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镇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提升计生

2024-06-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打通镇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提升计生(共15篇)

打通镇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提升计生 篇1

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中,打通镇计生办结合自身实际,着力提升计生服务爱心、关心、耐心“三心”化管理水平。

据悉,近段时间,计生办干部带着爱心进村入户,了解育龄群众的实际困难,与育龄群众拉家常、讲政策。对于一些生活特别困难的计划生育家庭,镇计生办进行了走访慰问,用爱心温暖人心,融洽了干群关系。要做好计生工作,首先要关心育龄群众,做育龄群众的知心人,只有对育龄群众感情深,工作才能细、方法才能对头。育龄群众的家庭背景、生活条件千差万别,镇计生办就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从不同方面关心育龄群众的工作、生活。对于符合奖励扶助政策的家庭,做到积极申报,对于符合国免对象家庭,积极做好免费健康体检,使育龄群众能感受到计生干部的温暖,计生政策的实惠。

打通镇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提升计生 篇2

群众路线执行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读者服务工作的成效,关系到馆员个人的形象,甚至关系到读者对图书馆的看法,乃至影响对图书馆的整体形象。而目前,还普遍存在脱离读者,脱离群众的情况发生。

1. 高校图书馆少数领导和馆员身上都不同形式、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存在脱离群众、脱离读者的现象

1.1 少数图书馆负责人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主要表现为宗旨意识不强,缺乏调查研究,摆官架子,缺乏与读者、馆员、院系间的有效相互沟通。在处理读者意见建议中,没有换位思考,不从读者利益出发。以领导自居,经验主义干工作,以想象主义办事情;调查研究少,考虑问题不全面等因素。与馆员交流少,不能走进群众职工,不了解群众的真实想法,对馆员的工作、学习、生活上的关心不深入。与院系间的沟通联系不密切,缺乏对学校所设置的专业前沿信息了解,提供学术动态信息滞后。

1.2 部分馆员的群众观点不明确,主动服务意识不强,对待读者态度冷淡,存在职业倦怠,工作能拖就拖,消极心理影响到了日常的服务工作,与读者容易产生冲突和矛盾。遇到问题相互推诿,对师生读者的问题简单应付,以致效率低下,久拖不决。长此以往,逐渐形成了一种“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使读者不愿意来图书馆,给人以拒之千里,没有归属感。缺乏情感交流,读者服务工作不够细致,缺乏人性化、个性化。

2. 把群众路线作为推动高校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动力

“图书馆的各项工作包括图书馆的精神文明建设离开读者就失去了其意义,尤其是高校图书馆,面对着众多的青年学生,肩负着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重任,更应该想方设法依靠读者,紧密联系读者,让读者和图书馆之间相知、相融和相助,共同促进精神文明的建设。”馆员要始终从群众利益、读者利益出发,从读者角度考虑问题,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为标准,以读者需求不需求为己任。依靠读者、贴近读者、服务读者,积极创造与读者互动交流、为读者真情服务的平台。

2.1. 践行群众路线,找准自身定位

“近年来,高校图书馆的工作理念已从传统的借书藏书机构转变为了一切服务以读者为中心的理念。”思想决定行动,理念引领实践。馆员是不是以读者利益为出发点,是不是能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归根结底是由馆员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及职业素养决定的。只有自身的思想认识提升了、定位准确了,才能转变工作作风,才能心系读者,才能站在读者的角度上想问题、办事情、干工作。馆员要树立一切为了读者,真情服务读者的服务理念,找准自身定位。服务教学、服务科研、服务读者,做好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职责和任务。促进馆员与读者服务工作的和谐发展。注重教书育人,馆员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明礼诚信,用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地感染读者。要深入到读者中去,了解和关心读者的需求。在力所能及,不违反图书馆规章制度的范围内帮助读者解决问题,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从而建立起和谐友善的关系。

2.2 践行群众路线,领会“为了谁,我是谁,依靠谁”。

馆员应该树立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观点,摆正与读者间的关系,深刻领会“为了谁,我是谁,依靠谁”——就是要围绕一切为了读者和为了读者一切干工作。真正明确“为了谁”,搞清“依靠谁”,认清“我是谁”。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又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工作中,馆员要明确自己是为广大读者服务的,多换位思考问题,站在读者的角度上看待问题。图书馆要依靠群众,依靠读者,依靠全院师生,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对图书馆的意见建议,想方设法为他们做好文献信息服务工作,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2.3 践行群众路线,真情服务读者

馆员在工作中具有多重身份角色,不仅仅是管理员、服务员、还是信息员、导读员。通过各种活动,让馆员和读者参与到图书馆的建设中来。比如,建立党员示范岗、张贴馆员照片等形式,让读者认识馆员,让读者了解馆员,并接受读者的监督。设立读者留言簿、网上交流平台,让来馆的读者把自己的心得、意见建议留下来,并安排专人把收集到的意见建议汇总整理,进行跟踪式解答回访。召开了各种层次的读者座谈会、见面会、读书会,搭建与读者沟通无障碍平台。并召集馆务会,及时处理读者提出的问题,注重办事效率不拖沓,不推诿。举办读书月系列活动,举办各类讲座、展览,评选读者“阅读之星”等活动。将读者利用放在首位,尤其是高校图书馆的领导干部,更应该深入到图书馆的各个书库、阅览室、自习室、教室、宿舍等场所,与读者、馆员沟通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及时处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切实解决他们的需求。通过活动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为读者实实在在做事情,读者满意度大幅提高。

2.4 践行群众路线,建立监督整改机制,做到“即知即改”

针对读者反映的问题,意见建议进行认真梳理。建章立制,转变作风,健全制度建设保障机制。如馆领导与读者对话制度、深入服务一线制度、走访二级学院制度等、强化监督考核机制。如党内监督制度、读者监督制度。建立健全读者咨询服务教育制度和提升群众工作能力机制、干部联系沟通和经常性服务群众机制、读者诉求表达和回应机制、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支持保障机制等。

综上所述,图书馆的群众路线,就是要更进一步确立读者的主体地位。在图书馆日常的工作作风上,馆员的一言一行中求转变,把读者是否满意作为衡量我们工作的根本标准。尤其是图书馆的的领导班子更应该密切联系读者和馆员,要与读者做朋友,与他们打成一片,了解基层馆员的心声和读者的需要,以感恩、敬畏之心,尽最大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满足师生需要,构建和谐图书馆。

参考文献

[1]康忠民,肖永霖.依靠读者共建图书馆精神文明[J].现代情报,2003(6):75-76.

打通镇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提升计生 篇3

强文化——疗伤的良药

企业文化是一个历久弥新的研究课题。作为社会性动物,每个人都生活在特定的文化和规则之中。尽管文化和规则看不见、摸不着,但却实实在在地支配着员工的思维和言行。在一个企业内部,员工的行为同样受到文化和规则的左右,只不过这些文化和规则要么源自于管理者,要么源自于员工自身。也就是说,当企业的文化和制度影响力一旦下降,员工群体必然会产生新的“隐文化”“潜规则”,进而将管理者所倡导的理念、推行的制度边缘化。因此,企业的文化价值取向绝非一成不变。相反,作为参与市场竞争、获取产品效益的“法人”组织,企业的主流文化非常容易受到来自内部或外部的方方面面的考验和冲击,甚至由量变引发质变!“三鹿”并非从创业之初就热衷于销售毒奶粉;“富士康”的员工也曾拥有过“团结友爱”的美好时光。从企业文化层面分析,“文化变质”正是导致中国企业普遍短寿的主要根源。

在企业日常工作中,“上传下不达”“中梗阻”“令不行、禁不止”……这些长期存在的不良现象,恰恰属于矛盾积聚引发的“文化变质”!是企业决策者、管理者的思路、政策、观念没有给员工“传递”积极信号的必然结果!各级管理者应该扪心自问,我们在与员工打交道的过程中是不是还在热衷于自说自话?是不是还在对员工的困难和问题推诿扯皮?是不是还在满嘴“总体上”“基本上”“原则上”地打官腔?如果是,这究竟给员工传递了怎样的信号?是积极的信号吗!

