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疮的护理新进展

2022-07-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压疮的护理新进展

手术压疮的预见性护理管理研究

[摘要] 目的 探讨预防和减少术中压疮发生的护理管理方法。方法 将2012年10月~2013年9月在我院施行手术的患者237例作为观察组,对其发生压疮的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并实施预见性护理管理。将2011年10月~2012年9月在我院行手术而未给予压疮风险预见性护理管理的患者195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急性压疮发生率及程度。结果 对照组急性压疮发生率为5.13%(10/195),高于观察组1.26%(3/2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手术患者进行预见性的全面评估压疮发生风险,并实施有效的护理,可预防手术压疮的发生。

[关键词]压疮;手术;护理管理

[

术中压疮是指在手术的特殊情况下,患者不能翻身,由于手术体位产生的对局部皮肤的压力,皮肤出现潮湿、硬结、水疱等[1]。手术中一些非人为控制的因素致使手术患者成为压疮的高发人群,其压疮的发生率达4.7%~66.0%[2]。如何在术前、术中、术后进行评估并采取必要的措施预防压疮,是临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3-4]。自2012年10月起,我院引入预见性管理理念对手术患者实施压疮预防管理,在术前、术中、术后通过循证、分析、预见问题、制定预防措施并进行全面评估,预防术中急性压疮的发生。经过1年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2011年10月~2012年9月(实施预见性管理前)在我院手术室施行手术预报的压疮危险患者195例为对照组,其中男109例,女86例,平均年龄(52.9±24.4)岁;取2012年10月~2013年9月在我院手术室施行手术预报的压疮危险患者237例为观察组,其中男134例,女103例,平均年龄(54.8±24.2)岁。所有入选对象均为住院期间进行的第1次手术,术前存在压疮的患者除外。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专科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压疮预见性管理方法

1.2.1 建立科学的压疮评估体系

1.2.1.1 启用手术压疮评估表,充分作好术前皮肤评估,提高皮肤损伤的预见性 从接到手术单后,巡回护士对照手术压疮评估表筛选有手术压疮潜在风险的患者,对预计手术时间>4h或有特殊体位的要求(俯卧位、侧卧位、截石位、使用牵引床、体位受压部位麻醉+手术时间>3h)或Braden评分<16分作为手术重点访视对象。详细了解患者的营养状况、心理状态、手术部位及体位、麻醉方式、手术的难易程度等,填写术前压疮风险告知书,书面详细介绍压疮的风险因素及难免性压疮发生的可能,使患者及家属知晓压疮的危险因素,同时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及压疮护理的健康指导,告知为降低压疮发生风险而采取一般护理措施及特殊护理措施,让患者及家属对手术压疮的发生有较好的认知度及接受度。

1.2.1.2 预计放置体位方案,保护受压重点部位及骨突处 对预计手术时间>4h,骨突处、受压部位给予新型泡沫敷料增加支撑点的抗压性,以有效降低震动和分散压力。手术时间<4h选择3M薄膜贴,在受压皮肤上形成一层柔软的保护膜, 保护皮肤不直接受压, 又可直接阻碍外界水分和渗透液接触皮肤, 保持皮肤的干燥。在摆放手术体位前先判断术中体位的重点受压部位并选用合适的新型啫喱体位垫,摆放体位时应避免拖、拉,避免着力点和固定点的压迫, 既要保证体位的牢固性, 又不妨碍呼吸功能和循环系统,提前为患者制定有针对性、直观性、操作性强的有效预防模式。

1.2.1.3 正确摆放体位,强化重点环节的监控,护士长督导及组长负责制 以保障患者舒适安全、充分显露术野为原则,对手术时间>4h及有特殊体位要求的患者,由护士长和组长重点督查手术体位,如肢体处于功能位,上肢外展不超过90°,肢体远端关节要低于近端关节,约束带松紧以勉强伸进4个手指头为宜等,有不正确的地方及时纠正和示范,指导减压垫和敷料的正确使用。在患者手术体位安置后再次确认床单是否平整、清洁、干燥,患者身体与床面是否呈点状接触,防止局部皮肤受压。

1.2.2 术中加强观察和巡视,及时检查压疮干预措施的有效性 (1)巡回护士严密观察患者的血液循环、皮肤颜色、弹性张力,发现体位改变应及时纠正,切实做到预防在先。在病情许可和不影响手术操作的情况下,对肢体受压部位进行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醒手术医生进行手术时要尽量避免暴力操作,以免外力造成皮肤受损。(2)巡回护士积极配合麻醉医生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的稳定,尽量减少手术中低血压、低血氧饱和度的持续时间等,有利于预防低循环灌注不足而引起的压疮。(3)严格落实术中患者保温措施:注意做好非术野部位的保暖,输液、输血可通过加温器加温至37℃,用温热冲洗液的方式冲洗术野。

1.2.3 术后及时检查和做好交班 手术结束恢复体位后,要求巡回护士仔细检查患者全身皮肤和软组织情况,如有急性压疮发生,手术室专科护理组长或第一助手以上的手术医生协同查对并签字确认后,填写压疮报告表,详细记录压疮发生部位、面积、分期,跟病房护士严格做好交接班,特别是对已发生压之不褪色红斑的患者进行早期、重点干预,尽量减少或避免术中受压的部位继续受压造成进一步损害,增强护理工作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强调搬运及安置体位的过程中,应避免病人皮肤与运送平车、手术床等之间的摩擦。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AS8.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四格表x2检验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Ⅰ期压疮与Ⅱ期压疮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总的压疮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积极评估手术患者压疮危险因素是预防术中压疮的关键[5-6]。我们通过观察发现,对照组中发生的3例Ⅱ期压疮患者手术时间都超过5h以上,并且是特殊卧位的患者,Braden评分在18~21分。手术时间>2.5h是压疮的危险指数,如手术时间超过4h,即使患者体质很好也有组织损伤的风险,每延长30min会使压疮危险性增加约33%,手术体位决定了患者的受压部位,由此可见,Braden量表在手术患者中的预测效度也并不理想,相关研究[7-8]也证实了这一点。针对以上情况,为了使护士全面、正确做好患者术前、术中压疮危险因素的评估,在制定压疮危险因素量化评分表时,我们着重将Braden评分量表中未包含的手术时间及手术特殊体位这2项压疮危险因素纳入评估表中,即预计手术时间>4h或有特殊体位的要求(俯卧位、侧卧位、截石位、使用牵引床、体位受压部位麻醉+手术时间>3h)或Braden评分<16分均评估为手术压疮危险患者,改变实施预见性管理前单一把Braden评分<16分的患者评估为手术压疮危险患者的做法。此外,我们把需要采取的一般压疮护理措施及特殊护理措施也列在压疮量表评估单上,并制定手术压疮护理计划给手术室护士实施使用,从而提高了手术室护士对手术压疮发生的风险预测能力及参与压疮管理的意识与责任心。

我们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压疮知识的常规性培训及学习外,还制定各种手术体位安置标准和技巧手册,人手1册,强化手术体位安置的规范化培训。及时添置某品牌啫喱垫用于手术体位的摆放,它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抗压性,分为大小不同的头圈、足踝垫等体位垫,如当病人仰卧时,头下放软枕或头圈,保护后枕部,能有效地缓解受压部位的压力,对局部皮肤减压起到一定的作用。通过结合体位垫角色互换,练习并掌握标准手术体位的安置和技巧,使每位手术室护士对平卧位、侧卧位、俯卧位、截石位等特殊手术体位安置能熟练掌握。有效的培训可提高手术室护士术中压疮相关知识水平,促进其形成预防术中压疮的护理安全行为模式[9-10]。

对手术患者实施预见性的压疮管理,强调对病人术前、术中、术后环节进行质控,对可能发生的压疮潜在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术中压疮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廖冰野,韦南莱,陈柳云.预防术中压疮形成的方法和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5):72-73.

[2] 瞿永华,柴颖,刘琳.术中患者急性压疮形成因素分析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10):50-51.

[3] 姚美蓉,兰晓娥,吴雪华,等.预防压疮实行全面质量管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0):88-90.

[4] 王俊杰,刘红梅,杨贤云,等.手术患者压疮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预防护理措施[J].中国医药导刊,2010,12(5): 864-865.

[5] 徐青.手术室老年患者术中压疮危险因素及护理人员压疮认知调查[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30):15-17.

[6] 钱维明,黄立峰,项海燕,等.手术患者压疮危险因素评估量表的研制[J].中国护理管理,2013,16(8):24-27.

