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生协工作安排意见

2022-12-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计生协工作安排意见

卫生计生委解读《关于印发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近日,国务院医改办印发《关于印发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医改办发〔2016〕1号)。现就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1、为什么要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当前,我国医药卫生事业面临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和慢性病高发等诸多挑战,以医院和疾病为中心的医疗卫生服务模式难以满足群众对长期、连续健康照顾的需求。同时,居民看病就医集中到大医院,也不利于改善就医环境、均衡医疗资源、合理控制医疗费用等。国际经验和国内实践证明,在基层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新形势下保障和维护群众健康的重要途径。家庭医生以人为中心,面向家庭和社区,以维护和促进整体健康为方向,为群众提供长期签约式服务,有利于转变医疗卫生服务模式,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让群众拥有健康守门人,增强群众对改革的获得感,为实现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奠定基础。

2、目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开展情况如何?

自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23号)印发以来,国家层面和各地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签约服务试点,在团队组建、筹资、激励、考核等新机制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得到群众的认可和欢迎,为改革积累了宝贵经验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签约服务工作的推进。主要包括签约服务内涵有待完善、签约服务筹资机制尚不健全、家庭医生开展签约服务的激励不足等。同时,在基层服务的家庭医生与上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在薪酬、职业发展空间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难以吸引和留住优质人才。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改革,逐步加以解决,保障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顺利推广。

3、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是什么?

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总体思路是,根据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围绕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以健康为中心,促进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结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和全科医生制度建设,加快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不断完善签约服务内涵,突出中西医结合,增强群众主动利用签约服务的意愿;建立健全签约服务的内在激励与外部支撑,调动家庭医生开展签约服务的积极性;鼓励引导二级以上医院和非政府办医疗卫生机构参与,提高签约服务覆盖面和水平,促进基层首诊、分级诊疗,为群众提供综合、连续、协同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主要目标是,2016年,在200个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鼓励其他有条件的地区积极开展试点。重点在签约服务的方式、内容、收付费、考核、激励机制等方面实现突破,优先覆盖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等人群,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等慢性疾病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到2017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30%以上,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60%以上。到2020年,力争将签约服务扩大到全人群,形成与居民长期稳定的契约服务关系,基本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的全覆盖。

4、谁来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采取什么服务形式?

家庭医生是为群众提供签约服务的第一责任人。现阶段家庭医生主要由以下人员承担:一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注册全科医生(含助理全科医生和中医类别全科医生),二是具备能力的乡镇卫生院医师和乡村医生,三是符合条件的公立医院医师和中级以上职称的退休临床医师,特别是内科、妇科、儿科、中医医师。同时还鼓励符合条件的非政府办医疗卫生机构(含个体诊所)提供签约服务,并享受同样的收付费政策。未来随着全科医生人才队伍的发展,逐步形成以全科医生为核心的签约服务队伍。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原则上应当采取团队服务形式,主要由家庭医生、社区护士、公卫医师(含助理公卫医师)等组成,并有二级以上医院医师(含中医类别医师)提供技术支持和业务指导。为更好地满足群众的中医药服务需求,将逐步实现每个家庭医生团队都有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医师或乡村医生。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吸收药师、健康管理师、心理咨询师、社(义)工等加入团队。其中,家庭医生将负责团队成员的任务分配和管理,其他专科医师和卫技人员也要与团队紧密配合,共同为签约居民提供优质的服务。

5、居民如何与家庭医生团队进行签约?

居民或家庭可以自愿选择1个家庭医生团队签订服务协议。服务协议将明确签约服务的内容、方式、期限和双方的责任、权利、义务及其他有关事项。每次签约的服务周期原则上为一年,期满后居民可根据服务情况选择续约,或另选其他家庭医生团队签约。鼓励和引导居民就近签约,也可跨区域签约,建立有序竞争机制。

同时还要加强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对接,各地在引导居民或家庭在与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时,居民或家庭还可以自愿选择一所二级医院、一所三级医院,建立“1+1+1”的组合签约服务模式,在组合之内可根据需求自行选择就医机构,并逐步过渡到基层首诊;在组合之外就诊应当通过家庭医生转诊,形成有序就医格局。

6、居民签约后能得到哪些服务和优惠?

居民在签约后,将享受到家庭医生团队提供的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约定的健康管理服务。基本医疗服务涵盖常见病、多发病的中西医诊治,合理用药,就医路径指导和转诊预约等。公共卫生服务涵盖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规定的其他公共卫生服务。健康管理服务主要是针对居民健康状况和需求,制定不同类型的个性化签约服务内容,可包括健康评估、康复指导、家庭病床、家庭护理、中医药“治未病”服务、远程健康监测等。通过不断优化签约服务内涵来满足居民的多样化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签约服务会在就医、转诊、用药、医保等方面对签约居民实行差异化的政策,增强签约服务的吸引力和居民对签约服务的有效利用。一是就医方面,家庭医生团队将主动完善服务模式,按照协议为签约居民提供全程服务、上门服务、错时服务、预约服务等多种形式的服务。二是转诊方面,家庭医生团队将拥有一定比例的医院专家号、预约挂号、预留床位等资源,方便签约居民优先就诊和住院。二级以上医院的全科医学科或指定科室会对接家庭医生转诊服务,为转诊患者建立绿色转诊通道。三是用药方面,对于签约的慢性病患者,家庭医生可以酌情延长单次配药量,减少病人往返开药的频次。对于下转病人,可根据病情和上级医疗机构医嘱按规定开具药物。四是医保方面,会对签约居民实行差异化的医保支付政策,例如符合规定的转诊住院患者可以连续计算起付线等,签约居民在基层就诊会得到更高比例的医保报销,从而增强居民利用签约服务的意愿。

7、签约服务费从哪里来?如何发挥家庭医生在合理控费方面的作用?

家庭医生团队为居民提供约定的签约服务,根据签约服务人数按年收取签约服务费,由医保基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和签约居民付费等方式共同分担。具体标准和分担比例由各地卫生计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价格等部门根据签约服务内容、签约居民结构以及基本医保基金和公共卫生经费承受能力等因素协商确定。

家庭医生团队通过签约服务维护好签约居民的健康,是从源头控制医疗费用的重要措施。同时,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探索将签约居民的门诊基金按人头支付给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或家庭医生团队,对经基层向医院转诊的患者,由基层或家庭医生团队支付一定的转诊费用,进一步增强家庭医生团队控费的动力。另外还可以探索对纵向合作的医疗联合体等分工协作模式实行医保总额付费,发挥家庭医生在医保付费控制中的作用,合理引导双向转诊。

8、如何激励家庭医生团队更好地提供签约服务?

