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数学中考试卷

2023-01-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江西省数学中考试卷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与中考数学试卷一致性分析

【摘 要】在基础教育中,课程标准是实施教学与评价的主要参考依据,近几年中考数学试卷明确表明,命题将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本文以韦伯一致性分析模式为基础,论述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与中考数学试卷一致性分析方法,并以北京、天津、南京、重庆、深圳五个城市的2019年中考试卷为例,进行一致性分析实践,为中考数学试卷命题优化提供建议。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中考试卷

Analysis on the Consistency between Mathematics Curriculum Standard and Mathematics Test Paper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Kunshan Development Zone Qingyanggang School,China) HUANG Yique

一、初中數学课程标准与中考数学试卷一致性分析方法

在一致性分析中,常用的一致性分析模式包括韦伯分析模式、SEC分析模式及Achieve分析模式。

1.韦伯分析模式,以“金字塔”式课程内容目标体系为基础,研究维度包括知识种类、知识深度、知识广度及知识分布平衡性四部分,在课程标准与中考试卷一致性分析中,研究信度较高,研究精度较好,是SEC分析模式及Achieve分析模式的基础。

2.SEC分析模式,将学习内容与认知要求二维矩阵为基础,通过数据统计与整理,进行一致性P值计算与分析,分析内容相对粗放,结果局限性较高,适用于不同地区的学业评价。

3.Achieve分析模式,以深度质化方法为基础,邀请学科专家学者及教师组成编码小组,分析试卷题目与课程标准的匹配水平、试卷的知识水平难度、试卷知识分布的平衡性及知识广度,分析的难度较高,分析结果受主观影响较大。

二、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与中考数学试卷一致性分析实践

综合对比上述三种分析模式,本文选择韦伯分析模式开展一致性分析。以五个城市的中考试卷为例,开展其与初中数学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分析,评估试卷的不足。

(一)分析框架

在韦伯分析模式中,每个分析维度有对应的可接受水平。

1.知识种类分析要求中考数学试卷中至少存在六道题目用于检测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提及的知识内容。

2.知识深度分析要求中考数学试卷中至少存在50%的题目认知深度达到初中数学课程标准要求的目标水平。

3.知识广度分析要求中考数学试卷内容贴合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某领域的目标范围超过50%。

4.知识分布平衡性,按照知识分布平衡指数计算公式,计算的数值大于0.7,则评估中考数学试卷在知识分布平衡方面与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一致。具体计算公式如下:知识分布平衡指数其中, 是指中考数学试卷和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一致的目标数量; 是指目标下对应的中考数学试卷题目数量; 是指领域目标下的中考数学试卷题目总量。

(二)分析过程

1.知识种类分析

基于韦伯分析模式,可将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划分为以下三个等级:(1)领域,结合初中数学教材、课程标准要求等内容,可将课程标准划分为8个学习领域,如数与式;图形与变换、坐标、证明;方程与不等式、函数等。(2)主题,根据每个领域的内容,划分为不同主题。以数与式领域为例,其主题包括有理数、实数、代数、整数与分数四类。(3)目标,根据每个主题的内容,划分不同目标要求。以有理数主题为例,其对应的目标要求为“能够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2.知识深度分析

基于韦伯分析模式,可将初中数学课程标准知识深度划分为四个思维等级,分别对应初中数学课程标准的四个层级。(1)了解。要求学生知道、认识或距离知识内容、特征。例如,要求学生通过实例认识锐角三角函数。(2)理解。要求学生能够描述知识内容、特征、内涵,并阐述不同知识间的异同或关系。例如,要求学生利用根号表示数的平方根及立方根。(3)掌握。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同时,将知识内容用于不同情境中。例如,要求学生利用代数式表示问题的数量关系。(4)灵活应用。要求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答相关问题。例如,要求学生利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3.编码处理

在基于韦伯分析模式对初中数学课程标准进行初步处理后,需对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及初中试卷进行编码处理。在初中数学课程标准编码中,划分的8个领域分别用数字1~8表示;划分的二级主题,分别用1.1,1.2……n.n表示;划分的目标,分别用1.1.1,1.2.1……n.n.n表示,汇总为编码表。例如,1.1.1表示理解有理数的意义,其对应的知识深度为“2-理解”;1.1.2表示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其对应的知识深度为“2-理解”;1.3表示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其对应的知识深度为“3-掌握”。本文共邀请两名学科专家和一名骨干教师分别对初中数学课程标准进行编码评价,评价结果具备较高信度。

在初中试卷编码中,应根据试卷题目考查的知识点,在初中数学课程标准编码中进行选择,进行编码统计。例如,某市中考数学试卷的第13题考查5个知识点,分别是(1)实数的幂运算,其对应的编码为1.3.1;(2)求三角函数值,其对应的编码为1.3.2;(3)求非负数的平方根,其对应的编码为1.3.3;(3)比较实数的大小,其对应的编码为1.3.4;(5)有理数混合运算,其对应的编码为1.3.5。将试卷的题目编号(即13)填写至五个编码处,如题目考查的知识点不属于初中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内容,将题目编码填写至非目标编码处。

4.数据统计

在数据统计中,不同分析维度的处理方法不同。(1)知识种类分析,计算编码表内每个领域中主题编码和目标编码的总数,计算每个领域中填写题目编号的主题编码与目标编码总数。(2)知识深度分析,计算每个领域中填写题目编码的主题编码与目标编码个数,并统计高于、符合和低于初中数学课程标准知识深度的题目个数及占比。(3)知识广度分析,按照“填写题目编码的目标编码个数/目标编码总数×100%”的公式计算,受考试时间限制,中考数学试卷的知识广度难以达到50%的要求,在本文分析中,如该数值大于40%,则判断中考数学试卷与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具备一致性。(4)知识分布平衡性分析,按照上述计算公式进行统计与计算。

(三)分析结果

在五个城市(北京、天津、南京、重庆、深圳)的中考数学试卷中,每个维度的分析结果如下:

1.知识种类分析结果:在数与式、函数、图形的认识、图形与变换4个领域中,5个城市的中考数学试卷与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一致;在方程与不等式、统计与概率2个领域中,1个城市的试卷与标准不一致;在图形与证明领域,2个城市的试卷与标准不一致;在图形与坐标领域中,3个城市的试卷与标准不一致。

2.知识深度分析结果:在图形与变换这一领域中,试卷与标准不一致,其余领域均与标准一致。

3.知识广度分析结果:仅有2个城市在方程与不等式、函数2个领域中,试卷的知识广度与标准一致。其余领域的知识广度占比约20%,相对较低。

4.知识分布平衡性分析結果:5个城市的中考数学试卷知识分布相对均衡,并未出现集中于某个知识目标的现象,均与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一致。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考数学试卷与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一致性分析中,可选择韦伯分析模式,从四个维度分析两者一致性。根据分析结果,可评估中考试卷在考查知识种类、知识深度、知识广度及知识分布平衡性方面的不足,进一步完善中考数学试卷的命题,提高中考数学试卷的科学性及合理性,确保中考选拔综合型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徐帆,张胜元,孙庆括.初中数学学业评价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研究——以福建省五套中考数学试卷为例[J].数学教育学报,2019(03).

[2]李明山.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与中考数学试卷的一致性探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05).

(责编 张 欣)

作者:黄贻鹊

第2篇:中考语文试卷制式的省思与重构

评价是教学的延伸,试卷是评价的载体。试卷制式是反映知识、能力、素养的重要框架,也是体现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的主要方式。然而,试卷制式与课程改革、教学改革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试卷制式的要素组合与结构调整远远跟不上课程改革的步伐,同时试卷制式的名分归属与内容排布也制约着教学改革的力度。在深化改革的今天,省思、调整、重构试卷制式势在必行。

一、省思

以前,中考语文试卷主要分基础知识、阅读、作文等板块,课改后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名著阅读、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纷纷进入试卷,原来的试卷系统被打破,试卷的结构随之变为积累、综合性学习、名著阅读、文学作品阅读、非文学作品阅读、古诗文阅读、作文等板块。虽然试卷的内容愈加丰富,但也越来越呈现出臃肿化、碎片化的趋势。

1.“积累与运用”板块

在中考语文试卷中,“积累与运用”向来是考查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重要板块。实际上,“积累与运用”这个板块名称,也折射出某种无奈。根据拼音写汉字、根据汉字注音、根据语境选择词语、古诗文名句默写等考点侧重于积累,而综合性学习则体现出较强的运用特征。虽然运用建立在积累的基础之上,但是将积累与运用生硬地放在一起,从学理上似乎也经不起推敲。积累考查的是知识,运用考查的是能力,能力与知识的差别在于有没有具体的情境。从语言实践的角度看,只要在具体的情境中,积累也是一种运用,换句话说,运用在特定的情境中是能够涵盖积累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积累与运用”有更名的必要。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积累与运用”板块逐渐加入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名著阅读。平心而论,将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放在“积累与运用”板块,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综合性学习强调宽领域、跨学科的学习,口语交际强调实践性、情境性的对话,二者都属于语言运用的范畴。然而把名著阅读放在“积累与运用”板块,则不太合理。名著阅读虽然也可以设置成对某个语境的言语活动的考查,但是整体而言,它侧重于对整本书的审美、鉴赏、评价,本质上是一种阅读活动。“积累与运用”板块不能因为相对开放,就成为什么都可以加入的大杂烩。

