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际形势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中国粮食进出口问题研究

摘要:粮食对于每个国家都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中国,粮食有着更加特殊重要的意义。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第二大经济体,粮食安全问题却日趋严重。人均占有耕地少,巨大的人口压力、以粮食直接消费为主的饮食特点,使中国政府对于保持国内粮食供需基本平衡特别看重,对于利用粮食国际贸易调剂国内余缺非常重视,也非常审慎。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粮食进出口对于国内粮食平衡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随着国民经济发展,粮食形势面临越来越复杂的情况,粮食进出口的变化对国家粮食安全构成越来越大的影响。中国现实的情况是,工业化与城镇化对耕地的占用势头不减,耕地保护的底线受到严重挑战,粮食生产所依赖的基础并不稳固。居民收入高速增长,对粮食需求形成巨大拉动,国内粮食供应面临巨大压力。粮食进出口形势出现历史性变化,近年来粮食主要品种普遍表现为净进口,并且进口规模存在继续扩大的趋势。由于粮食生产成本上升,国内经济高速增长、国内居民收入大幅度提高,饲料用粮、工业用粮均有大幅度增加,汇率变动对国内外粮食价格比率的影响,国内粮食价格普遍高于国外粮食价格,并呈现价格差距继续扩大的趋势;粮食自给率屡创新低,粮食安全形势日益严峻。由于我国农业资源先天不足,无法支撑日益增长的居民消费需求,只能依靠进口解决国内粮食供不应求的矛盾。粮食进口对国内粮食市场的冲击,已经造成严重影响。从世界范围看,国际粮食市场的不稳定性增加,粮食市场波动幅度和波动频率出现增大的趋势,一些粮食出口大国,出口量时高时低,年度间很不稳定;不少国家对粮食进出口干预加强,对国内粮食保护力度加大,进一步增加了国际市场的不稳定性。另外,一些粮食出口大国,以玉米或大豆为原料发展生物能源的势头不减,将对国际粮食市场格局产生重要影响,对于今后我国粮食进口形成潜在威胁。因此,无论从国内生产形势看,还是从国际环境看,我国粮食供应的基础不稳定性增加,国际市场不稳定性增加,国家粮食安全面临不少挑战。我国粮食进口不断扩大,国内粮食供应依赖国际市场的程度不断增加,对国家粮食安全产生愈来愈大的影响。因而,迫切需要对粮食进出口问题进行深入系统全面地研究,准确判断国内粮食供求真实情况、世界粮食生产与贸易格局总体形势,理清影响粮食进出口的主要因素,分析中国粮食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及粮食进出口的长期发展趋势,剖析当前有关粮食进出口政策措施的利弊,提出改进和完善粮食进出口政策,以更好地调控粮食进出口,平衡国内粮食供求、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因此,对中国粮食进出口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同时,粮食进出口是国际贸易中很有特点的领域,粮食进出口既有竞争的一面,也有垄断的一面,政府干预程度较高,政治敏感性较强,通过粮食国际贸易的系统分析,有利于对国际贸易理论进一步补充和完善。论文运用系统的研究方法,体现研究的全面性、关联性和综合性;运用局部均衡分析与一般均衡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体现研究的整体性;运用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注重过程和趋势的分析;运用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注重研究的客观性;对中国粮食进出口进行系统研究。本文的研究思路是,对国际贸易基本理论以及与粮食进出口有关的农业经济理论、发展经济理论进行阐述,将粮食进出口建立在比较坚实的理论分析基础之上;对我国粮食进出口及其政策的历史进行回顾,为今后改进粮食进出口战略和政策提供一个历史纵向的借鉴;对影响粮食进出口的因素进行分析,以对今后我国粮食进出口趋势有个总体判断;对全球粮食进出口格局与各主要国家进出口政策进行研究,为我国进出口政策调整提供一个世界性的视角;最后对我国粮食进出口战略和相关政策措施提出建议。论文共分七章。主要内容是:一、论述粮食进出口的理论基础。粮食进出口涉及面广,既需要国家贸易理论的支撑,也需要农业经济理论和发展经济学理论的指导。阐述国际贸易理论、以及农业经济理论和发展经济学涉及粮食进出口贸易的一般原理,这些理论在粮食进出口领域的应用、粮食贸易的特征。从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角度分别阐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在农业经济理论和发展经济理论中重点论述了对保护粮食产业的理论观点,研究粮食国际贸易的意义、特点、粮食竞争力决定因素和国际贸易理论对粮食进出口的启示。认为:粮食国际贸易有利于减少饥饿,保障人类基本的生活条件;有利于增加收入,解决就业;有利于调节粮食供求,稳定粮食市场;有利于利用比较优势,增加国内整体效益和福利;粮食贸易是国家贸易战略的重要内容。