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感恩教育案例(推荐8篇)
感恩教育案例
---温水镇中学
背景:现在的学生,大部分感恩意识淡薄、玩世不恭、只图享受、不会做人,漠视父母和老师的关爱,不懂得感激和珍惜,不能以善意的眼光看待周围的环境,不愿用自己的付出回馈他人和社会。他们对父母要求多,替父母分忧少;对老师挑剔多,尊重理解少;对同学关心少,考虑自己多;对社会抱怨多,客观分析少??这些现象,导致孩子们“感恩”意识严重缺失。
创意:把感恩教育分成认知、情感、实践三个层次进行,对学生的教育可起到刻骨铭心的效果。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班会活动;反思成长的感恩日记;周末假日与家长的亲密接触,让学生内心深处向善、向美、知恩图报的一面充分得到挖掘与体现。组织者: 班主任 班委成员 部分家长
做法:针对大部分学生类似以上不良的行为习惯,我在班里进行了感恩教育。感恩教育,是通过相应的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知恩、感恩、报恩、施恩的人文关怀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以灵魂唤醒灵魂的人性教育,以德报德的品性教育。由于人们的道德是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部分构成的,因此,在实施感受恩教育过程中,我通过三个层次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一、认知层次(引“感恩教育”于主题班会中)
周一班会,我与班委成员组织设计了一次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以“学会感恩、与爱同行“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对学生进行正面的思想教育。整个活动过程由甲乙两个主持人引领全体学生完成。班会的第一个内容非常感人,它起到了快速烘托气氛、提升感情的作用。王帅同学家庭贫困,开学之初,母亲为了给他凑够学费,累的晕倒在地,当王帅满怀不舍离家时,母亲把手心里攥皱了的几毛钱也递给了她,嘱咐他在学校不要委屈了自己的身体??未等讲完,全体学生随着王帅的泣不成声泪流满面。接下来的歌曲欣赏《懂你》、配乐诗朗诵《妈妈,我的亲娘》、说给父母的心里话等环节,每个学生都表现得身心投入。感受着彭丽媛如泣如诉的《白发亲娘》,主持人用颤抖的声音宣布着活动的尾声:生活中,感恩无边,一句话语、一个行动、一点情怀,都能表达和解释感谢的真谛;感恩无痕,一份努力、一点进步都能传达一份真情与心愿。学会感恩吧!让我们的生活永远充满关怀,充满真情,充满爱心,充满温馨!
从学生们的表现可以看出,精心设计的这个班会提高了学生对感恩的认识,达到了提高感恩意识的目的。
二、情感层次(融“感恩教育”于成长反思之中)
班会结束后,每天一篇感恩日记不可缺少,每节一首感恩歌曲唱响课前。学生通过反思成长的历程,写感恩日记,反思回味有恩于己的人和事,激发学生的报恩意识。还通过学唱感恩歌曲,如《感恩的心》、《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爱的奉献》、《父亲》、《懂你》
等歌曲,教育学生在得到爱的同时,还要学会去回报爱,给予爱,并感受生命因为有爱而美好,生活因为有爱而幸福。
学生的感恩日记里,记满了对同学、老师、父母的感激与爱。有的学生写到:通过感恩,我懂得了宽容。当我生病时,是我的同学端来了热水,递来了药片,送来了温暖,我不应该时常记恨他们的一时疏忽与过错;还有的学生写到:老师,您对我们严爱有加,让我们知道如何做人,您的爱是细微的。我永远忘不了您那充满激励话语的纸条;忘不了暖气片跑水时您与我们抢险的身影。写给父母的感激更是多不胜数,大部分都情真意切、真实感人。
三、实践层次(入“感恩教育”于人心中)
到了学生离校回家的日子,我就嘱咐他们在家懂事孝顺,帮父母干些力所能及的活,给长辈洗发洗脚、剪指甲,观察一下父母的手,并写出观后感。我还联系部分家长,要他们配合我的工作,多给孩子创造报恩机会,在生活中尽量创设一种有利于孩子发生感恩行为的环境。通过这些工作来激发学生将感恩意识和感恩冲动转化为报恩乃至施恩的行为。
学生周日返校后把他们的收获写成了日记,交了来与我共享幸福与喜悦。有的说,回家后帮爸爸、妈妈还有奶奶洗了一次脚,还帮他们剪了指甲,奶奶都感动的流泪了;有的说,帮妈妈洗衣、做饭、打扫屋子后,妈妈一个劲的夸她真的长大了。还有的父母教育自己的孩子说,学校里有这么好的老师,有这么好的同学,你一定好好学习,听老师的话,与同学亲如姐妹?? 这个层次的教育迎来了学生心灵的震憾、生命的感动和情感的回报,感恩的种子由此在他们内心深处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效果评析:
1、通过以上三个层次的教育活动,使学生体会到自己的成长这样快乐和幸福,离不开父母、老师、同学、亲朋的帮助,激励他们用一颗感恩的心鞭策自己改掉恶习,用行动来回馈恩人。
2、经过一周的教育实践后,家长们一致反映自己的孩子变懂事了,能干了,勤奋了,会体贴父母了,能帮助家长做家务了,发现他们的孩子真的长大了。
3、此次活动不仅教育了孩子,也使社会各界意识到,这样的德育活动会使孩子受益一生,应大力推广。这就要求我们的思想教育,包括学校的教育,不能只停留在讲大道理上,更不能只停留在传授知识上,要通过多开展一些有意义有实效的活动来教育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这样的教育才是更加丰满的,这样的教育才是“刻骨铭心”的。
温水镇中学
2014年5月 篇二:感恩教育成功案例
感恩教育成功案例
如今的孩子,个个都是独生子女,都是在父母亲百般呵护,悉心照料下,无忧无虑的成长。他们接受了太多的爱,渐渐的,连他们自己也把这一切视为理所当然。他们习惯了索取,习惯了“说一不二”,即使父母亲再苦再累也必须满足他们自己的要求,而他们却从不懂得去为父母亲做些什么,分担些什么,稍有些不如意,便大发脾气,甚至以死相逼。面对这并不是“个别现象”的现实,我们这些为人师者不得不开始思考:今天的孩子怎么了?我们的教育条件日新月异,我们的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为什么我们的孩子却越来越不懂事?面对一点点挫折,就那么轻易那么草率的结束自己如花的生命?这究竟是为什么?
我想原因很多,但有两个字却不得不提:感恩。现在的许多孩子没有一颗感恩的心,面对他人的帮助,甚至连一声“谢谢”也不会说,这不能不说是社会文明的一种悲哀。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必要提醒他们,引导他们,继而唤起那已被一层层习惯与世故压在灵魂最深处的善良本性与感恩之心。因此,我针对这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对班里的学生进行了感恩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感恩教育,是通过相应的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知恩、感恩、报恩、施恩的人文关怀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以灵魂唤醒灵魂的人性教育,以德报德的品性教育。
由于人们的道德是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部分构成的,因此,在实施感受恩教育过程中,我通过三个层次对学生进行感受恩教育:
一、认知层次。通过开展班队会,对学生进行正面的思想教育,如讲述感恩故事,搜集感恩名言,收听感恩新闻等到一系列活动,用身边事去感动学生,用身边人去感染学生使用权学生在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中提高对感恩的认识,从而达到了提高感恩意识的目的。
二、情感层次。通过反思成长的历程,写感恩日记,反思回味有恩于己的人和事,激发学生的报恩意识。还通过学唱感恩歌曲,如《感恩的心》、《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爱的奉献》、《父亲》、《母亲》等歌曲,诗歌朗诵《父母爱》、《爱》等,排练课本剧《爱在我们身边》等活动,教育学生在得到爱的同时,还要学会去回报爱,给予爱,并感受生命因为有爱而美好,生活因为有爱而幸福。
三、实践层次。通过家长会与家长联合,激发学生将感恩意识和感恩冲动转化为报恩乃至施恩的行为,在生活中尽量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感恩行为发生的环境。如要求学生写完家庭作业给父母检查,父母给予鼓励和表扬,老师多用学习的突出表现来表扬某人的体悟父母哺育、培养之恩。这样的教育迎来了学生心灵的震憾,生命的感动和情感的回报,感恩的种子由此在他们幼小的心灵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通过以上三个层次的教育活动,使学生体会到自己的成长这样快乐和幸福,离不开父母、老师、同学、亲朋的帮助,激励他们用一颗感恩的心鞭策自己改掉恶习,用行动来回馈恩人,经过几个月的实践后,家长们一致反映自己的孩子变懂事了,能干了,勤奋了,会体贴父母了,能帮助家长做家务了,发现他的孩子长大了。孩子们变化太大了,听到他们满意的回馈和欣喜的讲述,我觉得我十分幸福和自豪,其中让我感到最欣慰的是班里吴迪同学变化,父母、老师和同学们对他有了新的认识。
从前班里上课爱说爱动,爱接话,嬉皮笑脸的吴迪同学,让人谈之色变,闻之心烦,他的行为及其散漫,每天早晨从家出来一路观景溜弯儿之后才能踩着“电门”走进教室,上课经常扰得四邻不安,老师讲课总是接三扯四。在家更别提了,调皮捣蛋,不用心写作业,由于爷爷、奶奶疼爱他,就与长辈顶撞,经常向父母要钱买零食,父母不给,就打滚,爷爷、奶奶只好给钱。长期以来,助长了许多恶习的形成。可是在进行感恩教育和感恩行动过程中,我发现他的感恩思想蹦发出希望的火花。
