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4-06-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1

关键词:数学情境  思考与感悟  思维交流  预设与生成  有效评价

在新课程标准实施的背景下,全新的教学理念营造了全新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文化,无论是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是新课程实施后数学课堂教学的亮点,然而在这一转变过程中也显露出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如何避免课堂教学的过于形式化,提高教学活动的实效性,真正落实新课程标准?这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下面就此问题,结合课堂教学实际,谈一些我的看法。

一、在情境设计上,要淡化“新、奇、趣”,力求数学化。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因此,情境创设成为许多数学教师煞费苦心的一件事。他们往往为了突出“新、奇、趣”,用尽心思地创设各式新颖的情境,情境创设的“形式化”严重,削弱了情境本该侧重的“数学化”,其效果反而不利于新知的教学。

案例(一):《7的乘法口诀》教学片断。

在应用巩固环节,教师设计了一个游戏情境--“开小火车”。这位老师带上逼真的“火车头”头饰,自己当“火车头”,手里拿着许多口算卡片,嘴里说着:“呜……” ,并且火车开到哪儿,就指定身边的一位同学回答卡片上的口算题,回答对了,这位学生就可以跟在后面做“车厢”,下一个同学接着这样做。“火车”一直在教室里开着,不一会儿,“火车”变得越来越长了,场面也越来越热闹……

在这节课中,教师创设了符合二年级学生心理特征的游戏情境--“开小火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表面上看,学生是动起来了,似乎参与率很高。其主体作用也得到了发挥。但仔细观察便会发现,这堂课只停留在形式上的热热闹闹,并没有激发起学生深层次的思考。分析问题所在,我认为:这位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虽然注重了形式新颖有趣,却忽视了对教学内容的关注。因而,尽管学生很认真地参与了,但他们更感兴趣的是“开火车”这一活动本身(这一活动本身与教学内容无关),而并未进入数学情境。

案例(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片断。

(师课件出示)情境图:45个编成号码的彩球,按红、黄、蓝的顺序排列。

师:“同学们,屏幕上有很多彩球,每个球上都有一个号码。老师不看屏幕,只要告诉我球的号码,我马上就能说出它的颜色,信不信?谁来考考老师?”

(学生出题,教师回答)

师:“老师为什么能很快地猜出彩球的颜色呢?想知道这里的奥秘吗?学完今天的知识,你也一定有这样的本领。”

本案例中,教师用“猜彩球颜色”的情境导入新课,简洁而有趣,既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巧妙地照应了本课的教学内容,而情境留给学生的问题,又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知识、寻求奥秘。这一情境的创设融趣味化和数学化于一体,实际价值很高。

所以,一个好的数学情境应既妙趣横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又能够紧扣教学内容,产生一连串环环相扣由浅入深的数学问题。因此,我们在创设情境时,要思考这样的情境是否存在华而不实的状况,它蕴含了多少与本节课有关的数学问题,激发了多少数学思考,过于追求“形式化”而忽略“数学化”的教学情境是没有实际价值的,必须摒弃。在创设情境时,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围绕教学内容,淡化情境的新、奇、趣,力求创设数学化的情境。

二、少一些低效甚至流于形式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多思考感悟。

在数学教学中,必要的课堂活动不但可以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而且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但是,现实中很多的课堂活动学生的“手”动了,“心”却未动,操作多了,气氛活跃了,可思考、感悟少了。

案例(一):《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学片断。

师:请同学们摸一摸圆柱的底面,你发现它是什么形状的?

生:圆形。

师:它有几个这样的底面?

生:两个。

请各小组的组长把圆柱的侧面沿高剪开,看看展开后是什么形状的?

学生动手操作反馈:长方形或正方形。

……

在上面的案例中,学生“剪”的方式被固定了(沿高剪开),得到的结论只有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这样学生心里不禁会问:假如沿着侧面任意一条线剪开,会是怎样的呢?学生的探究性思维缺少了。这个活动只是按照教师的指令机械地进行了一回操作,按部就班地经历数学知识产生的过程,并没有自己的探究和发现。这样的活动缺乏好奇心的驱使、缺少学生思维的探究以及批判性的质疑,而真正有效的课堂活动应是带有一定目的性、指向结果的,并又能达成一定“过程性目标”的探究活动。所以类似这样的活动也就变成了没有内涵和精神的空壳。

案例(二):《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教学片断。

这节课老师创设了三轮两组同学抽数排数的游戏,让学生在比赛中感悟并总结出万以内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第一轮比赛,规定将每次抽到的数字依次从低位到高位排列起来。让学生逐步懂得,个位、十位、百位上的数再大,但千位上数小,这个数就小的道理。游戏中学生深刻地体会到数的大小与数位的关系,逐步感悟高位上数字的决定性作用。

第二轮比赛,规定将每次抽到的数字依次从高位到低位排列起来。在游戏的过程中,学生领会到:千位上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千位上的数相同,百位上数大的那个数就大……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高位”的决定性作用。

第三轮比赛,规定每次抽到的数字由抽签者自己决定放在哪一位上。这样,不但使学生对比较大小与数位及每一位数字大小的关系有比较深刻、全面的认识,又培养了他们思考问题的缜密性。

本节课教师将整堂课的知识点巧妙地蕴含在三轮游戏比赛活动中,让学生在一次次轻松、刺激的比赛中来感悟并总结出比较万以内数大小的方法。学生在活动中有感而发,活动让学生更高效地掌握和内化了数学知识,正所谓“课伊始,趣已生”。

所以我认为:教师在课堂上设计的活动要注意它的使用价值,应通过活动,既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给学生提供充分自主探究的机会,引导他们合作交流和反思,真正把学习知识的过程交给学生。所以,好的数学活动应该是寓教于乐,具有实效性,能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感悟数学知识、总结方法、揭示数学的本质。因此应该让数学课堂活动少一些低效甚至流于形式的操作,多一些有效的思考和感悟。

三、减少课堂上无价值的提问,多一些有意义的思维交流。

“思维从问题开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巧妙地设置科学的问题,是师生间进行信息和情感交流的重要途径,是师生的思想认识产生共鸣的纽带;更重要的是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思维,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而实际很多课堂中,教师提出的问题很多,但质量却不高。并且对学生的回答多是简单予以评判,不加以科学的、深度的引导,使得师生间没有思维层次的交流,造成课堂从表面看轰轰烈烈,但是却少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和思维的有效提升,提问的积极作用大打折扣。

案例(一):《角的认识》教学片段。

为了让学生感知角,教师出示了一系列与交通标志相关的实物:出口指示牌(长方形),转弯指示牌(三角形)和限速警示牌(圆形)等,让学生比较它们的不同(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都有角,而圆形没有角)。

师:这些是什么?

生:交通标志

师:它们有什么不同?

生1:有些是圆的,有些是方的。

师:还有吗?

生2:它们表示的意义不同。

师:什么不同?

生:转弯指示牌表示……, 限速警示牌表示……

生2:我不同意。

接着学生争论起来……

表面上看课堂上师生问答此起彼伏,热热闹闹,气氛活跃,但实际效果并不好。因为问题多,问题简单答案固定,问答速度快,教师频繁发问,学生应声作答,几乎不需要思考,而且教师也没能及时引导学生把思考的方向转向“角”这一关键知识点,问题设计没有实现预期的目标。学生探究问题的意识、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在问题中得到锻炼和培养。

案例(二):《圆的面积》练习课教学片断。

教师出示习题:用一根31.4米长的绳子,在草地上围出一个平面图形,怎样围面积最大?