调动家庭医生团队的服务积极性需要采取多方面的激励措施。在收入分配方面,要综合考虑包括签约服务在内的绩效考核情况等因素,合理确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总量,使家庭医生通过提供优质签约服务等合理提高收入水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内部绩效工资分配时,可采取设立全科医生津贴等方式向承担签约服务等临床一线任务的人员倾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支结余部分可按规定提取奖励基金,鼓励多劳多得、优绩优酬。二级以上医院在绩效工资分配上也要向参与签约服务的医师倾斜,鼓励二级以上医院医师加入家庭医生团队。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对家庭医生团队以及参与签约服务的二级以上医院医师予以资金支持引导。

同时,应在编制、人员聘用、职称晋升、在职培训、评奖推优等方面重点向全科医生倾斜,加快全科医生队伍建设,提升签约服务水平。一是将优秀人员纳入各级政府人才引进优惠政策范围,增强全科医生的职业吸引力。二是落实《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工作的指导意见》(人社部发〔2015〕94号),合理设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高、中级岗位的比例,扩大职称晋升空间,重点向签约服务考核优秀的人员倾斜。将签约服务评价考核结果作为职称晋升的重要因素。三是对成绩突出的家庭医生及其团队,按照国家规定给予表彰表扬,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四是拓展国内外培训渠道,建立健全二级以上医院医生定期到基层开展业务指导与家庭医生定期到临床教学基地进修制度。加强家庭医生及团队成员的继续医学教育,提高签约服务质量。

9、如何加强签约服务的绩效考核?

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是促进家庭医生提供优质服务的关键。一是完善绩效考核标准。各地卫生计生、中医药管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等部门要健全签约服务标准和管理规范。建立以签约对象数量与构成、服务质量、健康管理效果、居民满意度、医药费用控制、签约居民基层就诊比例等为核心的签约服务评价考核指标体系。二是开展定期考核。鼓励家庭医生代表、签约居民代表以及社会代表参与考核,并及时向社会公开家庭医生团队具体考核情况及评价结果。三是建立挂钩机制。绩效考核结果与医保支付、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拨付以及团队和个人绩效分配挂钩。对于评价结果不合格、群众意见突出的家庭医生团队,建立相应惩处机制。四是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建立以签约居民为主体,向社会公开的反馈评价体系,畅通公众监督渠道,使家庭医生团队的服务质量和水平能够得到居民的及时反馈和评价,并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和居民选择家庭医生团队的重要参考。

10、如何为签约服务提供技术支撑?

签约服务的顺利推进、签约双方的良性互动,离不开资源的协同共享和技术的有力支持。要积极促进不同医疗卫生机构间资源共享,利用“互联网+”、远程医疗等新技术,提高家庭医生、二级以上医院医生和签约居民之间服务、互动的效率,节约成本、改善体验、提升绩效。一是整合二级以上医院现有的检查检验、消毒供应中心等资源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放。二是探索设置独立的区域医学检验机构、病理诊断机构、医学影像检查机构等,实现区域资源共享。三是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必需设施设备的配备,有条件的地方可为家庭医生配备统一的着装、出诊装备、交通工具等。四是构建完善的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平台,实现签约居民健康档案、电子病历、检验报告等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五是通过远程医疗、即时通讯等方式,加强二级以上医院医师与家庭医生的技术交流与业务指导。六是通过智能客户端等多种方式搭建家庭医生与签约居民的交流平台,为信息咨询、互动交流、患者反馈、健康管理等提供便利。七是积极利用移动互联网、可穿戴设备等为签约居民提供在线预约诊疗、候诊提醒、划价缴费、诊疗报告查询、药品配送和健康信息收集等服务,增强群众对于签约服务的获得感。

来源: 卫生计生委网站

第2篇:计生药具工作意见

2012年计划生育药具工作意见

一、指导思想

2012年计划生育药具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我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大局,以满足群众避孕节育需求为目标,畅通流动人口药具服务渠道、提高药具优质服务水平、实现药具工作规范化管理、推进队伍职业化建设为重点,开创药具工作新局面。为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二、工作目标和原则

以满足育龄群众生殖健康需求,稳定低生育水平为目标,计划生育药具使用占综合节育措施的比率为75%以上,群众对药具的使用率为95%以上,随访率为100%,对药具服务技能满意率和知情率为90%。对流动人口的药具服务可及率90%,获得率85%以上。

三、主要任务

(一)提升优质服务水平,积极推进药具发放服务体系建设。

1、以建设规范有序、公开透明、社会参与、特色鲜明的药具发放服务体系为目标,按照“畅通渠道、保障供应、方便群众、提高效益”的原则和“送领结合、委托发放、社

区服务、自助服务”的经验,进一步规范免费药具发放模式,拓展发放渠道,扩大服务范围,把药具服务体系建设成为政府公共服务的社会化工程。确保药具供应及时到位,实现全市全覆盖的工作局面。按照“为民、便民、亲民、利民”的要求,着力提高免费药具发放的覆盖面、易得性、安全性、有效性和群众满意度,提升优质服务水平。在农村要进一步加强并完善随访制度,落实知情选择,维护群众生殖健康权益,把以人为本落到实处。

2、推进载体创新服务,大力发展药具特色窗口建设。各县、市、区人口计生局要从实际出发,打造药具发放前沿窗口,创建特色鲜明的药具发放亮点和品牌,规范药具和技术服务机构的药具宣传、展示、发放。

3、项目推进,规范运行。各县、市、区人口计生局要通过计生药具标准化建设和计划生育药具优质服务全覆盖项目推进等重大举措,把握机遇,不等不靠,争取领导和经费,以项目运作的形式,加强计生药具免费发放服务体系和网络的建设,建立药具发放的便捷、长效、可持续机制,积极推动药具发放服务的人性化、精细化、科学化、均等化和全覆盖。

(二)完善基层药具服务网络,进一步提升药具工作水平

1、进一步巩固并完善基层基础网络建设,确保免费药

具发放及时到位,基本满足群众对药具的不同需求。进一步完善并健全药具工作管理和服务的相关制度、措施和办法,提升药具工作规范化管理水平。做好仓储调拨的管理,减少药具到群众手里各个环节的损失,对药具使用中出现的问题要高度重视,尤其是要建立药具不良反应监测制度和随访制度,不良反应一定要按程序及时上报。完善监督措施,严格监管计划药具流程,按批号管理,减少浪费,杜绝变质过期药具出库。加强市场计生药具的监管,严禁计划药具流入市场销售,切实保障免费发放主渠道畅通。

2、健全药具服务网络,加强基层基础建设。通过巩固和深化药具标准化建设成果,依托新农村建设、服务站、人口文化阵地、卫生服务站(室)、社区服务站(室)等优势,建立药具服务阵地,规范药具软硬件,完善药具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药具购调存业务管理规范化建设,做到录入准确无误,信息反馈及时;加强对药具发放网络的监管,充分发挥网络作用,提高药具使用率。加强药具管理信息化建设,及时向上级反馈经验成果。