强企业,首先应该强文化。文化绝不仅仅是一句口号、一幅标语、一个概念,而是一个企业“法人”的灵魂和性格!说得更直白一些,就是企业向员工、向市场、向顾客传递出的强烈信号,足以让人从心底里感叹一句:“这家企业,好样的!”这样的文化,才是企业疗伤的良药。因此,管理者在做每一件事、说每一句话、作出每一项决定之前,请务必思考和回答这样两个问题:“这件事、这句话、这项政策、这个决定,究竟会给员工、给用户传递怎样的信号?这个信号与企业所倡导的文化和理念相符吗?”只要企业每个管理者都认真做到了这一点,企业的形象、员工的精神风貌必将焕然一新。

严管理——懈怠的终结

“管理”是什么?简而言之,管理就是制定和落实游戏规则,以此来告诉参与游戏的人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怎么做、什么时候做好、做不好会怎样!作为管理者的工作不外如是。作为组织规则的制定者,管理者对企业各项制度的落实和执行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连规则制定者都不清楚自己的职责,又何以要求员工“做一个明白人”;如果连规则制定者都无视规则、破坏规则权威,又何以要求员工遵章守纪。管理者手中有权、有钱、有政策。这些东西用好了,可以成为维护企业规章制度的法宝;一旦用不好,则会成为破坏企业制度执行环境的“大杀器”。要想当好一名管理者,就必须树立起牢固的规则意识;要时常提醒和告诫自己:工作的懈怠,皆源于考核上的折扣、嘉奖中的人情、决策中的短视。

严管理,首先从严格管理管理者做起。若管理者甘于平庸,员工必然松懒懈怠;管理者锐意进取,员工必定奋力拼搏。

管好企业的关键在管好人,而人的工作最难做!俗话讲: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套用一句现代管理学的话来说就是“人人生而不同!”尽管如此,每个人在价值取向上有一点是基本相同的,那就是“趋利避害”。许多企业都具有非常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但为什么还会出现如此严重的内部管理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员工对工作业绩和成果漠不关心,却热衷于泡病假、谋福利?是什么致使系统和部门之间相互推责、疏于沟通?站在员工的角度考虑,道理其实很简单:因为大家都这么干!如果我不这么干,我就吃大亏了!企业内部管理过程中暴露出来的种种乱象正是源自于员工的这种“理性选择”,其类似于“劣币”驱逐“良币”的过程,而后果就是企业丧失了具有正面引导意义的文化氛围和规则制度环境。通过分析,我们不难看出,除了文化失语之外,管理失控应该是导致员工松弛懈怠的直接原因。

重创新——恒久的动力

当前企业面临的各种问题,无论是员工的个人主义,还是部门和系统的本位主义,均是“大企业病”的典型症状。所谓的大企业病,是指企业丧失了进取和发展动力。管理者精神衰退,员工懒散懈怠,企业在管理、文化、观念等各方面因循守旧。“大企业病”的危害显而易见:市场竞争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形势在变化、同行在追赶!不发展的最终结果必然是被市场无情地淘汰。

当前,攀钢集团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企业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异常艰难而复杂,“一次创业”阶段积淀和传承下来的文化遗产在全球化、网络化的冲击下正一步步丧失原有的感召力,再加上体制改革滞后等一系列问题的影响,使得企业的发展信心、创新激情正在不断地被削弱。毫不客气地讲,攀钢已患上了“大企业病”,而且还不是一天两天。这固然与企业的历史遗留问题过多、改革成本过高有一定关系,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源于员工,尤其是管理者安于现状、创新不足。“出生于”计划经济特殊时代的企业不止攀钢一家,为什么其他企业能够很快地适应和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而攀钢就不能?企业前进的动力来自于“敢于创新”的企业个性!换句话说,只有真正具备独创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的企业“法人”,才拥有创新的激情与活力,才拥有追求卓越的信心和勇气。具体到实际工作中,就是他人都认为理所当然的事,你要大胆质疑;遇到困难,他人都心灰意冷的时候,你要有不服输的倔强;他人都在“差不多”的时候,你却要“做到最好”。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无数的具有怀疑精神与创新激情的员工,构成了企业发展的恒久动力。

“如果我们的心不受束缚,那么不论是阴雨还是晴天,我们都能自由自在地找到出路。如果我们画地为牢,那么天晴时也许还过得去,一旦遇到风雨就不知所措了,这样的话,事业决不会获得成功!”这是被誉为“企业管理之父”的松下幸之助先生留给我们的谆谆教诲。市场形势越严峻、竞争越激烈,就越能够检验一个企业的文化活力、管理水平和创新潜能。严峻的形势已经令企业内部的各种深层次问题暴露无遗。正视和解决这些问题,有赖于企业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放开心灵、放远眼光,不再拘泥于企业短期利益的一得一失,从更加长远的视角出发,创新和改进企业的理念、思路;以更加恢宏的举措自上而下传递企业的发展自信心。唯此,企业才能走出困境、走向成功,赢得企业前进恒久的动力,迎来企业发展的新纪元。

(作者系攀钢集团矿业公司朱矿党委书记)

打通镇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提升计生 篇4

“今后,社保卡除了医保住院报账之用以外,还将作为每个参保人参保缴费、待遇领取(含养老金、医疗费、工伤待遇、就业培训补助等)的必要工具„„”近日,打通镇社保所在大罗村办公室进行了一场社保政策进村入户宣讲活动。

此次宣讲会上社保所工作人员宣传了重庆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着重宣传参保缴费、待遇享受、社会保险法、社会保障卡发放与使用等事项的具体要求及经办流程。据统计,活动现场共计发放社保法手册、宣传单600余份。现场解答群众咨询100余人(次),相关工作人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与群众息息相关的人社政策,现场解答群众提出的有关问题,受到了群众的普遍欢迎。

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篇5

梦想,是生活的航标、美好的憧憬、理想的翅膀,是人类最天真无邪、最美丽可爱的愿望„„。当我还是一名师范大学学生的时候,我的梦想是学有所成、传道授业;当我参加工作踏入农业战线的时候,我的梦想是用知识传递科学与力量,改变农村人贫穷的命运;如今,当我成为一名食品安全管理者的时候,我的梦想是如此简单,那就是 人人都能吃上放心的食品!

角色不同,梦想不尽相同,然而,我对梦想的追求与渴望始终未变;个体不同,梦想千差万别,然而,每个人梦想的叠加将汇聚成为气势磅礴的中国梦,那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那就是,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作为一名食品安全管理者,我们的使命就是要保障食品安全,给予人民最基本的尊严和幸福!用舌尖上的安全来托举伟大的中国梦!

