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儿童少年工作总结(推荐10篇)
宾川县教育局成职教办:
根据宾教通【2013】165号文件要求,钟英乡中心校要求各校认真贯彻落实文件精神,以学校辖区为单位对0-6周岁、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情况进行认真排查摸底。经排查:
一、我乡0-6岁残疾儿童为0人;
二、正接受义务教育残疾儿童 7 名
1、罗凤兵,男,彝族,1999年1月出生,钟英乡西山完小六年级学生。家住钟英乡西山麦坪朗。残疾情况为:肢体残疾,右手骨折。
2、杨金勇、男,彝族,2001年11月出生,钟英乡西山完小六年级学生。家住钟英乡西山木拖罗。残疾情况为:聋哑。
3、刘贵鲜,女,彝族,1998年12月出生,钟英乡西山完小五年级学生。家住钟英乡西山麦坪朗。残疾情况为:脑瘫,小儿麻痹。
4、杨庭,男,汉族,2002年09月出生,钟英乡皮厂完小五年级学生。家住钟英乡皮厂鸡佐。残疾情况为:肢体残疾,右脚无脚趾。
5、腊美珍,女,傈僳族,1999年06月出生,钟英乡唐古地完小三年级学生。家住钟英乡唐古地村委会马鹿塘。残疾情况为:眼睛视力弱,看不见。
6、王焕友,男,汉族,1998年6月出生,钟英乡钟英初级中学九年级学生。家住宾川县钟英乡钟英村。残疾情况:脑瘫智障
7、杨金波,男,汉族,1999年12月出生。钟英乡钟英初级中学八年级学生。家住宾川县钟英乡皮厂村委会皮厂村49号。残疾情况为:左脚小儿麻痹
三、未接受义务教育残疾儿童1名
赵津,女,汉族。1999年11月出生。家住钟英乡皮厂二队,残疾情况:脑瘫
依法组织和保障适龄残疾儿童和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是义务教育法赋予教育部门的重要职责,也是学校教育工作目标之一,我中心校将做好三类残疾学生教育工作作为“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内容,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教育条例》,按照巩固、发展、完善、提高的方针,较好地落实了三类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我乡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园)率为:88%。
本人在农村小学的讲台上已站了三十六个春秋。回首过去的教学生涯,我最想总结的,还是怎样教育残疾儿童。实践告诉我:残疾儿童的家长和老师只有同心协力,科学地因材施教,才能全面提高残疾儿童的素质、树立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
作为农村小学教语文的我,几乎每届都要教到一两个残疾儿童,教到他们是非常辛苦的,但我乐意。我是这样严格对残疾儿童进行管理的。
首先,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到残疾儿童家里去,跟家长了解情况。这个残疾孩子是何残疾,残疾程度怎么样,有何优势,思想品德怎样,行为习惯如何,文化基础如何,“缺陷矫正”得怎样?家长的长远目标是什么。掌握了这样一些材料我就有了制定该残疾儿童教育教学计划的大体框架。
其次,制定详细的残疾儿童的教育计划。计划包括学期计划和小学阶段总计划。计划的内容包括:1、小学阶段要达到的目标。2、家长的思想工作和协调细则。3、各科任教师的协作和沟通工作。4、班级同学和残疾儿童的关爱工作(包括忌讳语言)。5、我对残疾儿童的“矫正”、“补偿”、“个别辅导”、“心理疏导”、“思想品德”教育、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许多工作步骤的实施计划。
第三、教残疾儿童的班主任教师一定要时时严格要求自己,不怕辛苦,仔细观察和耐心关爱孩子,言行自律,勇于付出。
一、接手残疾儿童,先摸清他的不同心理特点,多年的实践证明:凡是残疾儿童都有四个性格特点
1、自尊心比其他人强。由于身体残疾,别人只言片语的不尊重,都可能严重伤害他们的心。所以所有科任教师都应该小心翼翼地保护那颗容易被伤害的心,全班同学都应忌讳类似“瞎子”、“瘸子”、“笨蛋”、“傻瓜”等词汇,共同呵护他们愉快地成长。
2、残疾孩子有较强的依赖心理。在家,他们依赖父母和他家人。在校,依赖老师和好心同学。他们希望得到更多的关爱和帮助,这时家长和老师就要观点一致,支持鼓励残疾孩子独立完成某项工作,取得小成功,及时表扬鼓励,小事不让他依赖,一得到表扬,他的信心满满,心中蜜甜。
3、残疾孩子都缺乏自信,有的可能产生自卑。他们往往感叹命运之神太不公平,为何把不幸留给自己,因而他们在羡慕其他孩子的同时,会认为自己不幸,许多该做的事做不来,他们遇到的挫折更多,于是面临更多的自信与自卑。作为家长和老师,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多鼓励多支持,自卑心理就会慢慢消除。
4、残疾孩子憧憬美好生活,渴望像所有人一样获得幸福。每个孩子的心中都有一片光明,美丽的世界,老师和家长要了解他们的心理,尤其要认真体察孩子的种种想法,这有利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帮助,有的放矢地规划他们的理想目标。
二、了解残疾孩子,老师家长应做到以下几点
1、教育孩子正视现实,正确对待自己的残疾。世界上的事情没有绝对的公平。每个人都会经历不同的苦难,并找许多人和事证明这一道理。如:孙武不聪明吗?可曾被敌方割残了他的双脚,无法行走,可孙武哪甘认命,静下心来写兵书,于是举世震惊的《孙子兵法》问世了;苏联的保尔当了团中央书记,官可不小。但命运让他病瞎了双眼,没法作贡献了吧?保尔是谁,他是钢铁炼就的铁汉子,硬是摸着写小说,于是,轰动世界的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写成了;《星光大道》的刘赛,人漂亮歌声甜,但眼睛看不见。他的舞蹈才艺却使亿万观众为之动容,低首心折。这些例子讲了,还要理直气壮地批评那些动手动脚欺负残疾孩子的学生,“你们这样做讲道德吗,你们这样欺负残疾人算是真本事吗?”前年我接手一个残疾孩子周国林,语文成绩只能考几分,走路不稳,样子难看。不久在一个课间操结束后,几个捣蛋鬼欺负他,我遇上了,几个学生被我狠狠的教训了一番,在全班作了检讨,当面向周国林赔不是,此后再没敢欺负周国林。相反,有时候还有学生帮他打饭,教他做作业。
2、尽可能给孩子提供学习机会,给他学习一技之长的机会(人各有所长)因为这是孩子未来生活的依靠啊!