记得那次在开展《感恩在我心中》的主题班会之后,课余写作业时,我听他说:“我可要好好学习了,不然对不起我爸我妈。”简单的话语和思想的微小变化,可以看出感恩意识在他幼小的心灵深处萌芽,因此我十分惊喜,便小心谨慎的培植
这棵幼芽。在全班同学面前我表扬了他“吴迪同学能化感恩为动力,用实际行动去努力学习,以此来作为对父母的回报,希望同学们都能以此作为动力,用我们的行动去取得优异的成绩,作为对父母和老师的回报”。我的鼓励和表扬赢得了每一名同学的掌声,此时在第一颗幼小的心灵深处感恩的种子已经发芽。
变化全在细微中,吴迪同学的内心深处那颗萌动的幼苗终于开花、结果了。在一次次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中他不再迟到了,不再与同学争执不休,不再让父母为乱花钱、懒惰、不完成作业而发愁,他由一个行为及差、习惯及坏的学生变成一个有自尊,有上进心,懂感情,重情意的优秀学生。他学会了体量别,学会了帮助别人,学会了施恩于一草一木,学会了报恩。在班级劳动中抢着干脏活、累活,在扶贫活动中,把自己的零用钱捐给贫困生。他的改变,使我体会到感恩教育的成功感。
情感教育高于一切,情感教育是一切教育成功的基石。由于长期实施感恩教育,使我们这个班集体成绩不断提高,我希望那首《感恩的心》能唱响整个校园。
当今社会人与人的感情淡薄,学会感恩就等于架起了做人的支点。我们的思想教育,包括学校的教育,不能只停留在讲大道理上,更不能只停留在传授知识上,还要帮助教育人们懂得做人的道理,特别在校学生,要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
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让他们懂得,感念父母之恩,要孝敬父母;感念祖国之恩,要报效祖国;感念自然之恩,要学会和大自然生灵和谐相处;感念社会之恩,要学会和不同性格、不同阶层、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处,这是一种更加丰满的教育,这样的教育才是“刻骨铭心”的。
在积极开展“八荣八耻”教育的今天,我们更好认真搞好感恩教育作为荣辱观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以“感恩报德”为荣,以“忘恩负义”为耻,努力营造一种全民知恩图报的良好社会氛围,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当这熟悉的旋律回响在耳旁,你是否可以感受到心灵深处的某种触动? 篇三:幼儿园感恩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幼儿园感恩教育的实践与研究》方案 目前,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渐提高,生活质量有了质的飞跃,伴随着“独三代”的到来,父母和长辈有了更宽余的时间和经济基础将全部的爱倾注到他们的身上,生活的一切重心和目标都围绕在下一代的身上,尽其所能为孩子创设良好的生活物质环境,满足孩子的一切愿望。久而久之,骄横、霸道、自私、以自我为中心等不良品质在孩子们的身上表现得越来越明显。有很多触目惊心的案例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为我们的教育敲响警钟。如何教育下一代已是我们这个年代的父母不能回避的、也必须面对的问题。对自己的孩子简单的、过度的溺爱有百害而无一利,教育孩子学会关心他人、独立生活,才能真正塑造起孩子健康的人格,才是对孩子真正意义上的爱。幼儿园时期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所以,在幼儿时期对他们开展感恩教育,让他们学会感恩,懂得感恩,拥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做一个真善美的人已是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工作。国内外的不少研究也表明:在个体的发展中,某些行为的习得有一个关键期,期间,个体处在一种积极的准备和接受状态,如果给予必要的刺激和帮助,某种行为能力就会迅速发展起来,并产生长久的影响。学前期幼儿,可塑性强,易接受外界的各种信息,因而也是了解社会、学习各种行为要求的理想时期,对幼儿进行感恩启蒙教育,有助于促进幼儿社会化的进程,对幼儿今后的学习和整个人生的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尤其对幼儿的个性、社会性及道德品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在幼儿园开展“感恩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良好的情感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如果童年蹉跎,失去的将无法弥补。” 感恩意识具有重要的心理学意义和社会学意义。然而从当前独生子女所处的家庭环境看,幼儿所接受的道德熏陶和教育不容乐观,众星捧月的地位,家长重智轻德的教育,使我们的孩子从小便养成了“以我为中心,出现了娇惯任性、情绪波动大、攻击性行为较多等亲社会行为极差的现象。经过调查表明认为现在的孩子普遍不懂得体谅父母辛苦的占76%;认为现在的孩子不懂事,不懂得要主动去表示关心的占68%;受到别人的帮助或关心,却不懂得要主动向别人表示感激或感谢的占58%。这一结果说明现在的幼儿只懂得受恩而不懂得感恩。和谐社会需要人们学会感恩。感恩是爱心的沟通,爱的情感交流,是爱回报,爱的种子的发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这就意味着教育是生长生成不是制造锻铸。幼儿是有生命的作物,幼儿园有义务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而健康的环境,让幼儿体验感恩,学会感恩。当我们审视今天的教育时更应该清楚地意识到,感恩教育应成为全部教育环境中的一个最重要、最核心的元素。尤其是在素质教育已成为主旋律的今天,感恩教育更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1、目前尚无发现有幼儿园切实开展感恩教育的课题研究。
经过各种途径的搜索及查阅我们尚无发现哪所幼儿园开展了以感恩教育为主题的课题研究,而小学,中学却已开展地如火如荼。或许是在别人看来感恩教育对幼儿来说实在是太难实施了。这不禁让人感
慨:幼儿期是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如果错过了黄金期岂不事倍功半?幼儿园的感恩教育其核心应该是爱心教育,是从幼儿身边所熟悉的人和身边的感恩小细节开始着手进行教育。它的本质是幼儿在社会化过程中学会人与人的相处。
2、社会呼吁感恩教育从娃娃抓起。
经常有报纸报道现在社会上的青年人素质低下,缺乏感恩意识,何为孝道、敬老?公交车上无人让座,老弱病残孕专座上坐着年轻力壮的青年人,免费公园屡招破坏??感恩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最基本的人性要素,是人类仁、义、礼、智、信诸美德的基础和根本。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很难想象一个不懂得感恩的人,在人生的旅途中会获得真诚的友情和忠贞不渝的爱情;我们整天高喊要继承先辈的优良传统美德,但我们更应该知道,传统美德是传统文化长期熏陶的结果。所以,社会呼吁教育要面向未来,品德教育要从小抓起,感恩教育势在必行!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一)知恩教育。
生命是相互依存的,每样东西都依赖于其他事物而存在。任何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都处处受到恩赐:父母对孩子有养育之恩,老师对孩子有教育之恩,同伴对我们有互助之恩,所以知恩教育是感恩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二)感恩意识的培养。
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境界,是值得所有人用一生去珍视的爱的教
育。所以要从小抓好幼儿感恩意识的培养,幼儿年龄小,期望他们做什么特别感恩的事情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当前我们应从小事抓起,将感恩意识的培养作为课题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幼儿如何向感恩对象实施感恩的研究。
幼儿时期的感恩对象应该从幼儿身边的人着手:包括父母、老师、同伴。在与他们交往的过程中学会感恩、实施感恩。
1、感恩父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教养方式直接影响到自己的孩子,同时引导孩子学会向父母感恩是感恩其他社会成员的前提和基础,所以在感恩父母方面我们要求幼儿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关心父母的身体状况和劳动、工作状况,体谅父母劳作的艰辛不对父母怀有敌意。
(2)牢记父母的生日,并能在重大节日予以真诚的祝福。
(3)不乱花钱,知道父母工作辛苦,赚钱不容易。
(4)自己的事情自己办,不给父母添麻烦。
(5)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为父母减轻负担。
(6)对待父母有礼貌,早晚起居要问安。
(7)批评教育不顶撞,不提不合理要求等等。
2、感恩老师
(1)尊重并理解老师的教育要求,积极配合老师的教育。
(2)愿意主动和老师交流,真诚给予老师祝福和帮助,对老师有礼貌,成为老师的朋友。
3、感恩同伴
(1)关心身边的同伴,不争抢玩具,能与周边同学和睦相处。
(2)团结互助,体察同学的困难,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3)不欺负同伴、打骂同伴,礼貌待人。
三、课题研究的实施
