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植树问题教学设计及说课(共10篇)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117---118页例
1、例2。教学目标:
1. 通过探究发现一条线段上两端要种和两端不种两种不同情况植树问题 的规律。
2. 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解题策略和方法。
3. 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谈话引入,明确课题
母亲节刚过,我们马上又要迎来一个快乐的节日──”六・一儿童节 “,这也是全世界少年儿童共同的节日。其实,一年中有意义的日子还有很多,你还知道哪些?能说几个吗?(生说)
大家知道3月12日是什么日子吗?(植树节)你参加过植树活动吗?植树不仅能美化环境,净化空气,而且植树中还有很多数学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植树问题“。(板书课题:植树问题)
二、引导探究,发现”两端要种“的规律 1.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①课件出示图片。
介绍:这是我县新修的一条公路。公路中间有一条绿化带,现在要在绿化带中种一行树,怎么种呢?
出示题目:这条公路全长1000米,每隔5米种一棵树(两端要种)。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②理解题意。
a.指名读题,从题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b.理解”两端“是什么意思?
指名说一说,然后师实物演示:指一指哪里是这根小棒的两端?
说明:如果把这根小棒看作是这条绿化带,在绿化带的两端要种就是在绿化带的两头要种。
④反馈答案。
方法一:1000÷5=200(棵)
方法二:1000÷5=200(棵)200 +2=202(棵)方法三:1000÷5=200(棵)200 +1=201(棵)
师:现在出现了三种答案,而且每种答案都有不少的支持者,到底哪种答案是正确的呢?咱们可不可以画图模拟实际种一种?如果从图上一棵一棵种到1000米,数一数,是不是就能知道到底谁的答案是正确的了呢? 2.简单验证,发现规律。①画图实际种一种。
课件演示:我们用这条线段表示这条绿化带。”两端要种“,我们从绿化带的这头开始,先在头儿上种上一棵,然后隔5米再种一棵,再隔5米再种一棵,再隔5米再种一棵,照这样一棵一棵的种下去......师:大家看,已经种了多少米?(45米)这么长时间才种了45米,一共要种多少米?(1000米)要一棵一棵一棵一直种到1000米呀?!同学们,你有什么想法?(太累了,太麻烦了,太浪费时间了)
师:老师也有同感,一棵一棵种到1000米确实太麻烦了。其实,像这种比较复杂的问题,在数学上还有一种更好的研究方法,大家想知道吗?这种方法可不是一般的方法。大家听好喽,这种方法就是: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先想简单的,从简单的问题入手来研究。比如:1000米的路太长了,我们可以先在短距离的路上种一种,看一看。大家想不想用这种方法试一试? ②画一画,简单验证,发现规律。
a.先种15米,还是每隔5米种一棵,画图种一种,看种了多少棵?比一比,看谁画得快种的好。(板书:3段 4棵)
b.跟上面一样,再种25米看一看,这次你又分了几段,种了几棵?(板书:5段 6棵)
c.任意选择一段距离再种一种,看这次你又分了几段,种了几棵?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板书: 2段 3棵;7段 8棵;10段 11棵。)
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你们真了不起,发现了植树问题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规律,那就是:(板书:两端要种:棵树=段数+1)③应用规律,解决问题。a.课件出示:前面例题
问:应用这个规律,前面这个问题,能不能解决了?那个答案是正确的? 1000÷5=200 这里的200指什么? 200 +1=201 为什么还要+1? 师:这个”秘方“好不好?
通过简单的例子,发现了规律,应用这个规律解决了这个复杂的问题。以后,再遇到”两端要种“求棵树,知道该怎么做了吗? b.解决实际问题
运动会上,在笔直的跑道的一侧插彩旗,每隔10米插一面(两端要插)。这条跑道长100米,一共要插多少面彩旗?(学生独立完成。)问:这道题是不是应用植树问题的规律解决的?
师:看来,应用植树问题的规律,不仅仅能解决植树的问题,生活中很多类似的现象也能用植树问题的规律来解决。
小结:刚才,我们应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了一个实际问题。我们已经知道,”两端要种“求棵树用段数+1;如果”两端不种“棵树和段数又会有怎样的关系呢?
三、合作探究,”两端不种“的规律 1. 猜测”两端不种“的规律。猜测结果是:两端不种:棵树=段数-1 师:到底同学们的猜测是不是正确呢?我们还是用前面学习的方法,举简单的例子画一画,种一种。
要求:每人先独立画一段路种种看;然后4人一组进行交流。你们组发现了什么规律?
2. 独立探究,合作交流。
3. 展示小组研究成果,发现规律,验证前面的猜测。
同学们太了不起了,通过举简单的例子,自己又发现了”两端不种“的规律:棵树=段数-1。如果”两端不种“求棵树,你会做了吗? 4. 做一做。
①在一条长2000米的路的一侧种树,每隔10米种一棵(两端不种)。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学生独立完成)
②师:同学们注意看,这道题发生了什么变化? 课件闪烁:将”一侧“改为”两侧“ 问:”两侧种树 “是什么意思?实际要种几行树 ?会做吗?赶紧做一做。小结:今天我们研究了植树问题的两种情况。发现了两端要种:棵树=段数+1;两端不种:棵树=段数-1。以后同学们在做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分清是”两端要种“还是”两端不种“。
四、回归生活,实际应用
1. 一根木头长8米,每2米锯一段。一共要锯几次?(学生独立完成。)8÷2=4(段)4-1=3(次)
问:为什么要-1?这相当于今天学习的植树问题中的那种情况? 2. 我们身边类似的数学问题。
①看,这一列共有几个同学?(4个)如果每相邻两个同学的距离是1米,从第1个同学到最后一个同学的距离是多少米?如果这一列共有10个同学呢?100个同学呢?
