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部编教材

2022-06-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道德与法治部编教材

积极借助部编教材资源 培育学生道德教育

摘 要:部编教材要结合地方文化资源,有效地拓宽学生德育教育渠道。学生道德教育凸显教育内容的乡土性,凸显教育成效的现实和实用性。巧用和活用部编教材创新教育形式,多样化教育内容,直观化教育,形象化、具体化学生体验,夯实学生道德教育成效,打造学校道德教育新天地。

关键词:部编教材;教育资源;道德教育

部编教材要集思广益地挖掘道德教育内涵和价值。部编教材的活用和用活,要求教师积极地融合地方乡土教育资源,在学生道德教育中传承乡土文化,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如结合部编教材教学,活化课堂,互联互通让学生学以致用,促使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情感温度。要让部编教材下的课堂教学“活”起来,让学生真正喜欢部编教材课程,提升校园德育教育效益,获得存在感,在活动中培养集体荣誉感。

活用和用活部编教材,要巧借报社、广播电台和互联网站等的力量,充分发挥学生道德体验教育的重要阵地的价值作用,利用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革命遗址和烈士陵园等实体文化资源,强化学生道德体验教育成效,有效地融合地方文化资源,深挖地方乡土内涵,让学生汲取道德教育养分。

活用和用活部编教材,丰富学生道德情感体验。社团活动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形式和载体;活用和用活部编教材,要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积极地将社会实践引入其中,让学生能够亲身实践。我区文化资源丰富多彩,学校在开展实践活动中要积极地联系周边实践教学基地,通過学生的亲身实践增强自身品质;活用和用活部编教材要融入社会实践,积极开展针对性的社会活动,以学生道德体验教育实践为题,开展一日经典远足游,体验先辈生活,重温历史,通过“三下乡”活动提升学生的道德教育感受,在社会实践中潜移默化地熏陶学生思想,提升学生自身的思想境界,提高学生的历史使命感。

活用和用活部编教材,要建立校园道德体验教育网络。网络信息是提升学生道德教育的有效载体和平台,也是校园文化的教育新模式。因此,活用和用活部编教材,要建立校园道德体验教育网络,构建地域特色文化的网络校园文化,把校园网络建设成学生德育教育的宣传阵地。

活用和用活部编教材,要有机融合红色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爱家情怀,同时要借助校园报刊和校园之声广播等强化学生道德体验的教育宣传,丰富学生道德体验的教育形式。建立校园文化宣传公众号,坚持将活用和用活部编教材资源融入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共同营造良好的学生道德体验教育氛围。

活用和用活部编教材,要丰富道德教育形态和凸显课程整合。提升学生道德教育成效是检验课堂效益的必然手段和途径,有效达成学生的道德教育,需要不同学科、不同知识和多种能力的有机融合。活用和用活部编教材要落实学生道德教育,育人是终极目标,创新是必然之路。

活用和用活部编教材,要关注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为用活部编教材,教师要善于根据情境设计实践活动。活动设计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巧妙地融入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根据学生的需要成立兴趣小组,选择丰富多彩的活动成果呈现形式,邀请教师介入指导,用多样的媒体技术记录活动情况。

巧用和活用部编教材,让道德教育内容紧扣学生的实际和生活,促进学生多样化发展。道德实践活动要融合多种学习方式,整合多学科,让实践成果呈现多样化,培育学生道德教育要紧扣时代脉搏。让道德教育过程以塑造学生为主体,从教育学生的方向、内容和目标出发。让道德教育形式切合学生现实,德育过程使师生、生生互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让道德教育结果认识和行为相符合。

巧用和活用部编教材,要疏导学生心理,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教师要熟悉学情因材施教,具体问题对症下药,让学生道德教育工作扎实有效。教学过程中,教师更要关注“问题学生”,及时地搜寻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巧用和活用部编教材对学生的心理疏导,通过教育、疏导和启示,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

