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狱人民警察与罪犯谈话的技巧(推荐4篇)
作者:高海平、张颖
摘 要 由于谈话对象的特殊性,监狱人民警察除了要做好事前相关的准备工作外,还要明确在谈话过程可能会出现的各种情况及并掌握相应的技巧,以便保证谈话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 无声语言 倾听 专家参与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中央司法警官学院2010院级课题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高海平、张颖,中央司法警官学院讲师,哲学硕士。
中图分类号:D9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1)10-230-02
相关研究表明,我们工作中70%的错误是由于不善于沟通造成的。避免错误是人们需要沟通的理由之一。监狱人民警察为了更好的提高监管改造的质量,同样需要定期或不定期的与罪犯进行沟通,了解其思想状况和现实表现,达到改造教育的目的。为了更好的实现这一目的,需要监狱人民警察在与罪犯谈话时充分认识到一些相关信息和手段的辅助作用。
一、说服的技巧
(一)苏格拉底法
古希腊的苏格拉底以论辩见长,他创立的说服术至今还被西方世界认为是“最聪明的劝诱术”。其原则是:开始时不要讨论双方的分歧点,而是着重强调彼此共同的观点,取得完全一致后,自然而然地转向自己的主张。其关键是:开头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让对方连连说“是”,而千万不能让他说“不”。也就是顺时针方向的谈话方式。如果我们只从一个角度去思考某个问题就很容易认死理。但是如果自己注意到了或是在别人的指点下注意到了去多角度地思考问题,马上就通达了。你说问的问题都是对方所必然同意的。你不断地得到一个同意又一个同意,直到拥有许多的“是,是”。不断地反问,到最后,几乎在没有意识之下,是你的对手发现自己所提到的结论恰恰是自己在几分钟之前所坚持反对的。因而监狱人民警察在与罪犯进行个别谈话时,也应该多角度的、多渠道的思考问题,保证谈话的顺利进行,要认识到如果可能的话,就对罪犯的改造情况进行充分的认可,使罪犯在开始的时候就说“是的,是的”,尽可能是他不说“不”,从思想上放松警戒,配合监狱人民警察的谈话工作。
(二)化整为零法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些要求不容易满足,有些要求比较容易满足。对于比较容易满足的要求、比较容易办到的事,人们往往乐于提供帮助。而对于不容易满足的要求、不容易办到的事情,人们往往予以拒绝,甚至断然否定。而“化整为零法”是指,在谈判中,比较高明的谈判者,绝不会一下子提出自己的所有要求,而是提出比较小的要求、比较少的利益,争取对方的让步,然后一点一点地增加,这样到最后,实际上满足了自己很大的要求、很大的利益。监狱人民警察与罪犯的谈话同样可以借鉴此种做法,通过多次谈话将我们监狱人民警察所要表达的信息逐步地添加给罪犯,知道其最后完全接受或领会,是一种渐进式的个别教育方式,有其独到的可取之处。
二、无声语言的巧妙运用
所谓无声语言,又可称为人体语言或肢体语言,是人们用来传达信息的身体姿势、动作、自身装饰和携带的物品,具体说来它包括人的动作、姿势、体态、表情、服装、饰品和随身携带的物品等等。因此,它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用来传达信息的身体的姿势、动作、体态和表情,这一部分是真正的人体语言,另一部分则是人们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而选择的服装、饰品以及他们对随身携带的小东西的处理。一个人口头表达的信息中大约有65%是身体语言,因而这是一种应熟练运用的有用语言。无声语言对监狱人民警察与罪犯个别谈话行为的预测到底有多少帮助,没有一个统一的参考标准。尤其是监狱人民警察因为想寻求快速、简单的指针,作为其谈话行为的参考,所以总相信有肢体语言与谈话行为对照表,可以清楚地由某一个行为立即推断出其代表的意思,谈后找出应对之道。可是实际的个别谈话却不必然如此。
