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线道德和神圣道德

2024-10-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底线道德和神圣道德(通用11篇)

底线道德和神圣道德 篇1

中华民族的道德标准是不是有一个底线,这我不清楚,但是,几千年来的道德观一直都在受到挑战,是不是道德标准已经到达了它的底线,它已经快要坚持不住了,会有崩溃的可能。

在我们评论别人的道德观时候,都会把自己对传统道德的遵守程度说的天衣无缝,好像只有他才是传统道德的卫道士,稍微对这种传统道德提出疑问的男人或者是女人都是没有道

德的人,凡是向这种传统道德提出挑战的人都是极端的个人主义者,这种逻辑是否能说人?

我们所说的道德,不应该是个人的道德,而应该是整个社会的道德,个人的道德是不应该受到谴责的,只要他的所作所为没有对他人或者社会造成危害,我们就不应该把社会的道德标准强加在个人身上,如果你把自己的道德观强加在了别人生,那你才是没有道德的人。

人类的本性在法律的约束下已经萎缩,但是,在危害降临的时候,人类的本性并不会死亡,如果一个人的本性萎缩到没有任何反应的程度,那么,这个人的本性已经不存在了,一个没有了反应的死人还说什么道德?

我们可以堂而惶之地去讨论别人的道德底线,可以咒骂别人的极端个人主义,可以评击别人的本能爆发,但是,我们更需要真实的本能体现,没有了真实,那就缺乏了一种科学的态度,理想不能代替现实,高尚往往产生在无意当中,英雄产生在偶然,执意地去表现自己的高尚,那是作秀,一味地想当英雄,那是愚蠢,没有特定的条件,就没有高尚的表现和英雄的出现。

一篇文章的出现,说明了作者的观点,如果作者的观点能够引起社会的注意,或者说能够“煽动”到人心,那是作者的成功,文章的水平,我们可以持反对的意见,但不能消除一种真实的声音。

有时候,人们往往在一种社会的偏见面前失去讲真话的责任,但是,在他自己的行动中这种本性和本能都会暴露出来,为什么很多事情我们去做了,还要否认它?为什么很多事情掩盖着它就是高尚的,说出来那就是卑鄙的?这就是传统道德观念的影响和压制,在法律和道德观念的压制下,人们都在装饰自己,把自己的卑鄙戴上高尚的外衣,招摇过市,迎合那些跟自己一样虚伪的同类,在“社会公德”的大旗帜下去谴责他人敢于暴露真相。

极端的个人主义的标准是什么,我也不知道,但是,社会的现象都存在着个人的利益是高于一切的,我所说的一切是对个人的要求而言,我没有见到过要求老板减低工资的员工,更没有见到过要求自动下台的领导,当然有例外,那是迫不得已,有他自己的难言之隐,要是他的本性还没有彻底萎缩,我想没有这种所谓高尚的人。人们普遍的对社会的分配不公有意见,难道也是一种极端的个人主义?人们哀叹的物价上涨难道也是一种极端的个人主义?人们的要求都是从自身的利益出发的,这种从自身的利益出发的要求也是极端的个人主义?

在我们去讨论道德和极端个人主义的时候,最好不要忘记自己也是一个存在着自我的人,也是一个本能没有萎缩的人,不要把社会的公德跟道德混为一体,只要个人的道德没有违反公德,没有对他人和社会造成危害,我们为什么不能坦言,而要戴着虚伪的外衣去骗人

呢?

已投稿到: 排行榜 极端个人主义的重要特征,是个人本位、自我中心、利己主义,为了满足个人私欲而不惜损害社会和他人利益。极端个人主义反映在权力运用上,突出表现为用权不公、以权谋私;感情高于原则,关系代替政策,甚至出现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的现象。极端个人主义反映在职务提升上,突出表现为在个人名利问题上“盯着干、等着干、比着干”。“盯着干”就是盯着位置干,有的是职务有盼头工作有劲头,反之职务到了头,就觉得再干没奔头;有的是一看到有个“位置”,就觉得该是自己的,如果没有得到这个“位置”,就埋怨领导不公。“等着干”就是消极等调职,熬年头、混日子,安心不尽心,在职不尽责。“比着干”就是在职务上盲目攀比,比高不比低,比快不比慢。极端个人主义反映在利益关系上,突出表现为过分计较个人得失,有利的事就干,无利的事不干;得到表扬沾沾自喜,听到批评乱喊乱叫,甚至争功诿过,追名逐利。

极端个人主义是一种错误的人生观。其危害,一是导致精神滑坡。受极端个人主义思想影响,一些同志想职务多,想责任少;想待遇多,想贡献少;想个人后路多,想集体事业少。最终是淡化了理想信念,滋长了落后思想;淡化了服务意识,滋长了名利思想;淡化了进取意识,滋长了享乐思想;淡化了责任意识,滋长了懒惰思想。二是导致权力滥用。权力是一柄双刃剑,用好了,对集体和个人都有益;用不好,既损害集体,也有害个人。少数干部迷恋权力,滥用权力,自以为得意,但最终走向党和人民的反面,也葬送了自己的前程。三是导致纪律松弛。极端个人主义把个人利益与小团体利益凌驾于党和人民的利益之上,对有利于自己的就执行,对不利于自己的就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从而导致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总之,极端个人主义害党、害人、害己,如果任其发展,后果不堪设想。

2006-06-22 10:54:57-检举

现代性问题的根源及其现实意义

在线阅读 整本下载 分章下载 分页下载

【作者中文名】 王华岗;

【导师】 郑永扣;

【学位授予单位】 郑州大学;

