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认可的新版地理教材及其教学路径

2022-05-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在立德树人背景下,重新修订的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三《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充分体现了国家认同价值。为适应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求,本文对《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进行解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教材在知识选取和组织方式中体现了国家认同;通过案例、图片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在活动系统中训练学生的爱国行为。基于此,本文提出国家认同与地理教学的融合路径:通过先行组织者策略以理育人,创设爱国主义情境以情育人,依据问题导向与研学旅行实践育人。

国家认同是一个国家的公民对自己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道德价值观、理想信念、国家主权等的认同[1],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求充分发挥各科课程的爱国主义教育作用。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明确提出,将国家安全作为新时代爱国教育内容,并强调要“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进课堂、进教材”[2];2020年2月,教育部进一步要求“挖掘各门课程所蕴含的爱国主义教育元素”以及“优化爱国主义教材内容体系”[3]。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高中地理教材进行了全面修订,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是极具地理特色的爱国主义教育教材。本文从国家认同角度对《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进行解构分析,思考其知识选择、教材编排、活动和案例系统的设计是如何巧妙体现地理特征中的国家认同属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教学实践路径,以期为广大地理教育者提供参考意见。

一、《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中的国家认同要素挖掘

品德的心理特征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三个部分[4]。品德结构中的国家认同属性在《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中表现为:第一,对国家安全问题和应对战略的认识;第二,对国家、人民安全问题的共情以及对战略的信心;第三,坚定维护祖国安全的意志和行为。即该教材中的国家认同创构经历“理性认识—情感激发—行为意志”的过程。《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在知识文本、素材系统以及活动系统三个方面分别体现品德心理特征与国家认同的三个过程。

1.地理教材中的国家属性知识分析

学生对国家认同的前提是已经形成对国家的认识,而教材的知识要素就是学生对国家认识的主要来源。《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中的知识要素选取及结构具有强烈的国家认同价值,笔者使用ISM方法将新版教材的核心知识要素进行提取,通过层级化、结构化的形式呈现出教材知识要素的分布及其互相关系。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的知识要素大致包括:地理学科类(如自然环境、资源生态问题、温室效应等),国家属性类(如国家安全、国家战略等),地理与国家属性类(如资源问题对国家安全的影响、气候变化对国家安全的影响等)。

从知识内容特点角度分析,新教材知识要素紧贴“资源”与“环境”两条主线。在地理角度上,资源与环境是最具地理特征的爱国元素,学生对我国资源与环境问题产生认识后,能够意识到我国安全受到威胁,并产生责任感以及对国民身份的认同感。由此可见新教材的知识要素蕴含着深厚的国家认同情感价值。

从学生学习方式分析,新教材中地理知识(如资源、环境问题)在先行教材中已有呈现,只是其内容侧重点有所不同。新教材在呈现国家属性类知识前安排地理学科类知识,有利于学生调动已有的学科知识储备,以此搭建地理学科与国家认同的认知图式,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国家属性类知识的学习,深入了解国家安全问题和应对战略,从而对国家安全问题形成基本理性认识,为国家认同的情感和实践行动打下基础。

在解构其知识结构的基础上,笔者总结出教材的知识组织逻辑。教材大致以“概念—影响—举措”的逻辑进行编排,新教材的最高级知识要素主要是举措类知识,反之则是概念类知识,教材整体篇幅集中于“影响”与“举措”。这种组织逻辑更加突出能力导向,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利于学生深度学习知识及实现有意义的“道德认识”。以“中国的能源安全”为例,教材先描述石油与煤炭的特点、中国能源供需特点(概念类知识),其次讲述能源问题的影响(影响类知识),最后呈现我国应对能源安全的战略(举措类知识)。在此设计下,学生感知我国能源紧缺的问题并认识其对我国安全的影响,由此唤醒其担忧与“同情”(道德动机),此时学生脑海中便能联系生活经验提出解决措施,而教材恰好提供了国家的应对战略,并提供“广州台山”“浙江温岭”等地的新能源成就图片,全方位满足学生的学习和爱国需求,促进学生的“道德认识”内化。