我们与人打交道的时候往往会保持一定的距离,距离的远近可以体现出谈话者与被谈话者之间的关系程度如何。亲近的朋友家庭45厘米;朋友或亲近的同事45-80厘米;同事或熟人60-120厘米;陌生人大约150厘米。监狱人民警察在与罪犯的个别谈话过程中,合适的谈话距离在一定程度上会拉近罪犯与监狱人民警察之间的心理距离。作为谈话的主动方监狱人民警察在谈话过程中的肢体语言也会对罪犯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比如说在谈话过程中,我们的监狱人民警察两手交叉抱在胸前,我们如何解释这个肢体语言,是充满敌意还是自信,是习惯工作,还是胃疼。当罪犯看到监狱人民警察坐立难安,这该如何解释。对,也许是我们的监狱人民警察焦虑,但焦虑什么。我们或罪犯怎么知道他一定是为现在谈话的这件事焦虑,而不是为了停车没停好,或5点钟快到了,得赶到幼儿园接孩子而坐立不安呢。列奥纳多·达芬奇说过:“眼睛是一面可以反映灵魂的镜子。”也就是说通过眼睛可以给我们传达各种各样的信息,比如说充满自信的目光接触可以表现出一个人的可信和真诚;游离的眼神表示淡漠和怀疑;在北美洲,正常的目光接触时间为2至6秒(随着多元文化的发展,我们今后需要适应更长或更短的目光接触);如果某人无法保持目光接触,那么就说明他对你本人或你们的话题感到不适应;目光炯炯地盯着对方会被人理解为咄咄逼人;保持目光接触可以表明我们自信、诚实和乐于交流;其他相关的信号还包括表示不相信的太高眼眉、面部紧缩以及眨眼等。因而,尽信书不如无书,肢体语言的判断并不是谈话的灵丹妙药。可是肢体语言并不是完全没有用。比如说,罪犯在一段时间内动作变得不自然,说话逻辑性较差,或特别大声;或频频在语言上强调他是无辜的等等,这都是不太自信的表现,而实际状况也确实经常如此。
另外,每一个人接收资讯的不同习惯,也可以从谈话对方的一些小动作,或一些惯用语中得到启示,让监狱人民警察可以“投其所好”,顺利输入我们所想要罪犯接收的资讯。
因此我们可以发现,由于肢体语言(或小动作)有的时候可以作为对方谈话的指针,有的时候又不行,所以我们比较主张的是审慎观察。只有经过长时间的观察,我们才能对某一特定谈话对象的行为动作,有比较可靠的解释。
监狱人民警察除了平时就负责观察、整理各项关于罪犯的资讯外,在谈话时还必须和那些在“后方”(特情人员)进行资料搜集研判的人保持联系。比如在谈话时,忽然有关政策改变了,或某一个新的资料出现了,而这些都足以影响谈话结果,这时“后方”的人员都会将这些资讯及时的反馈给监狱人民警察,从而在谈话过程中取得主动权。
三、积极倾听
转换角色,用心倾听。被误解或被过滤掉的交流信息通常要占大约70%到90%,只有25%的信息会被保留下来。这种现象被称作“有选择的倾听”,有时可能会构成理解障碍。
运用开放性的问题去获取信息。例如,“关于……你还有那些烦恼?”仔细想想他们的主要观点和词句以确保你能得到正确的信息。然后再用你自己的话把你听到的东西复述一遍,防止误解的发生。你可能会赞同也可能不赞同你得到的消息,但是你一定要理解这些信息。一旦弄清了谈话者的立场,你就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了。最后还要对双方同意的内容加以总结,防止可能发生的误解,并询问对方:“还有没有遗漏的地方?我的意思你都明白了吗?”倾听是沟通技巧中最基本的技巧。听是收集和给予正确信息的关键。他影响过滤和筛选信息的效果,是影响沟通效果的第一障碍。没有任何附和的声音或非语言信号鼓励讲话者,这样会使讲话者认为我们没有跟着他的思路,从而无法继续下去。
如果你提的是一个封闭式的问题,那么你只能得到较少的信息。封闭式的问题对于寻求事实,避免有人提出一些啰嗦问题是有帮助的,而对于展现故事全貌是不利的。展现事件全貌要问开放式的问题。所谓开放式的问题是鼓励讲话者提供充分的信息和细节,要求对方进一步说明自己的观点,可以促使谈话的进行,另外这些问题还可以使对话更加自然流畅,更加富有新意。
应当说明的是,不管是哪种倾听方式,都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倾听是的态度要认真。这一点在与罪犯的谈话过程中非常重要。那种对罪犯的发言表现得漫不经心,或不耐烦,或急于打断罪犯以便尽快表达自己意见等等,都是非常错误、非常有害的。一方面,不认真地倾听罪犯的陈述,就不了解罪犯的具体情况;另一方面,由于你不尊重罪犯,所以当你发言时,罪犯就可能会用同样的态度回敬你。这样双方的谈话就无法进行下去。第二,在倾听中,应该对罪犯的谈话内容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罪犯讲话时,应该注视对方的双眼,并用一些体态语言如:点头、微笑等等来表示你的专心和关注,以调动罪犯主动陈述的积极性,鼓励罪犯认真的讲述相关情况信息。第三,把一切都听进来。不要表示不同的意见,不要考虑去回答,也不要急于分析罪犯陈述的信息。