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上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2024-09-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二上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共9篇)

二上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篇1

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总目标(教学内容)二 年级第 三 册教学计划2018—2019 学第一学期1.通过第一单元《我们的节假日》的教学,不仅让孩子们关注身边最常见的传统 节日,感受节日的气氛,感受美好的生活和浓浓的亲情,而且还通过延伸、拓展 学习,让孩子们了解源远流长的祖国传统节日,关注祖国大家庭其它民族的一些 民俗、传统礼仪、积极的民间文化等,集中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建立起核心 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的精神链条。

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相结合,2.通过第二单元《我们的班级》的教学,帮助孩子们建立集体观念,学习做小主 人,自己的班级自己爱,自己的班级自己管,班级生活规则大家定、齐遵守,从 而培养孩子们初步的集体意识和自主管理意识、责任意识。

3.通过第三单元《我们的公共场所》的教学,引导孩子们在社会生活中养成遵守 秩序,爱护环境、爱护公共设施等良好行为习惯,学习做一个文明的小公民。

渗 透《环境保护法》、《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制教育。

4.通过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的教学,让孩子们爱祖国从爱自己的家乡做 起,了解家乡的美丽山水、丰

富物产,认识为家乡作出贡献的可亲可敬的人们,为伟大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而骄傲自豪。

教学重点 设置一个个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引领置身其中的儿童在四个生活方面学习、活动、提升,将道德教育、法治教育与儿童的生活有机融合,引导儿童形成内化 的道德品质,感知生活中的法、身边的法,培育规则意识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

教学难点 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 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学生情况分析 本年级学生共 143 人,其中男生 79 人,女生 64 人。

三个班的孩子经过一 年的学习后基本懂得了学校生活规则,初步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多数学生文明有礼貌,能遵守课堂学习规定,能积极学习,能安全健康地学习生 活。

还有少数学生比较顽皮,自我控制能力差,在课堂上、集体活动中不能很好 地约束自己,甚至个别孩子有模仿社会上不良言行的现象。

三个班的孩子还是有 些差别,一班的孩子较为活泼顽皮,二班的孩子纪律意识强一些,三班的孩子特 别聪明。

因此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现有情况调整教学,有不同的方法开展教学,激励所有孩子努力学习。

第一单元教学目标:(第 1—4 课)我们的节假日 1.知道暑假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收获是很多的;引导学生交流暑期有趣的事情和 内心感受,发展学生的思维。

2.懂得周末的意义,愿意有计划有目的的安排周末;知道要合理安排时间,培养 时效观念。

3.知道我国的国庆日的由来;尝试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4.了解中秋节的有关习俗,进一步认识中秋;知道秋天里的其他传统节日。

理解 中秋团圆的内涵,珍爱亲情;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积极、愉快地生活。

教学重点: 1.知道暑假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收获是很多的;引导学生交流暑期有趣的事情和 内心感受,发展学生的思维。

2.懂得周末的意义,愿意有计划有目的的安排周末。

3.知道我国的国庆日的由来;尝试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4.了解中秋节的有关习俗,进一步认识中秋;知道秋天里的其他传统节日。

教学难点: 1.导学生交流暑期有趣的事情和内心感受,发展学生的思维。

2.知道要合理安排时间,培养时效观念 3.尝试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第二单元教学目标:(第 5—8 课)我们的班级 1.知道班级就像一个温暖的家庭;了解班级生活中团结友爱的同学们。

2.知道班级生活处处有规则;明白遵守规则的重要性,通过与班级同学合作制定班 级公约,树立遵守规则意识,自觉遵守班规、校规,学会做个讲文明、有教养的人。

3.知道值日的内容;了解做值日生的一些具体方法,学做值日生;形成学生愿意做 好值日工作,认真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的态度。

4.认识到教室是靠大家共同营造的学习环境;掌握一些参与班级环境创设的技能。

主动地参与学习环境的创设;形成初步的团结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1.在活动中认识同学,了解集体,热爱集体,体验在集体中的乐趣;增强自己喜 爱班级的情感。

2.了解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必须遵守的规章制度,初步树立规则意识、建立班级公 约。

3.知道值日的内容;知道当好值日生是爱劳动、爱集体的表现。

4.了解课文中的学生是如何装扮自己的教室的,激发装扮自己教室的兴趣。

教学难点: 1.学会与同学之间相处的融洽,关爱同学。

2.树立遵守规则意识,自觉遵守班规、校规,学会做个讲文明、有教养的人。

3.培养学生愿意做好值日工作,热爱班集体,愿意为班级的荣誉做出自己的努力 的态度。

4.掌握一些参与班级环境布置的技能。

第三单元教学目标:(第 9—12 课)我们在公共场所 1.使学生知道学校的课桌椅和各种设备都是公共财物,来之不易;引导学生养成爱 护公共设施的良好习惯。

2.了解中小学生守则里提倡我们要保持公共卫生;初步知道我们不应该乱扔垃圾 和树立保护身边环境的意识,并在生活中身体力行。

3.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帮助学生了解排队的基本行为规则;在活动中体验集体排 队的快乐,懂得遵守排队的规则。

4.在通过情景创设、故事交流等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时候应该小点儿声,逐 步养成文明的说话习惯。

自觉在公共场合说话小声,不影响其他人。

教学重点: 1.使学生知道学校的课桌椅和各种设备都是公共财物,来之不易。

2.了解中小学生守则里提倡我们要保持公共卫生;初步知道我们不应该乱扔垃圾 和树立保护身边环境的意识,并在生活中身体力行。

3.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帮助学生了解排队的基本行为规则; 4.在通过情景创设、故事交流等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时候应该小点儿声,逐 步养成文明的说话习惯。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养成爱护公共设施的良好习惯。

2.懂得合理妥善处理垃圾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3.在活动中体验集体排队的快乐,懂得遵守排队的规则。

4.自觉在公共场合说话小声,不影响其他人。

第四单元教学目标:(第 13—16 课)我们生活的地方 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 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了解家乡的物产,并为之自豪;能运用调查、采访等方法收集家乡物产及有关 的资料,并能在众多的物产中找

出本地的物产;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3.体会家乡人的可亲可敬;能用不同的方式感谢帮助我们的家乡人。

在认识和了 解中,激发学生对家乡人的感激和敬佩之情,并初步树立做有责任感的家乡人意 识。

了解家乡优秀人物作出的贡献,激发对家乡人由衷的敬佩和热爱之情。

4.了解家乡的变化,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

为家乡发生巨大的变化而自豪,激发 学生产生为家乡做贡献的愿望。

教学重点: 1.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2.了解家乡的物产,并为之自豪。

3.体会家乡人的可亲可敬;能用不同的方式感谢帮助我们的家乡人。

在认识和了 解中,激发学生对家乡人的感激和敬佩之情,并初步树立做有责任感的家乡人意 识。

4.解家乡的变化,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

教学难点: 1.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3.在认识和了解中,激发学生对家乡人的感激和敬佩之情,并初步树立做有责任 感的家乡人意识。

