

[9] 宋传江,刘敬英.关于运用风险管理理论精管税源的思考[J].经济研究参考,2010(65):55-57.

[10] 潘雷驰,叶桦.美国涉税信息综合治理机制对我国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启发[J].税收经济研究,2012(4):34-36.

[11] 刘慧平.税源专业化管理试行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税收经济研究,2013(2):29-36.

作者:熊丹 王丽旭

实践专业化税源管理论文 篇2:

《税源专业化管理》培训教学的思考

【摘 要】本文从税源专业化管理角度阐述了其教学的必要性,就教学现状分析了当前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今后进行税源专业化管理培训教学进行了反思,结合自身的教学体会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关键词】税源专业化 管理 教学

一、税源专业化管理教学的必要性

(一)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含义

税源专业化管理是指根据纳税人的实际情况和征管规律,以税收风险管理为导向,以信息化为支撑,按照纳税人规模、行业为主对税源进行分类,优化征管资源配置,建立专业化人才队伍,达到管住管好税源的目的,以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

当前,积极探索税源专业化管理新模式,是税务机关的实践任务,以税收风险管理为导向的税源专业化管理,是今后一个时期税收征管改革的趋势和方向,是一项全新的税源管理方式。

(二)税源专业化管理提出的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纳税人数量不断增多,企业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呈现多样化,企业集团大量增加,经济主体跨国家、跨地区、跨行业相互渗透,企业核算的电子化、团队化、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税源管理的复杂性、艰巨性、风险性不断加大,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等矛盾日益突出,传统的由税收管理员属地管户、粗放的税源管理方式已难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必须更新理念,探索税源专业化管理,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

(三)税源专业化管理的试点情况

随着税源管理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2010年国家税务总局提出了探索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模式,并选择了部分省进行试点。我们广西区国税局按照总局提出的总体思路,于2011年初制定下发了《全区税源专业化管理改革试点方案》(桂国税发〔2011〕78号),确定南宁、百色、崇左三个市局分别负责大企业管理、综合管理、重点行业管理的改革试点工作。各市根据区局的要求,选择部分县(区)局开展试点,全区参与试点的单位共计54个县(区)国税局。到2012年7月止,全区实施税源专业化管理的行业达到100多个,编写了100个行业管理指南和100个风险指标应用指南。在探索税源专业化管理新模式的实践中,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四)开展税源专业化管理教学的现实要求

1.税源专业化管理任务重、要求高,亟需提升税务干部的管理理念。使参训人员进一步认识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加强对信息管税、税收风险管理、税源专业化管理的理念的认识,以寻求更高效的管理载体。

2.税源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难以适应税源专业化管理的高标准要求。

税源专业化管理是适应新形势下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税收科学发展趋势而提出的一种税源管理新模式,对税务干部的素质要求比较高,与实际情况相比差距较大。

(1)税收管理员队伍素质能力参差不齐,难以适应专业化管理的要求。突出表现在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复合多能型人才奇缺、队伍年龄老化等问题。

(2)会计知识普遍薄弱,突出表现是影响纳税评估的成效。

(3)信息化技术力量不足,除难于获取第三方信息外,信息管税能力不强,影响风险管理的成效。

二、税源专业化管理教学的发展现状

(一)税源专业化管理教学的开展情况

随着税源专业化管理试点工作的推行,相关方面的业务培训渐成为各税务培训机构的培训热点。比如我校举办的房地产行业管理培训班、水泥制造业管理培训班、行业纳税评估培训班、财务软件应用培训班、小企业会计培训班等都是根据税源专业化管理的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

(二)税源专业化管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1.培训项目策划注重立竿见影,缺少长远谋略。目前举办的培训班一般以3至5天短期业务学习为主,目的是想通过培训把目前缺什么的内容都补上,未体现专业化管理对人才的专门业务要求,功利性强,效果不理想。

