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教学设计的内涵及特点

2022-09-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数学教学是一个预设及生成的过程, 而预设的主要形式表现为数学教学设计。正确理解数学教学设计的内涵及特点, 对于广大中小学数学教师科学合理的把握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数学教学活动进程、展现数学教师的教学智慧、实现教学的整体目标及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等具有重要意义。

1 数学教学设计的内涵

关于教学设计的内涵, 国内外学者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界定。如加涅认为:“教学是以促进学习的方式影响学习者的一系列事件, 而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史密斯等认为:“教学设计是指运用系统方法, 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资料、教学活动、信息资源和评价的具体计划的系统化过程”;乌美娜等认为:“教学系统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 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何克抗等认为:“教学设计主要是运用系统方法, 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条件、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的系统化过程”。[1]可见, 教学设计是指在有关学习理论、教学理论等的指导下, 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 将抽象的教学理论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条件、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规划的系统过程。

关于数学教学设计内涵的界定, 国内虽然有很多学者对此问题做了大量的阐释。但影响比较大应是奚定华的定义:“数学教学设计是以数学学习论、数学教学论等理论为基础, 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数学问题, 确定数学教学目标, 设计解决数学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修改方案的过程”。[2]可见, 数学教学设计是以解决数学教学问题、促进学习者的数学学习为根本目的的特殊的设计活动, 既具有设计学科的一般性质, 又必须遵循数学教学的基本规律。一般来说, 数学教学设计是指主要依据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 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 对数学教学的目标、内容、媒体、策略、评价等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进行分析、计划并做出具体安排的过程。简单地说, 就是指数学教师为达成一定的数学教学目标, 对数学教学活动进行的系统规划、安排与决策。

2 数学教学设计的特点

2.1 目标设计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全面发展性

本次数学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个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此理念的指导下, 数学教学的目标应在注重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形成“过程与方法”的同时, 还应关注其“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教育。因此, 数学教学目标的设计应注重这三者内容的有机结合, 通过“知识与技能”的设计, 能体现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基本数学素养;通过“过程与方法”的设计, 能体现学生的自主探索与作为独立主体参与课堂教学的精神和意识;通过“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设计, 能体现对学生固有生命价值的关注。

2.2 情境设计体现数学科学价值与文化价值的渗透性

数学作为人类的一种文化文明成果, 蕴含着巨大的科学价值与文化价值。因此, 数学教学设计的问题情境将体现一定的科学价值与文化价值。如通过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体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及在实践中的巨大作用;通过对数学家刻苦钻研数学成果事件的介绍, 帮助学生形成坚强的意志品性及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通过揭示数学知识结构内在特点及数学结论产生、发展及获得的过程, 让学生从中品味数学所蕴含的简单、统一、对称、协调等美的要素, 也体会到一个数学结论必须经过合情推理与论证推理交互作用才有可能获得的辩证道理。问题情境的展示, 可以充分体现数学教师深厚的人文底蕴, 对形成学生终身受益的认知结构、塑造学生的人格品性、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都有着巨大的作用。

2.3 过程设计体现教师引导下学生的自主探索性

数学教学是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交互过程。因此,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现代数学设计过程中, 教师给予了学生充分的选择机会和自主发展的空间, 使学生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 实现自主精神的充分发挥, 改变了传统数学教学过程的“讲—学—练”模式, 构建了通过问题解决来学习数学的“学—讲—练”模式, 使学生“学会学习”, 而学生的数学学习往往经历猜想、尝试、计算与证明等过程。因此, 数学学习过程的设计本质上体现了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精神的实现和创造性学习活动不断实践的过程, 而该过程的实现包括各种各样的交流活动, 交流的对象有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交流的内容可包括知识、方法、情感、体会等。通过这种不同层次的交流, 拓展了学生的活动空间, 促进了学生寻求自我发展的愿望, 培育了他们的创新精神。

2.4 内容设计体现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知识建构性

建构主义的知识观认为:知识只不过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假设或假说, 它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 它必将随着人们认识程度的深入, 不断地变革、升华和改写, 出现新的解释和假设。知识并不能绝对准确无误地概括世界的法则, 提供对任何活动或问题解决都适用的方法。依此建构主义的知识观, 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的设计中, 应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 针对具体的数学问题情境支持、帮助学生逐步地建构数学知识的意义。因为学习者对数学知识真正的理解只能基于自己的经验及背景而建构起来, 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数学学习活动过程, 否则就不叫理解。因此, 这个过程的安排必须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并通过反馈和调控的操作来安排好这一过程。

2.5 媒体设计体现多方面的动态交互性

计算机的快速发展使现代多媒体技术进入中小学数学课堂已成为历史的必然相应的, 中小学数学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设计也就成为其专业发展必备的能力。而数学教学最重要的特点就是通过精确的计算、严谨的推演、合理的论证培养学生有条不紊的思维习惯与严格有序的逻辑意识。从这个视角来看, 教师对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必须体现其与数学课程的有效整合, 体现课件的机械预设性与课堂的灵活生成性的动态交互, 体现学生的思维作品与计算机程序验证的人机对话统一, 不能使学生的思维受制于计算机课件, 而必须使课件恰到好处的为数学教学服务, 为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及全面的数学能力服务。因此, 在新理念下, 计算机课件制作除了要求使用新的技术, 体现真实、美观、动感等特点外, 更凸显它多方面的动态交互性。

摘要:基础教育数学新课程改革对中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设计理念及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正确理解数学教学设计的内涵及特点, 对于数学教师科学合理的把握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数学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数学教学设计,内涵,特点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 林君芬, 张文兰.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 奚定华.数学教学设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上一篇:会计技能大赛对中职会计教学的影响分析下一篇: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的刑法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