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安全重点隐患

2023-01-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道路交通安全重点隐患

强化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全力维护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开展第八个“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活动

2019年12月2日是第八个“全国交通安全日”。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让广大人民群众出行更安全、更顺畅、更和谐,公安部、中央网信办、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司法部、交通运输部、应急管理部、共青团中央联合下发通知,从11月14日起至12月底,以“守规则除隐患、安全文明出行”为主题,共同组织开展了第八个“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活动,积极倡导交通出行规则意识、法治意识和文明意识,大力清除影响安全出行的风险隐患,进一步增强全民交通出行的安全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各地各部门联合部署,做好分工协作。积极争取党委、政府重视,将开展122“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活动作为推进平安中国建设、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举措,充分发挥部门优势,将主题活动与本部门重点工作有机结合,开展联合部署。

公安交管部门结合冬季交通安全整治行动,进一步推动五大行动,紧盯重大风险源头、重点肇事车辆、重点薄弱环节、重点参与群体,狠抓隐患排查整治、路面秩序管理、农村安全防护和宣传警示曝光。

充分发挥媒体的宣传引导作用,统一使用第八个“全国交通安全日”标识制作主题宣传品,利用自有阵地开展宣传展示。

通过主题宣讲、主题发布、主题展演、主题曝光等方式举办集中宣传现场活动,积极参与全国交通安全融媒体联动。

结合实际加强策划,通过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融入经济建设和群众生活,发动相关行业组织,在餐饮酒店、电影院线、商业网点、地铁公交等人流、车流、物流密集场所,张贴主题海报、展播公益视频,深入开展“一盔一带”等交通安全防护知识普及,在农村地区开展酒后禁驾等交通安全主题宣传。

进一步发挥交通安全公益联盟力量,大力倡导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交通安全公益活动,不断凝聚社会共识,为交通安全环境持续稳定、文明交通社会氛围持续向好打下坚实基础。

开展冬季交通安全整治行动全力确保冬季交通安全形势稳定

10月22日,公安部召开电视电话会,分析研判冬季交通安全形势,开展了冬季交通安全整治行动。

2019年以来,按照公安部党委“践行新使命、忠诚保大庆”实践活动和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安保维稳工作总体部署,全国公安交管部门把大庆安保作为首要任务,举全警之力、集全警之智,集中开展“除隐患、防事故、保大庆”交通安全整治攻坚战,紧盯源头、城市、公路、农村四大战场,狠抓“两客一危”等重点车辆管理,深入开展源头隐患清零、路面秩序净化、农村安全守护、宣传警示曝光、社会协同共治五大行动,全力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营造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全國一次死亡3人、5人、10人以上交通事故起数同比分别下降27%、40%、33%。

冬季历来是事故多发期,面临着货运高位运行、恶劣天气频发、包车客运监管漏洞和农村交通繁忙等四个方面的挑战。全国公安交管部门认清形势、正视问题,针对近期湖南、江苏、安徽等地事故暴露出来的问题,强薄弱、补短板、堵漏洞,进一步推动五大行动,巩固扩大五大行动成果,全力确保冬季交通安全形势稳定。

各地公安交管部门紧盯重大风险源头,狠抓隐患排查整治,联合排查重点车辆隐患,对辖区“两客一危一货”运输企业、校车企业,以及拥有校车的中小学、幼儿园开展一次实地安全检查。协助排查“黑客车”“黑企业”,与交通运输部门建立车辆登记、道路运输资质信息交换共享机制。

开展动态监控执法,加强重点客车监管。集中排查57座以上大客车及卧铺客车信息,鼓励在用客车参照国家标准安装前轮爆胎应急装置。

对团雾多发路段治理开展“回头看”,协调增设提示警示设施。

紧盯重点肇事车辆,加强路面秩序严管,加大联合治超力度,严把货车“出门关”,加强“营转非”大客车、卧铺客车等重点客车预警拦查。

紧盯重点薄弱环节,狠抓农村安全防控,排查整改农村客运、山区临水临崖等突出隐患。

组织执法小分队,深入乡镇农村,严查面包车超员、违法载人等重点违法,配合农机部门清理整治变型拖拉机。

集中整治马路集市,加强赶集日交通管理。夯实农村安全基础,鼓励在公路沿线学校门前实施“一灯一带一员”。

紧盯重点参与群体,狠抓宣传警示曝光,建立交通安全气象预警播报制度,强化事故多发等路段风险提示和“一盔一带”安全知识普及,加强职业群体宣传,对客货运企业进行一次交通安全宣讲,持续曝光“高危风险企业”等突出隐患,督促职业驾驶人参加应急处置实训和演练。

日均出动警力17万人次全国交警力保国庆假期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平稳

国庆假期,全国各级公安交管部门紧紧围绕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安保这一中心任务,超前谋划、全警动员、全力以赴,扎实开展“除隐患、防事故、保大庆”交通安全整治攻坚战,积极应对群众集中出游、自驾旅游、返乡探亲等客流叠加的安全和拥堵风险,全力保障国庆假期道路交通安全畅通。

除假期首尾部分地区局部路段和收费站、服务区、旅游景区附近道路因车流量大、轻微事故等原因造成车辆通行缓慢或者短时拥堵外,未发生大规模长距离的交通拥堵。

10月1日至7日17时,全国接报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与2018年同期相比降幅较大,接报一次死亡3人以上交通事故10起、同比下降28.6%,未接报一次死亡10人以上重特大交通事故,全国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平稳。

各地公安交管部门认真总结往年国庆假期交通出行的规律特点,深刻吸取江苏无锡“9·28”特大交通事故的教训,结合2019年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加强分析研判,梳理管理重点和难点,采取针对性措施,提前动员部署,加强指挥调度,推动工作落到实处。

各地公安交管部门坚持源头管控和路面严查相结合,主动联合交通运输、应急管理、旅游等部门,深入专业运输单位、客运场站开展交通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严防“问题人”“隐患车”上路,同时突出“两客一危一货”、农村面包车等重点车辆,紧盯重点时段和关键节点,进一步加大对影响道路安全和畅通违法行为的执法管控力度。

根据假期首尾高速公路、主要国省道和旅游景区等重点地区交通流量快速增长及节日期间群众走亲访友、中短途旅游等出行频繁情况,各地公安交管部门依托交警执法站和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实行网上巡查与路面巡查相结合,全方位加强重点地区、路段和时段交通疏导管控,有力保障了道路交通的安全顺畅。

国庆假期,全国公安交管部门日均投入警力17万余人次、警车6万余辆次,共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600万起,其中现场查处酒驾醉驾、疲劳驾驶、客车超员、农村面包车超员、占用应急车道等违法行为同比分别上升65%、36%、188%、642%、225%。

坚决防范重特大交通事故

9月23日,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召开全国视频会,传达贯彻公安部领导要求,通报湖南、甘肃、吉林等地发生的道路交通事故情况,分析国庆期间全国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对全力做好“除隐患、防事故、保大庆”交通安全整治攻坚战再动员再部署。

8月27日至9月23日,全国各级公安交管部门全力推进交通安全整治攻坚战,全国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基本面保持平稳,一次死亡3人、5人以上事故起数同比分别下降35.3%、66.7%,但9月10日接连发生两起一次死亡5人以上较大交通事故,特别是湖南湘潭“9·22”重大交通事故,集中暴露出在重点车辆源头风险防范、高风险路段排查治理、路面通行秩序管控等方面还存在着问题,在关键措施落实上不细致、不到位。

各地公安交管部门切实增强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深入查摆隐患风险,采取针对性措施堵住漏洞、补齐短板,切实筑牢安全防线。

紧盯重点、严查盲点,做到重大安全隐患“一点不漏”。全面排查公路特别是农村低等级公路长下坡、急弯陡坡等危险路段,联合相关部门迅速整治清理马路市场,增设安全设施,最大限度消除道路安全隐患。全面排查货车及其所属企业,特别是农村地区4.5吨以下轻型货车和低速货车,督促企业严格落实安全主体责任,逐车清理货车违法、制动系统不良等隐患。深入货物源头装载点,检查督促企业场站落实源头监管责任,从源头上遏制货车超限超载行为。