“梦”已起航,“路”在何方?在“中国梦”的理想召唤下,目前全国上下正掀起一轮实现伟大中国梦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重拾战争年代我党我军制胜的法宝。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食品安全监管的坚定力量,要实现舌尖上的安全,必须走群众路线。

为实现舌尖上的安全,作为一名食品安全管理者,我们应当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高擎食品安全责任大旗,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退缩、不畏惧,勇敢地迎接食品安全的困难和挑战。哪怕再苦再累,只要想到能为百姓餐桌安全 贡献一份微薄之力,就觉得我们的付出和努力 是如此的高尚和有意义。

为实现舌尖上的安全,作为一名食品安全管理者,我们应当紧紧地依靠群众,加大食品安全宣传,积极推行有奖举报等制度,发动群众,组织群众,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到食品安全监管中来。点滴

之水、汇成江海,个体力量乘以13个亿将会是一个多么巨大的数字、一个无坚不摧的力量。

为实现舌尖上的安全,作为一名食品安全管理者,我们还应当解放思想,转变作风,努力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向人民群众学习,了解人民群众的愿望,把人民群众的认可作为我们工作中的“镜子”,坚持边学边查“照镜子”,边查边做“正衣冠”,边做边改“洗洗澡”,边改边整“治治脖,以人民群众的满意 来交一份我们合格的答卷!

梦在前方,路在脚下,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朋友们,让我们一起,用实际行动,用我们的付出,早日将舌尖上的安全梦想照进现实,用舌尖上的安全梦 托举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体会 篇6

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体会

:立足平凡岗位 绽放人生光彩

常言说,有爱才会产生动力,有爱就意味着责任.2007年,我如愿以偿的成为了XX市排水总公司的一名普通职工,从报到的第一天起,我就下定决心,要把自己的理想信念青春和才干毫无保留地献给这个光荣的职业.XX市建南泵站,承担着一亩泉以南,朝阳路以西大片区域的疏排水任务,作用举足轻重,可以说是我市西南部的疏排水枢纽,同时,她也是我们八名职工的第二个家.平时,我们努力学政治,学业务,虚心请教,相互帮助.工作中,我们积极进取,恪尽职守,严格按照操作流程,对泵站设备进行不定期的检查维护和调整.有一次,一号水泵更新后,新的水泵与旧泵有构造上的不同,经常出现不上水,电流不稳定等问题.这台水泵的流量很大,一旦发生故障,将在很大范围造成严重影响.为了避免事故的发生,值班人员自觉加强了检查频次,在当夜巡视中,新的一号水泵出现了电流过高,声音异常,值班人员及时发现并避免了事故的发生,减少了损失,保障设备安全运行.多年来,在平凡的岗位上,虽有劳顿枯燥平淡或者失落,但收获最多的还是充实快乐和满足,因为我们的辛苦付出,为市民换来的,是生活的洁净和出行的顺畅.年初,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在局系统展开,逐步深入到我建南泵站.务实 为民 效率 发展牢记在每一名干部职工心中,引领我们把排水服务,迈上一个更高的台阶.我们比思想 比作风 比纪律,争做技术能手,在干字上下功夫,在落实上见行动.做到泵站设备不缺油不漏油无尘土.由于我泵站几乎都是女职工,体弱力单,最艰苦的工作就是格栅清掏垃圾,每天都要进行三至四次,清掏出来的垃圾又脏又臭,其中最难的就是清理沁过脏水的棉絮,团团相绕,丝丝相缠,只能用手去撕去扒,一缕一缕的从格栅上拽下来,但是大家没有丝毫抱怨,只有一个共同的想法,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工作做好.仅今年年初以来,我泵站清运栅渣垃圾20多吨,安全输水500多万立方米,圆满完成了上级布置的各项工作和任务,泵站职工们,以焦裕禄同志为楷模,以忘我的精神投入工作,使泵站连续七年获得XX市排水总公司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2014年分获保定工会,河北省总工会模范小家的荣誉称号.上分政府之忧,下解群众之难,这就是我们的职责.我们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认真践行群众路线,把群众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第一标准,并以一流的服务,一流的业绩,为市民送去排水人的温馨,带去政府的温情.这是我们的真诚告白,更是我们的庄重承诺.来吧,让我们共同携手,打造一流的城市环境,共建我们的文明家园!

打通镇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提升计生 篇7

关键词:“赶考”精神,群众路线,两个务必

一、“赶考”精神是党践行群众路线的实践总结

中国共产党应以一个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来“赶考”, 毛泽东坚定地表示:“我们决不当李自成, 我们都希望考一个好成绩。”

首先, 1944年3月10日, 郭沫若为纪念明朝末年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打进北京推翻明朝统治又仓皇败出北京三百周年, 写了著名的《甲申三百年祭》一文。该文传到延安后, 立即引起了毛泽东的重视。在抗日战争即将胜利之际,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民革命运动, 会不会重蹈李自成的覆辙, 引起了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的思考。从毛泽东写给郭沫若的信中, 我们可以看到:“你的《甲申三百年祭》, 我们把它当作整风文件看待。小胜即骄傲, 大胜更骄傲, 一次又一次吃亏, 如何避免此种毛病, 实在值得注意。”“我虽然兢兢业业, 生怕出岔子, 但说不定岔子从什么地方跑出来;你看到了什么缺点错误, 希望随时示知。”由此可见, 如何防止胜利时的骄傲, 是当时党中央十分重视的一个问题。

其次, 从“窑洞对”看党的群众路线。这次对话起因于黄炎培的“周期律”说。在黄炎培看来, 中国过去的历史上, 没有一个阶级集团, 没有任何一个政党, 乃至没有任何一个人, 能够跳出这由兴旺走向衰败的周期。“历史周期律”提出, 出发点在国民党, 而落脚点却是在共产党身上。如何避免跌入“历史周期律”的泥潭。“我们已经找到新路, 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 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 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 才不会人亡政息。”毛泽东的回应是十分信心的。一个最根本的依据, 就是我们党的宗旨始终是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没有自己的任何私利。

二、“赶考”精神的提出, 为党密切联系群众指明了方向

首先, 以“两个务必”思想为标志, 毛泽东给全党敲响了警钟。1949年3月5日至13日,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村召开。会议为建立新中国做了直接的准备工作。毛泽东在会上说:“夺取全国胜利, 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如果这一步也值得骄傲, 那是比较渺小的, 更值得骄傲的还在后头。……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 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中国人民不但可以不要向帝国主义者讨乞也能活下去, 而且还将活得比帝国主义国家要好些。”

七届二中全会是党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重大关头召开的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 因为建立新中国的伟大历史使命摆在了党的面前。党面临建设新中国的考验, 面临人民群众的考验。面对即将到来的伟大胜利和即将承担的伟大而艰巨的重任, 毛泽东提出“两个务必”, 用以告诫全党不要过分地陶醉于胜利之中, 而要以清醒的头脑为即将承担的建设任务做好思想准备和组织准备。能否顺利实现这一历史转折, 能否考一个好成绩, 这是全党面临的严峻考验。

其次, 提出善于学习的理念来克服我们的本领恐慌。1939年,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在职干部教育动员大会上讲话时指出:“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 不是经济恐慌, 也不是政治恐慌, 而是本领恐慌。”“好像一个铺子, 本来东西不多, 一卖就空, 空空如也, 再开下去就不成了, 再开就一定要进货。”当我党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出现“慌”时, 不能以“恐”的态度来对待, 我们要发扬实事求是的精神去“治慌”。怎么样来断定“治慌”的效果呢?要看“成绩”, 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党员尤其是党的干部要充分弘扬“赶考”的精神, 要考一个人民满意的好成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 毛泽东一再向全党指明新的历史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他代表党中央及时地向全党提出新的历史任务, 这就给全体共产党人造成了一种历史责任压力。这个时候毛泽东提出共产党人要善于学习的理念, 他告诫全党:“我们熟习的东西有些快要闲起来了, 我们不熟习的东西正在强迫我们去做。”因此, 要善于学习。注重学习、善于学习、勤于学习是我党的优良传统。

