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家长沟通案例

2022-11-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幼儿教师家长沟通案例

幼儿教师与家长如何沟通

摘 要: 本文试对幼儿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作探析,旨在阐述运用正确的沟通方法对家长和教师间交流的促进作用。幼儿教师应该从幼儿的发展需要出发,“换位思考”,准确地理解家长的教育心理,正确地评价幼儿的生活表现,加强彼此间的交流沟通。幼儿教师在与家长的交流过程中,应该抓住幼儿成长问题的实质,多运用表扬激励的方法向家长展现幼儿的可爱之处,并与家长共同探寻改变幼儿不良生活习惯的方法。

关键词: 幼儿教师 家长 沟通

现代教育学认为,家庭和幼儿园教育是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两大方面,这两大方面对幼儿的影响必须同方向、同步调,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少家长在与幼儿教师交流时,往往产生一种困惑,即孩子在幼儿园各方面表现都不错,但回家后就不一样了。这种现象表明,家庭和幼儿园在教育上存在着不一致之处,孩子若在家和幼儿园表现不一致,就不能算成功。为了达到家园同步的配合教育,家园双方要围绕着孩子的发展经常联系,相互沟通,让家长了解具体教育目标及幼儿各方面的发展,与幼儿园教育取得共识,从而使家园同步教育更有效地促进孩子发展。

1.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的必要性

1.1从幼儿成长发展的角度看。

教师与家长应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经常对幼儿的教育方式进行探讨,并共同制定短期内的教育目标,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2从家长的教育发展角度看。

教师与家长应建立起积极的合作关系,使家长更全面地了解孩子的成长,获得更多有关育儿方面的知识。

1.3从教师的教育教学角度看。

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教师与家长应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促使教师把幼儿园的信息更好地与家长沟通,也便于教师了解更多的信息。

2.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的原则

2.1主动积极原则。

教师的工作激情体现在对幼儿的关爱和帮助上。这种主动应该是发自内心的一种积极行为。教师应该将这种激情运用在与家长的交流沟通上,这样,一方面能够体现自身的教育素养,另一方面便于幼儿家长更为深入地了解孩子的发展情况。

2.2鼓励褒扬原则。

教师能够从幼儿身上的“闪光点”出发,为他们的学习发展营造有利的氛围。教师切忌采用“告状”式的谈话方法,这样会让家长误认为老师不喜欢甚至是讨厌自己的孩子,从而觉得自己的孩子在班里会受到不公正待遇而产生抵制情绪。

2.3实事求是原则。

教师在与家长的沟通交流中应该做到实事求是,要让家长感到教师在关注自己孩子的成长和进步,感到老师比他们更深入地了解孩子。教师要抓住时机向家长了解孩子的情况,以请教的态度耐心地听取家长的意见,使家长产生信任感,从而乐意与教师进行充分的交流。

3.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方法

3.1理解家长心理,因人沟通。

家长往往对孩子的期望值较高,希望孩子是“十全十美”的。对此,教师应理解家长的教育心理,采用因人而异的教育方法。教师和观念陈旧的家长沟通时,如果直接给予一些教育措施,他们就很难接受。所以,教师可直接向他们反映幼儿的学习效果,如:今天孩子学习并掌握了什么,在园中的表现怎样。在这个过程中,家长逐渐明白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和目标,教师也逐步地取得家长的认同和支持,达到共同培养的目标。

对于那些文化程度较高的家长,应先要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再在具体事项和具体方法上引导家长。面对高素质的家长,要让他们明白,孩子与人交往的前提是语言的发展,孩子能够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才能和小朋友更好地交流,从而逐步地提高孩子的交往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向家长举例说明孩子在语言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对幼儿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发言的情况,应辩证地看待。一方面,教师应该予以表扬,另一方面教师要提醒家长,这往往容易养成孩子“一言堂”的习惯,不利于他们与别人的交往。通过上述情况的分析,家长会明白鼓励幼儿正确地运用语言与别人交流的重要性。对于不善于与别人交流的孩子,教师与家长应该创造条件,让幼儿主动参与,积极交流,从而培养孩子的交际能力。

3.2注意言简意赅,直接沟通。

这种办法是针对那些孩子本身在各个领域的各项目标发展中不存在明显的问题,而家长也很少过问而言的。这样的孩子和家长是最让老师省心的,如果我们对自己稍微放松一些,就可以不去和这样的家长沟通。但我认为,家长不主动找你,并不代表家长就不想了解孩子在园的各种情况,相反,他们和其他家长一样,渴望了解孩子在园的情况及各方面发展的水平,只是由于时间关系或不愿给老师添麻烦等原因而没有主动找老师。

3.3说出孩子问题,提醒沟通。

幼儿在园中的表现也不尽是温顺听话,也有淘气的一面。对此,教师应该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与家长进行交流沟通,通过婉转的方式向家长反映真实的情况,以便家长和教师进行共同教育,及时纠正幼儿的不良习惯。

这种方法是针对那些孩子本身在某一领域的某一方面或多个领域的多个方面存在问题,但是家长未引起重视而言的。由于家长对幼儿教育理念不太了解,又被亲情蒙住了眼睛,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即使有点缺点也会树大自直,所以对孩子的情况不太关注。对于这样的家长,教师应采取引起注意法,即利用半日开放、作品展示等活动让家长发现自己孩子和别人孩子的差距,从而引起家长的注意,再根据不同的情况和家长沟通,过程是这样的:(1)让家长了解教育目标及幼儿应达到的水平;(2)这位小朋友和其他小朋友的差距,并逐步渗透教育理念;(3)了解家长的教育方法;(4)查找问题的原因;(5)共同制定好的解决办法并共同努力,使家园共育取得最好的效果。

3.4换位思考交流,真情沟通。

这种办法是针对那些孩子本身在各领域的发展中不存在问题,但家长有许多不放心而言的。这些家长每天围着老师问这问那,或是站在窗外久久不愿离去,体现了一种依依不舍的感情。教师对此应该“换位思考”。

总之,和家长沟通不仅是人际方面的交流学习,是幼儿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更是学前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只要幼儿教师做有心人,充分发挥家长园地、开放互动、家访交流、作品展示等环节的作用,注意多种沟通方式的互相补充,灵活运用,定会取得家长的信任,实现家园共育,幼儿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方明.推进家园共育,提高幼儿素质.学前教育研究,2002,(1).

[2]刘晶波.师幼互动行为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2.