全警动员、全员上岗,做到路面执法管控“一刻不松”。进一步提高勤务等级、优化勤务安排,启动全部交警执法站,最大限度加大路面管控力度。组织开展统一行动,严查严处各类重点违法行为。启动全部农村交通安全劝导站,推动所有安全员、劝导员上路,集中开展农村交通安全大劝导大宣传活动,及时劝阻面包车超员、货车违法载人等违法行为。

加强宣传,增强协作,推动交通安全共治“强强联动”。加大对交通违法、安全隐患的曝光警示力度,加强重点运输企业、场站负责人和驾驶人安全信息的点对点推送,约谈隐患突出的“两客一危一货”企业,并挂牌督办、督促整改。加强隐患信息通报,加大联合巡逻检查、驻站执法力度,严厉打击严重超载违法行为。

全力推进交通安全整治攻坚战五大行动

公安部8月27日召开“除隐患、防事故、保大庆”交通安全整治攻坚战冲刺阶段视频推进会,各地公安交管部门紧紧围绕公安部党委提出的“五个坚决防止、三个确保”工作目标和开展“践行新使命、忠诚保大庆”实践活动的部署要求,全力推进交通安全整治攻坚战五大行动,坚决防范重特大交通事故。

6月14日至8月27日,各地牢牢抓住源头、城市、公路、农村四大战场,集中推进源头隐患清零、路面秩序净化、农村安全守护、宣传警示曝光、社会协同共治五大行动,取得阶段性明显成效,在暑期汛期假期“三期”叠加的情况下,全国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保持持续稳定,一次死亡3人、5人以上交通事故同比分别下降41%和47%,未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重特大交通事故。

深入推进“除隐患、防事故、保大庆”交通安全整治攻坚战

7月9日至10日,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在广东省广州市和深圳市召开全国城市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工作现场会,深入贯彻全国公安工作会议精神,推动落实全国公安交通管理工作会议部署,深入推进公安部“除隐患、防事故、保大庆”交通安全整治攻坚战。

各地公安交管部门精准发力、集中攻坚,全力打好城市交通事故预防工作主动仗整体仗。

狠抓隐患治理,筑牢安全防线,做到细化标准、科学排查,挖掘数据、精准筛查,健全机制、闭环督查,完善阵地、把关拦查。狠抓乱象整治,净化路面秩序,治理乱点乱源、管控关键时段、常态严管乱象、重拳打击祸端。狠抓科技应用,助力智慧预防,助推决策部署智能化、预测预警智能化、执法管控智能化和事故处理智能化。狠抓应急救援,畅通生命通道,提升死亡事故应急等级、健全快速救援联动机制和完善事故救助保障机制。狠抓宣传教育,促进全民守法,创新推动宣传教育“七进”工作,推进宣传产品制作、融媒宣传,强化精准宣传、丰富宣传内容、聚焦警示曝光。狠抓深度调查,倒逼责任落实,完善调查机制、加强内部调查和典型调查,提升调查公信力,推进严格履职,增强源头治理。

各地公安交管部門创新机制、统筹推进,不断提升城市交通安全治理现代化能力水平。

抓住机遇,趁势而上,推动交通安全治理从“交警主导”向“党政主导”转型、从“一元管理”向“多元治理”转变。完善顶层设计,推动压实责任,建立健全“市、区(县)、街(镇)、社区”四级道路交通安全议事协调机构,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共治、公众参与”的城市道路交通安全治理工作格局。深化协同共治,汇聚工作合力,推动警保合作由事后联动,向事前共治、事中共建前移,打造更加紧密的交通安全命运共同体。夯实基层治理,推动示范引领,坚持和发扬“枫桥经验”,推动交通安全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向源头前移。统筹重点工作,借力借势推进,坚持一切工作以安全为首要,狠抓责任落实,不断推动完善城市交通安全治理体系。

深化警保合作推进农村“两站两员” 建设

6月27日,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在湖北省宜昌市召开全国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现场推进会,深入贯彻全国公安工作会议精神,推动落实全国公安交通管理工作会议和深化警保合作推进农村“两站两员”建设电视电话会议、公安部“除隐患、防事故、保大庆”交通安全整治攻坚战动员部署会议部署。

各地公安交管部门深化警保合作推进农村“两站两员”建设,探索实施“路长制”,充分发挥农村派出所参与交通管理的作用,深入推进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力量建设,着力解决农村道路交通“管不到”的问题。继续配合交通运输部门实施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协调推动农村公路平交路口“千灯万带”示范工程,深入推进农村公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着力解决农村公路“防护少”的问题。持续开展农村面包车超员、酒驾醉驾、无牌无证和低速货车、三轮汽车、拖拉机违法载人等交通违法专项治理,深入推进农村突出违法行为整治,着力解决重点车辆管控不力的问题。广泛开展“畅行安全路、幸福奔小康”主题宣传活动,创新宣传内容、丰富宣传载体、扩大宣传范围,深入推进进村入户宣传,着力解决农村群众交通安全意识淡薄的问题。大力推广应用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手机APP,深入推进农村交通安全工作动态管理、有效监督,着力解决工作不落地的问题。

开展“除隐患、防事故、保大庆”交通安全整治攻坚战

为深入贯彻全国公安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公安部党委“践行新使命、忠诚保大庆”实践活动统一部署要求,全力维护全国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持续平稳,6月14日,公安部召开电视电话会议,总结2019年以来全国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工作情况,分析当前面临的风险和形势,各级公安交管部门开展了为期4个月的“除隐患、防事故、保大庆”交通安全整治攻坚战,坚决防范重特大交通事故,确保实现“三个明显下降、三个零发生”目标。

各地公安交管部门凝心聚力、勇于担当,把组织开展“除隐患、防事故、保大庆”交通安全整治攻坚战作为当前公安交管的重要工作,紧密结合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全力推进源头隐患清零、路面秩序净化、农村安全守护、宣传警示曝光、社会协同共治等“五大”专项行动,确保实现“两客一危一货”重点车辆伤亡事故、一次死亡3人、5人以上较大事故“三个明显下降”,特别重大事故和重要节日节点、重要活动举办地重大事故“三个零发生”。

紧盯源头,狠抓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从新、从严、从细组织开展新一轮道路隐患大排查大整改,大力推动整改措施、部门、责任、资金、时限“五明确、五落实”;持续强力推进八类重点车辆、驾驶人隐患清零,强化隐患车辆实时预警、布控、拦查,实现“一点报警、全线拦查”,并对重点车主开展“一对一”提示警示;联合交通运输部门加强营运车辆动态监控及客车安全带使用监督检查,强化重点运输企业安全风险管控。

公安交管部门借力借势,加强农村交通安全整治。按照“强自身”和“借外力”并重的工作思路,联合银保监部门、农业农村部门、保险企业和相关警种力量,加快推进警保合作,加强农村“两站两员”建设,在重点时段针对面包车、拖拉机、三轮车、摩托车等重点车辆组织开展集中劝导活动;大力推广农村交通安全管理信息系统使用,实现劝导工作情况双向推送、精准指导;定期组织执法力量深入农村地区,严查严处重点车辆违法载人、酒驾醉驾等违法行为,配合农业农村等部门进一步推进变型拖拉机整治工作。

陈兵路面,筑牢交通秩序严管防线。以开展“零酒驾”创建行动和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违法行为综合治理为牵引,不断创新战法,全面加强城市交通事故预防;全力抓好抓实“逢五、逢十”秩序整治和周末集中夜查行动,开展区域统一整治行动,实施联动、联防、联控、联治,全面提升路面管控力度;加强汛期交通安全管理,严管通行秩序,强化疏导管控,全力确保汛期安全形势稳定。

强化宣传,不断掀起宣传教育高潮。继续推进事故多发路段、高危风险企业、突出违法车辆、典型事故案例、终生禁驾人员五大曝光行动,力争覆盖“报、网、端、微、屏”全媒体;进一步优化宣传内容,用好互联网、电子地图等平台,创新手段,持续开展“细节关乎生命、安全文明出行”主题宣传,切实增强交通安全宣传“七进”工作实效;组织做好“畅行安全路、幸福奔小康”“送安全进农村”等系列公益宣传活动;坚持做好节假日“两公布一提示”,加强交通安全提示警示,保障人民群众安全出行。