3、对残疾孩子的呵护是必要的,但要适度。古人云:“护‘脓包会成‘疖子”,让他尝点酸甜苦辣才会长本事。努力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自立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他们的依赖心理。树立自强精神,特别是孩子受挫折时,要帮他仔细分析,耐心指导,使其坚强。切忌对他的怜悯和护卫,降低孩子的斗志。
4、给孩子成长的机会。对残疾孩子不能要求太高,但没有一点要求,顺其自然也是不行的。让孩子在力所能及的事情上获得小成功,及时给予鼓励,让孩子觉得“我也能行”,日积月累,他们会获得一种进取精神,不断追求成功。
5、支持孩子参加各种群体活动:例如观看拔河、跳绳等,这样做可以开阔孩子的视野,丰富孩子的生活,更重要的是使他学会交往,学会参与,增长适应社会的本领,个别家长把孩子放在自己过度的保护之下,非常不好!
三、家长和老师要寻求好的教法
孩子需要你的正确教育方法,可不少家长教育孩子都是凭自己的主观意识,这难免出现失误,只有学习全面科学的教育方法,才是最好的解决之道。不断学习教育方法是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的最佳路劲,这比什么名贵保健品都强。好的教育环境和好的教育方法是杰出孩子养成的沃土。
那么残疾孩子的教法有讲究吗?有!本人给家长们七点建议:
1、家长辅导孩子家庭作业时,给承诺:做40分钟玩半小时。玩是第一,作业其次。(学生有奔头)
2、不说孩子笨,要为他树立自信。
3、督促孩子做作业,不要盛气凌人。
4、做错题要罚做,使其不敢马虎,且不拿马虎做借口。做错题大多是不懂。(培养严谨习惯)
5、学生作业做完才检查(锻炼独立能力)。
6、辅导作业装不懂与他探讨,多问几个为什么,让孩子有“书本上的知识,我还了不起”的心理。(培养自信消除自卑)
7、孩子面前从不自卑,坚信孩子是可以的。(孩子会增加前进的动力和信心)
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曾经教的学生,安了假肢的郑勇军,小学毕业语、数、英、都考了九十多分,进了红格中学快班。现在教的智障、孤僻的周国林,是“二级肢残”,来我班前,只能考十多分,现在,常常能考五六十分,他父亲在家长会上都高兴的说:“我儿子来红格小学进步多了!”
4.全纳教育与素质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具有一致性
全纳教育与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实质是倡导教育应注重提高人的整体素质,以德育为导向,以创新为突
破。创新的氛围是建立在一种自由、团结、和谐、合作的基础之上的。
全纳教育主张在学校中要创造一种关注每一个人、加强合作、反对排斥和歧视人的氛围,并按照学生的不同个性和需求来进行教学,促进所有学生的参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全纳教育与课程教学改革
全纳教育的课程教学观认为,课程应该适应儿童的需要。学校应该提供学习各种课
程的机会,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以适应具有不同能力和兴趣的学生。
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是更加关注从学生的经验出发,促进学生自己建构知识;课程
是为了学生,而不是学生为课程而学习;课程教学首要考虑的是学生的多样性和各自的差异性。
四、全纳教育环境的创设.随班就读工作要以教育行政部门为主导、普通学校为主体、特殊教育学校为支撑,构建完善的随班就读工作机制和科学的支持保障体系,稳步扩大随班就读的规模,提高随班就读的教育质量,促进随班就读学生的全面发展。
2.各级各类随班就读学校应当积极创建尊重、宽容和友爱的校园环境和氛围。对残疾学生加强思想品德教育,使其乐观面对人生,逐步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加强对普通学生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学生的教育,逐步形成普通学生与残疾学生相互尊重、相互接纳、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良好校风和班风。
3.学校要根据残疾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特殊需求,因材施教,加强教育的针对性,制订和实施个别化教育计划。各学科教学应当结合本学科特点,在教授文化科学知识的同时,注重对残疾学生适应社会生活能力的培养,重视缺陷补偿和潜能开发,使其受到适合的教育和康复与训练。
4.随班就读教学原则上执行普通学校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学校可以根据残疾学生的实际情况,在保证教育质量的前提下,对其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作适度调整。学校要针对残疾学生的特殊教育需要,设置适合其需要的特殊课程。
5.随班就读学生以班级学习为主,学校可根据残疾学生的情况和学校的条件采取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允许残疾学生走班、选科等。
6.教师在随班就读教学中,要处理好普通学生与残疾学生的关系,在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关注残疾学生的特殊学习需要,实施针对性教学。
7.随班就读学生人数较多的普通中小学应设立资源教室,安排专职或兼职的资源教师,配备适当的教具、学具、康复训练设备(器材)和图书资料等,为随班就读学生得到针对性辅导和训练创设必要的条件。
京残发〔2011〕28
各区县残联、教委、财政局、卫生局:
根据《北京市残疾儿童少年康复补助办法》的有关规定,特制定《北京市残疾儿童少年康复补助办法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现将《细则》
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北京市残联
北京市教委 北京市财政局
北京市卫生局
二〇一一年四月十八日
北京市残疾儿童少年康复补助办法实施细则
为了实施好《北京市残疾儿童少年康复补助办法》,确保政策执行的严肃性、规范性,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康复训练与服务
(一)补助及救助对象。
1、补助对象为具有本市户籍、年龄不满十六周岁,持有残疾人证的残疾儿童少年。不包括在福利机构进行康复训练的残疾儿童少年。
2、救助对象为具有本市户籍、年龄不满十六周岁,持有残疾人证、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及城市重残人生活补助家庭的残疾儿童少年。
(二)康复训练与服务项目。
包括:康复功能训练,康复技术指导,居家康复指导,康复医疗,康复效果评估,康复训练与服务档案管理等。纳入北京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目录范围内的项目不予补助。
(三)申请审批程序。
1、申请。残疾儿童少年的监护人或家长持残疾人证、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一寸同版彩色证件照3张,到其户口所在地居(村)委会领取并填写《北京市残疾儿童少年康复补助申请审批表》(以下简称审批表),由居(村)委会签署意见后,报街道(乡镇)残联初审。
