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专业实践的心得体会

2024-06-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农学专业实践的心得体会(共12篇)

农学专业实践的心得体会 篇1

下渌村是广西武鸣县双桥镇的一个行政村,地处广西武鸣县双桥镇政府驻地东面2公里处。如今,下渌村实施了龙眼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项目,平均亩产龙眼655。6公斤(储良品种),平均每亩增收120。8公斤。该村以种植龙眼、芒果闻名,四季有水果、野菜采摘,鱼塘建有钓位,八月有“农家乐龙眼节”。风味小吃有:白切土鸡、高峰柠檬鸭、下渌鱼生、上汤野菜、烤红薯等。

近几年来,下渌村加快了小康村全面建设的步伐,取得了显著成效。沼气入户率达98%,村巷道路基本实现了水泥硬化,农户的住房基本实现了楼房化,庭院基本实现了绿化、美化。整个村庄绿树成荫,干净整洁,舒适惬意。下渌村根据本村荒山多、水利条件好的优势,因地制宜,积极发展“养殖―沼气―种果”这一生态农业模式,减少了农药、化肥的使用,相继创建起100公顷的无公害龙眼生产示范基地和40公顷的无公害砂糖桔生产基地。在此基础上,下渌村瞄准地处南宁郊区拥有美丽的田园风光,走农家乐生态旅游发展的路子。目前,村里已建起3家休闲农家乐生态旅游山庄,节假日吸引游客前来休闲观光。游客们在这里摘果、钓鱼、踏青,品农家饭,喝农家酒,其乐融融。

步入村民敞明亮的庭院,犹如进入一个小型旅馆,卡拉OK、烧烤炉、钓龟竿、菜谱、电磁炉等一应俱全。村名跟我们说,他家有300多棵龙眼树和13亩大青枣、无核黄皮果,12亩鱼塘。前几年,他利用自家三层楼房开办农家乐旅游山庄,设有24个床位。“以前我们村很脏很乱,自从搞了生态文明村以后,经济发展起来了,环境优美了,我家的农家乐旅游也变得兴隆起来,每个星期都有100多人来这里旅游,每年有6万元左右的经济收入。”

村科普站人员还将协会会员的供求信息发布在网上,既方便又快捷。除此之外还经常协助各级部门在村里举办龙眼节、龙眼擂台赛、柑桔丰收节等大型活动,成为当地一大亮点。他们还争取申请无公害产品认证,制作下渌水果产品包装,为会员统一销售产品,使下渌的龙眼、沙糖桔打出了品牌,下渌的水果成为武鸣优质水果的代表。

农学专业实践的心得体会 篇2

1 加强专业课程的实践内容, 改变“黑板种田”的教学方法

农学专业课程体系中, 专业课56学分, 占总学分的38.4%, 是大学生获得专业知识的必备教学环节。专业课程的特点是技术性强、实践性强, 首先要通过实验内容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以实验促进理论课的学习。为此, 专业课程教学中, 实验课学时占30%~50%。

改变“黑板种田”的教学方法。作物栽培学和作物育种学是农学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 其特点是实践性特别强, 传统的方式是首先讲授理论, 然后进行实验和田间参观, 课程学习与生产实践脱节, 学生动手实践性和参与性较差, 难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主动性;新的教学方式采用生产实践式教学法, 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如作物栽培学的授课方法是根据作物生产的技术环节安排教学时间, 将作物生产环节分解为整地、播种、中耕管理、收获等环节, 在每个生产环节出现时, 教师将学生带到生产现场直接讲授;作物育种学也采取与栽培学相似的教学方法, 将课程环节分为育种圃建设、杂交、田间选择、考种鉴评等环节, 教师针对各环节在田间讲授。

2 提升毕业论文质量, 培养学生科研创新精神

毕业论文是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 在提高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农学专业建立了一整套涵盖论文选题、开题、中期检查、评阅、答辩等各个环节的规章和制度, 取得了明显效果。第五学期期末开始论文选题, 首先由指导教师拟定研究题目或学生自拟题目, 学生根据兴趣选定论文题目, 学生与指导教师实行双向选择;确定论文题目后, 学生进入指导教师的研究室, 在导师指导下查阅文献, 完成开题研究报告, 进行试验研究。毕业论文的试验在第六、第七两个学期进行, 贯穿整个作物生长季节, 在此期间学院组织教师进行中期检查1~2次;第八学期完成论文的撰写和进行答辩, 由农学院学科组分派老师按毕业论文写作要求对论文进行评阅, 给出评定成绩, 此成绩是学生能否参加答辩的重要指标, 评阅不合格者, 不能参加答辩;合格的论文, 将论文返回给学生, 学生对照评阅意见与指导教师进一步的进行交流、修改, 申请答辩;由至少1名校外专家组成5人答辩委员会, 严把答辩质量关, 对第一次答辩不合格的同学, 一周后进行第二次答辩。

强化指导教师队伍水平, 要求指导本科毕业论文的教师, 必须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和中级以上技术职称, 而且毕业论文的研究内容必须是科研课题的一部分内容。这些举措的实施, 使教师的科学研究活动与大学生毕业论文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促进了学生的求知欲, 激励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致使农学专业考取研究生的比例高达40%以上, 而且在本科期间有10%的学生公开发表论文。

3 强化生产实习, 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高等农业院校的学生, 在学完了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以后, 通过毕业生产实习, 把已经学到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运用于生产实践, 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这不仅是锻炼学生、使学生在综合能力上得以提高的过程, 而且可以对教育质量进行综合检验。农学专业在总结多年生产实习经验的基础上, 结合目前大学生就业等基本情况, 对生产实习进行了多方面改革, 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

3.1 集中与分散相结合, 避免生产实习与找工作的矛盾

目前大学生就业压力大, 大学最后一学期, 学生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就业找工作方面。过去的实习计划是第八学期集中安排生产实习, 在时间上与找工作冲突, 效果不好。为使生产实习不与找工作争时间, 又能提高生产实习的效果, 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方式, 明显提高了生产实习效果。第一, 将实习环节分散到多个学期。如针对耕作技术的实习安排在第五学期、针对栽培技术和育种技术以及制种技术的实习安排在第六和第七学期、针对生产现场和社会调查的实习在第八学期进行。第二, 实习采用集中方式进行。如耕作实习、制种实习分别安排在1周里集中完成, 春播实习安排在第七学期的第四周至第七周集中完成。第三, 第八学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调查, 采用分次进行。过去的生产实习是用2~3个月时间集中进行, 因为正值找工作的时间段, 学生在实习基地不安心实习;现在将生产实习分为3~5个关键环节, 每一环节集中3~5天时间集中完成, 避开招聘会时间, 提高了实习效果。

3.2 面向社会, 加强同社会的联系

大学生利用生产实习的机会把自己切实地置身于民众之中, 面向社会、了解社会, 服务于社会, 从中锻炼自身的综合能力。这不但是毕业学生未来工作的需要, 也是大学生自身的责任。我们把社会义务咨询活动和社会调查, 也列为实习内容。通过咨询活动, 不仅增加了大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 也让社会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 而且锻炼提高了学生的演讲水平及适应社会的应变能力。组织社会调查, 一种是事先拟定调查提纲、调查内容及方法;另一种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对社会的理解, 自拟提纲和调查内容。通过调查, 加强同学们对社会的了解和联系, 提高了毕业后适应社会的应变能力。

3.3 强化实习指导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提高实习效果

在生产实习中, 教师的教书育人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重要, 而且事实证明也更有效。目前的大学生, 大都是应届高考来到大学, 经历及阅历不足、可塑性大, 思维较活跃, 但又容易出现不切合实际的想入非非。特别是受社会上某些不正常因素及传统观念的影响, 使有些学生学农不爱农, 不能牢固地确立专业思想。但是, 通过生产实习过程, 学生切实地与生产实践及社会接触, 大量的社会信息将促使学生重新思考, 特别是在面临毕业的情况下, 学生更容易体会到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需要感, 实现思想和行动上的转变。因此, 教师必须随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 经常与学生谈心、谈专业、谈发展, 了解每一名学生的基本情况, 以做到有的放矢的引导和帮助, 树立正确择业观。