2.缺乏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培训教材。培训班的课程设置、授课内容等与税源专业化管理要求还甚远,更多的注重对文件解读、理念更新、管理方法等方面的教学,深入学习及对工作案例的剖析很少,更无教材可言。

3.师资力量薄弱,缺少实践经验。专职教师的授课更多的是从理论到理论,难以满足学员工作的需要。

4.教学方法单一,学员被动学习。讲授式教学仍然是目前最主要的教学形式,这种“一言堂”“填鸭式灌输”方式让参训人员被动学习,难以满足学员参训的需求。

三、对税源专业化管理培训教学的几点思考

实施税源专业化管理不仅要求税源管理人员精通税收政策和会计核算,还须加强学习市场经济、企业管理、生产工艺和相关法律等方面的知识,更需要掌握税收分析、计算机操作方面的技能。税务干部培训机构需要为此做好培训教学业务。

(一)深入基层开展培训需求调查,科学策划培训项目

培训项目不仅要分岗分类进行策划,更要夯实基础知识培训,深化专门业务培训,可采用递进式进行。

1.税源专业化管理基础类的培训包括:会计业务知识(包括财务软件应用)、信息技术与信息管税、税源基础管理、税收风险管理、税收数据采集分析等;

2.税源专业化管理提高类的培训包括:行业会计实务、行业适用税收政策、行业特点及其风险分析、行业纳税评估、行业税务稽查等。

(二)探究税源专业化管理人才的培养方向

造就一批高素质专业化人才,对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至关重要。

一是确立定向培养、定向培训、定向使用的税收征管人才发展计划,建立结构合理、专长突出的税源专业化管理人才队伍,健全用人激励机制。

二是注重在实践中培养造就税源专业化管理人才,鼓励广大税源管理人员自我加压、自我学习、甘于奉献,积极投身到征管改革的浪潮中,提高其应对风险的技能。

三是注重培训财务会计和税收业务知识。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税源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因此财务会计和税收业务知识的深化学习及融会贯通为税源专业化管理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三)编写针对性且实用性强的教材

按照“以用为本,注重实务操作”的原则,编写专业化培训教材及配套的练习题、试题库,尤其要增加工作案例的剖析,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建议根据岗位业务实际,借鉴以往和外部经验,围绕开展税源专业化管理的业务培训需要,在系统内组织专职教师及省市局专门业务骨干组成的教材研发队伍,编写分岗分类的专门业务培训教材。

(四)优化税源专业化管理教学模式

1.优化课程设置,注重授课内容的实用性。围绕培训目标开设针对性和实用性强的培训课程:一是内容要实用、注重实务、目标明确、有针对性;二是注重课程内容的编排与整合,避免知识点的交叉与重复;力求培训取得实效。

2.优化师资队伍,提升教学质量。根据各培训项目的培训目标,在师资配备上应建立一支具备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熟悉税源管理的规律,掌握现代教育培训方法的高素质专兼职师资队伍。因此对专职教师来说,就要深入到基层岗位学习,丰富自身实战经验;而系统内兼职教师不仅要加强业务理论知识的学习,更应致力于探讨教学的方式方法。此外也可以邀请一些社会中介机构阅历丰富、业务能力强的注册税务师、注册会计师进行授课,全面提升税源专业化管理实务教学水平。

3.搭建交流平台,注重实践教学。培训的形式多种多样,根据成人特点和规律,除课堂讲授和案例分析等方法外,应倡导实践教学,体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一是组织学员进行工作交流和问题探讨,分享成功经验,借鉴成功做法;二是通过局校合作,充分发挥基层税务局税源专业化管理基地连接理论与实践的作用,组织学员到先进的基地进行实地考察、现场学习,让教师、学员在教学实践中体验税源管理的方法,掌握税源管理实情,善于借鉴他人经验和做法,增长知识和才干,确保学有所用。

【参考文献】

[1]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开展税源专业化管理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 (国税发〔2010〕101号).

