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设施管理制度

2022-09-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它是实施某些管理行为的基础,是社会再生产过程顺利进行的保证。合理的管理体系可以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急救设施管理制度》,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1篇:急救设施管理制度

加强120急救中院前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管理及措施

【摘要】院前急救是指伤病员从现场到医院之前的就地抢救、监护运送至医院的过程,是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首要环节,准确、合理、快速的院前急救措施,对挽救病人生命,减少伤残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院前急救也是社会应急、防御天灾人祸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快速有效的院前急救体系可使人员伤亡减少到最低程度。院前急救是挽救生命的重要环节,院前急救工作不仅能第一时间为患者提供有效的医疗服务,而且能为后期治疗打好基础,在挽救患者生命中责任重大[1]。但是目前120急救中院前急救存在的问题较多,必须要建立完善的院前医疗服务体系。本文对当前120院前急救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做了分析,提出了完善院前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措施。

【关键词】院前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管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0.711

120院前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建立有助于城市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实现,对于提高医院医疗服务质量有很大的帮助。院前急救病人涉及医学领域的各个方面,大多发病急、病情重、变化快。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对于维持患者的生命,防止再损伤,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致残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是我国120急救中院前急救工作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所以存在的安全问题较多。为了提高120急救中院前急救质量,必须要重视院前急救管理,不断完善院前急救医疗服务体系。

1120院前急救的特点

院前急救是急救过程的首要环节,也是院内急救的基础。院前急救整合了院内急诊和院内其他综合救治技术,与一般的院内抢救相比,院前急救时间更紧张,一有呼救必须立即出动,一到现场立即抢救,抢救后根据病情转送至更好的治疗单位,及时接受更好的治疗[2]。充分体现了“时间就是生命”的紧急性。院前急救病人病情紧急危重、稳定性差,疾病种类涉及临床各科,在短时间内可能需要进行初步诊断、分诊和紧急处理。但急救现场因为突发性强,事发现场杂乱,患者多无思想准备,对医嘱的依从性差,急救条件也相对落后,造成急救效果不理想。因为客观条件限制较多,所以对医护人员的素质有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急救医生掌握跨学科、跨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才能满足这类急危重症病人抢救治疗的需要。

2120急救中院前急救常见问题

2.1急救反应慢急救人员抢救意识不强,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出车,驾驶员对道路不熟悉或交通不畅,造成延误到达现场时间。

2.2对院前急救的重视度不高医护人员对急救医疗观念的理解不深刻,存在着重院内、轻院前,把院前急救理解为只是迅速地把急危重症患者运到医院抢救就算完成了急救,没有认识到现场急救、途中监护和搬运方式的正确与否在急救中的重要性。

2.3急救资源配置不合理没有专业化的急救队伍,很多急救站都是由临床各科兼急救工作,使急救人员不能固定,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没有急救经验的新进院的医生,对急救工作较为陌生,存在急救技能欠缺的问题。另外受环境条件限制,车载急救设备简陋,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现场急救需求。

3如何加强120急救中院前急救管理

3.1完善院前急救管理体系为了实现120急救中心“有求必应,有警必出,救死扶伤,病人至上。”的宗旨,要完善120院前急救体系,以“就近就急、就医院专长、病人意愿”为原则建立功能强大的指挥调度平台,将急救中心、急救站、医院急救科等联合起来,建立院前急救网络,在接到急救电话的时候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调动急救车辆到达现场。同时要建立院前急救管理制度,做好急救车辆随车记录,重视急救装备的管理。

3.2重视急救人员培训完善院前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提高急救人员的综合素质。第一,要提高他们的风险意识和急救意识。第二,要培养把他们的责任意识,在工作中对自己岗位职责有清楚了解,时刻保持高度的责任心。第三,要进行严格的急救技能培训。定期对急救人员进行强化技能培训,让急救人员掌握常见疾病的院前急救操作知识,提高院前急救人员的专业素质。同时要根据院前急救的经验编写急救流程和操作规范,避免院前急救中失误的出现。

3.3急救物资准备急救车輛、物品、药品、器械要准备齐全、充分、完好,定期对急救物资进行检查和补充,排除不安全隐患,确保急救通畅。对于救护车要加强保养,保证安全顺利运行,能够发挥救、护以及转运的功能。

3.4做好院前急救知识普及工作120院前急救工作的顺利开展还需要社会公众的大力配合,社会中人们的急救常识增高了可以为院前急救工作创造更好的条件。所以要积极借助电视、报纸、电台等媒体对院前急救知识进行宣传,对拨打急救电话中要注意的问题进行明确,从而减少院前急救工作开展中的阻力。

4结语

总之,120院前急救对于患者及时治疗有重要的意义,建立完善的院前急救医疗体系能够保障急救工作的准时、准确,对于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挽救患者生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完善的院前急救医疗服务体系要求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配备充足的人员和物资,急救医护人员要有专业的医疗知识,从而能对患者病情准确判断和处理,提高院前急救效率。

参考文献

[1]孙洪,魏威.建立院前急救医疗服务体系[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0,17(3:32-33.

[2]王亚东,王喆,刘巍.我国院前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性质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2010,16(5:466-467.

[3]赵明锐.加强120急救中心院前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1:2373-2374.

作者:华蓉

第2篇:院前急救管理

摘要:目的 就质量控制应用于院前急救护理管理中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急诊医学科进行院前急救的8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引入质量控制措施。结果 质量控制用于院前急救护理管理,可以提高出诊速度,降低护理差错率。结论 院前急救护理管理为所有进行急诊患者提供最为有效的抢救措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院前急救;管理

院前急救是指对遭受各种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难事故等病人在到医院之前进行的紧急救护。包括对伤员的现场救护、转运和途中监护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3月至2019年12月我中心医护人员进行院前急救的86例院前急救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9例,女49例,最小年龄9岁,最大年龄67岁,平均年龄43.2.岁。

1.2 方法

在患者的院前急救风险管理汇总引入质量控制措施:建立急救质量控制小组,小组成员由院前急救科主任、护士长、随车急救医护人员组成。在进行急救前应依据患者实际情况,通过制订院前急救护理质量控制方案,作好急救所需药品、仪器准备,加强护士病历书写,急救专业技能水平,其护理工作过程由护士长全程监督,并将监督结果进行总结,并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每月对监督管理结果进行总结,对护理管理制度进行修正,从而不断完善质量控制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1.2.1 加强护士文书的书写

以临床基础技能为主进行培训,加强日常护理操作技能。学习提高专科护理知识技能,加强突发事情的应急处理能力,能独自参与抢救危重病人的工作。对于新入职的护士,首先要选择适合的培训方法,集中培训可以加快培训的范围和进度,一对一培训可以发现每个护士的优点和短处,从而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培训内容首先是计划好培训流程,点评书写住院病历及首次病历记录,并进行摸底考试,采用多媒体情景式的课件演示、对患者问诊撰写电子病历内容、评价典型病历、总结心得等流程方式进行培训。针对护士的书写病历,以每月为单位,对每名护士抽查病历,根据病历质量水平进行量化评分。评分<85分时,绩效考核扣2分,模拟病理书写10分。

1.2.2 护士急救专业技能

首先要拥有精湛的急救护理技术,在医生到来之前采取措施挽救病人的生命:吸氧、吸痰、止血、心脏复苏等。制定一系列针对急救知识和院前急救护士的学习计划,对急救护理的技能培训标准进行系统规范,定期组织培训,定期进行抢救技能演练。授课者可以使医院资深医生,学习时间根据医院的具体工作而定,但是要相对固定。通过一系列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演练,每2周进行一次急救护士的理论考试和实践操作考核,考核过关为标准,如果不及格的继续进行学习。这样才能督促急救护士进行知识巩固和知识更新,提高护理技能,更好的为病人服务,为病人争取更多的宝贵时间。

1.2.3 配备急救设备和药品

按照相关标准配备各种急救设备与急救药品,确保急救设备处于完好备用状态。急救护理人员应确保急救车上的急救仪器及物品完好,可以随时使用,将所有药品进行分类,放置在规定位置,定时检查药品的有效期,保证所有物品均在有效期内。要求现场急救护士出车时着装统一、整齐。出车时间应当控制在5.0min内。

1.2.4 院前急救护士心理素质

院前急救科室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医生和护士周末还需要上班,没有时间锻炼身体,将会影响到院前急救科室的医疗服务质量。但是在实际临床护理中,常常会出现急救用品日常养护存在缺陷,没有坚持“四无”“五定”原则,致使急救药品的质量和数量受到影响。

护理服务职业观确立后,需要一支与这一职业相匹配的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的服务队伍。国家卫健委于2013年12月19曰颁布了《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明确要求院前急救员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法律观念,较为丰富的医疗、康复、心理及护理知识,良好的语言沟通、人际交往、社会组织能力。在当下院前急救员短缺、业务素质相对较低的情况下,应该加强对现有院前急救照护人才的培训,尤其是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训练:

院前急救护士要在平时的学习和训练中,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做到“泰山崩于前而不乱”的标准,做到面对紧张的急救抢救沉着冷静得心应手。练就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样有利于急救技能的完美发挥,护理人员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院前急救的前提保障。

2 结果

将质量控制用于院前急救护理管理,加增强护士急救专业技能,规范了护理文书的书写,保障急救药品、物品及设备的完好性,提升了急救护士心理素质。经过分析,我院护士静脉给药穿刺、心肺復苏、吸痰等基础操作考核合格、病历合格、着装统一考核合格;出车时间方面存在问题。主要原因是:急救信息不准确、急救人员意识和专业技能有限、物品设备不足等。质量控制用于院前急救护理管理,可以提高出诊速度,降低护理差错率,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提高急诊救治的成功率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最大限度的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

3 结论

质量控制用于院前急救护理管理,可以提高出诊速度,降低护理差错率,提高救治成功率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在院前急救护理管理中实施质量控制,可以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对危重症患者来说是非常有利的,而且还保证了急救护理的有效性和完整性,能有效实现在临床护理过程中的规范化和程序化,从而使院前的抢救工作得到不断完善,达到预期急救护理效果,为所有进行急诊患者提供最为有效的抢救措施,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护理满意程度,所以质量控制在院前急救护理中具有非常大的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简介:安中莲,女,1985.05,汉,本科 ,主管护师

作者:安中莲

第3篇:院前急救护理风险管理

【摘要】分析院前急救护理工作潜在的风险因素,加强护理风险管理,提出必要的防范措施,提高急救护士的风险管理意识,减少护理纠纷,确保院前急救工作快捷、准确和安全。

【关键词】院前急救;护理风险;风险管理

院前急救是指对遭受各种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难事故等患者进入医院前的紧急救护,包括患者在伤病现场对医疗救护的呼救、现场救护、途中监护和转运等环节[1]。由于院前急救护理的特殊性,急救工作存在更大的风险,因此加强风险管理,防范和减少护理纠纷,保护护理人员;才能为患者提供快速、有效和安全的救护,更好的完成院前急救任务。

