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历史考研经验分享

2022-07-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313历史考研经验分享

西南大学历史学考研经验分享

考入西南大学历史研究生考研经验分享

前言

2013年的研究生考试已经结束了,回想起整个考研过程,占据我内心的是在我考研以前的人生当中从未达到过的一种平静。我觉得考研并不应该是单纯的一个为准备考试而学习的过程,它还应该是自我成长的过程。

一、考研缘起

走上考研之路

我想复试时如果被问道“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大多数人都会说“我热爱历史学”。对我来说也是如此,但并不太确切。事实上我对很多事物、学科专业及发展方向有兴趣,就如公务员、司考、考研,是要把鸡蛋分别放在三个篮子里么?三途并用的同志不在少数,自己深思熟虑之后,兴趣不等于事业,发现历史是我最爱的,我是想进入历史这个专业,发展成事业,我本科专业是园林专业,经过四年的学习成绩合格毕业,之后就开始了考研之路。

二、初试准备

决定跨专业考研后,我就制定了高低两个目标。虽然后来有所调整,但总体上并没有太大的变化。我想希望在史学方面有所成就的人应该都会视司马迁的名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为史家追求的最高境界。我也把它作为自己的最高目标。我想研究历史,至少有两个原因:一是兴趣,二是期望成功。这两个几乎缺一不可。第一个不必多说。可是如果仅有兴趣或许我也能坚持下去,但是绝不会对自己感到满意。我毫不掩饰自己对成功的渴望,也决不希望自己碌碌无为的过一辈子。我相信期望成功的人有三种:爱权、爱财和爱名。对于前两者我可以毫不在乎,但对最后一个的渴望几乎是歇斯底里的。我希望自己能名传后世,就像伟大的数学家柯西在弥留之际所言“人们去了,但他们的功绩留下了”(原话:His last words were, "Men pass awaybut their deeds abide.")这种追求也使得我现在的一点成绩变得微不足道。此时我的恐惧甚至远远大于喜悦,我不知道自己三年后乃至这一辈子能在哪里。如果读了三年或更长的时间而自己仍然无所成就,那此前获得的一切也就毫无价值而我也会非常痛苦。当然我也非常清楚现在早已不是英雄的时代。近代最伟大的历史学家如兰克、布罗代尔者也远不能达到司马迁、希罗多德那样的知名度,况且历史学早已不是当年的显学。然而我也绝非完全功利的,毕竟仅凭兴趣我也能生存下去所以既然选择了就要坚持下去,无论命运如何。为了这些追求,我付出了很多,但我决不抱怨。就像那些伟大的名字,如伽罗瓦、梵高、莫扎特等,我钦佩他们惊世的才华,同情他们悲惨的遭遇,但决不认为应该为其不幸的人生打抱不平,因为那些不幸相对于他们的成就和名声而言是多么的微不足道!

三、报考学校

当然上述最高目标是遥远而空泛的。毕竟首先我得踏进历史学的门槛,还

要给我身边的人一个交代(至少从经济上说),正如切格瓦拉所言“让我们面对现实,让我们忠于理想”。最初我只让两三个人知道自己的决定,不然很可能在那些关心我的人中间引起轩然大波。当然我丝毫无意于欺骗别人,只是尽可能保持低调。我知道必须用结果来说服他们——在大多数情况下结果远比过程重要。所以最初我选了西南大学,也许实力与名气都还不错。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对这个目标信心十足,虽然我的背景和实力看起来似乎很单薄。可是到9月,我发现该校的招生简章上似乎明确要求提交论文。我不清楚这项要求究竟有多严格,

但是当时我已没心思去准备一篇令自己满意的论文

了。只是想着按照要求好好复习,论文的事情暂时放一放。

四、研究方向

至于研究方向我选的是中国近代史。实际上我对历史学的每个分支都有几乎同等的兴趣。甚至是一般人避之不及的史学理论和历史地理学,我也非常喜欢。最终选了中国近代史,主要是因为了解中国近代曲折的110年是怎样走过的。其实最初我的选择是中国现代化进程,因为我认为这个方向很有现实感。可惜的是,招生简章上并没有这个选项,而我又不愿选其他方向,因为我觉得那是个大杂烩。我知道研究中国近代史也是非常有难度的,何况我本科并不是历史出身。史料匮乏、语言障碍、文化隔阂等等这些都是非常大的困难。我也知道做学术贵在执着和专一。所以我觉得谨慎的选择实在太重要了,很可能它就决定自己的终生。

五、对目标的评价

当然,当初做出这些看似很高的目标,我内心里也并非完全没有犹豫。但是三个因素使我坚持了下来。一是坚定的信念,因为我必须考上,而且不能随便为之。二是自身的能力。由于我没有普通(相对大师而言)的参照物(我周围,也许是整个学校,没有一个考历史的)所以很难判断自己究竟处于何种水平。唯一的对照就是论坛上的那些研友和学长们。到9月时,我感觉自己已超过论坛上绝大多数考研的人。10月份看了一个考南京大学的前辈的经历,我甚至觉得自己当时已有能力考上那所学校了。虽然在心底里我一直对自己的真实水平怀有深深的忧虑,不过还好这几乎没有影响到我的决心和复习计划。三是勤奋。这对我来说并不困难,而且幸运的是历史学不像数学或哲学那样需要天赋才能入门。也许我没有足够的天才,不过我自信靠勤奋能够有所弥补。 在实现上述目标时,我从未打算放弃学习计算机。我虽有破釜沉舟的决心(不是行动),但决不愿把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因为我觉得自己情感上是理想主义的,而理智上却是极端现实主义的;我不允许情感和理智相互混淆。当然两头下注的愿望最终并未完全实现,毕竟我远不是达芬奇或莱布尼茨。

