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特点,促进“学生主体参与”
“学生主体参与”就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带有主体性地参与到教与学的活动中来,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培养能力与情感、训练思维、求得自身多方面素质更好更快发展的一种教与学的活动形式与过程。简要讲,就是“学为主体”,目标为提升学生的“学习力”即:让学生愿意学习,学会学习的同时,形成自学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为学生走向社会奠定一定的基础。
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成为深化课程改革、变革育人模式、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抓手。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責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
“学生主体参与”简言之,即学生自主学习,完善人格,形成自我发展的能力,其最终目标就是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2017年9月,七年级新教材《道德与法治》开始使用。新教材的形成大致经历了以下历程:2006—2007年底,《课程标准》初步修订稿完成;2011年11月,新《课程标准》由国务院批准正式颁布;2012年3月18日,受教育部委托,新教材编写工作正式启动;2016年,《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出台,是新教材编写的主要依据;2016年9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开始在学校使用。
新教材在保持了原有教材特点即:德育回归生活的课程理念、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工具、突出内容活动化与活动内容化的要求、体现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等的基础上,又有发展,将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并贯穿始终,同时渗透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法治精神、国际视野等。
同旧教材相比,新教材主要有这样一些显著特点: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引领,并将之贯穿始终,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
2.教材在不同的主题上都力争有所突破,有开放性和思维张力,有价值方向而不失公允,增强思辨性。
3.贴近生活,而又引领生活,加强对学生践行的指导。
4.教材的呈现方式有其特点。每一课内容的展开都包含着一条引领生活经验的线索:以“运用你的经验”开始,希望将学生的个体生活经验作为学习起点;随后的“探究与分享”、“相关链接”、“阅读感悟”“方法与技能”等活动设计,在不同层面促使学生个体生活经验得以表达、分享、交流,进而引导学生的道德认知与道德成长。最后均以“拓展空间”结束,希望使教学能够从课堂延伸到学生更广阔的生活领域。
同旧教材相比,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增加了心理学小知识、传统文化等知识,知识的难度与深度增加,加之教授内容的开放性,老师们还是很不适应,教学中跌跌撞撞,问题不少,学生的参与也是层次不齐。在对七年级教师教学的观察中,我发现教师使用这一教材有如下几种状况:①对教材的理解困难,理不清、吃不透;②基本能梳理清楚,但仍是以往简单告知的道理说教,穿新鞋走老路;③吃透教材,也了解学生情况,精心设计,精准推进。
与此相对应,学生的主体参与也有如下情况:①无暇顾及学生参与与否;②学生仅仅是作为一个整体存在,处于被说教的地位,或反感或言行不一;③学生也能主动多样地参与其中,教师也能关注到学生个体,三维目标基本达成,但“预设过度”,学生的自主性受限制,课堂的“生成”不足。
因此,正确地使用新教材,真正发挥其对学生成长的作用,尤为重要!
教师要个性化地解读、吃透教材,精心预设,但又不囿于预设,灵活推进课堂,教师关注的是学生鲜活的生命个体,平等交流、开放对话,才能教学相长!有如下一些建议:①认真研读、吃透新教材,梳理教材的脉络框架;②把握和体现教材的“宽度”不再是一味追求深度,教师增强自身的积淀;③抓好“两头”。一头:将教材内容从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实际切入,注重情境创设,丰富学生的感受;另一头:落实对学生践行的指导;④有选择地使用新教材上的小栏目,把握好教学节奏。
总之,在新教材宽阔的境界中提升教师、启迪学生,守望学生的成长!如果真的是那样,学生何其幸福,我们又何其幸福!让我们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朱小蔓.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培训.
[2]余文森.正确认识教材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作者:蔡风立
一、七年级学生道德情感的特点
1.丰富而强烈。七年级学生刚从小学步入初中,他们会面对许多新同学和新问题,他们的情感体验已由学习活动和集体生活扩展到了更多的领域,如他们喜欢探究世界奥秘,关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他们的情感丰富而强烈,这和他们的生理发育特点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正处于人生的第二次生长高峰期,生理的快速发育带动了心理的发展变化。他们充满激情,富有感染力;他们尊重知识,尊重教师,崇尚文明;他们渴望与同学进行情感交流,希望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战胜别人、超越自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理解人生的意义。
2.逐步稳定。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一旦对某门学科感兴趣,他们表现的情感倾向会逐步稳定,对学科喜爱的程度会持久发展。如在探讨“做自信和自强不息的中国人”内容时,学生对英雄和伟人的爱慕和赞叹之情会油然而生,并将此内化为热爱祖国的动力,他们认识到要从身边做起,巩固道德认识,培养自己的道德情感。
3.易两极分化。七年级学生的道德情感丰富而强烈,但同时也存在着对同一事物有着不同看法和观点的问题,容易导致两极分化。如设问:“如果遇到自己购买的商品出现质量等问题时,应该怎么做?”学生的回答一般是两种情况,一类学生认为向厂家或超市提出索赔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另一类学生则认为自认倒霉,以后购买商品时要多留心。这样的结果与他们的个人成长经历和知识的丰富程度都有关系,这种两极分化的问题有待解决。
二、渗透道德情感教育的策略
道德感是人依据一定的道德需要和规范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言行时所产生的内心体验。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的教学内容主要是“自尊自信”和“自立自强”,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体现道德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1.运用最新人物事例,发挥榜样激励作用。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播放视频和展示阅读材料等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榜样人物,会对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产生强大的感染力,激发其感知,最终内化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在“人生自强少年始”内容的教学中,我引入了出现在春晚舞台上的自立人物——西单女孩任月丽。我先让学生听了她的原创歌曲《漂流瓶》,又让学生观看了关于她的简短视频,然后提问:她的自强表现在哪些方面?她是怎样做到自强的?她的故事给你的启发是什么?通过层层递进的设问,让学生们深刻感受到自立自强精神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了解到自强是通向成功的阶梯,从而激励他们从小培养自立自强的能力和品质。
2.创设人文情境,推动班级文化建设。人的道德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使用各种手段,创设与所讲内容相符的人文情境画面,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有助于推动班级文化建设。如在教学“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内容时,可创设有关自尊的情境:文文期中考试考了年级第一,学校想请她的妈妈在家长会上作报告。可她的妈妈就是在校门口卖盒饭的,她怕同学们知道后瞧不起她。她犹豫了……心灵探究:如果是你,会做怎样的选择?学生通过小组谈论,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认识到了虚荣心的危害,体验到了自尊是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
3.开展实践活动,升华道德体验。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最基本的方法和重要原则。道德情感的体验过程是与人们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结合在一起的。通过引导学生,使他们在道德实践中不断加深情感的体验,巩固道德认识,完善道德行为,真实感受生活中的善恶美丑,产生爱憎分明的道德情感。如在“走向自立人生”内容的教学中,为提高学生的自立能力,我组织学生开展了一项比赛活动,比赛内容是叠校服。每小组抽取一名学生参与活动,最后选取一名获“最佳生活自立”奖,并奖励小礼物一份。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很高,即使是没有参加比赛的学生也都情不自禁地脱掉校服,跃跃欲试,等待下一组比赛时机的到来。宣布比赛开始后,参赛者在其他同学的加油声中,使出浑身解数,争取赢得比赛的胜利。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理解父母的艰辛,意识到培养自立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道德体验的实践活动不仅可在课内开展,课外实践活动也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和雨花台,以唤起学生对革命历史的记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作为一名思想品德课教师,在教学中实施道德情感教育责任重大。教师要用实际行动和情感力量,努力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关爱学生,让学生做学习和生活的主人。
作者:马梅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发展和推进,当前中国教育教学体系迎来了全新的改革和变化。特别是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工作开展中,教师对于如何提升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应用水平、激发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学习兴趣以及改变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知识等学习方法设计了多种教学模式与教学思路,且应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将之融入课堂。在这一教学大环境中,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学习素养和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和发展,同时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基于此,文章重点结合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方法的应用探索其中存在的问题,同时结合相关问题提出有效的意见和看法,为后续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深度开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问题分析;方法研究
一、 引言
