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儿童特殊教育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美国《残疾人教育法》中的个别化计划研究

摘要:1975年,美国国会颁布了美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针对残疾儿童教育问题的联邦法律——《所有残疾儿童教育法》。这一里程碑式的法律彻底改变了美国残疾人教育的面貌。根据法律的实施情况及现实需要,国会先后对其进行了五次重新授权与修订,旨在为所有残疾儿童提供免费且合适的公立教育。为残疾儿童制定与实施个别化计划成为确保教育适切性的重要途径,是特殊教育的核心环节,也是《残疾人教育法》历次修订的重点关注内容。个别化计划是由个别化计划小组根据不同年龄阶段残疾儿童的不同需要,为其制定的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教育与服务计划。为0至2岁的残疾婴幼儿制定的个别化家庭服务计划,是为婴幼儿及其家庭提供早期干预服务的依据,其目的是提高家庭养育残疾婴幼儿的能力,减轻或消除婴幼儿的发育迟缓问题。为3至21岁的残疾儿童制定的个别化教育计划,强调通过为残疾儿童提供能满足其需求的教育与服务,帮助其参与普通教育课程并从中获益。为年满14岁的残疾青少年制定的个别化转衔计划,旨在帮助学生为中学毕业后的生活、学习与就业做好准备,以顺利地从学生生活过渡到成人生活。三种类型的个别化计划的制定程序基本相同,只是在服务对象和具体内容等方面存有差异。个别化计划的内容与实施流程呈现出以促进残疾儿童的持续发展为宗旨,以满足个别需要为目标,以坚持全面评估为基础,以遵循法定程序为保障,以促进多方合作为手段的特点。个别化计划串联起残疾儿童从出生到成年的各个发展阶段,是满足残疾儿童需要,提高特殊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个别化计划从提出到拓展再到不断完善的过程推动了美国特殊教育的发展,为处于改革与发展关键期的我国特殊教育提供了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与思考。

关键词:《残疾人教育法》;个别化教育计划;个别化家庭服务计划;个别化转衔计划

学科专业:比较教育学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问题提出

(二) 核心概念界定

1. 特殊教育

2. 特殊教育需要儿童

3. 《残疾人教育法》

4. 个别化计划

(三) 文献综述

1. 关于个别化教育计划的研究

2. 关于个别化家庭服务计划的研究

3. 关于个别化转衔计划的研究

4. 关于促进我国个别化计划发展的措施的研究

5. 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四) 研究设计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内容

3. 研究方法

(五) 研究意义

1. 理论意义

2. 实践意义

一、《残疾人教育法》的颁布与个别化计划的发展历程

(一) 《残疾人教育法》颁布的背景

1. 令人堪忧的残疾人教育状况

2. 20世纪50、60年代美国民权运动的推动

3. 残疾儿童家长团体的呼吁

4. 教育机会均等运动中两起诉讼案的影响

(二) 个别化计划的发展历程

1. 个别化教育计划——个别化计划的提出

2. 个别化家庭服务计划——个别化计划的拓展

3. 个别化转衔计划——个别化计划的完善

二、个别化教育计划

(一) 个别化教育计划的意义

1. 为提高特殊教育质量提供保障

2. 为衡量教师和学校的绩效责任提供标准

3. 为家校合作共育提供契机

(二) 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实施流程

1. 成立个别化教育计划小组

2. 举行个别化教育计划会议

3. 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

4. 按计划内容提供教育与服务

5. 审查与修订个别化教育计划

(三) 个别化教育计划面临的挑战

1. 计划成为无意义的书面文件

2. 相关人员参与度不够

3. 文书工作量大

三、个别化家庭服务计划

(一) 个别化家庭服务计划的意义

1. 为早期干预服务的实施提供依据

2. 提高家庭养育残疾婴幼儿的能力

3. 促进残疾婴幼儿获得更好的发展

(二) 个别化家庭服务计划的实施流程

1. 初步评估与资格确定

2. 深入评估婴幼儿及其家庭

3. 制定个别化家庭服务计划

4. 提供早期干预服务

5. 审查与修订个别化家庭服务计划

(三) 个别化家庭服务计划面临的挑战

1. 对计划性质的误解

2. 多元文化的冲击

3. 家庭参与的质量较低

四、个别化转衔计划

(一) 个别化转衔计划的意义

1. 帮助残疾学生为中学后的生活做好准备

2. 改善特殊教育与学生发展需求脱节的状况

3. 减轻残疾学生家庭与社会的负担

(二) 个别化转衔计划的实施流程

1. 成立个别化转衔计划小组

2. 进行转衔评估

3. 举行转衔会议

4. 制定个别化转衔计划

5. 实施与修订个别化转衔计划

(三) 个别化转衔计划面临的挑战

1. 转衔规划与教育的起始时间有待提前

2. 残疾学生的参与程度与参与能力有待提高

3. 社会与公众支持系统有待完善

五、个别化计划的主要特点及其启示

(一) 个别化计划的主要特点

1. 以促进持续发展为宗旨

2. 以满足个别需要为目标

3. 以坚持全面评估为基础

4. 以遵循法定程序为保障

5. 以促进多方合作为手段

(二) 对促进我国个别化计划发展的启示

1. 发挥专项立法的约束与保障作用

2. 建立完善的资格鉴定与评估机制

3. 鼓励整个家庭的全面参与

4. 提高残疾儿童的参与能力与积极性

5. 增强团队成员的专业素质与合作能力

参考文献

中文部分

英文部分

附录1 个别化教育计划样表

附录2 个别化家庭服务计划样表

致谢

上一篇:新时期学校德育管理论文提纲下一篇:信息技术影响公共行政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