巧用和活用部编教材,渗透集体主义,坚持学生道德教育的价值取向。学生道德教育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和个性发展,把集体发展和个人诉求有机地结合,这是部编教材编写的理念之一,也是学生道德教育的基础和条件。因此,部编教材的内容教学要求教师渗透集体主义教育,调动学生主动参与集体活动,引导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实现道德发展。如开展品德教育结对子、“一帮一”活动,带动学生转变品德行为。

巧用和活用部编教材,寻求学生道德教育的新思路。教师要依托部编教材,积极地探究创新学生道德教育的内容、方法和途径。活用部编教材落实学生道德教育,科学教育和灵活教育是成效保证。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的思想教育落地有声,让学生的道德教育真正入脑入心。活用部编教材让学生的道德教育变成主动教育,良性循环是学生道德教育成效的关键,有效落实“德育创新”。巧用部编教材,使道德教育贴近学生生活、反映生活和融入生活,帮助学生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难题。

巧用和活用部编教材,要挖掘传统教育精华,巧设时机渗透学生美德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意识,引导学生按照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原则、伦理规范思考,完善自我道德选择。教师要把学生的道德倾向,适当而巧妙地与其他学科内容和活动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合理渗透,做到“润物细无声”,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学生。

巧用和活用部编教材,培养学生的道德教育,教师的榜样作用是重要基础。培育学生的道德教育要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有机地结合正反两面教育,共性与特殊教育相融合,把道德教育寓于生活小节,坚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未成年人原则,做到知行统一和放管结合,切实落实学生道德教育的成效。课堂教学是实施学生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学生道德教育要紧扣学生的需要和生活,参照现实社会的多样性,让道德教育触及学生的心灵。

巧用和活用部编教材,要让学生道德教育内容充满魅力。课堂教育是影响学生思想的主要途径和渠道。因此,要挖掘部编教材充实内容和丰富思想,要把道德教育落到实处。学生道德教育要言之有物,教师要积极挖掘教材的思想内容,真正地发挥部编教材潜在的道德教育价值。部编教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文本内容深挖蕴含其中的思想精华,寓道德教育于教学和课外活动中,构建符合时代特点的道德教育。

巧用和活用部编教材,搭建学生道德发展和实践的平台。部编教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搭建学生的道德实践平台,发挥和提升学生的学习激情和综合素质。在部编教材教学中渗透学生道德教育,要课堂明理、课外导行。教师要有意识地抓住教育时机,丰富学生主动道德教育实践。

巧用和活用部编教材设计德育实践活动课,创新学生道德教育途径。德育实践活动课是主题班会的补充和延续,凸显课程的实践和活动性,讲求道德教育的实效。德育实践活动课要有主题,是学生自我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道德学习活动的课程形式,是实施学生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德育实践活动课强调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悟,促使学生的道德成长和完善。

巧用和活用部编教材,要凸显学生道德的教育成效。教育性是部编教材的本质特征,所以巧用和活用部编教材实施学生道德教育的目标要明确,教育主题要旗帜鲜明。

巧用和活用部编教材,要求课堂教学设计要丰富,要将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国情教育等内容有机地融合其中。落实教育目标要通过教师的课程设计与学生的体验、活动和思考,最終达到道德教育了无痕迹。

巧用和活用部编教材,落实学生道德教育要科学。学生道德教育要科学,要巧妙地设计德育实践的活动环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学生道德教育设计要有层次,活动安排和内容选择要有区别,不能千篇一律。

巧用和活用部编教材,环节设计要科学,活动安排要科学,内容选择要科学,教师引导要正确。

巧用和活用部编教材,落实学生道德教育要以学生为中心。学生道德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体现学生的自觉和自主参与,给予学生充分的发挥和展示。

巧用和活用部编教材,教师要准确地把握课堂的主题和方向,为学生创设自主设计和组织创新的活动空间,激起学生的感悟和思考。

巧用和活用部编教材,落实学生道德教育,要促使学生自我体验、自我评价、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成长和自我发展。营造开放的课堂教学环境,促进师生、生生互动交流、撞击和对接,促使学生内化德育。