三、新时期, “赶考”精神仍然是我们的行动指南

首先, “赶考”精神, 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后, 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 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这明确地揭示了“中国梦”看似宏大, 但骨子里却是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 同时也表明了实现中国梦与贯彻群众路线之间存在着内在的紧密联系。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 党的群众路线始终发挥着根本性的重大支撑作用。只有中国共产党真正做到了动员全民族力量, 践行群众路线, 为“中国梦”的实现打下坚实基础。党的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 一切依靠群众, 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实现中国梦, 需要我们每一位党员要发扬“赶考”精神, 深入落实贯彻党的群众路线, 依靠人民群众这一中国力量的智慧和双手来实现中国梦。只有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 才能保障中国梦的伟大目标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和支持;只有发扬“赶考”精神, 才能使党自身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能量。

其次, “赶考”精神, 是实现两个“百年目标”以及十八届三中全会改革目标的精神动力。改革开放35年, 是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35年, 也是不断践行群众路线的35年。在新的时代条件下, 面对新任务、新目标、新挑战, 我们党只有走群众路线这一事关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道路, 积极发扬“赶考”精神, 才能实现既定的目标, 人民群众才能成为我们强有力的后盾。

新形势下, 全面深化改革, 要最大限度集中全党全社会智慧, 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敢于啃硬骨头, 敢于涉险滩, 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胆子大”意味着我们的创新能力强, 创新历来是我党的优良传统。我们就是要有一股子“闯”劲儿, 有一股子“赶考”精神的“赶”劲儿。在这样的情况下, 邓小平同志审时度势, 开创性地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定, 开创性地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可以说, 邓小平同志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30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 我们党从摸着石头过河到与加强顶层设计相结合。改革一路走来, 一步一个脚印, 中国特色的改革之路, 走出了“北京共识”“中国模式”“中国道路”。这是世界对我们的肯定, 也是我们的自我肯定, 同时也是一个不错的“成绩”。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书信选集[Z].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3.

[2]黄炎培.八十年来[M].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 1982.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打通镇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提升计生 篇8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学报工作

中图分类号:D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12-0003-02

一、弄清我是谁。把身份定位定准确

无论是干部还是党员,其根本属性是党组织的一名成员,都必须坚持和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宗旨,这个根本宗旨将每名党员、干部的身份定位为为普通人民大众服务的人,也就是“人民公仆”,根本任务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我校来说,无论是行政、教辅还是后勤,无论工作性质如何,都必须坚持一个共同的原则,就是“服务”,也就是说管理就是服务、教辅就是服务、后勤就是服务,各部门、单位的根本工作性质就是为师生的学习、工作、生活服好务,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部门的工作性质也就决定了每名党员干部的工作任务和性质,也就是说,每名党员、干部的工作任务的出发点是为师生员工服务,实实在在地为师生员工解决困难和问题,师生员工对我们的服务是否满意是我们工作做得好不好的标尺,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归宿。

二、明确为了谁,把工作面向定准确

搞清楚了我是谁的问题,就要明确为了谁这个根本问题。既然每名党员、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那么我们所进行的一切工作、开展的各种活动,说到底就是为了广大师生员工的成长、发展。从学校层面上讲,学校办学思路、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十二五规划、党代会远景目标及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改革、科学研究等一系列事关学校未来建设发展的理念和设计,说到底都是为师生员工成长发展服务的。比如我校“融入赤峰、服务地方、突出特色、转型发展”理念的提出,其理论基础在于我校是新建的地方本科院校,既然是地方本科院校,不融入地方、不服务地方,我们就失去了根本,就无法得到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广大市民的重视和支持,没有地方在经济、政策、土地、人才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学校也就谈不上发展,学校窘迫,师生员工就跟着受苦,这种亏我们早就吃够了。在学校转型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学校的发展速度及办学条件、办学层次和教职工福利待遇改善及学生学习生活条件的提高是有目共睹的。在学校顶层设计和发展战略的指引下,每个部门、单位,每名干部、党员的任务就是把学校的发展思路、理念、战略不折不扣地贯彻好、执行好,从切实维护师生员工根本利益的立场出发,把这些顶层设计和发展战略转化成实实在在的成果,并且让师生员工能够共享学校发展的成果。

三、明确依靠谁,找准力量之源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靠的是广大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我党的力量之源。同样,我校转型发展战略的实施、十二五发展规划及第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奋斗目标的实现,靠的是广大师生员工的支持和共同努力。我们每一名干部、党员在开展工作时都要重视和依靠广大师生员工的智慧和力量,问政于师生、问计于师生、问需于师生,尊重师生员工的首创精神,激发师生员工共建美好校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师生员工校园主人地位,鼓励师生员工把智慧和力量投入到学校转型发展战略实施中,投入到教学科研工作中。全心全意依靠师生员工治校办学,我们的办学理念、办学思路和举措才能得到师生员工的拥护和信任,我们开展的各项工作才能得到师生员工的理解和支持,我们的发展战略和远景目标才能够有效实施,学校才能够实现快速发展。

四、履行部门职能,全心全意为教职工服务,建设群众满意学报

“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是我们在部门大讨论中明确的第一问题,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在明确了这个根本问題的基础上,我们全体党员、干部结合学报编辑部业务性质,按照抓住“一个中心”、突出“两个面向”、实现“三个显著提高”,即:抓住打造精品学报这个中心工作,突出服务师生员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两个面向,实现办刊质量、服务师生员工能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三个显著提高的总要求。重点围绕能否正视和准确分析研判学校及本单位建设和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能否潜心研究高校学报的发展趋势;能否扑下身子深入了解地方科技文化发展对学报的需求并找准与地方科技文化实际需求的对接点;能否认真思考特色办刊和创新发展的思路;能否正确领会学校转型发展的理念并付诸于实际行动;能否认真贯彻学校“开门、开明、开放”的办学思想;能否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师生员工的主体地位,维护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如何提高教职工责任意识与大局意识,坚持原则,敢于担当,打击学术造假,规范学术行为,营造纯洁的学术氛围;能否保持艰苦创业精神,勤俭办事业十个具体问题展开了讨论。通过讨论,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心中时刻装着广大教职工,依靠广大教职工,我们的学报才能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根据学校十二五规划和第二次党代会对学报建设的具体要求,我们正在实施精品学报战略,就是按照核心期刊的标准和要求,精心组稿、选稿,认真审核把关,注重学术价值和学术影响,提高学报的学术档次和影响力。目前,国内很多知名大学如南开大学、人大、中科大、东北大学、东北师大、辽大等高校教师的文章经常在我校学报发表,这种局面一方面可以为我校教师开展学术研究提供参考交流的平台,另一方面可以使我校教师在学习借鉴其他高校学术成果的基础上,增强赶超意识,促进更多学术成果的不断涌现,提高我校整体科研实力。但是,我校精品学报战略的实施需要依靠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老师们的学术成果价值越高,我们距离精品学报战略的实现就越接近。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报编辑部全体同志将一如既往地秉承全心全意为教职工服务的宗旨,履行职责,精益求精,竭尽全力为教职工的教学、科研服好务。我们热诚地欢迎广大教师对我们的工作随时予以监督,多提宝贵意见,我们按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原则,随时整改,使我们的工作能够让广大教师更加满意。