农学专业是技术性很强的专业, 单靠实习单位的技术人员指导生产实习是不够的。因此, 指导教师必须是积极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参与者。对学生不能一放不管, 自由实习, 又不能管的过死, 束缚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要让学生在实践中独立地思维。教师则从中提供指导、回答问题以及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 以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使学生得到稳定性和规律性的知识。教师要随时掌握实习进度和实习环节的实施, 积极地引导学生参加生产实践活动, 启发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问题;要随时总结实习经验, 指导和检查学生的实习日记, 随时注意学生的反馈信息, 通过学生的回答问题、现场操作、实习日记等来把握学生对实习内容的掌握和理解程度, 并以此来采取相应的措施。同时由于农业生产活动是随季节而变化的连续性很强的实践活动, 因此必须做到前后实践环节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使学生对实习内容有一个总体的线索。在教师帮助学生概括以往的实习内容的基础上, 给学生提出下一步将要掌握和完成的实习内容, 使学生心中有数, 并以自觉的态度接受新知识。还有助于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 在学生处于积极寻求答案的心理状态中开始下一环节的实习内容, 不断地引导实习步步深入。但是又要避免由教师包办“抱着走”, 授之与鱼, 不如授之与渔, 以往的教正是为了以后的不教, 让学生放开手脚大胆地实践。

4 搭建学生科研创新平台

为了鼓励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 提高学生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 高校都在积极搭建学生科研平台, 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东北农业大学建立了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 每年资助30万元, 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科技活动。重点资助学术思想新颖、目标明确、具有创新性和探索性、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可行、实施条件可靠的项目, 资助范围为:一是具有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的实验项目;二是基础、专业基础和专业性研究的创新项目;三是小发明、小创作、小设计等项目;四是社会调查项目;五是其他有研究与实践价值的项目。

为配合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的实施, 农学实验中心全面对大学生开放。开放实验室坚持以学生为主、实验指导教师指导下的实验教学模式, 具体形式分为三种:学生参与科研型开放实验:实验室定期发布科研项目中的开放研究项目名称, 吸引高年级优秀本科学生进入实验室参与科学研究活动;学生科技活动型开放实验:结合实验室的性质和条件, 学生自行拟定科技活动课题, 实验指导教师指导开展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等实验活动;自选实验型开放实验:实验室发布实验教学计划外的研究型、设计型实验课题, 鼓励学生进行创新设计实验。

通过搭建学生科研创新平台, 极大地调动和激励了大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的创新意识。每年有30~50名同学申报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 占本专业学生的35%~55%, 其中2006年、2007年、2008年分别有18名、17名、21名同学获得资助。

参考文献

[1]张伟, 李荣军, 李晴.关于创新实践教学大平台的构建[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Vol.6 (5) :43-44.

[2]樊东, 裴海英等.新世纪高等农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 2002 (11) .

农学专业实践的心得体会 篇3

关键词 农学类新生 ;專业认知 ;兴趣培养 ;实践教学 ;多元互补

中图分类号 C4

Abstract In light of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and its existing problems in agriculture major, the paper discussed how to develop effective measures to strengthen the professional cognition and interest cultivation for freshmen major in agriculture. After implementation the good results have been obtained. Finally, the prospects and a series of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 the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were advised. This paper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nterest cultivation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for freshmen major in agriculture.

Key words freshman in agriculture ;professional cognition ;interest cultivation ;practice teaching ;multiple complementary

农学类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教学是本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启发学生科学思维、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锻炼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手段[1-2]。新生及时有效的实践锻炼有利于培养专业认知能力、专业兴趣或专业意识。传统的实践教学滞后,造成了一系列问题,新生只有早认识、早探索专业生产现状和需求,才能变被动学习、简单验证、敷衍马虎等为积极探索、自我设计、自我评价、自我提高,才能早立志、积极主动学习、合作、思考和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培养他们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扎实的实践能力和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

1 传统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当前,大多数高校的农科类专业课均在大学第5、6学期进行,前4学期的专业基础课很少走进农田(表1),学生真正走进农田、接触农业生产或科研锻炼均在第5学期及之后。长江大学农学院将农科类专业第一阶段的实习调整至第4学期暑假进行[3],但仍不能实现对新生(大一、大二学生)及时的专业引导,因而表现出一系列问题。

(1)新入校的学生与专业教师、专业教学环节存在一定距离,因而学生的专业兴趣以及专业意识的培养难度较大,学生对专业理解的偏离问题突出,进而对后续的专业学习产生了明显制约,存在调转专业现象突出、专业课到课率较低、搪塞专业实习等,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2)教学内容简单、重复,不能及时跟踪迅猛发展的农业科学技术,更不能体现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与生产实际不能有效结合起来,造成在校学的许多知识用不上,而工作中需要的知识和能力在学校中又没有学到。

(3)学生毕业实习(论文)质量不高,缺乏新意,明显存在重视不够,应付走过场,在毕业实习期间经常是忙于找工作。选择就业单位时,重福利、重短期利益,轻长远发展、轻社会需求。

(4)毕业生毕业后在吃苦耐劳、耐寂寞和团队合作等综合素质方面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等。

2 国内外农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现状分析

当前,各农业高校的农学专业进行了多种多样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建立了以学生暑期进千村入万户、科研训练、创业实践等为主要内容的一年级调查走访、二年级进田体验、三年级科研与生产实习、四年级综合研究实习4单元10模块4年持续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4-5];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提出扩充作物种类、增加高科技生产技术、育种技术、农产品加工和现代农业经营管理技术,合理安排实践内容,改革实习考核方式,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改革[6];东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提出包括基础实践、综合应用实践和创新实践等3个板块为主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教学体系[7];西南大学确立了新的实验内容和实验教学体系,完善和更新实验教学内容,调整开课时间与授课方式等[8]。其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的实践教学体系对新生专业认知和兴趣培养的效果最好。

美国的农业院校则立足于学生和所在州发展的需要来发展教学与科研;德国的农业教育亦通过学校和企业对接,紧密联系生产实际应用等。

3 海南大学农学专业多元实践教学体系简介

海南大学农学专业是培养热带农业学子的珍贵宝地。笔者借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10年来教学经验,在原实践教学基础上,建立了以“专业认知”+“专业情感和技能”+“综合技能和创新素质”+“创业精神和能力”为主体框架,补充专业教师带领新生进田地、观科研、识形态,提早开展校内田间和设施农事锻炼、校外社会生产实践、农业资源与产业规划调查,适当开展创业实践等,提前开展校内校外、课内课外多元互补的实践教学体系(见表1)。该多元互补实践教学体系实践于海南大学农学新生(2014级农学1班)专业认知和兴趣培养的影响。

4 海南大学农学新生实践教学改革及其实施效果

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海南大学2014农学1班50名新生,除进行已制定的入学教育、军事技能训练、植物学实验实习等传统实践大纲外,特别加强了以下课外实践锻炼。

nlc202309091254

(1)参加农学专业协会

海南大学农学协会,成立于2000年,迄今为止已有15年的历史,2006年曾荣获了“全国高校优秀学生社团”荣誉称号,该社团在培养一批批学生的专业兴趣、科学研究、提高综合素质,提高自身影響力等方面起到重大作用。全班有50 %的人参加了该社团。如农学协会的现任会长邹幸江同学,在参加协会期间,大大培养了其对农业的兴趣,尤其是对拇指西瓜和自然农业,连续开展了几个小型栽培试验,得到了正负情感信息显著影响作物生长的惊人的发现,更严谨可靠的研究有待深入(图1)。

(2)参加省级和校级科技兴趣比赛

2015年6月大一第二学期,张家豪同学参加了“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并获得了校级三等奖。董子凡、黄浩、李锐等同学积极参加校院举行的答辩赛和知识竞赛等。卞新宇、曾玉健、曾均炫等同学在大一暑假期间参加海南大学共青团“三下乡”活动,调研“互联网+”在农业中的应用。各种各样的活动均不同程度地激发了同学们的专业兴趣。

(3)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申请

大一学生虽然专业知识空白,但仍有不少同学对专业有独到的新奇和见解,如邹幸江对拇指西瓜的热爱、刘小芳的阳台蔬菜设想、张家豪的互联网农业想法等等。因此,鼓励他们参与项目申请或尝试,可大大增强他们对专业的热情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如刘小芳同学开展了“番薯景观栽培试验”,获得了景观番薯的相关栽培技术和科研的初步了解和体验(图2)。

(4)进行大一暑假的社会生产实践

在有条不紊地部署安排下,全班同学实现了暑期社会实践率100 %,人均实践时长2周以上。通过亲身的实践锻炼,所有同学受益匪浅,充分肯定实习收获颇大,84 %同学认为此次实习的必要性很大,同时认识到实习单位的性质、规模、领导、制度以及指导老师等都是实习单位的影响因素,对实习收获影响较大。

