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与赞美诗

2023-01-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警察与赞美诗

浅谈《警察与赞美诗》中的幽默艺术

摘要:《警察与赞美诗》以其既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的情节安排以及幽默的语言艺术而闻名。小说多种修辞手段的运用从语言上渲染出俏皮幽默的气氛使得小说主题得以轻松揭露。故本文旨在从小说题目、小说情节以及语言运用三方面来分析《警察与赞美诗》中的幽默艺术。

关键词:小说题目;情节安排;语言运用;幽默艺术

一、作者介绍

欧·亨利,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一生颠沛流离,从事过多种职业,还曾入狱三年,但也正是颠沛的岁月、监狱的禁闭以及和各种各样人物的接触,给了他丰富的创作题材。此外,他善于捕捉生活中令人啼笑皆非而又富于哲理的戏剧性场景,用漫画般的笔触勾勒出人物的特性和心理,被誉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百科全书”。但他的幽默之处又与众不同,充满了辛酸的笑声,在夸张、嘲讽、风趣、诙谐、机智的幽默之中,含有抑郁、凄楚的情绪。代表作有《警察与赞美诗》、《麦琪的礼物》、《带家具出租的房间》、《最后一片常春藤叶》等。

二、《警察与赞美诗》中的幽默艺术

小说描写了苏比一个流浪汉为达到自己可笑的目的而作出的可笑的尝试,如调戏少妇,扰乱治安,行窃等,但警察对这些违法的举动并没有予以惩罚反而显示出了一种“宽容”。然而当苏比放弃了自己原先的想法时,“宽容”的警察却逮捕了什么也没干的他,这真是一个绝妙的讽刺。由此,可笑变成了可怜、可气、可叹。本文主要从小说题目、结构和语言三个方面来讨论其中的幽默艺术。

(一)幽默的题目

《警察与赞美诗》,乍看好像警察与赞美有关,然而小说中警察并不是赞美的对象。警察是统治阶级的工具,赞美诗(即宗教) 是麻痹人民群众的鸦片,两者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但两者的功效却又有所不同。作者一方面极力渲染宗教的感化作用,让苏比在赞美诗的熏陶下战胜自己,成为一个要自力更生的人;另一方面却又让宗教在警察面前大大地碰了一次壁,改过自新的苏比不得不进入监狱去改造他的生活。他以这样的幽默巧妙地向我们展示了宗教的感化力量在统治阶级的面前是那么的软弱无力,由此可以看出题《警察与赞美诗》所含的幽默讽刺的力量。

(二)幽默的结构

小说主要按照主人公苏比为追求被捕而犯科却终不被追究的线索展开情节,行文波澜迭起,曲折有致。为了躲避寒冬侵袭实现自己进监狱过冬的计划,他进行了六次冒险,演出了一出出令人捧腹大笑的犯罪喜剧。例如拿石块砸玻璃窗,而警察错把别人当犯人追捕;多次进餐馆白吃指望警察惩处均无果;去调戏妇女,想不到反被勾引;在闹市大吵大闹,企图以扰乱治安被捕,反被众人怜悯;故意偷伞,没想到伞的主人是真小偷。六故事之间繁简相间,过渡极为自然。每个故事都表现小人物在悲剧境遇中的可笑行为及事与愿违的结果,令人忍俊不禁。反复而不雷同,突出人物违反常情的性格,使其渗痛境遇得到深刻展现。

(三)幽默的语言

欧·亨利享誉美国文坛的不仅是其为人所称道的出乎意料的结尾,还有其独特的语言艺术。小说中作者运用比喻、夸张、拟人、排比,讽刺等修辞手法,增强作品语言的幽默性,从而为小说中有着喜剧行为的悲剧形象服务,渲染出悲剧的喜剧情调,使读者从滑稽可笑的描述中醒悟出内在的严肃思想。

小说的开篇,“一片枯叶落在苏比的大腿上,那是严寒老人杰克·弗洛斯特的名片。”将枯叶比做冬天老人的名片,摇身变成了一个信息的传递者,使落叶由“枯”变“活”,顿时形象具体生动了起来。诙谐而幽默的气氛也油然而生。“他把名片递给大厦的看门人北风先生,以便让那里的老住户们能做好准备。”作者将流浪汉们居住的露天广场比作美丽的大厦,把流浪汉称作“老住户”。这种以天地为家的幽默,让人读来轻松而俏皮。“他身体就像一把木匠折尺打开时那样一节一节地支撑着从地上站起来,拍掉自己衣服上的尘土”。欧·亨利打破思维的常势,以折尺的打开做喻体,利用人们对折尺的机械性状的了解,将苏贝滑稽的起身动作展现在读者眼前。文章中“他无缘结识钱大爷,钱大爷也与他素昧平生”的拟人化手段也使得读者读起来乐趣倍增。

小说中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不仅使小说语言显得诙谐幽默、生动活泼,而且也加大了揭露力度。

三、结束语

《警察与赞美诗》从有点睛之笔的题目,结构以及语言表达方面向我们展示了欧·亨利幽默的风格。他的幽默不仅能逗人发笑,更重要的是引发我们的深思。欧·亨利利用幽默的笔调塑造了苏比这样一个近似于可笑的人物,旨在通过他反映社会下层劳动人民辛酸而无可奈何的命运。

参考文献:

[1]龚乙珊.欧·亨利小说语言艺术形式探寻[J].文学语言学研究,2007(08).

[2]欧·亨利短篇小说的主题思想和语言特点[J].大众文艺,2009,1.

[3]吴伟仁.《美国文学史及选读》[M].外研社,2005

[4]张彦.《从警察与赞美诗分析欧亨利写作风格》[J].安阳大学学报,2004.

作者:余青

第2篇:欧·亨利《警察与赞美诗》的文学风格

摘要 《警察与赞美诗》的作者、美国著名现代短篇小说家欧·亨利以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作为构思小说情节的源泉,并以此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学风格。令人啼笑皆非又令人深思的短篇小说《警察与赞美诗》中多处出现的大众化幽默尽管令人心酸,但也凸显了该小说与欧·亨利本人的创作特点。《警察与赞美诗》将美国社会的真实性折射得一览无余,也是欧·亨利小说艺术风格价值的重要体现。

关键词:欧·亨利 《警察与赞美诗》 文学风格

美国现代短篇小说奠基者欧·亨利一生创造出270多篇短篇小说,他的小说构思奇妙、语言幽默、笔锋辛辣、人物形象逼真生动、结局耐人寻味,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达风格和模式,独树一帜,在美国文坛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与法国的莫泊桑和俄国的契诃夫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警察与赞美诗》是他的主要代表作之一,充分展现出欧·亨利的文学艺术风格:语言的诙谐幽默与小说内涵的真实性。

《警察与赞美诗》讲述了一个令人啼笑皆非又令人深思的故事:饥寒交迫的流浪汉苏比为在监狱里度过寒冬,而故意犯法。他先是当着警察的面扰乱社会秩序,后又吃饭不付钱,甚至还当街调戏妇女,但是警察对此都置之不理。最后,当苏比被教堂内乐声甜美的赞美诗吸引,重新燃起过正常人生活的希望之火,准备好好找一份工作改头换面、重新做人之际,却被警察以莫须有的罪名抓进了监狱。欧·亨利用幽默轻松的笔触描写了流浪汉苏比为达目的所作出的诸多可笑举动,但更令人可笑的是,警察“宽容”了之前不断违法犯罪的苏比,却没有“宽容”后来什么罪过都没有犯的苏比。这一绝妙的幽默加讽刺,将故事的可笑之处瞬间变成了可叹、可悲、可气与可怜。故事讽刺了美国现实社会的黑暗,同时也表达了无情命运捉弄有情之人的太多无奈。

一 文学风格形成的生活背景

欧·亨利的大部分作品都以美国下层小人物的生活内容为题材,这也许与他个人的成长道路有很大的关系,因为一个人的成长经历都会变成沉淀在他脑海中的各种记忆,在适宜的时刻以各种形式通过潜意识或无意识而表达出来。欧·亨利原名威廉·西德尼·波特(William Sydney Porter),1862年出生于美国南部的一个普通医师家庭,三岁时,因母亲去世、父亲无力抚养而被送至外祖母家寄养。寄人篱下的忧伤情绪随着岁月的流逝和年龄的增长常常袭扰着欧·亨利的心灵。15岁时,欧·亨利开始自谋出路,他当过学徒、记者、制图员、编辑、专栏作家、会计员和银行出纳员。1896年,因盗用公款受到指控,为避免受审,欧·亨利逃到了拉丁美洲。1897年,欧·亨利的妻子病故,他冒险回国,并被捕入狱。在狱中,欧·亨利开始创作,并在刑满出狱后专门从事文学写作。1910年,由于长年写作的劳累与无节制的生活使身体受到严重损伤,再加之经历了第二次婚姻失败的打击,欧·亨利不幸病逝,终年48岁。欧·亨利的不幸遭遇和流浪汉般的生活,使他尝遍了人世间的疾苦,也接触到了社会上各式各样的人物,而且有机会听到他们的情感故事和不幸遭遇,这些不但使他对生活有了深刻的理解,也成为他小说情节构思的源泉,同时他的性格和苦中求乐的大众自嘲似的幽默成为他写作风格的特有亮色。

二 大众化幽默的典型特征

一般而言,欧·亨利小说的主角都是没有权势、备受社会挤压的弱势群体,他们的酸甜苦辣通过跌宕起伏、出人意料的故事情节以及诙谐幽默的语言表达得淋漓尽致,同时造就了欧·亨利别具一格的摆脱了贵族气息的大众化幽默,尽管这种幽默透着心酸。这种大众化幽默的根源不在于对现实生活的全景式机械描写,而在于它的每一个场景都能轻易地在实际生活中找到真实的映现,在于每一个人物及其思想都能在当时的社会意识中找到反射的影子,在于它深刻地揭示出了社会之痛、人心之痛,从《警察与赞美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典型的欧·亨利式风格。