生1:平面图形我们学过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和圆形。

生2:要使围成的图形面积最大,三角形和梯形肯定不符合,因为计算它们的面积时都要除以2。

师:若围成平行四边形呢?

生3:也不行,因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若以一条边为底,那么这条底上对应的高一定比这一条边短,这样所得的面积肯定比同底的长方形小。

生4:看来只能考虑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

师:有道理,大家思考的非常好!那么在这三种平面图形中,你估计围成哪个图形的面积最大?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学生互相讨论)!

这个案例中教师的提问是围绕着学生的思考过程来进行的,每个问题都具有启发性,并且教师还较好地组织了学生间的交流,师生间进行了智慧型的对话,很快排除了几种面积较小的图形的可能性,将目标锁定在三种图形上。再通过进一步放手让学生去讨论,学生很快在对话交流中发现了规律。

有位教育家说过:“教学的艺术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的作答。”教师课堂上提问的价值越高,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就越好。

所以,我认为课堂提问要做到切口适量,多提一些看似简单却能揭示规律的有价值的问题。并且要和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利用集体的智慧,取长补短,并及时引导学生思考,与学生进行思维上的交流。这样既能让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过程,更准确的把握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又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四、课堂教学不能拘束于“预设”,多关注一些“生成”,要将“预设”和“生成”有机统一。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教学要求我们以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为本,摆脱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然而现在的数学课堂,教案仍然是教学活动的唯一参照,当教师严格地遵循教学预设开展教学活动时,其实是在把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强加于学生,学生只能以被动适应的方式接受来自教师传递的信息,很难有自己独特的且符合他自己认知规律的见解,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案例(一):《倍数和因数》教学片断。

写出36的因数。

师: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知道了怎样找一个数的因数,那么你能用它写出36的所有因数吗?怎样写才能做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

生:开始写,并和同桌交流看法。

接下来,师组织学生反馈,展示了几位同学的写法,学生大多数是这样写的:36的因数有:1,2,3,4,6,9,12,18,36 (课本例题就是这样示范写的)

师:这样写你觉得好吗?

生回答: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不容易重复和漏写……

师小结:对的,这样写可以使我们做到既不重复又不会遗漏。(并再次强调以后要按这样的格式写)

就在此时,有个学生举手问:老师我是这样写的可以吗?(这位学生是这样写的--36的因数:1,36,2,18,3,12,4,9,6),“6”这个数字只写出一个。乍一看,这种写法有点乱,并且与课前的预设不一致,所以老师没有让这位学生解释他的想法,直接说:一般不这样写,这样写没顺序,容易出错。(这位学生没在说什么)

这个案例中,老师在课堂上拘礼于教案上固有的预设,没有注意到学生思维的独特性是否有价值。其实,这位学生的想法很好。他用“数对”形式去写,用自己的方式克服了写因数时容易出现的重复和遗漏现象。虽然他的想法和预设不同,也没有按照课本上的模式进行,但这是他思考的结果,是他自己容易掌握的方法,而且这一方法在实际运用中很受学生的欢迎。并且他的写法有“序”,这个“序”不是外在的,而是“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多么可贵!知识被这位独特的学生“学活了”。难道这一点不正是我们期盼的吗?

案例(二):《统计》教学片断。

师讲述:(结合课件课件演示)大象的生日到了,很多的客人领着全家,带着礼物来到大象家给它过生日……

提问:来大象家的客人坐的比较乱,不容易看出有多少,你能用什么办法知道来了那些客人?各有多少呢?

生:先分组活动,小组内交流。

师:谁来介绍一下你们的方法?

生:各自展示并介绍自己的想法。

师:大家的方法真多,你比较欣赏哪一种?说说理由。你还想向哪一组提出什么建议?如果你觉得你的方法需要修改的话,也可以修改一下.(于是同学们各抒己见,教师不失时机的加以引导总结,课堂上学生的精彩发言不断。)

这个案例中,教师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同,允许学生有独特的想法,有新颖的做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了学生个性化发展,学生的学习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我们看到的是学生个性的张扬,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发挥。

因此,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是紧密联系、有机统一的。一方面,教学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缺少必要的“预设”就难以开展井然有序的教学,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严重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另一方面,课堂教学是富有创造性的生命个体的对话与交流,“生成”性是其重要特点,如果对课堂教学进行过度“预设”,排斥教学过程中任何“意外”甚至是“错误”,那么课堂就会缺乏活力,并且会慢慢抹杀师生的创新与探究精神。 所以,课堂教学活动必须既有“预设”又有“生成”。教学不能拘束于课前的教学预设,对学生的独特的见解多关注一些,让“预设”和“生成”两者优势互补,形成最佳的教学效果。

五、“形式化”的评价过多,要进行恰当的、实质性的评价,突出对学生学习过程评价。

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课堂上老师会用:“你真棒!”,“很好””你真了不起”诸如此类的表扬之词。还有类似像“掌声”、奖励“小红花”授予“思考小名星”等等名头,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可是这样模式化的评价,学生恐怕已经感觉乏味了,更不会想自己的表现好在哪里?失去了评价的意义。

案例(一):《找规律》教学片断。

有这样一个情境:老师说“谁能很快的找出灯笼是按怎样的规律摆放的,谁就可以的得到一颗星。”一个学生说:按一个红色一个黄色摆放。“对了”,老师发给他一颗红星。(这个学生很高兴)“谁能根据这个规律列式解答下面问题呢?”此时,学生在认真地计算,而且做的得很准确,教师组织反馈,对解答对的学生分别奖给了他们一颗星……如此继续下去,课堂上小红星满天飞。

这个案例中,教师对学生用奖励“小红星”的方法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但这种奖励太多、且方式单一,如此下去学生很难再为之激动。而且这种方式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为得到小红星而积极思考的,削弱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获得成功的体验。并且这种评价方式带有功利性的色彩,对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动机培养非常不利。

案例(二):《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学片断。

学生在图形判断练习中,有部分同学认为长方形是平行四边形,有大部分同学认为长方形不是平行四边形。

师:长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

意见分歧很大。对此,老师并没有立刻给予结论,说:“两组各选择一个代表,辩一辩,各自说明自己的理由。”

生1:平行四边形四个角不是直角,而长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所以,长方形不是平行四边形。

生2:因为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所以长方形是平行四边形。

生3:长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不符合平行四边形的形状特征。

生4:因为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具备这样的特征。

师:平行四边形的特点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那长方形是不是符合这个特征呢?那它是不是平行四边?(刚才认为长方形不是平行四边形的同学纷纷点头)。 此时,这位老师进行了如下的评价:“经过同学们认真的思考,辩论,知道了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这个结论是正确的!并且你们刚才的辩论很精彩,你们能抓住对方的观点来反驳,反应很迅速,语言很简洁,我都被你们的表现吸引了,看来我以后还要多向你们学习辩论的技巧”(此时,学生们笑了)。就是这个简单的评价,不仅让学生认识了“长方形也是平行四边形”这个结论,更让学生们感受到了课堂上积极思考和探究的价值,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因此,我们要优化课堂的评价方式。彻底改变过去“为评价而评价”、“评价过于形式化”的现象。对学生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评价成为学生自主学习,乐于探究知识的动力。