(三)加强药具宣传、培训力度,推进药具队伍职业化建设。

各县、市、区人口计生局要采取多种形式,以不同的载体,向广大育龄群众进行面对面、温馨化、个性化为主的药具宣传,增强群众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指导群众合理用药,

不断提高育龄群众的知情选择率。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工作和岗位练兵,提高药具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以适应新时期药具工作发展的需要,推进药具队伍职业化建设。重点强化药具干部队伍的能力建设,不断增强药具干部队伍综合协调能力、服务全局能力、依法管理能力、优质服务能力、改革创新能力。

(四)健全计划生育药具系统廉政建设制度体系,融入大局,拓展药具事业发展空间

各县、市、区人口和计生局继续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结合实际制作药具供应发放等重点环节的廉政风险点及防控措施,重点规范计划生育药具专项经费的管理和使用,堵塞工作漏洞,确保计划生育药具事业健康发展。坚持把药具工作改革融入人口计生事业大局,从单一的独立工作形式向多部门密切协作的形式转变,把药具工作与我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各项建设密切结合起来,提升药具工作的生命力,拓展药具服务发展空间。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统筹协调,促进药具工作深入发展

要充分认识计划生育药具工作在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中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切实把计划生育药具工作纳入日程摆上位置。各县、市、区人口和计生局要把药具工作融入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全局,同布置、同考核;努力

建立药具工作经费投入稳步增长的长效机制,逐步增加投入的保障机制,尤其要加大工作经费和基础设施投入,为我市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提供保障。

各县、市、区人口和计生局要结合实际,制定好“十二五”药具事业发展规划,明确今后五年的工作方向和任务,于二月底上报市药管站。今年要积极完成《如何实现计划生育药具免费发放公共服务全覆盖》、《依托新农村建设,打造药具品牌》的调研报告。

(二)强化宗旨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在全市计划生育药具系统继续全面开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观念教育和计划生育职业道德教育,引导计划生育药具干部队伍牢固树立宗旨观念,严格遵守计划生育职业道德,想群众之所想,逐步满足广大群众对药具的不同需求,不断提高计划生育药具工作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三)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计划生育药具工作的思路和方法,及时总结推广计划生育药具工作先进典型和好的经验、好的做法,不断推进计划生育药具工作提档升位。

第3篇:计生工作意见

计生工作意见 **年计生工作意见

**年,是完成“十二五”规划各项任务的攻坚之年。全县人口计生工作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继续把稳定低生育水平放在首要位置,围绕创建目标,突出重点难点,开展专项行动,完善工作机制,坚持改革创新,提升服务水平,为加快小康进程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全县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2‰以内,出生政策符合率稳定在95%以上。

1、围绕创建目标,加大推进力度。认真总结“十二五”以来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县创建工作经验和成效,进一步加快

齐抓共创步伐。细化创建指标,强化相关部门责任,根据中期评估中发现的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迅速加以解决,确保如期实现创建目标。

2、突出重点难点,落实务实举措。一是强化工作责任,在提升计生整体水平上做文章。坚决执行现行生育政策不动摇,继续实施领导工程和目标管理责任制,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教育等多种措施和方法,巩固稳定低生育水平成果。坚持分类指导,强化基层干部责任,建立健全分工负责、跟踪督查和严格责任追究制度,加快计划生育重点管理乡村后进转化速度,促进计生整体水平的提高。二是实施均等服务,在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上求突破。加强城乡社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网络建设,利用流动人口信息平台,加强信息互馈,实现资源共享,为流动人口提供全方位、与户籍人口均等化服务,着力构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一盘棋”格局,确保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到位率达到

95%以上。三是着力基层基础,在人口统计信息提速提质上见成效。按照规范化、信息化和网络化要求,健全和完善人口计生相关数据库,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确保全县信息化建设指数达到98%以上。

3、开展专项行动,提高管理能力。一是深入推进关爱留守独生子女“四五”行动。将关爱留守独生子女身心健康作为转变人口计生部门工作职能,拓展服务空间的一项重点工程加以推进,强化部门协调,加大关爱措施落实力度,确保关爱留守独生子女行动取得实实在在成效。二是深入推进打击“两非”专项整治行动。将开展“两非”专项整治作为提升人口计生管理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出生人口实名登记制度,加强人口计生、卫生、药监等部门信息沟通。建立和完善与周边县区联查协查管理机制,严查重处和公开曝光“两非”案件,形成打击“两非”的高压态势,促进出生人口性别比趋于正常。三是深入推进集

中清理和专项治理行动。加强人口信息管理、比对和核查工作,结合季度抽查、半年考评或年终考核,定时组织集中清理或专项治理行动,掌握实情,提高统计水平和数据质量。

4、完善工作机制,规范管理行为。一是完善利益导向机制。全面落实农村计生家庭奖励扶助、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特别扶助和企业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退休职工一次性奖励以及城镇非从业居民独生子女父母年老奖励等制度,实现独生子女父母年老奖励扶助政策全人群覆盖。继续做好生育保险,农村独生子女家庭成员平安保险和计划生育手术保险等工作,提高人口计生工作的群众满意度。二是完善依法管理机制。深化“阳光计生”行动,加大计划生育依法行政乡镇创建力度。完善行政问责制和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进一步加大人口计生政务公开、财务公开、办事公开推进力度。规范执法行为。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创建活

动。全县力争三分之一乡镇达到人口计生依法行政示范乡镇标准。三是完善投入保障机制。加大计划生育事业经费投入力度,确保法律法规规定的各项奖励优惠政策资金和免费技术服务等经费足额拨付到位。对创新项目资金将采取以奖代投的方式予以兑现,充分调动基层抓人口计生工作的积极性。四是完善队伍建设机制。加强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队伍、技术服务队伍、执法监督队伍和群众工作队伍建设,配齐配强县乡计生机构行政管理和技术服务人员。建立和完善县乡村计生协会组织,开展经常活动,充分发挥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强计生队伍职业化建设。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县乡计生服务机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一证三师”职业资格培训力度,确保全系统85%以上人员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加强计生系统党风廉政和政行风建设,开展经常性警示教育活动,努力塑造计生队伍良好形象。

5、坚持改革创新,增强发展动力。

一是创新宣教服务模式。以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为载体,结合新农村新家庭计划的实施,把创新的着力点放在家庭人口文化和生育旅游文化亮点的培育上,努力建成一批省市人口生育文艺示范基地,提升宣传品位和效应。二是创新家庭健康促进模式。依托县乡村三级世代服务体系,拓展人口和家庭服务内容,以覆盖人口生命全过程的“孕前优生筛查、科学育儿指导、青春期健康援助、避孕节育服务、生殖健康普查、不孕不育防治、家庭营养倡导、老年健康保健”为服务载体,创建一批科学育儿、青春期健康教育和老年保健示范基地,让幸福家庭健康之风沐浴千家万户。三是创新基层群众自治服务管理模式。在总结推广我县基层群众自治“双九”服务经验的基础上,拓展“三丝带”服务内容,扎实推进诚信计生行动的开展,确保**年全县村级群众自治机制落实率达100%。

