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国乡残疾人工作汇报

2024-06-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安国乡残疾人工作汇报(精选9篇)

安国乡残疾人工作汇报 篇1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的正确领导下,在区残联的大力支持下,安国乡以“创新理念改进工作方式,以服务意识关爱残疾群体”为突破口,按照“固本强基、抓主破难、打造特色、创新发展”的工作思路,强化项目牵引、细化措施推进、优化助残环境,各项工作呈现良好发展态势。现将我乡残疾人扶助政策落实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基本情况:全乡辖20个行政村,88个村民小组3630户16222人,有残疾人402名,已领证的有258名,未办证的有144名。其中:肢体残疾人196名、言语残疾人 45名、视力残疾人38名、智力残疾人41名、精神残疾22名、听力残疾47名、多重残疾 13名。乡村两级共有21名残疾人专职委员。

乡残疾人联合会工作简介 篇2

**乡位于**东部,距县城10公里,辖14个行政村,78个村民小组4006户19607人,有残疾人1310户1380人,占全乡总人口的7.03%。其中视力残疾138人,肢体残疾683人,听力残疾110人,言语残疾83人,智力残疾276人,精神残疾56人,多重残疾34人。近年来,乡残联工作在县残联的重视、支持和指导下,狠抓残疾人组织体系建设和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热心为残疾人服务,使残疾人的基本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残疾人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按照《甘肃省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内容,紧紧围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不断理清工作思路,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水平,有力地落实了扶残助残的各项工作措施,促进了全乡残疾人工作的又好又快发展。今年7月改选乡残联以来,经过不懈努力工作,我乡残联现已经实现了“八个有”:有在编的专职理事长、有残联专职委员、有办公场所、有牌子、有规章制度、有工作经费、有目标任务、有残疾人数据列表上墙。全乡14个村都成立了残疾人协会,并基本实现“六个有”:有一位优秀的残疾人工作专职委员、有一个规范的协会标志牌、有一个固定的活动场所、有一套健全的工作档案、有一套完善的工作制度、有一个准确的残疾人基本状况数据图表。通过加强残疾人组织建设,有效推进残联工作全面开展。

乡党委、政府想残疾人之所想,急残疾人之所急,着眼于解决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营造残疾人平等参与的社会环境。通过开展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扶贫、维权等工作,努力为残疾人办实事、求实效。

近年来,共为6名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复明手术治疗,10名精神病患者免费服药,2名精神病重症患者住院治疗得到医疗救助,9名低听力儿童配备助听器,7名下肢严重残疾者赠送轮椅,为14户32人每人每月发放300元残疾人临时救济金,帮助13户残疾人灾后重建,为6名残疾人实施危房改造。每年,各级领导慰问贫困残疾人49人,贫困残疾人党员14人。救助9名残疾学生或残疾人子女就学;在县残联的组织下,对全乡残疾人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共计856人次。乡残联推荐我乡5名残疾人到各类企业就业;1名残疾人熟练掌握农机具修理技术,积极协调工商部门为这名残疾人开办了农机修理店,为全乡残疾人自主创业树立了典型。将符合低保条件的95户困难残疾人列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3户残疾人家庭享受到了农村大病医疗救助。通过认真摸底调查,结合今年的低保扩面工作,又有6户残疾人家庭享受了农村低保。使残疾人的温饱得到保障,做到“应保尽保”。全面落实了有关残疾人方面的优惠政策;协助县残联深入我乡进行实地执法调研活动,各类法律服务机构和各级法律援助中心积极为残疾人提供优先、优惠的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及时解决残疾人土地纠纷、邻里纠纷、民间借贷等15件,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安国乡残疾人工作汇报 篇3

为叶村乡残疾人事业不断进步作出新贡献 ——在叶村乡残疾人联合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叶昌明

(2012年8月 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我受叶村乡残疾人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主席团委托,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五年来,叶村乡残联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残联的精心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扎实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残疾人事业有了较快的发展。

一、加强自身建设,残疾人工作者队素质伍日益提升。五年来,乡残联大力加强组织、制度和干部队伍建设,极力提升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一是积极推进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根据叶村乡实际,逐步完善了乡、村两级残疾人协会规范化建设标准,实现了基层残疾人组织更 健全、制度更完善、档案更全面、阵地更宽敞、活动更正常、效果更实在的要求。

