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活动课设计(共9篇)
完善人格之做健康向上的合格小学生
(适用于五年级)
学院:**学院 专业:**1101 姓名:*** 学号:********** 班级序号:**
一、主题分析:
1.健康的身体需要健康的心理来驾驭才能发挥其良好的功能,心理对于身体,犹如软件之于硬件,硬件再好,如果没有功能良好的软件,也难以实现其价值。如果人生是汪洋中的一条船,心理健康则是这条船的“舵”和“帆”;小学时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是人生观逐步形成的时期,也是塑造健全人格的关键时期,对小学生进行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将使其终身受益。2.情绪伴随着人的成长过程。小学高年级的孩子已经具有比较丰富的情绪体验,也能够比较明确地分辨自己的喜怒哀乐,然而,孩子们调控情绪的能力还很弱。在碰到不良情绪时,往往不明确应该用怎样合理的方法来调控,不了解情绪可以随着人的认知评价的改变而改变。因此,这节课我想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引导我的孩子认识到:同样的事件,由于个体的认知评价的不同,会造成不同的情绪和行为反应效果,使孩子们初步掌握情绪调控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通过让学生认识自己的角色变化,知道学习、生活中快乐的事很多,要积极地体验快乐,提高对学校生活的认识。
2、知道快乐地生活有益于身体健康、学习进步,掌握一些使自己和别人从不快乐中解脱出来地方法。
(二)态度与情感目标:
1、体验、表达学习、生活中的快乐,产生积极乐观地情绪。
2、愿意快乐地学习、生活,并愿意与大家分享快乐。加深爱学校、爱学习的思想感情。
(三)行为目标:
1、努力做到快乐地生活,喜欢学习,喜欢上学,把不快乐变成快乐。
2、尽力帮助别人快乐起来,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收获快乐。
三、教学重、难点:
体验、表达快乐的情绪。学会分享快乐,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收获快乐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初步尝试调节自己的情绪,学会使自己快乐的方法,提高自我约束能力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四、辅助方法:
1、确定主题
授课前,我对班级学生进行了心理调查,了解了学生在校学习快乐和不快乐的原因,探讨人际交往中的问题,掌握家长对学生在校的关注情况,知道亲子关系中存在的问题。根据调查结果,制定正确的活动课目标。
2、搜集资料
搜集笑话,人物开心表情的卡通图片,学折纸鹤、飞机。
3、形成成果
掌握一些使自己和别人从不快乐中解脱出来的方法。
五 操作过程:
1、模拟演示:
孩子们,暑假期间,父母都带我们出去尽情地游玩了一番。今天,老师带着大家再去快乐岛游玩玩,好吗?相信在快乐岛上每个小朋友都会收获快乐的!
孩子们闭上眼睛放松心情,教师配合画面解说。
宁静舒缓的音乐,加上海浪拍打,海鸥鸣叫的声音,一下子让学生放松了心情,将他们带到特有的情境中。激发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了解教学活动的目的,同时,还营造一种平等、友善的师生关系和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满怀期待和希望进入角色。
2、探讨并实践:
在“心空观测台”中让学生们体会、表达快乐。“当你们碰到了快乐开心的事时,你们会把快乐带给谁,和谁一起分享你的快乐呢?”通过学生对问题的探讨以及出示王子明同学在学校过生日,将他的快乐与老师、同学一起分享的照片,让学生们知道我们可以把快乐带给我们的亲人,带给我们的老师、朋友、同学,带给生活在我们周围的人,让我们做个快乐的天使。
“活动万花筒”环节中,和学生们一起玩“心有千千结”的游戏,给学生发挥想象力的空间,鼓励学生发表看法,宣泄情感,放手让学生自主活动。从开始师生手拉手围成一个圆形,到转圈自由活动后再次拉手出现“结”后,学生们进行体验、反思、感悟。“心有千千结”是团体辅导中常见的活动形式。通过学生共同想办法解开“结”,发挥团队互助精神,体验帮助别人,共同快乐的情绪。3 相互讨论:
游戏过后,配以一段舒缓的音乐,让学生从刚才兴奋、紧张的状态中放松自己。此时,教师过渡:天有晴也有阴,人有的时候会很快乐,有的时候也会不高兴、紧张、难受。如果长时间有这样的坏心情,就会影响我们的生活、学习,影响我们与别人相处,甚至会改变人的一生,所以得赶快想办法。在“一休聪明谷”中,利用打靶射击的形式,模拟实践,让学生们抛开不开心、不快乐的情绪,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通过活动交流,使学生初步掌握调节不良情绪的方法。其中“换一种想法”是基于艾利斯的理性情绪疗法,即ABC理论;而主动倾诉就是一种宣泄,及时排遣不良情绪;做喜欢的事是一种替代的方法:而其它的方法是分享经验,拓展出更多的应对方法。结合学生填写的心理健康调查问卷,让学生们在手工纸上写下自己不快乐、不开心的事,再折成纸鹤、飞机、鸽子等,放飞心情。“心语冰淇淋”的活动中,让学生们从“
1、写出至今为止最令你自豪和快乐的事。
2、说说你在成为小学生之后,进步最大的地方是什么?