2.“阅读”板块

“阅读”板块一般分为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两部分,再细分为文学作品阅读、非文学作品阅读、古诗词阅读、文言文阅读。这种安排做到了文学与非文学的搭配,诗词与文言文的兼顾,总体来看是合宜的。

其中,非文学作品阅读是机动的,有时是说明文阅读,有时是议论文阅读,有时是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具体选择什么文类,可视具体情况而定。特别要指出的是,在自媒体时代,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而成的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是十分必要的。非连续性文本在试卷中的运用,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自足性文本组合,如文字、图片、表格构成的组合;二是跨越式文本组合,如将文学作品与非文学作品组合在一起,也使得文本与文本之间具有非连续性。

从信息编码的角度来说,如果文学作品与非文学作品组合的信息指向一致,则这种跨越式文本组合是相对成功的;反之,如果文学作品与非文学作品组合的信息指向相悖,则这种跨越式文本组合是存在问题的。跨越式文本的组合,要避免两个文本信息的繁杂与错乱,应追求信息的同化与顺应。这种跨越式文本组合的考查,其成败全依赖信息编码的顺遂与畅达。

由于材料来源的关系,古诗词赏析与文言文阅读往往联系紧密。单就古诗词赏析而言,常以一首诗歌进行考查,近年也出现多首诗歌进行考查的情况。多首诗歌的考查,一般以两首为宜。两首诗歌可以形成对比阅读,可以形成主题阅读,可以形成互文阅读。

近年来,中考中也出现了古詩词与文言文组合的现象。虽然这种现象体现了一种很好的实践精神与探索意识,但由于组合文本对古诗词信息的掩盖、遮蔽,特别是文言文考查对古诗词的牵制,使得古诗词赏析沦为文言文阅读的附庸。从理论上说,古诗词赏析涉及基调、语言、意象、意境、情感等多方面的内容,与文言文考查的指向是不同的,理应享有独立的地位。

3.“作文”板块

这一板块需要讨论的问题还是正名问题,“名不正则言不顺”。关于这个问题,要从“作文”与“写作”的区别说起。从内涵看,“作文”意味着静态知识主导下的练笔,写的是那些四不像的“教练文体”,是给教师看的,只要求立意高远、文从字顺;“写作”意味着动态知识主导下的写作,是写给特定读者看的,读者也是文章的塑造者。从行为看,“作文”重视审题,弱化了主体性,作者成为教师命题的揣摩者和体现者;“写作”重在发现、感悟、猜测、质疑,关注写作的过程,作者是写作的主体。从本质看,“作文”是指在教学情境下的写的训练,不考虑读者对象的状况,不考虑文章写给谁看,是虚拟的写作;而“写作”是指精神生产的实践行为,进入“流通”领域,接受读者的检验,是真实的写作。尽管考场上的“写作”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写作”,但是用“写作”取代“作文”,不仅是对写作教学观念的校正,也是对语文教学行为的良性引导,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二、调整

在省思的基础上,我们不妨对初中语文试卷制式进行调整,使试卷结构更加科学、简约、灵动。

1.把名著阅读纳入“阅读”板块

当初,名著阅读进入试卷的时候,命题者对名著阅读的考查形式往往是选取名著中的章节,据此判断人物的身份、姓名,或者设计若干问题,让学生回忆名著中的情节内容;认为名著阅读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因此把名著阅读安排在“积累与运用”板块。现在,我们对名著阅读的认识进一步深入,名著阅读虽然有别于单篇阅读,但也是阅读的主要组成部分,对名著阅读的考查不能死记情节甚至细节,应该重点考查学生对名著的感悟、体验、思考。把名著阅读置于“积累与运用”板块有历史原因,但毕竟是权宜之计。最近几年,许多地方中考语文试卷都将名著阅读纳入“阅读”板块,这应当是一种明智的做法。

名著阅读的分值一般在6~8分,由于不是很高,放在“阅读”板块的最前面比较合适。

2.把综合性学习融人“积累与运用”板块

现今仍有许多地方的中考语文试卷将“综合性学习”单独列出,作为与“积累与运用”并列的板块,这种做法值得商榷。因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相等,生活处处有语文,在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时,要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往往就会遇到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的问题,包括注音辨音、识字认字、选词用词、标点运用、语病辨析、古诗文默写、图文转换、缩写扩写、讲述转述等。综合性学习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可以而且应该整合到“积累与运用”板块中。

2018年北京市中考“基础·运用”板块的试题就是很好的样例。整个板块以“学校在圆明园举行‘牢记历史,缅怀先烈’主题活动”来统摄所有试题,依次设置了五个具体情境。第1题是填空题,情境是“圆明园曾有著名的‘四十景’,它们的命名多富有浓厚的传统文化意味”,要求学生写出“上下天光”一景的命名出处。第2题是选择题,情境是“下面是圆明园中‘武陵春色遗址’景观说明牌上的文字”,要求学生给加点的字注音和对画线字笔顺作出判断,根据语境选出汉字和词语。第3题的情境是“在圆明园大水法遗址前,学生会主席准备给同学们讲述圆明园被英法联军毁灭的历史”,要求学生选择标点符号、修改语病。第4题的情境是“同学们看到了陈列在圆明园展览馆里的‘雨果的一封信”’,巧妙链接课文,考查文学常识以及在微信中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第5题的情境是“当活动进行到‘缅怀先烈’的环节时,校团委书记拿出了一枚珍藏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小全张,与同学们共同缅怀自鸦片战争以来为民族解放而牺牲的先烈”,要求学生准确理解小全张上的题词和碑文。该试题编制集知识、能力、素养于一体,熔语言、思维、文化为一炉,值得借鉴。

3.以“语用”取代“积累与运用”

不仅综合性学习可以整合到“积累与运用”板块中,主题学习、项目学习也可以整合进来。为了进一步体现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实践性,综合性学习、主题学习、项目学习本身还可以成为建构“积累与运用”板块的框架。有了综合性学习、主题学习、项目学习的统摄,原先零碎的静态知识的考查得以整合,“积累与运用”的意义随之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不是异化,而是优化。此时,以“语用”作为板块名称更加合适。

4.以“写作”取代“作文”

当“作文”完成了华丽的转身,变成“写作”之后,“写作”就与“语用”“阅读”构成相对完满的并列关系。

“写作”板块一般分为微写作与大写作。其中微写作写片段作文,以补大写作之短;大写作写整篇作文,以克微写作之弊。二者组合是相对合理的。那么,微写作与大写作如何调配才能达到优化的效果?随着写作研究的日益深入,开辟交际语境写作的新天地,是初中语文写作考查的应有之义。交际语境写作是任务驱动下的写作,有明确的写作目的和写作对象,写作对象不仅是写作过程的参与者,而且是写作成果的塑造者。交际语境写作是联系口语交际与写作训练的一座桥梁,具有很强的考查功能,理应得到推广。

但是交际语境写作也存在固有缺陷,它将学生的情感与思想束缚在一个相对狭窄的写作情境中,导致学生难以发挥灵动的才情、深刻的思想。因此将交际语境写作安排在微写作中,而将文学写作或思辨写作安排在大写作中,是比较合宜的。这样,“写作”板块就形成了交际语境写作与文学写作(或思辨写作)的二元结构。

三、重构

根据以上调整,重构后的中考语文试卷制式可列表如下:

安德森等学者修订的教育目标分类体系,把认知过程维度分为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创造六个类目,其中记忆、理解、运用属于低阶思维,分析、评价、创造属于高阶思维,这对完善中考语文试卷制式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下面笔者尝试用安德森等学者的认知框架对上表相关内容进行描述。

1.“语用”板块

在“语用”板块,初中阶段的记忆主要体现在生字新词和古诗文名句的识记。就生字新词的考查而言,虽然强度不同于小学阶段,但是初中阶段同样不可或缺,最好是在真实情境中考查,在任务驱动中运用。对音形义、字词句的考查,可以分再认、回忆两类。就古诗文名句的考查而言,除了识记性默写,还应设置理解性默写、运用性默写等情境。仅有语境是不够的,还要有情境的设置。

从学生考试的心理而言,“语用”板块的试题难度不宜过大,但并不妨碍在该板块设置高阶思维的试题。叶圣陶先生说得好:“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到能够‘行’的地步,才算具有这种生活的能力。”高阶思维的试题,应该围绕综合性学习,在真实的具体的情境中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一方面要突出综合性,考查学生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通信技术的运用,如QQ、微信、博客的语言运用,获得信息社会所需的语文实践能力;另一方面要突出实践性,设置“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展示学习成果”“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的情境,检测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考查学生基于高阶思维的语言理解与建构能力。