2.地理教材中的国家情感融入分析

道德情感是感知某种情境、形象、伦理后所产生认同的体验[6]。经过整理《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的案例、图片等辅助内容,可知该教材通过辅助性内容渲染国家认同的情境、创设国家形象以及传递社会主义伦理道德,形式丰富地提供充分且全面的素材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提供了社会性的、贴合学生经验的爱国教育情境。新教材在课本导入、自学窗、案例等辅助性内容中融入生活素材,与学生的经验构成“教材—生活”的联结,为新经验的发展提供可能[7],使学生更容易对国家安全产生“共情”。例如在“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一节中,出现港珠澳大桥、三沙市永兴岛人工改造等案例,这与学生的经验相联系,学生不仅可以产生共鸣与提高兴趣,还能吸收其所蕴含的爱国价值情感。

第二,通过强调“我国”与“他国”的区别来创设国家形象。教材在部分案例和图片中展示国家成就、地方景观,如在“我国未来能源需求与能源安全”中出现南海可燃冰钻井平台等国家巨大成就;在“走向生态文明”中的浙江省安吉县案例刻画当地绿色文明景观。通过地方尺度唤醒学生的乡土情怀、民族归属感和自豪感。教材中也出现了“他国”案例及图片,其内容侧重描述教训和经验,从而促进学生对我国的政治认同。

如通过“环境污染与国家安全”中的伦敦烟雾事件、莱茵河污染事件等案例,学生在阅读时会联系我国的现实和正确措施(如本节“我国禁止洋垃圾入境”案例),在对比中突出我国形象,对我国制度、民族产生认同情感。

3.地理教材中的爱国教育导向分析

道德行为是道德意识的外在表现形式[8],《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在每一章节都设置了“问题探究”和“活动”板块,这对于学生国家认同的培养有以下作用:第一,学生在活动系统中能培养动手、分析和论证能力,体会严谨、独立的道德价值[9],掌握科学的地理实践方法,从而为爱国主义教育注入理智和独立精神;第二,活动系统的材料大多与我国的国情相关,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既加深了以国情的认识,也能唤起学生的家国情怀,从而自发产生维护国家安全的使命感;第三,传统德育教材过于注重德育知识的灌输,只对学生强行说教,不尊重其主体性与能动性,而新教材通过讨论、分析和调查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协作意识,并将其国家认同情感通过行为表达,实现国家认同的知行合一,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行为。笔者以第二章第三节中的活动板块为例进行解构,进一步分析其组成要素(任务主题、情境与知识、实践、价值观)中所蕴含的爱国教育实践价值。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在知识文本、素材系统以及活动系统三个方面体现了国家认同属性,为培养学生全方位、立体化的国家认同情感提供了巨大空间,且其知识逻辑符合学生心理特征,说明新教材尊重了逻辑价值、育人价值和学生主体价值的教育理念。

二、基于教材解构的教学路径思考

在解构新教材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将其中的德育元素与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教师活动与学生心理活动对应联系(见表3),据此从理性、情感、实践三方面提出国家认同与地理教学的融通路径。

1.以理育人:利用先行组织者实现有意义学习

先行组织者策略是指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引导性材料,它能清晰地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进行关联[10]。从上文可知,《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中许多地理知识在先行教材已有讲述,并且知识并非简单重复,而是具有严谨的逻辑关系。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其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利用先行组织者策略达到深度教学,培养学生的深度地理思维,训练其思辩力、反思力,使得知识中蕴含的爱国价值得以被挖掘。

基于其知识逻辑关系,笔者总结了地理课堂的“以理育人”的教学模式(见图4)。以“环境问题”相关知识为例,《区域发展》中已有生态环境问题的知识,但其注重生态问题的成因,而《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则侧重影响,因此教师可以将新旧知识中的重合部分作为“固着点”,作为课堂情境或问题导向材料,构成“生态问题成因—对国家影响—国家战略”的教学路径。学生通过与旧知识联结,以及对比新旧知识来深度理解教材内容,从而更流畅地将学科理性思维转化到爱国感性思维,在吸收其中蕴含的事实性知识中同时内化价值性知识[11],既对国家安全知识产生本质认识,也对国家形象产生理性认识,为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奠定基础。