[7] B Halfens RJ,Van Achterberg T,Bal RM.Valicli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Braden Scale and the influence of other risk factors:a multi centre prospective study[J].lnt J Nurs Stud,2003,37(4):313.

[8] Langemo D,Baranoski S.Key points on caring for pressure ulcers in home care[J].Home Health Nurse,2003,21(5):309.

[9] 贺继荣,李毅.手术中压疮的研究进展[J].天津护理,2007,15(2):120-122.

[10] 黄静,段丽丽,冯新玮.手术室护理人员对患者术中压疮认知与防范行为培训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1): 86-89.

(收稿日期:2013-12-26)

作者:陈少梅 张云凤 唐潘红

第2篇:压疮的防治护理新进展

时间:

地点:内三科医办室 主讲人:马春雷 参加人员:

讲课内容:压疮的防治护理新进展、压疮认定和报告制度及压疮防范措施

一、定义

压疮长期以来一直是临床护理工作中较为棘手的问题, 是护理工作需攻克的顽症。它是由于机体长期受压,引起神经营养紊乱及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营养不良而发生的软组织坏死。压疮不仅给病人带来病痛,也因延长住院日而增加医疗费用,给社会及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压疮多发生于长期卧床、脊髓损伤、慢性神经系统疾病等各种消耗性疾病及老年病人,若有低蛋白血症、大小便失禁、骨折、营养不良、缺乏维生素等更易发生。

二、压疮的发生机制及诱因 1 压疮发生的机制

受压组织持续缺血、缺氧,无氧代谢产物堆积,对细胞的毒性作用致使细胞变性、坏死,皮肤弹性降低或消失、褪色,形成水疱或表皮脱落,甚至皮肤组织破溃、糜烂。

2 压疮发生的诱因

受压、营养不良、潮湿、摩擦是压疮好发的主要因素。摩擦力是机械力作用于上皮组织,能去除外层的保护性角化皮肤,增加对压疮的易感性。长时间受压可以使局部皮肤血流停止,淋巴滞流、蓄积,厌氧代谢废物积聚,造成皮肤、肌肉组织坏死。当病人的血红蛋白低于120 g/L 时,也是形成压疮的一个原因。而由于大小便失禁、出汗等导致皮肤浸渍、松软,再加上细菌及毒素的繁殖与增加,更易使皮肤感染形成压疮。 3 压疮的评估

积极评估病人情况是预防压疮关键的一步, 要求对病人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作定性、定量的综合分析。常用的有Waterlow压疮评分法。如果评分≥10,则患者有发生压疮的危险,建议采取预防措。

三、压疮新分期

1、可疑深部组织损伤:完整的皮肤表面呈现紫色或暗红色,或者出现血泡。其相比于周围组织会有疼痛、硬结、腐烂、皮温增高或降低的变化。对于皮肤黑的人不易发现该变化,可以表现为在黑色基底上出现薄薄的水泡,进一步演变成黑色焦痂。该类伤口即使采取了相应的处理,也会很快演变恶化。

2、淤血红润期:为压疮的初期,又称为Ⅰ期压疮。此期受压部位出现暂时的血液循环障碍,呈现暗红色,并有红、肿、热、痛或麻木感。判断标准为解除压力三十分钟后,仍不能褪色。此期可逆,解除压力后可阻止进一步发展。

3、炎性浸润期:又称Ⅱ度压疮。病变累及真皮层,受损皮肤呈紫红色,皮下有硬结。可有大小不一的水疱。水疱底面潮湿红润,此期有疼痛感。

4、浅度溃疡期:Ⅲ度压疮,全层皮肤破损,病变累及皮下组织,可延及但不穿透皮下筋膜。此期水疱进一步扩大,感染后有脓液覆盖,病人疼痛感加重。

5、坏死溃疡期:Ⅳ期压疮。此期坏死深入真皮下层和肌肉,甚至达到骨面,可出现邻近组织破坏和窦道形成。坏死组织发黑,脓性分泌物多,有臭味,重者发生败血症危及生命。

6、无法分期(unstageable):在缺失全层的基底部被坏死组织(黄色,黄褐色,灰色,绿色或棕色)或焦痂(黄褐色,棕色或黑色)所覆盖,只有去除这些坏死组织后才能进行分期。

四、对压疮易患因素进行全面而正确的评估,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护措施非常重要。

五、压疮的预防

1 减轻病人局部皮肤压力

促进血液循环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常规采取2 h~3 h 翻身、叩背1 次,对于水肿、出汗、感觉麻木等病人需30 min~60 min 翻身1 次。翻身时尽量将病人身体抬起,避免拖、拉、推以防擦伤皮肤。电动防压疮气垫床可防止剪切力,减轻对局部皮肤的压迫,防止血液循环障碍。它是通过规律循环,间隔2.5 min~3.0 min 交替充放气的方式,不断改变病人受压部位的受压点,缩短局部受压时间,为受压部位提供更好的血液循环,可免去人工按摩。流动的空气还可阻止化脓菌的繁殖,起到防止和治疗压疮的作用。同时,气垫床还适用于瘫痪、烧伤、骨折牵引、外科手术护理以及意识不清、自主翻身困难的病人。还可运用各种规格的凉液垫,垫于枕部、肩部、臀部等骨突处,利用垫内液体的波动,减轻局部的压力。2 减少摩擦

保持床单位平整无皱褶,无渣屑,注意随时检查清理。更换被服时,不能“拖”“拉”“拽”,以避免因摩擦而使皮肤受损。使用便器时,应选择无破损便器,抬起病人腰骶部,不要强塞硬拉。必要时在便器边缘垫上纸或布垫,以防擦伤皮肤。 3 促进血液循环

经常进行温水擦浴、局部按摩,定时用搽红花酒精、10%樟脑酒、50 %乙醇或红花油按摩全背或受压处,达到通经活络,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局部营养状况,增强皮肤抵抗力的作用。 4 降低皮肤温度

垫茶叶枕(隔夜的茶叶晾干包在纱布内),利用茶叶的蓬松、透气散热好,可降低皮肤温度,以防压疮的发生。 5 改善全身营养状况

纠正低蛋白血症, 改善营养状况,保证充足的营养是治疗压疮的根本保障。营养不足可降低免疫力,增加感染机会,延迟创面的愈合。对长期卧床、恶病质、病重者,应注意加强营养,根据病情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膳食。不能进食者给予鼻饲,必要时给予补液、输血及静脉输注高营养物质,以增强抵抗力及组织修复能力。

6 保持床单位的清洁、干燥

避免大小便失禁、引流液污染、出汗潮湿等刺激,病人每次排便后应立即清洗皮肤,使皮肤保持清洁状态。同时,及时更换污染的衣服、床单,使病人舒适。

六、治疗 1 中医中药

中医认为压疮是毒邪内结、淤血、寒凝气滞造成。由于组织受损,溃后脓水淋漓,导致气血亏虚、肝气久郁不解。黄芪注射液具有补气升阳、益气固表、托毒生肌的作用。新癀片具有保护创面、抗菌和抑菌、止痒、生血和活血的作用。复方七叶莲可免除清疮、换药、包扎等程序。三黄乳香油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祛腐生肌的作用。 2 生化药物制剂

具有保护创面、减轻疼痛、清除脓液、促进肉芽组织生长的作用。莫匹罗星软膏为局部抗生素,抗菌谱广,使用后可使创面炎性反应减轻、分泌物减少、肿胀时间缩短,从而促进创面愈合[。生物流体敷料对皮肤创伤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创面形成透明薄膜,具有抗感染及促进组织生长、创面愈合、控制和吸收渗出物的独特功效。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素可促进细胞外基质的蛋白质合成,形成胶原蛋白,促进毛细血管增生形成丰富的肉芽组织,使伤口愈合。 3 理化治疗

用激光、外科手术治疗也是近几年来的新方法。激光以CO2激光及Nd∶YAG激光汽化切割溃疡面, 使溃疡面在术后形成一保护性痂壳, 2周或3周脱落, 痂壳脱落时, 其下的组织已修复缺损; 以低强度HeNe激光联合紫外线照射治疗法, 具有杀菌抗感染、促进创面愈合的功效。外科手术可用局部皮瓣和带血管肌蒂皮瓣转移植入法等治疗, 其手术治疗方式应取决于创面的大小、部位以及深度。另外, Brown认为高压氧治疗压疮最好, 其机制为改善微循环, 促进创面上皮细胞及成纤维细胞的再生, 增强白细胞吞噬能力, 稳定细胞膜的通透性, 促进肉芽组织生长, 加速创面愈合。