2.“阅读”板块

名著阅读的考查,短短几年就经历了积累性阅读、理解性阅读、评判性阅读等阶段。积累性阅读指向识记作家、作品、人物、情节等,主要考查的是作品里有什么,体现了文本中心理念;理解性阅读指向理解作品的内容、形象、主题等,主要考查的是作者是怎样写的,体现了作者中心理念;评判性阅读指向感受和思考作品的思想、观点、态度等,主要考查的是读者的感受与思考,体现了读者中心理念。如果说积累性阅读、理解性阅读还属于低阶思维的话,那么评判性阅读就属于高阶思维了。

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考查,无论是小说还是散文,无论是童话还是寓言,试题的编制既要关注语感,也要关注文感。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核心是理解,试题主要有四类,即复述性理解、解释性理解、评价性理解和创造性理解。其中复述性理解、解释性理解属于低阶思维,评价性理解、创造性理解属于高阶思维。

非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考查,包括说明文、议论文、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其分值应该低于文学类文本阅读。说明文阅读的考查,重点要落在說明对象的特征、说明方法的运用、说明顺序的梳理上;议论文阅读的考查,应该围绕文章的观点、论证的方法、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设题;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考查,可借鉴PISA测评的理论和实践,依照“访问与检索”“整合与解释”“反思与评价”设置试题。非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试题,至少要设置一道高阶思维的试题,对文本信息进行整合、评判、推断、设计、建构等,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古诗词的赏析最好分两小题,第一小题“示方法”,提供支架;第二小题“用方法”,用提供的支架读出诗歌的情感。第一小题为低阶思维的试题,第二小题为高阶思维的试题。

文言文的阅读除了常规的字词解释、断句、翻译之外,还应设置一二道基于高阶思维的主观题,考查学生积累、感悟和运用的能力,以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欣赏品位。文言文阅读试题也要脱胎换骨,应命出各种新颖活泼的变式题,以改变僵化可憎的面目。

3.“写作”板块

微写作要求能根据不同的目的和对象进行表达,能准确使用常用词语,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仅做到简明、连贯、得体、流畅地表达,而且做到合理安排文章结构,条理清晰,详略得当。

大写作最好是在文学写作与思辨写作中二选一。文学写作旨在考查学生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和思考能力,要求能用叙述技巧,诸如细节描写、对话及叙述顺序等,表现真实或虚构的经历,做到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思辨写作旨在考查学生针对生活问题或社会现象的评析能力,要求能恰当运用多种方法展开论证,逻辑清晰地为自己的立场辩护,做到观点明确,论据充分有效。当然,微写作与大写作都属于高阶思维。

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试卷制式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因时而变的。随着课改的深入,中考语文试卷制式必将趋于完善。

作者:林忠港

第3篇:2016年江西中考数学试卷答案

参考答案与试卷解析

说明:

1、本卷共有六个大题,23个小题,全卷满分120分。

2、本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卷上作答,否则不给分。

---

一、选择题

1、 A

2、 D

3、 B

4、 C

5、 D

6、 C

二、填空题

7、

8、

9、

10、

11、

12、 -1 a(x+y)(x-y) 17° 50 ° 4

第4篇:2015年陕西省中考数学试卷分析

年陕西省中考数学试题分析201

5年的2015年中考已经结束,通过浏览试题和参加阅卷工作,陕西省2015数学试卷的命制仍然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以《考试说明》为依据,全面考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问题解决能力、数学思考方法、查学生的基础知识与技能、而且注重重点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掌握及应用情况。了学生的理解和在理解基础上的应用。试题整体来看,本套试题难度不是很大,现就从一下几个方面对本套试但是个别题目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还是要求挺高的。 卷做一下分析。

一、试题总体特点 年陕西省中考数学试卷题目个2014年陕西省中考数学试卷题目数量和2015年中考数学试卷有相同之处,试题整2014数相同,在考查内容和考查角度上与 年中考数学试卷偏低。2014体难度比年中考数学试卷依然是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三大2015从考查形式上看,题量和去年一样也7

8、

12、30的分布变化为7

2、

18、30板块,分值由去年的道填空题变化为解答题,新增加了实数运算和2道题目,不同的是删减的25是 尺规作图,考察更加全面。年中考数学试卷的变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2014从考查内容和考查角度上看 面: 、常考点变化不大。1在今年的中考试题中,秉承命题的“稳中有变”中的“稳”,在一些常考的

年陕西省2014题传统的函数应用题继续出现。21考点基本上没有大的变化。如今年在教学过程中预计可能是图象型题目,一次函数为文字型应用题,结果仍然从补全、仍旧是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结合,题,18又如是文字型应用题。

中位数、估算三个方面进行考察。 、核心考点平淡化。2函数中的函数与、空间图形中的四边形性质、对于数与式中的解不等式组,填空题的小选择、动态几何问题等常规核心考点未做特别考查,空间图形结合,而压轴题中涉及多数学生都能得分。解答题涉及的知识点相对简单,切口命题,

的核心考点也比较少,最后一道大题涉及纯数学知识的内容则更少。 、数学知识生活化。3数学作为一门应用学科主要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之前常规的函数图象、培养的是学生动态几何问题等纯数学知识无形中加重了学生的负担,空间图形,而在今年的题目中,有的题目根本和实际生活没有任何的联系。,“应试能力”的等题目。此套试题的

22、

21、20、18增多了数学生活背景题目的设置,如24个问题中,每一问都是对学生思维的考3题实际上是将数学的实际应用渗透在也从而让更优尤其是第三问充分考察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分析能力,察, 秀学生在此脱颖而出。 、新增考点必考、难度不大4题的实数运算,15在今年的命题中,新增加的知识点也进行了考察,比如考察了二次根式的乘法、绝对值的化简、负指数的运算,知识点不难,但是学生边的垂直平分线,但是有BC题尺规作图,其本质就是做17出错点不少。又如作出角平分线的不在少数。理解不了含义,的学生转化能力不够,但从整体上来 看,学生在新增题目的得分率还是不错的。

二、知识点与分值分布

方法技难分 相关知识点 解题关键点 考查内容 题号 巧易 值 度 零指数幂 题1第理解零指数幂 易 直接法 3 0

意义三种视图的联系 三视图的意义 易 直接法 题2第螺母的俯

3 和区别 视图 整式运算 题3第理解整式乘除 易 排除法 3 的意义及计算 直接法 公式平行线性 题4第 直接法计算中有度、分 平行线中的角 易 3 质的换算 易排除法值的增大x值随y正比例函 题正比例函数的5第 3 意义 直接法k<0 说明而减小, 数 易 直接法等角对等边,角等腰三角 题6第正确分析已知 3 形个数的条件,理解含 平分线的应用

义 判断 易 直接法 最大整数解不等式组的解不等式组 题7第 3 集及特殊解的最大整 数解 平移方向和单易数形结一次函数 题8第 3 合 位长度平移

易直接画图形以及正方 正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 题9第 3 法、排 形的性质形构造正 除法 方形 易直接不等式正负的判判别式的正负二次函数10第 3 法、数 断 判断轴交x与 题 形结合点个数判 断 易 直接法题目要求用“〈”正负实数的大 实数排序11第 3 小比较 连接 题 °(n-2)*180 正多边形概念 易 直接法、正八A12第 3 边形一个2(题 计算器的灵活应 正切概念1选 内角 ) 直接法 3 用、由正B 切求角度

易 计算法坐标与线段长度反比例函数的反比例函13第 3 及面积的转换 几何意义数图像与 题 几何意义 中 直接法圆周角和圆心角直径是圆中最14第 圆中最值 题的联系;已知圆长的弦;三角形中位线的性心角和弦长求半 径 质 易 直接法 实数运算15第二次根式乘 5 负指数

b

题法、绝对值、

a最简公分母、检 去分母、检验 分式方程16第 易 直接法 5 题 验增根转化、线段的垂直平分三角形的中线 尺规作图17第 易 5 题 直接法 线将三角形的面

积平分补全、计算、中条形统计图和 统计18第 易 直接法 5 位数、估算 扇形统计图 题平行线性质、三三角形全等的三角形全19第 易 直接法 7 判别方法 等 题 角形全等判别 中 转化根据三角形相次相2相似判别、三角形相20第

计算 似测量身高似计算,合理转 似 题 化 审题建立一次函中转 文字叙述型的 一次函数21第 7 化、分数关系式、转化 一次函数 题 类讨论实际问题为函数 问题 直接法 易 步概2一步概率、游戏规则与数 概率计算22第 7 率的不同计算方 学模型的建立 题 法 中转化、切线、直径、相切线的性质、圆的证明23第 8 证明、与计算 题 似三角形等性质直径的性质、 计算相似三角形的 性质 中待定系求坐标、原点二次函数24第12

