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疮的预防护理及体会论文

2024-06-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压疮的预防护理及体会论文(精选12篇)

压疮的预防护理及体会论文 篇1

1 评估患者

对潜在或者存在危险因素的患者进行积极的评估是预防压疮的关键。目前常用的评估方法有Norton评分法;Braden评分法。

2 压疮的高危患者

主要是昏迷、瘫痪、年老、肥胖、水肿、营养不良、消瘦、发热、长期卧床、大小便失禁、翻身、肢体受限及使用石膏, 牵引, 身体受压部位如腰背骶尾部有外伤、淤血者。对高危者严格床头交接班。

3 预防措施

3.1 要抓好基础护理建立床头翻身卡, 记录翻身时间督促护士及时落

实预防措施明确职责, 使各个部位受压的时间均衡, 以减少压疮的好发率。对于多发性骨折、严重创伤等完全不能活动者使用电动式气垫床, 减轻患者多次搬运的痛苦。翻身困难者备好翻身枕, 一般患者2h翻身1次, 对于年老体弱、水肿、腰背、骶尾有外伤、淤癍、肿胀等易发压疮者缩短翻身时间, 30min~1h翻身1次。避免拖、拉、拽等形成摩擦力而损伤皮肤[1,2]。

3.2 检查患者的皮肤情况, 确保皮肤清洁, 无潮湿, 无受压水泡。

对于易出汗者, 随时用温水擦洗, 毛巾要棉而柔软, 忌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 擦洗后可涂上爽身粉, 禁止在破损的皮肤上涂抹。

3.3 保持床铺平整、松软、清洁等, 使患者舒适。

3.4 按摩受压处, 患者变换体位后用手掌的大小鱼际配合乙醇或红花油对受压部位进行局部按摩, 促进血液循环。

3.5 增强营养, 嘱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 粗纤维食物, 提高机体抵抗力。

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静脉营养支持, 如氨基酸, 白蛋白等。

3.6 做好心理护理, 告知患者及家属压疮形成的原因及预防的重要

性, 对患者同情、理解和关心, 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注意心理护理中的“负反馈”现象[3]。

3.7 健康宣教。

指导患者尽可能早活动, 勤翻身, 勤擦洗, 勤按摩, 勤更换;告知患者及家属保持床铺平整, 干燥, 清洁无渣的意义及翻身按摩皮肤清洁的重要性, 加强营养增强机体预防压疮的能力。

4 体会

通过个人在临床工作中对压疮高危患者的护理与观察中, 笔者深刻体会到:压疮是可以预防的, 预防的重要性远大于治疗[4]。虽然目前压疮并非都效预防, 及时发现发生潜在性压疮的部位, 积极采取综合预防措施。要求提高护理人员及压疮危险因素的正确评估, 加强业务学习, 更新知识, 以最少的资源发挥最佳效果, 达到最佳状态, 减少患者的痛苦。

摘要:压疮是由于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 血液循环障碍, 不能适当供给皮肤和皮下组织所需要的营养, 以致局部组织失去正常功能而形成溃疡和坏死。造成压疮的3个主要物理力是压力、摩擦力、剪力。加强相应的护理预防可以有效预防压疮患者压疮的发生。它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关键词:压疮,受压,溃疡和坏死,护理预防,预防压疮

参考文献

[1]张世民.压疮研究新进展[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 1995, 14 (5) :193.

[2]郭冬梅, 徐春萍.骨科患者的压疮预防[J].吉林医学, 2011, 32 (23) :4914-4915.

[3]徐节.临床心理护理的要点及注意事项[J].实用医学杂志, 2009, 26 (3) :61-62.

压疮的预防护理及体会论文 篇2

1 压疮形成原因分析

(1) 压力和剪切力。由于局部皮肤长时间受压, 使局部组织血液循环障碍, 组织代谢产物的聚集, 造成皮肤、肌肉组织坏死而发生压疮。但较压力而言, 剪切力更具危害。 (2) 营养不良。当患者全身营养缺乏时, 皮肤会呈现较干燥的状态、弹性也会随之变差而导致压疮的发生。患者的血红蛋白低于120 g/L, 也是压疮形成的一个诱发原因。 (3) 摩擦力。由于作用于局部组织的机械力破坏了保护性角化外层皮肤, 使皮肤敏感性增加而导致压疮的发生。 (4) 局部皮肤潮湿。长期卧床患者由于出汗或大小便失禁而使得局部皮肤组织受到体液的浸泡致松软, 因外力所伤后易发生感染而形成压疮。 (5) 其他因素。患者缺乏自我护理意识、医护人员对压疮易发人群的指导及护理不全面、社会心理因素等诸多因素都影响压疮的发生。

2 压疮预防措施及护理应对

2.1 缓解局部受压状态, 解除局部组织压力

2.1.1 定时翻身按摩是减轻局部组织皮肤压力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翻身时使患者身体呈向左或向右倾斜20°~30°侧卧位与仰卧位交替, 一般每1 h~2 h给予翻身, 并按摩10 min~20 min左右, 可有效缓解局部组织受压, 预防压疮发生[2]。

2.1.2 使用辅助性工具, 改善局部组织循环。电动防压疮气垫床能有效预防长期卧床患者压疮的发生, 已成为护理工作中的共识;还可以用纱布或毛巾等柔软物包裹250~500 m L塑料密封液体包装袋, 分别放置于压疮高发患者的骨突部位, 减少局部压力与摩擦力, 可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3]。潘美飞等报道, 使用环形枕作为翻身辅助性工具, 压疮发生概率明显较普通枕低[4]。

2.2 改善患者营养不良状况, 保持机体营养均衡是预防压疮的先决条件。

患者全身营养不良是导致压疮发生及预后差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针对长期卧床营养不良的患者首先应考虑是否有基础疾病及饮食是否有特殊要求, 对其进行综合评估, 嘱家属与医护工作者积极配合。制订并给予富含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及纤维素的个体化饮食计划, 全面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帮助患者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对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 加快局部受压组织的修复有积极的作用。

2.3 保持长期卧床患者的床单位及贴身衣物整洁舒适, 对于大小便失禁的患者及时使用留置导尿管及排便功能的训练, 大小便结束后, 及时给予清洗并保持局部干燥清洁, 避免尿液及排泄物对皮肤的刺激。

常用温水擦浴、擦背或用热毛巾敷于受压部位, 既能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增强皮肤的抗摩擦能力, 又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对骨骼隆起处皮肤和已发红皮肤应避免摩擦, 防治加重皮肤的损伤。

2.4 使用中药外敷对压疮的治疗有显著的效果

2.4.1 将红花30 g, 当归尾30 g浸入50%乙醇1 000 m L中, 浸泡1个月后滤取清液少许涂于受压部位, 用大、小鱼际环形按摩, 力量逐渐加大, 直至受压部位皮肤微红, 每日4~6次。

2.4.2 取黄连10 g、黄柏20 g、金银花20 g、连翘20 g、生大黄20 g、桃仁20 g、红花20 g、自然铜10 g放入75%的酒精500 g, 浸泡1周后滤取清液隔水加热至38~41℃, 将敷料浸润后, 敷于患处, 3 min~5 min更换1次, 每次敷20 min~30 min, 每日3~4次。

3 压疮的治疗新进展

3.1 压疮创面物理疗法采用红外线灯照射使局部组织在保持湿润而不浸渍的生理性立体环境下再生修复, 适用于压疮各期溃疡创面。应用半导体激光治疗仪:通过半导体激光的生物刺激效应, 促进细胞再生, 改善血液循环, 消炎止痛, 减轻水肿, 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3.2 压疮局部氧疗使用氧气面罩悬浮于压疮上部2 cm~5 cm, 流量为8~10 L/min持续给氧, 每日1次, 每次20 min。可改善组织局部缺氧, 使坏死的组织代谢产物液化, 促进创面愈合, 临床试验表明局部高流量面罩给氧治疗压疮效果明显高于其他方法[5]。

3.3 新型外用敷料选择如胶片敷料、泡沫敷料、水胶体敷料或水凝胶敷料, 可保持局部环境湿润, 水分充足, 温度适宜[6]。

4 总结

压疮是长期卧床患者, 特别是老年、昏迷、截瘫、坐轮椅者的常见并发症, 一旦发生治疗起来相当困难。医护人员在临床护理治疗过程中应客观评估, 预防患者发生压疮危险因素, 充分认识其危害性和严重性, 不断学习掌握新的方法和技术, 降低压疮的发生率是每一名医护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殷磊.护理学基础[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7.

[2]绍培双, 胡宝琴, 金彩霞.改变侧卧度数预防早期压疮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 2008, 23 (4) :20-21.

[3]姜芳, 马小燕, 仲崇华.介绍一种预防骨折患者压疮的方法[J].齐鲁护理杂志, 2007, 13 (22) :99.

[4]潘美飞, 杨小风.圆形枕在危重患者预防压疮翻身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 2010, 8 (4A) :869.