【学科专业名称】 马克思主义哲学

【学位】 200

3【论文级别】 硕士

【网络出版投稿人】 郑州大学

【网络出版投稿时间】 2003-09-1

2【关键词】 后现代;现代性;先验主体;中国现代性;

【英文关键词】 Post-modernity;Modernity;Transcendental subject;Modernity in China;

【中文摘要】 西方后现代的兴起有着深刻的现实背景,他们认为现代性带来了困扰人们的许多问题,只有超越现代性,人们才能获得真实的生活意义。于是,现代性问题就呈现在人们面前。后现代认为,现代性问题的核心是主体问题,要超越现代性,必须从批判先验主体这一现代性问题的根源开始。现代性是一种现代精神气质,是指支配现代社会各个领域变迁的规范和理想,它的核心是人的解放和自由、人的主体地位的确立以及由主体所支配的世

底线道德和神圣道德 篇2

1. 报道内容失真情况严重

很多新闻记者为了名利, 一味追求轰动、刺激、吸引眼球的效果, 特别是在娱乐新闻中, 捕风捉影的现象十分严重, 很多报道无中生有, 影响他人的正常生活。其中还包括有偿新闻的报道, 为了获得较高的经济利益, 将广告新闻化, 诱导读者, 影响了新闻的真实性。

2. 对社会负面情绪的过分宣传

为了吸引人们的眼球、博取关注, 很多新闻记者将报道目光集中在社会负面情绪的宣传上, 打开各类门户网站, 各类影响新闻舆论导向的标题映入眼帘, 例如娱乐明星的奢靡生活、各国领导的秘闻趣事、谋杀恐吓、淫秽色情的内容比比皆是, 污染了新闻传播的环境。

二、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底线失守的原因

网络媒体的发展兴盛, 网民阅读习惯的改变, 加剧了新闻传播媒介之间的竞争, 特别是各大门户网站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为了争夺有限的社会关注, 扩大媒介的社会影响力和号召力, 从而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 各个门户网站想尽一切办法吸引受众的目光, 在开设新闻选题的过程中, 不是从新闻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出发, 而是贴合受众的需求心理, 撰写耸人听闻的新闻标题, 甚至编造虚假新闻。

除了行业间的竞争加剧, 新闻记者之间的不正当竞争也是造成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底线失守的重要原因。由于目前我国很多新闻媒体的事业编制有限, 越来越多的人是没有编制的招聘人员, 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新闻民工”, 他的收入与发稿量和新闻的点击率直接挂钩, 为了能够维持生活, 很多记者不得不牺牲新闻的真实性, 将新闻稿件进行夸大或者编撰, 突破了新闻职业道德的底线, 北京电视台的“纸馅包子”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三、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底线失守的对策

1. 提高新闻记者自我修养职业道德的意识

为了维护新闻传媒的公信力, 重塑记者形象, 一方面需要管理部门加强对记者的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培训, 引导记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不断提高知识业务水平。另一方面, 新闻工作者自身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意识, 在采访的过程中记者要按照新闻价值的选择标准进行衡量, 不将个人的感情放到新闻报道中, 坚守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底线, 弘扬社会正义, 不夸张事实, 不报虚假新闻。

2. 建立健全监督制度

新闻记者是一个光荣且责任重大的职业, 除了记者们自身的道德自我修养, 还需要加强对记者的职业道德的监督机制建设, 完善制度内容, 把制度落到实处, 让记者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对于违反新闻职业道德的情况, 根据事件的性质、危害, 予以批评、教育、处分等处罚, 触犯法律的要按照相关规定移交有关部门。

3. 完善奖励机制

很多记者因为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 为了生活以及经济利益的驱使触犯职业道德的底线, 因此完善各项奖励机制, 让记者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报道的文章能够得到社会和群众的认可, 根据报道的显著成绩, 予以表彰和奖励, 激发记者们的工作激情, 做到“高薪养廉”, 督促记者在道德底线之上完成自己的工作。

对新闻真实的尊重和要求是新闻职业道德的底线, 作为一名“铁肩担道义, 辣手著文章”的新闻工作者, 必须要有社会的责任感和职业的良知, 合理利用人民赋予的权利, 坚守职业道德, 保证报道真实的新闻, 不编造虚假新闻, 不利用媒体特权伤害他人, 不能发表反动或者否定社会的言论, 发挥党和政府喉舌的作用, 完成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 为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汪海涛.浅谈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J].大庆社会科学, 2010, (3) .

[2]王国超.新时期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建设[J].新闻窗, 2011, (3) .

[3]张广东.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失范的原因探析[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 (2) .

[4]韩宇博.论加强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建设[J].新闻爱好者, 2010, (14) .

底线道德和神圣道德 篇3

3至6岁的孩子还未真正地进入学校,此时的孩子处于学前期,这个时候的孩子接受的教育是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对于孩子的社会性、性格品质、思维认知等发展具有重要性。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因此,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必须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才能与时俱进、适应家长的需要,完成幼儿教育的重任。那么,幼儿教师应具备哪些职业道德呢?