数法、对称、求平行图像性质、 题

0 分类讨求坐标、原点对 四边形面积平行四边

论法称求二次函数表形面积计 达式、求面积 算 1(分析三角函数、轴对三角形面积、 压轴题25第

12、法、联称、最值、余弦三角形周长最 题 2 问)想法、 等小值、角度余 中 极限法 弦的最小值 3( 难)

三、章节占比分析 全卷 统计与概率 图形与几何 数与代数 内容题号 分值 分值 题号 分值 题号 分值

5、

3、

1、

7、 12 、

9、

6、

4、218 选择题30 10 、8 9 14 、

13、123 、11 填空题12 、

23、20、

19、

17、

21、

16、15 27 解答题78 12 22 、1839 25 24 120 12 60 48 合计分值百分 100% 10% 50% 40% 率

四、各年级占比分析 占分比重 占分 级

年 七年级 26.66 % 32 八年级 29.17% 35 九年级 44.17% 53

五、试题总体评价 从近几年陕西省中考数学试卷的改变上可以看出命题组一直在寻求改变,寻

想通过一套好的中考试题真正的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寻求创新,求突破,中考试题的稳中有变对学生学习扎实和灵活和教师教学的不断创新都是一评价。 个很好的指导和挑战。年陕西省中考数学试题感2015站在学生的学生角度来看,大多数考生面对但今年考查形式和内容的变化还是让一有一定的思路,觉大多数题目似曾相识,这就在平时却没有一个完整的思路和方法。题目好像会,部分学生感觉不适应,在考场上有良好的心公式等的实质和实际意义,理解数学定理、学习中多思考、挖掘知关键时刻理清知识体系,较强的临场应变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理素质、 识脉络,真正理解知识点的运用,提高知识运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近几年陕西省中考数学试题的变化虽然教师能抓住站在教师教学角度来看,(主要是学生的让教师感觉好像不是太适应但是难易程度的把握不到位,重点,不适应导致成绩的不能提高)。教师能大致猜测到考什么、怎么考,却有时候会“猜而但是在这种这就给教师教学带来一些困惑,由于猜测的失误让复习偏离。才可以真正再从数学教学中教给学生数学学习的思的教学中,知而不全”不准,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能真正自主独立地思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维方法, 考解决问题,让学生有自主归纳总结分析能力,实现学习数学的真正目的。 希望从分析中贴近中考,提升自我!

第5篇:2014年陕西省中考数学试卷分析

2014年数学试题在设计形式上、难度、题量等方面与2013年相比保持稳定。难度适中,个别基础题型较去年稍显难度(如压轴题第三问等)。题型在平缓中不失梯度,既有对基础的考查,又有对能力的考验;既有基本方法的考查,又有对灵活性的考验。陕西数学试卷一直比较平稳,题型相对稳定。

【选择题】

选择题为10题共30分,与去年相同,题目难度设置基本一致,其中第4个,考查内容为概率(密码概率);第2题立体几何,用正方形截取直三棱柱等;第10题选择压轴题,选用二次函数a,b,c与图象的关系,答案C、D均为正确;

【填空题】

填空题为6题共18分,试题难度一般,考点涵盖实数运算、因式分解、正方体、反比例函数解析式、面积最值问题,均属于常规考点;第15题反比例函数与往年有所不同,考查为表达式的形式,但往年均为面积与k的关系;第16题符合各校模拟考的特点,以圆为背景考查最值问题;

【解答题】

9题共72分,17题为化简求值,难度适中;第18题为全等三角形的证明,与2010年全等试题相似;第19题统计题,难度一般,重点是第二问对于计算的考查及比较数据;第20题延续13年考试中的相似求距离;第21题一次函数题为应用类,题目难度较13年有所提升;第22题概率为常规抽球题,采用列表的方法解决;第23题圆,难度一般,第二问长度的解决采用相似三角形;第24题二次函数,难度与13年持平,比平时练习的相比较为简单,第三问为平行四边形存在;第25题压轴题-探究类,第三问难度较去年有所提升,前两问难度一般;14年试题难度均衡,同时题目有一定的梯度,难题主要集中在16题,25题,同时两题也没有突破常规,但是延续了学生在解数学题中的思维难点,让学生感觉熟悉,但是需要学生“够一够能抓到”,命题思路较好。同时,今年试题也保留了近几年的热点题型:二次函数的应用、探究类试题、一次函数的应用等等。

第6篇:2010江西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I.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8分,每空1分) (1)烽火连三月, 。 (2) ,雪上空留马行处。 (3)夕阳西下, 。

(4)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5)王维《使至塞上》中的诗句“ , ”以“蓬”、“雁”白比,写出了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6)同是望月,自居易用“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抒发深切的骨肉分离之情,而苏轼则用“ , ”表达对亲人的美好祝愿。(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句子回答) 2.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堕落(duò) 澄清(dēnɡ) 酝酿(niànɡ) 苦心孤诣 B.腆着(tiǎn) 恣睢(zì) 蓬蒿(ɡāo) 荒草萋萋 C.羼水(chàn) 荇藻(xìnɡ) 粗拙(zhuō) 心旷神怡 D.诓骗(kuānɡ) 绽出(zhàn) 匀称(chèn) 猝不急防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过不一会儿,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 B.她总是对人们微笑着,总是心急如焚地想对人民有所贡献。

C.2009年11月15日,在新加坡举行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圆满收场。

D.站在景山的高处望故宫,重重殿宇,层层楼阁,道道宫墙,错综复杂,而井然有序。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到那个时候,我们看到的和听到的将是新技术伴随下的阅读时代的复兴。 B.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C.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程度的日益提高,城市景观花卉装饰已逐渐成为评价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和综合素质。

D.成语之所以受到人们长期的喜爱,与其特有的文化内涵是分不开的。 5.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种种迹象都在警告人类,碳排放量若不能得到有效控制,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不仅无法维持,更将继续恶化。

②遏止这一趋势继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就是从我们每个人做起,节能减排,适应低碳生活。

⑨这绝非危言耸听。

④人类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现代化的生活方式,造成了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臭氧层受到严重破坏、全球气候变暖及温室效应等。

⑤科学研究表明,气候变暖将导致地球两极冰盖融化,海平面上升的速度也将快于预期。 A.④①③⑤② B.①④①⑤③② c.①①③④⑤② D.①②④⑤③ 6.将下列三个短句组合成一个长句。(注意句子的连贯)(2分) ①流行音乐是广为流传的音乐。

②流行音乐是容易唱奏的音乐。

③流行音乐是容易被大多数人理解的音乐。

组成的长句: 7.概括下面语段内容。(不超过15个字)(2分) 对于胸怀大志的创业者,世博会的滋养和熏陶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轨迹。18岁的诺贝尔参观了1851年伦敦世博会,对科学的向往压倒了对文学的迷恋;布鲁秦尔和鲁赛尔就是在185 1年伦敦世博会上结识后,敲定了建造“大东方”号巨轮的方案;从斯德哥尔摩赶到费城参加1876年世博会的安德鲁受到美国飞行家怀斯的启蒙,成了瑞典热气球航行均先驱;幼年的福特因随父亲参加1876年费城世博会而爱上机械,1893年他专程奔赴芝加哥世博会并见到戴姆勒的汽车后,激发了一生中最重要的灵感。

8.为配合班级拟开展的“走近科学”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试题。(6分) (1)班刊“科学成就”专栏要介绍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请在《辞海》“爱因斯坦”的释义中选择用的信息。(填写序号,多选不给分)(2分) 爱因斯坦 ①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1955)。物理学家。生于德国,1933年因受纳粹政权迫害,迁居美国。②在物理学的许多部门中都有重大贡献。③其中最重要的是在二十世纪初的一些新发现的推动下,建立了狭义相对论(1905年);并在这基础上推广为广义相对论(1916年)。④还提出了光的量子概念,并用量子理论解释了光电效应、辐射过程和固体的比热。⑤在阐明布朗运动,发展量子统计法方面都有成就。⑥后期致力于相对论“统一场论”的建立,企图把电磁场和引力场统一起来,惜无成效。⑦爱因斯坦的理论,特别是相对论,揭示了空间一时间的辩证关系,加深了人们对物质和运动的认识,无论在科学上,还是在哲学上,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⑧相对论的观念和方法对二十世纪理论物理学的发展。有极为深刻的影响。⑨因理论物理学方面的贡献,特剐是发现光电效应定律,于1921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摘自《辞海》) 适用的信息:

(2)公众科学素养事关国家的竞争力。下面是某部门对“我国公众获得科学技术信息的渠道”的调查情况统计表,请写出你从中得出结论。

结论:

(3)活动小组要组织一次主题为“科学技术的两面性”的交流讨论,请撰写一段不少于50字的发言稿:要求有观点、有材料。(2分)

二、古诗文阅读(14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9~10题。(4分) 晚次乐乡县① 陈子昂

故乡杳无际,日暮且孤征。 川原迷旧国,道路入边城。 野戍荒烟断,深山古木平。

如何此时恨。噭噭②夜猿呜。

【注释】①本诗是诗人从故乡蜀地东行,途经乐乡县时所作。②噭:同“叫”。 9.概括引发诗人思乡的事由。(2分) 10.下面对诗歌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诗人以时间为线索架构全诗,从“日暮”开始,到夜色渐浓,至“夜”结束全诗。 B.颈联以“烟断”、“木平”逼真地写出了夜色的浓重。 C.尾联自问自答,以景写情,情景交融,更添无尽乡思之愁。 D.此诗与诗人的《登幽州台歌》写法相同,粗犷、直抒胸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1~15题。(10分) .