通过实践锻炼,同学们既希望提高个人的工作能力,同时希望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均认为遵守工作纪律和及时与校内外的指导老师互动是实习效果的有力保证,认为自己不仅要虚心学习,还要做一名合格的工作人员,初步认识到了工作中宽容、积极主动、和谐共处、吃苦耐劳、及学好管理等的重要性。其中,16 %同学对实习任务的完成很有信心,16 %的同学定位自己是纯学生身份,51 %、37 %和14 %的同学对自己工作能力的提高、交际和安全方面有顾虑,说明这些方面均值得加强指导。

5 农学新生多元实践教学改革的展望和改进建议

大学生阶段是人生的黄金时段,是成长、成才、成人的黄金时段,大一的专业实践锻炼的效果尤其影响整个大学黄金时光和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对大学新生实践的改革和实施,有以下几点建议。

充分利用好大一、大二的寒、暑假,开启假期农业种植、养殖生产概况的调研活动和社会实践,使学生初步了解农业生产现状,激发专业兴趣,树立为农业服务的目标或理想。

开展好动员大会和制定导师制等相关督促制度,保证每位新生大一或大二期间参与1项专业活动。如专业老师的科研课题、科研院所的实产科研项目、专业协会等,带领新生走进农田,拥有大小不等的实践基地,参与作物的种收及田间管理,初步认识和体验专业科研或专业生产。建议将大三的《作物田间技术实验》移至大二学年进行。

充分利用好大一暑假,提高暑假社会实践锻炼的质量和效果。只有真正地参与社会生产实践,才可收获对专业真切的体会和感受,发现自己做人和做事的不足。

参考文献

[1] 王 悦,张海清,陈光辉,等. 大学农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J]. 教育教学论坛,2015(7):177-178.

[2] 陈文艺. 基于实践育人视界的农科人才培养规格与途径[J]. 广东农业科学,2014(3):224-227.

[3] 王文凯,姚安庆.农学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9(11):55-59.

[4] 海江波,冯 炜,廖允成. 农学专业多元互补式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构建[J]. 高等农业教育,2011(12):50-52.

[5] 廖永成,韩 娟,海江波. 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培养高素质农业人才[J]. 中国高等教育,2013(18):51-52.

[6] 潘圣刚,田 华,肖立中,等. 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2014,20(9):154-155,160.

[7] 宁海龙,邹德堂,唐鑫华,等.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农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及构建[J].高等农业教育,2011(5):43-45.

[8] 赵 勇,张 建,王季春,等.农学专业作物生产类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39(11):234-239.

农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论文 篇4

摘要班主任工作是大学人才培养过程中最基础的,同时也是十分关键的环节。如果不重视班主任工作,将会对整个教学工作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笔者结合自身班主任工作实践,尤其是结合农学专业特点,就如何开展具体工作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班主任;农学;工作

8月底,农学院领导委派笔者担任级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1班的班主任,成为笔者和2014级种子班学生们共处四年的开始。自从担任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班主任工作,笔者一直为成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而尽心尽力地工作。笔者的努力也取得了回报,笔者被评选为“最受学生欢迎的班主任”。虽然工作中取得了肯定,但是也引发了很多思考: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如何处理好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班主任应该在学生工作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以下就结合笔者近两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进行思考。刚入学时,学生对大学生活、学习环境不熟悉,处于被动、迷茫的状态,依赖性比较强。班主任更多的是要担任保姆角色,事无巨细要多管多抓。重点在思想教育、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上下多下功夫,使新生尽快熟悉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适应大学生活。相对于苦行僧式的高中学习,大学生活丰富多彩,学生们也有了更多的自主权。自觉性高的学生往往能够完成角色变换并适应环境变化,从高中的“要我学”变成大学的“我要学”,自主制定学习计划,完成学习任务。而学习自觉性差、自控能力弱的学生则容易沉溺于网络游戏,寄希望于考前临时抱佛脚,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这个时候班主任的角色就很重要。笔者从新生一入学就查阅每一位学生的资料,掌握第一手信息,并邀请每一位学生制定新学年的学习计划和目标,开展“一对一”的谈话,探望学生宿舍,消除跟学生之间的距离感。通过掌握第一手资料,笔者对学生在学习上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重点关心那些问题学生。

大学二年级以后,学生对大学生活和环境有了足够的了解并且基本适应,这时候班主任要扮演“导演”的角色,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班级建设工作,加强自我管理,同时放手班级日常管理工作给班干部,形成独具特色的班风、学风,帮助班级设计和开展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回顾近两年的班主任工作,笔者总结了以下几个原则: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以学生为中心,首先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以学生为中心,就要解决学生的思想、生活等各方面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大众化传播媒介,尤其是网络的迅速发展,极大地丰富了当代大学生的精神生活,这也塑造了当代大学生激进的思想特点。但面对良莠不齐的海量信息,很多学生一味盲从,缺乏必要的分辨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不能很好地批判吸收多元化的甚至是冲突的思想观念,产生了思想上、精神上的`困惑和行为选择上的困境,进而受到不良思想的侵害,成为“愤青”,甚至夸大社会中的阴暗面。因此大学班主任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做好引导学生工作,进行思想、心理上的辅导。以学生为中心,还要做到因材施教。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社会背景,具有不同的气质和性格。班主任需要正视个体差异,并基于大学生的不同特质,因材施教,挖掘学生潜力,努力促进大学生个性自由和谐的发展和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树立师生平等的理念。

现代大学生由于能够从多种多样的渠道获得信息,心理成熟年龄也不断提早,逐渐形成了独立的思想观念,接受了平等自由的观念。所以他们非常希望能够与班主任进行平等的互动。有鉴于此,班主任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坚持师生平等交流。师生平等,笔者认为体现在通过人格魅力影响与促进学生的进步。班主任热情、公正和严明的优秀品质会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进步。班主任在做学生工作时,要以身作则,以自己的人格为榜样,做到有声的教育与无声的感召有机结合。在具体工作实践中,要注意以下几点:发挥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或入党积极分子的作用。他们是大学生群体中思想觉悟较高的一类,他们往往思想活跃,综合素质高,在学生中颇有号召力,组织能力强、工作热情高、综合素质好的学生干部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激发学生班委积极性,可以大大减少班主任的工作量,迅速传达学校的有关指示和相关措施,同时能够积极调动班级其他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学生干部的评选十分重要。笔者对学生干部的要求是一定要有为班级服务的意识。在学生干部的评选中,笔者鼓励学生自荐,而不是单纯地按成绩来指定班委。在自荐的基础上,考察他们的综合素质并结合同学民主评议。这样选出来的班干部才能值得老师和同学的信任。抓好班风建设,促进良好学风形成。班风虽然是个小气候,但却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与心理健康。良好的班风的形成,对每位同学来说都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能激发他们的热情,使大家拧成一股绳,表现为集体主义精神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相反如果班级的风气是消极冷漠,一盘散沙,那么班级的同学就会压抑失落,班集体名存实亡,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态度,甚至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问题。大一时,学生们都对未来的大学生活充满期望,这个时候是形成良好班风的最重要时期。班主任对班级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了班风建设。深入到学生中去。班主任面对的都是有情感需求、有血有肉的人,唯有推心置腹地认识、了解和关心学生,才能打开学生的心扉。笔者也刚参加工作不久,了解他们这个年龄段会出现迷茫与困惑。因此笔者将自己定位为学生的学长和朋友,很快使学生消除了距离感,敞开了心扉。这样有利于班主任发现学生中存在的思想与心理问题,从而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措施,帮其克服心理障碍,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重点关心特殊学生。一个班级往往都有1-2名学生的学习情况不理想或有心理障碍的特殊学生。对于这类学生,更需要班主任做好耐心细致的工作。近年来,大学生心理障碍发生率逐年上升。因心理障碍引发的致伤或自杀事件给学生个人、家庭带来巨大伤害,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反思。班主任对于班级的贫困生、挂科生、违纪处分学生、沉溺于网络的学生、游离于集体之外的学生都要特别注意,要经常找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动态,并做好记录并存档。班主任也要对他们付出更多的爱心,确保没有学生游离于集体之外。除此之外,农学专业学生也有其特点。由于社会上或多或少对农学专业存在误解,认为学农学专业就是“面朝黄土背朝天”。