通过一段时间来的学习教育、座谈讨论等活动,使我们全体党员干部进一步摆正了位置,明确了服务对象和依靠的力量。党的群众路线不是一个时期、一个阶段的活动,而是每一名党员、干部从始至终所必须坚持和时刻践行的根本原则;为师生员工服务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应该在我们各项日常工作中予以不折不扣地执行和落实。我们学报编辑部将以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不断加强学习教育,进一步增强宗旨意识,规范工作流程,完善相关制度,不断提高办报质量和服务水平,努力建设教职工满意学报。

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抓清廉 篇9

清廉,是实践群众路线的保障。清廉是一种思想作风,是一种人格魅力,更是一种政治素养。清廉,就是要坚持严于律己、廉洁奉公,时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树立廉洁奉公的事业心和勤政为民的责任心,严格遵守党纪国法,坚持高尚的精神追求,慎权、慎欲、慎微、慎独,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永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

一要加强道德修养,提高思想认识。领导干部要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此作为抵抗各种腐败诱惑的锐利武器;要注意培养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保持纯洁高尚的精神追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金钱观、名利观;要正确认识手中的权力,心怀群众、秉公用权、造福一方百姓。二要建立健全机制,形成权力制约。加强法制建设,健全监督机制,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在权力覆盖的各个领域,运行的各个环节,建立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严惩的三道屏障,提高权力运行的透明度和规范化。在强化组织监督、纪检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的同时,注重发挥新闻媒体、互联网的力量,形成全方位、多渠道的监督网络,不断提高腐败案件的查处率,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真正做到让官员不敢贪、不能贪。

三是接受群众监督,巩固反腐成果。人民群众是反腐倡廉的依靠力量,是反腐倡廉成果的受益者,必须高度重视和广泛运用群众监督,以群众的满意为标准,搭建群众参与的平台,通过市民热线、调查问卷、举报网站、听证会、信访座谈会等形式保障群众的参与权和监督权。

打通镇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提升计生 篇10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为群众服务是党的群众路线题中应有之义,也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最基本的要求。正如总书记所讲,“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只有扎实做好服务群众的工作,才能真正践行好党的群众路线。

一、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必须坚持为群众服务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坚持为群众服务,既是贯彻群众路线的根本体现,也是实现群众路线的基本途径。

一切为了群众。任何一个政党都有自己的方向目标和价值追求,为谁立命、为谁谋利,始终是一个根本性、方向性问题。一切为了群众,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新形势下,一切为了群众,就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就要把为群众服务作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核心任务,努力推进各项事业发展并将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近年来保监会探索中国特色保险业发展道路,目的就是要让保险这一惠民利民的市场化制度安排,为群众提供更全面、更周到的服务。

一切依靠群众。大树扎根于沃土,高楼立足于基石。一切依靠群众,是党的一切工作的力量源泉。历史证明,紧紧团结群众、紧紧依靠群众,是我们党各项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一切依靠群众,要求我们必须把为群众服务作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载体,在服务群众的实践中倾听群众心声,汲取群众智慧。近年来保险业改革发展取得了明显成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们广泛听取保险消费者意见,依靠群众推动发展,赢得了群众的认可和支持。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有了明确的方向和可以依靠的力量,还需要有科学的方法。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就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不是自说自话、自弹自唱,要从人民利益出发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诉求,满腔热情地解决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变成服务人民群众的实际行动。近年来保险业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并将这些需求不断转化为群众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得到群众赞誉。

二、把握重点,惠民利民,把党的群众路线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要使党的群众路线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就必须深入了解、准确把

握人民群众的真实需求,解决好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通过保险业近年来为群众服务的实践,我们感到,要为群众服好务,应当抓住以下四个重点。

回应群众诉求,解决现实问题。维护群众利益,回应群众诉求,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为群众服务的首要任务。实践证明,只有把群众利益摆在最高位置,切实解决群众关切的问题,践行群众路线才能有根、有魂、有力量。

推进社会管理,凝聚稳定民心。社会管理工作是为群众服务的工作。在推进和创新社会管理中服务群众,不断丰富和拓展为群众服务的内容和领域,有利于更多地惠及群众,更好地凝聚民心。

加强有效沟通,增进理解信任。有效沟通是增进理解信任的基础和前提。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平等互动、有效沟通是为群众服务的有效途径,也是发动群众、赢得群众的基本功。

三、提升标准,健全机制,做好新形势下服务群众的工作

随着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群众利益诉求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特征,满足不同群众需求的任务更加繁重。新的形势要求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地把握为群众服务的新要求,提升为群众服务的标准,健全为群众服务的机制。党的群众工作需要以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提高群众,从而最大限度地凝聚群众,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提升为群众服务的四项标准。一要及时。及时发现群众困难,及时回应群众呼声,及时满足群众诉求,第一时间为群众服务。二要具体。针对不同群众的不同诉求和愿望,提供差异化服务,满足不同群众的合理需求。三要有效。把是否实现群众愿望、解决群众问题、保障群众利益作为衡量服务群众工作的唯一标准,做到让群众满意。四要持久。为群众服务要一以贯之,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做实、做深、做好,赢得群众的信任、支持和拥护。

打通镇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提升计生 篇11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主要任务是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群众观点,弘扬优良作风,解决突出问题,保持清廉本色,使干部作风进一步转变,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四风”是违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是当前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四风”问题解决好了,党内其他一些问题解决起来也就有了更好条件。笔者认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应认真在党内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严肃认真地开展党内批评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当面敢批评,就能化解矛盾、消除分歧、克服缺点、增强团结,班子就能充满活力,担负起科学发展的重任。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对各种危害党的利益的错误言行进行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做到讲真理不讲面子、讲原则不讲关系、讲党性不讲私情。要紧密联系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情况,联系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找准问题,实事求是,见人、见事、见思想,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切忌简单化。要把开展思想斗争、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推动当前工作结合起来,激发大家保持和发扬奋发有为、争先进位的昂扬斗志,保持和发扬知难而进、坚忍不拔的进取精神,从而使工作有明显起色。

党员干部一定要身体力行,起到表率作用,时刻把人民群众记在心头,把群众利益挂在前头,更好地调动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尤其要激发群众的责任感和参与热情,真正打消顾虑,把想讲的话讲出来,把该提的意见提出来,真心帮助党员干部改进提高。要做到哪里群众有困难,我们的党员干部就要出现在哪里;哪里有矛盾纠纷,哪里就要有党员干部及时来协调解决,但凡好的办法都在基层、在老百姓中。要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工作中去,充分相信和依靠群众,群策群力抓好各项工作。新时期,我们党要不断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支持,唯有走群众路线,拉近党同人民群众的距离,增进党同人民群众的感情,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将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统一起来,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工作中去。只有这样,才能赢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才能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之基。广大党员干部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心系人民群众,根植于人民群众,以人民的期待为出发点,坚持群众路线,始终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切实依靠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前进。在平时的工作中,要积极充当群众的“热心人”,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让群众多得实惠、多得利益。