如果你在罪犯陈述时,就表示不同的意见,罪犯会以为你根本不了解他的真实想法或感受。这样,当你在陈述相关的信息时,罪犯就有可能在心中盘算,用什么方法才能使你明白他的意见,从而造成罪犯忽略监狱人民警察所掌握的相关信息。如果监狱人民警察在罪犯陈诉时考虑如何回答,或者急于分析罪犯的陈述,就不可能明确而充分地弄清罪犯的意见。为了全面掌握罪犯的全部信息材料,在罪犯陈述时,不仅不能考虑如何回答,而且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必须及时提问,让罪犯在重复一遍甚至几遍,知道完全明白而清楚地把握罪犯的思想动态为止。第四,听完以后,监狱人民警察应将罪犯的意见加以归纳。等罪犯对所知道的情报信息反馈结束后,应该对这些信息进行去伪存真,价值的大小等进行系统的分类和归纳,以便更好的了解罪犯的思想动态,确保监狱的监管安全。
四、利用专家的权威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相信专家、权威的意见,是一种常见的社会心理定势。在与罪犯谈话中可以利用这一点:第一,你充当某方面的权威和专家。谈话之前要求在这方面做好准备,并在谈话开始就显示出你确实拥有高人一筹的专门知识;第二,在与罪犯谈话中要引用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这也要求你在谈话之前做好这方面的准备,才能在需要的时候准确及时地引用;第三,请有关方面的专家、权威参加罪犯谈话。如能做到这一点,比起前两种方法更有说服力。在与罪犯谈话中,专家、权威比起非专家、权威来,往往具有更大的影响力,从而占据有利的地位。因为不少人容易被专家、权威的头衔所征服,因而变得缺乏自信,轻易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不敢对专家、权威的话提出异议。正因为专家的权威性对改变罪犯态度的效果影响很大,监狱人民警察在从事罪犯教育工作中,一定要注意提高自身的权威性,同时,也要注意聘请一些专家权威人士来参加我们的罪犯教育改造工作。
参考文献:
[1]克里斯·卡尔.怎样说话才打动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
[2]杨燕.社交心理学.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一、有效的教育谈话在检察官与罪犯之间会发生相互作用
有谈话就有教育, 重点是探讨谈话。这里所说的教育谈话主要是指驻所监狱检察室检察官对罪犯的教育及与罪犯之间的交流。教育是说理, 谈话是沟通, 就是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这样的教育谈话才能拉近检察官与罪犯之间的距离, 相互之间才能产生共鸣, 谈话教育就能产生效果。
(一) 教育谈话中检察官的角色
检察官在教育中是监督的角色, 决定了检察官的教育具有说理性, 语言的严谨性, 表情的严肃性。内容有法律的、道德的、纪律的等, 正确导向罪犯自觉改造为守法公民。检察官在谈话中是朋友的角色, 决定了检察官的谈话具有情感性, 语言的通俗性, 表情的和蔼性。内容有家庭的、社会的、国家的等, 疏导罪犯心理, 切实帮助解决罪犯遇到困难, 使罪犯安心改造, 提高改造质量。
(二) 教育谈话中罪犯的角色
罪犯在教育中是学员角色, 决定了罪犯对法律法规、道德文化, 纪律劳动等的学习, 要求罪犯语言规范、行为文明遵守监规等, 自觉接受教育。罪犯在谈话中同样是朋友的角色, 决定了罪犯从紧张的教育中放松下来, 谈谈自己遇到的困难, 释放紧张的心里, 适应羁押环境, 恢复健康的心里。
二、谈话的不同方法产生不同的效果
第一种独角戏谈话法。只有检察官的语言, 不顾罪犯的反应, 根本不知罪犯的想法, 双方达不到沟通的目的, 效果极差。第二种互动谈话法。检察官谈话, 能够引起罪犯的注意, 并且相互之间谈不同的看法, 正确的赞同, 错误的予以指出, 谈话效果显著明显, 平时运用得较多的谈话方式。第三种情感谈话法。检察官语言亲切, 表情平易见人, 态度诚恳。谈话很具体, 监管场所的学习、生活情况, 家庭的处境情况等方面, 敞开心扉谈。谈话效果良好, 双方都得到满意的收获。