六、初试用书

与复习及考试一样,我选用辅导书的原则还是“贪多务得,细大不捐”,收集专业课辅导书更是不遗余力。这主要是因为我害怕漏掉知识点和担心训练不够。虽然我的精力还能应付这一大堆书,但现在看来效率并不高,而且浪费了很多金钱。W市的高校和书店很多,所以我的绝大部分辅导书就是在本地买的,少数来自网上书店。我只根据自己的感觉来评论所用书是不是好的,而不能判定它们是不是更好的或最好的。

我用的专业课教材主要是所谓的11本书,长孙博《名词解释》,传说中的山东大本,除此之外,我在北京勤思考研官方购买了考研历史学网络全程视频课程(跨考的同学强烈推荐),这个能在老师帮助下,快速系统建立起学习历史基本框架,对于跨考同学来说,历史脉络梳理这一块是弱项。张老师扣扣1390984927,欢迎历史学考研同学交流。

1.《世界史》 六卷本 第二版 吴于廑 齐世荣高等教育出版社

我的世界史复习几乎全靠这套书了,据我所知多数研友用的都是它。但好像并不能覆盖所有的考点,比如说08年真题中的“徳雷福斯事件”就没有。有人说它太细以致无法记忆和整体把握,但这对我似乎不成问题,我觉得看了两遍后就有非常清晰的印象。可能我的记

忆力较强,几乎大多数事件我都能记住准确的日期。书中的每个字我都看过,甚至包括中国、安息和古代非洲等内容。我复习时把重点放在古希腊罗马、基督教、欧洲中世纪和近代列强上,不过其他方面并未完全忽略,至少考到时我不会担心。

2.《中国古代史》 上下两册 新版 朱绍侯福建人民出版社

这两本书似乎还比较详细,但也不能覆盖所有知识点,如07年的“夷陵之

战”书中为“猇亭之战”。

3.《中国近代史》第四版李侃 中华书局

很好的中国近代史教材了,非常全面。

4.《中国现代史》 两卷 第二版王桧林高等教育出版社

评价同前书。不过这些书都很枯燥,反正我看着很痛苦。

5《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只浏览过一遍,内容与《中国现代史》下卷近似。

6.《世界近代史》 刘宗绪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7.《世界现代史》 张建华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上面两本书编的还好,我买原只为了补充那六本书,但最终只把前一本浏

览了一下而已,浪费了很多钱。

结语

然而,不管怎么样最后我还是收获了成功,我还是以不错的成绩在我喜欢的历史学领域继续深造下去。由此特别感谢北京勤思考研复习班的老师给予关怀,所以,所有的一切都是值得的,都是都现在的我最好的回报。我感谢自己的选择,感谢站在此时此地回望这段经历的那种自豪和满足!我会一如既往的走下去!

第2篇:首都师范大学学科历史考研经验分享

勤小思带给考研党们2018年首都师范大学学科历史专业韩同学的考研经验及其心得体会~有需要的小伙伴们看过来~

勤小思认真遵循广告法,所以不透漏给考研宝宝们学长学姐的个人信息噢~

勤小思带给考研党们2018年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专业武同学的考研经验及其心得体会~有需要的小伙伴们看过来,以下是蒋同学的经验分享~

勤小思认真遵循广告法,所以不透漏给考研宝宝们学长学姐的个人信息噢~

考研心得体会

已经忘了是什么时候决定要走考研这条路,但我很清楚自己为什么会选择考研,为了证明自己?为了有光明的前途?还是为了多学点东西?我记得自己对比了考研与不考研的利弊因素,最后考研的决定大比分胜出。我想,还来得及弥补那些被自己荒废的日子,在最后一段大学时光里,我开始了最勤奋的学习,重温当年高考的壮志与豪情。

我正式进图书馆复习的时间是在大三暑假开始以后,到考研结束大概就六个月左右的时间。好的复习方法可以事半功倍,以下是我复习时的一点心得,希望可以给学弟学妹们有所帮助:

首先说一下我选择学校的心路历程,比起那些举棋不定的同学,我几乎连十分钟都不到就选择了首都师范大学。第一,我想去北京,感受一下北京的生活节奏; 第二,英语水平差,选择了相对简单的英语二,所以考专硕;第三,考研多多少少忌讳跨专业,为了保险起见,考本专业。满足这三点要求的学校在北京有首都师范大学和中央民族大学,以后想成为一名人民教师,个人感觉师范院校更有说服力,于是最终报考首都师范大学学科历史。

和勤思的相遇,也很微妙,在决定了报首都师范大学之后,就逛了一下首师大的贴吧,加了一个教育学的学姐,咨询了之后学姐就推荐把吴老师推荐给我了,由于是网上交易,曾经还一度怀疑是不是诈骗,最终吴老师用她的照片和她的专业使我信服,最终选择了跟着勤思的老师学习333.接下来就是我关于学习的一些总结:

报名后很快就拿到了相关讲义,我没有着急看讲义,自己先大致把教材过了一遍,然后才开始对照讲义,把讲义按章节划分,计划自己的进度,先熟悉讲义内容,然后在听视频课程,在上课过程中老师会按照一类二类三类来划分知识点,让我们有重点的学习,听完课程后,我会自己梳理一遍,然后对照一本叫做通关宝典的讲义做些练习,锻炼自己的答题思路和能力,这些题目大多为历年真题,价值不言而喻。这是打基础阶段,所以一定要踏踏实实。听完课程后,我就进行了一遍背诵,每天背四个小时,差不多一遍完了的时候,勤思的强化课也就开始了,还是按部就班的学习,没有忽略任何步骤!第二遍背诵,发现自己遗忘很多,其实教育学和心理学不好背,遗忘也正常,为了效果更好,自制力不强的我,一个月都没有拿手机去图书馆,现在想想好佩服自己(自我感觉良好)!勤思到后期还会开设冲刺班,老师会把框架拉一遍,更多的是传授答题技巧,然后讲真题,考试的时候真的会有不会的题目,按照老师传授的套路来答效果也是明显的。这就是我关于333想跟大家分享的一些东西,我自己考试150分满分的333考了129,感觉还是挺满意的。