②这一列还是4个同学,如果每相邻两个同学之间的距离是2米,从第一个同学到最后一个同学的距离是多少米呢?
3.在一条路的一侧种树,每隔6米种一棵,一共种了41棵树。从第1棵树到最后一棵树的距离是多少米?
五、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发现了植树问题中两端要种和两端不种的规律,而且还学习了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那就是遇到复杂问题先想简单的。植树中的学问还有很多,有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查阅有关的资料继续研究。
植树问题”说课
“植树问题”是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的内容。大家都知道,数学的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本册安排“植树问题”的目的就是向学生渗透复杂问题从简单入手的思想。为此,本课制定了三个教学目标:
1. 通过探究发现一条线段上两端要种和两端不种两种不同情况植树问题的规律。
2. 学生经历和体验“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解题策略和方法。
3. 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课教学分四大环节:
一、谈话导入,明确课题
二、引导探究,发现“两端要种”的规律 1.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通过创设在公路中间绿化带中植树的现实问题情境,提出“共需多少棵树苗的问题”。学生在解答的过程中出现了三种不同的答案,到底哪种答案对呢?引导学生通过画图实际种一种去检验。通过模拟种学生体验到一棵一棵种到1000米太麻烦了,于是老师介绍研究复杂问题的方法:遇到复杂问题想简单的,从简单问题入手去研究。(说明:为了使学生对复杂问题简单化的思想体验得更深刻,教材原题是在100米的小路的一侧植树我们将100米改为了1000米。)2.简单验证,发现规律。
在举简单例子画一画这个环节,安排了两个小层次: ① 按老师要求画。② 学生任意画。
通过按老师要求画,学生对棵树和段数的关系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然后让学生再任意画一画,种一种,更丰富了学生的感性材料,为学生顺利发现并总结规律打下了基础。
3.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①应用规律,验证前面例题哪个答案是正确的。②应用规律,解决插多少面小旗的问题。
这样一方面巩固刚发现的规律,另一方面使学生认识到植树问题的规律不仅仅能解决植树的问题,还能解决生活中很多类似的问题。
三、合作探究“两端不种”的规律 1. 猜测“两端不种”的规律。
猜测是一种培养学生推理能力的好方法。学生已经发现了“两端要种”的规律,这时候老师提出如果两端不种,棵数和段数又会有怎样的规律呢?有了前面的学习基础,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想表达的欲望也很强烈。所以这时候让学生进行猜测是很有必要的,通过验证证明绝大多数同学的猜测是正确的,这样学生的研究成果被认可使学生会有一种成就感,从而也更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2. 独立操作,探究规律。
有了前面的学习基础,放手让学生先独立探究再合作交流,通过简单的例子验证前面的猜测,发现两端不种的规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复杂问题从简单入手的数学思想又有了更深刻的体验。
四、回归生活,实际应用
我所执教的是教材第117页的内容,主要教学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这节课主要目标是向学生渗透复杂问题从简单入手的思想。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体验到数学的魅力。这节课我完全受柏继明老师的手与数学思想所影响,今天做一节关于《植树问题》的数学课,我的设计初衷是希望学生可以自始至终都围绕着手来研究这一典型问题,让学生明白点与间隔的关系。学生开始似乎可以依据小手来了解点与间隔的关系。因此在设计这节课时,我主要是运用这样的教学理念:以问题情境为载体,以认知冲突为诱因,以数学活动为形式,使学生经历生活数学化,数学生活化的全过程,从中学到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以此为基础,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通过课前活动,以大家都熟悉的手为素材,从让学生初步认识间隔,感知间隔数与手指数的关系。
二、以一道植树问题为载体,营造突破全课教学重点及难点的高潮。
三、以生活中植树问题的应用为研究对象,引导学生了解植树问题的实质。
四、多角度的应用练习巩固,拓展学生对植树问题的`认识。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这节课有以下几点做得比较好:一、创设浅显易懂的生活原型,让数学走近生活。
创设与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活动中。课前活动时,我选择学生的小手为素材,引入植树问题的学习。学生在手指并拢、张开的活动中,清晰地看出手指的个数与空格数之间是相差1的。使学生直观认识并总结出了间隔和植树棵数的关系,为下面的学习作了铺垫,同时也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关注植树问题模型的拓展和应用
植树问题的模型是现实世界中一类相近事件的放大,它源于现实,又高于生活。所以,在现实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为了让学生理解这一建模的意义,加强了模型应用功能的练习,本课练习有以下两个层次:
(1)直接应用模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课堂上,安排学生自主完成已知总长和间距求棵数、已知棵数和间距求总长的练习,让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出发,直接应用模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训练学生双向可逆思维的能力。