3、用5个词概括一下现在的你。”三道题中任选感兴趣的题目,将答案写在书签上,夹在书中,做成一个快乐书签,永远留住属于我们的快乐。最后,学生们打开“快乐锦囊”,知道了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快乐的合格的小学生。
4、以游戏结束:
利用“心灵对对碰”这个游戏,通过播放录像,让学生们知道父母们的希望、要求,巩固自己的收获。引导学生回顾这节课进行了什么活动,有什么心得体会,存在什么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结合自己,今后打算怎样做等。
“小学生从来就应是天使,透明、快乐!要知道“天空虽有乌云,但在乌云的上面,永远有太阳在照耀。让我们一起拍手唱起歌坐船回到可爱的学校,愿我们的生活里永远充满歌声与微笑。”此时,播放《歌声与微笑》,屏幕演示学生们参加“手拉手,爱心捐助”活动的录像,让学生们再次体验帮助别人,共同快乐的感受。
六 活动总结与建议:
活动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基础,人的心理品质是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的。本节课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以解决问题为目的,设计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训练活动和游戏,让学生主动参与,产生体验和感悟。力求在全体性的活动中人人参与,在趣味性的游戏中有所体会,在情境的创设中得到认知的提升。活动性、趣味性、参与性、实践性、全体性、主体性原则在课堂中恰当运用,进而促使学生产生改善自己心理和行为的愿望。相信孩子们会在游戏、活动中放松自己的心情,掌握一定的方法,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在课堂上,要注重对学生的评价,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孩子们在本节课充分体验快乐的情绪。
中职学校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转折时期, 随着学习生活由普通教育向职业教育转变, 发展方向由升学为主向就业为主转变, 以及将直接面对社会和职业的选择, 面临职业竞争日趋激烈和就业压力日益加大的环境变化, 他们在自我意识、人际交往、求职择业以及成长、学习和生活等方面难免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因此, 在中职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 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是实施素质教育, 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必然要求。
二、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目标、内容、途径与方法
(一) 【目标】
1.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培养学生应对现实生活和适应未来职业所必需的心理品质。
2.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心理保健知识, 增强心理保健意识, 提高心理保健能力, 为学生未来的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3.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地发展。
(二) 【内容】
1.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内容模块。
(1) 环境适应教育。 (2) 人际适应教育。 (3) 学习心理教育。 (4) 意志优化教育。 (5) 健康情绪教育。 (6) 青春心理教育。 (7) 健全人格教育。 (8) 其他。
2.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内容设计设想。
学校必须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职业发展的需要, 分阶段、有针对性地设置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
一年级阶段:
(1) 【学会适应】认识新的学习环境, 帮助学生适应中职学校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正确对待自己在新群体中的位置和角色变化, 以积极心态应对新生活。
(2) 【认识自我】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 客观地评价自我, 悦纳自我, 多肯定自我, 适应调整自我, 合理确立目标, 树立自信, 超越自我。
(3) 【缘分天空】学习人际交往能力, 教会学生正确地待人接物、为人处世, 学会关心、理解、尊重他人。帮助他们在社会交往中发展个性、完善个性, 是健全中职生人格素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年级阶段:
(4) 【学会学习】智力健康教育。在学习中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体会成功的愉悦, 激发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在专业课和其他活动中了解未来要从事的职业以及所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学习目标和生活目标, 培养职业学习兴趣。
(5) 【挫折成就强者】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培养自己坚强的意志和耐挫能力。包括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创设一定教育情境, 培养应对压力与挫折的能力。
(6) 【让好心情做主】帮助学生学会调控情绪, 培养丰富多彩的生活情趣, 形成稳定平衡的心境, 掌握“制怒”的方法, 培养幽默感。
(7) 【激扬的青春】了解青春期性心理现象, 正确对待异性交往。性心理、性道德心理教育、性审美心理教育、性法制教育。认识正确的恋爱观, 增强道德感和责任感。
三年级阶段:
(8) 【走近心理咨询】了解有关心理障碍的知识, 掌握一些常用的克服心理障碍的方法, 对于学生认识和克服心理障碍、培养和保持健康的身心、提高学习和生活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9) 【职业与个性】认识自己的性格, 调整心态, 建立信心。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个性特点,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职业观、创业观,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迎接职业挑战的信心, 保持健康、良好的心态。
(10) 【求职与实习】确立就业目标或继续学习的发展方向, 引导学生正确设计自己的前程, 正确面对求职中的心理冲突;引导学生利用学习和各种实践机会熟悉社会、体验社会、体验职业, 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帮助学生做好就业的心理准备。
(三) 【途径与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教学, 不宜过多采用文化课程的讲授方式, 而应该更多地采用团体活动、讨论、反思等互动体验的形式, 以活动课为主体, 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案例讨论等方式进行。结合实际, 可以试行一种课堂结构:“引入话题→创设情景→展开讨论→树立样板→联系自我→反馈矫正→总结深化”七个环节。
附具体课程设计建议 (按一年18课时来计算) :
摘要: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针对职校生开展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成为职校德育的研讨重点。下面结合我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体会, 通过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目标、内容、途径与方法三个方面, 谈谈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设计。
关键词: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设计
参考文献
[1]袁荣亲.中职学校学生心理健康辅助读本——成功从心理开始.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2]中职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教职成[2004]8号) [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4, 25
[3]马彦.中职中专公共基础课“十一五”规划教材——心理健康教育.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4]伍新春等.中职心理健康——阳光教育 (修订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教学;设计策略
2005年,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合署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中明确提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即要坚持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既要通过课堂教学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又要组织大学生参加陶冶情操、磨炼意志的课外文体活动,不断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意见》的出台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教学模式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教学,是以课堂教学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来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具有多样性和可操作性的教学模式,对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教学的内涵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教学的概念