刚入学时,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往往不高。

农学专业自我鉴定 篇5

思想道德方面,大学四年里我参加了学院以及学校组织的党训班培训,系统全

面地学习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用先进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维护社会稳定,自觉遵守《学生行为准则》和学校规则制度,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关系集体;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自觉抵御封建迷信等错误倾向;树立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人生价值观,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当个人与集体、国家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坚持把国家、集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认真参加学校及系上组织的各项政治活动,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我曾参加党校系统学习并取得结业证书,积极主动地向党组织靠拢。

业知识学习方面,我明确个人学习目的,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大学四年里,我系统全面地学习了本专业的理论基础知识,同时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中,把所学知识转化为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力求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在学校期间,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及专业方面的工厂实习活动。在学习和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的同时,还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培养自己其他方面的能力;积极参加学生科协及科学研究活动中的各项活动。

我在学习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也不断参加学生会的工作,我在大学四年里,曾担任扬州大学农学院植物保护系学生会宣传部副部长,扬州大学农学院植物保护系学生会宣传部部长,扬州大学农学院新闻中心编辑部主任等职务。同时在班级曾一度担任班级的宣传委员。在做学生干部工作的日子里,自己感觉真的很充实,同时也学到了许多,感觉这里真的懂得了很多。

当然在自己获得了许多的同时,学校也给了我众多的荣誉:曾多次获得单项奖学金,诚善助学金;2005-2006年获得“优秀学生干部”称号;2005-2006年获得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优秀团员”称号;2007年获得国家助学金。当然成绩只能代表过去,更重要的是我们要面对未来,未来是美好的,当然美好是需要用自己的双手去开拓。相信在学校,学院领导和老师的关心和支持下,我的明天回变得更加美好。我在获得成绩的同时,也不断注意自己身心的培养,大学四年里,我掌握了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积极参加学校、系和班级组织的各项体育活动,身体健康,体育合格标准达标。在心理方面,锻炼自己坚强的意志品质,塑造健康人格,克服心理障碍,以适应社会发展要求。

大学四年,塑造了一个健康、充满自信的我,自信来自实力,但同时也要认识到,眼下社会变革迅速,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社会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自身还有很多的缺点和不足,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得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完善自己,改正缺点。我也会努力在自己的岗位上奋发图强,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

农学专业求职信 篇6

打扰了!我毕业于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想在贵公司里找到一份工作。

我学的`专业是“土壤肥料与农业化学”。从我的附件中您可以看到,我的全部学业出色完成,成绩优良,曾多次受到学校的表彰,我的一篇专业论文首发表于杂志,并荣获xxxx年度xxxx省成人大学优秀大学生科研成果二等奖。

据报载,贵公司领导十分重视人才,办事效率高,人际关系融洽,没有眼下国内不少企业存在的“窝里斗”现象,员工可以一心一意地搞科研和生产。去年下半年在贵公司实习了一段时间,我也深深地感受到了这一点,可以想象,如能在如此宽松、和谐的环境里工作,该多自豪!

当然,条件如此优越的公司,想进去绝非易事,但我坚信自己有能力敲开贵公司的大门。我已熟练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及操作技能,在方面尤有专长。在一个崇尚公平竞争的公司里,我想我会如愿的。深圳人才网

最后,我希望贵公司能给我一个为贵公司作出贡献的机会,我热诚地期待着你的答复。

此致

敬礼

xxx

农学专业实践的心得体会 篇7

一、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是以学校为主, 但不是学校单方面能完成的建设项目, 而是学校与校外企业或事业单位的多边合作型共建项目。高校的办学宗旨是追求教学水平、提高育人质量, 企业或事业单位追求的目标显然与高校存在着差异, 企业更加注重的是追求效益和利润。由于双边合作追求目标的差异, 在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中出现困难甚至矛盾也是情理之中的, 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校外合作方存在的问题。

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其主体活动是为培养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而开展的实践教学活动, 这就在客观上要求校外单位接纳一定数量和规模的学生参与到合作方的生产和工作实践中去, 由于大学生的实习实训活动是一种实践、锻炼和学习的“非熟练”过程, 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干扰合作方的正常生产活动, 导致大学生的参与给合作方在管理、生产、安全等方面增加了压力, 致使生产成本提高;另外, 为配合学校的实践教学活动, 合作方还要抽出部分技术骨干作为实习指导教师, 以帮助和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增加了合作方的人力资源成本, 影响和降低了合作方的生产效率等。这种实习实训活动达到了教学单位的目标和学校的办学宗旨, 但它是以增加合作方的成本和降低合作方生产效率和质量为代价的。因此, 当学校期望在相关企事业单位建立实习实训基地时, 有些企业或事业单位常常表现为不情愿、不配合、甚至不接纳, 这是导致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困难的主要原因。

2. 办学单位存在的问题。

提升教学水平、提高育人质量是高校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 作为农学类专业其核心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的“应用型”合格人才。在实际教学中, 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教育观念陈旧, 缺少对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近年来, 尽管在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的探索, 在《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方面进行了较科学的设计, 特别是对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进行了较深入的改革, 但在实际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仍然存在, 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涵理解不够。教学实习实训基地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 基地建设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实习教学质量。但部分教师对基地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深刻, 在建设过程中也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实践教学活动缺少系统、规范管理, 降低了校外合作方的配合力。有的专业或课程在校外实习实训前没有制定完备的《实习教学大纲》和详尽的《实习教学计划》;开展实习过程中对实习指导教师在责、权、利方面没有明确的制度或规定, 导致在实习实训过程中指导老师责任感不强, 管理不严, 效果不理想, 没有达到实践教学的预期目标。同时还给实习实训合作方增加了负担, 影响了实习基地建设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3)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经费投入不足, 降低了基地建设的驱动力。在高校招生人数增加, 教学资源不足的情况下, 目前, 普遍重视校内教学资源的投入和教学平台的建设。而对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尤其是高校与校外企事业单位共建的实习实训基地投入严重不足甚至没有投入。学校对基地所在单位只索取不给予, 不仅制约了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水平和质量, 降低了合作方的积极性, 同时也影响了学生实习实训的教学效果。 (4) 高校服务社会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降低了基地建设双方的合作力。高校的优势是人才, 是技术, 依托人才和技术优势服务社会、服务企事业单位, 既是高校的责任, 也是促进校企结合、校地结合的关键因素。但目前较多的科研成果、关键技术停留在学术刊物上, 或停留在实验室中, 未能转化为服务企业、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生产力。因此, 降低了基地建设双方的合作力。

二、农学类本科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湖北民族学院林学园艺学院是一个以农学类本科为主的二级学院, 现开设有林学、园艺、园林普通本科专业。长期以来, 结合区域资源优势和自身的办学特点, 注重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如园艺、林学专业构建了“职业定向式三阶段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该培养模式的指导下, 修订了各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并对理论和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进行了科学设置。在此基础上, 为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十分重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基本做法体现在以下方面。

1. 以互惠互利为基础, 建立实习实训基地。

要想建立稳定、长期、可靠的校外实习基地, 彼此关切双方的利益是关键之所在。因此我院把重点放在了协调与实习实训单位之间在建设目标上的差异, 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 各展所长, 各取所需。 (1) 学院与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合作方实行技术资源共享。充分发挥我院林学省级重点 (特色) 学科多年来形成的技术和人力资源优势, 以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平台为契机与企事业单位积极开展合作, 利用自身优势为企事业单位提供和开发相应的技术, 解决关键技术难题, 帮助企事业单位提高经济效益, 实现互惠互利, 形成协同发展的共生体。如我院的“星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建立在星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根据该保护区的业务需求结合我院教学科研需求, 在基地建立的理念上采用了“以科研促教学”, 在基地建设方式上采用了“共同投资, 合作共建”。近年来我们为星斗山保护区进行了植物资源普查、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调查与规划、水杉及秃杉原生母树种群栖息地生境保护规划、病虫害防治等多项工作, 为星斗山保护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关键技术和技术支持;2013年我们与星斗山联合申报并启动了“湖北恩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的建设工作, 双方真正形成了互惠互利的共生体。 (2) 学院与基地实行人力、物力资源共享。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不仅需要在实践中检验, 更需要通过实习来获取本专业的实际工作技能, 培养初步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专业技能。同时, 通过对实习实训单位的了解、与技术人员经验交流、对员工的生活工作状况等全方位的了解, 为学生了解社会提供了很好机会。如“星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很好地解决了我院《树木学》、《植物学》、《生态学》、《测树学》等多门课程的实习。同时, 实习基地的技术人员也是我院师资的有益补充, 有时甚至是实习实训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3) 学院与基地实行人才培养成果共享。以实习单位为培训基地, 不仅使学校能够实现育人水平的提高, 企事业单位也能从中发现人才, 选择人才, 实现基地共建, 培养成果共享。随着企业实用性人才不足和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矛盾的省级发展, 学生的就业情况越来越不理性, 企业的人才断层越来越严重。通过在实习实训中充分发挥基地的媒介作用, 为学生提供了解企事业单位的窗口, 为企事业单位搭建挑选适用人才的平台。这既为学生增加了就业机会, 又为企事业单位引进后备人才提供了人才库, 从而缓解了学生就业和企事业单位人才招聘的双重压力。