2、初审。街道(乡镇)残联收到审批表及相关材料后,进行初审,对符合条件的,由负责人在审批表上签字并加盖公章,于5个工作日内,将相关材料上报区(县)残联审批。
3、评估及审批。区(县)残联收到街道(乡镇)残联上报的相关材料后,于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在审批表内注明所去机构和补助意见等内容,并为其建立康复服务档案。申请到康复救助定点机构免费进行康复训练的,应由区(县)残联联系市残疾人康复服务指导中心进行功能评估。
4、特殊情况说明:
(1)新建居民小区未及时成立居委会的,康复补助申请工作由街道(乡镇)残联承担。
(2)同一时间段内,同一残疾儿童少年,不得同时申请进入两家康复服务定点机构。
(四)经费结算。
1、残疾儿童少年接受康复训练与服务,每月康复费用不足(含)500元的,按照实际发生费用给予补助;每月康复费用超过500元的,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接受康复服务,其超出部分按照实际发生费用的70%给予补助;在康复服务指定机构接受康复服务的,其超出部分按照实际发生费用的50%给予补助。每人每月补助总金额:视力残疾儿童少年最高不超过500元,肢体、智力、听力言语残疾儿童少年最高不超过1500元,精神、多重残疾儿童少年最高不超过2000元。残疾儿童少年完成康复训练与服务项目后,监护人或家长持审批表及康复机构出具的有效票据,到区(县)残联领取补助,原则上每半年领取一次。
2、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及城市重残人生活补助家庭的残疾儿童少年在康复救助定点机构接受康复训练与服务的,康复训练与服务费用全部由区(县)残联承担。各康复救助定点机构的康复训练与服务费用根据当年物价水平,由市残联与康复救助定点机构协商签署协议确定。完成康复训练与服务项目后,残疾儿童少年监护人或家长在审批表内签字认可,由康复救助定点机构持审批表在规定时间内到区(县)残联结算,原则上每半年结算一次。
3、康复训练与服务补助经费为专项的康复训练经费,不包括住宿费、伙食费、交通费等项目。在医疗机构接受康复训练与服务的,补助经费为门诊训练费用。
(五)康复服务定点机构认定及评估。
1、市卫生局、市教委、市残联按照行业管理的原则,建立本系统康复服务定点机构服务质量检查评估制度。每年对本系统康复服务定点机构进行服务质量检查评估,根据评估结果,于每年1月份共同公布康复服务定点机构名单。
2、教育系统指定的康复服务定点机构服务对象限于7周岁以下残疾儿童。残疾儿童申请到普通幼儿园随园就读,接受康复训练与服务的,由各区(县)学前儿童特殊教育示范基地负责对申请随园就读幼儿园的资格审查。
3、关于康复服务定点机构的服务标准和范围,由各业务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六)康复服务定点机构职责与要求。
1、残疾儿童少年持康复服务档案到指定的康复服务定点机构接受康复训练与服务,由服务机构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服务计划并组织实施,填写并保存康复服务档案。
2、康复服务定点机构在做好残疾儿童少年康复训练与指导的同时,每月至少对残疾儿童少年进行一次随访,并将服务内容填写到康复服务档案中。对康复训练与服务结束后返回家庭的残疾儿童少年,要做好家庭指导等延伸服务。
3、康复服务定点机构要如实开具相关证明及票据,出现弄虚作假、虚报等现象,一经发现,取消定点机构资格。
4、康复服务定点机构要自觉接受区(县)卫生、教育、残联等部门的指导、检查与督导,根据相关部门的要求,不断改善自身工作,提高服务质量。
二、辅助器具服务
(一)辅助器具免费配发。
1、具有本市户籍、年龄不满十六周岁,持有残疾人证,经过评估有辅助器具需求的残疾儿童少年,可在市残联当年公布的《北京市残疾儿童少年辅助器具免费配发目录》范围内,申请免费配发辅助器具。同类辅助器具,在使用年限内免费配发只能享受一项。
2、人工电子耳蜗植入的补助对象为年龄不满七周岁的重度听力残疾儿童。人工电子耳蜗升级的补助对象为自费植入人工电子耳蜗后,需对处理器进行升级的听力残疾儿童少年。人工电子耳蜗植入或处理器升级的费用补助,每人只能享受一次。
(二)辅助器具其他服务。
残疾儿童少年需要信息咨询、适配评估、个性化改造、维修更换、租赁等其他辅助器具服务的,参照《北京市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暂行办法》(京残发〔2010〕48号)执行。其中:
信息咨询。我市建立“北京市残疾人辅助器具网站”,提供残疾人辅助器具产品等相关信息及服务项目。残疾儿童少年监护人或家长可以直接登录该网站查询有关信息,也可以向各级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机构咨询。
适配评估。区(县)残联组织有辅助器具需求的残疾儿童少年到指定机构接受辅助器具适配评估服务。辅助器具适配评估服务主要对残疾程度、残疾部位、环境因素、需求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估,提出配发、改造、维修辅助器具的指导意见。
个性化改造。免费配发的辅助器具经过评估需要个性化改造的,由区(县)残联联系厂家完成。
使用指导。市残疾人辅助器具资源中心、区(县)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机构可为残疾儿童少年使用辅助器具提供指导。街道(乡镇)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站协同专业人员对出行不便的残疾儿童少年提供上门指导和服务。
维修更换。免费配发的辅助器具出现损坏,在保修期内的,由厂家负责免费维修;超过保修期的,由区(县)残联联系厂家维修。免费配发的辅助器具超过使用年限,且无法维修的,或因残疾程度等发生改变,辅助器具不适合的,残疾儿童少年可按照免费配发的流程提出申请,同时将辅助器具交还区(县)残联进行“以旧换新”。
(三)申请审批程序。
1、申请。残疾儿童少年的监护人或家长持残疾人证、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一寸同版彩色证件照3张,到其户口所在地居(村)委会领取并填写《北京市残疾儿童少年康复补助申请审批表》(以下简称审批表),注明申请辅助器具名称,由居(村)委会签署意见后,报街道(乡镇)残联初审。
2、初审。街道(乡镇)残联进行初审,对符合条件的,由负责人在审批表上签字并加盖公章,于5个工作日内,将相关材料上报区(县)残联审核。
3、评估和审批。区(县)残联接到街道(乡镇)残联上报的审批表后,组织残疾儿童少年进行适配评估,由区(县)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中心提出评估结论,区(县)残联提出审批意见后,将审批表逐级返还残疾人作为领取辅助器具凭证。对于申请植入人工电子耳蜗及需要对处理器进行升级的,需报市残联审批。
4、发放。由厂家将辅助器具直接发放给残疾儿童少年,并由残疾儿童少年的监护人或家长在审批表上签字确认。
(四)服务。
1、市残联根据残疾儿童少年的实际康复需求,每年年初制定《北京市残疾儿童少年辅助器具免费配发目录》,明确当年辅助器具配发的品种、使用年限、厂家等,确保残疾儿童少年享受高质量、个性化的服务。
2、市残疾人辅助器具资源中心负责辅助器具配发工作的技术支持与指导,并定期检查指导区(县)残联的配发工作。
3、各区(县)残联负责辅助器具配发工作的组织实施,要加强管理,严格操作程序,保证辅助器具发放到每一个有需求的残疾儿童少年手中。此外,要做好信息采集和数据录入工作,做到随审批、随发放、随录入。
