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整治责任书

2022-07-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环境整治责任书

湖北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正式启动

湖北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正式启动

2011年1月1日,湖北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现场会在鄂州召开,12个市州、25个县市数千个村正式启动农村环境连片整治。该项目总投资19亿元,计划2012年底完成,将惠及数百万农民。

福建两年亿元资金投向村卫生所

2010年12月27日,福建省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所建设的意见》,在原有已改造建设200所示范性村卫生所的基础上,2011年、2012年,该省将进行9750所村卫生所建设项目。到2012年底,全省每个建制村至少拥有一所基本达到国家标准的村卫生所;到2015年底,全省村卫生所设施、设备配备达到国家标准。

四川加大力度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

四川2011年将加大国家产业化经营项目用于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贷款贴息的力度,计划安排财政补助项目资金8095万元,其中60%将用于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较今年提高了40个百分点。另外,省农发办近期提前下达了该省2011年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中央财政资金6.4亿元。

重庆建国内最大现代畜牧园区

国内最大的现代畜牧园区近日在重庆长寿开建。该园区占地52平方公里,总投资30亿元,主要建设纯美系原种猪核心群项目、30万头生猪全产业链项目、3万吨生物有机肥料厂和300个终端连锁店等。现代畜牧业示范区是农业部与重庆市共建统筹城乡现代农业示范区五大平台之一。

第2篇:老城厢地区环境综合整治的实践

上海市委市政府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补短板”确定为2016年重点调研课题,要求各级领导与干部必须直逼问题、不回避矛盾,用钉钉子精神抓推进落实,要相信群众、依靠基层,千方百计提高整治实效,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黄浦区委、区政府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地区环境综合整治的统一要求,对老城厢地区的“五违”(违法用地、违法排污、违法居住、违法经营、违法建筑)问题进行了综合整治和改造,体现了以人为本及依法处置的理念,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成果。

一、黄浦区老城厢地区面临的突出环境“短板”问题

2016年1月,上海市黄浦区豫园和小东门部分老城厢地区被列为上海市环境综合整治重点地区。该地区路狭弄窄,中小道路居多;人口密度大,外来人员多;二级以下旧里多,危棚简屋多。经过排查与梳理,发现老城厢地区环境综合整治面临的突出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无证建筑密集

区域内居民的自行搭建行为非常普遍,经粗略排查发现,区域内违法无证建筑约达2000多处,总面积约为2.6万平方米。其中,豫园街道学院路长约300米,沿街137户居民中,有100余住户有占道违章搭建行为。聚奎新村共287户居民中,存在各类违法建筑的住户共有245户,违搭410处,违法建筑覆盖率高达85.2%。本来2-3米宽的弄堂,如今只有肩膀宽,挤满居民们自搭的

“小隔间”,本就岌岌可危的三层旧房,在两根细细钢管作用下搭建到了六层楼高。据不完全统计,区域内无证建筑中的3层以上吊脚楼(没有

地基,完全靠两根钢管支撑整个搭建建筑)多达100多处。概括而言,老城厢地区的违法建筑呈现出以下特点,即点多(20.8万平方米重点整治区域内违建有2000多处);面小

(2、3个平方米的违建比比皆是,0.5平方米左右的也不少);外借量大(近50%的违章建筑出租给外来人口居住);居住条件差(留住居民大多为老年人,多数生活比较困难)。

2.脏乱现象突出

区域内临街商铺肆意外扩、工程施工噪音,灰尘扰民、不遵守交通规则、恶意占用城市道路、随意露天晾晒衣物、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垃圾任意堆放等脏乱现象长期突出。如四牌楼路的居民反映晚上都不能开窗,否则,油烟窜进来,熏得人直咳嗽;窗外更是遍地油污,乱停车、乱设摊,乱成一锅粥。县左街一带则到处都是“马路菜场”,一位居民反映,其外孙长到三岁了,从来没能坐儿童车到街上逛逛,因为遍地摊位,又脏又乱又拥挤,连自行车都无法通行,更别提儿童车了。东街旧货市场每天回收处理来自各地的废旧产品,对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了很多不便,乱堆物、杂音扰民等现象让居民苦不堪言。

3.违法经营众多

区域内的违法经营现象非常严重,形成了明显的“马路市场”“马路餐饮”和“马路菜场”。例如,四牌楼路是一条不足500米长的马路,无证无照经营最多曾多至300多处,而相对固定的116户摊位商户与流动摊贩中,持有工商执照的仅有26户。光启路原本是一条扩建过的马路,而马路后面就是光启路菜市场,因此,这里成了“菜场尾巴”的集聚地,成为一个“马路菜场”。平时上午五点半到八点,下午三点半到八点,上百家菜贩、水果贩占领了整条马路,摊位从两边延伸到马路正中央,行人只能缓慢在摊缝中挪动。四牌楼路则形成了令人困扰的“马路餐饮”,一到晚上便是油烟四起,遍地油污。

4.违法群租普遍

老城厢地区常住人口中约50%为外来人口,经济收入不高,多居住于租赁房屋。仅聚奎新村的9幢楼里,就有285户承租人,住着上千人。2016年4月份,仅豫园街道便清除群租行为18起,清退群租人员150余人。因区域内“群租”现象屡禁不绝,房屋肆意分割,电线乱拉乱接,噪音扰民严重,群租成了居民们投诉的“热点”。

5.安全隐患明显

区域内老旧房屋很多。如聚奎新村建于上世纪60年代,属于直管公房。上海建科院房屋质量检测站的专家在多次实地考察后评定:聚奎新村的建筑年代本已久远,房屋结构自然老化、损坏,再加上多年存在大量违法建筑,存在严重房屋安全隐患与重大消防安全隐患。与此同时,居民普遍私拉电线、使用大功率电器、不恰当使用天然气等问题非常突出,而区域内原本狭窄的道路由于乱搭建、乱堆放现象严重,导致消防通道不通,消防安全隐患令人担忧。另外,老城厢地区存在大量已报废的防空洞,也很容易发生危险。