2. 以综合利用为目标, 丰富基地功能。

高校在基地建设上应立足于长期合作, 选择业务技术强, 管理先进、在规模、层次和水平上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且有实力、有远见、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事业单位作为合作方。同时, 高校应充分发挥已有的科研技术、专业人才的优势, 大力支持合作方的生产、科研工作, 建成多专业综合, 学研产一体化, 长期稳定的基地。这样的基地容纳量较大 (至少一次接纳30人) , 利于以班级或专业为单位开展实习实训;其次, 企事业单位内部具较高的管理水平, 不仅为学生的学习、生活上提供保障, 还能在学生的就业观、价值观方面提供正确的引导;再次, 基地本身具有一定的科研基础和研发能力, 有利于形成“学、研、产”相结合的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

3. 改革校外实习的组织管理模式, 加强教学质量的监控。

(1) 在基地组织管理上采取校企联动, 齐抓共管。一是强化组织领导, 加强沟通协调。二是强化贯彻执行, 加强责任意识。由专任教师与合作方技术人员 (实习指导老师) 共同组建实习工作执行小组, 具体负责落实实习工作的全面开展。学校与企业齐抓共管, 共同指导、共同负责。 (2) 在实习实训方式上采取集散结合, 统分相辅。实习实训在方式上不实行一刀切, 根据需要适宜集中就集中, 适宜分散就分散。 (3) 在实习实训程序上采取过程管理, 实行目标考核。过程管理主要是突出对实习实训工作的事前准备、事中监管。事前准备就是要制定周密的实习计划, 明确实习目的与要求、形式与时间、内容与考核等;开好实习动员会, 宣讲好实习纪律, 落实好安全教育。组织专任教师与学院签订《实习责任书》, 实习学生与专任教师签订《实习安全责任书》。事中监管一是执行组成员要全程管理, 监控实习全过程, 二是领导小组成员要定期巡查, 既监控学生的实习过程, 也督查执行组的管理情况。目标考核采取双层双边考核, 双层考核就是既考核学生的实习实训质量, 也考核整个实习实训的成果;双边考核就是学生考核由校外实习指导老师与专任教师根据学生实习期间的综合表现对每位学生进行共同考核, 综合评定实习成绩。

4. 以长效运行为根本, 强化经费投入及监管。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基本上都是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 因此, 要保障基地建设的长效性, 学校不仅要高标准选择合作方, 还要加大资金筹集投入力度。这就要求学校要多方筹集资金, 我们主要是融合了学科建设经费、课程实习经费和专业建设专项经费共同投入, 辅以实习单位资助和学生自筹等方式。在投入管理上我们专门制定了教学实习经费专项管理制度, 提高资金监管的透明度, 加强对实习经费使用的管理和监督, 确保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功效, 确保基地建设稳定有序长效的开展。

摘要: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是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 是学校功能的重要补充。基地的建设不仅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 也是学校与校外企事业单位发生的共赢型双边合作关系, 对学校而言意义非常重大。该文分析了目前农学类本科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结合实际, 提出了农学类本科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对策

参考文献

[1]蔡敬民, 董强, 等.高等院校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新思考[J].中国大学教育, 2009, (2) :77-78.

[2]李桂梅, 李科生.立足双赢: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与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0, 2 (2) :75-77.

农学专业实践的心得体会 篇8

关键词:职业学校;农学专业;建设实践;教学模式探讨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使学生在一定职业方向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成为具有良好职业素质的生产第一线的技能型人才,是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而多数职业学校目前沿袭的是普通教育教学模式,过分强调理论性、系统性,使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学习效率不高,职校毕业生继续发展的动力不足。因此,依据职校特点,加强专业建设,改革教学模式很有必要。我校在全体教师的努力下,大胆实践和不断探索,总结出“以教学计划为先导,以实习基地建设为基础,以素质培养为本位”整体优化的教学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一、制订科学合理的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和教学大纲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首先制订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专业教学指导方案是指导整个专业教学、实习的实施性文件,一旦通过应严格按方案实施,我校组建有农学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有本校专业牵头人、专业骨干教师、企业、行业专家,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研究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制订是否科学可行,必须由指导委员会集体讨论通过。在此基础上,制订了各学科实施性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其中包括详细的实习教学计划和实践教学大纲,在实习计划和大纲以课题的形式逐项安排。

二、建立实验基地,加强实践教学

制订的实习计划能否完成,确定的培养目标能否实现,实验室、实习基地建设是基础。从脱离普高教学模式到现在,全校师生共同努力,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建起了很多的实习基地,主要有蔬菜基地、花卉基地、烟草生产基地蚕桑、黄姜基地和新品种果树基地。同时,建起了相应的实验室,即组织培养室、标本观察室、化学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和电教微机室。根据实习课的需要,我们与旬阳农业生态示范园区、乡镇农业技术服务站联合起来,在校外建起了校外实习见习基地。通过这些实习基地的建设,我们就可以有计划地组织实践教学,而学生通过具体的生产实践体验,就能很好地把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借助这种直接的教学方式,使实践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水平

我校规定,专业课教师既讲理论,又带实践课。我校主要采取以下措施:1.充实专业课教师人;2.师徒接对,要求优秀专业课教师认真带好新毕业分配来的青年教师,使他们尽快适应并掌握实践技能,努力成为行家里手;3.培养专业牵头人和专业骨干教师,我校通过选送专业教师到大专院校学习、外出考察学习、到农业种植企业实践锻炼等形式培养专业牵头人和专业骨干教师;4.建立“双师型”队伍,要求教师既是讲师,又是技师,或者既是老师又是师傅;5.聘请企业能工巧匠任教,通过这些措施,我校专业课教师队伍得到了加强,教师水平得到了提高。

四、科学组织各种实习,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

我校实践教学形式有三种:专业教学见习、校内外教学实习、毕业顶岗实习。

1.专业教学见习

主要是认识和参观学習,如在校内外实习基地认识植物的形态特征、土壤的分类、花卉的品种、到当地农业示范园参观。我们在学生入学后的前三天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参观农业科技示范园、农业生态园和育种基地。在参观的同时安排企业的高级农艺师讲解区域内最新的农业科技信息以及农业新技术所带来的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而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将来所从事专业的社会意义以及现实意义。

2.校内外教学实习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农学专业实践教学的主要核心教学实习、是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最有效的平台,也是学校实现培养目标和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最佳途径,所以我校不断总结办学经验,探索出了专业实践教学的新路子:

(1)校内外教学实习分实验课、实习课、专业活动课三种,实验课前有计划安排,上课时讲解、演示、指导有序进行,课后要求学生写出详细的实验报告。实习课要求教师根据实习计划编写教案。上实习课时再讲解、演示、巡回指导,最后要求学生写出实习报告,教师根据学生实习完成情况和实习报告评出成绩。专业活动主要是学生在实习基地上亲手操作,反复训练,以培养熟练的技能。我们可以通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习报告的具体情况,来安排下一步的实习计划,这样一环扣一环的做法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2)实行实习“承包制”,培养学生系统掌握作物生长周期的知识和责任意识,农业学校实习的主要特点是实习的连续性很强。一年只种一或两茬作物,在这漫长的生长周期中,任何一个环节管理出现问题,实践教学就不能顺利地开展下去。我们利用“承包”实习,将有关的实习课题联系到一起,将实习基地按着一定的量分配给学生,学生接手开始到结束,施行一管到底。