三、提高谈话效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前面我们已经介绍了三种谈话方法, 效果是不一样的。作为检察官, 为使谈话收到良好的效果, 必须充分重视谈话双方的心理在谈话中的作用, 深刻认识罪犯的心理活动, 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及其表达形式。在实际工作中, 为什么简单粗暴地训斥人犯收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呢?其主要原因一是失控, 即不能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心理及其语言表达。二是错误地认为自己的心理变化会自动地引起对方的心理变化。三是堵塞了反馈道路。所以, 提高谈话效果的实质就是注意情感和认知因素的作用, 将低级谈话水平向高级谈话水平转化, 为此注意以下四个问题:
(一) 保密性与公开性
在个别谈话中, 涉及到监管民警职务犯罪、执法简单粗暴存在的安全隐患现象, 罪犯对这些现象的申诉控告等有心里压力, 怕监管民警打击报复的要保密。而对人犯集体谈话教育中, 有利于全部罪犯教育改造, 有利于促进监管民警文明执法, 有利于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有利于保障罪犯合法权益的应公开。
(二) 情感相融性
常言道, 好语暖三春, 冷语伤十年心, 体现了情感在谈话中不可忽视。为获得双方情感融合, 检察官必须以维护罪犯的合法权益赢得人犯真挚地信任检察官, 以关心罪犯的亲属困难激起人犯对生活的热爱, 以高尚的关爱教会人犯怎样去爱。只有这样, 双方的心才会贴近、融合, 谈话才能有好的效果。
(三) 准备性
谈话是检察官的一项工作, 谈话前, 要做大量的工作。拟定谈话提纲, 谈话的原因, 谈话的目的, 罪犯犯罪的原因, 个性特点, 家庭情况。有计划, 有重点, 有一个科学的谈话方案。
(四) 回访性
谈话的目的是要达到我们预先设计的方案, 通过监管民警, 罪犯同监室的室友了解情况, 对存在问题在第二次谈话中予以解决。回访是了解谈话达到了我们怎样的一种效果, 对今后的工作提供一种信息。
(一)心理特征
罪犯的心理是罪犯在服刑改造期间的心理现象的总和。认识和掌握罪犯的心理特点,对于提高改造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掌握了罪犯心理活动的规律,改造工作就可以避免盲目性和被动性,增强预见性和主动性。新时期罪犯在心理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无畏悲观心理。服刑改造,是对犯罪行为的惩治。罪犯由于失去了自由,丧失了政治权利,在法律上处于被监管的地位,一般情况下,刚入监的罪犯都有疑惧心理,但是从现在入监的罪犯来看,他们都比较“沉着”,甚至有些罪犯说:“早就知道会挨的。”真正是“有备而来”。部分罪犯入狱后,对改造失去信心,对今后生活失去希望,性格呆板,行为机械,有严重的混刑期思想,少数罪犯产生轻生厌世思想。
2、埋怨恐惧心理。罪犯因罪行败露被判处刑罚后,不但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犯罪行为给社会所造成的危害性,反而埋怨自己的手段不高明,埋怨自己“命不好”,特别是那些贪污、受贿的罪犯,说什么:“我才得这点,算什么?得大钱的人多得很,为什么他们又不挨?”,有的则说:“我的钱是问别人借的。”到处喊冤叫屈。部分罪犯对监狱存在恐惧感,特别是刑期较长的罪犯对判决深为不满,对今后的生活就业非常忧虑。
3、实惠心理。罪犯经过国家法律、改造政策、监规狱纪等一系列“洗礼”后,能逐步认识到自己犯罪的危害性,产生自责感和改恶从善、积极改造、重新做人的向上心理。但是,由于他们是处在特殊的环境当中,因此始终难以摆脱消极悲观、混刑度日的消极情绪,特别是原来“有头有脸”的罪犯,政治上的抱负与道德上的需求减退,转而讲“实惠”。希望能安排个“技术”工种,既轻松又能获得多一点奖励分,争取多减刑早点出狱就“ok”了。而少数恶习不改的罪犯,把刑期当“学期”,在狱内传授、学习犯罪伎俩,从“一面手”变成“多面手”,为今后“谋生”创造条件。
4、要脸心理。“爱面子”是每个罪犯都深藏不露的心态,然而有些罪犯却死要面子,按他们的话说:“这是骨子里的东西,丢不得,丢了就会让人瞧不起,活着也没有多大意思。”这类罪犯往往就象“野马”,在社会上大都是目无法纪,行为放荡,家庭管不了,学校不敢管。入监服刑后,经过教育,违法犯罪心理受到一定抑制,野性有所收敛。但是这只是在强制下的暂时适应,是一种非自觉的表面服从。在他们没有产生改掉放荡不羁的信心期间,内心倾向总是寻求摆脱这种约束的可能。
5、攻击报复心理。在服刑当中,部分罪犯对刑期和监管制度满不在乎,怨言不断,有机会则发作,甚至与民警对立。
(二)行为特征