[2]黄玉远. 以绩效管理为抓手. 提升国税机关执行力 (中国税务2012.9).

作者:莫文秀

实践专业化税源管理论文 篇3:

深化税源专业化管理必须破解五大瓶颈

摘 要: 目前的税收征管改革已进入到瓶颈期,作为改革核心内容之一的税源专业化管理至今未取得突破性进展。跨越瓶颈因素的制约必须从确立新的征管模式基本架构、进行岗责体系再造、实现信息化技术综合应用、突破专业人才短缺制约、改革财税管理体制五个方面予以突破。

关键词: 税源管理; 专业化管理; 税收征管改革

税源专业化管理是新一轮税收征管改革的核心内容。这项改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改革完全到位之后将彻底改变目前的税收管理格局,实现与国际税收管理的接轨,使我国的税收管理迈上现代化的新台阶。目前,这项改革尽管有总局在强力推进,但是改革的实践却异常艰难。这种艰难境况的产生尽管有主观因素,但问题的症结主要在于瓶颈性因素的制约。笔者以为,这些因素主要有五个方面,深化税源专业化改革的前提就是在这些方面必须实现突破性的进展。

一、必须确立新的征管模式的基本架构

目前税务系统实行的征管模式基于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其内容在改革实践中逐渐演变为“以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强化管理”。税源专业化改革工作的系统性和宏观性迫切要求对征管模式进行改造,重点明确以下解决内容:

(一)重新梳理税收业务工作流程

对税收业务工作流程的梳理应在两个基础条件之下进行:一是要对税收行为进行分类,区分税收行政行为与税收内部管理行为,区分税收管理行为与纳税人履行义务行为,税收行政行为的梳理应严格限定在税务机关法定权力的范围内进行;二是要严格区分税收行为的边界,保证税收执法行为的完整性,避免因行为的交叉而引起的职责不清、重复管理以及管理缺位问题。

依据以上的基本要求,税收行政行为可以做出这样的归类:

1. 税收征收行为。这种行为以税务机关开具税收票据为标志和行为边界。

2. 税收管理行为,这类行为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税务机关依照规定和业务规程对纳税人进行的管理行为,其行为的边界是这类行为的实施会对纳税人的权利义务产生影响;另一部分是税务机关为了管理的需要,在内部形成的职责分工与工作流程,其行为的边界在于不会对纳税人的权利义务产生影响。前者属于本文所称的税收行政行为,而后者是税务机关的内部管理行为。

3. 税收检查行为,是税务机关履行检查权的具体行政行为。这种行为是《税收征管法》赋予税务机关的法定权力。

4. 税务稽查行为,这种行为会对纳税人的权利义务产生较大的影响,启动应作严格限定。

5. 税收服务行为,这种行为是目前税务机关正在深入实践探讨的新的税收行政行为,其边界不易把握,在税务机关内部贯穿于各个业务环节之中,在外部应严格限定在税务机关的法定服务范围之内。

流程是对行为的固化方式。在对税收行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笔者以为,税收管理流程总体上可以区分为外部工作流程和内部工作流程两个部分,外部工作流程的核心内容包括税收征管和纳税服务两个方面。从纳税人的视角来看,主要由纳税申报、税款缴纳、接受处罚等核心环节构成;从税务机关的角度来看,税收征管的流程主要由税收征收、税收检查、税务稽查等环节构成,纳税服务则贯穿税收管理的全过程。内部工作流程主要是,服务于税收征管和纳税服务的风险分析预警、纳税评估以及对内外部流程起到支撑作用的信息数据应用分析。

总而言之,新的税收模式与原有的税收征管模式的业务流程在行为的主要环节上仍是一致的,其本质的差异在于:(1)内部管理流程的重新整合,风险分析、纳税评估等新的业务占据了主要内容;(2)纳税服务行为得到了升级,成为与税收征管业务平行的业务流程;(3)数据的分析应用得到进一步强化,体现了税收征管的全程数据支撑。