(2)推广到与植树问题相近的一些问题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不同事件,如公共汽车站的事件,上楼问题等都含有与植树问题相同的数量关系,它们都可以利用植树问题的模型来解决它,感悟数学建模的重要意义。以图片的形式让孩子们了解生活中与植树问题相似的现象,
不足:
《智慧广场——植树问题》教学建议
本信息窗呈现的是小朋友在学校门前的一条小路旁植树的情境,并在下方出示了数学信息,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需要多少棵树苗?”从而展开对间隔现象存在规律的探究。
通过本信息窗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两端都栽”“一端不栽”“两端都不栽”三种情况下分别存在的规律,并将规律迁移到“两旁都栽”和“沿环形栽”的情况。
教学时,通过多媒体展示多幅绿化的图片或提示学生回忆生活中的某一处景色,引导学生感受绿化的美,再出示情境图引出小朋友们在学校门前植树的信息,然后让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学生借助实际生活经验感受植树时可能出现的三种不同情况。
“合作探索”中一共有三个红点问题。第一个红点问题学习两端都栽时间隔数和棵数的关系,第二个红点问题学习一端不栽时间隔数和棵数的关系,第三个红点问题学习两端都不栽时间隔数和棵数的关系。
第一个要求是:“先研究两端都栽的情况。”教材呈现了画图和借助“手”研究的两种方法,引入对两端都栽时,间隔数和棵数关系的学习。
小学数学精选教案
教学时,教师指出先研究两端都栽的情况。然后,学生通过画图的方法自主探究。交流时,教师借助学生画的示意图,让学生明确“间隔”的意思,然后引导学生发现间隔与棵数的规律,并运用一一对应的思想让学生一棵树一个间隔这样一对一对地数,理解两端都栽时,棵数比间隔数多1,然后列式解答。在此基础上,学生观察手,发现手指、指空与规律的联系,并总结出规律:间隔数+1=棵数。
第二个问题是:“一端不栽,需要多少棵树苗?”教材呈现了画图和借助“手”研究的两种方法,引入对一端不栽时,间隔数和棵数关系的学习。
教学时,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通过画图的方法自主探究。交流时,教师先让学生画示意图表示自己的想法,然后引导学生发现间隔与棵数的规律,并运用一一对应的思想让学生一棵树一个间隔这样一对一对地数,理解一端不栽时,棵数与间隔数相等,然后列式解答。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观察手,发现手指、指空与规律的联系,并总结出规律:间隔数=棵数。
第三个红点标示的问题是:“两端都不栽,需要多少棵树苗?”教材呈现了画图和借助“手”研究的两种方法,引入对两端都不栽时,间隔数和棵数关系的学习。
教学时,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通过画图的方法探究。交流时,学生画示意图表示自己的想法和发现的间隔与棵数的规律:理解两端都不栽时,棵数比间隔数少1,然后列式解答。并结合手指、指空与规律的联系,总结出规律:间隔数-1=棵数。
在解决问题后,教师要引领学生回顾在一条直线上栽树的三种不同情况,对比其中的异同;同时,要引领学生关注探究时使用的方法,如:画示意图的方法、借助“手”来研究的方法等,帮助学生积累数学
小学数学精选教案
活动经验,为灵活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以及探究其他规律奠定基础。
“自主练习”第1题呈现的是在走廊的一边摆花的情境,是对规律的基本练习。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读题,明确这里的“盆花”就相当于“树”,再让学生自主画出示意图,并列式解答,然后,让学生借助示意图阐述规律和算式的意义。
第2题呈现的是锯木头中的间隔问题,引导学生读题后,先明确这个题目与前面研究的“植树问题”的联系。然后,学生用示意图表示出来,并列式解答,最后交流示意图和相应算式表示的意思。由于学生单纯记忆规律比较困难,所以这样的练习可以让学生在记忆规律的同时,进一步熟练掌握探究规律的方法。
第3题是一个在封闭曲线上做防护栏的题目。教师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通过画一画得出答案,但同时要注意与“只栽一端”的规律联系起来,可以利用课件等手段将直线变成封闭曲线,从而使学生自主地将已认识的规律进行迁移,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第4题是个在路边装灯的问题,可以先让学生解决路的一边装多少盏等,然后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是否再增加一个问题:“两边一共装多少盏灯?”
第5题是求“总长”的题目,教师要关注学生是否能灵活运用规律解决。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数学广角主要是渗透有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它通过生活中常见实际问题,让学生发现规律,抽取出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再用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本课时是本单元的第2课时,是探讨关于一条线段并且两端都不栽的情况。
“两端都不栽”与“两端都栽”的区别是比较明显的,可以借助线段图帮助学生建立两者的表象,再正确建立数学模型。
教学目标
1、建立“树的棵数=间隔数-1”的数学模型;能利用数学模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规律,建立模型,应用模型,建立初步的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
3、体会数学模型的生活意义与作用,体验到学习的`喜悦。
学习重点:建立“树的棵数=间隔数-1”的数学模型。
学习难点:“两端都不栽”与“两端都栽”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预设过程
一、复习两端都栽
在一条12路的一侧种树(两端都种),每2米种一棵,共需种几棵?
1、揭题:植树问题。
2、呈现问题,请学生解决。新课标第一网
3、反馈解法,强调“两端都种”与“间隔数+1”。
二、研究两端都不栽
在一条12路的一侧种树(两端都不种),每2米种一棵,共需种几棵?