结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开展现状分析,虽然在新课改的教学背景下以及教育现代化思维的应用与理念支撑中得到了深度发展和有效建设,且整体上呈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发展态势,但是其中依然有部分问题值得教师商榷与研究,且个别问题亟待解决。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有:第一是教师如何结合现阶段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思维的构建和培养,并以此提升学生的法治思维,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认知,帮学生构建正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向;第二是教师如何应用法治教学思维与教学方法对教材不同单元进行有效的知识整合,以此来树立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构建有效的教学体系,为后续的学习思维发展和法治意识的建设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撑;第三是教师如何在教学工作开展中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对其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的开展,通过对生活现实事物的分析与研究,促进学生的法治精神发展与法治意识提升,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水平、学习素养和学习能力稳步推进奠定基础。
二、 基于法治思维设计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
首先,教师需要在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对学生重点进行法治思维的建设和发展,以此帮助学生构建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能力和素养,提升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我们的国家”这一内容教学的时候,需要结合“公民可行使的权力以及需要完成的义务”这一教学素材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教学服务。通过学习,学生会了解到关系到个人的社会权利和社会义务,进而会明白在将来的生活和学习中如何履行好相关责任和义务,如何有效行使自己的权利。这对于初步构建学生的法治思维有着重要的帮助和引导作用,同时对于提升学生的法治观念也有一定的影响。
其次,教师需要结合新课改的发展需求以及教育现代化的理念应用对学生进行道德與法治教学工作的开展,通过提出全新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提供有效的保障,带动学生的法治观念建设和发展,促进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能够将法治思维贯穿至始终。例如,教师可以结合宪法在中国的地位对学生进行教学工作的开展,帮助学生了解宪法的权威性和重要性的同时,为学生提供各类案例展开分析与讲解。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我们的国家”这一教学内容对学生做出关系宪法内容的重点解读,以此让学生了解国家主权的重要性、国家领土的重要性、国家机构的职责与运行重要性等等。
最后,教师需要鼓励学生提出个人的学习看法与学习认知,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有效分析与研究,从中挖掘有关于道德与法治的知识和内容。通过思考,学生表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如果年龄已经超过18周岁,就属于成年人,那么这时候我们从法律的认知角度上就已经脱离的被监护的年龄,因此在面对任何社会活动的时候都可以直接参与进去,而且需要个人来负相应的责任。其中包括有法律责任、公民行使权利的责任等。”另外,还有学生表示:“在我国,服兵役属于一种社会义务。所以在年满18周岁以后,我们就有义务去服兵役,只要国家需要,我们就必须要投身到军营中来完成自己的义务。”
由此可见,教师在基于法治思维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不仅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法治认知与法治素养,还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与学习空间,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素养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和发展,实现了对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的逐一完成,构建了符合学生学习思维与学习习惯的法治思维教学方法。
三、 基于不同单元突出法治思维和法治意识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我们的守护者”这一内容教学的时候,需要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对其进行教学内容的创设与开发,借此来提升学生了解宪法和认识宪法的能力,促进学生对法律法规的理解和应用水平。在这一背景下,教师要基于法律法规的内涵对学生进行教学工作的开展,以此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法律法规,为什么要遵守法律法规。
例如,教师可以结合“感受生活中的法律”这一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法治思维的深度培养与建设,通过分析生活中的违法案例等内容,让学生明白“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道理,且可以让学生知道“违法必究、违法必惩”的规律。在这一背景下,教师还需要结合正义思维、道德思维等对学生进行个人素养的建设,通过该方法的应用提升学生的守法意识与护法能力。又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宪法是根本法”这一内容教学的时候,需要结合宪法的权威性和统领性对学生进行深度教学,以此让学生了解到宪法的重要性,学习宪法知识,体会宪法在法律环境中的绝对地位。另外,教师还可以为创设相应的教学主题,鼓励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宪法知识我知道”竞赛活动。通过该方法的应用,学生学习宪法知识的积极性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且对于宪法的了解深度和认识深度也会得到相应的建设。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我们是公民”这一内容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身份对其进行“公民意识”的培养与引导,让学生明白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发挥好一个社会公民的机制与作用,基于公民的权利为社会做出相应的贡献。在此,教师可以结合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公民的义务对学生展开深入教学,以此让学生了解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和衔接性。这对于促进学生的学习认知与学习效能有着重要的帮助,且对于构建学生的荣誉感、发展学生的自豪感、提升学生的责任感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例如,教师可以结合“公民”这一概念,对学生进行“公民的责任”教学,让学生明白公民虽然享有权利,但是不得滥用权利,而是要依法用权、依法做事、依法做人。这样,可以保证学生在后续的生活中合理地应用个人权利维护自己的切身利益,保护社会的公共利益,提升个人的社会价值。或者,教师可以结合“公民的义务”对学生进行教学,让学生明白个人在享有权利的时候同时也需要尽到相应的义务。如,教师可以从献身国防的方面、人权保障的方面、维护国家利益的方面等对学生进行个人义务的深度讲解和分析,以此让学生了解如何有效的在日常生活中尽个人的社会义务。
四、 基于日常生活全面建立学生的法治精神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这一内容教学的时候,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法治精神,建设学生的法治素养,促进学生的法治思维高效发展与延续,进而帮助学生实现对个人法治意识和法治态度的构建与端正。
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这一环节的时候,可以结合中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对学生进行重点教学。通過该方法的应用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法律对自己的保护范围与保护强度,这对于促进学生的法治认知,建设学生的法治精神有着重要的帮助和引导作用。同时,学生可以了解到,自己在家庭生活环境中、在学校学习环境中、在社会实践环境中,都可以正常地享受到“未成年人保护法”。在此,教师还需要对学生进行“未成年人犯罪惩罚措施”的教学工作开展,以此让学生明白,对为未成年人的保护并不代表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纵容和包庇,而是为了让未成年人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空间、生活空间和成长空间。一旦未成年触犯了法律,同样需要接受法律的制裁。通过该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明白,在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做一个守法懂法的好孩子,做一个尊重法律、拥护法律的好公民。又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知法守法,依法维权”这一内容教学的时候,可以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对其进行教学素材的撷取,通过对每年一度的“3.15消费者维权”晚会,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教学服务。以此让学生了解人们日常的用品、食品等都存在哪些问题,应该如何去正确地维权。上述教学方法的科学应用不仅能够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了解到法律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且能够让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与思考过程中建立起良好的法律意识和端正的法律思维,这对于促进学生的法治精神建设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帮助,同时对于改变学生的法治观念和发展学生的法律应用能力也有着重要的支撑与帮助。
五、 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学习方法为其设计相应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案。在这一背景下,教师务必要融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方案创设全新的教学空间,实现学生学习素养的高效发展和学习能力的稳定提升。通过该方法的应用,能够辅助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中提升自己的学科素养和学科能力,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构建合理、科学、正确的学习思维和学习模式。借助这一教学模式,能够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法治思维、法治意识、法治精神和法治认知,实现学生做好公民、做好学生、做好儿女的发展和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刘腊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第11课:大家排好队(第一课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18(12):112.
[2]聂坤丽.循生活之实 探班本之路:谈部编教材小学《道德与法治》班本化教学的实施[J].重庆与世界,2018(22):88-91.
[3]杨秀云,吴怡桦.新课改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探析[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8(5):43-47.
[4]徐敏.将道德与法治教育融于生活: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探讨[J].华夏教师,2018(27):67.
