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媒体视野下个人信息民法保护研究

2022-05-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随着科技信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离不开网络技术的支持。其在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增加了个人信息暴露的风险,而一些利用个人信息进行的违法犯罪也成了信息化时代的一种新型犯罪手段。在不断对犯罪行为进行曝光的过程中,人们也开始意识到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性。除了日常所用到的保护手段之外,还需要借助法律手段来增加个人信息的保护力度。在新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下称《民法典》)中,针对个人信息的保护条例进行了更加详细的说明,也对相关的违法犯罪活动制定了更加清晰的民事责任条例。文章将针对社交媒体时代个人信息的民法保护进行阐述和讨论。

在信息快速更迭和数据化的推动下,个人信息所蕴含的巨大价值被看成是商机的推动力,使得一些公司、企业开始广泛收集信息数据并进行有目的地拓展业务,在这个过程中一些个人信息被过度收集并被不当利用。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接到一些推销电话或者与产业相关的其他行业的销售电话,甚至是一些电信诈骗电话或短信等。在本人毫不知情的过程中,我们的信息被别有用心之人收集利用,从而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本文将结合民法保护条例来阐述这些问题。

一、人格权

从传播学的角度出发,个人信息指的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所传播的一切内容,这就包括语音通话、消息、音讯等内容,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到来个人信息的应用范围也变得非常广泛。而在《民法典·人格权篇》中针对“个人信息”进行了更加详细的阐述和界定。只要信息能够反映个体特征,能够对个人信息进行识别,或者是单独拿出来与其他信息相结合后能够起到识别个人信息的作用的符号都被界定为个人信息,这一规范和定义有效地拓宽了对于个人信息的诠释内涵并延展了其所指范围的外延[1]。但是在社交媒体时代,人们则可以很轻易地利用技术手段获取个人信息。《民法典》中将个人信息的保护归纳到人格权的分篇内容中,这一行动表明保护个人信息就意味着在保护每个自然人的人格权。以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两款APP为例,其中一个是基于好友关系链的读书软件,另一个是音乐创意短视频社交软件。在使用过程中,该读书软件通过广泛使用的社交软件后台,会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自动读取用户的平台好友并进行关注,同时也会在未经用户同意的情况下自动向用户未关注的平台好友推送用户的阅读记录,在这一案例中该行为被认定为是个人信息的侵权行为。而在音乐创意短视频社交软件的应用中,此社交软件会自动向用户推荐“可能认识的人”等相关信息,这些信息包括用户多年未联系的同事、朋友、同学。而这一行为被认定为是在用户并不知情的情况下非法获取用户的相关信息,包括姓名、手机号、社交情况、所处位置以及通讯录等内容并进行大数据分析,从而进行推动。

在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到在社交媒体广泛应用的今天,要获取用户信息非常方便,而利用这些并不被所重视的信息,包括阅读习惯、阅读信息等进行加推都在侵害个人权利[2]。这是由于通过这些信息能够形成“人格画像”,而这些信息的收集都是未经同意的行为。而要获取相关信息必须要经过个人同意获取相应的“知情同意”权利,才能够对其信息进行使用。

通过上述案件的判决可以看出,《民法典》在不断地加大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力度,它既保护了具有可识别的个人身份的信息,也给予自愿公开信息的主体一定的权利和自由,从信息保护的角度出发这已经是非常大的进步了。