二上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篇2

关键词:“法治中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问题

一、“法治中国”视阈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问题研究的必要性

1. 符合党中央要求的需要。

2014年10月23日,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召开, 在中国法治建设史上镌刻下闪光的历史标注。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这是党中央对建设法治中国提出的明确要求。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在“法治中国”视阈下的教学问题研究, 有助于增强法治中国建设, 符合党中央对法治中国建设要求的需要。

2. 增强大学生法治观念的需要。

近年来, 一些大学生的法治观念淡薄, 是法律的门外汉。而作为培养大学生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重要渠道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 是帮助高校大学生学习宪法法律建设法治体系、树立法治观念尊重法律权威, 行使法律权利履行法律义务的重要手段。在法治观念不断增强的中国, 作为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 大学生必须以强有力的法律武器武装自己。在保护自己的同时, 用法治观念不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出力。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在“法治中国”视阈下的教学问题研究, 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增强大学生法治观念。

3.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用科学的理论武器来武装高校大学生, 使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对提高思想政治素养、道德水平及强化法律知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程, 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在“法治中国”视阈下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问题研究, 有助于增强高校大学生的法律知识, 增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4. 改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需要。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作为帮助大学生提高道德修养、增强法律意识,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渠道, 必须肩负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职责。然而, 在新发展、新形势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不断呈现出问题, 无论是在教学内容上, 还是在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各方面, 都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近年来,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在教学问题上不断进行调整和改正, 比如在教材内容上面, 分别于2013年和2015年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材进行修订。2015年的修订版关于法制教育的内容扩展到三章, 比2013年的修订版多一个章节。虽然不断进行调整和改正, 但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还存在许多不足。在“法治中国”视阈下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问题研究, 在一定程度上能改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

二、“法治中国”视阈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问题

目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具体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问题: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具有局限性。

一方面, 部分学生在进入学校接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后, 对课程认识不够, 认为该课程的道德修养的教学内容与初中、高中的学习知识有重叠之处, 表示这门课程可有可无, 经常出现经常逃课的现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05方案”之后形成的, 该教材将《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门课程进行的有机统一, 分为“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两部分, “法律基础”部分编排在教材的第六章之后。因此, 部分经常旷课逃课的学生未能接触到法律知识的教学内容。另外, 部分教师在课堂上照本宣科, 使得学生对该课程失去兴趣。部分教师不敢直视学生所关注的社会问题和现象, 对于一些问题“蜻蜓点水”浅尝辄止, 缺乏系统的正确分析。这种对于学生关心的不讲, 学生易混乱的讲不清的教学方式, 易导致学生的逆反厌学心理。

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方法形式单一, 实践环节薄弱。

目前高校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方法形式单一, 依旧采用“我讲你听”的填鸭式灌输方法。课堂教学模式单一, 教师始终处于主动讲课的地位, 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 师生之间鲜有沟通、交流和互动。教师不注重教学的模式和方法, 这种满堂灌的灌输式的教学, 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更有甚者会导致学生产生疲劳而出现玩手机、讲小话、打瞌睡的现象。再加之法律知识的学习需要“内化”与“外化”共同起作用, 需要理论与实践地有机结合, 这种缺乏课堂讨论、案例讲解、缺乏社会实践的一味课堂灌输, 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课堂规模大。

由于近年来高校扩招, 导致部分高校出现教师资源紧张的现象, 为缓解该现状, 对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一全校公共课, 部分高校采取合班上课的方式。虽然合班上课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教师资源和基础设施短缺的难题, 但是不利于课堂教学。所谓合班, 即一个教室将出现一二百, 甚至二三百个学生, 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在同一教室上课。面对这一庞大的队伍, 教师要有效地进行沟通交流并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是困难的。

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考核方式单一化。

目前该课程的主要考核方式是以平时表现加期末小论文成绩或者考查分数作为最后的总成绩。《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 目的是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提高其思想政治素养、道德水平, 强化法律知识。这种课程的性质表明用简单的考试分数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是不恰当的, 不论学生自身个人发展和能力素养提高多少, 其效果都无法用笔试分数来量化判断。况且采用合班上课, 学生众多, 导致教师平时考勤只能采取抽查的方式, 不可避免地给部分不爱学习的学生带来旷课的便利。期末的小论文考试方式也给部分旷课的学生及平时写作功底不错的学生带来可乘之机。

三、“法治中国”视阈下改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对策

1. 增强法治观念, 重视法制教育。

我国存在“中国式过马路”的现象, 对于交通规则, 其实每个人都知道, 那为什么还要冒着风险, 违背这一交通规则呢?此种“中国式过马路”折射出了人们规则意识的淡薄和法治观念的缺失。“法治中国”的提出, 要求全社会大力弘扬法治精神, 增强全面法治观念, 只有这样, 才能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打下坚实基础, 更好地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法治中国”视阈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改进, 前提就是增强法治观念, 重视法制教育。一方面以提升学生法治观念为重点, 引导学生遵守规范, 认同法律精神, 服从法律权威, 具有法治观念, 时刻树立“一切行为要以法律为准绳”的思想。另一方面发动一切能够发动的力量重视学生的法制教育, 即以学校教育作为主体地位的同时, 联系并配合家庭和社会等各个方面力量进行法制教育, 使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 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法制教育的合力。

2. 强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内容。

课堂作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主阵地, 强化课堂教学内容对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强化学生法治观念是非常有帮助的。一要增强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即随着时代的进步, 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应保持与时俱进性。“法律基础”部分, 通过具有时代发展的法律相关问题阐述分析, 打开学生的视野, 使学生接受社会新的变化、新的思想和新的挑战, 使其用活力来感召社会, 用更加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来坚持依法治国的信念。二要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即在继续坚持法律基础理论教育的同时, 应加强学生对国家宪法的了解, 以及在掌握法律权利和义务的同时, 扩展对学生相关法律知识的教育。三要增强教学内容的实践价值。加强“法律基础”知识教学内容的实践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 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以及学习效果。

3. 丰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方法。

合理的教育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 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改变填鸭式的灌输方式, 使学生由被动消极为主动积极的学习, 增加启发式教学, 逐渐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具体有以下几种方法:

案例教学法, 是目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运用得较多的一种方法, 教师为学生选择与理论知识点相关的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讲解, 在理论说教中加入一定的案例。“法律基础”部分, 通过以典型的法律相关案例为中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使学生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学习兴趣, 在接受法律理论知识的同时, 理解社会实践, 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在之后学生遇到法律相关问题时能正确地处理。

讨论教学法, 是指在教师的主导下, 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形成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讨论教学法使得学生参与课堂讨论, 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法律基础”部分教师在法律理论知识的讲解过程中, 结合学生关心的、社会典型的、具有争议的法律相关热点, 展开讨论式教学, 在学生的积极参与过程中, 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实践教学法, 即通过深入社会现实进行学习探讨的教学方法。通过实践教学法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法律理论知识的认识和掌握。通过实践, 使得学生在社会现实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践教学时, 首先做好学生的心理指导, 做好学生的前期方案准备工作。其次做好实践教学的过程管理,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并适时给予指导。最后做好实践教学的后期总结工作, 将实践教学过程中的资料进行整理总结, 比如运用了哪些法律知识等, 适时鼓励表扬。在依法治国的现实社会, 让学生通过实践教学, 有助于学生在掌握正确地法治观念后正确地处理相关问题。

4. 改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考核方式。

改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考核方式, 可以有力地强化教学效果。“法律基础”部分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法治观念, 树立法律意识, 掌握一定的法律常识, 并能运用一定的法律理论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在考核方式上, 传统的平时考勤加期末小论文或者期末考卷方式, 以分数论学生的学习高低, 在一定程度上并不能真正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科学的考核方式应在对教学效果作出正确真实反映的同时,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期末考试不能作为唯一评判学生学习效果的手段, 必须改进考核方式, 增强考核力度, 包括学生的到课考勤、课堂讨论参与、案例分析参与, 以及实践教学方面的参与表现。

参考文献

[1]王紫零.从“依法治国”到“法治中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法治解读[J].新疆社科论坛, 2014 (2) .