协同共治,提升齐抓共管工作合力。紧紧抓住有利契机,借助安委会、综治办、联席会议等平台,推动将事故预防工作纳入地方党委政府考评内容,压实道路交通安全责任;建立健全重大安全隐患通报机制、客货运企业和驾驶人信息通报机制以及交通应急管理协作机制;继续落实“四不放过”要求,深入开展交通事故深度调查,“以打促防”推动隐患整治;进一步推进警路联合、警保合作、警企合作、警民合作,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建立完善预防重特大交通事故联防联治联动机制。

公安交管部门积极开展“五大曝光”行动

为贯彻落实《2019年预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工作方案》要求,充分发挥宣传的教育作用、曝光的警示作用、舆论的倒逼作用,不断提升全民交通安全意识、文明意识、法治意识,全力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5月,各地按照公安部交管局统一部署,结合当前交通安全特点,大力开展“五大曝光”行动,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创造良好道路交通环境。

据了解,“五大曝光”行动的曝光内容主要集中在突出违法车辆、典型事故案例、事故多发路段、高危风险运输企业和终生禁驾驾驶人,这些信息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各地公安交管部门还按照“五大曝光”行动统一部署,继续围绕阶段性主题,定期开展曝光行动,并联合媒体开展联合曝光。鼓励群众参与交通安全管理,积极举报涉及超速、超员、客运车辆违法上下客、占用应急车道等交通违法行为。

提升农村交通治理服务水平

4月26日,公安部、中国銀保监会联合召开电视电话会议,部署深化警保合作推进农村“两站两员”建设。

各地公安机关会同保险监管部门和保险公司共建一批警保合作劝导站,同时融合农村劝导员队伍和保险公司协保员、营销员队伍,共同履行交通安全劝导员、交通安全宣传员、基础信息采集员、道路隐患排查员、快处快赔代办员、保险业务代理员职责,实现“一站多能、一人多岗”。加强宣传培训,争取农村群众的理解支持、参与配合,提升劝导服务水平。充分考虑农村区域差异,坚持因地制宜、因村制宜,典型引路、分类推进,不搞一刀切,不搞形式主义、形象工程。建立健全日常监管机制、保障机制、激励机制,规范警保合作劝导站运行管理。以警保合作推进农村“两站两员”建设为牵引,不断创新警保合作服务模式,扩大警保合作范围,巩固警保合作效果。

进一步健全完善公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工作长效机制

为进一步健全完善公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工作长效机制,规范公路交通事故多发点段的排查工作,有效防范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4月,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制定下发了《公路交通事故多发点段及严重安全隐患排查工作规范(试行)》,进一步明确了公路交通事故多发点段和严重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流程及排查周期,隐患调查分析方法及排查成果报告、通报等方面工作,提出可聘请专业机构或者人员参与排查工作,并鼓励采用新技术、新手段开展公路交通事故易发风险评估。

推进交通治理现代化全力以赴确保安全畅通

2月22日,全国公安交通管理工作会议在重庆召开。公安部党委委员、副部长杜航伟出席会议并强调,全国公安交管部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政法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全国公安厅局长会议部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开展“践行新使命、忠诚保大庆”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大力推进交通治理现代化,全力稳定交通安全形势,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创造良好道路交通环境。

公安交管部门深入开展道路交通秩序和安全隐患集中整治行动,抓好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全力以赴保安全畅通。建立健全危险路段、重点车辆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常态机制,将源头风险隐患降到最低。夯实农村交通安全基础,着力补齐管理力量薄弱、安全隐患突出和安全素养滞后等短板。以公路为预防重特大交通事故主战场,紧盯重点时段,源头路面联动,深入开展严重交通违法集中整治。深化城市交通文明畅通提升行动,完善治理机制,不断推进城市交通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发挥各级安委会等平台作用,压实党委政府领导责任、部门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切实形成协同共治合力。

全面深化公安交管改革,完善交管“放管服”举措,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推进依法治理交通,努力提高执法规范化水平,加强执法监督检查,切实保障民警依法履行职责,维护法律尊严和执法权威。深入推进智慧交管建设,加快现代科技与交通管理深度融合,实现信息主导警务,数据引领服务。全面从严管理交警队伍,狠抓政治建警、素质强警、从严治警、从优待警,大力提升交警队伍素质能力。

第2篇:浅析道路交通事故黑点及安全隐患

摘要: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总有一定规律可循,其规律性可用分布的形式表现出来。如果我们善于从大量的事故数据中挖掘出事故黑点规律分布信息,就可以找出事故黑点的治理方法。通过对事故黑点生成规律的认识,查找道路上与事故黑点存在相同条件的地点和路段,对其提前进行治理,就可以把事后的黑点治理变成事前的交通安全隐患的预防,即最大限度的消除道路安全隐患,以达到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目的。

关键词:事故黑点;安全隐患;预防

交通事故黑点,又称交通事故多发地段,老百姓俗称的“鬼路”,事故多发地。事故黑点,可以是道路上的某些特征点,这个“点”一般不超过500米,在这个小区段上集中了超多数量的事故,如交叉口、桥梁或道路平曲面的特征点,也可以是一段超长路段通常1-5公里,且集中了超常数量的事故,还可以是交通网、城市路网的事故多发区域,通常面积不超过5平方公里,且这个区域有一定的功能特征。道路交通事故预防的第一步是交通事故黑点认定。

一、如何确定事故黑点的评价标准

可以根据本地交通安全具体情况来设定,即找事故相对集中的点段来确定其空间分布,并针对每一处事故多发点段确定其时间分布、类型分布、成因分布,以便确定治理措施和管理重点。

(一)事故多发点段的空间分布。

在电子地图上标出每起事故,一般只标交通死亡事故或一般程序报警事故,不标轻微事故或简易程序及自行协商处理的事故的具体位置,注意一定要标注在顺行方向即路的右侧。标注地点要准确,每年标注一张,根据各路口路段发生交通事故的疏密程度来确定事故黑点位置。各年份事故黑点分布图可以迭加生成数年的事故黑点分布图,也可以从单张分布图中观察事故黑点的逐年变化情况,以便和每年的路况图、警力分布图、设施分布图对比查看。

标注黑点时要注意,把路网中的路口、路段分别编号,以便对黑点进行统计。路口要标明设施及控制方式,如车道渠化、信号灯等;路段要标明车道数及相关设施如隔离护拦、绿化带等。每一处事故黑点放大后应能看出事故发生的具体位置以及和设施的相关关系,必要时可将现场图设置进去,便于进行统计分析。但要注意应把路口黑点与路段黑点区别开来研究,不能一概而论。

(二)事故黑点的时间分布。

对于路网上事故黑点时间分布的研究,可以确定重点管理时间和时段。而对于事故多发点段黑点时间分布的研究,不仅要确定重点管理时段,而且要确定黑点治理措施。

事故黑点时间分布规律如下:

1.年份分布,就是若干年交通事故变化趋势,交通事故年份分布用来和机动车保有量年份分布对比观察其变化情况,查找机动车保有量与交通事故、交通死亡人数的相对关系

2.月份分布即一年中每个月的交通事故情况,月份分布是用来观察交通规律或运输规律安全特点的,如夏季事故、冬季事故等与生产生活规律紧密相关的特点。

3.周日分布即一年中星期一至星期日的交通事故分布情况,周日分布是用来查找工作日与休息日交通事故规律特点的。

4.时段分布即一年中一天24小时各时段交通事故分布情况,而时段分布是用来查找工作时间、休息时间、白天、黑夜事故规律特点的。

交通事故黑点的时间分布通常以交通事故时间分布统计表来表示。该表既可反映出交通事故的月份分布规律,又可以反映出交通事故的时段分布规律。同时还可以用来区分白天事故和夜间事故。具有相关性强、直观明了的统计特点。摸清了事故多发点段交通事故的时间变化规律,便可以因时、因地、因人、因事来确定管理重点和事故防范措施了。

(三)事故黑点的类型分布。

对每一处确定下来的事故黑点,按照时间分布规律来确定其事故类型的分布规律,如机动车撞机动车、机动车撞非机动车、机动车撞行人、机动车撞固定物、机动车自身(如侧翻等)事故。