首先,从情节设计上,欧·亨利为苏比设计了六次进监狱的尝试,但每一次尝试都以出人意料且让人感到滑稽捧腹的失败而告终。最后,当苏比想做一个好人的时候,同样出人意料地被判刑,进了监狱,这种情节设计本身其实就是一种幽默。虽然,读后思后,自生心酸。实际上,在最初,苏比同许许多多怀揣梦想与人类纯真的年轻人一样,也“曾经拥有母爱、友爱、雄心、纯洁的思想和体面的衣着”,只是后来他无奈地成了一名衣食无着、居无定所的流浪汉。为了能够入狱度过严寒的冬天,苏比企图以骗吃骗喝、砸毁橱窗、调戏妇女、偷盗东西、乱喊乱叫,甚至扰乱治安等恶行违反法律,从而达到入狱的目的。但滑稽的是,无论他怎样“努力”,警察都不理会他。他埋怨警察是非不分,使自己无法入狱过冬,当他信步来到一座飘着悠扬乐声的教堂前,教堂优美的乐声使他心醉神移起来,抬头仰望天空中皎洁的明月,侧耳倾听庄严而亲切的赞美诗,他一下记起少年的纯真,于是,心中开始泛起愧意,做人的尊严重新开始在他身上苏醒,然而,就在他决定重新找份工作、认真做人的时候,警察却以莫须有的罪名逮捕了他,次日,他被法院判了三个月的监禁。这种看似滑稽的情节设计使小说的幽默特质得到了最为深刻的展现。

从语言及叙述方式上看,小说以夹叙夹议的模式将苏比的心理活动、主观愿望和外部环境作了对比描写,如以苏比第一次骗吃喝为例:“苏比离开长凳,踱出广场,穿过百老汇路和第五大街交叉处的那片平坦的柏油路面。他拐到百老汇路上,在一家灯火辉煌的饭馆前面停下来。”这种从容随意的动作对应着苏比的心理活动:“他露在桌面以上的上半身绝不会引起侍者的怀疑;同时那只野鸭却能让他到冬季寓所的路上感到饱食的快乐。”此外,“苏比对自己上半身的打扮颇有信心。他刮过脸,上衣还算体面,感恩节时一个女教士送给他的那个有活扣的黑领结也挺干净。只要他能走到饭馆里的桌子边上而不引起别人的疑心,一切就可以如愿以偿了。”“可是,苏比刚踏进饭馆大门,侍者领班的眼光就落到了他的旧裤子和破皮鞋上。粗壮而利索的手把他推了一个转身,沉默而迅速地撵到人行道上,从而改变了那只险遭暗算的野鸭的不体面的命运。”这种对比描写方式,不但诙谐幽默,而且悬念丛生,引人入胜。再如,文中有这样的句子:“一片枯叶……对麦迪逊广场的老房客倒是体贴入微的,每年要来之前,总要预先通知……这样露天的居民就可以有所准备”。“老房客”与“露天的居民”,“体贴入微”、“预先通知”、“有所准备”等词语的运用,既有对比,又有拟人;既真实,又诙谐幽默,但若细细品味,这几句简短的话又折射出凄清伤感的气氛,让人深思。《麦琪的礼物》是欧·亨利的另一篇代表作,讲述的是一对年轻夫妇在圣诞节互赠礼物的故事。妻子因为对丈夫的爱,决心卖掉自己的头发为丈夫买条表链,而丈夫由于对妻子的爱,决心卖掉自己心爱的表为妻子买个发梳。可是,丈夫如果没有表,表链还有什么用呢?同样,如果妻子没有了美丽的长发,要精美的发梳又有什么用呢?故事读来让人心酸,而《警察与赞美诗》中苏比的故事,虽然透着乐中生悲的无奈惆怅和心酸,却多了些轻松诙谐的幽默元素。

三 艺术风格价值的重要体现

我们阅读、欣赏、分析小说《警察与赞美诗》时,还应该从真实性的角度去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这样才能读懂作品,把握作者的思想脉络和表达主题。欧·亨利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以独特的构思和写作风格为人们展示了这个世界的真实模样,他的作品的每个情节都能在现实中找到影子。读了他的小说,我们就可以了解那个时代的美国社会是什么情形,就能够理解下层人民群众的生存状况。对于作家来说,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虽然没有什么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但是,作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来讲,他们同百万富翁没有什么区别,同样重要,而且应该同样受到应有的注意和尊敬,欧·亨利的这种创作思想,是他的作品长久不衰的重要原因。正因深深体会到下层弱势群体的苦痛,有着十分强烈的同情心和正义感,欧·亨利的作品才能以看似极为巧合的典型事例为题材,让更多的人在小说中看到社会真实的一面。可以说,没有小说的真实性,就没有欧·亨利的小说成就。

自人类社会产生私有制以来,人类便被划分为两类最基本的人群:穷人和富人。富人固然比穷人有着更大的势力、更大的影响力,他们不但控制了财富,而且也由于这种财富的力量而掌握了国家政权。可以说,直至人类历史上出现社会主义国家之前,在资本主义社会,富人与穷人的鸿沟达到了历史的最高程度,反过来,这种阶级对立和阶级矛盾也达到了历史的最高程度。苏比憧憬去监狱过冬这一事件本身实际上便包含着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无情鞭挞,在当时的社会情形下,一个人被剥夺了做一名好人的权利,如果按照以前的说法,那时的美国社会应该是“把人变成鬼”的社会。苏比在《警察与赞美诗》中被描绘成一个流氓无产者,作为一名穷人,他自然无法进入主流社会,即使是通过犯罪的方式。可以说,苏比是社会的弃儿,他被社会抛弃了,是游走在社会边缘的人。但是,他还是要生活下去,因此,他才为不能顺利进入监狱度过严冬而懊恼。当教堂的钟声再次唤起他的良知时,“他猛然回想起他曾掉入的深渊,堕落的日子,卑劣的欲望,破灭了的希望,损伤了的才智和支持他生存下去的卑下的动机,心里充满了恐惧和痛苦。”他体会到了宗教的力量,在宗教的世界里,没有寒冷、没有歧视,也没有仇恨,因此,宗教成为他以及类似他的一类小人物最后的庇护所,也成为改造他的灵魂的力量,并给予他诚心面对生活的勇气。可是,如果站在苏比的立场,反思苏比的不幸遭遇,我们就会发现小说所折射的社会真实性。如果名牌大学的学生胡闹没问题,为什么流浪汉胡闹就成了扰乱社会治安?如果看起来很绅士的人偷了伞没问题,为什么流浪汉偷了伞就要进监狱?如果一个流浪汉已经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为什么却仅仅因为他是流浪汉就把他关进监狱?这些都不能不使我们体会到当时社会制度为富人服务的本质和严重的贫富分化和阶级对立,以及在资本主义社会下,下层弱势群体所遭受的社会歧视和悲惨生活。实际上,主人公苏比的看似荒唐的愿望与事情结局总是事与愿违的鲜明对照,说到底,不正是对当时美国社会畸形的不公正的社会现实的严厉谴责吗?因此,尽管小说写到苏比被判刑三个月的监禁就戛然而止,可是,如果我们想象一下苏比出狱后的生活,是找一份工作干,还是仍然会继续流浪汉的生活,答案也不会是完全令人满意的,因为小说所揭示的正是这个道理。

综上所述,美国文学巨匠欧·亨利的文学风格首先根源于他自己年轻时代的亲身经历和他通过敏锐的观察所得到的对当时社会矛盾的深刻洞悉与体悟。与他的众多文学作品一样,《警察与赞美诗》以新奇的构思和情节安排向读者展示了美国社会的真实一面,其中的每个情节、每个人物都有现实社会的影子。欧·亨利以轻松的方式谈论涉及社会、人性的重大问题,他的语言能力、幽默风格与犀利的思想,成就了《警察与赞美诗》的独特魅力,使之成为世界优秀短篇小说的经典之作,同时也成为人们认识欧·亨利文学风格的一个重要窗口。

参考文献:

[1] 欧·亨利,衣尘译:《欧·亨利中短篇小说集》,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2] 王长荣:《现代美国小说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3] 马军:《论欧·亨利的创作风格》,《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29期。

[4] 龚乙珊:《欧·亨利小说语言艺术形式探寻》,《文学语言学研究》,2007年第8期。

[5] 叶君健等:《世界文学精品大系:第16卷》,春风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6] 董学文:《西方文学理论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 胡宗锋:《英美文学精要回答》,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8]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作者简介:周慧霞,女,1966—,山东邹平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外国语言文学,工作单位: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作者:周慧霞

第3篇:俚语在《警察与赞美诗》中的运用

摘 要:俚语是人们的实际沟通交流中的一种重要工具,在现代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交际作用。尤其是在美国,俚语更是成为越来越流行的时髦用语,有些甚至会出现在正式的报刊中,比如《纽约时报》,《时代周刊》等等,因为俚语的使用不仅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还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本文以《警察与赞美诗》为例,介绍了一些俚语的概念以及在实际文本中的运用效果。

关键词:俚语;警察与赞美诗;运用

作者简介:陈婉淋(1992-),女,汉族,福建省莆田市人,吉林大学硕士,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学。

[

[

一、欧·亨利与《警察与赞美诗》

欧·亨利(1862~1910),原名威廉·西德尼·波特(William Sydney Porter), 美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20世纪初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美国现代短篇小说创始人。与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欧·亨利的小说语言很生动而且很精练,他的短篇小说一开始就抓住了我们的兴趣和注意力,小说中除了文字的幽默诙谐之外,总有一些让费人猜测的地方,他常常让我们以为以逻辑思维就可以猜到的结局,却往往情节一转,使故事的结尾变的出人意料却又合情合理,从而造成独特的艺术魅力,因此被誉为"欧·亨利式结尾"。其作品构思新颖,语言诙谐,结局常常出人意外,善于利用双关语、讹音、谐音和旧典新意,生动活泼,妙趣横生,又被喻为“含泪的微笑”。