由于罪犯心理特点的变化,导致罪犯在服刑期间行为特点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偏激冲动和冷漠内向。这是当前罪犯中存在的两种行为倾向。性格外向的罪犯爱拉帮结伙、打架斗殴,以强欺弱,藐视监规纪律,顶撞民警;性格内向的则沉默寡言,不爱交友,超出自制力时则暴发激情,行为失控,凶狠残忍,行为不计后果,易造成严重影响。
2、预谋性和隐蔽性增强。罪犯在服刑当中产生不良动机后,往往经过深思熟虑,有较长的准备阶段,不论是个体或是团伙实施不良行为都有周密计划,不易察觉。这类罪犯很“滑头”,他们为了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爱玩花样,耍手腕,欺骗监狱警官。极个别的甚至不惜一切代价亮“绝招”,让民警们捏把汗。例如罪犯肖xx(犯抢劫罪,原判十五年),为了让监狱重视其病情,在医院就诊过程中用布条勒勃子,伪装自杀。
3、语言的挑衅性和行为的攻击性增强。部分罪犯不思法律和监管制度的约束,身份意识淡化,行为养成不合规范,为所欲为,“争地盘、抢山头”,排斥、攻击他犯,很多案例都是因语言挑衅所引起。
4、盲目性和残暴性。为了达到目的和泄私愤,盲目冲动,手段残忍,不计后果。特别是青少年罪犯,愣头愣脑,很容易贸然行事。
二、教育改造对策
尽管罪犯的心理、行为特征复杂多样,但是只要我们去潜心研究、分析,就不难找出他们的规律,然后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罪犯制定出有针对性的、行之有效的对策施以教育。以笔者之见,应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
(一)提高民警的政治、业务素质及处置能力。教育改造工作是一项很复杂也很艰巨的任务,我们面对的是形形色色的罪犯,要做好这项工作,首先应当坚持“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的工作方针,认真贯彻执行《监狱法》,努力提高执法水平,真正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培养民警正确处理狱内常见事态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建立一支召之即来,来之善战的警察队伍。其次加强民警队伍的培训,提高民警自身的工作能力,使每个管教民警具有心理学家的才能,艺术家的气质,思想教育家的方法。
(二)进行认罪服法教育和形势前途教育。通过认罪服法教育,使其明白法律的公正性和严肃性,认识自己的犯罪危害,从而加深自己的罪责认识,增强改造的紧迫感。通过形势前途教育,消除悲观心理,认清改造方向,增强其安心改造、重新做人的信心和勇气。
(三)切实抓好入监教育关。入监教育是对罪犯“洗脑”的第一道工序,这一关抓不好,就会严重影响今后的改造质量。笔者认为,入监教育应分四个阶段,有计划的进行认罪服法、学习服刑改造政策、遵守监规狱纪的教育。第一阶段:以《监狱法》为主要内容进行教育。主要解决罪犯的认识问题,让罪犯对自己的犯罪行为有个正确的认识,做到服管服教。第二阶段:进行认罪服法教育。这个阶段是重点阶段,组织罪犯学习《刑法》,提高思想认识,检查自己所犯罪行对国家、对人民的危害,挖掘犯罪根源。教育罪犯如何认识法律的权威、犯罪的严重后果,放弃冒险心理。第三阶段:以“监狱罪犯服刑改造行为规范”为主要内容进行遵守监规纪律的教育。促使罪犯明确遵守监规纪律的重要性,端正改造态度。同时,教育罪犯学会自我调控,正确处理好四种关系:一是与其他罪犯之间的关系;二是与警官之间的关系;三是与亲属之间的关系;四是思想改造与劳动改造的关系,促进罪犯不但不想违法犯罪,而且也不敢违法犯罪。第四阶段:进行思想小结。让罪犯总结对自己的罪恶是如何认识的?对法律判决的态度怎样?对国家的改造政策、法律、监规是怎样认识的?等等。通过小结,使罪犯能巩固前段入监集训的成绩,进一步明确自己的改造方向,给新接受单位输送合格的“生员”。
(四)重视和解决罪犯的实际困难。不少罪犯家庭都比较困难,他们对家庭生活及子女的读书问题特别关心,特别是“杀亲”犯,更是如此。因此,为了使罪犯安心改造,应当为他们解决一定的实际困难。比如罪犯子女的读书问题,监狱可以与当地行政部门、民政部门协商,给予适当解决。又如罪犯家庭发生意外事件时,我们一定要本着人道主义的原则在做好罪犯的思想教育工作的同时,认真妥善处理好意外事故及事故所涉及的有关事情,使罪犯深深感到政府的改造政策的英明、伟大,深感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公正,深感政府及我们民警的温暖关怀,进一步增强罪犯安心改造、重新做人的信心和决心。
