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育活动课

2022-11-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心育活动课

体验教学:如何提高中小学心育活动课实效性

〔摘要〕如何提高中小学心育活动课的实效性?必须把教师置于学生主体的视野之下,以引导学生主体体验为前提,积极开展“导入情境—活动探究—互动交流—感悟分享—拓展延伸”的体验教学。

〔关键词〕体验教学;课程实效;课程思考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简称心育活动课)是当前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和载体,是我们教师基于对学生主体理解基础上的师生交流和互动的过程。当前我国中小学心育活动课开设的状况,大致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一句话是 “心育活动课已被公认为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途径”;另一句话是“心育活动课已经成为中小学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瓶颈”。这两句话概括 了一个值得深思的现实,即发展性心理辅导虽然很重要,但在实践中却难以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心育活动课的教学不同于一般学科的教学,它的目标不是传授心理学的知识,而是通过一系列的心理辅导活动,让学生从中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发展自我,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促进人格的健全发展。毋庸置疑,但凡在心育活动课堂中,触碰学生情绪,激活学生心灵,引发学生不断成长的体验,不管是积极的情绪情感得到强化,还是消极的情绪情感得到宣泄和释放,都是课程良好效果的诠释[1]。刘慧贤[2]认为,体验性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基本特征;心育活动课能否取得实效以及取得多大实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主体是否产生真切的体验以及体验的程度。

一、体验教学的界定与特性

(一)何谓体验

王一川在《审美体验论》中写道:体验,就是以身“体”之,以心“验”之,即身体力行,亲身实践。《现代汉语词典》中对“体验”的界定是“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而在英语中,“Experience”可翻译为经历、阅历,也可译作经验,由经验获得知识或技能。而在教育教学中,体验作为师生互动的一种有效手段,应有两种基本界定:其一,体验(名词)是一种结果,它是主体体验,是主动的建构意义和价值生成,在体验中获得感悟和收获;其二,体验(动词)是一种动态的实践过程,师生在教学和学习活动中,不断丰富自身的生命体验,感悟生命,学生的个性不断得到张扬和解放。

(二)体验教学

传统的教学过于强调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而忽视了学生情感的丰富和价值观的培养。而体验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方式,是以体验为基准的教学理念。体验教学是在自由、开放的教学情境和关系中展开,师生以本真的生命投入其中,在课堂交往、互动中达到个体求知和生命意义的双重建构[3]。获得知识的方式有两种,即间接的认识和直接的体验,相对于前者,直接的体验和感悟使我们的认识更加深刻和感性。徐文军、仲岚岚[4]的研究认为,体验教学就是学生主体用身心去感受世界的体验理念在教育教学中的科学运用。

(三)心育活动课的体验教学

教育部1999年8月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和2002年9月颁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对中小学心育活动课的意义与原则、任务与目标、途径及方法等做出了明确规定。中小学心育活动课有它的专业性与独特性,强调过程的开放性、学生的参与性、情感体验的深刻性,关注认知观点的生成性与多元化。它打破了逻辑严密和具有知识技能层级的学科界限,是一门以活动为主,重活动的全员参与,重活动的情感体验,重活动的师生平等对话,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活动课程。

何谓心育活动课的体验教学?心育活动课的体验教学是依据现代教育理论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在一般意义的“活动课程”的基础上,吸收现代人力资源培训广泛使用的“体验式培训”和“教练技术”的精髓,研发的一种适于心育活动课的教学形式。心育活动课的体验教学,目的不在于解决知与不知的问题,而是通过创设一定的心理情境,让学生参与富有启发和拓展意义的活动,唤醒他们内心深处的意识,并去体验、感受和内化,以提高心理素质。

二、基于体验教学的中小学心育活动课的实践

心育活动课的体验教学是以学生的心理成长为目标的。而“心理成长=体验 + 感悟”,让学生参与活动,获得直接的经验,并对这些经验进行比较、分析与反思,从而提升心理品质[5]。中小学心育活动课体验教学的基本模式為:导入情境—活动探究—互动交流—感悟分享—拓展延伸。

(一)导入情境:以生为本,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情境教学是心育活动课实施的常用形式,也是体验教学的起点。其创设的情境形式多样,可以是生活情境、实物情境、模拟情境等。首先,情境的建构应该“不缺位”,即尊重学生的已有经验。学生不是一张白纸,他们不是空着脑袋走进课堂的,他们已经具备一些经验——过去在生活、学习中的感受或体验的积累。在心育活动课体验教学中,需要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需求出发,了解并尊重学生的经验并有效利用,才能确定学生的“已有发展水平”。其次,情境的建构应该“不越位”,即还给学生体验学习的权利。学生的成长源自体验,不论刺激学生成长的外部因素什么——生活、学习、家庭和社会,只有学习者进行了体验,至少某种程度上进行了体验,成长才可能发生。再次,情境的建构“要到位”,即保证学生的体验富有成效。创设问题情境或造成悬念,让儿童因好奇而要学;或联系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产生亲切感,使儿童因贴近生活形成关注而要学;或触及儿童情绪领域,唤起心灵共鸣,使儿童因情感的驱动而要学。俗话说“大疑则大悟,小疑则小悟”,在心育活动课体验教学中,情境的建构应该是学生有如身临其境的过程,是全身心由外到内再由内到外的感觉、感悟或体验,是对心理、社会和文化等各层面及各角度的过程与结果的综合感觉。同时,只有让学生意识到活动的意义和价值,他们的思维体验才会活跃,才能够生发出感悟和创造。

(二)活动探究:营造氛围,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索

学生能否有意识自主进行探究,是心育活动课体验教学的关键点。在探究的过程中,首先,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主题——小组要讨论的问题、课题,主题要贴近学生经验,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最大限度地引起学生的共鸣。否则,出现“学生关心的未必是教师预设的,教师提出的问题未必学生感兴趣” 这种情况,则难以实现有效的合作与讨论。其次,还要设计合理的教学结构。比如设计一个学生个体力所不及、适合团体配合的活动,以唤起学生的合作需求,让学生自觉地参与分工——什么活动,怎么互动,活动怎样过渡、深入,并保证他们能体验到小组讨论的成功和快乐。最后,要巧妙调整小组讨论的过程。第一,教师要在有限时间中选择组织小组讨论的最佳时机。当出现新的情境,当遇上个人不能解决的问题时,当学生意见相左且有争论时,当学生产生讨论探究的欲望时……对这些时机,教师要有效利用。第二,要实行动态分组。分组时,保证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定期实现各小组成员互换、流动和小组内成员角色轮换,并明确分工,各司其职,以保证有序有效。第三,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广阔的研究空间,保证组间、组内有机会相互切磋,共同提高,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形成互相信任、互相激励、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

(三)互动交流:高效反馈,提高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深度体验

心育活动课的体验教学,一方面强调学生的参与,鼓励学生以多元化的方式,自主探讨和尝试解决问题;另一方面,也强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行为和体验的积极反应。在这个积极互动过程中,理论上,教师的 “反馈”应该是适时的,避免过度介入和喧宾夺主,只需要起到鼓励学生进一步分享、互动的效果即可。但综观现在的心育活动课,部分教师对学生的反馈似乎很不到位,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这是因为心育活动课不同于一般学科课程,它是一种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心与心交融的、思想与思想碰撞的、富有“生成灵性”的课。有效的交流反馈应该经过教师自己的分析、理解、判断、概括、加工,然后再表述出来。反馈的内容应该比原来学生给出的信息更精炼、浓缩、清晰,让其他学生明白发言同学表达了什么,也让发言的学生感受到被教师所理解。同时,还要准确把握学生发言背后隐含的情绪、观点的本质信息,用心去关注和理解团体中每个学生的情绪体验和感受,并通过教师自己的语言、表情、姿态、语气语调、动作等来反馈给学生,帮助学生将自己当前无法清晰表达出来的情感,转变成能更清晰识别和觉察到的一种情感线索和情绪体验,从而促进学生进行进一步的自我探索。

(四)感悟分享:促动反思,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

面对心育活动课感悟分享中的 “意外”,如有些学生会突然情绪体验失控,打开了自己尘封已久的内心,让心理老师既喜又惊。这时究竟该怎么处理呢?处理得好,会让课堂异常出彩;处理得不好,则可能会给孩子带来永久性的伤害。此时,唯有促动学生反思,才有助于学生形成较为稳定的心理健康观,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学生主体自我完善功能的发挥。可很多教师因为课堂活动以及分享的时间不够充足等问题,按照原定的课堂设计死板地走流程,匆忙地把学生的“生成”带入课前的“预设”,忽略了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忽略了学生的分享、领悟和转变,从而错失了动态的教学资源和启动学生认知、情感、价值观改变和提升的契机。有些主体性教育论学者认为,教育虽然存在着一种外部施加影响的过程,但是其主旨却应是促进、改善受教育者主体自我建构、自我改变的实践活动过程。因此,在每堂课后可布置小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谈谈上完本课后的反思和感受,并根据自己的疑惑,课后查找资料或小组讨论,便于教师在课堂上进一步答疑,能够有效地促动学生反思并成长。

(五)拓展延伸:课后迁延,促进学生的反哺成长

在心育活动课课堂有限的时间内,要基本达成“导入—活动—交流—感悟—拓展延伸”的结构模式并不容易。就一堂课而言,把前四个环节“做到、做足、做好”并不难,但真正检测活动实效的最后一个环节——“拓展延伸”却很难做到。如何做好同一主题的课后延续,如何达成从知到行的课后衔接,如何做好对个性问题的课后干预,如何开展反哺课堂的课内交流?关注心育活动课体验教学的课后延续性,设计行之有效的课后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内化并运用课内感悟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回归课堂给予其积极关注与反馈,让心理课的效果得以拓展与深化,才能扎实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心理成长。主题活动系列化,强化同一主题的课后延续和同一主题课时之间的衔接,如“情绪”主题可设计为“情绪知多少—寻找快乐情绪—接纳消极情绪—习得调节情绪的方法”。在每一课时学习之后,布置一些能发挥“承上启下”之效的课后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课后践行从该课所习得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又能使学生在践行的过程中觉察新的视角与問题,并带着觉察进入下一课时的学习。这样学生对同一主题的感悟与思考会更加深刻而富有价值。同时,可结合课后学生的成长情况,从学生课后延伸活动成果中汲取有价值的资源,积极开展反哺课堂的课内交流——“我的心灵成长足迹”,以实现活动成效的优化共享。另外,要做好对个别学生的个性问题的心理辅导,并从家庭或社会层面,积极关注学生从知到行的课后衔接。

综上所述,关注心育活动课实效性的实现,必须把教师置于学生主体的视野之下,以引导学生主体体验为前提,充分尊重学生初始体验,开展“导入情境—活动探究—互动交流—感悟分享—拓展延伸”的体验教学,可促进中小学心育活动课有效性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安秀萍.关于心育活动课的几点认识[J].新课程,2015(8):160-161.

[2]刘慧贤.亟待理性回归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公开课[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2):18-20.

[3]孙明英,陈伟.体验教学的课堂定位与实现途径[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173-175.

[4]徐文军,仲岚岚.基于体验教育的校本课程开发研究[J].江苏教育研究,2017(4):51-54.

[5]李洁.体验式心理活动课的实践与反思[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12(1):186-187.