粮食贸易无论对于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来说,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粮食国际贸易的特点是: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价格波动性,粮食贸易区域性强,贸易较为集中,进出口流向较为稳定;粮食进出口数量大、价值低,成本较高;粮食贸易竞争不充分,充满了政治外交等方面的激烈博弈。粮食国际竞争力的决定因素是:自然资源禀赋的差异、科技水平、产业结构与产品差异、相关支持性行业的发展和政府行为。阐述了粮食国际贸易中,对粮食实行支持和保护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二、对我国粮食进出口及其政策演变进行考察。通过分析我国粮食进出口体制与政策的演变、进出口规模的变化,对当前粮食进出口现状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我国粮食进出口经历了自由化阶段、计划经济时期的政府严格管制阶段,以及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有管有放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包含着经济的、政治的甚至是战争的影响因素,为今后完善我国粮食进出口政策提供了历史纵向层面的参考。三、对影响粮食进出口的主要因素和我国粮食国际市场竞争力进行分析,为提高进出口政策的针对性提供分析基础。粮食进出口是国内粮食供求不平衡的结果,是政策影响的结果,因此本文分析粮食供给、需求和政策对进出口的影响。在需求方面,主要对人口增加、消费结构变化和工业用粮对粮食需求的影响做出分析;在供给方面,主要从工业化、城镇化对耕地的影响,单产的提高,国家政策因素,以及农业生态等对粮食供给的影响做出分析。论文分别从国内外粮食生产成本、价格水平和质量进行比较以及对经营规模进行分析,对我国粮食竞争力进行不同角度的考察,研究今后粮食进出口的潜力和趋势。四、对世界粮食生产和贸易格局、部分国家粮食进出口政策进行考察,为我国粮食进出口规模、结构和政策调整提供全球视野下的横向参考。分析世界粮食生产的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重点分析小麦、稻谷、玉米和大豆国际贸易,分析粮食贸易发展的趋势,为研究我国粮食贸易发展提供必要的国际背景和国际条件。考察世界上有代表性国家的粮食进出口政策。有与我国农业条件相近的日本、韩国,以及越南、泰国和印度等,有与我国条件差异较大的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巴西、阿根廷等,还有粮食贸易政策比较完备的欧盟,以及近年来兴起的粮食出口大国俄罗斯和乌克兰。这些国家都与我国粮食进出口存在密切联系。他们因各自的自然与经济条件不同制定了各具特色的贸易政策,但自然和经济条件相似的国家,制定的国际贸易政策也存在相同之处,政策制定存在一定的规律性。这些相同或不同的政策,及其政策利弊,对我国很有研究借鉴价值。同时,与我国存在密切贸易关系国家的政策调整,会对我国粮食进出口产生一定影响。五、分析我国粮食进出口规模与结构的优化。首先研究了我国粮食进出口规模与国家粮食安全的关系。从中国现实分析,粮食出口数量呈现逐步减少的趋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应该更加注重粮食进口的问题。认为粮食进口规模应与我国粮食安全战略相适应,应与我国粮食供给潜力和消费趋势相适应,进口规模应与国际贸易总量相适应,进口规模以不应对我国粮食市场和种粮收入产生较大影响为前提。然后,具体研究了优化粮食小麦、大米等主要品种进出口结构和地区结构。认为应该重视发展与非洲粮食贸易与合作,探讨与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等国家粮食贸易与合作的可能性和潜力,在国际贸易的成本、价格及体制方面做出综合的分析与判断。六、对改进粮食进出口政策与战略提出建议。在分析我国进出口形势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粮食进出口政策的建议。(1)完善国内粮食发展政策,巩固国内粮食生产基础。大力改善生态环境,为粮食生产提供持续的发展环境;进一步支持粮食生产,严格保护现有耕地,推进粮食科技进步,加大补贴政策力度,改进补贴方式;健全粮食储备体系,建立粮食进出口缓冲机制;加快粮食流通体系发展,形成稳定有序高效的粮食市场。(2)扩大对外粮食投资,稳定国外粮源的供给渠道。用好现有支持政策和相关资源;认真研究当地政治环境、有关法律和政策,减少投资盲目性;做好舆情引导,树立自身良好形象;健全政府支持平台,积极引导民间对外投资。(3)完善粮食进出口政策的具体措施。实施防御性粮食进出口战略,加强粮食进出口政策的支持保护力度;利用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加强我国粮食市场保护;深化改革,理顺粮食国际贸易管理体制;建立长期稳定的粮食贸易关系;优化进口区域结构;培育大型粮食贸易企业,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做好粮食进出口信息服务;深化与粮食出口国政府间的关系;充分发挥民间组织在粮食贸易中的作用。