二、黄浦区老城厢地区环境综合整治“补短板”的具体实践

(一)明确了老城厢地区环境综合整治的主要内容

1.治理老城厢地区“短板”问题

老城厢地区存在的主要“短板”如下: 第一,城市建设短板。老城厢环境问题的根源在于城市建设过程中历史积累的矛盾,如由于传统城市建设过程中基础设施投入不足造成环卫和绿化欠缺等。 第二,城区管理短板。城市管理存在行政效能传递衰减现象,老城厢处于基层,位于行政体系末梢,其管理水平有限。老城厢管理短板突出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长期以来监管缺失,如监管缺位导致私房肆意违章搭建;二是多头管理,老城厢存在城管、市场监管等职能部门,以及两个街道、五个居民委员會,各管理主体职责不清,推诿扯皮问题严重。第三,文明行为规范短板。由于文明教育引导机制的缺失、公众自律意识淡薄等因素的综合作用造成老城厢地区存在一定的不文明行为,如临街商铺肆意外扩、垃圾任意堆放等,这些不文明现象影响市容环境,损害城市国际形象。

2.消除老城厢地区“顽症”

老城厢城市“顽症”是市容环境症结所在,综合整治从两方面着手。其一,解决违法违规问题:拆除违法违章建筑,如违反三层8米标准的私房、吊脚楼,占道违搭;清理乱堆物、乱设摊、乱设广告等现象;取缔无证无照商户、规范流动摊贩;整治非法群租;加大交通执法力度。其二,消除安全隐患问题:一是进行消防安全排查;二是拆除、加固和修缮老旧房屋;三是加固已报废防空洞等。

3.开展民生项目建设

老城厢基础设施不足,民生项目历史欠账过多。环境综合整治过程中注重民生项目建设,提高居民生产生活条件。一方面,建设一批物质工程设施,重点包括:一是改善厨卫条件;二是完善管线、交通设施;三是增加公共绿化面积;四是提高物业服务水平;五是设立环卫设施和垃圾回收站;六是实施平安工程。另一方面,建设便民设施,满足基本生活条件和多样化的文化娱乐生活需要,如建设豫园、小东门街道生活服务中心。

(二)确定了老城厢地区环境综合整治的管理体制

黄浦区专门成立豫园、小东门老城厢地区环境综合整治指挥部,并设立指挥部办公室,作为工作平台,在黄浦区委、区政府领导下负责老城厢环境综合整治协调工作。成员单位主要有公安分局、区信访办、区财政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城管执法局(区拆违办)、区建管委(区市政工程署)、区绿化市容局、区房管局、区民防办、区新闻办、区商务委、区法制办、区安监局、区规土局、区综治办、两个街道(豫园街道、小东门街道)、复兴集团、黄埔置地、南房集团,合计20家单位。

黄浦区老城厢环境综合整治遵循“属地为主,条块结合”的管理思路,指挥部作为临时机构,承担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制定综合整治规划及其他管理方案,协调成员单位工作的职责。豫园、小东门两个街道作为属地管理主體,负责实施与执行。其他成员单位多是职能部门依据法定职责,开展专门业务。指挥部与成员单位互无行政隶属关系,然而环境整治问题往往涉及多个部门,实际工作多采取联合执法形式。

(三)明确了老城厢地区环境综合整治的措施

黄浦区首先将综合整治的工作对象进行分类:一是整治类:拆除违法建筑、整治群租、整治无证无照经营、消除安全隐患、整治交通秩序、整治马路设摊、跨门营业等;二是管理类:包括制定整治区域整体规划设计方案、制定整治和管理工作标准、组织课题调研、探索联勤联动运作模式、开展居民自治等;三是民生类:包括房屋修缮工程、平安工程、厨卫工程、居民生活服务站工程、环卫绿化工程、管线水道工程等。根据以上三类治理任务,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1.指挥部实体化运作

为统筹、协调老城厢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黄浦区成立老城厢环境综合整治指挥部,并设立指挥部办公室,调配办公室主任一名,副主任三名。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要求,基于区域情况排摸基础之上,办公室制定综合整治工作方案,统一任务项目标准,明确重点区域的工作目标和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完善相应工作制度,与各成员单位密切合作,实现指挥部实体化运作,基本实现老城厢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有机构、有方案、有机制、有平台”。

2.项目化操作

环境综合整治过程中,指挥部细化工作任务,坚持任务项目化、项目责任化、责任实效化,将每项工作与项目、责任与实效融合在一起,综合推进综合整治工作。具体将工作分解为两大项目,一是“治

顽症”项目;二是“惠民生”项目,两者合计12个子项目。项目实施过程中,指挥部制定工作方案与项目标准,相关成员单位负责建设执行。如区房管局负责整治群租,南房集团实施厨卫工程。通过工作任务项目化,各项整治工作细化、可操作化,依据项目类别,有序推进整治工作,同时实行项目责任化管理,明确各种主体的责任,将责任公示于众,方便政府与居民对各项工作进行监督与考核,提高了项目执行的效率。

3.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

多种社会力量参与老城厢环境综合整治,并发挥重要作用。老城厢在整治马路菜场过程中,积极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组建一支以居民骨干力量为主,社区、沿街店主、执法辅助力量等共同参与的“路管会”,每天早市、午市时段安排志愿者上岗巡查,维持菜场良好秩序。通过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整合社会资源,降低政府管理成本,实现政府与其他主体优势互补。