(二)准确界定风险管理的定位

风险管理的范围应该包括税收管理的各个方面。在税收管理模式的探讨语境内,其主要作用体现在税源管理方面,既是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核心,也是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导向。[1] 依此而言,做好风险管理应该把握以下几点:一是优化管理平台,建立一个具有科学化、前瞻性、开放性的风险管理平台,平台的管理和使用可实现随着税收管理的不断变化而不断更新;二是全面采集数据,数据采集是分析应用的基础,其发展的方向是内部数据的不断挖掘和外部(第三方信息)数据的深入拓展;三是科学分析应用,其关键是应整合风险管理资源,明确风险管理的目的和重点,将目前各类风险预警方式统一到一个风险管理的模式上,并发挥导向性作用;四是完善优化机制,通过建立纵向互动、横向联动、内外协作、运行顺畅的立体化运行机制,完善税收风险分析识别方法,优化税收风险特征库,做好各类风险应对措施的总体规划和分部门的计划安排。

(三)科学确定税源管理的方法

科学的管理应该是有效的管理,而提高效率的前提是对管理的对象进行细分。在税源管理上,分类的方法有两条,一是按照企业的规模进行分类,二是按照企业的行业进行分类。在这两种分类方式下,存在着第一性、第二性或者随机性的问题。目前,占据主流的观点是,强调“规模+行业”的分类模式,笔者以为,专业化的管理是建立在分工基础之上的,而分工必须强调对象的可比性。因此,对税源的行业划分应该是第一性的,在行业的基础之上,可以通过区分行业的不同规模来进行管理。同时,对于特定的地域,比如税源结构比较单一,可以按照实际情况来选择随机性原则进行税源的管理;对于大型的税源可以学习借鉴西方税收整体管理的理念,采取以纳税人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将税收的管理与服务进行整合,针对具体的企业设计个性化的管理方案。

(四)突出纳税评估的作用

纳税评估是提高管理效率的另一重要方法,突出其作用应强调四个方面:

1. 明确地位。纳税评估是税收管理行为,但并不是税收行政行为,而是一种税务机关提升管理效率的管理行为。

2. 优化模型。纳税评估发展的方向应该是以专业化的纳税评估为主,日常的纳税评估应让位于风险管理。对于经过风险分析产生的预警纳税户,按照行业评估模型的分析,对纳税情况进行初步判定,并在此基础之上作出进一步分析评估。

3. 建立规程。业务规程既是工作的标准,也是工作的依据。纳税评估流程的设计可以分为一般流程和简易流程:对于疑点信息明确、情况简单的,采取简易流程;对于情况复杂,或是大中型企业、特殊行业的评估应采取一般流程。

4. 确定方向。要通过实施“风险分级、预警监控、疑点发布、定向评估”,实现分析评估从无差别的全面评估转变为有针对性的专业评估,从无标准的泛泛而评转变为有规范的定向评估。

综上所述,新的税收征管模式与原有的征管模式相比,具有革命性变革的意义,其突出了纳税服务的核心地位,凸显风险管理、纳税评估、税源管理等新方法的应用。笔者认为,新的税收征管模式的基本架构应为:以风险管理为导向,以专业化管理为基础,以信息管税为支撑,加强征管、优化服务、重点稽查,节约税收成本、实现纳税遵从,提高管理质效。

二、必须进行岗责体系的再造

税源专业化管理必须要实现业务与组织和人员的对接,形成全国统一的岗责体系,改变目前各地在税收征管改革中形成的机构和人员设置不统一的问题。鉴于在机构和人员编制上国、地税管理体制的差异,国家税务总局应在征管改革方案中明确提出全国性的机构设置以及岗位配置的方法,并由国务院批转全国来执行,并具体明确以下方面的内容。