俗话说:“教无定法”,但教学必须有方法。这个方法,应该是在遵循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基础上形成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学行为。因此,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必须注重形式性和实效性有机结合。这要求我们必须专注于课堂教学,着眼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有效学习和数学素养的不断提高。结合实际,在继承传统数学课堂教学精华的同时,努实践,积极创新,以务实、科学的教学方式,扎扎实实搞好课堂教学,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才能有效的落实新课程的精神实质。

参考文献:

(1)肖川主编.《义务教育数学新课程标准 年版解读》 .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

(2)陈定华主编.《小学教学研究》 .南昌: 江西教育出版社 ,.10

(3)《小学数学教育》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6.11

(4)陆丽萍主编.《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学法》.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7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2

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评价中, 存在着教学评价理念仍然落后、评价指标单一、评价方法单调、评价主体单向等问题, 严重制约着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开展。

一、教师评价理念滞后

受长期形成的评价观念影响及对应试教育目标追求, 部分教师课程改革的认识与教学实践行动存在着明显的反差。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传授, 仍居主导地位;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教学实践滞后。本学期的公开课, 仍然有很多的老师在课堂上“唱戏”, 不敢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思考, 课堂教学决策思想存在偏差, 以学论教停留在认识上, 没有转化为行动。还有, 课堂上, 一个学生回答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后, 教师说:“讲得真好!表扬他!”其余学生马上“啪、啪、啪”地鼓起掌来。另一个学生回答了一个问题, 也得到了同样的“殊荣”。一节课上, 表扬不断, 掌声此起彼伏。其实, 过多外在的奖励并不利于培养学生内在的持久的学习兴趣。在上述片段中, 教师用的赞赏实在是太多太滥了, 这样的鼓励已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和意义。如果这些学生确实提出了有创见的问题 (从学生的角度) , 或者有明显的进步, 这样的表扬是适当的。但有些学生仅仅是回答了一个简单的问题, 或者重复别人的发言, 那么这样的表扬就有违发展性评价的初衷了, 更有些教师对一些学生的错误回答也不敢马上加以纠正, 长此以往就会造成学生对表扬的“迷失”, 就会造成评价的失真。这主要是未能掌握激励性评价的“度”而造成的。

二、重结果评价, 轻过程评价

教师往往十分重视学习的效果, 而很少去考虑如何帮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新课程把评价作为教学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 贯穿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 认为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检查学生的表现, 更不是筛选, 而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表扬与批评都应该在教育教学中发挥其共有的作用。适当的批评不仅不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还能让学生认识到今后改如何改正, 认清前方的路。

摘要:当前, 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 存在着教学评价理念仍然落后、评价指标单一、评价方法单调、评价主体单向等问题, 严重制约着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开展。从当前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出发, 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浅谈自己改革教学评价的策略。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策略

参考文献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3

关键词:教学思维;教学方法;教学质量

近年来,随着小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开展,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困扰着教师与学生,影响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因此,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了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有效的解决对策。

一、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在数学教学中,目标不够清晰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存在的教学目标不清晰具体表现如下:(1)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用于讲课的时间占据着大部分教学时间,这就造成了一种教师教学的主体化,每节课中,教师的讲解时间和活动的时间就占了整节课。(2)教师仅仅为了板书而板书的教学模式,而且一些教师在讲解语言时生硬无趣,整节课结束,学生听得昏昏欲睡,达不到教学目标,无法让学生真正从学习中获得乐趣,一些学生渐渐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导致他们从小学就产生了对数学的厌学情绪。(3)有些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不全面,产生了认为教育部门下达的教学目标仅仅是让教师完成目标的误解,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帮助教师完成教学目标,忽视对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培养,这样就导致教师无法有效地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没多大效果。

2.无法引导学生开阔思维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一些学生的思维受到束缚,这样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极为吃力,不仅费时费力,且效果并不明显。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效率呢?笔者通过自己数学教学过程可以得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大多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就是条条框框、公式、定理等,只要记准、记牢这些公式定理,就可以学好数学。例如,在下面一道题中:

教师问:99×35+35=?哪位同学可以又快又准地计算出这道题的结果呢?谁计算完了请举手。

过了20秒,全班只有两个人举手,又过了15秒钟,有6个人举手,然后教师按照举手的阶段性,分别叫学生把自己的计算过程写在黑板上。计算过程如下:用了20秒学生的计算过程:99×35+35=35×(99+1)=35×100=3500;用了35秒学生的计算过程:99×35+35=3465+35=3500。

从这一道题的计算过程中,可以很明确地反映出,只有极少数学生会运用巧妙的合并同类项的计算方法,大多数学生的计算思维还是停留在四则运算中,先计算乘法,再计算加法。这样不仅计算过程复杂、费时,而且计算还容易出错。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仅注重学生对于数学定理、公式的死记硬背,要让学生灵活地掌握数学巧妙的逻辑思维,开阔学生的思维,从而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

3.教学方法缺乏新鲜感

如今小学教学中,尽管教学课程改革已经推行了很多年,可是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法还存在不足之处。教师在教课过程中仍以自己为中心,仍然处于一种教师全堂课都在说教的状态,要求学生必须把一些定理死记硬背,而学生很难真正理解其中的内涵。这就导致学生在做题中,一旦遇到相应部分的题,则需要去翻看这些定理,由于无法真正理解定理的内涵,导致在考试期间束手无策。因此,教师应该注重教学的改革,也应该包括教学方法的改革,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对于数学定理公式的灵活理解。

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对策

1.清晰数学教学的目标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清楚自己的教学目标,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小学教学过程的基础性、发展性及普及型,不仅让学生记住数学中的一些定理、公式,而且还要让学生真正理解,并且会灵活地运用。同时还要让学生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学习数学的灵活性、逻辑性、技巧性等,从而不断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以及与其他学科的综合性。

2.开阔学生的数学思维

教师应该逐渐改变传统的说教的教学模式,努力由原来的双基到四基的改变,即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学到基本技能、基本知识、基本思想与基本技巧等。

3.改变数学教学方法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对教学方法的改变,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方式,可以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从实际的问题中,理解数学的真谛,从而真正领悟数学学习的基本思想。

例如,在平均数知识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举如下事例:某企业共有23位员工,现在为了扩大规模需要招聘人员,在对外称公司的平均工资2000元,请根据以下公司员工的工资,分析这平均2666.6元如何得到的,以及这2666.6元能否代表公司员工的真实工资水平?

学生A:(8000+5000×2+2000×15)÷18=2666.6元

学生B:不能反映真实的公司员工工资的真实水平,因为在18名员工中有15名员工工资只有2000元,所以,我觉得理论平均值是2666.6元,但是不可以真实反映工资的真实水平,应为2000元。

总之,在现代小学数学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困扰着教师学生,也极大地影响了小学数学的功效。因此,应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发展的,合理地改善自己的教学方式,开阔学生的数学思维,从而为培养全面人才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4

摘 要: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较之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依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未能够解决。因此,本文在充分理清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以期对小学语文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字:小学语文;课程改革;问题与对策

引言

语文是学生在进行语言表达和交流时所使用的一种工具,对其学习质量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对其他学科的学习。而且小学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基础阶段,在这个阶段重视对语文的学习,对学生以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发生了变化,为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多数语文教师对有效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并提出了很多有效的教学方法。但对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来看,依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不当,不适应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生的年龄都还很小,正处于能力和思维形成的启蒙阶段,对新知识的接受和掌握能力还不能达到正常学生的要求。对于小学语文而言,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文字、语言知识,还要熟练运用所学的知识内容。这就需要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提高学生学习有效性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然而,很多教师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依然沿用传统的“识字一课文分段一归纳总结”教学步骤,而这种教学方法无法再适应新时期学生的发展要求,千篇一律的教学方式,只能降低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致使无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教学课时安排不合理,忽略了教学侧重点