(作者单位:1.浙江省永康卫生学校,金华,321300;2. 浙江省永康市教师进修学校,金华,321300)

编辑/张国宪 终校/卫 虹

作者:朱业标 徐中收

第2篇:追寻有意义的心育课热身活动

〔摘要〕热身活动是心理健康教育课不可缺少的环节。科学、合理的热身活动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本文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了初中阶段心育课热身活动环节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设计热身活动需要关注的三个方面:重视“破冰”,营造氛围;“表里如一”,提升层次;联系学情,有所针对。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课;热身;初中

心理健康教育课(以下简称心育课)在目前中小学课堂中有方兴未艾之势。课表上每月至少1~2节,但是心育课的初始阶段——热身活动这一环节,常常容易被忽视。很多教师将其简单化处理,甚至直接略过。热身活动多由班主任负责在班会活动课上开设,但很多班主任忙于日常事务,对心育课的设计着墨不多。事实上,好的热身活动不仅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进入心育课堂的最佳状态,还能适时地向学生渗透本课的主题。创设一个恰当而有效的热身活动,能为整节课的成功奠定基础。

我在担任班主任期间,观摩了所在学校心育课开展的现状,结合自身实践探索,对初中阶段心育课热身活动环节的设计作如下探讨。

一、心育课热身环节存在的问题

(一)单刀直入,收效甚微

某教师在一节“直面挫折”的心育课开头直截了当地询问学生:“同学们,你们遇到过哪些挫折?”因为上课伊始,学生还未能完全进入状态,忽被问及,有些反应不过来。举手者寥寥,场面冷清。教师请了几位学生作答,没想到几位学生说的都是考试成绩不如人。教师尴尬,只能对“哪些”又作了提醒,让学生们想一想再回答。于是乎,一节课的开场颇有些不顺。

我思忖着这位教师一定是想让学生能快速联想到自己的生活与学习多方面回答,然后迅速地与本课的主题挂钩。可是为何学生的反应却如此单一、冷清,这一小儿科的提问难倒了他们吗?当然不是。我想最主要的问题是这位教师忽略了热身活动的重要性。没有设计合适的热身活动,试图以一个问题单刀切入,直奔主题,显然学生们的思维还不能够接受。

为了改写这次的遗憾,一周后该教师在另一平行班又开设了这一节课。这次,她对热身环节作了精心的设计。首先出示了图文并茂的“感动校园人物——李琳”。具体是这样设计的:

1.欣赏: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那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感动校园人物——李琳的故事。边看边想,她遇到挫折了吗?什么是挫折?

2.李琳同学遇到的挫折来自哪里?

3.同学们,你们遇到过哪些挫折?

通过以上三步,先让学生进入李琳的生活,感受李琳同学遇到的挫折,思考李琳的挫折来自哪里,然后由此及彼,谈谈自己遇到了哪些挫折,学生于是有话可说,有情可述,课堂反应热烈。

由此可见,上课伊始的热身小环节需要有所铺陈,不可小觑,甚至可以说是胜败攸关。

(二)无关“热身”,表面繁荣

有一位教师告诉我,她的课每次上起来学生都很带劲。我旁听多次后发现她喜欢用一个游戏作为热身活动,名曰“这是哪里”:甲乙两人面对面,由甲先开始,指着自己的五官问乙:“这是哪里?”乙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回答甲的问题。例,甲指着自己的嘴巴问:“这是哪里?”乙就必须说:“这是嘴巴。”同时乙的手必须指着自己嘴巴以外的其他五官。如此三番后,双方轮换,游戏结束。

上课伊始,学生们确实玩得很起劲,课堂气氛很好。可是,貌似繁荣的课堂活动与该课的教学主题却毫无关联。实在是让人颇感遗憾。

还有一位教师每次课堂热身都喜欢与学生玩“拇指问好”的游戏。教师用自己的拇指代表自己,弯弯拇指,代表点头,表示向学生问个好。学生们也同样弯曲自己的拇指,向教师和周围的同学问候。一时间教室里远远近近都是学生在伸展拇指问候,气氛放松,场面热闹。可是之后教师的引入却与刚才的拇指游戏没有任何关联。拇指游戏,纯粹作为一个课堂的点缀罢了,我不免又怅然若失。

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热身活动呢?仅仅为“热”而热吗?

来看其他两则游戏热身活动:

“盲人足球赛”游戏。让学生搭档,其中一人蒙上眼扮演盲人,另一人发号施令,让盲人向着自己指定的方向踢球。這个游戏既简单又富有创意,连我们听课老师都忍不住想上去玩一下。游戏结束后,该教师并没有就此打住,而是让扮演指挥者和盲人的学生分别讲述自己刚才游戏过程中的体会。如,为什么会踢进球,因为相信同伴的指挥。由此引出了本节课信任、诚信这个主题。让人不由地拍手称赞,这样的游戏热身,真妙!

“完美泡泡”游戏。过程很简单,学生从家里带来了吹泡泡的小玩意儿,互相比吹。结束后谈谈自己的感受,在泡泡吹得又大又漂亮的时候,有什么感受?泡泡瞬间破灭,又有什么感受。最后教师点出:泡泡很美,却相当短暂,终究要破灭。然后该教师向学生讲述了一个孩子说谎的故事。我由衷地钦佩这位教师用“泡泡游戏”这样简便易操作的热身活动来点出本节课的主题:谎言正如泡泡,虽然一时美丽,但是经不起考验。

以上两例游戏热身,着实让我大开眼界,原来热身环节不仅可以看起来很“热”,还可以主旨为依托,“热”得有质量。

(三)貌似紧扣,实则游离

在一节以“化解误会,维护同学间友好关系”为主旨的心育课上,某教师先让学生齐声歌唱《友谊花开万里香》和《友谊地久天长》这两首耳熟能详的歌。与整齐的歌声不相称的是学生们脸上都显出一副木然的神情。仔细推敲这两首开场曲,我发现表面看似紧扣主题,实则不然。第一首的主要歌词是关于来自亚非拉远方的朋友手挽手。歌颂的是国际间的友谊,现已演变为迎接外宾时少先队演唱的礼仪歌曲。第二首是苏格兰民歌,怀旧气息浓厚。这两首虽然都与友情相关,但其实与学生的生活关系不大,脱离其生活圈,很难引起共鸣。隔靴搔痒,效果自然一般。

我想,作为教师,事先应该深入研究一下课中所选取的所有素材是否真的符合学生现有的生活经历,那些与学生阅历和认知水平不符的“佐料”即使再好,也应该考虑适时撤换。既然是以“化解误会,维护友好关系”为主题的课,不妨以一则关于误会的小故事引入更合适些,让生活中别人的误会故事引发学生的思考。至于歌曲,可选择初中音乐课本中吟唱同伴间友情的歌(如《友谊的回声》)放在最后,起到升华的作用,在歌声嘹亮中结束本课,基于学生的情绪也更为适宜。

综上看来,热身仓促了不行,只热身也不行,“热”得离了边际更不行。那么,心育课热身活动的设计应该注意哪几方面的内容呢?

二、心育课热身活动需要注意的三个方面

(一)重视“破冰”,营造氛围

热身活动的一大基本任务,亦可谓首要任务就是营造一个适于开展活动的班级氛围。基于这层意思,热身活动在心育课上别名为“暖身活动”,意味着需要设计这一环节让学生放松身心,将心理调适到开放接纳的最佳状态。可见,这一环节尽管耗时多,但却是必不可少的,若离了它,学生们紧绷的神经难以松弛,后阶段活动的参与热情、甚至反应效率都将大打折扣。故而部分教师因为后续的各项活动设计得满满当当而最终舍弃这三五分钟的热身,或将其缩减为类似问题1中所举事例,这是极不明智的。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那么,这个好开头持续多久才是最合宜的?既不画蛇添足,又不至于太过简略以致失了效果。我的个人经验是设计五分钟左右的时长,最少不短于三分钟,至多不超过七八分钟。如此,热身可谓铺陈得当,恰如其分。

(二)“表里如一”,提升层次

很多人认为,热身活动只要能起到“暖身”的效果就可以了。但我以为,仅达成“暖身”的效果,只能算是合格的热身活动。这样的热身层次较低,只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很多时候与主题无关,更像是千篇一律的开场白。事实上,学生真正喜欢的热身活动绝非是一成不变的“固定化”模式。因为再有噱头的游戏玩到第二遍总会失了新鲜的劲头。

较高层次的热身活动应该是教师能根据不同的心育课主题创设与该主题有关的活动,其内在的关联度不一定必须很强,可以或隐或显,但必须能够让学生感知到。让学生在活动之后能通过教师的点拨意识到这种关联性,有所玩味,有所体会。如上文所提到的经典案例“盲人足球赛”和“吹泡泡”两则游戏,一则让学生亲自体验了诚信的重要性,另一则让学生在目击泡泡的破灭中认识到谎言的易碎性。热身活动与课题主旨紧密相关,甚至可以说在热身过后,学生都可以感受到本课的主旨呼之欲出了,带我们进入了热身环节设计的较高层次。相较之下,功能单一的“这是哪里”和“拇指游戏”则显得十分平庸。

热身环节可设计为多种多样的形式,这些形式无论如何“乱花渐欲迷人眼”,我想我们要追求的应该是其外在形式的“表”与内在精神实质的“里”完美结合的统一体。多样化的形式这一“表”要与心育课的主旨这一“里”相一致。徒有其表的浮躁热身将无法引领学生走入与本课有关的体验与感悟的新境界。

(三)联系学情,有所针对

有时候,一些热身活动就其本身而言也确实不错,可是实施之后却效果不佳。究其根本是与学情相脱节了。热身活动与学生的年龄层次、生活圈子以及认知水平和社会阅历不相符合,学生自然难以共情。因此教师应该预先对学情作出很好的研判,根据学情有的放矢地选择针对性较强的热身活动。

我认为设计心育课热身环节应该重点考虑以下两方面的学情:

(1)学生的年龄段是居于首位的考量因素。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内心轨迹是截然不同的。例如男女生交往方面,小學低年级学生正处于从两小无猜的童年交往转向“异性疏远期”。而小学高年级到初中阶段的学生已逐步进入青春发育期,表面上将两性界限划分明显,实际上又渴望与异性接近,期待走入异性的关注中心。类似这种明显不同的心理变化需要教师予以充分地解读,在找准热身切入点时既不能“超前”,也不能“滞后”。

(2)即使同一年龄段学生的具体情况也千差万别,需要教师在设计热身环节时区别对待。如城市与乡村学生的生活经历差异,本地生源与新居民子女思维方式的差别等都致使学生在对待同一活动时会有不同的反馈。这些都需要教师充分地预设。

另外,调查开课班级学生之前对此类问题的表现和认识也是了解学情的重要一环,关乎热身活动的必要性和实效性。如有些学生存在上网不能自律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专门开设针对这一问题的心育课,且需着力创设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热身导入活动。而一些学校班级没有大面积存在这一问题,便无需浓墨重彩。

总之,初中阶段心育课热身环节的设计应该在立足学情的基础上,认真揣摩主题,安排充分的时间展开与主旨相关联的游戏和活动。唯有如此,方为真正有意义的心育课热身活动。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谷里初级中学,南京,211164)

编辑/刘 芳 终校/刘永胜

作者:杨兴宏

第3篇:我与心育的“恋情”

90年代初期,随着国家教育改革浪潮的风起云涌,走素质教育之路已逐渐在社会各界,特别是教育战线形成共识。那时的我已经度过教书生涯的二十几个春秋,由于工作的需要,我的工作重点由“第一线”转移到教育教学管理上来。职能的转换,迫使我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迅速给自己的大脑“增氧”、“充电”。也就是在此时,我结识了“心理健康教育”,这个让我从喜欢到钟情直至“热恋”的全新事业。