事故的发生可能是由一方违法引起的,也可能是由多方违法引起的,甚至可能是存在道路安全隐患或车辆安全隐患引起的。在同一地点反复发生同类事故,一般都是该地点存在交通安全隐患引起的。而在同一地点事故类型不同,但各类事故比例接近,则是由于管理不到位或设施不到位造成的。

(四)事故黑点的成因分布。

在交通事故统计数据中,事故成因分析绝大多数是违法行为造成的。由于交通警察处理事故的需要,在进行事故现场勘察时仅注重当事各方违法行为证据的收取,一般不太关心路况条件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交通事故的发生有单因素事故,如喝醉了、睡着了或一方违法等和多因素事故即违法行为加安全隐患两种。特别是多因素事故,往往是违法行为恰好发生在事故隐患地点,如在道路安全视距不足、路面光滑、道路线形差的地点超载超速、闯红灯,则交通事故是无法避免的。此时要么加强管理消除违法行为,要么完善设施消除事故隐患。只要解决其中一个事故形成因素,交通事故大多可以避免。因此我们可以借助交通事故多发点段黑点成因分布规律来判定黑点处是否存在交通安全隐患,以此作为黑点治理的一项内容。

二、按照事故黑点成因分布规律判定事故隐患

按照事故黑点成因分布规律判定事故隐患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查找交叉冲突点或合流冲突点的发生位置,在冲突点处都有发生事故的可能。注意,这里所指的交叉冲突点与合流冲突点包括机动车对机动车、机动车对非机动车、机动车对行人等各类冲突形式;

(二)查看冲突点处设施是否完善、路权是否明确、安全视距是否满足要求、有无机动车抢行或快速通过的条件,若有其中一项,即为道路安全隐患;

(三)锐角交叉路口的锐角交叉方向是否有信号控制或降速设施,若都没有则为道路安全隐患;

(四)道路上的中心隔离或机非隔离护栏、绿化隔离带高度是否超过1.2米,若超过时即为道路安全隐患。此时可以开小客车(驾驶眼高最低,约1.2米)沿隔离带一侧的车道行驶,看能否清楚或及时地发现护栏、隔离带的开口或端头,若不能即为道路安全隐患;

(五)连续弯道转弯后50米内有路口或隔离带开口,且转弯前未设置标志进行提示时,即为道路安全隐患;

(六)遇下坡道在坡顶处将车速降至每小时40公里,并将挡位改挂在四挡上(满载时改挂在三挡上),松油门后向下滑行,若车速增加说明坡度超过百分之四,此时若连续下坡距离超过700米即为道路安全隐患;

(七)在车辆能够快速转向的弯道处路面存在内高外低的现象,即向左转弯时路面为左高右低、向右转弯时路面为右高左低,即为弯道反超高。此时路侧未设防护设施,路面未设降速设施并进行提示时即为道路安全隐患;

(八)双向行驶的多车道机动车专用道路,路中缺少中心隔离或中心硬隔离为40厘米高的隔离墩,在路段机动车道进口处无加速车道,出口处无减速车道的即为道路安全隐患;

(九)水泥路面光滑平整缺少横向拉槽沟纹,沥青路面表面发亮的,均为路面摩阻系数不足,车速快时则为道路安全隐患;

(十)路侧种有花、树丛且遮挡路口视距或路口建筑物距路口过近遮挡路口视距且未设交通信号灯的地点,均为道路安全隐患。

三、如何提前发现道路安全隐患

所谓道路安全隐患是潜在的交通事故黑点,一般是由道路设计不符合规范要求或与绿化、建筑设计发生矛盾造成的。当各种交通流的流量较小时,在安全隐患处发生交叉冲突或合流冲突的机会很少,故发生事故的概率也很小。但随着各种交通流的流量增加,在安全隐患处发生冲突的机会增多,安全隐患就会以事故黑点的形式表现出来。当交通流量达到一定程度时,交通出现饱和状态,在道路安全隐患处交通事故的次数会增加,交通死亡事故的发生次数将有所减少。但是在交通上总是存在交通高峰、平峰、低峰,道路安全隐患处交通高峰较少发生交通死亡事故,在交通平峰、低峰时也存在交通死亡事故的发生条件,关键要看交通流的速度与密度关系。密度大易发生事故,速度快易发生死亡事故。只有消除道路安全隐患,在交通流量增加时,道路安全隐患才不会转化成事故黑点。故学会查找事故黑点的形成条件并掌握事故发生的规律性,就可以事先发现道路上的安全隐患。通过调整交通组织及完善交通设施的方法来消除安全隐患,就可以将事后的黑点治理转变成事前的事故预防。

参考文献:

[1]揭强. 高速公路交通事故黑点安全改善决策优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

[2]张程. 京石高速公路事故黑点分析与预防改进对策研究[D].长安大学,2014.

[3]寇立明. 基于分形理论与GIS的交通事故黑点预判方法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3.

[4]林丽,张永强,高敏杰. 道路交通事故黑点成因鉴别与改善对策[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6:157-160.

作者:李雨

第3篇:农村公路交通安全隐患与治理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我国农村公路建设步伐加快,农村公路交通状况明显改善,农民购买的机动三轮车、摩托车、汽车等交通工具数量也不断增加,在给农民出行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增加了农村公路交通安全隐患,影响农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农村经济发展。因此,研究和探讨农村地区公路交通安全治理策略,对于减少和预防农村地区公路交通事故、降低交通安全隐患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农村公路交通;安全隐患;治理

农村公路是我国公路网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构建新农村的重要条件。在我国农村公路里程持续增长及车辆保有量持续上升的背景下,农村公路交通安全问题日渐突出,极大地影响到我国农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质量。特别在乡村振兴与构建美丽新农村的背景下,注重农村公路安全,逐渐得到我国社会各界的重点关注,成为确保农村绿色健康发展的支撑要素。

1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的基本隐患

1.1安全意识薄弱

驾驶员通常是借助触觉、听觉、视觉来处理公路信息,并选择相应的驾驶决策。如果驾驶员信息接收受到影响或驾驶技能、安全意识欠缺,或者缺乏良好的架势习惯,都将导致驾驶决策出现偏差。此外,通过深入探究我国农村公路交通安全问题、事故的形态分布及事故成因,能够发现诱发农村交通事故的成因主要包括超速行驶、酒后驾驶、疲劳驾驶、会车、超车等内容。至于乘客特征主要指车辆乘客未做好安全措施,从而发生被抛出、摔倒、被划伤等安全问题。究其原因在于农村公路交通的环境发生了转变,但公路交通中“人”的意识却没有发生深刻地改变,缺乏安全意识或安全意识薄弱的问题依旧存在。根据哈顿矩阵模型能够发现,人在态度、情感及意识等层面上,如果缺乏安全意识,将导致公路交通安全事故持续上升,严重影响到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与建设的速度。

1.2农村公路安全管理

通常来讲农村公路管理面宽、区域辽阔、交通部门人力有限,并且机动车与农用车通常由不同的部门进行管理,致使交通管理职责出现相互交叉、相对分散的问题。与此同时,由于我国公路使用者,包括行人、驾驶员,缺乏安全意识、不了解交通规则,导致交通管理秩序较为混乱,进而诱发农村公路交通安全问题。此外,在交通事故出现或發生后,会导致部分交通设施的损坏。然而由于相关管理部门的修复周期较长,致使同类事故的发生几率大幅度提升。在此过程中,由于农村公路不过规范,当公路出现事故后,驾驶者会选择其它公路,从而导致其它分支公路出现饱和度过高、安全隐患加大的现象。所以在某种层面上,我们可以说农村公路交通是较为复杂的管理问题,不仅要求公路使用者拥有较高的安全意识,还需要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加大财力、物力、人力等方面的投入,通过提高安全管理质量和水平,切实破解农村地区的交通安全问题。

2农村公路交通安全隐患的治理

2.1加强安全理念教育

首先,应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农村居民的交通安全理念与意识。譬如结合农村经济发展对公路流通的影响,阐述传统行车与出行理念的问题,从而帮助农村居民更有效、更全面地了解到交通安全意识提升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其次,借用新媒体、自媒体等技术,帮助农村居民深入地理解并认识农村公路交通安全问题的严峻性,明确交通安全与当地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从农村建设的角度出发,逐步提升农村居民对交通安全的重视。最后,做好分类教育。即将交通安全教育划分为驾驶者教育与普通行人、非机动车教育。从安全培训、安全常识普及等角度出发,切实强化农村居民的公路交通安全理念。此外,村级干部应加强监督工作,通过日常监督与村民说教,循序渐进地深化村民对交通安全理念的理解。然而在安全教育形式上,必须以农村居民喜闻乐见的形式为主,要形象生动、丰富有趣,要通过广播、电视、张贴画的方式,激发农村居民参与交通安全教育的积极性。

