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高校国际贸易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东盟国际物流合作问题研究

摘要:2010年,中国与东盟自贸区正式成立,中国与东盟实现90%的商品零关税,两国之间关税与非关税壁垒阻碍逐步减少,自贸区成立仅一年,就实现了近50亿美元总签约金额。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为中国东盟经贸关系合作提供了重要的平台,使得两国之间的贸易呈现质的飞跃。2017年双边贸易首次突破5000亿美元,2018年双边贸易再创新高,同比增长14%。2019年东盟取代美国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已连续十年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发展迅速,制约双边经贸发展因素亦逐渐增多,国际物流便是其中一个最重要因素。国际物流是国际贸易得以进行的基础,国际物流发展合作能有效推进贸易发展,当前国际物流发展与双边快速增长的贸易量不相匹配,阻碍双边经贸进一步增长,双边需要加强国际物流合作,进一步挖掘物流发展潜力。因此,研究国际物流合作问题,协调好物流与贸易两者之间关系对国际贸易发展意义重大。中国与东盟源远流长的合作机制又为双边国际物流合作提供了坚实基础和条件,使中国与东盟国际物流合作起来更方便、更具有实践意义。中国与东盟国际物流合作也有其理论依据,根据国际相互依赖理论强调中国与东盟应加强合作,构建更加公平合理国际秩序;依据国际生产折中理论指出跨国物流企业应利用规模经济优势扩大效益,东道国提供区位优势加强国际物流投资。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中指出区域内成员国应减免关税,形成统一大市场,实现规模效益。中国与东盟当前在物流方面合作虽然已取得积极进展,但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加深合作,创新合作机制,助力双边经贸合作发展。结合专家经验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影响国际物流因素进行权重比较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政策坏境、安全保障、经贸合作、基础设施、信息技术、合作创新机制、国际物流型人才等都会影响其合作且影响程度依次减弱,进出口贸易、双边贸易收支平衡、跨境电商通过影响双边经贸合作间接促进国际物流发展。根据第四章影响因素重要性论述“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东盟国际物流合作优劣势。本文重在对前文分析基础上提出深化中国与东盟国际物流合作建议,指出应借鉴发达国家国际物流合作模式如形成规模经济,跨国并购以具有更大竞争优势;营造良好政策发展环境;加强物流安全监管;促进产业转移,合作升级、企业投资、开展进口博览会缓解双边贸易失衡;优化投资环境,使各国基础设施建设均衡发展;创新合作机制,改进物流合作模式;发挥技术优势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高校助力“一带一路”倡议举办合作交流,加强培养国际性物流人才等通过这些措施,加强双边国际物流更好地合作,共同为人民谋福祉,共同发展。

关键词:国际物流;“一带一路”;中国与东盟

学科专业:国际商务(专业学位)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关于物流相关研究

1.2.2 国内关于贸易与物流关系研究

1.2.3 国内关于中国与东盟物流研究

1.2.4 已有文献不足之处

1.3 研究的创新点

1.4 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国际物流

2.1.2 国际经济合作

2.1.3 “一带一路”倡议

2.2 国际经济合作理论

2.2.1 国际相互依赖理论

2.2.2 国际生产折中理论

2.3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2.3.1 关税同盟理论

2.3.2 大市场理论

第3章 中国与东盟国际物流合作基础和现状

3.1 中国与东盟国际物流合作贸易基础现状

3.1.1 中国与东盟经济基础

3.1.2 中国与东盟贸易合作

3.2 中国与东盟国际物流合作基础设施现状

3.2.1 中国与东盟运输基础设施现状

3.2.2 东盟各国电力基础设施现状

3.2.3 中国与东盟各国物流信息化现状

3.2.4 中国与东盟各国物流安全性现状

3.3 中国与东盟物流通道对接现状

3.3.1 中国与东盟铁路通道

3.3.2 中国与东盟公路通道

3.3.3 中国与东盟海上和航空通道

第4章 影响中国与东盟国际物流合作因素的权重分析

4.1 研究方法-层次分析法

4.2 数据选择与处理

4.3 实证分析及一致性检验

4.4 结果分析

4.5 影响中国与东盟经济合作因素权重分析

第5章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东盟国际物流合作优劣势分析

5.1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东盟国际物流合作优势

5.1.1 “一带一路”倡议提供更加坚实政策基础

5.1.2 经贸发展迅速,合作潜力巨大

5.1.3 基础设施完善,通道对接加快

5.1.4 东盟产品畅销,电商发展迅速

5.1.5 数字经济建设加速物流高效流通

5.1.6 高校加强交流合作,助力物流人才培养

5.2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东盟国际物流合作劣势

5.2.1 跨境物流风险大,物流安全缺乏保障

5.2.2 贸易收支不平衡,双边合作存在阻力

5.2.3 基础设施建设不均衡,体系构建有待完善

5.2.4 基础设施投资依存风险,投资吸引力亟待提高

5.2.5 物流信息化程度低,智能化水平急需提升

第6章 “一带一路”倡议下加强中国与东盟国际物流合作的对策及建议

6.1 借鉴欧洲跨国企业规模经济合作模式

6.2 利用政策深化合作,营造良好政策发展坏境

6.3 加强物流安全监管,构建物流安全体系

6.4 缓解双边贸易收支不平衡注重长远合作

6.4.1 促进产业转移,合作提质升级

6.4.2 鼓励企业投资,开展进口博览

6.5 优化投资环境,注重绿色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6.6 创新合作机制,改进物流合作模式

6.7 发挥技术优势,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

6.7.1 运用数字经济,降低物流成本

6.7.2 加强信息化管理,实现信息实时共享

6.7.3 加快5G技术合作,推进跨境电商发展

6.8 加深教育合作,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文化素质论文提纲下一篇:我国税源管理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