职业意识是职业道德的基础

所谓职业意识是指人们在社会中的工作精神,职业意识是职业行为、职业情感的基础,它包含着“知”和“意”两个方面,也是职业道德中对思想意识方面的要求。幼儿园是由教师、孩子、家长共同组成的保育和教育的有机整体,其中,教师起着关键的作用,只有教师寓乐于教、寓教于乐、为人师表,才能使这个有机整体取得最佳的保教效果。

热爱幼儿是职业意识的表现,有了爱就有了责任感和光荣感,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就谈不上职业意识;没有职业意识,更谈不上职业情感。爱是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师爱是一种激励幼儿个性和谐发展的无可取代的力量,热爱幼儿也是教师献身幼教事业、做好幼教工作的原动力。许多有成就的教育家和优秀教师都非常重视爱的教育。例如,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毕生从事教育事业,使我国幼儿教育事业实现了大众化和科学化。还有笔者身边的许多优秀的老园长、老教师,他们凭着自己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坚强的信念,为了崇高的理想,对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把一生献给了伟大的幼教事业。每当想到这些幼教的老前辈,就有一种无穷的力量和职业信念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激励笔者克服困难、攀登开拓,更好地做好幼教工作。

职业情感是职业道德的核心

职业情感包括职业的责任感、荣誉感、幸福感、成就感,有了正确的职业意识,必然能产生职业情感,而且是一种强烈的职业情感。职业情感支配人们的职业行为,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当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崇高、光荣、伟大而有意义时,他就会觉得有一种光荣的责任感,迫使自己克服困难。做好幼儿园各项工作,不但要热爱幼儿,还要尊重家长,以宽阔的胸怀和职业情感去理解家长和幼儿。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应当以灿烂的笑容面对每位家长和每个孩子,以良好的心情和饱满的热情面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这样积极的工作心态和良好的精神面貌,不但可以让教师变得更加美丽,而且可以塑造教师在家长心中的光辉形象,更是一所优秀幼儿园文化的外在表现。

因此,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该树立幼儿教师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的光辉形象,把自己全部的爱和热情倾注在每个孩子身上,塑造幼儿美好的心灵。热爱是一种纯洁、高尚的职业情感,是做好幼儿园工作的前提和起点。

职业行为是职业道德的主体

职业行为是职业道德的主体,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准高低的重要标志。幼儿教师的职业行为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八个方面:一是热爱党的幼教事业,树立正确的幼儿教育观,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二是热爱幼儿、尊重幼儿、面向全体幼儿,坚持正面教育,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幼儿,使幼儿愉快地生活、健康地成长;三是勤奋学习,不断提高科学文化和教育理论水平,钻研业务、精益求精、勇于探索、发展新观念、进入新境界、紧跟时代步伐、培养造就新型人才;四是坚守岗位、尽职尽责,确保幼儿在园里的健康和安全;五是爱护、关心、尊重、了解幼儿,对幼儿实施德、智、体、美全方面发展的教育,保育和教育相结合,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六是具备团队意识,谦虚谨慎、遵纪守法、作风正派,自尊、自强、自爱;七是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衣着整洁大方、得体,举止端正、语言文明、礼貌待人,积极地为幼儿提供和创造优质的生活、学习、成长环境;八是尊重家长、热情服务,与家长密切配合,使家、园同步。

愿笔者所在的幼儿园教师都能够真正地做到:让孩子在幼儿园里开心快乐、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

(作者单位:陕西省汉中龙岗幼儿园)

冲破道德的底线作文 篇4

在生活中,我们人人都有防骗心理,之所以有这种心理,是因为某些不法分子在无限制的冲破道德的底线,让人咬牙切齿,恨之入骨。我也经历过这样的事,有种恨不得把他们碎尸万段的感觉。

那次我家的互联网坏了,父亲就算在,他也只顾忙自己的,琐碎的事从不过问,这不,你叫他,他也不搭理你,随后传来震耳欲聋的关门声。

我打开手机,看着老师群发的作业,结果依然连不上网,母亲又叫修机的人,电话打了数遍,硬是不接。我烦极了,恨不得扇他一耳光。无奈,只好让邻居给他打电话,说她家的互联网也坏了。他来了,看见母亲呆住了。母亲性情温和,想和她讲道理,我不耐烦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强迫他掏出钱包,还回修机的钱,再把钱包扔出门外,他立马窜出去,这件事就解决了!

关于道德底线演讲稿 篇5

大家好!

康德说:“一生中只有两种东西让我仰望终生,一是头顶的星空,而是心中的道德律。”星空固然十分璀璨,但坚守内心的道德在我看来越是较之璀璨的星空更为美丽与绚烂。

道德是指一个人良好的品德,中华上下五千年来形成了无数的良好的品德,古人的道德修养令我们仰慕,然而,咋现代这个充满了功利气味的社会中,人心浮躁,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的坚守道德呢?

纵观古今,无数的能人贤士又有哪一个没有坚守道德?如春秋时期的楚国大夫屈原,他在磅礴大气的汨罗江边,独自一人,面色惨淡,来回踱步,发出了“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感慨,在当时,楚国君臣整日生活在酒肉奢靡的环境中,安逸享乐,只有屈原有着坚守道德的毅力与决心,最终不愿意同流合污,投身于汨罗江中洗净自己的身体与心灵。正是因为屈原能够坚守道德,他才能在这污浊的大世中,保持一个纯洁的灵魂。

写下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司马迁,又何尝不是能够坚守道德?他忠肝义胆,敢于坚守道德,能够在危险的境地中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为将军辩护,最终却被处以极刑,但他仍能够坚守道德,若司马迁不能坚守道德,那么这世上恐怕就无贯彻古今,闻名于世的《史记》了。

然而,历史上也总是存在着没有坚守道德而导致自身身败名裂的人,如明朝的镇关大将军吴三桂,身为镇守边关,抵御外敌的大将军,本身应该固守国土,保卫国家安宁,然是他却与清军私通,导致明朝战火,虽有荣华富贵,但最终却落得一个卖国贼的名头,被后世的人所辱骂,遗臭万年。