2.2加强安全设施建设

2.2.1公路条件

(1)弯坡组合。弯坡组合需要考虑纵坡与平曲线半径的安全性与影响性。根据相关研究能够发现,在曲线半径降低及坡度增大的情况下,事故发生率会逐渐提升。因此我们应避免平曲线与纵坡的组合。(2)视距。通常来讲公路技术等级越低,越容易导致车辆视距不足,越容易诱发交通事故。所以为提升驾驶员的行车安全系数,我们应在现有的乡村公路设计与建设中,重点检查暗弯,即边坡、房屋、树林等影响车辆驾驶者视线的因素。清除障碍物,提高行车视距。

2.2.2路侧设施建设

路侧设施是降低路侧对行驶车辆造成影响的重要保障,通常来讲公路等级越低,相应的路侧环境愈加复杂,譬如人造结构物、路侧植被、排水设施、边坡等。为解决此类问题,应从如下角度出发,提高路侧治理质量。(1)加强边沟治理。即将传统的矩形边沟改造为能够使车辆重回公路的浅碟式边沟。(2)路肩处治。在路肩处治的过程中,需要提高路肩的宽度,并优化路肩与边坡、边沟的组合方式,降低车辆偏离公路的几率。(3)边坡处治。由于我国农村公路在设计与构建的过程中,缺乏较为充足的资金支持,因此在技术处置力度上较为薄弱,致使路基边缘与公路衔接处出现“高坎”。所以在边坡处治上,需要放缓坡度,提高行车的安全系数。

2.3加强交通管理与系统建设

2.3.1常规管理

(1)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应结合交通管理职责缺位与交叉的问题,构建全新的管理机制,理清机动车辆与农用车辆之间的关系,规避职责交叉问题的出现和发生。(2)加强警力投入,解决农村公路管理面宽、区域广而警力不足的问题。(3)重构管理机制与工作体系,落实惩罚举措,确保交通事故出现后,被损坏的安全设施得以修复,降低二次事故的发生几率。(4)加强对车辆的管理,特别要加强对超年限、报废车的管制,降低交通系统的复杂程度,提升公路交通管理的有效性。(5)加强速度管理,车辆较高的行驶速度,容易诱发公路安全事故,影响公路的高效运营与稳定运行。因此我国公路交通部门,应合理限制车速,确保骑行者或驾驶员的行驶速度在安全范围内。在此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根据公路等级,对不同车辆的行驶速度进行科学限制,使公路交通更加稳定、有序。

2.3.2安全管理系统建设

(1)加强现代科技设备或手段的应用,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公路交通监督管理的实效性。(2)构建激励与惩罚相结合的管理体系。即从利益分配的角度出发,制定契合农村经济发展规律的车辆管理体系,引导车主安全驾驶。(3)构建多主体的管理系统。即构建由村委会、交通、公安等组织机构共同参与的交通管理系统。使交通安全隐患得到科学、综合及有效地治理。从而通过加强农村公路交通的安全水平,拉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持续推进

3结语

农村公路交通系统主要由环境、路、车、人等要素构成,人始终处于弱势地位,但由于安全意识不够或客观原因,容易诱发各类交通事故,进而导致农村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因此加强交通安全教育、提高行人、驾驶员安全意识是治理农村公路交通隐患的根本,而加强安全设施建设,注重安全管理优化,则是确保农村公路交通系统安全运行的基本保障,是推动我国新农村、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能够确保我国农村经济建设得到平稳、顺利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卢婉婉,闫雯娟.许昌农村公路交通安全分析及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15):71-72.

[2]程振兴,李智.高速公路交通隐患改善技术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21(6):154-155.

作者:徐深泉

第4篇: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隐患检查重点

交通运输企业存在的主要危险有交通违法、超载、超速、运输企业无资质、超资质运输、驾驶员、押运员、装卸员无资质作业、车况不良等。对交通运输企业应着重检查以下内容。

1道路交通运输企业

1.道路旅客运输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建立情况。

2.道路通行安全隐患,主要有超速、客车超员、火车超载、货运车辆违章载人、疲劳驾驶、酒后驾驶、运输机械状况不良及带病运转等易导致道路交通事故且易造成群死群伤的严重交通违法行为。

3.剧毒危险化学品运输审批工作情况。 4.交通事故报告、处理及责任追究情况。

5.安全生产目标与责任、安全生产基础保障、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操作规程、驾驶员管理制度、车辆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内部检查与监督等制度及其具体的措施落实情况。

运输企业落实长途客运车辆双班驾驶员制度,保障驾驶员正常休息,防止疲劳驾驶的情况。

7.国家对于危险化学品的运输实行资质认定制度,未经资质认定,不得从事运输危险化学品。

8.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应当对其驾驶员、装卸管理人员、押运人员进行有关安全知识培训,他们必须掌握运输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知识,并经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交通部门考核合格,并取得上岗资格证,方可上岗作业。

9.危险化学品的装卸作业必须在装卸管理人员的现场指挥下进行。运输危险化学品。必须配备必要的应急处理器材和防护用品。

第 1 页 共 2 页 10.运输车辆应在车头或明显部位悬挂由公安部门统一规定的带有危险品字样的专用黄底黑字信号旗,以明显醒目的标志引起其他车辆的注意。无关人员不得搭乘装有易燃易爆或剧毒化学物品的运输工具。

2水上运输企业

1.检查码头布置、设计是否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码头装卸、消防设施设备是否完好,码头危险货物作业是否按有关规定办理申报手续、是否存在超许可范围作业等。

2.从事危险货物装卸企业经营范围、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执行情况 3.制定重大危险源、危险物品装卸、运输和水上交通事故、消防救生、人员疏散等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情况。

4.禁止利用内河以及其他封闭水域等航运渠道运输剧毒化学品以及国务院交通部门规定禁止运输的其他危险化学品。

5.利用内河以及其他封闭水域等航道运输上述规定以外的危险化学品,必须委托有危险化学品运输资质的水运企业承运,并按照国务院交通部门的规定办理手续,接受有关交通部门(港口部门,海事管理机构)的监督管理。

运输危险化学品的船舶及配载的容器必须按照国家关于船舶检验的规范进行生产,并经海事管理机构认可的船舶检验机构检验合格。

第 2 页 共 2 页

第5篇:道路客运隐患整治重点

为进一步巩固道路客运隐患整治专项行动成果,切实解决当前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预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6月23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交通运输部、公安部联合下发通知,从六个方面强化工作措施:

以县级客运企业为重点,进一步加大客运隐患排查整治力度,客运企业要认真开展安全隐患自查自纠,填写隐患排查整治台账,切实做到整改措施、时限、责任人、资金和预案“五到位”。

进一步加大道路通行秩序管理力度,将专项行动与开展文明交通示范公路创建活动紧密结合,进一步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道路交通秩序的管理,加强道路巡逻管控,加强区域警务协作,完善安全管理和防护设施。

开展道路客运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组织客运企业建立完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方案,督促客运企业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纳入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促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的动态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有效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进一步加强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管工作,督促运输企业加快卫星定位装置的安装进度,落实企业监控主体责任,制订完善卫星定位装置安装使用管理规定,实行24小时专职人员值班监控制度,充分利用动态监控平台,建立健全对违法驾驶人的处罚制度,加大处罚力度。全面排查整治货运隐患,将预防货运车辆导致的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对货运企业、货运车辆及其驾驶人情况开展一次全面的摸底排查,逐车逐人建立管理档案,对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货运企业、货运车辆及驾驶人要限期整改。

深入开展“文明交通进企业”活动,进一步加强客运企业和场站的宣传阵地建设,以客货运驾驶人、危险化学品运输驾驶人为重点,建立交通安全信息手机短信发布平台,在客运企业大力倡导和开展规范使用安全带、选树文明安全驾驶人活动。