6、树立人本理念,提升服务水平。

一是提升优质服务水平。按照创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和优质服务示范站的要求,结合“世代服务”品牌打造,推动服务领域多元化、拓展服务功能多样化、促进服务内容个性化、实现服务对象全员化,确保县乡30%以上计生服务机构达到省级以上优质服务示范站标准,其中县计生指导站通过国家级示范站验收。二是提升科技服务水平。深入开展避孕节育、知情选择、孕环情监测、生殖健康等系列服务活动,着重在提供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和生殖健康筛查两个项目提质扩量上做文章,全年完成孕前优检服务不低于3800对,生殖健康筛查6万人次以上,努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和育龄妇女健康水平。三是提升**水平。以创建省市新农村新家庭示范县乡为抓手,以提高计划生育家庭创业致富能力和计生干部工作效能为重点,深入开展**活动。全县达到市级以上示范乡镇5个,示范村20个,示范户200个;优质服务示范窗口和世代服务示范岗各

5个,国策服务标兵8人。

第4篇:计生工作意见

X委„2012‟3号

中共XX镇委员会 XX镇人民政府 二0一二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意见

各村(社区)党支部、村(居)民委员会、镇属各部门、驻镇各单位: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发》和《四川省计划生育条例》以及县相关精神,进一步提高计划生育整体工作水平,巩固创优质服务成果,促进我镇人口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确保我镇创国优复检成功和2012年计划生育各项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结合我镇实际,制定如下工作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和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6日下午就我国人口工作进行第28次集体学习胡锦涛总书记讲话精神为指导,以“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总目标,按照县上工作意见精神,紧紧围绕“强化基础,狠抓关键,深化服务”的工作思路,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深化改革、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全力推进我镇计生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工作思路

1 坚持依法行政,做到文明执法,实施综合改革,深化优质服务,强化工作措施,提高管理水平,狠抓队伍建设,争取部门参与,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三、具体工作目标任务

1、政策生育率达87%以上。

2、计划生育工作经费财政投入人均达9元。

3、手术落实率达90%,手术及时率达85%(90天内落实节育措施算及时)。

4、育能妇女每季度“环情孕情”率达90%。

5、流出已婚育龄妇女办证率达80%以上,已婚育能妇女“环情孕情”寄证率达85%以上。流入人口持证率90%,已婚育能妇女“环情孕情”率95%。

7、计划生育“三结合”帮扶135户,其中,新增户15户(重点已满10周岁以上的独生子女户和种养业大户),建帮扶基地3个。

8、完善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工程,进一步发挥计划生育协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四、工作措施

(一)巩固创国优成果:今年我镇的创国优工作要接受国家的复检,任务仍然繁重,我们将继续努力,工作力度不减,千方百计确保创国优工作复检成功。

(二)深化计生综合改革,积极探索计生改革之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人口环境为目标,以“四四五四”的计生工作新思路为总抓手(强化四个意识,推进四个转变:强化法治意识,推进人口计生工作由行政管理向法制管理转变;强化以人为本意识,推进人口计生工作由政府要求向群众需求转变;强化发展意识,推进人口计生工作由单一重视数量控制向全面解决人口问题转变;强化开放意识,推进人口计生工作由部门管理向综合治理转变。实施五大工程: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工程、创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工程、生育文化建设工程、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工程、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工程。开展四项改革:工作机

2 制改革、经费投入体制改革、用人机制改革和考核监督机制改革),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力争2012年前在全镇基本建立“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人口计生工作新机制,实现人口计生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的“两个转变”,不断提升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服务水平。

(三)提升计生工作项目,继续抓好村民自治和协会长效管理机制工作

1、全面落实孕前优生健康免费检查。2012年,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作为政府实事,要认真抓好落实,并积极创建市级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试点县,以“优质服务、跟踪服务、全程服务”的服务理念,在孕前提供健康教育、健康检查、风险评估、咨询指导等专项服务,实现预防措施到人,有效降低出生缺陷发生风险,实现服务率达80%以上,满足育龄群众不断增长的需求。

2、继续开展生殖健康免费普查。按照“深入村社、服务上门”的原则,继续开展生殖健康免费普查活动,切实提高广大育龄群众生殖健康知识普及率和保健服务水平。

3、进一步完善群众自治管理工作,建村民自治示范村3个;落实村民自治长效管理工作经费,按总人口人平1.2元(即全年3.12万元)列入预算,落实计划生育协会长效管理经费按总人口从平0.8元(即全年2万元)列入预算,以经费保障为载体,以村社干部和协会会员为杠杆,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

4、切实加大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建设的宣传力度,完善奖扶机制:对独生子女困难户、伤残户实行定向帮扶救济,使独生子女真正感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大力宣传办理独生子女后所享受的政策性待遇。重点宣传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开展奖励扶助巡回报告,通过身边人说身边事,用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先进事迹感染年轻一代,进一步建议健全独生子女困难家庭救助机制,使计

3 生对象真正感受实行计划生育的好处,推进我镇政策生育率再上新。

5、进一步加强对育能妇女管理。“环情孕情”是抓好育能妇女管理的基础工作,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大育能妇女每季度的“环情孕情”工作,对外出不能按时回来参加妇查者,每年必须寄回妇查有效证明3次。

6、依法加大对社会抚养费的强制征收力度。依法开展强制征收社会抚养费是转变群众生育观的强制措施之一。因此,对违法生育者要严格按照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依法强制征收社会抚养费,对少数有经济来源而又赖帐者,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以点带面。

(四)落实责任,齐抓共管,考核到位

1、继续落实村、社各部门及企事业单位责任制,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2、对村两委实行每月例会交帐制度,由镇党政主要领导主持,支书或主任轮流交帐。村计生专干每周向计生办交帐。

3、坚持对村、社、各部门及企事业单位实施每月考核,动态管理、季度交帐、述职、通报制度。

4、对行政不作为,严重影响人口计生工作的单位和个人,取消年终评奖资格,实行“一票否决”。

以上意见,希遵照执行。

二0一二年三月十日

主题词:计生工作 2012年 工作意见 XXXXXXXXXXXX 2012年3月10日制

第5篇:村级计生人员管理工作意见

为加强全区村级计生工作人员管理,进一步落实村级计生主任、计生小组长的工资待遇,充分调动村级计生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基层计生干部队伍稳定,推动我区计划生育工作持续、快速、和谐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加强管理,配强人员