4、各区(县)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中心、各街道(乡镇)辅助器具服务站要做好服务工作,对有需求的残疾儿童少年进行功能评估,配发辅助器具后,对其进行使用指导。对出行不便的,要协同专业人员提供上门指导和服务,并做好服务记录。
(五)经费结算。
1、残疾儿童少年辅助器具服务经费、免费配发的资金从区(县)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支出。
2、年龄不满7周岁的重度听力残疾儿童,经评估符合植入人工电子耳蜗条件的,报市残联审批后,到指定医疗机构植入市残联确定品种范围内的电子耳蜗,人工电子耳蜗的设备费用,按照实际发生情况给予一次性补助,由残疾儿童监护人或家长持有效票据于规定时间到区(县)残联领取补助。
3、年龄不满十六周岁的听力残疾儿童少年,已经自费植入人工电子耳蜗,需要对处理器进行升级的,按照实际发生费用,给予一次性补助,由残疾儿童少年监护人或家长持有效票据及相关机构的升级证明于规定时间到区(县)残联领取补助。
附件:
1、北京市残疾儿童少年康复服务指定机构名单
2、北京市残疾儿童少年康复救助定点机构名单
附件1:
北京市残疾儿童少年康复服务指定机构名单(2011)
一、医疗卫生系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同仁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定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宣武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友谊医院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协和医院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解放军总医院 北京博爱医院 北京回龙观医院 北京妇幼保健院 东城区妇幼保健院 西城区妇幼保健所 石景山区妇幼保健院 门头沟区妇幼保健院 朝阳区妇幼保健院 海淀区妇幼保健院 丰台区妇幼保健院 昌平区妇幼保健院 通州区妇幼保健院 怀柔区妇幼保健院平谷区妇幼保健院 顺义区妇幼保健院 大兴区妇幼保健院 房山区妇幼保健院 密云县妇幼保健院 延庆县妇幼保健院
二、教育系统 北京市盲人学校 东城区特殊教育学校 东城区培智中心学校 北京启喑实验学校 西城区培智中心学校 宣武培智中心学校 朝阳区安华学校 北京市第三聋人学校 海淀区培智中心学校 丰台区培智中心学校 石景山区培智中心学校 门头沟区培智中心学校 房山区培智中心学校 通州区培智学校 顺义区特殊教育学校 昌平区特殊教育学校 大兴区特殊教育中心平谷区特殊教育中心 怀柔区培智中心学校 密云县聋人学校 延庆县特殊教育中心 燕山培智中心学校 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 东城区分司厅幼儿园 崇文第三幼儿园 崇文托儿所 北京市第六幼儿园 长安幼儿园 宣武小百合幼儿园
西城区培智中心校附属展览路幼儿园 朝阳区新源里幼儿园 二十一世纪嘉铭幼儿园 朝阳区翠城幼儿园 海淀区北大幼教中心 阳光早教实验中心 解放军93462部队幼儿园 现代艺术幼儿园 北京大学医学部幼儿园 海淀二十一世纪实验幼儿园 丰台区方庄第三幼儿园 青塔第二幼儿园 丰台区方庄第一幼儿园 石景山区幼儿园 石景山师范附属幼儿园 门头沟区幼儿园 新星幼儿园 大兴区第五幼儿园 观音寺幼儿园 房山幼儿园 房山区良乡幼儿园 昌平工业幼儿园 昌平区机关幼儿园 延庆县第二幼儿园 延庆第一幼儿园 怀柔区第一幼儿园 怀柔区第三幼儿园 密云县第四幼儿园 密云第一幼儿园平谷第四幼儿园平谷区第三幼儿园 通州区幼儿园 通州区新城东里幼儿园 顺义区石园幼儿园 顺义区石园北区幼儿园
三、康复系统
北京工人疗养院(北京市康复中心)北京按摩医院(脑瘫、肢体)中国聋儿康复中心(听力)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低视力)
北京市残疾人康复服务指导中心(智力、脑瘫、听力、孤独症)北京市残疾人辅助器具资源中心(辅助器具适配评估)房山区国爱康复中心(脑瘫、智力、孤独症)海淀尔康医院(肢体、脑瘫)通州区人工耳蜗培训学校(听力)
朝阳区五彩鹿儿童康复行为矫正中心(孤独症)朝阳区澳美听力语言康复中心(听力)朝阳区中澳听力语言康复中心(听力)北京新运弱智儿童养育院(智力)北京智光特殊教育培训学校(智力)
朝阳区新智心语孤独症儿童康复中心(智力、孤独症)朝阳区东方爱心康复托管中心(智力)石景山区小飞象训练发展中心(智力、孤独症)丰台区利智康复中心(智力)北京启蕊康复中心(智力、孤独症)
海淀阳光友谊儿童康复训练中心(智力、孤独症)雨露嘉禾儿童康复训练中心(智力、孤独症)北京市怀柔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脑瘫、智力)朝阳天华脑病康复中心(脑瘫)朝阳晨光脑瘫儿童康复中心(脑瘫)石景山太阳花听力言语康复中心(听力)石景山漂亮妈妈听力言语康复中心(听力)西城人工耳蜗培训学校(听力)阳光爱儿童智能康复中心(孤独症)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孤独症)
北京六六同明眼视光学研究所(低视力)星星雨教育研究所(孤独症)
北京协和方通自闭症康复中心(智力、孤独症)通州区关爱中心(智力)
海淀天云听力语言康复训练中心(听力)
附件2:
北京市残疾儿童少年康复救助定点机构名单(2011)
北京市残疾人康复服务指导中心(智力、脑瘫、听力、孤独症)北京市残疾人辅助器具资源中心(辅助器具适配评估)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低视力)海淀尔康医院(肢体、脑瘫)
房山区国爱康复中心(脑瘫、智力、孤独症)朝阳区五彩鹿儿童康复行为矫正中心(孤独症)星星雨教育研究所(孤独症)
“关爱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和救助流浪儿童”工作总结
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过程中存在的社会现象。据由于与父母长期分离,这些儿童在生活、教育、安全等方面存在着一系列问题,成为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社会问题。残疾儿童由于自身的残疾,也缺乏融入社会,融入学校的动力,也成为社会的弱势群体,急需学校的支持和教育,在这方面,学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在教育中,我校采取了多项措施,保证了此项工作的正常开展,确保了学校作为教育主阵地的功能。
一、多措并举关爱留守儿童
每逢过年过节,学校都会为留守儿童和残疾儿童送去慰问款物,使孩子们切实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学校积极组织关爱活动,为留守儿童和残疾儿童家庭解决实际困难。充分发挥学校组织优势,协助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法制宣传教育力度,切实维护了留守儿童和残疾儿童各项权益。
二、家教环节不容忽视
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长的正确引导教育。如何与孩子进行心灵沟通、家长怎么看待考试分数„„为有效开展家庭教育工作,成立了“家长学校”,通过组织参观、培训等,帮助家长了解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的特征,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技巧,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