[3]刘雯,程秀英.浅议幼儿教师积极性的激励.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作者:周 波

第2篇:幼儿教师与家长有效沟通的策略

无论是在提升幼儿教育的实效方面,还是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方面,家园共育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儿教师与幼儿家长之间的有效沟通,是决定家园共育实效性的关键因素。正因如此,幼儿教师要想方设法促成自身与家长之间的有效沟通。因“事”沟通,能让沟通更加奏效;多“点”沟通,能让沟通更加密切;借“机”沟通,能让沟通更加适恰。

家园共育是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的一条必经之路。幼儿教师与家长的有效沟通,则是家园共育的必要前提。有效沟通有利于幼儿教师与幼儿家长目标一致、步调一致、节奏一致地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有效沟通,是相对“拉家常”式的低效沟通,以及“漫无目的”式的无效沟通而言的一种沟通方式。幼儿教师与幼儿家长的沟通,不应该是“拉家常”式的低效沟通,也不应该是“漫无目的”式的无效沟通,而应该是有清晰目标的精准沟通,有具体抓手的高效溝通。通过沟通,既要能切实解决幼儿成长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突出问题、棘手问题,也要能全面优化培养幼儿的方式方法等。笔者以为,幼儿教师与幼儿家长之间的有效沟通,应该是因“事”沟通、多“点”沟通以及借“机”沟通。

一、因“事”沟通,让沟通更奏效

在家园共育的路上,幼儿教师与幼儿家长总是会遇到一些需要彼此配合、互相协作解决的事情。在解决这些事情时,为了配合得更加默契,协作得更加有效,幼儿教师与幼儿家长之间应该进行因“事”沟通,即应该本着解决某一问题的目的,有的放矢地沟通。相比漫无目的、随心所欲的沟通而言,幼儿教师与幼儿家长之间的因“事”沟通,会更加奏效。

(一)因个体之“事”沟通

个性化教育、差异化教学等,是提升教育教学效益的有效举措。在幼儿教育教学过程中,同样如此。不同的幼儿在发展过程中,会产生不同发展需求、出现不同的发展困境等。鉴于此,幼儿教师应该本着满足幼儿个性发展需求之目的,摆脱幼儿个体发展困境的目标,因幼儿的个体之“事”,与幼儿教师深入沟通。

举例来说,笔者班上曾经有这样一个女孩,她既不愿意与其他小朋友一起参与一些妙趣横生的区域活动,也不愿意与其他小朋友一起聊天、做游戏,只喜欢一个人“独处”,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发呆”……在发现这一情况后,笔者首先鼓励这个小女孩与其他小朋友一起交流、一起游戏,但是效果并不明显。一开始,在笔者的劝说、鼓励下,这个小女孩会尝试与其他小朋友一起交流、一起游戏。然而,过不了多久,这个小女孩又会一个人坐在那里“发呆”。因为这件“事”,笔者与该小女孩的家长进行了沟通。当笔者描述该幼儿在幼儿园中的不佳表现时,她的妈妈对此也有同感。不仅如此,该幼儿的妈妈还敞开心扉、打开话匣子,向笔者细致入微地描述幼儿日常在家中的具体表现等。面对幼儿妈妈滔滔不绝的诉说,笔者并没有打断她,而是仔细地聆听。当幼儿妈妈倒出一肚子苦水后,笔者进一步询问幼儿妈妈平常与幼儿是怎么交流的,经常会陪幼儿做些什么。通过沟通,因为小女孩的父母共同经营一家理发店,所以很少带幼儿去公园、游乐场玩耍。同时,他们也很少带幼儿与其他幼儿一起游戏、一起玩耍。在得知这些情况后,笔者将这名小女孩在幼儿园中的具体表现告诉了她的父母,并建议他们抽空带着孩子与其他小孩交流、与其他小孩玩耍。不仅如此,当幼儿在幼儿园期间,笔者也会尽可能地鼓励、引领她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一起交流……没过多久,这名幼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以往相比,这名幼儿很少独处了。在其他小朋友的盛情邀请下,她参与游戏活动的积极性更高了。同时,这名幼儿脸上也洋溢着快乐、自信的笑容。

从上面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幼儿教师与幼儿家长之间因个体之“事”沟通,不仅能有的放矢地解决家园共育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棘手问题,还能显著提升幼儿教师与幼儿家长沟通的实效性。

(二)因集体之“事”沟通

在开展一些幼儿教育教学活动时,往往需要幼儿家长的鼎力支持与积极配合,在这样的时候,幼儿教师就需要与全体幼儿家长进行沟通。或者说,幼儿教师因集体之“事”,需要与全体幼儿家长沟通。在这个时候,幼儿教师可以依据沟通事项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形式进行沟通。

例如,当幼儿园需要开展亲子活动时,需要每一位幼儿家长的积极参与。为了调动幼儿家长的积极性,以及让每一位幼儿家长都能全程参与幼儿园亲子活动的策划、开展与评价等,幼儿教师可以借助一些信息化渠道,与幼儿家长深度沟通。比如,在亲子活动策划阶段,幼儿教师可以通过班级微信群、钉钉群、QQ群等信息化渠道,广泛征求幼儿家长的意见与建议,在此基础上,确定亲子活动的内容、形式与时间等。当亲子活动的计划初步确定后,教师可以把该计划分享到班级网络空间中,邀请家长对这份计划进行再打磨、再修改、再优化等。在亲子活动开展阶段,幼儿教师可以通过班级信息化平台,提前发出邀请函,以方便幼儿家长调整时间,准时参加班级亲子活动。在亲子活动评价阶段,幼儿教师可以通过班级信息化平台,广泛征集幼儿家长对亲子活动开展方式、成效的意见与建议等。基于信息化平台的评价,能让更多的家长更为细致地评价亲子活动,据此为幼儿教师进一步优化亲子活动游戏指明方向、奠定基础等。

实践证明,幼儿教师因集体之“事”与幼儿家长深度沟通,不仅能有效解决幼儿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些难点问题,还能与家长之间更加紧密地配合,更为有效地开展各项幼儿教育教学工作等。

二、多“点”沟通,让沟通更密切

幼儿教师与幼儿家长的沟通应该是多“点”沟通,而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某一个“点”。这个“点”,既包括幼儿教师与幼儿家长沟通的 “接触点”,也包括幼儿教师与幼儿家长沟通的“时间点”。依据不同的沟通需求,本着相同的沟通目的,幼儿教师与幼儿家长可以选择不同的 “接触点”,在不同的“时间点”,进行密切有效的沟通。

(一)选择不同的“接触点”沟通

在与幼儿家长沟通的过程中,如果幼儿教师自始至终选择单一“接触点”沟通,那么势必会造成更多的低效沟通,甚至无效沟通。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单一“接触点”具有时空局限性,不能确保每一位幼儿家长都能准时到达沟通“接触点”。相反,多个“接触点”沟通,能有效弥补单一“接触点”沟通的不足,能确保幼儿教师与每一位家长都进行深度且有效的沟通。

例如,家长开放日是幼儿教师与幼儿家长沟通的一个“接触点”,但并不是幼儿教师与幼儿家长沟通的唯一“接触点”。幼儿教师与幼儿家长还可以通过班级信息化管理平台,如班级微信群、班级钉钉群等,与幼儿家长进行多“点”沟通。或者,幼儿教师也可以在钉钉软件中与某个幼儿家长进行单点沟通。家长开放日沟通,是一种线下沟通;信息化管理平台中的沟通,则属于一种线上沟通。线下沟通与线上沟通相融合,就是多“点”沟通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