二是极力提升残疾人工作者的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在积极选送残联干部和残协骨干参加各类培训班学习的同时,精心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残疾人工作者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三是大力加强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各项为残疾人服务和残疾人开展活动的各项规章制度,通过每月接待等方式,进一步了解残疾人面临的实际困难,拉近了残联组织与残疾人之间的距离,加深了相互间的感情,同时,也提高了残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际工作效果,真正做到工作重心不移,乡村两级共同参与残疾人事业,从而为全面提高残疾人事业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二、外扶内植并举,残疾人参与社会日益广泛。

目前我乡共有持证残疾人141人,占全乡人口的2%,其中男性90人,女性51人,残疾人类别包括视力残疾13人,听力残疾18人,言语残疾1人,智力残疾15人,肢体残疾79人,精神残疾5人,多重残疾人10人。残疾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工作,五年来,残疾人参与社会的意识进一步增强,参与社会的能力不断提高。为进一步推进残疾人就业工作,摸清我乡就业年龄段残疾人的就业和职业培训等基本情况,更好地为残疾人参与社会提供服务,乡残联于今年3月份开展残疾人基本状况与需求实名登记工作,对包括家庭情况、就业需求等状况进行了地毯式的调查,为今后残疾人开展各类培训,搭建就业平台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多方努力,到目前为止,我乡实现就业67人,占就业年龄段残疾人总人数59%。

同时,鼓励残疾人自主创业,每年为有意愿经营超市的人员提供超市经营培训,大大提升了他们的经营能力和技巧,目前全乡在外创业人数超过20人,主要集中在杭州等地经营超市,每年经营效益十分可观。除了超市培训,每年都免费提供举办包括家政服务、面点师培训等服务,进一步提升了残疾人素质能力,拓宽了的就业与创业道路。另一方面,大力支持在家残疾人发展农村种植业,以“天荟天放”香榧基地发展为机遇,鼓励残疾人发展香榧产业,目前岱头、南岱村残疾人共发展香榧种植面积80余亩,斗米岙等村发展吊瓜种植面积10余亩,进一步改善了山区残疾人的生活条件。同时,积极支持平原村残疾人发展高效益的经济作物,河头等村残疾人已经发展香菇、大棚蔬菜、春玉米种植面积等80多亩,经济效益显著。

三、帮扶与救助结合,扶残助残的社会环境得到改善。残疾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相对来说贫困程度较高,五年来,乡党委、政府一贯重视残疾人的扶贫帮困工作,明确要求把残疾人的扶贫帮困工作列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我们在开展扶贫救济的工作时,首先把残疾人放在首位考虑,我们向县残联、县民政局争取,一方面尽可能使低收入贫困残疾户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线。到目前为止,我乡有63户残疾人家庭被列为低保,占总低保户数的27%。享受居家安养工程8人,同时,为解决一部分重度残疾、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人生活问题,我乡与县残疾人阳光庇护中心联系,1人已经被送到庇护中心享受照顾。另一方面,为改善残疾人住房条件,通过近三年的努力,我乡为14户残疾人提供住房救助,救助资金达8.1万元,今年我乡将为全乡残疾人安排住房救助8户,救助资金5.5万元。

发动全社会力量,大力开展扶残助残,动员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党员干部与50户特困残疾人家庭结成帮扶对子,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帮助残疾人树信心,立志气,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大力宣传残疾人事业,报道各界开展助残帮困活动及扶残助残的先进事迹,多形式宣传扶残助残的新风尚,营造了浓厚的助残氛围。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维权与扶残的紧密结合,大力倡导全社会扶残助残的良好风尚。切实加强信访维权,建立健全信访工作制度,落实专人负责残疾人信访工作,累计接待残疾人来访100多人次,及时帮助解决残疾人反映的各类问题,杜绝了残疾人集中上访和越级上访。

回顾我乡残疾人事业五年来的发展历程,我们深深体会到,要做好残疾人工作,必须要坚持以下几点:

一是必须紧紧依靠党委、政府的主导作用; 二是必须依靠有关部门的指导帮助; 三是必须实行社会化管理方式; 四是必须强化残联自身功能; 五是必须发挥残疾人的主体作用。

各位代表、同志们,五年来我乡残疾人事业取得的成就,饱含着党委、政府的关怀与重视,饱含着县残联和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也 饱含着全乡广大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在此,请允许我代表叶村乡残疾人联合会,向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残疾人工作者、广大残疾人及其亲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乡残疾人事业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残疾人事业从总体上看还明显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残疾人的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贫困残疾人、重度残疾人的救助机制不完善,相当一部分残疾人生活还是相当贫困,全社会关心帮助残疾人事业的氛围尚未形成等等,这一切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

