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证标准

2024-05-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残疾证标准(共10篇)

残疾证标准 篇1

一、肢体残疾的定义

肢体残疾,是指人体运动系统的结构、功能损伤造成四肢残缺或四肢、躯干麻痹(瘫痪)、畸形等而致人体运动功能不同程度的丧失以及活动受限或参与的局限。

肢体残疾包括:

1.上肢或下肢因伤、病或发育异常所致的缺失、畸形或功能障碍; 2.脊柱因伤、病或发育异常所致的畸形或功能障碍;

3.中枢、周围神经因伤、病或发育异常造成躯干或四肢的功能障碍。

二、肢体残疾的分级

肢体残疾一级:不能独立实现日常生活活动。1.四肢瘫:四肢运动功能重度丧失; 2.截瘫:双下肢运动功能完全丧失; 3.偏瘫:一侧肢体运动功能完全丧失; 4.单全上肢和双小腿缺失; 5.单全下肢和双前臂缺失;

6.双上臂和单大腿(或单小腿)缺失; 7.双全上肢或双全下肢缺失; 8.四肢在不同部位缺失;

9.双上肢功能极重度障碍或三肢功能重度障碍。

肢体残疾二级:基本上不能独立实现日常生活活动。1.偏瘫或截瘫,残肢保留少许功能(不能独立行走); 2.双上臂或双前臂缺失; 3.双大腿缺失;

4.单全上肢和单大腿缺失; 5.单全下肢和单上臂缺失;

6.三肢在不同部位缺失(除外一级中的情况); 7.二肢功能重度障碍或三肢功能中度障碍。肢体残疾三级:能部分独立实现日常生活活动。1.双小腿缺失; 2.单前臂及其以上缺失; 3.单大腿及其以上缺失;

4.双手拇指或双手拇指以外其他手指全缺失; 5.二肢在不同部位缺失(除外二级中的情况); 6.一肢功能重度障碍或二肢功能中度障碍。肢体残疾四级:基本上能独立实现日常生活活动。1.单小腿缺失;

2.双下肢不等长,差距在5厘米以上(含5厘米); 3.脊柱强(僵)直;

4.脊柱畸形,驼背畸形大于70度或侧凸大于45度; 5.单手拇指以外其他四指全缺失;

6.单侧拇指全缺失; 7.单足跗跖关节以上缺失; 8.双足趾完全缺失或失去功能;

9.侏儒症(身高不超过130厘米的成年人); 10.一肢功能中度障碍或两肢功能轻度障碍;

残疾证标准 篇2

残疾赔偿金是指对受害人因遭受人身侵害, 导致残疾而丧失全部或者部分劳动能力时, 由赔偿义务人进行的财产赔偿。因此, 残疾赔偿金是对受害者因丧失全部或者部分劳动能力而导致收入减少的财产赔偿。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五条规定:“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 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 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 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 按五年计算。”[1]从该法律此规定中可以看到残疾赔偿金的额度与受诉法院所在地经济发展水平、城镇或农村户籍等方面有着直接关系。

二、残疾赔偿金赔偿标准存在的不足

(一) 残疾赔偿金赔偿标准依据的法律体系缺乏统一性

在我国有关残疾赔偿金赔偿依据的法规并没有统一规定, 散见于多个法律条款中。《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 残疾生活补助费根据伤残等级, 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 自定残之月起最长赔偿30年;但60周岁以上的, 不超过15年;70周岁以上的, 不超过5年。[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触电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 残疾人生活补助费根据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或伤残等级, 自定残之月起按照事故发生地平均生活费计算赔偿二十年;但五十周岁以上的, 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 最低不少于十年;七十周岁以上的, 按五年计算。[3]《国家赔偿法》中规定, 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最高额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10倍, 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20倍。[4]《民法通则》中的人身损害赔偿标准计算是依据当地居民基本生活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和《工伤保险条例》依据的是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国家赔偿法》中的基准是国家职工年平均工资;《关于审理触电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和《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则是把当地平均生活费作为计算标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参照的是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通过对比, 可见我国在人身损害赔偿的计算基准上存在不同, 而且基准上也存在着差异。

在司法实践中旧的解释与新的解释相冲突, 理应按新的解释处理, 但未有明确的规定, 这给当事人以及不十分了解法规变化的法官, 在社会司法实践中制造了一定的麻烦。

(二) 地区与户籍不同的差别性仍然存在

城乡差别的户籍制度是我国的一大特色, 这种措施造成了城乡居民在很多方面歧视性、差别性待遇。由于历史以及国家政策倾斜的缘故, 我国存在着严重的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这直接导致地区间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化。在我国残疾赔偿金的相关法律规定中, 对于城镇、农村居民的赔偿标准上有着差别性对待, 赔偿额度是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年度城镇或者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为基数进行赔偿。这就导致, 由于所在地区不同、城乡户籍不同, 但是残疾赔偿金额却存在很大差异的情况。不同的行政区有着不同的赔偿标准, 不同行政区内划分的赔偿标准也有很大区别, 再加之城乡差别因素, 我国人身损害赔偿标准多标准情况一览无余。

三、完善人身损害残疾赔偿标准的构想

(一) 统一我国人身损害残疾赔偿的法规

早在欧洲工业革命时期, 德国就对人身损害的经济赔偿规范形成了统一和具体的法律体系。我国作为一个单一制国家, 更应当具有统一的法制, 按照统一标准建立具有普遍适用性的人身损害赔偿制度, 统一人身损害残疾赔偿的项目、范围和标准, 最大限度地保护受害人的人身权益, 最大程度的彰显社会主义法治的优越性。

首先, 应该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制委员会对有关人身损害残疾赔偿的法规进行统一梳理, 提出法律修改和统一意见, 并呼吁社会各方能够尽早确立统一赔偿体系, 尽早的建立一套统一的人身损害残疾赔偿法律体系。其次, 统一的人身损害残疾赔偿标准在赔偿范围和标准上也应该是统一的, 在坚持法制统一和保护公民人身权的原则下, 赔偿的项目的设定要应尽最大可能、全面的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 人身受到伤害的赔偿, 不能因为侵害行为的不同, 而规定不同的赔偿范围, 尽量避免以特别法设立特殊赔偿规定, 尽快、尽好的解决我国现有人身损害残疾赔偿范围不够全面和统一的问题。

