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初三语文阅读教学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中学生创造力特异性研究

摘要:在当前的创造力研究领域中,创造力的领域性问题是研究者们最感兴趣和最具有争议的问题之一。目前,对于创造力到底是领域一般和还是领域特殊的这一问题,研究者们还未能达成一致。持领域一般性观点的研究者认为,创造力是一种具有跨领域性和、一般普遍的能力或特质。而持领域特殊性观点的研究者则认为,创造力是具有领域特异性的,不同领域所需要的认知技能是不一样的,不同领域间的创造性很难迁移。随着研究的深入,有研究者提出应该用一种融合的视角去看待创造力的领域性问题,并提出了一些理论模型。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模型有创造力的游乐场模型(ATP)和创造力领域特殊性的发展模型。这些理论同时承认创造力领域一般性和特殊性的存在,关注的焦点变成了创造力领域一般和特殊性的关系是如何发展变化的,以及创造力的领域一般性因素和特殊性因素如何在不同程度上重叠。许多研究都表明,中学阶段是个体创造力发展的重要时期。那么,在这个阶段里,个体的创造力领域性特点是如何的?中学生在一般领域的创造力任务上的表现与在特殊领域,特别是与学科相关的领域的创造力表现是否具有高的相关性?这是本研究拟解决的问题。由于中学生的学习主要是以学科学习为主,各学科领域的知识得到不断的积累,而各学科的知识具有特异性,很多创造力的理论都强调领域知识对于创造力表现的影响。因此,本研究假设:(1)中学生在一般的创造力任务上的表现与特殊领域的创造性表现的相关较低甚至不相关;(2)中学生在不同学科领域上的创造性表现不相关;(3)对于某一特定领域进行创造力的培养,培养的效果很难迁移到一般领域的创造力上。研究一通过选取一般领域的创造力任务和四个与学科领域相关的创造力任务对初一、初二、初三共322名学生进行测验,探讨中学生一般领域和特殊领域创造性表现的关系,以及不同学科领域上的创造性表现的关系。研究二通过对实验组48名学生进行语文创造力培养的教学干预,比较干预前后实验组和控制组的一般创造力的表现和语文创造力的表现差异,进一步了解中学生一般领域和特殊领域创造性表现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中学生在具体特定领域的创造力任务上的表现均与一般领域创造力任务的表现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但是相关均较低。在具体特定领域的创造力之间,只有科学和艺术创造力之间的相关显著,但是相关系数很低,其他具体领域的创造力之间的相关均不显著。这说明,中学生创造力的领域一般性和领域特殊性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一种融合共存的关系。(2)干预后实验组和控制组学生在诗歌填词、阅读理解、句子创作以及语文创造力总分上的差异非常显著(p<0.01),在作文写作上差异不显著(p>0.05)。从一般领域创造力任务的表现来看,干预后实验组和控制组在脑筋急转弯RAT、发散思维任务以及一般领域创造力总分上的表现上均没有显著差异。

关键词:中学生;创造力;领域一般性;领域特殊性

学科专业:基础心理学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中学生创造力

2.1.1 创造力的定义

2.1.2 中学生创造力的内涵

2.1.3 中学生创造力的测量

2.1.4 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2.2 创造力的领域性

2.2.1 创造力领域一般性和特殊性的理论研究

2.2.2 创造力领域一般性和特殊性的融合性理论

2.2.3 创造力领域一般性和特殊性的实证研究

3. 问题提出及研究方案

4. 预备研究中学生语文创造力测验的编制

4.1 研究目的

4.2 编制方法

4.3 编制结果

4.3.1 信度

4.3.2 效度

5. 研究一

5.1 研究目的

5.2 研究方法

5.2.1 被试

5.2.2 实验材料

5.2.3 施测

5.2.4 数据处理

5.3 研究结果

5.3.1 中学生各类创造力的总体情况

5.3.2 中学生各类创造力得分上的年级差异

5.3.3 中学生一般领域和特殊领域创造力的相关分析

5.4 讨论

6. 研究二

6.1 研究目的

6.2 研究方法

6.2.1 被试

6.2.2 研究材料

6.2.3 研究方案与过程

6.2.4 数据分析

6.3 研究结果

6.3.1 干预前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差异性检验

6.3.2 干预后各测验后测与前测差值的差异性检验

6.4 讨论

7 综合讨论

7.1 对中学生创造力教育的启示

7.2 本研究的创新、不足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8 总结论

参考文献

上一篇:电信投诉处理移动网络论文提纲下一篇:建材项目管理企业建设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