巧用和活用部编教材,落实学生道德教育要以情境为中心,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部编教材的内容设置重视情境熏陶,强调学生通过情境去体验—反思—感悟—觉醒,有效地“生成”自我道德体验。恰如其分的情境设计促使学生去探索,丰富学生情感体验。学生的生活是情境设计的内容源泉,是学生有效思考的基础。

巧用和活用部编教材,落实学生道德教育要以活动为中心,丰富学生的道德实践。实践是学生道德的教育终极目的,也是部编教材的编制特色。部编教材的巧用和活用,要促使学生在生活和社会实践中获得新的感知与体验。学生丰富的道德教育实践,促使学生思考人生和追求生活的价值。因此,教师要把社会、生活和大自然引入课堂,通过活动搭建学生道德教育的体验平台,最终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巧用和活用部编教材,落实学生道德教育,教师要作为学习者共同参与学生的活动。

巧用和活用部编教材,落实学生的道德教育,要和学校的整体建设思路相统一。要让学生的道德教育目标一以贯之,教育内容循序渐进。

巧用和活用部编教材,落实学生道德教育要系列化,要重视学生道德教育的后续活动,巧用追踪教育巩固学生道德教育成果,课后关注学生反馈,以此为契机继续引导教育学生,促进学生行动表现。

参考文献

[1]王云.活用部编历史教材的图片资料,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7(48).

[2]张奎彦.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育大学生过硬的思想道德品质[J].知识—力量,2018(24).

作者:刘婕

第2篇:道德与法治部编教材培训心得(张栋)

《道德与法治》部编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长宁镇下鲍学校 张栋

2017年9月14日,我如期参加了部编教材初中《道德与法治》网络培训会。培训老师陈英和金利就这次部编教材的总体设计编写理念、教材呈现方式及其意图、编写原则、教材特点、教材亮点、教材结构等都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讲解。以全新的教学理念、生动的案例、德育为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使我们对统编教材有了一个多方位、多维度的认知。鼓励学生活动的实践性展现,服务社会的理念,都给培训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新理念会激发出创新的火花将在我今后的教学中逐一绽放。

本次培训让我感受到了新课标理念的新变化:1.强化了中国特色。渗透核心价值体系,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了我国基础教育的优势。2.突出了时代特征。强调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体现现代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新成果,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3.体现了国际视野。在课程理念、知识观、学习观、课程评价、课程文化等方面既立足中国国情,有顺应国际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

一、新教材更加人性化,贴近学生的实际,更加贴近社会,贴近生活。

二、新教材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充分挖掘学生资源以及充分挖掘社会资源。

三、新教材使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得到发展,师生的互动、生生的互动更加丰富。

四、新教材促进任课教师善于学习、广泛汲取,合理利用教材现有教育资源与合理扩充。结合新课程的特点,加强学生活动设计与研究,教学中努力创设宽松、愉悦、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吸引学生参与。

五、促使任课教师不断深入钻研教材,读出教材的本意和新意, 把握教材的精髓和难点,把教材内化为自己的东西,突出教材的基础性地位和主干性作用,超越教材的前提是源于教材,必须对教材有全面准确的理解,真正弄清楚教材的本义,尊重教材的价值取向。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落实新课标,才能进行高效的课堂教学。

第3篇:初中道德与法治部编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2018年9月31日,我参加了县教研室组织的部颁新编初中道德与法治科目教材的培训。此次培训围绕着“同祖国和时代共成长,做自信的中国人”这一主题展开。培训老师就这次部编教材的编写思路、教材内容及其编写意图、编写原则、教材特点、教材结构等都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讲解。以全新的教学理念、生动的案例,给培训的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新理念会激发出创新的火花将在我今后的教学中逐一绽放。

本次培训让我感受到了新课标理念的新变化:1.强化了中国特色。渗透核心价值体系,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了我国基础教育的优势。2.突出了时代特征。强调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体现现代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新成果,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3.体现了国际视野。在课程理念、知识观、学习观、课程评价、课程文化等方面既立足中国国情,有顺应国际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