感恩教育是教育者使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它需要多渠道、多方位、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来进行。
1、渗透于一日生活之中。
“感恩教育”不只需要靠课堂或书本教育来完成,也不需要孩子正襟危坐教师一板一眼地去灌输。“感恩教育”应从发生在幼儿身边的小事做起,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一言一行中潜移默化地学会知恩和感恩。作为教师应善于观察幼儿,抓住教育时机进行随机教育,让幼儿体会感知他人的辛苦,控制自己的消极行为,从而做出互助和感激等积极行为。
2、以主题活动为载体。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安排是以主题形式贯穿进行的。小班的幼儿逐渐具备了基本的听说能力,能够运用简单的语言与人交往。这个阶段主要让幼儿对家长、对自己有所了解,教育主题内容选择一些比较亲近的人、自我表面的认知。中班阶段的幼儿,除去自我中心化加速,对主要接触者有近一步的亲近情感,能关心同情他人,友好、助人、合作行为明显增多。这个阶段主题内容选择也应由识恩知恩到关爱别人 篇四:感恩教育案例
“感恩父母”教育活动总结
一·七
“羔羊跪乳”、“乌鸦反哺”,连动物都知道要感恩,更何况我们是人!世界上的父母是最伟大、最辛苦、最无私的。为了弘扬民族的传统美德,学会如何爱自己的父母,进而实现爱的传递,把爱父母、爱家庭的感情扩大到爱他人、爱社会、爱祖国的崇高境界,最终达到道德的升华,具体开展了以下活动:
一、让学生明白“感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经典,从“岳母刺字”、“孟母三迁”、《背影》等故事或文章中体验感恩,让学生明白“感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联系实际,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爱,引导学生关心父母、热爱父母、理解父母,教育学生从小有一颗感恩的心。另外,让学生搜集部分自己及家长的照片及成长经历中的一些感恩事件。让学生利用周末收集生活中父母爱自己的点点滴滴,可以是照片,可以是小事件,可以是父母送自己的小礼物等。然后搜集部分学生及家长的照片及成长经历中的一些感恩事件在班级中进行展览、交流。
二、关心父母、热爱父母、用自己的行动去感谢父母
1、说感恩的话:当长辈下班回家或干完家务要说“您辛苦了”,当长辈为自己辅导功课,做饭或做其他的事要说“谢谢”,当家里来了客人或路上遇到长辈要说“您好”,平时做到不与长辈顶嘴,等等。
2、真情回放,亲情面对面:观察父母一日工作和生活;回想父
母曾经为自己做过的最感动的一件事;想一想自己与父母间发生的矛盾或最不愉快的一件事情;倾听父母的烦恼,列出父母的烦恼清单。
3、让学生知道自己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父母的操劳和养育,感受父母的辛苦和自己生活的幸福,懂得关心体贴父母,孝敬父母,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经过认真评比,选出最感人的事例或片段,征得学生本人同意后,在班级宣读。有些学生文章写得很感人,如:“那两个苹果散发着诱人的香味,我拿起一个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真甜,我觉得没有比这更好吃的苹果了。一个苹果快吃完了,我才发现您还没有吃,我忙把另一个苹果递给你,说:“爸爸,您也吃一个吧。”您却说:“我不渴,你快吃吧。”“不渴?天这么热,您连早饭都没有吃,怎么能不渴呢?”当时,您的衣衫都湿透了,满头大汗,嘴唇干得起了皮,看到这情景,我在也吃不下去了,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
4、感恩体验活动:与父母谈一次心,交流思想感情,对父母说一句体贴或感激的话,给爸爸、妈妈写一封信;为父母某一方面的烦恼开出“快乐处方”,帮助父母排忧解难;坚持开展家庭行孝活动,例如吃饭吃菜要礼让,先长辈后自己;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每周帮忙打扫卫生、洗衣服、做饭洗碗;为父母做一件侍奉性的事,如给父母洗一次脚,或捶一次背、揉一次肩;坚持为爸、妈等长辈制作生日卡、节日卡,制作节日礼物等。
5、感悟及爱的传递:学生在自己的日记上写下自己的感受,利用作文课,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写信,在利用班会课交流活动后的体验,相互借鉴学习,对好的做法予以表扬,营造学会关爱、孝敬父母
三、开展了“感恩父母”主题班会
活动虽然结束了,但很多孩子还是会一如继往的给父母做一次感恩饭、敬一杯感恩酒、说一句感恩话、洗一次感恩脚等形式,将感恩付诸行动。我们开展的此次活动意在从身边亲人做起,通过爱父母、爱家庭,进而达到爱同学、爱老师、爱学校、爱社会、爱祖国的目的。放眼未来,我们相信明天会更好。
篇五:让感恩教育走进幼儿园
让幼儿园的感恩教育更红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湖前幼儿园 林兰香
一、问题的提出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和谐进步的基石。但目前,随着我国独生子女群体的不断壮大,感恩意识在他们的心目中却日益淡化。
案例一:去幼儿园的路上,华华爸爸一路背着他,看着别的小朋友和家长在一起走着,华华在爸爸的背上很神气。到了幼儿园门口,老师问:“华华,你为什么让爸爸背你走啊?”华华说:“爸爸喜欢背我??”下午放学时,天空下起了大雨,华华爸爸撑着雨伞气喘吁吁地赶到幼儿园,裤脚湿漉漉的,脸颊都是汗,华华看着稍迟来的爸爸,心里很是不高兴,手指着爸爸的鼻子说:“你为什么迟来接我?你说,你说??”
案例二:齐齐拉肚子了,家长还是坚持把他送到了幼儿园。老师一遍一遍地给他换上干净的衣服,齐齐却认为理所当然,连个“谢谢”都没有;午餐到了,老师辛辛苦苦地把可口的饭菜分给幼儿,幼儿却嘟着嘴不乐意;可可的生日到了,妈妈为可可准备了蛋糕,老师和同伴也为他准备了一份生日礼物,当生日快乐的歌声响起时,可可高兴地接受着这一切,却没有想到要感谢妈妈的养育、老师的教育和同伴的友情。
案例三:晚饭时,妈妈在给6岁的明明好吃的东西前试吃了一口,明明就大哭着叫起来:“谁让你吃的?你给我吐出来!” 晚饭后,明明躺在沙发上眼睛盯着动画片,手里拿着遥控器,朝身边的奶奶命令道:“给我洗一个桃子。”奶奶洗完桃子递到他手上,说:“动画片完了之后,让奶奶看看京剧好不好?”明明说:“电视是我的??”
这一幕幕,使我的心情异常复杂:为什么现在的许多孩子只知受惠,不知感恩?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只知攀比,不知回报?只知被爱,不知责任?
二、幼儿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
1、家庭育人理念的缺陷
现在的家庭结构一般是“4+2+1”即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6个人围着一个小孩转,小孩是家中的全部希望,是家里的小王子、小公主,长辈们把养育孩子当成了自我情感的满足。在生活上,他们处处给孩子创造优厚的生活条件,他们不愿意让孩子体验现实生活的艰辛,不愿意让孩子了解自己的工作压力
和艰难,对孩子所应给予长辈起码的感恩和爱心毫无要求。长此以往,孩子自然感受不到幸福生活得来的艰辛,体会不到他人付出的恩情。在对孩子的培养上,许多家长重视孩子智力发展,忽视品德教育,他们在接孩子时最关心的事是孩子今天学了些什么?儿歌会背了么?故事会讲吗?等等。如果听到老师夸孩子脑子聪明、智力好,家长就满心欢喜;如果反映的是孩子行为方面的缺点,家长往往会爱听不听的,甚至怀疑老师对孩子有成见。这些家庭育人理念上的缺陷一定程度上“造就”了“冷漠的一代”。
2.社会大环境的侵袭
当今,随着全球化速度的不断加快,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在无形中影响着我们身边的孩子,一些孩子盲目地追求西方的所谓“个性”,片面地理解所谓的“自由”,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思想越来越浓厚,他们漠视了身边宝贵的亲情、友情和师生情,精神上表现出一定程度的 “真空”。同时,社会上的一些不良舆论(如:“我的地盘我做主”、“我是ⅹⅹⅹ我怕谁”、“成王败寇”、“谁有钱谁就是爷”、“笑贫不笑娼”等等)也不断腐蚀着孩子的心灵;另外,某些电视、卡通、新闻、电影等公共媒介,由于过分重视经济利益,忽视了对孩子的基础教育,如感恩节没有像情人节、圣诞节等其他“洋节”被商家所重视;还有发达的网络在给我们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使一些无知的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这些在很大程度上使孩子的感恩意识日益淡化,甚至性情变得冷酷无情。3.学校教育的偏差
三、幼儿园感恩教育的有效策略
1、老师要以身作则,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
老师是孩子的第二任父母,是孩子眼中无所不知的圣人。要让幼儿学会感恩,老师首先必须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因为幼儿天性爱模仿,他们能从老师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一言一行中潜移默化地学会知恩和感恩,所以老师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要时刻关心幼儿,时刻起榜样作用。记得有一次,我在带幼儿参加文艺演出途经一个十字路口时,看见一位老人拄着拐杖艰难地过马路,我立刻跑过去扶着他过马路,并嘱咐他慢走。这出自内心的一个举动,幼儿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国庆节期间,我坐公交车去探亲,恰巧我班的两名幼儿舒婷和梦琪也坐同一班次,在一个公交车停站点,一位老奶奶爬上了公交车,由于座位已坐满,老奶奶只能站在通道上,舒婷和梦琪看见了,两个人争着让座给老奶奶。眼前这一幕,使我震撼,我当众表扬了舒婷和梦琪。过后,我在想:小小的舒婷和梦琪为何有如此之举?这或许就是当初自己在幼儿心中播下一颗爱心种子所带来的作用。