[5]燕群美, 赵炎, 邬姗.不同浓度给氧治疗压疮的实验研究[J].护理研究, 2009, 23 (7A) :1708-1711.

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篇3

【关键词】压疮 护理

【中图分类号】275.9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328-02

压疮是临床常见并发症之一,不仅增加患者痛苦,加重病情,而且延长住院日,增加医疗费用,严重时因激发感染引起败血症而危及生命,因此压疮的预防和护理是医院护理工作的重点,是护理质量考核及反映医院医疗护理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现结合多年临床实践,浅谈有压疮护理的心得。

1压疮的概念

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受压过久或者长期物理化学因素的刺激引起神经营养紊乱及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营养不良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缺损和破坏。易发生在骨隆凸出的部位,如骶尾部、坐骨结节、股骨大转子、足根部等。常见于脊髓损伤的截瘫患者和老年长期卧床患者。

2壓疮的诱发因素

2.1压力:压力及其持续时间的长短是最为危险的因素,据相关研究结果得知,正常人体的毛细血管压为32mmHg左右,为正常血压的1/4。组织如长期受超过20mmHg低压力即可造成组织缺血性损伤致压疮,承受70mmHg高压力持续2小时以上,组织即可发生不可逆缺血性改变,致坏死形成压疮。

2.2剪切力:是继压力之后第二个易引起压疮的因素。体位固定时身体因重力作用而发生倾斜,深筋膜和骨骼趋向下滑,而椅子或床单的摩擦力使皮肤和浅筋膜保持原位,从而产生了剪切力[1]。剪切力持续30 min以上,即可造成深部组织的不可逆损害,剪切力和压力并存时,则压疮发生的危险性更大。

2.3摩擦力:相对其他因素而言,摩擦力同样是较为重要的因素,摩擦力是身体重心向反方向移动时对皮肤的牵拉作用所产生的力。摩擦力可破坏皮肤的角质层,造成皮肤破损,从而增加压疮的发生几率。搬动病人时拖、拽、扯、拉动作,或床铺有渣屑、皱褶不平等均产生较大的摩擦力[2]。

2.4潮湿:潮湿是引起压疮的重要理化因素。皮肤潮湿使渗透性增加,角质层易脱落,有利于微生物滋生,潮湿的皮肤躯体移动时产生的摩擦力使其加倍受损。因此,易出汗、大小便失禁或是疮口渗出多的患者,须对此极为防范。

2.5营养不良:长期处于营养不良状态,会对人体的蛋白质的合成造成相当大的影响,进而皮下脂肪会出现萎缩变薄,造成皮肤缺乏弹性,引发血液循环障碍,最终引发压疮

2.6其他因素,有移动力、年龄、体型、系统性疾病,以及治疗过程胶布、缴料固定的贴腹张力过高导致的水泡。

3压疮的防治措施

要注意局部护理和全身情况相结合的综合预防。早期干预是关键,对于长期卧床患者,一旦发生皮肤损伤;要解决是极其困难的。

3.1减少或舒缓压力:体位的变换,定时翻身是预防压疮的最有效措施,长期卧床的患者,每2小时翻身一次,对营养不良、极度消瘦的患者,可使用气垫床、三角垫、脚圈等。患者可按仰卧-左侧卧-俯卧-右侧卧的顺序翻身,患者翻身侧卧时,人体应于床成30°角,以减轻局部压力,可在患者的背、臀部垫软枕、海绵垫、利用物体对臀部产生的弹力来缓冲重力对骶骨的压迫。不易翻身者,可将软枕垫于肩胛、背、臀部,使软组织交替受压,床头抬高不应超过30°。

3.2基础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可提高皮肤的抗摩擦力的能力,一旦皮肤潮湿或弄脏,要及时清洁,尤其是肛周皮肤,必要时使用红霉素、凡士林等。病人翻身或更换床单时,避免拖、拉、拽、推等动作,不可让病人直接卧于橡胶单或塑料布上,正确使用便盆。

3.3 促进局部血液循环:(1)定时温水擦浴,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局部皮肤的营养状况。(2)按摩用50%的乙醇或红花酒,用手掌大部分紧贴于受压皮肤,做均匀的按摩,每次3分钟,红花酒由中药红花、丹桂、赤芍、紫草各10g,侵入500ml60%的乙醇中配置而成,4―5天后即可使用。

3.4加强营养,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饮食,防止病人出现贫血和低蛋白血症,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给患者适当补充含锌的食物,可促进压疮的愈合。对Ⅳ度压疮一直不愈的,可静脉滴注复方氨基酸及抗感染治疗、低蛋白血症可静脉输入血浆和人血白蛋白,增加血浆胶体渗透压,改善皮肤的血液循环,不能进食者采用完全为胃肠外营养(TPN)治疗,保证每日各种营养物质的供给以满足机体代谢需要,增强患者几天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促进压疮愈合。

3.5新型敷料的应用:湿性愈合是治疗压疮的一个新理念,此类产品吸水性能创造湿润的环境。泡沫敷料(有粘胶)是用于治疗有渗出液的伤口,泡沫敷料(有粘胶)有一层适于粘贴皮肤的水胶体,一片中央泡沫吸收垫和一层半渗透性防水薄膜组成。银离子泡沫敷料含有抗菌的银离子复合物,均匀弥散在泡沫结构中。当敷料接触到伤口渗出液时,银离子即释放到伤口床中。水胶体溃疡贴各类低至中度渗出性伤口,

3.6健康教育:让病人和家属了解皮肤护理与压疮的关系,以及压疮的发生、发展和治疗护理的一般知识,指导其学会预防压疮的方法,如定时翻身、保持皮肤清洁,每日用热毛巾擦洗背部及受压部位、使用软枕等,使患者及家属积极配合并参与活动。

4护理体会

在压疮护理中预见性是第一位的,压疮预防经验用四句话归纳为“认识病因,自觉防治;减少压迫,角度适中;定时翻身,变换体位;班班检查,强化意识。”及时发现潜在性压疮,积极采取预防措施,把压疮消灭在萌芽状态。

参考文献

[1] 兰脆霞,肖婷,徐文琴.压疮形成的危险因素研究进展[J].实用临床医学,2010,11(5):126129.

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篇4

【关键词】 压疮 预防 护理

一、压疮的定义及概括

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受压过久或者长期物理化学因素的刺激引起神经营养紊乱及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营养不良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缺损和破坏,一般发生在骨隆突处。

压疮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不是原发病,它大多是因其他的原发病未经很好的护理而造成的损伤。一旦发生压疮,不仅给病人带来巨大的生理心理痛苦和经济压力,也会增加护士的工作负担,严重时可继发感染引败血症而危及生命。绝大多数圧疮是能够预防的,但并非全部。例如严重负氮平衡的危重病人,因营养不良,损伤后自身组织修复较困难;急性期大量脑出血的危重病人,需严格限制翻身,用现有的护理手段难以预防压疮的发生。因此不能把所有的压疮都归咎于护理的不当。危重病人的压疮护理质量可直接反应一个科室,一个医院的管理水平和护理专业水平。危重病人是院内发生压疮的高危人群。对压疮的处理是医院和社区卫生机构面临的重要问题。治疗压疮的方法很多,但在临床上没有特效的,据数据统计体位受限患者中并发压疮的发病最低约4%,最高可达51%,本症除了增加病人痛苦,延迟痊愈时间,严重者可继发感染引起败血症危及生命。因此,防压疮是护理工作的重点。

二、压疮的病因及危险评估

压疮的发生一般由各种外因和内因综合因素引起。

外部因素

1垂直压力:压力为来自于身体自身的体重和附加于身体的力,它是导致褥疮的最重要的因素。据报告正常皮肤毛细血管的压力为2.7kPa如压力超过此限值,即可阻断毛细血管对组织的灌注, 会使皮肤血流停顿,由于淋巴滞留蓄积,厌氧代谢废物易促使组织变性导致组织缺血坏死。当皮肤组织持续承压9.33 kPa 以上且大于2 h 就可能发生不可逆损害。如麻醉和手术的特殊体位及术后疼痛,病人处于被动体位,局部持续受压在6 h 以上就可能发生压疮。

摩擦力:摩擦力主要来自皮肤与衣、裤或床单表面逆行的阻力摩擦。如床单皱摺不平、床上有碎屑、异物。

剪切力:剪切力是两层组织相邻表面间滑行时所产生的进行性相对移位而引起,与体位关系甚为密切。如床头抬高使身体下滑,可产生与皮肤相平行的摩擦力及与皮肤垂直的重力,从而在骶尾部和坐骨结节处产生较大的剪切力。

上述因素中,仅由一种原因所致的压疮较少见,多为2 种或3 种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局部皮肤温度、湿度 如出汗过多、大小便失禁、被褥潮湿。皮肤在浸润过度时,组织变得松软而脆弱造成破溃。大便失禁时由于有更多的细菌及毒素,比尿失禁更危险,这种污染物浸渍诱发感染使情况更趋恶化。