3.毕业顶岗实习

我校一直把推荐就业与三年级第二学期顶岗实习相结合,第五学期初,学校招生就业办就广泛联系就业单位,考察用人单位,将学生推荐到比较好的、工资福利有保障,具备一定抗风险能力的企业,实行双向选择。第五学期末安置学生到用人单位就业,与用人单位签订安置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顶岗实习阶段学生主要由企业管理,企业安排师傅指导,学校定期到企业了解学生实习情况,及时解决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做好总结工作。

总之,通过多年以来的实践证明,我校的实践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素质教育等方面,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而且对于我们专业教师教学计划的完成、培养目标的实现、促进学生自觉学习起到了显著的效果。

农学专业研究生的职业前景大扫描 篇9

农学专业研究生的职业前景大扫描

2009年02月17日 09:33 来源:人民网教育

从人们的印象上讲,农学就业似乎不太好。但从一些调查数据上看,农学专业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同其他专业比较的情况下,就业率还算可以,排在前面。但具体到农学门类的二级学科,就业情况就比较难说,好坏不均匀。

关于就业形势,建议有意向考农学研究生的同学先不要担心太多,只要考上了研究生,在读研阶段做得很好,相关的基础掌握的比较扎实,多参与一些社会工作,毕业后找到工作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农学就业状况

据专业课考试辅导中心长期以来对农学领域的观察与研究,对农学专业毕业研究生的就业情况有一个相当准确的把握,这里向考研的同学提供几份数据,通过这些数据,考生能够得到一个比较完整的看法。

一是《2007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白皮书显示,在研究生层次,农学、工学、管理学学科的毕业生就业率排名前三,分别为99.34%、99.2%、99.12%。同时,工学和管理学这两门学科的毕业研究生数量,又列前两位。哲学和法学的毕业研究生就业率较低,分别为94.88%和95.96%。

二是2006年团中央学校部与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共同开展的大学生求职就业问题调查显示:不太被看好的农学专业就业率最高,达到78.38%。

下面以开设农学专业的学校为例,一是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专业是该校的传统优势学科,在学校占1/3比重,每年有1000多名毕业生,研究生就业率达100%,本科生也保持在90%以上。就业情况比较平稳,没有大的波动,在整体就业压力比较大的背景下,稳中有升。二是上海交大农学专业,据公开数据显示,2007年该校研究生就业率为100%,本科生为99.3%,比2006年有较大提高。

农学类专业就业方向一览

1、植物生产类

一般可以都到农业、园林及植物所等科研、生产及管理机构工作。

2、动物生产类

一般可以到农业、园林及植物所等部门从事科研、技术开发、生产及管理等

工作。

3、水产类

一般可以到水产部门工作,也可到海洋、海运、轻工、外贸、环保等部门从事科研工作,也可选择这方面的项目进行操作。

4、动物医学类

一般可以选择到各级兽医防治、科研、教育、生产和行政管理部门及动物检疫站、商品检验局、生物药品制造及动物食品加工单位工作。

5、森林资源保护与环保类

大多可以从事水土保持、沙漠治理、园林、野生动物及自然保护区等方面的工作。

但并不是所有毕业的同学都到上述对口行业、对口企业工作,以上海交大为例,除动物医学、园林专业以外,毕业后真正从事农学专业工作的学生比例并不高,2006届、2007届农学专业毕业生到农林牧渔业就业人数所占比例仅为10.17%和12.78%。

就业前景观察

农学专业毕业生就业与学校的地域性关系很大,也与农业经济的发展有关。比如北京农业研发企业少,用人单位需求持平,每年的变化并不大,大学生村官就业正成为农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一个新增长点。区县到高校招人时会特别关注毕业生懂不懂畜牧、懂不懂种植,因为农村基层工作毕竟是农业生产和农村管理的结合体,在这方面,农学专业毕业生更有用武之地。即使是研究生,如果有意向、有兴趣,在村官就业专项上还是非常有优势的。

新农村建设,使得农村或者与农村相关的部门求贤若渴,让农学专业毕业生大有用武之地。国家现在对涉农行业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如果有些同学希望在这个领域创业,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无论是哪个专业,都有其用武之地,如果我们学与做两者都很到位,肯定能谋得一份理想的事业,建议大家在选择专业里既分析各专业的就业前景,与发展空间,同时又要结合自身的兴趣。

历年考研中,有一定知名度的院校专业课考试中,农学考研有竞争的激烈程度倒并不是太大,也没有跻身入考研的热门专业榜单里,但文都教育专业课考试辅导中心的辅导名师还是要做一个提醒,正准备参与2009年考研的同学要尽早确定具体的专业,以便“预则立”。农学包括作物学、园艺学、农业资源利用、植物保护学、畜牧学、兽医学、林学、水产学等8个一级学科,共有27个二级学科。据国务院学位办公室发表的统计数据,我国大学授予的农学学士占学士总数的4.08%,在1999~2003年授予的硕士和博士学位中,农学硕士占硕士总数的2.89%,农学博士占博士总数的4.19%。

农学硕士点扫描

2007年,在全国范围内,有权授予农学硕士学位的大学的大学共110所。其中一级学科的研究生院分布及排名情况大致如下(根据2007年各种调研数据与材料综合得出):开设有农学专业研究生学位的知名农学院校包括: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山东大学农学院、华中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

作物学专业前三强为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开设学校近60所。园艺学专业前三强分别为浙江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开设院校约有40多所。农业资源利用学专业有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开设院校约40所。植物保护学专业有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开设院校约50所。畜牧学专业前三强分别是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开设该专业的院校约有55所。兽医学专业开设院校有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林学专业开设院校有北京林大、东北林大等,约60多所。水产学专业开设院校有中国海洋大学等近30所。

综合而看,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在农学方面的综合实力较强,知名度较高,报考者相对也比较多。另外农业科学院等科研院所的农学专业也相当不错。牢记择校三大关键考虑因素

一、职业前景

无论出于何种目的考研,职业前景已经成了众多考研学子最关注的问题。考上研究生,能不能拥有更好的未来,能否增长见识与能力,能否在学术研究上打牢根基,或者能否拿到高的薪酬,是农学专业硕士们比较关注的问题,当然也是其他专业研究生们都会关注的事情。

1、植物类:一般可以都到农业、园林及植物所等科研、生产及管理机构工作。

2、动物类:一般可以到农业、园林及植物所等部门从事科研、技术开发、生产及管理等工作。

3、水产类:一般可以到水产部门工作,也可到海洋、海运、轻工、外贸、环保等部门从事科研工作,也可选择这方面的项目进行操作。

4、动物医学类:一般可以选择到各级兽医防治、科研、教育、生产和行政管理部门及动物检疫站、商品检验局、生物药品制造及动物食品加工单位工作。

5、森林资源与环保类:大多可以从事水土保持、沙漠治理、园林、野生动物及自然保护区等方面的工作。

具体来讲,比如动物医学原先是个冷门专业,2005年以来这方面人才开始“走俏”,在大中城市,养宠物的人越来越多,带动了宠物医疗保健行业的发展。社会的巨大需求给动物医学专业带来了较好的发展机会,兽医临床、卫生监督、动物防疫等方面的业务需要大量动物医学人才。

二、地缘因素

报考农学专业,如果未来想到公司里就职,地缘因素比较明显。而且一般比较好的院校都在上海、北京等地,而农学专业研究生如果想在本专业范围内就业,在京沪两地却不容易找到对口的单位,往往需要往农业地区流动。

同时,报考时要考虑毕业后想留在什么地方工作,想在什么地方谋求发展,就业或者创业,还是想继续读书,争取留校任教,或者到一些研究机构从事研究工作,这些问题在择校报考时最好妥善处理好。

农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除动物医学、园林专业以外,毕业后真正从事农学专业工作的学生比例并不高,在中国农大毕业后,或许就在北京找了一份非本专业的工作。但如果想从事本专业的工作,往往需要到其他城市寻找工作。

三、自身的专业兴趣、知识水平与应试能力

报考一个专业,不仅仅在于该专业的诱惑性,同时应考虑到自身的兴趣所在,如果对这个专业没有一种内在的兴趣,估计学习起来也很难上劲。文都教育认为,对专业的选择应该三结合,一是专业兴趣;二是知识水平;三是应试能力。

理想和现实总是存在一定的距离,报考学校时,要想尽量缩短这个距离,重要的是根据自己的平时模拟水平,比较各院校的历年的专业成绩差异,然后确定学校。如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等院校的农学专业竞争相对比较激烈一些,竞争激烈,我们在择校时,最好在既充满激情,又不排斥理性。不一定非要锁定这几所院校,像上海财大、中央财经等院校也可以考虑在内。