今后五年工作目标和任务

今后五年是我乡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五年,也是残疾人事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的五年,我乡残联必须理清思路创造性的开展富有成效的工作。今后五年工作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乡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坚持发展是做好残疾人事业的第一要务,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扎实工作,大力推进残疾人脱贫致富奔小康进程,努力开创残疾人事业工作的新局面。

一、广泛动员,营造残疾人事业发展新环境。

增加政府扶贫资金的投入,进一步落实扶贫救助措施,扩大救助的覆盖面和救助力度,有效落实低保、“居家安养”、就学等扶贫措施,逐步完善残疾人参加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机制,真正做到扶 到实处,救在急处,帮出实效。继续开展残疾人康复医疗、就业安置等工作。深入开展爱心助残活动,动员、鼓励和吸引社会力量关心、支持和参与残疾人工作。激励残疾人挖掘自身潜能,积极参与社会生活。

同时,全方位地做好宣传工作,弘扬扶残助残的良好风尚,进一步营造我乡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舆论氛围。根据残疾人的特点,组织广大残疾人开展各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体育活动,今年9月份我乡将举办首届农民运动会,届时将会针对残疾人群体设立比赛项目,从而进一步活跃广大残疾人的文体生活,提高残疾人的文体生活水平和参与意识,努力创造政府主导、社会主力、残疾人主体的三方共同努力、协调一致的残疾人事业发展新格局,使残疾人的生活状况有较大改善,逐步缩小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

二、多管齐下,探索残疾人康复新办法。

以十八大召开为东风,以“人人享有康复服务”为目标,努力按照白内障康复、肢体康复、听力康复无障碍的要求,整合社会康复资源,扩大服务面,提升服务质量,增强服务效果。进一步完善残疾人康复站,扩大残疾人康复工作的覆盖面,提高康复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帮助残疾人获得功能恢复或补偿,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加大康复业务培训力度,提高康复人员的服务水平。加强残疾人康复站的服务能力,开展残疾人个性化、人性化的上门康复服务。普及残疾预防知识,落实预防措施,尽最大努力预防、减少残疾的发生。进一步做好聋儿语训和脑瘫弱智儿童的抢救性康复工作,重视做好残疾儿童康复后随班就读工作。帮助贫困残疾学生入学并完成义务阶段 教育,确保残疾学生获得均等的教育机会。进一步加强农村残疾人住房救助工作,提高残疾人救助比例,努力改善残疾人居住环境。

三、拓宽渠道,帮助残疾人创造新生活。

千方百计促进残疾人就业,帮助残疾人从事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继续采取集中安置与自谋职业相结合的方针,采取优惠政策和扶持保护措施,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使残疾人劳动就业逐步普及、稳定、合理。支持、鼓励企业安置残疾人就业,维护和保障残疾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采取有效的扶持措施,提供更多的职业技能培训机会,帮助残疾人走个体从业之路。有效落实低保、“居家安养”、就学补助等扶贫措施,真正做到扶到实处,救在急处,帮出实效。

四、强化管理,务求为残疾人服务再上新台阶。

要适应新的形势,强化管理,不断提高决策水平,增强工作活力,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发挥代表、服务、管理职能。进一步重视残疾人各专门协会的建设,建立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充满活力的残疾人工作组织网络,努力使残疾人在残疾人组织中更加活跃,残疾人组织在基层更加活跃,残疾人和残疾人组织在社会上更加活跃。围绕和谐社会和小康社会建设目标,把残疾人工作和党委、政府的全局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融入其中,认真做好各项工作

残疾人扶贫基地工作汇报 篇4

一、扶贫基地的建设情况

2009年10月成立了土地股份合作社,入社残疾人家庭57户,依托土地流转、有机米专业合作社为帮扶载体,加快推进了残疾人的脱贫致富工程。到目前已流转土地1860亩,(其中残疾家庭342亩)组建了自主经营型的土地股份合作社。注册了“黄金村”商标,生产的有机软米被国家有机认证中心认证为“有机食品”。产品先后参加了江苏省、常州市优质农产品和中国北京、深圳国际礼品展销会。先后被评为常州市名优农产品、江苏省名优农产品、海峡两岸重点推荐产品。产品销往全国六省两市,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900万元,利润180万元,成员每股收益达1200元。

