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经济政策的思考

2022-11-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三十年改革开放之路

30年来改革开放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涵盖了社会的各个方面, 在世界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而经济方面取得成就的原因, 具体说主要是以下两方面:

首先是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持续提高。市场化程度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经济增长是大起大落还是平稳增长。计划经济体制时期, 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极低, 各种商品和服务产品的价格形成几乎完全由政府管制, 市场因素在经济生活中受到极端压抑, 计划体制的管制力量远远大于市场力量, 外在的政府干预因素经常冲击正常的经济周期, 导致经济多次大起大落。近年来, 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推进, 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直接导致经济的平稳、快速增长。

其次是宏观调控的完善, 适宜的宏观经济政策的支撑, 也就是1998年年中以来扩大内需的政策, 其政策手段是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6年来的实践证明这种政策转向是成功的, 理论分析上也站得住脚。扩大内需的政策能使新一轮经济周期呈现出新特征, 还在于这项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 该项政策组合持续达6年之久。2004年积极财政政策逐渐淡出, 转向中性的财政政策, 这种转变是很必要和及时的, 避免了严重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的出现, 确保经济稳定增长。政策需要一定的稳定性、连续性, 否则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增长, 这方面有个很好的反面案例, 就是日本20世纪90年代的财政政策。90年代初日本泡沫经济崩溃以后, 为了刺激经济, 日本政府积极推行扩张性财政政策, 但是效果并不明显,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受到政策缺乏连续性的影响。

二、金融危机考验中国模式

这一轮的经济危机似乎打乱了整个经济周期的波动规律。中国经济一下子到了改革开放以来最困难的时候。但是, 30年来奠定的基础和进一步开发的潜力会帮助我们挺过这个经济的寒冬。一来市场化的力量还在不断地深化加强, 经济体制中存在的一些深层次弊端在这次经济危机中暴露出来, 接下来的就是进一步的改革推进市场力量;二来宏观经济政策的及时性与适度保证了其有效性, 经过了大大小小的经济危机之后, 政府调控经济的能力已经大大提高。

毫无疑问, 改革开放30年遗留下很多未解决的问题并且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而这次经济危机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就是放大了这些问题来让国人从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中清醒过来。低端的出口加工贸易模式让沿海经济失去光泽, 暴露出经济发展瓶颈问题依然没有解决;大量持有美元储备却只能眼看其贬值, 意识到中国金融的弱势以及人民币的不对称地位;竭尽全力的促进农村消费来扩大内需, 发现城乡差距的巨大……一连串的问题依然存在, 而所有这些问题的出路只有一条——继续改革。

三、经济改革深水区

强化市场力量, 就是要进一步推进改革, 提高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存在一些严重问题急需解决, 主要是各个领域和各地区之间的市场化程度严重不平衡。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和资本市场三大领域中, 资本市场的市场化程度最低。进一步提高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 关键还是要继续深入经济体制改革, 不断强化市场力量, 通过与旧体制力量的不断反复“搏杀”, 市场最终确定自己的统治地位。尤其是资本市场领域, 一定要最大限度淡化其行政性, 还资本市场盈利性的本性。

政策组合也要不断调整和完善。今后一段时间, 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宏观调控的重点是总需求, 这几年扩大内需的重点是发行长期建设国债, 扩大投资需求, 但是消费需求增长则相对较慢。然而, 消费是最终需求, 投资增长最终必须得到消费需求的支持, 因此, 消费增长相对缓慢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总需求的调控中, 未来相当长时间的重点主要是如何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因此, 今后稳健的财政政策应将重点转向调整收入分配政策, 培育和扩大消费需求。

培育和扩大消费需求, 财政政策是大有作为的, 最主要的是要发挥财政政策在收入再分配上的功能, 调节过高收入, 取缔非法收入, 保障最低收入, 缩小居民收入差距。财政和货币政策组合也应作些调整, 前些年过多地依赖财政政策, 今后应积极发挥货币政策作用。货币政策对消费的刺激作用是很直接的, 例如发展消费信贷, 对于扩大消费需求, 提高居民消费水平, 实现消费结构升级, 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为此必须进一步推动金融体制改革, 加快发展货币市场, 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 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进而促成货币政策逐渐增强效果, 直至淋漓尽致地发挥应有作用, 取得与财政政策势均力敌的“显赫”地位。

四、结语

改革是经济发展不竭的动力, 而现在的经济危机背景正是经济改革的天然时机。美国经济通过30年代大危机得到了结构性的调整, 奠定了其二战后世界霸主的地位。而80年代的经济调整, 又为其在90年代的经济神话打下基础。中国经济能否实现凤凰涅木, 危机中求生存求发展, 关键就在于能否继续改革, 延续属于中国的经济神话。

摘要:本文通过回顾三十年改革开放中取得的经验教训, 同时结合在经济危机中暴露出来的问题, 指出经济进一步发展就必须解决这些深层次的问题, 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就是继续强力推动改革。之后又提出经济改革中的一些措施手段。

关键词:市场化,经济危机,财政政策

参考文献

[1] 吴晓求、赵锡军、瞿强《.经济调整中的中国经济增长与资本市场》,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2] 陈志武《.非理性亢奋》, 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8.10

[3] 黄达主编《.金融学》,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上一篇:焦化厂干熄焦装置节能减排下一篇:刍议人性化管理在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