建立村级计生队伍“准入、提高、退出”的新机制。按照“知识化、年轻化、女性化、职业化”的标准,根据“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公开选拔、公开招聘村级计生主任。村(居)计生主任和计生小组长的任用实行“镇(街道、园区)聘、村用、区级备案”制度,由区每年组织一次业务培训考试,镇(街道、园区)根据考试成绩,选好配强村级计生主任。计生小组长的职数原则上按照已婚育龄妇女数和流动人口数每50人配备一名计生小组长,部分村(居)可根据工作需要适当增加人数。任何村(居)不得未经批准私自撤换村计生主任和计生小组长。

二、落实工资待遇

(一)两镇村级计生主任的工资待遇

1、两镇村级计生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纳入区财政统筹,由区、镇、村三级负责发放。区、镇财政负责基本部分,包括基本工资和奖励工资,其中区负责70%,镇负责30%;村级负责补助部分。

2、基本工资发放标准和办法。根据每个村已婚育龄妇女数和流动人口数,按每人每年20元的标准进行发放。其中8元为村级计生主任的基本工资,6元为奖励工资;3元为村级小组长的基本工资,3元为奖励工资。不足50名已婚育龄妇女和流动人口的村,按50名计算发放;50名以上已婚育龄妇女和流动人口的村,按整数计算发放。已婚育龄妇女和流动人口数以上年终报表数为基准数据。

3、村计生主任和计生小组长基本工资待遇低于上年工资数额的,由村给予补助。要确保补助后的村计生主任和计生小组长的工资额不低于上工资标准,并与经济发展水平相符,有一定幅度的增长。

(二)街道、园区村级计生主任的工资待遇

1、村(居)计生主任和计生小组长的奖励工资由街道、园区负责发放,基本工资由所在村(居)负责发放。要确保村计生主任和计生小组长的基本工资和奖励工资总额不低于上工资标准,并与经济发展水平相符,有一定幅度的增长。

2、奖励工资发放标准和办法。根据每个村(居)已婚育龄妇女数和流动人口数,按每人每年3元发放村(居)计生主任的奖励工资;按每人每年2元发放村(居)计生小组长的奖励工资。不足50名已婚育龄妇女和流动人口的村,按50名计算发放;50名以上已婚育龄妇女和流动人口的村,按整数计算发放。已婚育龄妇女和流动人口数以上年终报表数为基准数据。

(三)发放方式

为保证计生主任和计生小组长的基本工资、奖励工资及时足额发放到本人手中,实行专款专用。计生主任基本工资每半年以“直通车”的形式发放一次,奖励工资年终考核结束后发放。计生小组长的基本工资和奖励工资由镇、街道、园区计生办负责发放。

三、严格奖惩

为保证村级计生工作人员干好工作、成就事业,树立起事业心、责任感,依照效能建设的基本要求,建立“科学管理,严格考评,绩效联赏,赏罚分明”的用人机制,对村计生主任实行“竞争上岗、动态管理、奖优罚劣、末位淘汰”制。村级计生主任完成岗位目标责任制的,基本工资和奖励工资全额发放。对完不成工作目标的,责任心不强或造成工作失误的,给予相应的处理,扣发部分工资;问题严重的,解除聘任合同。在省、市、区三级计划生育工作检查中每出现一例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漏管的,扣村(居)计生主任和包片小组长奖励工资的40%;出现二例漏管的,扣村(居)计生主任和包片小组长全部奖励工资的80%,并建议镇(街道、园区)调整村(居)计生主任。在省、市计划生育工作检查中,严重影响全区工作成绩的,或当年出现计划外生育的村(居),计生主任和有相关责任的计生小组长的奖励工资不予发放。

第6篇:卫生计生宣传工作的意见

两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文件 晋卫宣传发C2015)5号 山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关于加强全省卫生计生宣传工作的意见 各市卫生计生委(卫生局、人口计生委),委机关各处(室、局)、委直

属各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及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加强和改

进宣传工作的有关要求,进一步发挥宣传在卫生计生工作中的先行

先导作用,推动我省卫生计生事业改革发展,现就进一步加强全省

卫生计生宣传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明确新时期卫生计生宣传工作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和基

本原则

(一)重要意义。卫生计生宣传工作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卫生计生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省卫生计生事业正处于深化改革、融合发展、巩固提升的重要阶段,做好新时期卫生计生宣传工作,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重要力量,是实现"重塑山西形象"的有力举措,是卫生计生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手,也是有效应对复杂舆论形势的重要举措。全省卫生计生系

统广大干部职工要深刻认识做好新时期卫生计生宣传工作的重要

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将宣传工作摆上更加重

要位置,为事业创新发展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引导舆论、营造氛围。

(二)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

十、四中全会 精神,以服务全民健康促进全面小康为主题,紧紧围绕全省卫生计

生重点工作,切实发挥宣传工作的先行先导作用,把握正确导向、坚

持价值引领、着力攻坚破难、锐意求是创新,进一步完善大联合、大

宣传的工作格局,为我省卫生计生工作改革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保

证、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 (三)基本原则。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

传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和卫生计生中心工作,把握宣传工作的正

确方向,服务卫生计生事业改革发展全局。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围绕群众的现实需求,采用群 众喜欢的宣传方式,增强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感染力。

坚持正面引导、凝聚共识。宣传卫生计生事业为经济社会

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宣传医改的新成果、新经验,宣传卫生计生战

线的好典型、好事迹,弘扬正能量。

坚持火联合、大宣传的工作思路。统筹安排宣传工作与业

务工作,联合相关部门,整合社会资源,形成工作合力。

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在传承好经验、好传统的同时,

根据形势变化和群众需求,不断推进宣传工作的理念创新、手段创

新、内容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和基层工作创新。

二、主要任务

(四)深化医改宣传。宣传中央和省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

革的大政方针、法律法规,对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新农合分级诊

疗、医联体建设以及惠及民生、改善民生等方面的新政策、新举措、 新成绩进行深入报道。结合国家和省开展的主题采访活动,借助中

央媒体和省内媒体,报道我省深化医改重大政策落实、重要改革成

果、改善民生举措,打造新闻宣传新亮点。 (五)计划生育宣传。宣传好中央关于计划生育工作"三个不

变、四个到位"的要求,宣传好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大力倡导和鼓励

群众科学、依法、按政策生育,形成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妥有

序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关怀扶助计生特困家庭、促进人口长期均

衡发展的社会主流意识。开展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建设新型生

育文化、提高人口素质、普及生殖健康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六)健康教育。始终坚持预防为主,大力宣传"健康教育和健