制定统一的人身损害赔偿标准, 目的是是受害人受到人身侵害时, 能够根据统一赔偿标准更为明确的获得的法定赔偿, 以弥补受到的物质和精神损失。赔偿标准的统一, 要体现出法律的公平正义性, 要尊重人的生命价值。确定统一赔偿标准要尽可能少的考虑案外因素, 要本着市场上能够进行交易和计算的价格, 要以物质实际价值进行赔偿, 对于死亡赔偿金、精神赔偿不能够以市场原则进行衡量的赔偿标准, 要在参照国际做法和结合实际国情的前提下确定统一标准, 设置固定的赔偿标准和期限, 然后统一规定具体赔偿标准, 可以尝试在省级行政区域内进行试行, 然后逐步实现全国赔偿标准的统一。

(二) 逐步取消按地区和户籍划分的赔偿标准

就人身损害赔偿而言, 体现的是民事主体地位的平等性, 不仅享有平等的权利和履行义务, 正当的人身权益受损害时, 也应当获得法律上的同等的救济, 而不应当是因地区、户籍不同, 而存在差异。受害人的人身权益受到损害时, 不管各主体在社会地位、财产、教育水平等方面存在何种的差异, 都应当获得同样的法律保护和救济和救济。意大利司法界在计算人身损害赔偿额度时, 以“人的经济价值”为出发点, 除了年龄等因素, “人的价值”被视为等量的。因此, 从人身损害赔偿制度的应然价值取向上说, 当事人合法人身权益受到损害时, 是不应该因地区和户籍的差异, 存在损害赔偿范围的适用、损害赔偿计算标准不同的。但是在我国的现今司法实践中人身损害残疾赔偿标准和赔偿数额差异却是真实存在的, 并且明文写在法律之中, 这是非公平正义的。

取消按地区和户籍划分的赔偿标准的规定, 首先要取消人为制造的户籍制度, 但最根本的还是要,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缩小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其次, 能够在全国范围内或在省级行政区域范围内统一的赔偿项目和费用要制定统一适用的标准, 并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发展, 在全国范围内实行。

(三) 结合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残疾赔偿金标准

目前我国总体规模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社会和居民的经济状况得到了很大提高, 但是有关公民人身残疾损害赔偿的标准规定, 却出现了滞后性, 与现实发展相比赔偿水平明显过低, 这是社会主义法治不完善的体现, 另一方面也是对公民人身权和健康的漠视。我国公民人身损害残疾赔偿标准过低, 与长期以来公民的人身、健康和精神价值被低估有直接的关系, 因此提高我国公民人身损害残疾赔偿标准, 提升对于公民人身权价值判断和伦理尊重, 是完善社会主义法治势在必行的一个关键内容。

四、结论

人身损害残疾金赔偿标准的合理与否, 直接影响到公民人身权有效的保障, 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 导致人身残疾损害赔偿制度还存在不足, 使得在司法审判实践中, 法律对受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护和法律救济不够全面。因此, 对于人身损害残疾金赔偿标准问题的研究, 不但顺应了社会发展和民众的需求, 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更具有现实意义。我相信, 通过学理界、法律实践领域和社会的有识之士的不懈努力, 更加科学合理的人身损害残疾赔偿标准并非只是期望, 我国的人身损害赔偿制度也会更加完善。

摘要:在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的司法实践中, 经常涉及到残疾损害赔偿的问题, 本文从残疾金赔偿标准相关法律法规出发, 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并提出了完善相关规定的一些构想。

关键词:人身损害,残疾赔偿金,人身侵权行为,赔偿标准

参考文献

[1]陈凯.关于精神损害赔偿问题的研究[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0 (04) .

[2]精神损害赔偿呵护心灵第二个里程碑[J].人民公安, 2001 (09) .

[3]禹红樱.浅议精神损害赔偿范围[J].邵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 (04) .

残疾证标准 篇3

残疾证,是认定残疾人类别与等级、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保障残疾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合法证件。而在这起腐败窝案中,那批违法办理的残疾证及附着在其上的隐形价值,完全成了企业、残联、民政局一干人等争食的“唐僧肉”——企业想靠它们,把自己“打扮”成集中安置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的福利企业,以骗取国家对其酌情减免营业税、增值税等税费;而残联和民政局则想凭借办理、年检残疾证的大权敛财,以充盈单位小金库或个人腰包。

在他们的合谋当中,残疾证的社会保障色彩黯然失色——连健康员工也能办理残疾证,还有多少残疾证是人证相符?众多家福利企业中是否还存在类似现象?真正残疾人的就业与保障权益,也会在无形中受损——就业是残疾人最好的社会保障,是残疾人公平享受社会公共资源的前提。按一定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才称得上是一家名副其实的福利企业;当福利企业用健康员工冒充残疾人,必然挤压真正残疾人的就业空间,侵害真正残疾人的劳动权益。

尤其是,用健康员工冒充残疾人,堂而皇之地骗取税收补贴,是对国家利益的非法蚕食。真真切切安置残疾人就业达到一定比例的福利企业,确可享受如此税收优惠政策:残疾人员占50%以上,增值税全返;占35%以上,免征企业所得税。残疾职工人数达不到免税要求,岂能打残疾证的主意,将之当成牟利工具?而监管单位更不该因私欲太甚,助长企业在安置残疾人就业上弄虚作假,给国家造成税款损失,也不利于福利企业规范有序运行和长远发展。

事实上,鼓励安置残疾人就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已屡屡被扭曲。除丹阳这一桩是以用健康员工冒充残疾人之外,有的企业采取“只要证,不要人”的假用工方式,来躲避缴纳残疾人就业保证金,或骗取税收补贴;有的企业还以“先招聘,后解聘”的方式,制造安置一定残疾人就业的假象……这些都凸显出假福利企业的问题实在是多,有关部门应该从福利企业的资格认定、年检、退税等环节,切实加强监管,以免它们打着安置残疾人就业的幌子谋取私利。

残疾补助金标准 篇4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福利保障工作。

为解决残疾人特殊生活困难和长期照护困难,国务院决定全面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以下统称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

这是保障残疾人生存发展权益的重要举措,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以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为目标,以残疾人需求为导向,加强顶层制度设计,制定残疾人专项福利政策,逐步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