1、提出研究课题:要是两端都不种呢?
2、呈现问题,请学生思考后试解。
3、反馈解法,强调“两端都不种”与“间隔数-1”。
4、比较:“两端都种”与“两端都不种”有什么不同?
三、练习
1、画示意图,完成P118例2,注意“两端都不种”与“两旁都种”。
2、画示意图,完成做一做1,注意“两端都种”与“两旁都种”。
3、画示意图,完成做一做2,发现“锯的次数=段数-1”。
4、完成补充题,知道“四层楼三个间隔”。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小数加减计算的计算方法,会通过竖式进行小数的加减运算。
【过程与方法】
在探索小数的加减法的过程中,提升运算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自主探索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教学难点】
位数不同的小数的加减法。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出示课件并提问:克隆牛“健健”与“壮壮”出生时的胸围大小关系以及其出生时情况记录表并询问学生,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奇异的克隆牛——小数加减法》。
(二)探索新知
总结问题:“壮壮”出生时的胸围是多少?以及“壮壮”出生时的体长比“健健长多少”?
对于第一个问题在黑板上列出算式:0.77+0.03。
提出问题:之前学习整数的加减运算时我们是用什么方法进行笔算的?请学生上讲台进行板演后并提问全班:是不是所有人都得到了正确的结果?
追问:这个0是否可以去掉?
对于第二个问题组织前后四人为一个小组,用5分钟的时间列竖式解决这个问题。
时间结束后请小组代表上讲台进行板演,反馈后再提出一个问题:你会计算1.3-1.25吗?
并进行追问:小数的位数不同,应该怎样计算呢?
明确提出:先对齐数位,再计算。
将以上问题都解决之后我将组织全班学生一起思考:计算小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
(更多模板,请在教师之梦微信公众号后台
回复“教学设计”进行查看)
《小数加减法》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考官大家好,我是今天的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小数加减法》。
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今天我将贯彻这一理念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首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小数加减法》是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章的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是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竖式计算。教材在之前已经安排了整数加减法以及其竖式计算的讲解,对于本节课的知识点有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二、说学情
接下来谈谈学生的实际情况。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所以要成为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教师,深入了解所面对的学生可以说是必修课。本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运算能力,也能做出简单的知识迁移,但是对于本节课中小数末尾的0是否可以舍去以及小数的位数不同如何计算等问题还需要教师进行合理的引导。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对学情的把握,我制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掌握小数加减计算的计算方法,会通过竖式进行小数的加减运算。
(二)过程与方法
在探索小数的加减法的过程中,提升运算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自主探索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说教学重难点
我认为一节好的数学课,从教学内容上说一定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而教学重点的确立与我本节课的内容肯定是密不可分的。那么根据授课内容可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位数不同的小数的加减法。
五、说教法和学法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根据这一教学理念,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我采用讲授法、练习法、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下面我将重点谈谈我对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新课导入
首先是导入环节,那么我先出示包含课本上情景的课件:克隆牛“健健”与“壮壮”出生时的胸围大小关系以及其出生时情况记录表并询问学生,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奇异的克隆牛——小数加减法》。
利用教科书中的克隆牛的情景引入课题能够快速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有利于顺利展开后续的教学。
(二)新知探索
接下来是教学中最重要的新知探索环节,我主要采用讲解法、小组合作、启发法等。
紧接导入中我提出的问题,我将收集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将其汇总,并且顺势提出教材中的两个问题:“壮壮”出生时的胸围是多少?以及“壮壮”出生时的体长比“健健长多少”?
首先从第一个问题入手,我将先带领学生一起在黑板上列出算式:0.77+0.03,并询问学生应该如何计算,为了达到我的教学目的,需要我作为教师引导学生的思路,我将提出问题:之前学习整数的加减运算时我们是用什么方法进行笔算的?学生通过之前的经验能够立刻想到利用竖式进行计算,我便顺势请几位比较积极的学生上讲台进行板演。板演之后根据结果进行反馈,并提问全班:是不是所有人都得到了正确的结果?