2、老师要善抓住幼儿一日活动中的点滴,对其实施感恩教育
我觉得老师对幼儿“感恩教育”无需太多的理论,发生在幼儿身边的小事就是很好的素材。老师通过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小事,让幼儿潜移默化地学会知恩和感恩。如:老师在为小朋友分饭时,让幼儿看看老师头上的汗,让幼儿感知他人的辛苦,从而做出互助和感激等积极行为。又如幼儿在撕书时老师就提醒幼儿:“你把书的衣服撕破了,他多难受啊!”幼儿在揪小鸟的羽毛时就说:“小鸟哭了,你在揪他,他就不和你做朋友了。”幼儿把被风吹倒的小树扶起来了,老师就及时表扬她:“你很有爱心,小树感谢你!”这些友善的提醒和毫无吝啬的表扬,我觉得总比训斥、责怪、打骂效果要好得多。
3、老师要充分利用传统和节日资源,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
老师要不定期收集一些与感恩有关的传统故事(如《羊羔跪乳》、《乌鸦反哺》、《陈毅探母》、《吃水不忘挖井人》等等),在故事、社会课中对幼儿进行春风化雨般的引导,唤醒幼儿心灵深处感恩的善根,使幼儿在故事中受到熏陶,心灵得到净化。老师可以充分利用一些节日,比如三八妇女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让幼儿亲自制作一朵小红花或一张贺卡送给妈妈,回家为奶奶锤锤背;老师还可以利用老师、同伴、父辈的生日,指导幼儿亲自为自己的老师、同伴做一些生日卡片,以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通过这些具体而形象的活动,让幼儿学会正确地对待他人的无私和热心的帮助,学会感恩与回报。
4、老师要加强家园联系,使感恩教育无处不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时刻影响着孩子的成长。但现在的家长往往重视孩子智力发展而忽视了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甚至有的家长自己感恩意识也很不够。因此,老师要通过各种方式、方法与家长进行沟通,宣传感恩教育的重要性,并向家长介绍一些感恩教育的方式、方法,使家庭成为幼儿感恩教育的沃土。如老师可以经常组织家长听家教讲座,使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得以提高,教育方法更科学。可以通过家长会让家长互相介绍相关的经验,这样既能增强家长的感恩教育意识,又能使家长的教育方式、方法得以提高。也可以通过家访、电话访问、离园活动时的简短交谈、以及定期分发《幼儿发展情况评估手册》等,及时向家长反馈幼儿在园的表现情况,使家长能更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教育,当然老师还要有针对性地向家长提出一些意见或建议。例如对于那些比较自私的幼儿,老师建议家长把好吃的东西买回家时,要先让孩子把好吃的东西分给爷爷奶奶吃,并且告诉孩子:“爷爷奶奶很爱你,为你做了很多事情,很辛苦,我们也要爱爷爷奶奶。”也可以在孩子生日的时候,带孩子去看望一下为自己接生的医生,并送上一朵鲜花,说一句感激或祝福的话等,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从点点滴滴的小事中学会感恩。
5.老师要充分利用好社会资源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
一、活动目的
让孩子们通过对父母的知恩、感恩、报恩的情感体验, 开始懂得关心身边的人与事, 萌发出回馈他人的意识, 从而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二、活动准备
1.查阅资料, 搜集古人的感恩事迹, 如, “黄香温席”、“卧冰求鲤”、“负米养亲”等。
2.诵读古诗《游子吟》。
3.细心观察平时父母对自己点点滴滴的爱, 做好记录。
4.学唱歌曲《妈妈的吻》《感恩的心》《鲁冰花》等。
5.准备小故事《乌鸦爱妈妈》及童谣《大乌鸦》。
6.制作感恩卡。
三、活动过程
(一) 明确活动主题
主持人:同学们, 我们的成长, 时时刻刻都牵动着家长的心, 点点滴滴都凝聚着家长的爱。我们怎能不心存感激, 不思回报呢?今天, 让我们一起来重温父母对我们的爱!
(二) 了解感恩内涵
1. 诵读古诗《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2. 讲述亲情片断
主持人:儿女就像一棵棵小草, 父母的关爱就像春天的阳光一样温暖着我们。让我们一起听听这些发生在我们身上感人的亲情片段吧。
学生1:当我生病时, 是父母守在床边悉心地照料。
学生2:当我的衣服脏了时, 是父母为我洗涤。
学生3:当我放学回家时, 是父母为我做好了可口的饭菜。
学生4:当我在家写作业时, 是父母为我耐心辅导。
……
(三) 表达感恩心声
主持人:正是父母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无私的付出, 才有了我们快乐、幸福的生活。让我们用歌声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吧!
老师播放歌曲伴奏带, 学生齐声跟唱歌曲《妈妈的吻》《鲁冰花》《感恩的心》等, 并加上动作, 以充分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四) 激励感恩行动
主持人:我们不但要对父母心存感激, 更要学会感恩, 懂得知恩图报。古人和一些小朋友、小动物已为我们做了榜样,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他们的拳拳孝子之心吧!
1.交流古人的感恩事迹, 如“黄香温席”、“卧冰求鲤”、“负米养亲”等。2.阅读已学课文中的亲情故事:《自己去吧》《看电视》《胖乎乎的小手》《棉鞋里的阳光》《月亮的心愿》……自由交流读文后的感受。
3.讲小故事《乌鸦爱妈妈》, 朗读童谣《大乌鸦》。
主持人:让我们像他们那样感念父母之恩, 孝敬父母, 听从父母的教导, 关心体贴父母, 主动分担父母的辛劳, 在家做个好孩子, 在校做个好学生吧!同学们, 快快行动起来吧!
(五) 开出感恩之花
请学生讲述自己的感恩行动: (1) 为劳累了一天的父母倒一杯茶, 揉揉肩膀, 讲讲笑话; (2) 每天好好学习, 回家和父母聊聊学习情况, 谈谈收获, 讲讲感受, 给父母一个好心情; (3) 多体谅、理解父母, 不与父母争吵, 多为父母着想; (4) 学会拥抱父母, 对父母说一声“谢谢”; (5) 为父母分担一些家务和烦恼; (6) 学会节约, 不浪费父母的劳动成果; (7) 当父母生病或有困难时, 要学会体贴和照顾父母; (8) 在“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父母的生日到来之际自制感恩卡送给父母, 或送给疼爱自己的长辈; (9) 给爸爸、妈妈或长辈洗脚、捶背; (10) 为父母做一次早餐……
(六) 班主任总结
关键词:幼儿园; 感恩教育; 试析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1-121-001
中华民族是五千年的文明之古国,历来重视道德修养和文明礼貌的教育,《三字经》里也有“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孝字当头,而行孝必先知恩感恩。感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小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有着十分特殊的价值和积极的意义。
一、言传身教,成人的榜样作用
1.家长的言行
教育孩子要孝亲敬老,还是要靠家庭感恩教育来实现。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幼儿的各种习惯与行为首先来源于家人。在家中,家人的一言一行,在有意无意中,孩子们都会看在眼里,慢慢的记在心里,久而久之孩子们会在这样的氛围下,不自觉的表达自己的爱与关心。
2.老师的言行
教师是花园里精心培育幼苗的园丁,是细心雕塑人的心灵的雕塑家,“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教师的一切言行都会在孩子面前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要在教育的过程中做大量耐心细致工作,不要把感恩教育当作一种指令性、改造性的工作来做,如果让孩子热情和做人的信心产生抵触情绪或仇视的心态,不仅会前功尽弃,还可能会让幼儿领会一个错误的信息:我也可以用老师对我的方式来对付我周围的人。但是如果教师在孩子面前,用自身的言行宽容地理解他们,关心他们和帮助他们,那么孩子将来也会用同样的方式来对待他人。每个孩子都有长处和短处,所以作为教师就应该拥有一颗平常心,全面、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孩子。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孔子说得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一名教师,就应该做到正直善良,胸襟坦荡,公正为人,把自身作为感恩教育的教材,树立起这样一个信念:“用崇高去培养崇高,用真诚去换取真诚,只有宽容的土壤才能培育出富有爱心的灵魂。”让孩子能从教师自身的言行中体会到,如在日常生活中,对个别幼儿的不善行为,教师注意不要在集体满前大肆批评,可以轻描淡写告诉孩子这样做不好,但注重个别教育,私下让孩子知道这样做的不好;对比较严重的,必须给一些孩子认为很重的惩罚(比如,老师有意疏远他。让他知道,他这样做,老师很不喜欢,等他改正了,老师还是喜欢他)。