幼儿教师与幼儿家长之间的沟通“接触点”并不是固定的,而是可以依据实际沟通需求,进行随机组合、随机调整的。如此一来,幼儿教师与幼儿家长之间的沟通就会更加趋于紧密。

(二)选择不同的“时间点”沟通

沟通的“时间点”,也是提高幼儿教师与幼儿家长沟通实效的一个关键因素。倘若幼儿教师选择不当的时间与幼儿家长沟通,那么,这样的沟通要么无法实现,要么即便是实现了也会“草草了事”。因此,为了提升沟通的实效性,幼儿教师应该基于沟通需求,选择在不同的“时间点”与个别或部分幼儿家长进行密切沟通。

在选择与幼儿家长沟通的“时间点”时,幼儿教师与幼儿家长也可以根据需求、实际等,在多个“时间点”有效沟通。比如,在工作日,幼儿家长可以通过微信、钉钉等信息化渠道,以留言的方式与幼儿教师进行沟通;或者可以在接送幼儿上下学的时候,言简意赅地与幼儿教师沟通等。当然,沟通的目的,不仅在于共同了解问题、一起面对问题,还在于共同分析问题,一起解决问题等。在周末,幼儿教师可以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或在班级钉钉群以“问卷调查”的形式与幼儿家长进行沟通等。

实践证明,归因于幼儿教师与幼儿家长能基于不同的“接触点”,在不同的“时间点”,彼此多“点”沟通,所以幼儿教师与幼儿家长之间的沟通也会更加密切。幼儿教师与幼儿家长之间的多“点”密切沟通,能将幼儿教育路上的各种问题,及时有效地解决在“萌芽”状态。

三、借“机”沟通,让沟通更适恰

准确把握沟通时机,也是提升幼儿教师与幼儿家长沟通有效性的关键所在。相比不合时宜的随意沟通而言,幼儿教师与幼儿家长抓住时机的借“机”沟通,更加有助于解决问题、更加有助于疏通障碍。因此,借“机”沟通,能让幼儿教师与幼儿家长之间的沟通更加适恰。借“机”沟通,重在把握沟通时机、抓住沟通契机。

(一)从幼儿教师的视角,借“机”沟通

在开展幼儿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幼儿教师总会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必须通过家园融合的方式才能有效解决。此时,教师就迫切希望与幼儿家长沟通,而这也是幼儿教师与幼儿家长沟通的一次时机、一种机会等。

从幼儿教师的角度分析,当幼儿家长基于班级网络平台,或利用接送幼儿的时机主动与幼儿教师沟通时,幼儿教师一定要高度重视,抓住这一时机、契机,与幼儿家长进行深入沟通。在借机沟通时,教师和家长都应该一语中的、就事论事,应该本着解决问题、促进成长的目的进行有效沟通。毋庸置疑,幼儿教师在以这样的时机、契机与幼儿家长沟通时,不仅仅要解决幼儿家长提出的相关问题,还应该将自己在日常观察中发现的、与该幼儿相关的问题提出来,与家长一起交流、一起探讨。幼儿教师与幼儿家长探讨、交流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提出幼儿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更在于通过彼此配合、互相商量,一起寻找有效解决这些有碍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各种问题的方法、路径等。

如此一来,幼儿教师的这种借“机”沟通,就能有效解决幼儿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与此同时,幼儿教师对幼儿也就会有更多的了解,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就能结合幼儿的年龄特征、性格特点等,采取更为有效的教育策略。

(二)从幼儿家长的视角,借“机”沟通

事实上,不仅仅是幼儿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需要家园配合、家园共育的棘手问题,幼儿家长在培养和教育幼儿的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并且,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让幼儿教师适时介入、适度干预。因此,从家长的视角来看,他们也有借“机”与幼儿教师进行沟通的实际需求。

从幼儿家长的角度来看,当幼儿教师或通过家长开放日,或通过信息化平台主动与自己沟通时,家长既要积极配合幼儿教师本着解决问题的目的,有序、有效地做好相关工作,也要向幼儿教师咨询、请教一些自身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存在的困惑、面临的问题等。比如,幼儿在家里不听父母、长辈的劝阻,长时间看动画片,长时间玩手机;幼儿在家中不讲究个人卫生,不喜欢洗澡,饭前便后也很少洗手等。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应该为家长提出一些科学、合理、有效的建议与意见,为家长居家纠正幼儿的不良习惯指点迷津。当然,幼儿教师在向幼儿教师描述幼儿的居家表现时,应该要尽可能地做到言简意赅、简洁明了,以便幼儿教师更为全面、更为深入、更为细致地了解每一名幼儿。

此外,幼儿教师与幼儿家长还可以借助幼儿园开展的一些活動进行深度沟通。比如,在“庆六一”活动期间,幼儿教师与幼儿家长可以在表演亲子类节目的过程中借“机”沟通。沟通的内容既可以是幼儿近期的表现,也可以是培养幼儿过程中遇到的困惑,还可以是幼儿各种良好习惯的培养方式、培养方法、培养策略等。此外,本着培养幼儿的交通安全意识、防溺水、防火等安全意识的目的,幼儿园通常会向每一名幼儿下发一些“致家长书”“致家长的一封信”等。事实上,幼儿教师发放“致家长书”“致家长的一封信”的过程,也是他们与幼儿家长沟通的一次有利时机。以此为契机,幼儿教师可以与幼儿家长沟通更多的关于“幼儿交通安全教育、防溺水、防火等安全教育”方面的理论知识、有效策略、方式方法等。

显而易见,幼儿教师与幼儿家长之间的借“机”沟通,不仅能极大地提升沟通的实效性,还能让幼儿教师与幼儿家长及时解决教育过程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四、结语

总而言之,幼儿教师与幼儿家长之间或通过因“事”沟通,或通过多“点”沟通,或通过借“机”沟通,就可以让整个沟通过程变得更加有效。与此同时,家园共育的实效性也会节节攀升。随着幼儿教师与幼儿家长沟通实效性的逐渐提升,幼儿教师与幼儿家长之间就会形成的一股巨大的教育合力。在这股教育合力的作用下,幼儿教育工作也会蒸蒸日上,幼儿的各项能力也会得到全面发展。

(宋行军)

作者:林彬

第3篇:关于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探讨

摘 要: 幼儿教师与家长进行沟通,是解决家园合作问题的关键,适用于幼儿教师与家长之间化解矛盾、建立平等信任关系。本文站在幼兒教师的角度上,针对现在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应采用的方式方法,对沟通的重要性与怎样沟通进行了着重的探讨。通过沟通,使幼儿教师与家长建立良好的关系,为幼儿的成长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实现家园共育。