4.探索建立长效管理模式

老城厢整治过程中,注重运用联勤联动机制,探索建立长效管理模式,巩固治理成果。在环境综合整治指挥部的统一协调下,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形成独具特色的“1+3+X”联勤联动模式,即公安、城管、市场监管等职能部门,两个街道、五个居委会以及社会辅助力量、社区志愿者等联合参与,共同治理。又如发挥网格化管理优势,加强视频监控布点,发现无证摊贩、违章建筑返潮等现象,及时组织联勤联动力量开展执法管理,解决违法行为反复问题。

三、黄浦区老城厢地区环境综合整治“补短板”工作的特点

黄浦区老城厢地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重塑老城厢”理念引导下,各部门密切合作、协同作战,完善了各项运行机制,广泛动员社会资源,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让居民在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有实实在在的满足感和获得感。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体现了以下特点:

1.治理顽症与保障民生兼顾

市委主要领导多次强调,补短板工作要千方百计让群众有更多实际感受,有更多获得感,加强区域环境综合整治,要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标尺。黄浦区老城厢地区环境综合整治指挥部根据市委的精神要求,以“安全隐患必须清除、无证建筑必须拆除、脏乱现象必须改变、违法经营必须取缔”为工作目标,细化工作任务。具体将工作分解为两大项目,一是“治顽症”项目,包括拆除违法无证建筑、整治群租、清除安全隐患、取缔无证无照、整治乱停车、市容环境整治;二是“惠民生”项目,包括厨卫工程、生活服务站工程、平安工程、公共绿化工程、房屋管理工程、管线水道工程。始终将“惠民生”工作融入到“治顽症”的过程中,坚持治理顽症与保障民生相统一,让居民在环境综合整治中得实惠、获满意,使保护居民的合法合理权益贯穿整个整治过程,体现了治理工作践行群众路线要求,赢得了更多基层居民的支持和拥护。如豫园、小东门老城厢区域年初以来已拆除违法搭建1700处,约22147 平方米,同时满足了部分居民房屋修缮的要求,居民自发送来了37面锦旗表达对工作的肯定和支持。

2.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共存

区委、区政府领导高度重视老城厢地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委书记、区长任双组长,为综合整治工作提供了坚强的领导保障。分管副区长任重点区域指挥部总指挥,区政法委副书记任常务副总指挥,街道及南房集团领导任副总指挥,下设了办公室、公安、城管等部门。这种区政府指挥部模式为老城厢地区环境综合整治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同时,各部门根据区委区政府的部署,加强条块联动、块块联动,不仅做到整治工作中联动,而且在民生改善工程中也落实联动,充分发挥各相关部门的力量,形成统一的合力。如形成了“1+3+X”联勤联动综合整治模式。“1”为公安移动平台;“3”为公安、城管、市场监管3支执法力量;“X”为特保、执勤人员、志愿者等社会管理力量。

在具体治理过程中,始终坚持动员多元主体参与综合整治工作,发挥基层居委干部、社会组织、企业和志愿者等社会力量的优势和作用,坚持用“协同治理”的理念引领地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坚持

“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共同参与”的社会治理的原则,让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治理工作,满足基层居民的参与权和知情权,实现共治、共享的目标。

3.依法治理与以情疏导结合

在老城厢地区环境综合整治中,始终坚持“依法治理”是底线,将法治的原则贯穿到每个工作的环节和流程,保障所有的整治行为都能基于依法治理的基础和逻辑,确保每项治理工作经得起人民的检验和历史的检验,坚持把好事办好,尽量控制各类治理行为的法治风险。如在地区拆建工作中,坚决贯彻“依情、依理、依法”的工作宗旨,以情理为手段,以法律为支撑,对群租等违法现象,联手公安等相关部门及时进行整治;对有安全隐患的私房,积极落实强制抢修工作,确保安全。但同时,也充分发挥柔性化手段——情与理的作用和功能,在法治行政的基础上,坚持司法调解化解纠纷,发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柔情工作方法,从源头上做好群众工作,争取民心、凝聚民力,为整治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

4.阶段整治与长效治理并存

黄浦区老城厢地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首先是集中整治该区域城市管理中的各项顽症,通过拆违建、修立面、补“内胆”、增功能、整秩序,做到隐患消除、居住改善、街面有序、道路整洁、环境提升、群众满意,达到“安全、整洁、有序、美观、文明”为总目标的老城厢地区。同时,在环境综合整治的过程中,不仅满足于面上 “五违”行为的整治与补“短板”,而且提出在整治工作基础上开展“重塑老城厢”的长效治理活动,力争保障上海历史文化的根源,期望将保障历史风貌和整治工作有机结合,做到现代建筑与历史建筑融合,试图通过对区域重点历史风貌街区和建筑的保护性开发,重现街巷格局,重现原街区的肌理和文脉特征,构建既体现上海传统、又符合现代要求的居住生活形态。

5.试点探索与建章立制并进

老城厢地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始终坚持将建章立制作为工作的基础,把试点探索作为推进工作的重要的抓手,通过试点探索,逐步推进治理工作前行,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坚持成熟一个规范一个,力争形成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形成了一系列综合整治的制度和规范,指导今后的整个区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四、黄浦区老城厢地区环境综合整治“补短板”取得的成效

2016年2月,“重塑老城厢”工作全面启动。老城厢环境综合整治以“治顽症”“惠民生”两个项目为主线,从综合整治、民生项目、管理工作三个层面推进工作,依据月份实施与考核工作任务。截至2016年10月,环境综合整治取得明显成效,民生项目全面推进,区域环境面貌不断改善,市容管理能力提高。