二、注意感化,营造感恩环境
1.幼儿园环境
幼儿园的园本文化对于孩子的影响极其重大,三岁的孩子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除了接受老师的教育,更会受幼儿园整体渗透出来的人文化氛围的熏陶。幼儿园环境如果盈溢着浓厚的人文化感恩气息,孩子自然而然会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我们幼儿园把对幼儿感恩教育确立为十二五课题,把感恩教育渗透到一日活动、环境设置等方面。
确立感恩主题:注重对幼儿进行随机感恩教育的同时,每个年级组在学期的每个阶段,确定感恩主题,在进行感恩主题教育时,整个幼儿园有一种浓浓的感恩氛围,年级组的游戏走廊设计成感恩长廊,让幼儿一踏入这样一个地方就可以感受到什么是感恩。虽然孩子们不认识感恩这二个字,但感恩走廊的设置让孩子们在第一时间形象地认识到“感恩”。感恩走廊的内容丰富多彩,有通过家长收集到孩子们在家对父母、爷爷奶奶感恩活动的照片,也有用让孩子们容易理解的古今中外名人的感恩事例的图片,能让孩子们直观地认识到什么样的行为需要感恩。通过感恩主题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感恩文化浸染,通过不同的感恩例子知晓不同的感恩行为,知道何谓“知恩”,懂得“报恩”,最终理解感恩,将感恩化为行为。
开展感恩活动:除了在主题活动阶段开展感恩教育外,平时在幼儿园也注重开展各种感恩活动,创设有趣的情境以及一系列的活动,让幼儿去体验、感受,渗透感恩教育。对幼儿的感恩首先要引导幼儿学会对父母对家庭感恩。老师选用短小精美和富有人生哲理的寓言故事、童话故事或名人名家的感恩故事等,讲给孩子们听,并让孩子们进行讨论,让孩子们明白感恩的道理。也让孩子们唱一些感恩的歌曲,活动结束让孩子讲述他自己对感恩的认识,讲让他感动的事等等。如在音乐活动“小树叶”的教学活动中,让孩子们体会小树叶离开妈妈的恐惧,以及小树叶勇敢地对妈妈说,春天我会回来,打扮树妈妈,感受树叶对妈妈的爱。利用花开花落的自然现象,从孩子的角度,体会小树叶真可怜,一个冬天都见不到妈妈,害怕的感觉,激发孩子们对妈妈爱的情感。结合教学活动,让孩子们回家帮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做一件感恩的事,于是孩子们有的给爷爷拿眼镜,有的给奶奶捶背,有的帮妈妈做家务等等,让孩子们对长辈的感恩从小事开始。
利用每天的晨间谈话,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教育的内容包含多方面,每逢妇女节、母亲节、劳动节等节日,我们还会相应开展一些活动,让幼儿做一件让家人开心的事情,比如给父母捶捶背、送一杯热茶或帮妈妈擦桌抹凳等等。让孩子们知道父母的养育之恩,同时也让孩子们知道父母也需要孩子的爱,促使孩子不断由“被爱”向“施爱”转化。
2.社会环境
社会是感恩教育的最好教材,充分利用这一资源进行感恩教育。如带幼儿参观家乡的名胜古迹,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带幼儿去参观成人劳动的场面(如建筑工人挥汗工作),来激发孩子们对他们的感激之情。
特定的节日是进行集体“感恩”活动最佳方法,每年的“三八节”,“教师节”,“父亲节”,“重阳节”等等,带孩子们走出去,如“重阳节”时到敬老院,让孩子们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表演节目,“三八节”,“父亲节”到父母工作的单位进行看望父母等等,对孩子们进行感恩教育。对以自我为中心的独生子女来说,单纯的口头教育是很难接受的,我们在这些众所周知的节日里开展专门的集体的感恩活动,让孩子们在一个大的氛围中感受、学会“感恩”,在一次次这样的活动中,让孩子们内心被融化。
昆山市城北中心小学 李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懂得,对关怀和帮助自己的人抱有感激之心是一种美德,也是做人的道德准则。
2.使学生知道,现在每个人享受的快乐生活是通过父母的付出得到的,培养学生对父母感恩意识。
3.教育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会感恩,为关心过自己的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教学重点】
教育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会感恩,为关心过自己的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教学难点】
使学生知道,现在每个人享受的快乐生活是通过别人的付出得到的,培养学生对父母、他人、社会的感恩意识。
【教学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2.搜集相关资料。3.准备游戏。
4.准备48张爱心贴纸和“感恩的心”。
5.课前让学生在家中挑选具有美好回忆的照片带到课堂上。【教学过程】
一、亲情游戏引入 1.做游戏
A.同学们,虽然我们朝夕相处,但有一点我对你们不了解。
你今年几岁了,过了几次生日?从你出生到现在已有多少个日日夜夜?在这么多个日日夜夜里你觉得哪些人疼你最多,爱你最深?请你写下五位亲人的名字。
B.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游戏 出示幻灯片
假如你这些最亲最爱的人乘坐在你驾驶的一条小船上,小船在茫茫的大海中行驶突然遇到了危险,在毫无办法的情况下,必须让一个人下船,这,意味着下去的这个人,将永远离开你。如果这件事必须让你处理,你首先让谁下船,请你在他的名字上打个“x”;学生在纸上划去一个名字。
如果必须让第二个人下船,现在请你在剩下的人中再打个“x”,这也意味着你的第二个亲人就要永远离开你;
依此类推,现在请你在剩下的人中再打个“x”。让第三个人下船。(一般剩下的两人就是爸爸妈妈)2.谈感受
师:xx同学,你刚才为什么迟迟不在你的亲人名字上打“x”呢? xx,你也是犹豫不决的,为什么? 生:太残忍了。老师,让我死,行吗?他们这么爱我,我不舍得让他们死去。(学生说着说着,掉下了眼泪)
3.师小结:是啊,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什么都没有带来,是爸爸妈妈日夜为我们操劳,给我们吃,给我们穿,供我们上学,所以我们心存感激才不忍心让他们死去,这说明我们同学内心具备了一种美德——感恩回报。
4.揭示主题:感恩
师:感恩是一种心态,也是一种美好的情感。
二、感受亲人的疼爱及关心,回报亲人。1.回想亲人的关爱
师:刚才你迟迟不在亲人的名字上打“x”时,你想起了从你刚出生到现在,他们关心疼爱你的哪些事? 生1:我生病时,爸爸妈妈非常着急,带我去医院。妈妈看我痛苦的样子,难过地说:“还不如让我生病呢!”
生2:家里炖鱼,爸爸妈妈只是吃鱼尾,鱼头、鱼身都留给孩子吃。爸爸妈妈为孩子订牛奶,可从来不为自己订一份。
生3:爸爸妈妈经常说,只要孩子吃得好,穿得好,学得好,将来能考上大学,我们再苦再累都无所谓。
是的,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为我们付出了很多。A.播放学生早先带来的照片。
B.师:生活不是一帆风顺,不是只有美好回忆的,你的记忆中一定有父母对你不好的情景,有没有想过爸爸妈妈打你、骂你的情景?学生说说。
C.由于你成长过程中出现错误行为偏离了正确轨道,所以爸爸妈妈要警告你,尽管有时方法简单粗暴,但这是一种必要的爱,一种严厉的爱,一种有刺痛感的爱。
3.感受爸爸妈妈深深的爱
A.上个月的家长会上,纪璐妈妈为我们全体家长带来一封女儿写给她的信,看着家长们默默抹泪,许多同学不知缘由,今天纪璐把这封信带来了。
纪璐读信。
B.纪璐说说为什么写这封信给你的妈妈?
我的妈妈抚养我很辛苦,我还那么不懂事,我想用贺卡,表达我对妈妈的感激。
是的,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伟大的,有时甚至可以付出自己的生命。C.读几则报道
●1999年在贵州发生的缆车事故中,缆车以疯狂的速度坠落,在撞击地面的一瞬间,潘天琪、贺艳文夫妇同时举起两岁半的儿子潘子浩,结果夫妻双双遇难,而儿子却安然无恙。
●6年前发生的南京“7 31”空难,在清理现场时,人们发现有位叫贡红梅的年轻妈妈双手还紧紧抱着9个月的婴儿,在20多个幸存者中,婴儿伤势最轻。
●当年唐山大地震人们在清理废墟时。发现一位母亲割破自己的血管用热血哺育怀抱中的婴儿。
●在汶川大地震中,有这样一位年轻的母亲,抢救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死了,是被塌下来的房子压死的,透过那一堆废墟的空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势,双膝跪着,整个上半身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而在她身体的下面,则躺着她的孩子,包在一个小被子里,大概有3、4个月大,因为母亲身体庇护着,他毫发未伤,抱出来的时候,他还安静的睡着,他熟睡的脸让所有在场的人感到很温暖。
读过后,你有什么感受?
三、回报亲人的爱
中国是礼仪之邦”孝”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伦理思想之一,元代郭居敬就辑录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编写成《二十四孝图》。出示图片。
5.老师,找到其中一个故事,看看故事中的人物是怎么感恩自己的父母的? 播放视频。你想说些什么吗?
四、你想如何感恩?
师:乌鸦有反哺之义,羊羔有跪乳之恩。爸妈为我们儿女费尽了心血,奉献了自己的青春,知恩不报非君子,你想如何感恩?
(多陪爸爸妈妈聊聊,聊自己,聊爸爸妈妈的工作及生活。劝父母注意身体健康;多做点家务;帮父母洗脚,为父母捶背;吃的,喝的先想到爸妈;给爸妈写一封感谢信,把感激的话说给他们听;给爸妈做一张贺卡或一张祝愿卡或送一件小礼物;了解家里的困难,主动为父母分忧;好好学习,听爸爸妈妈的话,不让爸妈操心等。)