活动教学主要是指以在教学过程中建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操作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以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综合发展为核心,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一种新型教学观和教学形式。根据活动教学的特点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征,可以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教学的概念界定为: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心理健康知识为载体,以学生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以学生主动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和意义、理解心理健康的理论、掌握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和自我调适的策略,通过活动教学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评价、控制自我,积极调节个人的心理状况,促进心理健康,增强适应时代、社会发展和变化能力的一种教育教学方法。
我们要在教学工作中更好地开展课堂活动教学,需要准确把握课堂活动教学和课外活动之间的区别。课外活动是指在课堂教学之外,由学校组织指导或由校外教育机构组织指导,用以补充课堂教学,实现教育方针要求的一种教育活动,是根据受教育者的需要以及教育教学的需要,在教育者的直接或间接指导下,来实现教育目的的一种活动。比较以上两种概念,我们认为,与学生的发展密切相关的是课堂活动教学。课堂活动教学是在继承传统课堂教学优势的基础上,结合学生自主性活动,发挥课堂教学最大教育功能的学校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教学的意义
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旨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这个课程从大学生自我意识、情绪管理、学习心理、人际交往、恋爱心理、人格健全、压力管理、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咨询与治疗等角度出发,遵循“预防为主、矫治为辅、发展第一”的基本原则,沿着“心理学基本知识——心理问题调适——心理素质优化”的基本思路,力图实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矫治、发展三大功能。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教学模式将活动有效纳入教育教学视野,“以活动促发展”作为基本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主体活动为基础展开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其秉承“教学即活动,活动即教学”的理念,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正是通过学生小组讨论、情景再现、角色扮演、行为训练等全面、多样的课堂活动模式,实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矫治、发展三大功能,促进他们的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素质的整体发展。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教学的依据
2011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指出:“高校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科学规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切实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教学,正是以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及教育学相关理论为依据实现的一种教育模式。
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来说,大学生强烈的自我意识、丰富的情感等都是影响活动教学模式的重要因素。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身心状态及对自己同社会的关系的认识。大学生处在社会化发展的末期,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并且处于“转折”时期,是自我意识和自我矛盾表现最突出的阶段。在“矛盾——统一——新矛盾——新统一”转化发展过程中,他们更多地要求通过更为主动的自我体验来进行自我意识转化。因此,课堂教学就需要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以活动为载体,通过参与、合作、感知、体验、分享等方式提供自我体验的途径。另外,随着知识越来越丰富,大学生的抽象思维也处于迅速发展的阶段。他们在课堂活动教学中思考和解决问题时,能够辩证地对待周围的一切,所获得的抽象概念远远超出靠感觉器官直接感知的知识。同时,大学生自身生理、心理方面已经基本成熟,充满青春活力,其情感体验日益丰富,因此他们更愿意参与到活动中,通过课堂活动来增加情感体验。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遵照相应的教育理论,构建更具可操作性的课堂活动教学模式。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教学的三个阶段
相对来说,活动教学更重视过程,而活动过程组织者是教师。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活动教学中,教师必须在学生的实践活动中使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得到提高,尊重学生意愿,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教学实施阶段包括“创新教材使用,开展理论教学”“改善课堂活动,开展小组教学”“提高实践能力,开展实操教学”三个阶段。
(一)创新教材使用,开展理论教学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所有活动都要依据教材的内容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目标之一是要求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理论知识,而心理健康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有一定的心理学理论基础。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对象,是大学阶段新入学的一年级学生,他们往往缺乏心理学理论基础。因此,教育工作者要做到“活化教材”,将理论知识融入课堂活动,通过组织活动,引发学生参与到理论知识学习中。
(二)改善课堂活动,开展小组教学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公共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着课堂大、人数多的特点。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教师面临着怎样将知识传递给每一个学生的问题。因此,教师要改善课堂活动,开展小组讨论等小组教学活动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习中先进带动后进的效应,避免课堂教学中出现教育漏洞。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注重“大合唱”“小组唱”相互配合的活动方式,大力开展小组活动和配对活动,以提高个体参与率,不断改善课堂气氛,保证各种活动有效进行。
(三)提高实践能力,开展实操教学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为广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帮助和服务的一门课程。教师除了要传递有关心理健康的一些基本知识,还要强调一种观念——一个人的成长和幸福取决于个人,也就是传达大学生自助的观念,即个人可以通过改变认识、体验情感、实践行动来实现自助。因此,在课堂活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实操活动,使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来思索、感悟,使学生通过实际行动改变自己,最终实现心理健康的目的。
总之,活动教学是一种系统的教学活动,有完整的教学过程。为了充分发挥活动教学的作用,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教师需要把整个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全面、多样的主体活动来促进他们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多方面素质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沈德立,梁宝勇.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体系的构建[J].心理科学,2006,(6).