二、建立结对帮扶机制

全村党员、干部,特别是村两委成员作为帮扶责任人,建立帮扶制度、帮扶措施。农村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等方面对残疾人给予信息支持和优先照顾。解决了残疾人生活保障 问题,现在残疾人都参加了农民医疗、养老保险,实现了病有所报、老有所养。为残疾家庭子女提供助学协调、奖学金机制,培训或推荐就业。村委会组织开展“一帮一扶残”扶贫活动,为残疾人筹资金、选项目、带技术、谋出路,坚持做到“三心”党员干部有信心、村民骨干有真心、残疾家庭有信心,激发残疾人自救发展的热情。

三、扶贫基地工作计划

人力资源是推进残疾人脱贫致富的关键因素。因此,加大残疾人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力度,着力提升残疾人脱贫技能和致富素质,是提高残疾人经济收入的重要举措,做到每年两次邀请农服、畜禽、科技人员来村授课、指导。依托产业发展带动和我村有机农业产业发展实际与残疾人需求相结合,因户制宜、因人制宜的制定扶贫措施,开展畜禽养殖实用技术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和技术服务保障,计划在2012年内达到每个残疾家庭拥有1个增收项目、一名工资收入。到2011年末全村残疾家庭通过土地流转、就业、创业。实现了残疾家庭人均收入8700元。

四、扶贫基地的发展

残疾人联合会工作汇报 篇5

惠民县残疾人联合会亮点工作汇报

县残联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残联的精心指导和相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以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为中心,以民生事项为重点,着力解决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困难和问题,创新工作模式,打造工作亮点,各项涉及的民生工作有序开展,全县残疾人事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2021亮点工作完情况

(一)“如康家园”残疾人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情况。

2021年我县承担3家“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建设任务,全部按照《山东省“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和《滨州市“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建设。

目前已完成3家“如康家园”建设工作。孙武街道“如康家园”主要依托怡心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打造,初步具备日间照料、辅助性就业、社区康复等功能,现有残疾人12人,已正常运转,通过编织中国结、插花实现就业增收;李庄镇“如康家园”主要依托镇养老院建设,场所、康复器材、工作人员已到位,已经具备日间照料、社区康复、交流互助、辅助性就业等功能,现有残疾人10余人。第3家“如康家园”依托惠民仲安精神专科医院打造,专门针对智力和精神残疾人打造,现有残疾人30余人。

县残联计划把“如康家园”打造成残疾人综合服务平台,以此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更多残疾人辅助性居家就业,为残疾人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二)残疾儿童康复“康教托”融合救助

1、健全工作机制情况

一是将残疾儿童救助工作纳入了政府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二是与医保局等部门建立了部门合作机制,在救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沟通,共同协商;三是明确了基本康复目录和补助标准,不定期对残疾儿童康复机构进行抽查。

2、康复救助实施情况

一是建立了儿童残疾筛查诊断工作机制,接受康复训练需要持有相关诊断证明,实施疑似残疾儿童实名制动态管理,定期对相关名单进行更新,与各康复机构、卫健局、医保局等定期交换数据实现信息共享;二是康复救助申请审核工作由残联康复部主任李风杰负责,材料齐全的实现当场审核办理,对于在异地进行康复的,只要康复机构具有相关康复资质,同时儿童符合相关条件,都及时予以办理;三是积极对标学习,依托县人民医院儿童康复中心,推广残疾儿童康教融合服务模式,同时与县人民医院康复中心进行合作不定期开展人员康复培训;四是机构规范运行管理。2021年按照《山东省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评估标准》(鲁残联发(2020)29号)对县人民医院儿童康复中心进行评估认定;定点机构具备符合规定的消防资质。

3、强化工作保障情况

一是将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足额发放残疾儿童康复救助资金;二是联合医保局按规定统筹医疗保险、康复救助资金,切实减轻个人负担;三是健全多渠道筹资机制,通过网络捐款等方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康复救助有关情况。

4、绩效目标管理情况

0-17岁残疾儿童救助项目,2021年有在训残疾儿童100余人,按照肢体、言语等进行分类康复训练,康复救助满意度在98%以上。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进一步重视残疾人事业,依法规范和推进残疾人权益保障工作。

一是切实把残疾人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把残疾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稳定的残疾人事业经费保障机制。二是强化残疾人事业的宣传,将残疾人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纳入普法计划,增强全社会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的法制观念。三是进一步完善残疾人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联系顺畅,协调有力,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四是加强残联组织建设,特别是要做好残疾人干部的选拔培养和使用工作,加强残疾人专职、专业和志愿者队伍建设。