每个学科都会有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师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人纲中的教学要求,进而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些教师不重视教学课时的安排,也没有教学的侧重点“扫荡式”的从前向后教学,往往因为在一些非重要部分浪费过多时间,照成后而的课程无法按时完成。此外,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没有侧重点,经常出现离题、跑题的教学现象,这样不仅浪费了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还不能将教学内容结合在一起,致使教学效率人人降低。

3、形式化地凸显学生的主体性,教师丧失了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启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除了依然存在教学死板僵硬的问题外,还存在着教学过于自由放任的问题在小学语文新课程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影响下,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过多地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出现了空有热闹的形式而没有充实的内容的现象。学生在这样的语文课堂中,并没有学得知识,并没有使得自身的素质得以提高,从而使语文课堂成为一种资源的浪费

二、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策略分析

1、转变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为适应新课改的需要,小学语文的教学应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转变教学方式,以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探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采用情景教学,为学生创设有趣、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之中开展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在有效学习语文知识内容的同时,学会优美的语言表达方法,进而提高语文素养。

例如,在讲解《秋天来了》这一课时,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只能通

过对文章的讲解让学生认识文中的生词及文章表达的意识,根本不能培养学生描写景色的能力。为此,可以采用情景教学法,用多媒体视频或图片的形式为学生形象地展示秋天的美景,创设“秋天来了”的美丽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对美的最求,让学生在情境之中感受秋天的美好,体会秋天的与众不同。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生活中对秋天的感受,借助诗句中对秋天的描述,学习和掌握描写美景的方法,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目标,避免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为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充分准备教学设计,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有效课堂教学,避免教育盲目性和随意性的现象出现。为此,教师首先应明确课堂教学目标,然后根据教学目标精心的进行教学预设,思考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根据学生需要,探索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的有效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对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还要重视对学生创新、理解、语言表达等能力的培养,从而在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促使学生各方而能力快速发展。

3、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制止教学活动的形式主义之风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所以,新课程改革最关键就是要实现两个方面的转变:教学行为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即是教师由传统课堂的主讲者和主宰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学生由传统的被动接受式的学习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要实现这两个转变就要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教师不能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也不能被学生牵着鼻子走。同时,教师要尽量避兔课堂上出现各种形式主义的教学活动。如在组织学生讨论他们所提出的问题时,教师可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综合、筛选,选取一些关键的、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展开讨论;在进行“情景再现”这一环节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有选择地进行,并适当地加予调控;在让学生搜集、汇报资料时,教师可事先给出范围,并要求学生汇报前要对资料进行整理和提取,有必要时要先把资料理解内化后再进行汇报等。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的多元理解和个性感受,又不违背文本原义和正确价值导向,既防止了教学活动的有形无神,又让师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

三、结束语

小学语文教学是一个人的母语启蒙教育,在一个人一生的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每一个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都应认清自己身上肩负的重要责任,认真反思当前小学语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切实提高自己的小学语文教学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发挥小学语文教育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5

(一)课堂教学教师仍是主角,学生缺乏自主性。

有些教师一上讲台就一堂课从头上到尾,唯恐讲不够,唯讲至上,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活动时间。这样造成的直接影响就是,学生在被动接收知识的同时不再自己去深入思考问题,不再积极地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培养和发挥。

解决这一问题方法,从教师方面来说,应该重视学生的内心体验与主动参与,教学相长,通过生活体验,通过创设与教材内容有关的情境提验,利用各种条件,把学生带入课堂,让他们在课堂中捕捉各种信息,产生疑问,分析信息并引出各种设想,引导他们在亲身体验中探求新知,开发潜能。从学生自身的角度来看,必须激发兴趣,老师也必须通过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这方面主要强调使用这第一种数学思维过程:具体发现——猜想结合——理论论证——具体应用。

(二)盲目追求形式,华而不实。

在教学中,特别是情境引入问题,时下正是被小学课堂教学中热捧的形式。县教科所也在前一段时间大规模地进行这类教学模式的推介会,并在近期也进行了检查验收,因而老师们在教学中极力来运用这一模式进行课堂教学。但是很多时候这些煞费苦心的情境设计却是偏离的,甚至是牵强附会的。这样,不但没有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反而影响了教学的实质性要求。

解决这一问题方法,就是要求教师不可全部拘泥于某种模式去进行教学设计。如果出于教学的目的需要,一定要依据教学内容,合理的设计出一个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学生自主探索的情景,在进行课堂教学引入。且不可牵强附会,生搬硬套。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6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反馈的内容和意义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反馈, 是指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各种信息的相互传递和相互作用的过程。教学反馈应主要包括认知领域, 情感领域和操作领域等几方面的信息;传递的要素可以是语言表达, 书面作业, 学具操作乃至肢体语言、情绪以及课堂气氛等。涉及的时空主要是当堂的, 有时拓展到课外, 如家庭作业的讲评、课后实践操作的指导等。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反馈是指导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有力杠杆。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抓住有利时机, 了解教学的进展和效果以调整教学活动, 发挥主导作用, 才能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同样, 学生只有在学习过程中及时抓住有利时机, 及时向教师传输自己学习的真实信息, 才能及时获得教师的有效指导, 更好地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反馈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课堂教学信息反馈不全面

长期以来, 许多教师为了减少麻烦保进度, 课堂提问往往抽查成绩好的学生, 课堂板演也总是把机会留给那些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获得的反馈信息, 不具备普遍的代表性。在实际教学中, 一个班级的学生总有好、中、差的区别, 而学优生的回答几乎全对, 这恰恰从侧面暴露了信息反馈的片面性, 失去了信息反馈的真正意义, 达不到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目的。

2. 课堂教学反馈信息不及时

在实际教学中, 许多教师不能及时地收集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 也就不能及时地对学生学习进行调控, 从而影响后续的教学。现在相当多的教师在课堂上用大量的时间来讲解知识, 而把作业放在课后, 然后再从作业中获得学生的反馈信息。即使在课堂上安排学生做练习, 教师也是站在讲台上等待结果。显然这些教师都未能及时收到学生做题的信息, 不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 也不利于学生及时地掌握新知识。

3. 课堂教学反馈信息不准确

在课堂教学中有相当多的教师偏向于采用全班齐答的方式来获取反馈信息。由于在一个班级里, 往往会有一两个反应较快、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 一般情况下, 这样的学生在老师给出问题或习题后, 他们能很快准确地抢答, 长此以往学业中下的学生就会对其产生依赖心理, 只要反应快的学生一张口, 他们就会随声附和着回答, 因此教师通过齐答的方式获得的反馈信息是不准确的。

三、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反馈效益的策略

1. 注意教学反馈的全面性

课堂教学活动要让全体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因此, 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给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课堂提问时, 教师要照顾到大多数学生, 设计的问题难度应适当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学生回答问题时, 要仔细倾听, 并及时给予评价。特别是对成绩较差的学生, 对于他们的点滴进步, 要适时鼓励和表扬, 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从而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为了保证全体学生都能发表自己的见解, 可以采用分组讨论的形式, 让每个学生尽情发言, 以保证教学信息反馈的全面性。