内在因素

感觉或运动障碍、营养不良、消瘦、血液循环差、过度肥胖等都是压疮发生的高危因素。此外,应激情绪、精神压抑、消沉、缺乏自我护理意念等也是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压疮危险因素评估

积极评估病人情况是预防压疮关键的一步,对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做定性、定量的分析后,对高危病人实行重点预防,可使医疗资源得以合理分配和利用。应用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可作为临床护理工作中确定难免压疮的依据之一,可对有压疮危险的病人提供个体化的护理。在临床上获得认可及使用的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有Anderson评分量表、Waterlow评分量表、Nortons评分量表、Braden评分量表、Cubbin和Jackson评分量表等。常用的有Braden褥疮评分法,分值越少,褥疮发生的危险性越高,该法已在世界上各医疗机构应用。Norton危险因素评分法,14分以下患褥疮的几率为32%;12分以下属高危组,2周内患褥疮的几率为48%。该法已成功地应用于老年病院。Anderson危险指标记分法,记分>13分时发生压疮的危险性极高,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可对入院的急性病患者做有效的预测。

三、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1 压疮的预防

预防压疮的关键在于消除诱发因素,做到“六勤”:勤观察、勤翻身、勤按摩、勤擦洗、勤整理、勤更换。1.1 床褥的整理

病人的被褥要常晒,床单、被套、枕套等床上用具经常更换、清洗。尤其对估计易发生褥疮的患者床铺更要格外注意,每日整理2~3次,保持平整、干净、无皱褶,并使患者卧位舒适。1.2 皮肤的清洁

温水擦浴每天1~2次,擦洗时不可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不可用力擦拭,以防损伤皮肤。对于易出汗的腋窝、腹股沟部位可用小毛巾随时擦拭。保持皮肤的清洁可使汗腺排泄通畅,避免细菌、微生物的繁殖,也可涂少量油类或少许滑石粉保持皮肤的干燥和光滑度,避免皮肤因摩擦而造成损伤。1.3 加强营养

长期卧床的患者身体抵抗性差,应在饮食方面加强营养,宜给予营养价值高、易消化的高蛋白饮食,如牛奶、鸡蛋、瘦肉、鱼类等,多食含钾丰富的蔬菜和水果,如香蕉、桔子、绿叶蔬菜等。1.4 长期卧床患者的翻身

实施有效到位的翻身来间歇性地解除局部压迫是预防压疮最为有效、关键的措施。一般卧床病人每1~2小时翻身1次,发现皮肤变红,则应每小时翻身1次,左、右侧卧、平卧、俯卧位交替进行,并用软枕、气枕、水枕、气垫圈、海绵圈等垫在骨突出部位,可起到局部悬空、减轻压力的作用。

压疮的护理

采取局部治疗为主,全身治疗为辅的综合护理措施

2.1 淤血红润期护理原则为去除危险因素,避免压疮继续发展;炎性浸润期护理原则为保护皮肤,预防感染;浅度溃疡期护理原则为清洁创面,促进愈合;坏死溃疡期护理原则为去除坏死组织,促进肉芽组织生长。护理措施主要为定期翻身、减压,强调体位及翻身,经常更换体位,每2~3h翻身1次,局部可使用气垫、气圈等。对长期卧床的患者,最好使用褥疮防治气垫床,避免局部长时间受压,改善受压部位血液循环,防止褥疮发生、发展。而保持床铺平整、清洁、干燥、无碎屑也是防治褥疮的重要环节,同时也要保持患者的皮肤清洁和干燥。一般情况下,定时采用50%酒精按摩骨骼凸出部位的皮肤,如骶尾部、髋部、枕部、肩胛部、肘部、足跟等,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避免或减少褥疮的发生。还可以局部换药配合红外线照射,照射距离应距患处约30cm,每天1~2次,每次30min,照射时随时观察局部情况,以防烫伤。

2.2 积极治疗原发病,增加营养和全身抗感染治疗,平衡饮食,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摄入。

结论

脑卒中患者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篇5

1 临床资料

2010年1月至2011年9月20日, 我科共收治脑卒中患者677人次, 患者年龄43~95岁, 其中14人均自带压疮。14例压疮患者年龄43~95岁, 均伴有意识障碍, 失语或言语不利, 偏瘫, 吞咽困难等症状, 其中多器官功能衰竭4例, 脑出血1例, 脑梗死9例。按压疮诊断标准, Ⅱ期压疮:5例Ⅲ期压疮4例, Ⅳ期压疮5例, 压疮面积1.5cm×2cm~15cm×20cm。压疮分布在枕部、肩胛部、骶尾部、髋部、背部、膝关节内侧、足外踝、足后跟、脊柱处等部位。14例患者中8例因病情危重死亡 (压疮未愈) , 有3例病情稳定出院时压疮症状明显好转, 有3例痊愈。

2 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

(1) 造成压疮的3个主要压力是垂直力、摩擦力和剪切力, 通常压疮的发生是2~3种力联合作用所致[2]。 (2) 营养不良患者皮下脂肪减少, 皮肤对外来压力的耐受性减弱, 极易发生压疮。如低蛋白血症患者易引起皮肤水肿, 进而影响皮肤的营养供应。 (3) 局部潮湿后排泄物刺激, 皮肤经常受汗液、尿液, 各种渗出引流物的刺激及粪便等的刺激作用, 导致皮肤破溃且引发感染。 (4) 高热使皮肤抵抗力下降, 加上患者长期卧床局部受压, 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压疮。 (5) 肥胖患者由于体重过重, 有时翻身体位自行改变导致压疮。 (6) 糖尿病:由于胰岛素活性不足和胰高血糖素活性过盛, 造成广泛分布的小血管病变, 表现为皮肤水肿、红斑、干燥、柔韧性降低、痛觉减弱, 白细胞吞噬障碍, 皮肤易损性增强[2]。 (7) 老化因素:由于老年人皮肤脂肪减少, 缺乏弹性, 皮肤松弛干燥, 容易引发压疮。

3 压疮的预防

3.1 及时发现高危人群

如长期卧床的老年人, 昏迷、瘫痪、营养不良、贫血、水肿, 大小便失禁、高热、肥胖、糖尿病患者等。

3.2 减压

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 应鼓励和协助患者经常更换体位, 一般每2h翻身一次, 必要时每小时翻身一次, 翻身时避免拖、拉、推等动作。半卧位时, 床头抬高不超过30°为宜。保护患者脚跟, 可用纱布卷或让患者穿袜子, 或放置小枕在小腿下, 使脚跟悬空不受压迫[2]。脚跟部不宜用气圈或棉垫, 因为这样会减少局部组织血液供应, 反而引起局部压疮。骨突出部位可以使用海绵垫, 充气垫, 可以减轻或解除压力, 避免压疮的发生。长期卧床的患者可以使用气垫床。

3.3 营养支持

对已发生压疮的患者, 在病情允许情况下, 应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 以增加机体抵抗力和组织修复能力。不能进食者可以采用肠内或肠外营养治疗, 保证各种营养物质的供给, 以满足机体代谢需要。

3.4 避免潮湿的刺激

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平整、无渣屑, 定期为患者温水擦浴和全身按摩, 经常检查受压部位, 并做好床头交接班。对大小便失禁, 分泌物较多或多汗的患者, 及时清洗擦干皮肤, 保持皮肤和衣服清洁干燥。

4 压疮的处理

4.1 一期压疮 (淤血红润期) :

表现为红、肿、热、痛。措施为增加翻身次数, 避免潮湿等不良因素刺激, 防止局部受压。用红花酒精按摩局部皮肤, 并用红外线理疗仪手照射20~30min, 一般2~3天基本治愈。

4.2 二期压疮 (炎性浸润期) :

如果红肿部位继续受压, 受损皮肤呈紫红色, 前有炎性渗出液, 形成水疱。水疱破溃后, 形成潮湿红润的溃疡面。一般小水疱无需处理, 减少摩擦, 促进自行吸收。大水疱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水疱内液体后, 用0.5%的碘伏棉球消毒局部皮肤, 再用红外线治疗仪照射每日1~2次, 每次20~30min后, 用无菌纱布包扎, 对形成的浅表创面可用新鲜鸡蛋内膜治疗, 在临床上治疗效果较好。将新鲜鸡蛋内膜剪成创面大小, 平整贴于创面, 每日更换一次, 直到创面愈合为止。

4.3 三期, 四期压疮 (溃疡期) :

静脉血液回流受到严重障碍, 局部淤血致血栓形成, 组织缺血缺氧。轻者浅层组织感染, 脓液流出, 溃疡形成;重者坏死组织发黑, 脓性分泌物增多, 有臭味, 感染向周围及深部扩展, 可达骨骼, 甚至引起败血症[3]。此期应注重清洁创面, 先用0.5%碘伏棉球消毒创面后, 清除脓性坏死组织后, 可用3%的过氧化氢溶液冲洗创面, 再用生理盐水将3%的过氧化氢溶液冲洗干净, 再用红外线理疗仪照射20~30min, 照射完毕, 加盖0.02%的呋喃西林纱布后用无菌敷料包扎, 可以根据创面渗液情况选择药物和换药次数。

5 健康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宣教, 介绍压疮的预防措施, 压疮的发生、发展, 压疮各期的临床表现, 以及治疗与护理的相关知识, 使患者及家属积极配合治疗, 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对拒绝使用气垫床的患者及家属应做好解释工作, 以取得合作。

6 讨论

6.1 及早发现压疮的危险因素, 减轻局部受压, 改善血液循环并保证患者的营养摄入, 能够减少压疮的发生。

6.2 根据创面和渗液情况, 正确选择药物, 按无菌技术原则进行换药, 以缩短压疮病程, 促进伤口愈合, 减轻患者痛苦。

6.3 红外线理疗仪有消炎、促进血液循环、增强细胞功能, 使创面干燥, 减少渗出的作用, 从而加快压疮的愈合。压疮是脑卒中患者易发生的并发症, 作为护理人员, 我们应积极预防压疮的发生, 采取有效可行的措施对压疮的治疗和患者的康复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姜安丽.新编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278.