1护理风险发生的原因

1.1 现场救护风险

1.1.1急救药品、物品、器械准备不足

由于现场救护的紧急性和复杂性,救护车上的物品、药品准备有限,或者由于使用后没有及时补充、准备、检查不及时,导致到现场才发现抢救物品没带齐,仪器不能正常使用,直接影响患者的抢救。

1.1.2急救护理技术不熟练

现场急救人手有限、环境复杂、位置不舒适、精神紧张等都可能造成护士不能与医生密切配合进行抢救,如仪器操作不熟练,静脉穿刺数次不成功,延误抢救用药最佳时间,直接影响院前抢救质量[2]。由于现场急救多数在患者家里或路边等公共场所,家属或路人目睹抢救过程,如果急救技术不熟练或不及时,容易引起护患纠纷。

1.1.3 未实行告知、知情同意

在院前急救中,为了挽救患者的生命,容易忽略患者和家属的知情同意权,如在使用急救仪器或紧急抢救技术如气管插管、除颤等未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一旦患者抢救不成功,容易引起纠纷。另外,患者拒绝治疗或因病情危重不宜长途转运患者家属强烈要求转运而中途病情加重或死亡的患者也易引起纠纷。

1.2 转运途中风险

在转运前未向患者或家属交代途中可能出现的危险;脊椎外伤患者在搬运或固定时不当,或由于途中颠簸造成继发伤;输液、输氧管道脱落;气管导管脱出;观察病情不到位,未充分评估路况,造成患者输液外渗及输液速度的改变引起患者病情变化。

1.3 暴力伤害风险

院前急救注重的是时间,面对的是危、重、急症患者,但由于路况原因或出车地点比较远,需要一定的时间,但家属在等车过程中,常常认为救护车出车时间慢,没有尽到责任,尤其在抢救患者无效、死亡时就容易引起家属的不满,甚至暴力伤害,而护理人员是暴力发生最危险的人群。

1.4 职业伤害风险

1.4.1 针刺伤

是医护人员最常见的职业性伤害,多种经血液传播疾病经此途径传播。紧急状态下由于时间紧逼,现场急救由于环境、人力、用物的限制,护士显得更加紧张,在建立静脉通道和各种注射及处理医疗废物时容易被针头、留置针芯刺伤。

1.4.2 传染病感染

院前急救情况紧急,对患者的传染病的不确定性,由于缺乏人手,在现场急救时只能靠自己去完成所有的工作,而护士为了能尽快完成超负荷的工作,常常忽略了安全检查和戴手套程序,或者在操作中手套破损,就容易接触到患者的血液、分泌物,当有伤口的时候就有被感染的潜在危险。在转运过程中,由于救护车空间小,呼吸道传染病容易传染给护士。

1.4.3 身体性伤害

急救护士的工作就是出诊,大多数院前急救时没有担架工,在现场急救时需要把患者移至安全和适合抢救的地方,或者抬上救护车,如果在抬举过程中用力不当,很容易造成护士腰椎损伤或肌肉拉伤。

1.4.4 心理性伤害

急救护士技术要求高,工作难度大,时间的不可预计性,即便是休息也是在待命状态,一旦遇到突发事件随时必须出发。长期在繁重和紧张的工作中承受着很大的压力,影响其身心健康和工作质量。

1.5 其他风险

护理记录不准确或不齐全;护士与患者或家属的沟通不良都容易引起纠纷。急救护士在车上的时间长,而急救车车速快等都存在一定的风险。

2风险管理

2.1加强法律知识及安全知识的学习,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随着我国法制法规的健全,人们的法律意识不断提高,院前急救工作面临许多法律问题,常引发医疗纠纷。加强急诊护士的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护士长利用每月一次的护士安全例会组织护士相关法律知识学习,树立法律观念,提高风险意识。在进行高风险护理工作前,及时告知病人及家属其操作的目的、可能发生的问题和注意事项,以取得他们的理解与支持配合,维护医护人员自身的合法权益[3]。

2.2 保证急救物品的完好与齐全

急救药品、器材处于完好备用状态,是急救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值班一线、二线护士坚持每天早上检查车上各种物品、药品、仪器性能状态并做好登记,血压计、咽喉镜、吸痰机、除颤机、监护仪等定期充电或更换,以保证诊治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救护车每天进行消毒液搽拭一次,保持车况运行良好。对救护车上的抢救药物和物品做到“四定、三及时”,分管到个人,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用后及时补充,护长随机抽查,分管护士每月进行一次全面的大检查,认真、准确登记各种药品及一次性物品的批号及有效期,近效期在6个月内的药品及时给予更换,检查者签名以示负责,确保急救物品完好率达100%。

2.3 加强急救理论及技能训练

科室制定各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大型事故、火灾、车祸、成批中毒病人的抢救与预案,确保护士在抢救过程中,做到忙而不乱,从容应对。科内定期请高年资医生讲课,外派护士参加各种急救护理学习班,每月进行基础操作和急救技能培训和考核一次,特别是急救仪器的使用,并进行分级考核,主管护师考护师;护师考护士的办法,达到彼此起促进的作用。除外我们还进行模拟抢救训练,与医生一起进行配合,如:气管插管术、CPR、除颤等配合训练,使医护配合默契,提高抢救成功率。

2.4 加强护理质量管理

成立安全质量管理小组,科护士长为组长,带班护士长为护理质量控制组长、院前急救护士为成员的“三级安全管理监控网络”,对院前急救护理安全管理进行监控。主要职责是:制定院前急救预案,培养护士的院前风险意识及抗风险能力,及时收集潜在的护理风险信息分析院前急救护理中的问题,利用每月一次的护士安全例会时间,组织大家把各自在院前遇到的一些风险、教训、经验积极交流,对有益的一些建议或教训,不仅对当事者不予批评,还给予适当奖励,以鼓励大家个个都发言,人人有收益,避免发生重复的差错。

2.5 提高自身素质,建立良好的职业形象

树立时间就是生命,生命高于一切的信念,保证在接警后白天3 min内出车;夜间5 min内出车。在抢救时做到沉稳、熟练。在进行一些急救措施如:气管插管、除颤等仍然需简明扼要的对家属解释,做到边抢救边沟通,及时履行告知义务;建立一个特殊事件登记本放在出诊箱内,对于需要到医院治疗而不愿到意愿者向患者或家属交代注意事项后果,让病人或家属签字;或者确实因为病情严重不宜长途转运的病人,家属强烈要求转院的要详细向家属交代途中可能出现的意外,让家属签字,以防病情发生变化而把责任推诿到医护人员身上。护理人员从平时做起,不断的学习、提高与医生、患者、家属的沟通能力。

2.6 制定转运风险预案,重视患者病情观察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转运中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病情变化和家属的心理需求,及时解决存在的和潜在的护理问题。我科要求医护人员不管病人病情轻重都必须坐在患者身边,不能坐副驾驶座,要求每一位护士在患者转运过程中仔细把握好每一个环节,妥善固定各种管道。避免扭曲、挤压、脱落、堵塞等;始终守护在患者身旁,密切观察病情,发生变化时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保证患者得到不间断的治疗和护理。

2.7 加强职业防护教育

定期进行职业防护讲座和职业暴露防护培训,每个进入院前急救队的护士在岗前培训时均要接受基本的职业安全防护技能训练。在搬运患者时正确运用人体力学原理及技巧,保持身体的正常平衡,尽可能用最大的肌肉及杠杆作用去完成工作,避免肌肉和韧带的损伤。严格执行医疗废物处理程序,避免被针头等利器刺伤。接触患者血液、体液时戴手套预防感染。

我科通过院前急救护理风险管理半年多来,全体护理人员树立了风险意识,提高了自觉学习业务的能力,对护理工作中出现的缺陷、缺点不回避,不隐瞒,积极交流,主动想办法解决工作中易出现、常出现的问题,对有风险的事件做到“先知道、先告知、先预防”,科室制定相应的措施,真正达到防范于未然,病人的抢救成功率明显上升,而投诉,纠纷发生率明显下降。同时也看到了院前急救护理安全管理上的缺陷。人人参与管理,人人接受管理,增强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感及科室主人翁意识,减少了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和发生。

参考文献

[1]吴有平.120急救中心规范化建设与管理工作百科全书[M].长春:吉林科技出版社,2003:103,109.

[2]李明凤.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及防范措施[J].实用护理杂志,2000,16(7):187.

[3]郑善丽.院前急救护理潜在的法律问题及对策,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2008,(200)87-88

作者:林节娥

第4篇:关于下发《市急救中心急救工作管理制度》的通知

连救[2005]46号

关于下发《市急救中心 急救工作管理制度》的通知

中心各党小组:

根据急救中心党支部研究决定,现将《市急救中心急救工作管理制度》下发,望认真学习,遵照执行。

附:《市急救中心急救工作管理制度》

二〇〇五年十月二十五日

抄报:市卫生局 市急救中心急救工作管理制度

1、当班医、驾、护人员应提前10分钟到岗。

2、严格执行交班制度,擅离工作岗位如应上班未到岗、在班离岗等,使调度无法安排出车,造成不良影响的按待岗处理,产生的一切后果,由擅离岗位者负责。

3、每天下班后、上班前检查车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工作日或上班前严禁饮酒,饮酒后驾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的一切后果由本人承担同时按待岗处理。驾车违章罚款由个人承担。

5、一线人员通讯工具必须保持24小时畅通,如发生重大突发性事件联系不上,造成不良后果,责任自负。

6、严禁个人私自调班、代班,确因特殊情况需调班的,必须经过领导同意,由科领导安排人员代班,并通知当班调度方可。未经过领导批准的,当班人员按擅离岗位处理,代班而造成的一切后果由代班者负责。

7、调度是院前急救的指挥,医、驾、护人员必须无条件绝对服从调度安排,及时出车,不服从调度者实行一次申告待岗。遇不服从调度时调度人员应及时安排其他人员出车,并及时报告科长和分管领导,否则后果由当班调度人承担。

8、迟到、早退、上班时间未经批准擅离岗位一次罚款50元,超过半小时罚款100元。当月检查超过两次者待岗。

9、应在岗而擅离工作岗位,调度安排其他人员出车,处罚擅离岗位人员100元,奖给出车人员。

10、交接班时间已到,接班人员迟到,交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对迟到者处以罚款,奖给坚守岗位的交班人员。如接班人未到,交班人离岗,按早退处理。