三、开辟“帮扶通道”,学校教职工对留守儿童和残疾儿童进行帮扶,注重解决留守儿童和残疾儿童心理问题,对他们进行心理访谈,用真心呵护爱心缺位,用细心牵手监管缺位,用耐心关注学习缺位,用热心弥补生活缺位,用真诚的话语重燃残疾儿童的生活希望,用谆谆的教导指引留守儿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时刻让他们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
四、引导优秀学生与留守儿童和残疾儿童建立情同手足的兄弟姐妹关系,利用课余时间对留守儿童和残疾儿童进行耐心细致的辅导,促进留守儿童和残疾儿童学习成绩的提高;利用假期组织和带领留守儿童和残疾儿童走进社区,走向社会,参与社会实践,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我校在关爱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问题也比较突出,有些问题需要亟待解决,在今后工作中,要不断提高学校关爱工作的实效,将工作落到实处。
潍坊外国语学校
关键词:融合保教;残疾儿童;快乐成长
“融合保教”,是指在幼儿园附设特教保教班,或让有轻度心理发展障碍获有较严重问题行为的儿童在在普通班中接受保教的一种教育模式。
新学期开学了,我们接待了一个“特殊”的孩子:小龙,男,四岁。先天性脑瘫,眼睛斜视,双脚平衡不协调(平地勉强可以慢慢行走),单亲家庭,性格内向,不喜欢说话,随父亲生活。收不收这个孩子,是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考验,也是对教师爱心的考验。园领导经过再三考虑,决定收下这个“特殊”的孩子,尝试开展融合保教,并根据小龙的情况,将他安排在我们小班。作为教师,我们没有理由拒绝“特殊的孩子”。他们不但有权利上幼儿园接受教育,更有权利享受同其他健康孩子一样的童年生活。与其埋怨,不如接纳;与其消极接纳,不如积极迎接挑战。于是我们欣然接受了这个任务,按照融合保教的模式,制定了相应的教育计划,在家长的积极配合下,取得了一定的教育效果。
1 营造爱的氛围,使其适应集体生活
小龙刚来幼儿园时,对老师和同伴不太理会,很多时候都是一声不吭的低着头坐在凳子上,包括各种好玩的游戏及自由活动,不让老师及同伴接近,不能适应集体生活。我们认为老师的爱是教育中最为宝贵的营养,沐浴于爱的甘露下的幼儿才会有安全感,而有了安全感才能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所以,我们除了精心照顾他的生活以外,还用亲切的语言、轻柔的身体接触等方式去亲近他、爱他,并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孩子们接纳他。在他能初步接触老师和同伴(如愿意老师抱抱他,能和其他小朋友坐在一起)后,我们才开始有计划地引导他逐步适应集体生活。小龙有憋尿的现象,一个上午他可以不喝水、不拉尿,实在憋不住时就尿裤子或尿在活动室地上,一次午饭时还把大便拉在了身上。为了尽快让他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一方面我们对他更加关注,每次的户外活动都请他站第一和老师手牵手,还利用生活活动时间,手把手地教会他大小便的方法;另一方面及时地向家长反馈孩子在园的表现,配合老师共同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大小便习惯。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教育和培养,孩子有了很大的进步。渐渐的愿意与老师交流、同伴玩耍,再也没有随地大小便的情况发生了。
2 爱护与要求相结合,培养自律自信意识
残疾儿童既有不同于普通儿童的“特殊性”,也有和普通儿童没有什么区别的“非特殊性”,怎样既照顾他们的特殊需要,又培养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 由于小龙的行动不是很方便,每次的游戏活动及户外运动都会受到老师格外的保护和帮助,老师的这种举动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其他幼儿对他的帮助,看到孩子们对他的一举一动,我也感到了一丝的欣慰。而潜意识中对他的怜悯或偏爱,使我们不自觉地容忍他的某些自私的心理及任性行为。事实上,这种过分宽容使他养成了依赖思想,本来能自己穿袜、裤等,后来总会等老师去帮助他穿。这样下去将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将无法适应真实的社会生活、无法真正自立自强。我们深刻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于是重新制定了教育目标,在必要的帮助和体谅之外,尽量使他受到其他孩子同等的待遇,受同样规则的制约。一个学期下来,他的自理能力明显提高了,除了走路有点“特殊”以外,其他并不特殊。
3 注重心理教育,促进健康发展
对残疾儿童的教育,不应仅仅局限于生理、生活上的保育,还应注意他们的心理教育,培养他们开朗乐观的性格。小龙行动不如其他幼儿方便,心理上或多或少会存在一定的自卑感。在平时的教育中时刻关注着这一点,除了满足他对于安全、游戏的需要,还满足他对于学习和尊重的需要。由于小龙的到来,几乎成了班上老师、小朋友们帮助的对象,所以,我会经常表扬他们。每次当我表扬着那些帮助了小龙的孩子时,只见小龙总是低着头,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这时,我感觉自己的心像是被刺了一样的痛。孩子的确需要帮助,可这并不是孩子想要的。于是,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我特别关注小龙的长处和优点,及时表扬和鼓励他,甚至让他试着去帮助别人。记得是一个冬天,孩子们都裹上了厚厚的棉衣,午餐前洗手时,孩子们卷衣袖较困难,都围着让我帮忙,只有小龙很快就卷好了,我灵机一动把目光投向了他,轻轻的对需要帮助的孩子说:“请龙龙哥哥帮忙好吗”?小龙兴奋及了,连忙伸出小手去帮助他的同伴……由于他说话吐字不清,我们为此常常给他开“小灶”,给他耐心的指导,给家长摘录幼儿园所学知识内容、实行每周家园留言制度,平时及时肯定他的点滴进步,激发他积极、愉快、向上的情感,使他的心理得以健康的发展。
经过一学期的努力,他初步融入了集体。在遵守上课常规、午睡常规等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尤其是性格变化最为突出:他很愿意上幼儿园,愿意看小朋友做游戏,愿意唱歌,能力所及地帮助其他孩子。我们在观察中还发现:小龙也有兴趣、爱好和发展的潜能。他不仅喜欢唱歌、朗诵诗歌,还喜欢搭积木、模仿能力强。每次动手操作活动,都能很好的完成。对此,在学习中,我们对他既有要求又不强其所难,尽量保护他寻求发展的积极性。为他创造表现自己的机会,树立自信心。在班中唱歌比赛、背诵唐诗等活动中,小龙表现突出,一次次受到了老师和同伴的掌声。小龙的小脸蛋时时露出灿烂的微笑。
小龙的到来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也给了我们很多的教育。生活中像小龙这样的特殊儿童占有一定的比例,教师应担负起自己应有的责任,从心理上接纳他们,关爱他们,不把他们视为包袱,而视为对自己工作能力、爱心和人格等方面的考验。除了要有一颗真诚的爱心,还要做到以平常心对待,引导周围正常儿童接纳和关心残疾儿童,使他们也能像正常儿童那样拥有属于自己的阳光和快乐。我坚信,即使是一颗孱弱的小树苗,只要精心培养,终有一天会长成参天大树。