近年来对压疮治疗的观念有了新的认识,过去普遍认为创面干爽清洁有利于愈合,目前则认为在无菌条件下湿润有利于创面上皮细胞形成,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和创面的愈合。

七、心理疏导及健康指导

做好病人的心理疏导,普及压疮的预防知识及治疗技术,有计划地做好随访工作,必要时进行家庭巡诊,积极预防压疮的发生和复发。

八、小结

压疮是长期卧床病人, 特别是老年、昏迷、截瘫、坐轮椅者的常见并发症。它的防治及护理技术十分复杂, 并非以严厉的规定就可杜绝。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从病人的实际出发, 客观地承认压疮危险因素, 充分认识其危害, 努力探索预防和治疗压疮的新方法、新技术,是每一名护理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压疮认定和报告制度

1、各科室将新增带入压疮、难免压疮患者床号、姓名、诊断、压疮基本情况及处理措施及时报告护理部,并填写《压疮申报表》。(带入压疮于24小时内报告,难免压疮根据病情进展及时报告。)

2、护理部在接到报告后24小时内下病房了解病情及处理措施到位情况,适时指导。

3、对存在护理难度的病人,组织全院护理质量控制委员会会诊,提供解决方案,确保病人安全。

4、护理部及时跟踪督查压疮患者病情进展情况。

5、患者出院后科室将压疮转归情况在申报表上如实填写后交护理部存档。 压疮防范措施

1、正确评估病情:对压疮高危病人应做到“六勤”(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勤整理、勤更换、勤交班),建立翻身卡。

2、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经常更换体位使骨突部位交替减轻压迫(勤翻身);保护隆突处和支持身体空隙,减轻皮肤与床褥间的剪切力(如软枕、气圈、气垫床、水褥、翻身床的使用);对使用石膏、夹板或其他矫形器械者,衬垫应松紧适宜并认真听取病人主诉并随时调整。

3、避免局部受刺激:保持床铺清洁、平整、无皱折、干燥、无碎屑;指导家属正确翻身和使用便盆,避免拖、拉、推等动作;随时更换污染的床单、衣物及伤口敷料;尿失禁者应留置尿管(男病人可使用尿套),大便失禁者应特别注意肛周皮肤的护理。

4、促进血液循环:经常进行温水擦浴、全背按摩;使用50%酒精或红花酒精行骨突部位局部按摩;使用电动按摩器按摩(依靠其电磁作用引导治疗器按摩头震动,以代替各种手法按摩)。

5、改善营养状况:长期卧床者或危重病人应注意全身营养,根据病情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膳食,必要时给予鼻饲、TPN、输血等支持疗法。

6、必要时使用气垫床。

7、及时申请护理会诊。

第3篇:压疮护理新进展综述

【关键词】

压疮 防治护理

压疮长期以来一直是临床护理工作中较为棘手的问题, 是护理工作需攻克的顽症。它是由于机体长期受压,引起神经营养紊乱及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营养不良而发生的软组织坏死[1]。压疮不仅给病人带来病痛,也因延长住院日而增加医疗费用,给社会及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在荷兰,大于1%的卫生保健经费用于压疮的防治或支付因压疮所致的住院费用[2];美国的压疮治疗费用每年达10 亿美元[3] 。压疮多发生于长期卧床、脊髓损伤、慢性神经系统疾病等各种消耗性疾病及老年病人,若有低蛋白血症、大小便失禁、骨折、营养不良、缺乏维生素等更易发生[1]。近几年,不少学者对压疮的产生机制、诱因、预防、治疗及护理等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为使护理同行进一步了解各种防治压疮的方法,合理选用敷料,提高压疮治愈率,本文对压疮防治和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1 压疮的发生机制及诱因

1.1 压疮发生的机制

受压组织持续缺血、缺氧,无氧代谢产物堆积,对细胞的毒性作用致使细胞变性、坏死,皮肤弹性降低或消失、褪色,形成水疱或表皮脱落[4] ,甚至皮肤组织破溃、糜烂。

1.2 压疮发生的诱因

受压、营养不良、潮湿、摩擦是压疮好发的主要因素。gossens指出,摩擦力是机械力作用于上皮组织,能去除外层的保护性角化皮肤,增加对压疮的易感性[5]。长时间受压可以使局部皮肤血流停止,淋巴滞流、蓄积,厌氧代谢废物积聚,造成皮肤、肌肉组织坏死。当病人的血红蛋白低于120 g/l 时,也是形成压疮的一个原因。而由于大小便失禁、出汗等导致皮肤浸渍、松软,再加上细菌及毒素的繁殖与增加,更易使皮肤感染形成压疮。

2 压疮的评估

积极评估病人情况是预防压疮关键的一步, 要求对病人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作定性、定量的综合分析。常用的有braden压疮评分法。根据pangs等[6]在香港以亚洲人为对象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8 分是最佳界值,其中18分~15 分提示轻度危险,14分~13 分为中度危险,12分~10 分为高度危险,9 分以下为极度危险[7] 。表1 braden 量表评分标准(略)

对压疮易患因素进行全面而正确的评估,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护措施非常重要。

3 压疮的预防

3.1 减轻病人局部皮肤压力

促进血液循环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常规采取2 h~3 h 翻身、叩背1 次,对于水肿、出汗、感觉麻木等病人需30 min~60 min 翻身1 次[8]。翻身时尽量将病人身体抬起,避免拖、拉、推以防擦伤皮肤。电动防压疮气垫床可防止剪切力,减轻对局部皮肤的压迫,防止血液循环障碍[9]。它是通过规律循环,间隔2.5 min~3.0 min 交替充放气的方式,不断改变病人受压部位的受压点,缩短局部受压时间,为受压部位提供更好的血液循环,可免去人工按摩[10]。流动的空气还可阻止化脓菌的繁殖,起到防止和治疗压疮的作用。同时,气垫床还适用于瘫痪、烧伤、骨折牵引、外科手术护理以及意识不清、自主翻身困难的病人。还可运用各种规格的凉液垫,垫于枕部、肩部、臀部等骨突处,利用垫内液体的波动,减轻局部的压力。

3.2 减少摩擦

保持床单位平整无皱褶,无渣屑,注意随时检查清理。更换被服时,不能“拖”“拉”“拽”,以避免因摩擦而使皮肤受损。使用便器时,应选择无破损便器,抬起病人腰骶部,不要强塞硬拉。必要时在便器边缘垫上纸或布垫,以防擦伤皮肤。

3.3 促进血液循环

经常进行温水擦浴、局部按摩,定时用搽红花酒精、10%樟脑酒[11]、50 %乙醇或红花油按摩全背或受压处,达到通经活络,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局部营养状况,增强皮肤抵抗力的作用。

3.4 降低皮肤温度

垫茶叶枕(隔夜的茶叶晾干包在纱布内),利用茶叶的蓬松、透气散热好,可降低皮肤温度,以防压疮的发生[12]。

3.5 改善全身营养状况

纠正低蛋白血症, 改善营养状况[11],保证充足的营养是治疗压疮的根本保障。营养不足可降低免疫力,增加感染机会,延迟创面的愈合。对长期卧床、恶病质、病重者,应注意加强营养,根据病情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膳食。不能进食者给予鼻饲,必要时给予补液、输血及静脉输注高营养物质,以增强抵抗力及组织修复能力。

3.6 保持床单位的清洁、干燥

避免大小便失禁、引流液污染、出汗潮湿等刺激,病人每次排便后应立即清洗皮肤,使皮肤保持清洁状态。同时,及时更换污染的衣服、床单,使病人舒适。卧床病人受身体条件和各种情况限制,床上排便是一个现实问题。使用充气助便气垫,并改良便盆、床、褥等基础护理装备,就可以帮助病人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当卧床病人需要排便时,取出骶尾部的小气垫,安放上专用集便器。病人不但可以舒适地卧位大便,还可以将小便全部引入集便器。排便后不用搬动病人即可进行会阴部的清洁、骶尾部压疮检查和局部冲洗等会阴部护理工作,又便于保持床褥清洁和平行更换[13]。

4 治疗

4.1 中医中药

中医认为压疮是毒邪内结、淤血、寒凝气滞造成。由于组织受损,溃后脓水淋漓,导致气血亏虚、肝气久郁不解[14]。黄芪注射液具有补气升阳、益气固表、托毒生肌的作用[14]。新癀片具有保护创面、抗菌和抑菌、止痒、生血和活血的作用[15]。复方七叶莲可免除清疮、换药、包扎等程序[16]。三黄乳香油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祛腐生肌的作用[17]。