关于英语,我最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我基础较差,为了赶上来,每天早上六点会到食堂(因为宿舍门口就是食堂)学习一个小时左右,把今天要背的单词(大概80个)每个抄读10遍,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嘛!每天做两篇阅读,然后认真分析,一周一次模考,这些都是给大家的一些有益建议。

政治这个科目,我没下太多功夫,所以成绩也不太理想,但是提前把选择题刷一刷是必要的,选择题的分数决定了你的政治成绩。

学习就说这么多吧!在精神上再鼓励鼓励大家!

我自己本身成长于一个普通的家庭,上大学之前,爸爸一直是家里的顶梁柱,后来爸爸突发脑溢血,丧失了劳动能力,家里也只剩一些娘子军了。为了让我和妹妹继续读书,妈妈开始在超市打工,生活还算过得去,也没有特别困难,我曾想过放弃考研,但是妈妈说她希望我和妹妹都能念成书,这将是她最得意的作品,在家人的坚持下,我也想证明自己,就选择了考研。跟大家说这些并不是想卖惨或者是让大家同情亦或是怎样,就是想告诉大家,富二代官二代毕竟只有少数,普通人家的孩子想出人头地就只能通过考试,机会也就那么几次,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时间,认真备考,最重要的是要有执行力,做才是王道。现在还发现了一个成功的好处,那就是在复试完以后你会看到身边没有考研的同学他们在忙着春招,找工作,省考,考事业编等等,也许你在备考的时候看着别人每天都在过年,但你一旦考研成功,这种心理又是另一种美好,希望大家都可以努力学习,取得成功!

不能说自己的成功没有运气的因素吧,但是想告诉大家,运气是实力的一部分,自身强大才会更自信,自信的人生更美好!祝愿大家都可以成功!

1、考研背景(动机、原因)

更好就业

2、考研经历(一些可以跟大家产生共鸣的故事和情节)

如果自制力不强,就不要带手机去学习,效果会更好第二遍背诵的时候发现自己和没背过一样,连续一个月出去学习没有带手机。

3、专业课与公共课复习建议

专业课自己先看一遍书,然后再跟着老师过一遍,自己总结框架后背诵。

英语就是每天看一些,保证每天都接触英语。

政治刷选择题,关注热点,考前多关注押题!

4、勤思课程和资料的使用方法

根据老师上课的内容标注重点与非重点,合理利用框架教材和通关宝典,注意与教育热点联系,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记忆。

5、对2019学弟学妹的鼓励与指导!

执行力是王道!考研没有那么可怕,坚持就能胜利!

第3篇: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考研经验分享

勤思学员:肖同学历史学:331考入北京师范大学

我是2010年的一名考研学生。由于考研期间参加了勤思考研网的复试指导,我于2010年3月27日顺利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民族史方向。我的初试总分是331分,其中专业课215分,英语52分,政治64分。

考研分初试和复试两个部分,两方面的成绩都很重要,

1.定,包括有每天的计划、虽然计划的制定和实际完成情况多少有些出入,己的复习起到鞭策的作用。

2.都有可能“一石惊起千层浪”容,其影

3.为了考试,不考的我们坚决不浪费时

(其次,复习专业千万不能本末倒置,太迷信一本参考书一定会得即以名字解释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突破口。历史学基础中,专权的特点、原因及影响,则可以把名词解释融会贯通于其中,2010年历史学统考试述汉初期中央集权与地方势力的发展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因为它可以用到我们记忆中的比如“削藩策”、“七国之乱”、“推恩令”、“左官之律”等。如果自己备考有些困难,就可以选择相应的辅导班,比如勤思历史学专业的老师就是当前国内比较有名的老师!勤思张老师扣扣1390984927可以了解课程相关内容,听他们的课程就从整体上把握了复习的脉络!

(2)英语:英语的复习我也是分版块进行的。首先,我以分值最大的阅读部分着手,精做10年真题,并且不只做一遍,我买了2套10年真题去做,因为真题的价值就在于它的难度和范围是有承接性、是有很高的参考价值的,所以于真题中提高阅读能力的效果很明显,

再辅之以评价较好的参考书进行训练;其次,作文方面我想强调的是千万不能忽略它的存在,看似分值不高,一些同学在复习的过程中往往未能引起重视,导致临阵磨枪、临时抱佛脚,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作文应当提早就准备,要做到能熟记3-4种框架模式,每天坚持1个小时训练写作,那么英语写作能力自然而然就会有提高;最后,英语卷面考试中翻译部分也是我个人比较侧重复习的一个方面,因为它不仅只包涵卷面的那几道翻译题,更多的是对自己阅读能力的提高有所帮助,这方面也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3)政治:政治复习方面没有什么特别的技巧,我主要是报辅导班,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大概就没有什么问题了,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掌握,平时多注意下训练相关的题型。

由于自己分数过了初试,我有咨询勤思考研的复试辅导,勤思考研为我制订了一对一的辅导员,

1.提前准备,针对性强。我得知自己的初试成绩是3月26即所谓的话语权必须掌握于自己手里。

2.试。因此千万也不能放松,毕竟它有100

3.