一、新教材更加人性化,贴近学生的实际,更加贴近社会,贴近生活。

二、新教材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充分挖掘学生资源以及充分挖掘社会资源。

三、新教材使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得到发展,师生的互动、生生的互动更加丰富。

四、新教材促进任课教师善于学习、广泛汲取,合理利用教材现有教育资源与合理扩充。结合新课程的特点,加强学生活动设计与研究,教学中努力创设宽松、愉悦、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吸引学生参与。

五、促使任课教师不断深入钻研教材,读出教材的本意和新意, 把握教材的精髓和难点,把教材内化为自己的东西,突出教材的基础性地位和主干性作用,超越教材的前提是源于教材,必须对教材有全面准确的理解,真正弄清楚教材的本义,尊重教材的价值取向。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落实新课标,才能进行高效的课堂教学。

第4篇:2017-2018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上册 第3单元 测试卷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测试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60分) 第Ⅰ卷 (选择题 共34分) 下列各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你选出并填写在相应位置。(本卷共17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

1.“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A) A.老师是社会上最高贵的职业 B.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C.老师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

D.老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使命,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

2.我们班的语文老师幽默风趣、平易近人,数学老师教学严谨、不苟言笑,历史老师知识渊博、见解独到„„面对这些风格不同的老师,我们应该(D) ①承认老师之间的差异,接纳每位老师的不同

②尊重老师的“不同”,更深入地了解老师

③善于发现不同风格老师的优点

④试着主动和不同风格的老师交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中国有尊师重道的悠久传统,古代就有“人有三尊,君、父、师”的说法。我们之所以要尊敬教师,是因为(D) ①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 ②教师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确规定了教师的资格、任用、培养和培训等要求 ④教师在我们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4.“长大后,才知道那间教室,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块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歌词告诉我们(D) A.老师只是我们心灵的保健医生 B.对老师的话应完全言听计从 C.老师的工作对我们无关紧要 D.应由衷地感激老师,尊重老师

5.对漫画《教师地位》理解不正确的是(D) A.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递者,值得社会尊敬

B.尊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全社会在提倡尊师 C.发展教育事业,需要尊重老师,提高教师地位 D.尊师重教只是空中楼阁,可望不可即

6.在“老师,我想对您说”活动中,下列同学的表现可取的是(B) A.小丽因害怕老师而对老师敬而远之

B.小军主动、诚恳地与老师进行思想、感情上的交流 C.面对老师的关心,小田对自己的烦恼避而不谈

D.小强觉得和老师没有共同语言,所以借故不参加活动

7.被老师批评是大部分人都经历过的,那么对待老师的批评,作为学生的我们应该(A) A.把批评作为关心、提醒和劝诫,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B.与老师当面争执、顶撞

C.不管什么场合及时向老师说明情况 D.认为没什么大不了,继续我行我素 8.“我的家庭真可爱,美丽清洁又安详,兄弟姐妹都和气,父亲母亲都健康。虽然没有好花园,月季凤仙常飘香;虽然没有大厅堂,冬天温暖夏天凉。可爱的家庭呀!我不能离开你,你的恩惠比天长。”歌曲《我的家庭真可爱》道出了家庭中最重要的是(C) A.家中有兄弟姐妹

B.家中有父亲母亲

C.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

D.家中有优越的生活条件

9.母亲是我们人生中的第一位老师,她辛辛苦苦地抚养我们长大,默默地奉献着无私的爱,温暖着我们的心,教我们如何做人,学会生活。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母亲节。作为子女,我们应该为母亲准备些什么呢?对如图两幅漫画分析正确的有(C)

①孝敬父母就是体谅父母,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 ②认真学习,体现了感恩父母 ③两幅漫画都是孝敬父母的表现 ④孝敬父母就要从现在开始,用行动表达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0.对图中的“食客”,最恰当的劝告应是孝敬父母(C)