顽症整治方面的主要成效有:拆除违法搭建2056处,约2.6万 平方米(其中公字头违建207处,共3500 平方米);拆違新增绿化3500 平方米;消除整治群租500余处,清退外来人口仅2000人;整治固定场所无证无照经营186处,整治马路设摊无证无照经营500余处;整治交通秩序中,共贴罚单1560余张,牵引违停700余辆,处罚非机动车违法3685余辆;在消除消防安全隐患方面,共进行消防检查1257家/次,消除消防安全隐患1350处,消除地下空间安全隐患19次,房屋排险521处;整治跨门营业8100余次,清理各类乱堆物1500余处,2500多吨。

民生服务方面的主要成效有:实施煤气工程,受益居民达到400余户;实施卫生工程,受益居民达到1000余户;推进水表分装,受益居民达到1706户;开展房屋大修,受益居民大3000余户,修缮面积达到8万多平方米;排险解危受益居民521户,综合修缮受益居民1500余户,道路立面修缮涉及17条道路;实现了电子警察、视频监控的全区域覆盖;加固报废19处地下空间,合计2573平方米;上下水道改造受益居民2500余户,光明工程受益居民2800余户;道路整修、人行道整修、信息线梳理涉及17条道路;建设了豫园街道厢邻院、小东门街道邻家屋里厢、小东门街道公共厨卫间和豫园标准化菜场等便民服务工程;建设了8个口袋公园和50个花箱、栽种了60棵行道树;建设了2500 多平方米复兴东路绿化带;建设了聚奎街灯景观小区;更新了17条街道的道路店面招牌。

长效管理方面的成效主要有:坚持规划引领,发布了《老城厢总体规划设计》《老城厢地区停车规划布局和实施方案》;坚持标准指导,发布了《黄浦区老城厢整治和管理工作标准》和黄浦区“刚性拆违十条”;坚持项目推进,按照目标任务化、任务责任化、责任项目化的原则,将三大任务分解为18个项46个子项目;坚持机制建设,发挥了联勤联动综合整治机制、居民自治社会共治机制、工程质量安全督查机制和工作督办考核评价机制等一系列机制的作用。

总之,经过半年多的努力,黄浦区老城厢地区环境综合整治主要成效体现在:一是在管理上建立了高效运转的组织架构和运作机制;二是形成了重点区域的整治总体规划和升级版管理标准;三是完善了联勤联动运作模式 ;四是清除了聚奎新村、废置地下空间等一批安全隐患;五是区域内违法建筑、违法经营、群租、脏乱现象等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六是交通秩序整顿成效明显,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管理日趋转好;七是整治区域内平安工程、厨卫改造工程、房屋修缮工程、市政道路、光明工程、绿化美化景观工程等有序推进;八是积极创新探索,老城厢居民生活服务站模式已现雏形;九是路管会、片管会等群众自治组织日渐成熟。

(作者单位:中共上海市委党校)

(责任编辑 矫海霞)

作者:代可可 鲁迎春 董幼鸿

第3篇:加强城乡环境整治 助推“美丽房山”建设

房山区位于北京市西南部,总面积2019平方公里,山区、丘陵和平原各占三分之一。下辖28个乡镇、街道办事处,461个行政村,123个社区居委会。常住人口98.6万人,外来人口22.8万人,户籍人口78万人。2013年,房山区按照“一区一城”(一区指首都高端制造业新区,一城指现代生态休闲新城)发展战略要求,全面加快推进全区大发展、大民生、大园区、大环境建设,使得区域整体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城市建设与管理事关城市形象、百姓生活,是优化区域发展环境的重要内容。而城市建设与管理的核心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良好、宜居的生产生活环境。可以说,市容环境既是一个城市的“脸面”、又是城市发展的一张“名片”。近年来,房山区加大市容环境秩序整治力度,积极探索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城乡环境建设与管理工作步入常态化、规范化的轨道。

一、加强环境综合整治,打造优美城乡环境

2013年3月28日,北京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生态文明和城乡环境建设动员会后,房山区委、区政府于4月10日召开全区动员会进行部署,迅速掀起整治大气污染、污水、垃圾、违法建设“四大顽疾”的专项整治行动。

(一)加强“四大顽疾”综合整治

一是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制定了2013 —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在未来五年,房山区将尽最大努力压减燃煤总量、降低扬尘污染、控制工业污染、减少机动车污染、严厉打击经营性餐饮油烟直排行为,坚决取缔露天烧烤和垃圾焚烧行为,围绕压煤、降尘、治污、控车等四大关键领域,全面推进各项工作。

二是开展河湖水百日整治。房山区共有大小河流17条,总长度为434公里。针对河湖开展“治脏、治乱、治臭”百日整治行动,目的是改变其环境脏乱差的面貌。“治脏”主要是清理河湖垃圾渣土、打捞水面漂浮物;“治乱”主要是治理乱建违法建设、乱采砂石、乱倒垃圾渣土、乱排污水、乱捕鱼、乱游泳等违法行为;“治臭”主要是治理向河湖违法排放污水,截污治污,加强对污水处理厂及设施的运行监管,增加河湖环境用水量,增强流动性,改善河湖水质,为广大市民提供良好的水秩序和优美的水环境。

三是加强环境脏乱点的整治。房山区按照《北京市环境脏乱点治理工作台账》上账的脏乱点进行实地查看,按照“全面排查、彻底整治”的原则,组织各乡镇街道自行对辖区脏乱点进行排查、登记、上报,针对全区环境问题全部实行“现场取证、限期整改、资料查核、实地印证、同步消账”五步管理。

四是拆除违法建设。自全区动员会召开以来,房山区成立了打击违法建设监察督查组,加大了违法建设的查处力度。

(二)加强重点地区沿线环境综合整治

一是进京通道沿线环境整治。对京港澳高速沿线两侧30米范围内、全长28.9公里的环境进行了清理整治;完成京石客专、京广铁路沿线环境整治,两侧绿化210.3万平方米,沿线整体环境明显改善。