元祐①初,山谷②与末坡、钱穆父同游京师宝梵寺。饭罢,山谷作草书数纸,东坡甚称赏之。穆父从旁观曰:“鲁直之字近于俗。”山谷日:“何故?”穆父曰:“无他,但未见怀素真迹尔。”山谷心颇疑之,自后不肯为人作草书。绍圣③中,谪居涪陵④,始见怀素⑤《自叙》于石杨休家。因借之以归,摹临累日,几废寝食。自此顿悟草法,下笔飞动,与元祜已⑥前所书大异。始信穆父之言不诬⑦,而穆父死已久矣。故山谷尝自谓得草书于涪陵,恨穆父不及见也。

(选自曾敏行《独醒杂志》) 【注释】①元祜:宋哲宗赵煦年号。②山谷: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宋四大书法家”之一,下文的“钱穆父”、“石杨休”都是人名。③绍圣:宋哲宗赵煦年号。④涪陵:地名。⑤怀素:唐代大法家,以善“狂草”出名。存世书迹《自叙》对后世影响很大。⑥已:同“以”。⑦不诬:不假:

11.用“/“给文中画线句子划分良朗读节奏。(只划一处)(1分) 与 元 祐 已 前 所 书 大 异 1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2分) (1)罢:( ) (2)从:( ) 13.说说“故山谷尝自谓得草书于涪陵,恨穆父不及见也”的意思。(2分) 14.文中哪两个词语鲜明地表达了山谷对穆父之言的看法?(2分) 15.山谷草法从“近于俗”到“下笔飞动”,是哪三个重要原因促成?请根据文中信息概括。(3分)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19题。(17分) 黄蜂筑巢

到了霜降的时候,黄蜂陆续坠落阳台了。一只又一只,总是不断地出现。却又不会大批地同时死亡,有时候扫地,扫帚前面就蠕动着一两只。

秋日的阳光温厚无力地照耀着,像摊开四肢时缓缓输送的血脉。秋的日子将尽,前面似有一堵无力逾越的无形的墙,在秋风的驿马来往传送急件的时候,挡住了那些没有办好移民文件的小生命。

黄蜂的家族里。大部分没有办好移往冬天的手续。在阳台上,我听见一个细嗡嗡的声音说:生活着多么好啊。但是我们,只有一死了。

我听见了这声音,不忍把这只蜂扫进尘土和枯叶里,便用扫帚挑起它,轻轻放到窗台上,它像一个打秋千的小孩一样紧紧抓住扫帚尖,然后落在一片宁静的秋天里。

A秋天的阳光罩住这个小小生命。仿佛舞台的灯光罩住一个即将谢幕的芭蕾舞演员。它的翅膀像裙子般垂落,透明地遮住它的小身躯,身躯在阳光下异样地鲜明美丽。

B那样的金黄上印着那样的黑纹,仿佛是出自名家之手的套色版面,那金黄应该是晚熟的金皇后玉米颗粒的黄,浸透了阳光的纯金之色,而那黑纹斑,却是无月之夜的浓黑。这两者套印在它的身上,就是夜与昼、生命与死亡,温柔和峻厉,无限与短暂。

它蠕动,欲飞,颤抖,然后停住。仿佛它已经明了生命的期限似的,开始整顿自己。用毛茸茸的两只小手收拾整理自己的触须,像吕布拨弄两根长长的花翎那样,认真而又骄傲。那是两根多么漂亮的触翎啊,它捋着它,一遍又一遍,如同一个清洁的爱美的人儿。

小家伙! 你原来是如此自爱呢! 可是我们原来是怎么认识你的呢?我原来还以为你是个四处寻衅的亡命之徒呢!你的屁股后面总是挂着一支毒箭,随时准备刺向仇敌,我以为你是好斗的。黄蜂尾上针么,我至今记得童年捅鸟蜂窝时,几只毛茸茸的小爪子紧紧抠住鼻子上的毛孔,然后狠狠一刺,„„至今鼻子还大着。

黄蜂就是马蜂,春天时竟在阳台的墙缝里筑了巢,嗡嗡营营,不时地有起飞和返航,小小阳台一下成了热闹的空军基地,给一家人造成威胁。如果要想毁掉这个基地和里面的众多“歼击机”也很容易,晚上用一团泥巴糊住墙缝,就全数“闷”死在里面了。但是„„何苦呢,毕竟是一些没有攻击过人的小生命,即便是黄蜂,也不忍去荼毒无辜。“到了秋天它们自己就完了。”我说。

从春天到夏天,它们天天从我们的头顶、脸前飞来掠去,人无伤害之心,蜂子也决不主动攻击,连误会也没发生。相安无事之下,我忽然发现了这些小家伙是非常有灵性,非常善解人意的,它们仿佛看得见你的心里没有存着歹意。

后来,我越看越觉出它们的可爱、团结、忙碌,甚至把观察它们的活动当做了我每天的乐趣。金色蜂群仿佛是阳光锋芒变幻孵化而出的生命,连同那嗡嗡的声音也像是夏日阳光的声音呢„„这些一粒一粒的、飞翔的小光芒啊! 再后来,就是寒露、霜降了。

它们挣扎在季节的墙边,坠落在时限的海关前,无限珍惜,异常温柔。它们当中没有一个使用过上天配发给自己的箭。我听见这些陆续坠落阳台的小生命说:生活着多好啊,但是我们,只有一死了。

明日立冬。明年请务必再来聚会呵,小家伙!

(选自《周涛散文》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 16.文中两次较详细地写黄蜂走向死亡时的“举动”,表达了作者不同的情感。阅读文章,填写表格。(4分) 黄蜂的“举动” 作者的情感 第一次 第二次

17.文章写黄蜂“筑了巢”的生活?突出了黄蜂哪些性格特点?此间,作者对黄蜂的认识发生了哪些变化?

18.把黄蜂的生命历程与人类联系起来看,你认为作者告诉了我们什么?(至少写两点)(4分) 19.文章A、B两处画线语句写得很精彩,请任选一处作简要赏析。(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0~23题。(13分) 朗 读

现在是一个网络时代,信息像潮水一样涌来,我们难得像过去一样耐心地阅读。这是一个迅速的、并且是一再提速度的时代。许多东西正在泡沫化,像泡沫那样飞扬,转瞬即逝。在这个时代里,一个人要记住什么,比如牢牢记住有意义的东西,将是十分困难的。

所以,一些很优秀的人就走在相反的道路上:回到一些古老的阅读与记忆的方法上来。比如读书,不光是看,还要朗读。古文,好的小说,诗,应该朗读。这是个美好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引起进一步的感动、联想和回忆。对理想的追求,对境界的领会,都在同一时间里得到加强。字里行间有一种鼓舞的力量,需要声音去传递和强化。

回想一下,现在人们朗读的兴趣和欲望是大大降低了。记得在二三十年前,那时候的人是很愿意朗读的。古今中外,我们身边,都有一些朗读的好例子。你会记得中学时代,那时候写出一篇东西来会有怎样的冲动——远方总是有一个朋友,总是有一个知音,总是有一个文学的耳朵;而你总是恨不能立刻把一切呈现到他的面前——不是从视觉上,而是从听觉上,越快越好。我们是否拥有这样的记忆:天正下雨,你把刚刚写好的东西用塑料布包好,走几十里路,只为了去找一个人——为了说不清的热爱,为了赢回那一小会儿的骄傲和陶醉。 如果我们发现了一本好书,也会带上它走很远的路,翻山过河——只因为山的那一边有一个人,只为了让他与自己一起感动。可见,谁发现了一本好书,这本书首先感动了谁,都会成为一桩可资记忆的快事。

传递好书可能是人的一种义务。那些真正优秀的人,往往一生都保持了这种对艺术和思想奔走相告的劲头。

现在我们偶尔还能遇到这种人:他们时刻准备着去朗读,以分享幸福——可是当这个人正处于激动不已的时刻,山那边还会有一个倾听者吗?