描写小人物是欧·亨利的短篇小说最引人瞩目的内容。小说内容通俗易懂,其中无论发生了什么,发生在何处,也无论主人公是何等人物,他的故事写的都是世态人情,并且易有浓郁的美国风味。他长期生活在社会底层,深谙下层人民的苦难生活,同时也切身感受过统治阶层制定的法律对穷人是如何无情。因此,在他的笔下,穷人具有纯洁美好的心灵、仁慈善良的品格和真挚深沉的爱情。然而,他们命运多舛、孤立无援、食不果腹、身无居所。他还以骗子的生活题材,写了很多短篇小说,力图证明道貌岸然的上流社会里有不少人就是高级骗子。(刘伟见,2013)

欧·亨利的成功主要在于他善于捕捉和把握生活中的典型场面,在一个个生活的片断里,处于两难中的主人公必须面对抉择,这时不仅能集中刻画人物心理,也能充分展示生活中固有的矛盾。再加上欧·亨利具有把情节剪裁得恰到好处的本领,因而能在很短的篇幅内达到一种思想与艺术相结合的完美效果,给人以强烈的印象,而这也正是短篇小说成功的关键。

《警察与赞美诗》是欧·亨利众多著名小说的代表作之一。讲述的是,一个饥寒交迫的流浪汉,苏比,在冬天来临之际因为想去监狱过冬,便屡次以身试法:吃饭不给钱,扰乱社会治安,当着警察的面调戏妇女……结果却屡试屡败。当苏比无奈地踱步到一座古朴教堂前时,赞美诗演奏的甜美乐声使他陶醉。他的灵魂突然间发生了不可思议的变化,一种强烈的﹑突起的冲动推动着他与厄运抗争。明天,他将去繁忙的市区找一份工作,他要在这个世界混出个人样。他会……正当苏比的内心重新充满希望和动力时,却偏偏被警察莫名其妙地逮捕送进了监狱。

一个“罪恶累累”的人竟一次次地被认定为无罪,这出人意料的结局,使读者的心情由紧张而化为轻松,进而会发出微笑;而一个决定改过向善的人却遭逮捕入狱。两种荒谬背后的深刻内容:为非作歹者无人过问,有心从善者反进牢门。这正是资本主义社会最本质的表现,主人公生活在那样的社会里,最终的结局必然是这样的。

二、美国俚语的发展趋势及其语言特色

俚语的概念的界定各种各样,世界公认权威的辞书《朗文当代英语大辞典(英英·英汉双解)》和权威词典《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也都对俚语作出了定义,还有国内外的众多作家也是对俚语作出各式的定义,仔细研读,不外乎将俚语视为指那些不用于正式场合的、较为粗鲁唐突不礼貌乃至粗俗的、常为某些特定社会群体所使用的极不规范的定型用语。然而,现代俚语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那些“下里巴人”式的粗俗俚语以及带有黑话、行话、方言特点的一般俚语,而且也包括以违反语言常规为典型特征的、以社会流行语为代表的各种各样标新立异、时尚新潮但却相对短寿的非规范表达方式(闫文培,2010)。

俚语的产生与社会、文化、语言、种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美国多元化的国家以及美国社会的亚文化都为俚语提供了很好的生长场所。过去,俚语是流浪汉、黑人、吸毒品者和囚犯等下层人士使用的语言,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俚语渐渐地提升为更为常见的时髦用语,其来源和涵义也是不断扩展。俚语的使用不仅遍布美国街头的闲谈,也充斥在国会里的高谈阔论,不仅出现在文学作品和学术期刊中,同时也被用在通俗杂志中。

美国俚语拥有许多幽默有趣的修辞手法,比如夸张、比喻、委婉等的广泛利用,这些不仅能达到生动诙谐逼真的表达效果,而且给读者带来极大的乐趣。追求新奇本身就是俚语的基本与特征,但这并不意味着俚语是新造的词,而是原先常用的词语的引申意义。另外,美国俚语的短小精炼,用词简单新颖,但是表达内容却是丰富多彩,沟通起来更是方便有效(彭元峰,2002)。

虽然俚语在发展的过程中会由于一些历史和自身的原因,可能会改变其义,或是变成标准语,但是,并不影响俚语在生活中的大量使用。俚语富含的各种语言特色在得当的使用下,使得语言更加的简洁、生动和强表达力。

三、《警察与赞美诗》中俚语的运用

正是因为俚语在《警察与赞美诗》中的无处不在的使用,使得这它至今仍在全世界拥有大量的读者。首先,其英文题目The Cop and the Anthem中cop一词就是俚语,是不正式的口语用词,在英语中词义为policeman。但是欧·亨利不选择policeman, 而是用cop,相当于汉语中有时候称警察为“条子”等,含有对警察调侃戏谑的成分。还有一个原因是与anthem这个词作对比,因为anthem(赞美诗,圣歌)这个词很正式,是宗教用语,与cop风格迥异,雅俗反差很大,更能吸引读者。

然后,再以苏比为进监狱作了第二次努力为例,即他摆出一副“浪荡鬼”卑鄙下流的模样想去勾搭一个年轻女子,原文是这样陈述的:

“Ah there, Bedelia! Don’t you want to come and play in my yard?” The policeman was still looking. The persecuted young woman had but to beckon a finger and Soapy would be practically en route for his insular haven. Already he imagined he could feel the cozy warmth of the station-house. The young woman faced him and, stretching out a hand, caught Soapy’s coat sleeve. “Sure, Mike,” she said joyfully, “if you’ll blow me to a pail of suds. I’d have to spoke to you sooner, but the cop was watching.”

首先是“Bedelia”这个词,出自于一本书的书名叫做Amelia Bedelia Helps out。Bedelia 虽然是一个具体人物的名字,但是在这里就是对街头那个年轻女郎的一个泛泛的称呼,苏比想引起警察的注意,而故意挑逗那个年轻女子。用汉语就是带着那种小痞子的口气说,“嘿,美人儿……”。显示出苏比故意装作那种很轻挑地要去调戏一个街头女郎,很生动逼真,诙谐幽默。另外一处就是其中的“blow me to a pail of suds”,这也是一个很地道的醉酒的俚语表达。Blow 有很多意思,也常常出现在美国俚语的常用词组里,比如,blow away, 表示用火枪射杀或是强烈影响和征服;blow in 表示不期而至,突然造访;blow a gasket 表示勃然大怒等等。而suds 原义是指肥皂水,泡沫,但是在美国俚语中是指啤酒。所以“blow me to a pail of suds”这句话放在这里就是说那个轻浮的年轻女子其实就是一个街头妓女,当有男人勾搭她时,她就毫不羞耻对他说“如果你肯请我喝杯啤酒和的话……”。诙谐生动的画面通过这句俚语也就跃然纸上了,同时,本来一个貌似文雅娴静的年轻女子,却做了暗娼,也揭示了那个社会所谓高尚的人虽然是衣冠楚楚、文雅高贵,实际上却是干着不正当勾当的伪装者。欧·亨利用这种诙谐的手法,如俚语的轻松使用,使文章整体透露出幽默情调,但是给人留下的思考却不少。从轻松幽默的背后,我们能看出当时的社会残酷与无奈。

四、结语

俚语虽然大多数用于非正式的场合,并且大多数来自于社会的各亚文化群,借助外语,采用各种引申意义或是明喻和暗喻等等这类的手法,但是俚语已经逐渐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上层人士所用。由于俚语的诙谐幽默,生动逼真,有时用到好处时会起到意料之外的效果,等等这些特点,所以俚语才能越来越受各行各业的人们喜欢,并用之在日常交际之中。

另一方面,其实俚语也在某方面承载着民族文化,对俚语加以研究,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将有利于更清楚地区了解美国英语的变化,进一步了解其社会与文化。

本文通过欧·亨利的短篇小说《警察与赞美诗》中的若干处俚语的分析,展现了俚语在实际文本中的运用,其幽默诙谐的特点使得欧·亨利的短篇小说至今仍有大量读者。

而且,现在俚语更是成为一种新潮的特殊语言,在美国的上层人士也会创造新的俚语,且这些俚语也随之成为现今俚语的主流。

参考文献:

[1]成汹涌.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美国现代俚语特征新探[J]. 外语学刊,2015(3).

[2]李国华.从文体学角度看《警察与赞美诗》用词特点[J]. 时代文学,2012:29.

[3]刘伟见.欧·亨利经典代表作[M]. 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12:66-79.

[4]彭元峰,孙佩婕.美国俚语发展的趋势及语言特色[J]. 东北大学学报,2003(1).

[5]徐丽娟.简析英语小说《警察与赞美诗》修辞格的语义功能[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9).