4.

他们在我感到困厄的时候

第4篇:考研经验分享(成功)

考研经验

2009年是我的幸运年,在得到考研论坛很多前辈的成功经验后,成功上研。因此我觉得应该对以后考研的学弟学妹们做点什么,现把自己的考研的过程中的一些心得写出来,个人经验,希望大家多多包涵。09年英语67,政治75,数学131,专业课126,考京城某高校成功。

首先我是一个比较懒的人,在大家大三下就开始去上辅导班,暑假开始看课本时,我还在天天上网。真正开始准备考研是在9月中旬,感觉再也不能耽搁了,就跟一位非常勤奋的同学一块去自习了。说这些不为了别的,就是要说明如果你决定考研,什么时候准备也不晚。好好上自习就可以。

大家在考研之前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去什么学校,什么专业,甚至找哪位导师,心中最好一个大约目标。我在确认之前,一直纠结在考什么单位当中,这个问题越到后来越影响你复习。

下面说一下自己的经验:

关于辅导班:我是什么辅导班都没有报的,我周围有不少同学报,主要是数学和政治,英语就不用了,据说都没有什么用。但我的观点是不要报班。感觉报班会打乱自己的复习节奏,本来安排的好好地,每天多少页,做完了就可以睡觉或者是放松一下,强行安排进辅导班,个人感觉效果并不好。尤其是到了后来,冲刺的时候,我看到周围同学去辅导班都有点心疼。那时间,浪不浪费不说,一天全部用来看一科对别的科目也是不好的。不要信什么押题班,今年的启航还是什么导航的都没有押中什么东西,浪费钱还在其次,浪费时间跟谁要去。

找个伴:这个建议不是说找个女友,是找个研友,两个人一块上自习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自己偷懒的机会。同时,做题的时候可以互相监督,交流经验,这个绝对不是辅导班可以传授或者是自己感悟所能够得到的。如果有那种互补的伴,那就更好不过了。我运气比较好,两个研伴一个非常勤快,生活有规律,带我起早,不要找借口不去等等,另外一个就是数学非常棒。很多问题问他很快就明白了。而我政治和英语不错,他们也喜欢跟我一块。现在想想,实在是太幸运了。

数学:我是学工科的,数学对于工科学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我的数学基础很差,大一下学期还挂过课,因此对数学心里很忐忑,经过几个月的认真学习,心里有底了,而且就我个人和周围同学的最终成绩比较来看,我认为数学应该这样学比较有效。

(1)看课本,仔细看,不能一翻而过,如果时间允许的话,把课本中的例题和书后的习题都自己做一遍,但是做题中不能看答案。个人不推荐直接就上全书的。跟我一块准备的有两个同学一上手就是全书,进度也很快,但是最后的成绩都很差。我是花了一个半月的时间将课本看了一遍,书后习题选做了一部分。感觉大学的课本跟高中的不太一样,高中的课本很浅显,老师一提就可以,大学的课本还是比较深的,好好看对思路有很大的好处。这个阶段最大的问题就是很容易着急,看到周围同学谈论这个那个,自己还没有看到,这种滋味大家想必都了解,但是笑到最后才是最好,这时候需要静心,这一阶段解决好了,后面真的不难。

(2)第二轮复习是做题,这个阶段很漫长,我有的同学就不认真从基础开始,直接上一些有点综合性的题目。好好看全书,收获绝对不是一点两点。全书中的题真的很不错,很有代表性。这个阶段,全书中的题都不要放过,书中每章的总结也是很不错的。碰到一些重点的东西,建议背一背。看到很多同学说全书简单,其实全书中的题做好了,对考研来说,绝对是足够了,甚至比考研题还是稍微有一点难的。做全书的时候,更不能看答案,最好规定以下一天多少页。我开始的时候定了一天20页,后来发现有点多了,后面的有些题,一天能做15页都算不错了。尤其是我开始准备的很晚,到后来时间感觉不够用了,自己也很着急,但最后还是坚持做完,以后的复习就容易多了。

(3)数学的第三轮复习时间就没有那么多了,因为涉及到其他的科目分享时间的问题,因为我是跨专业考研,时间安排是上午数学,下午专业课,晚上是英语和政治,这样时间一分,其实很紧张,这时候就要做一下往常年的真题,看到坛子里很多人说真题怎么重要,我当时将最近3年的真题做了两遍,但都没有什么感觉,可能就是增强信心用的吧。期间将李永乐的超越135分从头到尾正式看了一遍,就是每个题都认真做,然后对答案,小结一下,写在题目的边上。不过135分感觉只是全书的浓缩版,很多题也是重复的。值不值得看大家自己决定。个人感觉还不错。

(4)最后就是做那个400题,感觉有些难,认真做收获也不错。建议大家做模拟题的时候就按照考试的时间来做,要不就没有参照性了。当时是两天一套,一天做题,一天整理。时间不太够用,一些比较BT的题都扔掉了。间或跟别的同学讨论下看有什么新题之类的。我很认同以前坛子里的一位前辈说的,数学不是朝满分去的,是朝我们的最高分去的。能拿的分都拿了,不能拿的也不要勉强。

数学要做题,不能只是看书,有可能你看的很明白但上手之后不会的情况。我大一的数学就是这么挂的。题都是做明白的,错题也是要做明白,看明白容易忘记。不动手,考不好数学。 数学还要区分重点,一些比较麻烦的内容要重点关注。比如微分方程比较简单,可以一遍搞熟了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不用看,偶尔看看公式,做套题中的就可以。而我比较怕多重积分,那就需要基本上天天看,天天做。总结点东西来用。

我用的参考书;