(一)明确机构设置以及职能

全国税务系统的机构设置原则上仍然保留省、市、县、所四级,但是在职能及人员配置上应改变目前的金字塔模式,按照新的征管模式的需要,实行倒梯形的管理模式,即机构层次越高,职能配置越复杂,人员配备越精良、充实。按照目前税源专业化的需要,各级的管理职能可以考虑划分为:

1. 省级税务机构。负责组织全省税源专业化管理机制、制度建设,建设统一的专业化管理技术平台,选择全省重点税源企业、重点行业及跨区域企业组织实施一体化、专业化管理。

2. 市级税务机构。主要是组织实施省级税务机构派发的税源管理任务,负责建立本级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并按照风险管理的方法实施税源等级管理。同时,对县级税务机构的税源管理情况进行监管。

3. 县级税务机构。与市级税务机构的职责基本对应,主要是在税源的管理上负责重点抓好本级重点企业、重点行业、重要事项、复杂事项的专门管理。

4. 税务所。负责日常管理、日常检查工作。

(二)明确岗位配置及职责

岗位配置及职责是税源专业化落地的基础。应按照管事制与管户制相结合的方式设置岗位,淡化机关与基层的划分,将岗位分为两类,专业化管理岗位和日常管理岗位。

1. 专业化管理岗位主要承担专业化管理事项,业务性强、复杂度高。具体可以分为四个方面:

(1)税收风险管理:具体包括风险目标规划、风险分析识别、风险等级排序、风险应对管理和实施、风险过程监控与绩效评估;[2]

(2)数据分析应用:具体包括涉税数据的集中采集、综合税收数据分析应用、征管基础数据分析应用以及各税种数据分析应用。

(3)纳税评估:具体包括纳税评估疑点筛选、纳税评估对象确定和纳税评估任务的下达和监控考核;纳税评估案头分析、疑点甄别;纳税评估疑点的约谈举证和调查核实;纳税评估的评定处理;纳税评估指标体系和模型建立。

(4)其他专业化管理事项。

2. 日常管理岗位主要承担日常管理事项,事务性强、易操作。具体可以分为四个方面:

(1)征管日常管理:具体包括户籍管理、发票管理、定额管理、调查核实、欠税管理、催报催缴、宣传辅导、档案管理、其他征管日常管理事项等。

(2)税种日常管理:主要是按照各个税种的特点进行的税种个性化日常管理。

(3)重点税源的日常管理:主要是各级税务机关对收入影响大或者具有行业代表作用的重点税源实行的分级监管。

(4)其他日常管理服务类事项。

(三)明确与岗责体系匹配的管理方法

新的岗责体系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方法相匹配。

1. 必须破解目前税收管理员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对税收管理员进行分类管理,将业务水平高的专业性人才配置在纳税评估等适应专业化管理的岗位上,将传统的事务性管理的事项剥离到办税服务厅,而将不能进行批量处理,又不需要很高技能的税收业务由税收管理员来承担。

2. 要实现机构设置的扁平化。按照简单劳动基层做、复杂劳动上级做的原则,将各级税务机关的职责进行调整,能够上收的职能尽量由上级来承担,以便于在一个征管平台之上实现管理的集约化,提高管理效能。

3. 人员的管理上应采用团队管理。专业化需要专家型的管理人才,也需要不同的人才组合成为专业化的团队。在管理团队的组成上,可以按照业务事项、管理对象、重点项目等方法来组建。

4. 构建科学的重点税源管理机构。基于专业化分工的理论,赋予国家税务总局或省级税务机关对大型跨国企业集团的集中管理职能,并在跨国公司总部较为集中的大城市,成立专门的分区税源管理机构,实行个体化、综合式、深入型管理。[3]

三、必须实现信息化技术的综合应用

信息化是税源专业化的支撑,信息化技术应用的广度决定着专业化管理的深度。目前,之所以存在着税源专业化难以深入的问题,重要的因素在于信息技术没有得到综合的运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信息技术本身需要突破,另一方面则是在信息的应用上没有形成合力。要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必须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优化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