[2]王运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一、活动主题:《爱在屋檐下——感恩父母》
二、活动理念 初中生正经历着身心巨变,他们与家庭父母关系也不同往昔,学生更多的是想从家长的唠叨、干预、限制中解放出来,划出属于自己的小天地。而父母基于对子女期望,导致对子女的过分的关心和约束,所以进入青春期的学生,不愿意跟父母讲心里话,不听从父母话,甚至顶嘴吵架,于是亲子的爱随着冲突增多,代沟的加深而疏远、淡化。此次活动课程是为使学生理解父母、感恩父母,学会正确处理与父母的关系而设计的。
三、活动目的
1、通过情景设计,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亲情,体验亲情的无私和伟大
2、引导孩子学会关心父母,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处理与父母的关系
3、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与父母之间的矛盾,学会处理亲子矛盾冲突,让学生把对父母的爱付诸实际行动
4、丰富学生的生活和情感积累,激发学生感恩之心,付诸于生活实践
5、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认知,以保证成长过程中的快乐、健康的情绪
四、活动时长:1课时
五、活动过程: 【课前播放课间音乐《时间都去哪了》】 导言:同学们,你们从哪里来?听到这个问题,大家肯定都会说,是父母把我们带到世界上来的。是啊,十多年前的某一天,你们的父母用泪水和幸福的笑容迎接了你们的到来。从你们来到世上的那一刻起,父母们又多了一项繁重的工作——照顾你们。尽管这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但从婴儿的“哇哇”坠地到哺育你们长大成人,父母们花去了多少的心血与汗水,编织了多少个日日夜夜,父母们却毫无怨言。但是当我们走进了青春期,你是否感觉到我们和父母之间的感情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请大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你父母做过的做让你感动的一件事情是什么?
【目标】
1、认识到生气情绪对人与人交往、对自身健康的危害;了解遇到不愉快的事、面对冲突时,使用生气情绪来反应,只能使事情越变越糟糕;明白当生气时,应该先冷静下来,心平气和地处理事情。
2、面对问题、矛盾,当生气情绪上来时,学会用对外沟通及自我调节的方法来处理。
3、体验管住生气情绪带来的和谐人际、和谐自我的快乐。
【活动理念】
当人遇到不顺心的事,或面对冲突时,通常的反应方式就是用生气情绪来反应。比如,当学生和同伴有点摩擦,他觉得生气,就要把这种生气情绪发泄出来,最后就很可能升级为过激行为。就像条件反射一样,某个生气刺激一出现,人的情绪反应也就跟着出现,如果任由生气肆意发泄,就会使问题恶化。
所以,本课时要让学生认识到面对麻烦、问题或冲突时,采用生气情绪来反应的危害;并了解生气情绪对人与人交往、对自身健康的危害。让学生学会用对外沟通及自我调节的方法来反应问题情境。
通过引导学生去认识生气情绪反应的危害,培养学生处理生气情境的能力,将大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情绪调控能力,改善师生、同伴、亲子等人际关系。
【准备材料】
《小苹果舞蹈》剪辑、《三国外传》片段、新闻剪辑、生气应对卡、方法指南卡片、ppt 【活动过程】
一、团体热身阶段(3min)
热身活动:乱舞小苹果
教师引导:你们都是老师的小苹果。让我们跟着小苹果的音乐,都随意扭动起来吧。
播放1分多的小苹果舞蹈视频。
二、团体转换阶段(10min)
1、有的人容易生气。
(1)教师引导:大家现在都很快乐。但是有个人却很生气,他是谁呢?那我们来看看曹操和诸葛亮的故事。
播放1分多的《三国外传》视频:曹操因为诸葛亮的电话而很生气。
(2)教师引导:控制曹操情绪的到底是谁呢?还有没有其他的意见?
全班交流。
(3)教师引导:如果是诸葛亮接到电话,他会不会像曹操这样?
全班交流。教师点评。
2、生气情绪对人与人交往的危害。
(1)教师引导:你的家人、朋友、同学、老师里,有没有容易生气的人呢?有的请举手,我们一起来完成这个小调查。
全班交流。教师点评。
(2)教师引导:那你喜欢他们生气的时候吗?
全班交流。教师点评。
3、生气情绪对自身健康的危害。
(1)教师引导:看来呀,生气对人与人相处是不好的。那对生气的人自己好吗?(学生回答。)其实这个早就有研究了。下面进入今天的心理实验站。请一位同学大声朗读以下这个实验。
学生朗读“生气水”材料。
(2)教师引导:大家相信吗?
(3)教师引导:如果实验离我们比较远,那下面来看一件前不久生活中发生的事。(学生观看新闻视频)心里有什么感受啊?请用词来形容一下。
全班交流。教师点评。
三、团体工作阶段(23min):
1、唤起某一生气情绪(3min)
教师引导:看来,如果你为某事生气了,还带着这种生气情绪去对待他人,那么就会把事情弄的越来越糟糕。可是,我们有的时候,一遇到某类事情,气就上来了,就开始肆意地对他人发泄情绪。而不是,先冷静下来,心平气和地跟对方聊聊,想想办法。
好,你有没有想起什么事情?(停顿,若无人反应,进行全班冥想。)
2、生成某一事件(5min)
(1)教师引导:这件事刚开始是怎样的?当时你说了什么?你做了什么?他呢?然后呢?你当时是什么感受?他知不知道你的感受?你当时有什么想法?他知不知道?他呢?结果怎么样了?
学生回答。
(2)板书事情起因、经过、结果。
3、全班寻求解决之道(8min)。
(1)教师引导:现在全班同学一起来解决这件事情。你们认为:他当时如果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这事情就变得好起来了。分小组讨论,组长组织每个组员发言,记录员记录。时间3分钟。
小组讨论。
(2)教师引导:好,下面,根据小组讨论结果,选好角色,记好台词,组员练习一下。3分钟后,请小组上台演一演、比一比,看看哪个小组的方法好!
小组练习。
(3)教师引导:最有勇气的小组在哪里?请你们先来演一演。
学生角色扮演。教师板书方法。教师点评。
4、概括对外沟通方法(3min)
教师引导:我们来概括一下。大家看看,这些都是和别人沟通时用的,叫做对外沟通方法。老师要送给大家一朵七色花。看看里面有什么刚才没有用到的?