“食客”准备着

A.最重要的是敬重

B.不能只是常回家看看 C.应落实到具体行动上

D.要付出时间和感情

11.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下列句子能反映子女对父母感激之情的是(C)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C.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D.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12.“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从此不知你心中苦与乐!”这句赞颂母爱的歌词,传达了父母对子女的爱。关于亲情之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①他们给了我们生命

②父母爱子女就要满足子女的一切要求

③他们为我们的生活操劳

④他们是我们成长的陪伴者和见证者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3.小时候,我们都很乖,对父母依附、崇拜。进入初中后,我们和父母的关系会发生变化,具体表现在(D) ①父母已经不爱我们了 ②希望父母像对待成人一样尊重我们 ③父母不再关心我们了 ④面对父母的信任和放手,期望得到更多关注和呵护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14.亲情片《网络妈妈》上映时,不少观众都是边看电影边流泪。许多家长看完这部影片后认为,《网络妈妈》让他们学会了如何与孩子沟通。有些孩子坦言,以后一定会多与父母沟通,并表示要孝敬父母。多与父母沟通(D) ①能及时交流彼此的愿望和看法

②可加深亲子间的爱

③可以使我们的学习成绩迅速提高

④是亲子间爱的润滑剂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5.随着社会历史的演进,现代家庭的结构、规模、观念等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家庭成员的交流、沟通方式发生了变化 B.家庭关系越来越简单 C.家庭氛围更加专制 D.家庭变得起来越小

16.现代家庭氛围是越来越平等、民主。下列不属于现代家庭生活重要内容的是(B) A.探讨社会和人生问题

B.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为家攒钱 C.创建学习型家庭 D.积极参与社区活动

17.有调查显示:在当今家庭生活中,最令母亲焦虑的是孩子不听话。为了缓解这一现象,你认为做子女的应当(A) ①遇事主动与父母商量,聆听父母建议 ②理解父母,和父母有效交流和沟通 ③对父母的话绝对服从 ④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家庭发展中的问题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26分) 18.(6分)总书记在谈到教师职业时强调,教师重要,就在于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

(1)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教师这一职业的认识。(4分) ①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②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着教书育人的使命。③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担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

(2)时代在发展,教师应与时代共进步。请你写出心目中的好老师的基本标准。(2分) 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

19.(10分)“母亲”这个词简单而又伟大,它饱含着希望、爱戴以及人类心灵中所能包容的一切温柔、甘美和甜蜜。母亲,她就是生活中的一切。

帮妈妈做家务

给妈妈洗脚

(1)图中的做法体现了中华民族哪一种传统美德?(2分) 孝亲敬长。

(2)我们为什么要继承和发扬这种优良传统?(5分) 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律义务。

(3)作为中学生,我们如何继承这一传统美德?(3分) ①从现在开始,孝敬双亲长辈。听取双亲长辈的意见和教导;与双亲长辈保持亲近、融洽的关系,倾听他人的心声;知恩、感恩,用行动表达感恩之情。②认真学习,不辜负父母的期望;了解双亲长辈的喜好,体谅他们的辛劳,平日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20.(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小明的家是个温馨和谐的三口之家。小明家有着博学多才的爸爸,多愁善感的妈妈,活泼可爱的小明。“娱乐总动员”是邻居给他们家起的称号,说起这个还有段来历呢!因为小明家的成员个个都喜欢组织娱乐游戏来玩,那时候爸爸妈妈就会像小孩子一样嘻嘻哈哈。

(1)你怎么看待小明的家? (2分) 小明的家和谐、温馨,具有现代家庭的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现代家庭具有怎样的特点。(5分) ①家庭越来越小,家庭关系也越来越简单,从过去儿孙满堂的大家庭,到今天家庭不断趋向小型化。②随着人口的迁移和流动、现代沟通手段的丰富,家庭成员的交流、沟通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③家庭氛围越来越平等、民主。关心世界和国家大事,探讨社会和人生问题,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创建学习型家庭,参与社区活动,这些已成为现代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