[2]王志红, 詹林.老年护理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205-214.

压疮的预防与护理 篇6

1 压疮的病因

1.1 摩擦力

长期卧床的患者因为活动受限, 多少都会出现肌肉萎缩, 而肌肉萎缩后皮肤没有弹性、表皮剥脱, 就为压疮提供了最好的机会。另外床铺皱褶不平、存有渣屑等, 都使得摩擦力增加, 摩擦力是机械力作用于上皮组织, 能去除外层的保护性角化皮肤, 增加对压疮的易感性。

1.2 受压

人体局部持续受压, 引起局部毛细血管缺血和软组织坏死, 只要持续受压时间在2h以上, 就有发生压疮的危险。

1.3 剪切力

剪切力作用于深层, 可引起组织相对移位, 切断较大区域的血液供应, 使组织氧张力下降, 同时组织间的血管被拉伸、扭曲和撕拉, 可引发深部坏死, 因此其比垂直方向的压力更具危害。剪切力只要持续存在大于30 min, 即可造成深部组织的不可逆损害。

1.4 护理因素

长期卧床患者大多有大小便失禁的问题, 如果护理不周到, 潮湿浸润肌肤, 患者的皮肤保护功能非常弱, 发生炎症和压疮就是显而易见的问题。

1.5 全身因素

因为瘫痪肢体麻木, 对皮肤的刺激无感觉, 对压迫引起的疼痛感降低或基本没有, 因此皮肤肌肉萎缩松弛的老年人也是压疮的高发群体。

2 压疮的预防

压疮的预防在护理上是重大课题, 压疮绝大多数是可以预防的, 但并非全部。国外认为护理不当能发生压疮, 但不能把所有压疮都归咎于护理不当[2]。预防压疮要做到“七勤”, 即: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勤整理、勤更换、勤交班、勤检查。

2.1 减轻皮肤的摩擦

对轻度发红组织采用持续按摩的方法可收到较好的效果, 按摩时将局部涂上滑石粉或爽身粉以减少手掌与皮肤的摩擦力, 持续按摩能促进局部毛细血管的循环, 减少淋巴蓄积, 促使厌氧代谢废物排出。但对于解除压力30min后皮肤仍发红者, 不需按摩, 因持续发红证明软组织已损伤, 用力按摩反而会加重损伤。

2.2 避免局部长期受压

应鼓励和协助卧床患者经常更换体位, 使骨骼突出部位交替减轻压迫。翻身间隔的时间应根据病情及局部受压情况而定, 一般每2 h翻身1次, 必要时1 h翻身1次, 建立床头翻身记录卡。翻身时将患者身体抬起, 避免拖、拉、推的动作, 以防擦伤皮肤。保护骨隆突处和支持身体空隙处, 在空隙处垫软枕或海绵垫, 在骨隆突处和易受压部位垫橡胶气圈、棉圈、水袋。使用石膏、夹板牵引的患者, 衬垫应平整, 松紧应适度, 尤其骨隆突部位, 并仔细观察局部皮肤和肢端皮肤改变的情况、颜色变化、动脉搏动等。要认真听取患者主诉, 给予及时调整。

2.3 增进局部血液循环

对易发生压疮的患者, 要经常检查受压部位, 定时用50%酒精按摩背部及受压处。经常用温水搓澡、擦背或用湿热毛巾行局部按摩, 以促进血液循环, 改善局部营养状况。

2.4 勤护理

保持床铺的清洁、干燥、平整、无碎屑。患者汗液、引流液的流出, 静脉输液的外漏, 大小便失禁时, 应及时擦洗干净, 若伤口有分泌物要及时更换敷料, 被服随湿随换, 保持皮肤的干燥。不使用破损的便盆, 使用便盆时不可硬塞硬拉, 必要时垫以软纸或布垫, 以防擦伤皮肤。注意患者个人卫生, 定期清洗和更换衣服。

2.5 心理护理

思维清晰的老人由于长期卧床, 不能自主活动, 对压疮缺乏认识, 加上疮面恶臭, 大小便失控, 自卑感很强, 所以对预防压疮护理产生反感心理。对此, 护理人员应该用亲切柔和的语调, 关切的眼神, 乐观开朗的情绪来感染患者, 同时给患者讲解发生压疮的各种危险因素, 这些对于预防和减少压疮的发生十分关键。

2.6 药物预防

选用碘伏、凡士林外涂局部受压处皮肤。碘伏具有使组织脱水、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软化和消散硬结的作用, 对黏膜无刺激, 无腐蚀性, 涂于局部可在表面形成一层极薄的杀菌薄膜, 缓慢持久地释放有效碘, 能保持长时间的杀菌作用, 防止细菌的侵入[3]。凡士林能在局部形成封闭性油膜, 有缓解局部垂直压力、减少皮肤擦伤的作用。

2.7 采用各种医疗器械预防压疮

可采用能减轻组织压力或使软组织交替承受压力的器械, 国外现多用明胶床垫、交替压力的充水床垫, 国内多使用海绵式压疮垫、自制水床、脉冲式充气床垫、空军沈阳医院研制的防压疮床等。

3 压疮的分期及护理

压疮的致病因素很多, 根据压疮的发展过程和轻重程度不同分为三期:淤血红润期、炎性浸润期和溃疡期。

3.1 淤血红润期

淤血红润期为压疮初期, 局部皮肤受压或受潮湿刺激后, 出现暂时血液循环障碍, 表现为红、肿、热、麻木或触痛。

此期解除压力30min后皮肤仍发红者, 不需按摩, 持续发红证明软组织已经损伤, 按摩会使软组织损伤更加严重。此期应及时去除病因, 采用各种预防措施, 阻止压疮的发展。增加翻身次数, 翻身时双手伸入患者肩下、臀下抬起患者, 避免摩擦, 按摩受压局部周围皮肤, 加强营养的摄入以增强抵抗力, 亦可用红外线照射等。

3.2 炎性浸润期

红肿部位继续受压, 血液循环得不到改善, 受压表面皮肤转为紫红, 皮肤因水肿变薄而出现水疱, 此时极易破溃, 暴露出潮湿红润的创面, 患者有疼痛感。

此期应保护皮肤, 避免感染, 除加强减压措施外, 对未破的小水疱可用厚层滑石粉包扎, 减少摩擦, 预防破溃感染, 让其自行吸收;大水疱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水疱内渗出液, 也可在水疱周边多刺几个针眼, 用无菌棉棒赶出疱液, 使痂皮紧贴内皮, 然后无菌纱布压紧包扎 (不剪表面) 。渗出液多时可1 d换2次药, 逐渐延长到每天1次, 2 d换药1次, 直到压疮愈合, 一般需要10 d~14 d;或抽液后表面涂以2%碘酒或红外线照射15 min/次, 保持创面干燥, 直至压疮愈合。如果水疱破损, 局部感染有浅层坏死时, 可用浓度为1∶5 000的高锰酸钾溶液冲洗, 擦干创面及周围皮肤后, 用60 W电灯在距创面30 cm处烘烤, 使其干燥愈合, 处理后创面可用凡士林油纱布覆盖。还可采用清创后2%碘酊涂抹, 将氧气管对准创面吹氧, 每次10 min~20 min (6~10 L/min) , 2次/d, 可收到较好的效果。

3.3 溃疡期

静脉血液回流受到严重障碍, 局部淤血致血栓形成, 组织缺血缺氧。轻者浅层组织感染, 脓液流出, 溃疡形成;重者坏死组织发黑, 脓性分泌物增多, 有臭味。感染向周围及深部扩展, 可达骨骼, 甚至引起败血症。