二是市、区级重点达标道路环境整治。对拱辰北大街、政通路等17条市、区级重点达标道路进行整治提升,完成沿街建筑外立面、公共服务设施、护栏等清洗粉饰,对路面、步道进行铺设、绿化。

三是府前广场及周边环境整治。按照“突出特色、建立标准、树立标杆”的原则,完成对政通路、京周路沿线及京周路与刺猬河桥交汇处附近环境整治。

四是旅游沿线环境整治。对京周路、房易路、云居寺路等道路两侧环境進行综合整治,集中解决垃圾渣土、乱堆乱放、马路市场、店外经营等有碍环境观瞻问题。整治脏乱点,对道路两侧白色污染、暴露垃圾和卫生死角进行整治。整顿环境秩序,属地政府联合区职能部门对沿线及周边市场开展联合执法。提升景观效果,完成岳琉路和房易路路口景观绿化,修整房易路沿线破损花池、加设景观栏杆,对所有路灯整修更换;在云居寺路、房易路、京港澳高速两侧实施绿化,粉饰建筑物外立面;“以绿治乱”,对周口店镇新街村脏乱点进行绿化美化。

五是老旧小区环境改造。完成拱辰北关东路社区、城关南沿里社区和新东关社区老旧小区改造,整体环境明显提升。

六是加强户外广告牌匾清理整治。完成帮拆城关、拱辰、西潞、长阳等地区违规户外广告、牌匾标识1833处计1.2万平方米。

七是加强建筑垃圾运输规范管理。按照“四统一”(统一顶灯、统一公司名称、统一密闭、统一号牌)要求,采取源头管控、部门联动、专项执法等措施,对进出施工现场的建筑垃圾运输车辆严格管理,同时,针对存在的环境问题开展了市容、市场、交通、旅游“四大秩序”整治行动。

二、完善环卫设施硬件建设,提升整体管理水平

房山区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原则,不断完善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建管力度。

(一)完善垃圾处理设施

垃圾全过程管理是改善人居环境、优化城乡面貌、加大节能减排、促进和谐发展的需要。加快垃圾处理体系和生活垃圾管理体系建设,房山区按照《北京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三年实施方案》要求,制定了《房山区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三年实施方案》(2013-2015年),计划2013年完成长阳西街垃圾转运站建设和城关生活垃圾转运站除臭、密闭改造工程并投入使用;2014年完成长阳镇篱笆房、圣水路、吴店沟北路垃圾转运站建设并投入使用;2015年前完成周口店镇车厂村、拱辰街道大南关村等五处非正规垃圾填埋场治理。在餐厨垃圾处理方面,2013年完成北京工商大学、北京理工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经贸职业学院4所高校5处餐厨垃圾资源化就地处理站建设并投入使用;2015年完成房山城关粪便消纳场建设并投入使用。通过完善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逐步建立城乡统筹、结构合理、技术先进、能力充足的垃圾处理体系,实现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目标。

(二)加强农村公厕规范化管理

因受2012年“7.21”特大暴雨影响,全区公厕不同程度损毁,2013年修缮、重建农村公厕817座,区内公厕提升改造94座。对于全区所有由政府投资建设的公厕,按照《农村公共厕所专业作业检查考核标准》进行维护管理,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将公厕日常管理纳入政府公共服务体系,明确一名主管领导亲自抓、责成专人负责管理的考核机制;制定完善管理责任制,加大管理费用投入,纳入同级政府预算及支出。对于人为破坏公共厕所设施,影响正常使用的,由区城管执法监察局依照相关规定予以处罚。在公厕管理考核上,对已投入使用的公厕实行分级检查考核,即责任单位每周进行自检;各乡镇办事处每月至少进行三次例检,并将检查情况上报区市政市容委主管部门;区市政市容委主管部门要委派专职检查人员每月不定期进行抽检,发现问题要求责任部门及时整改和处理。通过不断探索,使公厕管理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

三、创新工作方法,上下联动,确保城乡环境整治常态化

为全面提升全区环境整体水平,确保城乡环境整治工作的常态化,房山区结合实际不断创新,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助推环境建设。

(一)推行“六员制”,实现环境整治“零距离”

一是环境卫生保洁员。各村按每80户配备村级保洁员1名,由乡镇、街道统一管理,区财政拿出专项补助资金和保险资金用于支付1962名农村保洁员工资,稳定了保洁员队伍,形成村内专职保洁、公路专业清扫、镇域白色污染专项治理的农村保洁责任体系,实现“农村清扫保洁”全覆盖。

二是垃圾分类指导员。按社区规模,每60-120户配备垃圾分类指导员1名,实行网格化、区域化管理。目前,全区共有垃圾分类指导员972名。

三是环境综合协调员。针对乡镇、街道环境整治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由区直机关抽调专人成立环境联合执法指挥部,下设环境治理协调综合办公室,协调区直部门、乡镇街道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四是精细管理督察员。由区委、区政府督察室、监察局等部门成立督查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风廉政监督员组成督察员队伍,定期对各乡镇、街道环境治理工作进行督察,建立督察台账,每月进行汇总、打分、排名。

五是环境建设宣传员。组织交通协管员、社区工作者、流动人口管理员、大学生村官等多方力量,采取“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家庭”的形式,对群众进行环境建设宣传。

六是环境专职信息员。各单位设专职信息员,每周上报关于环境建设方面的信息两条,区环境建设办定期编写专刊,并报送相关部门,加强上下沟通反馈,以促进环境建设工作深入开展。