2. 提高反馈信息的准确性

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适当使用教具、学具, 以及一切可利用的课堂资源。如判断题出示后, 让学生用手势做“X、Y”的反馈符号以示不同的作业结果, 教师一眼就能看出谁的作业错了。教师只有准确地评定, 才能使学生从正确的答案中掌握符合科学的知识。否则, 将会给学生进一步的学习造成障碍。

3. 在反馈过程中强化调节功能

第一, 要明确教学反馈与教学目标的关系;

第二, 要强化“调节意识”, 重视教学过程反馈;

第三, 根据学生个别差异采取不同的矫正方法;

第四, 要培养和提高学生自我反馈矫正的能力。

综上所述,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反馈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学生, 他们的学习时间基本上只有在校的时间。因此,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设法使反馈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只要我们按照准确、全面、及时、高效的反馈原则细心观察、注意搜集学生课堂活动中的各种各样的反馈信息, 就能提高反馈的有效性, 为教学调控进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奠定扎实的基础。

摘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反馈是检查课堂教学效果、进行教学调控、组织后续教学、确保实现教学预期目标的重要环节。研究当前课堂教学反馈中存在的问题, 找到有效的反馈策略, 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有着重要而现实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反馈,策略

参考文献

[1]中小学教学研究[J].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2004 (4) .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7

关键词:农村小学 数学作业设计 问题 对策

一、前言

数学作业的布置,是对课堂所学习的知识内容进行巩固和加深记忆。在传统的教学观念里,大多数老师认为,只有多做题才能将知识牢记,因此常常会给学生课后布置很多的家庭作业,施行“题海战术”。大批量的作业不仅占用了学生的课余时间,也大大降低了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

二、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1.题型简单,缺乏挑战性

由于小学农村教师的学历水平较低,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只会给学生布置一些简单的运算作业,并不能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提高难度。这样的作业布置,简单乏味,会使得学生对数学学科产生厌倦心理,随后产生应付了事的消极心理。

2.仿题操练,缺乏创新

农村小学数学的大多数知识点,教师都是通过课本例题的方式讲解授课,课后所出的作业题目也是仿造例题出的,等于说是换菜不换汤。学生的思维能力受到限制,造成学生的定向思维。没有难度的作业,学生从中找不到成就感,就因为这样,数学这一门学科在学生心理就留下了枯燥无味的印象,对学生日后在数学学科上的学习是极其不利。因为农村教学资源的落后,教师还停留在过去的传统教学阶段,缺乏对教学方式的创新,这些都是使得小学教学停滞不前的重要因素。

3.作业无反馈,缺乏互动性

在传统的农村数学教学中,数学老师在作业上的批改只是对与错的判断,如同参考书背后的答案一样,毫无建设性。学生在作业修改好了下发下来的时候,满分的期待表扬、稍差的等待指点。然而老师在修改之后便毫无音讯,学生也就草草修改,根本没有认真的去理清楚答题思路,做作业的积极性也会降低。

4.作业单调,缺乏层次

老师在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没有注意难度高低的合理性和章节之间的联系性,因此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没有难度,而学习成绩稍微差的学生又难以消化。数学知识点很分散,没有达到将所学知识串联起来去巩固复习,学生的学习受到阻碍。

三、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解决的对策

1.加强教师培训

虽然在农村会有种种因素限制到教学资源,但在教师培训指导方面学校应该竭尽所能。教师是学生在求学路上的指导者,学生学习质量的高低离不开教师的教导,农村教师应该利用自己业余的时间去学习。例如,在暑假、寒假期间多参与专业课程的培训和交流;在与别人交流的同时虚心向他人求教,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2.从学生自身找到设计方法

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课后作业进行设计,学生可以根据每节课老师所教授的内容重点设置一份课后的作业,每天轮流出题给全班同学做,然后让出题人自己批改。这样不仅能激发起同学们对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能体会到教师在平时的教研活动中的辛苦。

3.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成长阶段的孩子渴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和关注,即使是一个眼神和细小的动作都能使学生得到鼓舞,增加动力。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学生取得进步时,老师应该及时的给予赞美;同时对于暂时落后的学生也不要过多的责备,应该鼓励他努力学习争取在下一阶段的学习中进步,让学生有信心走过今后的求学之路。学生也会因此与老师亲近起来,师生会在一个和谐的环境里共同进步。

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的职责不只是让学生去学习,更应该教学生找到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能独立自主的学习。农村教学中有一分部的学生成绩差,对学习热情程度低,学习很被动并且依赖于教师的督促。遇到难题时不愿意自己动脑思考,而是坐着等老师的答案。所以,老师在对作业进行讲解的时候,应该多对成绩差的学生进行提问和关注,启发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指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坚决不能直接给学生答案让学生产生对答案的依赖感,丧失独自完成作业的习惯。

5.平等对待学生

农村学校的学生成绩参差不齐,由于每个人的理解能力不同,形成优生和后进生的两极分化。教师是学生心灵的引导者,应该充分去了解学生心理,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在开导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帮助他们找回对学习的热情,让他们重新回到健康的成长轨道上。

四、结束语

农村经济的落后,阻碍了教学教育的发展。学生的基础差,对教师的教学也有着很大的挑战,教师要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花费更多的精力。教师与学生的沟通要细心认真,观察学生的身心健康,充分将学生潜在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养成独立自主的良好习惯。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成绩一定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李彦,文春蓉.新课程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问题与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10):35-36.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8

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的确给数学课堂带来了无限的生气和活力,它能使形、声、色、动、静发生变化,向学生展现具体、形象、直观、声画并茂的视听材料,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在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兴趣方面有显著作用。然而,如果多媒体运用不当或者过滥,在教学过程中就会引起诸多弊端。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我认为多媒体辅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反客为主

有些教师把整堂数学课设计成多媒体课件,这些课件从课题、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题号,到课堂小结,把课堂40分钟全部用多媒体课件控制了起来,课堂教学活动呈流水线式的程序化模式,教师成了实现这样模式的“操作工”,整个课堂的主体既不是教师,更不是学生,而是多媒体课件。

运用多媒体不是替代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而是辅助课堂教学,我们要强调多媒体的“辅助性”,使用多媒体课件的目的是为了教师讲授的内容更丰富、更生动。反客为主的方式则违背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辅助性原则,也违背了现代教育应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2、课件信息追求花哨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课件集语音、图形、文字、动画于一体,使“无声”的课本内容变得有声有色,可以创设有助于学生探究新知、合作学习的情景,能吸引学生在情感和行动上积极参与,让学生在乐中求学,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老师们的共识。但是随着多媒体课件在教学实践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制作也越来越精致,使课件在声音、文字、图画、动画方面更加出色。更有的老师盲目追求课件的花哨、新奇。这一方面把学生牢牢吸引住了,但另一方面,部分学生的注意力就停留在此,对所学习的内容反而不感兴趣。如:在三年级数学 《认识角》这一堂课中,课前教师收集了许多精美的建筑图片,还伴有动听的音乐。教师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欣赏图片的同时寻找生活中的角。教师每点击一次鼠标,教室里就“哇”声一片,学生被这精美的图片吸引住了。然而到了老师提问时,学生满头雾水,不知所措。

运用多媒体,必须正确处理好课件的形式和内容的相对统一。教师在选择课件或制作课件时既要注重课件的可观赏性,又要避免过多的感官刺激。画面格式、背景颜色、动画效果等外在形式确实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但是花样太多反而容易分散学生注意力,冲淡讲授内容,影响学生思维,也就背离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辅助”本意,更弱化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3、演示代替板书