4.2 生化药物制剂

具有保护创面、减轻疼痛、清除脓液、促进肉芽组织生长的作用[18]。莫匹罗星软膏为局部抗生素,抗菌谱广,使用后可使创面炎性反应减轻、分泌物减少、肿胀时间缩短,从而促进创面愈合[19]。生物流体敷料对皮肤创伤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创面形成透明薄膜,具有抗感染及促进组织生长、创面愈合、控制和吸收渗出物的独特功效[20]。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素可促进细胞外基质的蛋白质合成,形成胶原蛋白,促进毛细血管增生形成丰富的肉芽组织,使伤口愈合[19]。

4.3 理化治疗

用激光、外科手术治疗也是近几年来的新方法。激光以co2激光及nd∶yag激光汽化切割溃疡面, 使溃疡面在术后形成一保护性痂壳, 2周或3周脱落, 痂壳脱落时, 其下的组织已修复缺损; 以低强度hene激光联合紫外线照射治疗法, 具有杀菌抗感染、促进创面愈合的功效。外科手术可用局部皮瓣和带血管肌蒂皮瓣转移植入法等治疗, 其手术治疗方式应取决于创面的大小、部位以及深度。另外, brown认为高压氧治疗压疮最好, 其机制为改善微循环, 促进创面上皮细胞及成纤维细胞的再生, 增强白细胞吞噬能力, 稳定细胞膜的通透性, 促进肉芽组织生长, 加速创面愈合。

近年来对压疮治疗的观念有了新的认识,过去普遍认为创面干爽清洁有利于愈合,目前则认为在无菌条件下湿润有利于创面上皮细胞形成,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和创面的愈合。

5 心理疏导及健康指导

做好病人的心理疏导,普及压疮的预防知识及治疗技术,有计划地做好随访工作,必要时进行家庭巡诊,积极预防压疮的发生和复发。

6 小结

压疮是长期卧床病人, 特别是老年、昏迷、截瘫、坐轮椅者的常见并发症。它的防治及护理技术十分复杂, 并非以严厉的规定就可杜绝。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从病人的实际出发, 客观地承认压疮危险因素, 充分认识其危害, 努力探索预防和治疗压疮的新方法、新技术,是每一名护理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李伟.压疮护理新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02,17(7):20.

[2]am strong d,bortz p.an intergrative review of pressure relief insurgical patients[j]. aorn j,2001,73(3):645674.

[3]schoonhoven i,haalboom jr,bousema mt,et al.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of routime use of risk assement scales for prediction of pressue ulcers[j].bmj,2002,325(7368):797802.

[4]李建荣.压疮的防治及护理[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5,1(17):69.

[5]陈军,刘文清. 浅谈压疮的发生与防护[j].西南军医,2004,4(6):77.

[6]pangs w.prdeicting pressure sore risk with thenirton,bradon, and water 10 w scales in a hong kong rehabilitaton spital[j]. nursers,1998,47(3):147153.

[7]郭英利,魏本姣,陈润爱,等.30例中药治疗压疮病人效果观察[j].家庭护士,2008,6(8a):20232024.

[8]燕美香.循证护理在神经内科压疮预防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4,19(7):641.

[9]陈大春.电动防褥疮气垫在恶性肿瘤合并脊髓压迫症病人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5,20(4):370.

[10]张志联.电动防压疮气垫在经股动脉冠脉介入治疗术后的临床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3,18(6):712.

[11]张素红.压疮的辨证施护[j].辽宁中医杂志,2003,46(6):507.

[12]周夏兴,骆丹茵.复方茶叶垫预防老年病人压疮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2,17(2):8990.

[13]陈伟.介绍一种充气助便床[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2):961.

[14]李缦清.黄芪注射液湿敷治疗压疮与辨证护理[j].河南中医,2004,29(8):87.

[15]王香玲,童家祥,牟丽华.新癀片研末治疗压疮66 例[j].河南中医,2004,29(7):48.

[16]万功华,陈敏,李玲,等.复方七叶莲液治疗压疮38 例效果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7):571.

[17]王艳青.三黄乳香油治疗压疮效果好[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7):632.

[18]董文军. 压疮护理的新进展[j].甘肃中医, 2007(4):3.

[19]周富玲.百多邦软膏治疗压疮的疗效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03,18(2):175.

[20]李志英.应用生物流体敷料治疗压疮及创面后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02,17(1):18.

第4篇:压疮的护理

一、压疮的概述

压疮:也称褥疮、压力性溃疡(Pressure ulcer)是由外部压力引起血液和淋巴液流动受阻所致的皮肤及其以下组织的局部缺血性损伤。

压疮至今仍是临床护理学工作中比较棘手的问题,如何预防、减少压疮的发生是护理工作者仍在探索的课题,也是国内外护理专家探讨的热门话题。

1、为什么会发生PU?

引起PU的原因有两种

外在因素: 包括(1)压力;(2)剪切刀;(3)摩擦力;(5)神经紧张。

内在因素:

(1)活动障碍,如石膏固定、外伤引起运动系统疾病所造成的强迫体位、长时间手术过程和术后制动等;

(2)失去知觉,如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周围神经疾病、老年痴呆、脊髓麻醉和神经传导阻滞等;

(3)反应性充血衰竭,如严重慢性疾极度衰弱或濒死者;

(4)严重营养不良;

2、压疮好发的人群 长期卧床

脊髓损伤

慢性神经系统疾病

各种消耗性疾病及老年病人

若有低白蛋白血症、大小便失禁、骨折、营养不良、缺乏维生素等更易发生

3 、压疮好发的部位

95%的压疮发生于下半身的骨突处

好发部位依次是:骶尾部、坐骨结节、股骨大转子、内外

1 踝、足跟部

4、压疮预防的临床意义 压疮对医院、护士的影响

医院:产生医疗纠纷,医疗质量受到质疑、名誉受损。 护士:工作量增加,压疮病人的护理量增加50%,心理负担加重。

压疮对患者的影响,加重病情、延长康复时间、增加治疗费,严重时还可继发感染,引起败血症而危及患者生命(压疮发生,死亡率增加4倍,压疮未愈合,死亡率增加6倍),心理痛苦。

压疮护理质量成为衡量医疗质量的指标

5、怎样识别危高病人?

为了能早期识别出病人有发生PU的危险,以便采取具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PU危险因素评估表作为识别警戒性患者的工具已在临床广泛应用。

压疮危险评估表

5.1 国外的PU评估系统

以Braden评分表被使用的最广泛,其危险评分从6分到23分,分数越低,危险性越大。小于16分者,为高危患者。也有研究认为,小于18分是预测危险数值。具体内容见表-2。

5.2 国内的PU评估系统

我国护理人员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积累了大量的从不同角度鉴别病人是否存在PU危险的经验。这里值得推荐的是《护理学基础》(高等护理教育统编教材第3版)中的评估表,评分≤16分时,易发生PU。分数越低,发生PU的危险性越高。

Norton(1962)压疮危险评估表 Waterlow’s(1988)压疮危险评估表 5.3注意事项

上述各种PU评分系统只是对病人进行危险评估的一种辅助工具。它可能适用于大多数情况,但不一定适用于每一个病人。因此,护理人员应同时考虑病人的个体情况(如上述各种

2 内在原因)及自己的临床经验。所谓卧床不起多数是人为因素所致。90%的卧床不起者能坐起来。护士需要接受更多的有关病人座椅方面的教育。因为对年老体弱、重病、大手术后、不能行走而需长时间坐在椅子上的病人,拥有一把合适的椅子不仅可预防PU,还有益于其保持良好的呼吸和循环状态、改善食欲、增强肌力,使其感到舒适和安全。

有研究表明,极度衰弱和濒死病人的外周血压非常低,不足以使被压扁的毛细血管床再灌注,所以其PU是难以预防的。这些病人的临床表现是在受压部位出现白癍时,减轻压力后不会像健康人那样一旦循环恢复,局部毛细血管即扩张使血流量增加,产生局部反应性充血,出现表浅的短暂的皮肤红癍(通常称为可褪色红癍),之后皮肤颜色恢复正常。因此,对这类病人应尽早采取有效措施,降低PU的损伤程序。

6 、预防PU的方法

6.1 找出发生PU危险的原因

通过对PU发生率的研究,不仅用来衡量护理质量、合理分配医疗资源,而且还能从中发现哪些病区或病人为高危对象,以便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例如,外科手术患者由于不能改变手术时间,他们将减少病人手术中的压力作为主要的预防手段。