此期应清洁创面, 祛腐生新, 促其愈合, 根据伤口情况给予相应处理。 (1) 浅表创面可用新鲜鸡蛋内膜平整紧贴于创面, 如鸡蛋内膜下有气泡, 应以无菌棉棒轻轻挤压使之排除, 加红外线灯照射10 min, 每日更换1次, 直至创面愈合为止。新鲜鸡蛋内膜含有一种溶菌酶, 能分解异种生物的细胞壁, 杀灭活体, 起到消炎、杀菌的作用。 (2) 如创面感染时, 用生理盐水彻底清洗伤口, 对减少伤口细菌、宏观和微观颗粒污染和降低伤口感染是有效的, 局部用湿敷料, 保持伤口湿润, 但周围皮肤要保持干燥。另外, 可用高压氧治疗局部溃疡, 用塑料袋罩在压疮外面, 向袋内灌入纯氧, 可使坏死组织液化, 组织变红, 达到清创去腐生肌的目的, 每天治疗1次, 溃疡可迅速愈合。也可根据伤口情况, 按外科换药处理。 (3) 对于长期不愈合创面, 可在创面上敷一层白砂糖, 然后垫上消毒纱布, 用整块胶布封闭创面, 每隔3 d~7 d更换敷料1次, 借助糖的高渗作用, 杀灭细菌, 并可使创面消肿, 能改善局部循环, 增加局部营养, 促进创面愈合。有分泌物时, 做药敏试验、细菌培养, 选用适当抗感染药物, 保持创面清洁。

4 小结

做好压疮的护理要抓住三个环节, 即预防为主、立足整体、重视局部。压疮一般病程长, 愈合慢, 给患者身心带来很大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只要护理人员能够充分认识和熟悉压疮的发生原因、机制、分期和预防的各个环节, 有高度的责任心, 用科学的态度, 针对不同患者采取不同措施, 加强基础护理和有效预防措施, 为患者普及压疮预防知识, 耐心教导患者采取多种方法来改善行为, 做好前期的预防工作, 就一定会减轻日后的护理工作量, 同时也能减轻患者的痛苦。

参考文献

[1]陈玫.压疮护理的综述[J].护理学杂志, 1999, 14 (6) :375

[2]赵士琴.压疮防治的进展[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7, 28 (7) :824-825.

压疮的预防和护理干预研究进展 篇7

关键词:压疮,预防,护理,研究

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 导致血液循环障碍和组织营养缺乏, 从而引起组织损伤和坏死, 又称为压力性溃疡[1]。随着基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 国内外对压疮的防治有了长足的发展, 但从全球范围来看, 压疮的发生率近年来并没有明显的下降[2]。我国护理资源不足, 常常在患者出现压疮时才采取护理措施, 而不是运用护理程序去发现和解决患者潜在的问题。近年来随着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的推广, 压疮已成为衡量医院护理质量的一项主要指标[3]。

1 形成压疮的危险因素

1.1 力学因素

(1) 压力。压力是造成皮肤损伤最重要的因素。压力是指物体垂直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力, 最主要的是局部组织持续性垂直压力。压力会造成局部缺血引起周边血管扩张反应, K osiak等[4]通过研究提出, 外界阻断毛细血管的压力是导致压疮的最主要原因之一。萎缩的瘢痕化及感染的组织, 增加了对压力的敏感性[5]。同时压力作用时间与压疮发生有密切关系, 不断变化的压力下即使25.3 k Pa的压力达1 h也不致出现组织变化, 但是如果9.3 k Pa的压力持续2 h就可能引起不可逆的细胞变化, 这提示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为患者减轻压力的必要性[6]。 (2) 剪切力。剪切力是施加于相邻物体表面引起相反方向的进行性平行滑动的力量, 剪切力作用于深层, 引起组织的相对位移, 能切断较大区域的血液供应, 导致组织氧张力下降。有实验表明[7], 剪切力只要持续存在超过30 m in, 即可造成深部组织的不可逆损伤, 而压力和剪切力并存时, 压疮发生的危险会更大[8]。 (3) 摩擦力。摩擦力可破坏皮肤的角质层, 造成皮肤破损, 从而增加压疮的发生概率。床铺皱褶不平, 有渣屑或搬动时拖、拽、扯、拉患者均可产生较大的摩擦力[9]。

1.2 物理因素

(1) 潮湿。在潮湿的环境下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会增加5倍[10]。潮湿可使皮肤的酸碱度发生改变, 削弱皮肤角质层的屏障作用, 使皮肤表面容易被腐蚀, 从而增加细菌增殖和组织发炎的可能。R am say[11]认为, 外科手术时使用消毒液或合并其他可引起潮湿的因素时, 可增加皮肤损伤的危险。 (2) 温度。皮肤压疮与体温的关系密切, 根据文献报道[12], 昏迷患者在20 h内发生压疮的患者平均体温大于38.5℃, 而未发生压疮患者体温平均小于37.5℃. (3) 体重。消瘦者较肥胖者发生压疮的概率高[13], 但肥胖的危重患者脂肪组织血液供应相对较少及活动困难, 在床上翻身时易被拖拉, 从而导致压疮的发生。

1.3 自身因素

(1) 年龄。压疮发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 据报道50岁以上患者较50岁以下患者发病率高出7~8倍[14]。 (2) 营养。营养不良是导致压疮的内因之一, 也是直接影响压疮愈合的因素, 不良的营养摄取或贫血皆会影响伤口的愈合以及免疫力的下降。 (3) 吸烟。现代研究发现, 烟草中的尼古丁有收缩血管和使血管硬化的作用, 可加重皮肤及伤口区域的缺血坏死。吸烟者压疮的危险性显著加大, 吸烟量与压疮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有报道称吸烟者足跟压疮发生率是非吸烟者的4倍[15]。 (4) 心理。因意外导致终身残疾, 久治不愈的患者身心备受痛苦, 情绪低落, 负性心理可以抑制免疫系统功能, 使细胞活性下降而延迟伤口愈合。有报道急性损伤患者早期发生压疮与患者应激应对状态有关[16]。

1.4 其他因素

(1) 药物。患者长期使用镇静剂类固醇导致机体抵抗力及活动能力下降也是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 (2) 医疗条件。医疗设施、人力、护理技术等医疗条件对压疮的发生有明显影响, 据调查[9]发现, 大部分护士认为不同医院、科室或同一科室的不同护士所采取的压疮的治疗方法不一致。主要原因是目前尚缺乏科学统一的压疮治疗指南。

2 压疮的预防和护理

2.1 积极评估

评估患者情况是预防压疮的关键, 对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作定性、定量的分析后, 对高危患者实行重点预防, 可以合理分配和利用医疗资源。将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作为临床护理工作的依据之一, 可对有压疮危险患者提供个体化护理[17]。目前常用的评估方法有N orton五种参考评分法。经验证明, 坚持分级评分对预测压疮危险病例和老年人发生压疮的发展、恶化都有积极的意义[18]。

2.2 减轻局部压力

间歇性解除压力是预防压疮的关键, 而翻身是实现这一目的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在临床工作中, 不论采用何种姿势、体位都应按病情需要注意随时变换, 翻身的作用是弥补机体对生理反射活动失调的主要措施。电动防压疮气垫床可防止剪切力, 减轻对局部皮肤的压迫, 防止血液循环障碍[19], 可以运用各种规格的凉液垫, 垫于枕部、肩部、臀部等要措施。骨突处, 利用垫内液体的波动, 减轻局部的压力。

2.3 减少摩擦

保持床单平整无皱褶, 无渣屑, 注意随时检查清理。更换被服时, 不能拖、拉等, 以避免因摩擦而使皮肤受损。

2.4 促进血液循环

经常进行温水擦浴, 局部按摩, 定时用擦红花酒精或红花油等按摩全背或受压处, 达到通经活络, 促进血液循环, 改善局部营养状况, 增强皮肤抵抗力。但有关研究[20]报道, 按摩无助于防止压疮, 因软组织受压变红是正常皮肤保护性反应, 会自动褪色, 如持续发红, 则表明软组织损伤, 按摩必将加重损伤程度。所以正确的按摩很重要, 按摩可应用于皮肤无发红的部位, 对受压部位进行推拿, 可取得满意的效果[21]。

2.5 合理调整翻身时间

在临床护理中, 将2 h翻身作为预防压疮的常规护理措施, 有研究[22]表明, 皮肤组织缓解压力应在4 h以上, 若在短时间内局部重复受压, 使组织难以恢复, 则可能加大压疮发生的危险性。另有研究[23]表明, 人体的皮肤可通过各种调节方式提高局部耐受力, 以适应新的环境变化。临床应依据患者皮肤及全身状况的评估情况来调整翻身时间。

2.6 应用支撑卧具

充气床垫、高泡垫、气圈等支撑卧具被临床广泛应用, 这些卧具主要通过压力的重新分布, 减少剪切力及摩擦力, 增加透气散热性能, 缓解局部所受压力, 从而达到预防压疮的目的。