二、财产权

在信息传播相对发达的现代,对于个人的信息进行商业化的应用使得其具有了一定的财产属性。一些商家、企业、公司甚至机构开始着手收集个人信息并对其进行数据分析,利用分析结果展开针对性地推销,甚至进行个人信息的买卖。这种行为使个人信息具有一定的商业价值。比如能够利用个人信息来打造具有非常影响力的大流量自媒体号,引导人们对信息的认知。而利用支付APP中的购物记录,则可以收集到人们的日常购物喜好、偏好以及消费水平等,帮助商家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所以在对个人信息进行保护的过程中必须处于一个实时动态化的动作,但也正是这种动态化的信息变动也造成了个人信息与信息处理作业中的一定冲突,出现了对个人信息保护过度或是无法共享的情况[3]。而作为目前互联网产业以及信息发展事业不断快速增长的国家,我国在立法过程中必须要更加慎重,对目前个人信息的应用和保护的合理性进行科学的平衡,这一发展在整个过程中难免会存在一定的不足。一些学者认为在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依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使用主体的需求进行区分对待,针对性地进行信息主体的授权规则以此来避免各个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另外一些学者则认为,不应当将个人信息的应用权利进行扩张,在进行个人信息应用的过程中必须要从公益角度出发。建立对应的框架结构,在框架的约束下来进行市场、技术以及权益自律的保护措施。从而为企业的信息收集以及个人的信息权利建立良好的环境。要保障自然人的“知情权”的权益,通过此类方式来激励自然人进行信息共享从而共同获得经济收益,在不断完善和平衡的过程中制定一个能够实现保护个人信息的同时,也能够实现对数据合理应用的双重目标。从不同学者的讨论和争议中能够看出,个人信息的保护不仅仅是只针对个人的利益的应用权益,它也会涉及对于信息应用流动的问题。所以在信息应用不断发展的今天,如何更加合理、合法、科学有效地利用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在满足不同人员的需求的同时,也确保个人信息应用的合法性是我国在制定相关法律过程中必须要遵循的主旨。尽管存在很多不同的声音,但是直到今日《民法典》也没有将个人信息的相关法律单独作为一项民事权益进行保护。而是另辟蹊径,在不违背互联网相关产业发展需求以及国家信息化发展的战略背景的前提下,借助统一的立法形式来不断强化对个人信息的保护,从而来平衡信息应用、信息流通、信息使用以及信息主体之间权益的关系平衡[4]。比如《民法典》中明确提出了,在对个人信息进行收集并处理的过程中,无论是加工、使用、传输、提供还是公开,在此类行为发生之前必须要求相关自然人同意之后才不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当然这一规定并不包括维护公共利益以及自然人的合法权益。在进行信息处理的过程中,相关人员要注意并防范信息的泄露、篡改或是丢失,如果发生上述情况必须要及时进行通报并开展补救措施。从这一规定我们不难看出,民法典针对个人信息的保护要求,实际上是对个人信息的私有权利存在一定的保留,而这种保留也是为了促进我国信息和数据化产业的发展,以及维护国家安全的发展战略相关的,以构建更加符合我国经济发展以及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制度。这里所制定的相关规定细致来看仍存在一定的模糊性。比如,并未规定信息处理者应当利用什么样的技术手段或是方式来进行数据的处理,或者通过何种渠道来获得信息主体人的同意。尤其是在一些信息无法实现信息主体的情况下上述情况又该如何实现,在实际技术的应用过程中,是否在这项技术应用过程中就存在信息泄露的情况,或是是否已经将信息泄露的风险降低,而这种情况需不需要经过主体同意。除了上述我们所阐述的一些问题外,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具体问题。而目前在互联网企业只有通过行业自律的方式结合经营、技术等方式的约束和改善来实现相应的目标,将一些法律条款中的规定以格式化的方式进行处理,但是这种方式有可能对数据的共享存在一定的阻力。但是《民法典》目前并未对相关的应用提出更加细致、清晰的规范和免责条款,这也显示出《民法典》在个人信息的应用以及保护方面给相关互联网企业的运营者们或是数据服务商们赋予了非常大的自主权。

通过以上阐述我们可以看出《民法典》在个人信息的保护以及互联网发展需求过程中不断地进行价值的平衡,这也体现出个人信息的权利应用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特点。而在不断发展和探索过程中《民法典》已经提供了一定的基础性、原则性规定,也给后续的立法和执行提供了空间和依据。我们坚信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法律会更加细化、更加切合个人信息保护和信息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王健.社交媒体中劳动者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基于欧盟与我国司法实践的比较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34):117-125.

[2]郑观.个人信息对价化及其基本制度构建[J].中外法学,2019,3(12):477-498.

[3]程啸.论大数据时代的个人数据权利[J].中国社会科学,201(83):102-122,207-208.

[4]付士成,郭婧滢.社交媒体治理视角下的互联网法律监管与行业自治[J].天津法学,2017,3(33):57-64.

上一篇:加强治安管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下一篇:基于新农村建设环境的农业经济管理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