(二)成立志愿服务队,搭建环境建设群众参与平台

从2012年5月开始,在志愿北京网站上注册成立了房山区环境建设志愿服务队,与区团委、区文明办、区社会办等部门共享志愿服务资源,召集环境建设志愿者200人,组织全区各乡镇、街道开展环境建设志愿服务活动。15个乡镇完成注册,志愿者达1200余人,开展各类环境建设志愿服务活动10余次,用实际行动向广大居民宣传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推动了全区环境志愿服务建设。

(三)推行“三二五一”工作法,加强环境建设精细化管理

以建设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体系为契机,加强信息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实施了“三二五一”工作法,提高信息化、标准化、精细化管理水平。“三”即三级平台。在各单位全面落实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制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完善区、乡镇(街道办事处)、村庄(社区)三级平台管理的工作机制。“二”即两级督查。加大了区、乡镇(街道办事处)两级监督检查力度,建立了由区委督查室、区政府督查室、区监察局、区市政市容委、区城管监察大队等职能部门和乡镇(街道办事处)共同参与的城乡环境卫生监督、检查联动机制。“五”即五级管理。加快城乡网格化管理,创新环境管理模式,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区、镇、村、片、格五级管理。“一”即一套系统。加快基础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推进房山区网格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实时做好环境监控及环境突发问题的协调处置。

(四)开展环境清洁日活动,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积极性

从2012年4月开始,房山区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和广大市民于每月的最后一周开展卫生大扫除和环境清洁日活动。2013年,结合国家卫生区复审工作,开展了以“进机关、进店铺、进校园、进公交、进市场、进社区”为主题的环境清洁日活动。

四、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有效防止反弹

为防止环境脏乱点反弹,房山区建立健全了城乡环境管理七项机制。

一是例会机制。每月月初组织召开生态文明和城乡环境建设推进会,总结工作,部署任务,做到月月有总结、月月有安排,及时研究解决难点问题。

二是监督机制。发挥人大、政协等监督职能作用,组织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风廉政监督员,对街面秩序治理、环境脏乱点治理、大型无序垃圾堆放点整治、环境卫生作业管理、环境脏乱曝光点及市、区台账上账脏乱点整改落实情况逐点实地检查、现场打分。

三是曝光机制。每月拍摄制作环境脏乱点曝光片,在生态文明和城乡环境建设推进会上播放曝光,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通报。

四是督查机制。由区委常委带队对环境建设工作进行督导检查,督促各部门、各单位抓好区域内环境脏乱点及卫生死角的整治,确保整改落实到位。

五是联动机制。抽调300名人员,组建了房山区环境整治特别行动队,第一时间发现、解决环境突发事件。

六是巡查机制。各乡镇、街道组建环境巡查员队伍,配备城乡环境巡查车,坚持每天对区域环境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做到环境建设无盲区、无死角、全覆盖。

七是考核机制。每月由区监察局、区委督查室、区政府督查室等会同相关部门对市、区、乡(镇)三级挂账脏乱点及反弹点进行检查考核、排名、通报,对整治效果良好、未出现反弹的责任单位予以加分,对脏乱点治理后监控措施不到位、出现反弹的责任单位予以扣分。

五、几点启示

(一)领导重视是做好城乡环境建设工作的前提

房山区委、区政府把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成立了环境整治和垃圾处理监察督查组、打击违法建设监察督查组。每月月初召开生态文明和城乡环境建设工作推进会,听取相关部门工作汇报、现场督导检查各项整治任务落实情况。区委常委带队不定期对环境建设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对各责任单位落实各项整治任务起到了促进作用,保证了整治工作的扎实推进。

(二)全民参与是做好城乡环境建设工作的关键

在环境建设中,群众是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主体,也是最大的受益者。城乡环境整治工作必须尊重民意,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主动参与到环境建设工作中来,通过大家来共同维护。房山区推行“六员制”、成立志愿服务队搭建环境建设群众参与平台、开展环境清洁日活动等,全区上下齐动手,形成了强大的整治合力,激发了广大群众主动参与环境整治的热情,由“让我整”变为“我要整”的自觉行动,营造了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

(三)建管并重是做好城乡环境建设工作的根本

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系统的民生工程,环境质量的好与坏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转变一些群众较为落后的生活习惯和方式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城乡环境建设工作必须常抓不懈,坚持整治与管理并重的原则,在抓好集中整治的同时,要加强和完善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作业管理水平,有效减少垃圾乱倒、杂物乱扔、白色污染物“满天飞”等现象;各鄉镇街道要建立健全环卫保洁员队伍,落实网格化分片分段管理责任,建立健全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的长效机制,确保环境整治成果的不断巩固和扩大,培养群众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

(四)资金投入是做好城乡环境建设工作的保障

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改善城乡环境质量、实现大气污染防治的重要手段。一些地区和乡镇街道的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绝大部分村的主干道虽已硬化,但村内排水、排污、垃圾处理等设施不完备,仍存在垃圾、污水乱倒乱泼现象,存在卫生死角。而环境整治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只有资金到位了,才能保证各项工作的开展。因此,在城乡环境建设工作中必须建立环境建设专项资金,保证资金的投入到位。同时,这部分资金可对乡镇各项环境建设进行以奖代补,激励各乡镇做好环境整治工作,促进环境建设整体提升。

在未来几年,房山区将围绕“一区一城”建设,全面加快推进城乡环境建设。经过全区人民的共同努力,确保到2015年房山区环境达到卫生脏乱死角基本消除、环境违法行为得到遏制、城市痼疾顽症基本清除、城乡结合部环境明显改善、农村环境面貌持续提升、城乡环境建设水平明显提高的目标,打造天蓝、水绿、地净的美丽房山。

(责任编辑:赵静)

作者:任正宽

第4篇:2011城乡环境整治责任书

骑龙中心校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校园”

