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闻播音教学过程中的几点思考

2022-10-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笔者在新闻播音的教学过程中, 学生在新闻播音中经常出现下面几点问题, 下面围绕学生在学习新闻播音过程中经常出现的这些问题, 来谈谈我的看法。

一、播读机械

在新闻播音的教学过程中, 学生在播读新闻时常常会非常机械, 就像机器人一样, 见字读音, 毫无“人味”, 犹如机器。新闻播音员是有情感的, 对于任何主题的新闻稿都会产生心理活动, 因此, 在新闻播读时并非毫无感情、见字读音, 而应该是在新闻真实、准确、及时的基础上, 依据新闻事实采取适当的口吻、适合的态度、适宜的立场、适度的情感来进行新闻播读。这样才能播出有“温度”和有深度的新闻, 新闻播读才不会机械而冰冷。另一方面, 在让受众了解到新闻事实的同时, 也应该让受众感受到态度, 真正让受众全方位的听得到、听得懂新闻, 从而更好的舆论引导。

二、“不知所云”

在新闻播音的教学过程中, 很多同学在播读新闻时, 别人不知道他在说什么, 读罢, 再让他来说一说, 刚刚所播读的新闻内容是什么, 他自己也不知道。这一问题暴露出, 学生的备稿环节出了问题, 没有准确把握住新闻稿件的内容, 更不用说文章层次以及逻辑关系, 情感、态度、立场等更是无从谈起。另一方面, 作为教师并非只是给予学生备稿方法、语音发声、重音停连等表层的技术指导, 而更应该让学生在播读新闻时明确:我是谁、我在对谁说、我在说什么, 并处理好相应的关系, 从而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调节, 让学生有意识地播读新闻。

三、无新闻感

我认为新闻感就是依据不同的新闻稿件用相应的语言表达方式向受众传递新闻信息, 同时体现出相应的态度与立场, 从而引导舆论。很多同学在播读新闻过程中, 心里没底, 对新闻播音很“怵”, 觉得自己的播读没有新闻感, 不够“正”。在教学过程中, 老师一定要让学生搞清楚, 什么是新闻, 什么是新闻播音。更正学生对新闻固有的“偏见”, 即板正、刻板、“读稿机器”。而要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去理解新闻稿件内容, 更深层次的把握新闻稿件内容的“言下之意”。

需要明确的是, 新闻有不同的表达样态, 既有播读, 也有讲述, 还有评论等等。所以, 在新闻播音过程中, 播音员需要依据不同的新闻, 进行及时准确的反应并加以调整。

说新闻对于新闻播音随意性更强, 而且一些时政新闻更需要一种“自上而下”的“推广”, 这时候, 说新闻的效果并不显著。

在教学过程中, 对学生的培养, 要“播”“说”结合, 既要让学生在播新闻中有新闻发言人的身份认同, 也要有说新闻时, 与受众拉近距离的亲切感。

新闻之所以难, 就在于分寸的拿捏很难把握。在新闻播报的过程中, “身份”转化要及时恰当。也就是说, 针对每一篇不同的新闻要及时调整自己, 合情合理地进行新闻播报。

新闻播音, 针对的是不同的新闻稿件。为达到传播效果, 更好的引导舆论, 播音员需要及时、准确地调整播音的状态。如不同口吻、不同态度、不同情绪等等。在时政新闻的播音中, 如国家层面的新闻消息, 往往是“自上而下”的, 这时, 播音员往往需要“拔高”自身, 以相应的“高姿态”站在一定的高度来传递新闻消息。在这时候, 播音员就应该明确自己是党和政府的新闻发言人的身份认同。而在民生新闻、科技新闻、体育新闻等新闻消息的播报中, 播音员应该明确此时, 自己与受众的距离很近, 亲切而清晰地向受众传递一件受众乐于接受的事情。如果此时播音员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口吻, 可想而知, 没有哪个受众愿意接受这种“不平等”的对话, 那最终的传播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从这方面来讲, 在新闻播音的教学过程中, 应该让没有实践经验的学生尽可能了解新闻播报过程中的这一问题。

对于学生的培养应“授之以渔”, 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有意识的进行自我调整, 使学生更主动地思考, 从而激发学习热情。

四、结语

在新闻播音教学过程中, 应该让学生明白新闻到底是什么, 只有让学生真正理解了新闻这一概念, 学生才能更好的播读新闻。而技巧终归是辅助, 不可太过分去强调技巧而忽略本质内容。从而避免播报空洞、言而无物。当然, 理解是基础, 也要以技巧辅助播音, 以增强新闻播音的感染力。其次, 基本功 (如气息、普通话语音、识读能力等项目) 的训练也要在新闻播音教学过程中贯穿始终。总之, 新闻播音的教学要从基础出发, 让学生对新闻播音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理解, 以此为前提增加基本功、播音技巧等的训练, 培养学生播说结合等能力, 以适应行业需求。

摘要:新闻播音是播音主持专业课程体系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项, 是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的必修内容。同时, 新闻播音又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笔者在新闻播音教学过程中, 发现学生常常出现播读机械、“不知所云”、毫无新闻感等问题, 下面围绕这些问题来谈谈我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新闻,新闻播音,教学思考

上一篇:中性点接地方式对配电系统可靠性影响的分析下一篇:十二烷二胺四甲基磺酸钠的制备过程改进及性能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