作者:陈婉淋

第4篇:警察与赞美诗

欧·亨利的《警察和赞美诗》,作品叙述流浪汉苏比在北美寒冷冬天来临之际想方设法

到监狱过冬的过程,他处心积虑六次犯事却没有如愿,当他十分沮丧夜深归途中,听到教堂

传出来炼净人心的赞美诗,内心澎湃决定重新做人时却被逮捕送进称为“冬宫”的布莱克威尔

岛关押三个月。

《警察和赞美诗》揭露并讽刺了虚伪的资本主义道德、反人道的法律等等,如同说曹雪

芹写作《红楼梦》的动机是揭露封建社会的没落一样。如果说这前半篇文章只合佳作之名,

那后半篇戏剧性的转变就使文章有了奇妙的讽刺之意。趋近绝望的苏比在万般无奈之下迷迷

糊糊走近了一座老教堂。就像是闻道得悟一样,悠扬的音乐、圣洁的赞美诗使苏比清楚地认

识到自己之做为的可笑与可悲。唤醒了他早已潜藏的奋斗雄心。但是社会对他的转变做了什

么回应?你也许遇到很多东西,但你并不去留意,没有放在心上,当你真正想努力去做了,

上帝偏偏又开始吝啬了,反悔了,赖皮了。“到岛上去关三个月。”第二天早晨警庭的长官说。这就是警察,这就是法治,当他颓败地想要混日子时将他拒之监狱门外,却在他决心改正,

重拾雄心的时候无缘无故把他扔进其中。

珍惜周围的人或物,它们每天都在改变,只是我们太忙没有看见。机遇,就好比遇到的

机会,是件好事。好好把握,将它的好处发挥到极致,则是一件美事。一个人的生命中会有

形形色色的状况,每一个状况的具体意义却截然不同,选择不同的状况,就会有不同的人生,

不同的命运,不同的变化。

所以,我们要看清机遇,只有这样才不会误入歧途。不过至少主人公领悟到了生命的价

值和自己的人生观,就算要去岛上3个月,就把它当成是人生阅历里一个锻炼的机会,只要

心中有希望,一切都会变好的。

第5篇:警察与赞美诗

过冬计划

苏比躺在麦迪生广场他那条长凳上,辗转反侧。每当雁群在夜空引吭高鸣,每当没有海豹皮大衣的女人跟丈夫亲热起来,每当苏比躺在街心公园长凳上辗转反侧,这时候,你就知道冬天迫在眉睫了。

一张枯叶飘落在苏比的膝头。这是杰克?弗洛斯特的名片。杰克对麦迪生广场的老住户很客气,每年光临之前,总要先打个招呼。他在十字街头把名片递给“露天公寓”的门公佬“北风”,好让房客们有所准备。

苏比明白,为了抵御寒冬,由他亲自出马组织一个单人财务委员会的时候到了。为此,他在长凳上辗转反侧,不能入寐。

苏比的冬居计划并不过奢。他没打算去地中海游弋,也不想去晒南方令人昏昏欲睡的太阳,更没考虑到维苏威湾去漂流。他衷心企求的仅仅是去岛上度过三个月。整整三个月不愁食宿,伙伴们意气相投,再没有“北风”老儿和警察老爷来纠缠不清,在苏比看来,人生的乐趣也莫过于此了。

多年来,好客的布莱克威尔岛监狱一直是他的冬季寓所。正如福气比他好的纽约人每年冬天要买票去棕榈滩和里维埃拉一样,苏比也不免要为一年一度的“冬狩”作些最必要的安排。现在,时候到了。昨天晚上,他躺在古老的广场喷泉和近的长凳上,把三份星期天的厚报纸塞在上衣里,盖在脚踝和膝头上,都没有能挡住寒气。这就使苏比的脑海里迅速而鲜明地浮现出岛子的影子。他瞧不起慈善事业名下对地方上穷人所作的布施。在苏比眼里,法律比救济仁慈得多。他可去的地方多的是,有市政府办的,有救济机关办的,在那些地方他都能混吃混住。当然,生活不能算是奢侈。可是对苏比这样一个灵魂高傲的人来说,施舍的办法是行不通的。从慈善机构手里每得到一点点好处,钱固然不必花,却得付出精神上的屈辱来回报。真是凡事有利必有弊,要睡慈善单位的床铺,先得让人押去洗上一个澡;要吃他一块面包,还得先一五一十交代清个人的历史。因此,还是当法律的客人来得强。法律虽然铁面无私,照章办事,至少没那么不知趣,会去干涉一位大爷的私事。

既然已经打定主意去岛上,苏比立刻准备实现自己的计划。省事的办法倒也不少。最舒服的莫过于在哪家豪华的餐馆里美美地吃上一顿,然后声明自己不名一钱,这就可以悄悄地、安安静静地交到警察手里。其余的事,自有一位识相的推事来料理。

苏比离开长凳,踱出广场,穿过百老汇路和五马路汇合处那处平坦的柏油路面。他拐到百老汇路,在一家灯火辉煌的餐馆门前停了下来,每天晚上,这里汇集着葡萄、蚕丝与原生质的最佳制品。

苏比对自己西服背心最低一颗纽扣以上的部分很有信心。他刮过脸,他的上装还算过得去,他那条干干净净的活结领带是感恩节那天一位教会里的女士送给他的。只要他能走到餐桌边不引人生疑,那就是胜券在握了。他露出桌面的上半身还不至于让侍者起怀疑。一只烤野鸭,苏比寻思,那就差不离——再来一瓶夏白立酒然后是一份戛曼包干酪,一小杯浓咖啡,再来一支雪茄烟。一块钱一支的那种也就凑合了。总数既不会大得让饭店柜上发狠报复,这顿牙祭又能让他去冬宫的旅途上无牵无挂,心满意足。

可是苏比刚迈进饭店的门,侍者领班的眼光就落到他的旧裤子和破皮鞋上。粗壮利落的手把他推了个转身,悄悄而迅速地把他打发到人行道上,那只险遭暗算的野鸭的不体面命运也从而得以扭转。

苏比离开了百老汇路。看来靠打牙祭去那个日思夜想的岛是不成的了。要进地狱,还是想想别的办法。

在六马路拐角上有一家铺子,灯光通明,陈设别致,大玻璃橱窗很惹眼。苏比捡起块鹅卵石往大玻璃上砸去。人们从拐角上跑来,领头的是个巡警。苏比站定了不动,两手插在口袋里,对着铜纽扣直笑。

“肇事的家伙在哪儿?”警察气急败坏地问。

“你难道看不出我也许跟这事有点牵连吗?”苏比说,口气虽然带点嘲讽,却很友善,仿佛好运在等着他。

在警察的脑子里苏比连个旁证都算不上。砸橱窗的人没有谁会留下来和法律的差役打交道。他们总是一溜烟似地跑。警察看见半条街外有个人跑着去赶搭车子。他抽出警棍,去追那个倒霉的人。苏比心里窝火极了,他拖着步子走了开去。两次了,都砸了锅。

街对面有家不怎么起眼的饭馆。它投合胃口大钱包小的吃客。它那儿的盘盏和气氛都粗里粗气,它那儿的菜汤和餐巾都稀得透光。苏比挪动他那双暴露身份的皮鞋和泄露真相的裤子跨时饭馆时倒没遭到白眼。他在桌子旁坐下来,消受了一块牛排、

一份煎饼、一份油炸糖圈,以及一份馅儿饼。吃完后他向侍者坦白:他无缘结识钱大爷,钱大爷也与他素昧平生。

“手脚麻利些,去请个警察来,”苏比说,“别让大爷久等。”

“用不着惊动警察老爷,”侍者说,嗓音油腻得像奶油蛋糕,眼睛红得像鸡尾酒里浸泡的樱桃,“喂,阿康!”

两个侍者干净利落地把苏比往外一叉,正好让他左耳贴地摔在铁硬的人行道上。他一节一节地撑了起来,像木匠在打开一把折尺,然后又掸去衣服上的尘土。被捕仿佛只是一个绊色的梦。那个岛远在天边。两个门面之外一家药铺前就站着个警察,他光是笑了笑,顺着街走开去了。

苏比一直过了五个街口,才再次鼓起勇气去追求被捕。这一回机会好极了,他还满以为十拿九稳,万无一失呢。一个衣着简朴颇为讨人喜欢的年轻女子站在橱窗前,兴味十足地盯着陈列的剃须缸与墨水台。而离店两码远,就有一位彪形大汉——警察,表情严峻地靠在救火龙头上。

苏比的计划是扮演一个下流的、讨厌的小流氓。他的对象文雅娴静,又有一位忠于职守的巡警近在咫尺,使他很有理由相信,警察那双可爱的手很快就会落到他身上,使他在岛上冬蛰的小安乐窝里吃喝不愁。

苏比把教会女士送的活结领带拉挺,把缩进袖口的衬衫袖子拉出来,把帽子往后一推,歪得马上要掉下来,向那女子挨将过去。他厚着面皮把小流氓该干的那一套恶心勾当一段段表演下去。苏比把眼光斜扫过去,只见那警察在盯住他。年轻女人挪动了几步,又专心致志地看起剃须缸来。苏比跟了过去,大胆地挨到她的身边,把帽子举了一举,说:

“啊哈,我说,贝蒂丽亚!你不是说要到我院子里去玩儿吗?”

警察还在盯着。那受人轻薄的女子只消将手指一招,苏比就等于进安乐岛了。他想象中已经感到了巡捕房的舒适和温暖。年轻的女士转过脸来,伸出一只手,抓住苏比的袖子。

“可不是吗,迈克,”她兴致勃勃地说,“不过你先得破费给我买杯猫尿。要不是那巡警老盯着,我早就要跟你搭腔了。”

那娘们像常春藤一样紧紧攀住苏比这棵橡树,苏比好不懊丧地在警察身边走了过去。看来他的自由是命中注定的了。

一拐弯,他甩掉女伴撒腿就走。他一口气来到一个地方,一到晚上,最轻佻的灯光,最轻松的心灵,最轻率的盟誓,最轻快的歌剧,都在这里荟萃。身穿轻裘大氅的淑女绅士在寒冷的空气里兴高采烈地走动。苏比突然感到一阵恐惧,会不会有什么可怕的魔法镇住了他,使他永远也不会被捕呢?这个念头使他有点发慌,但是当他遇见一个警察大模大样在灯火通明的剧院门前巡逻时,他马上就捞起“扰乱治安”这根稻草来。

苏比在人行道上扯直他那破锣似的嗓子,像醉鬼那样乱嚷嚷。他又是跳,又是吼,又是骂,用尽了办法大吵大闹。

警察让警棍打着旋,身子转过去背对苏比,向一个市民解释道:

“这是个耶鲁的小伙子在庆祝胜利,他们跟哈德福学院赛球,请人家吃了鸭蛋。够吵的,可是不碍事。我们有指示,让他们只管闹去。”