作者简介:裘淼,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市南湖第一小学。
作者:裘淼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测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人教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四个大题,满分20分,考试时1问460分钟。请用蓝,黑色水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若题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温馨提示
思想品课程,美江国计民生,倡导退挽践行,引幅人生航程 唱响自信之歌,你我相伴前行,发得最佳水平,就你走向成功
▲单项选择(4小题,每题2分,共8分,下列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所选项字母填入题后号
1.九月是收获的季节;九月,是新学期开学的季节,九月,我们跨进中学的大们,生命翻开了新的篇章,我们应该
A.走自己的路,不与周围人交往 B.埋头独自学习,少与他人交往 C适应新环境,有主见,会合作 D.事事向家长或老师请教
2人没有翅膀膀,像鸟儿一样飞翔是人类的梦想,美国的莱特兄弟自幼对飞行怀有浓厚的兴趣,从1836年开结,下决心研制动力飞行器。经过成百上千次实验,1903年终于成功研制动力飞机,实现了飞翔的梦想,材科告诉我们 A有梦想就一定够成功 B少年有梦,努力才能实现
C少年的梦想,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D.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随着初中生活的开始,一月新的学习天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对于初中学习生活认识正确的是 A学习是我们的重要任务 B学习就是提高各科学习成绩 C学习仅指在学校的学习
D.学习必须老师与家长的监督
4“知之者,不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启示我们 A.要学会自主学习
B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C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D要激发对学习的兴趣
▲多项选择(4小题,每题3分,共12分,下列每小是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所选项字母填入题后括号,多选、错选约不得分,少选者:若有两个正确选项,只选一项者得1.5分;若有三个正确选项,每选一项得1分:若有四个正确选项,选三项者得2分,选一,二项者均得1分) 5有人说:中学时代是人生最美好的年华,以下对这句理解正确的是 A中学时代可以为我的一生奠定基础
B中学时代见证着历程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 C中学生活为我们提供了发展自我的多种机会 D人的一生,中学阶段最有意义和价值 6美国著名盲聋子女作家海伦:凯勒,一岁半时双目失明明,双耳失聪,但她不屈不饶地与命运
抗争,在家庭老师的导下,学习盲文,还学会了说话。在16岁时,考进哈佛大学女子学院,她用自己的毅力缔造了“知识改命运”的神话!海伦.凯勒的传奇经历说明 A.家庭学习要比学校学习更重要
B.知识识改变运,学习点亮生命
C学习激发前进动力,为幸福生活奠基 D.学习就是给生命添加加养料,成就自己 7老于说:"自知之明",这句话话告诫我们 A.认识自己很重要
B.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自我发展 C认识自己是一个过程
D.我们要学会正确认识自己 8.“做不了太阳,就做星星,在自己的星座上闪闪发光,做不了大树,就做小草,以自己的绿色装扮演大地,”来到世界上,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我们应当 A.学会接纳自己 B.学会欣赏自己 C不断完善己 D.我行我素
二、辨别与分析(10分)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
——选自《格言联璧》
三.观与思考(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0小明明上初中的时候,感到学习很吃力,他就注意观察其他同学,看到别人背书他也背书,看到人写字他也写字,学习效果果不明显,后来他对自乙的情况做了分析。开始尝试新的学习方法,他首先制定了适合自己实形情况的学习策略,在学习过程中,遇到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组常与问学一道相互文流,切磋,还创造性地自己总结出一套记亿的方法,一个学期下来,成绩有了大幅度提高。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相关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小明前后学习的变化,说明了什么?(两个方即可。4分
(2)结合材料谈谈我们今后该如何学会学习?(三个方面即司,6分)
11.材料:跨入中学大门,我们进入新的人生阶锻自己满怀信心,却又担心会迷失在人群中;我们期望生命精彩,却又对自我价值心存疑虑,我们究竞是谁,我们要去往何处?我们走在寻我自乙,发现自己的路上——
材料二:升入中学后的一次班会上,小明向同学们这样介绍自己:“我在小学被同学们称为小机灵。调皮鬼,叫我小机灵是为我的动作比较灵活,头脑也比交聪明,我上课爱思考,爱发言,常得到老师的表扬,说我是调皮鬼,是因为我喜欢在教室里打闹,有时上课管不住自己,为此也被老师评过,我想在新的班集体里改正缺点,与同学们互帮互助,做一名合格的学生,”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相关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2分)
(2)材料二中小时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正确吗?(2分)小明认识自已的方法有哪些?两个方面即可。4分) (3)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方家认识自己?(2分 得分)
四,活动与探索(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2在我国,学习这一词,是把“学“和习”复合而组成的词,最把这两个字联在一起讲的是孔于,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意思是,学了之后及时经常地进行温习,不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吗?很明显,学习这一复合名词,就是出自孔于的这一名言,按照孔于和其他中国古代教家育家的看法,学”就是闻,见,是获得知识,技能,主要是指接受知识,"习”是巩国知识,技能。一般有三种含义:温习、实习,练习,所以学习就是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培养聪明才智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思。
你学校正开展“享受学习,收获率福”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如下任务 (1)请你写出两条关于劝学的名言。(4分
(2)结合自己实际,谈一谈你对“享受学习”的理解。(三个方折即可。6分) 13.失去双臂的刘伟,凭借高超的双脚演秦钢琴的水平,获得首届“中国达人秀”的冠军,胡适.克鲁斯在10岁的时候学习登山,以95岁的高龄登上了日本的富士山,破了攀登此山的最高年龄纪录,爱迪生一生有2000多项发明。马思能阅读欧洲所有国家的文学,恩格斯能说20多种语富言。
面时则刚开学启的中学生活,我们对未来无限憧憬,希堂自己能飞得更高,更远,做更好的自己。 你学校正开展“做更好的自己”主教育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如下任务 (1)如何才能做更好的自己,请你谈一谈自己的感想。(三个方即可。6分 (2)请你为本次主题教育活动拟定两种活动形式,(2分) (3)请你就本次主教育活动拟定两条宣传标语。(2分)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测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人教版)参考答案
l . c 2 b 3 . a 4 .d
5 . abc
6 bcd 7 , abd
8 . abc
二、9.两位同学的观点都是正确的。(2分)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梦想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它能不断激发我们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有梦想,就有希望。有梦想,就有了人生目标和前进的方向。(2分)少年的梦想,是人类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愿望。它虽然总是和现实有一定距离,有时甚至不切实际,但是人类需要这样的梦想,因为有了这样的梦想,才能不断进步和发展。祖国需要这样的梦想,少年有了梦想,才能与祖国梦紧密连在一起
与祖国和时代共同成长。(2分)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在于行动。不懈地追梦、圆梦才能改变生活,改变我们自己,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2分)青少年要为实现梦想而努力。要具有不服输的坚韧和失败后从头再来的勇气,坚持不懈:要从小学习立志,早立志,立大志,立长志要落实在每天的行动中,讲究方法,分清轻重缓急,合理规划和管理时间,劳逸结合,科学用脑要每天进步一点点,珍视团队合作,(2分) 10.(1)学习方法因人而异,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方法。最初小明不了解自己的实际情况 没有自己的学习方法,盲目地学习别人的经验,后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成绩得以提高。要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小明最初只是简单地盲从别人,后来学会了既与同学们合作学习,又能够自主学习,总结方法,成绩得以提高。(两个方面,4分))学会学习,需要发现并保持学习的兴趣;学会学习,要苹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会学习,要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三个方面,6分) 11.(1)我们需要学会正确认识自己。(2分) (2)小明对自己的认识是正确的,因为他能够全面认识自己,既看到自己的优点,又看到自己的缺点,(2分)小明通过自我评价认识自己:通过同学,老师等他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4分) (3)我们还可以从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来认识自己,可以从身体特征和生理状况来认识自己可以从个性心理特征来认识自己:可以从在群体中的关系来认识自己,(2分