这时有可能有学生出现对于竖式计算最后得到的0.80中最后一个0的问题,我将着重提点:这个0是否可以去掉?根据学生之前对于小数的理解能够发现这个0可以去掉,我也会明确这一点。
在我与学生共同解决了第一个问题之后我将把第二个问题放手让学生去解决,为了保证学生能够顺利完成这个问题,我将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组织前后四人为一个小组,用5分钟的时间列竖式解决这个问题。
在规定时间结束后我还是同样请小组代表上讲台进行板演,这个问题相对比较简单,我便再提出一个问题:你会计算1.3-1.25吗?对于同样是小数的减法学生能够立刻投入到问题解决中,但是这个问题有一个难点困扰学生,我便对其进行提问:小数的位数不同,应该怎样计算呢?在这里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便是将小数都右对齐进行计算从而无法得到结果,故而我将明确提出:先对齐数位,再计算。
将以上问题都解决之后我将组织全班学生一起思考:计算小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请学生们积极发言,总结本节课所学重难点内容。
(三)课堂练习
接下来是巩固提高环节。
出示教材中自主练习的题目让学生尝试解决。
(四)小结作业
在课程的最后我会提问:今天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回顾:计算小数加、减法要注意的问题如:小数的小数部分最后有0可以舍去,小数进行竖式计算时要先对齐数位,再计算。
本节课的课后作业我设计为:
尝试在生活中利用本节课所学的小数加减法。
思南县 田儒翠
一、说教材
“植树问题”是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数学广角”106页的内容。本节课主要探讨关于在一条线段植树的问题,只要教过这节课的老师都知道,即使在一条线段上植树也有不同的情形:本节课主要讲的例1主要研究两端都要栽的植树问题,也是这一系列内容的起始课,教材以学生比较熟悉的植树活动为线索,让学生选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来探究栽树的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经历猜想、试验、推理等数学探索的过程,并启发学生透过现象发现其中的规律,抽取出数学模型,再利用规律回归生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大家都知道,数学的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本册安排“植树问题”的目的就是向学生渗透复杂问题从简单入手的思想。为此,本课制定了三个教学目标: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1、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通过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让学生感悟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关系。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发现并理解段数与课树之间的规律,并利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能力目标:
1、让学生经历感知、理解知识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规律;运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2、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借助实物、图形解决问题的意识。情感目标:
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感受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植树棵树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并能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间隔与棵树之间的规律(总长*间距=间隔数 间隔数+1=植树棵数)并能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四、说教法、学法
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到点拨、渗透,引导的作用。在本节课中,我力图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我采用自主探究式学习模式,学生利用画线段图”—探究发现规律—应用规律实践的活动过程,通过有序的操作、思考、实践等活动,使学生的所想、所悟与直观形象结合,经历知识的探究过程,渗透数学学习方法,深刻体会到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内涵。
五、说教学过程
鉴于本课教学内容设定的教学目标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情况,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程序:
(一)、课前铺垫:
我设计了找手指上的数学。从我们熟悉的手中寻找数学问题,用意在于先突破教学中的知识点,理解间隔,间隔数,初步感知间隔数与物体个数的关系,并且起到规范学生语言的作用,使学生在轻松的活动中为新课的学习作铺垫,同时渗透数学从生活中来,数学离不开我们生活的道理。
(二)、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我从美化环境和净化化空气的‘植树活动’揭示课题:植树问题。从而让学生明白植树活动里面也藏着许多数学问题。这样设计既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问题原本就来源于生活实践,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
(三)、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学生动手操作,发现规律:
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植树问题中隐藏着间隔与棵数之间的关系,间隔数与棵树的关系其实也是生活中一些类似问题的关系问题,在这里我先让学生观擦植树的情景,然后小组合作动手操作,通过线段图来理解题意,找到规律,为后面的解决问题做好了铺垫。
2、学生汇报,初步建模。
大多数学生在这一环节意识到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但教师不要急于求成,再让学生利用电教手段的直观形象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并引导学生把关注焦点聚集到棵数与间隔的关系上来,使学生能轻而易举地发现植树棵数比间隔数多1,间隔数比植数棵数少1。并总结: 总长÷间距=间隔数 间隔数+1=植树棵数
老师这时再提出让学生从其他数据中找规律,从而知道间隔数=总长÷间距,为例1后面的内容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利用模型,解决问题。
我利用电教手段,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让学生看表总结规律,既避免了用语言表达的困难,又节省了教学时间,使学生一目了然,起到化难为易的效果,使学生豁然开朗。这时的例1我放手让学生尝试分析,独立列式,交流反馈,明白算理,巩固结论,学生研究成果被认可,学生也有了一种成就感,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4、图文并茂,回归生活。