农学专业自考班面授通知 篇10

农学专业自考班面授通知

____同学:

根据湖南省教育考试院通知,2006年上半年考试时间为2006年7月7-9日。经研究,我院定于2006年6月24日报到,6月24日~7月6日面授,请妥善安排好工作,按时来学校参加面授学习。

一、2006年7月考试课程可在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成教网站查询,查询后请打电话到办公室报考和核对自己应考课程(2006年4月25日前)。

二、注意事项

1.未交调查报告的,请在本次面授时一并交我院自考办。

2.未交照片(同底彩色小二寸三张)、身份证复印件的同学在本次面授时交我院自考办,未填“毕业生登记表”的同学到自考办领取并填好交自考办。

3.未交清本年度学费及教材费的,请在本次考试前交清,否则不能参加考试。

4.请根据考试安排,将考务费寄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自考办甘红霞老师收。

5.未参加毕业生电子摄像的请在6月3日来学校进行摄像,未参加摄像的不能办理毕业证。

三、如有疑问请与我们联系: 0731-4618160(hn4618160@163.com)

农学院成教网站网址:(http:///cnjy)

湖南农大农学院自考办

2006年3月28日

农学专业学习方法 篇11

目前,高职学生不但学习成绩差,基本素质和能力也不高,缺乏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不知学什么,怎样学;也有的学生虽有明确的目标,却不熟悉专业课的课程特点,学习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会学习”比“学会知识”更加重要。如果教师能及时地给予指导、帮助、点拨,就能使学生尽快适应学习生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果。现就农学专业课《土壤肥料学》谈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的做法和体会。

一、互动导疑指导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课前预习就是导疑。是学生自学的开始。刚开始布置预习,学生不会也不习惯,布置的任务往往不能很好的完成。提些问题让学生有目的的预习,并在课前经常检查,督促学生自学,使之养成预习的习惯,是主动学习的基础。

二、互动解疑指导

听课是学生学习的中心环节,是其获得知识学会学习的主要途径。教师必须加强学生的听课指导,共同解疑。

1、集中精力,专心听课

专心,是保证听课质量的重要条件。听课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学习目的不明确;有的是对专业课缺乏兴趣;有的则属于自控力较差;也有的是不懂劳逸结合,休息不够,因而听课疲劳。

2、因材施教,具体指导

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因材施教”。教学中的教材是确定的,而教学对象是活的。特别是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一般基础较差,水平参差不齐,虽然近95%以上来自农村,但大多数家庭子女都不参加生产活动。专业课若理论联系农业生产会有一定困难。学生上课觉得枯燥无味,昏昏欲睡,若理论先联系生活实际,再联系生产实践,使课堂变得活泼有趣,就有成效。所以,只有了解学生的真正情况才能“对症下药”。

3、指导学生记好听课笔记

记好听课笔记,可以帮助思考,加强记忆,有利于课后复习,有利于巩固和提高学习效果。专业课实用性强,笔者指导学生采用了书上笔记和笔记本记录的两种方式,要求学生记重点、疑点、难点,新技术、新信息,补充知识等方面的内容。

三、强化记忆指导

记忆是知识积累的源泉,离开记忆,学习就难以进行。指导学生了解记忆规律,把握记忆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学习专业课的效率。在介绍各种记忆方法的基础上,笔者着重指导和训练学生掌握比较记忆法、浓缩记忆法和理解记忆法。

1、比较记忆法

比较记忆法就是对易混、易错的概念、原理、特性等通过比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准确牢固地掌握知识。例如,沙土类的供肥性是“发小苗不发老苗,有前劲无后劲”;壤土类的供肥性是“既发小苗又发老苗,肥劲稳长”;粘土类的供肥性是“发老苗不发小苗,无前劲有后劲”。可以通过类比的方法加以记忆。

2、浓缩记忆法

浓缩记忆法就是指在学习和复习中,为便于记忆,将某些概念、原理、特性、方法、措施选一些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关键字、字母和编一些简单易懂的口诀加强记忆,如判断某种元素是否为植物必需元素的三条标准可总结为“不可缺少、不可代替、直接作用”12字口诀。这种记忆方法有利于把“厚书薄读”;也有利于将“薄书读厚”,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3、理解记忆法

要真正记住专业课的概念、原理,死记硬背是不行的,必须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

四、应用指导

应用是专业课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专业课学习效果最终必须体现在对知识的应用上。为了保证学习质量,笔者

主要指导学生在应用上下功夫。

1、实验指导

实验指导要有计划性、有重点地用较长时间观察几个同学的实验操作,以点带面,发现问题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指导中要有的放矢,针对学生遏制难点进行指导,要有启发性,少示范,多启发,给学生留下自学和独立思考的余地。

2、实训指导

实训指导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的有力手段。专业课特别强调教学生的实践性,真正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操作、自己观察、自己思考,做到了人人参与、各个投入。通过学生亲自动手,亲身实践和体验,让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获得直接经验,从而发展技能、培养能力,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评价指导

评价指导是教学信息反馈的重要内容。没有总结和评价,就不可能有改进和提高。总结评价不仅应该在教学过程结束后进行,而且应该与整个教学过程相始相终。为此,笔者注意指导学生:一要学会评价,问问自己对所学知识到底懂不懂,能不能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等。二要学会始端评价。即利用单元、作业、测验对每一阶段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评价。每一次练习后,教师先不急于讲评,而是要求学生自己校正自己的作业试卷,简要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三要学会实验实训评价,即每次的实验实训报告是否符合要求,结果是否符合实践与实际,自己是否能直接运用所学理论。

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指导

互联网信息传递方式是人类一种新的、重要的信息传递方式,也是现代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网络教学能提供的学习内容具有广泛性和多样性,因此,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指导学生学会利用网络查阅各种资料,获得各种新信息;指导学生利用模拟仿真实验的各种软件,使学生有更大的空间和足够的时间进行探索、研究,逐渐向学习者的角色转换,作为独立体,越来越多的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创造性的学习。

总而言之,教师把学法指导融入教学,围绕学生这个“主体”进行,诱导学生乐学、会学,正确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教法研究与学法指导结合起来,双管齐下,真正实现了教与学的互动,必然会提高学生学习专业课的能力。

农学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 篇12

本人自1999年10月8日被聘为农艺师之日起,一直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至今已有7年之久。在这7年的时光里,足迹遍及全县各个乡镇、村庄、田洋,以及大大小小的种植基地。在那里,新的优良品种示范成功,新的栽培管理技术推广迅猛,农民的技术难题终被解决,他们的技术知识水平逐步得到提高,新增产值巨大,业绩成果显著。回想这七年的路程,每一段都是不平凡的经验结晶。

一、参与示范推广,当年显示成效。

(一)参与省农科院主持的“澄迈县桥头镇美丁冲100亩早造超级稻示范项目”的实施工作。2004年2月—5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本人参与超级稻的播种育秧、秧田管理、耕田整地、小苗插植、肥水管理、病虫防治,以及其他有关事项的实施操作。经过专家的实割验收,平均亩产高达800公斤以上,比当地水稻增产400多公斤,示范取得了突破当地历史记录的成功。

(二)参与“澄迈县甘蔗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示范”项目的技术操作工作。2000年2月—3月,在澄迈县美亭乡黄竹村的甘蔗种植基地,本人参与了500亩甘蔗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示范工作。在施足基肥和墒情适宜的条件下,选用幅宽为40cm的光解地膜进行植后覆盖。由于保墒、保肥和保温的作用,蔗苗出土整齐,生长健壮,到了年未砍伐期,经砍伐过称验收,平均亩产达9.5吨,比对照增产1.5吨,500亩新增产量共750吨。

(三)参与“澄迈县辣椒新品引进示范”(县级项目)的技术工作。2001年冬至2002年春,由县政府提供经费,县农技中心承担的“澄迈县辣椒新品引进示范”项目,在澄迈县长安镇老家洋实施,本人参与了播种、移植、大田管理、采摘、记录、数据处理分析和做出结论的全过程。经过品比,最终选定5个辣椒品种为下年再次进行扩大示范。