(责任编辑 杜和)
关爱残疾儿童工作计划
残疾孩子同样也是祖国的花朵,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上,虽然或多或少留下了一些创伤,但学校这个大家庭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温暖,在某些方面甚至更应该有一些特殊的待遇,以弥补他们先天的不足和心灵的抚慰。为此,特制订了切实可行的个别工作计划。
一、活动目标:
对残疾孩子的性格、兴趣、学习等各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分析孩子优点,找到孩子在学习上不足的地方,有针对的对孩子进行辅导。
二、活动措施:
在学习上优先辅导。班级要从学习方面对残疾孩子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同学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比如在数学学习辅导上,可以借助直观,使智力残疾孩子掌握计算的有关概念、法则和定律。计算能力既是学好数学的基础,也是将来智力残疾孩子适应社会的必不可少的能力。但是智力残疾孩子由于抽象概括能力差和言语发展迟缓,导致他们对算理算法理解困难,计算技能难以形成,运用也不灵活,因此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要从加强概念、法则教学入手,强化计算技能的训练,从而提高计算能力。
三、预计成效:
希望孩子能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了解到学习的有趣之处,并在学习上取得一定的进步。
关爱残疾儿童工作计划
残疾人是人民群众的组成部分,残疾人又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他们的人权理应受到尊重与保障,采取特殊的措施,保障广大残疾儿童少年平等地享有教育的权利,与全体公民共享人类文明进步成果,是各级政府和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现制定残疾儿童就学帮扶工作计划。
一、活动目标:
加强孩子与父母之间的联系,让孩子能够感受到父母的爱。
二、活动措施:
与家长取得联系,定期做好家访,及时了解学习和思想状况,努力形成学校、家庭教育的合力,做好家庭学校的密切配合。
正值母亲节之际,让残疾儿童与其家长视频通话,让孩子家长了解一下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及生活情况,正好赶在期中考试成绩刚出来,孩子可以给家长汇报一下期中考试成绩,最后让孩子祝家长母亲节快乐,从而使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感情升温。
三、预计成效:
加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联系,让父母了解孩子在校情况,同时认识到父母对自己学习的重视程度,让孩子在校可以积极认真的学习。
关爱残疾儿童工作计划
为推进残疾人教育的发展,使贫困家庭的残疾儿童不因贫失学,也不因失学而使家庭更加贫困,让贫困残疾儿童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促进残疾人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增强他们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现制定残疾儿童就学帮扶工作计划。
一、活动目标:
让贫困残疾儿童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促进残疾人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让孩子意识到学校及老师对他们的关爱,同时增强他们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二、活动计划:
生活上优先照顾。教师对残疾孩子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同学开心、家长放心。食堂要注意营养搭配均衡,有益身体发育。残疾孩子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
六一儿童节之际,为关爱我校不能参加活动的残疾儿童,让他们同样能感受到儿童节的快乐,特联系美术教师,在艺术节展会结束之后,让残疾儿童独立参观美术室,并选取自己喜欢的艺术作品,同时,再赠送孩子一些文具用品。
三、预计成效:
让不能参加艺术节、运动会的残疾儿童同样能感受到儿童节的快乐,感受到学校、老师对他们的关爱。
关爱残疾儿童工作计划
残疾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成长道路上充满了艰难和困苦,他们在发展的道路上付出了艰辛的努力,需要社会和学校的共同关怀和支持,因此让我们献出友爱之心,伸出友爱之手,扶助他们回归主流,走向社会,为最终实现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的崇高目标而努力奋斗!现制定以下计划:
一、活动目标
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让我们携起手来,走进残疾人,关注他们、关心他们、关爱他们,并以此丰富残疾儿童课余生活。
二、活动措施
古人云: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天籁不喧,大爱无言,为国教子,以德育人。身心健康、四肢健全的我们可能体会不了有身体缺陷的人群的痛苦。因此,特推出“大手牵小手,一起来游戏”的活动,不但在学习上关心他们,更要在课余生活中让他们与其他孩子走在一起。
为了让残疾儿童和其他人一样体会运动健身的快乐,特别在课余时间对残疾儿童进行体育活动培训,由于大多数孩子喜欢足球,特别针对绕障碍带球跑进行指导和尝试,同时为调动孩子的积极性,组织了“跨步喊”等游戏类节目。
三、预计成效
通过此次活动,希望同学们能有所感触,能怀着一颗感恩的心面对生活。同时也希望同学们平时能够多参与集体活动,更有助于他们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关爱残疾儿童工作计划
“残疾人”,一种称呼的变更,一下子把“他们”从“我们”的行列排出去,总觉得他们是特殊的群体,我们理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其实,这种关注很多时候他们未必真的需要,在他们内心深处更渴望一种真正的平等。关怀他们,不是可怜!我们必须与他们平等的对话,而不是一种俯视的态势。
一、活动目标
由于自身的缺陷以及周围异样的眼神,使得他们对这个世界以及社会上的人充满了恐惧,所以,他们将自己与外界隔绝了起来,因此他们对陌生人特别敏感,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事情发生,特别加强与家人、朋友的沟通。
二、活动措施
关爱残疾人,从身边做起,在他们内心深处更渴望一种真正的平等,能够和家人朋友进行正常的沟通和交流。特开展“心连心”电话交流活动,通过和父母、家人、朋友的电话沟通,加强联系和了解,使他们的心永远在一起。
三、预计成效
残疾儿童同样是祖国的花朵,学校作为一个大家庭应该给残疾儿童已温暖来抚慰手上的心灵。在教育中,我校采取了多项措施,保证了此项工作的正常开展,确保了学校作为教育主阵地的功能。
一、多措并举关爱残疾儿童