第6篇:安全隐患重点部位及制度

沂河源学校安全隐患整改、重点部位安全制度

学校安全隐患整改制度

1、学校校长为安全第一责任人,校领导成员对学校安全负直接责任,每一位教职员工全面落实岗位职责中的安全责任,确保教育教学活动和广大师生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2、学校建立安全隐患整改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书记任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中层领导为组员,负责校园的安全排查、整改。学校的每一位教职工均有发现、报告和处置(能力范围内)安全隐患的义务。

3、加大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力度,建立校园安全隐患台帐,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责任到人,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在整改期限内未落实的,经安全工作小组研究决定,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对于因为排查整改不及时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责任人,将按有关法律进行严肃处理。

4、隐患排查做到每周一小查、每月一大查,将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进行总结和汇报。重大安全隐患应设立警示牌,画出明显警戒线,制定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责任人,确定整改时间。

5、重大的安全隐患要及时报告,争取上级领导的帮助解决。

6、对不能当场整改的隐患,要及时提出整改方案,确定整改措施,落实专人督促检查,追踪落实整改情况。

7、因安全隐患排查整改不到位,造成安全事故的要根据制度规定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学校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

1、加强要害部门、重点部位的安全防范,配齐防盗、防火设备。

2、学校的实验室、计算机房、图书馆、档案室、财会室、食堂等为学校重点隐患排查部位,实行专人负责,责任到人。

3、重点要害部门的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本部门规定的操作规程工作,自觉遵守岗位职责,及时关门关窗。

4、加强设备的保养和维修工作,定期检查设备的安全和财物规定存放的数量。

5、严禁非工作人员随意进入重点部门和部位。

6、学校安卫办对重点部门、部位要常巡查,勤查看,细防范,发现问题立即处理,并及时通报有关科室。

7、定期全面检查,遇节假日增加检查次数,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时堵塞漏洞,消除隐患。

8、重点要害部门工作人员要做好有关保密工作,不得向无关人员泄露本部门、本部位的情况。

第7篇:学校安全隐患排查重点检查项目

(试行)

一、制度建设

1、学校治安管理制度(门卫管理制度、值班制度、巡逻制度、文体场所安全管理制度、师生大型活动安全管理、学生生活区、场、所等安全保卫制度)。

2、学校日常安全管理制度(教学活动、体育课、实验课、学生日常行为安全、学生宿舍安全、楼道防踩踏安全、校产安全、社会实践、学生外出活动安全制度等)。

3、学校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消防设施设备维护、责任书签订、消防宣传演练、教学区、学生公寓、实验室、计算机室、锅炉房、配电房、食堂等制度)。

4、学校卫生防疫管理制度(环境卫生、食品卫生、食堂卫生、饮用水卫生制度、卫生防疫防治制度等)。

5、学生交通安全管理制度(校车管理、校园内交通、校外集体活动、校园周边交通设施等)。

6、实验室、危险品储藏室、危险物品管理(采购、运输、贮存、保管、领取、使用、检查、销毁等)制度。

7、学校校园网、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机房管理、网络管理和信息监控)。

8、学校周边环境的安全管理制度(校所联防、警校共建制度、配合职能部门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制度等)。

9、学校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制度(对自然灾害、社会事件、卫生类、事故类、考试安全类、网络安全类事件的预警机制、防范措施、应急预案等)和专项应急预案(涵盖学校防溺水、交通、防火、防控传染性疾病、防食品中毒、防实验室事故、防范治安事件、防范雨雪冰冻以及暴风雪等灾害、学校大型集体活动、防踩踏、校舍安全等主要方面)。

10、学校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制度(安全法制教育、自护自救意识及能力培养培训、心理疏导)。

11、学校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制度、台帐建设制度。

12、学校安全信息报送制度。

13、中等职业学校实习安全管理制度(校内实习的安全管理、到实习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等)。

14、安全责任追究制度。

15、学校安全工作建档制度(学校应当建立安全工作档案,记录日常安全工作、安全责任落实、安全检查、安全隐患消除等情况。安全档案作为实施安全工作目标考核、责任追究和事故处理的重要依据。对有特异体质、特定疾病或者其他生理、心理状况异常行为的学生,学校应当做好安全信息记录,妥善保管学生的健康与安全信息资料,依法保护学生的个人隐私)。

二、安全教育情况

1、安全教育是否纳入课堂教学,做到 “计划、师资、教材、课时”四落实。

2、学校是否坚持每天放学开展“课后一分钟”安全提醒教育,校园大门口是否有固定的安全教育提醒牌或电子屏幕滚动的安全提醒字幕。

3、学校是否重视和坚持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是否有固定的宣传阵地和固定的宣传栏。

4、学校是否组织开展“每月一主题”安全教育活动:是否制定方案,是否开展活动,是否进行总结。

5、学校是否坚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

6、中小学是否配备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是否充分发挥他们在学校法制和安全教育中的作用。

7、开学初、放假前是否开展专题安全教育,假期安全教育工作是否制定方案,是否开展活动,是否进行总结。

8、学校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学生安全疏散演练是否落实,有无具体的演练方案;师生是否掌握逃生自救的方法。

9、学校开展应急疏散演练是否做到经常化;是否能与学生的课间操、放学、大型活动集会等活动相结合。

10、师生是否了解和遵守学校的各项安全制度,能否正确使用消防器材。

11、学校是否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联系,指导家长采取有效措施,对孩子进行教育与监管。

12、学校是否加强与社区(村)的沟通和联系,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区(村)“三位一体”的学校安全教育管理工作网络。

三、交通安全

1、校园是否建立较完善的交通安全管理制度。

2、校园内交通标志是否齐全;是否设有车辆禁鸣区和禁驶区;校内车辆是否在指定区域内停放。

3、学校门前及周边道路是否有人行横道线,是否设置交通安全标识标牌等警示标志。

4、学校是否有交通协管员,在上下学高峰期间,是否有交警和校内值班人员维持校园门口及校内交通安全秩序。

5、学校是否有人在重点时段进行值班巡逻;在上下学高峰期间,校内是否有车辆与学生争道现象。

6、在上下学高峰期间,学生乘坐公交车是否做到有序乘车、文明乘车

7、学生是否知晓交通法规,是否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积极防范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

8、“接送学生专用校车”是否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和档案;是否严格执行接送车辆和驾驶员的准入制度(省公安厅、省教育厅皖公通〔2006〕23号文件规定);是否按要求统一喷涂标识和使用学生接送车专用车牌。

9、“接送学生专用校车”和其他校内车辆是否定期保养、维护、检测,保证安全的规定。

10、“接送学生专用校车”车载灭火器及消防锤是否按照规定配备,并完好有效。

11、“接送学生专用校车”乘载人数是否在核定人数内,校车是否超速行驶。

12、“接送学生专用校车”上是否设有专人负责学生上下车管理,接送小学生和幼儿的交接措施是否落实。

13、“接送学生专用校车”驾驶员身体健康状况是否适应工作,有无酗酒等不良嗜好影响正常工作的现象。

14、学校周边是否有交通安全隐患,是否向驻地相关部门报告要求进行整治。

15、学生上放学是否存在乘坐“三无”车辆、超载车辆及拼装车、报废车、低速载货汽车、三轮汽车、拖拉机和个人机动车等现象。

四、消防安全

1、学校是否制定消防安全制度、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重点部位(教学楼、图书馆、学生宿舍、实验室、实训楼、锅炉房、变电房、学生食堂等)是否有消防制度并张贴于醒目处。

2、室内消防栓箱内配件是否齐备、完好。

3、消防管上的阀门是否启闭灵活。

4、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微机室、实训楼、食堂、学生宿舍、变电房、锅炉房等重点部位是否配备足够灭火器材,摆放位置是否合理。