目标责任书

为进一步落实县教育局、地方政府关于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部署及有关精神,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校园”活动,给师生营造一个环境优美、卫生整洁的学习生活环境,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中心校特与你校签订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校园”工作目标责任书。

一、责任目标(100分)

(一)加强组织领导(10分)

1.成立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校园”工作领导小组;(2分)

2.落实专门部门和人员负责;(2分) 3.制定工作方案、落实经费;(2分)

4.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布置工作、建立了工作长效机制;(2分) 5.开展督查和问效问责工作,有严格的督查问责制度。(2分)

(二)发挥宣传教育引领作用(20分) 1.制定有宣传教育方案;(2分)

2.有活动宣传橱窗、板报、横幅、标语等;(2分)

3.开展征文比赛、知识竞赛、文艺演出、主题演讲等宣传教育活动;(2分) 4.利用课堂教学、班团队活动等形式对师生进行了宣传教育;(2分) 5.师生知晓率达100%;(2分)

6.师生参与率达100%;(2分)

7.组织学生参与 “小手拉大手”主题活动;(2分)

8.组织学生参与“百万学生文明志愿服务和环境大调查”社会实践活动;(2分) 9.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开展义务劳动、上街宣传,深入社区开展卫生大扫除等活动。(4分)

(三)切实搞好校园环境治理(60分)

1.有完善的校园绿化规划和节约、环保、清洁卫生、安全管理等制度和安全应急预案等;(4分)

2.公共场所无痰迹、烟头、纸屑、瓜果皮核、“牛皮癣”及其它垃圾。水池、溪流等水体保持清洁,无漂浮垃圾;(6分)

3.商业店铺门前整洁,实行“三包”,无占道存放货物、箱筐和占道经营现象;(5分)

4.食堂、公寓、超市、小卖部等生活服务区无蝇、无鼠、无蟑螂、无蛛网、无尘、无污物、无异味;(5分)

5.公共厕所地面、坑位、门窗、四壁整洁卫生,沟槽、管眼畅通,无蝇蛆、尿碱、剧臭等现象;(5分)

6.无车辆乱停、物品乱放、摊点乱摆、广告乱贴、房屋乱建、墙壁乱涂、线网乱拉等现象;(5分)

- 12 -

第5篇: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责任书

场镇屠宰场:

为落实2011年2月21日县委、县府召开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大会精神,我们将以创新争优为载体,耐心细致宣传引导,全方位开展治理工作,推动我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经党委政府研究决定,特制定全责任书。

一、总体目标

以强化场镇管理,提高场镇"优美化、清洁化、秩序化、制度化"为目标,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实现场镇居民素质明显提高,场镇管理明显增强,场镇功能明显改善,场镇秩序明显规范,场镇卫生明显好转,场镇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场镇居民对场镇管理满意度明显提升的目标。

二、整治重点

1、重点地点:屠宰场房前屋后。

2、重点工作:清理零散垃圾,清理生活垃圾,清理污水积水坑,修建及维护污水处理池、化粪池、沼气池。

3、整治要求:做到无乱堆乱倒垃圾,无乱倒乱排污水,无乱写乱画乱贴"牛皮癣",无粪便污水直排。

三、检查督促

镇城乡环境综合执法大队将每天派人动态巡回检查,发现问题责成相关责任人立即处理,对在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治理过程中发现未能尽职尽责的屠宰场,我们将在电视上曝光处理,同时对屠宰场进行强制性关闭及处罚。

人民政府xxx ()屠宰场

法人代表:责任人:

xxx人民政府

二一一年二月二十八日

第6篇:单位环境卫生整治责任书

为了进一步落实市委、县委关于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指示精神,加强场镇卫生管理,搞好我镇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进一步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特制定本责任书。

一、责任单位:xxxxxx

二、责任目标

1、成立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建立健全环境综合整治监管、协调机制。

2、定期召开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专题会议,研究布署检查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3、根据属地管理原则,负责本单位内及周边沿线的环境整治。

三、任务

(一)负责治理办公区域和宿舍周边的五乱,确保环境卫生和绿化达标。

(二)做好乡镇管网(蜘蛛网)治理,保证单位公用设施整洁,规范,不影响镇容镇貌。

(三)按照县委办(蓬委办发〔2009〕46号)文件的标准,查找问题,与社区一道研究解决办法,建立长效机制。

(四)督促本单位职工及家属积极参与、配合本镇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

四、具体任务、要求

(一)门前三包

1、包卫生:负责清除责任区内的果皮、纸屑、痰迹等;禁止乱丢、乱倒杂物、乱倒垃圾污水;维护好痰盂、果皮箱、垃圾桶、路标等公共设施,做到路面整洁,无乱贴乱挂。辖区内的公共区域,由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户)清扫并全日保洁,临街面或单位围墙外公共区域不得种植农作物和堆放桔杆等杂物。

2、包绿化:按园林绿化要求,管理好绿地和园林设施。

3、包秩序:维护门前公共秩序,保护门前公共设施。不在责任区内乱堆物品,乱摆摊设点(商店摆设货物不出黄线)、乱停车辆、乱贴乱画、乱牵乱挂、乱搭建棚房。搞好治安防范,防止火灾、盗窃、打架斗殴等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和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经常保持门前秩序良好。

(二)门内达标

要求本单位职工及居民做到室内清洁、整齐、美观;家具、家电、衣物等摆放整齐、清洁;个人清洁卫生良好;无电线乱牵、无衣物乱挂现象。

五、奖惩制度

责任书执行情况,由镇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办公室和社区共同监督、检查,并按有关规定进行,按月评比;对拒不履行”门前三包、门内达标”责任义务的,按有关规定处罚,并追究有关单位(个人)责任。