关键词:幼儿教师;家长;沟通

(1)家长对于教育认识不全面。新时代,随着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学前教育事业也在稳步发展提升中。人们对于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家长在孩子教育方面存在不少的错误观念,大部分家长只注重幼儿的成绩。孩子放学回到家,家长第一反应不是问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过得开不开心、交了几个朋友这种问题,而是问孩子今天学了几个拼音、明天学了几首古诗等,假如听到孩子会读会念就高兴的到处炫耀,认为孩子没有白上幼儿园,反之会认为幼儿园教不出东西。实际上,幼儿的成长不能只注重知识和智力的发展,也要注重技能和社会性的发展,幼儿的发展应该是全面的,德智体美劳应该均衡。

(2)家长对育儿的专业性不够。一些家长由于忙于工作而疏于孩子的成长与身心发展,没有真正的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并且常常伴有批评指责或者无节制的溺爱现象出现。家长认为孩子需要什么只要给了他就可以解决问题,或者面对孩子实在无理的哭闹失去耐心直接采用暴力措施。作为幼儿教师看到的是家长的原则性并不强,孩子的成长更需要的是情感上的理解和身体上的陪伴,孩子常常会因为情绪情感得不到满足而产生不良情绪或者没有安全感。家长与教师之间教育理念、思考问题的方式不同,对待孩子问题上也就出现了分歧。

(3)家长对于沟通的被动。现在的大部分家长工作非常的忙碌,在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后,回到家只想看看电视玩玩手机放松放松,却很少主动向老师问讯孩子的近况。还有一些家长平时不管忙或不忙都是不会主动给老师进行沟通的,因为他们不知道该与老师怎么沟通,总是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老师不说就不联系了。而幼儿教师因为班级孩子太多照顾不全面,沟通也就不全面,所以导致教师与家长之间彼此不了解,有陌生感,教师与家长之间没有在教育上达成共识。

2.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的重要性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达成思想的一致和感情的畅通。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幼儿教师与家长要相互理解和支持,幼儿教育需要幼儿园与家庭的双向互动才能共同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

(1)有利于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促进亲子关系的发展。家长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儿园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与家长积极联系与互动,与家长一道搞好孩子的教育,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幼儿教师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就是指引幼儿健康成长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之一。教师是作为孩子和家长之间的第三者,是家长与幼儿之间的纽带。幼儿教师能在幼儿的一日生活流程中了解到每个幼儿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理性的与家长进行沟通,向家长更专业的阐述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成长特点与内心需求,告诉家长不要盲目的对孩子进行批评或表扬。只有幼儿教师与家长处理好了关系,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孩子才能从中真正获益,亲子关系才能稳步提升。

(2)有利于教师和家长建立平等信任的关系。教师与家长进行沟通,幼儿教师应该占主导地位,激发家长的合作主动精神和态度,掌握科学的学前教育方法。同时幼儿教师不能片面的去评价孩子,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去发掘幼儿的优点与缺点,对于幼儿的优点要给予肯定和鼓励,缺点也要接受并耐心引导。在与家长沟通的时候,给予家长专业的指导建议,让家长知道老师很关注他的孩子,家长就会对你慢慢产生亲切感。幼儿教师要做到热爱每一个孩子,不偏袒不歧视,主动和家长进行专业交流和引导。这样家长就逐渐对你产生信任,并且会非常积极的支持你以后的工作,增加彼此的认知度,建立平等信任的关系,家长支持老师,老师支持孩子,孩子最终获益。

3.幼儿教师如何正确与家长进行沟通

(1)首先要有足够的专业知识与能力。幼儿教师如何拥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呢,首先,要多读一些专业必备的书籍,熟悉并掌握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了解幼儿在不同年龄阶段所表现出来的不同行为习惯以及出现这些行为习惯背后的原因与解决办法,清楚3-6岁儿童各个敏感期的发展规律。其次,还可以看一些幼儿专访类的节目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学习一些基本的沟通策略和育儿方法来提升自己。这样家长才会更加主动更加信任的与你交流,促进我们与家长之间的合作关系,使自己更具信服力。共同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让孩子快乐健康成长。

(2)每个家长的家庭教育理念不同,教师要学会因人而异。有效沟通要达到一定的目标才能实现,而沟通目标是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的,因为人们彼此间在性格和生活阅历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每个家长与教师的合作意识也有所不同。幼儿教师要学会根据不同家长类型进行不同的沟通交流。例如,年轻家长类型和老年家长类型,年轻的家长类型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比较强,与年轻家长交流时可以尽情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念,很容易与年轻家长达到教育思想上的共鸣和理解。而对于大多年长的家长,他的理念是我不管你怎么给我说教育,只要对我的孩子好对孩子负责,别的你给我讲了我也听不懂。

所以,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学会因人而异,清楚每个家长的类型与应对措施,理性對待不同的家长,认真处理好家园共育的关系,得到家长的支持和信任。

(3)注意谈话的技巧和方法。教师与家长进行沟通时,一定要注意自己谈话的技巧和方法,客观评价,从孩子教育的角度出发。在与家长进行交流时要真诚,一定让家长明白沟通的目的是为了孩子更好的成长与发展,这样家长才能主动沟通交流。比如,一个在幼儿园的小朋友平时不怎么说话,喜欢天马行空的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教师与小朋友家长交流此事,一位老师说:这个孩子性格太内向,在家也这样吗,这样长时间下去他会交不到朋友的。另一个老师说:某某是个想象力特别丰富的孩子,思维比班里其他小朋友要开阔,但就是不怎么爱与人交流,我们在幼儿园也在培养孩子的交际能力平时会采用提问问题等方式来锻炼孩子的交际能力,您回到家也注意与孩子进行适当的交流或者互相讲故事等方法来锻炼孩子的社交能力,相信孩子一定会越来越好的。相比之下你更喜欢哪位老师,虽然俩位老师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好,但是不同的沟通方法达到的沟通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4)促进教师与家长沟通的多途径。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的途径有很多,每一个途径都有它的优势,幼儿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家长类型采取不同的途径。

常见的沟通途径有家长会、家长开放日、每周电话日、家访、网络沟通、举办亲子活动等。例如,家长开放日就是一个非常直接有效的沟通方法,它是一种让家长亲身体验的过程,近距离的参与到幼儿的一日生活流程中来,更直观的看清幼儿园的生活状态。在家长开放日中,家长能够了解到自己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情况,看见教师的讲课水平,理解教师的辛苦,增进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和谐关系。再如,家访,它是一种教师走进幼儿家中拜访的特殊形式。在幼儿家访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询问孩子的性格特点、有无过敏史、原生家庭如何等问题,了解更加真实全面的幼儿,为接下来的教育教学工作奠定基础。