5、是否有疏散标志,疏散标志安装位置是否合理。

6、是否有应急灯,应急灯能否正常工作。

7、是否有消防疏散通道,消防疏散通道是否畅通;学生宿舍消防疏散通道门夜间是否上锁。

8、学校是否成立义务消防队,队员能否熟练正确使用消防器材;师生能否正确使用消防器材和掌握逃生自救的方法。

9、灭火器、消防栓、应急照明灯、疏散指示标志、防火门、消防自动报警系统等设施是否定期组织检验、维修,是否完好有效。

10、食堂天燃气管道、用具是否做到定期检查,防泄露措施是否完善。

11、教学区和学生宿舍是否有违章用火、用电现象。

12、室内用电是否有合格的漏电保护器。

13、配电箱体及开关、插座面板是否完好无损,接线是否牢固,有无裸露现象。

14、电线是否老化,线路有无超载现象。

15、线路是否混乱,有无乱搭乱接电线现象。

16、教室、微机室、实验室等重点部位是否做到人走灯灭,切断电源。

17、灯具、吊扇悬挂是否牢固,有无随时脱落可能。

18、教学楼、图书馆、学生宿舍、食堂及公共活动场所的电器线路、燃油燃气设施是否定期维护保养、检测。

19、学校教学楼、办公场所、学生宿舍等建(构)筑物、计算机机房、电教设备、通信系统、金属旗杆等设施,是否按照防雷规范的要求安装防雷装置。

20、屋面明设避雷带焊接点是否锈蚀、松脱,是否定期(一年一次)请有检测资格的检测单位对校舍防雷设施进行检测。

五、卫生安全

1、学校是否建立卫生制度,认真执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是否按规定设置医务(卫生)室,设立心理健康教育及个案咨询室,配备卫生工作人员,保健教师及心理教师。

2、是否建立学生健康管理制度,是否对学生体质状况进行监测,定期组织学生体检;是否掌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并建立全体学生及特殊体质学生的安全信息档案。

3、学校是否开展卫生知识的教育和培训,学生是否养成衣、食、住、行等方面的良好卫生习惯。

4、学校是否严禁在教室内吸烟,幼儿园内是否严禁吸烟。

5、学校是否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学校食物中毒事故行政责任追究暂行规定》等政策,是否认真贯彻落实。

6、学校食品卫生制度是否健全(一般包括责任追究制;食品留样制;食物中毒应急预案;原料采购索证制度;库房管理制度;采购食品验收制度;食品添加剂使用与管理制度(如亚硝酸盐);粗加工管理制度;烹调加工管理制度;面食制作管理制度;配餐管理制度;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制度;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制度;餐具用具清洗消毒制度;卫生检查制度和餐厅卫生管理制度等)。

7、食堂食品购买、运输、储存、加工及留验等是否符合卫生标准和有关要求。

8、食堂相关证照是否齐全,工作人员是否持健康证上岗并定期体检。

9、食堂整体环境和餐具是否严格执行定期消毒制度。

10、食堂建筑、设备和环境是否符合卫生及安全(包括用电、用火、用水、用汽等)标准及有关要求。

11.实行学校食堂承包(托管)经营的是否建立准入制度,是否明确学校、承包方在食品卫生安全管理中的职责。

12、学校是否建立传染病、流行性疾病等疾病预防和控制措施,是否制定应急预案。

13、学校是否根据季节特点,组织师生开展常见病、传染病防治宣传,

做好传染病等疾病预防和救治工作。

14、在传染病高发时期,对控制学生常见病、传染病是否有预防措施,是否落实传染病报告登记制度,是否落实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是否落实晨检制度,是否及时了解和报告有关信息。

15、学校是否制定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学校采购的纯净水是否有有关部门出具的质量合格证明、有效的卫生许可证和桶装水质检报告;学校是否定期对饮水机进行消毒,桶装水储藏室是否固定、安全。

16、学校是否建立卫生监督检查制度,定期进行卫生专项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六、教育教学设施安全

1、学校的所有教学仪器设备设施是否按照规定,落实防潮、防尘、防热、防虫、防锈、防磁、防碰、防变质、防挥发的安全措施,是否有可行的应急预案。

2、化学实验室有无专用排风设备。换气装置。

3、电教设备是否悬挂牢固,有无脱落、伤人可能。

4、体育设施、教(玩)具等是否符合安全要求,有无锋利坚硬部位和松动断裂现象。

5、文体活动场馆、劳技课场地、器材、实验室设施设备是否符合安全要求,使用是否规范。

6、对教学设备、运动场地、器械经是否经常进行检查,是否保证教学设备完好、保持运动场地平整和清洁,是否合理地划分活动区域和设置警戒标志。

七、危险有毒易燃易爆物品的安全

1、实验室是否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2、实验室是否建立有害、有毒、易燃、易爆等危险化学物品的安全管理制度。

3、实验室是否符合安全标准,实验教学在使用有害有毒等危险化学物品时,是否有安全防范措施,是否按规范操作,防止伤害事故发生。

4、储存室是否符合防火、防爆、防盗、防泄漏等安全管理要求;是否有技防设施(视频监控设施)和安全管理措施。

5、化学性质相抵触或灭火方法不同的物品是否在同一室内存放,保管人员是否经过消防安全及有关专业知识培训。

6、有害、有毒、易燃、易爆等危险化学物品是否专库专柜存放,是否由专人管理,双人双锁;是否定期实行检查核对。

7、有害、有毒、易燃、易爆等危险化学物品,危险设施设备是否有明显警示标志。

8、学校各种危险品是否严格登记造册,是否建立购买、使用、领取、清退等台帐。对有害、有毒、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出入库是否有精确计量和记载,严禁任何人私自将危险物品带出保管室或实验室。

八、学生住宿安全

1、是否建立和制定学生宿舍安全管理制度(含24小时值班制度,夜间巡查制度,夜间清点制度,定期消毒、通风和传染病防控等卫生制度,基础设施的运行、使用和维护制度,物品登记、保管和使用制度,会客制度,外来人员登记制度,异常情况报告制度,紧急疏散制度等)。

2、学校是否配齐配全宿舍安全管理人员,负责住宿学生的生活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是否经过消防安全及有关安全保卫知识培训。

3、学校是否实行领导带班、中层干部夜间轮流值班、巡逻检查制度。

4、学生宿舍是否落实24小时值班和夜间巡查制度,是否做好夜间巡查、值班记录;是否坚持实行晚点名和定时查铺。

5、学校是否加强对学生宿舍安全防范工作的管理,是否安装技防设施;是否加大了对女生宿舍安全防范工作力度,是否采取了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

6、学生宿舍是否有留宿外来人员、使用蜡烛照明看书、使用禁用的大功率电器、使用易燃易爆危险品等存在安全隐患物品的现象。

7、学生宿舍是否经常开展收缴管制刀具、收缴易燃易爆危险品、收缴存在安全隐患物品的工作。

8、学生宿舍楼是否按要求配备室内消防栓和灭火器;是否设置符合安全规定的安全疏散标志;楼梯口是否安装应急照明灯;安全疏散通道是否保持畅通,是否用铁栅栏封闭,安全疏散通道门是否上锁。

9、学校对住宿生是否开展有关生存自救知识,基本的灭火、逃生技能培训,住宿生是否掌握基本自我保护技能(如防火、防盗、防震等)。

10、学生宿舍是否经常开展安全疏散演练,是否制定了应急预案,紧急情况下是否按指定的路线从安全通道撤离(应急撤离路线图)。

九、校舍及建筑工地安全

1、学校是否有危房,是否有存在安全隐患的教室及其他附属用房、设施。学校周边是否有无危房或正在施工无设置安全隔离带的建筑工地。

2、是否有改变使用功能的校舍,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3.教学楼、学生宿舍楼的楼梯宽度、高度和栏杆高度是否符合安全标准。

4.学校建筑物防雷装置是否符合安全标准;是否认真落实各项防雷减灾措施。

5、学校围墙等附属设施是否存在倾斜、开裂等不安全隐患。

6、校园内道路、校舍楼道、走廊夜间是否有照明设施。

7、学校(特别是地处山坡旁的学校)在防汛抗洪期间,受恶劣天气、台风、雪灾影响后是否对学校校舍(特别是原危旧房屋)进行安全检查

8、校舍有无危房或破旧校舍,地处山坡旁的校舍有无地质灾害危险,受台风、雪灾影响后的围墙和自行车棚的安全情况。

9、学校在建项目,学校与施工单位是否签定安全施工责任书,明确安全责任;施工单位是否有专职安全管理员,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工作。

10、教学生活区与施工现场是否严格隔离,施工现场是否有安全网、安全警示标志,是否有防火、防爆、防触电、防静电和防渗漏等设施和措施;是否落实防范高处坠落事故、坍塌事故和大型建筑机械事故的应急措施。