(二)基本原则。

坚持需求导向,待遇适度。

从残疾人最直接最现实最迫切的需求入手,着力解决残疾人因残疾产生的额外生活支出和长期照护支出困难。

立足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科学合理确定保障标准,逐步提高保障水平。

坚持制度衔接,全面覆盖。

注重与社会救助、社会保险、公益慈善有效衔接,努力形成残疾人社会保障合力。

做到应补尽补,确保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覆盖所有符合条件的残疾人。

坚持公开公正,规范有序。

建立和完善标准统一、便民利民的申请、审核、补贴发放机制,做到阳光透明、客观公正。

加强政策评估和绩效考核,不断提高制度运行效率。

坚持资源统筹,责任共担。

积极发挥家庭、社会、政府作用,形成家庭善尽义务、社会积极扶助、政府兜底保障的责任共担格局。

二、主要内容

(一)补贴对象。

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主要补助残疾人因残疾产生的额外生活支出,对象为低保家庭中的残疾人,有条件的地方可逐步扩大到低收入残疾人及其他困难残疾人。

低收入残疾人及其他困难残疾人的认定标准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参照相关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制定。

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主要补助残疾人因残疾产生的额外长期照护支出,对象为残疾等级被评定为一级、二级且需要长期照护的重度残疾人,有条件的地方可扩大到非重度智力、精神残疾人或其他残疾人,逐步推动形成面向所有需要长期照护残疾人的护理补贴制度。

长期照护是指因残疾产生的特殊护理消费品和照护服务支出持续6个月以上时间。

(二)补贴标准。

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由省级人民政府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残疾人生活保障需求、长期照护需求统筹确定,并适时调整。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按照残疾人的不同困难程度制定分档补贴标准,提高制度精准性,加大补贴力度。

(三)补贴形式。

残疾人两项补贴采取现金形式按月发放。

有条件的地方可根据实际情况详细划分补贴类别和标准,采取凭据报销或政府购买服务形式发放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

(四)政策衔接。

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可同时申领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

既符合残疾人两项补贴条件,又符合老年、因公致残、离休等福利性生活补贴(津贴)、护理补贴(津贴)条件的残疾人,可择高申领其中一类生活补贴(津贴)、护理补贴(津贴)。

享受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政策的残疾儿童不享受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可享受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

残疾人两项补贴不计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收入。

领取工伤保险生活护理费、纳入特困人员供养保障的残疾人不享受残疾人两项补贴。

三、申领程序和管理办法

(一)自愿申请。

残疾人两项补贴由残疾人向户籍所在地街道办事处或乡镇政府受理窗口提交书面申请。

残疾人的法定监护人,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所在村民(居民)委员会或其他委托人可以代为办理申请事宜。

申请残疾人两项补贴应持有第二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二)逐级审核。

街道办事处或乡镇政府依托社会救助、社会服务“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受理残疾人两项补贴申请并进行初审。

初审合格材料报送县级残联进行相关审核。

审核合格材料转送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审定,残疾人家庭经济状况依托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审核。

审定合格材料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会同县级残联报同级财政部门申请拨付资金。

(三)补贴发放。

补贴资格审定合格的残疾人自递交申请当月计发补贴。

残疾人两项补贴采取社会化形式发放,通过金融机构转账存入残疾人账户。

特殊情况下需要直接发放现金的,要制定专门的监管办法,防止和杜绝冒领、重复领取、克扣现象。

(四)定期复核。

采取残疾人主动申报和发放部门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建立残疾人两项补贴定期复核制度,实行残疾人两项补贴应补尽补、应退则退的动态管理。

定期复核内容包括申请人资格条件是否发生变化、补贴是否及时足额发放到位等。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全面建立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的重要性,将其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务,完善政府领导、民政牵头、残联配合、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

民政部门要履行主管部门职责,做好补贴资格审定、补贴发放、监督管理等工作,推进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与相关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保险制度有机衔接。

财政部门要加强资金保障,及时足额安排补贴资金及工作经费,确保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顺利实施。

中央财政通过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予以支持。

残联组织要发挥“代表、服务、管理”职能作用,及时掌握残疾人需求,严格残疾人证发放管理,做好残疾人两项补贴相关审核工作。

(二)加强制度落实。

地方已经实施的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补贴对象范围小于本意见要求的,要严格按本意见执行,有条件的地方可适当扩大补贴范围。

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导市场服务、鼓励慈善志愿服务等方式,健全补贴与服务相结合的残疾人社会福利体系,促进残疾人服务业发展。

(三)加强监督管理。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将残疾人两项补贴工作纳入年度考核内容,重点督查落实情况。

残疾人两项补贴资金发放使用情况要定期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监督,财政、审计、监察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防止出现挤占、挪用、套取等违法违规现象。

民政部门要会同残联组织定期开展残疾人两项补贴工作绩效评估,及时处理残疾人及其他群众的投诉建议,不断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切实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

要统筹建立统一的残疾人两项补贴工作网络信息平台,加强对基本信息的实时监测、比对、归纳分析和动态管理,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四)加强政策宣传。

各地要及时组织学习培训,全面掌握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精神和内容,正确组织实施残疾人两项补贴工作。

要充分利用多种媒介宣传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引导全社会更加关心、关爱残疾人。

要充分考虑残疾人获取信息的特殊要求和实际困难,采用灵活多样形式进行宣传解读,确保残疾人及其家属知晓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内容,了解基本申领程序和要求。

要及时做好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解释工作,协助残疾人便捷办理相关手续。

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自1月1日起全面实施。

各地要结合实际制定贯彻实施办法,推进落实相关工作。

民政部、财政部、中国残联要根据职责,抓紧制定具体政策措施。

残疾人卫生间设计标准 篇5

无障碍卫生间的设计准则

具有代表意义的相关标准、机构、以及设施

在机场、车站、医院等公共场所,在卫生间区域专门设立无障碍卫生间,无障碍卫生间为不分性别独立卫生间,配备专门的无障碍设施,包含:方便乘坐轮椅人士开启的门、专用的洁具、与洁具配套的安全扶手等,给残障者、老人或病人如厕提供便利。编辑本段无障碍卫生间的设计准则

一、无障碍卫生间的门宽不低于800mm,便于轮椅出入。

二、使用推拉移动门,并在门上安装横向拉手,便于乘坐轮椅者开启或关闭。在预算允许情况下,使用电动门,使用者按动按钮(或红色感应器)进行开启或锁闭。

三、无障碍卫生间内部空间要大于1.5m*1.5m,利于轮椅回旋。

四、洁具配套采用专用无障碍洁具,男士小便器采用低位小便器,高度小于450mm,座便器采用无水箱(实际上是隐藏水箱)的座便器,高度450mm;台盆使用挂盆或者半柱盆,脚下利于轮椅地步进入,高度800mm。

五、配备安全扶手,座便器扶手离地高700mm,间距宽度700-800mm,小便器扶手离地1180mm,台盆扶手离地850mm。

六、配备紧急呼叫系统,紧急呼叫系统可选择安装于墙面离地450mm处,安装防水开关,也可以选择集成于安全扶手上。并在门外配置与紧急呼叫系统相连的报警红灯。编辑本段具有代表意义的相关标准、机构、以及设施