由于多媒体的出现,黑板与粉笔的使用率愈来愈低,很多教师只把多媒体当作传统教学的附属物,把它作为黑板加粉笔的代用品。一堂课下来,教师在黑板上的板书寥寥无几,甚至有的连课题也只是课件出示。有老师说:“课件里不是已经有所学的知识点吗?何必在黑板上板书一次,浪费时间,如果需要,直接找到那张幻灯片演示不就可以了。”

板书是教师的一项基本教学技能,可使教师随着思路灵活地改变预设,也可让学生随时参与到教学中,师生互动性更强。很多老师把所有的教学内容都直接做到课件里,课堂上以“鼠标点击”代替板书,这种即“击”即现、即“击”即逝的板书具有短暂性与局部性,给学生理解、记忆知识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不利于学生构建知识体系。而黑板板书随写随看,内容删减方便。条理清晰、系统性强的板书,则能较完整、科学地展示知识的发生、形成过程,有助于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内化知识。因此,在进行多媒体教学时,不可忽视黑板和粉笔的使用,注意不同教学媒体的有机结合,优势互补,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演示代替动手操作

在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为了使知识的形成过程能清清楚楚地呈现出来,使学生很快地接受知识,过分依赖于课件,过分注重课件的功能,课件演示代替了学生的动手操作,学生这个真正的“主角”,只是充当多媒体课件画面的观众,却没有“做数学”的机会,忽略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如:在讲《圆锥体的体积》时,教师为了引导学生推导出圆锥体的体积公式,精心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却没准备实物教具、学具。课堂上,老师是一边按键、解说,一边让学生看课件演示,却没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自主探究。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一干”,学生没有通过亲身操作实践的体验,对学到的知识怎会有深刻的印象呢?

多媒体永远只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课件展示不能代替实物演示,更不能代替学生动手操作。在数学课堂中,要让学生具有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操作实验的机会,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技能、数学思想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9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对策

著名的儿童认知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能力处于具体运算阶段,此时的儿童在进行运算中不能脱离具体事物的运算。”“应用题”是传统数学教材中的经典板块,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但在“课标”和新教材中,“应用题”的称谓被取消了,取而代之的是“解决问题”。因此,要切实“解决问题”就需要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清晰的表象。促使学生对问题进行感知、剖析、探索,从而建立新的认知机构。这样,才能真正地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传统的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1. 问题呈现形式单一,结构封闭

应该说教材的编者已经考虑到小学生的认知能力与智力水平。如在低年级中问题呈现形式一般是通过图画或表格,然而来到中高年级时往往是通过文字叙述完成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往往需要教师画图表示。因为生冷的文字不能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此外,在应用题的呈现中要求条件充足,且答案唯一。这是应用题结构单一的表现,容易让小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形成思维定式。

2. 问题呈现远离生活,脱离实际

生活化教学理念在新课标指导下已深入小学数学课堂,为数学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不可分,而解决问题教学中更多的内容都来自于现实生活。传统的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注重对学生解题技巧与解题能力的培养,从原教材中可以发现很多内容是学生不熟悉的。这些脱离学生生活的内容不利于学生思维记忆的唤起,因此我们呼吁教材编写与使用的周期应该更短一些。这样,有利于让小学数学教学紧扣时代发展的步伐。

3. 仅注重培养思维能力,缺少系统

小学数学在解决问题教学注重培养小学生思维能力,这是小学数学教学取得的优异成绩。但是,在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没有系统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应该深入地研究系统的思维领域。解决问题需要各种思维能力的共同参与,形成合力。在解决问题教学中,思维能力不完全就是逻辑思维能力,还应该对学生进行直觉思维、形象思维、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4. 问题类型化呈现严重,无法迁移

在问题解决教学中,分类是我们常用的教学方法。这是教学方法的依据之一。对于问题的解决,我们通常通过典型的例题来引导学生解决同一类问题。也就是问题划分成几种典型的类型,然后寻找每种类型问题的解决办法。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就背数学公式或寻找解决问题的关系式。这样,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不是去分析具体的问题,而是去找公式套用。从知识迁移的角度来说,这不利于形成迁移能力。

■二、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解决问题应采取的策略

1. 准确把握教材,构建认知体系

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思维层次都有所不同。因此,教材的设计分布也是按一定的规律的。教师在教学时,对于教材需要准确把握,懂得前后联系,将书本内容串联起来。而且如今教材中也有所改变,有些内容不再作为单独的概念性知识,而是将其融入相关的大章节之中。强调了整体,在整体中又突出部分,让学生在了解知识概念的同时,又能将其与其他知识相联系起来。例如:在教学“平均数”时,过去的教材中只是把平均数作为概念进行讲述。学生们在理解平均数时,就是总和除以个数。学生对平均数的概念没有真正的认识,对平均数的数学意义理解不够充分。如在“统计”中,平均数反映了数据的整体水平情况。只有学生理解这一点后,才能正确理解平均数的概念。例如用这道题来帮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篮球队的队员身高比我们要高出许多,有一支篮球队的平均身高有2米,最矮的一个人是1.9米,但是他得分却不低,他最近5场得分分别为21、19、20、22、17,请计算出他平均得分是多少,并且谈谈平均数说明了什么。又说明不了什么?在统计中,平均数充当什么成分呢?”先让学生之间互相讨论,想一想平均数代表了什么?平均数能说明所有人、事物的情况吗?学生理解了平均数的意义后,教师再结合统计章节知识,进行下一步的教学,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

2. 继承优良传统,不断创新教法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传统教学方法中也有精华的部分。这部分应当继承,这是前人探索出来的。同样,在面对应用题时传统解决问题方法中,也有着许多优良的传统,这部分应当继承下来。比如有些应用题是图形类应用题,那么在教学时,教师都会让学生仔细观察图形,通过分析图形找出解题思路。这种方法能够提升解题概率,应当积极继承。又比如让学生自己设计题目、互相解答的教学模式。因为数学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生活中常见的事物,都可以用来作为数学模型,设置数学题目,出题难度较小。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去设计题目,以小组为单位,互换题目进行解答。在设计题目的时候,学生需要从多角度去分析,首先要将生活内容数学化,构建数学模型,接着编辑数据,找出一组合理的数据。例如:在教学“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运算”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题目,以生活中的买物品为例子,设计一道相关应用题。会画画的学生可以自己画人物,增加题目的趣味性,激发其他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投影一些图形类应用题,让学生由“形”转变为“数”,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提升学生思维。这些优良的方法,是经过许多课堂教学总结出来的,教师应当继承这些优良传统。

3. 重视知识获取,注重思维过程

以往教育模式中,存在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那就是过于重视知识结果,忽略知识形成过程。一个小小的知识点,却是数学家细心观察后,进行分析总结,最后得出结论并反复推敲,最终定义出逻辑上严谨的概念。结论直接传授给学生,学生可能会有所混淆,理解不清。学生还有可能听完课之后理解了,但是过段时间又会忘记了。这些现象都说明了学生并没有真正掌握这个知识点,理解只是暂时的。要想真正掌握知识,就需要了解其获取过程。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教师可以开展一节实验课,首先让学生按照教师给出的角度、长度,画出平行四边形,接着在按照其长、高画出对应的长方形;再将这两个图形进行重叠比较,观察面积有什么关系;然后教师自己动手裁剪、拼接。学生发现,原来经过割补,能将平行四边形变为长方形。又比如教学面积单位时,接触分米与厘米时,学生理解起来较困难,一平方分米与一平方厘米之间差多少呢?教师可以提供学生一平方厘米的小纸片若干,让他们自己动手去拼凑出一平方分米纸片。学生在拼接后,更能体会到平方厘米与平方分米的具体大小。概念、结论,都是前人总结出来的,逻辑上是严谨的,但是让小学生直接理解起来,是有一定难度的,在脑海中没有具体的映像。因此注重知识的获取过程,让学生真正理解结论、概念,加深知识的熟悉度,运用知识时会更加灵活。