促进教师与家长进行沟通的途径多种多样,幼儿教师要学会根据不同的人物性格采取最有效的沟通策略,从而达到更加理想的效果。

4.总结

幼儿园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幼儿园是孩子启蒙教育的开始,幼儿教育将决定着孩子的一生。希望每个幼儿教师都能掌握属于自己合理的沟通技巧,学会沟通,敢于沟通,消除与家长之间原有的矛盾与误会,增进彼此间的信任,让家长放心的把幼儿送入幼儿园。家长支持老师,老师支持孩子,孩子从中获益。希望每位幼儿教师都能与家长成为知心朋友,只有家长与幼儿教师合力教育,才能共同协助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赵凡 .语言沟通技巧[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15.2

[2]郭建新.幼儿园家校合作的有效途径[J].课程教育与研究,2019(28)

[3]晏红 .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之道[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8.15

作者:李萧

第4篇:与家长沟通案例

案例1:

我们班有个小朋友王中渝,她是一个文静、听话的小朋友,之前和家长的沟通也比较良好。可是有一天早上,她妈妈很着急的来问我,为什么宝贝今天早上不想来上幼儿园了。我一听觉得可能是因为昨天她和其他小朋友一直聊天,我提醒了很多次都没有用,所以我批评了她的缘故。于是我问家长:“怎么会呢,宝贝一直很喜欢上幼儿园呢!”,家长说小朋友觉得老师批评了她,所以不想上幼儿园。家长的回答肯定了我的想法。我对家长解释道:“是的,昨天宝贝一直在跟她喜欢的小朋友聊天,我提醒了宝贝很多次,她还是在聊天,因为马上要进行我们的阅读课,我就点名提醒了她。上完课,我也耐心的跟宝贝说了,请她上课的时候安静的听老师讲。宝贝一直很听话,自尊心也很强,一直在幼儿园都是受到表扬,所以可能我批评了她,她会觉得很不好受,我再来和她说一说。”当着家长的面,我和小朋友也进行了沟通,并告诉她,改正了就是乖宝贝,老师依然很喜欢她。家长的心情也得到平复。这个时候我也趁热打铁传递挫折教育观:“宝贝一直都很乖,但小朋友难免调皮,受到批评对她来说也是一种考验,受点小小的挫折对她也是一种帮助,我们一起来帮助宝贝在挫折中不断成长!”家长赞同了我的观点,并满意的离开。

案例2:

浚浚是一个可爱的小男孩儿,家里人很是宠爱。不过最近一段时间,他出现了喜欢咬人的现象,今天在和琪琪争抢椅子的时候又咬了小朋友。我认为有必要和家长沟通一下,让家长了解小朋友在幼儿园的表现。首先,我给琪琪的家长打了电话,让家长了解孩子的情况并表达了歉意。其次,在放学的时候,我请了双方家长都留下来做一个沟通。我先向被咬的小朋友的家长表明歉意紧接着我描述了事情发生的状况和原因。紧接着我对家长说:“其实在这个时期宝贝处于物权意识的关键期,对自己的东西很看重,所以常常出现争抢东西的情况。我们这个时候可以适当引导他们学习不要争抢玩具,要互相谦让。”说完了浚浚家长也赶紧和琪琪道歉并让自己的孩子给琪琪道歉,没想到浚浚不愿意道歉并要拉着爷爷离开,我想浚浚应该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但是又想逃避自己的错误,这个时候我蹲下来对浚浚说:“宝贝,我知道你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啦,我们改正了就是乖宝宝哦!老师也一样会喜欢你的。”最后这件事情之后,我也常常注意提醒浚浚,要勇敢的面对自己的错误。

第5篇:家长与孩子沟通案例

父母与孩子沟通是子女教育必须遇到的问题,家长怎么与孩子沟通这直接关系到子女教育的效果;那有没有父母与孩子沟通的圣经呢?那就是:家长与孩子沟通案例。通过家长与孩子沟通案例我们可以轻易的知道家长怎么与孩子沟通,哪些沟通的方法是正确的,哪些是不正确的。

好,现在我们开始通过简单的案例来学习家长怎么与孩子沟通。

家长与孩子沟通案例一:平等相处

小明已经5岁了,在家里,父母叫他做事情时常常会这样说,“去把杯子拿来”,“把报纸拿来”,“赶快去弹钢琴”。虽然有时候小明很愿意去做这些事情,可是每每听到这样的话,反倒没有动力了。

子女教育网点评:“把杯子拿来”和“帮妈妈把杯子拿来”两句话,在成人听起来差不多,但孩子的感受却会有很大的不同。孩子虽小,但同样不喜欢命令式口吻,喜欢受人委托。所以,每当父母要求孩子做一件事情时,作为孩子的养育者,如果总是难以忘记自己“教育者”的角色,就会在和孩子沟通时难以保持平等的地位,“你要”、“你应该”、“你不能”等词语会常常挂在嘴边,其结果是家长谈得越多,就越可能说一些不该说的话,这样,孩子就渐渐失去了与家长交流的愿望。

中国网瘾心理教育-您身边的免费教育顾问

家长与孩子沟通案例二:学会倾听孩子

3岁的小新是家里的小皇帝,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十分宠爱。小新的爱好是看图画书,等爸妈回来,他就要手舞足蹈地跟父母汇报“读后感”,但由于他说话不清楚、表达吃力,爸爸往往听到一半就看报纸去了,任由小新自说自话。

子女教育网点评:父母在与孩子沟通时候,往往只顾自己“畅所欲言”,这其实是在堵塞孩子的耳朵或让他们闭嘴,发展下去就会演变成为最常见的错误――说教。孩子也有渴望交流的愿望,他们也希望自己的话能被好好倾听。

每当孩子跟父母说话时,父母应尽可能放下手头上的事情,全神贯注地听孩子说话,这能让孩子觉得父母很在意听他说话,孩子感到受到尊重和鼓励,会很愿意说出自己心里的感受。

家长与孩子沟通案例三:勿以亲友做对比

“你看,隔壁的小涛都会做100以内的加减法了,你还什么都不会,你怎样才能赶上人家啊?”“楼下的那个妮妮实在太不像话了,去年读一年级以来,数学从来没考及格过,将来你可别这样。”读大班的小菲现在最怕听到妈妈提小涛、妮妮,原来大家常常在一块玩,可是自从听了妈妈的唠叨,她都不知道自己还要不要和他们一块玩了。

子女教育网点评:儿童由于抽象思维尚处于发展阶段,所以在告诉孩子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的时候,不要给他们一个笼统的“好孩子”、“坏孩子”的概念,而应该具体和清楚,更多时候中国网瘾心理教育-您身边的免费教育顾问

还需要一个样本。不过,这个样本最好是从故事书、动画片、文学典籍中寻找,会比较稳妥。父母若是以亲戚朋友为例,恐怕会为自己的孩子将来建立人际关系制造难题;另一方面,父母片面的评价会无形中伤害到其他人。

文章来源:中国网瘾心理研究中心(免费咨询青少年问题,就上心理100)