6.2 消除和减少压力

传统上,我们十分重视变换体位(翻身)在预防PU中的作用,但是,仅仅依靠变换体位是无法预防PU发生的。除了每2h翻一次身之外,还应考虑床垫、椅垫等压力缓解用品对预防PU的作用。实际上,压力=力/体表面积,改变力或面积均可改变压力。所以,翻身可以减少压力对脆弱软组织的压迫时间,而床垫等则可以使身份压力大面积的再分配,减轻支撑部位骨突起处的压力。只有将这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收到良好的预防效果。

6.3 对病人的营养支持

在PU的护理中,对病人的营养支持是一个易被忽视的问题。虽然营养不良不是造成PU的直接原因,但它能使皮肤失去活力,减少皮肤的弹性,因此而会增加发生PU的危险。同时,由

3 于身体消瘦,减少了皮肤与骨骼之间的自然缓冲作用,也增加了PU的易患性。

6.4 预防性皮肤护理

首先:为病人翻身时不要拖拽着患者的身体,对意识清醒的患者一边为其变换体位,一边问其¡°这样躺着是否舒服?¡±,从身体上和心理上给患者以关爱。

其次:每班观察一次患者全身皮肤的状态,特别是骨突部位。保持皮肤清洁,对大小便失禁患者必须使用尿布时,需要经常清洗局部皮肤,尽量延长尿布开放的时间,使皮肤通风。

最后:避免传统的用按摩受压部位来预防PU的护理,因为按摩会使皮肤及肌肉与血管发生挪位、中断局部血流,更易造成PU。

二、伤口的处理和治疗

1、伤口的分类

根据受伤时间可分为急性伤口和慢性伤口;

根据受伤累及皮肤深度可分为部分皮层损伤伤口和全层伤口;

根据受伤的原因可分为机械性或创伤性伤口、热损伤和化学性损伤伤口、溃疡性伤口、放射性损伤伤口;

根据欧洲传统的分类评估方法将伤口分为四个期:黑期、黄期、红期、粉期。

1.1伤口黑期

伤口基底牢固覆盖较多的黑色、干性坏死组织或焦痂,痂下积存较多的脓性分泌物,引流不畅,伤口周围有过度的角化组织,。

坏死组织与健康组织分离一般需要2-3周时间,在这一过程中随时都有侵入性感染的可能。

1.2伤口黄期

创基坏死组织减少,炎性渗出为主,组织水肿呈黄色¡°腐肉¡±状,坏死组织与伤口粘附紧密,不易分离,夹杂有少许陈旧的肉芽组织。

1.3伤口红期

4 伤口基底部有较多的肉芽组织生长,肉芽填充组织缺损,但肉芽组织苍老水肿,若伤口横径小于4cm,可保守换药处理,若超过此范围,要考虑手术植皮封闭伤口。

1.4伤口粉期

此期伤口肉芽组织新鲜,伤口出现大量的皮岛,部分皮岛相互融合,创缘有新生上皮增殖、爬行,部分伤口上皮化不完全愈合。

2.伤口的评估 评估(全身情况) 评估(创面局部)

伤口的测量和记录:伤口的测量和记面积:长×宽×深 潜行:周围皮肤与伤口基部形成的袋状空隙。 创面的描述:颜色:黄色、黑色、红色。 面积记录:25%、50%、75%、100% 颜色和面积同时描述:黑色坏死75%、黄色腐肉25%。可以描述大于75%小于25%。大体的描述。 渗出液的评估

量:少量(5ml/24小時),中量(5-10ml/24小時),多量 (>10ml/24小時) ; 衡量敷料的干、湿作记录

顏色: 清澈, 粉紅水样, 黃脓, 黄绿脓, 褐色

气味:伤口感染所产生的恶臭味 ; 除去不透气敷料時会有气味

3、压疮的处理 伤口的处理

换药间隔:

感染伤口每日换药

炎症期伤口隔日一次或一周两次

增生期伤口可以一周两次或一周一次 下列情况需要换药

敷料吸收饱和时;感到伤口疼痛不适时;敷料脱落时;需要观察伤口时

常用伤口外用药

5 湿润烧伤膏、烧伤酊 、磺胺嘧啶银霜、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金因肽)

抗生素盐水纱布:临床常用的为庆大霉素盐水纱布,主要用于伤口分泌物多的感染伤口。缺点:长时间使用容易导致伤口细菌的耐药性生成。

4、常见伤口的处理原则 4.1低温烫伤伤口。

临床工作中常遇到低温(热水袋、烤灯等)烫伤的患者,这类患者损伤原因一般是昏迷、低体温、糖尿病末梢神经炎等,肢体感觉差,临床表现大多是张力性水疱,医务人员容易误认为浅度伤口。在此要强调的是,低温烫伤一般均为深二度和三度的伤口,有的甚至达到肌肉和骨质,因此一旦确定是低温烫伤,一定要请专科医生会诊治疗,不宜自行处理。

4.2陈旧性感染伤口的处理。

基本属于黑期或黄期的伤口,此类伤口处理主要是促进坏死组织脱落,引流脓性分泌物。伤口常用药物一般是磺胺嘧啶银霜、湿润烧伤膏等油膏制剂,目的是尽快使坏死组织脱落,促进肉芽组织生长。由于坏死组织和脓性分泌物较多,换药次数要频繁,有的每日需要2-3次。由于坏死组织的覆盖和包裹,正常解剖层次难以辨认,因此清除坏死组织要掌握尺度,不能随意剪切,防止损伤伤口深部大血管和重要组织(如骶尾部深达骨质的褥疮等)。

4.3表皮脱失的表浅伤口

可用0.1%新洁尔灭或洗必泰液消毒清洁伤口(忌用酒精等刺激性消毒液,一方面避免患者疼痛,另一方面酒精等刺激性消毒液可以加深伤口),外用雷弗努尔液、碘伏液、抗生素盐水纱布等覆盖伤口,厚层无菌敷料包扎(因早期开放性伤口渗出较多)。如果伤口位于面、颈、腋、臀、会阴等不易包扎的部位,可用脱细胞真皮基质覆盖伤口行半暴露治疗。如果没有上述条件,可用消毒液清洁伤口后,凡士林油纱布覆盖伤口包扎。

4.4肉芽伤口的处理。

肉芽伤口处理的首要点是伤口绝对不能暴露。如果伤口横径小

6 于4cm,可按红期伤口处理的原则进行,若大于4cm,应考虑手术植皮封闭伤口。换药可隔日进行,外用药物可以使用雷弗努尔液、抗生素盐水纱布、碘伏纱布等,若肉芽组织苍老水肿,可用5-10%高渗盐水湿敷伤口。 伤口护理实践中尚待解决的问题

1、伤口愈合过程中需要在多长时间内保持湿润环境?是持续保持湿润还是间断性湿润?在伤口不同的愈合阶段是否有不同的湿润要求?

2、伤口中的渗液如何干预?伤口渗液中的活性成分是否可以再利用?如何达到再利用?等等

课外思考

1、病人受压部位出现发红能否采用局部按摩?

2、在压疮病人中使用气圈的条件?

3、在压疮病人创面渗出较多,能否采用烤电等热疗方法? 重点内容

1、压疮的概念

2、压疮的因素

3、压疮的好发人群

4、压疮的部位

5、压疮的预防

6、伤口的分期、评估

第5篇:压疮的预防和护理

□ 胃肠外科

黄桂芳 王珑

压疮的预防和护理在护理领域仍是难题,且在全球范围来看压疮的发病率与15年前相比没有下降的趋势,它不仅降低病人的生活质量,而且巨大地消耗医药,同时也反映着病人在医院里所接受的整体护理的质量。

一、压疮的概念

美国的NPUAP(国家压疮咨询委员会)在 2007年2月的会议上对压疮下的定义压疮(pressure sores):是皮肤和/或皮下组织的局部损伤,通常发生在骨突出处,是压力的损伤结果,或者是压力和剪切力和/或摩擦力的共同作用结果。

二、压疮的病理学

压疮的病理实质是:受累部位皮肤软组织的缺血缺氧性坏死. 一般认为≥毛细血管平均压4.27kPa(32mmHg)的持续压力,即能引起内皮细胞损伤及血小板聚集.形成微血栓而影响组织血供,导致组织缺氧。

三、压疮的危害

增加病人痛苦,降低病人生活质量;增加经济负担;影响病情,引起脓毒败血症,甚至危及生命。发生压疮的老年人比无压疮的老年人,死亡率增加4倍,如压疮不愈合,死亡率增加6倍。