四、12.(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宝斜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4分) 2)学习中有快乐。对某方面知识有强烈的兴趣时,自己解决某个问题时,学习中找到志趣相投的同伴时,发现自己的潜能时,我们都可以体会到学习带来的快乐。学习中也有辛苦,尽管抱有兴趣和探索欲望,学习也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学习过程中需要集中注意力,耗费精力,遇到图难和阻挠时需要调节不良情绪等,这些会让我们觉得很辛苦,需要我们凭借坚强的意志做出努力。当我们经历了学习的辛苦,收获了学习的成果时,那种发自内心的愉悦让我们体验到学习的美好,它是学习过程带给我们的美妙享受。(三个方面,6分
3.(1)做更好的自己,需要接纳和欣贫自己。接纳自己,要接纳自己的全部,要有乐观的心态和智慧,要学会欣赏自己的独特,自己的优点,自己的努力,自己为他人的奉献:做更好的自己,要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专注自己喜爱的领域,广泛参与多方面活动,积极合作:做更好的自己需要扬长避短:做更好的自己,需要主动改正缺点,需要决心、信心、勇气和毅力。(三个方面,6 (2)开展以“做更好的自己”为主题的演讲会,手抄报比赛、征文比赛等活动。(2分) (3)例如:天生我才必有用1有志者,事竟成!天才出自勤奋!等。(2分)
期中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进入青春期后,我们会发现自己变化挺大的:脸上长了青春痘;男生说话的声音变得沙哑;对异性同学敏感起来;有了心事不愿和大人交流。回答1一2题。 1.上述变化(
)
A.是病态的生理变化
B.是不正常的心理现象 C.是我们成长中的正常现象
D.只发生在个别同学身上
2.面对上述生理和心理的巨大变化,正确地对待方式是(
) ①做好心理准备坦然地面对这些变化 ②尽量少跟他人接触,以免暴露缺点
③发挥自己的优势,充满自信地学习和生活 ④科学地认识自己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3.有些青少年盲目地“随大溜”去模仿别人:看到别人吸烟,自己也吸;看到别人崇拜明星,自己也去“追星”。青少年会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热衷于参加集体活动
B.有主见,不受周围人的影响 C.缺乏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
D.愿意和同伴一起分享快乐,分担痛苦
4.下列能描述异性之间正确的交往态度的是 (
) A.自然、广泛、疏远
B.热情、自傲、大方 C.尊重、坦诚、适度
D.羞怯、欺骗、主动
5.下列交往中,属于男女同学之间不正常、不健康的交往方式的是(
) A.小刚与小红既是同学又是邻居,两人经常递纸条,单独约会 B.小明与小丽既是同学又是邻居,他们经常在一起写作业 C.班里的女同学遇到困难时,小军十分乐意帮助 D.体育课上,小辉经常与班上的女同学一起进行锻炼
6.(2016天津蓟县期中)青春让每个人都开一次花,但不担保让每个人都结一次果,能不能结果往往取决于你还是一朵花的时候。这句话告诉我们
(
) A.要珍惜青春年华,努力充实自己
B.度过青春期后,我们都会成为有才华的人 C.要尽情享受青春,因为青春短暂 D.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青春 7.青春是一本无字的书,每个人都想让它灿烂、充实。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①及时行乐,肆意放纵
②青春有格,行己有耻 ③培养青春的自信与自强
④止于至善,积善成德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8.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大门口刻有“300000”的字样。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让世人了解南京大屠杀的受害者数目 B.丢中国人的丑,让世人耻笑
C.让我们知耻而后勇,记住耻辱,奋发图强 D.让我们记住仇恨,伺机报复
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需要我们做到止于至善。下列名言可以表达“止于至善”积极意义的是(
) A.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
B.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C.人皆有错,过分谦虚即是一错
D.嫉妒——心灵上的肿瘤
10.(2016海南琼海期末)张雨与好朋友李露发生了口角,她心情特别郁闷。于是,她下午放学后到家附近的广场去散心。张雨排解不良情绪的方法是(
) A.转变认知评价
B.合理宣泄
C.放松训练
D.转移注意 11.(2016江西抚州期末)人们常说:“生气,就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己。”这句话说明(
)
A.不良情绪都是别人的过错引起的
B.人的情绪是不可调控的
C.要善于调控不良情绪
D.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会相互感染
12.(2016湖北黄梅期末)2015年11月9日,中国消防博物馆特别推出“铭记‘8•12’天津港化危品仓库特大火灾爆炸事故消防英雄展”,重点展示了一线消防官兵和天津港专职消防员舍生忘死、全力处置事故的英雄事迹。一件件实物、一张张图片、一部部视频短片,将观众迅速带人8月12日那场惊心动魄的灭火战斗现场中,英雄们的事迹震撼着展台前的每一位观众,很多人泪流满面,甚至失声痛哭。展台前观众们的感受说明了(
) A.不同情绪的发泄方式是完全相同的 B.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会相互感染 C.忧郁的情绪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D.崇高的精神能激发人们乐观的情绪
13.2016年11月珠海航展上,中国自主研制的许多飞机首次亮相。飞行员还进行了飞行展示,技惊四座,逞威珠海蓝天。对此,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应该产生(
)
A.自豪感
B.同情感
C.理智感
D.荣誉感 14.在看电影时,同学们会被故事情节所感动而一起大悲
大喜;在读书比赛中,同学们一起得到了心灵的净化;在运动会上,你追我赶,同学们一起体验成功的喜悦。这说明(
) ①青少年分不清楚情感的高雅和庸俗
②青少年时期是一个情感丰富、热情奔放的时期 ③培养丰富的情感离不开社会生活和集体
④丰富的文化生活是培养情感的唯一途径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5.在学习完“品出情感的韵味”这一内容后,七年级(6)班的同学产生了以下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小军:高尚情感是天生的,不用培养
②小红:我们可以通过正面的情感体验来培育高尚情感 ③小明:我们要通过追求正义、善良来培育高尚情感 ④小伟:我们可以通过欣赏美的事物来培育高尚情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二、综合题(共55分)
16.清代河南巡抚叶存仁,在他离任时僚属们派船为他送行,大家依依话别,难舍难分。夜深人静时,只见一叶小舟划来,船上栽有许多礼品。原来,僚属们想送礼品给他,为避人耳目,小舟才故意来迟。叶存仁见此情景,当即写下了一首诗:“月明风清夜半时,為舟相送故迟迟。感君情重还君赠,不畏人知畏己知。”叶存仁拒绝了僚属们的礼品和心意。
(1)叶存仁“不畏人知畏己知”,这说明了什么?(4分)
(2)学习叶存仁“不畏人知畏己知”的精神,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办?(6分)
17.最近,童童遇到了一件烦心事:她对班里的一位男同学有了异样的感觉,见到他就会脸红、心跳加快、耳根发热,注意力不集中。因此她总是躲避那位男同学,也不敢与其他男同学说话。
(1)青春期男女同学正常交往有什么意义?(4分)
(2)针对这种情况,你想对她说什么?(6分)
18.刘阳与田浩既是好朋友,又是同班同学。他们同时接到某重点中学的入学通知书,又分在同一个班级,二人非常高兴,都下决心要在新的学习环境中更加努力,取得好成绩。由于学习内容增多,二人都感到有些不太适应,期中考试过后,二人的成绩均不是很理想。看到同样不理想的成绩,二人的情绪感受并不一样。
刘阳与老师认真分析了造成成绩不好的原因,并认为一次考试不能代表将来,于是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更加努力学习,课上认真听讲,不懂就问,积极参加班级的活动,成绩提高很快。
田浩看到成绩,很气愤地将试卷揉成一团扔到地上,没有理眯任何人就走了。接下来的日子,田浩无精打采,每次测验都紧张、出汗,成绩不断下滑。
(1)面对同样不理想的成绩,刘阳与田浩表现出的情绪分别是哪种类型的情绪?(4分)
(2)不同的情绪表现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哪些不同的影响?(6分)
(3)上述材料带给我们哪些启迪?(6分)
19.科学泰斗钱伟长早年攻读物理学,曾留学加拿大并显露出非凡的才华。抗战结束后,钱伟长坚持回到祖国。在国内艰苦的条件下,钱伟长拒绝了美国科学界的诱惑,忠于祖国,为新中国开创了力学科学体系。他学贯中西,对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钱伟长曾说:“我没有专业,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他用六十多年的报国路诠释了自己一直坚持的专业:爱国。 (1)钱伟长的感人事迹说明了什么?(3分)
(2)钱伟长的爱国之情表现在哪些方面?(8分)
(3)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何感想?(8分)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学期期末试卷质量分析
一、试卷整体评价