山那边的人正转向了其他的兴趣,在看电视连续剧,在酒吧里,在网上。人们变得口味粗疏。结果这个人再也找不到一个喜欢倾听朗读的人。

你可以找到一本好书,由于它好得不得了,忍不住就要找人共享——四下里遥望,到处都没有你所要找的人。于是你就像站在了漠漠荒野里一样。

这个时代是朗读的荒野。

有人写了一个得意的片断,很想像当年那样用塑料纸包好,冒着雨雪翻山越岭、过河,去读给一个人听。很可惜,山与河俱在,听他朗读的人却没有了。虽然这个时代的文学人士比过去翻了几倍,可是他们都不愿朗读了,也不愿听别人朗读。

那个寻找朗读的人可能心怀了一种古老的情绪。情绪也可以古老,这在我们年轻的时候是无论如何也没有听说的。但这是真的。 朗读,这不仅是一种对待文字和语言的形式,不仅是一种状态,而是孕含了一种生命的质量。 (选自《张炜散文》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有改动) 20.作者为什么提出“朗读”这个话题?请根据文中信息概括。(4分) 21.文中列举了哪两个例子论述过去优秀的人对朗读的热爱?(4分) 22.为什么说“这个时代是朗读的荒野”?(2分) 23.下面对朗读的理解不符合文章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现代人不愿朗读,这是生活品质的降低。 B.与别人分享朗读,是一件幸福的事。

C.在过去,朗读是一件很平常的事,现在却已经变得稀奇了。 D.在飞速发展的网络时代,文学人士没有必要朗读。

四、写作(50分) 24.以“我读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在横线上填上一本书的书名,将题目补充完整;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3)不少于600字;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江西省2010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26分)

1.(8分,每空1分。凡错、漏、增字,该空不给分。) ’、

(1)家书抵万金(2)山回路转不见君(3)断肠人在天涯(4)入则无法家拂士 (5)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6)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2.C(2分) 3.A(2分) 4.B(2分) 5.A(2分) 6.流行音乐是容易被大多数人理解、容易唱奏的、广为流传的音乐。(2分) 7.世博会改变了创业者的人生轨迹。(2分) 。 .

8.(6分)(1)③④⑤(选对一项给1分,选对二项给1分,选对三便给满分,多选、错选不给分。) (2)电视是我国公众获得科学技术信息的主要渠道。(或我国公众获得科学技术信息的渠道比较单一;或绝大部分人依靠电视和报刊获得科学技术信息。)(2分) (3)有观点有材料(1分);语句通顺(1分)。

二、(14分) 9.异乡孤征(意思相同酌情给分)(2分) 10.D(2分)

11.与元祐已前所书/大异(1分) 12.(1)结束(完了,停止)(1分)(2)跟随(1分) 13.所以山谷曾经自己认为是在涪陵深得草书的真谛,遗憾的是穆父未能看到自己的书法。(2分)

14.疑(1分)信(1分) 15.(1)钱穆父的批评、指点(1分)(2)得到了怀素的《自叙》帖(1分)(3)自身的努力(1分) (答到意思即可给分)

三、(30分)

(一)(17分) 16.(4分)(每空1分) 黄蜂的“举动” 作者的情感 第一次 抓住扫帚尖 怜惜(不忍、同情) 第二次 整理触须(整顿自己、整理自己) 怜爱(赞叹、赞赏) 17.(5分) 特点:勤劳(1分)无伤人之心(不主动攻击)(1分) 变化:原以为黄蜂好斗(是亡命之徒)(1分)忽然发现它有灵性,善解人意(1分,后觉得它可爱(1分) 18.答到两点即可(4分) 答案示例:(1)面对死亡要乐观、坦然 (2)对生活要热爱

(3)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 (4)人类应该向动物学习 (5)人类应该有一个正确的生死观 19.(4分) 示例:A处:(1)语段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垂死的黄蜂比作即将谢幕的芭蕾舞演员(2分),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黄蜂临死前优雅的形态,表现了黄蜂面对死亡的坦然、平静。(2分) (2)语段抓住秋日阳光鲜明美丽的特点,写出了黄蜂临死前环境的优美(2分),突出了黄蜂的优雅与凄美(2分)。B处:语段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黄蜂身上黄黑相间的色彩比作套色版画(2分)纯金之黄与无月之黑融合在一起,色彩鲜明,突出了黄蜂外形之美(2分)。

(二)(13分) 20.(1)飞速发展的泡沫化时代,记住有意义的东西是十分困难的。(2分) (2)朗读是美好的过程,会引起感动、联想和回忆,给人以力量。(2分) 21.(1)写了一篇好东西,总想去读给别人听。(2分)(2)发现了一本好书,总想让他人与自己一同感动。(2分) 22.没有朗读者(1分) 没有倾听者(1分) 23.D(3分) 。

四、(50分) 24.(50分) 评分等级: (一)基础等级(40分) 1.一类卷(34~40分):符合题意,感情真挚,思想健康,内容充实,中心明确,语言流畅,条理清楚,书写规范整洁,标点正确。

2.二类卷(28~33分):符合题意,感情真挚,思想健康,内容充实,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语言较通顺,结构完整,书写整洁。

3.三类卷(21~27分):基本符合题意,中心较明确,内容较充实,语句较通顺,层次较清楚,书写较整洁。

4.四类卷(20分以下):中心不够明确,内容贫乏,语句零乱,结构散乱,卷面混乱。

(二)发展等级(10分) 1.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材料丰富,形象丰满) 3.有文采(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关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 4.有创新(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精巧,想像奇特,有个性) 说明:⑴评阅时从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两个方面给分。发展等级选取四点中最突出的一点评分,该给多少分就给多少分,直至满分10他。⑵拟写的标题能凸现文章内容、有创意,酌情加1~2分。⑶要考虑考场作文的实际,优秀的可给满分。⑷三人给分差距超过5分的作文,要重新评阅给分,如还达不到要求,应交学科评卷小组裁定。

第7篇:江西省2017年地理中考试卷(解析版)

江西省2017年中考地理试题(解析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肠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读加拿大略图,完成1~4题。

1. (2017·江西中考·1·1分) 加拿大位于( C ) A.东半球、北半球 B.东半球、南半球 C.西半球、北半球 D.西半球、南半球

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读图分析可知,依据加拿大的经纬度范围,可判定,加拿大位于西半球、北半球。

2. (2017·江西中考·2·1分) 影响加拿大城市、铁路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C ) A.地形 B.河流 C.海陆位置 D.纬度位置

加拿大人口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是东南部地区。其形成的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该地区纬度相对低,气候温和,影响加拿大铁路和城市的分布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

3. (2017·江西中考·3·1分) 下列区域,城市、铁路线的分布特点与加拿大相似的是( B ) A.美国本土部分 B.俄罗斯亚洲部分

第 1 页 共 8 页 C.澳大利亚大陆 D.撒哈拉以南非洲

俄罗斯的北部被北极圈穿过,纬度较高,气温较低,俄罗斯的南部纬度较低,气温相对较高,俄罗斯亚洲部分的铁路分布在南部。

4. (2017·江西中考·4·1分) 下列日期,加拿大白昼最长的是( B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北半球夏至日,日期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加拿大位于北美洲北部,位于北半球,在夏至日时白昼最长;故选项B符合题意。

读亚洲略图,完成5~7题。

5. (2017·江西中考·5·1分) 甲是( C ) A.大分水岭 B.阿尔卑斯山脉 C.乌拉尔山脉 D.大高加索山脉

图中的甲为亚欧分界山脉乌拉尔山脉。

6. (2017·江西中考·6·1分) 乙河流( D ) A.结冰期长 B.全流域气候干旱 C.属太平洋水系 D.由西北流向东南

图中乙河流为恒河,由西北流向东南。地处热带,没有结冰期,属热带季风气候,并不干旱;注入印度洋,不属于印度洋水系。

7. (2017·江西中考·7·1分) 丙地区盛产( B )

第 2 页 共 8 页 A.天然橡胶 B.青稞 C.苹果、葡萄 D.羊毛、牛肉

图示丙处为东南亚地区,地处热带雨林区,盛产天然橡胶等热带经济作物。

我国第四个南极科考站﹣﹣泰山站的房屋采用圆环形外表、蝶形结构和高架设计。读图完成8~9题。

8. (2017·江西中考·8·1分) 泰山站的房屋设计,主要是为了( C ) A.避免动物侵扰 B.防御洪水灾害 C.防止风雪掩埋 D.适应崎岖地形

泰山站建于南极地区,为了防止风雪掩埋,房屋采用圆形外表、喋形结构和高架设计。

9. (2017·江西中考·9·1分) 下列科学研究,不属于南极科考队员科考项目的是( A ) A.雨林调查 B.冰川考察 C.气象监测 D.天文观测

南极地区属寒带地区,科学家在这里不可能会进行雨林调查。

2016年我国春运期间最拥挤的十大火车站依次是:上海虹桥站、广州南站、上海南站、上海站、北京站、杭州东站、深圳北站、苏州站、北京南站、苏州园区站。据此完成10~11题。

10. (2017·江西中考·10·1分) 材料中十大火车站所在的城市,分布在( C ) ①东北平原 ②华北平原 ③长江三角洲 ④珠江三角洲

第 3 页 共 8 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十大火车站中上海虹桥站、上海南站、上海站、杭州东站、苏州站、苏州园区站都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广州南站、深圳北站都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北京站、北京南站在华北平原地区。这里没有东北平原。