11、因病不能上班者,应持病休证明(市

一、

二、三院、中医院)提前到班按程序请假。急病不能到班请假的,提前2小时通知科领导,于第二天上午持病休证明请假,否则休息的时间按旷工处理。

12、私人用车,必须经科室同意,主任或分管领导批准,回中心2日内结清费用,否则从工资中加倍扣除。未经批准的私自用车按待岗处理。

13、不值班车辆应停放在车库中,每发现一次不停放者,罚款20元。

14、调度安排出车,谎称有故障,经诊断无故障或虽有故障,但不影响出车的,按不服从调度安排处理。人为破坏急救车辆的按有关规定作待岗处理。

15、医疗救护用车一律由调度室调派。公务用车由办公室负责,车管科安排,调度室登记。在派各种用车时,必须确保急救出车。

16、医、驾、护人员均应做好出车前准备工作,如药品、设备、油料等,如因准备工作未做好,导致用户申告,按局有关规定处理。完成任务后及时返回,途中不得处理私事,否则按擅离岗位处理。

17、医务人员应不断提高急救技术,因急救不当造成的责任、技术事故,按有关规定处理。造成经济损失按10-50%罚款。

18、收费人员应严格执行收费标准,应当场开据发票(不要发票也必须出具),特殊情况下可酌情下浮收费,需免收的必须请示中心领导。完成任务后及时向调度反馈登记有关项目,一次不反馈罚款20元。

19、预约的长途用车费和私人用车费,原则上按标准收取,如需照顾由分管主任酌情处理,但最低不少于2.5元/公里,低于此标准的收费由主任决定。收费实行医驾人员双签字。

20、发现有大头小尾发票等贪污行为的,除下岗外,另按贪污款20倍处罚。

21、各种处罚经相关科长确认由中心办公室通知财务从下月工资中扣除。

22、已订制度与本制度相抵触的,以本制度为准。未尽事项按局有关规定和中心相关制度执行,规定和制度不明确的由中心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5篇:急救药械管理制度

双流县永安中心卫生院急诊科 急救药品、器械管理制度

为保证急诊科急诊急救药品、器械处于常备功能状态,保障急诊急救工作的顺利、有序进行,根据急诊科相关管理规范,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一、急诊科常用药品和器械根据需要,分别存放于救护车上(车载急救药械)和抢救室内。在救护车和抢救室按照准备的急救药械,分别建立药械目录清单。

二、急救药械分类定点存放,急诊科工作人员熟悉药械存放的位置。

三、加强急救药械的日常管理,抢救室急救药械的品种和数量,并且每班交接,认真做好清查和交接记录。

四、加强药品的效期管理及抢救设备的功能状态检查,对于即将过期的药品要求提前一月清理,设备有异常要及时报修,并作好相应的记录。

五、每次出诊抢救病人结束后,出诊护士负责清理、清点、补充车载急救药品和器械及各种耗材。

六、每次抢救结束后,参与抢救的护士负责及时清理、清点、补充抢救室急救药品、器械及各种耗材。

七、急诊科各工作人员要加强学习训练,熟练掌握常见急救设备的操作、使用。

八、为了保障急救药品和器械随时处于功能备用状态,保障急诊急救工作的正常顺利进行,加强急诊科急救药品和器械管理,落实物品、药品交班,科室护士长及科主任不定期抽查,发现用后未及时补充或缺失或存在过期物品药品者,计入责任人当月绩效考核,扣责任人本月质控分1分(50元),再次出现将加倍处罚。如果由此引发医疗纠纷,将按医院相关管理办法,由责任人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6篇:急诊急救管理制度

急救管理

工作制度汇编

急诊科工作制度

一、急诊科必须24小时开诊,随时应诊,节假日照常接诊。工作人员必须明确急救工作的性质 、任务,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和抢救规则、程序、职责、制度及技术操作常规,掌握急救医 学理论和抢救技术,实施急救措施以及抢救制度、分诊制度、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治疗 护理制度、观察室工作制度、监护室与抢救室工作制度、病历书写制度、查房会诊制度、消 毒隔离制度,严格履行各级各类人员职责。

二、值班护士不得离开接诊室。急诊患者就诊时,值班护士应立即通知有关科室值 班医师,同时予以一定处臵(如测体温、脉搏、血压等)和登记姓名、性别、年龄、住址、 来院准确时间、单位等项目。值班医师在接到急诊通知后,必须在5~10分钟内接诊患者, 进行处理。对拒绝来急诊科诊治患者或接急症通知后10分钟不到的医师,急诊室护士随时通 知医务部、门诊部或总值班室,与有关科负责人联系,查清原因后予以严肃处理。

三、临床科室应选派技术水平较高的医师担任急诊工作,每人任期不得少于6个月。 实习医师和实习护士不得单独值急诊班。进修医师经科主任同意报医务部、门诊部批准,方可参加值班。

四、急诊科各类抢救药品、器材要准备完善,由专人管理,放臵固定位臵,经常检 查,及时补充更新、修理和消毒,保证抢救需要。

五、对急诊患者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及时、正确、敏捷地进行救治,严密 观 察病情变化,做好各项记录。疑难、危、重症

患者应在急诊科就地组织抢救,待病情稳定后 再护送病房。对需立即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应及时送手术室进行手术。急诊医师应向病房或手术医师直接交班。任何科室或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或借口拒收急、重、危症患者。

六、急诊患者收入急诊观察室,由急诊医师书写病历,开好医嘱,急诊护士负责治疗,对急诊患者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做好记录,及时有效地采取治疗措施。观察时间一般不超过3天,最多不超过一周。

七、遇重大抢救患者须立即报告医务部、护理部、门诊部,有关领导亲临参加指挥。凡涉及法律纠纷的患者,在积极救治的同时,要积极向有关部门报告。

八、急诊范围:

1.急性外伤、脑外伤、骨折、脱臼、撕裂伤、烧伤等; 2.急性腹痛; 3.突发高热,呼吸、血压、心率(律)及神志明显异常者; 4.突然出血、吐血、有内出血征象、流产、小儿腹泻、严重脱水及休克者; 5.有抽风症状或昏迷不醒者; 6.耳道、鼻道、咽部、眼内、气管、支气管及食道中有异物者; 7.眼睛急性疼痛、红肿或急性视力障碍; 8.颜面青紫、呼吸困难者; 9.中毒、服毒、刎颈、自缢、淹溺、触电者; 10.急性尿闭;

11.发病突然、症状剧烈、发病后病情迅速恶化者; 12.烈性传染病可疑者; 13.急性过敏性疾病; 14.其他经医师认为合乎急诊抢救条件者。

上述规定,不可机械执行,以免耽误患者诊病。如病情模糊难定应由医师根据患者全面情况斟酌决定。

九、急诊医疗工作质量要求

1.医护人员要按医德标准,做到主动、热情、耐心、周到,急患者之所急,痛患者 之所痛。

2.各级医护人员必须了解急诊医疗工作的特点(如发病急骤、变化迅速、随机性强 、集中来诊、病谱广泛、病情复杂、常需协同治疗、时间性强等),值班期间保持高度警惕 ,做到随到随诊。

3.急诊分诊准确率达到90~95%。 4.急诊抢救成功率达到80%以上。

5.留观察患者诊断符合率达90%。 6.心梗患者死亡率在10%以下。

7.病案、病程护理记录及其他登记必须及时、准确、完整。 8.尽量减少差错,杜绝责任事故。 9.急救器材、药品齐备,完好率达100%。

急诊抢救室工作制度

一、抢救室专为抢救患者设臵,其他任何情况不得占用(尤其抢救室)。抢救的人 一旦允许搬动,即应转移出抢救室以备再来抢救患者的使用。

二、一切抢救药品、物品、器械、敷料均须放在指定位臵,并有明显标记,不准任 意挪用或外借。

三、药品、器械用后均需及时清理、消毒,消耗部分应及时补充,放回原处,以备 再用。

四、每日核对一次物品,班班交接,做到账物相符。

五、无菌物品须注明灭菌日期,超过1周时重新灭菌。

六、每周须彻底清扫、消毒一次,室内禁止吸烟。

七、抢救时抢救人员要按岗定位,遵照各种疾病的抢救常规程序,进行工作。

八、每次抢救患者完毕后,要作现场评论和初步总结。

急诊观察室工作制度

一、因病情需要,可在急诊科观察室短期观察患者(包括病情复杂难以确诊,需入 院诊治而暂时无床又不能转出者)。

二、值班医师和护士,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开好医嘱,及时填写急诊观察病历, 随时记录病情和处理经过,认真做好交接班。

三、急诊观察室医师早、晚各查床一次,重症随时查看。主治医师每日查床一次, 及时修订诊疗计划。

四、急诊观察室值班护士,要随时主动巡视患者的病情、输液、给氧等情况。发现 病情变化,立即报告医师并及时记录。

五、加强基础护理,预防褥疮、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

六、留观察者只许留一人陪伴(特殊情况除外)。

七、留观察时间一般不超过3天,最多不超过1周。

门、急诊首诊负责制

一、门诊首诊负责制

对非本科室范畴疾病患者和边缘性疾病患者,首诊医师均不得拒诊。对非本科疾病患者,应 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认真书写门诊病历,并耐心向患者介绍其病种及应去 就诊科室。对边缘性疾病患者,首诊医师应负责诊疗。必要时,可请有关科室会诊。严禁相 互推诿。

二、急诊首诊负责制

1.一般急诊患者,参照门诊首诊负责制执行,由急诊室护士通知有关科室值班医师 。

2.重危患者如非本科室范畴,首诊医师应首先对患者进行一般抢救,并马上通知有关科室值班医师,在接诊医师到来后,向其介绍病情及抢救措施后方可离开。如提前离开,在此期间发生问题,由首诊医师负责。

3.如遇复杂病例,需两科或更多科室协同抢救时,首诊医师应首先进行必要的抢救,并通知医务部或总值班人员,以便立即调集各有关科室值班医师、护士等有关人员。当调集人员到达后,以其中职称最高者负责组织抢救。

灾害急救医疗卫生管理制度

一、灾害急救医疗的组织领导

1.建立强有力的统一有效指挥的组织体系,保证灾害急救医疗工作全面、系统、协调、高效工作,要在省(市)或当地抗灾救灾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成立抗灾救灾医疗防疫工作领导小组,由卫生、医药、交通、铁路、民航、民政、商业和当地驻军、武警部队等有关 领导组成,全面负责抗灾救灾医疗防疫的领导工作,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省 (市)或当地卫计委(局)内;

2.从思想上、组织上、物资上、药品上做好充分准备,以确保灾害急救医疗的坚实基础;

3.在灾区设立救灾医疗防疫指挥部,负责现场救护、医护人员调度、药品器械供应 调度、现场消毒杀虫等工作;

4.指挥部办公室实行24小时值班制,负责收集、整理、分析有关信息资料,掌握救 灾动态,及时向上级领导报告,必要时发出求救要求,并检查督促各地执行情况。 在办公室具体领导下,及时部署,科学决策,组织医疗救护、卫生防疫、后勤保障等若干个 小组,以保证现场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等实施的需要。