课本用哈工大的工科数学分析+线性代数+概率与数理,主要是因为本科就学这个,比较熟。 辅导书:我是二李派,基本上都是二李的书,全书(非常好,强烈推荐)+真题(感觉二李的讲解也非常不错)+超越135(全书的浓缩版,时间比较充裕可以考虑)+400题(没有什么感觉,没发现好在什么地方)+线数讲义(李永乐的,我第一遍看线数书就是参照这个来看的,但是感觉有了全书后这本的意义不大)

英语:英语是一门应该早点下手的科目,前期可以在看数学书烦了的时候背一背单词,做几篇难度不是很大的阅读,保持一下状态。大家对单词上不要有什么侥幸心理,只背高频词我感觉是不行的。一天安排下一定得数量,完成就行。高频应该多看,但是低频的不应该不看。背单词时一个长期的过程,应该贯穿考研复习的始终。

阅读方面,选好参考书是很重要的,我一开始选了印建坤的基础100篇结果极为垃圾,浪费我很多时间,非常不推荐大家用。个人感觉新东方的书确实没有什么优势。大家买之前应该好好鉴别。我感觉今年我新东方的单词书和阅读都买载了。

英语的阅读是重要,但是我们不应该只关注阅读,不要忘了分点时间给翻译。我看到前几年的翻译很简单,就没有认真看,结果最后翻译上载了大跟头。作文要经常写几篇,只背恐怕也不太好。完型其实不难,好好做几篇文章发现还是比较容易得分的,其实它只是上手困难而已。 英语特别重要的一个建议就是考试之前做套题,时间分配是个大问题,怎样在一定得时间内得到最好的分数需要大家拿时间去总结。

真题可以适当参考,09年我感觉意义不大,但是选项的ABCD的数量貌似是有规律的,大家可以查查看。

参考书:新东方宋、徐的单词(比较一般,没什么特点,有一些释义不是非常准确,不推荐)+印建坤的基础阅读100篇(垃圾中的战斗机,非常不推荐)+星火的多功能阅读(个人感觉还可以,但是难度不是很均匀,经常受打击)+黄皮真题(还可以吧,别的没用过,不了解)+毕金献的模拟题(此公命题时还好,不知现在为何如此凶残,如果想要挑战极限,可以尝试)+新航道的作文(感觉还不错,范文也比较多,感觉比考试虫的要好上一点)

政治:政治是一个需要花费时间的科目,推荐大家第一遍看书的时候好好看,一定对一些东西

有一定得轮廓,这样以后才比较好展开工作。至于时间安排,可以在另外两科看的比较麻木的时候。但是看的时候不能一带而过,如果有习题的话就更好了。我第一遍看老任的序列一,感觉还不错,老任的序列我都看过,感觉也就序列一还可以。红宝书买了,但是感觉看不下去。太枯燥了。二轮的时候看的恩波的小册子,效果很好,重点基本上都在,后期查什么知识点基本上都用恩波的那本。政治的模拟题还是要做的。今年我做过启航的,导航的,老任的,徐之明的、肖秀荣的模拟题,感觉启航的最后五套题太活泛,跟课本联系较小,不是很好,徐之明的略过不提,没有什么卖点。老任的一般,据说大题不错,但我个人没有感觉。导航的就不要说了,垃圾到无以复加,跟他们的宣传完全不成比例。肖秀荣的很不错,推荐大家使用,但是大题不是很好。但是今年大题还是有一个跟考试差不是很多。最后阶段要联系套题,大题可以不用写的很详细,但是要点最好写一下。个人感觉政治还是有一些需要背的东西,否则到时候有些知识点不是很熟练,对选择和大题都不是很有利。

参考书:红宝书(经不经典我不好评价,我就看了前面一点,个人感觉不适合阅读,比较容易疲劳)老任的序列一(还好吧,序列一是整个序列中最好的了感觉上)+序列二(浪费时间+打击自信心+跟考试没有关系+错题连篇中的极品)+序列三(没有认真做,感觉不实用)+序列四(一般,只能这么说,而且答案就在题下面,一点都不好)+恩波核心考案(个人最满意的小书,看了两遍)+启航五套(原因上面说了,很多东西跟课本关系不大)+导航三套(实际效果没有他们宣传的1/10)+徐之明五套(没有明显特点,有点偏有点难有点怪而且是以前的老题,没有什么新意)+肖秀荣模拟题(个人感觉不错的书)+20天20题(还可以吧)

政治东西没有什么理可以说,看看考完研很多名师的答案都不一致就可见一斑。因此政治可能也需要一种题感,多多做题,感觉可能就不一样。

专业课:我今年是跨专业考研,因此,开始时候的担心不可避免,什么本校有优惠啦,内部透题啦,这些可能是存在的,但是对我们来说都是不必要的担心,如果你决定考一个学校,那这个学校的什么政策我们都得接受。好好准备才是正统。我的复习策略是先把考研指定教材认认真真看上两遍。跨专业的同学,时间要适当向专业课倾斜。课后题目都做好,其实考试的内容都不是很难。现在的专业课题目很容易可以在网上或者是淘宝上得到,如果有同学在自己感兴趣的学校就更完美了。不要追求那些特别难的东西,基础,永远是最重要的。

关于时间安排:

我个人不喜欢熬夜,因此,我基本上都是11点就睡觉,或者是跟同学小聊一会,一般是半个小时,然后睡觉。这样早上可以起的比较早,7点可以吃早饭,八点可以正式开始一天的学习。中午在教室睡一会,对下午效率的提高有很大的好处。基本上,早八点到晚十点,除去午饭午睡和晚饭时间共计2小时,实际可以利用的时间也很多。12小时,已经够了。如果可以保证效率,感觉一天8个小时也可以。