美国残疾人权益法案(ADA法案):世界上目前最全面的关于残疾人保障法

新加坡国际厕所协会:创建了详细的无障碍卫生间的技术指引

上海世博会生命阳光馆:馆内设置的无障碍卫生间功能齐全,考虑周详,具有典范意义

美国科勒无障碍洁具系统:科勒品牌设计的无障碍洁具充分考虑和适应残疾人和老年人的特殊身体机能

日本松下无障碍门系统 :自动感应,横向开启,便于乘坐轮椅的残疾人进出卫生间

德国思塔夫抗菌尼龙无障碍扶手系统:产品专业化极强,充分考虑老年人和残疾人在卫生间的活动辅助需要。

公共厕无障碍设施与设计要求 设施类别 设 计 要 求

入 口 应符合本规范第7章第1节的有关规定。门 扇 应符合本规范第7章第4节的有关规定。通 道 地面应防滑和不积水,宽度不应小于1.50m。洗手盆 1 距洗手盆两侧和前缘50mm应设安全抓杆。2 洗手盆前应有1.10m×0.80m乘轮椅者使用面积。男厕所 1小便器两侧和上方,应设宽度0.60~0.70m、高1.20m的安全抓杆(图7.8.1-1)。

2小便器下口距地面不应大于0.50m(图7.8.1-2)。无障碍厕所 1 男、女公共厕所应设一个无障碍隔间厕位。2 新建无障碍厕位面积不应小于1.80m×1.40m(图7.8.1-3)。改建无障碍厕位面积不应小于2.00m×1.00m(图7.8.1-4)。厕位门扇向外开启后,入口净宽不应小于0.80m,门扇内侧应设关门拉手。坐便器高0.45m,两侧应设高0.70m水平抓杆,在墙面一侧应设高1.40m的垂直抓杆(图7.8.1-5)。安全抓杆 1安全抓杆直径应为30~40mm。

2安全抓杆内侧应距墙面40mm。3抓杆应安装坚固。

表7.8.2 专用厕所无障碍设施与设计要求 设施类别 设 计 要 求

设置位置 政府机关和大型公共建筑及城市的主要地段,应设无障碍专用厕所。入 口 应符合本规范第7章第1节的有关规定。门 扇 1 应符合本规范第7章第4节的有关规定。2 应采用门外可紧急开启的门插销。面 积 ≥2.00m×2.00m(图7.8.2)。

坐便器 坐便器高应0.45m,两侧应设高0.70m水平抓杆,在墙面一侧应加设高1.40m的垂直抓杆。洗手盆 两侧和前缘50mm处应设置安全抓杆。

放物台 长、宽、高为0.80m×0.50×0.60m,台面宜采用木制品或革制品。

挂衣钩 可设高1.20m的挂衣钩。

呼叫按钮 距地面高0.40~0.50m处应设求助呼叫按钮。安全抓杆 符合本规范第7.8.1条的有关规定。

表7.8.3 公共浴室无障碍设施与设计要求 设施类别 设 计 要 求

入 口 应符合本规范第7章第1节的规定。通 道 地面应防滑和不积水,宽度不应小于1.50m。门 扇 1 应符合本规范第7章第4节的规定。2 无障碍浴间应采用门外可紧急开启的门插销。无障碍 淋浴房 1 淋浴间不应小于3.50m2(门扇向外开启)。淋浴间应设高0.45m的洗浴坐椅。3 浴间短边净宽度不应小于是1.50m。淋浴间应设高0.70m水平抓杆和高1.40m的垂直抓杆。无障碍 盆浴间 1 盆浴间不应小于4.50 m2(门扇向外开启)。浴盆一端设深度不小于0.40m的洗浴坐台,浴盆一侧应设洗面盆。在浴盆内侧应设高0.60m和0.90m的水平抓杆,水平抓杆长度应大于或等于0.80m。4 浴间短边净宽度不应小于2.00m。

呼叫按钮 无障碍浴间距地面高0.40~0.50m处应设求助呼叫按钮。

残疾证标准 篇6

(硬件部分)

场地:指导站50平方以上,残疾人康复室30平方以上。无障碍设施(坡道、扶手等)

对外挂牌(×××残疾人康复指导站、康复站)

活动器械在6件以上(附上说明书、活动须知+3张图片)各种制度上墙(指导站、室:基本情况、领导小组、工作制度、工作职责)

档案资料橱(橱内设置按下列)

(软件部分)

基 础 资 料

指导站、康复站室简介

残疾人花名册

相关文件

康复训练汇总表

志愿者名册

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人员花名册

残疾人康复服务记录档案(一人一档)

康复需求调查表(一人一份)

康复服务记录

康复训练档案

残疾人康复训练登记表

三类康复训练档案

康复宣传、培训

宣传资料(小册子、传单等)

对服务点培训记录及试题

对残疾人家属培训记录

器材的租借登记簿

镇(街道办)残联康复方面准备资料

一、组织管理

(一)市康复领导小组文件

市委市政府创建文件

当地康复领导小组文件

各村康复员或村康复领导小组名单

康复工作计划

各种制度(康复办制度、康复员工作职责)

二、组织管理

(二)残疾人分类

残疾人花名册

康复站(室)残疾人分布情况

站(室)工作制度

助残志愿者名单

三、宣传文体记录簿

各类组织活动资料(包括走访慰问、助残日、新闻录用、文体组织等)

四、会议培训登记簿

培训记录(康复员培训、康复医生培训)

会议记录(康复员和康复医生等参加的)

五、康复业务

(一)康复需求调查表

康复需求汇总表

残疾人康复训练登记表

康复训练汇总表

六、康复业务

(二)白内障手术名单(审批表、汇总表)

低视力及助视器的配备名单(转介服务)

智力残疾儿童名单(训练去向)(转介服务)

假肢装配名单(转介服务)

精神病患者监护名单(服药、住院、汇总)

聋儿名单(康复走向及语训)

参加养老、医疗保险残疾人名单(花名册)

居家托养登记审批表及汇总表

重度残疾人生活补贴汇总表

危房改造救助汇总表

村(居)残疾人康复办公室要准备资料

一、组织管理

1、当地镇(街道)康复领导小组文件

2、本村康复员或村康复领导小组名单

3、康复工作计划

4、各种制度(村康复办工作职责、康复员工作职责、康复服务点工作制度、康复指导员职责)