二、保证通讯联络的畅通无阻

1.畅通的通讯联络是抗灾救灾十分重要的物质条件,尤其在灾害规模比较大,地理 交通条件较差较复杂、通讯设施已受到不同程度破坏的情况下,更要做好这项保证工作;

2.充分利用无线通讯设备,明确各地各部门的抗灾救灾值班电

话;

3.必要时要确定联络信号(例如火堆或信号弹等);

4.在实施现场急救指挥时特别需要通讯工具,要配备备必要的通讯指挥车(指挥艇或指挥直升飞机)。

三、医疗救护队的组织工作

1.现场急救要依赖高效多能的医疗救护队,在领导小组统一指挥下组织医院编派一 定数量的医疗救护队;

2.救护队每队8~10人左右,队长宜由技术比较全面的外科主治医师以上人员担任, 医师4~6人(主要是外科医师),队内要配备适量行政管理人员负责医疗保障,有条件的话在每个医疗救护队中派一名防疫人员参加;

3.当重大灾害发生时,还要组织专科医疗救护队,例如骨科、脑外科等,十分严重 时要果断地在现场创造条件设立“临时急救医院”进行现场急救手术等救护活动;

4.在一些灾害多发地区,要做好日常医疗的组织准备工作,包括培训技术、准备物 资等,必要时进行演习训练,做到常备不懈,随时都能拉得出用得上。

四、卫生防疫

1.重大灾害后(尤其是洪涝灾害)往往会有疾病的发生和流行,所以做好卫生防疫 工作是抗灾救灾中十分重要的任务;

2.在领导小组统一指挥下,组织医务人员深入灾区第一线,进行“拉网式”诊查看 病,“地毯式”消毒防疫,保证不漏掉每一件可疑

的事和每一个可疑的病人,彻底清除一切 可能导致疫情发生的隐患;

3.组织卫生防疫队以开展水、粪、环境、传染病媒体为重点的卫生防疫工作,保证 水源的卫生,做好粪便、垃圾、尸体处理和指导,做好环境卫生和杀虫(蚊、蝇等)工作, 做好卫生宣传工作和预防接种工作;

4.明确卫生防疫工作不仅是卫生防疫队,也是救灾医疗队的工作内容,以确保大灾 之后无大疫。

五、切实做好后勤物资保障

1.救灾医疗的后勤物资保障工作是保证医疗防疫工作正常开展以及 确保救灾医务人员生命健康和基本生活的重要基础;

2.药品、器材、消毒杀虫剂的供给; 3.配备必要交通工具;

4.临时电源、水源和食品、生活用品的供给。

地震现场救护管理制度

一、地震造成伤员的特点

病人数量多、伤势重、伤情复杂、复合多科,伤员常为复合伤、挤压伤、多发伤, 常合并休克或心肺功能衰竭,骨折易造成截瘫或开放性骨折,污染严重易继发感染。

二、地震现场救护的首要问题

认识地震伤的严重性、复杂性,要把集中点放在注意处理威胁生命或可能发生威胁 生命的窒息、心跳骤停和大出血等情况,注意处理挤压伤可能招致的挤压综合症和严重感染 等情况。

三、切实做好伤员分类工作,以利于对伤员的及时分类处理,尽量区分三类:

1.危重伤员,必须火速抢救;

2.重伤员,主要做好手术前准备和防止休克的发生、预防感染等; 3.轻伤员,多能行走;

4.为了保证紧张有序地工作,要认真做好转运标志的登记佩戴工作,注明编号、姓 名、性别、单位、诊断、已处理情况,是否注射过破伤风血清、抗毒素等。

四、有效地组织医疗救护,要根据具体情况组织好三线救护组织,明确不同分工,在此基础上切实做好病人的运送。

洪灾淹溺救护管理制度

一、洪涝灾害的发生可致使人们淹溺死亡,在平时落水或游泳跳水时撞伤,在水中昏迷死亡也会经常发生。

二、由于淹溺死亡的原因可为呼吸道阻塞造成窒息,或血液电解质变化引起心室纤 维性颤动,或急性肺水肿等,在现场急救时首先强调互救,切不能等待医务人员的来到或转送,贻误抢救时机。

三、医务人员要掌握现场急救的要领,在作短暂时间空水(即倒水)后,要坚持不懈地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不能轻易放弃。

四、淹溺抢救使心跳恢复后仍发生死亡的比例比较高,因此必须进行全面处理,包括纠正酸中毒,预防脑水肿、肺水肿,防止感染等综合急救措施。

五、洪涝灾害带来的严重问题是传染病的流行,因此做好预防肠道传染病(痢疾、 伤寒等)以及血吸虫病、钩端螺旋体病的传播流行,认真做好水源消毒工作,做好粪便处理,进行预防性服药,对发病病人进行隔离治疗等卫生防疫、食品卫生、饮水卫生、环境卫生 等管理工作。在此过程中,要大力宣传提高群众性的防病治疗保健知识。

交通事故急救管理制度

一、重大交通事故造成伤亡已成为人类疾病的重要死因之一,急救管理原则是“先抢后救”、“先非医疗工程救险后现场医疗救护”。

二、在发生车祸事故后首先要将伤员从车内救出,燃烧或毒气等因素都会继续进一步威胁伤员,其原则是尽快将伤员从车内救出,这是抢救的第一环,否则无法进行有效的医疗处理。

三、第二环是现场急救,着重处理伤员的出血、窒息、休克等严重问题,进行止血 、包扎、固定、注射强心剂、呼吸兴奋剂。

四、在保护生命和减轻伤残的原则下尽快进入第三环节,即医疗运输。借助救护车运送,有条件的还可采用直升飞机等,以使救护工作速度快、颠簸少、较平稳。

火灾事故急救管理制度

一、火灾现场急救管理的原则是先救灾后救人,首要任务是现场抢救使受伤人员尽早脱离危险区,因为如果险情不控制,仍会继续发生伤害人们的情况。

二、救人。救人的原则是先救命,再处理伤情,其处理原则是: 1.灭,将病人迅速脱离火区,扑灭伤员着火的外衣;

2.查,检查全身状况和有无合并损伤,尤其要判明是否伴有化学中毒等情况,尽快 判明烧伤程度;

3.防,防休克、防窒息、防创面污染; 4.包,是包裹伤面,防止再次污染;

5.送,保证把重伤员尽快送往医院。在这个过程中要预先及时与医院有关科室联系,做好收治伤员的准备,防止伤员不必要的往返转院的发生。

急诊就诊常规

一、由接诊护士询问病情确定就诊科目后,办理挂号,并通知有关科急诊值班医生 。病情复杂难以立即确定科别者,由首诊科负责处理。

二、接诊医生检诊后,记录检查结果及处理意见。

三、传染病患者应到隔离室就诊。

四、对重病及病危患者应即刻通知值班医生作紧急处理,然后办挂号手续。须有专人陪伴,随时观察病情变化。

五、接诊护士测体温,必要时测呼吸、脉搏和血压(重危患者必须测血压),一般 患者用腋表,小儿、昏迷、精神失常、惊厥患者用肛表。

六、需要抢救的危重病者,在值班医生到达前,护士可酌情先予急救处理,如止血 、给氧、人工呼吸、胸外按压、吸痰等,亦可请其他值班医生进行初步急救,被邀请医生不 得拒绝。

七、紫绀及呼吸困难者吸氧。体温超过39℃可予冰袋或冰敷常温。呼吸心跳停止者即行胸外心脏按压、心内注射及气管内插管给氧、静脉输液等。

八、需要X光等检查的患者,就病情需要,须有工作人员或陪伴人员陪送,或通知有 关科室到急诊科检查。

九、病情需要时,可邀请其他科值班医生会诊。遇有就诊者过多或疑难病例,应及 时请上级医生协助。遇有大批急诊或病情复杂,需要多方面合作抢救的患者,应通知急诊科主任、医务部科长及院长。

所 有会诊及一切处理经过,应记入病案。

十、病情需要时,可转入急诊观察室观察。

十一、多部位伤的患者或多种(两种以上)疾病共存的患者就诊时,应由病情最危重的科室首先负责诊治,其他科室密切配合。

十二、有急症需手术者,按医嘱作术前准备,并通知手术室,如须住院,由陪送人或护士代办住院手续。

十三、重危病者入院时,由护士亲自护送,并对病区护士作好交班。

十四、急症由于交通事故、服毒、自杀等涉及公安、司法者,应立即通知有关单位 。

十五、护士应记录患者到达时刻、医生到达时刻及患者送入病区时刻。

值班工作常规

一、值班人员负责处理全日急诊工作,必须严守岗位,态度热情,工作细心,认真 履行职责。实习人员参加值班时,应有专人指导。

二、各科室派责任心强,毕业3年以上的人员来急诊科工作,应将名单送医务部和急诊科。值班者不得擅自离开岗位。

三、值班护士交接班时,应检查一切急救用品的性能、数量及其放臵位臵,如有缺损或不适用时,应立即补充更换。放臵位臵有误时,立即改正。担任急诊医护人员如需出诊,必须有人代替工作。

四、严格执行交接班及查对制度。急诊及观察患者,应床旁交班,避免将处理未毕的事项交他人处理。

观察室常规

一、急诊患者有下列情况,可留在观察室作短时间观察治疗: 1.急诊患者根据病情暂不需住院,但回去有可能发生意外者,或一时难以确诊,回原单位诊治有困难者,或该入院而病房无床位而待床入院者。

2.门诊手术、特殊检查或治疗后,有较剧烈疼痛、反应或过敏者。

3.有高热、惊厥,脱水或治疗后,有较剧烈疼痛、反应或过敏者。

二、凡确诊传染病、精神病患者不得收入观察室。

三、留观察室患者,应由值班医生负责观察处理,及时写好留观察病历及填写观察记录,向值班护士交代病情、观察项目和注意事项。护士应密切观察病情,做好治疗、护理 、卫生及膳食工作,如病情有变化,应及时报告医生。

四、留观察室患者的医嘱,一律开医嘱单,除抢救时外,一律不执行口头医嘱。

五、严格交接班制度,各班交班时,应在床旁共同察看患者。

六、观察时间一般不超过3天,病情好转或加剧时应及时处理。

七、观察患者离开观察室时应有医生医嘱,离开观察室要妥善交代病情和注意事项 ,并结算费用。将观察记录随同病案归档,简易病历由本人带回。

八、对疑似传染病患者,应按常规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重危患者抢救常规

一、抢救工作须组织健全,分工周密,参加抢救的医护人员必须做到严肃认真、分秒必争。

二、在抢救中应由急诊科主任、护士或在场的最高职称的医生担任组织抢救工作, 参加抢救的人员应服从指挥,准确地完成各项工作。抢救过程应严格执行正规技术操作及查 对制度。