[2]侯继虎.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分析及其养成机制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5 (4) .

[3]张绍平, 刘张琴.对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法制教育的再认识[J].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7 (3) .

[4]董国旺.法律基础课教学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精神的着力点[J].法制与社会, 2015 (1) .

[5]张德江.深入开展宪法宣传教育, 牢固树立宪法法律权威[J].求实, 2014 (24) .

二上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篇3

关键词:依法治国;以德治国;道德建设

江泽民同志指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把道德建设提高到治国的高度来认识,并与法制建设并列,倡导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如此完整明确的治国方略,这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立和治理国家的历史过程中还是第一次。这一理论概括,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对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治理、建设国家进行创造性理论探索的伟大成果,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性认识的总结、升华和创新。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提出,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因此,认真学习、深入贯彻这个方略,对于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特别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在全社会形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正确认识德治和法治的辩证关系

正确认识、领会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精神,并在实践中正确的贯彻执行这一治国方略,首先,必须要正确认识德治和法治的关系。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在实质上是一致的。首先,他们具有共同的经济、政治和思想基础,都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都代表了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而形成和发展的;它们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的主要任务是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其次,两者的一致性还体现在: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原则和内容,从实质上说也体现了不同层次的道德要求。如:我国有关国家机关组织法和诉讼中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要求就反映了鞠躬尽瘁为人民等共产主义道德的要求。我国《监狱法》中所规定的对罪犯实行惩罚和改造相结合,教育和劳动相结合,《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和《行政处罚法》中所规定的处罚与教育相合等政策和原则,就体现了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精神。社会主义法律和道德的一致性还体现在:遵纪守法也是社会生活中的一项基本的道德要求。这种一致性也表明,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律具有崇高的道德价值和极大的优越性。当然,这是就社会主义法律的整体或本性来说的,但在实际生活中是极为复杂的。如果党和国家的工作在指导方针上或其他方面有失误,因而导致某些法律不利于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广大人民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当然不能说这种法律还具有崇高的道德价值或极大的优越性。

再次,两者的一致性还体现在:法治和德治是两个互相联系不可或缺的治国方式。法律和道德都是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是规范人们思想行为和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不同的重要手段。法治就是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性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就是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水平。虽然法治与德治的功能、作用不同,但两者却是国家治理中两种不可或缺的方式,缺一不可,不可偏废,既不能互相替代,又不能相互割裂;法治以德治为基础,德治又需要法治的保障;法治、德治在功能、作用上相辅相成,相互渗透,互相促进,相得益彰。同时,法治和德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不仅道德问题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法律问题,法律问题同时也就可能是道德问题。历史和现实证明:法治和德治作为两种不同的治国方略,从来都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只有把法治和德治紧密结合起来,才符合治理国家的规律,才是完善的治国之道。

当然,社会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之间的一致性及其相辅相成的关系决不意味着它们之间是等同的,没有差别的。一个简单的事实是:在我国,违反法律的行为一般来说也是违反最低层次道德要求的行为,特别是犯罪行为,更是严重违反道德的行为;但不能反过来说却不能由此认为,一切违反道德的行为也就是违反法律的行为。无论是现在还是在将来,制定法律的国家机关不可能也不应该将社会主义道德的一切要求都制定在法律中。道德与法律之间仅仅是不道德行为与违法行为(一般也是不道德行为)之间,道义上的义务与法律上的义务之间,毕竟是有着严格界限的。混淆它们之间的界限一般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将违法甚至是犯罪行为,错误的当做是违反道德的行为。因而放弃就有的法律制裁;另一种是将违反道德的行为,错误的扩大为违法甚至是犯罪行为,从而加以法律上的制裁,甚至是加以刑事制裁。这两种混淆不仅在理论上是错误的,而且在实践上也是对社会主义法治的被坏。

社会主义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差异还体现:法律和统治阶级的道德虽然都代表了同一阶级意志,但法律是国家意志的形式出现的,要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制定,一经产生就具有普遍遵行的效力,并可通过一定法律程序修改或废除;道德所反映的阶级意志是以群众意识、社会舆论形式出现的,其一般产生在本阶级先进分子中,然后逐步为整个阶级甚至是整个全社会所接受,其改变和消失也是较为缓慢的,不可能由个人或者组织下令修改或者废除。法律一般是体现为国家机关制定的成文法,是条文化的,比较具体;道德一般体现在人们的意识或者社会舆论中,比较原则、抽象。法律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而道德一般仅指义务而言。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执行的,而道德则由人们的内心和社会舆论保证执行。所以人们通常说,道德与法律的区别在于前者是自律,后者是他律。

二、促进公民道德建设

中国古代思想家孟子所讲的:“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法治治身,德治治心,法治治近,德治治远,法治与德治两者不可偏废,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所以正确认识法治与德治在治理国家中的相互关系对于我们在实践中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社会主义法律的充分实现必然会提高公民的道德水平,反过来,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又必然会促进社会主义法律的实现。为此,我们在实践中必须把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以法治来促进公民道德水平的提高。在实践中,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实现公民道德水平的提高。

首先,切实加强国家司法机关的工作人员的道德建设,奠定公民道德建设的基础。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即使是制定得再好的法律,也需要合适的人正确地去执行和适用,如果一个执法者或司法工作者不具备相应的思想道德水平,法律的有效实施是难以想象的。法律是概括的,它为一般人的行为提供了一个标准或方向,而实际生活却是具体的,因此,执行和适用法律只能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也正因为如此,一个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特别是司法工作人员,如果不具备相应的道德水平,又如何能正确地理解和执行与社会主义道德紧密联系的社会主义法律呢?如果一个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特别是司法机关的工作人员,如果没有相应的道德水平,就可能滥用法律,从而影响到法律的权威,甚至会导致人们对法律丧失信心,又如何能保证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呢?