4. 辅助解题手段,巧妙运用方法

条条大路通罗马,问题的答案也许只有一种,但是方法却可能有许多种。有些问题从一个角度来理解,可能会非常复杂,想不出解决的方法,但是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却是非常简单的,因此思维角度的转化非常关键。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如果题目容易理解,但是却想不到解决方法,学生可以利用其他方法,从另一个角度出发,思考问题,不要盯着一个思路不放,最后又费时间又没有成效。例如:小刚和小张周末约好出去玩,但是忘了约定去谁家,因此在约定的时间,同时从家出发。已知小刚的步行速度是15 km/h,小张比小刚慢一些,只有13 km/h。假设小张与小刚家之间有一点A,处于他们家正中间,小张在离A点3千米的地方与小刚相遇了,那么他们两家之间相距多少米?有些学生看到题目第一反应就是没有办法,因为题目中的信息太少,关于距离只有一个3千米,却要求解出相距距离。但是可以换个角度来思考问题,小刚速度比小张快,因此小刚多走了3乘2千米,因为他们行走花的时间是3小时,所以得出两地距离=(15+13)×3=84(千米)。这道应用题,直接思考不容易得出结论,从多走路程这方面思考,就能够找到突破口。因此在解决问题时,学生应当从多种角度思考,巧妙利用辅助方法解决问题。

总之,教师应当从教材入手,联系前后知识点,注重知识之间存在的联系,准确地把握教材内容。在具体章节教学过程中,还要注重知识的获取过程,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传统解决问题方法中,优良的部分应当保留下来,并且结合其他辅助解题方法,拓宽解题思路。解决问题变得更加容易的同时,还能提升学生思维层次。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10

1.1 学生的数学基础参差不齐,教师教学中没能做到因材施教

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高职院校规模不断扩大,招生数量日益增多,加之有些专业文理兼收,使得数学基础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在高中已经学完了一元微积分,而有的学生连对数函数都没有学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不注意区别对待,做到因材施教。没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学方案,导致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觉得所学内容没有挑战性,丧失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然而基础差的学生“吃不消”,觉得所学内容太难,学起来很吃力,丧失学习数学的兴趣。

1.2 学生没能认识到学习高等数学的重要性,缺乏学习动力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碰到学生问:为什么要学习数学,学习数学有什么用。由于学生们还没有亲身体会到学习高等数学对自己将来发展的影响以及重要性,认为高等数学只是基础课程,没有实际应用价值,觉得高等数学脱离实际生活,产生“高等数学无用论”的观点。把学习数学当作一种包袱,疲于应付,得过且过,以至于在学习中缺乏学习动力,产生消极思想,甚至抵触情绪。

1.3 数学教学内容与专业内容没有紧密结合

大部分高职院校过分强调数学课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一味的讲解定理的证明、公式的推导,缺乏与实际专业相关的例子,忽视数学内容与专业知识的结合。例如:概念的引入没有与专业实例相结合,使学生不知道数学与所学专业有什么联系。有时面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讲授同样的数学内容,导致学生在实际专业学习中不知如何运用,以致教学内容无法满足不同专业的需要。让数学变成了纯粹的理论课,学生只知道较熟练地解题,却不知数学与自己所学专业间的联系,更不能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专业中的实际问题,造成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不高。

1.4 教学理念滞后,教学方法不恰当

在教学过程中依旧遵循传统的教学理念,重视运算能力和解题技巧的培养,忽视数学思想的渗透,不注重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课堂上以“满堂灌”或“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为主,学生总是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中,听老师讲那些既不感兴趣又与专业课毫不相干的公式和定理。长此以往,既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学生数学素质的提高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更无法满足专业课程对数学教学提出的越来越高的要求。

1.5 教学内容多与课时数减少之间的问题

随着高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很多高职院校把高等数学授课课时数一减再减。由于数学课程本身具有内容的前后连贯性,教师根本不可能在这么少的课时内完成这么多的内容。例如:专业课学习中以及实际工作中经常用到的微分方程和统计学内容,反而因为课时少的原因无法完成,使学生在实际应用时一片茫然。

2 应对策略

2.1 应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水平,有针对性的实施分层次教学

由于高职学生入学时数学水平参差不齐,所以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就不能完全一样,在统一基本教学内容和基本教学要求基础上,采用多重目标的课堂教学设计路线,有针对性的实施分层次教学。首先根据数学高考成绩以及文、理科,摸清楚每位学生的数学基础以及所掌握的数学知识。把学生分成A、B、C三个层次,A层要求:完成教学大纲的较高要求,注重于对知识的提高;B层要求:完成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注重于对知识的理解;C层要求:达到教学大纲的最低要求,注重于对知识的模仿。[1]例如:在学习不定积分时,根据各层次设计教案,使A层学生掌握需通过复杂变形、再利用凑微分求解的方法;B层学生掌握需通过简单变形、再利用凑微分求解的方法;C层学生掌握直接观察、利用凑微分求解的方法。使得各层次学生“既吃饱,又消化好”,品尝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

2.2 教学内容必须与专业知识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职数学课程不应过多强调数学逻辑的严密性,而应突出其应用性。必须做到数学知识与各专业学科之间的紧密结合,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结合专业实例讲清概念,将相关的专业模型引到数学课中来,突出数学的应用性,拉近数学与专业的距离。例如:在讲导数的概念时,除了讲解变速直线运动的瞬时速度以及“变化率问题”中的切线的斜率的例子外,还要结合具体专业再多介绍一些与变化率有关的问题,如在经管类专业班级授课时要重点介绍产品的总成本对产量的导数就是产品总成本的变化率即边际成本。[2]再例如:给经管类专业学生讲授概率时,应多举一些金融保险和商品经济方面的实际案例。通过近几年的尝试,我深刻体会到结合专业案例讲解数学内容,不仅提高了学生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还增强了他们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

2.3 教学过程中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它是对数学知识、理论、方法和规律性的本质认识,是从具体的数学知识理论中抽象出来的,在数学认识活动中被反复应用,带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是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指导思想。[3]例如:微积分中的许多思想方法对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形成都起着十重要的作用。不管将来学生毕业后从事什么工作,微积分中的数学思想方法都在起作用。在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案,积极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如微元法、逼近法、以直代曲等方法,并引导学生将这些思想方法应用于专业知识中。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以及应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4 注重课堂设计,改革创新数学教学方法

由于数学概念的高度抽象性,使学生们“谈高数色变”,所以在高职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学会创造数学情境,增强数学的趣味性和美感。结合教学内容,引入数学史发展故事,穿插介绍数学名家的轶闻趣事,尤其是一些与公式定理的发现密切相关的趣事,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转变过去所提倡的“教”与“学”并重的模式,教师要从知识的讲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要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者,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另外,随着数学软件的开发以及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普及,大大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和工具,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具体直观的优势,简洁明了的呈现整个演算和推导过程。例如在定积分概念的讲解中,利用matlab软件可以形象的演示“以直代曲”,“精确逼近”的过程,求出曲边梯形的面积。

3 结束语

在高职教育迅速发展的今天,高职教育改革促使高职数学教师必须勇于面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长期不懈地研究和探索教改的新思路。及时发现和解决高职数学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们学有所长,真正做到将数学知识活学活用。S

参考文献

[1]吴跃明.高职高等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技资讯,2011(11):196.