(二)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加大残疾人社会保障力度。

一是确保残疾人加入社会保险。完善和落实残疾人社会保险政策,落实政府补贴政策,帮助贫困残疾人个体户、个体就业残疾人和其他残疾居民参加基本医疗和养老保险。把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其它救助构筑成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的坚实基础。二是把社会救助尤其是残疾人专项社会救助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残疾人社会保障建设的重点。要在确保城乡困难残疾人普遍纳入社会救助基本制度的基础上,继续巩固和扩大残疾人专项政策措施,不断扩大救助范围,提高保障标准和救助水平,使贫困残疾人,尤其是重度残疾、一户多残、老残一体等特殊困难家庭基本生活、医疗康复等基本需求得到稳定保障。

(三)进一步重视残疾人康复工作,有效推进残疾人康复保障工作。

一是有计划、分批次对康复机构及部分镇(街道)卫生院医务人员进行康复专业技能培训,缓解康复人员短缺。二是广泛征求意见,联合财政、卫健、医保等部门出台更有利于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政策。如残疾儿童除去每年康复训练补贴外,出台陪护费等其它费用补贴政策,以提高残疾儿童在康复机构康复训练的比例。

(四)完善“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政策扶持。

一是加大对“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的资金支持;二是完善各项政策制度文件,保障“如康家园”在运营等各方面都有文件可依。

惠民县残疾人联合会

全县残疾人工作情况简要汇报 篇6

(2014年4月)

全县共有残疾人口4.11万人,占总人口的7.61%,其中城镇残疾人3623人,占全县残疾人总数的8.77%;农村残疾人3.77万人,占全县残疾人总数的91.23%。2009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省、市残联的指导下,我县残疾人康复、扶贫、教育就业、信访维权、信息化建设、基层组织建设等都取得了新的成绩,连续四年被市政府残工委综合考核为“一等奖”。下面我就有关情况简要汇报如下,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得到了全面加强,为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至目前,全县18个乡镇均有残联理事长、专职委员,18名乡镇专职委员和6名社区残协专职委员全部纳入了政府公益性岗位,办理了养老保险等手续,323个行政村全部配齐了残协专职委员,落实了每人每年1200元的工作补贴。在实行实名制管理的同时,也强化了对社区(村)残协专职委员的培训工作,四年共培训专职委员1200多人次,培训县乡残联干部190多人次;在县残联增设肢体残疾人协会办公室1个,共核发二代残疾人证15300本;助残志愿者工作网络初步形成,在县残联建立助残志愿者联络总站1个、助残志愿者联络站1个、18个乡镇建立助残志愿者联络站19个、在村级建立助残志愿者联络点323个,登 记注册助残志愿者3000多人。

二、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有效推进。四年来,我县共为11343人(次)乡贫困残疾人代缴医疗保险参保金65.5万元,使残疾人参加医疗保险的参保率达到了97%以上;为4651人(次)贫困残疾人代缴养老保险参保金46.51万元,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残疾人参保率达到98%以上;城乡重度贫困残疾人低保金在当地标准基础上提高20%发放的覆盖率达到了100%,目前全县有3780名符合条件的城乡残疾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926名残疾人享受五保供养待遇;城乡残疾人医保住院报销比例提高15%的覆盖率达到了100%;共资助残疾人子女及贫困残疾学生65名。

三、残疾人扶贫、就业工作取得新的成绩。

四年共完成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580户,改善了近600名农村贫困残疾人的居住条件;为1714名重度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109.2万元(其中县级配套40.8万元);结合“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7000多名贫困残疾人得到了社会帮扶,四年内共有6000名残疾人脱贫;在组织输送40余名残疾人参加省上举办的专业技术培训班的同时,积极采取集中培训的形式,四年共完成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4300人次,有1100多名城乡残疾人实现就业;以残疾人就业服务所为主的就业服务机构建设实现了规范化,重点开展了残疾人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就业、失业、盲人按摩等信息的录入统计、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等工作,在残疾人就业和职业培训信息管理系统录入信息6000人,四年共 收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450多万元;残疾人扶贫基地积极地带动了残疾人创业和就业,目前全县共有残疾人扶贫基地5个,共带动残疾人创业(就业)130多人。