康促进是最好的社会疫苗",实施"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策略,落

实《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规划(20142020年)》,做好健康素养

促进行动项目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项目,加大健康科

普工作力度,努力提升城乡居民健康水平。加强控烟履约工作,大

力创建无烟机关、无烟学校、无烟企业、无烟卫生计生机构,发挥卫

生计生系统控烟示范带头作用。

(七)新闻发布和政策解读。县级以上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建立

新闻发布制度,设立新闻发言人,做好卫生计生法律法规和重大政

策的发布工作,权威发布重大信息,做到政策发布、解疑释惑和回应

社会关切"三位一体"。凡制定出台重大政策、重要文件,开展涉及

敏感问题、热点问题的专项工作等,要将信息发布和政策解读工作

同步谋划考虑、同步部署,真正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支持和参

(八)真情监测。重视卫生计生舆情,时刻掌握舆情动态,加强

相关舆情的监测、研判和预警。制订突发事件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

工作规范,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对于本地本部门发生的突发事件和

卫生计生领域敏感事件要精准解读,答疑解惑,批驳谣言,还原真

相,做好舆论引导,迅速占领和牢牢控制舆论阵地。

(九)典型宣传。深入挖掘、宣传卫生计生系统先进典型和感人

故事,大力弘扬主旋律,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思想引领、精神激励和

道德示范作用,以先进典型宣传引领职业精神,树立行业正气,推进

行风政风建设。开展三晋"好医院、好医生、好护士"宣传推选活动, 开展全省卫生计生系统先进典型事迹巡回报告活动,宣传、推选、弘

扬一批先进典型,全面展示卫生计生系统的新风貌。

(十)主题宣传。围绕"世界卫生日""世界人口日""世界家庭

日""世界母乳喂养周""全国法制宣传日""全国计划免疫宣传日" "全国计生协纪念日""护士节""全国爱国卫生月""全国出生缺陷

宣传周""结核病防治日""艾滋病防治日"等卫生计生主题节日、科

普宣传和卫生计生热点话题,组织大型宣传、咨询、义诊活动,主动

开展新闻宣传和健康教育活动。做好卫生计生法治宣传和主题宣

传的结合,加大卫生计生法治宣传力度。做好日常宣传与主题宣传

的结合,形成经常性工作机制。

(十一)进村人户宣传。深入乡村(社区),深入群众,开展群众

喜闻乐见的宣传活动,吸引群众参与,满足群众对卫生计生政策法

规知识、健康知识的需求。制作和发放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图文并

茂、通俗易懂的卫生计生宣传资料,真正把宣传品送到老百姓家中,

让群众读有所用,使惠民政策、婚育新风、健康知识等内容进村人

户,人心人脑。2015年,要为全省每个农村居民家庭免费发放一套

健康知识口袋书。

(十二)思想文化建设。在全省卫生计生系统加强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职业精神教育,加强我省"法治文

化、廉政文化、红色文化"的三个文化建设,继承和弘扬卫生计生职

业精神,培育和践行卫生计生系统核心价值观。积极推动人口文

化、健康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开展卫生计生优秀文艺作品征集、展

播活动,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 (十三)理论研究。利用社科院、党校、高校、社团组织、科研机

构的力量,深化卫生计生理论研究,努力把握基本规律,为事业改革

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加强高层倡导、部门协调和社会动员,开展课

题研究,办好卫生计生理论专栏,增进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和社会各

界对卫生计生事业的重视、理解和支持。

三、宣传平台建设

(十四)整合资源。加快推进卫生计生宣传队伍和宣传阵地、宣

传形式、宣传内容的融合发展,实现"1十1">2的效应。整合卫生

计生宣传阵地设施,优化宣传内容,将原卫生、计生开办的广播、电

视、报纸等栏目进行整合,合力打造为卫生计生科普类栏目。原人

口计生部门打造的人口文化大院、人口文化广场和人口文化园等要

加入健康教育等新内容,打造新的宣传品牌,提升宣传效果。整合

原卫生、计生部门创办的各类报刊杂志、院报院刊,打造全省卫生计

生系统优秀的"自办媒体",使其成为宣传政策、凝聚力量、交流经验

的重要载体。

(十五)部门协作。加强与相关部门特别是宣传、新闻出版、广

电、文化等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促进全社会高度

重视卫生计生新闻宣传,形成大联合大宣传的工作格局。注重与中

央驻晋和省内主流媒体及当地媒体的沟通协调,主动提供新闻素

材,引导媒体做好正面宣传;设立媒体体验周或组织媒体深入一线

体验或采访,身临其境感受卫生计生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和职业、生

活压力,争取社会、媒体和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加强机关内设机构、

直属单位和卫生计生系统上下的协调,在重点工作宣传、先进典型

宣传、重要节点社会宣传等方面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宣传工作合力。

(十六)网站建设。学习借鉴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兄弟省市卫生

计生委网站建设经验,整合卫生、计生门户网站,打造新的门户网

站,将门户网站建设成为新闻宣传和信息发布的第一平台。适时开

通卫生计生官方微博、微信,及时发布卫生计生重大方针政策、便民

惠民举措,为广大网民提供咨询服务。 (十七)环境宣传。进一步清理过时陈旧、破损残缺、空洞教条

的宣传标语,并及时更新,同时,要在主要旅游景区及城乡主要街

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设置宣传牌、宣传栏,优化卫生计生环境

宣传。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要利用宣传版面(电子屏)开展宣传

工作,让群众在看病就医的同时,了解掌握相关政策知识。

(十八)公益热线。整合提升12320卫生热线和12356计生热线

服务功能。提高公众对12320卫生热线的知晓率和利用率,提升热

线服务能力与质量,打造我省卫生计生为民服务的新品牌。

(十九)专家讲堂。建立全省健康教育专家团队,办好《专家末

了》电视健康教育栏目。大力开展健康科普工作,在全省二级以上

公立医院开设健康教育讲堂,让群众获得权威、专业、规范的医学科

普知识

自人材胪声气尸

四、保障措施

(二十)强化领导。加强对宣传工作的领导,实行宣传工作目标

责任管理,各级卫生计生部门"一把手"是宣传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在机构改革中要确保有机构、有人员、有经费开展宣传工作,形成覆

盖省、市、县、乡、村五级的宣传工作网络。要明确责任,加强督查,

传导压力,抓好各项宣传任务的落实。 (二十一)加大投入。各地要落实宣传工作专项经费,加大经费

投入,确保社会宣传、群众宣传、新闻宣传、健康教育、阵地建设、宣

传品制作、专题宣传及人员培训等各项宣传经费的落实,满足宣传

工作需要。各级各类卫生医疗机构要保证开展经常性宣传及健康

教育工作所需经费。

(二十二)抓好队伍。选拔一批热爱宣传、工作认真负责、文字

能力突出的同志充实到宣传岗位上来。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各

医疗卫生机构都要有专(兼)职宣传人员。强化宣传队伍的能力建

设,在媒体素养、新闻宣传、传播技巧等方面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宣

传干部理论水平、文字功底和宣传能力。宣传干部要走进基层,贴

近群众,发现更加鲜活生动的报道素材,增强新闻宣传的吸引力、感

夕乏力口

(二十三)评优表彰。实施媒体激励计划,鼓励宣传干部和媒体

记者在国家和省级主流媒体刊播优秀卫生计生新闻作品,展评优秀

卫生计生新闻宣传作品。总结各地卫生计生宣传工作的好经验、好

做法,表彰先进集体和个人。

第7篇:乡镇2011年人口计生工作安排意见

乡镇2011年度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排意见

各党支部、村民委员会,乡直各工作部门:

为确保2011年度全乡人口和计划生育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进一步提高人口计生工作整体水平,就全乡人口计生工作提出如下安排意见:

一、指导思想

2011年,全乡人口计生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和人口安全观,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县有关人口计生工作的各项决策和部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引导人口分布,突出“村民自治”这个重点,主攻流动人口管理这个难点,以实施“少生快富”工程为出发点,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

1 社会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二、目标任务

全乡2011年度人口计生工作的目标任务是:(1)年内出生总人数473人,其中:政策内出生人数442人;(2)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2‰以内;(3)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4)常住人口符合政策生育率达93.5%;(5)流动人口符合政策生育率达63%;(6)一孩妇女上环及时率达100%;二孩妇女绝育及时率达100%;(7)乡级财政投入计生事业费人均达1.8元,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10%用于计生事业,全乡完成社会抚养费征收45万元以上,并确保全额用于人口计生事业;(8)PIS系统录入出生统计数据准确率达100%;(9)巩固省级优质服务先进乡,实施叶酸片干预防治出生缺陷 例,技术干预 例;(10)发放避孕药具 人次;(11)奖励扶助政策落实率、兑现率分别达100%;(12)全面推行“村民自治”,推行率达100%;实现“村民自治”的村达50%以上;(13)实施“少生快富”工程帮扶农村“两户”175户以上;(14)流动人口信息上报和反馈率达100%,办证率达95%以上,验证率达100%;(15)村级计生协会整建率达100%;(16)政务办公及时率达100%;(17)宣传品入户率达100%;(18)妇检率达100%。(19)完成"四术"任务380例,其中:一孩上环140例,二孩绝育240例,其中二女孩户结扎14例。

三、工作措施

(一)切实加强对人口计生工作的领导。一是坚持“四个不动摇”:坚持稳定现行生育政策不动摇,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不动摇,坚持稳定计划生育工作机构、队伍不动摇,坚持不断创新人口计生工作思路、机制和方法不动摇。做到“四个优先、三个给予”,即:人口计生问题优先解决,人口计生工作优先部署,人口计生会议优先召开,人口计生经费优先保证;要人员给人员,要经费给经费,要政策给政策。坚持把人口计生工作摆在重要战略地位来抓,作为攻坚战来打,切实做到领导、认识、责任、措施、检查、奖惩到位。二是进一步落实责任制,完善经常抓的工作机制,切实抓好人口计生工作责任追究制的落实。进一步坚持完善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全力以赴抓,其他领导配合抓,各单位参与抓的工作责任制。继续实行乡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组干部和育龄妇女小组长包中心户长、中心户长包人的人口计生工作包保责任制。乡直包村单位必须积极参与所包保村的人口计生工作。严格执行 “横到边,纵到底”的责任追究制,对在人口计生工作中因重视不够、措施不力、工作不到位、责任心不强、职责履行不好,造成工作滞后或出现严重政策外生育等问题的,坚决按照县有关文件和相关规定严格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在执行过程中实行期间诫勉谈话、“一票否决”制以及党政纪

3 处分、经济处罚,不等年底“算帐”后才处理。对造成政策外生育的,一方面要严格追究包保人的责任;另一方面要严格追究政策外生育家庭的责任,出现一家,坚决处理一家,切实把社会抚养费征收到位、相关处罚到位,真正达到教育他人不敢超生的目的。三是进一步加大督查力度。坚持“四会四查”制度,做到组级一月一次见面会、村级一月一次汇报会、乡级一月一次专题会和一月一次调度分析会;做到组自查、村普查、乡检查和督查。通过召开“四会”找准问题,相应采取“四查”措施核实问题、解决问题。乡级每月开展一次全面督查,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责令限期整改,相关村和单位要立即采取措施及时整改。乡委乡政府每季度专题听取1次以上人口计生工作汇报,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乡人大要定期组织专题调研,切实加强对人口计生工作的监督,督促解决人口计生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四是乡副科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抓好典型示范。各村要结合实际,着力抓好村民自治、优质服务、协会整建、利益导向、流动人口管理等具有特色的典型示范,让先进的更先进,中游的争先进,后进的赶先进。乡重点指导抓好2个村的“村民自治”典型示范,以点带面,推动计生工作全面开展。

(二)着力巩固提高“村为主”,全面推行“村民自治”,加强基层基础工作。一是坚持把巩固提高“村为主”和全面推行“村民自治”作为提高计划生育工作整体水平的治本措

4 施来抓,进一步贯彻落实好上级有关计划生育依法行政、巩固提高“村为主”、扎实推进“村(居)民自治”的精神,逐步建立“依法管理,村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为主要内容的常抓不懈的人口计生工作新机制。二是进一步落实村“两委”班子、人口主任、计生专干、育龄妇女小组长、中心户长的责任,兑现好报酬。要按照《水城县村干部管理办法》和相关规定加强对村干部的管理、考核,严格兑现奖惩。要把能否抓好人口计生工作作为考核村“两委”、人口主任、计生专干的重要内容,发挥好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三是加强村计生协会建设,组织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要扩大入会渠道,按照自愿的原则把热心人口计生事业的群众吸收到协会中来,要拓展协会活动的内容,积极开展内容丰富的活动,乡村两级要明确1名干部专职负责协会日常工作。四是依照法律程序,结合实际,再一次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讨论修改《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实行计划生育“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五是全面实行计划生育村务公开、合同管理。六是进一步完善计划生育中心户长制,实行联户管理计划生育。七是要赋予育龄妇女小组长和中心户长相应的权利。要在宅基地报批、生育证申办、奖励扶助、救灾救济等方面给予他们初审的权利,提高他们工作的主动性。

(三)深入实施“三大工程”,全面推进优质服务。一是把“创优”工作作为实现“两个转变”的根本途径和载体,全面抓好创建工作。二是切实抓好“三大工程”的实施,大力开展出生缺陷干预、生殖道感染干预、避孕节育优质服务工程。着力抓好使用叶酸片干预防治出生缺陷和技术干预工作,努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着力提高育龄群众生殖健康水平。把查环查孕与妇科病普查普治结合起来,要坚持每季度的妇检定时定点定责任的制度,确保妇检率达100%;认真开展好以避孕节育技术服务为重点的优质服务,着力提高技术服务水平,为育龄群众提供避孕节育免费服务。三是切实抓好药具管理工作,努力提高避孕药具的使用率和有效率。四 是加强对“数字计生”工作平台设备的管理和使用,为育龄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五是切实做好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的工作。计生、卫生、派出所、司法、人劳社保等单位,要全力抓好省长第85号令和《中共六盘水市委、六盘水市人民政府关于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的暂行规定》的宣传、贯彻、落实,定期开展专项活动,严厉打击“两非”和贩卖、残害、遗弃女婴的违法犯罪行为。要大力倡导住院分娩,保证母婴安全。六是要大力开展关爱女孩行动。计生、团委、妇联、教育、卫生、民政、财政、扶贫等单位要相互协作,合力开展关爱女孩行动,使女孩在教育、就医、生活、参与社会活动等方面