这环节我设计了生活中很多的植树问题,让学生明白了现实生活中与“植树问题”类似的有很多:如安装路灯、花坛摆花、锯木头、走楼梯等等。由于它们之间都存有共性:都隐藏着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关系,因此,抽取比较有代表性的“植树问题”,作为数学模型研究,总结这一类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策略,让同学们在快乐中轻松地学习知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从而使学生深刻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这环节我安排了三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练习题设计有层次性,包括填空,选择,应用,充分体现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并且我用课件展示出图文,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和高涨的积极性,解决了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也体现让数学知识回归生活,为生活服务的思想,感受了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并且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这环节我设计了先回顾这节课所学知识,再提出植树问题,为下节课的继续探究做好了进一步的铺垫。
六、板书设计:
植树问题
两端都种树: 总长÷间距=间隔数 间隔 + 1= 棵数
100÷5+1=21(棵)
七、教学效果预设:
我以为自己设计的教案考虑到了学生的生活经验,贴合学生实际,通过充分体验,动手操作、课件数形结合的演示,小组合作交流等有效的学习手段,让学生有夯实的学习基础;重视了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思想方法的渗透,学生们应该是能够掌握的。但由于本人水平有限,肯定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恳请老师们提出宝贵意见,我会虚心的接受的,在这里先谢谢你们,谢谢大家。
解决问题的策略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国标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第11单元中的内容。本节内容安排了两个例题,分3课时进行教学,今天我说的是其中的第1课时,用画直观示意图的方法解决有关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解决问题的策略是解决问题必要的一种思想方法,它是正确、合理、灵活地进行问题解决的思维素质,掌握得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学习了用列表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了解了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本课系统研究用画图的方法收集、整理信息,并在画图的过程中,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决比较复杂的面积问题的有效方法。
教材安排的例题,主要是呈现生活情景,提供数学信息,让学生经历画图整理信息的全过程,再通过“寻求策略—解决问题—发现规律”的系列活动,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画图整理信息的价值,并产生这一策略的心理需求,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对本课所研究解决的数学问题,因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学生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虽有一些分析类似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经验,但一般处于无序状态,通过今天的学习,将学生无序思维有序化、数学化、规范化。
(三)目标定位
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及本课的知识特点,我预定如下几个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有关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画直观示意图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能借助所画示意图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确定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
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用画示意图的方法整理信息对于解决问题的价值,体会到画图整理信息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常用策略。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学会用画图的方法表示图形面积增加或减少的情况,帮助理解题意,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比较隐蔽或稍微复杂的长方形面积计算的问题。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
二、教法学法:
依据教材编排特点通过学情分析,我准备用以下方法指导学生进行探索。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创设情境迎合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需求的支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
(二)、整理分析主动参与。
数学活动是学生认知的基础,能力形成的温床,新课标也指出,解决问题的活动价值不局限于解决问题,更在于使学生体会到自己对问题的理解,体会到解决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策略。
(三)学以致用,形成策略。
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只有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才能得到深化、拓展,才能体会到它的作用和意义,从而内化成自己的策略。
三、说教学程序:
鉴于本课教学内容设定的教学目标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情况,预设如下三部分展开学习。
(一)故事导入,激趣引新:
课前故事导入:“乌鸦喝水、曹冲称象”的故事让学生明白乌鸦和曹冲在解决问题时运用了策略,从而初步揭示课题;接着一组练习复习了长方形的长、宽、面积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复习了长方形的面积公式。然后通过一组为教学例题作铺垫的练习唤起学生画图的经验和意识,初步让学生感受到画图策略。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学生通过游戏活动直观感知长方形的面积变化与它的长、宽变化有关,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自主尝试,体验策略:
1、教学例1
(1)出示例题,初步分析,我让学生自主阅读例题。
提问:题目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设疑:你觉得刚才这样介绍题目后,别人能将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弄清楚吗?例题所呈现的新知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尤其当只有文字叙述时,学生往往不能直接看出几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因此会产生画图的需要。从而完善课题。
(2)讨论画图,完成画图,“如何画图”是本节课的重点,我将先示范画出示意图的一部分,再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将示意图补充完整,进而引导学生比较展示出来的示意图,由学生合作讨论修正自己所画的草图,共同完善画图。接着教师用课件示范画图的过程,最后让学生自己比较总结,教师需强调“画图看清楚条件和问题”、“边画图边标数据”,“注意长短”。这个过程中,既让学生有“范式”可仿,又真正让学生“动”起来,体现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
(3)看图解答,交流反馈,结合示意图复述例题,利用要求原来的花圃的面积,先要求什么呢?利用分析法分析题目中隐含的数量关系,或提问已知增加花圃的面积和增加的长,可以求什么呢?综合法启发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突破难点,并列式解答。