四、残疾人康复工作进展顺利。

一是狠抓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项目。四年来,全县共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1372例。二是完成盲人定向行走训练140多名;三是完成听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8名、培训听力残疾儿童家长8名、完成智力残疾儿童社区康复70多名、190多名肢体残疾人参加了社区康复训练;四是四年内共有400名贫困精神病患者得到免费服药治疗、27名重度精神病患者免费住院治疗、有29名稳定期患者参与了社区家庭康复训练;五是共为肢体残疾人免费发放轮椅1142辆、拐杖480副、手杖340支;六是通过实施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完成人工耳蜗装配10名、在对聋儿、肢体残疾儿童进行筛查的基础上,为12名0-6周岁残疾儿童佩戴助听器14只、通过“七彩梦行动计划”项目,配发辅助器具41件、依托国家彩票公益金项目的实施,为6名残疾人装配了踝足矫形器;为100多名低视力残疾人配用了助视器,并培训视力残疾儿童家长100名、为11名听力残疾人配发总价值达30.8万元的助听器。七是为80名肢体残疾人装配了假肢;八是完成在职康复工作者培训12人(次)、培训社区康复协调员110多人(次)。

五、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打算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清醒地认识到我县残疾人工作存 在以下几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由于我县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较差,残疾人事业基础还比较薄弱,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比还相对滞后;二是残疾人应享有的各项权益还未充分落实,总体生活状况仍低于社会平均水平,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障碍;三是残疾人在康复、教育、就业等方面存在许多困难;四是残疾人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政策措施还不够完善;五是县残联工作人员少,平均年龄偏大,服务残疾人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乡镇与乡镇之间残疾人事业发展不平衡。

县残疾人联合会工作汇报材料 篇7

尊敬的市督查组的各位领导:

大家上午好!根据文件要求,由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就我县残联工作做一个情况汇报。

一、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及市委文件精神的情况近年来,我县在市委市政府和市残联的精心指导下,结合我县残联工作实际,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国残联等16个部门《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推进《**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决定》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的贯彻实施,推动我县残疾人事业加快发展,县委县政府出台了《中共**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文件对于落实残疾人的基本社会保障、建立健全残疾人社会服务体系非常明确地提出了目标和要求,对于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点项目有了进一步推动。目前,我县残疾人事业发展正在朝着一个不断巩固、不断完善、不断探索的健康方向发展。

二、残疾人服务体系和保障体系落实情况

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必须抓住重点,找准切入口,才能更好地推进残疾人事业的全面发展。近年来,我们始终把“人人享有康复服务” 的目标作为重点,不断完善残疾人两个服务体系,增强服务能力。据统计,三年来我县为白内障患者免费手术1268例,免费安装假肢52例,免费安装助听器40例,免费发放残疾人用品用具315件套,11名0-6岁的残疾儿童得到了免费抢救康复治疗。资助残疾人学生残疾人子女入学67人,资助危房改造48户,扶持15个有一技之长的残疾人创业,种养21人,救助特殊困难残疾人413人次。县政府出资为737名一、二级重度残疾人购买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67名精神患者得到了救助,今年全县4996名残疾人纳入低保。

我们的具体做法:一是广泛动员、充分开发和利用社会资源。三年来,我们通过社会各界热心于残疾人事业工作的人士筹集60多万元。赠送残疾人用品用具108件套。依法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362万元。将这资源更好地帮助和服务我县残疾人的生活和康复使残疾人共享改革开放成果。二是积极探索残疾人事业发展新模式。目前,我县共有两个康复工疗站和一个康复农疗站,共有37名残疾人参与其中。实践证明,一些轻度残疾人通过手工劳动,身体得到明显的康复效果。更主要的是体现残疾人和正常人一样的人生尊严,从需要家人抚养到能自食其力参与社会活动。三是注重宣传,营造残疾人事业发展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五个一工程”建设情况和特殊教育建设情况 为加强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和

水平,有效整合各方面资源,统筹发展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扶贫及托养等多项服务,不断扩大残疾人服务覆盖面。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五个一工程”建设,今年,我县已完成了**镇两个工疗康复中心、**镇一个农疗康复中心和**镇一个残疾人扶贫培训示范基地。培训基地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了13户残疾人家庭参与种养。同时我县康复中心大楼已完成了规划、设计、立项、预算审核等相关工作,预计投资960万元。大楼计划九月动工,明年九月可交付使用。康复中心大楼的建成,将会成为我县学龄前残疾儿童教育和残疾人康复创造更好、更有利的环境。

另外,去年来,我县投资100多万元,对**镇**小学校舍进行维修改造,特殊学校从**镇得以顺利搬迁。特殊学校现有残疾学生45人,特殊教师6人。

四、地方政府经费配套及福彩公益基金使用情况

我县每年将残疾人事业发展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去今两年,每年18万。福彩公益金按20%提取用于残疾人事业,我们对这些资金严格管理、严格使用,将每一份钱都用在残疾人康复、就业、救助等残疾人事业上。