此次期中试卷,含3个大题,题型分为单项选择题25题、问答题6题。试卷以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为依据,注重了双基,强调了能力的考查。在命题方式、选材、立意等方面,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试题知识覆盖面宽,基本突出了考查教学中重点的理念。试题难度适中,考查内容紧密联系学生实际,其试题活而不乱,综合性较强,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归纳能力、分析能力、阅读材料的能力、开放性思维的能力。
二、成绩分析
此次测试,参考总人数176人七(1)班及格16人、七(2)班及格14人,七(3)班及格15人,七(4)班及格13人,共58及格人,及格率为33%,最高分92分,优秀人数为8人。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不够,不会审题,问答题第26题中的交友原则是上学期的内容,是教材中的重点内容,是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考察,很多同学把交友原则和玩的原则混为一谈,可见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还不够扎实。
2、学生运用课本主干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高。即学生不能根据材料从课本中提取出有效知识,要么只看到材料而忽视了课本知识,要么只单纯回答了课本知识而没有结合材料。这种现象在材料分析题30题中体现最为明显。
3.、学生审题不够认真细致,偏差失误较多。在31题在考查学生科教兴国的内容,我国的科技现状,国家应该怎么做,青少年应该怎么做,如不仔细审题,就会很粗糙的作答或者答非所问,重复较多,很难答全面。
四、原因分析:
1、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兴趣不高。很多大题背诵起来难度较大,不愿意在此花费更大的精力,另外是觉得学好了也没用,家长也都强调语数英主科。兴趣不高直接导致学生的偏科严重,这在各个班中都非常突出。
2、基础性的知识背诵不扎实。平时应该教给学生一点背诵的技巧与方法,注意经常复习,加大检查立度,促使学生将基础知识记牢。
3、读题不认真,对题目的理解有一定偏差,导致做题出现失误。
5、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不高。是明明想到了,但却不能选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述;
6、书写潦草,不分条也不分纲,卷面很乱,再加上错字,难以辩认。
7、课堂上讲得多,留给学生的时间少。无法在课堂上将练习处理完,只能留给学生时间来做,做题的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8、作业、背诵的检查力度不够,方式、方法有待于改进。
9、教学时间比较紧,为了进度,没有复习的时间。缺少对有关题型的针对性的指导。
10、对新教材的把握程度不够,教学经验明显不足,今后应多查阅资料,努力吃透教材。
五、今后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和努力方向:
1、强化基础知识训练。要以课标为纲,以课本为本,注重基础,稳扎稳打,适当综合,分层提高。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前提,也是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要从抓基础知识入手,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注重对学生应试技巧能力训练,加强答题规范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规范习惯。审题、解题、答题、表述、书写的规范和完整,既是考试的重要要求。也是提高考试成绩的重要途径。在讲练当中,对规范应长抓不懈,严格要求,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尽量运用政治学科的专业用语,做到格式正确。语言规范,紧扣问题,条理清晰。
3、转变教学观念,调动学生参与教学。在教学中要大力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一单元 成长的节拍
第一课
中学时代
中学序曲
1、如何认识中学时代?
(1)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这段时间并不很长却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磨练自己的意志,交更多的朋友,为我们的人生奠定重要的基础。
(2)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
开始深入的寻找生命的奥秘、撩开精神世界的面纱、主动发现自己,认识自己、自觉磨练自己的意志、思考生活的意义......
2、中学生活为我们带来了怎样的成长礼物?
(1)中学生活,对我们来说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也意味着新的目标和挑战。
(2)中学生活提供了发展自我的多种机会。
(3)中学新的目标和要求激发着我们的潜能,激励着我们不断超越自我。
3、为什么说有梦就有希望?
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梦想是我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它能不断激发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
4、少年的梦想有何特点?
(1)少年的梦想,是人类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愿望。
(2)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
(3)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
5、如何实现梦想?努力需要怎么做?
(1)努力,是梦想与现之间的桥梁。
(2)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不服输的坚忍和失败后从头再来的勇气,是对自我的坚定信念和对美好的不懈追求。
(3)努力,需要立志。志向是人生的航标。 (4)努力,需要坚持。
第二课 学习新天地 学习伴成长
1、中学阶段,学习是我们的重要任务。初中阶段的学习,包括知识的获取,还包括各种能力的培养。
2、如何理解学习?
(1)在学校中学习,在社会中学习。
(2)学会处理人际关系,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态度和习惯等。
(3)学习不仅表现为接受和掌握,而且表现为探究、发现、体验和感悟。
(4)学习需要自觉、主动的态度和行为。
(5)学习伴随我们的成长,学习没有终点。
3、为什么要学习?
(1)学习,不仅让我们能够生存,而且可以让我们有更充实的生活。
(2)学习,可以打开生命的视窗,让面前的世界变得更大、更精彩。
(3)学习,可以拓宽新的通道,让我们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
(4)学习,可以改变思维方式和行为,提升我们的能力和智慧。
(5) 学习,可以带来更多的选择,让我们变得更加独立和自由。 (6)学习就是给生命添加养料。
(7)学习点亮我们内心不熄的明灯,激发前进的持续动力。
4、怎样认识学习中的苦与乐?
(1)学习中有快乐。对某方面知识有强烈兴趣时,自己解决某个问题时,学习中找到志趣相投的同伴时,发现自己的潜能时„„我们都可以体味到学习带来的快乐。
(2)学习中也有辛苦。学习中需要集中注意力、耗费体力,遇到困难和阻挠时需要调
节不良情绪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凭借坚强的意志作出努力。
5、学会学习,需要从哪些方面努力?
(1)学会学习,需要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
(2)学会学习,需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3)学会学习,要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
第三课 发现自己 认识自己
1、正确认识自己有何意义?
(1)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自我发展。
(2)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
2、认识自己的途径有哪些?
(1)从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来认识自己。
(2)通过自我评价来认识自己。
(3)通过他人评价来认识自己。
3、怎样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
(1)我们要得视他人的态度与评价,但也要客观冷静分析,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
视。
(2)用理性的心态面对他人的评价,是走向成熟的表现。
4、如何做到接纳和欣赏自己? (1)接纳自己的全部
(2)接纳自己,需要乐观的心态,更需要勇气和智慧。
(3)欣赏自己的独特,欣赏自己的优点、努力和为他人的奉献。
(4)欣赏自己不是骄傲自大,也不是目中无人,既要展现自己的风采,也要看到他
人的美丽,既要为自己鼓掌,也要为他人喝彩。
5、怎样做更好的自己?
(1)做最好的自己,要扬长避短。
(2)做最好的自己,要主动改正缺点。
(3)做最好的自己,要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
第二单元 友谊的天空
第四课 友谊与成长同行 和朋友在一起
1、经常对朋友关系做梳理有什么作用?
对朋友的渴望,让我们相互靠近。与朋友的交往中有欢笑,也有泪水,有甜蜜,也有苦涩。经常对自己的朋友关系做些梳理,我们可以更好地观察自己对友谊的真正期待,逐渐学会处理交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2、朋友对我们有什么重要影响?(友谊有怎样的力量?)
(1)朋友对我们有很大的影响力,我们的言行举止、兴趣爱好甚至性格等或多或少地受到朋友的影响。
(2)朋友见证了我们一起走过的成长历程,我们需要真诚友善的朋友。
(3)与正直、诚信和见识广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
(4)朋友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经验,友谊让我们更深刻地体悟生命的美好。
3、友谊的特质是什么?
(1)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
(2)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
(3)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
4、友谊的澄清(怎样正确认识友谊)?