二、主持技术示范推广,累计新增产值超百万。

(一)主持超级稻示范。2004年晚造至2006年早造,本人主持了超级稻P883/0293和P88s/0389的连续示范。2004年7月—11月,主持“澄迈县金江镇潘村洋100亩晚造超级稻示范项目”(厅级项目),2005年2月—7月,主持“澄迈县1000亩早造超级稻示范”项目(厅级项目),2006年2月—7月主持“澄迈县2000亩早造超级稻示范项目”(厅级项目)。这些项目,经县农业局组织验收,平均亩产比当地常规杂交稻增产200公斤,按每公斤1.4元计算,新增产值总计=100亩×200公斤亩×1.4元/公斤+1000亩×200公斤/亩×1.4元/公斤+2000亩×200公斤/亩×1.4元/公斤=86.8万元。为了抓好这些项目的实施工作,本人参考海南省农科院水稻所制定的《海南超级稻配套高强化栽培技术规程》,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精心制订示范实施方案,从播种、移植直至收获前,都亲临生产实地进行具体的技术操作指导。由于技术到位当地乡镇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参与农民的极大热心,以及县政府的资金支持,因此,示范工作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二)主持无公害冬季瓜菜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推广工作。2003年—2005年,本人主持“澄迈县实施全国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建设项目”(部级项目)和“澄迈县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项目”(厅级项目)中的无公害冬季瓜菜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推广工作。为了抓好这二个来之不易的项目,本人依据《无公害瓜果菜产地环境质量标准》(DB46/17—2001)、《无公害瓜果菜产品质量标准》(DB46/18—2001)、《无公害瓜果菜生产技术规程总则》(DB46/T19.1—2001)、《无公害蔬菜茄果类生产技术规程》(DB46/T19.3—2001)、《无公害蔬菜瓜菜类生产技术规程》(DB46/T19.4—2001)、《无公害蔬菜瓜豆菜类生产技术规程》DB46/T19.5—2001),制定示范实施方案,并亲自下田选地,深入农村组织农民进行技术操作规程培训,驻入生产实地开展技术指导,即实地指导播种,实地指导移植,实地指导大田肥水管理,实地指导植株调整,实地指导病虫害综合防治,经过艰苦的努力,示范推广终于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2003年冬季至2004年春季,示范推广面积4275亩,2004年冬季至2005年春季,示范推广面积8010亩,2005年冬季至2006年春季,示范推广19005亩,经县农业局派员验收,平均亩产高达3010公斤,比项目示范前增产460公斤。按年公斤1.0元计算,项目实施三年,累计新增产值=4275亩×460公斤/亩×1.0元/公斤+8010亩×460公斤/亩×1.0元/公斤=1439.34万元。

(三)主持县政府部署的农业技术示范项目的实施工作。2003年,本人主持“澄迈县微生物肥料使用示范项目”和“澄迈县瓜菜塑盘育苗技术示范项目”的实施工作。微生物肥料示范选择在瑞溪镇大东洋,示范面积200亩,经过实地技术知识讲解和技术操作示范,农民掌握了微生物肥料施用技术要领,因此,当年施用效应十分显著。为了今后推广微生物肥料,本人撰写了《绿丰宝和86卫士在冬季蔬菜示范的效应报告》(见附件5示),此报告得到单位领导的高度重视,于报告完成当月即下发给基层农技站人员阅读参考。而“澄迈县瓜菜塑盘育苗技术示范项目”,则选择全县最大的瓜菜生产基地罗浮洋进行操作实施,由于这个项目易学易懂,所以示范效果很好,当年示范的1000亩塑盘育苗蔬菜(冬瓜),平均亩产达4500公斤,比对照增产700公斤,增产率为15%。

三、主持农作病虫害调查与防治工作。

(一)主持省农业厅部署的“澄迈县香蕉枯萎病调查与防治”的技术工作。2005年11月,省农业厅下文要求有关市县农业部门抓好香蕉枯萎病的调查与防治工作,本人受领导的重托,亲自主持了这个技术项目。通过代表性乡镇、代表性村庄、代表性地块的随机抽样调查,摸清了全县香蕉枯萎病的发病分布。并且指导农民采取改种他作物、挖拙隔离沟、铲除病株并焚烧深埋、药物处理等方法,进行综合防治,使香蕉枯萎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二)主持“澄迈县三叶草斑潜蝇防控”工作。2006年4月,省农业厅通过保密方式,下文动员我县抓好三叶草斑潜蝇防控工作。本人在分管农业副县长的亲自领导下,以及农业局局长、农技中心主任的直接带领下,主持了这项紧急的技术处理工作。本人按上级技术部门的要求,编写了《澄迈县三叶草斑潜蝇防控应急预案》,下到害虫发生区举办防控技术培训班,帮助农民了解认识该虫,指导农民对该虫进行焚烧扑灭,水浸扑灭和药剂防控,建议地方政府做好疫区封锁工作。经过紧张的技术指导工作,终于取得了三叶草斑潜蝇防控工作的初步成效。

(三)主持澄迈县柑桔小实蝇的调查工作。2006年11月,省植保站要求相关市县开展柑桔小实蝇为害分布区域和为害面积的调查。由于植保站负责人暂时离岗,因此本人受单位领导的委托,亲自主持了这次调查活动。由于柑桔小实蝇危害水果、蔬菜等多种作物,因此,调查工作难度极大。为了按时、按量、按质完成调查工作,本人依据上级的要求,结合当地的生产实际情况,采取地区分类调查、作物分类调查、代表性抽样调查的方法,按照事前制定的调查步骤,开展有条不紊的调查工作。经过20天的连续调查,终于摸清柑桔小实蝇危害的具体作物、危害区域分布以及危害面积数量,极好地完成了单位领导托付的这次重大工作任务。

四、主持农作物病虫预测预报工作。

因岗位调整变动,本人于2002年1月—12月到植保站主持澄迈县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在本人的领导下,全体测报人员,亲临测报工作第一线,进行黑光灯虫情调查,大田虫态变化调查,进行北部、中部和南部三个不同生态区虫情变化规律调查,依据历史资料,进行不同方法的预测预报演算,最后下笔撰写预测预报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内立即送达各乡镇、基层农技站、村庄、农民,使他们赶在病虫危害前做好预防和防治工作,因此全县农作物被病虫损害的程度下降到了最低的限度。2002年,本人独立撰写的“农作物病虫情报”就有7期多(见附3示)。

五、开展农民技术培训工作

(一)主持“澄迈县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的技术授课工作。2005年—2006年,本人承担了农业部安排的“澄迈县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的技术授课工作。在这次培训授课中,本人精心选定教材,祥细制订授课内容,结合当地生产实际,采取图文并茂的方式,实行课堂提问互动,技术问题共同探讨,最后田间实地分析指导等有效方法,完成了该项目培训任务。

(二)配合本单位和其他单位开展技术培训工作。本人自被聘为农艺师以来,每年都配合本单位开展农民技术培训工作,另外,还被县科协、县妇联、中共组织部、农综办、扶贫办等单位邀请参加由他们主办的农民科技培训活动。从1999年10月担任农艺师至2006年11月30日止,本人培训的农民共20300人次,授课总学时数为230个学时,授课内容遍及水稻、瓜菜的方方面面,为提高全县农民科技整体素质做出重大贡献。

六、提供技术监定服务

本人除做好本岗位工作外,还受单位指派到农业生产基地进行技术监定工作。由于市场监管存在缺位,一些不法商人趁机销售伪劣农业生产用品,坑农事件时有发生,因此双方纠纷不可避免,为了平熄纠纷,稳定社会,必须对双方纠纷的具体事件做出技术监定,然后交付执法机关处理。自担任农艺师以来,本人参与和主持了5次技术监定工作,其中参与农作物药害监定1次,种子质量监定1次,主持农作物药害监定2次,主持农作物受害成因监定1次。这些技术监定都为受害农民挽回了经济损失,其中成效最显著的一次是,2005年9月—10月由本人亲自主持的“澄迈县老城镇文大村150亩晚稻受害成因监定”,这次监定为政府机关依法处理提供了参考依据,经组织双方多次协商,终于调解成功,文大村受害农民获了5万元的损失赔偿。

七、推广水稻、瓜菜优良品种,以及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本人通过乡镇、农村技术讲课,开展田间技术咨询服务,电视媒体技术讲座等方法,推广优良水稻、瓜菜品种,以及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自担任农艺师以来,共推广优良水稻品种100多个,优良瓜菜品种120多个,生物农药25多种,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66多种,区域遍及全县10个乡镇,覆盖面积45万亩以上。

上一篇:节能减排行动工作计划下一篇:银行党员思想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