我所任教的学校是天津市偏远的山区郊县,一所城镇普通大校,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全国普通教育曾经打起了“生源大战”。我们这所为城镇居民子女解决上学问题的普通高中,西邻市重点校,东邻县重点校,生源质量可想而知。那“三筛”、“五筛”底下的学生,低着头,带着失败的心态,无奈地迈进二中大门,内心充满沮丧、自卑、无助……怎样让我们的学生树立自信,克服自卑,抬起头来走路,堂堂正正做人,怎样开启他们智慧的心灵之窗,克服不良习惯,养成爱学、好学、乐学的好习惯,是我一直在苦苦思索的问题。

想想改革开放初期,风靡全国大江南北的刘兰芳评书热,竟使我那淘气不爱学习的七岁孩子把刘兰芳在《杨家将》评书中描述的十八般兵器,形象逼真地用铅笔在纸上绘成画,这不能不说是刘兰芳评书艺术的魅力启迪了孩子的心灵,激发了他丰富的想像力。从这儿我总结出,人凡是打心眼儿里喜欢做的事,就会乐此不疲。于是我在学校素质教育推动会上提出:我们的教改应围绕“让学生喜欢你这个老师,喜欢你所教的学科”设计课题。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以解决学生严重的厌学问题为突破口,体现在“亲其师,信其道”的人的心理作用力量上。为此,我大胆向老师们剖析自己二十几年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成功与失败,并总结出:凡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符合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做法就会获得成功,否则就是失败。

中小学教育工作,班主任是重头戏。作为班主任,我的事业心、责任心,不谦虚地讲是很强的,也曾以“严格程度”被誉为“学校十大恶班主任”之一,用学生的话说,是可敬不可爱。记得有一位女生数学成绩较差,考试很少及格,可有一次她竟考了70分,我心里高兴,但也有怀疑,顺口就说了句:“X X X,这要都是你自己想出来的可不简单!”看似表扬,实际上是充满了不信任,这下可刺伤了她的自尊心,刚刚燃起的爱学想学的火苗,让我泼的冷水给浇灭了。可以说我这一句不适当的话影响了她的发展。这是我教育生涯中的一个败笔,教训可谓沉痛。

还有一次,我班的一位女生,中考复习模拟考头一天,我在班上为学生调座位。因她不愿与一位有精神病母亲而个人卫生太差的男生前后座,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顶撞我,同时表态,如不给她换位,就不上学了。当我表示不能给她换座位时,她真的背起书包回家了。可第二天考试前,我看她又坐在了教室里,我没吱声。三天考完,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她主动到办公室找我哭着说:“老师,我错了,您这么宽容我,让我安心参加考证,我愿到班上做检讨,给您消除不良影响。”看着她真心悔改,我说:“既然你知错,就行了,不必再到班里检讨了。”她坐在派好的位子上,专心复习,考上了高中,后来又考上了大学,见到我还说:“没有老师那次对我的宽容,我也不会安心学习,也没有上大学的机会。”其实通过这件事,受益的不只是她,我也品尝到“恰当宽容也是教育”的甜头。从此,我努力改变着自己的教育观念,工作中主动走进学生的心灵,成为学生可敬可爱的班主任。

在教学上,我除了锤炼自己的教学艺术外,更重要的是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投入真情,争得学生的“心”。突出体现在如何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和一些特殊学生的问题上。我教初三化学,曾经有一名男生,因其父酗酒成性而长期打骂妻子和孩子。不良的家庭环境扭曲了他稚嫩的心灵,家中找不到欢乐,在学校经常搞恶作剧。有一回在我的化学课上,他把装有小鱼和多半袋水的塑料袋从教室的一个角扔到另一角,从一横排同学头上飞过,水洒在他们的头上、脸上,同学们看看我,一个个皱着眉头,没吭气。于是,我也没动声色,继续讲课,这位男生看我不理睬,他反倒老实下来了。刚一下课,他就跑到前面送上一份写得很工整的检讨书,说:“老师,您真够给面子的,您看着,以后的化学课我再也不捣乱了。”以后,他真的实践了自己的诺言,从而赢得了化学课的稳定。在以后的学习中他接受了我对他的真心帮助和严格要求,中考化学考出了理想的成绩。教师以良好心态恰当处理课堂上的应激事件,是对教师心理的考验,更是对教师驾驭课堂艺术的检验。

我的班中有一名男生,是我县一位副县长的外孙,他优越感强、贪玩、不爱学习,老师们都拿他没办法,但我听说他铅笔画画得不错,当我讲《氧气制取》一节时,我找到他说:“老师今天有一事相求。”他说:“老师,你真逗,我会啥!”我说:“请你把氧气制取的装置图画在小黑板上,课堂教学用,行吗?”他兴奋地答应了,那天我提着他画得带有立体感的装置图去上课,当我展示这幅图时,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谁画的吗?”同学们愕然。“这是我们班周XX的漂亮之作。”大家用敬佩的眼光看着他,他脸上荡漾着被信任、受赞誉的喜悦,从此他喜欢上化学课,努力学好化学课,直到毕业参军前还跟我说:“我没上够您的化学课!”教学上这奇妙的心理效应,在优化学生心理品质,大面积提高化学成绩上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我所教班级的化学成绩,获得过全县中考平均分第二名,县城同类校第一名。我采取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如卡片教学激趣,融体育游戏于化学知识竞赛激趣,知识擂台比武激趣等至今被一些年轻教师沿用。

追寻自己多年的工作轨迹,品味自己成败的滋味,面对学校的现实状况,我喜欢心理健康教育。虽然我所知道的心理学理论很少,但我决心去学习、去探索。用我的执著去打破心理健康教育的神秘感。争得校长的支持,我到处找教材,挤时间到“心育”搞得早、搞得好的天津、北京一些学校去听课,请专家讲座;发动老师、发动学生、发动家长共同参与心育活动;搞实验班,我亲自参加实验班授课和心理辅导。我把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收获通过各种方式宣传出去,去感化更多的人参与和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把教师们点滴的“心育”体会?正集成册,不断激励他们去深化“心育”工作,这可以说是我对“心育”的钟情继而发展到热恋的阶段。

我有意识地把心育渗透到学校各项工作中去,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心理健康教育伴随着我们这所普通校从低谷爬上颠峰(2001年被天津市命名为县重点校),也从幼稚走向成熟,并开创了我县“心育”工作的先河。这就是我,—个痴迷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述说的“心育恋情”。

作者:杨淑芬

第4篇:心育教案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方案:

换位思考

心理背景: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的选择性”,存在着对象与背景两大因素。知觉中的对象和背景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依照一定的主观条件,经常可以互换的,人的知觉往往会受到自己的性格、心情、文化背景、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由于个人站的角度不同,所以观察到的事物也是不一样的,所得到的情绪体验也是不一样的。甚至会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所以我设计了《换位思考》这一课,希望能够在活动中让学生体验换位思考的真正含义和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

“换位思考”,即从他人的角度,设身处地地感受他人的心理。

在生活中,我们发现六年级的孩子正处于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自我意识等诸多方面的心理困惑,特别是青春期的到来,孩子正处于叛逆的阶段,往往会处理不好和身边的亲人、老师、同学、朋友之间的关系。因此,通过本次活动,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学会尊重他人;同时运用“换位思考”的方法设身处地地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进而建立相互理解的良好人际关系。

[活动目的]:

1、 在活动中让学生勇于面对自己的人际交往中的困惑、伤痛等;

2、 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让学生学会同理,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避免许 多不必要的纷争和烦恼。

[辅导重点]:这一节课的重点是引导孩子体验感知知觉的选择性,明白立场与背景的不同,看的问题也不同。

[辅导难点]:难点是如何去给予孩子安全的环境,挖掘孩子心灵深处的伤痛,让孩子能够敞开心扉,把自己的不愉快表达出来。

[活动形式和方法]:本课以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在体验中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通过“活动——体验——认知”的模式来达到教育的效果。

[活动内容]:换位思考

[活动准备]

1、 全班分成两层为成半圆围坐,并要求前后4—6人一个小组。

2、 多媒体课件。

3、 两把椅子(放于半圆的正中,即大概圆心部分)。

4、 背景音乐(钢琴曲《眼泪》)。

5、 两张工作纸。

[活动设计]

一、 分享同理,吐露心声:(5分钟)

1、 老师先和同学们握手交个朋友,彼此拉近距离。

2、 老师诉说自己的烦恼。(最近,班上有个孩子老是缺交作业,屡教不改,今天早 上又没有交作业了,我已回到班级,班干部就向我汇报了这个情况,我今天真的很不开心。)

3、 学生闭目冥想自己最近与家人、老师、同学之间的一次矛盾、冲突,或者是一 直以来的和别人交往过程中发生的不开心的事情。(背景音乐起)

4、 把事件和心情写一写,写在工作纸的背面。

需要1 理由 更加需要2 理由 更加更加需要3 理由 更加更加更加需要4 理由 最需要 5 理由

7、 学生交流。

8、 交流你所保留的顺序和最终保留的动物。看看哪个组能够达成一致?

9、

说一说:为什么我们的意见有相同的,也有不同的。为什么我们有些小组在讨论时发生了纷争?

10、 说说从刚才的两个活动中,你有什么收获?

11、 老师小结:因为每个人站的角度不一样,所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并且有自 己一定的理由,在与人交往时,要尊重他人的意见,固执己见容易导致争吵和矛盾。所以我们要懂得换位思考,用我们通俗的话来说也就是换把椅子坐一坐。

12、 出示课题:换位思考——换把椅子坐一坐(2分钟)

解释换位思考:所谓换位思考,其实就是换一种立场看待问题,从各个不同的角度研究问题,以开放心态对待冲突,从而获得新的理解,做出与平时惯常思维下不一样的行为。

三、审视自我,换位思考。(16分钟)

1、老师首先自己进行换位思考的演练,利用两张空椅子来进行自我分析,理解自己的烦恼的根源。

2、鼓励一两个孩子说一说自己对自己烦恼的看法。

3、建议孩子们在工作纸上写下换位前后的想法。(心语训练场)

当时我是这样想的:“换位思考”后我想:

4、 小组内交流。

a) 现场演练:把自己的想法通过两把椅子表演出来。

b) 鼓励孩子走出座位,找到与自己有矛盾的伙伴,说一说自己的想法,争取和对方重 归于好,建议如果与校外的人产生矛盾的话。可以在课外找到对方,说说自己心理的想法。

四、 老师结语:(2分钟) 同学们,今天老师很高兴能够和大家一起分享和体验换位思考,让老师能够解决心中的烦恼,而且我看到很多同学也能够在这一节课中收获、认识到:每一个人站的角度立场是不一样的,各有各的理由,我们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会以开放的心态对待冲突,从而获得新的理解。通过换位思考,可以让我们了解别人的心理需求,感受到他人的情绪;通过换位思考,可以让我们揣摩到对方的心理,达到同理对方的目的;通过换位思考,可以让我们欣赏到他人优点,并给予对方真诚的鼓励,使我们的生活会少一些纷争,多一些理解。

正确处理与同学关系

一、教学内容:

(1)知识结构:如何正确面对考试压力,收获快乐→正确处理与同学之间的关系→放松心情的各种正确方法

(2)在看录像、交流、听故事、脑经急转弯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自在的氛围中感受、体会,进一步学会更多的寻找快乐的策略,学会更好地调节自己,帮助学生拥有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情绪。

二、分析学生:

六年级学生已经确立了较稳定的性格,但是对自身个性的认识不是很清楚,他们的年龄大多在10-14岁之间,正处于由儿童向少年的过渡时期,也是生理、心理发生巨大改变的时期,此时期内学生的自我意识、独立意识明显增强,动手能力也趋近于初中生的水平,对新事物具有好奇心,且接受能力较强,开始崇拜偶像,部分会有反叛心理,可能会有偏激的看法,而且正处于升初中的时期,学业压力比其他年纪大,需及时对他们进行疏导。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学习如何有效地利用学习时间,备战小学升初中考试,培养面临毕业升学的适当态度。 ⑵、了解健康借口症、年龄借口症、智力借口症、运气借口症等四种不利于他们考试的症状 (3)学习如何与同学友好相处,怎样避免同学关系恶化。

2、能力目标:

(1)让学生加深对同学之间和谐相处重要性的认识。

(2)加深他们的自我调节能力,面对学习压力有正确的疏导渠道。

3、情感目标:

让学生把握同学交往的情感和行为尺度,使其获得积极、愉悦、健康的成长体验。

4、学习策略:

通过PPT上的图片、故事、小游戏来带动现场气氛,并引发他们积极思考,畅所欲言。

四、教具:需使用多媒体教学,制作了PPT,需借用课室电脑和投影,黑板,粉笔

五、教学流程:

1、前期准备:PPT(包括各种故事、各种图片、音乐的收集)

2、上课时: 1由短视频导入:

问一问同学们关于升学方面有什么压力,平时会怎么发泄,觉得自己的心理、心理健康状况如何,会不会出现PPT上的种种情况。(回答后会将如何应对的方案在PPT上显示出来),教导他们学会转换角度想问题。

2:《老太太和她的两个儿子》同学们,我们的人生道路上,不可能到处充满了掌声,不可能到处铺满了鲜花。一个凡人生活在世上,总会有不快,总会有痛苦乃至忧伤。这个时候,心灵的天平稍有不慎就会失去平衡。看,不同的想法,对人的心理影响多大呀!通过今天的活动,我们知道一个人遇到不顺心的事或不公正的待遇时,你并不是世界上最倒霉、最不幸的人,只要我们改变想法,尽量想到自己所拥有的和别人没有的,那就会增长自信,快乐就会与你同在!

3、中间会插空玩一下小游戏(脑经急转弯,智力小问答)

4、例举一些同学间发生矛盾的例子,讲一些小故事来启发他们,给出平时应该怎样做,才能令同学关系比较和谐

总结:

1、快乐,不过是一种感觉!快乐并不神秘,快乐并不遥远,它常常就在你的身边。你需要学会寻找快乐。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遇事要冷静,避免急躁,要心平气和地解决问题,男同学特别注意防止粗暴,女同学不要遇事斤斤计较。今天的上课的目标是人人学会寻找快乐,从而使人人快乐,天天快乐。

2、谁说青春无忧,谁说青春尽乐,珍惜友谊,大胆交往,把握尺度,就一定能解决好这些心理问题,使自己健康成长!同学们,快乐些吧,老师和家长都在期待着你们的笑颜,千万别辜负了这青春绚丽的韶华,一起笑迎花季吧!

5.课后:想一想今后应该如何面对压力,怎样让自己在做好学生本职的同时最大限度的收获快乐?怎样搞好男女同学关系,更加团结友爱?

六、板书:

1.上课前

1、2分钟写上上课主题(例如:收获花季,收获快乐)

2.上课过程中的一些PPT上的黑体加粗字(为了让同学们跟上进度,会抄下重点的那些大标题)

心理健康教育:讲究仪表美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什么是仪表和仪表美。

2、使学生知道怎样从个人卫生、着装以及坐立走的姿势,语言行为举止等方面讲究仪表美。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导入

1、什么是仪表?你认为人的仪表重要吗?要不要讲究仪表美?

二、学习新课

1、讲故事:《里和丈》。说说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2、请大家阅读课文第1条到第5条,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怎样达到仪表美?我做得怎样?今后打算怎么做?

3、交流。

(1)怎样做到头发整洁?为什么不要留怪异的长发?

(2)课文提到口腔卫生,牙齿洁白,这里包括了哪些要求?

(3)手脚的卫生方面怎样做才有助于仪表美?

(4)请女同学说说戴头饰应注意些什么才有助于仪表美?

(5)为什么青少年特别要强调坐立走的姿势?

4、仪表美不仅有外在的表现,它还有哪些内在的表现呢?

5、评比推荐我们班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同学,请他们谈谈体会。

6、小结:同学们,经过热烈的讨论,我们对讲究仪表美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当然光了解是不够的。关键在于平时的行动!我们可以比一比,看谁做得最好。其实,我们讲究仪表美,不仅是关系到个人的形象,更重要的是关系到我们班级的形象,关系到学校的形象,甚至关系到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形象。

板 书

1、讲究仪表美

仪表:仪态、外表

保持个人卫生 服装整洁美观 语言美行为美 坐立走姿势正确

心理健康教育:预防血吸虫病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了解血吸虫的大小和形状及其一生的变化。

2、知道什么是血吸虫病,了解血吸虫病对人的危害以及怎样预防这种病。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导入

我们已经学过几种有关寄生虫病的知识,谁能说说记得哪些?寄生虫病的特点是什么?

二、学习新课

1、板书:血吸虫病。

问:这种病你听说过吗?从名称看,你们认为这种病会和人的哪部分有关系。

2、师介绍什么叫血吸虫病。

3、读课文,说说血吸虫是什么形状的,大概有多大(取出细线剪成长约1厘米左右的线头若干段,分发给学生传看。)

4、出示挂图,阅读课文,讨论:

(1)了解血吸虫的生长发育史以及血吸虫的生长发育中需要哪些生长条件?

(2)血吸虫病的症状是怎样的?

5、过渡:血吸虫病不是一般的寄生虫,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既然血吸虫病危害这么大,我们怎样预防它呢!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血吸虫的生活史,请大家说说怎样做可以破坏它的生存条件?

6、讨论:如何预防血吸虫病?如果得了血吸虫病该怎么办?

7、水灾地区政府都要安排卫生防疫工作人员到灾区进行广泛的宣传示范,知道为什么吗?

8、小结:希望大家把今天学到的知识用到平时的生活中去,大家都来预防和杜绝血吸虫病。

板 书

2、预防血吸虫病

生活史:卵(粪便)—毛蚴(水、钉螺)—尾蚴(水)

预防:管好水源,粪便 消灭钉螺 积极治疗 不喝生水

心理健康教育:预防狂犬病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狂犬病是一种很危险的急性传染病。

2使学生知道家畜都可能带有狂犬病病毒。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谁听说过有人被狗咬伤的事情?

(介绍一两则报纸上投诉被狗咬伤的报道)被狗咬伤的事时有发生,而且常会引起大家的反感,这是为什么?

二、学习新课

1、大家可能都知道,被疯狗咬了才会得一种病,叫什么病?这种病严重吗?

2这种病只有被疯狗咬了才会得吗?怎样就会得这种病?请大家阅读课文第二小节。

3、大家必须记住,只要被家畜咬伤或抓伤,都有可能被感染。(介绍某人感染后的状况以及发作后死亡的势力,帮助学生了解狂犬病的潜伏期以及死亡率) 所以,感染上狂犬病毒是非常危险、非常可怕的事情,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那么,怎样预防狂犬病呢?请大家阅读课文的最后一部分。

4、第一条说的是什么?你逗引过狗、猫或别的家畜吗?家畜再好玩,毕竟是畜生,避免不了会抓人、咬人。动物园里有些平时温顺的动物,也会突然发作伤害游客。所以,还是不要逗引的好。

5、第二条说的是什么?回去以后,了解一下你家周围的家犬有没有饲养证?有没有注射狂犬疫苗?如果没有做,要劝他们去做。你家里如果养了狗,也要做好这些事情。第三条说的是什么?

6、捕杀无证家犬是当地有关部门的事,小学生只要反映情况,不能参加。病畜必须捕杀,并且焚烧、深埋,绝对不能食用。最后一条说的是什么?

7、万一被家畜咬伤或抓伤,必须立即按照课文上指出的:

一、挤出伤口中的血液;

二、清洗消毒伤口;

三、赶紧到医院注射狂犬疫苗。

板 书

预防狂犬病

一: 什么是狂犬病?

二:狂犬病毒在哪里? 犬 猫 牛 羊„„

青春期的心理健康(1)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青春期的心理特征,对即将到来的青春发育期作好充分心理准备,学会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以心理健康的标准要求自己。

教学过程:

一、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

二、教师讲2-3个青春期到来的男女生心理问题的个案;成长的烦恼,请2-3个同学发言并分析,并结合课文内容讲一讲他们自己的看法。

三、讲述青春期的心理特征: 女生的变化;男生的变化

1、自我意识增强。

2、情感丰富多采。

四、讲述青春期怎样保持心理健康:

1、注意学习中的心理健康。

2、培养良好性格。

3、增进自我了解。

4、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5、培养健全的情绪生活。

五、作业:

怎样保持青春前期的心理健康?

青春期的心理健康(2)

教学目的:

1.理解生活方式的概念,认识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并确立哪些生活方式是健康的

2.让学生意识到关注生命、珍爱生命,珍惜生存权利,产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就应该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激情导入

每个人都有生活的权利,都有选择生活方式的自由,而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珍爱自己,珍惜生命,我们怎么做,才能让健康、快乐相随呢?就要选择合适的、健康的生活方式。那么,什么是生活方式,生活方式能影响身体健康吗?让我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来解决上述问题。

二、表述交流 资源共享

前后桌4人学习小组的发言人汇报本组收集的资料

提问:同学们能不能尝试分析引起疾病的主要原因呢?

(可能是吸烟和被动吸烟、经常过多地食用一些高脂肪或高热量的食物等饮食习惯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造成疾病的发生。)

三、分析讨论 解决问题

讨论:在我们同学中间有没有因生活方式而影响健康的情况呢?你喜欢吃“洋快餐”吗?你喜欢吃蔬菜吗?当餐桌上有肉还有蔬菜,你同常会选择肉类食品还是蔬菜食品?你喜欢运动吗?

提问:什么是健康的生活方式,现代社会生活中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哪些方面呢?

1.营养是生命的物质基础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4.培养健康,稳定的心理

5.坚持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四、得出结论 总结评价

同学们,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我们要珍爱生命,珍惜生存的权利,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让健康、快乐的生活伴随永远。

小学青春期的“心理”特点

教学目标:

1、知道青春期里的“想入非非”是青少年性生理发育提前,受性激素的刺激而产生的心理变化,即生理变化而引起的心理变化。

2、树立心理咨询意识,知道遇到心理问题时能采取多种有效的方式自我调节,减少烦恼。

3、 通过多种形式的互动活动(如表演、辩论等)认识“想入非非”不是错,了解自我,培养他们把握尺度的能力。

4、让学生把握与异性交往的情感和行为尺度,使其获得积极、愉悦、健康的成长体验。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导语:最近我们班出现了不少新现象,细心的班委们把它们收集起来进行了加工,编成了一个小品短剧,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小演员们的精彩表演吧!

(学生表演小品,小品内容大致为:一位男生球打得特别好,引来一位女生的倾慕;女生过分地打扮自己;同学们之间上课互相传纸条;男生拿着同学恶作剧的纸条到处宣扬有一位女生喜欢他,很得意!)

二、明确“想入非非”不是错:

1、从刚才这段表演中你感受到剧中人物的心理都有一个什么共同点呢?(点题,板书:想入非非)

2、针对同学之间产生的这种心理现象,你有什么自己的看法呢?