人民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领导干部的权力来自人民,只能用于为人民服务。正因为我们党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并且创造性地贯彻于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贯彻于我们党的全部工作、全部活动中,我们党才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真诚拥护。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通过一系列的办法和举措,让党员干部深刻剖析在贯彻群众路线中存在的问题,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知道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要达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目的。领导干部必须放下架子,俯下身子,恭谨、勤勉、廉洁、高效地为人民服务,努力满足人民对物质文化生活的新期待,努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党员干部必须走到群众中去,坐上炕头,和群众聊聊天;下下地,试试一身汗两脚泥。要沉下身子、放下架子、拉下面子,老百姓才会把“官儿”当成“自己人”。群众路线是“走出来”的,作风不实是“养出来”的。“走”出来的是人心,“养”出来的是矛盾。你把群众放在心里,群众就把你挂在嘴上。从一定意义上说,群众观点和群众立场是必须具备的政治信仰、责任意识和精神追求。树立了这种观点和立场,就会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践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就会心中装着人民群众,自觉为党和国家的事业无私奉献,就会经受住各种环境和风险的考验,在艰难困苦面前百折不挠、勇往直前。

学习焦裕禄精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篇12

一、焦裕禄精神的内涵

1962年, 河南省兰考县深受内涝、风沙、盐碱“三害”肆虐。焦裕禄于冬天担任县委书记。他带领全县人民战天斗地, 同自然灾害进行了顽强的斗争, 奋力改变兰考的贫困面貌。在担任县委书记的日子里, 他为民爱民, 视群众利益高于一切, 在漫天风雪中走村串户访贫问苦, 在洪水爆发时抱病到灾区察看灾情, 他总是在群众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时候, 出现在群众面前, 给群众送去温暖与关爱;他重视科学, 靠着自行车和走路亲自调研5000余里, 对全县120多个生产大队进行走访, 找到了“三害”形成的原因, 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治理规划;他勇于创新, 不搞本本主义和经验主义, 探索出了淤泥盖沙、排涝治碱、植树挡风等治理“三害”的有效措施;他注重实干, 脚踏实地, 身体力行, 亲自到治理“三害”的第一线, 绿化荒滩的时候与大家一道一棵树一棵树地栽, 改造盐碱地的时候一车土一车土地运;他无私奉献, 经常坚持带病工作, 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他想的仍然是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康, 仍然是如何治理“三害”, 如何完成党交给的任务。1964年5月, 他因病不幸殉职, 年仅42岁。

2009年习近平同志在视察兰考时候, 把焦裕禄精神概括为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 提出要学习焦裕禄同志的公仆精神、奋斗精神、求实精神、大无畏精神、奉献精神, 大兴服务群众之风、艰苦奋斗之风、求真务实之风、知难而进之风、敬业奉献之风。焦裕禄精神的核心, 就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焦裕禄精神的实质, 就是忠诚、爱民、科学、创造、实干、奉献。省委书记郭庚茂提出河南省领导干部在学习焦裕禄精神的同时, 要提出六问, 归纳起来焦裕禄精神就是装着群众、深入群众、实事求是、迎难而上、克勤克俭、廉洁奉公。焦裕禄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吃苦在前, 享乐在后, 心里装着群众, 惟独没有自己;他实事求是, 脚踏实地, 艰苦奋斗, 不向困难低头, 不断开拓进取;他清正廉洁, 无私奉献, 为人民利益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焦裕禄精神的影响, 已远远跨过了兰考, 跨过了河南, 催生了一批又一批焦裕禄式的好干部。焦裕禄精神内涵是与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方针、政策是一致的。

二、焦裕禄精神的新时代意义

今年3月份, 习近平总书记在兰考调研时, 指出教育实践活动的主题与焦裕禄精神是高度契合的, 要把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作为一条红线贯穿活动始终, 做到深学、细照、笃行。虽然焦裕禄早已离去, 但他的精神却长存, 鼓舞着我们战天斗地、克难攻坚、锐意进取。48年来, 焦裕禄精神早已成为我们心中的一面旗帜、一面镜子、一把标尺, 鼓舞激励着千千万万的人民群众, 教育影响着无数党员干部。

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 面对市场经济给人民生活方式和思维理念带来的巨大冲击, 我们的思想道德领域面临诸多挑战。在这种情况下, 用焦裕禄精神和新时期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感召群众, 有利于深刻揭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价值理念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多种存在, 有利于“为民、务实、清廉”价值体系传播到千家万户, 有利于在全体党员干部中树立起鲜明正确的价值导向。大力褒扬和宣传焦裕禄精神, 能让“意志薄弱者”找到坚定信仰, 让“前途渺茫者”找到前进动力。以实际行动回答好、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

弘扬焦裕禄精神有利于深刻揭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价值理念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多种存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过程, 要贯穿“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照镜子”, 焦裕禄同志就是一面镜子, 对照他, 每个党员干部能够发现自己在工作、生活上与他的差距。“正衣冠”, 主要是按照焦裕禄作为领导干部对群众的态度和行动来指导自己的工作, 向焦裕禄同志看齐。“正衣冠”, 就是要求每个党员干部要向焦裕禄同志看齐, 改正自己的错误。“洗洗澡”就是要以焦裕禄精神要要求自己, 每天反省。“治治病”, 主要是坚持用焦裕禄精神作为引导领导干部走向清正廉洁的良药, 对有问题的领导干部进行教育, 对问题严重的领导进行惩处。

弘扬焦裕禄精神有利于“为民、务实、清廉”价值体系传播到千家万户。为民, 就是要领导干部心中始终装着广大人民群众, 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务实, 就是要求领导干部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真抓实干, 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清廉, 就是要求领导干部要自觉遵守党章, 自觉抵制诱惑, 守得住清贫, 坚决对一切腐败现象做斗争。

弘扬焦裕禄精神有利于深刻揭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价值理念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多种存在。焦裕禄精神中联系实际, 注重调查研究, 真正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 这与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反对形式主义是一脉相承;焦裕禄精神中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 虚心向群众学习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坚决反对官僚主义, 要求党员真心对群众负责, 热心为群众服务, 诚心接受群众监督是完全一致的;焦裕禄精神中艰苦朴素、精打细算, 勤俭节约, 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中坚决反对享乐主义, 党员干部坚守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 反对奢靡之风, 狠刹挥霍享乐和骄奢淫逸的不良风气坚决是不谋而合的。

三、弘扬焦裕禄精神的途径

焦裕禄给我们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征程上, 这份极为宝贵的精神遗产仍然具有重要的启迪和教育意义, 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继承和发扬。

第一, 学习和弘扬焦裕禄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焦裕禄精神的本质, 也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他之所以被中央政府誉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被全体党员誉为光辉典范, 被全体兰考人民爱戴, 根本原因就在于他到兰考是为人民谋福利, 时时刻刻为老百姓着想, 视人民群众为衣食父母、甘当人民公仆。焦裕禄说“共产党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 出现在群众的面前;在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候, 去关心群众、帮助群众”, 他说到做到。在面临严重的自然灾害时, 他带领其他领导干部慰问群众, 为群众送救济粮款, 他说“我是你们的儿子”, 充分体现了党和人民的鱼水深情, 充分反映了共产党人和党的干部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情感和公仆情怀。

第二, 学习和弘扬焦裕禄同志求真务实、艰苦奋斗的精神。艰苦奋斗是焦裕禄精神的精髓, 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面对兰考恶劣的自然条件和贫困落后的实际情况, 焦裕禄同志带领全县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焦裕禄同志到兰考上任前, 党组织与他谈话时明确提出, 兰考是一个最穷、最困难的县, 要他在思想上有准备。焦裕禄同志坚定地说:“感谢党把我派到最困难的地方, 越是困难的地方, 越能锻炼人。不改变兰考的面貌, 我决不离开这里。”, 他说:“我们要有革命的胆略, 坚决领导全县人民苦战三五年, 改变兰考的面貌, 不达目的, 死不瞑目。”他亲自种植泡桐树, 带领广大党员干部与困难做斗争, 如今, 泡桐已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给后人提供了无数的宝贵财富。他生活简朴、勤俭办事, 他的衣物都打了补丁。焦裕禄同志以他作则对艰苦奋斗做了生动的诠释。