反观当下,社会人心躁动,有些人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使用一些不法手段,近些年来,染色馒头、假牛肉。毒大米等事件纷纷曝光,这些不法商品就是因为没能坚守道德而触犯了自己的道德底线,作出了不法行为,被法律所惩罚。

底线道德和神圣道德 篇6

一、中方媒体报道框架

人民网网传EMBA成高级会所王石婚变母校受牵连

中新网外媒评王石婚变传闻:期待以另一种方式继续传奇

《羊城晚报》王石婚变传闻火了“圈子经济”

《广州日报》王石爆婚变万科逆市涨:都红了

凤凰网传地产大佬王石离婚——是薄情还是真性情

从标题中可以看出, 媒体纷纷拿长江商学院和EMBA开涮:调侃女性若想结识富豪可选择去长江商学院深造;万科的股票和王石婚变事件联系紧密, 不降反升;王石本人的个人品质受到严重质疑。标题中的词汇多为中性或者贬义词汇, 包含隐蔽性的批判话语。根据此传闻向周边辐射的内容很多, 如万科、长江商学院、EMBA、笨笨红烧肉等等。在道德取向方面, 把受众引向——王石作为负心人不值得包容这个方向。

中方媒体关于王石婚变的报道特点是, 除了对王石本人的描述外, 绝大部分为抽象的、隐性的消极话语, 而对他本人的描述基本是对他事业成功的肯定, 并未涉及婚恋方面的问题, 如成功企业家、地产“教父”、珠峰征服者等, 被称为“中国最具传奇色彩的企业领袖”, 参与话语建构的包括网民、媒体、目击者、消费者等, 内容涵盖婚变事件本身外的许多方面。本文选取《广州日报》刊登的报道《王石爆婚变万科逆市涨:都红了》进行分析:文章导语的一句话引出了王石婚变事件, “28日晚开始, 万科董事会主席王石因恋上80后女演员田朴珺而与发妻王江穗离婚的消息甚嚣尘上。”随后的几句话“有好事者预测, 该消息一出, 各方都红了:王石再次出现在公众视野;80后女星身价飙升。在二级市场上, 万科股价昨日逆市上涨, 有业内人士认为, 无论王石是否离婚、重爱, 对上市公司都没有实质影响, 股价如因此涨跌或是一起娱乐罢了”。显然, 认为王石婚变是一场娱乐的盛宴, 不管是不是真的, 只是让利益联系中的各方都获益而已, 看似中立, 也暗示这场婚变存在炒作的可能, 策划人是谁不言而喻。

二、西方媒体报道框架

The Washington Post/华盛顿邮报:Kristen Stewart cheats on Robert Pattinson:The Internet reacts

Wonderwall Web:Kristen Stewart Apologizes for Cheating on Robert Pattinson:I Love Him;I'm So Sorry

Auto blog:Kristen Stewart Cheating Scandal:How Does The'Twilight'Cast Feel?

E!Online:Kristen Stewart Cheating on Robert Pattinson:Everything We Know

从标题中可以看出, Cheat (欺骗) 在这个事件报道中是最重要的关键词, 几乎在每篇报道的标题中都出现了;包含了很多显性的贬义或者中性话语, 如scandal、like a dog等;辐射内容不多, 主要集中在对克里斯汀偷腥事件上。

西方媒体关于克里斯汀·斯图尔特偷腥事件报道的特点是, 新闻报道者即媒体的话语占了很大的篇幅, 并且运用了不少辩护性的策略, 对克里斯汀的行为评价多为中性, 且局限于具体事件中, 很多消极话语用了appear to、may等来限定。如, 媒体对其行为的猜测性描述:Is the story of Stewart and Sanders’s tryst true?It appears to be.而不像中方媒体对王石婚变的新闻报道, 多为隐性负面话语。在此, 本文选取《华盛顿邮报》的报道进行分析, 其题为“Kristen Stewart cheats on Robert Pattinson:The Internet reacts”。总的看来, 报道所引用观众和粉丝的话, 是运用隐性辩护性策略为克里斯汀开脱, 采用协商式话语, 试图说服受众, 她只不过是因为年少无知, 行差踏错, 进入了一段bad romance, 希望大众能够包容她。报道开篇便引出主题:“It boasts all the elements Hollywood gossip addicts look for in a juicy scandal:a high-profile celeb couple (arguably the biggest one of the moment) ;adultery (Sanders is married) ;betrayal;clandestine romantic encounters;and vampires.Bella cheated on Edward, people.”把克里斯汀偷腥事件归结为romance (浪漫) , 这显然是个褒义词汇, 虽然第一句也用上了cheat (欺骗) , 但是仍让人觉得笔者并不认为这件事有多么的伤风败俗, 只不过是一段风流韵事而已。紧接着文章中提出了一个问题:“Is the story of Stewart and Sanders’s tryst true?”并很快进行了回答, “It appears to be, given that Kristen Stewart has now issued a public apology via People:‘I’m deeply sorry for the hurt and embarrassment I've caused to those close to me and everyone this has affected’, she said in a statement Wednesday.‘Rob.I love him, I'm so sorry.’”在这一段内容中, 记者就克里斯汀的偷腥事件运用了一个反问?到底是不是真的呢?似乎是的。然后立刻接上了克里斯汀的道歉, 让大众觉得她还是有悔改之意的, 对克里斯汀采取了隐性的辩护性策略。