(1)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学会接受一段友谊的淡出,坦然接受新的友谊。
(2)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关键是我们对待竞争的态度。 在竞争中能坦然接受并欣赏朋友的成就,做到自我反省和激励,我们会收获更多。
(3)友谊不能没有原则。
(4)友谊可以带来快乐,让人向往;有时候也会带来困扰,增添烦恼。
第五课 交友的智慧
1、建立友谊要怎么做?
(1)建立友谊,需要开发自己。
(2)建立友谊,需要持续的行动。
2、怎样呵护友谊?
(1)呵护友谊,需要用心去关怀对方。
(2)呵护友谊,需要学会尊重对方。
(3)呵护友谊,需要学会正确处理冲突。
(4)呵护友谊,需要学会正确对待交友中受到的伤害。
3、网上交友的利与弊?
(1)网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自由交流的平台。
(2)虚拟的世界并不能满足我们真实情感需要。
4、慎重结交网友,网上交友要注意哪些问题?
(1)网上交友要理性、慎重。
(2)网上交友要有自我保护意识。例如,对陌生人的邀请,不轻易接受;对个人的家庭信址、经济状况、联系方式等,要注意保密;遇到问题时,要学会求助。
(3)将网上的朋友转化为现实中的朋友,需要慎重。
5、不能沉湎于虚拟的世界的原因?
(1)虚拟的交往难以触摸到生活中的真实。
(2)我们要学会在现实中与同伴装饰往,增加真实而贴近的感受,为友谊奠定可靠的基础。
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 第六课 师生之间 走进老师
1、教师有什么重要作用?
(1)教师是一个古老的职业。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
(2)在现代社会,教师已发展成为一种专门职业
2、时代的发展对教师提出了哪些更高的要求? 今天的教师要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
3、老师风格不同的原因?
由于年龄、学识、阅历、性格、情感与思维方式等差异,每位老师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表达方式不同,由此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4、对待不同风格的老师的正确态度?
(1)承认老师之间的差异,接纳每位老师的不同,他们身上都须值得我们学习的地
方。
(2)要尊重老师的风格差异。
5、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学相长的关系。
6、怎样建立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
(1)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
(2)主动参与、勤学好问的态度有助于我们与老师相互交流。
(3)真诚恰当的向老师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既是对老师的积极反馈,也是师生
共同学习的新资源。
(4)与老师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学习成果,可以促进师生共同进步。
7、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的表现?
(1)学生乐于学习,老师寓教于乐,师生之间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是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
(2)彼此尊重,使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
(3)在平等相待、相互促进的师生交往中,我们可以和老师成为朋友。
8、怎样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1)老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鼓励和期待,激励我们更好地学习和发展;老师的批
评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诫,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改进不足。
(2)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师的批评的内容和用意上,理
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3)对待表扬,要再接再厉;对待批评,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第七课 亲情之爱 家的意味
1、家的含义?
一般来说,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2、我们爱家的原因?家对我们有什么重要性?
(1)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我们的成长也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
(2)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
2、中国人心目中的“家”是什么样的?
(1)在中华文化中,家有深厚的意味、丰富的内涵。
(2)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 ,是甜蜜、温暖、轻松的。
3、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1)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
(2)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
(3)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律义务。
4、怎样孝敬父母?
(1)孝敬双亲长辈,关爱家人,不仅仅是长大成人以后的事,从现在开始,我
们就应该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2)尊敬双亲长辈,听取他们的意见和教导。
(3)知恩、感恩,用行动表达感恩之情。认真学习,不辜负父母的期望;了解双亲长辈的喜好,体谅他们的辛劳,平日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5、为什么我们与父母之间会产生“爱的碰撞”?
(1)进入初中的我们意识到自己长大了,和家人的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2)我们开始审视父母给予我们的爱,开始质疑父母、甚至挑战父母的权威与经验。 (3)作为两代人,由于我们与父母在心智、学识、经历等方面差异较大,对问题的理解、感受等方面必然存在差异,冲突难以避免。
6、当与父母发生冲突时,我们应该怎么办?
(1)接纳父母的做法,理解父母,用他们接受的方式表达我们的爱。
(2)心平气和地与父母进行沟通。
(3)选择不伤害父母感情和不影响亲子关系的做法。
7、现代家庭发生了哪些变化?
(1)现代家庭的结构、规模、观念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2)现代家庭成员的交流、沟通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3)家庭氛围越来越平等、民主。
8、如何为建设和谐家庭做贡献?
(1)家庭成员之间更相互理解、信任、体谅和包容。
(2)要进行有效交流和沟通、增进理解、化解矛盾和冲突。
(3)要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家庭发展中的问题,让亲情更浓,家庭更和睦。
第四单元 生命的思考 第八课 生命可以永恒吗
1、为什么要珍惜生命?生命的特点?
(1)生命来之不易,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它是属于我们自己的幸运。
(2)生命是独特的。每个人有不同的人生道路,每个人的生命都不可替代。
(3)生命是不可逆的。
(4)生命也是短暂的。
(5)每个人都难以抗拒生命的自然规律,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归宿。
2、为什么要敬畏生命?
(1)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也是坚强的、有力量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
(2)我们的生命都是宝贵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3、为什么要珍爱他人生命?
(1)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
同样重要。
(2)既要自觉珍爱自己的生命,也要珍爱他人的生命。
4、怎样做到休戚与共,敬畏生命?
(1)敬畏生命,让我们从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对他人生命的 ,使我们意识到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 。
(2)我们只有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才会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3)我们对生命的敬畏是内心的自愿选择。当我们能够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时,我们就走向了道德生活。
第九课 珍视生命 守护生命
1、如何爱护好自己的身体?
(1)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对生命负责任的态度。
(2)关注自己的内在感受。
(3)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的
方法。
2、守护生命为什么要养护精神?
(1)我们每个人活着,除了要关注生理需要和身体健康,还要过精神生活,满足精神需要。
(2)精神风貌反映着我们的生命状态,守护生命需要关注并养护我们的精神。
3、我们的精神发育和物质支持的关系是怎样的?
(1)我们的精神发育,需要物质的支持,但不完全受物质生活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制约。
(2)即使在物质贫乏、外部环境艰苦的情况下,只要我们守住自己的心灵,仍然可以看到真、善、美。
(3)相反,过度的物质追求、物质攀比,容易使我们丧失对真、善、美的体验,丢失精神世界的财富。
4、我们为什么要守护精神家园,弘扬民族精神?
(1)人类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的文化,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着自己的精神史诗。
(2)作为中国人,我们每个人的精神生命都流淌着民族文化的血脉,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
(3)守护精神家园,我们不能丢失优秀的民族文化,需要在个人精神世界的充盈中发扬民族精神。
5、什么是挫折?
生活的道路并不总是平坦的,在我们怀揣美好的愿望、目标、期待去努力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阻碍、失利乃至失败。这些阻碍、失利和失败,就是人们常说的挫折。
6、为什么人们面对挫折时的认识和态度有区别? 产生这些不同感受和行为反应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
7、挫折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1)积极影响:得意时,挫折使我们更清醒,避免盲目乐观、精神懈怠;失意时,挫折会使我们获得更加丰富的生活经验。我们需要及时调整自己,正确看待挫折。
(2)消极影响:面对挫折,我们可能会感到失落、焦虑、难过、愤怒、不满等。如果一味沉浸在负面情绪中,我们就容易消沉,甚至做出不恰当的行为
8、面对挫折的正确态度是什么?
(1)我们需要及时调整自己,正确看待挫折。
(2)认识到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
9、如何发掘生命的力量? 如何战胜挫折?
(1)我们需要发现、发掘自己的生命力量。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蕴含一定的承受力、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能力。
(2)面对挫折,我们可以逐渐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
(3)发掘自身的力量要学会向他人寻求帮助,获得他人的支持和鼓励,有助于增强
我们的生命力量。
第十课 绽放生命之花
感受生命的意义
1、怎样的一生是值得过的?
