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整治工作总结

2023-02-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忙碌的时光虽然匆匆,但不虚度,无论是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在工作一段时间后,我们应当对自身的工作进行反思。通过工作总结的方式,详细记录自身的成长,可促使我们认真、全面的了解自身,改进自身的工作方式,提升自我,在往后的工作之路上,不断成长。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环境整治工作总结》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第1篇:环境整治工作总结

政策目标视角下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的完善

摘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是农村环境管理的一种创新。辽宁作为第一批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的示范省,对辽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进行实证考察有助于总结经验,探索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的有效路径。实践反馈出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仍存在急需解决的问题。完善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的路径在于优化农村环境管理的资源结构、缔结农村环境管理的参与者网络及创新农村环境管理方式。

关键词:政策目标;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实证考察

一、问题研究动因

(一)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的政策背景

在城乡一体化的大背景下,2008年我国改革农村环境治理方式,提出“以奖促治”政策。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村环境治理成效,从2010年开始,以连片整治的方式,国家分阶段选取示范省(区、市),集中资金进行农村区域环境治理。

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是农村环境管理的创新之举。与以往农村环境治理相比,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有强劲的政策支持。首先,政策目标明确。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是以解决区域性突出环境问题为目的,对地域空间上相对聚集在一起的多个村庄(受益人口原则上不低于两万人)实施同步、集中整治。其次,资金投入来源有保障。在资金上,国家财政部和环保部以协议的方式,分别与各省政府签订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协议,明确中央与地方资金的配套比例及资金保障。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政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为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的实施提供了良好基础。

(二)实践的诉求

2010年辽宁作为北部地区的代表成为第一批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的示范省,2010—2012年预计由中央拨款8.5亿,地方政府按照1:1.5的比例配套,投入21.25亿元,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开展后,急需总结环境管理经验,反馈问题。对辽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进行实证考察有助于总结经验,在政策目标指导下,探索和创新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的有效路径。

二、辽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的实证考察

(一)考察方法

以实地调研的方式对沈阳市辽中县六间房镇、杨士岗镇,盘锦市胡家镇,抚顺市上马乡、后安镇,本溪市桓仁县北甸子乡,营口市大石桥汤池镇等进行实地考察。在此基础上,以问卷的形式对村庄连片治理情况及农民环境保护意识进行考察。先后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32份。与此同时,收集有关公共数据和记录,并对基层环保部门工作人员、基层乡镇环境管理人员进行半结构性访谈,了解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情况。

(二)考察内容

1.示范区选取。根据国家关于示范区域选取的要求和原则,辽宁确定的示范区域为:以大伙房水库及输水工程周边地区为重点,延伸到输水工程供水及采水所涉及的地市,共包括抚顺、本溪、沈阳、鞍山、辽阳、营口及盘锦7个城市,其中要优先解决大伙房水库及输水工程周边地区的抚顺和本溪(桓仁)地区的突出环境问题。

调研显示,示范区选取具有合理性。抚顺大伙房水库,是辽宁省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地。每年将为抚顺、沈阳、辽阳、鞍山、盘锦、营口、大连等七城市提供近20亿立方米的水源,全省有近2 300万人受益,其供水规模在全国乃至世界也处于前列,水质保护工作十分重要。虽然目前大伙房水库水质保持二类水体标准,但水库上游生态环境极为脆弱。辽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选取特大饮用水水源地周边农村进行连片整治示范,对于探索特大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流域污染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2.整治的过程。调研显示了整治的过程做到了规范化。一是建立项目建设监管机制。辽宁省对示范项目资金的支持范围、资金申报、预算下达和资金拨付等方面进行了规范,严禁截留、挪用。二是建立连片整治管理机制。辽宁省建立了农村环境整治目标责任制,省、市、县、镇(乡)、村以及片区都签订责任状,做到工作项目化、项目目标化、目标责任化。三是建立治管结合机制。基层组织基本建立了日常保洁机制。辽宁各地已初步探索出一套适合地区实际的农村环境连片治理的管理模式。

3.整治的效果。调研显示,大量中央和地方财政资金投入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生活垃圾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垃圾桶、垃圾发酵池、密闭式垃圾房、垃圾手推车辆、专用清运车辆、垃圾填埋处理场、垃圾中转站等;畜禽粪便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储粪池、养殖户化粪池等;生活污水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修建排污明渠、氧化塘等。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村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有了极大改观。

(三)问题的反馈

1.农村环境管理的资源尚未充足。一般来说,管理资源主要有经费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和技术资源。充足的经费与人力资源、成熟的技术支持是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的物质基础,畅通的信息渠道使农村环保管理部门之间、管理部门与公众之间协调配合。

调研反映,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作在经费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和技术资源上,均存在不足的问题。在经费上尤其是项目运行和维护资金上表现为供给不足或迟滞,在人力资源上表现为基层专业环保管理人员的短缺,在信息资源上表现为政策信息不畅尤其是在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政策宣传上不够到位,在技术资源上表现为适宜北方环境、廉价而有效的治理技术尤其是水污染治理技术开发迟滞。

2.农村环境管理的网络合力尚需凝聚。与通常的纵向性的管理行为不同,环境管理体系表现为纵向性和横向性的复杂特点。从纵向上看,环境管理体系呈现出一种与行政架构相对应的科层制结构,表现为上下级部门的业务对应。从横向上来看呈现的特征是,由政府总负责,各部门具体负责实施。表现为财政部门对环境治理资金进行管理、环保部门对环境保护统一管理,基层乡镇部门合作管理。这种纵向和横向结合的特点决定了农村环境整治需要不同部门积极而能动的合作。