一方面要不断地对现有的信息系统进行改造升级,使最新的信息技术在税收管理中得以应用;另一方面,要建立一套涵盖所有涉税业务的信息指标体系和数据采集标准,同时要对数据质量进行综合评估,防止因数据信息采集不规范,评估体系不健全,对数据分析不真实,而使数据缺乏完整性、准确性、及时性,形成基础数据失真,垃圾数据充斥的现象,影响信息资料的可信度。

(二)整合信息化资源

信息化是税收工作中最具活力的部分,也是税源专业化的基础和支撑。目前,中国的税收信息化建设已经进入应用整合期。

1. 思路的整合。国家税务总局从国家的层面不断加大“金税三期工程”力度,全面整合系统内信息化建设资源,但是,应充分认识到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只是税收信息化的一个量变过程,当信息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涉及资源、权力、机制的重新分配和局部利益、个人利益的取舍,这就是质变的过程。因此,必须实现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相结合,树立全国一盘棋,开发一体化的思路,统筹资源优势,形成梯次推进的信息化建设格局。

2. 技术的整合。整合的原则是,既要兼顾未来发展的成长性,又要考虑到当前应用的现实性。

3. 规划的整合。目前,全国各地既有税收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规划,也有某个税收管理领域的专项规划,还有某个具体软件的开发使用规划。这些规划往往衔接不够紧密,造成重复开发,或者应用缺位。因此,国家要在整合税收业务的基础上来整合信息化建设的规划,使业务与技术,规划与需要有效结合。

4. 人才资源的整合。全国应形成信息化专业人才库,统筹资源优势,集中力量解决重点难点问题。

(三)建立全国统一的信息化应用平台

税收信息化管理更重要的是管理思想与观念的转变,并以此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建立起应用的平台。

1. 应建立“政府牵头、税务主导、部门协作”的信息共享机制。以政府的名义设立信息的交换共享平台,各涉税部门定期向政府信息平台报送相关的涉税信息。为保障信息报送的及时有效,可以将信息报送事项列入政府专项督查内容,进行不定期的督查和定期的考核。

2. 完善税务部门内部税收管理平台。在政府涉税信息平台的基础上,应对税务部门的税收管理平台进行有效整合,一方面,需要国家层面或者国、地税统一来解决的问题,由国家税务总局统一管理整合;另一方面,各级税务机关也应按照一体化的原则,做到集中管理,权责明晰。通过税务部门信息平台的建设,使税收管理形成一体化联动机制,确保各专业部门间信息的主动传递、实时共享和及时、客观的考核评价。

3. 强化数据分析应用平台建设。在内外部信息充分交换和拓展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信息数据挖掘技术,提高数据的利用质量,使数据在税收宏观、微观风险分析识别以及风险发生地趋势分析等方面发挥作用。同时,通过分析监控、内部控制、过程跟踪、情报交换等功能,实现对税收管理全过程风险预警的层级监控。[4]

四、必须突破专业人才短缺的制约

目前,人才的短缺已经成为制约专业化管理深度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主要表现是:一方面税务干部队伍的知识结构在整体上已经不能满足税收专业化改革的需要,观念落后,知识陈旧;另一方面熟悉专业化管理的领军人才匮乏,新的业务骨干队伍尚未形成。实施税源专业化管理,人才因素是最具活动、最有能动的力量,必须予以及时、重点突破。

(一)必须强化全员培训,做到观念导引

根据目前税务人员对于专业化管理的认同度仍然不高,相当一部分的税务部门仍然停留在“穿新鞋走老路”的现状,培训的最终目的在于观念的认同和行动的一致,通过观念的导引形成税务干部专业能力自我更新的内驱动力。因此,在税收专业化管理中的全员培训具有战略层面的意义,只有从整体上实现税务干部队伍的专业化,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税收业务管理的专业化。在培训中,应坚持以需求为导向,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用什么学什么”的原则,采取“自身培训”和“外聘专家”相结合、“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岗位练兵”与“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各类专业化培训。培训应有计划性、针对性、持续性,通过全员周期性的递进式培训,使税务干部的税收管理观念得以提升,业务能力得以提高,形成与专业化管理相适应的队伍结构和业务技能。