(3)为构建和谐家庭,我们能做些什么?(3分) ①相互理解、信任、体谅和包容;②发生矛盾和冲突时,进行有效地交流和沟通:③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家庭发展中的问题,让亲情更浓。

第5篇:部编本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教法培训

——让儿童生命更精彩

2017年9月6日,我和侯老师骑行半个多小时赶到惠济区开元路小学参加惠济区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教法培训会。作为一名新老师,第一次有幸参加这样的教材教法培训,异常期待。培训会上,教研室老师从立德树人的总目标要求出发,依次解读课程、理解教材。三个小时,收获颇多,下面结合我将结合低年级学情和教材的认识,谈下心得体会。

一、对小学一年级学生心理状态的分析

一年级的小朋友对小学生活既新鲜又不太习惯,因而一时难以适应,他们好奇、好动、喜欢模仿,但是很难做到专心听讲,特别信任老师,思维方面有直观、具体、形象等特点。如何让学生尽快适应校园生活,培养良好习惯、培养学习兴趣等,引导学生怎样愉快地学习以及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是主要任务。

二、对统编本《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理解与认识

(一)关注儿童生活

教材以培养儿童良好品德、行为习惯和道德素养为核心,关注儿童生活、把道德教育和现实生活相融合,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健康发展。

(二)强调法治教育

学生从课本中能学会守法、树立规则和公民意识、学会做事、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学习,让自己努力从适应制度走向自理、自律、自觉、自主。德润心灵,法护成长,相信这不仅仅是教育理念的创新更多地落实到我们一线教师的课堂之中。

三、对接下来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注重引导学生在活动中领悟 低年段儿童还没形成自觉的生活反思意识,在生活情境中对道德意义的即时性理解与领悟还有待形成。因此,教材通过“绘本还原情景”、“辨析栏”、“讨论栏”、朗朗上口的“儿歌童谣”等多样的活动栏目,设计了多样的现场体验活动。目的是通过典型活动的设计,帮助他们逐步形成在活动中发现道理与道德意义的敏感性与能力。如:本册第1课中的好友大搜索,第6课的《课间十分钟》,第9课的《玩得真开心》,第15课《快乐过新年》,第16课的《新年的礼物》等活动环节的设计,都是引导儿童学会发现生活中的意义。

二、注重引导学生在反思中进步

教材创造性地加入“绘本故事”,通过图示的方式,选取的主要是接近日常生活中好儿童的榜样;如第1课《我是小学生啦》,第2课的《校园生活真快乐》,引导学生在阅读文本中学习行为的正确示范表达自己所悟的道理。在榜样学习中,会出现正面人物与反面人物,它也包括着一种反思与批判的引导。最典型的是教材中的辨析栏目,通常都会包含正反两方面的做法,我们可以回到学生的现实生活中,结合本班学生日常生活的实际情况,展示给他们一些容易混淆的例子,引导学生进行批判反思。逐步养成自觉的道德分辨意识。

总之,在实际教学中,我将会认真、细致地与教材编写者进行对话,真正领悟编者的设计意图,做到正确、全面解读教材,并在此基础上去思考如何展开自己的课堂教学。我认为我更有责任让孩子们爱上《道德与法治》这一门课,让孩子们在快乐学习中,深埋下良好品质和法治素养的种子,让这门课程真正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第6篇:2016部编本道德与法治新教材学习

2016年部编本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学习心得体会

2016年10月17日,我参加了部编本新教材培训,通过培训让我对新教材有了更深的理解。回来后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重新翻阅教材,认真思考了如何利用好教材有效的教学。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的小朋友刚刚入学,在情感态度、行为习惯方面都很幼稚,希望通过本册教学,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二、教材分析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教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

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

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

为切实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中以教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以“预成的学习结果”为核心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习的刻板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因此,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三、教学总要求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因此本册教材是培养儿童能够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四、各单元要求