11. (2017·江西中考·11·1分) 下列旅客,春运期间出入十大火车站人数最多的是( B ) A.海外侨胞 B.务工人员 C.台湾游客 D.中小学生

我国春运期间,出入车站的是外出务工人员。

读我国西北某区域图,完成12~13题。

12. (2017·江西中考·12·1分) 下列诗句,反映该区域地理环境特征的是( D ) A.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B.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C.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D.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图示区域为我国西北地区,选项中ABC都是描写我国南方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只有D项写西北地区。

13. (2017·江西中考·13·1分) 通过该区域能源通道向江西省提供的能源是( D )

第 4 页 共 8 页 A.煤炭 B.火电 C.水电 D.天然气

我国西北地区石油、天然气丰富,西气东输工程将其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输往我国的东部地区。

318国道指从上海到西藏樟木的公路。读318国道示意图,完成14~15题。

14. (2017·江西中考·14·1分) 图中318国道①路段比②路段沿线地区( A ) A.平均海拔高 B.年均温高 C.年降水量多 D.聚落规模大

图中①路段由成都向西经拉萨到樟木,②路段由成都向东经武汉到上海,显然①路段平均海拔高于②路段,年均温、年降水量、聚落规模等均小于或少于②路段。

15. (2017·江西中考·15·1分) 在成都以西路段,沿途生活的少数民族主要是( B ) A.高山族 B.藏族 C.蒙古族 D.傣族

由成都向西经拉萨到樟木,主要少数民族是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藏族;高山族主要生活在台湾,蒙古族主要在内蒙古自治区,傣族主要在云南。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5分)

16. (2017·江西中考·16·5分) 读我国某区域略图和延安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问题。

第 5 页 共 8 页

(1)甲是_黄河__(河流),乙是_秦岭_(山脉)。(l分) (2)描述延安的冬季气候特征。(l分)寒冷干燥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原因是_降水集中于夏季,土质疏松.地表起伏大,植被较少;人类不合理的活动.破坏植被等(每点l分,任答两点给2分,共2分,其他合理答案助情给分)_。(2分)

(4)水稻喜高温、需水量大,单位面积产量高。为提高粮食产量,有人建议在延安农村大规模修梯田种植水稻,专家表示反对。请你说明反对的理由。(l分) (水稻种植需水盘大),延安年降水量较少,(集中性强),大面积种植水稻会加剧水资源供应紧张(1分)

17. (2017·江西中考·17·6分) 日本陆地面积37.7万平方千米,其中山地、丘陵占75%。人口约1.27亿(2016年),其中农业人口约2的万。日本农业规模较小,2010年以来粮食自给率连续6年为39%,粮食大量进口。读日本位置图和2010年日本主要工业原料对外依赖程度图、日本主要产品出口量占其总产量的比重图,完成下列问题。

第 6 页 共 8 页

(1)从海陆位置看,日本位于_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_。(l分)

(2)日本季风气候显著,夏季盛行偏_南_(南、北)风;海洋性特征明显,与亚洲同纬度地区相比,冬季气温较_高_(高、低)。(1分)

(3)日本粮食自给率低,原因是 陆地面积小,多山地丘陵,拼地面积小;人口多,粮食消费量大(每点1分,共2分,其他合理答案的情给分)_。(2分) (4)右边两图反映日本工业生产的特点是_对外依赖性强(或工业原料大贡进口、工业产品大盆出口)_,原因是_日本国内工业原料(或矿产、资源)缺乏,国内市场较小(1分)__。(2分)

18. (2017·江西中考·18·4分) 地理探究:我省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对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因素进行探究。左图(我国各省区人口密度分布图)和右图(江西省山河分布示意图)是该学习小组探究过程中查阅到的部分资料。

第 7 页 共 8 页

读图,完成下列探究。

(1)该学习小组在探究影响我国人口分布的原因时,需要查阅哪些方面的地图资料?(2分)

中国地形图,中国气候图,中国水资源(河流径流量)分布图,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中国交通图,中国农业(工业、商业)分布图,中国城市分布图(每点l分,任答两点给2分,共2分,共他合理答案的情给分) (2)结合图12资料,请你推断江西省人口的分布特点。(2分)

中部和北部(平地)人口稠密;东、西、南部(山区)人口稀琉(每点1分,共2分.其他合理答案的情给分)

第 8 页 共 8 页

第8篇:2015年江西南昌中考试卷

1 江西省南昌市2015年初中毕业暨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思 想 品 德 试 题 卷

温馨提示:

一、选择题(第1-10小题为单项选择,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将所选选项前 面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每小题2分;第11—15小题为多项选择.每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选项,将所选选项前面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3分。共35分)

1.2015年1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物理研究院高级顾问 获得2014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A.王选 B.于敏 C.师昌绪 D.张存浩

2.2015年2月28日,从北京传来好消息,南昌市成功当选第四届“ ”,这是江西首个获此殊荣的城市。 A.全国文明城市 B.全国卫生城市 C.全国智慧城市 D.全国森林城市 3.‚我有很好的身体条件,我是O型血,百年后烧掉就浪费了,如果遗体捐献能为医学事业做贡献,能为别人延续生命,只要有用就全捐。‛2015年3月17日,龚全珍老人郑重、坚定地签下了遗体捐赠自愿书。她的言行让我们感受到

A.人应在对社会的贡献中提升生命价值 B.人因不同的社会角色负有不同的责任 C.帮助他人是为了获得良好的社会声誉 D.承担责任往往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

4.‚放学后请马上回家,不要在途中玩耍;过马路要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从2014年9月开始,南昌市一些中小学的放学铃声改成了‚安全提示音‛。此举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A.社会保护 B.家庭保护 C.司法保护 D.学校保护

5.2015年5月,网络中的一则故事感动了无数网友:为救治白血病的父亲,大学生许涛在微博上募捐溱钱,并承诺3—5年还款。3年后,虽然当年的捐助者很多并不求回报,但许涛仍铭记着内心的应许,想方设法找到当初的捐款者开始还钱,并附上了利息。许涛让无数网友感动,源于他

A.扶危济困的美德 B.勤劳勇敢的精神 C.诚实守信的品质 D.热心公益的情感

6.2015年3月1日,我国不动产(如房屋)统一登记开始正式实施。江苏省徐州市居民刑卫锋拿到全国第一本不动产登记证书时,记者问他:‚这张证拿在手里是什么感觉?‛刑卫锋说:‚踏实。‛刑卫锋感到踏实,是因为他的 得到了更有效的保障。 A.智力成果权 B.财产所有权 C.财产继承权 D.人格尊严权

7.在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活动中,俄罗斯军人踏步时要将下巴扬起受阅,彰显自豪感;中国军人受特有的东方内敛文化影响则不要求扬起下巴,显得更加威严。这让我们认识到

A.各个国家的文化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B.必须大胆地吸收和利用一切外来文化 C.不同国家的文化各具特色、交互辉映 D.只有团结的集体才有凝聚力和战斗力 8.漫画《漏洞》提醒人们

A.要提高产品质量,保护消费者权益 B.当今世界,个人隐私无法进行保护 C.要懂得分享,促进正常的社会交往 D.日常生活中,要增强保护隐私意识

9.2014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其中规定:‚公民和组织发现间谍行为,应当及时向国家安全机关报告。‛这一规定表明

A.我国公民享有国家重大事项决定权 B.保守国家秘密只是公民应尽的道德义务

C.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个公民应尽的法律义务 D.反间谍法是一切组织和公民的根本活动准则

10.回归前,澳门经济连续四年负增长,居民收入不断下降;回归后15年间,澳门本地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7%,是同期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居民收入、社会福利年年上涨。澳门的这些变化说明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B.澳门要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C.中华儿女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愿望已成现实 D.“一国两制”方针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生命力

※温馨提示:以下每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_符合题意的选项。

11.2015年1月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同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进行座谈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做县委书记就要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始终做到

A.心中有党 B.心中有民 C.心中有责 D.心中有戒

12.‚江西好人‛、中学生邱艳芳,接连遭遇祖父、父亲相继去世的厄运,却依然笑对人物。 她与生活不能自理的奶奶相依为命,悉心照顾奶奶,不离不弃,用自己稚嫩的双肩撑起一个破碎的家。邱艳芳的感人事迹启示我们要

A.乐观向上,勇对挫折 B.学会自立,意志坚强 C.孝老爱亲,勇担责任 D.扬长避短,敢于竞争

13.2015年4月22日,按照‚天网‛行动统一部署,我国集中公布了针对100名涉嫌犯罪的外逃国家工作人员等人的红色通缉令。4月25日,原中国经济开发信托投资公民上海营业部总经理戴学民被公安机关缉拿归案,成为首个落网人员。这表明 A.在我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C.违法行为都要受到刑罚处罚 D.我国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14.‚有一天,我上着QQ、逛着淘宝、摇着微信,突然就有人发信息给我——说我中宝马了先要上税,孩子车祸交医药费„„记住!要你转账都是忽悠。‛官方微博“平安常州”发布的这一逗趣内容提醒网民要做到