2.7 营养支持

营养不良既是导致压疮的内因, 又可影响压疮的愈合。应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针对性地进行营养供给, 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膳食, 以增加机体抵抗力和组织修复力。给患者适当补充含锌的食物, 可促进压疮愈合[24]。保证每日各种营养物质的供给以满足机体代谢需要, 增强患者机体抵抗力, 促进压疮愈合。

2.8 加强心理护理

压疮多发于长期卧床的老年人或肢体瘫痪等生活不能自理者, 因病程漫长而感到痛苦, 易产生急躁、焦虑、悲观、绝望等消极心理, 对疾病的治疗失去信心。护理人员应采取各种沟通技巧和患者进行沟通, 积极疏导, 提高患者心理承受能力, 使患者保持良好心态配合治疗护理。

2.9 加大健康宣教

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相关知识宣传教育, 介绍压疮发生、发展及治疗护理的一般知识, 得到患者及家属的理解配合, 并教会家属一些有关压疮的预防护理措施, 使患者及家属能积极参与自我护理,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自觉配合医护治疗, 尽早从疾病和伤痛的负性情绪中解脱出来, 以促进机体免疫机制的恢复。

3 结语

骨折术后压疮的预防和护理 篇8

【关键词】 骨折术后;压疮;预防;护理

压疮是指身体的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而导致的血液循环障碍,发生组织营养不良,最终出现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溃疡和坏死。压疮最早称为褥疮(bed sores),它是来源于拉丁文“decub”,其主要意为“躺下”的意思,因此人们常误解压疮是“由长期的躺卧引起的溃疡”[1]。由于患者卧床时间长皮肤出现的最严重问题是发生压疮。而压疮是临床卧床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引起压疮最重要的因素是由于长时间的压迫而造成的局部组织缺血、缺氧而导致的皮肤组织坏死[2]。骨折术后的患者由于疾病的原因需要长期卧床休息,因此发生压疮的机率明显高于正常患者人群,对于骨折术后的患者护理工作要认识到发生压疮的危险性,提高科室内护理质量,减少压疮的发生率现在已经是骨科护理工作的重点之一。现笔者将骨折术后压疮的预防和护理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收治的109例患者进行分析讨论,其中男性患者73例,女性患者36例,年龄在17-78岁,平均年龄(47.29±4.27)岁,其中肋骨及胸骨骨折的患者23例,骨盆骨折的患者27例,下肢骨骨折的患者34例,脊柱骨折的患者15例,多处骨折的患者10例,此组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术后需卧床休息,其中平均卧床时间为(45.75±5.29)d。

1.2 方法 针对骨折术后的患者进行密切的评估患者的压疮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压疮预防及护理措施。

1.3 结果 此组患者经有效的预防及护理措施后出现压疮的患者为3例,其余患者均皮肤完整出院。

2 压疮产生的原因

2.1 患者自身因素 骨折术后的患者需要长期卧床,由于手术或损伤引起的肢体制动因此属于压疮发生的高危人群,由于软组织的消耗、体内失去营养、发生循环障碍,也是压疮发生的高危因素之一。

2.2 压力及剪切力的原因 皮肤压疮最重要的易感因素是压力源,当局部组织的压力超过毛细血管的平均压时,会导致皮肤及皮下组织血液供给减少或被阻止,使局部组织发生缺血缺氧而出现坏死,骨折术后的患者卧床时间长,而严重的影响血液循环,甚至还会出现潮湿、摩擦以及自身皮肤情况差等原因,导致皮肤容易受损。

2.3 营养不良 骨折术后的患者长期卧床,并发症相对较多,患者术后一般营养摄取不足,或因贫血等原因会导致机体长期处于免疫力低下状态。截瘫的患者会出现肢体感觉和活动功能障碍,因此更易发生局部压疮。

2.4 环境因素 患者的体温每升高1℃会导致组织代谢的氧需要量增加10%,持续组织受压会引起组织缺血时,温度高将增加压疮的易发条件[3]。因此,骨折术后长期卧床及机体会过度的出汗、伤口渗出多等原因所致皮肤的过度潮湿,均可增加皮肤组织老化和减低抵抗力。再加之翻身变换体位时的动作粗暴等护理不当以及体位不合理会造成局部组织的压力增高,因此提高了患者发生压疮率。

3 护理措施

3.1 患者卫生 保持患者的床铺清洁干燥,避免患者的二便失禁、出汗等潮湿刺激局部皮肤,定期为患者更换床单,每日进行皮肤护理,可以使用50%的乙醇按摩患者的骨突隆处的皮肤,并适当的使用防湿乳剂和爽身粉等。

3.2 局部减压和各种减压设备的使用 为患者进行定时翻身,长期卧床的患者床头建立翻身卡片,每2h翻身一次,翻身之后进行记录,严格进行交接班,为患者的功能障礙的肢体放置正确体位和姿势,保持肢体处于功能位,经常改变身体重量的支撑以减少皮肤长期的压迫,可以在受压点使用软枕、气垫等保护设备进行保护。必要时为患者使用悬浮气垫床或者气囊褥垫床、交替压力气垫等设备,应根据患者的疾病情况等合理的使用。

3.3 减轻力源 减少皮肤长时间的摩擦可以使用吊架或转、提式床单等帮助患者在床上进行移动,如患者病情允许避免抬高床头30°以上,使患者所受剪切力达最小[4]

3.4 保证充足的营养 患者出现营养不良时严重影响创伤的愈合,虽然营养不良和脱水不会直接的引起压疮发生,但由于营养失衡患者的皮肤失去原有的活力和皮肤的弹性减少,增加了患者出现压疮的危险。同样地体重下降和肌肉消瘦减少了患者的皮肤和骨头之间的自然缓冲作用,使压力损伤的极易发生。保证患者的营养使蛋白质摄入量增加,可以预防压迫性损伤,加强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量是建新组织和对损伤组织的愈合中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3.5 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 为患者及家属做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指导患者减少剪切力和受压的种种危险因素,告知患者及家属有关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的预防,是预防压疮的发生较关键手段。耐心教育患者及家属采取多种方法来改变行为,普及压疮预防和保健的知识,有计划地做好长期卧床出院患者的随访工作,是可以减少压疮复发性。

4 小 结

骨折术后的患者能够尽可能地运动是最早的和最有效的预防压疮的措施。临床护理中要达到95%的预防率并非是不可能的。对具有多个危险因素的患者采取重点护理和治疗干预,可使有限的医疗护理资源合理的使用和分配,从总体上是临床护理质量提高压疮的预防率,不仅利于患者,还能减轻医疗纠纷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李翠玲.压疮的预防和护理干预研究进展[J].基层医学论坛,2011(24).

[2] 蔡迎春.骨科瘫患患者并发褥疮的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1(31).

[3] 陈秀红,蒋琪霞,刘云,等.压疮预防指南临床应用的效果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1,6(18):7913-7914.

预防压疮的护理措施 篇9

1.2.对入室病人认真进行皮肤状况的评估,并做好记录。

对病情允许翻身的病人每2-3小时翻身一次,并按摩骨隆突处,建立翻身记录卡,翻身后记录时间、体位、皮肤情况,对病情不允许翻身的病人,给予卧气垫床或局部垫气圈,2-3小时按压身体受压部位。3.4.5.6.7.采取舒适卧位,平卧位抬高床头时,不应高于30度,需半卧位时,应做好衬垫,防止身体下滑。协助病人翻身,更换床单及衣服时,要抬起病人的身体,防止托、拉、拽等动作。使用搪瓷便盆时,应抬高病人臀部,不可硬塞,硬拉,严禁使用掉瓷的便盆。使用石膏、夹板、牵引的病人,衬垫要松软适度,尤其注意骨突出的衬垫。

压疮的发生机制和预防性护理措施 篇10

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 血液循环受阻碍, 不能供给皮肤和皮下组织所需营养, 局部组织失去正常功能而形成的溃烂和组织坏死。压疮发生率是评价护理质量的一个统计指标, 若入院时局部组织有不可逆损伤, 24~48 h可能发生压疮[1]。护士应在明确压疮发生机制的基础上, 针对压疮的易感和高危人群的具体情况, 采取相应的预防性护理措施。

1压疮的发生机制和发生部位

1.1发生机制:长期压迫且集中于身体某一部位, 足以阻碍局部血循环而导致组织缺氧, 从而造成局部组织损伤和坏死。若继续受压, 会导致全层皮肤坏死缺损。产生的溃疡易导致细菌感染。由于溃疡基部及边缘的毛细血管和静脉淤血, 加之逐渐形成大量肉芽组织, 使溃疡或坏疽区在皮下迅速穿凿扩大, 于数天内可使其直径达3~6 cm, 穿凿范围可距边缘8~10 cm, 向深部发展可累及骨膜甚至骨质引起局灶性骨膜炎或骨髓炎。