努力搞好生活、卫生及医疗工作。罪犯的衣、食、住、医问题都是由监狱来解决的,这些工作抓得好与不好直接影响到改造工作质量,因此必须认真解决。我们应当做到“三个抓好”:
1、抓好罪犯的伙食管理。在罪犯的生活标准范围内,尽量调剂和改善罪犯的伙食,保证罪犯吃饱、吃熟、吃热、吃得卫生。然而,我们的一些监狱由于“囊中羞涩”,对罪犯的生活只求数量不求质量,只求餐餐有,不求花样新、质量高。
2、抓好罪犯的疾病防治。对罪犯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定期对罪犯的宿舍区、娱乐场所进行消毒,预防疾病传染,发现罪犯患有疾病要及时给予治疗。
3、抓好医院的日常诊治工作。对我们来说没有健康的身体就无法把工作做好,对罪犯来说也是一样,没有健康的身体就无法安心改造。要提高改造质量还必须把医务工作做扎实。监区集中的监狱,只设立监狱医院也是可行的,但是必须把日常对罪犯的诊治工作做到家,防止罪犯抱怨“生病也得生对时候”。有些罪犯往往以监狱机关对他们的生活安排和疾病治疗情况作为衡量执行改造政策的标志。可见,做好罪犯生活管理及卫生教育工作,对稳定罪犯情绪、消除对立面、促进罪犯的改造、取得社会的重视和支持,体现我国改造政策的正确是有一定的重要意义的。
(五)采用罪犯心理矫正技术,培养罪犯健康的心理和人格。监狱要大力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测试、心理诊断、心理咨询工作,建立心理咨询室,配备和引进专业人才,帮助罪犯矫正原有的不良心理和消除入监后形成的不良心理,逐步完善罪犯的人格结构,提高各方面的心理素质。
总之,改造罪犯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综合性工程,在新的时期,面临着新的课题、新的挑战,但是,不论条件怎样变化,只要我们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深入调查研究,把握改造罪犯的规律,紧紧围绕罪犯不同时期的心理和行为特点,依法治监,做到严格、科学、文明管
理,就能顺利地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光荣使命。
酒泉监狱:黄学军 摘要:“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监狱罪犯食品安全形势随着食品隐患的增加也不容乐观。对监狱罪犯食品安全现状要有理性的认识和分析,在新时期如何做好监狱食品安全工作提出了一些认识和建议。
关键词:监狱罪犯食品安全
现状
食品安全对策
近几年,日益加剧的环境污染和频繁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命造成了巨大的威胁,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监狱罪犯是特殊的群体,虽然党和政府各级部门高度重视监狱工作,关注监狱罪犯食品安全。2011年7月26日召开的全国监狱生活卫生工作会议中,司法部监狱局邵雷局长在部署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监狱生活卫生工作总体目标中就提出“有效预防罪犯食品安全事故”。但监狱罪犯食品安全形势随着食品隐患的增加也不容乐观,本人就监狱罪犯食品安全浅谈一些认识:
一、监狱罪犯食品安全现状:
根据《监狱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司法部监狱局、省监狱局、监狱分别结合实际制定了本级监狱罪犯生活卫生管理制度或办法,并对监狱罪犯食品安全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措施,以确保监狱罪犯饮食安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制定较为完善的物资采购、验收入库、保管制度。省监狱局与监狱都制定了《罪犯生活卫生物资采购工作管理规定》,按照分类管理、比质比价、公开透明、监督制约的原则,确保罪犯生活卫生物资采购工作科学规范、高效有序。监狱健全完善市场物价考察、审批机制,及时准确地掌握罪犯生活物资价格变动情况,确保采购物资质量和价格比的合理性。对监狱所采购的物资有两名专职民警验收,采购的食品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和规定,所购主、副食均应符合《食品安全法》的要求。严格落实采购物资索证要求,对所购物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索取卫生许可证复印件、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或化验单)及正式发票。验收合格入库后有专人负责保管,出入库物品及时检质计量,记录明细。严禁变质或过期物品出入库。