第三, 学习和弘扬焦裕禄同志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求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实事求是是焦裕禄精神的灵魂, 也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在焦裕禄同志贯彻了实事求是、求真务实, 把它作为科学精神、工作作风、人生态度。为了改变兰考的贫穷落后、人民逃荒要饭的状况, 他从兰考的实际情况出发, 尊重客观规律, 提出改善自然环境、改善生产条件、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作为中心任务, 大力调整农业结构, 为兰考长远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他深信“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 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 他掌握了灾害发生的规律, 实施了治理“三害”的正确对策, 并为其他地区治理类似灾害提供了经验。为查到自然灾害发生的根源, 他依靠自行车自己的双脚踏遍了兰考120多个大队, 正是这种全面和深入的调查, 使焦裕禄同志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对改变兰考面貌提出切合实际的规划。焦裕禄同志身上, 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

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心得体会 篇13

作者:余

开展这次教育实践活动很及时、很有效,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感受很深。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党优良作风之一。我们党的一切都是来源于群众。党的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概括起来,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密切联系群众。这次突出教育和实践,重在抓好落实。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必须保持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延安结出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成果,这一成果是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的标志。坚定理想信念,信仰是根本,忠诚于党是核心,思想改造是基础。领导干部要从“灵魂深处闹革命”,亲身践行是关键。

践行群众路线,当前最紧要的任务就是反“四风”。形式主义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各领域各方面的腐朽的工作作风,此风崇尚空谈,心态麻木,不重落实,不见实效,其思想根源是主观主义,最常见的现象是以文件贯彻文件,以会议传达会议,这也是很不好的学风问题。形式主义在工作中又常常表现为三多三少,即总结经验多,查找问题少,谈困难强调客观多,从自身查找原因少,批评别人多,自我批评少。要把群众路线作为一种决策程序和领导方法,用制度进行规范和约束,维护好群众利益。

践行群众路线,要带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做群众工作。改善党群、干群关系,把群众当亲人,带着热情接近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设身处地想问题,及时化解矛盾,促进和谐。要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头上。想问题,作决策,办实事,多从群众利益着想,而不是为个人捞资本。情系群众期待,千方百计为群众谋利益,让群众的期待变成群众的实惠,把群众所思所盼成为政府决策的思想基础,使群众愿望与政府愿望合而为一,形成各方力量为共同目标发力的强大正能量,积极回应群众,组织和动员群众,使广大群众真正有效参与到实现群众利益的行动中来。践行群众路线,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少做急功近利的事,多做雪中送炭的民生工程,不做劳民伤财的豆腐渣工程。牢固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踏踏实实绘好蓝图,一任接着一任干,始终把人民利益至上作为价值取向的基本要求,把解决群众突出问题作为为官做事的基本功,想问题办事情以人民利益为根本出发点。

践行群众路线,要有服务群众敢于担当的勇气和情怀。做群众工作,谋群众利益,都会涉及到各种利益的平衡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必须牢牢把握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以不损害群众利益并着力维护好群众利益为基本出发点,真正为群众利益着想,真正负起责任。只有心系人民,才能稳住心神,把握自我,不计眼前之利,永葆公仆本色,做群众的表率,不要怕被戳脊梁骨,自身要过硬,练就服务群众的真本领。

践行群众路线,要始终抵御诱惑。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都要体现群众路线,慎言行独,有效自我管控。要加强自身修养,增强自控力,做到不该做的坚决不做,不该要的坚决不要,守住清正廉洁的底线;要加强监督,完善监督体制机制,让监督者敢于监督,依法监督,依照程序监督,受监督者正确接受监督;要大力弘扬正气,抵御歪风,先正党风,带动政风行风民风的转变,积极清除社会风气中存在的不良污垢,减少各种诱惑,使各级为政者集中精力服务群众。

如何理解和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篇14

摘要:群众路线是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生命线。判断党坚持群众路线的标准,是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坚持群众路线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就是要继承、发扬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根本保证是建立促进党员、干部坚持为民务实清廉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 群众路线 党的宗旨 作风建设

一、我们党为什么要坚持群众路线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只有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才能做到坚如磐石。”总书记的讲话深刻阐明了群众路线是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生命线。离开群众路线,党就没有了根基,无论在精神层面还是实体层面都将不复存在。

1.全心全意为人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

我们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政党。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坚持人民至上是我们党的价值理念,也是党的先进性的体现。毛泽东曾精辟 地指出: “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①总书记也指出: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我们党始终得到 人民拥护和爱戴的根本原因。我们党是在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中成长、发展、壮大起来的。人民是党的力量之源和胜利之本。没有人民的支持,党就不可能生存和发展,就一事无成。而党的群众路线正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在党的工作实践中的具体体现,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使党的一切工作充分体现人民群众的意志、利益和要求,就是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就是坚持人民创造历史、人民是真正英雄的唯物史观和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反之,就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政党。

2.脱离群众是我们党当前面临的最大危险

在执政和改革开放的情况下,由于历史方位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一方面,党有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条件和密切联系群众的环境;另一方面,也增加了脱离群众的危险。党的十八大指出: 新形势下,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在四大考验面前,脱离群众成为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只有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我们党才能经受住“四个考验”、排除“四种危险”。

二、判断党坚持群众路线的标准是什么

根据我们党的宗旨,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人民谋利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我们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人民群众是对党的工作进行评判的最高裁决者。毛泽东同志早就告诫全党: “应该使每个同志明了,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

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②

习近平同志也指出: “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开创我们的美好未来,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始终为了人民,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 善。”“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要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当前形势下,民生问题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点,民生问题解决与否以及解决的程度如何,直接关系党群关系的健康、稳定和发展,也是衡量党同人民群众关系亲疏的重要标准。

习近平在十八大常委见面会上对全国人民讲道: “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十个更好”是人民群众期待的幸福生活,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中肯承诺。党是否坚持了群众路线,坚持的好坏,最终要看人民群众的口碑。人民群众的口碑,是对党的工作最好评判。

三、怎样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作为国家的领导党和执政党,群众路线渗透于权力运作的全过程,贯穿于党的工作的方方面面,党的每一个工作环节都直接影响党群关系。因此,在今天的市场经济、民主政治条件下坚持群众路

线,本质上是要科学执政、依法执政和民主执政,避免走群众路线成为一种技术性的程式。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从根本上需要建立促进党 员、干部坚持为民务实清廉的长效机制。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不仅需要经常抓,长期抓,还要靠体制、机制来保证。我们党的领导干部最初都是经由实践检验的优秀分子中选拔,从基层中、从群众中走上领导岗位的。其中有的后来逐渐脱离群众,甚至蜕变为腐败分子,除了他们自身的原因,制约的体制机制不健全也是重要原因。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 “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即使像毛泽东同志这样伟大的人物,也受到一些不好的制度的严重影响,以至对党对国家对他个人都造成了很大的不幸。”③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一个永恒课题,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十分重要,但仅靠隔几年搞一次活动的形式远远不够,最终要靠建立和完善体制机制。要落实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抓作风建设,实现作风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重在实效

目前,正在全党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党中央将“为民务实清廉”确定为主要内容。为民,所要解决的就是党为什么要坚持群众路线的问题,也就是党的世界观,党的宗旨问题。“就是要使全党同志牢记并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通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使全党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务实,就是要通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我们党