每逢过年过节,学校都会为残疾儿童和残疾儿童送去慰问款物,使孩子们切实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学校积极组织关爱活动,为残疾儿童和残疾儿童家庭解决实际困难。充分发挥学校组织优势,协助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法制宣传教育力度,切实维护了残疾儿童和残疾儿童各项权益。
二、家教环节不容忽视
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长的正确引导教育。如何与孩子进行心灵沟通、家长怎么看待考试分数……为有效开展家庭教育工作,成立了“家长学校”,通过组织参观、培训等,帮助家长了解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的特征,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技巧,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
三、开辟“帮扶通道”,学校教职工对残疾儿童和残疾儿童进行帮扶,注重解决残疾儿童和残疾儿童心理问题,对他们进行心理访谈,用真心呵护爱心缺位,用细心牵手监管缺位,用耐心关注学习缺位,用热心弥补生活缺位,用真诚的话语重燃残疾儿童的生活希望,用谆谆的教导指引残疾儿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时刻让他们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
4、引导优秀学生与残疾儿童和残疾儿童建立情同手足的兄弟姐妹关系,利用课余时间对残疾儿童和残疾儿童进行耐心细致的辅导,促进残疾儿童和残疾儿童学习成绩的提高;利用假期组织和带领残疾儿童和残疾儿童走进社区,走向社会,参与社会实践,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
关键词:残疾儿童;受教育权;受教育现状;权利保障
2011年4月,中国残联发布《2010年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我国残疾人各项权利得到了更好的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情况有所改观。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以各类残疾儿童为主的特殊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明确提出“重视学前教育,关心特殊教育”。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发展特殊教育的政策法规,但是残疾儿童受教育权方面的诸多问题始终未得到全面有效地解决。
残疾儿童的教育不仅是一个现实的社会问题,也涉及到残疾儿童的权利保障。20世纪50年代,著名的英国社会学家和社会政策专家马歇尔全面论述了公民权利理论,认为公民权由公民的民事权利、政治权利和社会权利组成,而社会权利主要表现在教育制度和社会福利方面,即意味着所有拥有完全公民资格的公民都享有社会服务和社会福利的权利。儿童群体原本就处于社会边缘地位,残疾儿童和其他儿童相比,在人权享受和确认方面更加存在被严重歧视的风险,因为他们首先具有残疾,其次属于儿童,故而更容易受到忽视和边缘化。因此,对残疾儿童的各项权利就需要加以特别的保护。
一、我国残疾儿童受教育权的现状
1.政策法规方面
2001~2010年间,我国从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等层面逐步完善残疾儿童教育的法律规章体系,对残疾儿童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级中等教育、职业教育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明确了政府在促进残疾儿童教育事业发展方面的责任。十年间为确保国家残疾儿童教育事业的发展,有针对性地修订与出台了一系列与残疾儿童教育相关的政策文件,以指导残疾儿童教育事业的发展。
2.教育经费投入方面
2001~2008年间,特教学校经费总量约为187亿元,2008年较2001年增长209.6%。同时,中央财政和各级地方政府还设立特殊教育补助专款,逐步形成以地方投入为主、中央参与为辅的特殊教育财政体制。
我国近年来在残疾儿童教育方面的经费投入虽有所增加,但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例如,1998年香港颁布的《香港特殊学校资助则例》规定:政府对特殊学校的补助包括学生的学费和食宿费。
3.教育资源方面
目前,除盲、聋、智力残疾及一些重度残疾儿童,大多数残疾儿童以到普通学校就学为主,而一些无法正常就学的残疾儿童则以在特教学校就读为主,主要针对盲、聋、智力残疾儿童进行特殊教育。2010年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显示,我国共8296万残疾人(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特殊学校只有1705所,在校学生51.9万,虽然我国残疾儿童受教育总人数近年来有所增长,可相比之下我们不难发现“特殊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的弱中之弱。
二、改进中国残疾儿童受教育现状的几点建议
1.法律层面上
(1)完善特殊教育立法体系,以《特殊教育法》为核心,建立健全特殊教育法制体系。在《特殊教育法》中应坚持“教育公平”和“适当教育”的原则,前者指“所有公民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后者指“所有儿童都有接受适合他们需要的教育的权利”。
(2)加强教育行政执法是教育法律得以贯彻的保障,执行的力度直接关系到法律的实施。教育行政机关应当保障残疾儿童受教育权的实现。行政机关可以对实施侵害公民受教育权行为的个人和单位进行处罚,并强制其履行义务。应提高行政机关的法律意识,加强行政机关的执法力度,规范执法,以更好地保障残疾儿童受教育权的实现。
2.教育资源方面
(1)加大教育资金投入,提高残疾儿童教育经费特别是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的额度,使之每年持续、稳定的增长;调整教育投资结构,提高残疾儿童义务教育经费投资比例;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残疾儿童教育支出的比例。
(2)对适龄儿童提供公立的、免费的特殊教育。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特殊儿童,均可享受免费的特殊教育及其服务。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残疾儿童受教育的权利,因为贫困因素是阻碍残疾儿童入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3)加强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工作,建设一支高水平的特殊教育师资队伍。目前在特殊学校工作的教师中的人有46%从来没有接受过任何特殊教育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为此我们可以扶持普通学院或大学开设特殊教育专业必修课程,并鼓励普通大学毕业后加修一定的学分后就可以获得特殊教育教师的资格认证,以便从事特殊教育教学工作。