2、严格落实所购蔬菜进行残留农药检测和食品留样制度。对每一批次所购蔬菜抽样进行残留农药检测,超标蔬菜及时联系供货商退换,并详细记录检测信息,保证食品源安全。认真落实食品留样制度,对所购主、副食品以及一日三餐抽样留样,并标明留样品的详细信息,存放不少于48小时,不同餐次的留样食品分层摆放,并及时在存放时用保鲜膜密封存放。留样食品和留样食品原料分柜放置。同时及时对留样柜进行清洁消毒,防止交叉污染。
3、认真执行食堂炊事人员资格审查制度和体检制度。对从事监狱罪犯食堂炊事人员严格对照省局下发的资格审查要求筛选。后必须经医院体检合格,建立健康专档方可上岗从事炊事劳动。监狱每年对炊事人员至少体检2次,体检结果存入罪犯专档,体检中出现传染疾病的立即调离劳动岗位,对在炊事劳动中有其他不确定因素的罪犯也要及时调离。同时培养炊事人员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自觉接受监督检查。
4、建立符合监狱实际的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监狱公共卫生事件,省监狱局和监狱都依据相关法律和条例制定了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用于指导和规范各类突发公共卫生防疫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事件对监狱人员造成的危害,切实保障全体人员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
二、监狱罪犯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
1、监狱相关刚性法律法规缺失且与食品安全相关部门无法有效衔接。1994年12月29日颁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对罪犯饮食安全无任何规范性要求,虽然这是在当时特定时期出台的一部唯一指导监狱工作的法规,但与新时期监狱工作已不相适应。在省局印发的《监狱罪犯生活卫生规范化管理实施细则》(试行)中在第二章第一节第八条规定“监狱生活卫生科负责罪犯食堂的管理工作。监狱罪犯食品安全工作应当接受上级有关部门和当地卫生监督部门监督和指导。”监狱在具体实施中,邀请地方相关部门检查指导监狱生活卫生工作,虽然地方相关部门肯定了现阶段监狱生活卫生工作并也提出了一些建议,但由于多种原因在具体工作方面无法有效衔接。
2、监狱罪犯食品安全生产的定位和取证难。2009年出台的《食品安全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从事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应当依法取得食品生产许可、食品流通许可、餐饮服务许可。”,从上条款理解为监狱罪犯食堂应当依法办理食品生产许可、食品流通许可、餐饮服务许可。但同时在《食品安全法》第二十九条还规定:“取得食品生产许可的食品生产者在其生产场所销售其生产的食品,不需要取得食品流通的许可;取得餐饮服务许可的餐饮服务提供者在其餐饮服务场所出售其制作加工的食品,不需要取得食品生产和流通的许可;农民个人销售其自产的食用农产品,不需要取得食品流通的许可。”,可以理解监狱只要依法办理餐饮服务许可,不需要取得食品生产许可和食品流通许可。但又从监狱性质和罪犯这一特殊群体饮食属于自供,不属于以出售和销售加工的食品,又不符合以上条款规定。还有《食品安全法》规定了食品安全监管在餐饮环节中由食品药品安全管理局监管,食品流通领域由工商局监管,食品加工由质检局监管,种养殖由农牧局监管。以上四个监管部门负责对各环节食品从业人员的健康证检查。至于食品从业人员在哪个机构体检、卫生知识培训,卫生部《预防性健康体检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了从业人员体检机构和卫生知识培训健康证有权发放单位,即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有资质进行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的机构(省、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有权发放健康合格证明的单位是省、市卫生监督机构。监狱从事食品加工生产的炊事人员都是按照监狱管理制度严格资格审查筛选的罪犯,每年在监狱医院不少于两次的体检。但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规定办理健康证存在诸多问题和困难。