中国网瘾心理教育-您身边的免费教育顾问

第6篇:与家长沟通的典型案例

高敏

这天,我刚一进教室学生就来向我汇报说: “庞亦飞又没有做家庭作业!”一听我的头就大了,这个庞亦飞单亲家庭的孩子,父亲于几年前因故去世,他的父亲带着他艰难生活。因为他的父亲不识字,家里活计又忙,平时在学习上对他管教显得力不从心。可能这个原因,庞亦飞养成了做事懒散的坏毛病,学习态度极其的不认真,经常不认真完成作业,学习成绩更是差得要命。这样恶性循环,学习越差越不爱学,越不爱学学习越差。我虽然几次与他的父亲谈过这件事,但效果总是不明显。这样下去不行,我得再找庞亦飞的父亲认真谈谈。 下午,庞亦飞的父亲来到了学校,我把她让进了自己的宿舍,这样说话方便一些。还没坐定,庞亦飞的父亲就急着问我:“庞亦飞是不是有没写作业啊?”看来他早有心理准备。“哪儿啊!”看他一脸无奈的样子,我把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是这样的,庞亦飞啊最近学习上挺有进步,看他学习劲头那么大,我就想给他补补课,把他以前落下的知识点给补上,可他手头有没有任何复习资料。我这不才把你请过来商量商量,能不能给他买一本复习资料啊?”庞亦飞的父亲听我这么说,一下子高兴了起来“你是说真的吗?庞亦飞最近真的进步了吗?”她嘴上虽然这么问,可看表情明显是已经相信了,既然如此我就接着编下去“确实是进步了,不过他的基础太差,还得好好给她补补,只要把以前落下的只是都不上了,庞亦飞的成绩一定会上去的。”“既然这样那就然您多费心了!资料买什么啊?我也不懂。要不你帮我给他买一本吧。”说着庞亦飞的父亲就要掏钱,我赶忙把他给拦住了,“您先别急,我先给您看看,看合适了我给您先买回来,您再给钱。不过这以后您可得在学习上多关心关心庞亦飞。我也知道您家里家外一大堆事都是一个人忙,挺辛苦!可我们辛苦为了什么呀?还不都为了孩子吗?您说我们在学习上不关心孩子,孩子学习不好,我们再辛苦有什么用啊?”庞亦飞的父亲听我这么说,不住的点头称是,我一看这效果达到了,就又说了些庞亦飞的优点,让她坚信孩子是好孩子,现在要的是对他的教育跟上。最后庞亦飞的父亲若有所思的离开了学校。

这之后庞亦飞有了明显的变化,交作业积极了,而且自一天比一天写得好,我也抓住机会对他进行对此表扬,到期末考试时他的语文成绩既然达到了七十几分。这在以前可是想都不敢想的。 从此事中,我感受到了做家长工作的不易,也开始感受到与家长交流时,要有艺术性。比如在谈论孩子的表现时,应先说孩子好的方面,再说孩子的不足或需要改进的方面,这样家长比较容易接受。其次,在双方交流时可运用一些非语言的反馈,如我在与庞亦飞的父亲交流时,通过观察她的眼睛和面部表情来了解她是否在接受我的信息。再次,在与家长沟通时,应积极倾听,并能进行“角色换位”思考,提高倾听的效果。最后,我认为沟通时平和的态度很重要,当沟通双方由于某种原因产生情绪问题时,沟通往往没有任何效果。试想,假如那天我一上来就批评庞亦飞的父亲对孩子不尽责任,我找她谈话多次庞亦飞的学习行为一点变化都没有,庞亦飞的父亲能不与我产生对立情绪吗?那后面的谈话效果肯定不会好。因此,作为教师,应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平和地与家长交流。

第7篇:教师-家长沟通技巧

0462《教师-家长沟通技巧》考查内容及要求

考核方式:开卷考查、由学生平时完成; 考核形式:论文 论文内容:

1、教师与家长的关系是学校中的特殊关系,这种关系的特殊性在于通过学生与教师的关系以及学生与学生关系表现出来的。作为教师如何看待这种关系?如何处理这种特殊关系中的人际冲突?

2、一位学生家长在与你沟通时,无意中冒犯了你,让你觉得受到了侮辱。在这种情况下,要回应对方,可能有以下几种行为反应:

(1)保持沉默,避免因为说话而引起冲突; (2)暗示对方,希望它能够感受到你的不舒服;

(3)针对对方的言辞开个玩笑,借助幽默缓和你言语的攻击性; (4)坦诚地说出你的不舒服感,要求对方停止谈论此话题; (5)直接直指对方。

请你根据事例,选择一种应对方式,并论述理由。

论文要求:

1、 选择一题完成一篇论文,学生须就题目阐明自己的观点及理由。

2、 论文要求手写,字数要求2000字以上。

第8篇:幼儿教师如何和家长沟通

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最感兴趣、永远都不会厌烦的话题也是孩子,你与家长交流,就从孩子教育方面着手。你要留意每个孩子每天在幼儿园各方面的表现,当家长接送孩子的时候,你可以把孩子在幼儿园的一天表现向家长汇报,也可以向家长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尤其是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比如生病了、饭吃少了、突然话少了等等好像跟平时不一样或跟小朋友发生矛盾之类,都可以向家长汇报。除了向家长了解孩子在家表现,也可以了解一下家庭情况,比如家里有些什么人、爸爸妈妈是干什么工作的、住在哪里、联系方式、孩子有哪些习惯、爸爸妈妈对孩子有什么要求和期望、家长对老师对幼儿园有什么意见和建议等等,都可以作为话题。还有,与家长交谈时要注意语言艺术,说话要委婉、客气,要尊重家长,要表现出自己的真诚,谈到孩子时无论是优点还是缺点,一定要客观,就事论事,不必刻意讨好家长,也不要责怪家长不会教育孩子,总之,要注意讲话的方式方法。