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

1、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小学生了,要开开心心上学。

2、帮助学生熟悉学校环境,让学生学会交际,懂得交新朋友。 第二单元:校园生活真快乐

1、帮助学生熟悉和适应学校生活。

2、让学生意识到在校园里要讲礼貌、守秩序,遵守学校生活常规。

3、让学生体验学校生活带来的乐趣,喜欢上学。

第三单元:家中的安全与健康

1、让学生初步认识到自己作为家庭一员的责任,要学会自理,还应该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让学生认识到在学校在家一个样,诚实、有礼貌,能为家庭带来欢乐。

2、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养成坚持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的行为习惯。通过学习做不会做的事情,培养学生做事用心、不怕困难、持之以恒的品质。

3.、让学生体会到父母长辈对自己的关爱,体会家庭生活的幸福;能用自己的方式孝亲敬长,向长辈表达自己的爱、自己的心意,从而学会感谢他人、关爱他人。

第四单元:天气虽冷有温暖

1、体验冬季生活的快乐,增强体质,锻炼意志。

2、主动观察、发现冬季的特征,养成探究的习惯,获得有关知识。

3、意识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员,主动参与新年的集体活动。

4、了解冬季保健的知识养成良好、健康的生活。

五、教学措施

1、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

2、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运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地培养儿童的品德儿童的好奇心,引导儿童探索的欲望。

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本地区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收到课程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突破性。

滨海实验小学

李青

第7篇:部编教材网络培训会小学《道德与法治》心得体会

2016部编教材网络培训会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习心得体会

2016年10月17日,钱桥镇中心学校组织我们一年级的《道德与法治》教师参加了2016部编教材小学《道德与法治》的网络培训会。此次培训有两个内容:一是由部编《道德与法治》教材核心作者方丽敏老师讲述的《德与法融合,教与学互动》,这是对部编《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材系统解读与解析。二是安子琴老师讲解的《显学科特色,助力学生成长》,因为方老师是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道德与法治(品德与生活)研修员,所以她这里主要是针对部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研究这一块进行讲述分析的。通过这次的培训学习,我收获颇多。

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编写是按儿童的生活路径,以儿童的成长与发展的生活逻辑为核心设计的。教材中的主体是儿童,教材的内容是儿童的生活。教材关注一年级学生的整体成长、生活;了解学校生活的两个主体生活方式;学会玩,并且有意义地玩;学会主动思考,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有想法的参与学习。整本教材洋溢着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从多元的生活世界,力图体现多元、开放、平等、包容的价值观。新教材具备了以儿童的生活视角和路径,形成生活内容和教学相统一的叙事逻辑,教材力图体现和谐与温暖的情怀,体现着人与人、人与自然 、人与社会之间和谐与温暖的关系。学生从课本中能学会守法、树立规 则和公民意识、学会做事、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学习,让自己努力从适应制度走向自理、自律、自觉、自主。

新教材中没有了说教性的内容,各册设计了相对集中的教育主题,呈现方式体现了儿童的审美需求,突出趣味性,有些还渗入了一些绘本图画和内容,激发了学生们的想象力和思考,力求从生活中的小事中渗透法制教育。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好的道德实例和现实需求的法治知识,也应和学生一起解读、分析,更要带学生们走出教室,走进社会,观察、思考、感悟、实践。面对新教材,我们要多思考,多研究,做一名研究型、反思型的教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书育人,做一位有眼光、有底蕴、有情怀的教育者,用德浸润和温暖儿童心灵,用法呵护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培训中,专家老师指出了新旧教材之间在编制理念、结构和内容的不同,分析、展示了大量的教学案例,为我们一线的小学思品老师们解决了拿到新教材时的诸多困惑,为教师们充分利用教材和使用教材起到了引路作用。培训结束后,我立马返回到教学工作岗位上,想着要尽快将培训收获转化为教学实践,用新的教学理念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上一篇:hr上半年工作总结下一篇:卫生部办公厅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