5、助残志愿者名单

二、康复需求

1、残疾人分类情况

2、残疾人花名册(汇总表+个人表)

3、康复需求调查表

三、宣传培训

1、各类宣传(包括宣传资料底稿,走访慰问、助残日活动、组织咨询等记录)--填写在活动记录表中

2、培训记录(对残疾人及家属)

3、盲人定向行走培训记录

四、服务登记

1、残疾人康复服务档案

2、残疾人康复训练档案(精神、成人智力、肢体)

3、白内障手术审批表(汇总名单)

4、低视力及助视器的配备名单

5、智力残疾儿童名单(训练去向)

6、假肢装配名单

7、精神病患者监护名单(自制表格)

8、轮椅发放登记表汇总表

9、政府购买服务审批表及汇总表

10、聋儿名单(康复走向及语训)

11、参加养老、医疗保险残疾人名单(花名册)

12、居家托养协议、登记审批表及汇总表

13、重度残疾人生活补贴汇总表

14、危房改造救助汇总表

15、扶贫救助汇总表

16、有视力残疾、听力语言残疾、智力残疾、孤独症、精神残疾的康复咨询与转介服务记录

残疾证标准 篇7

一、残疾人权利的概念和特征

根据2006年联合国通过的《残疾人权利公约》的规定, 残疾人权利是指“所有残疾人不受任何给予残疾的歧视, 充分和平等地享有一切的人权和基本自由”, 包括与普通人一样的自由权、生存权、发展权、工作权、健康权、社会保障权、政治参与等一切权利。这说明, 残疾人作为社会活动中的一员, 同普通的社会成员一样享有普遍性的人权, 同时残疾人作为一个特殊群体, 还享有一些特殊的权利, 这就决定了残疾人权利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特征。

首先, 残疾人作为一个自然人, 拥有普遍性的人权。残疾人作为人这一物种, 是自然存在的, 因此自然地拥有作为人的普遍权利, 这种人权是由国家和法律规定的, 国家和法律有保障这种权利实现的责任。《残疾人权利公约》明确提出要“促进、保护和确保所有残障人士充分和平等地享有一切人权和基本自由, 并促进对残障人士固有尊严的尊重”。因此, 每一个缔约国都应该把它作为维护人权的规则。

其次, 残疾人作为一个特殊群体, 他们的权利也具有特殊性。在社会活动中, 由于残疾人经常处于弱势地位, 人们经常将他们归于弱势群体, 相应地也具有了弱势群体这一特殊群体的权利。虽然每一个人都享有普遍的人权, 但是由于残疾人自身存在各种障碍, 往往不能正常地行使他们应有的权利, 并且容易受到各种方面的侵害, 残疾女性和残障儿童更是遭到权利侵犯的集中群体。同时, 普通人的人权可以通过普遍性的制度安排就能够得到实现, 而残疾人权利的实现则要通过借助一定的特殊工具才能实现。因此, 残疾人权利的实现需要特殊的制度安排, 他们权利的实现也需要特殊保护。

二、国外在维护残疾人权利方面的制度及借鉴

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和各国国情的不同, 各国在维护残疾人权利方面的做法也有所不同。

例如为了缓解残疾人贫困问题, 瑞典政府通过转移支付使享受残疾人津贴的人数从1970年的188000人上升到了1983年的323000人, 享受康复服务的人数由2000人上升到了5000人, 同时还兴建了许多残疾人庇护工场和福利企业, 并将以前只为残疾人提供就业培训的机构向全民开放。这种通过政府转移支付和扩大残疾人就业对经济进行积极干预的措施, 有效地减少了贫困。

在德国, 政府的做法是将残疾人融入到社会中, 认为完全融入主流社会是彻底解决残疾人问题的惟一方法。为了使残疾人能完全融入社会, 德国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制订了许多促进并不断促进融合的措施。2001年, 7月1日实施社会法第九章《残疾人的融入和融合》专门就如何为残障人士提供快捷、有效、经济和永久的医疗、职业和福利方面的待遇进行了规定。内容涉及融入救助、个人预算账户、培训设施和机构、重残人士的特殊服务和平等待遇等, 其中融入救助又分为医疗救助、职业救助和社会救助等。这些政策为残疾人融入社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在解决残疾人问题, 维护残疾人权利方面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日本则建立了完善的残疾人社会福利保障体系。在日本, 完善的残疾人福利体系主要由近20部法律构成, 形成了以《身体障碍者福利法》 (1949年颁布) 《智力障碍者福利法》 (1960年颁布) 《精神保健及精神障碍者福利法》 (1950年颁布) 为三大支柱的法制体系。这些法律主要从促进残疾人自立和参加社会经济活动, 建立残疾人自主选择福利服务的支援费制度和明确实现残疾人福利的国家责任三个方面入手, 为维护残疾人权利、保障残疾人福利提供了完善的法律依据。

三、权利维护视角下的我国残疾人福利制度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我国的残疾人福利事业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同时, 在残疾人权利维护方面也遇到了一些瓶颈。

(一) 残疾人总体贫困率比较高

由于残疾人自身障碍的存在, 他们参与社会活动和市场竞争的能力就会降低, 从而造成贫困的产生。中国“第二次全国残障人士抽样调查”数据统计显示, 截至2006年4月1日全国就业年龄段未工作城镇残障人士占到60%以上。没有工作就没有经济来源, 并且由于市场参与能力的降低, 使大部分残障人事生活在贫困之中, 即使就业的残障人士, 工资收入往往也低于平均工资水平。

(二) 残疾人容易被社会所隔离

社会人员对待残疾人的态度是残疾人权利实现的最大障碍, 这种态度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例如卫生间的使用、楼道的设计、路面的设计以及公共设施的设计等。目前我国在这些方面还存在很大问题。

(三) 残疾人容易受到社会的歧视和排斥, 造成了残疾人发展权受到损害

对于那些有能力走出家门参与社会活动的残疾人来说, 权利受到侵害的典型表现是由社会歧视和排斥造成的教育、就业等多方面的机会不公平, 这些不公平阻碍或中断了残障人士的发展。目前我国在残疾人教育和就业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四、完善我国残疾人福利制度的建议

从1883年德国颁布《疾病保险法》算起, 福利制度的发展也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历史, 但由于各国社会发展水平的不同, 各国的福利制度水平也不同。我国尽管在2008年4月24日, 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这部法律在残疾人的歧视、出生缺陷的预防、残疾人按比例就业以及各级政府对残疾人权益的保障等方面加强了监管力度。但从目前残疾人福利的发展状况来看, 还需在以下几方面完善:

(一) 完善残疾人法规

历史实践证明, 完善的法律制度约束可以维护和实现残疾人的权利。目前我国需要完善残疾人康复条例、残疾人特殊教育条例、残疾人劳动就业条例等, 通过这些法规才能保证残疾人在生活的各个方面能与健全人一样, 才能使残疾人福利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才能使残疾人的权利得到更好的维护。

(二) 改善残疾人受教育环境, 缓解残疾人与其他群体的不平等

社会不平等的状况往往来源于机会的不均等和收入的不平等。改善残疾人受教育的环境, 才能使残疾人拥有和普通人一样的机会, 进而才能彻底改善残疾人的贫困处境。

(三) 促进残疾人与社会的融合

只有将残疾人群体完全地融入到社会中, 才能使残疾人问题得到充分的解决。为了使残疾人能够完全融入社会, 国家应该制定一系列的促进措施, 专门就如何为残障人士提供快捷、有效、经济和永久的医疗、职业和福利方面的待遇进行规定, 这样才能充分维护残疾人的权利。

(四) 充分尊重残疾人, 建立满足残疾人特别需求的福利制度

健全的社会福利制度能够缓解各方面的矛盾, 但维持社会稳定并不是福利制度的最终目标。只有社会给予残疾人充分的尊重, 不再忽视残疾人的存在, 残疾人多样化、差异化的需求才能得到满足, 残疾人的权利才能得到真正的维护。

参考文献

[1]宁亚芳.从社会质量视角看残疾人福利制度改革.中国残疾人, 2011年9月.

[2]周沛.残疾人社会福利体系研究.江苏社会科学, 2010年, 第5期.

残疾人证造假幕后 篇8

排查4000多残疾人档案

2010年初,辽宁省朝阳市龙城区人民检察院反渎职侵权局办案人在深入走访时发现,在换发第二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过程中,有些无残疾的人通过关系办理假残疾人证,享受国家给残疾人的待遇;有的残疾人通过关系提高残疾等级,提高低保待遇;还有的为做生意,享受国家给残疾人的免税政策,通过关系办假残疾人证。而真正有残疾的人,因找不到关系,拿不到相应等级的残疾人证,享受的残疾待遇较低。有些残疾人对这种情况强烈不满,积极主动向检察机关举报。

龙城区反渎局对线索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评估,制定了周密的初查计划,立即展开了初查。

根据群众举报,办案人先找了两名被举报人及其相关中间关系人、残疾鉴定医师调查取证,发现办理的都是假残疾人证。

这里果然藏有秘密!

办案人在调查中得知,办理残疾人证的档案材料是查处此案的关键证据,从中不仅可以查找到相关人的基本信息、残疾类别、残疾等级,还能查到评残鉴定医生、初审人、审批人等情况。于是,办案人立即赶到朝阳市龙城区残疾人联合会,调取了4000多人的办证档案备查。

办理残联系统的渎职犯罪案件,在龙城区乃至全省尚属首次。反渎局一方面收集残联系统换发第二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的相关文件,一方面组织干警认真学习研究,熟悉办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的规定程序和工作职责要求,并以此为依据,查找残联办证人员及指定医院评残鉴定医师在办证过程中违反规定程序办理的情况。

根据群众举报和调取的4000多残疾人档案,办案人先按照肢体、听力、智力、视力四类残疾把档案分开码放,再依据办证申请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申领表》上贴的照片和填写的基本信息,结合医院鉴定医师填写的残疾鉴定结论,经初步推断不像有残疾的人,把这些人的档案全部挑选出来,迅速展開调查取证。

通过调查取证,办案人发现,确实有些办证申请人无残疾,为了获得国家给予残疾人的低保待遇,通过关系人给办证人一定的好处费,办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还有些残疾人为了提高残疾等级,获得更高的低保待遇,以同样的方法,提高了残疾等级。

根据调查取证所涉及的朝阳市龙城区残联相关办证人员和指定医院相关鉴定医师,反渎局快速缩小涉案人范围,锁定渎职行为人。2010年11月18日,反渎局办案人找到朝阳市龙城区残联指定做残疾鉴定的原龙城区某人民医院院长、视力残疾鉴定医师李某进行询问。

在大量证据面前,李某说出了龙城区残联工作人员多次找他及相关残疾鉴定医师,以亲友或领导的亲属需要照顾为由,让填写假残疾鉴定意见,一般都要求填写相关类别残疾等级二级(这个等级可以享受国家低保待遇),李某及相关鉴定医师为了医院的利益都照办了。

李某还供认,除其个人违规做视力残疾假鉴定外,还让无鉴定资格的医生冒名顶替做肢体残疾鉴定,并为其另刻了肢体残疾鉴定医师石某的名章,让其冒名顶替做肢体残疾鉴定使用。

与此同时,办案人还在李某办公室提取了该医院为朝阳市龙城、双塔两区残联工作人员给他人办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所做的假残疾鉴定人员名单。

合谋滥用职权收取好处费

案件有了重大进展。办案人马不停蹄,分别接触案件涉及的龙城区残联两名工作人员,由此锁定了朝阳市龙城区残疾人联合会办公室主任、龙城区换发第二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残疾评定委员会副主任牛某有重大渎职犯罪嫌疑。

然而,又一个问题摆在面前,那就是犯罪主体如何确定。残疾人联合会、医院均不属于国家机关。残联负责换发第二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的工作人员和指定医院承担残疾鉴定的医师,也不属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为了查清和确定犯罪主体,办案人从调取的龙城、双塔两区人民政府关于换发第二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工作方案文件中查到,自2009年4月至案发,牛某是受龙城区人民政府委托,任该区换发第二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残疾评定委员会副主任;李某是受龙城、双塔两区人民政府委托,任两区换发第二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残疾评定委员会副主任。依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章渎职罪主体适用问题的解释,二人是受国家机关委托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从事公务的人员,符合渎职犯罪的主体身份。

确定牛某的主体身份后,2010年11月24日,办案人对牛某进行了询问。经过多个回合较量,牛某终于交代了自己的犯罪事实。

自2010年4月以来,牛某与朝阳市龙城区某街道某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贾某合谋,由贾某在龙城区某街道居民中找到申请办残疾人证的人,收集办证用的相关资料(户口本、居民身份证复印件)交给牛某,牛某每办一个假残疾人证收取1000元。贾某先后收集13名无残疾的正常人的办证相关资料,按每办一个证1000元连同办证相关资料分次交给牛某,牛某违反办证规定程序,没让申请办证人到指定医院体检鉴定,而是找指定医院相关评残鉴定医师,由牛某确定残疾类别和等级,鉴定医师按其要求填写了假残疾鉴定意见,然后牛某为这13人办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