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兼有管理和治理双重含义。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中不只是“自上而下”环境行政管理,还是受益者村民积极参与的环境治理。我国农村环境污染主体分散零落,农村环境整治不能单纯依赖点线式的“政府—管理”模式,更需要村民与政府的合作。

调研反映,农村环境连片整治过程中,政府部门之间、政府与民众之间的合力尚需凝聚。一方面,由于农村环境责任主体众多,责任交叉不明,极易形成环境管理漏洞与责任真空。即使在管理责任明确的情况下,往往也由于部门工作衔接不畅,导致整体效率降低,如,财政部门资金审批迟滞影响环保部门的项目建设进度,环保部门项目建设监管缺位加重基层乡镇部门的后续管理负担。另一方面,村民与参与环境连片整治呈被动状态,村民的积极性尚需充分调动。

三、完善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的有效路径

(一)优化农村环境管理的资源结构

1.地方政府财政责任的制度化与法制化。尽管在连片整治资金供给上,国家以协议的方式,明确了中央与地方资金的配套比例及资金保障措施,但是实践中,由于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的资金需求大,地方财政能力的限制,仍然存在地方配套资金供给不足或迟滞的问题,直接影响连片整治的示范效果。解决的路径是寻求政策的制度化和法制化。在地方财政预算阶段,确立农村环保支出的优先和重点地位,设定具有约束力的投入目标要求。目前法律对地方政府财政责任规定过于原则,应尽快制定地方立法,明确地方各级政府在农村环境治理中的责任、分担标准及调整机制。

2.乡镇环保组织的功能化。县级及以下基层环保部门力量薄弱,相当一部分乡镇没有设立专门的环保机构,应根据实际情况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机构建设,在乡镇及行政村设置专门环保机构、配备专兼职监管员队伍。在完善基层环保组织建设的同时,增强环保人员能力建设,提高环保人员的创新能力。

3.环保信息的畅通化。环保信息的畅通化一方面要求环保信息在政府系统畅通。财政部门在连片资金审批与使用上公开;环保部门在连片整治项目建设招标与监管上公开;基层乡镇组织在连片整治项目的维护与运营上公开。环保信息的畅通化另一方面也要求环保信息在政府与民众之间畅通。要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宣传培训,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村环境保护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4.环境技术开发和推广的多元化。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效果的取得还在于改进技术措施,因此,应进一步研究适用于北方农村环境整治的技术措施。农村环保技术的开发完全依靠地方基层力量存在很大困难,应在国家层面上建立科技支撑体系,组织环境科研机构和高校等专业人员对农村环保实用技术开发和推广,确保集中连片村庄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二)缔结农村环境管理的参与者网络

1.协调联动,加强政府部门间合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是一项复杂、长期性工程,需各部门密切配合,协调联动。横向联系是农村环境保护十分重要的关系网络。平行部门之间应建立各部门联动协调配合工作机制,相互沟通信息,主动配合,形成合力。

2.协商互动,加强村民与政府间合力。在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中,应强化村民自治与政府管理的互动。村民自治主要是鼓励以农村社区为依托,集聚区域内村民力量参与环境管理,维护社区共同的环境利益。农村环境社区治理是政府单一管理的补充,是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组织化路径。

(三)创新农村环境管理方式

1.建立城乡环境共建体系。城乡联合共建是借助社会力量,实现农村环境治理。借助“城乡共建”、“城市反哺农村”、“城乡统筹”等开展城乡环境共建,可以有效补充农村环境整治投入,并可以唤醒企业和各种社会力量的社会责任感。

2.构建“第三方”评价机制。构建与政府无隶属关和利益关系的第三方评价机制,发挥其在评价标准和评价过程的独立性和客观性职能,对环境连片整治的效果进行评价,形成反馈机制,能优化环境连片整治的路径,提高环境连片整治的效能。

参考文献:

[1]中央财政投入120亿元资金、推进农村环境整村连片整治工作[J].农村财政与财经,2010,(7):24.

[2]陈振明.政策科学——公共政策分析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刘侃、栾胜基.论中国农村环境管理体系的结构真空[J].生态经济,2011,(7).

[4]雷静,杨居凤.我国农村环境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大众科技,2009,(3).

作者:赵凯 刘玲

第2篇:基于工作过程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课程实践与研究

【摘要】基于工作过程,同时结合市场需求导向和校企合作依托,从课程设置、课程设计、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资源、教学效果和教学改革等六个方面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课程项目化教学新模式的建立和实践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工作过程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教学 实践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农村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生活污水、垃圾和畜禽养殖粪便得不到有效处理;工业和城市污染有向农村转移的趋势[1]。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将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作为推进城乡环境保护一体化、改善农村环境质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2]。

结合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和就业市场的人才需求,以及高职院校课程鲜明的职业特征,进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课程实践与研究势在必行。

一、课程设置与设计

(一)课程目标

课程教学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和污染特点,熟悉适合农村的相关污染防治技术和相关政策、法律法规,掌握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支持的内容,以及具备编制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非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和村容村貌整治等工程技术方案的能力。

知识、能力与素质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农村环境污染现状,熟悉相关概念、政策、工作指南,掌握相关的污染防治技术及文本编制格式、要求。(2)能力目标:能利用各种信息媒体,获取新知识、新技术;具有环境现状调查与分析评价的能力;能对农村环境的实际问题拟定合理的解决方案;具有编制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技术方案的能力。(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表现、与人沟通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