三、必要时由医院组织抢救组进行抢救,在听到抢救的呼叫讯号后,参加抢救人员 立即奔赴急诊科参加抢救工作。

四、经抢救后病情允许移动时,应迅速送入监护室或病房。如需继续抢救或进行手术者,应预先通知病房或手术室做好准备。不能搬动而急需手术者,应在急诊室进行。留监 护室继续抢救治疗者,待病情好转后再送入病区。

五、凡经抢救的患者,应有详细病案及抢救记录,抢救工作告一段落时,应作小结 。

救护车使用规定

一、救护车为医疗救护专用,实行24小时院内值班,由急诊科主任、护士长签发派 车单。司机接到通知后,应在5分钟内做好出车准备,及时出车。

二、使用救护车一律按标准交费,一般情况先收费后出车。如情况紧急或通过电话 呼救者,可先出车,出车费由司机负责督促患者补交。

三、住院患者要求到外院就诊、检查或请外院医生会诊、手术者,均按上述收费标 准,交纳出车费。

四、每月末由救护车司机将每次派车单和收费单据校对后交财务科审查收支情况, 按医院出车补助标准,结算出车补助费。

五、非医疗用车,必须经业务院长签发派车单。私自派车、私自出车和出车不收费 ,查明责任者,按出车地点收费标准加倍罚款。

救护车管理制度

一、目的

防止科室或私人随意使用救护车,避免影响急诊出车。保证救护车处于备用应急状态,随时 接受急救中心指挥。

二、适用范围 急诊科救护车的管理。

三、职责

1.护士长、救护车司机每天检查救护车的车况、车容、抢救设备和药品。

2.急诊班护士每班检查救护车的车况、车容、抢救设备和药品,做到及时更换和补 充并做好登记。

3.护理部每月检查救护车的车况、车容、抢救设备和药品。 4.科主任、护士长对救护车进行严格管理,救护车只做医疗救护用,不得挪做他用 。

5.救护车司机必须保持车况良好、车容车貌整洁,接到电话5分钟内必须出车。并设 有出车登记本,记录出车时间、地点、到达时间、随车人员等。

四、工作程序

1.当医务人员接到120电话后,立即通知司机及值班医生、护士,携带必要的抢救设 备5分钟内出发(用物见“救护车物品配备清单”)。由接120电话医生在出车登记本上记录 出车时间、地点、到达时间、随行人员等。

21

2.药品、器材、物品用后均由出诊护士及时补充、清理、消毒,使其保持完好备用 。护士长每天检查,急诊班、上夜、下夜三班要每班检查,并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做好各 种登记。发现抢救仪器有故障应及时报告科主任、护士长,并请维修工修理。

3.救护车离开本院执行任务,须报本院医务部同意,并上报急救 医疗中心指挥调度室,以便指挥中心随时掌握救护车动向。

4.出车执行120急救任务返回医院时,出诊医生须向急救中心指挥调度室报告出车情 况并做好登记。

5.车内禁止吸烟、摆放杂物。

6.救护车司机定期做好车辆的检修、保养和救护车的清洁、消毒工作,保持车况良 好,安全行驶。

22

急诊患者接待管理制度

一、目的

通过对急诊患者接诊过程进行控制,使急诊患者及时、准确得到诊治,危重患者及时得到抢 救,避免多科转诊,延误救治时机。

二、适用范围

急诊科患者的接诊服务。

三、职责

1.急诊护士负责急诊患者接诊、分诊工作,按医嘱及时进行各种治疗和护理服务。

2.急诊科护士长负责指导接诊、分诊工作,协调解决急诊患者接诊过程出现的问题 及意外。

3.护理部主任、急诊科主任负责协调解决特大意外、灾难事件及大的纠纷。

四、工作程序

1.急诊科专门设立一急诊班护士,负责接待来诊急诊患者,24小时值班。

2.接诊护士应按急诊患者病情轻、重、缓、急分别处理。 (1)对接受治疗的患者,当班护士根据需要安排坐姿或卧位,并介绍环境,交待注意 事项及患者须知。

(2)对外伤的患者,接诊护士应做相应的初步处理,如止血包扎、固定制动等。

(3)高热患者按医嘱予以测量体温、物理降温,并安排床位、保

23

暖等。在病历上 做相应的记录,并按医嘱给予治疗及护理。

(4)急诊护士接到危重患者直接送入抢救室,通知相关医生抢救,并参加抢救工作,开通各种抢救通道,准备各种抢救仪器。遇到因科内条件限制不能处理的急诊患者(如心脏破裂、股动脉 破裂等)应立即送往手术室,争取抢救时间,在护送途中做好相应救治工作(如开通静脉通 道等)。

(5)遇到由路人送来的无名氏,做好接诊救治工作的同时,护士应 向患者询问他的地址、姓名、电话,根据患者提供的资料,联系其家人或朋友。

(6)对神志不清而无人照看者,在做好救治工作的同时,接诊护士和医生同时检查、 清点患者的物品并登记、签名后暂时保管。根据患者随身物品所提供的资料,设法通知其家 人或朋友。

24

急诊患者管理制度

一、目的

规范护士对患者的护理过程,为患者提供科学的、连续的、个性化的护理服务,使患者积极 配合治疗,达到诊疗的目的。

二、适用范围 急诊科。

三、职责 1.护士长职责

(1)定期征求患者意见,向患者宣传住院守则和卫生知识。 (2)护士长应经常深入病区,听取患者的意见和要求,对配合好的患者和陪护人给予 表扬,鼓励患者与医护人员共同管好病区。

(3)为患者建立科学的作息时间。 (4)教育患者遵守规则。

(5)督促各班护士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 ,保证患者及时、准确得到治疗和护理。

2.护士职责

(1)协助护士长定期组织患者学习,宣传卫生知识和住院规则,经常征求患者意见, 改进护理工作。做好患者出院的卫生宣教指导工作。

(2)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严防差错事故发生,保证患者得到 准确、及时治疗和护理。

(3)经常巡视观察患者,了解患者病情、思想活动等情况,加强

25

护患沟通,尽可能满 足患者需要,使患者配合治疗护理。

(4)当班护士保持病床单位的清洁、整齐,患者卧位舒适、安全,协助生活护理。按 医嘱做好各种治疗,做好基础护理及特、一级患者护理。

四、工作程序

1.护理人员定期征求患者意见,向患者宣传住院守则和卫生知识,必要时可作临时 有关文件的传达。

2.为患者建立作息时间,每日安排患者午睡2小时,每天睡眠和休息时间应不少于10 小时。

3.组织轻病、慢性病患者学习,提供卫生学习资料阅读。 4.危重患者应安排在单人病房,如无条件也需用屏风遮挡,做好家属的安慰工作。 死亡后给予尸体料理方可送太平间。

5.当班护士要将《患者住院须知》发给患者及家属,要求患者做到自觉遵守医院规 则,未经医护人员同意不带进食物,在查房及治疗时间不要离开病房,不得进入医、护办公 室和翻阅病历,如有意见可向护士长或主管医师提出。

6.患者及家属应遵守医院有关规定,不在病房吸烟,保持病室整齐、清洁、安静、 勿向窗外泼水,勿互串病房,爱护公物,节约水电,如有损坏应按章赔偿。贵重物品不带入 病房。传染病患者须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

26

急诊科管理制度

一、目的

以方便搬运和抢救病员为原则,保持病房整齐、清洁、安静、舒适、安全,做到及时、迅速 、准确地抢救病员。

二、适用范围: 急诊科。

三、职责 1.护士长职责

(1)在总护士长的领导和科主任的业务指导下,根据护理部及科内工作计划,制订急 诊科具体护理工作计划,并付诸实施。

(2)负责检查急诊科的护理工作,参加并指导危重患者的急救、处理。督促护理人员 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检查医嘱的执行情况,加强医护配合,严防差错及 事故发生。

(3)负责急诊科护理人员排班工作,合理安排人力,做好急诊科管理。

(4)计划请领急诊科所需的医疗办公用品,分别指定专人负责领取、保管和定期检查 并记录。

(5)组织领导科内护理人员的业务学习、技术培训及考核。 (6)督促检查卫生员、护理员做好清洁卫生、消毒隔离工作。 (7)负责指导和管理护理实习人员,并指定护理师或有经验、有教学能力的护士担任 教学工作。

(8)认真听取患者对医疗、护理等方面的意见,并研究改进急诊

27

科管理工作。

(9)按要求认真填写各种护理资料。 2.急诊科护士职责

(1)急诊科护士要服从护士长工作安排,积极协助护士长参与急诊 管理工作。

(2)各班护士要坚守工作岗位,及时完成本班工作。

(3)各班护士发扬团结协作精神,完成科室治疗护理任务,同时要有爱医院如家的精 神,维护集体利益,加强责任心,热情为群众服务。

四、工作程序 1.组织管理

(1)急诊科护士由护士长负责管理,科主任积极协助。 (2)排班:护士长负责定出护士排班表,放在固定位臵,并抄1份送护理部。为了加 强岗位责任制,提高护理工作效益,保证护理质量,结合医院工作实际情况,制定各班护理 人员工作程序(职责),并按照要求执行。

(3)常与科主任及护理部沟通,将患者的需求、病区存在的问题、不适用的 规则、工作人员的行为及思想动态等等如实报告。让上级领导了解问题之所在,以便于予以 协助、解决。

(4)巡视各诊室

①协助医师为患者做检查。

②了解、观察患者病情,病情重者予优先就诊,并将有关事宜交

28

班于负责的医护人 员。

③每日上班后、下班前巡查急诊科各诊室,了解患者动态。 (5)检查工作

①护理文件及工作记录,要按要求及时、完整、正确填写。 ②急诊科各班治疗、护理完成情况。 ③巡查急诊科就诊环境的清洁与安全情况。

④发放《征求患者意见表》征求患者对医护工作满意程度,并记录、分析、总结。

⑤根据护理部及科内工作计划,制订门诊具体护理工作计划,并 付诸实施。

2.病区常用物品管理

(1)护士长或质控护士对本病区的常用物品分类保管,建立明细账目。

(2)管理人员要掌握各类物品的领取,使用时间,做到定期清点。 (3)凡因不负责任、违反操作规程,而损坏、丢失的各类物品,应按医院赔偿制度进 行赔偿。

(4)借出物品,必须履行登记手续,经借物人签名,方可借出。 (5)更换管理人员时由交接双方共同清点,如有遗失,须立即追查原因。

3.急救药品的管理

(1)急救药品应放于固定位臵,单独保管,定品种、定数量,并建立急救药品基数卡 。

29

(2)急救药品使用后,应及时清点、补充,保证药物品种齐全,处于完备状态。

(3)严格交接班,急救药物班班清点,班班检查,护士长或专管人员应每天检查一次 ,发现变质、过期、破损、污染或标志不清的应立即更换。

4.有效期药品的管理

(1)应按品名、规格集中放臵,同类药品应按失效期先后排列,并有明确标记。

(2)根据药品的不同性质及贮藏要求分别臵于干燥、阴凉处。 (3)专人负责(护士长、质控护士)定期检查,对近期将失效的药品要尽早使用。

5.急诊科医疗器材的管理

(1)专人专管,由护士长或质控护士负责。 (2)建立科室器材账本。

(3)急诊科器材的请领,要量出为入。消耗性器材及规定基数的器材应每月填写请领 单请领。正常消毒应以旧换新,由于任务变更,可增、减基数,请领或更换器材时要认真核 对,当面点清。