五、制作感恩卡,说出心中的爱
感恩不仅仅是停留在心里的感激,而是需要拿出行动的。
今天,让我们迈出感恩的第一步,制作感恩卡,写出你对父母的感恩之情,·我的感恩卡·
_________ 感谢有你!
真情告白: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播放音乐《感恩的心》
谁来说出你对爸爸妈妈的感激? 学生将感恩卡贴上黑板。
六、总结
1.我们在座的同学都是在父母亲百般呵护,悉心照料下,无忧无虑的成长。
我们接受了太多的爱,我们习惯了索取。通过今天,老师希望,你们知道,父母的爱不是天经地义,我们要学会感恩。
2.播放视频
小学生,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增强,似乎很有主见,但其思想又很幼稚;对社会问题的看法往往片面、偏激,以偏概全;以自我为中心,情感淡漠,缺乏同情心,讲究享受舒适的生活,在消费上攀比;学习上缺乏刻苦精神,一旦学习成绩不佳,缺乏自信,甚至破罐子破摔,不求上进,逃避困难,缺乏意志力;存在以说脏话、打架、为代表的严重的行为问题,严重影响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为此,家长无法、学校无奈、社会抱怨。如何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成为全社会密切关注的问题,也是学校班主任队伍建设中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我校在工作实践中,针对上述问题,坚持培训提高和工作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开展了以班主任队伍为基础的
二、主要做法
1.针对存在的问题,选择专题。日本学者佐藤俊认为,学校是学生通过学习燃起希望的地方。我们也分析认为,很多学生之所以存在问题,难以教育、管理,其关键是在学习上丧失信心,因此应把学生的注意力最大限度地引到学习上来,使学生通过学习,激活对未来理想的追求和信念,树立远大的生活目标和人生理想。在选择主题时,我们主要选择了和学习密切相关的惜时、感恩、自信、勤奋等,使学生从行为上可以自我评价,便于实施。
2.对班主任进行专题培训,统一思想和要求。每个专题的实施,都要召开班主任会议,落实实施的要点,并根据不同年级的情况分别作出要求,同时提醒班主任可以根据本班的特点,做得更有特色。
3.实施的过程。在活动过程中,注意德育
(1)每个专题强化进行一周,利用这一周时间对全体学生进行简短的教育动员,阐述开展活动的意义和要求。
(2)由班主任利用班会组织学生学习、讨论,收看有关的电视节目,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开班会,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
(3)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各具特色的系列活动,使每个学生都加入到活动中来,以活动为载体,在活动中接受教育,突出自我感悟和德育践行,提高自己。
在各年级开展系列活动期间,涌现出很多好的典型和事例。如二年级着重抓了
三、活动片段
1.周一早晨升旗仪式。每周星期一早晨上课以前,全体学生在升旗场集合,由学校领导针对系列教育活动专题进行简短的动员,提出活动的要求。
2.惜时教育行动。
(1)从惜时格言中参悟时间的重要性。
一个人的一生只有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昨天,已经过去,永不再来;今天,也即将过去;明天,就要到来,也会很快过去。珍惜时间吧,一个人的生命只有三天。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
(2)提倡把零星时间利用起来,做力所能及的事,尤其是用在学习上,从而营造刻苦、勤奋的学习氛围。
(3)创造安静的学习环境,进入教室就是学习。
3.自信心教育行动
(1)主要通过班级誓词,突出“我是学生,潜力无穷”的信念,使学生在对誓词的认识与宣誓中,增强自己的自信心。通过提供一系列的资料,以成功的案例,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2)以自信心格言为教育材料,利用格言简单易记,朗朗上口的特点,强化学生自信心。
(3)以班级文化建设为载体,在教室的布置上,突出班级特色,对学生进行信心教育,营造具有特色的班级文化氛围。
(4)上下午的课间操,学生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喊着响亮的口号,团结一致、步伐整齐,在校内锻炼,使“我是学生,潜力无穷,自强不息,我要成功”的信念,在一天一天的潜移默化中变为现实。
4.感恩教育行动
(1)通过主题班会,用鲜明的事例,从正反两方面,让学生感悟父母为子女的成长所付出的心血以及同龄人的孝心故事。讨论三毛的《背影》,让学生感受亲情;学习讨论顾欣绝笔《谁来拯救我的父母》;刘霆《十九岁的大学生:背着母亲上大学》;洪占辉带着妹妹上大学等,让学生在接受和感悟中成长。
(2)给父母写信,让亲子之间进行交流;召开家长座谈会,探讨学生的教育问题,并要求班主任在介绍学生情况时,每个学生至少要有三个优点,对孩子的问题个别交流。为此,家长、老师和学生都有很多的感悟。学生写给家长的信,对父母充满了感激之情,暖融融的亲情溢满字里行间,家长看了孩子的信,非常感动,感慨万千,说
(3)把感恩对象由父母扩大到老师、学校、社会和自然环境。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为了父母的希望而努力学习;感谢老师的教导之恩,为了老师的期待努力学习;感谢学校的培育之恩,为了学校的荣誉努力学习;感谢祖国的培养之恩,为了祖国的发展和富强努力学习;
感谢自然的赐予,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
5.勤奋教育行动
(1)用勤奋格言和故事鼓励学生。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必须通过勤奋学习,才会发掘潜能、创造奇迹。如
(2)各具特色的班级文化建设。在活动中,各班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有很多举措。例如四年级在教室里建起了学生展台,把每个人的目标、格言展出来。三年级在教室内布置了各具特色的标语,营造出了浓厚的学习氛围。二年级对学习优秀和进步明显的学生进行了表扬,并展出学生的照片和目标等。
四、成效表现
1.全校勤奋学习的氛围更加浓厚。从时间利用率来看,绝大多数学生主动的利用零星时间学习,课堂上学生更积极活跃,自习课学习态度更认真、主动。
2.和以前相比,学生每月的消费有明显减少,家长对学校的管理和教育普遍持赞成态度。社会对学校的评价更加积极中肯,学校在社会的信誉度明显提高。
3.学生违纪明显减少。以困扰全国中学生教育的三大问题
学习成为学生从认知到行动的核心任务的目标。
4.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在县里组织的期末质量调研考试和中考中,各年级成绩均上升幅度很大,进入了全县上游水平,受到了县教育局表彰。全县掀起
团结友善、伴我成长
——论德育工作中的“友善”教育
俗话说: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友善是一种美德,是人与人之间一种珍贵的感情;友善是爱心的外化,是公民应具备的基本道德素养。因此,《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友善”作为20字基本道德规范之一,十分必要。
团结友善,关爱他人是做人的根本。在生活和学习中,处世好比一面镜子,你对别人什么态度,别人也会回以你什么态度。你若孤高气傲,那么他人也会冷眼相对;你若恶语相向,他人也许会拳脚相对;但你若真诚友善,那么他人就会笑脸相迎。因此,友善是光明与和平的使者。
小学生正处在成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其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定位,可塑性很强。因此,我们在德育工作中大力倡导“友善”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以下谈谈我在德育工作中进行“友善”教育的几点看法:
一、要培养学生懂得爱的付出
爱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人类憧憬爱,只有人人都自觉地为他人着想,为社会出力,世界才会充满爱。爱是一种理解,一种真情的传递,
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更是一种心灵的碰撞与交流。只有通过教师的爱培养出学生的爱,才能让学生学会懂得爱、理解爱,从而激发学生爱的情感,引发学生爱的行为,并懂得爱的付出,自觉去关爱他人,友善待人。学生只有从善良的愿望出发,才能达到团结的目的。应该肯定,目前学校大部分学生都能与人为善,互助互爱。同学之间能够团结友善,进行合作学习;在学校里能尊师爱友,讲文明、懂礼貌,并能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各种关系。但毋庸质疑,还存在着个别学生对“友善”的认识不到位,凡事惟我独尊,自私自利。
例如:有的学生常为自己的错误行为找借口、推卸责任,总想怪罪别人;有的常为鸡毛蒜皮的小事斤斤计较、与同学争个脸红耳赤;有的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产生矛盾时,赞成“先利已后利人”;有的甚至认为“当班干部”是“影响学习、浪费时间”。在团结友善方面,有的学生认为“别人对我讲团结,我才能与他讲团结,别人关心我,我才会关心别人”等。这些偏激的行为,究其原因有很多,但主要在于:现在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中独霸习惯,加上有些家长无原则的宠爱,使孩子逐渐养成了自私自利,他人为我,我不为他人的坏习惯。因此,我们德育工作中的“友善”教育更显得任重而道远。
在开展“友善”教育过程中,我常常真诚地教育学生要与人为善。凡事要懂得先反思、检讨自己,要有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精神。被选“当班干部”是老师和同学对你的信任,你应该感到光荣和自豪才是。诚然,“当班干部”经常要为班级和同学做这做那,有时确实会比较辛苦。但这是老师给你一个锻炼组织和管理能力的最佳舞台,是施展你的聪明才智的最佳时机,你应该感到荣幸才是。只有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体验到“给予的快乐”,学生才会像雷锋那样发自内心地为他人做好事。只有让学生出于自觉行为,甘愿从
小事做起,并逐渐养成与同学、邻里、亲友之间相互尊重、坦诚相待的习惯,学会将心比心,与同学互助互爱,才能使整个班集形成合力,整个校园才能和谐发展。
二、要培养学生学会共处
团结友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会共处。学会共处,首先要了解自身,发现他人,尊重他人。也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关心,学会分享,学会合作,懂得仁爱。团结友善是学会共处的核心。学会共处本身就要求学生学会平等交流;学会用和平的、对话的、协商的、非暴力的方法去处理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矛盾,也意味着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但在校园内外,我们却经常看到一些与我们时代的文明发展方向相悖的行为。如:有的学生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便恶语相向,甚至动起手来;有的对旁人的困难漠不关心,认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有的看到同学取得成功,不愿祝贺,却在旁边冷嘲热讽……这种种不良的言行举止,都是缺乏友善之心,心胸狭窄,不会与人共处的表现。