2.以情育人:在生活情境与合作中交流爱国情感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丰富的社会性和经验性的素材,教师应对其充分开发且应超越教材,关注联系学生的生活经历以及注入本土思想。学生的直接经验来自生活环境,教师应该注重选材生活化,将国家尺度缩小至家乡尺度,用环境和资源问题在家乡中的体现来创设教学情境,并与教材素材结合,培养学生的尺度思维,深化学生对家与国的观念理解,熏陶家国情怀。另外,情境不可止步于课堂导入环节,这会使得价值渗透止于表层[12],无法让地理知识与爱国价值实现本质融通。因此教师要充分思考贯穿教学全过程的情境创设方法,使得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沉浸在家国情境中,在潜移默化过程中实现国家认同的情感升华。

教师在创设情境和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爱国情境的合作性和共同性,学生通过合作完成国家情境下的地理任务,为实现共同的精神目标相互协作,达到爱国思想的交流和情感的和谐。而过分的竞争氛围不利于爱国情感教育[13],如设置小组竞答、小组加分,会使得竞争失败的学生产生抵触心理,从而拒绝情境中的教育元素。

3.实践育人:依据问题导向从做中学

国家认同与国家安全教育不仅是思想层面的培养,更要落实在行动和实践中,是一个从内在心灵到外在表现的爱国主义范畴。实践育人既包括在实际情境中亲身体验知识的获得,还包括在实际应用已有的知识,获得现实感、实践感[14],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在课堂中实际情境知识的获得与建构国家认同情感。教师依据“任务主题—情境知识—实践—价值观”的育人模式(见图5),将国家认同属性与学科知识融合成知识问题,通过设计层级提问将学科知识逻辑转化成学生学习逻辑[15],使得学生在主动探索中自觉挖掘课堂与知识中的爱国元素,促进爱国情感体验,将元素升华为学生的爱国价值。在解决过程中学生会反复搜索已有经验知识并代入问题情境之中深入分析解决策略,以此巩固道德情感并实现国家认同的外化。

第二,在研学实践与劳动教育中感受乡土情怀。教师可充分开发本土化的研学旅行活动,结合当地生态与环境问题开展调查性活动,使得学生在亲身实践后产生对环境污染和生态问题的直接认识,并对家乡环境产生“同情”的情绪,并引导学生发掘当地环境保护成果,以及设计具备地理特征的劳动教育,使学生在探索和劳动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对话”,提升国家认同感,坚定保护环境的信念,达到知行合一。

参考文献:

[1]贺金瑞,燕继荣.论从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5-12.

[2]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EB/OL].http://www.gov.cn/zhengce/2019-11/12/content_5451352.htm,2019-11-12.

[3]中共教育部党组.教育系统关于学习宣传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工作方案[EB/OL].http://www.eol.cn/news/yaowen/202002/t20200220_1712861.shtml,2020-02-20.

[4][6][8]林崇德.论品德的结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8(1):57-65.

[5]魏伊.基于ISM法的不同时期高中地理教材结构比较研究——以“地球上的大气”为例[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9.

[7]赵梦雷.经验改造何以可能?——杜威经验教育的形成特性及价值[J].高教探索,2020(7):92-98.

[9]马多秀.学校情感教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10]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1]张旭如.促进有意义学习的地理教学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14,34(5):72-77.

[12]龙泉.地理学科育人价值及其教学实现策略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7.

[13]约翰·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赵祥麟,任钟印,吴志宏,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14]周洪宇,胡佳新.知识视域下的实践育人及其意义向度[J].教育研究,2018,39(8):19-27.

[15]李春艳.学习视角下的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18,38(8):99-105.

上一篇:初中英语教材人教版文化因素分析下一篇:继承古法技艺融入现代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