关键词:粮食;进出口;规模;结构;政策

学科专业:政治经济学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关于粮食进出口理论的研究

二、关于中国粮食安全与粮食进出口的研究

三、关于中国粮食在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力的研究

四、关于粮食进口及合理规模的研究

五、关于全球粮食生产和贸易格局以及发展趋势的研究

六、关于中国粮食进出口政策的研究

七、对粮食进出口及其政策研究的评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内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第四节 创新点及不足

一、创新点

二、存在的不足

第二章 粮食进出口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国际贸易理论

一、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二、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三、新贸易理论

第二节 发展经济学关于贸易政策的理论

一、发展中国家国际贸易的特点

二、发展中国家贸易理论

三、发展中国家产业保护理论与政策

四、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

第三节 农业经济学关于粮食保护政策的理论

一、农业与粮食的重要意义

二、粮食生产的特点

三、农业和粮食保护的依据

第四节 粮食国际贸易理论

一、粮食国际贸易的意义

二、粮食国际贸易的特点

三、粮食国际竞争力的决定因素

四、对中国粮食进出口的几点认识

第三章 中国粮食进出口及其政策演变

第一节 改革开放之前的粮食进出口政策

一、1912—1937年粮食进出口政策

二、抗战时期的粮食边境政策

三、新中国成立至1976年的粮食进出口政策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的粮食进出口政策

一、1977—2000年粮食进出口政策

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的粮食进出口政策

第三节 粮食进出口政策变化的原因

一、粮食进出口变化的特点

二、粮食进出口政策变化的主要原因

第四节 中国粮食进出口形势

一、粮食进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我国粮食进出口已经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第四章 影响粮食进出口的因素与中国粮食竞争力

第一节 影响粮食进出口的需求因素

一、人口增长直接增加粮食需求量

二、消费结构变化导致对粮食需求增加

三、工业用粮增加较多

第二节 影响粮食进出口的生产因素

一、工业化与城镇化对粮食生产发展影响较大

二、粮食单产提高是粮食增产的主因

三、生态环境变化对粮食生产及进出口的影响

第三节 政策因素对粮食进出口的影响

一、粮食进出口政策的影响

二、粮食生产支持政策的影响

三、货币与产业政策的影响

第四节 粮食进口对国内市场的影响

一、粮食进口的益处

二、粮食进口的弊端

第五节 中国粮食的竞争力

一、粮食竞争力的衡量方法

二、粮食生产成本比较

三、国内外粮食价格与质量比较

第五章 世界粮食进出口格局及其政策

第一节 世界粮食生产格局

一、世界粮食生产格局

二、全球粮食生产变化的主要趋势

第二节 全球粮食进出口格局及其变化趋势

一、世界粮食进出口格局

二、世界粮食进出口变化趋势

第三节 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粮食进出口政策

一、日韩和东南亚部分国家粮食进出口政策

二、欧盟与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的粮食进出口政策

三、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粮食进出口政策

四、巴西、阿根廷的粮食进出口政策

第四节 国外粮食进出口政策对中国的启示

一、各国均对粮食进出口实行了不同程度的干预

二、粮食出口国与进口国政策存在较大差异

三、发达国家都有完备的粮食进出口法律法规体系

四、有效利用关税和非关税措施保护国内粮食市场

五、支持国内粮食生产是各国通行的做法

第六章 优化中国粮食进出口格局

第一节 粮食进口规模与粮食安全

一、粮食进口规模应与我国粮食安全战略相适应

二、粮食进口规模应与我国粮食供给潜力和消费趋势相适应

三、进口规模不应对我国粮食市场和种粮收入产生较大影响

四、进口规模应与国际贸易总量相适应

第二节 优化粮食进出口品种结构

一、我国主要粮食品种进出口现状

二、优化我国粮食进口品种结构

第三节 优化粮食进出口的地区结构

一、粮食进口的区域结构

二、优化粮食进口区域结构的建议

第七章 完善中国粮食进出口政策的建议

第一节 中国粮食进出口政策的目标与原则

一、粮食进出口政策的目标

二、粮食进出口政策制定的原则

第二节 完善国内粮食发展政策

一、改善生态环境,为粮食生产提供持续的发展环境

二、加大粮食生产支持力度,保护粮食生产能力

三、重视粮食质量问题,保障食用卫生健康

四、健全粮食储备体系,为建立粮食进出口建立缓冲机制

五、加快粮食流通体系的发展,形成稳定秩序高效的粮食市场

第三节 扩大粮食对外投资

一、对外粮食投资进展

二、多措并举推进对外粮食投资

第四节 完善粮食进出口政策的具体措施

一、重新审视我国粮食进出口战略

二、建立长期稳定的粮食贸易关系,优化进口区域结构

三、深化改革,理顺粮食国际贸易管理体制

四、培育大型粮食贸易企业,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

五、做好粮食进出口信息服务

六、深化与粮食出口国政府间的关系

七、发挥民间组织作用

参考文献

上一篇:哲学理论论文提纲下一篇:休闲农业功能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