三、中西方报道的差异及原因

将报道、评论放在一起对比, 可以发现中西方媒体在报道这种娱乐事件时所体现的新闻实践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首先, 从道德取向上看, 王石与克里斯汀·斯图尔特同为名人, 同样是在婚恋关系中出轨, 中方媒体倾向于批判和否定王石, 而西方媒体倾向于包容克里斯汀。

其次, 从消息来源上看, 在中方媒体所刊出的报道中参与话语建构的包括网民、媒体、目击者、消费者等, 内容涵盖除婚变事件外的许多方面, 而在西方媒体的报道中, 新闻报道者即媒体的话语占了较大篇幅。

再次, 从话语策略来看, 中方媒体对王石变心以致婚变多采取隐性负面话语进行了强化, 而西方媒体对克里斯汀采取了辩解性话语以进行维护, 也因为媒介采用的话语策略不同, 类似的事件在中西方建构了两种不同的媒介现实。而这些差异的产生主要源于不同的文化背景:

1. 婚恋观念

首先, 中国通常是为了家庭而非爱情。西方人的结婚目的:其一是坠入爱河的恋人希望恋情有个完满的结果;其二, 寻找长久的异性生活伴侣, 从而使自己在生理上、心理上的需要得到满足。

其次, 从中国传统的择偶标准来看, 最要紧的是身家清白和门当户对;西方人的择偶标准, 最主要的是两个人互相契合, 其余的条件, 像家庭背景、教育程度等因素可以不在考虑之列。

2. 主角身份

王石是一位非常成功的房地产商人, 但在中国功成名就之后抛弃糟糠之妻的例子实在屡见不鲜, 所以王石很容易被人们认为是现代陈世美而遭到鄙夷;而克里斯汀是美国颇为有名的90后女演员, 美丽多情, 看到她所处的诱惑遍地的好莱坞和她的年轻懵懂, 人们比较容易原谅她一时的行差踏错, 并且她与男友并未结婚, 不存在婚姻责任。

在此, 我们应该反思中方媒体在进行这类娱乐新闻报道时出现的偏差, 坚守新闻专业主义, 掌控娱乐底线。

四、坚守新闻专业主义, 掌控娱乐底线

首先, 应坚守新闻专业主义, 特别是新闻客观性原则。

中方媒体关于王石婚变事件报道的道德取向明显地背向王石, 片面地将王石描绘成一个背弃婚姻、喜新厌旧的负心人, 这是不符合新闻客观性原则的。早在1980年, 德国女社会学家冯诺依曼在《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一书中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 传播媒介提示的意见环境未必是社会上意见分布状况的如实反映, 传媒提示和强调的即便是少数人或不公正的意见, 也会被人们当作多数意见来认知, 正因如此, 媒体更应该慎重自身权力的使用, 正确理性地引导舆论, 不能只将关注点投身于媒体的经济效益, 而应该做长远考虑, 提升大众传媒的社会效益、社会尊重与认同。

其次, 掌控娱乐新闻底线, 适度引入娱乐因素。

当前, 飞速发展的中国正努力与世界接轨, 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传媒大鳄默多克们来了, 他们的到来促使中国传媒加快走向世界的步伐, 同时他们会成为我们最有力的竞争对手, 在这种情况下, 中国媒体要与之相抗衡, 就必须奉献出与之平齐, 甚至更精彩的节目, 在遵守新闻专业主义、固守新闻底线的基础上, 适度采写娱乐新闻, 这是不可避免的趋势。

目前, 我国的新闻传播业正在经历一个复杂的时期, 娱乐报道在很长时间内都没有既定的准则。报道名人, 何种情形下的事实可以报道, 何种事实不宜报道, 如何在娱乐新闻的报道中掌握好公众人物的隐私界限等等, 都是“王石婚变事件”留给我国新闻界思考的问题和引以为戒的教训。我国新闻媒体应切实把握好新闻报道的道德取向, 用正确的舆论导向引领社会风尚, 从与时俱进的战略高度, 应对娱乐新闻及新闻娱乐化。

摘要:在大众消费时代, 名人的婚恋新闻备受普通民众关注, 王石和克里斯汀·斯图尔特作为名人, 均在婚恋关系中出轨, 中西媒体在报道这类娱乐新闻时的区别是如何体现的, 其道德取向又有什么差异?本篇论文着眼于比较中西媒体在报道这两则娱乐新闻时的不同, 尤其在道德取向方面, 尝试着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 并进一步探讨媒体在进行娱乐新闻报道时应当坚守的准则与规范。

关键词:娱乐新闻,道德取向,中方媒体,西方媒体

参考文献

[1]伊丽莎白·冯诺依曼.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

[2]孙建军.中西方文化在婚姻观念上的差异[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 (4) :152-160.

道德底线:管理的忧思 篇7

几位朋友合办一家公司,在大家共同努力帮助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积累了一些声誉和财富之后,合伙人兼公司经营者却见利思迁,通过劝说、耍无赖甚至威胁等多种途径试图将其他合伙人一个个逐步赶出公司。这几位当事人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高级人才,而且还是职业的管理专才,甚至经常帮助别人解决公司的管理问题,如建议别人如何办公司、如何规范公司治理,但自己却利欲熏心无视公司法规和基本行为规范,甚至最后做出了转移公司财产并将其他股东权益据为己有的行径,令人大跌眼镜。

我们很容易发现,类似的现象日益花样翻新,品种增多。有的通过雇凶杀人的极端方式为自己的升迁排除障碍,有的为了自身私利而不惜侵害其他消费者的利益甚至生命,有的制假造假贻误后代,等等,不胜枚举,令人触目惊心。