3、迅速阅读课文有关段落,看看心理辅导老师是如何说明对这个问题的看法的。

4、自由回答:从心理辅导老师的这一段话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5、出示课件,师点拨小结:

像同学们这样想与男同学相处、交往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一般来讲,女孩子在11岁左右,男孩子在13岁左右,就会进入人生的第二生长高峰期——青春期。进入青春期后,身体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女孩子会来月经,乳房也会有所发育;男孩子的肌肉会更加发达,会有遗精现象的出现,这些都是在性激素的作用下产生的,随之而然,性心理也会发生变化,而且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表现得更加突出。因此,这是完全正常的现象,完全用不着为此而自责和烦恼。(板书:不是错)

三、了解解决心理问题的途径:

1、产生这些心理现象之后应该怎么办呢? 翻开书第12课自由读一读课文,看一看书中的这个小女孩是怎样做的?(指名回答:咨询心理辅导老师)及时地进行咨询和求助是完全必要的,也是十分明智的。(板书:张贴“心理咨询”卡片)

2、我们学校有心理辅导老师吗?你认为还有哪些人可以做你的心理辅导老师?(张贴“班主任”、“爸爸妈妈”“亲近的老师”“心理辅导老师”“心理辅导咨询机构”“其他可信赖的亲友”)

四、如何把握好尺度:

1、同学们这样的想法虽然是正常的,但是不是就可以整天都想呢?如果这样做了会导致怎样的后果呢?

2、出示课件(因“想入非非”而导致的误入歧途的事例),总结把握尺度很重要。(板书:把握尺度)

3、四人小组讨论:面对这样的心理问题出现后,应该怎么做呢?

4、小组汇报:用你喜欢的方式演、唱、说、跳等,让同学们猜一猜你的好办法。

5、出示课件,师小结:

这些方法都总结为两类:注意转移法、情绪调节法、价值权衡法。(板书:要记住)

五、师总结:

青春期的营养与体育锻炼

教学目标:

1、认识什么是起青春期。

2、认识青春期的身体发生的变化及如何正确迎接青春期的到来。

教学重点:认识青春期的身体发生的变化,正确迎接青春期的到来。

教学难点:正确迎接青春期的到来。

教具(课前准备)找一找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有没有变化,或开始有了什么变化。

教学内容及过程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板书课题: 9。迎接青春期的到来

新授

1、讨论:

你们知道什么是青春期吗?

你身体的各个部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2、师针对学生的发言小结

3、课堂总结:

迅速长高。 心肺功能明显增强。 肌肉的发育十分迅速 体重增加。 4.为了今后的强健的身体,我们现在该怎么做?

归纳:(1)养成良好的习惯。、

(2)加强营养、合理安排饮食。

(3)不吸烟,不喝酒。

(4)保持正确的坐、立、走姿势。

(5)加强体育锻炼。

(6)保护好嗓子,不大声喊叫。

神经兴奋性加强。

做有责任感的好学生

教学目标

1、初步树立完善自我的信心。全面、客观、发展地认识自己。

2、知道全面、客观、发展地认识自我的重要性。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

4、培养学生不断地提高处理问题、适应社会以及承受挫折等的有关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歌曲《真心英雄》引入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超越自我,都希望今天的我是一个全新的自我。那么就必须正确地认识自我,那么我们该如何认识自我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的一课。

二.讲授新课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小时候的事吗?爸爸、妈妈时刻保护着你教你走路,抱你上楼梯。后来你慢慢地长大了,可以自己走路,自己上楼梯,自己过马路上学„„你现在再仔细地想一想你自己的事情有多少是自己做的。老师今天要来测测你。

下面请完成自测题。 (做到的打√,没做到的打×)

你经常叠被子,收拾房间吗? ( )

你经常洗衣服,洗餐具吗? ( )

你会做简单的饭菜吗? ( )

你会自己买东西吗? ( )

遇到情况,你会自己拿主意吗? ( )

你做作业需要大人陪着检查吗? ( )

你有整理书包的习惯吗? ( )

遇到难题,你会自己独立思考吗? ( )

你有没有表现出为父母着想的行为? ( )

你平时能做到自己的事自己干吗? ( )

大家做得很好,说明你生活自理能力,生存能力太差,脱离大人就什么也不会干,什么也干不成。遇到困难没有能力去处理,我们不能这样,一定要从小培养自己独立自主、自理、自立的能力。

活动一:自我新认识

现在让我们用全新的目光重新审视自己,用多彩的词汇给自己绘制全新的画像。大家可以对比小学阶段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在这几个方面有哪些新变化,然后请几名学生把自己的变化讲一讲。

要全面地认识自己,既要认识自己的外在形象,又要认识自己的内在素质。

活动二:“内在美与外在美”讨论会(讨论什么是真正的美)

名人名言:人的美不在于外貌、衣服和发式,而在于它本身,在于他的心,要是没有内心的美,我们常常会厌恶他漂亮的外表。 ——奥斯特洛夫斯基

全面的认识自己,既要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又要认识自己的缺点。

活动三:回顾自身经历,发现自己的优缺点。

让学生填写优点表。(使学生初步理解全面的观点,学会用全面的观点看自己)我们都知道盲人摸象这个小故事,大家谈一谈对这个小故事的理解。“盲人摸象”强调,我们看问题一定要全面,即我们所说的全面的观点。否则,我们就不可能对我们要认识的对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即所谓“金无赤足,人无完人”,大家可以解释一下这句话的意思吗?日新又新我常新,每个人不断进步的基础,只有对自己作出如实全面的判断,才能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不断完善、超越自己。

活动四: “我来做总结”(通过活动让学生自由讨论学习本节课的收获)

1、怎样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呢?

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求知;学会键体;学会审美

三.课堂小结

正确对待现实

教学目的:

1、要求学生正确理解现代社会的竞争,培养自己形成敢于竞争,善于参与社会竞争的积极心态,以适应社会需要。

2、提醒学生注意克服和纠正竞争中的不良心态和行为,培养健康的竞争心理。

教学过程:

一、请两位同学,采用“对话”形式朗读课文,读时有分有合。

二、讨论:

1、社会上哪些现象是竞争?你认为竞争对社会发展和人的能力发展有什么作用?你自己怎样对待竞争?有什么经验和教训?举例说明。

2、怎样迎接今后生活道路上的各种竞争?

三、教师插入一些有关竞争的小故事。

四、总结:学生要正确理解现代社会的竞争,要培养自己形成敢于竞争,善于参与社会竞争的积极心态,以适应社会需要,克服和纠正不利于竞争的不良心态与不良行为。

五、作业:结合自己的体会,讨论一下如何面对考试的竞争。

如何进行心理咨询

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认识困难与挫折是人生道路上经常发生的事情,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培养他们内心的安全感;帮助学生认识遇到挫折后要积极向成年人寻求帮助。知道正确对待挫折可以磨炼自己的意志,能促使自己成熟和坚强;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遇到困难与挫折不退缩、不回避,能正确对待,看到自己的长处,以长补短;学会遇到挫折后彩正确的方法解决,学会怎样帮助。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提问:同学们,今天上课我们先来共同思考以下的几个问题:

1、我们从小长到现在,总是一帆风顺的吗?

2、有谁遇到过困难?当时你是怎么样解决的?学生议论后自由发言。

2、教师;听了同学们的发言,我也想起了自己的一件事(教师用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向学生们讲述困难与挫折是人的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事)。我们的每个人都遇到过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与挫折,那么,在困难与挫折发生的时候,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去解决呢?听了下面的故事,同学们一定会有正确的答案。

(二)学文明理

1、播放邓亚萍面对挫折,不灰心,用积极的态度战胜挫折的故事的录音。

2、教师:听了刚才的故事,同学们一定为邓亚萍姐姐那不怕挫折,用正确的方法战胜困难和挫折的精神所感动。在生活中,有许多人都能正确对待挫折,用勇气和科学的方法战胜挫折。老师知道同学们对不怕挫折和困难的人是特别钦佩的,请你们讲个故事给大家听一听。(学生上讲台讲自己所钦佩的名人战胜挫折的事。)

(三)活动明理

1、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白纸发给学生,请学生以不记名的形式在纸上写出自己最近的烦恼。

2、将学生写好的纸条收集后,抽出几张宣读,并请全班同学对有烦恼的同学进行帮助。(听到了别人的烦恼,你想帮助他吗?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听到了别人的烦恼,你认为自己的烦恼还严重吗?)

3、现在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做个放松操。

4、分别进行情景表演。

教师:刚才同学们的表演是我们生活中经常能遇到的事情,请你做个小小诸葛亮,出个好主意,与遇到困难的同学共同去战胜它。

(四)总结全课

教师: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正确对待挫折和困难,不怕挫折和困难,用正确的方法战胜它,让自己健康成长的有关知识。知道了挫折并不可怕。

青少年的自我保护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做一个有勇有谋的人。

2、通过对故事的分析和探究,使学生学会用法律来保护自己。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柳宗元的《童区寄传》(白话文),说一说从小英雄区寄的身上可以学到什么。如何保护自己?

1、不要轻信陌生人。

2、学会购物。

3、独自外出活动或有事晚归,事先应说明去向和归来时间。

二、“模拟情境”

话说有一位小学生生,这是一个聪明机智、胆大勇敢的好孩子。大家都叫他小区寄,其实,他的本名不叫区寄。那这一美誉因何而来呢?请听我慢慢道来„„

这孩子,从小就是一个武术迷,爱舞棍弄棒,也会一点花拳绣腿。他特喜欢看武打小说,尤其喜欢金庸的《笑傲江湖》,令狐冲的那种放荡不羁、自由自在地行走江湖的生活,他特别向往。有一天,他上网看到一则广告:

“令狐冲学校”招生启事

为了给国家培养、发现武术苗子,使中华武术后继有人,并得以发扬光大,本校招收富有天资的青少年武术爱好者若干名,聘请少林寺武术高僧领衔执教。

报名条件:年龄14岁以下,身体健康,发育健全。

报名时间:本日起即可报名。

联系电话:1381381678 联系人:任先生 方先生

为了潜心练武,防止世俗干扰,建议独自一人前来报名。我们会以适当的方式通知你的家长。情境问题一:你觉得这广告可信吗?(信还是不信)

故事续一:有句话叫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对武术的痴迷和对令狐冲的崇拜,使小区寄昏了头脑,盲目代替了理智。虽然他也有点狐疑,但他还是想去试一试。他拨通了电话,来到了对方指定的地点。这是位于郊区的一间小平房。透过房门,他看到一个肌肉发达的彪形大汉正在练功,他不禁轻轻地叫出声:哇!真是个练武家子!于是,他原来尚有的一点警惕心就荡然无存啦。他,踏进了门槛„„

情境问题二:想象一下,接下去可能发生什么事?

故事续说二:小区寄一进门,即被人用橡皮膏封住了嘴巴,另一个人还想用绳子将其捆住。他本能地挣扎了一下,得到的是狠狠的一巴掌。他感觉嘴角已流血。他摸了摸下巴,还好,牙齿还在!这一巴掌可把他清醒了。他明白这个广告是骗人的陷阱„„

情境问题三:此时的小区寄最忌的是怎样的心理?为什么?最需要的是怎样的心理?怎样才能做到?(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故事续说三:聪明的小区寄知道,这时的反抗是以卵击石,弄不好生命也有危险。他很后悔,但他知道现在不是后悔的时候;他很害怕,他明白害怕已于事无补。他不断地命令自己:“冷静、冷静、再冷静!”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他想:寻找机会出逃,机会总会有的。他发现自己的情绪逐趋平静。

他被塞进一辆车,汽车在公路上飞驰而去。过了好久好久,天色已暗,汽车上了一条山间公路,旁边是茂密的森林,小区寄突然灵机一动„„

情境问题四:猜一猜:他想到了什么?为什么他不早这样想?