(4)回顾反思,提升策略,交流解法时,让学生对着图讲解,说自己的想法,并鼓励学生有不同的想法。同时让学生说说从图上还可以求出些什么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识图和用图的能力。解答完成后,引导学生反思解题经历,并明确基本过程:读题、画图、分析、解答、检验。
【设计意图:例题的关键是处理好让学生想到画图、画好图、用好图和感受画图的好处。充分突出画示意图对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作用,从而逐步形成主动运用策略的积极心向。】
2、教学试一试
(1)此题是例题的一个简单变式,即由长的增加变为宽的减少。在教学时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学生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熟悉画示意图的方法,体验策略的运用过程。
(2)教师引导学生对上面两道题进行比较,组织学生观察、讨论、找出思考过程和计算方法上的共同之处,进一步明确解决有关图形问题时,可以用画图的策略。
【设计意图:教师为学生创设充分自主探究的空间,学生经历两次“画图整理—讨论思路—列式解答”的活动过程,初步体会了用画图的方法整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价值,增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三)、巩固练习,提升策略
1、完成“想想做做”
第1题。此题与例题相比有了较大的变化。要根据假定的变化情况先分别求出长方形的长和宽。这里要信任学生,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基于对解决问题策略的已有体验,独立解决问题。
2、完成“想想做做”
第2题。此题不再求原来长方形的面积,而是求长、宽变化后增加的面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正确画出示意图。为了较好地突破这一难点,我先让学生将此题与刚才一题进行比较:同样是长方形的长、宽变化,它与刚才一题有什么不同?这里突出此题是长方形的长和宽同时在变,学生在这个基础上再来画图就容易多了。同时这题还有一个难点就是一题多解。要让学生充分利用画好的图仔细观察,找到不同的解题方法,在此过程中注意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让他们结合示意图详细说明是如何计算的。在完成上述几道题目后,让学生对整个的解题过程进行反思,从而再次突出画示意图对解决有关面积问题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感受策略的价值。
3、最后安排了对比练习。既是对有关面积问题的整理,也是今天所学的画图法的延伸。同时也可以调节课堂气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设计意图:我准备安排三个层次的练习,通过层层深入,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本课知识,形成技能,并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让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的乐趣。】
以上只是我对本课教学过程的预设,我们老师在备课时应尽可能将会出现的问题都预想到,避免到时出现意外。其次教师还要为学生提供各种机会,让他们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活动,使学生体验探索的过程,体会“做数学的乐趣”。
一、本课的指导思想: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必须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关注学生的发展和学生运动的愉快感。
从而养成体育课上所有学生的生龙活虎的跳起来、蹦起合作”特征的学习方式。
来。为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打下坚实的基础。新课程标准强调“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
二、课的内容:蹲踞式跳远(6课时)
三、教材分析:
选用初中体育教材有关蹲踞式跳远的教学内容,蹲踞式跳远是课改实验教材必修内容,同时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运动技能,着重学习跳跃基本动作,掌握跳跃基本原理,并通过多种多样的发展跳跃能力的练习,发展弹跳,使下肢肌肉富有弹性,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优良品质和战胜自我,获得成功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根据实际情况,我在本课实行男女生分组练习。一方面保证学生的运动密度和负荷,另一方面男女生分组有利于女生做动作时能放得开。
四、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生通过自己练习和总结对蹲踞式跳远的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跳入沙坑;
能力目标:全部学生敢于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起跳时的摆动腿要与两臂协调配合。
难点:起跳腿尽量往肩部提高
跳远项目可以是先让学生通过辅助性的专项练习勇敢果断的进入沙坑,然后能加速,然后腾起空,最后起跳,跑与起跳应至少
六、课的设想及安排:两课时。中间应穿插跳高的练习。
七、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初一年级学生,有一定的运动基础,但能力不齐,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有利因素:由于学生对体育活动兴趣普遍较高,好胜心强,爱表现自己,因此对本次课内容将会表现出较强的求知欲,只要激发得当,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是很容易调动的。
(二)不利因素:由于学生受传统教学形式的影响较大,可能会出现“老师教、学生学”的依赖心理,也有可能会出现厌学现象,这些现象将会给本次课增加不小难度,这就要求在教学中采用有趣性的组织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八、教法设想:
本节课主要运用探究式教学法,让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过程对蹲踞式跳远进行理解,并通过典型的探究过程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九、学法指导:
坚持教师的主导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去亲身体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在课堂中利用尝试练习、强化训练,来提高每一位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
十、教学过程
1、课堂常规,师生问好。宣布课的内容和提出相关的要求,以集中学生注意力,使之进入课的良好状态。强调纪律问题。
2、准备活动,绕操场跑、蹲踞式跳远辅助练习。基本体操。在课的准备部分钟,采用绕球场跑代替原始的慢跑,让学生的兴奋点迅速转移到课堂中来,并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3、蹲踞式跳远之素质练习:单脚跳练习+原地起跳摆臂练习+行进间摆臂练习
4、分组:女生跑步。男生练习蹲踞式跳远。中间交换。男生分成2组,一组在沙坑旁观察另一组的跳远动作,要求注意观察并讨论:如何才能跳得更远?二组学生轮流跳跃和相互讨论学习。
5、一轮之后,集合学生了解学生通过练习得到的跳远方法。总结出蹲踞式跳远的基本方法:
助跑:放松自然,逐渐加速。直线跑进,两脚力量均衡。
后蹬跑:摆动的前腿提膝,后面的腿后蹬要充分,注意是脚跟过渡到脚掌,尤其是提膝时勾脚尖,往前踹脚的意识要明显。两臂的摆动要协调,要伸直,这样更能提高全身的协调性。左右脚各5次,熟练后左右脚各10次。
起跳:脚踏上助跳板后,蹬伸用力,起跳快,摆臂摆腿配合快。
教授学生练习口诀:助跑有节奏、重心抬高度、起跳要快速、落地要稳住。
6、学生练习:学习蹲踞式跳远助跑与起跳动作。在蹲踞式跳远的过程中,采用“先高后远”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发展学生的爆发力,增强学生自主锻炼的能力。
要求:(1)开始练习不要太快,4——6步约12米左右助跑即可。
(2)一组练习,另一组在沙坑的右边观察思考,好的要鼓励。
(3)一个同学跳完离开沙坑,下一个再跳。男生跳完后到女生那面,女生跳完到男生那面,每生只跳一次。