(4)医务人员所使用物品由办公室批准,器材库一次配备,填写登记卡。

(5)对有特殊使用要求的仪器设备,应制定具体要求。有醒目标志,悬挂在仪器附近 ,便于执行和检查。

(6)每日常备流动的消耗性器材,要当面清点,班班交接。

30

(7)器械、仪器如有损坏丢失,必须填写“损坏报告表”给护士长、科主任审签,提 出处理意见。除按赔偿制度赔偿外,要报设备科。

(8)需报废的仪器设备,由科室填写“报废申请表”给维修部门及设备科技术鉴定, 确认已无修理价值,签署报废意见,经批准后报废、消账归档。

(9)急诊科仪器设备不能私自外借,外借设备应按时收回,并当面清点、检查。

(10)严格执行各项检查制度,对使用中的仪器设备,要定期检查,对其状况要做到 心中有数。保管人员每天检查一次,护士长每周检查一次并记录。

6.病区安全设施管理 (1)防火

①急诊科内勿放臵电器用品及易燃物。 ②注意电路安全定期检查,不可超量用电。 ③随时保持储物室通风、清洁、废物丢弃。 ④工作人员能正确使用灭火器及其他救火设备。 ⑤急诊科具有防火设备:防火栓、灭火器、警铃等。

⑥护士长或质控护士每天对防火情况进行巡视一次,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

⑦保卫科对火警系统至少三个月检查一次。 (2)防盗

31

①全院装有中心监视系统,保卫科有专人值班。 ②提醒患者做好财物保管。

③加强巡视,发现遗失或有可疑者,立即报告科领导及上级部门。 (3)安全设施

①地面保持清洁、干燥,防止患者滑倒。

②不得随意堆放杂物,保持过道通畅,便于抢救、疏散患者。 ③做好消毒隔离及细菌监测工作,预防院内感染,消灭昆虫。 7.急诊科环境管理

(1)保持各诊室整洁、舒适、安静、安全,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清新。

(2)保持各诊室、抢救室、治疗室及周围环境清洁卫生,每日至少二扫一拖,每周大 清扫一次,做到地面清洁、光亮、无渣子、无积水、无痰迹。

(3)每日打扫卫生间二次(上、下午各一次),做到卫生间无臭味、无尿碱、无污垢 。

(4)每日倒垃圾2~3次,经常保持垃圾桶及污物桶的清洁卫生。 (5)适于使用的抹布,应按治疗室、换药室、办公室分开使用,采取一桌一巾,有明 显标记,不得混用。使用时可用含500mg/L有效氯消毒液进行擦拭,用后消毒液浸泡再用清 水洗涤、晾干备用。

(6)拖把也应有明显的标记,严格按一般诊室、办公室、走廊等分 区使用。每次用后经清水冲洗,悬挂晾干备用。

(7)采取一切措施避免一切噪音。工作人员做到“四轻”(走路轻、

32

说话轻、开关门 窗轻、操作轻)。护士穿软底鞋。车轮轴定时上润滑油。

8.急诊科护理人员管理

(1)护士着装符合要求,仪表端庄。

(2)对患者热情、礼貌、耐心、细致,协助患者解决疾病及身心方面各种问题。建立 良好的护患关系,有责任心、有爱心,对患者服务周到。

(3)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医、护、工分工明确,各班工作有标准,有要求,各司其 职。按要求检查,按质量标准严格考核(见《护理人员工作日程安排》)。

(4)急诊科各级护理人员要熟练掌握各项护理技术及操作规程。熟悉专科疾病诊疗原 则及护理常规,定期组织学习及考试。

(5)认真督促护理人员,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防止差错事故及院内感染发生。

(6)急诊科质控小组每周一次检查本区管理制度执行情况,护士长对护理人员每天工 作质量进行检查记录,每月对护士进行工作质量考核、记录评分。

(7)护理部组成的质控小组每月检查急诊科管理制度执行情况,对护理人员工作质量 进行检查,技术操作进行考核并记录。

33

急诊科设施配置及管理制度

一、目的

使科室的设施齐全,管理制度完善,责任到人,使之随时处于完好、备用状态,提高工作效 率和医疗服务质量。

二、适用范围 急诊科室。

三、职责

1.病区设施配臵不完善的,科主任或护士长应及时向院领导及设备科报告申请。

2.病区的设施管理责任到人,并有定期检查、登记、签名。 3.护士长每周进行一次设施、器械的检查,护士每班当面清点交接,发现问题及时 请维修工修理,发现遗失,当班护士应立即向科主任、护士长汇报,然后向院领导汇报。

4.对陈旧、磨损的设施使用不便,必须报废的,科主任或护士长应向设备科申请报 废、更新。

四、工作程序

1.病区设施策划及配臵,按国家规定的病区设施要求配臵病区所需设施及器材。

2.科主任、护士长负责收集设施及器材使用信息,如需要增加的设施、器材,填写 购买申请单,送医院领导审批。

3.护士长负责对购买的设施及器材进行建账管理,并按病区及编号标识在醒目的位臵。

34

4.护士长建立仪器使用登记本,当班人员负责使用后的清洁及维护,使该仪器处于 备用状态。

5.使用当中发现故障,及时汇报护士长或科主任,同时汇报器械维修工及设备科。

6.每种器械、设施定人、定期、定地点、定数量管理,保证各种 仪器、材料性能良好。

7.一切抢救器械、物品使用后,要及时归还原处,清理补充,并保持清洁、整齐。

8.病区的急救设施不准挪用、外借,非急救设施原则上也不准挪用,若其他科室要 作短暂的借用,也要有登记,杜绝以私人的名义借用。

9.护士长每周全面检查一次科室所有设施、器械,对贵重仪器使用后应有记载。

急诊科医嘱执行管理制度

一、目的

将医嘱转化为实际操作,并对医嘱执行质量进行检查,保证护理人员执行医嘱的质量。

二、适用范围 急诊科执行各类医嘱。

三、职责

1.注射班护士负责接医嘱并负责转抄,转抄医嘱必须写明原医嘱及转抄的日期、时 间、签名。

35

2.转抄医嘱后,原医嘱及转抄后的医嘱一同交给治疗护士查对,并严格按照医嘱执 行。

3.执行医嘱护理人员负责对执行结果进行查对。

4.护士长每周参加总查对二次并记录,经常巡视病区查对医嘱执行情况。

5.科主任、护士长每月对医嘱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6.医务部、护理部每季进行一次全院性执行医嘱制度情况检查。

四、工作程序 1.急诊医嘱执行

(1)急诊医生开具急诊医嘱包括:注射单、换药单、检查单,由接诊护士负责执行。 由当班护士护送患者做检查或护工协助护送患者检查。

(2)执行医嘱护理人员在执行前进行三查七对,对可疑医嘱接诊护士须立即找医生询 问,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参照《医护人员沟通管理制度》)

(3)急诊医嘱单保存一周,由护士长管理,当班护士负责点数并登记。

(4)危重患者以及抢救患者的医嘱接诊护士应立即执行,抢救患者 时,医生下达的口头医嘱,执行前须重述一遍,然后执行,并督促医生事后补开。一般急诊 患者及时执行。

急诊科分诊和导医工作管理制度

一、目的

36

将分诊、导医工作转化为常规操作,并对分诊、导医人员进行工作质量检查。

二、适用范围 急诊科工作人员。

三、职责

1.急诊分诊护士职责

(1)分诊护士必须坚守岗位,有事向护士长请假后方可离开。 (2)按疾病轻、重、缓、急及病种有序地排号分诊。 (3)作风严谨,关心患者,耐心解释。 (4)利用空隙时间做好健康宣教。

(5)按要求努力学习业务,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2.急诊导医工作职责

(1)做好各科患者的指导就诊工作,对患者热情接待,耐心解释,提供帮助。

(2)为危重患者做到立即护送其去急诊室或病房,并马上报告有关医师进行抢救。

(3)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种疑问,征询与收集患者对医院各项工作的有关意见,并及时 报告有关领导。

(4)积极向急诊患者宣传卫生常识,维持急诊的各项工作秩序,督促患者及家属维护 公共卫生和保持环境清洁。

四、工作程序 1.急诊分诊工作

37

(1)分诊人员应仪表端庄、衣着整洁、佩戴胸卡,准时上岗,不脱岗,不闲谈 。

(2)要热情主动接待患者,礼貌待人、有问必答、百问不厌,热情 做好解释工作。

(3)每天协助医师做好开诊前准备工作。

(4)维持就诊秩序,保持诊室安静及良好的就诊环境。 (5)对危重患者、65岁以上老人、军人、残疾人等患者,要优先安排就诊。

2.急诊导医工作

(1)急诊导医人员必须熟悉急诊各种就诊情况及本院常规开展项目情况,保证能正确 引导患者就医。

(2)导医人员必须佩戴胸卡,做到仪表端庄,衣着整洁,必须准时上下岗,不脱岗, 不闲谈。

(3)要热情主动接待患者,礼貌待人、有问必答、百问不厌,主动介绍医院概况、科 室组成、医院设备及门诊各科情况等。

(4)经常巡视大厅,引导患者挂号、候诊、检查。

(5)见残疾人、高龄老人、久病体弱患者应主动接待,免费提供车床、轮椅服务,对 年老体弱、行动不便者应搀扶到诊室就诊,合理安排优先检查。对用担架抬来的急危患者, 应立即协助送急诊科处理。

(6)负责发放患者意见表,及时收集患者对医院各级各类人员的意见,沟通好医患关 系,随时为患者提供方便。

38

(7)为患者免费提供开水及一次性水杯。免费发送《 就诊指南》、《健康教育处方 》等卫生宣传资料。

3.护士长每周检查工作,护理部、门诊部主任每月检查工作。(1)是否有导医、分诊人员工作制度及职责和言行规范。

(2)劳动纪律、考勤情况。 (3)医德医风、服务质量等。

39

急诊科医护人员沟通管理制度

一、目的

协调医护人员之间、科与科之间的关系。使医护人员之间紧密合作,提高工作质量。

二、适用范围 急诊科室。

三、职责

1.在护理工作过程中,如果需要医生配合管理的,护士主动与医生交流。

2.护士要主动收集患者对治疗及护理的意见,及时与医生交流。 3.护理人员勤巡视病房,发现问题应及时向医生汇报。 4.对医生开具的医嘱,护理人员有不明确的要立即提出疑问,医生应认真听取并解 释或纠正。