3.全面普及残疾儿童义务教育
残疾儿童义务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使我国残疾儿童义务教育与其他教育保持同步发展和得到同幅度的提高,我们必须深化体制改革,树立大教育观,将特教融入大教育体系,实现普教与特教一体化,实现残疾儿童义务教育与普通儿童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进一步提高我国残疾儿童的入学率。
总之,保护残疾儿童受教育的权利,需要立法机关、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学校的共同努力。完善残疾儿童教育法律制度,制定促进残疾儿童受教育权实现的国家相关政策,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制,才能保证残疾儿童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从而有效地保护残疾儿童的受教育权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钱大军、王哲.法学意义上的社会弱势群体概念[J].当代法学.2004(5)
[2]褚益平.残疾儿童教育发展成就及困境分析[J].残疾人研究.2013(2)
[3]何侃.残疾儿童教育现状与展望.残疾人研究[J].2012年(2)
作者简介:
王小乐,(1990~),女,汉族,陕西西安人,现为西北政法大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2012级硕士研究生。
实施方案
当同学们每天健康成长时,还有一部分残疾学生由于身体原因不能接受正常的学校教育。为了给这些孩子创造更适合的学习条件,引导教师针对个体科学施教,让这部分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尽可能降低该部分学生因为个体特殊原因对学校和学科教师教学质量统计造成的负面影响,更真实体现任课教师的教学成果,特制定此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残疾学生康复教育需求,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关爱工作保障体系,不断提高教育管理水平,维护残疾学生的合法权益,促进残疾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二、领导机构:
组 长:(校长)副组长:(教学副校长)
组 员:(教务主任)、(思教主任)、(总务主任)及各班班主任
三、工作目标:
积极探索、创新残疾儿童教育管理模式,把学校建成残疾儿童的温馨家园。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为残疾学生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实现残疾儿童“学业有教、监护有人、生活有助、健康有保、安全有护”目标。
四、主要措施:
1.每学年初,认真调查摸底,摸清残疾儿童的底数,建立每一名残疾儿童的专门档案。
2.各班新增残疾儿童后,班主任要调查清楚情况,报告学校思教处。学校和班主任根据学生残疾类型、残疾情况做好儿童家长培训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若学生残疾导致无法正常参与学习,无法获取正常学习成绩,应做好儿童家长思想工作。取得家长同意和配合后,为肢残儿童收集整理 疾病证明相关材料,有必要时应协调办理保险理赔或休学复学相关事宜;造成永久性伤残并且严重的,学校应建议残疾儿童家长为其办理残疾人证明。
3.引导家长到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为疑似智力残疾儿童(弱智生)进行智力鉴定,若鉴定结果为四级及以上智力低下水平,学校应认定为智力残疾儿童,并按照区教育局要求提交资料审核,其考试成绩不列入考核统计。为减轻此类儿童家长经济负担,经家长提交智力鉴定申请,学校同意进行智力鉴定的,鉴定完成后,儿童监护人可凭相关费用发票到校报销50%的费用。学校每学期从学生公用经费中安排相应经费用于此项补助,每学期补助限额1000元。
4.全校师生要关心照顾残疾儿童。班主任是残疾儿童在校期间学习、生活的第一责任人。班主任老师应尽快摸清班级残疾儿童人数及其残疾状况,给予其更多的关心和照顾,并且教育班级其他学生也要关心照顾他们,不得歧视、欺负、侮辱他们。
5.学科教师要根据残疾儿童的残疾情况因材施教,分层要求,适当降低其学习目标;既要确保其人身安全,又要努力让他们学有所得。教学中,要摆正心态,正确对待残疾儿童,不得因为追求教育教学质量而歧视、侮辱他们,努力为残疾儿童营造安全、愉悦的学习环境。
6.学校要建立残疾儿童帮扶机制。每学年统计完成残疾儿童表册后,学校应结合师生实际情况,鼓励和安排教职工与残疾儿童结对,不定期开展结对帮扶工作。教职工要经常与结队学生谈心,沟通,掌握被帮扶残疾儿童的思想、学习、生活情况,并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帮助;定期家访与其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学生的情况,帮助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定期召开教职工、受助学生、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
7.注重对帮扶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结对教职工要多与帮扶对象交流,作到细致入微,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可以充分利用我校的心理咨询室,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让他们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鼓励结对学生积极参加主题班会、团队活动、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和学校、老师们对 他们的关心。
8.加强与帮扶学生父母或监护人的交流与沟通。通过电话家访、实地家访等方式充分与家长沟通,指导家长或临时监护人掌握与学校和孩子沟通的方法技巧,提高教育孩子的水平。遇到重大事情,老师要及时与学生父母进行交流,达到真诚沟通、解决问题的目的。还要通过电话、网络等多种形式与家长定期联系,帮助家长提高自身素质,转变教育观念和育人方式,共同关注学生生活、学习情况和心理、生理状况,引导鼓励学生努力学习,自爱自强,实现自食其力。
【残疾儿童少年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残疾儿童入学核查报告07-26
残疾儿童送温暖方案12-02
残疾儿童安全协议书11-18
浅析儿童少年跆拳道训练06-01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青少年友好服务项目总结09-07
少年儿童励志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07-19
残疾人教育工作10-25
“国际残疾人日”系列活动总结06-04
残疾学生班主任总结09-23
社会工作残疾人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