(二)课程设计思路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课程具有综合性强、实践性强的特点,要求学生具备环境类专业课的相关知识,以后能够从事农村环境保护相关工作。通过企业调研,我们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开发的工作过程、工作任务一一列出,并进行分类,与此同时,把工作任务细化,确定工作任务的使用频率和难易程度,将项目(任务)内容转化为学习领域的课程内容,构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课程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形成一系列职业活动导向的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强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保证理论课时的基础上,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课程内容选择

本课程系统的介绍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提出和发展、相关概念、支持内容;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和特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相关污染防治技术;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相关政策、法规、标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申报指南和技术文件编制要求,并对典型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进行实例分析。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方法

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教学中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充分结合,讲解每个学习情境的基本理论后,马上让学生根据讲解的原则和实例进行实践。

(二)教学手段

重视传统的教学手段 在课堂以及实践教学过程当中,着力以具体案例的方式,引導学生共同参与,积极锻炼,从而弥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部分弊端。同时通过图解启发和组织讨论教学,不断延伸学生的思维触角。

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 借助多媒体教学设施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模拟和查找相关资料,设计教学实训项目,通过项目化、任务驱动和合作学习,切实加深学生对职业岗位需求的了解,培养学生职业岗位工作的能力。

三、课程资源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课程建立比较丰富、完整的课程教学资源库,包括教学材料,数字化资源,实训资源及教学指导团队建设。

(1)编制“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课程书本教材及配套练习

在教材结构编排方面,以项目或探究性活动为主线、采用理论知识和范例式实践知识相结合的教材结构编排类型;在教材内容方面,编排内容的选择力求坚持科学性、前沿性、实践性、多元性、丰富性等原则。在专业课程内容的基础上,设计系列专题性或综合性的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程和研究模拟项目配套练习,让学生在校内学习平台上获得初步的工程和设计能力。

(2)建立“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课程数字化资源教学平台

基于农村环境整治实践素材和案例,进行针对性强的专业图片素材库、情景视频库、项目资源库、课件资源以及课程网络空间的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

(3)具备多层次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训平台

校内和校外实训教学齐头并进。校内有湖南产学研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湖南清洁生产审核中心等集教学、实训和技术服务功能于一体的产学研教学实体,是本课程具备“校中厂”特点的实训基地。校外建立起长期合作关系的校企合作实训基地,湖南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长沙市环境保护局、湖南鑫南风安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厂中校”模式的实训基地。

(4)组建专门的教学师资队伍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从事本课程教学的专任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均为硕士以上学历,且有5年以上的环境保护及相关行业工作经验或项目实践经历。

四、教学效果评价

“农村环境综合”课程采用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方式。过程考核占50%,主要考查学生的课堂及作业表现、实际项目任务的完成能力。为强化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目标的培养,在过程考核中,“实训项目”模块的考核比重占到了过程考核的60%。

结果考核占50%,主要通过闭卷考试的方式检验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重点内容进行重点考核,占到了结果考核的64%。

五、教学改革的方向

(1)加强校企合作,联合办学。“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学习过程既要注重理论学习,又要强调实践,根据专业定位和课程特点,邀请行业专家一起成立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对专业发展规划、课程设置、课程定位等进行研讨;不定期邀请行业专家和企业技术总监来校讲学,通过开设讲座、座谈答疑等形式,向学生传达最新的行业发展状况和市场需求。

(2)组织教师到企业实践,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加强授课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的交流合作,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3)鼓励学生参加企业实践。学生到企业实践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要结合学生专业水平制定企业实践方案,确定实践的重点内容,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丁建臣,刘亚娴,等.我国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分析[J].新视野,2012(05):32-35.

[2]环境保护部.农村生活污染防治技术政策[Z].2010-02-08.

作者简介:

郑立国,男,博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评价与咨询服务;

通讯联系人:王海萍,女,博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监测、职业教育课程评价。

作者:郑立国 王海萍

第3篇:乡镇政府职能在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中体现

【摘 要】本文分析了乡镇政府职能在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中面对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政府职能

为加快解决突出的农村环境问题,改善农村环境质量,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探索出一条农村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的路子,国家环境保护部、财政部于 2010 年在全国启动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作,整治的主要内容包括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以及历史遗留的农村工矿污染治理等 5 个方面。

1.乡镇政府在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中面对问题

1.1根本问题

根本问题是乡镇政府在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中的角色。一方面,在环境治理的脉络中,地方政府首先是国家权力的代理人。它的责任是完成治理工程分解的治理目标、任务,支配国家有着再分配性质的环境治理投资并对上负责。另一方面,作为地方经济主导者的地方政府还是经营地方发展的主角。地方政府独立的利益诉求成为其在项目运作中进行行为选择的主要参照。因此, 地方政府在农村环境治理中扮演双重角色。此时,政府在利益诉求中职能发生了扭曲。这给当地的环境带来许多不确定的风险因素,亦给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变迁带来很多盲目性。

1.2项目落实中遇到问题

目前各乡镇都还没有建立相应的环保管理机构,缺乏环保专业人员,加之乡镇及村级财力大都比较困难,拿不出资金来支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在项目实施过程以及取得的实际效果来看,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选址问题、占地问题、设施运行与管理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等。