五、基层组织建设及班子配套情况

目前,我县残联有专职工作人员24人,1名理事长及2名副理事长,内设办公室(3人),综合股(2人),就业服务所(10人),学龄前启智学校(6人)。

21个乡镇成立了残疾人联合会,有专职或兼职理事长1名、专职委员1名。村级在**镇搞了试点,成立了残疾人协会(3个村),计划年底前在20%的行政村成立残疾人协会,设立专职协调员1名。

六、当前存在的问题与及下一步措施

天水市残疾人体育工作情况汇报 篇8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对《残疾人保障法》和《甘肃省残疾人保障条例》贯彻实施情况开展检查,是今年省、市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要工作。按照要求我们认真开展了检查,查找、剖析了残疾人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现将我市残疾人体育工作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天水市体育局内设机构为:办公室、群体科、竞训科、体育经济科、体总秘书处。下属一所县级事业建制的天水市体育运动学校和两个科级事业建制的单位,天水市体育中心、天水市体育俱乐部。现有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12所、市级10所、县级53所,全市共有体育教练员98人,裁判员2180人,社会体育指导员1659人。全市共有体育场地2831个,其中标准体育场地2052个,非准体育场地779个。全市体育场地面积为254.68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0.6平方米。

截止2011年10月底,全市体育人口达106万余人。

二、工作情况

1、贯彻落实《残疾人保障法》和《甘肃省残疾人保障条例》。一是统一思想,加强组织领导。《残疾人保障法》和《甘肃省残疾人保障条例》颁布后,我们及时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及重要意义。通过全面系统的学习,使全体干部职工提高了认识,明确了责任,强化了工作。二是广泛宣传,营造社会氛围。我们在天水新闻频道、天水在线网络播报600栏目、天水日报、天水晚报开辟了《残疾人保障法》和《甘肃省残疾人保障条例》宣传专栏,并利用重大残疾人体育活动向广大市民发放宣传资料,制作宣传条幅,全方位、多角度地向广大人民群众《残疾人保障法》和《甘肃省残疾人保障条例》的意义。三是丰富活动,提高公民素质。我们围绕《残疾人保障法》和《甘肃省残疾人保障条例》,以全民健身活动为重点,积极组织,分类指导,使我市的群众性体育和残疾人体育活动日益活跃,丰富多彩。

2、残疾人体育工作成绩优异。天水市体育中心是天水市体育局所属大型全民健身活动中心,由于其独特的自然和气候环境是亚高原体育训练最理想的地区,在2005年8月体育中心被中残联命名为国家残疾人体育训练基地。

近年来,我市残疾人体育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关怀下,在社会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下,蓬勃发展。目前,已经为全国、全省输送了大批优秀残疾人运动员,并在参加国际国内比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同时我市先后成功承办了甘肃省第四届残疾人运动会、甘肃省第一、第二届青少年残疾人田径、射击锦标赛和多批多项次残疾人单项选拔赛。举办了全国坐式排球锦标赛、全国女子坐式排球争霸赛、全国特奥自行车比赛,同时,还承担国家田径队和自行车队参赛亚运会和世特会的集训,并多次承担省、市残疾人单项集训任务,培训运动员骨干1000多人次。

近年来取得的成绩主要有:女子坐式排球队的杨艳玲、刘丽娟参加了2008年在北京举办的残奥会,荣获金牌;田径运动员安军林在法国举办的世界残疾人田径锦标赛中获得800米银牌,1500米铜牌;以我市残疾人运动员为主体组建的甘肃省男子坐式排球队,在全国第五届残运会上取得了第四名的好成绩,连续三届全国残疾人锦标赛上,取得了一个第三名、两个第五名的成绩;2011年第八届全国残运会我省代表团共获10金5银。我市体校7名运动员参加此次比赛,夺得7金1银,2人三破世界纪录,1人破一项全国纪录,其中3名运动员将代表国家参加伦敦残奥会。是天水体育历史性的成绩,在省内引起强烈反响。