其次,通过公正执法,惩治不道德行为,可以增强全社会公民的道德意识。例如:通过依法惩处家庭暴力、虐待老人的行为,可以促进家庭美德的培育;通过打击各种商业欺诈行为,可以提高经营者的职业道德和遵守诚实信用原则的自觉性;通过实行政务公开,既可以培养政府的诚信意识和公民的监督意识,又可以强化公务人员的廉政意识。此外,具有良好法律知识和道德素养的执法人员的公正执法行为,不仅会使广大人民群众心悦诚服地遵纪守法,同时,又会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和道德水平。

再次,加强普法教育,增强全民的法律意识,促进公民道德水平的提高。公民是守法的主体,也是道德的主体。“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要有计划、有步骤、有措施地在全体公民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国际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教育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道德教育。尤其要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加强“三个代表”教育。形成为政者“为政以德”、“仁政爱民”、“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从商者“诚信无欺”;为民者“重德守法”的良好社会风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为了消除一切旧的、腐朽的道德对人民群众、特别是对青少年一代的影响,同时用新的、不同层次的道德要求教育他们,党要依靠各种国家、社会的组织以及家庭,并通过各种形式和手段,其中之一就是社会主义法律。它将清楚的教育广大人民:国家保护什么,反对什么,什么行为是合法行为,什么行为是违法行为,什么行为是正确的,什么行为是不正确的;等等。同时它也将及时的警告,也可以说是教育社会上的不稳定分子:为非作歹的行为将会得到什么法律上的后果;同样也可以说教育违法者,甚至是犯罪者:为什么他们的行为要受到法律制裁,如果他们能改恶从善,仍是有出路的。如果每一个公民都能真正的做知法、懂法、守法、护法,那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道德水平,整个民族的素质都会得到明显的改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就会取得极大的成功。

最后,加强监督检查,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制度保障。没有监督机制,就不可能使法律的实施真正落到实处,就不可能使道德建设的各项内容得到贯彻落实,也就不可能使各项规范得到社会成员共同遵守。因此,我们要依法建立健全监督机构,完善监督职能,要针对道德建设的特定任务建立一些必要的监督机构,加强监督的力度。要充分发挥以电视等为主要载体的舆论监督,及时地反映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中的各项活动的实际效果和存在的问题,对在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揭露和批评。通过大众传媒对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进行监督,是促进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的一种成效显著的方法。

当然,我们应当看到:社会主义法治和社会主义道德的建设是一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绝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我们必须运用多种手段,把提倡与反对、引导与约束结合起来,通过教育、法律等形式,把他律、自律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促进公民的道德建设,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任务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2]徐建波主编.法学家眼中的中国法治[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

[3]夏勇等主编.中国法治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篇4

1、生活性。

2、开放性。

3、活动性。

教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教材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

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一方面通过现实情境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到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得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20名,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大多数学生尊敬师长,对人有礼貌,热爱关心集体。但大多数同学都是独生子女,或多或少的有一些小毛病,部分学生对他人的尊敬、对集体荣誉的珍惜趋于表面化,为了做给别人看,行动上缺乏自主性,在处理人际关系中意识狭隘。在新的学期应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思想不断提高,自觉行动,形成良好的习惯。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健康、安全的生活。

2、培养学生愉快、积极的生活。

3、培养学生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

4、培养学生动手动脑、有创意的生活。

5、初步建立规则意识,初步理解遵守规则、公平竞争的意义与要求。

6、了解消防安全知识、基本交通规则,知晓常用公共服务电话。初步了解自然,爱护动植物,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教学措施

1、把每个学生的发展摆在第一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多唱、多听、多动、多想、多说,在实践中获得学习的愉悦和能力。

2、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泻,让他们在鼓励和赞扬声中享受成功,不断增强学习的兴趣。

3、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联系本地区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收到课程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

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日期、教学内容、课时

第一周.12~2.17、我是中国人

第二周.20~2.24、瞧我这一家

第三周.27~3.3、家庭欢乐多

第四周、3.6~3.10、学做小主人

第五周、3.13~3.17、我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第六周、3.20~3.24、牙齿怎么啦

第七周、3.27~4.1(6天)、坐立走的正确姿势

第八周、4.5~4.7(3天)、预防疾病有学问

第九周、4.10~4.14、用品人人离不开

第十周、4.17~4.21、学校设施用处大

第十一周、4.24~4.28、我是节约小能手

第十二周、5.2~5.5、爱护公物人人夸

第十三周、5.8~5.12、夏天到了

第十四周、5.15~5.19、我和星星打电话

第十五周、5.22~5.27(6天)、平安度过夏天

第十六周、5.31~6.2(3天)、开开心心过暑假

第十七周、6.5~6.9、复习

第十八周、6.12~6.16、复习

初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篇5

教学重点:正确认识校园暴力及解决办法

教学难点:解决校园暴力的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

第一框面对冲突

一、课堂导入

在家庭中,我们偶尔会与父母有一些矛盾。在校园生活中的无带上,同学之间也难免有冲突。在家庭中,我们处理得很好,在学校舞台上,相信我们同样能表现出色。

二、教学过程

1、冲突现场(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61例子)

2、冲突的后果。如果冲突处理不好,会导致:

①人际关系紧张

②造成身心伤害

③影响学习及同学之间的友谊

④严重的会受到纪律处分或者法律制裁等

3、冲突也有积极意义

①可以加深彼此的友谊

②思想上的冲突和碰撞可能带来更多的创意

③集体中的冲突可能形成一种竞争气氛,促使大家振奋精神,更加努力等

3、冲突为什么会发生(原因)

①维护自己的利益

②因为个性、观念、意见不同

③性格冲动等

第二框我们的智慧

一、化解矛盾冲突的方法

1、宽容待人

2、心理换位

3、主动道歉

4、请人调解

5、主动沟通

6、控制情绪

二、这一招很有效

民主选举班级调解委员会,其成员必备条件:

1、为人公平正直

2、在班上有一定的威信

3、主意多,做事果断

4、能明辨是非

5、做事稳重,考虑周到等

第2课时

第三框校园不容暴力

一、校园中的乌云

1、什么是校园暴力?

目前,一些学生信奉暴力决定一切,以多欺少,以大欺小,以强凌弱,这种现象就是校园暴力。

2、校园暴力的危害

校园暴力不仅给受害者的身体带来伤害,更严重的是它危害受害者的心理健康,使受害者产生不安全感,产生恐惧和焦虑。

二、这一切必须停止

校园里不应该出现黑色暴力。我们既不想成为受害者,也不应爱成为施暴者。阻止校园暴力,应该从我做起。

三、建立校园防暴系统

校园不容暴力,我们可以共同参与,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校园防暴系统,让校园内外的各种资源成为我们的保护,墙,坚决地将暴力拒之门外。

四、课后作业:校园暴力的危害有哪些?

【板书设计】

一、什么是校园暴力?