四、引起压疮的原因

(一)局部性因素

1、压力

压力(主要指垂直压力)是导致压疮发生最重要的因素。压力主要施加于骨的突起部位,是否发生压疮与受压的持续时间密切相关。事实证明,只要施加足够的压力,并有足够长的时间,任何部位均可发生压疮。一般认为≥毛细血管平均压4.27kPa(32mmHg) ,即可阻断毛细血管对组织的灌注,导致组织缺氧。Cinsdule提出,在9.3kPa(70mmHg)压力下组织持续受压2小时以上,就能引起组织不可逆损伤。

2、剪切力

剪切力是指不同层次或部位的组织发生不同方向运动时产生的一种力,是引起压疮的第二大因素。剪切力的发生与体位关系密切。当仰卧位头部被抬高30度,身体下滑倾向时;坐轮椅身体前移倾向时,可在骶骨及坐骨结节部产生较大的剪切力。剪切力主要作用于深层组织,引起组织的相对移位,造成浅筋膜深部血管扭曲,切断较大区域的血液供应,导致组织氧张力下降。它比垂直方向的压力更具危害。剪切力与压力共存时比压力单独存在时皮肤动脉血流减少得更多。

3、摩擦力

摩擦易损害皮肤的保护性角质层,而增加对压疮的易感性。床单、床垫皱褶不平,存在渣屑,搬运时拖拉病人,均易产生较大摩擦力。

(二)全身性因素

1、感觉障碍;

2、运动障碍;

3、意识障碍;

4、血液循环不良;

5、营养不良;

6、皮肤外部环境改变(潮湿或过度干燥);

7、心理应激因素;

8、高龄;

9、精神抑郁;

10、吸烟:

11、疼痛;

12、医疗护理因素。

五、压疮的预防

(一)危险因素评估

预防压疮的发生要有合适的评估工具,利用评估工具预测有可能发生压疮的人群,以便于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压疮的发生。常用的评估工具有Norton压疮危险评估表、Waterlow’s压疮危险评估表和Braden压疮危险评估表,评估时间:入院时、3-7天、当情况有变化时进行评估,评估表(略)。

(二)预防措施

1、健康教育

护士可与病人和家属一起对发生压疮的可能性作出共同的评估,让病人和家属了解皮肤护理与压疮的关系,以及压疮的发生、发展和治疗护理的一般知识,让病人与家属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参与自我护理。

2、皮肤护理

建立翻身卡,每天对皮肤情况作系统的监测,做好骨突部位皮肤的观察和记录。保护好受潮湿因素影响的皮肤,予温水及中性清洁剂清洁皮肤,尽可能保持局部皮肤干爽清洁,皮肤干燥者可用润肤霜或润肤膏外涂,在护理操作中应避免额外对皮肤增加压力,不主张按摩骨头隆突处,可用皮肤保护膜、保护粉或保护垫。

3、减压护理

减压用品:轮流充气床垫、水床、海绵垫、小垫子、胶枕、小枕头。1997国外文献报道,橡胶气圈没有显示出能减缓压力,不建议使用。

卧位选择:定时翻身可使躯体各部位间歇性解除压力,是预防压疮的最有效措施。翻身技巧:侧卧位成30°时,枕部、双肩胛、双足跟的压力减至最低,并给予小枕头、小垫子、保护垫减轻足后跟的压力,抬高床头不超过30°,用膝枕、挡脚枕把翦力减至最低,翻身或搬动病人时可通过提起床单来抬高病人以减小剪切力与摩擦力。

4、 加强营养:进行营养评估,提供足够的热量、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六、压疮的分期

美国国家压疮顾问委员会2007发布的压疮分期如下:

可疑深部组织损伤:

紫色或茶色局限区域的压之褪色的完整皮肤或血泡归因于压力和/或剪切力导致的深部软组织损伤。这一部分区域的组织在之前较周围组织可能会有疼痛,湿软,变硬,温度较高或较低。

Ⅰ期

皮肤完整且无苍白变化,常在骨隆突处出现局限性红斑区。深色皮肤可能没有明显的苍白改变,它的颜色可能和周围的皮肤不同。

这个部位有疼痛、变硬、表面软、与周围的组织相比,发热或冰凉。对于肤色较深的个体可能难以鉴别,显示个体处于危险中。

Ⅱ期

部分真皮厚度的缺失呈现为一个浅的开放的溃疡,并且有一个粉红色的创伤部位,无组织脱落,也呈现为一个完整的或开放/破裂的充血性水疱。

表现为有光泽的或干燥的表浅溃疡,没有组织脱落或擦伤,这个阶段不能描述为皮肤撕裂、胶带损伤、会阴皮炎、浸渍或表皮脱落。

*青肿表示可疑的深部组织损伤

Ⅲ期

失去全层皮肤组织,除了骨、肌腱或肌肉尚未暴露,皮下脂肪可以看得见。组织脱落也可以表现出来,但是组织脱落的深度不太明确。可能包括皮下剥离和窦道。

第Ⅲ期压疮的深度随解剖位置的不同而变化。鼻梁、耳朵、枕部和踝部没有皮下组织,因此第Ⅲ期溃疡可能是表浅的。相比之下,脂肪明显过多的区域第Ⅲ期压疮可能就非常深。骨腱是看不见的或不可以直接触及。 Ⅳ期

失去全层皮肤组织伴骨、肌腱或肌肉外露。组织脱落或焦家痂可能出现在创伤部位的某些部分。通常包括皮下剥离和窦道。

第Ⅳ期压疮的深度随解剖位置的不同而变化。鼻梁、耳朵、枕部和踝部没有皮下组织,所以溃疡比较表浅。第Ⅳ期溃疡可延伸至肌肉和(或)支撑结构(如筋膜、肌腱或关节囊),可导致骨髓炎。可以看见或直接触摸到外露的骨或肌腱。

不可分期阶段

失去全层皮肤组织,溃疡的底部被伤口床的腐痂(包括黄色、黄褐色、灰色、绿色和褐色)和(或)痂皮(黄褐色、褐色或黑色)覆盖。只有足够的腐痂或痂皮剥落,才能确定真正的深度和分期。

七、压疮处理原则

1.鉴定压疮的成因

2.排除/减少引起压疮的因素

3.确定临床目标——根据整体病情

测试题:

一、是非题

1、压疮的主要因素是剪切力(

)

2、压疮由压力、剪切力和摩擦力共同存在时才发生的( )

3、侧卧位成30°角,五个点的压力减至最低(双足跟、枕部、双肩胛)( )

二、选择题

1、压疮预防第一步( )

A、加强护理管理

B、重视基础护理

C、评估病人情况

D、营养支持

2、持续压力多少时即能引起内皮细胞损伤及血小板聚集.形成微血栓而影响组织血供,导致组织缺氧( )

A、26.7kPa

B、9.3kPa

C、13.3kPa

D、4.27kPa

第6篇:压疮的预防与护理

压疮(pressure sores)是指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压疮也叫褥疮。易发生在骨隆突处,如骶尾部、坐骨结节、股骨大转子、足根部等。常见于脊髓损伤的截瘫患者和老年卧床患者。一旦发生,不仅给患者增加痛苦,加重病情,严重时可继发感染引起脓毒败血症危及生命,及时应用有效的护理预防措施,可大大降低压疮发生率,提高生命质量。

一、压疮病因及高危因数

(一) 病因:压力、摩擦力、剪切力、潮湿。

(二)高危因素:感觉、营养、组织灌流状态、年龄、体重、精神心理因素。

二、压疮的预防管理

压疮预防护理管理应做到“五早五到位”

(一)五早

1.早评估,患者入院24h内进行压疮危险因素首次评估。 2.早报告,确认压疮高危患者,立即报告护士长,特殊病房24h内向科护上长、护理部逐级上报。

3.早落实,根据患者病情立即落实各项护理措施。 4.早指导,对特殊病例护士长、护理部应及时会诊制定针对性及适宜性的护理措施。 5.早督查,护士长、护理部1~2d督查高危患者护理质量。

(二)五到位

1.落实到位,制定护理措施落实到位。

2.评估评价到位,压疮危险因素动态评估、患者皮肤情况及压疮发生情况动态评价要到位。

3.指导督查到位,护士长、科护士长、护理部对压疮预防护理指导、质量督查的三级管理到位。

4.培训到位,对护士进行压疮相关知识培训到位。 5.持续改进到位,科室、质量管理小组坚持每月对压疮预防管理情况汇总分析,针对存在问题改进,改进措施落实到位。

压疮危险因素的正确评估现有的各种压疮评估表有助于系统的评估各种危险因素,国内外常有的Braden、Norton和Waterlow等评分表。

三、压疮的预防措施

(一)床铺要松软平整,尽可能地经常改换卧床患者的体位,帮助患者翻身,一般每2~3小时翻身一次,必要时每1小时翻身一次,最长不超过4小时。翻身动作要轻柔,避免推、拖、拉等,以防止擦伤皮肤。