2.乡镇政府在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中的对策

2.1乡镇政府上报方案需科学、准确

实施环境连片整治前需要编制实施方案,乡镇及村按照审批的方案来实施。但是很多实施方案脱离实际,导致最后项目落实不了或不能达到理想的治理效果。如有大型沼气项目用于畜禽养殖废弃物的治理与综合利用,但与村对接时本村实际情况为无集中式畜禽养殖,导致该大型沼气项目最终无法实施。另一方面为是环保设施的处理能力与污染物排放量不相适应。如污水处理站收集不到相应处理能力的污水量,造成了很大的浪费。

如乡镇政府上报的方案是在详细的调查了解、现场踏勘、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完成的,那么这些情况都是可以避免的。乡镇政府在调查、资料收集的过程中应重点摸清示范区域的人口、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现状、畜禽养殖现状、饮用水源状况、环境污染及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现有的环保设施情况等。乡镇政府摸清这些情况,再将此上报至方案编制部门,使其在充分掌握上述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科学规划,合理配置资源,使方案有较强的科学性、针对性、适用性和易操作性,做到即解决了突出环境问题又充分地发挥了资金效益。

2.2乡镇政府应科学选址

环境整治工程的选址很重要,选址不当则可能带来负面影响。选址基本靠乡镇政府协调,环保部门在乡镇政府选址确定后会绘制定界图等相关图件、办理一系列相关手续。但当项目兴建、建设资金投入后方发现选址并不适合预建项目,造成前期投入浪费。某镇项目村选址确定后找有资质部门绘制定界图,后因土地征占问题项目不能落实,只好从新选址,从新绘制。

在确定选址前,乡镇政府应从农村环境治理的实际问题出发, 做好调研工作, 深入到农民、农业和农村生产与生活中, 广泛听取农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收集农村环境治理的一手资料,并有效地借助环境管理部门、环保专家的力量,在涉及相关利益的多方主体共同参与讨论协商的前提下,选定合理可行的位置。

2.3乡镇政府应监督工程质量

环保设施的设计和施工专业性比较强,其工程质量如何,会直接影响到其处理效果。目前,农村环保设施的建设一般都是由小型环保公司来承担,设计及施工水平良莠不齐,甚至有些设施是由乡镇当地的“建筑队”来施工。乡镇政府对工程质量缺乏监管,质量出现问题。结果成了形象工程、摆设工程。这一方面浪费了资金,不能够充分发挥资金效益,另一方面也不能够发挥应有的环境效益。

其根本应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加强政府地方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乡镇政府职能不仅仅体现在经济建设方面,更重要的是体现在为村民服务方面。在改革开放进入成熟期之后,乡镇政府应当加强以提供公共产品和有效的公共服务为主的职能。乡镇政府至今仍侧重经济职能,而忽略了公共服务的职能。只有乡镇政府把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放在首位,才能尽到监管责任。

具体操作首先在前期招标中应对环保公司进行仔细的甄别和筛选,选择有实力、信誉好的公司参与项目建设。在项目招标时,应特别注重考察公司的技术实力、农村环境治理的业绩以及信誉等。乡镇政府请环保专家对环保公司的设计图纸进行认真审查,尽量采用技术经济可行、投资省效率高、好维护易管理的工艺。

其次各乡镇一般都设有村建服务中心(或村建站), 可将村建服务中心纳入乡镇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专班的成员之一, 明确要求其负责对项目施工进行质量监理并承担相应的责任,保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的工程质量。

2.4乡镇政府应积极探索农村环保设施运行维护的长效机制

要使环保设施长期稳定地运行,使其能够长期发挥效益,就需要对设施进行良好的管理和维护,而这必须要有一定的专业技术人员和资金来作保障。目前各乡镇亟需建立相应的环保管理机构,配备环保专业人员,及相应的财力支持。但是目前各乡镇没有相应专业人才,拿不出资金来维持环保设施和垃圾车等设备的运行,这必然使设施的运行效果和环境效益大打折扣。

其根本在于政府政绩考核制度。应将环境治理的任务、目标纳入乡镇政府的政绩考核范围。乡镇政府在农村环境治理中的“力不从心”,在于乡镇政府政绩考核机制围绕着GDP指标。在经济利益与政治利益的双重驱动下,乡镇政府很容易将有限的财力、物力投入到短期效益中。因此,要改变农村环境现状,必须改变现有的与环境政策不协调的政绩考核制度,否则,再完美的环境政策在现实利益面前也只是一纸空文。

由于我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起步较晚, 农村环境管理的体制还未建立起来, 现阶段某县已可在这方面做一些有益的探索:在每个乡镇政府明确一名副职分管环保工作,并至少配备一名环保专职干部。县镇府实行农村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县党委、政府与乡镇签订农村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将农村环境保护作为考核乡镇政绩的重要内容等。

乡镇政府应多渠道解决运行资金问题。大部分乡镇财政都比较困难,无法落实环保设施运行维护的所需经费。应向中央和省级财政不仅申请建设资金,更需要申请运行资金。多措并举, 多渠道解决农村环保经费严重不足问题。

3.结论

我国农村环保工作起步较晚,基础较差,历史欠账较多, 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也是新生事物,需要探索和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很多。乡镇政府在扮演国家着权力代理人和地方经营者双重身份,在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中需认清责任。笔者分析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实施乡镇政府所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力求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

作者:于波

第4篇:百日环境综合整治活动村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督查通报

各村(社区),机关各部门:

6月6日和10日,镇纪委组织督查小组对行政村的村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进度实施了现场督查。采取了抽检的方式,共督查了15个行政村的31个自然村,并于13日下午召开了督查小组成员碰头会,汇总督查情况,并形成以下督查通报:

一、我镇村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总体情况

动员大会后,所有村的村庄环境整治工作都已展开,从此次现场督查来看,虽然各村进度不尽相同,但都在紧锣密鼓实施中。有一些村的整治进度较快,投入力度也较大,

二、好的方面

一是大部分行政村对百日环境整治活动重视程度较高,书记和村主任直接负责筹划和组织本村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将工作任务细化和分化,分工到组,责任到人;

二是大部分村委会的工作思路清晰,对本村村庄环境整治工作有较为具体的实施方案和时间任务表,整治目标明确,完成整治任务决心较大;

三是大部分行政村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工作的力度较大,特别是在卫生集中整治中,制定合理措施,充分发动群众积极参与,有的村委会还组织全体村委会人员直接参与,在劳动中身先士卒、率先模范,凸现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利民、为民的本质。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相当一部分村委会存在重视“点”而忽视“面”的问题,即注重打造亮点区域,而忽视全村区域内清理垃圾、清洁沟塘河道、清理乱搭建和乱堆放、清填露天粪坑旱厕等这些能够显著改变村容村貌的卫生整治工作;

二是部分村委会未形成“整治”与“管理”的有机统一,相应的长效管理机制未形成,保洁管护人员力量不足,责任也不明确,大部分自然村未设立“保洁管护责任公示牌”,垃圾桶数量不足,摆放也不合理,导致村内各种垃圾堆积,严重影响村庄环境;

三是个别村委会还没有完全解决态度认识问题,对百日环境综合整治活动持观望态度,有畏难情绪,从而导致本村整治工作进度缓慢,也缺少明确的整治方案和工作规划;

四是两个难点问题急待各条线、各部门协同解决:一是村庄内垃圾废品回收站对村庄环境的较大影响问题;

二是小庚河教工宿舍附近整治责任明确问题。

第5篇:周边环境整治总结

什字小学

校园周边环境专项整治活动

在铁溪镇政府的领导下,我校于2005年11月中旬至12月中旬对辖区校园周边环境进行了专项整治,其情况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统一思想,作好整治的宣传工作。 根据上级的指示精神,我校相继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各班主任和部分学生家长为组员的领导小组;同时召开了辖区内校园周边村社干部协助会,校园周边农户、居民会。散发整治项目的资料300份,为整治周边环境作好了宣传、动员工作。

二、统一行动、高效工作,较好的治理了校园周边环境。

1、集中排查了校园周边环境状况。利用了一周时,对辖区内的1所中心校、五所村小学的环境状况进行了认真排查。辖区内治安状况良好,无网吧、游戏厅,无拐骗恐吓现象。但中心校仍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校园200米内有小吃摊点;时有闲杂人员及精神病人进入校园,干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校内交通情况复杂(有一条省际公路横穿校园紧邻

校园有毛房一座,校园夹民房一座,农户喂养的鸡、狗、鸭成群,游放于校园内;广电、电信、农网高压线横穿校门口和校内。村小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校园200米内有小吃摊点,有民房。

2、协调联动,校园周边环境得到净化。

在当地政府的组织协调下,联合派出所、安办、卫生部门对我校辖区内的环境进行了整治。一是规范了校门口广电的通讯线路,二是取缔了了校内的无证经营的饮食摊点,三是针对校内交通情况,设置了交通警示牌三张。

三、建立长效机制,确保校园周边环境日常良好。 一是成立了联防小队,协管了校园治安;二是学校上(放)学实行路队放学制,路长负责制,家长接送制等办法,解决了学生走读的安全;三是对辖区居民,签定了维护校园良好环境的责任书。四是需继续协调,解决校园内夹毛房,有高压电线的问题。

2005年12月15日

第6篇:乡镇环境整治工作

乡镇环境整治工作2010年,我镇按照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总体要求,扎实有效地开展了一系列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充实力量

我镇高度重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经常在会议上强调环境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并对镇村干部提出要求,镇分管领导每次召开镇村干部会议都要对环境整治工作做出具体安排部署,乡镇环境整治工作。充实了环境整治工作力量,抽调了镇上三名局级调研员加入综合整治办公室,组建了专职的场镇协管队伍,新增了四名协管队员,现我镇场镇协管队伍已达10人。

二、加强宣传,提高群众环境意识

一是加强了环境整治相关知识及法律法规的宣传。印制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宣传资料万余份,发放至各村群众,做到了每户一份,印制了《XX市市容环境和卫生管理条例》、垃圾处理费宣传资料千余份,发放至场镇每户商家。利用村委会公示栏、集中安置点宣传栏等进行环境整治知识宣传。二是召开了落实“门前五包”责任制工作会。三界场社区、罗家场社区百余户商家参加了会议。市交-警队警官对场镇车辆管理进行了讲解,市城-管局领导对“门前五包”责任制的目的意义、内容要求进行了生动详细地讲解,并就商家如何配合政府落实好“门前五包”责任制提出了要求。通过宣传,提高了群众对环境整治工作的了解程度,为工作的开展创造了条件。