3、监狱罪犯食品安全检测水平低,不能满足当前的需要。监狱食品安全检验检测除对所进食品原料等进行直观检查验收和索证外,就是对所购蔬菜进行残留农药检测。检测手段和水平低,已无法适应现阶段监狱食品安全形势的需要。
4、监狱食品安全保障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监狱从事食品生产与管理机构中懂得食品安全专业知识和把好食品安全卫生关的人员缺失,缺乏高素质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队伍,无法对与食品安全技术有关的法规、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三、解决罪犯食品安全的对策
1、建立完善监狱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及配套体系。监狱主管部门与食品安全管理部门积极交流合作,制定与监狱食品安全相适应的行政规章和规范性制度体系,使监狱与地方食品安全管理部门依据此体系有效合作和衔接,加强监狱罪犯食品安全管理,保障罪犯食品安全。
2、监狱罪犯的食品安全各级政府尤其是地方食品安全管理部门要加大力度的给与支持、监督和指导。地方食品安全管理部门在培训指导政策上充分考虑监狱的特殊性和监狱制度,对监狱从事食品生产和管理的人员在监狱内进行培训和指导。同时监狱和地方食品安全部门积极探索监狱从事食品生产等各环节培训合格后的发证工作,切实把监狱罪犯饮食安全纳入到地方的食品安全防范体系中,共同树立在监狱不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就是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的信念。
3、加大监狱食品安全保障人员的引进和培训,促进食品安全保障规范化。上级部门要重视监狱从事食品生产与管理机构中懂得食品安全专业知识人员的招录引进,建立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和食品安全检验检测队伍。同时,监狱积极与地方相关部门协商,将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纳入地方食品安全管理部门的培训计划,以提高监狱食品安全管理的专业化水平。并且与地方相关部门合作,进一步提高监狱食品安全检测水平,满足现阶段食品安全需求。
4、政府要加大食品市场的安全管理与监督力度。从市场、生产、流通等环节严格控制食品的污染,加大对涉及食品安全事件责任企业和责任人的惩罚和打击力度。健全市场准入制度,从源头杜绝食源性疾病的安全隐患。
5、进一步提高监狱全体人员食品安全思想认识和规范食品安全管理。加强罪犯食品安全管理关键在监狱全体人员的思想认识,重点在落实。这就要求监狱全体人员必须认识到监狱罪犯食品安全也是监狱安全稳定的一项重要环节,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增强责任意识,稳步推进监狱罪犯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健康发展。
【监狱人民警察与罪犯谈话的技巧】推荐阅读:
监狱人民警察业务知识11-28
监狱罪犯信息查询系统09-11
监狱警察入党志愿书06-02
监狱警察个人工作总结10-26
2022年度监狱警察个人总结01-05
监狱与社区矫正11-20
监狱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实践与思考06-05
监狱安全生产的思考07-16
美国监狱的“方便面标准”10-07
监狱长监狱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会讲话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