1.2发生人群和发生部位:长期卧床、体质衰弱、翻身不便和肢体感觉迟钝者易患压疮, 临床以昏迷和瘫痪的患者、卧床不起体质衰弱的患者和骨折后长期固定或卧床的患者为多见。95%以上的压疮发生于下半身的骨隆突上, 67%的溃疡发生于髋及臀部周围, 29%发生于下肢。比较典型的褥疮发生部位为骶骨、股骨大转子、坐骨粗隆、足跟及外踝, 这些解剖部位是患者经常不变换体位时产生压疮最危险的部位[2]。

2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的护理措施

2.1体位护理:压疮的发生与经常卧床、不变换体位有直接因素。间歇性解除压力是有效预防压疮的关键。所以, 护士应鼓励并协助患者常更换体位。取平、左或右侧卧位, 每2 h翻身1次, 必要时每小时翻身1次, 翻身间隔时间据病情而定, 建立翻身卡[3]。翻身时避免拖、拉、推等动作, 防止皮肤擦伤。

2.2保护骨隆突处和支持身体空隙处:可在身体空隙处垫软枕、气垫、气圈、棉圈、海绵垫等, 防止皮肤损伤。美国卫生保健研究所1994年提出气垫圈使局部血液循环受阻, 至水肿, 应勤翻身, 使用气垫床, 水垫减轻组织的负荷。对昏迷、大手术后和长期卧床的患者, 应预防性使用气垫床。护士应经常检查气垫床的软硬程度, 过软、过硬都起不到作用。临床上多应用交替式减压气垫床[4], 定时交替充气减压, 改变各部位皮肤承受的压力。软硬交替减少了组织受压面积, 不仅能预防和治疗压疮, 而且起到人工按摩的作用, 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

3加强基础护理

3.1舒适护理:加强卫生护理, 保持床单整洁, 干燥, 保持病员皮肤清洁, 做到勤洗, 勤换, 勤翻身, 勤按摩, 勤检查。夏季保持病房温度18~24℃, 避免患者长期处于高温环境。患者背部可放吸汗毛巾, 及时擦干汗;及时擦洗更衣, 更换床单等, 避免患者处于潮湿环境中。使用便盆, 避免生拉硬拽, 指导病员正确抬臀, 必要时在便盆边缘垫布垫。长期卧床患者的床褥柔软、透气性高、吸水性好, 有条件者用气垫床, 铺白色棉质床单并保持床单的整洁度。护士在为患者更换床单位时要避免拖、拉、拽, 以防皮肤受到磨损。

3.2皮肤护理: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 加强皮肤护理, 促进皮肤血液循环。受压部位的皮肤常因出汗、尿液等污染, 尤其是二便失禁的患者, 床单下铺防湿用的通气性差的塑料垫, 易引起皮肤浸润和感染。要注意每天早晚擦洗受压部位, 再用50%酒精按摩受压部位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防止压疮的发生。如果局部已发红, 不必按摩, 可涂0.5%碘伏或0.2%碘酊。

3.3饮食和营养护理:营养不良可使皮肤失去活力和减少皮肤弹性, 既是压疮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 又是压疮久治不愈的主要原因[5]。所以, 要加强营养不良的患者营养, 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 适当补充锌等矿物质, 保证患者足够的营养, 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和组织修复能力。对不能经口进食患者, 予肠内营养或静脉营养。此外, 还可口服维生素C、复合维生素片等药物。水肿患者应限制水和盐的摄入, 脱水患者应及时补充水和电解质。

3.4心理护理:预防压疮不仅是责任护士和患者及其家属的工作, 也要全体医护人员共同努力, 家属的支持与配合。美国调查显示:褥疮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忽视对患者的关心, 而这种忽视比任何一个高危因素都更重要[1]。做为一名合格的护士, 应视患者如亲人, 要主动热情地与患者有效的沟通, 待患者要关心体贴, 言语温和, 尊重他们的生活习惯。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充分了解病员的心理认知和感受程度, 给予恰当的解释和精神安慰, 以积极真诚的态度、和温和的言语, 向病员讲解有关疾病和护理治疗方案,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正确地进行健康教育指导, 消除患者的顾虑, 使其积极主动配合治疗护理, 通过我们的健康宣教, 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念, 以促进压疮的愈合。

4功能锻炼和健康教育

4.1功能锻练:患者进行早期的肢体功能锻炼, 可有效防止关节肌肉萎缩;同时可促进患者局部和全身血液循环, 减少局部组织因卧床长期受压,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降低压疮的发生都具有重要意义。

4.2健康教育:护士要向易感患者及家属介绍压疮发生、发展和治疗护理的一般知识, 指导学会预防压疮的方法和技能, 利用简便可行的方法使患者及家属获得预防压疮的知识技能, 使其积极配合并参与护理活动, 使之保持乐观心态, 避免压疮的出现。压疮的发生是内外危险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6]。积极采取和做好压疮的预防性护理, 能显著减轻护理工作量, 减轻患者的身心痛苦, 也能提高护理质量, 提高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刘慧风, 鞠蓓蓓, 王红萍.湿性愈合理论在临床压疮治疗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 25 (3A) :42-43.

[2]丁凤林.褥疮新疗法的应用研究与疗效分析[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1, 5 (2) :29-30.

[3]陆微, 温嫔, 谢晖, 等.临床压疮护理预防及基础循证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06, 25 (4) :247-249.

[4]黄海燕, 喻姣花, 谭翠莲, 等.循征护理干预方案在ICU压疮高危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0, 26 (4) :1-3.

[5]夏晶晶.褥疮的预防及护理[J].中国民康医学, 2010, 20 (8) :796.

老年患者压疮的预防性和临床护理 篇11

1 促成老年患者压疮形成的因素

1.1 浸渍因素

临床常见的浸渍因素有大小便失禁、大汗或多汗、伤口大量渗液等, 由此造成的过度潮湿使皮肤异常脆弱。浸渍状态下, 皮肤松软, 降低了其弹性和光泽度, 易被外来的垂直压力、摩擦力和剪切力损伤。正常皮肤偏酸性, 尿和粪便均为碱性, 可刺激皮肤并引起疼痛。尿液中的氨可作为营养物质, 细菌和致病性真菌可在尿液浸渍的环境下生长和繁殖。

1.2 活动和移动受限

当自主改变体位的能力——活动或移动受限时, 由于患者长期处于某一体位, 局部软组织受压时间较长, 增加了压疮发生的概率。临床上, 年老体弱等活动和移动受限患者是压疮的高发群体。

1.3 营养因素

当老年人出现营养不良时, 可降低肌肉萎缩、皮下脂肪、组织器官反应性代谢的自我调节能力。压迫脂肪组织菲薄处时, 血液循环障碍以及由此导致压疮的出现机会会加大。截瘫患者研究发现, 清蛋白水平和压疮的发生、发展互为恶性循环[2]。

1.4 感觉因素

机体感觉功能受损后, 当遇到伤害性刺激时的反应能力降低甚至完全丧失。失去神经支配后, 肌肉和血管舒缩功能亦丧失, 局部组织循环发生障碍, 纤维蛋白会不断积聚, 致使血栓形成、组织发生破溃、坏死而形成压疮。

1.5 温度因素

研究表明, 体温升高1℃, 组织代谢需氧量增加10%。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 软组织长时间受压后局部出现缺血、缺氧和营养不良, 当体温升高时组织代谢需氧量的增加, 加大了压疮的出现机会。

2 压疮的预防性护理

良好的护理是预防压疮的前提。压疮的预防性护理措施包括:

2.1 避免和减少局部组织受压时间

对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 经常更换体位, 使骨骼突出部位交替减轻和解除局部压迫, 降低毛细血管压力。因为压力>2.13kPa可阻断组织灌流, 持续2~4h压力>2.67kPa可引起压疮。因此, 应鼓励并教会其家属如何协助长期卧床老年病人翻身, 其频率最好是1次/2~3h, 必要1次/h, 要有翻身时间记录。为降低局部软组织受压, 可在骨隆突处放置支撑物, 也可利用使身体各处均匀受压的器具如气垫、棉垫、棉圈等。长期坐轮椅者, 最易发生压疮的部位是坐骨结节。为减轻压迫该部位, 可通过椅内前倾、后仰、侧斜等或电动轮椅自动调节体位的方式, 移动频次为1次/20~30min。

2.2 减少摩擦力和剪切力

搬运患者及为患者翻身时尽量将患者身体抬起, 避免拖、拉、推, 以防擦伤皮肤。要保持患者坐卧位平面平整、无皱褶, 没有硬物和多余的东西, 便器应完好无损。两便护理时, 协助患者抬高臀部, 在便盆上垫棉垫或软纸, 以免皮肤受损。

2.3 防止潮湿及排泄物刺激皮肤

保持老年患者皮肤清洁干燥, 大小便失禁行积极对症治疗;如果无效, 则应留置尿管并按常规予以护理。对出汗和分泌物较多者, 可使用吸水衬垫或勤换床单, 保持局部皮肤平整, 减少浸渍。