经核实,贾某证实了与牛某合谋,自2010年4月至11月,在本辖区先后收集了13名无残疾的正常人的办证资料,收取每人1000至2000元不等的好处费,按每办一个残疾人证1000元连同办证相关资料交给牛某,牛某给这13人办理了残疾人证。贾某从中收取他人给的好处费7230元人民币,牛某收取好处费1.3万元人民币。

2010年11月24日当晚,反渎局果断对犯罪嫌疑人牛某以滥用职权罪立案侦查,并采取了刑事拘留的强制措施;对贾某以滥用职权共犯立案侦查,并采取了取保候审的强制措施。为了快侦、快结,龙城区检察院依据李某提供的涉及牛某找相关残疾鉴定医师为他人作假残疾鉴定的人员名单,组成四个办案组分别调查取证,查清了两名犯罪嫌疑人的渎职犯罪事实。犯罪嫌疑人牛某共违规办理假残疾人证29个,其中与犯罪嫌疑人贾某合谋违规为正常人办理假残疾人证13个,收取他人给的好处费1.47万元人民币。贾某收取好处费7230元。

2010年12月21日,龙城区法院鉴于牛某、贾某两被告人犯罪情节轻微,认罪悔罪,且在侦查阶段积极退赃,判处犯滥用职权罪,免予刑事处罚。

医院违规做假残疾鉴定

原龙城区某人民医院系朝阳市龙城、双塔两区残联指定的残疾鉴定医院,做残疾鉴定涉及两个区的残疾人,对涉及双塔区的人员,因案件管辖,2011年初,朝阳市检察院反渎职侵权局将此案交给龙城区检察院继续查办。

龙城区检察院反渎局迅速到双塔区残联调取6216人的残疾档案,按照从李某办公室提取的人员名单找出档案材料,展开调查取证工作。与此同时,他们还在6000多人档案中挑选出二级、三级肢体残疾人的档案。办案人在调查取证时,依据肢体残疾评定标准,多数能目测出有无肢体残疾,符合几级残疾标准,与鉴定医师填写的鉴定结论和确定的残疾等级比较,结合证言证实情况,基本能确定医师所做残疾鉴定的真伪。通过大量、繁琐而艰难的取证工作,办案人查明朝阳市残联、双塔区残联的相关人员以及其他的中间关系人,多次找李某说情,有为无残疾人填写假残疾鉴定的,有为残疾人提高残疾等级的,李某为了私情和医院的利益,均按说情人的要求,违规让本院相关残疾类别鉴定医师在残疾评定表上填写了假残疾鉴定,共违规为156人填写了假残疾鉴定意见。

2011年6月,龙城区检察院反渎局以滥用职权罪对李某立案侦查,并对其刑事拘留,后变更为取保候审的强制措施。此外,他们还查出朝阳市双塔区医院(系双塔区残联指定残疾鉴定医院之一)负责肢体残疾鉴定的医师张某(系受双塔区人民政府委托,任该区换发第二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的残疾评定委员会委员,符合渎职犯罪主体),在办证申请人或中间人找其说情或给其好处费后,违规为 5名无残疾的人做假残疾鉴定,为 15名残疾人填写假鉴定,提高了残疾等级,从中收取好处费1.43万元。

2011年10月24日,龙城区法院鉴于张某犯罪情节轻微,且积极缴纳犯罪所得,判处犯滥用职权罪,免予刑事处罚。12月7日,李某也被判处犯滥用职权罪,免予刑事处罚。■

残疾证标准 篇9

目前,济南市残联今年对贫困残疾学生及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的救助有了新的标准。其中,专科生每人每年可获救助元,本科生每人每年可获得救助2500元,研究生每人每年可获得救助3000元。

根据安排,今年的救助范围是,父母一方在市属机关、事业、企业或驻济中央、省属企业、外地驻济单位工作,接受义务教育(只对在校住宿生)、普通中等(含高中、中专)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含技工学校)、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含高级技工学校、技术学院、技师学院的高级班,不含成人职业教育、成人自学教育)的`贫困残疾学生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

救助对象必须同时符合本地生源、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家庭生活困难并持有民政部门制发的《城市居民(或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等条件。

救助标准为,接受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每人每年补助住宿费200元,接受普通中等教育和职业中等教育阶段学生每人每年救助600元,专科生每人每年救助2000元,本科生每人每年救助2500元,研究生每人每年救助3000元。县(市)区级学生救助标准按各县(市)区救助办法执行。此外,市残联对符合奖励条件的残疾大学生给予一次性奖励,奖励标准为:专科生2000元,本科生3000元,硕士生研究生及以上层次5000元。县(市)区级学生救助标准按各县(市)区救助办法执行。

残疾证范文 篇10

二、办证时间: 每年4月1日至4月30日为统一鉴定、核发、年审残疾人证时间。在此期间除双休日外,残疾人随到随办,鉴定发证地点在县残联办公室。5月上旬,将各乡镇办证登记汇总表转到各乡镇残联存档。

三、办证所需手续

1、农村籍和城镇无业人员申请评残,按“属地原则”,持村(居)委会介绍信到户口所在乡镇残联审核登记盖章后,由本人在法定监护人(无监护人可有亲友或村居委指定专人)陪同下,持本人身份证、户口薄、二寸近期彩色照片3张和病历或相关病情资料到县残联办理。

2、城镇职工申请评残,由所在单位工作人员带领,持单位介绍信、本人身份证、户口本、二寸近期彩照3张、有关病情资料、工资单、劳动合同、养老保险到县残联办理。

3、残疾比较明显,能明显达到标准的,残联可直接办理。残疾不明显的,须出具县级以上医院的相关病历证明。精神、智力残疾出具市精神鉴定中心证明。听力、言语、视力残疾出具村居及单位证明,致残时间、原因,并附县级以上医院证明。

四、评残发证组织机构 县残联成立《残疾人证》鉴定核发小组和监督检查小组,严格按照《中国残疾人实用评残标准》实施评定核发。具体程序如下:

1、组联部初审,具体鉴定人要认真填写《残疾人状况登记表》和《残疾人证核发表》并签署鉴定意见。办理残疾证所用的印章由组联部指定专人保管。

2、就业部复审,具体鉴定人要认真进行重新鉴定,填写《残疾人证核发表》并签署鉴定意见。办理残疾证所用的钢印由就业部指定专人保管。

3、分管领导把关再审,并在《残疾人证核发表》上签署鉴定意见,最后填制残疾人证。

4、最后由监督检查小组进行抽查,如发现办证不实、弄虚作假,一经查实,严肃处理,并交组织、纪律部门查处。答案补充 必需回老家办理,先到医院评定残疾等级,再拿到村委会的证明信,这样就能到残联办残疾证。别想着在务工地办了,那是不可能的。

残疾证办理条件

一、办证条件

具有本县常住户口,符合国家务院制定的《中国实用残疾人评定标准》的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智力残疾、肢体残疾和精神残疾的人员。

二、办证时间: 每年4月1日至4月30日为统一鉴定、核发、年审残疾人证时间。在此期间除双休日外,残疾人随到随办,鉴定发证地点在县残联办公室。5月上旬,将各乡镇办证登记汇总表转到各乡镇残联存档。

三、办证所需手续

1、农村籍和城镇无业人员申请评残,按“属地原则”,持村(居)委会介绍信到户口所在乡镇残联审核登记盖章后,由本人在法定监护人(无监护人可有亲友或村居委指定专人)陪同下,持本人身份证、户口薄、二寸近期彩色照片3张和病历或相关病情资料到县残联办理。

2、城镇职工申请评残,由所在单位工作人员带领,持单位介绍信、本人身份证、户口本、二寸近期彩照3张、有关病情资料、工资单、劳动合同、养老保险到县残联办理。

3、残疾比较明显,能明显达到标准的,残联可直接办理。残疾不明显的,须出具县级以上医院的相关病历证明。精神、智力残疾出具市精神鉴定中心证明。听力、言语、视力残疾出具村居及单位证明,致残时间、原因,并附县级以上医院证明。

四、评残发证组织机构 县残联成立《残疾人证》鉴定核发小组和监督检查小组,严格按照《中国残疾人实用评残标准》实施评定核发。具体程序如下:

1、组联部初审,具体鉴定人要认真填写《残疾人状况登记表》和《残疾人证核发表》并签署鉴定意见。办理残疾证所用的印章由组联部指定专人保管。

2、就业部复审,具体鉴定人要认真进行重新鉴定,填写《残疾人证核发表》并签署鉴定意见。办理残疾证所用的钢印由就业部指定专人保管。

3、分管领导把关再审,并在《残疾人证核发表》上签署鉴定意见,最后填制残疾人证。

4、最后由监督检查小组进行抽查,如发现办证不实、弄虚作假,一经查实,严肃处理,并交组织、纪律部门查处 在当地残联办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是经国家批准的由中国残联统一制发的残疾人专用证件,其效用主要体现在:(1)证明残疾及其残疾类别、等级的凭证;

(1)证明残疾及其残疾类别、等级的凭证;

(2)享受国家和地方政府优惠政策及扶助规定,维护合法权益的依据;(3)制定工作计划,发展残疾人事业的基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管理办法》规定:“凡符合《中国残疾人实用评定标准》的视力、听力、言语、智力、肢体、精神等残疾人均应发给残疾人证。”身有残疾尚未达到规定标准者,不能发给残疾人证。●地方残联如何核发和管理残疾人证 核发和管理残疾人证是各级残联的职责,是残联管理职能的重要体现,是残联的经常性工作。各级残联要指定专人负责残疾人证的核发和管理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管理办法》对核发和管理残疾人证,作了明确规定:(1)残疾人证由省级残联统一编号,县级残联负责核发和管理。

(2)以《中国残疾人实用评定标准》认定发证。对于明显残疾,易于认定残疾类别、等级者,可直接认定发证;县级残联难以直接认定残疾类别、等级者,请县及县级以上医院或专科医院检查后认定核发.(3)严格按残疾类别、等级和残疾人证各栏具体要求填写残疾人证,并登记造册,建档立卡。

(4)残疾人康复脱残、死亡要及时收回残疾人证;残疾人证遗失要及时注销并补办新证。

(5)规范残疾人证的核发和管理工作,杜绝向非残疾人发证。●制发残疾人证不得向残疾人收费 由于我国残疾人生活水平低且短期内难以改善,国家指定制发残疾人证不向残疾人收费。财政部、国家计委联合下发的《关于批准收取残疾人证工本费的通知》(财综字〔1997〕131号)中明确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残联及以下各级残联向残疾人发放残疾人证时一律不得收取工本费。” 财政部《关于制发残疾人证经费负担问题的通知》(财社字〔1997〕164号)进一步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残联向中残联领取残疾人证缴纳的工本费(每证0

55元)由省级财政负担。”“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残联以及以下各级残联向残疾人核发残疾人证时,一律不得收取费用。各地残联在核发残疾人证过程中发生的证件运输、保管及登记、申领等相关费用,由同级财政部门在每年核定残联事业费时统筹安排解决。” 附:《中国实用残疾人评定标准》 六类残疾标准 视力残疾标准

1、视力残疾,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眼视力障碍或视野缩小,通过各种药物、手术及其它疗法而不能恢复视功能者(或暂不能通过上述疗法恢复视功能者),以致不能进行一般人所能从事的工作、学习或其它活动。视力残疾包括:盲及低视力两类。

2、视力残疾的分级

盲 一级盲:最佳矫正视力低于0.02;或视野半径小于5度。

二级盲:最佳矫正视力等于或优于0.02,而低于0.05或视野半径小于10度; 低视力 一级低视力:最佳矫正视力等于或优于0.05,而低于0.1。二级低视力:最佳矫正视力等于或优于0.1,而低于0.3。列表如下: 类别 级别 最佳矫正视力 盲 一级盲 <0.02—无光感;或视野半径<5度 二级盲 ≥0.02—<0.05;或视野半径<10度 低视力 一级低视力 ≥0.05—0.1 二级低视力 ≥0.1—<0.3 《注》: 1.盲或低视力均指双眼而言,若双眼视力不同,则以视力较好的一眼为准。

2、如仅有一眼为盲或低视力,而另一眼的视力达不到或优于0.3,则不属于视力残疾范围。

3、最佳矫正视力是指以适应镜片矫正所能达到的最好视力,或以针孔境所测得的视力。

4、视野<5度或<10度者,不论其视力如何均属于盲。听力残疾标准

1、听力残疾的定义 听力残疾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耳不同程度的听力丧失,听不到或听不清周围环境及言语声(经治疗一年以上不愈者)。

听力残疾包括:听力完全丧失及有残留听力但辩音不清,不能进行听说交往两类。

上一篇:课程游戏化实施心得下一篇:月亮作文托物言志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