三、教师总结,课后延伸

这节课的学习启示我们:当我们面对险情时,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平时具备一些防护知识也非常重要,这是我们防护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学会保护自己。

怎样预防肥胖病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注意肥胖病的养成

教学过程:

1、自学书本,了解肥胖病的危害。

交流自己自学的成果

2、交流造成肥胖病的原因

学生交流然后总结:造成肥胖病的原因有遗传因素,也有外界因素,如自己食欲好,主食摄入过多,进食速度快,喜欢吃肉类食物不喜欢吃蔬菜水果。

3、了解如何预防肥胖病

(1)适当的减少每天的饮食量

(2)加强经常性体育锻炼

(3)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

4、了解红灯食品、黄灯食品、绿灯食品

学生交流,并看看自己每天的饮食是否正常。

预防烧伤和烫伤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和开水、火打交道不小心就有被烫伤或烧伤。

2、让学生知道烧伤或烫伤的几个主要原因。

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烧伤或烫伤的几个主要原因。

教学难点:让学生知道烧伤或烫伤的几个主要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在自然课里学过,开水的温度是多少?

火的温度要比开水的温度高好几倍,和它们接触肯定有危险。那我们能不能不和它们打交道呢?如果非打交道不可的话,又该注意些什么呢?

二、学习新课

1、讲故事(介绍有关被烧伤或烫伤的材料)。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

2、小结:我们虽然没有像材料里讲的那样被严重地烧伤或烫伤,但如果不注意,也有可能发生类似的事情。请大家谈谈,你有没有被烧伤或烫伤的经历?

发生这种事后,给你带来什么痛苦和不便?

3、烧伤也好,烫伤也好,不论严重不严重,都会造成损失和不便,所以要积极预防。课文从四个方面给我们找了原因,请大家读读,同座位的可以议议。

4、指名学生全班交流。

5、师小结:找到了原因,请大家回去碰到实际情况时,注意尽可能地避免。在家参加一定的家务劳动是好的,但一定要实事求是,要注意力所能及。不能太勉强。尤其是倒开水或热水时,最好是放在水池里慢慢地倒,避免溅到身上。当揭锅盖时,应该注意朝着手臂相反的方向,同时脸和身体要尽量离锅远一些。端烫的稀饭或汤时,一定要用厚布隔着。凡是在或上烧的东西,都不要轻易去摸,否则很不安全。

6、除了以上四个方面,大家再说说还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

毒品的危害

教学目的要求

1、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毒品的危害。

2、让学生初步了解毒贩们的狡猾手段。

3、使学生明确了解我国政府禁毒的立场,并教育学生坚决拥护我国政府的禁毒立场。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师:五年级时我们已经学习过一篇关于毒品的课文,大家还记得内容吗?

(学生回忆,回答)

师:今天,我们将进一步学习有关毒品危害性的知识。

2、学习新课

师:让我们先来看看课文开始的第一小节,上面有联合国公布的两个数字,对这两个数字,你们是怎么看的?(学生讨论,回答)

师:这两个数字对于全世界的总人数来说,还只是一个小部分。但竟有这么多人遭受毒品的危害,已经是触目惊心了。为什么这两个数字会引起如此的震惊呢?让我们来进一步了解毒品的危害。

请大家先通读课文中论述毒品危害的三个部分,边读边想为什么毒品会“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学生阅读,讨论)

师:我这里也有一些例子介绍给大家。(介绍毒品危害家庭的案例)

学校健康教育备课记载

具体备课记录

通过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吸毒者完全不能自拔,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他们什么都能做得出来,为了毒品,他们可以不顾一切。因此说毒品会害一个家庭,根本不足为奇。

师:可以说毒品一旦进人人体,就会对人体的每一个系统,每一个部分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当然这种打击不是在瞬间完成的,而是有一个逐步加深的过程。

为什么又说毒品“祸及家庭”呢?(学生举例,介绍)

师:吸毒者必须走上犯罪道路,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请大家说说这方面的事例。(学生举例,介绍)

师:我这里也有一些例子介绍给大家。(介绍吸毒者走上犯罪道路的案例)

所以说“吸毒已成为社会的痼疾,在全世界蔓延,人类社会因此背上了沉重的包袱”毒品问题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高度关注。

大家可能认为毒品离我们还很远,其实在全国各地都有贩毒分子在推销毒品,他们利用各种手段,不仅拉拢吸毒的人,而且还把目光投向不吸毒的人,尤其是年轻幼稚的青少年。在全世界各地,每年都有一些青少年上当受骗。总结各地贩毒分子的各种手段,不外乎课外介绍的几种。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文中贩毒分子的五大“毒招”,并相互交流一下看法。(学生阅读,议论)

师:当然,贩毒分子拉拢人,不会像书上写的这样,背诵给你听,但基本就是这样遗像手段,因此我们应该提高警惕,提防贩毒分子的各种卑鄙手段。

师:那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加入到毒品斗争的行列中来呢?(学生回答)

师:对,我们从小就要利用法律这个武器,坚决的毒品做长期的斗争!

预防肺结核

教学目的要求

1、让学生认识到肺结核是由于肺结核杆菌侵入人体肺部而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

2、使学生了解结核病的传染途径及预防方法。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师:今天,我们还要学习与大家身体健康有密切关系的一课,预防肺结核。

(板书:10.预防肺结核)

2、讲授新课

师:课前我要求大家去作调查,查一查在自己家里或周围邻居中有没有人患过结核病,都有什么症状,大家调查了没有?

生:我调查过。我爷爷曾经得过肺结核病。当时他整天咳嗽,还不停地咯血。我妈妈说这种病非常容易传染,所以不让我到他屋里去玩。

生:我们一楼有一个人曾经患过骨结核,十分痛苦,开了好几次刀也没治好。

师:是啊!得了结核病的人不仅十分痛苦,同时也会严重地影响工作和学习。为了给病人加强营养,还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

有哪位同学知道结核病是怎样传播的吗?

生:吃了病人污染过的东西,就会得肺结核病,

师:你讲得是对的,但还不完全,结核病的传播途径有两种,一种是空气中的结核杆菌。通过人的呼吸进入人的肺部,在那里繁殖,生长,这样人就会被传染上肺结核,另一种是血液传播。就是说原发肺结核病灶迅速发展,结核杆菌进入血液并随之扩散到全身各个器官,发生肺外结核,如淋巴结核,骨结核,结核性脑膜炎等等疾病。大家知道了吗?

生:知道了!

师:患肺结核的病人,有哪些主要症状呢?

生:咳嗽,咯血,天天下午发低烧。

师:很好!患者的主要症状是咳嗽,浑身没有劲,软绵绵的,人渐渐消瘦,晚上睡觉常常盗汗,面部潮红,下午低烧,胸口发闷,严重的时候还会咯血。这时病的传染性很强,因为病人咳嗽的时候,空气中会有许多结核

杆菌,所以,前面××同学讲他爷爷过去得了肺结核,妈妈不让他到爷爷的屋里去玩是有道理的。这一点,大家要注意。

过去,我们国家的医疗水平很落后,得了这种病的人,只有等死。现在不同了,我们国家的医疗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肺结核病也不那么可怕了。只要我们平时注意预防,就不会传染上肺结核。有哪位同学知道,我们平时如何预防呢?

生:不吃肺结核病人吃剩下的东西,不到他的屋里去玩。

生:平时要多吃好的,增强自己身体的抵抗能力。

师:这两位同学讲的都有道理,下面请同学们翻开课本,一起朗读“预防的措施有”下面的一段话。

(学习朗读)

正确对待残疾人

教学目的要求

1、让学生了解残疾人由于身体不健全,生活、学习、工作和活动都很不方便,其中的痛苦是正常人难以想象和无法体会的。

2、让学生了解一些残疾人身残志坚,为社会服务,为祖国争光的典型事迹。

3、让学生知道健康人应该尊重、关心、同情、爱护和帮助残疾人。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师:残疾人的残疾表现在多方面,在我们身边也会经常见到残疾人,他们身体不健全,因此他们的不幸的。那么,作为一个健全的人,应该怎样正确对待残疾人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板书:11.正确对待残疾人)

2、学习新课

师:残疾人由于身体不健全,在生活,学习,工作和活动等方面面临很多不方便。比如对聋哑人来说,世界一片黑暗。你们知道他们是怎么生活的吗?

(学生回答)

师:他们又是怎样学习,工作,活动的呢?(学生回答)

师:根据刚才同学讲的事实,让我们想象一下,他们有哪些不便和困难?有哪些痛苦?

生:聋哑人无法用正常的语言和别人交流,盲人什么也看不见。

师:还有一些肢体不健全或伤残的人,比如在意外事故中失去了双臂,或断了双腿„„他们又是怎样生活,学习,工作和活动的呢?他们有哪些不便和困难,有哪些痛苦呢?请同学们以四人一小组,议论一下。

生:失去双臂的人吃饭,穿衣服等日常生活都很难自理,下肢残疾的人行动很不方便。

师:尽管各种残疾的表现不尽相同,各位残疾人的不便和痛苦也不一样,但是他们都面对着现实生活,残疾所带来的不便和痛苦是正常人难以想象和无法体会的。然而,在古今中外无数的残疾人中,却涌现了许多身残志坚的强者。谁来说一说你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中了解的有关残疾人的典型事迹?(学生回答)

师:刚才同学们讲的这些残疾人的事迹确实非常感人,他们自强不息,奋发学习,坚持锻炼,发挥自己的特长,为社会服务,为祖国争得了荣誉。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下面请同学们把课外第三自然段集体朗读一遍。(学生朗读课文)

师:课文中所举的例子只是残疾人中自强不息的典型人物和事迹的一个缩影。他们以顽强的毅力创造了伟大的奇迹,实现了人生的价值。那么,你们从中又受到了什么样的教育呢?

生:我们应该学习他们自强不息的精神,努力学习,长大了为祖国作贡献。

师:残疾人在人格上和正常人是平等的。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残疾人呢?(学生回答)

师:假如你在路上遇见一位盲人正准备穿过马路,你该怎么做?你在医院走廊上见到一位摇着轮椅行走的伤残人,你又会怎么做?

师:为盲人引路,帮伤残人推车„„是一个少先队员应有的表现,是正确的做法。但是我们有时也会看到一些人,不仅不去关心,帮助残疾人,反而去取笑,捉弄他们。如果遇到这样的事,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生:我们应该去制止。

师:一种方法是劝告,还有一种方法是干脆以自己的行为来制止别人不文明的行为。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希望同学们都来关心残疾人,做残疾人的朋友。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读课文的最后一段,并思考一个问题,今后你应该怎样帮助残疾人?