(1)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2)在看到别人的需要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无论事情大小,都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3)将个人追求建立在人类共同需要的基础上,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2、如何认识生命意义?
(1)探索生命意义,是人类生命的原动力之一。只有人类才可能驾驭自己的生活,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2)生命是独特的,生命意义是具体的。每个人的生活不尽相同,我们都是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一点一点地建构自己,形成人们所说的“我的 人生”。 (3)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3、为什么人们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会影响生命的质量?
(1)有的人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愿也不善于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不敢也无力去面对生
活的困境与难题,狭小的世界限制了生命的生长;有的人缺乏生活目标,无所事事,在时光流逝中生命日益空虚。
(2)生命是一个逐渐丰富的过程。在同样的时间里,也有人热爱学习,乐于实践,
在探索中扩展生活的阅历,让生命充满色彩与活力。
(3)当我们敞开自己的胸怀,不断尝试与他人、与自然建立联系,生命中的道德体验就会不断丰富,对生命的感受力、理解力就会不断增强。生命得到滋养,也因此而一点点充盈起来。
4、为什么生命拒绝冷漠?
人与人在相互依存和彼此关切中感受温暖,传递温暖。所有的冷漠也许都有理由,然而,没有人愿意遭遇到冷漠。
5、生命需要相互关切要求我们怎么做?
(1)我们不仅要关注自身的发展,而且要关切他人的生命,设身处地地思考并
善待他人。我们用心对待自己和他人,不仅能将自己的生命照亮,而且可以温暖他人、照亮他人,甚至温暖世界、照亮世界。
(2)让我们用真诚、热情、给予去感动、改变他人,消融冷漠,共同营造一个互信、
友善、和谐的社会。
6、为什么说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意义的?
(1)伟人的伟大,在于他能够运用自身的品德、才智和劳动,创造出比自己有限的生命更长久的、不平凡的社会价值,为我们留下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2)与伟人相比,更多的人可能是默默无闻的。面对生活的艰难考验,不放弃、不懈怠,为家庭的 美好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时,就是在用认真、勤劳、善良、坚持、责任、勇敢书写自己的生命价值。
7、平凡与伟大的关系。
生命虽然平凡,却也时时创造伟大。当我们将个体生命和他人的、集体的、民族的、国家的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时,生命便会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
第一课 中学时代
1、怎样认识中学时代对于个人成长的意义?
①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 ②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
2、中学生活馈赠给我们的成长礼物有哪些?
①中学生活为我们提供了发展自我的多种机会。
②进入中学,新的目标和要求激发着我们的潜能,激励着我们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③在新的环境中,我们有机会改变在父母、老师和同学心目中那些不够完美的形象,重新塑造一个“我”。
3、青少年为什么要有梦想?(梦想的重要性)
①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 ②梦想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它能不断激发我们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 ③有梦想,就有希望。
④人类有了梦想,才能不断地进步和发展。
4、中国梦的含义、基本内涵、实现条件: 含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我们称之为“中国梦”。 基本内涵: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实现条件: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5、怎样实现梦想?
①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在于行动。 ②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③努力,需要立志;努力,需要坚持;努力需要方法。
第二课 学习新天地
1、我们应该怎样正确认识学习?
①学习不仅仅局限在学校,我们所看,所听,所尝,所触,所做,都可以是学习。 ②学习不仅表现为接受和掌握,而且表现为探究、发现、体验和感悟。 ③学习需要自觉、主动的态度。 ④学习伴随着我们的成长。
⑤学习没有终点,我们终生都需要学习。
2、学习的重要性
①学习,不仅让我们能够生存,而且能让我们拥有更充实的生活。 ②学习就是给生命添加养料。
③学习点亮我们心中的明灯,激发前进的动力。
3、怎样才能学会学习?
①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
②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 ③要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
第三课 发现自己
1、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为什么要正确认识自己?) ①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自我发展。 ②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
2、怎样正确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途径有哪些?) ①可以从生理、社会、心理等方面来认识自己。 ②可以通过自我评价来认识自己。 ③可以通过他人评价来认识自己。
3、怎样正确对待他人的态度和评价?
我们要重视他人的态度与评价,但也要客观冷静分析,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用理性的心态面对他人的评价,是走向成熟的表现。
4、怎样接纳和欣赏自己?
①接纳自己,需要接纳自己的全部。 既接纳自己的优点,也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既接纳自己的性格。也接纳自己的身材、相貌;既接纳自己的现在,也接纳自己的过去。 ②接纳自己需要乐观的心态,更需要勇气和智慧。
③学会欣赏自己。欣赏自己的独特、优点、努力,欣赏自己为他人的奉献。
5、怎样做更好的自己?
①做更好的自己,就要扬长避短。 ②做更好的自己,需要主动改正缺点。
③做更好的自己,需要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
第四课 友谊与成长同行
1、青少年交朋友有什么意义?(朋友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①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我们的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甚至性格等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朋友的影响。
②朋友,见证了我们一起走过的成长历程,我们需要真诚友善的朋友。 ③朋友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经验,友谊让我们更深刻地体悟生命的美好。
2、友谊的特质有哪些?
①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 ②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 ③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
3、我们需要澄清哪些对友谊的认识?
①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学会接受一段友谊的淡出,坦然接受新的友谊。
②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关键是我们对待竞争的态度。在竞争中自我反省和激励,我们会收获更多。
③友谊不能没有原则。友谊需要信任和忠诚,但这并不等于不加分辨地为朋友做任何事。
第五课 交友的智慧
1、怎样建立友谊?
①建立友谊,需要开放自己。 ②建立友谊,需要持续的行动。
2、如何呵护友谊?(如何让友谊之树常青?) ①呵护友谊,需要用心去关怀对方。 ②呵护友谊,需要学会尊重对方。
③呵护友谊,需要学会正确处理冲突。
④呵护友谊,需要学会正确对待交友中受到的伤害。
3、怎样做到慎重结交网友?(如何理性结交网友?)
①网上交友,需要考虑对自己学习和生活的影响,学会理性辨别、慎重选择。虚拟世界的交往,要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
②将网上的朋友转化为现实中的朋友,需要慎重。
③虚拟的交往难以触摸到生活中的真实,要学会在现实中与同伴交往。
第六课 师生之间
1. 教师的重要作用
①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
②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 2. 时代对教师提出哪些更高的要求?
今天的教师要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 3. 为什么会有风格不同的老师?
由于年龄、学识、阅历、性格、情感与思维方式等差异,每位老师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表达方式不同,由此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4. 如何正确面对不同风格老师?
①承认老师之间的差异,接纳每位老师的不同,他们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②无论什么风格的老师都应该受到尊重。
③具体方法:承认老师的差别;发现不同风格老师的优点;了解老师教育行为的目的;主动交往。
5. 如何理解教学相长?(为什么要与老师相互交流?)
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一方面,我们的学习离不开老师的引领和指导;另一方面,我们与老师交流互动,也可以促进老师更好地“教”。
6. 我们怎样与老师交流?
①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主动参与、勤学好问的态度有助于我们与老师相互交流。 ②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7. 怎样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是我们成长的重要内容。老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鼓励和期待,激励我们更好地学习和发展;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诫,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改进不足。对待老师的批评,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8. 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是怎样的?
学生乐于学习,老师寓教于乐,师生之间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是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
9.师生交往中,怎样建立亦师亦友的良好关系?
①彼此尊重,是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
②在平等相待、相互促进的师生交往中,我们可以和老师成为朋友。
第七课
亲情之爱
1. 什么是家庭?
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2.家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家的重要性)
①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 ②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③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是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
3. 家的特点: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 4.为什么要孝亲敬长?
①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
②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律义务。 5.如何做到孝亲敬长?
①尽孝在当下。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应该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②尊敬双亲长辈,听取他们的意见和教导。 ③倾听他们的心声,常和他们保持联系。 ④知恩、感恩,用行动表达感恩之情。 6.什么是亲情之爱?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份对家人割舍不断的情感。这种情感就是家庭中的亲情之爱。 7. 为什么我们与父母之间会产生“爱的碰撞”?