一个人友善待人,人必友善待他。“人而好善,福虽未至,祸其远矣”。这就是人际交往成功的秘诀,也是社会生活的辩证法。因此,友善是一个人更好地融入社会的前提;爱群、利群、乐群,是社会风气良好的重要标志。
而团结友善,学会共处,就是要学会凡事不苛求于人,不强加于人,进而有助于人。这在人们遇到困难时,就更显得弥足珍贵了。让学生学会共处的主要途径并不是从书本中学习,而是让学生参与各种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会与同学互相“磨合”,学会在各种矛盾和分歧之中找到新的认同,确定新的共识,才能从中体验“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幸福感。因此,学会共处,友善待人,就是要使学生了解人类的多样性,共同性及相互之间的依赖性。只有让学
生学会与同学相互关心,相互爱护,相互帮助,才会使我们学校大家庭变得更加温馨和快乐。
三、要与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相结合
团结友善是人与人和谐相处的润滑剂,是心与心沟通的桥梁,是学生的基本道德规范,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团结友善,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并不容易。因此,友善教育要与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相结合。我们知道,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要求我们常抓不懈。我们学校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为准则,认真抓好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注重从多方面完善道德建设的手段,例如: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班级早会、班队活动、红领巾广播站、校园宣传栏、黑板报、德育墙、家长会、《家校之窗》、《课改动态》等为载体,开展声势浩大的“友善”学习宣传活动,让“团结友善、关爱他人”的理念深入人心。我们还结合学校“阳光之旅”的心理健康教育,举办专题讲座,把学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把“讲道理”与“讲心理”有机结合起来,以增强“友善”教育的实效性。只有结合道德规范的具体要求,制定一些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规章制度和评价制度,并付诸实施,反复训练,使学生将“友善”教育的道德要求化为实际行动,才能最终形成习惯、共同进步、和谐发展。
永春港永幼儿园吕雪芳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 ”听着这首《感恩的心》,我思潮起伏,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人的最基本的品德,感恩要伴随人的一生,然而,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普遍没有感恩的心态,这是为什么?我们的孩子怎么啦?如何在孩子幼小的幼小的心灵里播下感恩的种子,让这颗种子生根发芽呢?我想,做为一名新时代的幼儿园老师,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下面我就现代孩子缺乏感恩心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谈谈如何让感恩教育走进幼儿园,培养孩子从小有一颗感恩的心。
一、幼儿感恩情感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目睹当今的孩子,大多只知道一味的向父母、他人索要,却从不知道要感恩,更何从谈及回报。在一本书中看到这样一篇文章,题目是《我们做错了什么?》,讲的是他儿子从小聪明伶俐,可爱极了,他和妻子最常说的一句话是:“你只要好好学习,家里什么事都不用你管。”夫妇二人省吃俭用,将孩子送进一所有名的重点中学读书,他们几年都不添一件衣裳,却给孩子买品牌服装穿,好在孩子不负众望,考上了中国一所有名的大学,在亲朋好友及邻居同事的赞扬声中,夫妇俩骄傲极了,为了孩子的学费和生活费,夫妇俩东挪西借,一年难得吃几次像样的饭菜,孩子也真争气,大学毕业又考上了研究生。可不久孩子的妈妈得了子宫癌,在手术前想见儿子一面,电话上,儿子却说:“你们不是经常说我只要好好学习就行了,家里的事不用我管吗? 现在我正准备论文,没有时间回去。”后来知道他在北京谈了一个女朋友,那段时间正忙着合伙筹办公司。这位父亲的来信背后隐藏的是什么呢?为了解幼儿在“感恩”情感方面的情况,笔者曾对自己园的大、中、小三个年龄班的家长做过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认为现在的孩子普遍不懂得体谅父母辛苦的占79%;认为现在的孩子不懂事,比如说,爷爷、奶奶或父母生病了,不懂得要主动去表示关心的占60%;受到别人的帮助或关心,却不懂得要主动地向别 1
人表示感激或感谢的占51%。这一数字说明:现在大多数的幼儿只懂得受恩而不知感恩。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现在的孩子都是独苗中的独苗,长辈们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从小到大,给予他们的太多太多,从来不让他们吃苦,无论在家还是在幼儿园,我们都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很多幼儿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对父母,爷爷,奶奶颐指气使。一些家长对孩子样样给予呵护迁就,家庭中又缺乏小伙伴,所以导致幼儿合群性弱,加上有的家长怕孩子吃亏、受欺、学坏等,常常给予幼儿不正确的引导,这就强化了幼儿的自我中心心理,使幼儿以为世界是为“我”而存在的。他们的眼中,只有自己,没有他人,认为自己理所当然地应该拥有一切,别人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
2.社会感恩教育的缺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接触到的卡通、网络、新闻媒体等公共媒介中,只注重经济利益,忽视了对孩子的基础教育;在对孩子的培养上,不少家长只片面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而忽视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就幼儿园来讲,在幼儿园课程里面,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的内容就很少,再加上幼儿教师本人也缺乏这方面的教育意识,因此,对幼儿这方面的教育也就比较缺乏。
3.由于一些家长对幼儿十分溺爱,事事包办代替,样样安排妥贴,致使幼儿不用动手动脑,习惯于依赖别人,造成不少幼儿娇气,害怕困难,劳动观念淡薄,遇到较复杂的事情,不作努力就轻易地求助于人。
二、让感恩教育走进幼儿园
以上这些问题,看起来都是些小事情,但如果不抓紧教育,久而久之,就会影响一代人的精神面貌,影响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可见在幼儿园开展感恩教育势在必行,感恩教育应当走进幼儿园。那么幼儿园又该如何运用有效途径唤醒“小皇帝们”的感恩意识呢?通过实践,我总结了以下几种方法:
1.以主题活动为载体实施感恩教育
主题教育能让幼儿较整体的学习知识,对幼儿的感恩意识培养能呈阶梯形上升,如在主题活动《亲亲热热一家人》中,把妈妈制作的手工作品布置成“巧手妈妈”专栏,请孩子们参观,在欣赏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妈妈的爱,体验妈妈
真能干,从而增添了爱妈妈的情感,接着又开展活动“我来当妈妈”,让孩子们学习做妈妈,了解妈妈的辛苦,通过这样丰满有序的主题活动,对幼儿实施“全人格”教育起到了重要作用,有效地促进了幼儿感恩意识的形成。
2.以节日活动为契机实施感恩教育
节日是人类日常生活中的精华,是我们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它反映了民族的传统习惯和道德风尚,其中蕴涵了许多深远的教育内容。挖掘节日内涵,有目的有选择的把感恩教育融入节日活动中去,激发孩子对生活的美好情感和感激之情,是对幼儿实施感恩教育的有效形式。每年的“三八妇女节”、“教师节”、“老人节”、“母亲节”、“父亲节”⋯⋯都是我们教师开展感恩教育不可错过的良机。如妇女节到了,教师提示幼儿为自己的妈妈送上自己亲手制作的一份礼物;请妈妈代表讲述哺育孩子的经历,让孩子知道妈妈在他的成长过程中所付出的爱与辛苦;让孩子深深地体验爱、感激爱,并发自内心的想回报爱、付出爱;向妈妈表决心、坚持做妈妈的小帮手等活动,进一步增强幼儿爱的意识,且实践到现实生活中去。又如“九九重阳节”到了,我们组织孩子去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给老人送上自己省下来的水果、饼干等,并给老人们表演节目、给老人们敲敲腿、捶捶背,以实际行动来感恩老人。回园后,我我们组织孩子运用多种材料给老人们建造一个“新的敬老院”,孩子们大胆设想,以“让老人生活得更舒适、更方便”为出发点,把邮局、超市、医院、菜场、花园等都“搬进”了“敬老院”,充分地表达着对老人的感恩。
3.通过故事对幼儿实施感恩教育
幼儿园教师可收集一些与感恩有关的传统故事,如《羊羔跪乳》《乌鸦反哺》《陈毅探母》《吃水不忘挖井人》等,在谈话、阅读、社会课中对幼儿进行春风化雨般的引导,“十年树木,千年树人”,唤醒幼儿心灵深处的感恩的善根,使幼儿在故事中受到熏陶,心灵得到净化,促使幼儿感恩心理的形成。
4.家园配合,让感恩教育事半功倍
我们教师应该关注家人和孩子的互动,让孩子在和家人的生活中,体验爱与被爱的快乐,强化满足感。可在感恩主题活动中对全园家长发放了开展“感恩童
心”主题活动的目标要求,让家长理解我们开展活动是为了促进孩子健康发展,并要求家长在生活中放手让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在家成为一个小主人,承担一份责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并明确生活中哪些是孩子应该做的,哪些可以帮着做,哪些应该学着做,在孩子犹豫、迟疑时给予支持和鼓励,在孩子失败时加以鼓舞和赏识。孩子是父母的影子,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要以自己的善良、责任心、对社会的感恩之情,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如:孩子每天回家自己的事自己做,整理自己的小房间,自己玩过的玩具自己放好;为家人分发碗筷,为下班回来的爸爸、妈妈拿拖鞋,为爷爷、奶奶拿椅子,敲敲背、捶捶腿。让孩子在与家人的生活中感受到父母长辈对自己的关爱,知道自己的生活,离不开他们。让孩子在父母长辈的影响下,学着关心、帮助、感恩他人。
一、言传身教, 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
1. 教师以身作则, 用行动感染孩子。