二、校园暴力的危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篇6

一、指导思想:

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适当关注儿童对未来生活的需求,把道德学习建立在真实的生活背景和丰富的情感体验之上,使之成为一种潜移默化的陶冶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挖掘生活中资源,将生活中的素材整合为教学资源,才能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打造出高效课堂,提升教学理念。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39人,其中男24人,女15人,都活泼可爱地少年,品德优良,有上进心,对学校生活充满激情,对各科文化课学习非常投入。但由于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强,知识面窄,这有待于在今后地教案中不断培养学生良好地行为习惯,通过身边地人和事,开展积极有益地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

三、教材分析:

三年级地学生还处于儿童期,这一阶段是儿童品德和社会性发展地启蒙阶段,他们刚刚进入“品德与社会”课程地学习,这一册地教育内容应当是对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打基础地教育,是学生由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向良好品德地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地自然衔接。

本册教材在“我在成长”教育主题统领之下,将学生地生活经验作为重要地教育资源,根据学生地生活实际需要和不断扩大地认知范围,用社会关系、社会活动、社会环境三条主线,贯穿个人、家庭、学校、社区(家乡)等四个不同范畴,并使四个范畴形成彼此互动地关系。

四、总目标要求:

1、发展自我意识和自我概念,形成自我认同、自我悦纳地态度,积极进行自我概念与人格地建构。

2、通过这个年龄段同学之间经常发生地各种活生生地事例,体验人与人之间地关系,发展理解,体谅他人地社会认知能力和情感倾向。

3、肯定自己和班上每个同学都有学得好地经验,体验和共享学习成功地喜悦;

4、懂得学习不仅仅是学校中地学习,学会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观察、做事进行学习,学习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初步养成多问、多想地思维习惯。

5、感知各类社会性活动中存在规则,初步体会规则地双重作用,经验规则地制定与修改过程,初步树立公民意识与民主观念。

6、知道常见地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地意义,懂得不遵守交通法规会给自己、家人、他人和公众带来伤害,树立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地意识,注意安全,平安回家。

7、学习日常生活中安全使用水、电、火、煤气等地意识,养成相应地行为习惯,远离危险,珍爱生命,健康安全地成长。

8、提高分辨能力,不上当受骗,遇事多动脑筋,学会自护自救。不迷恋游戏厅、网吧,不进入对儿童有危险、有伤害地场所,抵制不健康地生活方式,养成良好地生活习惯,爱护自己地身体和生命。

9、懂得“我”地家庭成员之间地关系(家庭结构),初步理解什么是家庭,懂得尊敬父母长辈地一些礼节。

10、体会家庭亲情,感受父母对自己地疼爱和父母长辈地养育之恩,学会关心和了解父母,以恰当地方式孝敬父母长辈。

11、通过上一课地学习,懂得自己地成长离不开父母(长辈)地养育。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2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学生进入了三年级第二学期,我仍然担任三年级一班本门课程。在所有任课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本班学生总体来说学习积极性高,集体荣誉感强,自主学习能力在逐步提高中。通过上期四个单元的探索学习,关于学习、学校、家庭、安全的认识在前阶段学习的基础上,随着知识的增加、理解力的增强呈现螺旋上升提高。因此,本学期将继续遵循沙区“‘学本式’卓越课堂”教学模式,结合我班学生特点,指导学生学会小组合作学习,培养自主探索学习精神和方法,提高实践、创新能力。

漆同学因为多动症越来越严重,常常不能自控,有些影响自己和同学们的学习;代同学是单亲家庭孩子,而且主要是父亲、婆婆在教育,也很不到位,所以行为习惯还有很多问题。我将一如既往地对家庭问题产生的特殊儿童更多一份关爱。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同上册一样重点关注了学生自我与周围环境、人群的关系(上册关注了校园、家,关注了自我学习和安全成长),本册在低年级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认识自己与同学的不一样之处入手,认识到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我们要学会尊重、理解他人的不同,与他人和谐相处,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学生。第二单元再次引导学生深入到自己生活的居住地,了解家庭、社区、家乡的联系,感受家人、邻居、家乡建设者为家庭和家乡和谐、美好的付出,增强幸福感和自豪感。第三个单元又涉及规则和规范的教育、基本文明素养的培养。最后一个单元“多样的交通和通信”是一个全新的学习内容,但是又和学生的生活结合得相当紧密,帮助学生了解现代生活、安全出行。

三、教学总目标

1.学会了解自己、了解他人,知道取长补短;能用理解、尊重的眼光看待他人,学会和他人诚实合作、交流,树立集体观念、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感受自己家的温暖、家乡的美丽,学会和左邻右舍和谐相处、互助互爱,知道家乡的建设靠大家,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3.知道生活中处处有规则,体会规则的重要性,养成爱护公共设施的良好习惯,争做文明小公民。

4.引导学生深刻体会四通八达法人交通和飞速发展的现代通讯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懂得现代交通和通信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学会合理选择出行的方式和正确运用现代通信手段。

四、教学课时安排

1.第一单元 我和我的同伴

第一课 我是独特的 2课时

第二课 不一样的你我他 1课时

第三课 我很诚实 2课时

第四课 同学相伴 1课时

2.我在这里长大

第五课 我的家在这里 1课时

第六课 我家的好邻居 2课时

第七课 请到我的家乡来 2课时

3.第三单元 我们的公共生活

第八课 大家的“朋友” 2课时

第九课 生活离不开规则 1课时

第十课 爱心的传递者 2课时

4.第四单元 多样的交通和通信

第十一课 四通八达的交通 2课时

第十二课 慧眼看交通 2课时

第十三课 万里一线牵 2课时

机动 2课时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3

一、班级情况分析

三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会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参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二、教材分析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材共设计了四个单元,这四个单元主题所涉及内容是对这个年龄阶段儿童具有重要影响的、在儿童生活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互动关系(如来自社会的爱)。

这四个单元教育主题是:第一单元主要是在爱的阳光下;第二单元主要是我们共欢乐;第三单元主要是生活不能没有他们;第四单元主要是寻路和行路。

三、教材重点难点

“寻路和行路”这一教育主题是本册教材的重难点,本主题以儿童的成长与安全的关系为教育内容,从校外探路出发,激发学生对出行有很大的学问认识,最后落实到保护自己的安全教育。

四、教学目标

总要求: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1、引导学生在家人爱的关怀下,懂得爸爸、妈妈的艰辛,以达到关爱社会。

2、指导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和合作。

3、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会对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理解感谢他人。

4、初步了解个人外出要注意些什么,初步学看平面图,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懂得安全的重要性。

五、教学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通过教学帮助学生懂得爱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

2、发挥艺术形式在本课程教学中的效能,重视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灵活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以人为本,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3、重视发展性教学评价方法的运用。强调评价过程化,重视儿童在活动中的态度、情感、行为表现,重视儿童活动中付出的努力的程度,以及过程中的探索、思考、创意等。

4、开发教学资源,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使本课程教学走向家庭、社会,真正走进学生的实际生活,体现该课程的开放性、实践性。

5、重视教学反思,在反思中与学生共同成长。

六、教学进度

周次教学内容教时

11、家人的爱(第一单元)2

2活动天地:为家人做事2

32、读懂爸爸妈妈的心2

4活动天地:有话大家说2

53、来自社会的爱2

6听听老师的心里话2

7清明节

81、不一样的你我他(第二单元)2

9我们一起来作画1

102、换个角度想一想2

11五一国际劳动节

123、分享快乐2

131、我们的生活需要谁(第三单元)2

142、阿姨叔叔辛苦了2

15端午节

163、说声谢谢2

171、学看平面图2

182、校外探路2

193、出行的学问2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4

一、教材分析:

三年级下册教材以单元编排的方式,每个单元反映生活的一个侧面,突出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这一教育主题表达了编者明确的设计意图和课程标准中要求完成的教育内容。单元主题下设课文主题,每个课文题均来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研讨的话题,下面又生成多个小话题。每课的内容力求打破学科界限,将各学科的内容综合起来,体现综合课程的特点。每个单元所涵盖的课文内容表现为一组完整的经验和一组有意义的学习活动。单元中的每一课又力求从不同的角度来表现单元主题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三年级下册共安排了三个单元主题,即:“说说我们共同生活的地方”“画画我们成长的地方”“看看我们周围的`商店”。这三个主题将来源于不同生活领域的素材整合为建立在儿童生活基础上的主题与活动,这些主题与内容将品德教育与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有机地融为一体

二、教学总目标:

1.以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区生活为基础,让学生通过对生活的感受,获得对家庭、学校、社区的初步认识,树立最基本的社会公德意识。

2.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促进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和对人的关注。

3.教材中没有理性的说教,而是对儿童生活的真实呈现。都是从儿童生活中一些平常的现象切入,引起儿童对生活的思考和关注。

4.培养对学生道德判断能力,面对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该学什么,不该学什么

三、教学重点:

教材在选择切入点时,力求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儿童感兴趣的问题入手,采用第一人称的表现方式,来增强教材与学生的亲近感。教学中应将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融为一体。教师要利用和开发地方教育资源,教师要联系当地和学生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学生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

四、教学难点:

1.初步了解儿童的基本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的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2.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0xx年小学三年级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计划国际中小学

。知道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影响。

五、教学措施

1.利用直观教具,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2.通过各种有趣的机械操练、意义操练形式,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

3.充分发挥现代化教育手段的作用。

4.力体现“用中学、学中用”的原则。

教学进度:

第一周:《这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地方》

第二周:《为了大家共同的需要》

第三周:《社区需要我们共同参与》

第四周:第一单元的总结与提高

第五周:《移动的画板》

第六周:《合作的乐趣》

第七周:《地图是一幅画》

第八周:第二单元的总结与提高

第九周:复习

第十周:《我家的日常购物》

第十一周:《各种各样的购物场所》

第十二周:《购物的学问》

第十三周:第三单元的总结与提高

第十四周:综合活动

第十五周:学生社会生活考察活动

第十六周:复习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5

一、教学目标

1、以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区生活为基础,让学生通过对生活的感受获得对家庭、学校、社区的初步认识,树立最基本的社会公德意识。

2、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促进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和对人的关注。

3、教材中没有理性的说教,而是对儿童生活的真实呈现。都是从儿童生活中一些平常的现象切入,引起儿童对生活的思考和关注。

4、培养对学生道德判断能力,面对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该学什么不该学什么。

二、教学资源分析

三年级上册教材,以单元编排的方式,每个单元反应生活的一个侧面,突出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这一教育主题表达了编者明确的设计意图和课程标准中要求完成的教学内容。单元主题下设课文主题,每个课文题均来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研讨的话题,下面又生成了多个小话题。每课的内容力求打破学科界限。将各学科的内容综合起来,体现综合课程的特点。每个单元所涵盖的课文内容表现为一组完整的经验和有意义的学习活动。单元中的每一课又力求从不同的角度来表现单元主题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三年级上册共安排了四个单元主题。即:“快乐学习”、“我们的学校”、“安全护我成长”、“家是最温暖的地方”。这四个主题。将来源于不同生活领域的素材整合为建立在儿童生活基础上的主题与活动,这些主题与内容将品德教育与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有机融为一体。

三、学生基本情况

1、本年级学生共15人,其中男生10人,女生5人。

2、我班的孩子经过二年的学习后基本懂得了学校生活规则,初步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多数学生文明有礼貌,能遵守课堂学习规定,能积极学习,能安全健康地学习生活。

3、还有少数学生比较顽皮,自我控制能力差,在课堂上、集体活动中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甚至个别孩子有模仿社会上不良言行的现象。

4、我班的孩子较为活泼顽皮,纪律意识差一些,因此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现有情况调整教学,用不同的方法开展教学,激励所有孩子努力学习。

四、教学方法设计

1、利用直观教具,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2、通过各种有趣的机械操练、意义操练形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3、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作用。

4、力求体现“用中学、学中用”的原则。

五、教学评价方案

1、评价目标:让学生认识道德与法治课的重要性,学会正确评判事物,培养良好的是非观,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检查学生遇到问题会想办法,懂得用科学知识来解决问题。

2、评价内容:重点考核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具体内容为教材和日常行为表现。

二上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篇7

高校法治教育是提高大学生法律素养的重要环节, 相比中小学, 国家关于高校法治教育的措施总体上要具体, 但就效果看, 现有的法治教育模式与教育力度还远未实现预期目标。一段时间以来, 大学校园频发的违法犯罪案件, 如马加爵案、药家鑫案、复旦投毒案等, 提醒我们必须持续关注高校法治教育问题, 不断改革教育模式, 提高法治教育的实效性与针对性。

一、关于高校法治教育的调查分析

为了解当前高校法治教育的总体情况, 特别是了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 我们对塔里木大学大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 以期为高校法治教育改革提供参考意见。 调查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意愿、主要途径和方式, 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评价及对法治教育改革的建议。

(一) 大学生学法热情较高, 学法途径多样。

大学生作为文化素质较高的群体, 总体上来说, 法治意识相对较强。 调查显示, 在校学生有较高的学习法律课程的意愿, 达到82%。 统计结果发现, 随着社会的发展, 大学生获取法律知识的方式和途径变得多样化, 电视、网络、学校教育、报纸杂志等都有一定影响, 其中主要途径是看电视和学校教学, 分别占39.9%和35.4%。

(二) 大学生对高校现有法治教育课程评价偏低, 但期待较高。

当前高校的法治教育课程主要是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许多学生对这门课程“法律基础”部分教学评价不高, 有28%左右反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任课老师仅是粗略地讲了下法律基础部分, 有9%的学生认为“法律基础部分只是为了应考划了下重点”, 更有6%的学生认为“根本没有讲到法律基础部分内容”, 这组数据说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有待强化。 但同时有55.6%的学生希望加强“法律基础”部分的教学。

(三) 大学生对法律选修课非常期待, 希望教育方式多样。

调查结果表明81%学生希望通过选修课补充学习法律知识, 然而目前法律类选修课较少, 不能满足大学生学习法律的需求。 许多大学生希望加强案例教学、实践教学。

二、当前高校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 定位模糊, 重视程度不够。

1987年, 国家教委规定在全国高校开设 《法律基础 》公共必修课, 但长期以来, 法治教育仅被认为是思想理论教育的内容之一, 从属于道德教育, 没有独立地位。 这导致在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时, 法律基础课程被弱化, 2005年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制定和发布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 将原本分别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课与《法律基础》课被合并为一门课程, 法律内容仅占教材的1/3左右, 并且课时大幅压缩, 许多学校该门课程完全由原思修教师授课, 在如此条件下实施法治教育, 其效果可想而知。

(二) 教育内容设置不合理。

一般来说, 各高校的法律基础是与思想道德修养一同讲授的, 受教学课时和专业能力限制, 教师常常对法律基础部分进行压缩, 只选择个别法律做介绍, 内容趋于简单, 很难满足学生的学法需要。调查发现, 虽然多数学生认为这门课程比较好, 但是法律基础部分没有学到多少知识, 甚至有6%的学生认为《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根本没什么用处。