2.4 加强饮食护理, 增强机体免疫力

应给予老年患者富有营养且易于消化的膳食。处于负氮平衡状态的老年患者易发生压疮, 所以加强饮食护理补充营养尤其是优质蛋白的供给, 可明显减少压疮的发生机会。如进食困难, 应采用补液、输血、静脉滴注白蛋白等支持疗法, 以增强机体免疫力和组织修复能力。对缺乏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等营养素者, 应予以补充。

2.5 增进局部血液循环

对长期卧床病人, 为促进血液循环, 要经常为患者进行温水擦浴, 局部按摩或用50%酒精或红花油按摩全背或受压处, 这可以改善局部营养状况, 增强皮肤的抵抗力, 不易发生破溃或坏死。

2.6 其他

治疗骨折、关节炎、糖尿病、心衰、严重痉挛等限制活动或全身性疾病, 减少因过度洗浴、硬物、日照、寒冷等造成的皮肤损伤。

3 压疮发生后的分期临床护理

3.1 瘀血红润期 (Ⅰ度) 的护理

该期应采取各种预防性护理措施, 防止局部长时间受压, 改善和促进血液循环, 增加机体免疫能力。采取的措施包括:增加翻身和按摩次数;局部热敷, 有炎性改变且红肿者用脱水剂50%硫酸镁或75%酒精局部湿敷, 一般经2~4d局部症状即可消退。

3.2 炎症浸润期 (Ⅱ度) 的护理

对出现严重红肿者, 应注意强化基础护理, 定时翻身并增加频次;如病情不允许翻身时, 可采用糜垫子、水褥垫等使局部压力降低, 保持皮肤干燥。当皮肤出现水泡时, 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泡内渗出液, 涂2.5~3.0%碘酒亦可涂复方安息香酊或0.1%洗必泰、0.02%呋喃西林溶液等外用消毒剂, 之后覆盖干无菌纱布, 一般2~5d即可痊愈。还有采用清创后用2%碘酊涂抹, 将氧气管对准创面吹氧, 每次10~20min, 6~10L/min, 2次/d, 效果较好。

3.3 溃疡期 (Ⅲ度) 的护理

该期应采用清洁创面, 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促进愈合。创面红润后, 用0.9%NaCl溶液+8万U庆大霉素反复冲洗创面、干纱布加压片刻后用高湿度多层生理盐水纱布包扎, 连续2~3d。还有用2.5%碘酒涂擦消毒创面后, 将2~4层2万U庆大霉素湿纱布覆盖在创面之上, 外涂适量金霉素软膏, 再用无菌纱布包扎, 1次/d, 一般5~8d即可痊愈。对伤口较深、分泌物较多的压疮, 可用3%H2O2清洁创面, 涂2%碘酊消毒后, 行吹氧疗法;或用呋喃西林湿敷或呋喃西林粉外敷创口, 可起到减少渗出和缩小创面的作用。

3.4 坏死期 (Ⅲ度) 的护理

该期应经常翻身, 架空患处;清洗创面, 清除坏死组织, 保持引流通畅, 促进肉芽组织生长, 促进愈合。用0.9%NaCl溶液火0.02%呋喃西林溶液清创后, 可用凡士林纱布外敷, 1次/d;也可涂2%碘酊消毒后加压冲洗, 红外线照射30min, 庆大霉素纱布外敷, 外涂适量金霉素软膏, 之后用干纱布包扎, 3~4周即可痊愈。感染创面应每周采集分泌物做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 根据检查结果选用药物。对于大面积深达骨骼者, 经上述处理后可行皮瓣移植修复术。

预防压疮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只有护理人员掌握压疮发生的诱发因素、作用机制和做到“六勤一好”的护理措施, 才能达到预防老年患者压疮发生的目的。一旦发生压疮, 就应按照其不同分期进行相应的护理[3]。

关键词:压疮,老年,护理

参考文献

[1]龙霖.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1:150.

[2]王春生, 时志斌, 刘安庆, 等.脊髓损伤截瘫患者血白蛋白变化与压疮的关系[J].中国临床康复, 2004, 8 (8) :1422-1424.

压疮的预防护理及体会论文 篇12

2005年2月~2010年12月采用蜂王浆加胰岛素混合后涂于伤口表面,用以治疗护理Ⅱ期、Ⅲ期压疮患者,取得显著疗效,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35例,基础疾病为脑血管病后遗症9例,糖尿病8例,骨折脊柱损伤6例,长期卧床6例,晚期肿瘤4例和重度颅脑损伤后长期昏迷2例。其中男13例,女22例;年龄58~86岁,平均66岁;根据压疮的诊断标准,Ⅱ期压疮38处,Ⅲ期压疮20处,压疮面积2cm×1cm~15cm×8cm。其中骶尾部27处,髋部13处,肩胛处9处,足部9处。

治疗与护理方法:①创面护理:蜂王浆加胰岛素涂抹创面的方法:Ⅱ期压疮,创面及周围皮肤首先用0.2%碘伏液消毒待干,然后用1ml注射器抽出水泡中的水分,注意尽可能不要使表皮破溃,使创面有1层保护膜,再用烤灯局部照射10~15分钟,使创面干燥、洁净。最后取蜂王浆适量加入胰岛素0.2~0.4ml混匀后涂抹在创面表层,厚度1.0~2.0mm,每天6~8小时涂抹1次[1]。Ⅲ期压疮,创伤已经深达皮下或肌层,常有渗液及坏死组织附着,首先用无菌方法清理局部伤口的坏死组织及脓性分泌物,然后用生理盐水清洗并沾干。再根据伤口大小程度取蜂王浆适量加入胰岛素0.4~0.6ml,混匀后涂抹在适当大小的无菌纱布或纱条上,敷于创面或填入伤口内,最后局部无菌纱布覆盖包扎。换药1次/日。并及时观察肉芽组织的生长情况。②基础护理:根据褥疮的不同部位和不同程度并选择运用纯棉垫、气圈、充气床等物件解除创面受压。至少每2~4小时翻身1次,翻身时避免拖、拉、推,使用踝和足跟保护垫,建立翻身卡;气垫床24小时连续充电充气;勤清洗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勤更换衣裤、被褥,避免潮湿刺激皮肤;做好大小便后的护理。治疗期间伴有原发疾病的治疗和营养的支持,以及并发症的防治。

结 果

采用蜂王浆加胰岛素涂抹创面的方法,本组除1例放弃治疗主动要求出院外,其余患者均达到上皮+瘢痕愈合。治愈率97.1%,有效率100%,未发現不良反应。新生健康肉芽生长迅速,用药24小时后即可见肉芽组织向中心生长,72小时前后更为明显,肉眼所见肉芽鲜红,有光泽,上皮覆盖迅速。创缘皮肤沿肉芽向中心葡行生长,逐渐覆盖创面。压疮肉芽创面中可见皮岛形成并向四周扩散生长,相互融合。较深的创面因肉芽组织的生长填补而变为浅凸状。愈合时间:Ⅱ期压疮5~7天,一般3天后Ⅱ期压疮创面渗液减少,水疱缩小干瘪,5天创面干燥结痂,7天干痂脱落。Ⅲ期压疮12~23天,局部清洁后,原黄白相间的创面第3天起渐渐转红,换药时有血液渗出,异味消失,坏死组织减少,7天后有新鲜肉芽组织生长,创面明显缩小,12~23天疮面全部愈合。

讨 论

目前蜂王浆的药用价值也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医疗工作,保存主要功效为:①抗氧化功效,蜂王浆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是抗氧化的主要成分,对细胞具有很强的修复和再生作用。②蜂王浆的标志性成分王浆酸是自然界中其他物质所没有的成分,具有杀菌、消炎、镇痛、改善创面血液循环及营养并有促使伤口愈合的作用。胰岛素的主要成分为每100ml中含甘油1.4~1.8g、苯酚0.25g。胰岛素的作用能促进降低蛋白酶的活性,促进氨基酸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促进丙酮酸激酶的活性,使糖元、蛋白质、脂肪合成增加,从而有利于创面肉芽组织细胞生长[2,3]。

将蜂王浆与胰岛素联合应用治疗压疮,可大大增加创面组织营养,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抑制细菌生长,有力促进细胞的修复和再生以及肉芽组织的生长,有效促使伤口愈合。本组采用蜂王浆加胰岛素治疗Ⅱ期、Ⅲ期压疮,除1例放弃治疗主动要求出院外,其余均获治愈,大大缩短治疗时间。

总之,采用该方法治疗Ⅱ期、Ⅲ期压疮效果好,治疗过程中未见1例不良反应。是一种疗程短,患者痛苦小,患者易于接受且经济、简便治疗褥疮的方法。家属也易掌握和操作。值得在临床和家庭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齐宝琴,胡芳.蜂王浆涂治压疮在家庭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临康复,2003,20(108):2895.

2 周冬平,鲁礼琼,等.胰岛素和高渗糖外敷治疗褥疮观察与护理[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2001,26(5):475.

3 侯春华,宫燕飞,等.胰岛素和鸡蛋膜外敷治疗褥疮[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4,21(3):7.

上一篇:跨界水污染下一篇:络合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