学生回答。
5、交流情绪自我调节方法(4min)
教师引导:刚才大家演的那个XX还比较通情达理。可是如果碰到一个不跟你沟通的人,你被他弄的很生气。你会用什么方法来调节自己的情绪,让自己不那么生气呢?
全班交流。
教师引导:老师送给大家一座金字塔。我们可以„„。
四、团体结束阶段(4min)
1、助人自助(3min)(1)教师引导:今天大家学了这么多方法。下面,我们来帮帮自己。你曾经常因为某一类事情而生气吗?或者你经常和某人生气吗?这里有一张“生气应对卡片”,请你写上这么一件事。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以后会怎么和对方沟通,又会怎么自我调节。
教师发放卡片。
(2)教师引导:老师还把“七色花”、“金字塔”做成了一张小卡片。每人一张,你们可以随身携带。
2、点题(1min)
教师引导:最后,老师要送给同学们三句话。请同学一起大声朗读。学生朗读。
教师总结:是呀,希望同学们记住:遇到不愉快的事,如果你有了情绪,就没了主意!
杭州高新实验学校 唐六娟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学设计
设计的主题: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让孩子们能够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每天能够投入到学习中,快乐的生活,快乐的成长,轻松地学习,做一个快乐的小学生。
设计的背景: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素质教育是时代的呼唤。但是,纵观我们的执教的教育环境和教育理念,仍然是以分数为衡量教师工作效益的唯一标准。每一个学期的小学教学质量测查,是老师和学生共同面对的问题,学生成绩优秀,教师能长出一口气。如果学生的成绩不好,教师的心情又怎能不着急呢?于是,素质教育仍旧停在了应试教育上。孩子们因此被困在了学校里,课堂中,作业负担重,促使孩子们对学习逐渐的失去了兴趣。尤其是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孩子,更是苦不堪言。他们厌学、逃避学习,逐渐形成了很多的心理隐患,这就需要我们老师能够及时的给于疏导,教育他们能够正视困难,从学习和生活中寻找快乐,成为一个快乐的学生。本着这样的目的去设计这节课,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收到一些教育效果,不致使素质教育成为空口一谈。教学设计如下: 《快乐的小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通过让学生认识自己的角色变化,知道学习、生活中快乐的事很多,要积极地体验快乐,提高对学校生活的认识。
(二)态度与情感目标:
愿意快乐地学习、生活,并愿意与大家分享快乐。加深爱学校、爱学习的思想感情。
(三)人格(行为)目标:
努力做到快乐地生活,学会以小学生的行为规范约束自己。
二、教学重点:
认识自己的角色变化,知道学习、生活中快乐的事很多,提高对学校生活的认识。
三、教学难点:
学会以小学生的行为规范约束自己,提高自我约束能力。
四、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流程:
(一)起始活动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老师带着大家去快乐岛游玩玩,好吗?相信在快乐岛上每个小朋友都会收获快乐的!
快乐岛很远,我们要乘坐大轮船去。请大家闭上眼睛,从头到脚放松。(放音乐,教师描述)“啊,船开动了,驶进了蔚蓝色的大海。天空是那么蓝,蓝天上飘着朵朵白云,一群群海鸥在自由地飞翔,一阵海风吹来,真舒服啊!”
啊,船靠岸了,请睁开眼睛看看,这是哪儿?(快乐岛)你觉得这儿景色怎样?(很美„„)这儿不仅景色优美,还有很多游戏等着你们去玩呢!让我们走进去看看吧!
(二)主体活动 游戏一:心空观测台
1、观察观测镜中人物的表情,能用一个词语形容一下吗?
2、笑是表达快乐最好的方法,当我们快乐时,可尽情大笑。说一说,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有哪些让你感到快乐、开心的事呢?
3、你觉得学校的生活与幼儿园有哪些不同呢? 游戏二:活动万花筒(毛毛实践园)做“心有千千结”的游戏。游戏规则:全体小朋友,手拉手,记住和你拉手的左、右的同学,大家一起向左走一圈,向右走一圈。松开手活动1分钟。音乐停止时再一起拉手,直到找回刚才拉手的圆形。能用一句话说说你游戏后的感受吗? 游戏三:一休聪明谷
1、天有晴也有阴,人有的时候会很快乐,有的时候也会不高兴、紧张、难受。孩子们,当你们遇到不开心的事时,你能用什么办法让自己变得开心呢?
(学生回答。多媒体出示打靶游戏。)
(1)做自己最喜欢的事情;(2)唱歌或听音乐;(3)做运动,做游戏;(4)对着镜子微笑1分钟;(5)放声大笑;(6)闭着眼睛,深呼吸两分钟;
(7)向老师、好朋友、父母倾诉。(8)换一种想法
2、“放飞心情”游戏。我们还可以把不快乐、不开心的事写在纸上,再折成小飞机、小鸽子或小纸鹤。放飞这些不开心的事。游戏四:心语冰淇淋
1、瞧,一列小火车正向我们驶来,让我们坐着小火车到快乐岛上的学生乐园参加心语冰淇淋活动。出示问题:
1、写出至今为止最令你自豪和快乐的事。
2、说说你在成为小学生之后,进步最大的地方是什么?
3、用5个词概括一下现在的你。
请你任选题目,把答案写在书签上。让我们一起把它们夹在你的书中,做成一个快乐小书签。永远留住属于我们的快乐。4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快乐的合格的小学生呢?
下面是我送给每位同学的快乐锦囊,快打开看看吧!