[2]高英.高职高等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广西教育,2008(27):42.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11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作为传统品德课堂的“形象代言人”,它有了彻头彻尾的改变。它以主题活动为载体,向学生传达它的综合性目标,同时也因为它的活动性强而成为学生最受欢迎的学科。我们执教者为了达到课的精彩、美丽,往往轻忽了课的宗旨和目标,纯粹为活动而设计活动,出现了不少不良现象,引人深思。

一、品德课堂中存在的不良现象例析

活动课程是德育课程的主要形式。活动课在一般的历史理解中,以称为“经验课程”、“儿童中心课程”、“生活课程”,主张“从儿童的兴趣需要出发,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为改造儿童的经验而设计的课程”。其目的不是传授与实际生活脱离与形式生活经验脱离的所谓系统知识而是帮助学生解决他们当前认为要的问题。而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可见,新课标倡导活动化教学,而活动型的综合课程——品德课正是德育的主阵地。品德课的生活性吸引了孩子,综合性激发了孩子,活动性调动了孩子,从而在众多学科中脱颖而出,被孩子们喜爱,不少风格不同的 “精彩的课堂”、“美丽的片断”也频频出现,孩子们在品德课上“玩中学,学中乐”。但精彩的背后,却有着诸多不良现象。

1.课堂“华而不实”。

众所周知,品德课是一门活动性很强的综合性课程。“活动”就被摆在了最最重要的位置。很多教师为了让课堂突出活动性,让孩子们活起来,就盲目地采用不同活动,毫不考虑活动的价值与实际收益。

2.内容“多少不调”。

按照《新课标》所编写的教材,实现了教材功能上的转变。它的功能是“激活”,是一种“活性因子”。它只是一个范例,一种提示,教材的内容可增可减可改,只要切合活动的主题,任何有效的素材,都可拿来为我所用,于是就出现了“内容空泛”或“内容过于饱和”的现象。

3.时间“长短不控”。

注意力,是指心理活动集中和指向一定的客体,是重要的智力因素之一。注意力能保证人更清楚、更完善地认识事物。失去了主体参与,活动本身就失去了意义。品德课中的活动让孩子们喜爱。但活动时间的调控,直接影响它的效果。过长,孩子们注意力分散就失去了应有的激动和兴趣,效果适得其反;过短,他们又会因不能“玩得尽兴”而恋恋不舍,不能对活动有深入了解。

二、进一步改进课堂教学,提高课堂德育成效的几点思考

任何事物都是不断失败后才走向成功,任何完美都是无数瑕疵改良后的杰作。我们的品德课也正是在不断进步、不断精彩的过程中,让我们看到了一些需要思索和改良的现象,让我们在课堂实践中不断打磨,不断改良,进一步改进品德课堂教学,提高课堂德育成效。那么,我们该从何处着手呢?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

1.选取合适主题,促进主体参与。活动主题的确定,虽然有课标、教材的指引,但在具体确定某一活动主题时,我们还需做到“合”。

当学生是德育主体的时候,教师是德育中介。教师的中介作用一方面表现在对抽象教材的具体化上,另一方面表现在对具体性的抽象化上。一个合格的老师于是应该具沟通、统一学生和教材的素质,他犹如一条渡船,即将此岸之学生过渡向彼岸之教材,也将彼岸之教材渡向此岸之学生,使学生和教材双方都能从对方那里获得意义和生机。所以,活动主题要“合”教师。我们选择主题时,应先分析一下自己的性格特征,个人喜好,然后再去确定活动主题,能为活动的成功起到必要的铺垫作用。如果你是位温文尔雅的人,善于循循善诱,那你不妨试试选择教育性强、谈话类主题,如《他们需要关爱》、《我们和诚信在一起》;如果你活泼开朗,你可选择活动性更强的游戏、比赛类主题。

因此,我们的主题首要还是“合时”、“合地”,因时因地制宜,总之,活动主题要“合”,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事半功倍。

2.组织有效活动,提升主体感悟。

活动是品德课的最主要形式。在品德课中增加活动成份,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活动因素,化教育内容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让学生积极地参加与到活动中来。在活动中学习道德知识、体验道德情感、解决道德问题、培养道德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告诉我,我会忘记;给我看,我会记得;让我参与,我会理解。”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我们品德课学习过程的实质——引导学生自己去感受。如果同样一个活动,可以通过听、看、做、写各种形式,那就要看哪一个最有效。

教育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识全来源于活动。活动是学生学习的初始,只有在活动中观察,在活动中认知,在活动中感悟,才能提高学习者的道德素养。当然我们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重视形式多样,生动有趣,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重视不同类型活动的整合;重视活动形式的有机结合和活动功能的优势互补。这样,我们的小学品德课定会充满激情,迸发生命的活力。

3.增减有效资源,生成精巧课堂。

我们面临的社会是一个必须不断做出选择的社会,随着社会的日益开放,我们迎来了一个关系、利益、价值观多元的时代。过去那样由权威人士机构以简单的正误裁决便决定取舍、达成共识的价值理想想来不可能。当面前出现了众多资源之后,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更不能“脚踏几条船”,对每条材料都宠爱有加。要“狠”下心,对它们进行筛选、取舍,这样,课堂才会更紧凑,更精美。

儿童的生活是品德课程的基础,尤其是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儿时的生活经验会给人的一生带来深远的影响。精巧的 课堂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之上,所以对资源的增减、整合关乎课堂的成败。

4.灵活组织活动,关注主体需求。

作为活动主体的学生应该是学生自主活动而不是按已经安排好的严格要求去做的形式化的行为操练和机械改变。用卢梭的话说,让儿童“始终是按照他自己的思想而不是按照别人的思想进行活动”。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必须尊重不同年龄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并根据这种兴趣和需要这排活动,把活动内容同儿童整个有意识的生活联系起来,使其充分享受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无论主题如何贴切,材料如何精美,课堂才是我们成败的关键。课堂是学生的,而学生是一个个鲜活因子,随时都会有变数,随时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所以,我们运用材料,组织活动一定要“活”,如,同样是《家庭树》这一活动。在生活常识较丰富的一个班,孩子们能很快说出“爸爸的弟弟,妈妈的姐妹”等称呼,活动很精彩,孩子们积极性很高,带着同样的活动来到另一个班时,孩子们连“爸爸的爸爸”叫什么样都出现歧义,对于其他称呼就只是一味地“引导”,结果,孩子们乱猜,活动也就拖沓,活动效果可想而知。所以,同样的素材和模式,对于不同的孩子会发生不同的“化学反应”。我们一定要会“察言观色”,会“灵活运用”。

叶澜教授认为,一个真实的教育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动态转化和生成的过程,它不可能百分之百地按预定的轨道行进,总会生出一些意料之外的有意义或无意义的新鲜事、新情境、新思维和新方法。新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及时捕捉并利用一切有价值的动态生成的资源,从而获得意外的成功。

上一篇:领导干部述学下一篇:电路创新设计初中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