考试准备的前期主要是数学和英语,非常容易因为枯燥而疲劳,这个阶段非常漫长,但是坚持过了后面就很容易。到了综合复习阶段,每一门课的复习都要兼顾。不推荐今天看数学,明天看英语这种方式。这样容易导致出现接不上头的情况,导致前面复习效果下降。不要天天看书,适当做题可以巩固复习的效果,眼高手低的例子太多了,在此不一一列举。

到冲刺阶段,可能比较疲劳了都,这个时间就是拼意志。要坚持天天去,不要给自己借口。尽管看的东西不是很多,但是很关键,对于信心的影响更是不可估量。

加强锻炼吧,省得老是感冒,病了之后效率实在是很差。

考试期间的安排:如果考本校,那恭喜你,太幸福了,可以在本校考试,如果考省外,基本上是要集中在几个地方。建议大家先去踩踩点,考试确认的时候就去把旅馆给预定了,要不到时候很紧

张的。如果学校开放学生宿舍,建议去住宿舍,比较有利于休息。考试期间别乱吃东西,在考点的食堂解决就可以。那时候别考虑价钱,最重要的是干净。考完一科后建议大家不要对答案或者是讨论答案,因为自己急于想知道的一般都是没有把握的,有比较大的概率出错,这时候看影响自己下一科的考试。如果你中午不午睡的话,可以考虑提前两个月就不要午睡,这样比较容易保持状态。

初试结束后的安排:考试结束后,什么情况基本上自己心里有数,放假回家主要以放松为主,忙了半年了,好好轻松一下。适当翻一翻复试的参考书,大约是什么内容有数即可。然后就是写一篇英语的自我介绍,每天只花5分钟不到看看,有一些复试比较容易出的口语题适当写一写。开学之后就是看辅导书,然后就是跟报考单位的师兄师姐联系一下,考试内容和形式有一个具体的了解。复试其实主要是基础,我参加的复试真的很基础。书上的基础抓住记熟,练一练口语,可以找一个人一起练。

跟导师联系的建议:大家在确定自己有复试资格后可以联系一下导师,我是头一年的11月就联系导师了,我导师人也不错,跟我说了一些要求,然后跟导师邮件联系的时候就可以有重点了。按照老师比较注重的东西来说自己的特长,提前做一份比较说的过去的简历,到时候可以发给导师,对于增进了解非常有效。这个阶段就是保持联系,不要问题目的内容或者是形式,好好准备,同时跟老师表下决心就好,至于要不要提前见导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个人感觉是如果条件允许,可以提前见下面。我去复试的时候没有想着要去见导师,但是他打电话要见我,到我过去,他正好去签合同了,他就托他的一个博士给我讲了讲要求,顺带跟那位博士师兄问了点问题。呵呵,运气比较好。

复试建议:英语口语要做好比较难的准备,我今年提前踩点的时候问老师会不会有自我介绍,老师所你们准备的太熟了,不考。结果抽题的时候我抽中了“Give us a free talk about the most difficult situation you have ever met as far as the situation was concerned.”一点都没有准备,感觉自己就是一顿乱说,我说的是高考,结果面试官不依不饶,就顺着我说的内容问到了高中和大学中的人际关系问题,我说高中的朋友都很单纯,是真正的友谊,值得我去treasure,而大学中的同学just so so,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要忙的事情,要注重交际的人。刚说出来我也有点后怕,害怕面试官再问,但是她说I agree with you,然后就ok了。当时真的吓出一身冷汗。导师问我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按照我给他发的简历上说到得专长来的,非常轻松,老师也很满意,第二个问题就非常大,也是按照简历上提到的课程,说到了可能是我们整个本科阶段都在学习的一个问题,当时没有准备,没有想到这么大,就要求了几分钟,整理一下思路(面试的时候可以向导师提出这种要求的),大约写了一个提纲,然后非常不流利的回答完了。结果老师也很满意,说要点基本上都在。后面的问题也有一个比较变态的,结果我对这个方向不是很熟悉,但对这个东西还是有一定的了解,就朝导师的研究方向上扯,导师开心的纠正我之后就到最后一个考官了,他问了我一个平常知识积累的问题,我听课还算可以,回答他也很满意,面试就OK。面试的时候要大胆说,但不能乱说,必要的时候可以跟老师要求一点提示,今年就有一个同学这样的,老师也没有难为他。态度要谦恭,建议大家看看金正昆的社交礼仪,感觉很不错。

笔试时专业课+汉译英+英译汉,两段英语都是专业方面的,我跨专业感觉比较吃力,不过英语是我的强项,也算比较顺利。专业课的考试非常基础,这让我有那种押宝成功的快感。后面就是体检没问题,跟导师见了个面,导师请吃饭,见了一下院里的领导,回学校等结果,流水账了。

以上是我考研的一些体会,因为现在在毕业设计,没有办法写再多了,见谅。如果对你有帮助我很开心,论坛就是以这种互相帮助的目的而建立,如果没有帮助,大家就华丽的飘过,我很抱歉浪费你的时间了。

最后祝愿大家考研成功,上自己理想的学校。 ww w. iky . c n

第5篇:经验分享考研数学

经验分享2013考研数学三145分的经验分享(让14的童鞋少走弯路)

近期有不少童鞋都在向我询问考研的事情,由于政治、日语和专业课没什么必要说,数学复习是最讲效率和技巧的。尤其在考研这种大型考试中,数学更是拉分的关键,总分高不高,关键就是看数学。数学只要有效率的复习,理工科一般能到110+,而经管数学能到130+。本人考的是数学三,看到网上的统计结果,2013年数学三相对前几年难度略上升,数学