苏比怏怏地停止了白费气力的吵闹。难道就没有一个警察来抓他了吗?在他的幻想中。那岛已成为可望不可即的仙岛。他扣好单薄的上衣以抵挡刺骨的寒风。

他看见雪茄烟店里一个衣冠楚楚的人对着摇曳的火头在点烟。那人进店时,将一把绸伞靠在门边。苏比跨进店门,拿起绸伞,慢吞吞地退了出去。对火的人赶紧追出来。

“我的伞。”他厉声说道。

“噢,是吗?”苏比冷笑说;在小偷小摸的罪名上又加上侮辱这一条。“好,那你干吗不叫警察?不错,是我拿的。你的伞!你怎么不叫巡警?那边拐角上就有一个。”

伞主人放慢了脚步,苏比也放慢脚步。他有一种预感:他又一次背运了。那警察好奇地瞅着这两个人。

“当然,”伞主人说,“嗯……是啊,你知道有时候会发生误会……我……要是这伞是你的我希望你别见怪……我是今天早上在一家饭店里捡的……要是你认出来这是你的,那么……我希望你别……”

“当然是我的。”苏比恶狠狠地说。

伞的前任主人退了下去。好警察急匆匆地跑去搀一位穿晚礼服的金发高个儿女士过马路,免得她被在两条街以外往这边驶来的电车撞着。

苏比往东走,穿过一条因为翻修而高低不平的马路。他忿忿地把伞扔进一个坑。他嘟嘟哝哝咒骂起那些头戴钢盔,手拿警棍的家伙来。因为他想落入法网,而他们偏偏认为他是个永远不会犯错误的国王①。

最后,苏比来到通往东区的一条马路上,这儿灯光暗了下来,嘈杂声传来也是隐隐约约的。他顺着街往麦迪生广场走去,因为即使他的家仅仅是公园里的一条长凳,他仍然有夜深知归的本能。

可是,在一个异常幽静的地段,苏比停住了脚步。这时有一座古老的教堂,建筑古雅,不很规整,是有山墙的那种房子。柔和的灯光透过淡紫色花玻璃窗子映射出来,风琴师为了练熟星期天的赞美诗,在键盘上按过来按过去。动人的乐音飘进苏比的耳朵,吸引了他,把他胶着在螺旋形的铁栏杆上。

明月悬在中天,光辉、静穆;车辆与行人都很稀少;檐下的冻雀睡梦中啁啾了几声——这境界一时之间使人想起乡村教堂边上的墓地。风琴师奏出的赞美诗使铁栏杆前的苏比入定了,因为当他在生活中有母爱、玫瑰、雄心、朋友以及洁白无瑕的思想与衣领时,赞美诗对他来说是很熟悉的。

苏比这时敏感的心情和老教堂的潜移默化会合在一起,使他灵魂里突然起了奇妙的变化。他猛然对他所落入的泥坑感到憎厌。那堕落的时光,低俗的欲望,心灰意懒,才能衰退,动机不良——这一切现在都构成了他的生活内容。

一刹那间,新的意境醒醐灌顶似地激荡着他。一股强烈迅速的冲动激励着他去向坎坷的命运奋斗。他要把自己拉出泥坑,他要重新做一个好样儿的人。他要征服那已经控制了他的罪恶。时间还不晚,他还算年轻,他要重新振作当年的雄心壮志,坚定不移地把它实现。管风琴庄严而甜美的音调使他内心起了一场革命。明天他要到熙熙攘攘的商业区去找事做。有个皮货进口商曾经让他去赶车。他明天就去找那商人,把这差使接下来。他要做个烜赫一时的人。他要——

苏比觉得有一只手按在他胳膊上。他霍地扭过头,只见是警察的一张胖脸。

“你在这儿干什么?”那警察问。

“没干什么。”苏比回答。

“那你跟我来。”警察说,“你因为闲荡的罪名被捕了。”

第二天早上,警察局法庭上的推事宣判道:“布莱克威尔岛,三个月。”

第6篇:警察与赞美诗

这是一个令人觉得可笑的故事。主人公索比在冬天即将到来的时候,开始为进入他的冬季寓所--布莱克韦尔监狱作出努力,使尽各种办法想让警察逮捕他。可是,均未成功。正当他受到教堂中赞美诗的音乐的感化,决定放弃过去的生活,重新开始时,却被警察抓了起来,"如愿"地被送到了监狱里。 作者用了一种轻松幽默的笔调描写了索比这个流浪汉为达到自己可笑的目的而作出的可笑的尝试,例如到餐厅骗吃骗喝,砸商店的橱窗,调戏少妇,扰乱治安,行窃。令人觉得不可思议、更为可笑的是警察先生们对这些违法的举动并没有予以惩罚反而显示出了一种"宽容"。当索比放弃了自己原先的想法时,"宽容"的警察却逮捕了什么也没干的他,这真是一个绝妙的讽刺。由此,可笑变成了可怜、可气、可叹……

警察与赞美诗

苏比躺在麦迪生广场他那条长凳上,辗转反侧。每当雁群在夜空引吭高鸣,每当没有海豹皮大衣的女人跟丈夫亲热起来,每当苏比躺在街心公园长凳上辗转反侧,这时候,你就知道冬天迫在眉睫了。

一张枯叶飘落在苏比的膝头。这是杰克·弗洛斯特的名片。杰克对麦迪生广场的老住户很客气,每年光临之前,总要先打个招呼。他在十字街头把名片递给“露天公寓”的门公佬“北风”,好让房客们有所准备。

苏比明白,为了抵御寒冬,由他亲自出马组织一个单人财务委员会的时候到了。为此,他在长凳上辗转反侧,不能入寐。

苏比的冬居计划并不过奢。他没打算去地中海游弋,也不想去晒南方令人昏昏欲睡的太阳,更没考虑到维苏威湾去漂流。他衷心企求的仅仅是去岛上度过三个月。整整三个月不愁食宿,伙伴们意气相投,再没有“北风”老儿和警察老爷来纠缠不清,在苏比看来,人生的乐趣也莫过于此了。

多年来,好客的布莱克威尔岛监狱一直是他的冬季寓所。正如福气比他好的纽约人每年冬天要买票去棕榈滩和里维埃拉一样,苏比也不免要为一年一度的“冬狩”作些最必要的安排。现在,时候到了。昨天晚上,他躺在古老的广场喷泉和近的长凳上,把三份星期天的厚报纸塞在上衣里,盖在脚踝和膝头上,都没有能挡住寒气。这就使苏比的脑海里迅速而鲜明地浮现出岛子的影子。他瞧不起慈善事业名下对地方上穷人所作的布施。在苏比眼里,法律比救济仁慈得多。他可去的地方多的是,有市政府办的,有救济机关办的,在那些地方他都能混吃混住。当然,生活不能算是奢侈。可是对苏比这样一个灵魂高傲的人来说,施舍的办法是行不通的。从慈善机构手里每得到一点点好处,钱固然不必花,却得付出精神上的屈辱来回报。真是凡事有利必有弊,要睡慈善单位的床铺,先得让人押去洗上一个澡;要吃他一块面包,还得先一五一十交代清个人的历史。因此,还是当法律的客人来得强。法律虽然铁面无私,照章办事,至少没那么不知趣,会去干涉一位大爷的私事。

既经打定主意去岛上,苏比立刻准备实现自己的计划。省事的办法倒也不少。最舒服的莫过于在哪家豪华的餐馆里美美地吃上一顿,然后声明自己不名一钱,这就可以悄悄地、安安静静地交到警察手里。其余的事,自有一位识相的推事来料理。

苏比离开长凳,踱出广场,穿过百老汇路和五马路汇合处那处平坦的柏油路面。他拐到百老汇路,在一家灯火辉煌的餐馆门前停了下来,每天晚上,这里汇集着葡萄、蚕丝与原生质的最佳制品。

苏比对自己西服背心最低一颗纽扣以上的部分很有信心。他刮过脸,他的上装还算过得去,他那条干干净净的活结领带是感恩节那天一位教会里的女士送给他的。只要他能走到餐桌边不引人生疑,那就为生券在握了。他露出桌面的上半身还不至于让侍者起怀疑。一只烤野鸭,苏比寻思,那就差不离——再来一瓶夏白立酒然后是一份戛曼包干酪,一小杯浓咖啡,再来一支雪茄烟。一块钱一支的那种也就凑合了。总数既不会大得让饭店柜上发狠报复,这顿牙祭又能让他去冬宫的旅途上无牵无挂,心满意足。

可是苏比刚迈进饭店的门,侍者领班的眼光就落到他的旧裤子和破皮鞋上。粗壮利落的手把他推了个转身,悄悄而迅速地把他打发到人行道上,那只险遭暗算的野鸭的不体面命运也从而得以扭转。

苏比离开了百老汇路。看来靠打牙祭去那个日思夜想的岛是不成的了。要进地狱,还是想想别的办法。

在六马路拐角上有一家铺子,灯光通明,陈设别致,大玻璃橱窗很惹眼。苏比捡起块鹅卵石往大玻璃上砸去。人们从拐角上跑来,领头的是个巡警。苏比站定了不动,两手插在口袋里,对着铜纽扣直笑。

“肇事的家伙在哪儿?”警察气急败坏地问。

“你难道看不出我也许跟这事有点牵连吗?”苏比说,口气虽然带点嘲讽,却很友善,仿佛好运在等着他。

在警察的脑子里苏比连个旁证都算不上。砸橱窗的人没有谁会留下来和法律的差役打交道。他们总是一溜烟似地跑。警察看见半条街外有个人跑着去赶搭车子。他抽出警棍,追了上去。苏比心里窝火极了,他拖着步子走了开去。两次了,都砸了锅。

街对面有家不怎么起眼的饭馆。它投合胃口大钱包小的吃客。它那儿的盘盏和气氛都粗里粗气,它那儿的菜汤和餐巾都稀得透光。苏比挪动他那双暴露身份的皮鞋和泄露真相的裤子跨时饭馆时倒没遭到白眼。他在桌子旁坐下来,消受了一块牛排、一份煎饼、一份油炸糖圈,以及一份馅儿饼。吃完后他向侍者坦白:他无缘结识钱大爷,钱大爷也与他素昧平生。

“手脚麻利些,去请个警察来,”苏比说,“别让大爷久等。”

“用不着惊动警察老爷,”侍者说,嗓音油腻得像奶油蛋糕,眼睛红得像鸡尾酒里浸泡的樱桃,“喂,阿康!”