(二)必须实施团队管理,发挥整体优势

重点税源管理决定着税收专业化管理的成效。在重点税源管理中实施团队管理的方法,基于两点考虑:一方面是重点税源的复杂性;另一方面是税务干部队伍专业人才缺乏的现状。只有将具有不同方面能力优势的专业人才集聚起来,形成专业化的管理团队,才能发挥好税收管理的整体质效。在管理团队的组建上,应突出团队成员能力的互补性,形成异质性团队,激发更有创意或独特的问题解决方式。在团队的管理上,可以按照重点税源管户进行管理,突出对重点企业的个性化服务;也可以按照专项的税收管理工作需求,如专业纳税评估的需要进行管理,突出管理团队的专业化性质,对重点任务实施重点突破。

(三)必须重点培养骨干,发挥引领作用

税收高精尖领军人才的培养既能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也能及时调整配备在重点的工作任务之中,短期内见效快。在骨干人才的培养上,一是做好现有业务骨干人才的评估,通过对税务干部业务技能的考察了解,确定业务骨干的重点培养方向,使其成为某个方面的专家型人才;二是量身定做培训方案,根据每个业务骨干的培养方向以及专业结构,以强化专长、弥补弱项为重点设计培训方案,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强化定向培养和锻炼,发挥专门培训针对性强的优势,使业务骨干的培养费时少、效益好;三是鼓励税务干部参加专业资格考试,如注册会计师、律师资格考试等,通过公正的社会化高水平考试锻炼提升业务骨干的能力素质;四是加强实践锻炼,通过赋予业务骨干重点工作项目攻关,疑难问题解决等方法,使业务骨干在税源专业化改革中发挥作用,提升能力。

(四)必须加强机制建设,形成尚学氛围

制度不仅管规范,而且管长远。加强制度建设,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1. 建立科学的人才竞争选拔机制。以自荐和推荐相结合的方式,选择干部队伍中比较优势最明显、专业技能最突出、性格特征最符合的同志实现专业化分工。

2. 建立科学的专业化培训机制。将综合培训与专业培训相结合、全员培训与团队培训相结合、税收知识培训与行业领域培训相结合,多角度充实人才库,打造一批能力强、经验多的税收分析专家、纳税评估专家、税务稽查专家和信息应用专家。

3. 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与专业化管理相适应,应淡化综合类考核指标,突出细化分行业、分模块的考核指标,通过激励与惩罚相结合的手段有效解决“疏于管理、淡化责任”的问题。[5]创新激励机制,探索建立专业人才队伍能级管理和考核制度,形成争先创优的导向。

4. 形成科学使用人才的机制,发挥人才最大效益。按照信息管税、风险管理的需要,推动人力资源向税收征管一线倾斜,充实专业队伍力量,优化资源配置,并明确业务人员定期轮换流动的制度,为专业化管理提供人力保障。

五、必须改革财税管理体制

税源专业化管理与各级政府息息相关,只有对现行的财税管理体制进行有效的改革,才能从根本上推动税源专业化管理深入发展。

(一)完善地方税制

现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是1994年改革确立的,这项改革不够彻底,地方财权事权不匹配,地方税制不完善等问题仍然存在。只有地方税制得到了完善,地方的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税源专业化管理才有可靠的基础。

1. 确立地方税主体税种。在“营改增”的背景下,近期应加强个人所得税、资源税的管理与改革;从中期考虑,应加强房地产税的立法调研,完善财产行为税制,使房地产税成为地方收入的主要来源;从长远考虑,就是要形成稳定的地方主体税种,从而建立科学完备的地方税体系。