①进入初中的我们意识到自己长大了,和家人的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②我们开始审视父母给予我们的爱,开始质疑父母、甚至挑战父母的权威与经验,亲子之间碰撞的增多了。
③作为两代人,我们与父母在心智、学识、经历等方面差异较大,对问题的理解、感受等方面必然存在差异,冲突有时难以避免。
8. 如何化解亲子冲突?(怎样和父母沟通?)
①爱在沟通中加深,亲子冲突需要双方通过良好的互动沟通来解决。
②如果与父母发生冲突,我们要选择不伤害父母感情和不影响亲子关系的做法。 ③我们可以试着去接纳父母的做法,理解父母行为中蕴含的爱。
④我们可以尝试让父母了解我们的变化和需要,用他们能接受的方式表达我们的爱。 9. 现代家庭发生了哪些变化?
①现代家庭的结构、规模、观念等都发生了变化。家庭变得越来越小,家庭关系也越来越简单,家庭不断趋向小型化。
②家庭成员的交流、沟通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③家庭氛围越来越平等、民主。
10. 现代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有哪些?
关心世界和国家大事,探讨社会和人生问题,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创建学习型家庭,参与社区活动,这些已成为现代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
11.怎样创建和谐家庭?(怎样让家更美好?)
①家和万事兴。家庭成员之间和睦相处是家庭美满幸福的重要条件。这需要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理解、信任、体谅和包容。
②有效交流和沟通,可以增进理解,化解矛盾和冲突。
③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家庭发展中的问题,才能让亲情更浓,让家庭更和睦。
第八课
探问生命
1. 我们为什么要珍惜生命?(生命的特性有哪些?)24 ①生命来之不易。②生命是独特的。③生命是不可逆的。④生命是短暂的。⑤每个人都无法抗拒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归宿。
2. 生命的接续有什么意义?
①个人的生命虽短暂,但正是一代又一代的个体生命实现了人类生命的接续。 ②生命的接续,使我们能更好地认识和面对自己的生命。
③在生命的接续中,人类生命不断发展,人类的精神文明也不断积累和丰富。
3. 为什么要敬畏生命?
①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 ②生命都是宝贵的,每个人的生命都比金钱、权势等更重要。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4. 怎样做到敬畏生命?25 ①从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意识到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共同生活。 ②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③对生命的敬畏是内心的自愿选择,要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走向道德的生活。
第九课 珍视生命
1.如何守护生命?26 ①守护生命要关注自己的身体, 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②要关注自己的内在感受,珍视自己的肉体生命。
③要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 ④守护生命需要关注并养护我们的精神。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发扬民族精神。 2. 怎样正确认识养护精神?
①精神发育,需要物质的支持,但不完全受物质生活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制约。
②精神发育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要继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在个人精神世界的充盈中发扬民族精神。
3. 什么是挫折?
在我们怀揣美好的愿望、目标、期待去努力的过程中,遇到的那些阻碍、失利乃至失败,就是人们常说的挫折。
4. 怎样正确认识挫折?
①人们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
②面对挫折,产生负面的情绪感受是很正常的,我们需要及时调整自己,正确看待挫折。 ③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
5. 面对挫折,怎样发掘生命的力量?(如何应对和战胜挫折?)27
①面对挫折,我们需要发现、发掘自己的生命力量。每个人的生命都蕴含一定的承受力、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能力。
②要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
③发掘自身的力量并不排斥借助外力。向他人寻求帮助,获得他人的支持和鼓励,有助于增强我们的生命力量。
④面对挫折,要学会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如欣赏、培养幽默感;和自己信任的人谈一谈;考虑并接受最糟糕的结果;关心、帮助他人;培养某方面的兴趣。28
第十课 绽放生命之花
1. 怎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①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
②在看到别人的需要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无论事情大小,都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③将个人追求建立在人类共同需要的基础上,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2.如何认识生命的意义?29 ①探索生命意义,是人类生命的原动力之一。 ②生命是独特的,生命意义是具体的。 ③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3. 怎样才能让生命充盈起来?30 ①生命是一个逐渐丰富的过程。
②热爱学习,乐于实践,在探索中扩展生活的阅历,就会让生命充满色彩与活力。
③当我们敞开自己的胸怀,不断尝试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建立联系时,生命中的道德体验就会不断丰富,对生命的感受力、理解力就会不断增强。生命得到滋养,也因此而一点点充盈起来。
4. 如何实现拒绝冷漠,关爱生命?31 ①人与人在相互依存和彼此关切中感受温暖,传递温暖。生命拒绝冷漠。
②我们不仅要关注自身的发展,而且要关切其他的生命,设身处地地思考并善待他人。 ③让我们用真诚、热情、给予去感动、改变他人,消融冷漠,共同营造一个互信、友善、和谐的社会。
5.历史上的伟人为什么伟大?
伟大在于创造和贡献。一个人的伟大,不在于其地位的高低,而在于他能够运用自身的品德、才智和劳动,创造出比自己有限的生命更长久的、不平凡的社会价值,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6.平凡、普通的生命有没有意义呢?
当人们为生活而努力,面对生活的艰难考验,不放弃、不懈怠,为家庭的美好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时,就是在用认真、勤劳、善良、坚持、责任、勇敢书写自己的生命价值。
7.怎样理解生命平凡与伟大的关系?
生命虽平凡,但也能时时创造伟大。当我们将个体生命和他人的、集体的、民族的、国家的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时,生命便会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使用心得
一、优点和特色
1.教材内容更有新意
(1)新教材的内容更多的关注了学生的情感世界
教材在内容上明显增强了学生的情感交流。问题的设置更贴近了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比如:每框题安排的探究与分享栏目的内容设置,问题的安排和问题与学生生活的贴近度,可交流性,开放度等都明显增强,更加方便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更加有利于教师收集学生的思想动态,把握教育的目的性。
(2)新教材的内容从逻辑关系的安排上更有层次感,层层递进,一步步走进学生生活的深处,从学生平时简单的生活实际步步引入到理论知识的认识,方法技能的掌握,进而指导学生的行为。
(3)新教材安排的活动内容都是学生在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中的亲身体验的交流,但通过课本一环环的逻辑关系的递进,让学生一步步的去了解自己的行为对家庭、学校、社会的影响,从而得到思想教育。
(4)增强了现实教育的内容
比如:对生命、民主等社会现实问题,是教育更具有说服力和教育意义。
2.课本设计上有新意
(1)在课题、框题、目题的设计上有新意,让人眼前一亮。栏目的设计形式更加多样性,活动的目的性、指向性更加增强。
(2)课本的页面设计更加美观了 3.课本的资源更新了
课本中的事例、阅读感悟中的内容更新了,更紧跟时代了,更加直面现实问题,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二、几点建议
1、感觉有些资料还比较陈旧,比如:教材第10页、第11页的材料可以换成我国的、当今的人物资料。
2、内容安排上在交叉、重叠的地方安排的不够严谨,感觉有点累赘。比如教材第15页的探究与分享和第16页的探究与分享感觉在内容上有重复了。
3、感觉有些内容在逻辑上有些不协调,比如:教材第17页“学习需要自觉。主动的态度和学习伴随着我们成长和学习没有终点”这部分内容最好放到本节的最后。
4、希望教材在框题、目题和子问题的页面设计更清晰些,能让人更加一目了然些。
总之,新教材无论是在内容上、设计上、资源上更有新意了,课本内容也增强了综合性、可读性和实践性。同时教材中六个栏目的设置和定位也增强了教师在使用时的挑战性。教师要做好留白处的处理、拓展空间的有效性的落实和对文中名言的理解和处理。以上是在教材中的几点感受,也许我的认识是错误的。
推荐阅读:
新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07-28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纲要09-14
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09-29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11-01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学工作总结07-07
最新一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教案06-17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10-30
情境教学法道德与法治06-05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上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