两个侍者干净利落地把苏比往外一叉,正好让他左耳贴地摔在铁硬的人行道上。他一节一节地撑了起来,像木匠在打开一把折尺,然后又掸去衣服上的尘土。被捕仿佛只是一个绊色的梦。那个岛远在天边。两个门面之外一家药铺前就站着个警察,他光是笑了笑,顺着街走开去了。

苏比一直过了五个街口,才再次鼓起勇气去追求被捕。这一回机会好极了,他还满以为十拿九稳,万无一失呢。一个衣着简朴颇为讨人喜欢的年轻女子站在橱窗前,兴味十足地盯着陈列的剃须缸与墨水台。而离店两码远,就有一位彪形大汉——警察,表情严峻地靠在救火龙头上

苏比的计划是扮演一个下流的、讨厌的小流氓。他的对象文雅娴静,又有一位忠于职守的巡警近在咫尺,使他很有理由相信,警察那双可爱的手很快就会落到他身上,使他在岛上冬蛰的小安乐窝里吃喝不愁。

苏比把教会女士送的活结领带拉挺,把缩进袖口的衬衫袖子拉出来,把帽子往后一推,歪得马上要掉下来,向那女子挨将过去。他厚着面皮把小流氓该干的那一套恶心勾当一段段表演下去。苏比把眼光斜扫过去,只见那警察在盯住他。

年轻女人挪动了几步,又专心致志地看起剃须缸来。苏比跟了过去,大胆地挨到她的身边,把帽子举了一举,说:

“啊哈,我说,贝蒂丽亚!你不是说要到我院子里去玩儿吗?”

警察还在盯着。那受人轻薄的女子只消将手指一招,苏比就等于进安乐岛了。他想象中已经感到了巡捕房的舒适和温暖。年轻的女士转过脸来,伸出一只手,抓住苏比的袖子。

“可不是吗,迈克,”她兴致勃勃地说,“不过你先得破费给我买杯猫尿。要不是那巡警老盯着,我早就要跟你搭腔了。”

那娘们像常春藤一样紧紧攀住苏比这棵橡树,苏比好不懊丧地在警察身边走了过去。看来他的自由是命中注定的了。

一拐弯,他甩掉女伴撒腿就走。他一口气来到一个地方,一到晚上,最轻佻的灯光,最轻松的心灵,最轻率的盟誓,最轻快的歌剧,都在这里荟萃。身穿轻裘大氅的淑女绅士在寒冷的空气里兴高采烈地走动。苏比突然感到一阵恐惧,会不会有什么可怕的魔法镇住了他,使他永远也不会被捕呢?这个念头使他有点发慌,但是当他遇见一个警察大模大样在灯火通明的剧院门前巡逻时,他马上就捞起“扰乱治安”这根稻草来。

苏比在人行道上扯直他那破锣似的嗓子,像醉鬼那样乱嚷嚷。他又是跳,又是吼,又是骂,用尽了办法大吵大闹。

警察让警棍打着旋,身子转过去背对苏比,向一个市民解释道:

“这是个耶鲁的小伙子在庆祝胜利,他们跟哈德福学院赛球,请人家吃了鸭蛋。够吵的,可是不碍事。我们有指示,让他们只管闹去。”

苏比怏怏地停止了白费气力的吵闹。难道就没有一个警察来抓他了吗?在他的幻想中。那岛已成为可望不可即的仙岛。他扣好单薄的上衣以抵挡刺骨的寒风。他看见雪茄烟店里一个衣冠楚楚的人对着摇曳的火头在点烟。那人进店时,将一把绸伞靠在门边。苏比跨进店门,拿起绸伞,慢吞吞地退了出去。对火的人赶紧追出来。

“我的伞。”他厉声说道。

“噢,是吗?”苏比冷笑说;在小偷小摸的罪名上又加上侮辱这一条。“好,那你干吗不叫警察?不错,是我拿的。你的伞!你怎么不叫巡警?那边拐角上就有一个。”

伞主人放慢了脚步,苏比也放慢脚步。他有一种预感:他又一次背运了。那警察好奇地瞅着这两个人。

“当然,”伞主人说,“嗯……是啊,你知道有时候会发生误会……我……要是这伞是你的我希望你别见怪……我是今天早上在一家饭店里捡的……要是你认出来这是你的,那么……我希望你别……”

“当然是我的。”苏比恶狠狠地说。

伞的前任主人退了下去。好警察急匆匆地跑去搀一位穿晚礼服的金发高个儿女士过马路,免得她被在两条街以外往这边驶来的电车撞着。

苏比往东走,穿过一条因为翻修而高低不平的马路。他忿忿地把伞扔进一个坑。他嘟嘟哝哝咒骂起那些头戴钢盔,手拿警棍的家伙来。因为他想落入法网,而他们偏偏认为他是个永远不会犯错误的国王①。

最后,苏比来到通往东区的一条马路上,这儿灯光暗了下来,嘈杂声传来也是隐隐约约的。他顺着街往麦迪生广场走去,因为即使他的家仅仅是公园里的一条长凳,他仍然有夜深知归的本能。

可是,在一个异常幽静的地段,苏比停住了脚步。这时有一座古老的教堂,建筑古雅,不很规整,是有山墙的那种房子。柔和的灯光透过淡紫色花玻璃窗子映射出来,风琴师为了练熟星期天的赞美诗,在键盘上按过来按过去。动人的乐音飘进苏比的耳朵,吸引了他,把他胶着在螺旋形的铁栏杆上。

明月悬在中天,光辉、静穆;车辆与行人都很稀少;檐下的冻雀睡梦中啁啾了几声——这境界一时之间使人想起乡村教堂边上的墓地。风琴师奏出的赞美诗使铁栏杆前的苏比入定了,因为当他在生活中有母爱、玫瑰、雄心、朋友以及洁白无瑕的思想与衣领时,赞美诗对他来说是很熟悉的。

苏比这时敏感的心情和老教堂的潜移默化会合在一起,使他灵魂里突然起了奇妙的变化。他猛然对他所落入的泥坑感到憎厌。那堕落的时光,低俗的欲望,心灰意懒,才能衰退,动机不良——这一切现在都构成了他的生活内容。

一刹那间,新的意境醒醐灌顶似地激荡着他。一股强烈迅速的冲动激励着他去向坎坷的命运奋斗。他要把自己拉出泥坑,他要重新做一个好样儿的人。他要征服那已经控制了他的罪恶。时间还不晚,他还算年轻,他要重新振作当年的雄心壮志,坚定不移地把它实现。管风琴庄严而甜美的音调使他内心起了一场革命。明天他要到熙熙攘攘的商业区去找事做。有个皮货进口商曾经让他去赶车。他明天就去找那商人,把这差使接下来。他要做个烜赫一时的人。他要——

苏比觉得有一只手按在他胳膊上。他霍地扭过头,只见是警察的一张胖脸。“你在这儿干什么?”那警察问。

“没干什么。”苏比回答。

“那你跟我来。”警察说。

第二天早上,警察局法庭上的推事宣判道:“布莱克威尔岛,三个月。”

第7篇:警察与赞美诗

《警察与赞美诗》教案

澧县职业中专学校 皮业书

一、 作者简介:

欧●亨利,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出生于医师家庭,有机会接触一些爱说爱笑的人。他的一生非常具有传奇色彩。当过牧牛人、办事员、新闻记者、银行出纳员,后因一笔银行短款,为避免审讯,流亡到国外。为探视生病的妻子而被捕入狱。后在狱中为给女儿买礼物而用欧亨利为笔名发表小说。他的作品风格以描写纽约曼哈顿市民生活最为著名,他把那儿的街道、小饭馆、破旧的公寓气氛渲染得十分逼真,故有“曼哈顿的桂冠诗人”之称;他的作品构思新颖、语言诙谐、结尾常常出人意外。被誉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百科全书”,代表作有《麦琪的礼物》、《最后一片藤叶》、《黄雀在后》等,这些作品为他获得了世界声誉,欧●亨利与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并成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

二、正音:

引吭高歌()棕榈()肇事()绯色() 荟萃()醍醐灌顶()煊赫一时()氅()

三、请学生起来概述一下本文的故事情节:

这是一个令人觉得可笑的故事,主人公苏比在冬天即将到来的时候,开始为进入她的冬季寓所——监狱而努力,使尽各种方法想让警察逮捕他,均未获得成功。正当他受到教堂中

赞美诗音乐的感化,决定放弃过去的生活,重新开始时,却被警察抓了起来。“如愿”被送到监狱里。

四、分析小说的结构:

1.故事开端(苏比躺在麦迪生广场他那条长凳上——自有一位

识相的推事来料理),苏比为逃脱严冬的威胁,筹划着怎样才能被捕入狱。

2.故事发展(苏比离开长凳——而我们偏偏认为他是个永远不

会犯错误的国王),苏比屡次惹是生非,都没有达到被捕入狱的目的。

提问:苏比为了进监狱做过哪些努力?