(1)、能热心的帮助同学,团结同学。(2)、学习上勤奋、认真。(3)、积极参加班级的各项活动。(4)、遵守学校各项纪律,使自己成为一名文明礼貌的好学生。(5)、遇到烦恼和困难,能及时与老师、爸爸、妈妈沟通。
(三)结束活动 游戏五:心灵对对碰
小学生从来就应是天使,透明、快乐!要知道“天空虽有乌云,但在乌云的上面,永远有太阳在照耀。不但老师希望你们每个人都是快快乐乐的,爸爸、妈妈们也希望你们能够开心、快乐地学习、生活。(播放录像)
结束语:让我们一起拍手唱起歌坐船回到可爱的学校,愿我们的生活里永远充满歌声与微笑。(大家跟录音机唱《歌声与微笑》)
心理辅导活动课是指辅导教师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社会需要,依据团体动力学原理,通过一系列专门设计的活动或课程,有目的、有计划地促进学生有效适应社会和健全人格发展的一种辅导形式。心理辅导活动课以班级为单位,是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心理辅导活动课有其特有的内在规律,重在促进学生的体验和感悟,达到提升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促进学生发展。目前心理辅导活动课在广大中小学远没达到普及的程度,相关工作做得还不够规范,对课程的评价也存在误区,这都制约着处于起步阶段的心理健康活动课的正常发展。现行的评价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沿袭其他学科的评价模式,按照评价语文、数学等其他学科的方法照搬到心理课堂上。其他学科的评价侧重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如此套用到重在感悟的心理健康活动课上有失妥当。
第二,追求评价的专业化、精细化。有的专家、学者计算出每一个评价指标的权重,追求评价的系统、严谨,但显得内容庞大,过于精细,给一线教师的操作带来不便。
在学校教育的具体实践中,往往是活动结束后听课教师就要对教学做出评价,这时就需要一个既能反映心理健康活动课基本规律,又能易于操作的即时性评价工具。
本研究从三个方面对评价标准进行了概括:活动设计具体,具有针对性;活动实施多样,具有体验性;活动效果明显,具有实效性。以期对广大一线心理教师及教育工作者带来启发,满足实际的需要。
一、活动设计具体,具有针对性
1. 目标面向全体,便于实施
心理辅导活动课的目标是为了解决大多数学生共性的心理问题,具有普适性,每个人都能有所感悟,以帮助学生获得积极的心理体验为首要目标。选题能够符合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从一个小切口导入,后面挖掘得深。例如,在讲授“情绪的觉察与表达”一课时,活动目标立足于解决学生都会遇到的情绪困扰,学会情绪的表达,目标的设立避免出现“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这样空泛的字眼,越具体越容易操作实施。在导入部分并不直接呈现关于情绪的心理学知识后,再是让学生做个小实验:看一看在1分钟内谁呼吸的次数最多?然后展示人在喜怒哀惧等不同情绪体验下呼吸次数的不同,帮助学生切身感受情绪与自己的息息相关,后续活动环节因此自然展开。
2. 内容亲近学生,贴近生活
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内容应该充满趣味,和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让他们对活动内容有话可说,积极配合参与活动,从而引发内心的感悟。例如,在对某班级学生一次关于记忆的兴趣和水平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学生都羡慕过目不忘的本领,但是没有找到系统的记忆方法,容易遗忘。于是笔者设计了“过目不忘,你也可以”一课,在内容安排上不能像对待成人那样直接告诉学生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然后讲授记忆有哪些方法,这样会使中小学生感到遥不可及,与自己的学习生活有很大的距离。于是活动内容以小游戏开始,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揉皱的纸抹平,启发学生思考:只用一次就能把纸抹平么?从而引出重复的意义,自然过渡到要想长久记住知识,重复是避免遗忘的有效方法。在介绍记忆方法中,先呈现20种物品的图片,然后让学生比一比看谁记得准、记得全,并把自己的记忆方法说出来与全班分享,教师再对学生的记忆方法加以概括总结,并作适当补充,这样就比直接告诉学生记忆方法巧妙许多。
二、活动实施多样,具有体验性
1. 过程环环相扣,紧扣主题
活动过程可以是丰富多样的,但必须紧紧围绕主题,做到形散而神不散,且活动只能围绕一个主题,主题过多不利于学生接纳。例如,在讲授“积极举手我能行”一课时,其间设置了三个小游戏,第一是观察图片,找出不同后举手告诉教师;第二是请6位学生一字排开,教师发给每人一张卡片,学生按顺序快速读出卡片上的词语,读完后教师向全体学生提问:请问第二个同学读的是什么词语;第三个是脑筋急转弯,看谁能最先回答出问题。三个小游戏看似南辕北辙,毫无关联,其实贯穿着一个主线:从“眼”“耳”“脑”训练学生积极举手的“法宝”,上课做到认真听讲,勤于思考,才能更加自信的把手举起来。活动过程就如同珍珠般贯穿在一根主线上,环环相扣。
2. 方法生动活泼,富有情趣
一般活动过程通过故事、歌曲作为导入,活动工作阶段通过案例视频播放、游戏、角色扮演、讨论等方式展开,最后教师加以总结。方法强调活泼多样,符合中小学生年龄特点,充满趣味性。在一堂心理辅导活动课中可以综合使用多样方法,以便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 学生积极参与,真诚交流
从学生的表现来看,能够与教师和其他同学真诚交流,吐露自己的心声,进行经验分享,能够积极参与到活动练习中来。例如,在讲授“放飞生命愿望”一课时,教师先说出自己的愿望,然后对学生进行纸笔练习,在生命的五个阶段里(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分别写出自己的一个愿望,并把愿望与他人分享,这就给学生提供了适宜的话题,让学生有话可说,愿意与他人分享。
4. 教师善于应变,提供引导
面对不同的教学情境,心理教师能够充满教育机智,做到遇到突发情况能够灵活应变,尊重每一位学生,引导他们健康发展。例如,在一次小组合作中,两位同学因意见不一而争吵起来,心理教师此时不应该简单批评教育学生应该怎么做,而是启发学生:你们两个都是想着要把问题解决好而吵了起来,是么?那么吵了之后心情如何,问题有没有得到解决?教师适时引导,点明吵架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而向全班学生提问:如果你遇到了这样的问题,你会怎么办?让学生自己去讨论,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三、活动效果明显,具有实效性
1. 氛围温暖融洽,全面开花
好的心理活动课能够做到“点”“线”“面”全面开花,整个班级氛围融洽,每位学生都能表达自己心声。学生在活动中的投入状况是对心理健康活动课进行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点”指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了活动中,并能和他人分享。“线”指生生之间、师生之间互动交流。学生之间在小组内首先展开讨论,遇到疑问再向教师询问。“面”指对全班学生整体情况的把握能力。在小组讨论后,可以请每组代表发言,教师借以掌握学生内心的感受,适时加以指导。
2. 学生获得成长,自我接纳
大部分学生应该能够理解活动课的基本观点,更加自我接纳,理解他人,活动目标切实达成。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课间说出或写下的感悟、心得体会来加以判断。还可以让学生填写反馈表,或是进行专门的心理量表测试,比较活动课开始前的测量和活动课开始后的测量之间的差异程度,掌握学生心理的变化程度。
3. 教师获得发展,水平提升
教师反思自身,教学相长,自己的专业心理辅导技术也得到加强,与学生的关系更加亲近,对学生越来越了解,自己的专业素养有了质的提升。
【关键词】 中职学校 心理健康教育 设计
一、中职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必要性