(三) 法治教育缺乏专业师资。

法律课程有很强的专业性与应用性, 但课程改革后, 师资队伍的专业性不强, 水平参差不齐, 多数是由思修教师兼任, 仅有少数具有法律专业背景, 本身法律知识就不系统, 无法深入浅出, 将法学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 授课时通常照搬书本, 而对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各种法律问题解答起来就会力不从心。

(四) 教育教学形式单一。

长期以来, 高校开展法治教育通常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侧重于法律理论的讲授。 实际上法治教育需要较强的实践教学, 空洞枯燥的理论灌输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调查中, 在回答“教师讲授《法律基础》采用了何种方法? ”时, 有39%左右的学生认为讲授缺乏案例与实践。 另外有高达68%的学生表达了希望选修法律类选修课的愿望。

三、高校法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为起点

要大力加强高校法治教育, 这基本已成共识, 但如何改革, 难度不小, 若要增加专门的法律课程, 在当前的教育体制和高等教育改革背景下, 恐难实现。 因此, 笔者建议, 高校法治教育改革应当在现有框架下, 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为起点, 提升法治教育力度, 优化教育模式, 拓展教育形式, 以期实现法治教育的飞跃。

(一) 明确法律基础的定位, 赋予其相对独立的教学空间。

当前“法治教育”从属于“德育教育”的定位使得教师用大部分时间讲授思想道德修养部分, 法律基础部分的授课时间理所当然地受到压缩。 加强高校法治教育, 必须赋予法律基础以相对独立的空间, 可以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里“法律基础”部分, 采用专题教育形式, 由专门的教师集中讲授。

(二) 增加法律基础的比重, 拓展法治教育内容。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里, 法律部分仅占1/3左右, 按各高校课程设置, 法律基础授课时间一般不足20个学时, 显然无法满足需要。 因此, 建议适当增加法律基础部分的比例, 至少达到总量的一半左右。 同时, 不能止步于课堂教学, 可以采用发放《法律知识读本》等资料让学生自学,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考核时适当涉及等形式拓展法治教育的内容。

(三) 加强法律基础教学师资力量建设, 提高法律教学的专业性。

一般而言, 一个从事思想道德教育的教师对法律的认识和研究是有限的, 非专业教师是没有办法把较复杂的法律问题问题讲清楚。 笔者认为, 虽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应当结合, 但是法律基础教育需要专业的法学教师进行授课, 这样才能保证法学基础教育的教学效果。

(四) 拓展法治教育形式。

高校法治教育不应当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 而应当不断拓展教育形式, 可行的办法包括: (1) 强化案例教学, 用典型案例带动法律知识的讲授; (2) 大量开设法律类选修课程, 弥补法律课程内容与时间不足的缺陷; (3) 聘请法学专家及司法实务部门工作人员开展专题讲座; (4) 组织学生参加法院旁听、监狱参观及开展模拟法庭等第二课堂活动; (5) 充分利用电视、校园广播、QQ、微信及微博等新兴媒体, 开展普法宣传和法律咨询等。

摘要:由于对法治教育定位的偏差及受教学条件与教学手段等因素的制约, 高校法治教育的整体水平有待提高。在国家大力推进“依法治国”的背景下, 应当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为起点, 加大法治教育力度, 优化教育模式, 拓展教育形式, 以期实现高校法治教育的飞跃。

关键词:高校法治教育,有效途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莫良元.高校法治教育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大学教学, 2013, 12:80-82.

浅析我国法治化进程中的道德困惑 篇8

关键词:法治化;法律;道德困惑

法律与道德,作为调整社会关系的两种主要方式,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互相吸收各自的一些内容并在功能上进行互补,在实施的过程当中它们又互相借鉴。道德和法律的调控范围有许多地方是相同的,而且它们在很大程度上的价值取向存在一致性,这样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错觉:道德和法律的内在精神是一致的,它们都是惩恶扬善。因此,道德和法律是可以相互转换、相互为用的。在这种错误思想的主导下,在法治化的社会中,一旦法律与道德在调整社会关系时出现分歧甚至与以往处理结果背道,人们往往会产生这样的观念:道德失衡,甚至是道德在滑坡。

用道德的滑坡来形容当今社会道德现象,我觉得是有些偏颇,用道德失衡可能更确切(虽然社会上确实存在道德败坏的现象)。道德失衡可以理解为道德在与法律的较量中处于下风,失去了以往的强势地位从而显示出来的一种不平衡。道德和法律作为调整社会关系的两种主要手段,是有着各自的特点,相互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我国社会主义法制时期的道德困惑,有着诸多原因。

一、历史原因形成的道德权威性的弱化

1.中国古代形成的德主刑辅观念

道德,在中国古代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统治者进行阶级统治,思想控制的重要工具。早在西周开始,“礼”就成为当时社会的法律规范:“大到国家建制,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都在礼的规范之下。”“对体现‘礼’的精神和原则的行为规范的任何触犯,都将受到刑法制裁,即所谓‘出礼则入刑’。”[1]由此可知从“周公制礼”开始,道德就与阶级统治合二为一。法律,在中国古代一直是与道德紧密相连,但从来都是依附于道德。统治者将道德规范化,以道德规范人们的言行。对于违反伦理道德和纲常的种种言行作为法律约束的对象,甚至给予严厉的打击。在适用法律时,统治者们多使用儒家经典的章句对法进行解释,同时,有些章句也成了统治者进行定罪和量刑的依据,甚至成为法条。如“同居相为隐”、“亲亲得相首匿”(家人、亲戚犯罪,可以隐瞒不告官,不以犯罪论处)。在这种德主刑辅的历史环境下形成的道德权威性自然是不容侵犯,否则将受到法律的严惩。道德即法这一现象培养出了一种特殊的法律道德观念:法由道德而生,自然是应该全力的维护这种道德。

2.现代法治观念下的道德地位在弱化

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发展,我国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政治体系与过去的体制完全不同,法治成为当今社会治理的主题词。作为社会规范的主要手段,法已从过去从属于道德的规范中脱离出来而独立发挥作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无明令禁止的行为不违法”、“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依法办事”等这些法律思想与过去的道德观念有了很大区别。随着法治观念的不断深入和加强,过去以道德规范为主来处理社会关系的方式已经改变,人们越来越多的是通过法律的手段来处理社会关系。在日常的行为过程中,人们首先会考虑到法律会怎么处理,而不是考虑道德和社会舆论会怎么样。在这样的环境转换过程中,道德的权威性在减弱,或者说是道德的社会约束力减弱。这样自然会形成一种社会现象:法律积极地参与社会关系的调整或规范,而道德的步伐却落后于法律,法律与道德在调整社会关系时扮演的社会角色发生了互换。