要教育孩子学会感恩, 教师就必须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 要以自己的正确行为作表率。在日常生活中, 教师要时时关心他人, 关心孩子, 对他人的帮助时时怀有感激之心, 经常将“你好”、“谢谢”挂在嘴边, 时刻问孩子们:“行吗?”“要我帮忙吗?”孩子帮我分发早点时, 孩子帮我一起拿活动器具时, 孩子帮我拣掉在地上的书本时, 我都会说:“谢谢。”于是午餐, 我帮孩子们盛饭、盛汤时, 孩子们上厕所, 我帮他擦屁股、整理衣裤时, 也会听到他们说:“谢谢。”在不知不觉中, 孩子们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树立了感恩意识。
2. 家园配合, 共同影响。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幼儿的各种行为都来自于家人, 他们耳濡目染, 感受模仿着家人的行为。相信有很多人都曾为这样一则公益广告而深受震憾, 泪流满面:妈妈为年迈的奶奶洗脚, 孩子受到感染, 用稚嫩的双手为妈妈端来一盆水说:“妈妈, 我来帮你洗脚。”可见, 父母的影响是深远的, 有时, 家长的一个动作, 一个眼神, 都会对孩子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 我经常与家长联系, 交流育儿心得, 共同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要让孩子们对父母产生感激之情, 父母首先就要尊老爱幼, 给孩子们树立榜样, 用自身行动教育孩子懂得爱, 经常引导孩子孝敬长辈、感恩他人。比如:爸爸、妈妈每天除了上班外, 还要做饭给我吃, 真辛苦;爷爷、奶奶年纪这么大, 每天还要接送我去幼儿园, 很累, 我来给他捶捶背等, 都是感恩意识的培养。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引导幼儿学会感恩。
1. 在游戏中学会感恩。
孩子的生活离不开游戏, 教师在游戏中开展“感恩”教育, 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我当妈妈”游戏中, 要求孩子们抱着一个娃娃走路、吃饭, 并喂孩子吃饭, 等等, 使孩子们真切地体验到当妈妈的不易, 妈妈的辛苦, 从而懂得体惜妈妈, 学会感恩。
2. 在文化中熏陶, 在故事中感受。
“能温席, 小黄香, 受父母, 义深长”,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挑桃报李”, “滴水之恩, 涌泉相报”, 这些优美的道德文化世代传承, 应让孩子在古老的文化中受到启发, 并利用励志《孔融让梨》、《羊羔跪乳》、《乌鸦反哺》这些经典故事, 对孩子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唤醒幼儿心灵深处的善, 使孩子在故事中受到熏陶, 促使幼儿感恩情感的形成。
3. 充分利用一些节日, 如三八节、教师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 组织各种感恩活动。
如在清明节时举行扫墓活动, 让幼儿了解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 了解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是革命先烈欲血奋战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培养幼儿对烈士的敬仰之情, 懂得感恩。指导幼儿亲手为老师、父母、同伴制作贺卡, 以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在母亲节、父亲节这两个特殊的日子里, 教育孩子不忘父母养育之恩, 可给孩子布置一些特殊的爱心作业, 如为爸爸、妈妈做一件事, 为爷爷、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通过这些形象而具体的活动, 幼儿能正确对待帮助他的人, 学会知恩图报。
三、注重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及良好的行为习惯, 为感恩教育奠定基础。
一个人如果生活不能自理又何谈帮助他人、感恩他人呢?因此, 教师要给孩子们创造一些机会, 如:擦桌子、扫地, 自己穿衣服、系鞋带等, 这既可锻炼幼儿的自理能力, 又可培养幼儿的独立生活、为他人服务、感恩他人的能力。
我班的“今天我当家”、“小小值日生”就是为此而设置的, 在实践活动中, 我们还采用儿歌、游戏、榜样、比赛等方法培养幼儿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当孩子出色地完成任务时, 教师抱以掌声;当孩子遇到困难时, 教师及时给予帮助, 或鼓励孩子请求其他孩子帮助, 共同克服完成, 让他们知道有些事通过别人的帮助, 可以完成得更好, 从而懂得感谢他人。教师还要帮助孩子们创造机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农忙季节, 我带领幼儿下地和农民伯伯一起挖山芋、拾稻穗, 体验劳动的辛苦, 懂得粮食来之不易, 真正体会“粒粒皆辛苦”, 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 感谢农民伯伯的艰辛, 尊重他人, 关心他人。孩子是最纯真的, 只要给他创造机会, 他就会将语言化为行动, 教师也要及时感谢孩子的施恩行为, 使用一些“宝宝真棒”、“谢谢”等语句使孩子产生自豪感, 享受快乐。
四、营造感恩教育社会环境, 让感恩无处不在。
感恩教育仅靠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社会也是一所大学校。在公共汽车上, 我带领孩子们感受给老人让座被感谢后的快乐;在商场, 我带领孩子感受营业员们热情的服务和帮助……让孩子们懂得只要人人怀有感恩的心, 时时帮助他人,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就能拉近。
一、在幼儿一日生活中,渗透感恩教育
1.利用晨间谈话,渗透感恩故事。
谈话是幼儿一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同样是感恩教育的重要途径。在晨间谈话时,我们将幼儿在日常感恩方面表现好的说出来,大家一起分享。又将幼儿在感恩方面不好的地方指出来,大家共同讨论应该如何改变不良的习惯。教师还有意识地在报纸、网络上收集与感恩相关的资料与大家一起交流,引导幼儿关注感恩。
2.饭前、午睡后欣赏感恩影片
在幼儿一日生活中,饭前、午睡起床后都有一段影片欣赏的时间,于是我们播放一部部感恩影片。如《妈妈再爱我一次》《宝莲灯》《羊羔跪乳》《乌鸦反哺》等宣扬有家就有幸福、有爱就有快乐、亲情孝道等理念的感人影片。让孩子从中了解感恩、懂得感恩的必要性。
3.游戏中贯穿感恩教育
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是教育的重要手段,运用幼儿游戏自主自愿的特点,将爱心贯穿于游戏中,诱导幼儿在游戏中学会感恩,在娱乐中愉快地体验感恩。在区角活动中,让孩子扮演角色,去感受别人的酸甜苦辣,让孩子体验他人的感受。如:玩“娃娃家”,扮演妈妈,感受妈妈的辛苦,从而对妈妈产生敬爱之情;玩“医院”,扮演医生、护士,感受他们对病人的关爱之情,体验他们的辛苦,从而对医生、护士有着感恩的心态,感谢他们的辛勤付出。如此,在游戏中能培养幼儿的友好情感、友爱行为,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感恩。
4.课堂教学中培养感恩意识
通过故事、电影中的事例,让孩子明白感恩的道理,引导孩子逐渐养成感恩的心态和习惯,使感恩成为自觉的思维意识和行为习惯。如:中班语言活动《三只蝴蝶》,让孩子理解故事内容,懂得同伴间要相亲相爱;古诗《悯农》中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让孩子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有感恩农民的心情;故事“孔融让梨”,使孩子知道尊重长辈,懂得与大家分享快乐。
5.随机教育,引发感恩之情
感恩是一种最好的习惯,教师在日常生活中,抓住契机进行感恩教育,引发幼儿感恩之情,促进幼儿感恩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幼儿时期是孩子个性、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关键是成人怎样正确引导和培养。幼儿园是孩子生活的大集体,环境的影响和教育对他们极其重要。教师应该注重日常生活的教育,从孩子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抓住一切机会实施感恩教育。
二、设计主题活动,实施感恩教育
在感恩月中,我们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设计不同的主题,让孩子在活动中感受“爱的教育”。如:在小班,教师设计了早期阅读活动《猜猜我有多爱你》,用肢体语言来形象地告诉孩子,父母有多爱他,让孩子真切地感受到父母的养育之恩,从而引发幼儿感恩父母的情感;在中班,教师设计了《我爱我家》的教学活动,让每个孩子都说说自己可爱的家,并画出自己心中的“家”,进一步感受家的温暖;在大班,针对幼儿马上就要毕业了,开展“我要感谢的人”活动,给要感谢的人送份礼物。有的孩子折了千纸鹤送给教师,说要感谢老师,有的画了最美的画献给阿姨,有的把最心爱的玩具拿出来和小伙伴一起玩,甚至有的孩子抱着教师说:“老师,我会舍不得你!我长大会回来看你!”天真稚嫩的话语,留下了多少孩子对教师、阿姨和小朋友的爱。在这里,我们会欣喜地发现,有目的地实施感恩主题活动,感恩的心会在孩子的心里生根发芽。
三、结合节日,演绎感恩教育
节日反映着民族的传统习惯和道德风尚。我国有很多带有感恩色彩的重大节日:母亲节、春节、端午节、重阳节、国庆节……我们要挖掘节日内涵,在节日里让孩子了解妈妈的辛苦、培养尊敬长辈的思想、形成健康的民俗习惯等等,从而激发孩子对生活的美好情感和感激之情,使幼儿成为一个富有爱心、至情至性的孩子。如在“母亲节”,我们设计音乐活动《我爱妈咪》《妈妈我要亲亲你》《我的好妈妈》,美术活动《画妈妈》,科学活动《我为妈妈做件事》(拿拖鞋、端杯茶、捶背等)等等。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让孩子表达对妈妈的爱意和感谢之情,加深亲子之间的感情。
四、家园共育孩子感恩之心
感恩教育是一个社会工程,家庭、社会各方面都应当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以形成协调一致的教育网络。我们通过交流与家长达成教育的共识,使家庭成为幼儿感恩教育的沃土。家长在家里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好孩子的榜样:孝敬老人、与邻居友好相处、疼爱孩子、人与人之间学会互相尊重等等,让孩子明白,生活中任何点滴小事都能学会感恩。另外,也应该给孩子創设施恩的机会,给孩子提供爱的机会。如:父母累了,请孩子给你倒杯水,请孩子帮你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等,从中让孩子学会爱他人,帮助他人。家园配合进行感恩教育,让幼儿拥有健康的人格、珍贵的爱心。
总之,实施感恩教育,真正让孩子知恩、感恩,进而施恩、报恩,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健全人格,促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冰心曾说:“有了爱就有了一切。”让我们把爱深深地扎根在孩子的心田里,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一颗感恩之心!
【幼儿园感恩教育案例】推荐阅读:
幼儿园感恩主题教育11-18
让感恩教育走进幼儿园12-11
幼儿园感恩节主题教育实施方案07-04
适合幼儿园感恩的句子06-20
幼儿园感恩节感人文案09-17
幼儿园音乐活动案例06-02
幼儿园案例评选方案07-07
幼儿园游戏设案例09-27
幼儿园感恩节活动主题方案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