师:今后的日子里,让我们来比一比,看谁在对待残疾人方面做得最好。

第5篇:心育总结

心理健康工作总结

廖春莉 本学期以来,在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关怀下,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现将本学期以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1、在初一年级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

将心理学的基本常识直接引进课堂,来实现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学校一直在初中年级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心理课已成为我校学生(初一)的必修课。基本内容是:学习辅导、健康情感辅导、人际交往辅导、适应性辅导、自我意识辅导和自信心辅导等。每节心理课都要围绕一个中心,对学生进行情感、意志,及人际交往等方面进行指导,并运用故事法、情境法、角色扮演法、讨论法、设想法等方法,在老师精心设置的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完成认识矫正、人格重塑、心理调适等。

学生在学习了心理课之后,学生反映用心理课讲到的观点,处理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较为顺利。学生反映通过心理课对于少年期的心理变化有了充分的准备,在困难面前能树立自信。上课时能用合格听众的标准要求自己。处理同学之间关系上能退一步,让一步,同学之间的小矛盾不用老师,自己就可以解决了。同学之间如何建立友谊,要讲原则、方法;现在做事常常问一问为什么,做一做分析再去行动……。

2、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针对不同年级学生不同的心理状况、学习阶段中遇到的心理困惑,开展专题心理健康专题讲座。针对学生性心理出现的一些心理偏差,进行青春期性心理讲座。青春期少男少女都处于心理和生理尚未稳定时期,且在极不稳定的变化中,个性在继续形成。我们提倡健康、适度的异性同学交往,要知道对异性伙伴的好奇、关注、好感及相互交往的愿望是正常的。但不要在这方面用过多的精力,因为还有许多事情等你去做

3、心理健康讲座渗透班主任培训:

我校在班主任教师中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普及工作,以自我减压和为学生减压为重点,不断提升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通过这些教育活动使教师们提高了整个教学生活的质量。(部分老师反映希望多开展类似沙龙以缓解工作压力)

4、开展心理活动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本学期开展了心理剧的创作及表演,心理健康小报比赛,选修课上的团队小活动等多种心理活动,学生反应都非常好,让学生在放松学习生活的同时,还锻炼了身心,可谓一举两得。另外有学生创作的心理剧更是得到区上领导的高度肯定,并荣获区级一等奖。 当然,尽管我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和一些专业的心理老师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比如我们的心理咨询室的设备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在实施心理教育的过程中还不能完全区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异同、自己要大胆的多开设适合学生、家长以及教师的心理讲座和多开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的活动等。今后我将继续坚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工作,以科研带动全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走向更高一层的台阶,并将加大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的力度和深度,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提高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水平,促使家校合一,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我相信在领导关怀和正确指引下,学校,家庭,社会紧密结合起来,齐心协力为孩子们架起通向未来的桥梁;寻找智慧的金钥匙。

第6篇:心育论文

题目:精雕细琢,方成大器

作者姓名:

作者单位:

——浅谈优秀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李云梅

长沙县职业中专学校

1 精雕细琢,方成大器

------浅谈优秀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摘要】:本文讲述了优秀生存在的一些心理健康问题,并倡导从学校到社会、到家庭,一起来关心“优秀生”的心理健康,为社会、为国家培养出真正高素质的人才! 【关键词】:优秀生 心理健康

长久以来,我们教师大都把心理辅导的重点放在那些情绪稳定性较差、孤僻内向、各方面都无“亮色”甚至带来“负面影响”的 “后进生”身上。而优秀生由于总是给人一种好学上进、认真勤奋、循规蹈矩的印象,他们是那些智商较高和学习成绩特优的学生群体,是老师宠爱的“好学生”,家长心目中同龄人的楷模,社会和媒体称颂的对象,也普遍被认为是未来的精英。教师往往被他们所带来的荣誉和骄傲蒙蔽了眼睛,可是我国一项统计表明,有心理障碍的中学生中,每10例中就有6例是成绩优秀的学生,所以我们不能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优秀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优秀生的培养要注重道德、智慧和身心的同步发展。如果把优秀生比作一块美玉的话,教师即使发现心中的“美玉”出现了瑕疵,也往往觉得“瑕不掩瑜”,在随意和麻痹中浪费掉一个个教育的好时机,使优秀生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疏导而愈发加剧,造成无可弥补的遗憾。古人云:“玉不琢,不成器。”即使是一块美玉的坯子,如果不精心雕琢、打磨,恐怕最终成不了美玉。所以,我们所有的教师都应该关注优秀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造就出“智育和心育齐飞,智商与情商共长”的新世纪优秀人才。

通过对身边的优秀生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和了解,我发现许多优秀生虽然在能力、成绩和日常行为方面比其他学生优秀,但却不同程度地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傲心理

长期以来,由于优秀生自身具有的资质及努力,往往能取得比较成功的结果。而且,在一定范围,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这种优势一般来说都是比较稳定的。所以,一个班总会有那么三几个各方面比较拔尖的优生。赞扬、奖励、各种各样的荣耀,都加在他们头上,使他们形成了“唯我独尊,舍我其谁”的心理定势,总认为自己是天才,对老师的道德、品格、心理等教育嗤之以鼻,长此以往,导致看不起他人,对其他同学的缺点、尤其是后进学生学习上的障碍持轻视、鄙夷的态度。像这样的心理,如果不及时纠正, 2 造成的后果是不可小视的。

二、妒嫉心理

古人云:“文人相轻”。在优秀生内部,也存在着妒嫉、恶性竞争的不良心理。这类学生由于自身的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出类拔萃,并且他们在表扬和赞誉声中长大,往往想“独享”班内老师重视、同学羡慕的荣耀,成为“万众瞩目” 的焦点。一旦别人超过自己,就会觉得心理不平衡,把努力的方向放在了如何“对付”超过自己的同学上,甚至采取阴暗的手段进行不良竞争,他们的目的只是为了重新夺回“一枝独秀”的优势。这种心理如果任其发展,造成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它使自我努力的方向、奋斗目标发生了严重偏差,容易做出损人利己或损人不利己的行为来。久而久之,就会造成心理狭隘,不仅自身得不到提高,而且影响以后的成长。

三、追求完美,心理承受能力差

优秀生常常受家庭娇生惯养和溺爱、老师的过分保护和宠幸、同学的拥戴和仰慕,这种“众星捧月”的感觉也使他们对自我的要求一步步加高,形成过分追求完美的心理。一方面表现为对自己的过高期望、过分要求,总是要求自己把什么事情都做得尽善尽美,不能有一点疏漏;另一方面,追求完美倾向还表现在对他人和环境的过高期望。这种心理状态一方面有可能表现得胆怯、退缩、畏惧,无所适从;另一方面则可能表现得蛮横不讲理,或者做出一些违反社会规范的反常举动。追求完美的必然结果还在于比他人更容易发现,也更难接受不完美的事物,对现实中的不如意往往特别敏感,这样的学生在认知方式上比较容易看到事物的消极面。

四、人际交往出现障碍

由于优秀生的自傲心理,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傲气轻狂、居高临下、自夸自大,过于相信自己而不相信他人,有的过高估计自己,傲视一切,这就使得他们不能与人平等地交往。嫉妒心理也是优秀生进行人际交往的天敌,他们在人际交往中有时中伤别人、怨恨别人、诋毁别人,甚至还有报复行为,把嫉妒的对象作为发泄的目标,嫉妒心理造成他们交往受挫。过度追求完美也使得优秀生产生多疑心理、虚荣心理,他们时时处处想表现出自己高人一筹,以此赢得更多的关注与夸奖,久而久之,他们就会被从集体中孤立出来,甚至与同学形成对立,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这些都必将大大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朵鲜艳的花,只有蹲下身子去静静地倾听,才能听得到花的心事。 长久以来,社会、家庭、学校都对优秀生寄予了厚望,当他们取得优异的成绩时,

3 我们都会为之激动、击节叫好,但我们都忽视了一点:此刻的他们,在想些什么?我们为培养出了一个“优秀人才”而欣慰,盼着他们再创佳绩,这种心理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我们有时候也会忘记,他们也是天真烂漫的孩子,有着千奇百怪的想法,他们的知识水平还很有限,也许远远没有达到我们预想的高度;他们的思想并不如我们所想的“纯洁”,他们也在校外、在老师、家长看不到的地方说过粗话,表现过他们的阴暗面;他们的心里也许并不爱学习,只是为了家长的嘱托、为了老师的表扬,甚至只是为了在同学面前的“尊严”,而不得不去学,而且学得很苦,他们的苦恼向谁说?他们迈出的错误的步伐谁来帮助矫正?也许我们正忙着与某个成绩差、又调皮捣蛋的同学苦口婆心地谈心,看不到“优秀生”投过来的寻求帮助的眼光,殊不知此时他们的心理也是非常脆弱,他们只有加倍地拼命学习,减少失误的次数,以保持优势地位。所以,当挫折袭来时,他们又拿什么来抵挡呢? 我们也知道,不能“以分数论英雄”,但无奈的是,分数仍是升学最重要依据,所以,成绩好似乎 “一俊遮百丑”。 老师有意无意的“优待”,使他们自我的优越感不断强化,这种心理暗示滋生下的“自大”、“妒忌”、“狭隘”等心理表现却被优秀的成绩所掩盖或削弱了。我们的部分家长,在家中只要求子女“一心只读圣贤书”,其他家务活一概不用插手。对子女是否形成了依赖心理、逃避责任的心理、对外界事务是否缺乏关注、对挫折是否具备足够的承受能力等都缺乏警觉,或者察觉到了却没有引起重视。

教师的工作千头万绪,心灵上的“修枝剪叶”更需要花费数不尽的心血。“后进学生”需要我们爱的关怀,需要耐心细致、长期的心理指导,但我们也不要忘了,“优秀生”的内心,也是一块需要雨露浇灌的土地。

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对“优生”能做到:在心理上,多关心,多关注一点成绩外的东西,客观、公正地看待他们,深入探究他们的内心世界;在工作中,一视同仁,防止滋长 “特权意识”;增加挫折体验,对“完美主义”者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

作为孩子的父母,也应把发展孩子的健康人格作为首要的培养目标。 “心育、德育与智育齐飞”,那才是孩子最大的成功!

所以,我希望从学校到社会、到家庭,一起来关心“优秀生”的心理健康,为社会、为国家培养出真正高素质的人才!

第7篇:心育工作案例

案例一:教学中的自我反思

1、撰写心育教案反思。在上完每一节课后我都认真的撰写心育教学反思,分析每节课的优缺点,及时改正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例如,本节课哪些学生掌握的较好,哪些学生需要加强,哪些学生要利用课余时间补一补。这些我都做到心中有数,尽量不让每一个学生掉队。做到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健康的学习。

2、利用教学录像进行心育反思。有时在教学中由于班额较大,学生出现的一些状况我们不能及时发现,在讲课时基础较好的学生发言的机会多,就存在个别学生抢答不着的情况。通过看我的录像光盘,我发现在整节课的教学中我班的

五、六个同学都不曾主动回答过问题。他们总是看着别人答题。发现这个现象后在每次上课时我都尽量让他们先说一说,再让别的同学补充。渐渐地他们能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了,不再觉得上课和他们没关系了。

3、教师间的交流讨论。在教学中我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就回到办公室向老教师请教。一次我班的张闯同学的书被别的同学给撕了,当时正要午休,家长在外面等着放学,没办法只好让学生回家。回到办公室我把这件事说了,办公室中有经验的老教师当时就说,别急,下午你回班问一问,不是他同桌就是前后桌。别的小学生是不会短时间到他那去的。下午学生刚到班级,我就把他的同桌叫到走廊,问她书是不是她撕的,她低着头说:“老师,他不给我让座,我生气就把他书撕了,以后不会这样了。”虽然是一件很小的事,但是通过这件事,我觉得还是人多力量大,老教师的经验丰富。这些方法都是她们从工作中总结出来的。从那以后只要我有不明白的地方就回到办公室与学年组的同事商量。我学到了很多教学经验,六十多名学生不再让我忙的晕头转向,对学生的管理有了一些小经验。 案例二:对学生管理的反思。

刚接手大班额教学工作时,我每天都要忙到下班后半小时才能回家。学生的管理效果却不见明显改观。后来我反思自己的工作方法,发现这些孩子的共同特点是“他们刚从幼儿园转到正规学校上课,还没有适应这里的生活环境,再加上有一部分孩子是从农村转过来的,他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有很大的差异。学的多的同学已经把一年级的知识学会了,而有一些孩子没上几天幼儿园,连拼音都认不全,针对这些个性差异。我调整了教学方法,让每一节课都有不同程度的习题可做,由简入难。循序渐进的辅导,学生进步很大。

低年级是学生养成教育的关键阶段,我们班级的学生还存在着很多不足的地方,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完善管理模式,让我的学生在我的教育下健康的成长。

心育工作总结

活动个案:同江第一小学

张春梅

2013.4

第一课 我也愿当班干部同江市第一小学

张春梅

(一)[档案馆](3~5分钟)

教师讲故事《我选我》,激起学生的回忆,启发思考:为什么王宁会选自己“

(二)[咨询台](10~`12分钟)

1.我们生活在一个温暖的集体中,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共同进步。那么,你有没有想过,你能为这个集体做点什么呢?