三、加强队伍管理和能力建设

加强了协管队和保洁员两支队伍的管理。出台并完善了《三界镇城镇管理协管员管理考核办法》和《三界镇保洁员管理考核办法》,形成了村—镇干部—治理办—镇领导4级考核的制度,增强了考核的全面性和科学性。将协管队员绩效工资提高到600元,增加了在工资总额中占的比重,加强了考核结果的运用,提升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购买了洒水车和垃圾运输车各一台。目前洒水车和垃圾运输车已正常投入使用。通过定时洒水和清运垃圾,减少了场镇的扬尘污染,保持了场镇的清洁卫生。近期将购买场镇管理执法车辆一台,将大幅提升执法能力。

四、认真开展各种专项行动和“五十百千工程”示范村创建工作

以镇政府的名义发文,将目标任务分解下达到各村(社区)和相关单位,加强指导督查,在环境整治简报上定期通报情况,工作总结《乡镇环境整治工作》。各村(社区)和相关单位按时镇上的要求,认真开展了行动。通过专项行动,城乡环境得到了较明显的改善。确定了春山村、白衣村、元胜村为“五十百千工程”示范村。召开专题会议对示范村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加强创建工作的检查督促,坚持每周三次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与村上取得联系,要求立即整改。

五、加强场镇管理

一是组织场镇集中整治行动数次,出动500余人次,暂扣商家出摊占道商品600余件,涉及商家百余家。

二是加强车辆停放管理。在场镇有条件的地段增设了临时停车点位,完善了车辆停放点的标志标牌,目前场镇临时停车位达200余个。

三是加强违法广告和牛皮癣的清理力度。清理违法广告和牛皮癣500余处。五是查处流动摊贩。查处取缔了流动摊贩8家,规范入市3家。

六、加强农贸市场管理

一是制定制度并上墙。制定了市场主办方的7项制度和工商管理7项制度,并展示上墙。

二是落实了管理人员。落实了两名专职管理人员,明确了各自职责。

三是规范摊位管理,增设了临时摊位10余处。四是增设了市场临时停车位。五是加强了市场保洁工作力度,加强了保洁力量的配备。

七、加强农村环境整治督查和考核工作

加强了督查通报力度。每周组织一至二次全镇范围内的环境督查,督查出问题立即与相关村(社区)取得联系,要求立即整改,并在每周的《三界镇环境整治简报》中予以通报。对整改不力的村(社区)在镇村干部大会上予以通报批评。采取日常考核和专项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目标考核。将每周检查的情况与季度检查、半年、全年检查相结合,综合考评,提高考核的科学性。

八、下步工作计划

一是继续加强队伍管理。在实践中继续完善管理考核办法,做到更科学合理。

二是加大农村环境整治指导督查力度,按时保质保量完成第二阶段工作任务。

三是加大场镇管理力度。加大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知晓率。对部分长期违规商家加大处罚力度。

四是加快示范村创建工作,确保年内达到验收标准。

第7篇:城乡环境整治总结

邻水县九龙中学

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以及除陋习树新风专项行动阶段性总结 为进一步推动我校环境综合治理和除陋习树新风工作的深入开展,为师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和生活环境,紧紧围绕邻水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县教育局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意见,我校认真开展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和除陋习树新风工作,现将半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拟订方案、分解目标、细化任务。

1. 成立学校校园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机构,由学校政教处牵头全校师生共同参与。

2. 拟定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学校校园环境整治方案,并据此开展工作及进行相应考核。

3. 进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排查,对列出的问题进行逐项整治。引导全校师生向不好的生活习惯、风气做斗争。

4. 第一阶段进行了大力宣传发动,全校上下形成了环境综合整治的良好氛围让全校师生明白整治环境除陋习树新风的重大意义。在彻底清扫校内及周边环境卫生的基础上,开始了第二阶段的集中整治工作。做到不留任何死角,常常回头看发现问题迅速解决及时清理。让师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树立新的风气。

二、加强宣传,形成氛围。

1.利用师生集会、校园广播站、班会活动、黑板报向广大师生广泛

宣传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和除陋习树新风的意义和要求,其中黑板报连

续办相关工作的信息。

2.将原有的创卫宣传栏迅速换成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和除陋习树新

风宣传栏,每月更新一次内容。

3.在醒目位置悬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宣传横幅。

4.深入开展“学生给家长的一封信”、“父辈,您为我们留下

了什么”、“携手1+6,洁净进万家”征文活动,学生根据自己在家庭生活中和父母一同外出时,家长的一些不良习惯特别是环境保护方

面的不良习惯,给家长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在

各班级开展主题征文活动,评选出优秀作品多篇。

三、充分发挥德育在课堂教学中的主渠道作用。

1.学校充分发挥课堂教育主渠道、主阵地、主战场作用,将文明

卫生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学科教学渗透。利用各课教学开展文明卫生教育,对学生进行卫生健康知识教育、道德传统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和习惯养成教育。做到了有教案、有课时、有考核、有评价,确保了开课率达100%。

2. 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和“除陋习树新风”对于环境卫生、

文明礼仪的具体要求贯穿于我校工作全程中,同时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环境卫生教育、文明礼仪教育。营造一个浓厚的氛围,将此项工作作为我校的一个亮点来抓。

四、以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为工作载体。

我校结合学校实际,灵活多样,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明卫生主题活

动。

1.开展 “清洁家园,你我共同参与” 活动主题。多次组织全体

师生彻底打扫清洁卫生,不留死角,特别食堂、宿舍、小卖部、办公室、教室、功能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室、实验室、保管室等)、楼道梯步、天花板、厕所、阴阳沟、花园花台等要求干净整洁、秩序规范。每日安排各班学生对所辖卫生区域进行打扫和维护。周末学校组织高