第一次:进高档酒店——被拒之门外

第二次:砸商店橱窗——被认为连个旁证都算不上

第三次:取消饭馆饱餐一顿不给钱——被摔在人行道上 第四次:调戏年轻女子——反被女子缠住要他请喝啤酒 第五次:在剧院门口大吵大闹——被认为是耶鲁的小伙子第六次:偷伞——反被认为是伞的主人

这些反常行为的背后,每一次都隐藏着对美国社会黑暗的揭露。

第一次:反映美国社会的贫富悬殊,等级森严。

第二次:反映美国的警察武断愚蠢,法律的是非不分。 第三次:一般人都不愿意招惹警察,怕给自己惹麻烦。 第四次:妇女卖身求生的现象比比皆是。

第五次:美国“扰乱治安罪”形同虚设。

第六次:美国社会风尚差,人格品行败坏。

3.故事高潮与结局(最后)。苏比被赞美诗感化,良心发现,决心重新做人时,却无故突然被捕入狱。

五、对于苏比的评价

他为了过冬,不是去积极寻找工作,而是想到了不用付出劳动却不愁吃住的监狱,好逸恶劳的思想在他脑中是根深蒂固的;当然,他“性格高傲”、自尊,瞧不起那些以慈善为名的布施,反映出他有一种不可欺侮的傲骨;最后,苏比被教堂里传来的赞美诗所吸引,决心重新做人,说明上进心尚未泯灭。总之,他是一个不幸的流浪汉,他的不幸是社会带给他的,对这个人的态度只能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六、小说在语言运用上有怎样的特点?

这篇小说语言最大的特点是“幽默”,幽默是一种语调轻松但却包含深刻意义的讽刺,它不同于一般的俏皮话,而是为内容服务的,它表现了作者对人物的情感倾向和事件的态度。小说中通过夸张、比喻、拟人、反语等修辞手法,来使语言达到幽默的艺术效果。有些幽默语言看似轻松,实则沉重。

七、令人称道的结尾:

1、欧●亨利手法;

2、“留白”艺术 苏比听了教堂的音乐之后,强烈的新生愿望激励着他,想要改变自己,“时间还不晚,他还年轻,他要把自己拔出泥沼,

他要重振当年的雄心壮志……他要做个烜赫一时的人,他要——当这首充满豪情壮志的“咏叹调”还没唱完的时候,一只手按在他的胳膊上,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小说的结尾,笔峰一转,让主人公的命运起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变化,苏比进了监狱!既出乎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体现了作者擅长的欧·亨利手法。欧.亨利就是这样,往往在我们看到津津有味的时候来一个急刹车,安排了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尾,在我们张大了嘴巴还没来得及闭上的时候就结束了,使我们不由得静下心来要回味一番,最后才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可怜的苏比他最后怎样了呢?鉴赏结局的空白 听到宣判三个月后,苏比的心理会怎样呢?其实,文章就是采用了“留白”的艺术手法,给读者以丰富的想象的空间,一千个读者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你心中有了自己的苏比,这不就是最完美的结局吗?

《警察与赞美诗》教案

教学目标:

(一)分析小说曲折、巧妙的情节安排,欣赏“欧•亨利手法”的艺术特色。

(二)品味小说幽默、辛辣的语言风格,理解语言运用和题材、主题的内在关系。

(三)了解美国社会中下层人民的生活贫困和精神痛苦,认识其社会道德、法律是非混淆、善恶颠倒的虚伪本质。

教学重点

目标(一)、(二)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一部电视连续剧叫《北京人在纽约》,电视剧开头有这么一段话:“如果你爱他,那么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那么也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这句话深刻地反映了纽约甚至是美国社会的那种巨大的贫富差距,对于有钱的人来说,那里是淘金的天堂,而对于穷人而言,那里则是人间的地狱。今天我们来学习《警察与赞美诗》来进一步地了解美国的社会现实。

二、作者介绍:

作者欧亨利,出生于美国南部的一个乡镇医师家庭,从小受教育少,一生经历曲折而丰富,是个多产的小说家。与法国的莫泊桑《羊脂球》、俄国的契诃夫《套中人》、并称为“欧美短篇小说三大家”。他的小说常常通过合乎情理的艺术夸张,出乎意料的故事结局,收到“含泪的笑”的艺术效果。被人称为“欧•亨利笔法”。代表作有《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最后一片叶子》等。

三、分析小说的情节结构

小说的三大要素是人物,环境和情节。我们很喜欢看小说主要是被其中的曲折的情节所吸引。小说的情节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那么这篇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各是什么?请同学阅读小说,来分一下。

明确:学生议论、思考并回答:

1、故事开端(第1-5自然段:苏比躺在麦迪生广场他那条长凳上——自有一位识相的推事来料理),苏比为逃脱严冬的威胁,筹划着怎样才能被捕入狱。

2、发展(第6-38自然段:苏比离开长凳——而我们偏偏认为他是个永远不会犯错误的国王),苏比屡次惹是生非,都没有达到被捕入狱的目的。

3、故事高潮(第39-47自然段:最后,苏比来到通往东区的一条马路上——“那你跟我来。”警察说)。苏比伫立于教堂外良心发现,决心重新做人时,突然被捕。

4、故事结局(第48自然段),苏比被判入狱三个月。

四、分析开端部分

1、朗读课文的第一二,思考这两段是属于什么描写?作用是什么?

明确:这两段是环境描写。

“每当雁群在夜空引亢高鸣,每当没有海豹皮大衣的女人跟丈夫亲热起来,每当苏比躺在街心公园长凳上辗转反侧,这时候,你就知道冬天迫在眉睫了。”

这句话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了当时的自然环境,为小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这里的环境描写点明了小说发生的季节是哪一个季节?

明确:

句中写到了“雁群”“高鸣”南飞,暗示了季节——冬天将近。

第8篇:警察与赞美诗

欧亨利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欣赏小说的情节和结构

2、 欣赏小说的结局

3、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2教学过程:

导入:

有一部电视连续剧叫《北京人在纽约》,电视剧开头有这么一段话:“如果你爱他,那么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那么也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这句话深刻地反映了纽约甚至是美国社会的那种巨大的贫富差距,对于有钱的人来说,那里是淘金的天堂,而对于穷人而言,那里则是人间的地狱。今天我们来学习《警察与赞美诗》,透过苏比这样一个流浪汉,从一个底层人物的经历来进一步地了解当时的美国社会。

一、理清小说结构

小说的情节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部分。请同学们概括小说的情节,并明确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流浪汉苏比在冬天来临之际,想方设法到监狱过冬,他六次犯事,为非作歹,可是都没有如愿,正当他听到教堂赞美诗,决定重新做人时,却被莫名其妙逮捕了,小说的矛头直指当时美国社会,真实的反映了不明是非,颠倒黑白的社会的现实。

第一部分:开端部分(1-5自然段)主人公出场并介绍他的冬居计划。

第二部分:发展部分(6-38自然段)写苏比为进监狱,屡次犯罪,却无从入狱。 第三部分:结局部分(39-48自然段)写苏比听赞美诗,决意从善,却被抓入狱。

二、开端

1、在小说的开端,主要人物出场了,他的生活现状是什么样的?

躺在广场的长凳上,靠报纸取暖。衣食无着,居无定所,一个可怜的流浪汉。

2、他为什么“在长凳上辗转反侧”?有什么打算?

“冬天迫在眉睫”。严冬迫近,为了“抵御寒冬”,他想去“布莱克维尔岛监狱”。

三、发展

1、 苏比为进监狱过冬干了哪几件事?

分角色朗读6-38段,其余同学把事情概括在旁边并划分层次

苏比的行为结果

想骗吃骗喝被推出店外

砸玻璃被认为非肇事者

饱餐一顿被推倒在人行道上

调戏女子被女子缠住

大吵大闹被认为是大学生

偷雨伞被认为伞的主人

4、苏比在街上有意作出一连串的恶行,为什么没有被捕?苏比的六次奇遇反映了这是一个怎样的社会?

1.他作恶的对象也是心术不正的人,如女子、捡雨伞的人(反映资本主义社会风俗败坏,

虚伪的外表,丑恶的心灵。)

2.两家饭店对苏比的态度怎样?说明什么?(对比读第

9、18段)

第一家:侍者领班的眼光落在它的旧裤子,和破鞋子上,粗壮利落的手把他推了个转身,悄悄而迅速的把他打发道人行道上。

第二家:侍者认为不用惊动警察,两位侍者干净利落的把苏比往外一叉,正好让他左耳朵贴地摔在铁硬的人行道上.(说明:反映资本主义社会以貌取人,贫富悬殊,社会混乱,法律形同虚设,警察不干正事,沦为富人的仆人)

3.砸玻璃、大吵大闹都让警察看到却都宽容了他,说明什么?

说明警察糊涂,是非不分,治安混乱

四、高潮、结局

1、按照故事情节的发展,苏比为了进监狱过冬,可能会干出更加恶劣的事情,加大犯罪的力度,最终成功入狱。那么小说是不是按照这一思路写下去的?

2、找出有关苏比心理描写的段落,梳理苏比的心理活动。

齐读

41、

42、

43回忆美好的过去——憎恶堕落的现实——决心弃恶从善。

3、就在苏比弃恶从善,打算重新做人的时候,警察的手拍了过来,以“闲荡”的罪名逮捕了苏比。第二天,苏比被判处到布莱克威尔岛上,三个月。

这样的结局可谓是出乎意料之外。

比较三种结局

弃恶从善,被捕入狱——作恶无用,冬天过去——加大力度,进入监狱

第三种结局不可信。第一种结局最有批判的力度。苏比屡次作恶,却无从入狱;改过自新却反倒被捕,这展示了主人公的悲剧,也是社会的悲剧。小说的结局揭示了当时美国的社会本质——是一个黑白颠倒,善恶不分的社会。当时的美国社会不仅是“纵恶”,而且还要“除善”。

辩论

四、作业

1、把辩论整理成一个议论的片段

2、续写小说。《苏比在狱中》

第二课时

一、复习

二、分析环境描写

1、 开头

2、 结尾

三、分析人物形象

联系课文,说说苏比的性格特征

1、 不去慈善机构

2、 所作的恶事和其中的态度。

⑴最舒服的莫过于在那家豪华的餐馆美美吃上一顿,然后声明自己不名一文。

他骗吃骗喝是在走投无路情况下故意去干的。作恶并非他的本意,犯罪是他找到'逍遥过冬'的'安乐窝'的途径和手段,我们应该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⑵苏比调戏女子的举动,你怎样理解?