众所周知,组织寻求秩序,管理寻求相对稳定性;维持秩序和降低不确定性需要机制和手段。维持秩序的基本手段是一国的宪法以及相关的法律、制度体系、长期形成的职业规范和惯例、事先约定的合同、文化习俗、基本的道德标准等等以及据此人与人、人与组织、人与社会相处的规范和信用。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没有这些法律和规范、标准,或没有执行这些约定的信用,我们的社会将会充满混乱,管理将会面对难以控制的不确定性。遗憾的是,我们这个世界维持秩序和降低不确定性的管理机制和手段日益面临挑战。

震惊世界的金融危机的本质就是信用危机,世界经济强国美国沦为庞氏骗局帝国是信用体系出了问题,麦道夫500亿骗局更是无视法律、职业规范、基本信用、道德底线……在人们的贪欲面前,这些维系社会秩序的手段都有可能被突破。为了保护秩序,人类发明了刑罚,对严重违背人类法规的人以剥夺其生命的方式处以极刑。现在就连这种极端手段也面临挑战,恐怖组织或恐怖活动中就有不少人以牺牲自己为乐事。维护秩序的底线——生命也遭动摇!?

知荣辱:从政为官的道德底线 篇8

什么是荣辱观?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决定的。如何看待荣与辱,反映出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清代思想家龚自珍说:“士皆知耻,则国家永无耻矣;士不知耻,则国之大耻。”还有“不知荣辱乃不能成人”、“宁可毁人,不可毁誉”、“宁可穷而有志,不可富而失节”等等古训,说明正确的荣辱

观在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塑造当中的重要作用。荣辱观是一种道德评价标准,是做人的底线,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从政为官的道德底线。从耻食周粟的伯夷叔齐,到无颜面对江东父老的项羽;从耻为亡国奴的文天祥,到拒绝美国救济面粉的朱自清……所有这些都是荣辱观的具体表现。不知荣辱,何以为官?应该说,绝大多数党员干部他们知荣辱、明是非、立官德、用好权,起到了非常好的表率作用,涌现出如孔繁森、郑培民、任长霞、牛玉儒等一批领导干部的楷模和时代先锋,是无愧于人民和社会的公仆,更是身体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榜样和佼佼者。但少数党员干部的廉耻意识淡薄,甚至发生荣辱错位。如有的党员干部滥用职权,损害国家利益;有的以权谋私,置群众利益于不顾;有的不学法守法,甚至知法犯法,违法乱纪;有的要官跑官买官“理直气壮”;有的贪赃枉法时居然“脸不改色,心不跳”。有道是:“正人先正己”。只有自身做到明荣辱之分,做当荣之事,拒为耻之行,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信赖,在人民群众中树立威信。相反,如胡长青、成克杰、王宝森、王怀忠、慕绥新、马向东等之流,尽极损公肥私、损人利己之能事,是非颠倒、以丑为美,以耻为荣,最终走上的是一条不归路,其下场是最好的反面典型,他们永远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知荣辱是对一名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是党员领导干部从政为官的道德底线。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深刻领会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精神实质,以“八荣八耻”为镜,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时时处处事事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自己的模范行动促进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牢固树立,在党员干部群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和标杆,无愧于党和人民。

底线道德和神圣道德 篇9

党内制度规矩是党内生活的基本方式,既为党员干部正确行使权力提供了平台与载体,更明确了党员干部行使权力的制约与规范。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准则》和《条例》),是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重要成果,体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要求,也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纪律保证。

《准则》、《条例》的修订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举措:

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本路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质特征的现实要求,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必然选择。

体现了党内生活道德高线、纪律底线的价值导向。两部法规以党章为根本遵循,突出执政党特色,坚持理想信念宗旨,体现纪在法前、纪严于法,形成了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的价值追求。

《准则》在重申党的理想信念、宗旨、优良作风的基础上,坚持正面倡导,强调自律,以基础性法规的形式,明确了共产党人高尚的道德品质,为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树立了看得见、够得着的道德高线。二是重在立规。纪律是用来纠错的,是道德的坚强后盾和保障,只有通过立规加强他律,让党员干部心存敬畏、行有底线,才能让“德”真正立起来,才能明确行为的边界。新修订的《条例》围绕党纪戒尺要求,开列负面清单,并明确相应的处罚标准,坚持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充分展示了制度的权威性与严肃性。两部党内法规的修订,既明确了崇德向善的高标准,又划出了不可触碰的底线,既延续了“思想建党”的传统,又确立了“制度治党”的规矩。高线与底线的统一,充分体现了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认识和新境界,使党员干部既有明确的努力方向,又有基本的行为遵循。

凸显了全面从严治党的重点。“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党要管党,一管党员,二管干部。其中,管好干部,对于党的建设,关系尤为重大。两部法规的制定覆盖全体党员,普通党员纳入管理不留死角,同时也突出了“关键少数”。《准则》围绕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公与私”、“廉与腐”、“俭与奢”、“苦与乐”的关系,对全体党员提出了“四个坚持”的规范;围绕“廉洁”二字,从公仆本色、行使权力、品行操守、良好家风四个方面,对领导干部提出了“四个自觉”的倡导。《条例》中有19处专门提到“党员领导干部”,明确了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更高要求和责任的强调。

立规易,执纪难。制度的生命力在执行。《准则》、《条例》颁布后,要在贯彻实施上下更大功夫,绝不只是嘴上说说、纸上写写、墙上挂挂。广大党员要学深悟透、融汇贯通,把握《准则》、《条例》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执行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从自身做起,抬高道德底线 篇10

仲记企业集团董事长

我们在黄河边跟种植企业合作,做到源头购货。一旦出现问题,大家都要承担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