5.科室突然接收大批伤病患者,如外伤、中毒等,应立即报告院有关领导,调动科 室有关医护人员前来抢救处理。

6.利用每天的早晨交班时间,科主任或护士长传达医院的通知及医务部、护理部的 通知要求,并收集反馈意见。对本科医护人员之间不能达成共识的,由科主任或护士长出面 协调,必要时向上级领导汇报。

四、工作程序

1.当班护士对患者病情变化要及时向医生汇报,必要时记录。 2.根据病情需要住院的急诊患者,当班护士应打电话到相应科

40

室,以便住院科室做 好相应准备。

3.对需要急诊手术的患者,接诊护士要立即通知手术室并随同医生将患者送到手术室。

4.对医生开具的医嘱,护士有疑问或不明确的,应向医生提出, 医生应认真倾听并作出纠正或解释。

5.对任何接受治疗的患者,医生都应书写门急诊病历并签名,以便护士执行时找到 可凭的依据。

6.利用每天的早晨交班时间,科主任或护士长传达医院的通知及医务部、护理部的 通知要求,并收集反馈意见。对本科医护人员之间不能达成共识的,由科主任或护士长出面 协调,必要时向上级领导汇报。

41

院前急救管理制度

一、目的

院前急救设施齐全,人员配备管理,利于院前急救患者的救治,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二、适用范围

急诊科一般情况下的院前急救过程控制(不包括灾害事故急救)。

三、职责

1.由科主任、护士长负责督促配臵救护车上院前急救所需的设施及药品。

2.由医务部、护理部和科主任、护士长负责配臵救护工作所需的医生、护士、司机 。

3.由护士长、护理责任护士认真做好院前急救的准备工作,急救箱及常用急救器材 完好率必须保证达到100%,并经常保持救护车箱内的卫生。

4.由出诊医护人员实施院前急救工作,并做好记录。

5.救护车司机要熟悉本区交通情况,保持车况良好,做好车辆的维护、保养和年审 。

四、工作程序:

1.救护车设施策划及配臵:

按《基本医疗管理制度》的救护车设施要求配臵所需 设施及通讯器材,由科主任、护士长负责申请、领用。

2.值班人员准时接班,熟悉了解上一班的救护情况,坚守岗位,

42

认真作好院前急救 的准备工作。

3.值班人员接到呼救电话后,详细记录时间、地点、求救大致原因,并立即通知出 诊医生、护士和司机(必要时派出护工)在5分钟内出诊,

不得拒绝出车。有关救护车的工作程序详见《救护车的管理制度》。 4.院前急救内容:

出诊医生到达急救现场时,对患者应有高度负责精神,应立即检查患者,动作迅速,处理果 断,根据病人情况可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送回医院进一步抢救,转送过程应密切观察 生命体征变化。如有3个以上的重伤者,应迅速报告科主任是否增援。

(1)现场急救:目的在于挽救和维持基本生命,减轻途中痛苦和并发症,强调对症治 疗。

①维持呼吸系统功能(包括吸氧、吸除痰及分泌物,呼吸兴奋剂,口对口人工呼吸 ,气管插管人工呼吸等)。

②维持循环系统功能(包括胸外心脏按压、心电监护、除颤、体外起搏器的使用, 有生命危险的心率失常的药物治疗等)。

③维持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急性脑血管病的处理,预防治疗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治 疗、控制癫痫等)。

④急性中毒、意外事故处理。

⑤脑、胸、腹、脊柱、四肢以及其他部位外伤的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⑥止痛、止吐、止喘、止血等对症处理。

43

(2)途中救护:

①合理转运分流患者,但对转运伤病员要求快速安全。 ②为避免突然刹车时造成车内伤病员和医护人员受伤,患者的担架应该很好固定, 医护人员和陪护人员应该使用安全带或抓牢扶手,患者在车内应根据病情采取坐位、平卧位 或头低足高位。

③四肢骨折的患者,给予外固定防止颠簸;脊柱骨折的患者卧硬板 ,以防止脊髓损伤;昏迷呕吐病人,将头侧向一边,避免呕吐时窒息;疑有颈椎骨折的病人,以颈领固定之,避免加重或造成高位截瘫。

(3)出诊医生到达急救现场后,如患者已死亡,应详细询问患者家 属或在场人员,了解发病情况及既往病史,做好记录,并明确通知其家属或在场人员。死亡 原因证明由司法部门出具。

5.医护人员实施院前急救时要听从急救指挥中心、交警、公安人 员的调度安排,保护有法律纠纷的现场。

6.出诊医护人员详细填写院前急救病历及已完成急救处理的措施,送转医院急诊室 后作详细交接,完成院前急救任务后向急救指挥中心报告,返回后及时检查、补充抢救药物 和更换物品等工作。

44

院内急救接诊、诊疗管理制度

一、目的

完善管理制度,健全设施配臵,规范操作程序,利于急救患者及时得到救治,提高院内急救 服务质量。

二、适用范围

急诊科对院内急救接诊、诊疗的过程控制。

三、职责

1.由科主任、护士长负责急诊科人员日常工作安排。

2.由科主任、护士长负责配臵、领用急诊科急救所需设施及器材。 3.由护士长、质控护士负责对急诊科设施及器材的管理、维护和使用记录进行控制 。

4.急诊科各级医护人员实施院内急救接诊、诊疗工作。

四、工作程序

1.急诊科设施策划及配臵:

按国家对急诊科设施的规定要求配臵所需的设施及器材。(详见《急诊科设施配臵及管理制 度》

2.日常工作安排:

科主任、护士长负责急诊科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安排,制定一定时间内的医、护人员值班表 ,并对医护人员的出勤情况进行检查以保证急诊科24小时开诊。

3.急诊就诊范围:

为了急诊患者方便就医,及时得到救治,故制定急诊就诊范围:

45

(1)急性外伤; (2)急性腹痛; (3)突发性高热; (4)各类休克; (5)各类大出血;

(6)心、肺、脑、肝、肾功能衰竭或多脏器功能衰竭; (7)昏迷、抽搐、呕吐;

(8)耳道、鼻道、咽部、眼内、气管、食管内异物或疼痛、出血; (9)中毒、中暑、自缢、淹溺、触电; (10)急性过敏; (11)其他急性病症。

急诊患者往往比较复杂,表现千差万别,因而不要死卡条文贻误病情。

4.院内急救患者的接诊:

(1)急诊值班人员坚守岗位,要严肃、认真、迅速、敏捷地救护患者,对患者态度和 蔼、热情负责。(具体工作程序参见《急诊患者接待管理制度》) (2)当遇有急、危、重患者时,分诊护士应立即将其送往急诊专科诊室进行救治,后 补挂号手续。(详见《急诊科分诊、导医工作管理制度》) 5.院内急救患者的诊断、治疗:

(1)首诊医师对就诊患者认真负责,仔细询问病史、仔细查体,

46

作必要的辅助检查, 在最短时间内进行救治。具体工作程序参照《常见疾病基本诊疗规范》和《医疗护理技术操 作常规》中各种急诊疾病的诊疗常规。

(2)如果首诊医师发现就诊患者的病情涉及其他专科或确系他科诊治范围时 ,在完成各项检查并作了必要的处臵、写好病历后,再请有关专科会诊。危重患者应由首诊 医师陪送。

(3)病情较重的患者,当值医师应决定是否收急诊留观或收住院,经抢救后的患者,如病情稳定或允许移动时,应迅速送入病房或手术 室。

(4)值班医师对急救留观患者负责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写好留观病 历及观察记录,并做好交接班工作。

(5)对传染病患者或疑似传染病患者应做好登记及报告工作,遇有交通事故、吸毒、 自杀或有伤情异议等患者及涉及公安、司法情况时,由值班人员报告总值班,通知有关单位 。

(6)护士认真执行医嘱,及时配合医生抢救工作,要对急诊抢救设备、药品保证完好 、充足,并做好护理观察记录。(详见《急诊医嘱执行管理制度》) (7)急诊科主任、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要主持各种抢救工作及死亡病例讨论、会诊 工作,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8)当遇有特殊情况时,当值医师要及时、如实向上级领导报告,白天应向急诊科主 任及医务部主任报告,夜间报告医院总值班,请求处理意见,避免造成不良影响或后果。

47

(3)病情较重的患者,当值医师应决定是否收急诊留观或收住院,经抢救后的患者,如病情稳定或允许移动时,应迅速送入病房或手术 室。

(4)值班医师对急救留观患者负责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写好留观病 历及观察记录,并做好交接班工作。

(5)对传染病患者或疑似传染病患者应做好登记及报告工作,遇有交通事故、吸毒、 自杀或有伤情异议等患者及涉及公安、司法情况时,由值班人员报告总值班,通知有关单位 。

(6)护士认真执行医嘱,及时配合医生抢救工作,要对急诊抢救设备、药品保证完好 、充足,并做好护理观察记录。(详见《急诊医嘱执行管理制度》) (7)急诊科主任、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要主持各种抢救工作及死亡病例讨论、会诊 工作,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8)当遇有特殊情况时,当值医师要及时、如实向上级领导报告,白天应向急诊科主 任及医务部主任报告,夜间报告医院总值班,请求处理意见,避免造成不良影响或后果。

48

灾害事故急救管理制度

一、目的

完善管理制度、规范工作程序、合理利用资源配臵,提高医院灾害事故急救能力,密切配合 消防、公安、交通、人防、物资等部门进行抢险,使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降低到最低水平。

二、适用范围

本院急诊科及各临床科室、预防保健所。

三、职责

1.由院领导组织成立灾害事故急救方案及领导小组。

2.由急诊科主任、护士长负责监督执行院前 (灾害事故)急救工作制度。

3.以急诊科医护人员为核心,各临床科室辅助完成灾害事故的救护工作。(各级医 护人员职责详见《医院管理职责》)

四、工作程序

1.医院加强急诊科建设,有固定的人员编制,充实技术骨干,配备必需的抢救设备 ,提高应急能力,严格执行《基本医疗管理制度》中的各项急诊规章制度。

2.设立灾害事故急救领导小组:详见本医院《对急救和救治突发性灾害的应急方案 》、《接纳成批伤病患者的应急方案》。

3.院前灾害事故急救范围:

包括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如:暴雨、洪水、台风、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火灾、车船飞机事故、矿山塌陷、爆炸、

49

毒气泄漏、武装暴力等人为灾害。

4.急救过程:

(1)医院遇有灾害事故急救时应立即报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2)科主任及时通知医院急救领导小组,组织足够力量抢救, 并及时将现场情况报告急救中心指挥调度室,通知有关医院做好接诊准备 ,或要求现场增援,并与公安、消防等部门进行协调,尽力完成院前救护任务。

(3)遇灾害事故急救要严格实行就近、就地抢救原则,急、重、危 患者生命体征不稳定时不得转院,首诊医院因病床、设备、技术条件所限确需转院而病情又 允许条件下,由专人护送至目的医院,并进行详细病情交接。

(4)急救的内容包括现场急救和途中救护,同《院前急救管理制度》。

(5)院内临床科室及相应科室积极做好增援工作,不得以任何理由拒收患者。

(6)值班人员严格执行《紧急情况及重大医疗事件报告制度》,并认真做好各项记录 ,如灾害性事故急救参加人员记录本、灾害性事故急救记录本。

(7)医院内短期成批接诊传染病患者时,要及时报告,严格执行传染病报告制度。

50

第7篇:院前急救管理制度

一、 目的

院前急救管理制度

院前急救设施齐全,人员配备管理,利于院前急救患者的救治,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二、 适用范围

急诊科一般情况下的院前急救过程控制。

三、职责

1.由科主任、护士长负责督促配置救护车上院前急救所需的设施及药品。

2.有医务科、护理部和科主任、护士长负责配置救护工作所需的医生、护士。

3.由护士长、护理责任护士认真做好院前急救的准备工作,急救箱及常用急救器材完好率必须保证达到100%,并经常保持救护车箱内的卫生。

4.由出诊医护人员实施院前急救工作,并做好记录。 5.救护车司机要熟悉本区交通情况,保持车况良好,做好车辆的维护、保养和年审。

四、工作程序:

(一).救护车设施策划及配置:

按《基本医疗管理制度》的救护车设施要求配置所需设施及通讯器材,由科主任、护士长负责申请、领用。

(二).值班人员准时接班,熟悉了解上一班的救护情况,坚守岗位,认真做好院前急救的准备工作。

(三).值班人员接到派车单后,立即通知出诊医生、护士和司机在5分钟内出诊,不得拒绝出车。有关救护车的工作程序见《救护车的管理制度》。院前急救内容:出诊医生到达急救现场时,对患者应有高度负责精神,应立即检查患者,动作迅速,处理果断,根据病人情况可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送回医院进一步抢救,转送过程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如有3个以上的重伤者,应迅速报告科主任是否增援。

1、现场急救:目的在于挽救和维持基本生命,减轻途中痛苦和并发症,强调对症治疗。

①维持呼吸系统功能(包括吸氧、吸除痰及分泌物,呼吸兴奋剂,人工呼吸,气管插管等)。

②维持循环系统功能(包括胸外心脏按压、心电监护、除颤,有生命危险的心率失常的药物治疗等)。

③维持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急性脑血管病的处理,预防治疗脑水肿、降低颅内治疗、控制癫痫等) ④急性中毒、意外处理事故。

⑤脑、胸、腹、脊柱、四肢以及其他部位外伤的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⑥止痛、止吐、止喘、止血等对症处理。

2、途中救护:

①合理转运分流患者,但对转运伤病员要求快速安全。 ②为避免突然刹车时造成车内伤病员和医护人员受伤,患者的担架应该很好固定,医护人员和陪护人员应该使用安全带和抓牢扶手,患者在车内应根据病情采取坐位、平卧位或头低足高位。

③四肢骨折的患者,给予外固定防止颠簸;脊柱骨折的患者卧硬板,以防止脊髓损伤;昏迷呕吐病人,将头侧向一边,避免呕吐时窒息;疑有颈椎骨折的病人,以颈领固定之,避免加重或造成高位截瘫。

3、出诊医生到达急救现场后,如患者已死亡,应详细询问患者家属或在场人员,了解发病情况及既往病史,做好记录,并明确通知其家属或在场人员。死亡原因证明由司法部门出具。

4、医护人员实施院前急救时要听从急救指挥中心、交警、公安人员的调度安排,保护有法律纠纷的现场。

5、出诊医护人员详细填写院前急救病历及已完成急救处理的措施,送转医院急诊室后做详细交接,完成院前急救任务后向急救指挥中心报告,返回后及时检查、补充抢救药物和更换物品等工作。

第8篇:院前急救管理制度

天门市第三人民医院 院前急救管理制度

一、目的

完善院前急救设施配备,加强人员配备管理,利于院前急救患者的救治,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二、适用范围

急诊科一般情况下的院前急救过程控制(不包括大型灾害事故急救)。

三、职责

(一)、由科主任、护士长负责督促配置救护车上院前急救所需的设施及药品。

(二)、由医务科、护理部、总务科和科主任、护士长负责配置救护工作所需的医生、护士、司机 。

(三)、由护士长、护理责任护士认真做好院前急救的准备工作,急救箱及常用急救器材完好率必须保证达到100%,并经常保持救护车箱内的卫生。

(四)、由出诊医护人员实施院前急救工作,并做好记录。

(五)、救护车司机要熟悉本区交通情况,保持车况良好,做好车辆的维护、保养和年审 。

四、工作程序:

(一)、救护车设施策划及配置:由急诊科主任负责救护车设施策划和配置,所需设施及通讯器材,由科主任、护士长负责申请、领用。

(二)、值班人员准时接班,熟悉了解上一班的救护情况,坚守岗位,认真作好院前急救的准备工作。

(三)、值班人员接到呼救电话后,详细记录时间、地点、行车路线、病情或受伤情况,要求呼救者提供联系电话(且不要随意使用该电话)以便随时联系,并立即通知出 诊医生、护士和司机在5分钟内出诊。不得拒绝出车。 院前急救内容:

出诊医生到达急救现场时,对患者应有高度负责精神,应立即检查患者,动作迅速,处理果断,根据病人情况可就地或就近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送回医院进一步抢救,转送过程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如有3个以上的重伤者,应迅速报告科主任是否增援。

1、现场急救:目的在于挽救和维持基本生命,减轻途中痛苦和并发症,强调对症治疗。

①维持呼吸系统功能(包括吸氧、吸除痰及分泌物,呼吸兴奋剂,口对口人工呼吸 ,气管插管人工呼吸等)。

②维持循环系统功能(包括胸外心脏按压、心电监护、除颤、有生命危险的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等)。

③维持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急性脑血管病的处理,预防治疗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治疗、控制癫痫等)。 ④急性中毒、意外事故处理。

⑤脑、胸、腹、脊柱、四肢以及其他部位外伤的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⑥止痛、止吐、止喘、止血等对症处理。

2、途中救护:

①合理转运分流患者,但对转运伤病员要求快速安全。 ②出诊医护人员必须守护在车厢内随时观察病人病情变化,不得坐在驾驶室内。

③为避免突然刹车时造成车内伤病员和医护人员受伤,患者的担架应该很好固定, 医护人员和陪护人员应该使用安全带或抓牢扶手,患者在车内应根据病情采取坐位、平卧位 或头低足高位。

④四肢骨折的患者,给予外固定防止颠簸;脊柱骨折的患者卧硬板,以防止脊髓继发损伤或加重损伤;昏迷呕吐病人,将头侧向一边,避免呕吐时窒息;疑有颈椎骨折的病人,以颈领固定之,避免继发、加重颈髓损伤或造成高位截瘫。

3、出诊医生到达急救现场后,如患者已死亡,应详细询问患者家属或在场人员,了解发病情况及既往病史,做好记录,并明确通知其家属或在场人员。对交通事故及其他灾害事故,死亡原因证明由司法部门出具。 4.医护人员实施院前急救时要听从急救指挥中心、交警、公安人员的调度安排,保护有法律纠纷的现场。

5.出诊医护人员详细填写院前急救病历及已完成急救处理的措施,送转医院急诊室 后作详细交接,完成院前急救任务后向急救值守或总值班报告,返回后及时检查、补充抢救药物和更换物品等工作。

第9篇:急救药品管理制度

病区急救器械和急救药品管理制度

为了确保医院临床抢救中迅速、及时、准确使用急救器械和急救药品,我院根据科室特点,分别备用了一定数量的急救器械和急救药品,制定制度如下:

1、各科室急救必备的急救药品、器械须按要求配置,种类、数量、规格要保持一定基数,报护理部、药械科备案,确保满足临床急救需要。

2、根据急救药品、器械种类与性质(如针剂、内服、外用、剧毒药等)必须固定在抢救车上或专用急救柜指定区域分别定位存放、编号排列,标记明显。

3、急救器械和急救药品严格执行“五定”制度管理。即定数量、定点安置、定专人管理、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保证急救器械和急救药品处于应急、随时可用状态。

4、急救药品、器械的效期管理: (1)、护士领取急救药品时,要核对清楚,对于品名、规格、有效期、剂量等不清、标签不明或过期、变质的器械和药品,护士有权拒用。

(2)、存放急救器械和急救药品的外包装盒标签应完整、清晰,药品、器械的名称、规格、剂量、有效期等均应与外包装一致。品名、规格不一致,不允许放置于同一药盒内。

(3)、急救药品、器械有效期不一致时,应标记于清点登记本上,以备核查。摆放时,按有效期先后顺序存放,使用时按有效期先后顺序,按照近期先出、先进先出、按批号发货的出库使用原则使用。

(4)、急救器械和药品使用时,应记录于抢救记录本,并保留空安瓿以备查对。 (5)、应指定专人保管,每日清点,急救药品每次用后须及时补充,如因药剂科缺药等特殊原因无法补齐时,应在抢救药品清点登记本上注明,并报告当班责任组长或护士长协调解决,次日再次核查,以保证抢救病人用药。

(6)、使用后的器材应随时补充、消毒、灭菌。 (7)、急救药品、器械标签清楚,无破损、变质、过期失效;器材保证处于备用状态,做到两及时:及时检查维修,及时请领报销。

5、定期检查药品质量,防止积压变质。如发生沉淀,变色,过期、药瓶标签与合内药品不符,标签模糊或经涂改者不得使用。

6、抢救车上的急救药械要求设立专门的抢救药品清点登记本,标明所有急救药械名称、规格、剂量、数量、有效期,使用、补充时间等,使用后及时补充完整并登记。随时查验药品种类、规格、数量、有效期是否与帐目相符,记录并签名。

7、护士应熟悉抢救器械的性能和使用方法,并能排除一般故障,保证急救物品的完好率。

8、毒、麻、精、放药品,应设专用抽屉存放,严格加锁,并按需要保持一定基数,动用后,由医师开专用处方,向药房领回。值班护士班班交接,并作记录。

9、建立急救药品基数及质量检查制度。护理部、药剂科对病房药柜,要定期检查核对药品种类、数量是否相符,有无过期变质现象,毒、麻、精、放药品管理是否符合规定。

上一篇:再生资源利用实施方案下一篇:圈子文化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