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中国梦”引领新时代大学生使命感教育的路径研究 ——基于成都地区四所高校的调查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我们党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作出的重大政治判断,新时代的到来,意味着对我国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目标和新的使命。作为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学生,站在国家发展的重要历史方位上,需要明确新时代大学生所肩负的时代使命和时代责任,不断提升对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的认知、认同和践行能力,在自觉践行使命担当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对大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是人生思想价值观念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一特征既为使命感教育提供了可能性,也为使命感教育提供了必要性。因此,开展新时代大学生使命感教育既是社会意识形态建设的现实需要,也是当前和今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更是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现实课题。中国梦蕴含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生态美丽等五个方面的科学内涵,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而新时代大学生使命感主要包含了以坚持党的领导为核心的政治使命、以实现国家富强为核心的国家使命、以实现民族振兴为核心的民族使命、以实现人民幸福为核心的社会使命、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的世界使命、以实现个人成长成才为核心的个人使命。新时代大学生使命感教育是立足于新时代的背景下,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引导新时代大学生将“个人梦”与“中国梦”的实现相结合起来,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而展开的教育实践活动。根据新时代的要求,新时代大学生使命感教育旨在引导大学生在理论上掌握“中国梦”,在情感上认同“中国梦”,在实践中自觉践行“中国梦”。新时代大学生使命感教育的内容在宏观层面以中国梦为核心的国家民族使命教育,在微观层面以中国梦为目标的大学生成长成才教育。“中国梦”对新时代大学生使命感教育具有一定的引领价值,新时代大学生使命感教育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动力支撑,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梦”与新时代大学生使命感教育具有高度契合性。因此,“中国梦”引领新时代大学生使命感教育的路径应从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介体、教育环体等四个方面切入研究。通过调查问卷对大学生使命感的认知现状、情感认同现状、实践现状的分析可知,大多数高校大学生具备了基本的使命认知,对当前国家赋予的历史使命具有较高的情感认同度,但使命感的践行度较低。少数大学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使命意志模糊、使命感践行的自觉性不够,使命认知同使命践行之间出现了脱节,知行不一的情况时有发生。同时实证研究表示,高校大学生使命感教育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主要表现在:高校初步开展使命感教育活动、教育活动形式呈现多样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开展大学生使命感教育的主渠道。但同时,高校使命感教育存在使命感理论认知不完备、使命情感调动不足、使命意志不够坚定、使命感践行不到位等问题。要提高大学生使命感教育实效性就必须要充分发挥“中国梦”的引领作用,通过教育主体充分挖掘“中国梦”的引领价值,将“中国梦”的相关内容融入到新时代大学生使命感教育内容中去,开展多种形式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和帮助教育客体深化对“中国梦”的认识,并将“中国梦”所承载的历史使命外化为自觉行动。具体而言,就是高校要通过提高教育主体方向引领力,坚持高校基层党团组织领导,强化主体责任,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巩固领路人角色,高校管理者思想认识,强化管理责任;激发教育客体自我培育的动力,激发自我使命意识觉醒,增强大学生践行使命感的自觉,完善自身使命感的内在构建;推动教育介体的创新,丰富和发展大学生使命感教育的内容,改进大学生使命感教育的方式方法,创新大学生使命感教育的载体;强化使命感教育环体的外部支撑力,优化校园文化环境,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创设积极的舆论环境等多方面入手,力求提高“中国梦”引领新时代大学生使命感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中国梦;新时代;大学生使命感教育;路径

学科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不足与趋势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和难点

1.4.1 主要创新点

1.4.2 难点

第2章 “中国梦”与使命感教育的相关研究

2.1 中国梦

2.2 新时代大学生的使命

2.2.1 以坚持党的领导为核心的政治使命

2.2.2 以实现国家富强为核心的国家使命

2.2.3 以实现民族振兴为核心的民族使命

2.2.4 以实现人民幸福为核心的社会使命

2.2.5 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的世界使命

2.2.6 以实现个人成长成才为核心的个人使命

2.3 新时代大学生使命感教育

2.3.1 新时代大学生使命感教育的必要性

2.3.2 新时代大学生使命感教育的目标

2.3.3 新时代大学生使命感教育的内容

2.3.4 新时代大学生使命感教育的路径

2.4 “中国梦”与新时代大学生使命感教育的关系

2.4.1 中国梦对新时代大学生使命感教育具有一定的引领价值

2.4.2 新时代大学生使命感教育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动力支撑

第3章 新时代大学生使命感教育的现状

3.1 问卷调查及说明

3.2 “中国梦”引领新时代大学生使命感认知、认同及践行情况

3.2.1 新时代大学生对使命感有基本的认知度

3.2.2 新时代大学生对使命感有一定的认同度

3.2.3 新时代大学生对使命感的践行度较低

3.3 高校开展新时代大学生使命感教育的情况

3.3.1 高校开展使命感教育活动初见成效

3.3.2 高校使命感教育活动形式多样化

3.3.3 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开展大学生使命感教育的主渠道

第4章 新时代大学生使命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新时代大学生使命感教育存在的问题

4.1.1 理论认知问题:使命感认知不完备

4.1.2 情感认同问题:使命情感不充沛

4.1.3 思想引领问题:使命意志不坚定

4.1.4 践行问题:使命感践行不到位

4.2 新时代大学生使命感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4.2.1 教育主体的重视程度不够,造成使命感教育方向引领力不足

4.2.2 教育客体认识程度不高,造成自我使命感培育动力不足

4.2.3 教育介体创新不足,造成“中国梦”的引领力弱化

4.2.4 教育环体优化不及时,造成使命感教育的外部支撑力降低

第5章 “中国梦”引领新时代大学生使命感教育的路径

5.1 坚持“中国梦”的引领,提高教育主体方向引领力

5.1.1 坚持高校基层党团组织领导,强化主体责任

5.1.2 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巩固领路人角色

5.1.3 提升高校管理者思想认识,强化管理责任

5.2 坚持“中国梦”的引领,激发教育客体自我培育的动力

5.2.1 激发自我使命意识觉醒

5.2.2 完善自身使命感的内在构建

5.2.3 增强践行使命感的自觉

5.3 坚持“中国梦”的引领,推动教育介体的创新

5.3.1 丰富和发展大学生使命感教育的内容

5.3.2 改进大学生使命感教育的方式方法

5.3.3 创新大学生使命感教育的载体

5.4 坚持“中国梦”的引领,强化使命感教育环体的外部支撑力

5.4.1 优化校园文化环境

5.4.2 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5.4.3 创设积极的网络舆论环境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上一篇:游戏环境下幼儿园论文提纲下一篇:处理工艺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