一、高二年级学生志愿者,到校外参加清洁卫生扫除活动;号召全体学生在上学及放学路上捡拾路边垃圾;在家中对父母、亲友进行宣传,做好个人和家庭卫生,在校内开展“争做环保小卫士”比赛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2. 为了提升文明素养,进一步倡导“八荣八耻”、 “五讲四美

三热爱”,严格遵守《学生守则》,树立文明新风,增强国家观念、道德观念、法制观念和文明意识。扎实开展“告别生活陋习、争做文

明市民”和“尊师爱生、仪礼文明”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文明习惯,提高师生文明素养。

五、取得的成效。

通过这一阶段的整治活动,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宣传辐射

到每一个教职员工,以及每一个在校学生家庭,使人民群众的知晓率、支持率、参与率达到100%;排查了学校环境方面的存在问题并进行

了有效的整治,校园环境面貌和师生的文明程度进一步得到了提升。

2010-6-2

第8篇:环境整治工作总结

城东新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总结

根据市委、市政府8月初的统一部署,我区以“整治农村环境,促进新区发展”为主题,开展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活动,采取统一组织、统一标准、统一行动、统一检查、统一考核的方法,全面清除“脏、乱、差”现象,完善了“河道保洁,公路养护,绿化管护,垃圾处理”四位一体的长效管理体制,实现了河水清、岸坡绿、道路畅、生态好的目标,有效促进了新区城市化发展的进程。现将近两个月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成效

自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以来,区党工委、管委会主要领导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多次召开班子会办会,研究讨论出台了《城东新区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城东新区农村环境整治长效管理实施意见及考核办法》、《关于农村“四位一体”长效管理考核办法》等文件,专题成立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主要领导挂帅担任组长,明确了工作职责,并通过召开区、村干部动员会,全面安排部署,广泛动员宣传,深入推进落实。克服人手少、拆迁任务重等诸多不利因素,到9月20日为止,新区较好地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各项任务,21条河道清障73900米(增加了一条蔡六中心河约1500米),占任务的102.1%,清理漂浮物36400平方米,占任务的116.7%,清理

1

垃圾杂物1450吨,占总量的144.2%,清除河道坝埂89处,占任务的107.2%;村庄整治拆除违章建筑232处5479平方米,做到发现一处,查处一处,拆除一处。清理乱堆乱放224处,占任务的114.3%,植绿补绿12100株,占任务的104.9%,修复村庄路54700平方米,占任务的108%,扶正树木142株,做到无歪斜树木,无枯死树木,新建垃圾箱池145座,占任务的109.2%,新建厕所17座,100%完成任务,清除破损广告牌41处,占任务的124.2%,清理牛皮癣143处,清理占道摊点18处,安装路灯108盏,购置保洁专用车16辆,垃圾运输车1辆,8个村居新建垃圾填埋场5处,垃圾收集中转场3处,新区拟投入近300万元,新建垃圾压缩中转站,目前正在组织招标,形成了卫生保洁、垃圾收集、压缩处理一条龙的流水处理线。在新城区建设上已按序时进度完成经八路南延段、高速公路接线段、经四路、经五路、红星河西路、惠阳路东延段、纬一路、纬二路西延、雅居路、滨河路、经八路北延等12条主干道路长约30公里的建设任务,新城区的框架已基本拉开。

二、主要做法

(一)强势宣传,营造氛围,做到人人参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主要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以组召开村民会,动员群众积极参与,做好自家周围的环境卫生,凡是责任田或者房屋在村主干道边上的,动员其主动清理各自的杂草杂物;二是安排宣传车到村到组宣传,营造声势,做到没有与环境整治无关的人;三是利用房屋征收工作组到户宣传,扩大影 2

响面;四是挂宣传条幅与印发宣传资料相结合。这样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广泛宣传,增进共识,形成人人参与,合力推进的浓烈氛围。针对部分村居思想重视不够,整治不力,重点区域、重点工程整治行动迟缓的问题,专题召开任务交办会,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明确要求,落实责任,做到干群联动,合力推进。

(二)分块负责,及时督查,做到条块结合责任到人。新区从机关抽调15人组成道路保洁、违章处理、河道清理、

工程管理和资料收集5个督查工作小组,分块负责,到村居、到工地逐一检查落实,及时整改,做到清一块,成一块,亮一块。特别是在建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洁督查组,根据各工地的实际情况,与工程项目负责人一一会商,明确整治要求和调整办法,做到既不影响工程建设进度又搞好环境整治。在做好分块负责的同时,新区还专门成立了“四位一体”长效管理巡查组,负责对分块包村的人员进行督查考核。

(三)突出重点、整治难点,做到以点带面促进工作的开展。在全市第一次现场观摩会后,我们及时排出整治重点和难点,逐一会办落实整治措施。针对网界河和平段部分河面水草覆盖严重,清理难度大的问题,我们请市水政执法部门支援,派出所、城管配合,把原管护人员找来逐一谈话,限期清理,过期新区与村将统一组织清理,取消其管护资格。针对新区在建工程多、涉及面广的问题,专门召开工程项目负责人会议,在保证工程进度的前提下,做到施工中三包,即包工程运输车不乱掉渣土,包建筑材料不乱堆乱放,包工 3