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和宗旨,转化为施政的实践和各项工作的实践,使党的一切工作充分体现人民群众的意志、利益和要求。要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评价党的最高标准。用实事、实效来检验我们党是否贯彻了群众路线,贯彻的好坏。

综合来看,为民是指导,务实是效果,清廉是方法。三者紧密联系,缺一不可。只有都能落到实处,像习近平同志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所强调的: 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植根于全党同志的思想和行动中。这次教育实践活动才能真正起到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作用,才能使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具有广泛、深厚、可靠的群众基础。

注释:

①② 《毛泽东选集》第3 卷,人民出版社1991 年

版,第1094、1096 页。

③ 《邓小平文选》第2 卷,人民出版社1994 年版,第333 页。

打通镇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提升计生 篇15

(一) 坚持为民务实清廉是党在新形势下经受“四大考验”的时代要求。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党执政65年来, 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情况是好的, 党群干群关系也是好的, 广大党员、干部在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中冲锋陷阵、忘我奉献, 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肯定和拥护。这是主流, 必须充分肯定。在奋斗创造的过程中, 我们党涌现出了不少优秀领导干部, 他们在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中堪称楷模, 例如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等。同时, 我们也要看到, 在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的形势下, 我们党面临着四大考验, 即执政的考验、改革开放的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和外部环境的考验。

(二) 坚持为民务实清廉是我们克服“四大危险”的必然要求。

当前, 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四大危险”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随着社会发展的深入, 在党的工作中, 仍然有忽视群众意见、漠视群众利益、无视群众力量等突出问题存在着。据调查显示, 中国每年民众集体维权的“群体性事件”多达十余万起, 其中强行征地与补偿不足引发的群体事件占到了6成左右。中国社科院表示, 自20世纪90年代起, 中国农村的重大事件中65%为侵占土地问题。

(三) 坚持为民务实清廉是解决当前党内“四风”问题的实际要求。

现阶段,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成为党内突出问题。“四风”问题败坏了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 如果任其蔓延下去, 势必会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阻力。因此, 要解决当前党内“四风”问题, 我们党要继续走群众路线, 坚持为民务实清廉。

二、为民务实清廉的内涵

(一) 为民理念。

1. 为民。

为民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思考问题和开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2. 为民的基本要求。

一是顺民意, 二是解民忧, 三是惠民生。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 就是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 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 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

(二) 务实内涵。

1. 务实。

务实即求真务实, 出于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高度负责, 脚踏实地, 埋头苦干, 坚持重实际、鼓实劲、求实效, 不图虚名, 不务虚功, 扎扎实实地把党和国家的各项决策和工作落到实处,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2. 务实的基本要求。

一是察民情, 就是要深入实际, 调查了解民情, 亲身实践是根本。二是办实事就是要诚实, 要言行一致, 踏踏实实做事。三是重实效就是要反对“四风”。

(三) 清廉内涵。

1. 清廉。

清廉即严于律己, 廉洁奉公, 时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严格遵守党纪国法, 坚持高尚的精神追求, 永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 切实做到拒腐蚀、永不沾。

2. 清廉的基本要求。

清正廉洁是执政党的立身之本、修身之道, 强身之要。为民、务实、清廉, 有着内在联系和相辅相承关系, 清廉是基本要求、是党性的体现;务实是作风、是品格的展示;为民是实践、是最终落脚点。清正廉洁是“为政之本”, “为官之要”, 是品德之基。廉洁是为民的前提, 不讲廉洁, 就做不到为民, 做不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就有可能失去民心。

三、牢固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群众观

(一) 树立为民的群众观。

1. 牢固树立正确的宗旨观。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 权为民所用, 情为民所系, 利为民所谋。当干部就要多做造福人民的事, 把为民造福作为从政的基本准则和不懈追求目标, 把解决问题, 人民群众是否满意、高兴、答应作为检验标准来衡量。要增强对人民群众的感情, 有爱民之心, 群众就会支持, 否则, 执政爱民就是一句空话。

2. 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为人民群众创造政绩, 通过实干创造政绩, 让人民满意的政绩。真正的政绩应是“为官一任, 造福一方”的实效, 是为党和人民踏实工作的实绩, 应经得起群众、实践和历史的检验, 而不是做给上级看的, 更不能出于自己的私利。

3. 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马克思主义权力观概括起来是两句话:权为民所赋, 权为民所用, 有权必有责, 用权受监督。要主动接受监督、主动自我监督、主动开展监督。

(二) 树立务实的群众观。

胡锦涛在第十六届中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指出:“求真务实, 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 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 也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政治品格。”要树立务实的群众观, 应做到:

1. 深入实际, 调查研究。

坚决反对不做调查, “苦思冥想地‘想办法’”, 毛泽东同志“没有调查, 没有发言权”的论断, 为我们党指明了纯洁作风的途径。只有勤勉务实, 深入群众, 才能调查研究。

2. 只讲真话, 不讲假话。

只讲真话, 不讲假话, 与敢听真话、善听真话, 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只有敢听真话、善听真话, 才能发现不足。批评和自我批评一向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 惟其如此, 才能做到根据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讲真话, 指导实践。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 不仅要讲真话、不讲假话, 还要敢听真话、善听真话, 勇于批评和自我批评。这样做了, 对党对己都有利。

3. 善于思考, 勇于创新。

要有忧患意识, 把工作做到前面, 积极创新服务群众工作方法。着眼于把分散的农民重新组织起来, 推进基层党组织、民主组织、经合组织和维稳组织全覆盖。实践证明, 只有摒弃庸懒散的消极作风, 创新工作方法, 才能带领广大群众度过危机。

(三) 树立清廉的群众观。

1. 常修从政之德。

我们要借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东风, 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正德修身, 夯实廉洁从政、为民服务的道德基础。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加强自身道德修养, 提升思想境界, 时时处处树形象、做表率, 以德服人, 以德养廉, 以德齐身, 以德从政, 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

2. 常怀律己之心。

严于律己是党员干部以身作则、以廉从政的前提。只有严于律己, 才能严于律他, 营造出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社会环境。要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慎权、慎欲、慎情、慎独, 始终以人民公仆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上要有高标准、严要求、细规则, 要求别人做到的, 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 自己首先不做。要守得住道德底线、不逾越纪律“红线”、构筑起反腐倡廉的思想防线。

3. 常思贪欲之害。

贪婪是万恶之源、百害之头。算好人生“七笔帐”———政治账、经济账、名誉账、家庭账、亲情账、自由账、健康账。要淡泊名利, 始终保持高尚情操, 自觉抵制权力和利益诱惑。无欲则刚, 任何时候, 都要把握住自己, 洁身自好, 清廉自守, 真正做到一身正气, 两袖清风, 以无欲无求保清廉、有德有志作表率。

4. 常弃非分之想。

非分之想是一种不合法、不本分、不正当、不道德的谋利愿望, 是私心杂念。非分之想害死人, 贪婪起于非分之想, 腐败源于私心膨胀。要分清是非, 坚守清正廉洁的价值观。让非分之想的魔鬼在自己的心房中无立足之地。从大处着眼, 从小事做起。堂堂正正做人, 认认真真做事, 清清白白生活, 使遵纪守法、廉洁自律真正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自觉、一种职业品德。

摘要: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是党的十八大作出的一项重大部署。为民、务实、清廉, 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在群众路线方面, 对广大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提出的具体要求。

【打通镇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提升计生】推荐阅读:

上一篇:家政服务公司创办计划下一篇:广东乡镇公务员真题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