当我们改变不了外界时,我们自己做好就可以了。所有的参与者都要从自身做起,抬高自己的道德底线。

一些大企业因为食品安全倒下后,对我们中小企业是一种警示,我们会提高防范意识,在做品牌的时候,首先考虑增强消费者的信任度。

政府在某些时候不能袖手旁观,斩草除根很难,但日常监督要多一些。企业的良知和自律性差了,出事情就像隔墙扔砖头,砸到谁是谁。企业出过事情后,就像做过贼,后悔终生。因此,政府要杜绝“扔砖头”现象。

【杜中兵】

巴奴火锅北方大区总经理

作为餐饮企业的法人,我们应该担起责任。本色(健康绿色)本味(没有危害)是巴奴火锅的核心价值。做火锅10年,每周我们全家都要吃自己的火锅。

可我发现,现在很多小火锅店还在用烧碱发泡的海鲜。这些海鲜如果当天卖不掉,因为怕坏掉,就加福尔马林泡上。而我们是用生物酶发酵做绿色毛肚,对人体无害,1斤毛肚最多发到1.8斤,而用火碱则能发到6斤。

2001年我开始做绿色毛肚的时候,就请防疫站的人吃饭,建议他们去查那些非法生产加工毛肚的作坊,并愿意免费教大家做绿色毛肚。多年来,我一直苦口婆心地说,没有人理我。整整10年,我想起来就难受,嘴都说干了。现在火锅行业采用“底料公示”还是一种形式,希望政府不要走过场。

张涛

郑州豫乡缘美食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我们所有的原材料都是定制的,之前一些厂家的质量不行,又不退货,害得我们堆了好几吨在仓库。我赞同做食品就是做良心,客人吃了受伤害,以后怎么来啊?

请政府对生产添加剂的企业加强监管,我们企业也是消费者。政府要加大监管源头,我们要加强鉴别能力。

【邱黎红】

郑州活力源食品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

台湾“塑化剂”事件跟政府有关系,是他们没有把控好,最后等到爆发了,再去检测。如果早检测,就可以把控住的。“塑化剂”事件后,我们也受了一点影响。但这种影响不是我们产品出现了问题,在“塑化剂”出现一周内,我们就被政府检测认定为安全食品。我名片上最醒目的就是“关注生命安全”,我不赞成自己种菜或养殖,而是要教育民众,提高民众和企业的整体素质,大家不要追求短利,不要那么急功近利,就不会有冒险或违背良知和良心的行为。

我们产品的所有原料,从新鲜到干燥保鲜严格把关,成本很高,只能贵买贵卖,降不了成本,这样做只为了保证安全。我们都要爱护生命,不要吃垃圾食品,没有人买,就不会有人做。

【宋宝民】

姐弟俩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我们从10年前的4平方米到现在的几百家店,一直都坚持用放心的原料。原料上,我们与大型企业合作,比如太太乐、大红袍等。早在2003年的时候,我们就在新疆有1.5万亩的种植基地,全部天然。

这次一些企业出现食品安全事件后,我们也很重视,第二天就成立食品安全委员会,加强律己,因为“食品安全大于天”。从我们开第一家连锁店时,就对所有原料的保质期和存放都制定了严格要求,并进行监管,我们随时抽查。比如青菜,要求上午买的必须上午用,下午不能再用,保鲜才能不变质。

政府要抓好大企业,发动民间各种组织力量,让每个人对食品安全有意识。餐饮食品行业的企业不敢有事,一点事就牵涉到企业的命运问题。像双汇,十几年的努力,不如央视的十几分钟,差一点要了命。政府要从培育企业品牌的角度,加强监督和管理。

【田学伟】

仟味餐饮连锁机构总经理

做食品就是做有良心的事。我店里的厨房全是透明的,能看到厨师操作的全过程。以前,很多做餐饮的不吃自己饭店的饭。我每天都吃自己面馆的面,这几年加起来至少有1200碗。我跟朋友们说,我不保证你把病吃没了,但保证你吃不出病。我们厨房里装有空调,主要是防止厨师热的时候汗水滴到菜里面。在餐具洗涤方面,我们用了6年安利洗涤剂,虽然成本很高,但安全比什么都重要。

食品安全的底线道德要求分析 篇11

一、底线道德的内涵

底线道德不是道德的全部, 而是下面的基础, 是人们行为的最起码的道德界限, 超越了这个界限, 社会秩序就会受到破坏, 一部分人的利益就会受到损害。在这里, 通过对和底线道德联系非常紧密的理想道德和法律的对比分析, 进一步解析底线道德的内涵。

(一) 底线道德和理想道德。底线道德是道德的基础水平要求, 理想道德是道德的较高水平要求, 底线道德和理想道德都是道德的, 不同在于其对道德的要求水平层次。底线道德是人们日常行为的道德底线, 超越底线就直接或间接损害别人的利益。理想道德也为人们所接受, 但大多数人并不能做到, 这是因为理想道德高于现实生活中一般的道德要求, 往往需要作出很大的牺牲。在食品安全领域, 显然理想道德的要求过高。食品生产、运输、销售等企业或个人付出劳动, 自身也要生存和发展, 赚取合法利润或收取劳务费用是正当合理的, 我们不能也不该要求食品企业无条件地捐赠。但是食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 一种关乎生命健康的商品, 质量保证尤其重要。食品相关者需恪守底线道德, 经济活动中的食品一定要无毒无害有营养, 不做虚假宣传, 不过分夸大产品功效。