程施工人员不乱抛生活垃圾。针对中心村、基层村、过渡区垃圾箱池不足问题,突击新建垃圾池145座,彻底解决了中心村、基层村、拆迁过渡区垃圾乱倒现象。

(四)建立队伍,完善机制,确保整洁卫生的人居环境得到长效保持。为保证农村环境整治成果得到长效保持,新区在整治实践中总结完善维护机制,使其形成日常规范。一方面完善转运机制。新区投资近300万元,修建垃圾压缩转运场、垃圾填埋场,村村建立垃圾收集站,购买垃圾运输车1 辆、垃圾收集车16辆,新配保洁工18人,确保主要干道天天有人扫,垃圾天天有人运,环境卫生天天有人问。另一方面建立制度,签订保洁合同。新区8个村居在村庄、河道、路道三方面都已分块、分段签定了保洁合同,签定管护合同的人员共计58人。房屋征收安置过渡区由新区新区房屋征收安置服务中心管理,新聘8名过渡房保洁员,签合同、定制度、抓考核。村组干部以组为区域,定期检查,列入岗位责任考核;分工干部每旬一检查,区巡查组每月一督查、每季一总结。同时明确管理部门职责,河道保洁由农村科牵头负责;违章建筑查处、绿化管护及路灯广告牌流动摊点管理由城管中队负责;道路养护、垃圾清运处理由区环卫所负责,部门之间通力协作,相互配合,有力地保证新区农村环境长效管理,促进现有村民养成维护卫生环境的良好习惯,向新城区市民过渡。

三、今后工作方向

一是向户延伸,把农村环境整治活动延伸到每一个家 4

庭。我们准备将环境保护要求穿插在今后一系列的农村工作中去,提高村民的环境保护思想意识,从而维护我们美好的家园。每季开展一次家庭环境卫生大检查,逐户评等定级,促进家庭环境卫生质量整体提高。

二是长效管护,建立严格的检查考核执行制度。只有形成日常检查的习惯,做到平时规范,才能达到环境常新的目的。计划在9月下旬,组织一次卫生保洁人员集中上岗活动,明确管理段面、质量标准、考核措施、工资报酬,把环境管护长效措施落到实处。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是一项有始无终的长期工作,我们通过突击整治活动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更先进的地区相比,特别是与领导的高标准严要求相比还有距离,我们将以这次突击整治活动为起点,不断加大投入,健全队伍,完善机制,严格奖惩,努力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提到更高水平,不断改善新区投资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新区早日实现“高新技术区、现代物流区、综合新城区”建设目标。

二O一一年九月二十日

第9篇:环境整治工作总结

***车间环境整治工作总结

按照段的统一部署,***车间对管内所有工区职场环境进行彻底整治,通过这次活动,车间全体干部职工的思想观念进一步解放,环境意识普遍增强,职场环境制度建设得到加强,室内卫生得到提高,为今后建立职场环境治理的长效机制,巩固和扩大了成果,为不断推进发展职场环境的优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整体情况:

深入发动,认真学习,转变思想观念。坚持把治理职场环境,保持职场环境卫生思想发动贯穿于整个活动的始终。通过正面引导、营造职场环境治理的氛围作为发动群众、转变观念的强大动力。要求车间全体干部职工把思想与行动统一起来,保证了职场环境整治的落实。

抓住关键,逐步改善职场环境。车间着力抓好职场环境的重点环节,如各工区的厨房的油渍,休息室的烟头,物品的摆放,工具库的整理等下大力度整治。并以***工区、**工区为样板,以点带面,全面突破。在重点环节的治理上,车间全面发挥考核机制的力度,与包保干部挂钩,本着谁包保谁负责的原则由车间干部亲自督导负责。至8月15日为止,***车间管内的8个工区的室内卫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室内彻底消除了地面有烟头、积水,室内物品摆放不整齐的现象,厨房做到随时清理不留死角、死灰、消处油烟。除技术检测组外其余7个工区的工具库做到地面整洁,工具摆放到位,按类、按号分别摆放,并做到帐物相付,杜绝了满地的工具、到处是零件的现象。

建立职场保持的长效机制,长抓不懈,使职场环境工作步入制度化轨道。本次职场环境治理虽然取得了多方面的成果,但对照上级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从思想观念上来看,思想转变慢的问题仍很突出,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适应的状况仍较普遍,由其是在近期会战、施工多的情况,工具散乱摆放的情况较突出,不能做到处于迎检状态,也为取放工具时人为制造困难。从活动开展的情况来看,仍有工区对职场环境整治工作不够重视,整改落实不彻底,一些死角、死灰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从车间整体职场环境上来看,总体水平还比较低,对制约和影响职场环境的深层次问题,研究得还不够深,长效机制有待进一步建立。

二、对职场环境的工作预想

(一)把治理职场环境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坚持不懈地抓下去。我们将本次职场环境整治的基础上,深化措施,深入持久地加强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保持职场环境卫生的意识, 完善长效机制,巩固和不断发展职场环境整治成果,切实把改善和优化发展职场环境工作贯穿于日常生产、生活当中。

(二)进一步清理室内物品,严禁物品随手摆放。车间包保干部定期检查自己所包保的工区,加强环境卫生管理,按照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的原则,严格执行车间考核制度,对车间管内各工区的职场环境保持问题纳入车间考核重点。

(三)进一步转变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坚决改变“看贯了”的思想,实行包保干部跟踪检查,要有问题、有整改,加强责任制,为实现职场环境长期保持良好打下基础。

上一篇:银行安全生产责任书下一篇:检查医院安全生产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