在街头调戏妇女的行为,并非他品质恶劣,而是他自投罗网的一种能够无奈的办法,苏比不是'下流、讨厌的流氓',在一定意义上说,苏比还有令人怜悯和同情的一面。

6.通过次要人物的语言行动,结合苏比谈谈你看到了美国社会怎样的社会现实?

在这一部分,我们看到了社会的不公正。在美国的警察在法律面前,许多罪恶,许多恶行,他们是允许的,不予过问的,是可以让它们蔓延滋长的,甚至有些他们还认为是社会文明的标志。如果衣衫破烂者不能走进豪华饭店,普通饭店对吃白食者犯不着惊动警察等等。再如街头游荡着的妓女,年轻人在马路上像酒鬼似的乱嚷嚷,这些都是纽约闹市区司空见惯的现象。

3、人物形象:好逸恶劳而又'自尊'的无业游民

迷途知返而又改过自新的'向善'青年

1.苏比是一个流浪汉是一个性格复杂的任务,一方面在穷困潦倒之际,曾经落入泥潭,有过堕落的时光,另一方面他的堕落行为都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故意去干的,作恶不是他的本意。犯罪是他找到逍遥过冬安乐窝的途径和手段。苏比有令人怜悯和同情的一面。

2. 苏比的性格有一个变化的过程。

早年:良好的品德和操行--高傲:不愿意去慈善机构,付出精神和人格'屈辱'--生活所迫,沦为游手好闲、浑浑噩噩的流浪汉---为找冬居场所,干坏事--赞美诗乐音的感召,唤起心里难过深处从善的愿望,产生弃旧图新的想法。

作者这样刻画他的心理状态合情合理。符合他的性格发展逻辑。

四、题目理解

五、语言特点

第9篇:《警察与赞美诗》教案

设计思想

以《警察与赞美诗》为教学的载体,激“活”学生联想思维,让学生设身体验,迸发创造性潜能。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目的。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正确理解分析苏比的人物形象。

2. 欣赏小说幽默风趣的风格,体味“含泪的微笑”的艺术风格。 3. 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设计三个环节“创设情景、学会质疑”“联想思维、学会解疑”“拓展训练、学会创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美国社会黑暗的现实,培养学生热爱美好祖国的真挚感情 教学重点:

1. 正确理解分析苏比的人物形象。

2. 欣赏小说幽默风趣的风格,体味“含泪的微笑”的艺术风格。 教学难点: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方法和手段

层进式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手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学会质疑 创设情景 追求“警察”(“警察”代指监狱)警察不理他。 (多媒体显示)流浪汉苏比 追求“赞美诗”(“赞美诗”代指自新)被捕入狱。 同学能破译这个怪圈现象吗?请熟悉作品。 提示:

自诩为世界强国和文明的美国,并非是人人享有民主自由幸福的天堂国家。相反垄断资本的发展,使工人失业、流浪,贫困潦倒。而少数人生活奢侈,极度享乐,造成美国成为世界上贫富间鸿沟最深的国家之一。

美国是一个是非不分,黑白颠倒的社会。

(师)一篇名著,被大家破译出多种看法,不仅表现你们独特的认知水平,也体现你们难能可贵的创新精神。

(让学生轻松随意的进入了老师有意创设的训练平台) (师)今天,我们走进欧亨利小说《警察与赞美诗》,直观美国社会窥一斑而识全豹。 二:联想思维、学会解疑 宣布目的

1.了解人物形象刻画的真实性、生动性,做到评论作品实事求是。 2.体会作品幽默的艺术风格。 3.实践中学会创造性阅读

(从因知上的两个层次,到训练方法的确定,让学生进入规定的情景,知己知彼) 联想思维

1.对文章情节的思路进行探究 (提示) 1——5.(开端)介绍主人公苏比出场及他的冬居计划。 6.——38.(发展与高潮)苏比故意犯罪实施他的冬居计划。

39.——41(结局)苏比在赞美诗的感召下,决心重新做人时,却被警察抓进了监狱。 2.主人公是个什么样的人?阅读小说开端部分1——5,寻找作品留给读者空白处,发散思维。(同座互相边问边答相关问题)(教师巡视,收集主要问题,投影显示,集体释疑) A.流浪汉苏比的冬居计划是什么? (提示)

岛上的监狱里去过冬。

B.苏比不接受慈善机构施舍,选择监狱说明了什么?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

(提示)

苏比为了度过冬天的寒冷(没有北风和警察老爷),宁可去监狱。暗示了监狱之外是怎样的悲惨世界。

接受慈善机构施舍,苏比必须付出精神上的屈辱,苏比宁可去监狱,由此可见,他是一个心高气傲的人。暗示了慈善机构对穷人的做法是多么的不人道。 C.苏比眼中的精神屈辱指什么? (提示)

具体指:押去洗澡,吃饭先交代个人历史。

D.划出开端部分的比喻和比拟句子,感悟作者的艺术风格。(见文) (提示)

幽默讽刺的语言特点,渲染了悲剧的喜剧效果。 点评:

其实刚才同学们不同的解读,就是围绕联想思维,层层递进的结果。文心雕龙作者刘勰指出:读者披文入情,意在思也。古人尚且懂得思的重要,今天我们这堂课就激发思维抄一条美丽的小路,去寻找作品中独好的风景吧! 学会解疑

(小说发展部分6.——38) 多媒体投影:

1.苏比实施的冬居计划目的是去监狱,但采用的何种手段和方法?是否成功?为什么。 (提示)

手段和方法 是否成功 为什么

百老汇豪华餐馆想白吃,好让警察抓去。 被人推到人行道上。 社会因素 用石块砸玻璃,借此被捕。

结果警察错把别人当犯人,并向他致敬。 警察因素 小饭馆白吃一顿。 让侍者摔倒在人行道上。 社会因素 借机街上调戏妇女落入法网。 却碰上的是妓女。 社会因素

街上吵闹,想扰乱治安。 结果警察错把他当狂欢的大学生。 警察因素 店中偷伞。 被偷者是小偷。 社会因素

2.如果按照“人穷志短”的说法,可以说苏比正是被贫穷逼到不知羞耻的地步,但作者并没用“人穷志短”去解释苏比的行为。文中那些内容可以反映出来? (提示)

“他性情灵魂高傲,不愿付出精神上的屈辱”;“认为法律比救济仁慈。” 以上句子说明他的灵魂深处还有强烈的自尊心,他故意犯罪的背后是一种不可欺的傲骨表现。所以作者读者同情他。 3.苏比怎会落到这个地步? (提示)

当时黑暗的社会把一个性格倔强的人推向深渊,毁了一个正直的青年。这就是作者塑造苏比的社会意义和价值。

4..小说的特点之一是有典型的环境。环境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现实。从苏比故意犯罪的几件事中折射出当时美国是个怎样的社会? (提示)

社会制度腐朽,道德虚伪。贫困悬殊。列宁曾经说;“美国成为贫富鸿沟最深的国家之一。我们从中看到美国生活的百科全书”。 点评:

大家想象丰富,说得出彩,有新意更有广度和深度。令我开了眼界,感悟到学生的文化底蕴。 (小说结局部分39-41)

5..熟读39-41语段,思考以下问题。

①描绘那些景物?(月光、街道、灯光、赞美诗音乐) ②苏比怎样的心情?(灵魂里起了奇妙的变化这段意境)

③这段意境有什么作用?(为人物内心服务,突出苏比灵魂净化的过程) 6.如何理解“管风琴庄严而甜美的音调使他内心起了一场革命”? (提示)

即弃旧图新,重新做人。如同琴声一样,高尚、圣洁。 点评:

由此联想到美国资本主义社会许多青年满怀成功的希望,跨入社会大门,结果碰得头破血流,破灭希望,损害才智,以至和苏比一样坠落的生活。 三:拓展训练、学会创新

“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显然阅读需要我们进行创新,这样的立意高人一筹,别开生面。这样的思路可谓抄上一条美丽的小路,觅得独好的风景。

下面请探究:当苏比决心重新做人时,按常理应该有一个好的结局,然而作品却安排苏比被警察被判入狱。这样的结局是给人遗憾呢还是一种艺术的成功? (举行辩论) 正方:成功说。(以理服人) 反方:遗憾说。 (提示)

震撼人心。反映社会冷酷现实,具有真实感。 悲剧的审美效应。

情节大起大落,曲折,意料之中,意料之外。 世称欧.亨利结局。 点评:

从大家的踊跃发言中,我高兴地看到同学基本上学会了创造性的阅读。面对“结局”问题的争论,有的从作品的表象上去探究,有的从作品的内涵上去感悟,不但有人从正面论证,还有从反面破析,而且都能讲到点上。真是“条条大路通罗马”。看来,今天我们的收获匪浅。同学们积极动脑、动口,充分展示了创造精神和个性风采,我为大家鼓掌和骄傲! (打开学生的思路,检验学习的成果,执教者期待的目的) 师总结并布置作业 欧.亨利的作品发人深省,警察和赞美诗相比,看出警察和法律对苏比这样的下层人是不公平的、不公正的。而赞美诗却对人起感化作用,鼓舞人从善向上。

请结合以上的辩论,用50字左右试评欧.亨利的结尾。要求观点明确,有说服力。 (思维延伸,进一步巩固课堂上训练的实效) 教学反思:

在二期课改研究性学习的今天,教师更需要自身的研究能力与创新意识;在倡导以学生为本的今天,师与生、教与学的关系是交往中的引领,平等中的首席,教师更应强调对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尊重。

上一篇:国家公务员考试时间下一篇:党员干部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