2.班上的小干部是热心为班集体服务的人,你想想,他们平时都做了哪些工作呢?

通过回答,引导学生认识到,小干部是为大家、为班级服务的,是需要奉献精神的。

3.如果你当班干部,你还会做到哪些呢?

激发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培养责任感,教师可让个别同学在黑板上填。

4.教师总结:你真是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啊!

(三)[活动区](18~20分钟)

1.先想一想书上的问题,作好发言的准备。

2.将学生分成4-5人小组,让每个学生在组内发表竞选演说2。 3.推选4名同学参加班上的竞选。

4.班级竞选(每人上台发表竞选演说,每人时间控制在两分钟以内)。

(四)[实践园](3-4分钟)

1.班主任在班上开展轮流担任班干部的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担任一天的班干部。

2.请你先想一想,你觉得你愿做些什么工作?请大家认真填写课内表格。

(五)总结汇报。

第8篇:渗透心育教案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四4班 蓝晓飞

活动背景:

经过长期调查,发现当前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自大自负型,自以为是,瞧不起人,缺少对别人的欣赏与尊重,且受挫能力差;

2、自卑怯懦型,这类学生较为孤僻,不合群,做事优柔寡断,唯唯诺诺。 活动目标:

学生通过活动,寻找他人的优点,学会欣赏他人,解决如何与人共处,团结合作的问题,使自己快乐起来。 活动理念:

1、罗杰斯认为,每个人都有一种内在的需求和动机,用以促进自己的成长和提高,而且每个人都有一种解决自身问题的潜能,即使是心理适应不良的人也同样如此。

2、绝对地尊重每一个学生,必须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注意满足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最基本的发展性需要。尊重的前提是理解,理解的前提是倾听和沟通。教师应该“蹲下来”,用一颗童心去聆听学生的心声,用青少年的视野看世界,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他们遇到的实际问题。必须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注意满足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最基本的发展性需要。 活动准备:

课前准备自己最开心的照片贴在黑板上

“长与短的告白”表演(实物与相应的告白词) 《欣赏是一种神奇的力量》诗朗诵 游戏 活动过程:

1、情境导入: (黑板上贴上去的照片)看到这一张张灿烂的笑脸,好美,好绚丽 ,真心希望他们天天快乐,笑口常开,请同学们用最美的语言来赞美这些可爱的面庞。

2、学生自由发言

师:可是因为同学相处出现了问题,使同学之间冷眼相对,这样怎能使自己快乐起来呢?这正是我们今天解决的问题。

3、请听故事《骆驼和羊》(播放录音)

一只小羊和一只高大的骆驼相遇了,恰好骆驼肚子也饿了。于是,它就抬头吃起了树上的树叶,吃得很开心。小羊见了也十分眼红,它见那树太高,怎么跳都够不着。这时,小羊和骆驼同时发现了一个木栏中有许多又鲜又多的小草,骆驼十分为难,因为它的个子太高,无法钻进去吃草,可它舍不得这一片小草,这回,小羊笑着钻进木栏里吃了个饱,留下的骆驼在木栏外干瞪眼。

4、听完这个故事,给你什么启示呢?谈一谈看法。 A不要看不起人别人

B学习好的不要鄙视学习差的。

C不要嘲笑别人,别人遇到困难,我们应该去帮助。

D这个故事让我想起了语文课本“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天生我才,必有 所用,人各有所长,应相互取长补短。

师:(这个故事流传了几百年也没有消失,是因为它告诉人们一个道理:任何一个人都不会是十全十美的,任何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短处,也有自己的长处,每当遇见别人,我们就应该去发现并学习他的长处,而并不是发现他人的短处并去嘲笑、讽刺。)

5、“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世间万物各有长短,下面请“听长与短的告白”(学生边背边用实物演示,贴近生活更有说服力)

A 、 长长短短存在于世界万物中间。

。牦牛的犄角很长,它能很好的抵御外来侵犯;蚂蚁的触角很短,但它亦可将蚂蚁间获食的信息交换。 B、10000米的跑道很长,但它却可以磨练人的意志;50米的跑道很短,但这几秒的路程却也可教人在竞争中生存。

C、长笛很长,它悠扬的乐声可深深侵入人的心田;口琴虽短,但它轻美的节奏亦可将人真实的心灵召 唤。

D、粗壮挺拔的树木可抵挡风沙的侵袭;低矮的小草也深深抓牢土壤,使风沙吹不起半点尘烟。

你还有哪些告白?学生自由说。

6、教师小结:长有长的价值,短有短的价值,只要能被很好的利用,它们都可以创造新的辉煌,人也是这样,各有长短,也许你在这方面的优势比我明显,也许我在哪方面强你一点。长长短短各有其用;长长短短密不可分;长长短短相互依存。无论长短,都是最完美的事物,不要抱怨,不要哀叹。只要将长处充分发挥,你就能成为有价值的人。无论谁,都有说不尽的长与短。只要能正确的看待自己,学会去欣赏别人,就能找到一片自己的天空。

7、那我们为什么要学会欣赏,欣赏又有何作用呢?。

那我们就来看看身边的同学,从他们身上发现闪光点,来欣赏他们,来个优点“轰炸”如何?

(1)学生互相谈谈身边同学的优点。

(2)、谈一谈对别人欣赏后的感受(自由谈)

师:欣赏他人也是自己学习、进步、提高的过程,你尊重、理解别人,就会得到别人的友情,你就会觉得快乐;欣赏别人的同时,也要欣赏自己,悦纳自己。被人欣赏是一种快乐、幸福,能找到自信,会更加努力。

8、参与一个游戏。

游戏规则:三人一组,分别遮住一人的眼,绑住一人的双手和另外一人的双腿,代表不同的人自身存在不同的优、缺点,再给每组两个球,代表贵重物品。要求三人团结合作。将贵重物品运送到目的地。(理念: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他们遇到的实际问题)

(1)轻松有趣的游戏结束了,你有何收获? 只有彼此欣赏,团结合作,才能将一件事情做成功。

9、请听诗朗诵《欣赏是一种神奇的力量》

细细地欣赏自已周围的人与事, 你会发现生活本来就很美好。 欣赏是一种神奇的力量, 它会冲洗掉你内心的嫉妒和烦燥。 你能欣赏别人学业的精湛, 你的成绩也会步步提高; 你能欣赏别人品格的纯正, 你的心胸也会像大海一样掀起波涛。 你能欣赏大地的每一道晨曦, 你的心情就会被彩云围绕; 你能欣赏天空中的每一丝细雨, 你就会有一个明净而清新的头脑。 你能欣赏自己点点滴滴的进步, 你的前程就会被金色的阳光笼罩; 你能欣赏父母遗传给你的各种特点, 你就具有世界上最赏心悦目的容貌。 欣赏是一种神奇的力量, 它使你充满自信,永不烦恼; 欣赏是一种神奇的力量, 它使人生更绚丽,生活更美好!

10、师总结: 人生难免会遇到烦恼和困难,希望同学们学会自我调节,保持快乐。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只有学会欣赏别人,才会包容他人的缺点,变得宽容,欣赏别人的优点,提高完善自己。 活动反思:

我们老师,现在最缺少的还是方法。在心理健康课上,我的经验少,方法自然就少,有些问题,还是不能及时打破砂锅问到底,并给予方法的指导。

反思这节课的得与失,值得欣慰的是,在课堂上,我极力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发言,在这样的宽松环境下,孩子们说出了自己的心声。这样的课,可能由于我的和蔼可亲,孩子们并没有做得端端正正,但我觉得孩子们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才能敞开心扉的,有老师说:如果让孩子们在一间大教室里,分组席地而坐,让场面多温馨呀!心理健康课,让孩子们放松心情,说出心声,这是我应该一直努力的方向。学生只有正视自己,才能有信心,有勇气去战胜困难。才会永远笑口常开。

第9篇:《心育之花》学习体会

所谓健康,有很多人认为只要有强健的体魄就可以了。其实不然,在当今日益复杂的社会中,我认为不仅要身体健康,还要心理健康,二者缺一不可。所以今天下午的讲座,对于我们这些还很年轻的教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师生关系、家长关系和同伴关系的不协调是导致当今中小学心理不健康的主要原因,其中师生关系是最主要的因素。而当前的应试教育导致了师生关系的异化,要克服这些我们应该做的措施就是调适好师生关系,按照人际关系中的互动的规律去做。其中,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是人际关系的适应,而人类的心理变态最主要的是人际关系的失调。

我们可以从以下这几方面去入手:首先是人际互动的心理规律是人偏好正性刺激,就是说无论什么样的人,都喜欢听好听的话,即使心理明白是假的、虚的,还是喜欢听。所以我们教师就要抓住这一特点在教学中做出相应的措施,比如赏识、赞赏。我们常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就是因为赞赏可以改善机体气氛,有利于搞好儿童教育,提高教师的领导艺术,可以促进人的心理健康,但前提这些赞赏必须是真诚的、是被在意的,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就是自我性,通常情况下人都是在利益相关的时候为自己考虑的多一些,不过这也是人的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还有就是在某种情况下会出现嫉妒之心,这是很不好的心理不健康的表现,所以我

们教师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及时地观察了解学生,尽量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否则有的后果会很严重。还有一种就是就是羡慕之心,这是产生在一种美好基础之上的。

还有就是心理归属感。无论是什么样的人都很惧怕孤独、希望能够远离孤独,尤其是差生,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及时地关心他们,让他们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自己也是这个班集体中不可缺少的,从它的闪光点出发,逐步建立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不觉得孤独。我们每个人都一样都希望自己的情感被共享、被分担,同时也希望自己在不幸或遇到困难的时候能有人相信。

之所以我们经常听到现在有很多学生跳楼自杀的、离家出走的、误入歧途的这些悲剧发生。我也在想如果我们这些教育者能够及时地去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去多关心他们、去教育他们,也许就会减少这些悲剧的发生了。

通过学习后,让我明白学生出现逆反、任性等问题,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并非故意和老师作对。而且,出现问题的孩子正是需要我们的包容和帮助,我们老师不应该嫌弃他们,就像医生不能嫌弃病人一样,要真诚地帮助他们。当我们把问题学生当成一个个研究对象“对症下药”时,就会觉得有乐趣在其中了。我真得很庆幸能够有这么好的机会去学习,给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心育之花》学习体会

孔雁生 西辛房中学 2012-2

上一篇:教导主任教师会发言稿下一篇:春风化雨润物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