二、道德与法律的价值在社会实现中存在区别

法律和道德在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法律与道德之间虽然有着共同价值取向­既维护社会正义,但是,两者在维护社会公正和正义的方式上存在不同,并且它们对于社会公正和社会正义的评判也存在着差别。“善”和“恶”是道德的核心内容,它基本的价值判断就是:“善”就是道德,“恶”就是不道德。“道德的评价标准是善与恶,即公正与偏私、光荣与耻辱、正义与非正义等等。”[2]而法律却不是这样,现代法学理论认为,从本体上看“权利以及相应的义务是法的核心内容,全部法律问题都可直接或间接地归于权利及义务问题”[3]。也就是说,法律的目的在于保护人的合法权利不受外来侵害,并要求其他人必须履行法定的义务。在这个条件下,法律基本价值判断就是:没有侵犯他人的合法权利并且履行了法定义务的行为是合法的;侵犯他人的合法权利或者没有履行法定义务的行为是非法的。从这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从核心内容还是从基本的价值判断,道德和法律应当属于两个不同的意义范畴,它们存在的价值标准存在着一定的差别的。同时,法律与道德在各自的约束机制上又有着不同:道德是“主体的内在本性要求,是其内在良心、善、知、仁、勇等自律规范,它直接源于人的个体的内在心声,它作为个人价值行为的自我协调和自我规范,可称之为‘个人自律道德’”[4]。马克思曾指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5]而法律作为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它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是国家机器这种外在约束力才使得法律在社会中得以实行和遵守。法律着重于塑造和形成“理性、原则性和合理化,接受外在规范”,是属于一种他律性的规范。正是由于这样的区别存在,法律和道德在对某些社会行为进行调整的时候会产生这样的社会效果:合法的不一定就是道德的,非法的不一定就是不道德,反过来也是这样。由于人的道德自律性减弱,法律他律性的加强,社会中不道德的但却合法的行为就越来越多,也就增加了人们诸多的道德困惑的感慨。

三、社会转型时期道德的价值观念尚须逐步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建设的逐步深入,使我国进入到了一个社会转型期。社会转型期是一个新的思想的形成期,是一个新的文化的再铸期,是一个新的价值观念形成和发展期。多元化是这个时期的一大特点:主体的多元化、价值的多元化、观念的多元化等等。我国现代法制理念及其价值观是在学习和借鉴西方法制理念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它在很大程度上适应了转型时期的社会特点,具有着自己的一套成熟的价值理念。而传统的道德作为社会上层建筑,它与我国几千年来的封建经济基础相适应,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短暂的几十年里,还没有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成熟的价值理论体系。面对当今多元的世界,传统的道德价值观念应该有所转化。例如,传统的道德观念在过去,因为深受儒家道德思想的影响,社会追求的是奉献——“道德的功能在于调节和解决个人与社会整体之间的关系,当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发生冲突时,道德要求个人利益作出一定牺牲,以实现社会整体利益。”[6]人们应该为了整体利益而应当放弃个人利益,“舍小家为大家”,把整体的利益摆得高高在上,而个人利益却认为是微利而以忽视。而现代法制思想追求的是公平、公正和正义,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发展,个人利益逐步得到重视。国家颁布的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把个人利益摆在非常重要的地位,予以保护。特别是《物权法》的颁布,使过去屡屡以国家利益之名侵占个人利益的情况得以改观。在当今国家大兴基础建设而征占个人土地,各地出现的所谓“钉子户”现象就是很好的例证:公民不再只是简单牺牲自己的利益,他们在权衡国家与个人的利益之时依据法律提出自己合理利益诉求:对于这一现象,国家也改变了过去的强势姿态,依据法律与公民协商解决这种利益冲突。因此,在社会主义转型时期我们应该逐步形成和完善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念体系,与法制体系相结合,共同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道德与法律不论过去还是现在,二者在维护阶级统治,维护社会秩序,协调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关系上都是不可或缺的。在法治化逐步深入的当今社会,虽然出现一些道德失衡的现象而使人们产生对道德的困惑,但我认为那是法治化深入的必然现象。不过,作为多元的社会,对于法律与道德这两种社会调控手段不能孰轻孰重,而应该同等的予以重视,正如江泽民同志高屋建瓴指出的:“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萧伯符.中国法制史[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18

[2]、[6]张曙光.法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342

[3]文正邦.论法的本原、本质和本体[A].张文显,李步云.法理学论丛:第二卷[C].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91.

[4]刘云林.道德法律化:一种需要加以辨析的立法主张[J].求实2004.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5.

作者简介: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篇9

新龙场中学

李开芹

一、指导思想

落实新课程标准,提高教学能力,提升教学境界,研究教学方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力争考出好成绩。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总的来说比较稳定,学习态度及氛围都比较好,学以致用恰恰是他们的弱点,这就得让他们学会灵活应用基础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对症下药,以便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三、教材分析

本册书包含四个单元十课的内容,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分为两课,丰富的社会生活和网络生活新空间,善于与人交流合作,努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本单元为后三个单元起到铺垫的作用,所以在整册教材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如何合理利用网络。教学难点是懂得如何在社会中成长和理解网络提供的新空间。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分为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秩序、社会生活讲道德和做守法的公民,以人际交往为主题,围绕学生生活圈的扩展,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学会人际交流与沟通。尊重他人,做一个诚实的人;学会尊重宽容他人,能够平等待人,与人为善。他是对上一单元内容的承接,也是本册教材内容的重点之一。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在理解规则重要性的基础上自觉遵守规则,礼貌诚信待人,同时也要在理解违法的危害性的基础上预防犯罪。教学难点是理解各个规则的重要性,理解法不可违。第三单元,承担社会责任分为两课责任与角色同在和积极奉献社会。帮助学生学会交往,提高他们的交往品德,增强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使他们终身受益。本单元教学重点是加强学生对责任的认识,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教学难点是让学生认识到为社会服务。本单元为下一单元的知识提供了理论依据。第四单元维护国家利益,共分为三课国家利益至上、树立整体国家安全观、建设美好祖国,本单元是整册教材的重点内容,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国家安全的重要性,教学难点是激发学生为建设祖国贡献力量的情感。

四、教学措施

1、强化理想前途教育、学习目的性教育和形势教育,使学生重视道德与法治课,产生直接兴趣,具备向学性、亲师性。

2、强化质量意识,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向45分钟要质量,课后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3、结合国内国际重大时事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增加趣味性,让学生直观感受祖国的发展和前进。

4、精心组织复习,做到跟定课程标准,落实三维目标,揭示方法,指点迷津,提高学生审题解题能力。

5、认真组织测试,强化综合训练,抓住学科的薄弱环节,及时补漏。

6、教学进度及安排

本期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进度安排如下:

周次

单元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

1.1.1

1.1.2

1.2.1

1.2.2

第二单元

2.3.1

2.3.2

2.4.1

2.4.2

2.4.3

2.5.1

2.5.2

2.5.3

第三单元

3.6.1

走进社会生活

我与社会

在社会中成长

网络改变世界

合理利用网络

遵守社会规则

维护秩序

遵守规则

尊重他人

以礼待人

诚实守信

法不可违

预防犯罪

善用法律

期中复习、期中考试

勇担社会责任 我对谁负责 谁对我负责

3.6.2

做负责的人 12

3.7.1

关爱他人

3.7.2

服务社会

第四单元

维护国家利益 13

4.8.1

国家好 大家才会好 1417、18、4.8.2

4.9.1

4.9.2

4.10.1

4.10.219、20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认识总体国家安全观

维护国家安全

关心国家发展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上一篇:机关干部作风集中整治工作措施下一篇:幼儿园中班教育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