3、对残疾运动员的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一是保证住行方便,每次在接待残疾人运动员训练比赛之前,我们提前介入,检查各项保障工作,做到心中有数,提前到位。对各项工作职责到人,万无一失,保证运动员有一个舒适的环境。每个房间、通道、各种用具按残疾人的需求检查落实,清除路障。方便运动员的出入畅通,并严格要求工作人员多照顾,加强责任心。二是做好饮食保障。随时征求运动员和教练员对伙食的意见,并随时根据运动员的要求调整饭菜花样,在保证饭菜卫生质量的前提下,做出了一些运动员喜好可口的饭菜,使他们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训练和比赛中。三是场地器材保障。残疾人集训和比赛对场地的要求较高,每次比赛和训练时,我们都要组织人员对场地进行特殊改造,对器材重新进行维修、更新,使他们方便进出。在球类项目集中训练时,我们在场地四周装上遮挡网,但球还是乱飞,训练无法正常进行,于是我们派出工作人员为他们捡球,这样缩短了运动员往返捡球的时间,提高了训练密度,增加了训练强度,为运动员的训练提供了良好的后勤场地保证。四是做好训练经费保障。我们是欠发达地区,财力困难,投入体育事业的经费有限,残疾运动员的训练、比赛的经费紧缺。为了解决训练经费的缺口,在每次集训和比赛时,我们都要周密计划,精打细算,节省开支,把有限的财力集中保障重点,做到拾遗补缺,让残疾人运动员安下心来投入到训练和比赛

中去,早出成绩,争创好名次,为残疾人的体育事业增添光彩。

三、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们对残疾人的体育事业,做了很多具体工作,并且完善了一批供残疾人进行体育活动的场馆设施,但还存在着许多突出问题:

一是体制不顺。目前从事体育工作行业管理人员职数严重减少,个别县(区)仅有3-5人,面对几十万人的县(区),抓体育工作力量有限,抓残疾人体育工作少之又少,因此,工作难以全面落实。

二是机制不活。我市残疾人体育管理人才数量紧缺,结构不够合理,基层残疾人体育管理人员数量严重不足,现有社会体育指导员和高水平裁判员人才数量与实现体育事业全面发展目标的要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三是经费不足。残疾人体育事业经费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市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我市属经济欠发达地区,五县一区均为国扶县,每年财政对残疾人体育事业经费的投入很少,使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举步维艰。

四是残疾人体育基础设施薄弱。我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0.6平方米,比全国的平均水平1.1平方米低了近一半。在城市、农村学校可供进行体育活动的场地设施远远满足不了人们实际需要,可供残疾人体育锻炼,活动的场地更少。

四、今后的工作任务

“十二五”期间,天水市体育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全民健身条例》、《残疾人保障法》和《甘肃省残疾人保障条例》,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群众体育工作的意见》,紧紧抓住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关中—天水经济区” 发展战略历史机遇,紧扣“一个主题”(增强人民体质),建设“两个基地”(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训练基地、全国残疾人训练基地),突出“三个重点”(青少年体育以学校为重点,城市体育以厂矿、社区为重点,农村体育以村镇为重点),实施“四个一工程”(一市一馆、一县区一中心、一乡镇一站、一村一场地),实现“五个发展”(群众体育全面发展,竞技体育择优发展,场馆建设重点发展,科教兴体创新发展,体育产业加速发展),全面提升体育综合实力和水平,实现天水体育与关中各城市之间的有效对接,促进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科学发展。

“十二五”期间,我市体育事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初步形成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达到全市人口总数32%以上,成年人体质合格率达到93%,学生达标率达到96%。全市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达到3000人以上,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群众体育普及程度显著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全面提升,残疾人体育长足发展,体育设施建设跨越式发展,体育产业实力明显增强,体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今后我们将更进一步地加强和重视残疾人的各项体育

工作,统一安排,统一规划,检查落实,工作更加到位,为残疾人体育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安国乡残疾人工作汇报 篇9

基层残疾人组织规范化建设工作情况汇报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市残联的指导和关心下,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 残疾人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省、市 有关进一步加强基层残疾人组织规范化建设的精神,采取积极有效措施,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以区残联为主导、乡镇(街道)残联为骨干、村(社区)残疾人协会为基础的三级残疾人组织网络,有效推进子基层残疾人组织规范化建设。现将我区基层残疾人组织规范化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一)高度重视,把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摆上重要议程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残疾人组织规范化建设意见的通知》 下发后,我区高度重视,把基层残疾人组织 规范化 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成立了区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并下发了 《**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残疾人组织规范化建设意见的通知》、。。等有关指导性文件。二是明确任务目标。年初,我区组织区残工委、各乡(镇)、街道分管领导、残联理事长等人员召开专题工作会议,学习国务院 《》 和 市《》文件精神,专题 部署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的任务,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三是落实工作责任。

上一篇:浅析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回报下一篇:在战疫中成长500字精选满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