一、二计算量有明显上升。

2013考研初试成绩出来,虽然与自己预期的满分相差5分,但至少是个令人能接受的结果。

先说一下考研数学的难度。考研数学自从2008年数学

三、四合并后分为数

一、数

二、数三,分别是工科、理科或工学专硕、经管类。数学

一、二侧重计算能力,数学三侧重概念的理解,所以一般是数

一、二的选择填空的难度小,大题计算量大,相对困难;而数学三的选择填空相对难,而大题一般较为简单。每年的成绩都是呈正态分布规律。

考研数学的考察内容概括为三句话:基础基础再基础、计算能力是关键、技巧只是做陪衬。纵观2003年考研数学改革以来的11年真题,以本次13年数学三为例,考察的都是一些最基本的知识,比如无穷小的比较、级数的判敛、矩阵或向量秩的性质、统计量的性质等等。没有任何超纲或者非常规的出题模式。同时计算也是关键,因为我没有对过答案,如果要扣分就可能是二重积分算错了。近年来,数学三的计算难度逐渐加大,

一、二的计算量更是不能忽略。考研数学同时不是不注重技巧,技巧肯定是要的,尤其是数学三,有技巧之后解题非常快,这次考研,我数学的时间做了一个半小时,剩下一个小时又把整张试卷做了一遍,提前了半小时交卷,相信其他考北京、上海的孩纸们基本也是这样。但是技巧这东西不能一味的花时间在这个上,否则忽略了基础就一定拿不到90+。

关于考研数学怎么复习是关键。

首先是教材的选择:出题的教材是:《高等数学》(同济6版)《线性代数》(同济5版)《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浙大四版)。其中高数部分在教材上好几年出现过原题:10年关于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的证明、11年关于扩展的积分中值定理的证明等等均来自于课后习题或者教材例题。

复习资料:考研数学资料不在多,在于精。在看完教材后按顺序使用:《高等数学18讲》(张宇)、《李永乐复习全书》、《李永乐660题》(今年直接命中数三选择填空)、《10年真题试卷》(试卷集,套题训练的)、《李永乐模拟400题》(上下两册,每册5套试卷)。这些辅导书足够让你上130+。

复习的进度安排:

4月份之前看教材,选择性的做课后习题。高数的上册必须重视!!因为每年的难点不会是计算,而是概念的理解。高数上册涵盖了微积分基本原理,尤其是

1、

2、

3、

4、5章,之后都是微积分的应用。例如2013年数学三考察了无穷区间中的罗尔定理,必须要把无穷大极限转化成一个确定的数值,就用到了极限描述语言(第一章),否则一个大题几乎是没分的,而高数第一章很多人以为就是算极限,那就错了。高数第一章是高数部分最难的,也是整一个考研数学最难的地方,需要掌握极限描述语言、极限的基本性质、无穷大小的定义、极限的基本运算(次之)、极限基本定理(介值和零点定理)、闭区间连续函数有界定理等等。每一个都可能是选择题和大题里的关键步骤。高数第一章的所有定理证明必须一一过关,对照教材答案反复操练,直到弄清原理,找到数学的感觉。得第一章者得考研数学。

三本教材看完后,《高数18讲》和线性代数、概率论的视频,三者同时进行。《高等数学18讲》被誉为是海天里考研数学的圣经,我在参加考研时,几乎90%以上的高数题在18讲中均有题型,尤其是泰勒公式的运用,今年张宇老师命中了原题,中值定理证明中开闭有别的证明法则的论述尤为精辟,每一个例题都要做下去,不会做就抄着做,弄懂,回头不会的题做第二遍,那本书挺薄的,做做挺快。线性代数和概率论我用的是海天的视频,跟着老师做笔记,很快就能拿下。

差不多5月开始就要进入复习全书的状态了,复习全书我只做了一遍,但是要精做,每一道题会做的直接过,不会做的,找原因,找考点,做批注,学会总结解题思路。我记得复习全是我一共做了4个月,而有些人1个月就能做完,所以复习效果可想而知。在做复习全书的同时配合做李永乐的660,660都是选择和填空,难度较大,很适合数三的童鞋,也一样要精做,弄懂每一个选项的出题思路。

9月份起开始练真题(当然也要配合复习全书看一看、知识点过一过,不过此时的重点已经不是复习数学了),我记得一开始做真题时因为真题相对比较简单,但成绩并不好,我大概每一个星期做1套左右,给自己限时3个小时,除了11年的141分,其他都在130左右徘徊。有些同学会问已经能考这么高了么?实际情况是只要你按照前面步骤踏踏实实,肯定可以。原因其实是在于计算能力不过关,因为考研数学评分标准里大题的一个小题一般是5分,而

答案的正确与否占到2-3分,在北京这种批卷相当严的考区中,答案错就全错。大概到10月底左右,数学的测试结果基本在135左右。

11月开始真题停,开始做李永乐400题(上),这套题难度相当大,当时我被打击的体无完肤,不仅对概念的理解需要相当深入,计算量非常大,同时一个题融进了3-4个考点,当然不是3个小时做的,而是每天做半套试卷左右。差不多上册练完的时候,再把错题做一遍,计算量大的做一遍。之后再做真题,有了质的提升,除了06年140-之外,其余都是140+,高的有147,150都出现过。

12月真题一般停了,然后开始做李永乐的400题(下),难度和上册差不多,也是一样的方法。差不多一个星期就做完了。然后回过去再过真题,这次做真题是要做有疑惑、做错的、思路和答案不相符合的。因为真题的出题思路每年都差不多,今年考完后很多同学在说13年的完全不按常规,实际上是基础不扎实,没有踏实的复习所有的知识点,形成不了知识体系而已。真题是个很好的工具,在自己不会的题上写思路、做批注。有些经典的题反复做。

接着就上考场了,其实考研数学三的正常完成时间是在2个小时-2个半小时,所以速度一定要放慢,肯定来得及,我有点心急,每次都做的太快,其实这是不可取的。数学

一、二要满打满算的来做,今年一个数一的136分(对数一来说很高)的考生就是满打满算做了3个小时。考试的时候轻松点就好,就是在杭州考天气不太好,太冷了,考前稍微运动一下,热身也很关键,否则进去人会跟冰块一样。

下面是给2014同学的几个关于考研数学的疑惑和误区:

1、要不要报班?