6 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优先的地位。

(四)进一步强化宣传教育的首位作用,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全面提高育龄群众对计生政策的知晓率。加大对国家“一法三规”和《贵州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及《贵州省计划生育管理办法》的宣传力度,教育群众自觉遵守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切实转变群众婚育观念。依法按程序开办人口学校,举办计生政策和法律法规培训班,努力提高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自觉性。把生育政策、处罚政策、奖励扶助政策作为宣传的重点。要按照《贵州省人口计生委关于创新全省人口计生宣传教育新机制工作标准》(黔人口发 [2006]15号)要求,抓好乡、村两级宣传教育工作,做到乡、村有宣传栏,组有宣传标语,户有宣传资料。要认真做好各项信息报送工作,宣传典型经验和做法。

(五)切实抓好信息化建设工作。要维护和使用好乡级人口计生资源网和信息交换平台,以信息引导日常管理和服务。乡要明确专人负责人口计生信息化工作。要以已婚育龄妇女信息系统建设为重点,全面建立起流动人口信息化管理系统、计生药具信息化管理系统、奖励扶助管理信息系统、优质服务“数字计生”工作平台,提高工作效率。要进一步清理人口底数,抓好计生统计业务工作,全面规范各种帐、卡、表、册、簿。

(六)切实抓好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工作,形成综合治理

7 格局。探索建立新的流动人口计生管理机制,形成“党政统一领导、单位参与、优质服务、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加大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和合同管理的力度,着力清理好流出人口,实施跟踪管理,使之落实相应的节育措施和按时参加妇检。要认真落实“六个一”和“一证否办”的管理措施。对流出人口坚持做到“两手抓”,一手抓堵住新的计生失控人口的产生;一手抓原计生失控人口的消化。从2010年10月1日起,绝不能出现新的外出人口计生失控户,同时每月清理流出人口节育手术库存的10%以上。对流入人口 要做到与常住人口同管理、同服务。要做好流动人口的信息上报和反馈工作,反馈率、办证率、验证率达到标准要求。乡直部门要认真履行人口计生工作综合治理职能,切实抓好人口计生工作职责的落实,做好本单位的人口计生工作,出台的政策措施要有利于人口计生工作的开展,实施的项目要向人口计生工作倾斜。乡委乡政府每季度对乡直各单位落实责任书的情况开展一次全面督查,要切实做好企业人口计生管理工作。乡党委政府要加强对企业人口计生工作的领导,人口计生部门要加强对企业人口计生工作的指导,并与企业签订人口计生目标管理责任书,严格考核,兑现奖惩。各企业要建立健全人口计生工作机构,配备专(兼)职人口计生工作人员,落实工作经费,确保企业人口计生管理工作正常运转,取得新的实效。

(七)完善利益导向机制,全面建立奖励扶助制度,兑现各种奖励优惠政策,大力实施“少生快富”工作。一是切实抓好“少生快富”帮扶工程实施。要管好用好“少生快富”帮扶资金,使受帮扶的农户尽快富裕起来。计生办要与相关单位通力合作,把扶贫开发、计生、“三结合”帮扶、“少生快富”工程结合起来抓,以小额扶贫贷款、项目资金等多种方式帮扶计生贫困户。二是把落实农村“两户”的奖励优惠政策纳入人口计生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确保各项奖励优惠 政策落到实处。三是认真落实扶助政策,全面建立奖励扶助制度,奖励扶助政策落实率、兑现率达100%。四是兑现优惠政策。继续落实好农村计生“两户”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免收书杂费的优惠政策;农村独生子女保健费发放率达100%。

(八)切实加大对人口计生事业经费的投入和社会抚养费的征收力度,充分发挥征收社会抚养费的经济制约作用。要优先预算人口计生事业经费,做到“五个确保”:确保乡级财政计生事业经费人均投入达1.8元;确保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10%全部用于计生事业;确保药具经费投入达1万元以上;确保社会抚养费征收到位并全额上缴县级财政,全额返回用于人口计生事业.征收社会抚养费要严格依法按程序征收,严禁坐收坐支和“打白条”现象发生。要认真清理历年社会抚养费下欠数,确保对当年政策外生育家庭的社会抚养费征收面要达到100%,真正发挥征收社会抚养费制约

9 政策外生育的作用。征收过程中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要确保各项人口计生事业经费及时足额到位。

(九)加强人口计生干部队伍建设,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严格依法行政。按照思想好、作风正、懂业务、会管理、善于做群众工作的要求充实加强人口计生干部队伍,加强对人口计生干部队伍的教育和管理,提高他们的政治、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尤其要注重技术服务干部队伍建设,努力提高他们的技术服务能力一是对乡下派到村任职或挂职专抓人口计生工作的干部,要优先提拨使用;在人口计生工作岗位上工作时间长、表现优秀的人口计生干部,要优先提拨重用。二是切实加大培训力度,改变基层人口计生工作人员业务不精的状况。今年对全乡的人口计生干部至少要轮训一次。注重加强对村组干部、育龄妇女小组长、中心户长的培训。要通过强化培训,提高计生干部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服务的水平。三是严格依法行政,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要认真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公示制、评议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建立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良好执法环境。严格执行水委办字[2009]97号(《中共水城县委办公室 水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依法行政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切实防止行政违法行为发生。四是认真抓好计划生育政、村务公开工作。乡、村两级都要细化公开内容,规范公开程序,把涉及群众利益

10 的生育证发放、社会抚养费征收、奖励扶助、处罚和生育、《村民公约》的履约等情况及时予以公开,增强计生工作的透明度,让人民群众更加理解、支持人口计生工作。五是加强指导,乡计生办要加强对各村的指导。计生办、服务站要加强协作,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使各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管出水平,抓出成效。

(十)进一步完善考核评估机制和分类指导制度。一是实行目标管理。2011年度人口计生目标管理考核严格兑现奖惩。采取平时督查、半年和年终抽查考核办法进行考核评估, 按3:3:4考核评分。二是实行分类指导,乡对12个村按工作水平好、中、差分

一、

二、三类村进行指导和帮助,对专项工作进行专题指导,突出“抓两头,带中间”、“抓重点,攻难点”、“抓局部、促全局”,实现整体推进。

全乡各单位、各村要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为动力,切实转变作风,增强服务意识,再接再厉,扎实苦干,确保全面完成2011年度人口计生各项目标任务,为促进木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而努力奋斗!

上一篇:教师节座谈会心得体会下一篇:月度学校后勤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