六、此责任书一式两份,三凤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存一份,各单位存一份。

第7篇:校园安全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责任书范文

古城学区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工作责任书

为了更好治理校园及周边环境,根据县、乡有关会议精神和法律法规,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特与学校签订本责任书。

一、通过整治,校园周边区域内的治安状况明显好转,校园内的安全管理规范有序,校园周边200米以内的营业性娱乐场所得到清理,交通秩序井然有序,文化环境得到净化,卫生死角得到清理,周边环境整洁优美。

二、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工作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对本校及周边环境治理工作全面负责;主管安全卫生的副校长和班主任为第二责任人,第二责任人协助第一责任人具体抓好本校的安全及周边环境治理工作,向第一责任人负责。

三、学校在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工作中的职责和任务。

1、建立与本校环境治理工作相适应的管理机构,配备专职环境工作管理人员,落实管理责任。

2、建立健全校舍及校园周边环境管理、宿舍环境管理、食堂环境管理等学校环境管理规章制度。

3、负责与各班级和学生家长签订环境整治责任书,并考核其执行情况。

4、定期开展环境治理检查,落实整改措施,发现问题如实上报校长。

5、学校配合交通部门清理整顿校园周边的交通秩序。发现校园周边环境有生产、经营有毒有害物质及易燃易爆物品的,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四、按时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整治任务

古城学区管委会(盖章)

单位(盖章): 负责人:

负责人:

二〇一一年八月三十日

第8篇:2.2014乡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责任书

沙龙乡2014乡村环境综合整治

2014年4月20日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州关于灾后城乡环境整治工作的相关精神,切实推进我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进一步改善我乡发展环境,乡政府特与各村签订《沙龙乡2014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责任书》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各村两委要高度重视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将此项工作纳入村两委重要议事日程。要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明确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为此项工作第一责任人,负总责亲自抓,各小组长具体抓,并将责任落实到人。

二、强化措施,狠抓落实

(一)各村两委要在辖区内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对环境整治工作的宣传力度,做到家喻户晓。

(二)各村负责清扫本辖区内的街巷、居住区、集市、公路沿线、河道、公厕、污沟、堰塘等区域的垃圾和杂物,确保清洁,打造良好生产、生活和旅游环境。

(三)各村两委认真贯彻落实刘奇葆书记关于“治理工作要向基层延伸、村庄延伸、盲点死角延伸”的重要批示精神,狠抓背街小巷、“城中村”、边远偏僻乡村等薄弱环节的治理。

(四)负责规范辖区内的广告、牌匾等管理,杜绝广告字画乱贴乱画乱挂。

(五)负责规范街道摊点经营管理,不得乱设摆,杜绝无序经营,更不得在规划区内乱搭乱建。

(六)负责辖区内主要交通干线车辆停放管理,不得乱停乱放。

(七)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负责抓好本村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要因地制宜采取“沼气厌氧”、“湿地净化”等方式,对农村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在重点集市、景区,要进一步加强生活垃圾处理工作,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试点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在农村,要按照减量化收集、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的要求,强力推进“户分类、组定点、村收集、乡镇运输、县处理”机制建设;要加强环卫保洁队伍建设,要明确相关机构和人员负责清扫保洁管理,并配齐配足清扫保洁人员。

(八)负责建立辖区内安全生产和安全隐患排查制度,确保灾后重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特别要加强辖区内学校周边环境的整治,确保校园安全。

(九)协助做好“七进”工作。

三、强化考核,严格责任追究

(一)乡政府将此项工作纳入本单位和村两委目标考核综合管理。

(二)严格实行“问责制”和“责任追究制”。乡环境综全整治督导组将不定期开展督查,凡因工作不力影响全乡工作的,将追究主要责任人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具体工作中,我们采取对第一次发现问题,给予通报批评;第二次发现问题,除进行全乡通报外,相关村主要责任人到乡党委政府说明整改办法和措施;第三次发现问题,给予全乡通报的同时,相关村第一责任人向乡党委、政府领导述职;第四次发现问题,除通报以外,相关村主要责任人停职待处理。

本责任书一式两份,乡环境综合整治办和各村委会各执一份。

沙龙乡人民政府(签章) 责任人:

村民委员会(签章) 责任人:

第9篇:**区**镇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责任状

一、 环境卫生

1、 各村道路整洁、卫生,无裸露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禽畜粪便。无违章建筑、乱搭乱画。小城镇路面硬化,下水道畅通。

2、 乡镇入口。确保达到“十无”、“八有”标准。“十无” ,即无裸露生活垃圾,无建筑渣土,无乱搭乱画,无乱堆柴草

、树枝、砖瓦、砂石,无马路市场、店外店,乱搭乱建,路边沟渠无梗阻,无坟头;“八有”,即有层层责任状和门前三包制度,有专人保洁,有监督检查机构,有检查奖惩制度,有垃圾池,有垃圾掩埋场,有责任牌,做到组收集、村处理。

3、 机关单位庭院。无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环境优美,地面卫生,办公室内整洁,办公楼顶无乱堆乱放。绿化、美好、净化、亮化等“四化”达标。各村居委员会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主动上门服务,积极参与管理。

4、 废水塘、污水沟整治。废水塘水质清洁,水面无漂浮物,污水沟改明沟为暗沟、春天无恶臭。

5、 市场秩序和环境卫生。陈圩、古城、郑楼强化市场的规范化管理,做到无店外店,乱搭乱建,占道经营摊点。并有专业保洁员队伍,清扫保洁制度,有统一实行的垃圾垃袋装化管理措施。

6、 各村范围内无违章建筑。如发现一处违章建筑,从年终考核总分扣1分。

**镇人民政府(盖章) 责任单位(盖章)

分管领导(签字) 责任人(签字)

年 月 日

上一篇:mba教学案例大全下一篇:统计年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