(二) 底线道德和法律。法律和底线道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底线道德是法律的基础, 甚至很多法律条文本身就是底线道德的内容, 如法律要求不能杀人, 不能欺诈, 这就是底线道德的不伤害、尊重生命、诚实守信原则的具体体现。法律又是底线道德的制度保障。法律是由国家制定的, 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违反法律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所以, 法律不仅仅具有教育和警示的意义, 而且可以通过普遍的规制, 把人们的行为纳入符合社会道德要求的正轨上, 从而实现其维护社会基本生活秩序的功能和目的。但是法律又离不开道德, 被大众普遍接受并遵守的法律必定是合乎道德的法律, 即为“良法”。所以法律的稳定性部分地有赖于与道德的一致性。法律不可能囊括所有的道德规范, 如具体的公共场合礼仪, 也不能把舍己为人列入法律条文。现代法律只有从根本上被人们视为正义的、符合道德的, 得到人们普遍衷心的尊重, 才能被普遍有效地履行。以底线道德为依据制定的政策和法律, 是对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调控和约束, 这种社会制约为食品安全提供了坚实的道德保障。

二、底线道德对食品相关者的道德要求

食品相关者是指所有和食品生产经营有关的人, 包括参与食品生产、运输、贮藏、销售和政府监督者等。“雨果在《悲惨世界》中的一段话是有道理的, ‘做一个圣人, 那是特殊情形;做一个正直的人, 那却是为人的常轨。’”[1]食品安全的底线道德要求是食品相关者遵守不伤害原则、尊重生命原则、诚实守信原则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原则等。

(一) 不伤害原则。“权力能够正当地施与文明群体中的任何成员的唯一目的只是防止对他人的伤害。”[2]不伤害包括不伤害他人、不伤害自己和不被别人伤害。这一原则强调, 即使我们不能使他人受益, 至少也不应当伤害他人。食品安全问题直接威胁着人体生理健康, 摧毁着人之为人的基础, 这就是违背了不伤害原则。不伤害原则并不是说不能给其他人或社会带来任何危险和痛苦, 毕竟人们的认识有限, 有些危险和痛苦并不能完全规避。食品安全意义上的不伤害主要是指食品行业相关者不能因经济利益的推动不顾食用者的生命健康故意生产、贮存、运输、销售不合格食品, 消费者和政府有揭露和惩罚不安全食品行为的责任。总之, 不伤害原则作为“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和最核心的价值原则, 在最大范围之内拥有广泛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能够为任何当事人所接受并能够赢得普遍的认可的底线伦理原则”。[3]

(二) 尊重生命原则。马克思指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4]人类的一切活动以维护人的发展为目标, 而生命的存在、健康则是人的发展的前提。同时, 人的其他基本权利如人格权、财产权、自由权等都是以生命权为基础。“生存权给予人类的生命本能而产生, 是种自然权利, 伴随人的出生而产生, 直至人的死亡而消亡的一种权利, 因此, 生存权是一种天赋的、不可剥夺的权利, 是最基本的人权, 是享受其他人权的前提”[5]。生命和健康往往联系在一起, 健康是生命存在的一种良好状态, 也是维持生命存在的前提条件, 生命安全是人类实践的基础。食品行业是道德产业, 食品企业应该要秉承食品质量如同生命一样重要、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优先于经济增长的道德信念。

(三) 诚实守信原则。良好的信用是建立规范的市场经济秩序的必要保证。对于关乎国计民生的食品安全领域, 诚信的作用尤为突出, 它是食品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失信行为不仅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转, 更会直接威胁到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不管是对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 还是为了生产经营有益食品, 保护人的生存权和生命权, 诚实守信都是食品相关者必须遵守的底线道德。

(四)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最早出自孔子《论语·卫灵公》, 是儒家的忠恕之道。现在也是底线道德的基本原则之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当自己要对他人做什么事时, 先想一想自己是否愿意遇到这样的事, 如果自己不愿意, 就不能对他人做这件事。我不愿被偷、被抢, 所以我也不能对别人做这种事, 衡量做事的标准是自己, 是自己“不欲”。简单的说,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眼里有他人, 心里为别人着想。这个世界并不是“我”一个人生活其中, 这世界还有许许多多其他的人。“我们要为别人着想, 从自己上溯到他人痛苦的原因, 从而抑制自己, 避免自己成为这种痛苦的原因。这是个简单而朴素的道理, 却是使人类社会得以生存、文明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基本道理。”人最基本的欲, 就是生存和延续的欲望。食品安全就是破坏了这种人的生命健康的正当的基本的欲望, 自己不希望吃到有毒有害的食品, 也就不应该生产出不合格的食品施与他人。

底线道德的基本原则有不伤害、尊重生命、诚实守信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 尽管这些原则都存在局限性, 而且原则之间也难免发生相互冲突的情形, 但这些原则构成了人们评价是非曲直的底线道德框架, 成为道德行动的直接向导。在食品安全领域也发挥着基本的道德导向作用。

三、结语

总之, 经济转型期是我国企业包含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道德问题高发期, 食品安全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决定了食品安全道德研究是一个长期的、综合性的工程。随着道德规范的法律化和内化于心逐步加深, 在政府不断强调政风, 消费者道德觉悟不断提高的形势下, 底线道德将在食品安全相关者内心形成道德大堤, 和法律等共同保障食品安全。

参考文献

[1].何怀宏.底线道德[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8, 3

[2].[英]约翰·密尔;程宗华译.论自由[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59:10

[3].甘绍平.应用伦理学前沿问题研究[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2:20

[4].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24, 第1卷

上一篇: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笔经下一篇:爱国主题班会学生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