7、学生展示。对每一位学生给予正面的评价,缺点和不足委婉的提出。由于个别学生的性格原因,和学生一块儿练习时非常标准,老师单独让其做示范时乱了手脚,这是更要鼓励他们,共同进步。
8、集合,放松活动,提醒跳远易疲劳,这时最要注意安全问题,可以使学生身心疲劳得到恢复。课快结束时,学生自我评价本节课学习的情况,教师做个小结。
9、下课、师生再见。回收器材(铁锹)。
十一、学生身心状态预计:
预计(1)练习密度:35~40%(2)平均心率:130~160次/分
十二、场地器材:
沙坑场地一个,铁锨一把。
补充
一、内容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68—69页《图案欣赏和设计》。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节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是在学过的平面图形和利用平面图形进行对称,平移和旋转的基础上,达到欣赏、设计美丽图案的目的,也就是从动态变化的角度去探索和认识空间与图形。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树立正确的数学观。本节教材活动内容由三部分组成:
1.欣赏美丽图案。
2.学习设计图案。
3.利用平移、旋转、对称自由设计图案。
为了使内容能兼顾优生与学困生,我在本课教学中增加了搜集美丽的图案,用多媒体展示美丽图案形成的过程这个环节,还有分组合作,利用所学共同创作美丽图案的环节,让学生感知制作图案的方法,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实践创新的能力,提高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设计理念
《数学新课标》对数学教学活动提出的基本理念是“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
因此,在教学时,我合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锐意创新,以期达到以下的活动目标:
四、活动目标及重、难点确立
1、知识目标:通过欣赏,体会图形排列的规律,探索设计图案的基本步骤,会利用对称、平移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2、能力目标:通过收集图案、观察图形、总结方法、创新设计等活动,培养学生收集、观察、总结、创新、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在尝试用数学知识来设计图案的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中的图案美。
重点:学习设计图案的基本步骤,感受知识形成的过程。
难点:运用学习到的方法,设计简单的图案。
五、教法和学法。
为了在活动中较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教学目标,我采用了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1、演示法:利用多媒体演示设计图案的.基本步骤,学生观察的更加清晰、明确,有据可依。
2、研讨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对获取的信息讨论、归纳、总结,从而亲身感受知识形成的过程,提高学习能力。
3、实践法:动手实践感受知识形成的过程。
六、教学过程
首先,我在教材已有的三大环节的基础上设计了
1.激情导入环节
师: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美丽的图案,看!这是—(五环旗,师讲解:由圆这个基本图形组成的奥运五环旗,将在我国高高飘扬;盘子底部的花纹;窗花;大风车;铁栅栏;紫荆花图案:这是以一个花瓣作为基本图形组成的紫荆花图案,它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区徽)看完以后感觉怎么样?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这些图案都具有一种对称美。这么美的图案、艺术家是怎样设计出来的?设计过程中又藏有哪些奥秘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
通过这样依次动态呈现出生活中通过平移和旋转得出美丽的图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本节课的参与积极性,
接着我安排教材上的第一个环节图案的欣赏,
2.欣赏图案
师:先来欣赏这三幅美丽的剪纸图案,它们是怎样形成的?让我们来分析分析。教师依次出示多媒体图案,让学生思考形成过程,讨论交流。
这一环节通过出示美丽图案的形成过程,体会到平移、旋转这些变换现象在设计图案中的作用,找出别人进行图案设计时运用的方法。这一环节消除学生学习的恐惧感,激发学习兴趣。
3. 设计图案
师:你能运用这样的方法按要求也来做出美丽的图案吗?一起来看图案设计。
教师提出要求,先多媒体演示过程,学生开始实践、操作。交流反馈
师:通过前面的观察和操作,你发现图案设计中的奥秘了吗?奥秘是什么呢?谁来说说。
本环节是先依据多媒体课件进行实际操作,感受设计图案的过程,探究设计图案的基本步骤。再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交流反馈,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
4.应用所学知识自由创作
师:你能照这样的方法设计出美丽的图案吗?
师示范:先来看看老师的设计,我想用平行四边形作为基本图形,运用旋转的方法设计出美丽的图案。一起来看(教师演示),漂亮吗?你会像这样设计吗?在小组内交流你的想法,再动手试试。
利用学习到的图案的方法,自主创作花边图案,充分调动学习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创作性。小组合作,创作完整图案。让学生明确完整的图案要主次分明,增强学生分工合作的意识。
5.活动小结,课外延伸
本文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小韵文,课文用鲜明生动的词句,描绘出海天一色的美景,创设了宁静、祥和的海边小渔村的生活场景,给人带来无限遐想。
二、高效创新说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学习生字,学会认十五个生字,会写六个生字。朗读儿歌,背诵儿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随文识字,熟读背诵诗文;了解大海,培养热爱大海的思想感情。
三、科学合理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 快乐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鼓励欣赏法等教学方法。
学生则运用:自学、合作、探究法;读、思、议结合法;观察、感悟法,进行学习。
本课在教学时,完全从兴趣入手,遵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原则,每个环节都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读信导课、游戏识字、动手画月亮湾、给丁丁写信等)使孩子在生动愉快的气氛中主动学习,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本课在进行语言训练时,不仅完成了编者意愿的“大海里有什么”而且还扩展到了“祖国的什么地方有什么?”如“森林里有——”“草原上有——”学生联想积极,发言踊跃。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开放性。特别是最后一个问题,“你愿意给丁丁写一封信吗?说说我们这儿有什么好玩的好吃的可爱的美丽的。”学生马上来了兴趣。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孩子们说出了句句非常精彩的话,可以说孩子们用天真的眼睛,纯洁的心灵,灵巧的小嘴唱出了一曲 赞歌:
我家住在 ,
是个好地方。
有蓝蓝的天,有绿绿的树。
有 和百货商店。
有高高的楼房,宽宽的马路。
四、互动说教学过程:
【[四年级数学]植树问题教学设计及说课】推荐阅读:
四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说课稿06-05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植树问题教案05-28
数学四年级上册说课05-31
四年级数学比较问题07-23
四年级数学上教学设计09-15
数学作文《植树问题》06-08
小学二年级数学《看望老人》教学说课稿05-29
四年级数学混合运算教学设计07-21
数学四年级下教学案例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