关于考研数学我认为没有必要报面授班,买视频就可以,提高效率。

2、报班后考研机构发的资料要不要看?

大致过一下就行,没必要多看,浪费时间,李永乐的复习全书和张宇老师的18讲上全都有,就算题目变,题型也是一样的,老师有明确说重点的再做一做就行。

3、复习全书是否要做2遍以上?

没必要,按上面精做就行,一遍通关。否则浪费时间。

4、教材不重要?

高数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五章非常重要,其它顺利过下来就行,我当初是线性代数和概率论随便过了一下。高数下册直接没看书,因为都是计算的,但是级数那边还是要做做题,建议级数把判敛和幂级数求和精做。一定要控制时间。

5、求极限用罗比达法则?

一般考研数学命题组出的试卷,求极限用罗比达都是错的,或者是求不出的,参照《高数18讲》第一讲,泰勒公式的求极限,可以让你口算大题极限。今年有原题命中,说明该书的确是圣经。

6、应用数学可以忽略?

绝对不可以,数学

一、二侧重物理应用(这个不太懂)、数学三侧重经济应用,一般数学三的经济应用参照高鸿业的《微观经济学》第五章成本论的课后习题就行,需要知道价格需求弹性、收入需求弹性、固定成本、可变成本、平均成本、边际成本、总成本、总收益、平均收益、边际收益、边际利润、平均利润、总利润、经济利润、会计利润、正常利润之间的相互关系。一般这种题目都是用拉格朗日数乘法做的,一般不需要提前判断函数的拟凹性,相对比较简单,是送分题,但是基本概念不知道就会乱来。填空题考察弹性较多,求解弹性的题要熟悉全微分的知识。偏一点的话会涉及差分方程,不过只要知道基本计算就可以。

7、数学不用背?

当然,靠理解为主,需要背的我说一下:求导公式、积分公式、微分方程的求解、差分方程的求解、基本函数的泰勒展开式、统计量及其性质,能背下来的就不要去推导,否则浪费时间。

8、重视高数,轻视线代和概率?

线代和概率重在计算,但是线性代数前后衔接慎密,秩这个概念可以联系正本书的知识点,所以线代中对秩的理解尤为重要,并且学线代的时候要会举一反三,一般性质都有很多条,一个定理的背后可能涉及行列式、向量组的秩、特征值、二次型等性质都是有可能的。概率重在计算,一般大题会出二维离散、二维连续、参数估计三种题型,每年基本不会变,但是计算量却年年增加。

9、考研数学哪些技巧?

求极限的泰勒公式运用、(不)定积分的计算方法(不过这个是靠练出来的,自然会有感觉,有奇偶变换、全局替换、三角换元、分部一类换元等等)。好像没了,我记得自己考试的时候只有泰勒公式这个勉强算作技巧吧,其它都是再基础不过的概念和计算了。

10、考研数学的时间是不是要花很多?

前期即6月份前,大量投入!6月后逐渐减少,9月后一般在上午,做真题的话就三个小时,不做的话1-2个小时就可以了。

考研复习讲求的是效率,没时间给你去做无用功,什么看几遍,做好几遍全都是没用的,一遍过关就行,古人有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可想而知多做几遍会牺牲其它科目的时间!最后祝2014年的童鞋们取得好成绩哈,复习好好加油!

第6篇:考研经验分享会总结

为充分调动学生考研积极性,让学生进一步坚定考研信心、明确目标方向,**学院**小教(本)1班于5月12日下午1点在**楼3437教室召开了考研经验分享会,16小教(本)1班的所有同学和班主任李用老师参加本次会议。会上,我院15级***等三位已考上研究生同学为大家分享了她的考研经验和见解。

大会伊始,李老师首先对三位学姐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他强调,同学们要充分认识到考研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考研信心,通过考研提升自己。随后,李老师发表动员讲话。会上,李老师主要从“就业VS考研、考研常识、考研准备”三大方面进行讲解。针对当今社会严峻的就业形势,她指出,学生要坚定考研,树立考研的决心,切忌跟风,一定要明确“为什么考研”。***等三位学姐还对近两年来我院报考人数、报考专业和学校等数据进行分析,让大家更为直观地了解考研的前景,也为学生提供了借鉴。会上,三位学姐还结合自身经历,给大家分享了宝贵的考研经验和方法,解答了考研中常见的困惑。除此之外,学姐们告诉大家,要做到16个字,即“做好计划,管好时间,一心一意,持之以恒”。

大会最后,三位学姐现场一一解答学生关于考研的疑惑,并送上祝福,祝愿同学们都能考研成功,实现自己的梦想。

此次考研经验分享会的成功召开,不仅使我班同学们对现在的考研形势和备考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激发了同学们考研的热情,坚定了部分还处在迷茫阶段的同学们的考研信心,使同学们更加明确了自己的考研目标。

上一篇:小学数学竞赛其它下一篇:教科版四下科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