(二)经常检查患者骨骼突出处以及受压部位,定期按摩全背或受压处,按摩时自上而下,压力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切勿擦伤皮肤。受压局部要垫气圈、棉圈、海绵垫等。

(三)大小便失禁的患者要及时更换其尿垫,注意保持皮肤和被褥的干燥、清洁。

(四)对使用夹板或者其他矫形器械的患者,应加上松软的衬垫,观察患者的反应,随时调节夹板或器械松紧。

(五)卧床患者不可使用掉瓷的便盆。使用便盆时应协助病人抬高臀部,防止局部皮肤擦伤,同时臀部与便器间应垫软纸、海绵或海绵垫。

(六)鼓励病人进食,保证充足的营养。饮食要有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热量,并选择容易消化的食物。注意每日摄入适量的水果和蔬菜。

(七)平时注意多活动身体。有活动能力的老人,不要睡卧过多;不能单独行动者,应在他人帮助下适度活动;因病卧床者,一旦病情许可,应尽早离床。

(八)要经常用温水洗浴、擦背,保持患者皮肤清洁,促进血液循环。

四、压疮的护理:

(一)初期局部皮肤红肿时,用45%酒精倒于手心做局部按摩10分钟、再擦滑石粉,每天数次;若皮色变紫,有水泡形成或表皮破损时,用1%龙胆紫涂擦表面,保持局部干燥,避免患处再受压。

(二)水疱破损,局部感染有浅层坏死时,可用浓度为1:5000的高猛酸钾溶液冲洗,擦干创面及周围皮肤后,用60瓦电灯在距创面30厘米处烘烤,使其干燥愈合,处理后创面可用凡士林油纱布覆盖。

(三)患者床垫要柔软,床单平整,洁净并勤更换;每2小时给患者翻身一次,避免拖拉;对经常受压部位勤按摩,也可在受压部垫海绵垫,气圈或软枕等以减轻压力。

(四)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防止尿液,粪便污染皮肤或疮面。

(五)居室应空气新鲜、阳光充足,注意保暖,防止上呼吸道感染而致发热,因高热可使褥疮迅速扩大或愈后复发。

(六)心理护理,为病人做细致的心理护理,进行心理支持、健康宣教、抚摸、社会支持可使病人应急情绪的消极影响减弱。同时向家属及患者讲解如何减少压力、剪切力、摩擦力及其他发生压疮的各种高危因素,普及预防知识,减少压疮复发。

第7篇: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压疮易发难治,但压疮是可以预防的。预防压疮要做到以下几点:①教育病人认识压疮发病机制,认识防压的重要性。②建立感觉代偿功能。③进行系统的防压训练,养成防压习惯。④运用防压、减压辅助器具:⑤经常检查,早期发现。

预防经验,归纳为以下四句话:认识病因,自觉防治;减少压迫,身不离垫;定时翻身,变换体位;天天检查,早期发现。这四句话易懂易记,可作为预防压疮的要点。

(一)护理目标

1、预防褥疮的发生或恶化。

2、促使褥疮伤口愈合。

(二)护理措施

1、预防褥疮

(1)促使病人活动或移动。不能移动的病人,协助其翻身,每2小时一次;稍能活动的病人鼓励在床上活动,或在家属帮助下进行肢体锻炼。

(2)指导病人正确的翻身方法,勿拖动,以免摩擦使皮肤破损。

(3)久卧或久坐时,应在骨突处置小垫,以防局部受压,可用纱布垫架空脚跟。

(4)每天用红花乙醇按摩骨突处,预防褥疮的发生。

(5)保护皮肤清洁,每天用温水拭净皮肤,对被排泄物和汗液弄脏的衣服应及时更换。皮肤干燥者可用滋润霜涂擦。

(6)必要时可用水垫或气垫床。

(7)给予充足的营养。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饮食,不能进食者可用鼻饲法或静脉外营养。

2、促使褥疮愈合

(1)I期褥疮:用红花乙醇按摩局部皮肤,每天2次。应用气垫架空淤血部位,避免局部再受压,指导病人在床上进行肢体锻炼。

(2)Ⅱ期褥疮;用红汞涂擦破溃处,以收敛皮肤,促进局部皮肤愈合。或用鸡蛋膜覆盖破溃处。有水泡者用无菌针筒抽吸水泡内液体,消毒针眼处并用无菌纱布覆盖。

(3)Ⅲ、Ⅳ期褥疮:应伤口换药。选择合适的敷料盖住伤口,在伤口处直接加压。以免病人出血不止(肝癌病人凝血功能差)。每日用油性抗生素伤口换药,并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如一星期内无好转可作伤口细菌培养,以寻找敏感抗生素。

褥疮(又称压疮,压力性溃疡)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皮肤褥疮在康复治疗、护理中是一个普通性的问题。 临床分期 按成过程分为三期

其形成过程分为红斑期、水泡期和溃疡期三期。褥疮的预防极为重要,主要以精心护理为基础。不同分期的症状说明:

褥疮I度(红斑期):全身的受压部位表现为局部瘀血,皮肤呈现红斑。若在此期除去压力此改变在48小时内消失。

褥疮II度(水疱期):受压部位出现大小不等的水泡,皮肤发红充血,用手指压时不消退。

褥疮III度(浅溃疡):溃疡不超过皮肤全层,因溃疡基底部缺乏血液供应,呈苍白色,肉芽水肿,流水不止。

褥疮IV度(深溃疡):涉及了深筋膜和肌肉,受累组织因缺血而坏死呈黑色,因细胞的感染,病变常侵犯骨质,形成骨膜炎或骨髓炎。 1.药物治疗

(2)碘酊具有使组织脱水促进创面干燥、软化硬结构的作用。将碘酊涂于创面,每日2次。 2.分期治疗

一期的临床表现以局部皮肤暗红色、肿胀、灼热、疼痛为主症,皮肤的完整性尚未破坏,及时治疗,有望完全恢复正常而不溃烂,这就是褥疮一期的表现。治疗应首先应增加患者的翻身次数,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纠正缺血缺氧,还要尽可能去除导致褥疮的病变因素。其次用过氧化氢液擦拭创面,再用生理盐水清洗创面,用75%酒精消毒褥疮周围皮肤,再用无菌纱布覆盖。

二期的临床表现是以局部皮肤紫红色、水肿为主症。瘀血久滞可成瘕,所以也每见皮下硬结;水肿甚时可使皮肤变薄,故又常见出现水疱,水疱不小心极易破溃,从而又可引发感染。此期治疗应注意保持皮肤洁净,严防引起感染。未溃破的水疱要尽量减少摩擦,以防破裂;大水疱可用注射器抽取疱内液体,以保护皮肤不受损伤。此期又称炎性浸润期,说明最易引起感染,如有感染,可静脉滴注有效抗生素。先用生理盐水清洗创面,有水泡未破者,则用无菌注射针头将水泡刺破,再将消毒纱布浸入新液中,取两层纱布敷于创面,每3—4小时用注射器抽取药液滴于敷料之上,以保持覆盖伤口的纱布湿润。提示:尽量保护好表皮,所用纱布应采用无菌医用纱布;使用新液之前先用生理盐水将创面洗干净;采用软枕或垫圈将患处腾空,避免纱布覆盖处拖拉、受压。再次换敷料时可用生理盐水将纱布再次湿润后揭下,防止敷料与创面发生粘连。

治疗炎性浸润期压疮患者,临床多用0.5%碘伏消毒,使创面干燥,但此法容易使伤口脱水,不利于上皮细胞生长,易使生物活性物质丢失,减慢愈合速度。不覆盖纱布则容易造成皮肤与床铺等形成擦伤,覆盖纱布又容易导致敷料与创面粘连,再换药时易导致机械损伤,增加患者疼痛感,甚至会扩大创面。目前认为,在无菌条件下持续湿润,有利于创面上皮细胞生成,加速坏死组织脱落,显著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和创面的愈合。所以持续湿敷的方法适合用于治疗炎性浸润期压疮。