一、 未雨绸缪,防患未然

多年的工作使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哪些工作是我们自身需要加强的,哪些工作是需要家长理解和支持的。在新学期家长会的时候,我们老师把容易引起家长误解,引发纠纷的地方整理出来,在家长会上加以强调。比如,每年开学初,家长们都会对幼儿园的工作提出各种要求,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要求我们多教孩子识字、计算等小学化的内容,或者适当给孩子布置一些家庭作业,而另外一些家长,则希望幼儿园教育能够顺应孩子的天性,只要求孩子能够在幼儿园里快乐、健康的成长。根据这些情况,我们在向家长详细介绍自己一学期工作安排的同时,不忘向家长宣传先进的育儿理念,把我们一日活动安排的科学性、合理性、教改实验的目的性和必要性等等,向家长做出详尽的解释,让家长感受到幼儿园各项工作内容都是依据先进的幼教理念制定的。只有得到家长的认同和赞许,教师的工作才能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才能更好的开展幼儿园的各项工作。 与此同时,我们还开设了智慧树,通过这种形式,向家长灌输科学的幼教理念,把提高家长素质做为幼儿园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家长的教育观念与老师的教育观念保持一致,家园同步才能真正成为一种现实。 幼儿家长,来自社会的各个层面,处理问题的方式存在很大差异,比如:同样是觉得自己孩子在幼儿园里受了委屈,家长的态度和表达方式却大相径庭,有些家长甚至会不问青红皂白,直接训斥所谓欺负自己孩子的小朋友,这种做法无疑是错误的,会对其它幼儿造成很大的伤害,但常常是猝不及防的发生,而且每学期都会发生几起。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开家长会的时候,通过典型事例,向家长提出要求,并对那些能够支持、理解幼儿园工作的家长提出表扬和感谢,为家长树立学习的楷模,并对家长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给家长以感同身受的教育,仅仅是这种简单的方式,却使多数家长都能够理解老师的苦心,强调之后,家长训斥其它幼儿的事情明显减少,家长因为幼儿之间出现纠纷也都能够通过老师进行调解。一次家长会,可以消除家长的许多困惑,也能够把本来不该发生的事情消灭在萌芽中。这种沟通方式令幼儿园的工作轻松许多,家长的批评和抱怨少了,理解和赞扬多了。

二、 换位思考,适时调整

每一所幼儿园,都有针对家长的规章制度,用来约束家长行为,便于整体管理。在贯彻制度的时候,如何才能让家长主动、自觉的遵照执行呢?硬性的规定,当然可以收到一定效果,然而,实施起来,既得不到家长的理解,也会有一定难度。比如,在传染病高发季节,家长只能将幼儿送到大门口,无特殊情况,一律不准进入校园,这对于习惯于将孩子亲手交给老师的幼儿家长来说,一开始很难适应,特别是小班幼儿的家长总是找借口把幼儿送到教室,安排好座位,叮嘱几句才肯放心的离去,门卫和老师都有无可奈何之感。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对制度进行了重新思考,如果我们是家长,我们会对学校的要求存在哪些担忧呢?怎样做才能让家长乐于配合我们的工作呢?通过讨论,我们先向家长大力宣传传染病的危害性以及其中的利害关系,通过我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宣传工作,家长们都能理解支持我们的工作。l、门卫二十四小时值班,所有送进校门的孩子一律不会出现走失现象。2.对孩子有特殊交待的家长,可用纸条等方式与老师取得联系,我们幼儿园有专门的老师检查教师的执行情况,比如:中午吃药等问题。3.要求班主任老师晚上利用休息的时间和家长沟通,向家长介绍幼儿的在园表现。4.晨检严格细致,幼儿有异常情况必须及时和家长取得联系。 打消了家长的后顾之忧,又使家长明白“放开孩子的手,让孩子自己走的重要性”。家长们不仅能够自觉遵守幼儿园里的各项制度,而且再也听不到家长的抱怨了。

三、冷静克制,刚柔相济 幼儿天性好动,磕磕碰碰的事情时有发生,家长爱子心切,有过激言行也是可以理解的,但也有个别家长对幼儿微小的伤痛小题大做,搅闹不休,遇到这类家长,我们一般采用“倾听”和“转移”的方法。1.倾听:家长对我们的工作表示不满时,有时候会就事论事,有时候,可能是借题发挥,把平时对老师的不满和积怨一并发泄出来。这时候我们不急于解决问题,只是专注、耐心的倾听,其实,家长可能是想让老师多多关注自己的孩子,诉说之后,他自己就会发现,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即没有具体想要解决的问题,老师们也没有什么原则性的错误,诉说之后,心情平静下来,问题就变得简单多了。另外,从家长的倾诉当中,我们很容易了解家长的真实想法,便于解决,达到令家长满意的效果。

2、转移:有时候,我们会遇到火气很大的家长,得理不饶人,这时候,我们会克制自己的情绪,面对面的冲突是不会解决问题的。任由家长吵闹下去也不是好办法,遇到这种情况,我们采取转移的办法。把话题转移到其它方面上,比如孩子谁带大的呀,是不是和老人住在一起呀,尤其是在不经意间把孩子的在园情况,可爱之处在字里行间表现出来,把老师平时对孩子的赞誉描述通过园长的语言表达出来,会令家长格外感动。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注意了解所有孩子的情况,发掘每一个孩子的闪光点。通过谈话,让家长了解到,他所掌握的情况可能是片面的,不论是幼儿园领导,还是老师都是有爱心和负责任的,而且在深深的关爱着他的孩子。这样家长常常会转怒为喜,在和谐轻松的气氛中解决问题,结果当然是容易令人满意的。 幼儿园无小事,老师有责任保证孩子在园的分分秒秒都是安全快乐的。但是幼儿园的工作也会出现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对于我们自己工作的失误,我们一定会有勇气承担责任,敢于面对家长的质疑,以坦城、负责的精神处理善后工作,达到令家长满意的结果。宽容、理解、重情、沟通是处理家长工作最基本的方法。家长和幼儿园有一个共同的纽带——孩子,家长们在望子成龙,幼儿园在培养孩子茁壮成长。有了这种共识,家园合作就应该是一件轻松而愉快的事情。

(一)老师要尊重家长。 老师与家长能否顺利沟通,并能够使沟通取得良好的效果,取决于老师与家长是否处于平等地位,取决与老师是否尊重家长、尊重家长的观点或看法。在家园联系中,老师在很多时候是处于主导地位,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主导地位不等于可以忽视家长的感受,主导地位并不意味着老师的评价是绝对正确的。因为评价一个儿童进步与否,不仅要横向比较,而且要进行纵向评价,同时还应根据孩子发展的个性差异进行比较,这样才能得出比较客观的评价,而对于这些,家长也有权利进行评价和总结,所以老师要学会尊重家长,以平等的态度来对待家长,尊重他们 的人格与观点,耐心、虚心、诚心地听取家长的一些合理有益的建议,努力营造一个平等、轻松、愉快的交流环境,这样家园才能保持协同一致。在家长经验交流会上,我邀请一部分家长谈教育经验,说一说自己在家是教育孩子的,有一些经验是非常好的,比较切合实际,并且其他家长也有同感。这样家长之间对自己的孩子和班里的孩子有一些了解,有利于家长之间的沟通,对班级也有很多好处。

(二)肯定孩子的优点,赏识每一个孩子。 每一位家长,都期望自己的孩子是优秀的,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与赞美,并从中获得愉快的心理体验。哪怕老师一句轻轻的赞美,家长都会感到无比的高兴,比自己得了大奖还要兴奋,而这种兴奋的心情会转移到对待孩子身上,妈妈或爸爸亲亲孩子的小脸,把孩子抱起来,高高地举到头顶上,嘴里说着“好儿子,你真能干!”这种奖励性的行为和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又促进了孩子继续努力。同时由于这种肯定优点的交流能够使家长保持一种轻松、自信、愉快的心情去面对,并且会主动向老师说孩子在家的表现,其中有一些不足的地方,期望得到老师的指导与帮助。这样的交流,回促进老师与家长之间的感情,家长会喜欢主动与老师交流,这样的效果会更好。