中职学校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转折时期,随着学习生活由普通教育向职业教育转变,发展方向由升学为主向就业为主转变,以及将直接面对社会和职业的选择,面临职业竞争日趋激烈和就业压力日益加大的环境变化,他们在自我意识、人际交往、求职择业以及成长、学习和生活等方面难免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因此,在中职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必然要求。
二、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目标、内容、途径与方法
(一)【目标】
1.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学生应对现实生活和适应未来职业所必需的心理品质。
2.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心理保健知识,增强心理保健意识,提高心理保健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3.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地发展。
(二)【内容】
1.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内容模块。
①环境适应教育。②人际适应教育。③学习心理教育。④意志优化教育。⑤健康情绪教育。⑥青春心理教育。⑦健全人格教育。⑧其他。
2.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内容设计设想。
学校必须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职业发展的需要,分阶段、有针对性地设置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
一年级阶段:
①【学会适应】 认识新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适应中职学校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正确对待自己在新群体中的位置和角色变化,以积极心态应对新生活。
②【认识自我】 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客观地评价自我,悦纳自我,多肯定自我,适应调整自我,合理确立目标,树立自信,超越自我。
③【缘分天空】 学习人际交往能力,教会学生正确地待人接物、为人处世,学会关心、理解、尊重他人。帮助他们在社会交往中发展个性、完善个性,是健全中职生人格素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年级阶段:
④【学会学习】 智力健康教育。在学习中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体会成功的愉悦,激发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在专业课和其他活动中了解未来要从事的职业以及所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学习目标和生活目标,培养职业学习兴趣。
⑤【挫折成就强者】 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培养自己坚强的意志和耐挫能力。包括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创设一定教育情境,培养应对压力与挫折的能力。
⑥【让好心情做主】 帮助学生学会调控情绪,培养丰富多彩的生活情趣,形成稳定平衡的心境,掌握“制怒”的方法,培养幽默感。
⑦【激扬的青春】 了解青春期性心理现象,正确对待异性交往。性心理、性道德心理教育、性审美心理教育、性法制教育。认识正确的恋爱观,增强道德感和责任感。
三年级阶段:
⑧【走近心理咨询】 了解有关心理障碍的知识,掌握一些常用的克服心理障碍的方法,对于学生认识和克服心理障碍、培养和保持健康的身心、提高学习和生活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⑨【职业与个性】 认识自己的性格,调整心态,建立信心。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个性特点,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职业观、创业观,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迎接职业挑战的信心,保持健康、良好的心态。
⑩【求职与实习】 确立就业目标或继续学习的发展方向,引导学生正确设计自己的前程,正确面对求职中的心理冲突;引导学生利用学习和各种实践机会熟悉社会、体验社会、体验职业,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帮助学生做好就业的心理准备。
(三)【途径与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教学,不宜过多采用文化课程的讲授方式,而应该更多地采用团体活动、讨论、反思等互动体验的形式,以活动课为主体,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案例讨论等方式进行。结合实际,可以试行一种课堂结构:“引入话题→创设情景→展开讨论→树立样板→联系自我→反馈矫正→总结深化”七个环节。
附具体课程设计建议(按一年18课时来计算):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参考文献:
[1]袁荣亲.中职学校学生心理健康辅助读本——成功从心理开始.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2]中职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教职成[2004]8号)[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25
[3]马彦.中职中专公共基础课“十一五”规划教材——心理健康教育.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4]伍新春等.中职心理健康——阳光教育(修订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5]杨治良等.心理健康(第二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玉环楚门中学 王玲芬
【活动构思】
不少高中学生责任意识不强,纪律观念淡薄,以自我为中心;在学校则表现为:做事缺乏责任心,对他人、集体漠不关心。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这次主题班会的责任教育,目的培养学生对集体责任感的正确认知,增强学生的集体责任意识,从而达到加深班级各成员对团体的感情和责任感。
【活动目标】
1.增强同学之间凝聚力,树立集体观念,激发同学团结一致,为班级集体做贡献的热情。2.增强同学友谊,养成互帮互助。
3.帮助个别同学克服坏习惯,是大家都能融入班级家庭。
【活动准备】
1.收集相关的故事及资料及学生表现的案例; 2.课前分组,重排座位 3.课件,白纸,红纸
【活动对象】
高中学生
【活动过程】
一、小游戏
师:上课一开始,我想先请你们做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解结。
游戏规则:以组为单位,小组所有的同学手拉手围成一个 圈,然后转动,转动后把手放开,所有成员在组内游走,主持人喊停后就停止游走,站在原地,找回原来在你左手边和右手边的同学,以原来的牵手方式牵回手,全部同学牵好后就开始解结。以5分钟为限,超过5分钟没解开的当作失败。
在活动结束后,请完成的最好的那一组谈谈自己的经验。
师:完成一件集体性的任务的确需要我们团体内每一位成员的共同参与。
二、忆真情
师:我们的高中学习生活中,班级集体大家庭曾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快乐和美好的回忆呢?