三期又称浅度溃疡期,是褥疮比较严重的阶段,治护均较困难。由于褥疮早期失于发现,加之以后又治不如法,致使病变局部表皮水疱逐渐扩大,以致破溃暴露出真皮,真皮极易感染,感染后原有的黄色渗出液表面可有脓液覆盖,并逐渐形成溃疡,开始出现疼痛。治疗首先应用防褥疮气垫床并2h翻身1次,避免受压,保持皮肤干燥、清洁,床单清洁、平整无皱褶。再有效地抗感染,以防病情继续发展。使用足量有效的抗生素的同时,局部每天换药2次,换药时遵循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上午先用双氧水、0.2‰呋喃西林溶液清洗褥疮创面,若有坏死组织先剪去后再清洗,局部均匀涂碘伏,用频谱治疗仪局部照射20min,最后覆盖无菌纱块。下午常规清刨及频谱照射后,用浸有新液的纱块贴在创面上,再覆盖无菌纱块。当创面逐渐缩小,不宜再用纱块时,直接将新液滴于创面。碘伏溶液由碘和载体结合而成,对细菌、芽孢、病毒、真菌、霉菌孢子及原虫均有较强的杀灭作用,对皮肤黏膜无刺激性。新液则具有通利血脉,养阴生肌的作用,能促进血管新生,促进肉芽组织生长,改善创面微循环,加速病损组织修复及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临床土主要用于各类溃疡创面的愈合。用频谱仪照射有利于血液循环,消炎镇痛。此法污疗褥疮治愈率高,疗程短,促进肉茅组织生长,使用方便,无副作用,促进愈合,是治疗褥疮的较好方法。

四期处理原则是清洁创面,去除坏死组织和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先用生理盐水清洗创口,再用络合碘对创口消毒。适当清创清除坏死组织,可用外科法、机械法及化学酶法、自溶法等。外科扩创是最有效的方法,锐物清创最迅速,可用手术刀或剪子除去腐肉及痂直至暴露健康组织后使用新液。主要是快速促进创口的修复。当使用了康复新湿敷后,渗液逐渐减少,周围红肿消退后结痂形成。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局部症状改善明显。 3.物理疗法

①氧疗利用纯氧抑制创面厌氧菌的生长,提高创面组织中氧的供应量,改善局部组织代谢。氧气流吹干创面后,形成薄痂,利于愈合。方法:用塑料袋罩住创面,固定牢靠,通过一小孔向袋内吹氧,氧流量为5-6L/分钟, 每次15分钟,每日2次。治疗完毕,创面盖以无菌纱布或暴露均可。对分泌物较多的创面,可在湿化瓶内放75%酒精,使氧气通过湿化瓶时带出一部分酒精,起到抑制细菌生长,减少分泌物,加速创面愈合的作用。

②气垫床疗法:使用气垫床的普及率低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且气垫床移动使用不便,价格昂贵,透气性差,易导致病人皮肤因汗液潮湿粘连,病人背部有不舒适感,长期耗电、有噪音,令病人烦躁,影响休息。绝大部分气垫床对褥疮无任何治疗功效。

③人工护理 :每1~2小时定时对病人进行翻身,按摩受压皮肤,劳动量大,需要护理人员有高度责任心;定期为病人清洁皮肤,实际护理中,由于病人行动不便,很难保证皮肤清洁。

④紫外线光疗法: 理疗目的:小剂量紫外线通过直接杀菌作用,刺激损伤部分细胞释放出刺激生长因子及加强正常细胞的代谢功能,从而达到促进创面愈合的目的.大剂量紫外线照射可通过强红斑量反应控制感染,促进坏死组织蛋白质分解脱落,从而达到创面清洁,有利愈合的目的. 4.外科手术

对大面积、深达骨质的褥疮,上述保守治疗不理想时,可采用外科治疗加速愈合,如手术修刮引流,清除坏死组织,植皮修补缺损等。

护理

(1)主要原则是定期翻身、减压,强调体位及翻身,经常更换体位,每2~3h翻身一次,局部可使用气垫、气圈等。对长期卧床的患者,最好使用翻身床、褥疮防治气垫床。翻身床可帮助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左右翻身,三折板翻身床翻身时减少了对病人皮肤的摩擦,可以有效减轻病人受压迫皮肤的损伤,对恢复褥疮病有显著效果。变换体位。褥疮防治气垫床系由双气囊构成,通过交替充气和排气,帮助患者缓慢翻身,从而避免局部长时间受压,起到有效改善受压部位血液循环,防止褥疮发生或发展的目的。临床上,我院对长期卧床的患者(尚未发生褥疮),使用翻身床和褥疮防治气垫床,尚无一例发生褥疮。(2)保持床铺平整、清洁、干燥、无碎屑也是防治褥疮的重要环节,同时也要保持患者的皮肤清洁和干燥。一般情况下,定时采用50%酒精按摩骨骼凸出部位的皮肤,如骶尾部、髋部、枕部、肩胛部、肘部、足跟等,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避免或减少褥疮的发生。(3)补充营养、保持高蛋白饮食,防止机体分解大于合成,以促进伤口愈合,收到比较理想的康复疗效。(4)除局部换药外,配合红外线照射。照射距离离患处约30cm,每日1~2次,每次30min,也能取得显著效果。照射时应随时观察局部情况,以防烫伤 疾病预防

1、勤翻身

实施有效到位的翻身来间歇性地解除局部压迫,是预防褥疮最为有效、关键的措施。一般卧床病人每1—2小时翻身一次,发现皮肤变红,则应每小时翻身一次,左、右侧卧、平卧、俯卧位交替进行,并用软枕、气枕、水枕、气垫圈、海绵圈等垫在骨突出部位,可起到局部悬空、减轻压力作用。坐轮椅的病人可在足底放一个海绵垫,臀下软枕(垫)或创生源防褥疮垫,每15—20分钟变换重心1次,应阻止病人长时间坐轮椅(2小时以上),在可能的情况下,让病人站立,行走10分钟。

2、正确实施按摩

平卧时,将手放入臀下,掌心向下向上均可。充分感受皮肤温度和受压力情况,并上按摩皮肤5分钟,每20分钟重复一次。左、右侧卧时,侧身要侧到位,半平半侧(斜侧)应用软枕支撑腰背部,对皮肤颜色、温度、质地正常的受压部位可用50%红花酒精倒入掌心,两侧由轻→重→轻按摩5—10分钟;发现皮肤变红,则不宜进行皮肤按摩,可悬空压红部位,一般解除压力30—40分钟后皮肤颜色可恢复正常。皮肤持续发红、发绀、更不宜按摩、以免加重损伤。

3、床褥、床单的要求

卧床病人的床褥要透气,软硬适中、吸水性好,可用气垫床(卵窝形为佳)、高密度海绵床垫,床单应为纯棉,另外在床单上可铺一条纯棉浴巾,便于更换。

床单保持平整、干燥、清洁、无皱折、无渣屑、无杂物;气垫床充气软硬要适度,过度充气反而可使皮肤受压增加。为病人更换床单时应防止拖、拉、拽,以防损坏皮肤。

4、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完整

预防褥疮的方法多种多样,我们通常使用的方法是温水擦浴每天1—2次,擦洗时不可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不可用力擦拭,以防损伤皮肤。对易出汗的腋窝、腹肌沟部位,可用小毛巾随时擦拭。为防止皮肤损伤可在局部扑“强生”婴儿护臀粉或痱子粉。大便失禁者,及时洗净肛周皮肤,涂上强生婴儿护臀粉或护臀霜,即可有效防治肛周和会阴縻烂、湿疹;小便失禁者可使用bt型高颈透气接尿器;应用热水袋热敷,水温应在50℃,并用毛巾包好,热敷时间30分钟,应经常观察热敷部位皮肤情况,不能长时间在一个部位热敷,以防烫伤。用冰袋降温时,冰袋应放在颈部两侧、腋窝、腹股沟处。冰敷时间以10—30分钟为宜,放置时间不可过长,以防冻伤。

5、加强营养

①给予高蛋白、豆类。②多食用植物油,有润肠功效,利于缓解便秘。③选用富含植物纤维的食物如粗粮、蔬菜、水果、豆类等。④食用富含维生素b1的食物瘦肉、动物内脏、新鲜蔬菜等。 ⑤多食果汁、新鲜水果、果酱、蜂蜜等刺激肠蠕动。⑥多喝水、饮料,以免大便干燥。 ⑦必要时少食多餐,以利消化吸收。⑧凡伴有消化不良、肠炎、腹泻、便秘的病人,宜多食用酸奶。

6、早发现,早治疗

褥疮早期皮肤发红,采取翻身、减压等措施后可好转。当皮肤出现浅表溃烂、溃疡、渗出液多时就应及时到医院接受治疗。

上一篇:2016年工作计划书下一篇:绞车窝安全技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