十、楼梯、楼道安全

1、楼梯、走廊、护栏的设计是否符合安全要求,是否坚固。楼道、走廊及其他通道是否安全、平整畅通。

2、学校是否建立了上下楼梯的管理规定和应急预案。

3、学校在每一层楼梯口是否装配照明灯和应急灯,是否由专人管理和及时维护,保证正常照明。

4、值日领导每天是否加强校内巡视,值日教师每天是否对楼道进行安全检查,是否发现安全隐患,立即排除。

5、学校在各楼梯醒目处是否张贴上下楼梯注意安全的警示性标语,上下楼梯注意安全的要求事项;是否在每一个楼梯的中间画一条红漆粗线,以提示学生上下楼梯靠右。

6、、学校在重点时段(升旗和课间操结束后,课间休息、集中放学和晚自习时间、大规模集体活动时间)、重点部位(教学楼和其他学生集中通过的主要通道)是否安排学校领导、教师在楼梯口值班,指导学生有序通过,安全疏散。

7、是否建立学生干部安全值日制度,学生干部每天下课期间是否坚持在各层楼梯口和楼梯转折处执勤,负责疏通学生上下楼梯。

8、是否开展应急疏散演练:各班是否张贴安全疏散路线图,全校各班是否按照学校规定的楼梯上下、有序分流。

十一、校园及周边环境安全

1、学校是否建立每学期(开学第一个月)校园及周边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制度,是否按时汇总上报。

2、校园周边是否有违章建筑及易倒易塌的危险建筑。

3、校园周边是否有建设项目施工场地,吊臂是否覆盖教室、宿舍等学生、幼儿活动场所。

4、校园周边是否存在生产、经营和储存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和危险化学品的企业。

5、校园周边200米范围内是否存在网吧、电子游戏厅,以及干扰正常教学秩序的歌舞娱乐场所;网吧是否存在接纳未成年人上网的行为;电子游戏厅等是否存在利用电子游戏机进行赌博或变相赌博的行为;是否存在无证经营的游戏、游艺和歌舞娱乐场所。

6、校园周边200米内是否存在福彩、体彩彩票投注点。

7、校园周边商店、小餐饮店是否存在占道经营、兜售不良出版物、不良玩具和“三无”食品。

8、校园周边是否存在流动的饮食摊点,流动的书刊、音像、动漫制品摊点。

9、校园周边是否存在音像制品店、出租书刊店;是否存在含有禁止内容(含有反动、色情、淫秽、赌博、暴力等)的文化产品及违法经营行为。

10、校园周边是否存在社会闲杂人员在学校附近敲诈勒索伤害学生的行为。

11、校园周边危险水域是否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12、学校周边交通标志、标线及各类安全设施是否完善;是否存在 “黑校车”、“黑出租”、“黑摩的”以及各种非法营运车辆。

二、学校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1、学校是否有安全保卫工作机构;是否有专职保卫干部或兼职保卫干部,保卫干部是否按要求着装上岗。

2、学校是否有专职保安人员,是否按要求配备专职保安(原则上每千名学生配一名);是否配备防暴自卫器材(警棍、辣椒水、钢叉等),是否起到发现和阻止外来非法入侵及有效报警的作用。

3、是否建立人员进出登记制度;有无人员进出登记记录;确因工作关系需进校的,是否严格查验身份,是否与联系人沟通并履行严格登记备案手续。

4、每天校级领导1人、教师(3人以上)上放学时段在学校门口值班是否坚持并严格落实,值班人员是否佩带红袖标。

5、是否建立一支由学校领导、党员骨干、青年教职工组成的应急处置、治安联防队伍;在上学、放学重点时段内,是否进行校园内安全巡查工作。

6、在午休等非上课时段内,是否定时进行校园内安全巡查工作。

7、是否协调公安派出所民警、交警、巡警、特警在上学、放学重点时段内,对校园周边进行治安巡逻。

8、每半个月进行一次全面安全隐患排查制度是否落实,每两个月汇总表是否按时上报。

9、校园是否开展违禁物品尤其是管制刀具收缴工作。

10、学校是否排摸涉校涉生矛盾纠纷;是否排查学生中间发生的各种矛盾冲突,是否做到及时发现、及时调处、及时解决,避免事故发生。

11、学校是否协调有关部门排查精神异常人员、有暴力倾向或过激行为人员、长期缠访闹访人员、仇视社会或扬言滋事报复等高危人员;是否落实专人管控。

12、是否建立了校所联防、警校共建制度;与属地派出所是否签定了校所联防协议书。

13、学校是否聘请法制副校长,是否协调公安部门在学校设置警务工作室。

14、学校重点场、室是否安装防撬、防盗等安全防范设施;是否安装 “平安e家”报警电话和探测设备。

15、对外开放的体育场馆是否采取有效的隔离和防范措施。

16、学校校界围墙或栅栏是否符合安全防范工作要求,是否能有效阻挡外来的非法入侵;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围墙或栅栏是否采取加高、加宽或加固等措施处理,是否安装了周界报警设施。

17、学校是否在警务工作室等关键部位安装一键式110报警服务联动系统。

18、学校是否安装功能完善的视频监控等技防系统。视频监控是否覆盖学校主要出入口及周边外环境、校内主要通道、学生食堂、实验室、图书馆、大礼堂、文体活动场馆等人员聚集场所、重点部位。学校主要出入口视频监控是否与公安部门联网。

第8篇:安全评估报告重点分析安全隐患点项目

天津园区是在建园区,目前已投产工厂两个,天津恩彼蛋白质和天津生鲜已相继投产。恩彼车间设备少车间为钢结构,车间里面宽敞,分离车间有一个安全出口,干燥车间有一个安全出口,车间工人较少,对于消防疏散较好,关键是干燥车间东面是成品库房,对于库房的防火为重中之重,措施是车间各区域划分责任人,对安全隐患每天排查,以预防为主。生鲜车间是混凝土结构,车间较大,人员较多,对消防疏散不是很理想,因为车间间数很多,人员分散面积大,安全出口有四个,安全出口门是钢质门带锁,对应急疏散有很大的影响,措施是:每月对员工进行一次消防安全培训,对消防设施和消防器材的使用,对各车间的火灾易发点进行划分责任人,培训员工应急疏散能力,对各安全出口的钢质门需换为钢化玻璃,旁边安放消防太平斧,在走廊粘贴自发光疏散指示标,以便应急疏散。还需在车间安装广播系统,以便在火灾和氨泄漏时通知车间各处员工及时疏散。

第9篇: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定期排查制度

一、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活动,由村委会、乡安监站联合组织进。

二、村委会准确掌握本辖区易发生安全隐患的路段及危害程度,及时发现和消除各类事故隐患,规范现场管理。

三、各村驾驶员要经常进行岗位安全知识培训,强化从业人员识别事故隐患的责任意识,提高从业人员监控事故隐患的能力,每周至少组织一次事故隐患排查。

四、各村要制定实施事故隐患排查管理制度,每月至少组织一次事故隐患排查。

五、乡安监站要按各自承担的安全职责,在事故隐患排查中,要不间断巡回组织排查,并进行自排。

六、职能部门按各自承担的安全职责,重点排查重大事故隐患,对下一级

职能部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定期抽查。

七、负有安全生产职责部门要坚持安全检查制度,对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

及时向事故单位或个人下达事故隐患整改通知书。事故隐患整改通知书内容:

(一)事故隐患基本情况;

(二)可能影响的范围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

(三)整改要求和整改期限;

八、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安全检查,集中检查每月或每季度一次;

九、检查前要明确检查的目的、内容,检查的方法、地点、分工情况、检查

后要及时汇总、并报告乡安监站;

十、对检查出的安全隐患,凡能当场处理的应立即予以处理。当时不能处理,

要按照定时间、定人员、定责任人的三定原则发出整改通知书,并按时进行复查,

凡未按规定整改的,轻则批评教育,重则重处,造成事故的,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十一、检查中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切忌走马观花,走过场; 十

二、检查中相关领导和人员必须密切配合,不得推诿、扯皮、或无故缺席。

上一篇:学校食堂安全责任制度下一篇:学校教育脱贫攻坚方案