播放集体活动的照片,如:军训、运动会、班级篮球比赛、学生寝室的课余生活照片、班级布置的教室,刊出的黑板板等。(点击课件,配上音乐)看的时候,你们可以对着那画面和同组谈点你的想法。这些似曾相识的画面让你们想到了什么呢? 学生畅谈。
小结:通过交流,回忆。集体离不开我,我也不能脱离集体。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同学们如兄弟姐妹般互相关心着、帮助着,互相鼓舞着、照顾着,一起长大了,成熟了,便离开这个家庭,走向了社会。”
三、想策略:
小品:A同学刚扫完教室,B同学将废纸揉成一团投篮,但是失败了。值日班长看到后请B同学捡起,但是B同学却说“今天又不是我值日”,值日班长叫A同学打扫,A同学说:“我刚扫了!叫扔得人扫。”此时,值周班的同学刚好经过,当即扣下了分数,A同学由此也受到了班主任的批评。
师:集体的交往中,有时就免不了会和同学,老师产生一些摩擦,弄得他们不开心,自己也不开心,其实我们心里也不想那样,商量一下: 面对小品的情景,如果稍微改变一下,事情的结果就不一样了,这就是今天咱们要探讨的主题,如何学会与集体同行。小组商量一下:
1.如果你是小品中的其中以角色,为了班级集体荣誉,你觉得怎么做比较好? 2.你希望这个故事是怎样的,你能将它改写下吗?
大家各想各的主意,来一个头脑风暴,请一位同学快速记录在白纸上,然后在许多主意中挑选出最好的几条,用记号笔写在红色的纸上。
四、说方法
1.把各小组“头脑风暴”碰撞出来的两个好点子都贴在黑板上。2.学生交流,勾出好的点子,问:这是谁的创意? 3.根据大家认同的方法进行简单的归纳。
五、师小结
5.12汶川特大地震中9岁的汶川县映秀小学 的林浩小朋友在逃生后又重返废墟,救出两名同学,成为四川最年幼的抗震小英雄.当问起他为什么这么勇敢,他很坚定的说:”我怕,但我是班长!”
要建设好一个家庭,需要这个家庭里的每个人的共同努力;而要毁掉这个家庭,只需要其中的任何一个人。----黑格尔
师:并不是干轰轰烈烈的大事才算对集体大家庭负责,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都能体现出你是否对集体大家庭负责。
问:从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说起,你们能为我们的班级做些什么? 学生写在纸上,把它折起来,保管起来,相信我们能为我们的班集体做一点点小事,至少不损害班级的荣誉。
播放《步步高 》的伴奏歌曲: 一起朗诵:
男:岁月在风中摇荡着自己的心情 女:日月星辰灿烂着我们美丽的笑容 男:这是一个团结的群体 女:这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群体 男:这是一个不甘落后的群体 女:这是一个饶含热情的群体 男:它不会因为矛盾而分散 女:它不会因为压力而沉寂 男:它不会因为失败而丧气 女:它不会因为竞争而冷漠 男:我们团结进取 勇往直前 女:困难都不在我们以上 男:我们有理想 女:我们有信心 男:我们声音洪亮 女:我们步调一致 男:我们情绪饱满 女:我们斗志昂扬 合:团结更团结
团结就是力量 奋斗再奋斗
奋斗才有希望
【反思】
1.上心理辅导课,理念是很重要的,理念第一,设计第二。这节心理辅导活动课选题针对性强,切入点小。
2.学生对小品的中A,B同学的做法,想法,学生回答难以料定。所以课堂教师启发很重要,启动得好,催化得好,学生充分发表了不同的意见,树立正确的集体荣誉感。
【小学生心理活动课设计】推荐阅读:
小学心理学教案设计11-17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11-27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方案07-16
小学生心理咨询辅导活动方案07-22
小学心理健康月活动工作总结10-26
小学生团队合作活动设计12-07
小学生综合社会实践活动方案设计06-01
小学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方案07-19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复习资料11-20
小学英语课堂情景活动设计与运用研究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