A.严格执法,建设和谐网络环境 B.远离网络,以免自己受骗上当 C.明辨是非,享受安全网络生活 D.保持警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15.为了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全民阅读的浓厚氛围,2015年4月,江西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等8家单位联合主办了‚书香赣鄱,风景独好‛全民阅读宣传月活动。举办该活动 A.体现了义务教育公益性的特点 B.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C.有利于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D.有利于拓宽公民参政议政的渠道

二、非选择题(紧扣题意,条理清楚。第16小题6分,第17小题8分,第18小题10分,第19 小题11分。共35分) 16.“时代楷模”邹碧华,生于江西奉新县,生前是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他甘当“燃灯者”,用内心温度温暖他人,用行动让社会更加美好。 ▲邹碧华用理想和激情做好工作,坚信手头工作做好了就是推进中国法治进步。为了推动一项改革,他把一家法院200余名法官5年来审判的、数千万字的卷宗全部调出来细看。 (1)从中可看出,邹碧华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 、 价值 准则。(2分)

▲这是邹碧华人生中的两件小事:他强调单位食堂餐桌设计要人性化,要操持一定的宽度,以免不熟悉的人面对面吃饭心生尴尬;‚不要忘记感谢那些默默无闻的普通工作人员。像何勇老师,他这一年发放报纸7万份,收寄各类信件35600封„„‛邹碧华在新春茶话会上的这番话让收发室员工何勇泪流满面。

(2)从营造和谐人际关系角度,谈谈这两件小事给你的启迪。(4分) 17.2015年江西“两会”于1月26日至31日在南昌召开。“两会”如同人民对政府的一次考试,

而政府工作报告就是那每年一交的答卷。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解读“2014年江西答卷”中的部分内容。

◆封面 2014年江西答卷

答 题 人:江西省省长 监 考 人:江西省人大代表 答题时间:2014年1月—2014年12月 ◆多选题一

2014年江西取得的成绩有(ABCDE) A.全省生产总值突破15000亿元

B.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C.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提高 D.文艺创作第六次获全国‚五个一 工程‛奖‚满堂红‛

E.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1)①“封面”内容让我们明白: 。(2分) ②“多选题一”中的这些成绩共同.. 说明:

(2)2015年江西‚两会‛期

间,中国江西网推出‚为江西点赞‛省‚两会‛主题策划活动。活动中,人们纷纷为‚多选题二‛中的成效点赞。

请你分析人们为这些成效 点赞的原因。(4分

◆多选题二

2014年江西在保障改善民生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ABCDE) A.50件民生实事全面完成

B.加大扶贫力度,全年减贫70万人

C.建立了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险制度 D.全年免费救治大病患者12万人 E.新开工保障性住房10.68万套

18.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正悄然迎来旅游时代,打造文明旅游时代

成为我们共同的期盼。

为此,南昌市某校九(1)班同学围绕“告别任性,打造文明旅游时代”这一主题,搜集了相关素材,进行讨论交流,请你一起参与。

【新闻播报:任性的游客】2015年‚五一‛假期前夕李某在延安市吴起县胜利山景区旅游时,为了拍照,况攀爬红军雕塑。他的行为被媒体报道后,引起公众广泛谴责。5月4日,李某被国家旅游局列入‚全国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其不文明行为记录信息保存期限为10年。 (1) 你从这一新闻事件中获得了哪些启示?(4分)

情景再现:任性的司机】周未,小明与家人一起去景区游玩。爸爸开着车在道路上正常行使,突然旁边一辆车违规变道突然穿插到前面。爸爸为避免与其碰撞而紧急刹车并猛打方向盘。刚才还很平静的爸爸一边骂人一边加速追赶,想用同样的方式‚教训‛那辆车上的司机,小明和妈妈赶紧制止了爸爸。

(2)回家后,小明为了让爸爸以后不再开类似的“斗气车”,想给爸爸一些温馨提示。 聪明的你想一想,小明会用到思想品德课中的哪些知识?(3分)

【曝光平台:任性的导游】‚五一‛假期,小敏与父母报名参加旅游团赴云南旅游。5月2日,他们一家人因为没有按导游的要求去购物,途中被导游强行从旅游团所乘坐的车辆上赶了下来。小敏一家人高兴而去,败兴而归。

(3)小敏及家人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3分)

19.请你结合以下时政材料,自拟题目,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多角度评论。

材料一:2015年3月28日,中国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一带一路’建设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包容的;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各国的合唱。‛‚一带一路‛战略将使沿线各国各施所长,各尽所能,把各方的优势和潜力充分发挥出来。目前,已经有60多个沿线国家和国际组织对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表达了积极态度。 材料二:2015年5月8日,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提出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全面开启了中国由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之路(见右图)。

材料三:2015年4月,南昌市正式下发《关于稳增长促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设立‚洪城众创‛资金和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对获得发展专利授权的单位、个人给予奖励,助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通过相关扶持政策的出台、‚众创空间‛的陆续建立、创新创业文化氛围的营造,南昌的‚创客‛(指的是出于兴趣与爱好,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们也迎来的‚创力量‛的春天。 【作答要求】

(1)拟题:自拟一个能够概括上述材料内容的题目。(2分)

(2)评论:运用思想品德课教材观点对以上三则材料逐一进行评论。(每一个角度2分, 共8分)

(2) 表述:语言流畅,逻辑严密,300字左右。(1分)

江西省南昌市2015年初中毕业暨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思想品德试题参考答案(答题方向)与评分意见 【阅卷说明与要求】

为使思想品德学科中考改革切实有效,体现公平公正原则,特提出以下阅卷意见: 1.评阅人员应是熟悉《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熟悉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了解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实际的思想品德课教师或教研员。阅卷前,需进行必要的试评工作.统一思想,统一要求。

2.特别强调:对本卷主观性试题(第16—19小题)评阅,要求阅卷人员应认真分析试题立意、答题要点和评分说明(已用仿宋体说明).明确试题考查意图,不得随意改变试题考查原意和放松作答标准(如:属于同一方面的作答不得重复计分).原则上也不得增补答题要点。对于确属有独到见解的答题和开放性问题(参考答案中用“例答”描述)的答题,阅卷人员应认真分析学生答题中知识、能力水平和思想品德素质,酌情赋分。

一、选择题(第1—10小题,每小题2分;第11—15小题,每小题3分。共35分) 1.B 2.A 3.A 4.D 5.C 6.B 7.C 8.D 9.C 10.D 11.ABCD 12.ABC 13.ABD 14.CD 15.BC

二、非选择题(第16小题6分,第17小题8分,第18小题10分,第19小题11分。共35分) 16.(1)爱国(1分);敬业(1分)。 (2)每方面2分,4分为止。

①我们在与他人相处时要做到换位思考,与人为善,关心他人,理解他人。

②人们需要相互尊重。尊重他人,从我做起。 ③我们要增强平等意识,平等对待他人。 17.(1)①(2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或:在我 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或: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拥有监督权。) ②(2分)我省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或:我省正努力建设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

(2)每点2分,4分为止。 因为这些民生成效:

①让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②缓和了我国社会矛盾,有利于保障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③缩小了贫富差距,体现了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 18.(1)每方面2分,4分为止。

①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具有一致性,我们应正确地行使权利,忠实地履行义务。 ②谁不负责任,谁就要对这种不负责任所造成的后果负责,我们要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③我们应加强自身道德修养,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2)每方面1分,3分为止。

①宽以待人。心胸宽广,原谅和不计较他人。

②珍爱生命。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既要尊重自己的生命,也要善待他人的生命。 ③善于调控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7 ④遵守规则。要尊重规则,遵守交通法规。 (3)每方面1分,3分为止。 应通过正当、合法的途径来维护自身权益: ①与旅行社协商和解。

②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其他调解组织调解。 ③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④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⑤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9.(1)拟题(2分)。题目应能够概括3则材料的主要内容,从‚创新‛、‚经济‛、‚合作‛ 等方面综合拟题。题目如:《以创新合作精神促进经济发展》《以创新合作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大力创新,适应经济新常态》等。

(2)评论(8分)。应运用所学知识,对材料逐一进行评论。每一角度2分,其中:教 材观点1分,结合材料内容分析1分。

材料一:①合作,是事业成功的土壤。任何事业的成功,都需要良好的合作。

②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③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④ 我国坚定不移地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

材料二:①中国未来的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

②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 ③我国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④我国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材料三:①创新精神是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素质,我们要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 力。

②在我们社会,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蔚然成风。 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大力倡导和发扬开拓创新精神。 (3)表述(1分)。语言流畅,逻辑严密,字数在300字左右。

上一篇:学校承接挂职工作总结下一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