2. 调整和改革现有地方税种,优化地方税种结构。改革城市维护建设税,使其成为独立税种;推进资源税改革,扩大“从价计征”的范围,扩大资源税征收范围,促进地方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3. 积极创造条件,探讨开征环境保护税、社会保障税等新税种。

4. 赋予地方适当的税收立法权。在中央税税基稳固、立法权集中的前提下,使地方享有部分税种的立法、开征、停征权,并赋予地方政府必要的税种选择权、税率调整权、特定条件下的设税权。地方政府对于中央给予的特别授权应予以备案,接受监督。

(二)优化税收征管权限

税收的地域管辖目前在国际税收中已经确立,虽然在国内税收管理中存在着地域管辖的事实,但是这一概念尚未正式确立。在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下,税源管理对于收入的归属仍然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并且在属地管理的模式下经历了检验。税源专业化管理打破了原有的税源属地管理的界限,实行“规模+行业”的管理模式,就必然会对各级政府的税源及收入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税源专业化管理运行顺畅的前提就必须对现行的税收征管权限进行优化。只有在各级政府的财政利益原则之下进行税源专业化管理,改革才能减少阻力,保证效果。具体而言,就是一方面按照税源专业化管理的要求对税收的管辖权进行调整,另一方面在改革阶段维持现行的收入分配方法不变,改革任务完成之后,依靠财政管理体制的总体变革彻底解决地方税源与财源的匹配问题。

(三)完善财政管理制度

税源专业化管理是财政管理体制的重要基础,而财政管理体制是税源专业化管理有效实施的前提。从税源专业化管理的视角看,完善财政管理体制应重点从以下方面着手:

1. 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应与税源专业化管理要求相协调。目前,我国实施的是,中央、省、市、县、乡五级架构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同时形成了中央对省、省对市、市对县、县对乡四级税收管理体制。这样的制度安排与税源专业化管理以及财政管理的要求很不相配,过多的政府层次、财政层次以及税收管理层次使税源专业化管理很难发挥集约化管理的效应。因此,建议将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缩减为中央、省级以及县级等三个层级,并按照不同的层级来对税源进行规模和行业的划分和管理。

2. 构建与税源专业化相适应的公开、透明、民主、法治的政府财政预算制度。应改变目前政府需要支多少,税务机关就要收多少的税收收入管理体制,加强政府财政收入预算管理。应以经济发展运行的实际情况以及税收的收入能力来合理确定政府财政预算,形成与收入科学联系的财政预算管理制度。

3. 消除税源专业化管理可能出现的管户纷争,积极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我国政府事权以地方为主,而财权偏重于中央,中央税在全国税收总额中处于主导地位,中央与地方的财权与事权存在明显的不对称,[6]在税源专业化管理改革过程中就极可能出现争管户,保收入的情况。因此,一方面要适当上收地方的事权,使地方事权与财权相匹配;另一方面应加快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科学界定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责任,规范控制好专项转移支付,使一般性转移支付形成增长机制,进一步优化转移支付的结构。同时,对于积极培植税源,壮大地方财力的应给予奖励,促进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参考文献:

[1]黄凯.跨国公司税源监控制度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9-11-01.

[2]夏日红,于子胜.树立和运用税收风险管理理念 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J].中国

税务,2009,(11).

[3]赵德芳.重点税源实施专业化管理的思考——基于新古典经济学专业化分工的理

论[J].经济研究导刊,2008,(12).

[4]郭东阳.实施税收风险管理 降低纳税遵从风险[N].延安日报,2011-05-10(3).

[5]刘群.全面提升天津市税源专业化管理效能的政策建议[J].天津经济,2012,(10).

[6]戴毅.中国财政体制改革路径探析[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9).

[责任编辑:任山庆;校对:党 婷]

作者:杨卫红

上一篇:文艺部工作总结下一篇:春季学校工作计划(3篇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