(三)老师要与每一位家长交朋友。 孩子是有差别的,家长同样也是有差别的,而家长之间的差异相对比孩子之间的差异而言则更为明显,并且这种差异几乎是客观存在的,是在短时间内难以改变的,如在学历上,有的家长是大学生,有的是高中生,有的是小学生。在性格上有的大方善言谈,有的内向少言语,等等,对于老师而言,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家长,老师都要对待家长一视同仁。自从孩子交到我们的手中家长与老师就开始了共同教育好孩子的历程,并且有着相同的心愿——将孩子教育好。因此从这个层面来讲,老师应该学会与每一位家长交流,交流孩子的在园表现,交流孩子的可喜进步和存在的不足。让每位家长都能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孩子是重视的,老师的态度是真诚的,因为他们深知自己受到了注意或重视,说明孩子就不会受到冷落。

(四)老师要发挥语言的艺术魅力。 在与家长的交流中,难免会谈到孩子的缺点,这时要注意巧妙使用语言会起到异曲同工的效果。首先要肯定孩子的进步,然后再说孩子的不足,这样家长比较乐于接受。其次,要淡化孩子的不足。不要一说就先说孩子的缺点,让家长感到很难堪。要在家长心理状态比较平静的情况下,委婉的说孩子的缺点,不要把孩子的缺点夸大其词。如果家长知道自己的孩子惹了麻烦,往往会心里十分不安,如果老师夸大其词,家长就会忐忑不安的等待老师的批评。老师在说孩子缺点的时候,要尽量减少家长的顾虑,家长会以感激的心情面对老师的交谈,这样的交流会受到很好的效果。同时,家长也会十分感激老师的付出,对老师心存感激,在以后的工作中,家长工作会比较顺利,即使老师在工作中,有一些小小的失误,家长也会理解的。

(五)利用家园联系栏(家教园地)、组织面向家长的开放日以及家园联系册、及使用电话、网络等进行及时的沟通,促进幼儿园和家庭之间的联系。 老师利用接送孩子的时间与家长进行交流,时间比较短,仅仅能与几个家长进行交流,而家园联系栏是面向全体家长的,老师可以把对孩子的要求、班里一些有意义的活动,用专栏的形式,告诉家长,让家长及时了解班级的活动。而现代化的通讯设备电话、网络又增加了老师和家长之间的亲和力。这种新型沟通渠道的推出得到了家长老师的认可,也让老师和家长都 “省了事儿”。 有不少家长老师认为,利用网络进行家长工作能让老师和家长进行深入全面的交流,而且可以错时补充,实现家园沟通、优化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达成“双赢” 的目的。也有效的鞭策教师家长有心去发现去挖掘孩子的闪光点,具有其他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家长通过网络对幼儿园教育了解后会积极、主动的配合幼儿园教育。如我班开展《秋天》主题活动时,家长们看到了这个信息之后,马上主动上网查找搜索相关信息,周一早上孩子们就拿着各种各样有关秋天的图片、问题及答案汇集到了班级,为教师更好地开展教育提供了资源。因此孩子们也深入了解到有关秋天方面的知识。网络上的信息既使家长明确了幼儿园教育目标,又使家长知道了为配合目标的落实自己应如何做。又如家长们在网上了解到幼儿园正在对孩子们进行“我长大了”的主题活动后,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有来园为幼儿讲述科学家的故事,有提供孩子成长的碟片和相片的,让幼儿直观自己是怎样成长的。在此过程中,孩子们了解到 一个人的成长是离不开父母和老师的呵护的,因此在家里要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对父母要关心,体贴。对老师要尊敬,因为老师每天辛苦的为小朋友上课,陪小朋友做游戏,在生活上无微不至的照顾小朋友。通过开展这个活动,孩子们感受到一个人的成长是 非常不容易的,因此产生了对家人及身边的人的关心、爱护之情。正是这些有心的家长利用了网络宣扬了自己特有的教育优势对幼儿进行教育。在这样的网络环境下进行的家、园共同配合,教育活动才会开展得生气勃勃,幼儿也从中获得了发展。 家长工作需要创新,创新是为了更好地进行家园共育。做好家园联系工作,有利于融洽家长与老师之间的感情,有利于增强家长对老师的信任,使家长对孩子在园的学习和生活感到放心,有利于家园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第9篇:教师怎样与家长沟通

教师如何与家长沟通

一个孩子的健康、健全成长,仅靠学校或仅靠家庭都是不够的:需要的是两者之间的合力,教育才会有针对性和连贯性。应该说,这是校园人际关系中难度较大的一种关系。因为家长的职业不同、层次不同,教育孩子的观念也不同,要让他们都能与学校“步调一致”,真的很不容易。教师与家长必须做到互相配合,和谐施教,共育新人。 一 .“尊重”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前提 。尽管在教师与家长关系中,教师起主导作用,但他们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不存在尊卑、高低之别。因此,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家长的人格,特别是要尊重所谓“差生”和“不听话”孩子家长的人格。对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首先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还要客观地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公正地评价学生的表现和家长的家庭教育工作,与家长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不要动辄就向家长“告状”,不要当众责备他们的子女。作为教师,更不能训斥、指责家长,不说侮辱学生家长人格的话,不做侮辱学生家长人格的事。否则会造成教师与家长之间的隔阂甚至对立,还可能引起学生对家长或教师的不满,损害教师的形象,降低教育效度。尊重别人是自尊的表现,也是得到别人尊重的前提,正如常言所说:“敬人者人恒敬之”。

二、“家访”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重要手段。 教师的家访。每次家访最好事先与家长约定,不做“不速之客”,以免使家长因教师的突然来访而感到不自在。家访一定要围绕事先确定的目的进行,最好请任课老师陪同。一方面显得较有诚意与重视,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教师在家访中要有诚心和爱心,讲话要注意方式,要多表扬孩子的长处和进步。如果教师对家长抱有诚心,对学生拥有一颗爱心,那么,家长必然会成为教师的朋友。切记,表扬学生就是表扬家长,批评学生就是在打家长的脸。

三、“倾听”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艺术。 任何教师,无论他具有多么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理论修养,都不可能把复杂的教育工作做得十全十美、不出差错。而且随着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家长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他们的许多见解值得教师学习和借鉴。加之“旁观者清”,有时家长比教师更容易发现教育过程中的问题。因此,教师要放下“教育权威”的架子,经常向家长征求意见,虚心听取他们的批评和建议,以改进自己的工作。这样做,也会使家长觉得教师可亲可信,从而诚心诚意地支持和配合教师的工作,维护教师的威信。

上一篇: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下一篇:阳光灿烂的日子哪里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